TWI502910B - A terminal device, a transmiss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A terminal device, a transmiss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2910B
TWI502910B TW100104304A TW100104304A TWI502910B TW I502910 B TWI502910 B TW I502910B TW 100104304 A TW100104304 A TW 100104304A TW 100104304 A TW100104304 A TW 100104304A TW I502910 B TWI502910 B TW I5029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blocks
ack
downlink
cqi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4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2566A (en
Inventor
小川佳彥
中尾正悟
西尾昭彥
星野正幸
今村大地
須增淳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12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2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2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29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終端裝置、傳送方法、基地台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終端及其通訊方法。
發明背景
3GPP 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計畫長期發展(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之上行線路為了維持低CM(立方米制(Cubic Metric)),在有資料訊號情況下,係以PUSCH(實體上行鏈路分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時間多工傳送資料訊號與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中有回應訊號(肯定回應/否定回應(ACK/NACK)及通道品質(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下稱「CQI」)。
此等ACK/NACK與CQI之分配方法不同(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2)。具體而言,ACK/NACK訊號係藉由擊穿映射(Mapping)於鄰接於導引訊號(參考訊號(Reference Signal,RS))之資源的資料訊號(4個符號)之一部分,而配置於其一部分之資源。另外,CQI係包含子訊框(2個槽(Slot))全體而配置。此時,由於資料訊號配置於配置有CQI之資源以外的資源中,因此不致被CQI擊穿(參照第1圖)。此因,有無分配ACK/NACK係依有無下行線路之資料訊號而決定。亦即,由於預測ACK/NACK之發生比CQI困難,因此ACK/NACK映射時,係使用即使ACK/NACK突然發生仍可分配資源之擊穿。另外,因為CQI係以通知資訊決定預先傳送之時序(子訊框),所以可決定資料訊號及CQI之資源。另外,由於ACK/NACK係重要的資訊,因此ACK/NACK係分配於傳播路徑估計精度高且接近導引訊號之符號。藉此可減輕ACK/NACK之錯誤。
此時,對上行線路之資料訊號的MCS(調變及編碼率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Rate Scheme))係依據上行線路之通道品質而藉由基地台來決定。此外,上行線路之控制資訊的MCS係在資料訊號之MCS中附加偏移(Offset)而決定。詳細而言,因為控制資訊係比資料訊號重要之資訊,所以在控制資訊之MCS中設定比資料訊號之MCS傳送率低的MCS。藉此,以高品質傳送控制資訊。
此外,已開始實現比3GPP LTE通訊更高速化之3GPP LTE-Advanced的標準化。3GPP LTE-Advanced系統(以下有時稱為「LTE-A系統」)係沿襲3GPP LTE系統(以下有時稱為「LTE系統」)。3GPP LTE-Advanced係為了實現最大達1Gbps以上之下行傳送速度,而計畫導入可以40MHz以上之寬頻頻率通訊的基地台及終端。
該LTE-Advanced之上行線路係檢討SU(單用戶(Single User))-MIMO通訊的支援。SU-MIMO通訊係以複數個碼字(CW:Codeword)生成資料訊號,並以不同之層傳送各CW。例如以層#0傳送CW#0,以層#1傳送CW#1。此處之「碼字」可作為再傳送資料訊號之單位。此外,「層」與流(Stream)同義。
再者,LTE-Advanced為了將各CW之通道品質平均化,而檢討以槽(或符號)單位變更各CW之層的「層移位(Layer Shifting)」(參照第2圖)。例如槽#0係以層#0傳送CW#0,以層#1傳送CW#1。而槽#1係以層#1傳送CW#0,以層#0傳送CW#1。藉此在CW#0及CW#1中獲得空間分集(Diversity)之效果。
LTE-Advanced之下行線路係支援於資料傳送時使用複數個下行單位頻帶(CC: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的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使用該載波聚合方式時,對各CC之下行資料訊號產生A/N。因此上行線路需要對複數個CC傳送A/N。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TS36. 212 v8.7.0,“3GPP TSG 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非專利文獻2]TS36. 213 v8.8.0,“3GPP TSG 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再者,揭示於上述非專利文獻1、2之系統的上行線路係將Non-MIMO傳送作為前提。該Non-MIMO傳送係各終端僅使用1層。亦即如上述,係以1層傳送資料訊號與控制資訊(ACK/NACK、CQI)。
而LTE-Advanced之上行線路則檢討以複數層傳送資料訊號之MIMO傳送。此時,第1方法假設係以複數層傳送資料訊號,ACK/NACK及CQI則以其複數層內之1層傳送。此時,例如在層#0中分配資料訊號、ACK/NACK、CQI之全部,在層#1中僅分配資料訊號。此外,第2方法係假設以共通之複數層傳送資料訊號、ACK/NACK、CQI之全部。例如在層#0及#1之各個中分配資料訊號、ACK/NACK、CQI的全部。
亦即,LTE-Advanced係假設將資料訊號、ACK/NACK、CQI之全部分配於共通的層中。
此外,如上述,LTE-Advanced係支援載波聚合。此時對各CC中之下行線路的下行資料發生ACK/NACK。此時上行線路需要對複數個CC傳送ACK/NACK。此外,LTE-Advanced亦檢討不對稱之載波聚合方式,其係將對於以N(N≧2)個下行CC傳送之下行資料的ACK/NACK,以比N小之數量的上行CC傳送。因此,採用不對稱之載波聚合,以上行線路傳送之ACK/NACK增加情況下,上述第1方法及第2方法中,侵入將ACK/NACK分配於CQI之CQI區域的機率(換言之,不得不使ACK/NACK映射於CQI區域之機率)均提高,而發生CQI被ACK/NACK擊穿(參照第3圖)。結果有容易發生關於CQI接收錯誤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即使採用不對稱載波聚合方式及上行係MIMO傳送方法時,仍可防止控制資訊之錯誤特性的惡化之終端及其通訊方法。
本發明之終端的一種樣態具備:接收機構,係以N(N係2以上之自然數)個下行單位頻帶接收下行資料;錯誤檢測機構,係檢測前述下行資料之錯誤;傳送訊號形成機構,係藉由依據配置規則,將前述錯誤檢測結果及下行線路品質資訊配置於複數個層而形成傳送訊號;以及傳送機構,係以對應於前述N個下行單位頻帶之上行單位頻帶傳送前述傳送訊號,前述配置規則係將前述錯誤檢測結果優先配置於與配置前述線路品質資訊之層不同的層。
本發明之通訊方法的一種樣態具備以下步驟:以N(N係2以上之自然數)個下行單位頻帶接收下行資料;檢測前述下行資料之錯誤;藉由依據配置規則,將前述錯誤檢測結果及下行線路品質資訊配置於複數個層而形成傳送訊號;以及以對應於前述N個下行單位頻帶之上行單位頻帶傳送前述傳送訊號,前述配置規則係將前述錯誤檢測結果優先配置於與配置前述線路品質資訊之層不同的層。
按照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使採用不對稱載波聚合方式及上行係MIMO傳送方法時,仍可防止控制資訊之錯誤特性的惡化之終端及其通訊方法。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用於說明先前之ACK/NACK及CQI的配置方法之圖。
第2圖係用於說明層移位之圖。
第3圖係用於說明課題之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基地台的構成區塊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終端的構成區塊圖。
第6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1之圖。
第7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2之圖。
第8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3之圖。
第9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4之圖。
第10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5之圖。
第11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6之圖。
第12圖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配置規則8的圖。
第13圖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配置規則10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另外,實施形態中,在同一構成要素上註記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第1實施形態] [通訊系統之概要]
包含後述之基地台100及終端200的通訊系統,係使用M(M≧1)個上行單位頻帶及與上行單位頻帶相對應之N(N≧2,N<M)個下行單位頻帶進行通訊,換言之,係藉由不對稱載波聚合進行通訊。
此外,在基地台100與終端200之間,亦可藉由基地台100對終端200分配資源,而不藉由載波聚合進行通訊。
此外,該通訊系統不藉由載波聚合進行通訊情況下,係進行如先前之ARQ。亦即,對以任意下行單位頻帶傳送之下行資料的ACK/NACK,係以與其任意下行單位頻帶以1對1相對應之上行單位頻帶傳送。另外,藉由不對稱載波聚合進行通訊情況下,係藉由上述M個上行單位頻帶之任何一個傳送ACK/NACK。亦即該通訊系統例如係LTE-A系統,且基地台100例如係LTE-A基地台,終端200係LTE-A終端。
[基地台之構成]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基地台100的構成區塊圖。第4圖中基地台100具有設定部101、控制部102、PDCCH生成部104、編碼及調變部105,107,108、分配部106、多工部109、IFFT(快速傅立葉反轉換(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110、CP(循環前置(Cyclic Prefix))附加部111、RF傳送部112、天線113、RF接收部114、CP除去部115、FFT(快速傅立業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116、抽出部117、IDFT(離散傅立葉反轉換(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部118、資料接收部119及控制資訊接收部120。
設定部101依據設定對象終端之終端收發訊能力(UE Capability)或傳播路徑狀況,設定與設定對象終端之間通訊時的上行單位頻帶及下行單位頻帶數量(以下,有時將關於該數量之資訊簡稱為「單位頻帶數量資訊」),以及其上行單位頻帶及下行單位頻帶中之傳送模式。每個單位頻帶進行該傳送模式之設定。此外,在設定對象終端有複數個情況下,係每個終端進行該傳送模式之設定。
該傳送模式包含例如以LTE規定的傳送分集(Diversity)之傳送模式、空間多工MIMO之傳送模式、等級1預編碼(Rank 1 precoding)之傳送模式、MU-MIMO傳送模式、波束形成(Beam forming)傳送模式、以及對LTE-A終端進行MIMO及CoMP傳送時作為共通傳送模式之「多天線模式(Multi antenna mode)」。此外,上行線路之傳送模式亦包含MIMO傳送模式及不連續頻帶分配之傳送模式。以下,將上述空間多工MIMO之傳送模式、多天線傳送模式及MIMO傳送模式稱為「MIMO模式」,並將傳送分集之傳送模式、等級1預編碼之傳送模式、MU-MIMO傳送模式、波束形成傳送模式及不連續頻帶分配之傳送模式稱為「非MIMO(Non-MIMO)模式」,不過並非限定於此者。
設定部101將設定於設定對象終端之單位頻帶數資訊及顯示傳送模式之傳送模式資訊包含於設定資訊中,而輸出至控制部102、PDCCH生成部104、分配部106、編碼及調變部107及控制資訊接收部120。另外,上述設定資訊作為上階層之控制資訊(換言之係RRC控制資訊),經由編碼及調變部107而通知各終端。
此外,設定部101將對終端指示反饋關於下行線路之通道品質的資訊(CQI)之CQI指示資訊輸出至PDCCH生成部104。
此外,每個單位頻帶對設定對象終端設定分配PDCCH之CCE(控制通道單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在有複數個設定對象終端情況下,每個終端進行該設定。該CCE之設定資訊向分配部106輸出。另外,各PDCCH占有由1個或連續之複數個CCE構成的資源。
控制部102依從設定部101取得之設定資訊中包含的單位頻帶數資訊及傳送模式資訊而生成分配控制資訊(DCI)。每個分配對象終端生成該DCI。此外,關於1個分配對象終端係每個單位頻帶生成該DCI。
例如,控制部102對傳送分集模式之終端,以DCI格式1生成包含對1個運送區塊(Transport block)之MCS資訊、資源(RB)分配資訊及HARQ資訊的分配控制資訊。
此外,控制部102對MIMO傳送模式之終端,以DCI格式2生成包含對2個運送區塊之MCS資訊等的分配控制資訊。
此處,藉由控制部102而生成之分配控制資訊中包含顯示分配終端之上行線路資料的上行資源(例如PUSCH(實體上行鏈路分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的上行分配控制資訊、及顯示分配終端位址之下行線路資料的下行資源(例如PDSCH(實體下行鏈路分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下行分配控制資訊。
此外,控制部102設定各終端是否以上行線路使用層移位,而生成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
此外,控制部102除了如上述依每個終端之傳送模式的分配控制資訊之外,亦可使用全部終端共通之分配控制資訊(DCI 0/1A)。
在通常之資料傳送時,控制部102以依各終端之傳送模式的格式(DCI 1,2,2A,2B,2C,2D,0A,0B)生成分配控制資訊。藉此,由於可以設定於各終端之傳送模式進行資料傳送,因此可提高吞吐量(Through-put)。
但是,因傳播路徑狀況之急遽變化或來自鄰接訊息胞(Cell)之干擾的變化等,設定於各終端之傳送模式也會引起接收錯誤頻頻發生的狀況。該情況下,控制部102係以全部終端共通之格式(DCI 0/1A)生成分配控制資訊(換言之係以預設傳送模式之格式生成分配控制資訊)。藉此可進行更可靠之傳送。
此外,控制部102除了對終端個別之資料分配的分配控制資訊之外,係以對共通通道之格式(例如DCI 1C,1A)生成分配控制資訊。對共通通道之分配控制資訊用於分配通報資訊及分頁(Paging)資訊等共通於複數個終端之資料。
而後,控制部102就所生成之對終端個別之資料分配的分配控制資訊中,將MCS資訊及HARQ資訊輸出至PDCCH生成部104,將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及顯示有無上行線路之層移位的資訊輸出至PDCCH生成部104、抽出部117及控制資訊接收部120,並將下行資源分配資訊輸出至PDCCH生成部104及多工部109。此外,控制部102將所生成之對共通通道的分配控制資訊輸出至PDCCH生成部104。
PDCCH生成部104生成包含從控制部102輸入之對終端個別之資料分配的分配控制資訊(換言之,係每個終端之上行資源分配資訊、下行資源分配資訊、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MCS資訊及HARQ資訊等)之PDCCH訊號,或是包含對共通通道之分配控制資訊(換言之,係終端共通之通報資訊及分頁資訊等)、從設定部101輸入之每個單位頻帶之CQI反饋的CQI指示資訊之PDCCH訊號。此時,PDCCH生成部104對每個終端生成之上行分配控制資訊及下行分配控制資訊附加CRC位元,進一步以終端ID遮罩(或是攪拌)CRC位元。而後,PDCCH生成部104將遮罩後之PDCCH訊號輸出至編碼及調變部105。
編碼及調變部105在通道編碼後,調變從PDCCH生成部104輸入之PDCCH訊號,並將調變後之PDCCH訊號輸出至分配部106。此處,編碼及調變部105係依據從各終端報告之CQI,以各終端可獲得充分之接收品質的方式設定編碼率。例如,編碼及調變部105係對愈是位於訊息胞邊界附近之終端(愈是通道品質差之終端)設定愈低之編碼率。
分配部106從編碼及調變部105取得包含對共通通道之分配控制資訊的PDCCH訊號、及包含對各終端之對終端個別的資料分配之分配控制資訊的PDCCH訊號。PDCCH訊號輸入於映射對象之每個單位頻帶。而後分配部106將PDCCH訊號分配於從設定部101取得之CCE設定資訊顯示的CCE。
而後,分配部106將每個單位頻帶分配於CCE之PDCCH訊號輸出至多工部109。此外,分配部106就各單位頻帶,將顯示獲分配PDCCH訊號之CCE的資訊輸出至控制資訊接收部120。
編碼及調變部107在通道編碼後調變從設定部101輸入之設定資訊,並將調變後之設定資訊輸出至多工部109。
編碼及調變部108輸入對各CC之運送區塊。而後,編碼及調變部108將輸入之對各CC的運送區塊映射於對各CC之碼字,進行通道編碼及調變。亦即,各CC中之每個碼字(以後,稱為碼字區塊)附加CRC。藉此,接收側可檢測每個碼字區塊之錯誤。如此獲得之調變後的碼字(換言之,即資料訊號)輸出至多工部109。
多工部109在各單位頻帶中將來自分配部106之PDCCH訊號、來自編碼及調變部107之設定資訊及來自編碼及調變部108之資料訊號(換言之,即PDSCH訊號)多工化。此處,多工部109係依據來自控制部102之下行資源分配資訊,將PDCCH訊號及資料訊號(PDSCH訊號)映射於各單位頻帶。另外,多工部109亦可將設定資訊映射於PDSCH。
此外,多工部109將對MIMO傳送之資料訊號在層(換言之,係空間上假設的通道)間多工化。
而後,多工部109將多工訊號輸出至IFFT部110。
IFFT部110將從多工部109輸入之多工訊號轉換成時間波形,CP附加部111藉由在該時間波形中附加CP,而獲得OFDM訊號。
RF傳送部112對從CP附加部111輸入之OFDM訊號實施無線傳送處理(上變頻(Up convert)、數位類比(D/A)轉換等),並經由天線113傳送。此處,第4圖權宜上僅圖示1個天線113,不過,實際上基地台100具有複數個天線113。
另外,RF接收部114對經由天線113並以接收頻帶所接收之無線接收訊號實施無線接收處理(下變頻、類比數位(A/D)轉換等),並將所獲得之接收訊號輸出至CP除去部115。
CP除去部115從接收訊號除去CP,FFT部116將除去CP後之接收訊號轉換成頻率範圍訊號。
抽出部117依據來自控制部102之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及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從FFT部116取得之頻率範圍訊號抽出上行線路資料。另外,抽出部117在將輸入訊號予以空間多工化情況(亦即,使用複數個CW之情況)下,亦實施分離各CW之處理。
IDFT部118將抽出訊號轉換成時間範圍訊號,並將其時間範圍訊號輸出至資料接收部119及控制資訊接收部120。
資料接收部119將從IDFT部118輸入之時間範圍訊號予以解碼。而後,資料接收部119將解碼後之上行線路資料作為接收資料而輸出。控制資訊接收部120就從IDFT部118輸入之時間範圍訊號中,從分配上行線路之資料訊號的通道(例如PUSCH(實體上行鏈路分享通道)抽出對下行線路資料(PDSCH訊號)之來自各終端的ACK/NACK或CQI。該抽出處理係依據關於從設定部101輸入之單位頻帶數的資訊、關於傳送模式之資訊、從設定部101輸入之各單位頻帶中關於下行線路之CQI的指示資訊、關於從控制部102輸入之MCS的資訊及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而進行。另外,分配以PUSCH傳送之ACK/NACK訊號及CQI訊號的位置於後述。
或是,控制資訊接收部120就從IDFT部118輸入之時間範圍訊號中,從與使用於分配其下行線路資料之CCE相對應的上行線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抽出對下行線路資料(PDSCH訊號)之來自各終端的ACK/NACK或CQI。該抽出處理係依據從分配部106輸入之資訊(CCE資訊等)及從設定部101輸入之下行線路的CQI而進行。此外,其上行線路控制通道係與分配於其下行線路資料之CCE相對應的上行線路控制通道。另外,將CCE與PUCCH相對應,是因為不需要從基地台向各終端通知終端用於傳送回應訊號之PUCCH用的訊號發送(signalling)。藉此,可有效使用下行線路之通訊資源。因此,各終端按照該相對應,並依據對自己終端映射控制資訊(PDCCH訊號)之CCE判斷用於傳送ACK/NACK訊號之PUCCH。另外,此處,傳送訊號中存在資料訊號情況下,ACK/NACK及CQI係分配於PUSCH,另外,傳送訊號中不存在資料訊號情況下,係分配於上行線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
[終端之構成]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終端200的構成區塊圖。終端200係LTE-A終端,且接收資料訊號(下行線路資料),並使用PUCCH或PUSCH向基地台100傳送對其資料訊號之ACK/NACK訊號。此外,終端200按照PDCCH通知之指示資訊,向基地台100傳送CQI。
第5圖中,終端200具有:天線201、RF接收部202、CP除去部203、FFT部204、分離部205、設定資訊接收部206、PDCCH接收部207、PDSCH接收部208、調變部209,210,211、傳送訊號形成部212、DFT部213、映射部214、IFFT部215、CP附加部216及RF傳送部217。
RF接收部202依據從設定資訊接收部206取得之頻帶資訊設定接收頻帶。RF接收部202對接收頻帶經由天線201而接收之無線訊號(此處係OFDM訊號)實施無線接收處理(下變頻、類比數位(A/D)轉換等),並將獲得之接收訊號輸出至CP除去部203。另外,接收訊號中包含PDSCH訊號、PDCCH訊號及包含設定資訊之上階層的控制資訊。
CP除去部203從接收訊號除去CP,FFT部204將除去CP後之接收訊號變換成頻率範圍訊號。該頻率範圍訊號輸出至分離部205。
分離部205將從FFT部204取得之訊號分離成包含設定資訊之上階層的控制訊號(例如RRC訊號發送(RRC signaling)等)、PDCCH訊號、資料訊號(換言之,係PDSCH訊號)。而後,分離部205將控制訊號輸出至設定資訊接收部206,將PDCCH訊號輸出至PDCCH接收部207,並將PDSCH訊號輸出至PDSCH接收部208。
設定資訊接收部206從自分離部205取得之控制訊號讀取顯示設定於自己終端之終端ID的資訊,將讀取之資訊作為終端ID資訊而輸出至PDCCH接收部207。此外,設定資訊接收部206讀取顯示設定於自己終端之傳送模式的資訊,將讀取之資訊作為傳送模式資訊而輸出至PDCCH接收部207及傳送訊號形成部212。
PDCCH接收部207將從分離部205輸入之PDCCH訊號實施盲目解碼(Blind decoding)(監視)而獲得自己終端位址之PDCCH訊號。此處,PDCCH接收部207藉由分別對於對全部終端共通之資料分配的DCI格式(例如,DCI 0/1A)、設定於自己終端之傳送模式依賴的DCI格式(例如,DCI1、2、2A、2C、2D、0A、0B)、及對全部終端共通之共通通道分配的DCI格式(例如,DCI 1C、1A)盲目解碼,而獲得包含各DCI格式之分配控制資訊的PDCCH訊號。
而後,PDCCH接收部207將自己終端位址之PDCCH訊號中包含的下行資源分配資訊輸出至PDSCH接收部208,將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及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輸出至映射部214,並將關於CQI之指示資訊及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輸出至傳送訊號形成部212。此外,PDCCH接收部207將檢測自己終端位址之PDCCH訊號的CCE(成為CRC=OK之CCE)之CCE編號(CCE連結數為複數個情況下,係先頭CCE之CCE編號)輸出至映射部214。
PDSCH接收部208就各單位頻帶,依據從PDCCH接收部207輸入之下行資源分配資訊,從自分離部205輸入之PDSCH訊號抽出接收資料(下行線路資料)。
此外,PDSCH接收部208對抽出之接收資料(下行線路資料)進行錯誤檢測。
而後,PDSCH接收部208於錯誤檢測結果為接收資料中有錯誤情況下,作為ACK/NACK訊號而生成NACK,另外於接收資料中無錯誤情況下,作為ACK/NACK訊號而生成ACK。各單位頻帶所生成之ACK/NACK訊號輸出至調變部209。
調變部209將從PDSCH接收部208輸入之ACK/NACK訊號予以調變,並將調變後之ACK/NACK訊號輸出至傳送訊號形成部212。
調變部210將傳送資料(上行線路資料)予以調變,並將調變後之資料訊號輸出至傳送訊號形成部212。
調變部211將CQI予以調變,並將調變後之資料訊號輸出至傳送訊號形成部212。
傳送訊號形成部212在MIMO傳送模式情況下,藉由依據「配置規則」將ACK/NACK訊號(換言之,即下行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及下行線路品質資訊(CQI)配置於複數個層而形成傳送訊號。
具體而言,傳送訊號形成部212具有資料及CQI分配部221與擊穿部222。資料及CQI分配部221與擊穿部222依據從設定資訊接收部206輸入之傳送模式資訊、從PDCCH接收部207輸入之關於CQI的指示資訊及顯示有無層移位之資訊,而配置資料訊號、ACK/NACK、CQI。
資料及CQI分配部221依據上述「配置規則」,在各槽中,於複數層內之一部分層中配置CQI。亦即,資料及CQI分配部221於須傳送之資料訊號存在情況下,依據上述「配置規則」,藉由將CQI及資料訊號排列於規定各碼字之位置而形成訊號列。此外,該資料及CQI分配部221之排列處理,在來自PDCCH接收部207之顯示有無層移位的資訊係顯示「有」的情況下,在槽間將配置CQI之層移位。另外,在須傳送之資料訊號存在情況下,係將CQI分配於PUSCH,另外在須傳送之資料訊號不存在情況下,係分配於上行線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此外,在不取得CQI指示資訊情況下,當然資料及CQI分配部221不配置CQI。此外,MIMO傳送模式以外(Non-MIMO傳送模式)係以資料訊號及CQI對應於1個層之方式配置,換言之與第1圖同樣地配置。
擊穿部222依據上述「配置規則」,藉由ACK/NACK訊號間疏(擊穿)從資料及CQI分配部221取得之訊號列中包含的資料訊號之一部分。另外,在須傳送之資料訊號存在情況下,ACK/NACK訊號分配於PUSCH,另外,在須傳送之資料訊號不存在情況下,分配於上行線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
如以上,傳送訊號形成部212係形成將CQI及ACK/NACK訊號依「配置規則」而配置於資源位置的傳送訊號。就該「配置規則」詳細說明於後。
DFT部213將從擊穿部222輸入之資料訊號、ACK/NACK、CQI變換成頻率範圍,並將獲得之複數個頻率成分輸出至映射部214。
映射部214按照從PDCCH接收部207輸入之上行資源分配資訊,將從DFT部213輸入之複數個頻率成分(包含在PUSCH上傳送之ACK/NACK及CQI)映射於配置在上行單位頻帶之PUSCH。此外,映射部214按照從PDCCH接收部207輸入之CCE編號,將從DFT部213輸入之未以PUSCH傳送的控制資訊成分(ACK/NACK及CQI)之頻率成分或碼資源映射於PUCCH上。
另外,亦可每個單位頻帶設置調變部209、調變部210、調變部211、資料及CQI分配部221、擊穿部222、DFT部213及映射部214。
IFFT部215將映射於PUSCH之複數個頻率成分變換成時間範圍波形,CP附加部216在其時間範圍波形中附加CP。
RF傳送部217係構成可變更傳送頻帶,並依據從設定資訊接收部206輸入之頻帶資訊設定傳送頻帶。而後,RF傳送部217對附加有CP之訊號實施無線傳送處理(上變頻、數位類比(D/A)轉換等),並經由天線201傳送。
[基地台100及終端200之動作]
就具有以上構成之基地台100及終端200的動作進行說明。此處,主要說明終端200中之配置規則的變化。
〈配置規則1〉
第6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1之圖。配置規則1係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如此,由於CQI不致被ACK/NACK擊穿,因此可使關於CQI之錯誤率降低。
此外,配置規則1亦可將ACK/NACK訊號優先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
更詳細而言,配置規則1在用於下行通訊之下行單位頻帶數N未達指定之臨限值情況(換言之,係ACK/NACK訊號數量少之情況)下,ACK/NACK訊號僅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在N超過臨限值情況下,ACK/NACK訊號亦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相同的層。之所以如此,係因為其次的理由。亦即,ACK/NACK或CQI之傳送量隨著用於下行通訊之下行單位頻帶數N增加而增加。因而,有時ACK/NACK或CQI超過1個層中之最大傳送容量,一部分之ACK/NACK或CQI無法以此1個層傳送。因此,在下行線路之單位頻帶數量多情況下,將ACK/NACK與CQI亦分配於相同層,而可傳送上述1個層無法傳送之一部分的ACK/NACK或CQI。該方法適於ACK/NACK及CQI增加時,可在與CQI不同之層上配置ACK/NACK的資源不足之環境。
此處,配置ACK/NACK訊號及CQI之層係在基地台100與終端200之間預先決定,或是包含於控制資訊或設定資訊中從基地台100向終端200通知。
此外,配置規則1之另外方法,係在用於下行通訊之下行單位頻帶數N超過指定臨限值情況下,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用於下行通訊之下行單位頻帶數N未達指定之臨限值情況下,亦可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相同的層。之所以如此,係因為其次之理由。亦即,ACK/NACK或CQI之傳送量隨著下行線路之單位頻帶數量增加而增加。在此種狀況下,為了防止藉由配置於同一層之ACK/NACK擊穿CQI,而將ACK/NACK訊號與CQI配置於不同之層。另外,下行線路之單位頻帶數量少時,可藉由在複數層上配置ACK/NACK或CQI爭取傳送電力,以減低ACK/NACK或CQI之錯誤率。該方法適於即使在ACK/NACK及CQI增加時,可在與CQI不同之層上配置ACK/NACK的充分資源存在的環境。
另外,下行單位頻帶數N未達指定之臨限值情況下,與先前同樣地,亦可將ACK/NACK及CQI兩者分配於1個層,亦可採用另外之分配方法。
〈配置規則2〉
第7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2之圖。配置規則2基本上與配置規則1共通之處為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配置規則2與有無層移位無關,而係在槽間配置ACK/NACK及CQI之層不同。亦即,配置規則2係以槽單位變更配置ACK/NACK及CQI之層。換言之,關於ACK/NACK及CQI進行層移位。
具體而言,執行層移位情況下,係以槽單位變更配置任意碼字之層。因此,有層移位情況下,藉由將ACK/NACK及CQI分配於一定之碼字而實現配置規則2(參照第7A圖)。另外,無層移位情況下,藉由以槽單位變更分配於ACK/NACK及CQI之碼字而實現配置規則2(參照第7B圖)。
如此,關於ACK/NACK及CQI藉由進行層移位,關於ACK/NACK及CQI可獲得空間分集效果。
〈配置規則3〉
第8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3之圖。配置規則3基本上與配置規則1共通之處為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配置規則3與有無層移位無關,而係在槽間將ACK/NACK及CQI分配於一定之碼字。
具體而言,執行層移位情況下,係以槽單位變更配置任意碼字之層。因此,有層移位情況下,藉由將ACK/NACK及CQI分配於一定之碼字而實現ACK/NACK及CQI之層移位(參照第8A圖)。另外,無層移位情況下,藉由將ACK/NACK及CQI分配於一定之碼字,ACK/NACK及CQI亦配置於一定之層。
如此,與有無層移位無關,在槽間藉由將ACK/NACK及CQI分配於一定之碼字,可將以碼字單位適用之控制資訊亦利用於ACK/NACK及CQI。例如與LTE同樣地,藉由在適用於資料訊號的MCS中加上偏移,可求出適用於ACK/NACK及CQI之MCS。
〈配置規則4〉
第9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4之圖。配置規則4基本上與配置規則1共通之處為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配置規則4在僅配置CQI時,配置CQI之層數比配置ACK/NACK及CQI兩者時多。亦即係依ACK/NACK及CQI兩者是否存在,而變更分配於ACK/NACK及CQI的層數。
具體而言,在各槽中ACK/NACK及CQI兩者存在情況下,在各槽分別對ACK/NACK及CQI各分配1層(參照第9A圖)。另外,各槽中僅ACK/NACK及CQI的一方存在情況下,在各槽將ACK/NACK及CQI之一方分配於複數層(第9B圖)。另外,第9圖在第1槽與第2槽分配ACK/NACK及CQI之層係一定,不過亦可替換在第1槽與第2槽分配ACK/NACK及CQI之層。
如此,在僅ACK/NACK及CQI之一方存時,關於ACK/NACK或CQI可獲得時間分集效果。
〈配置規則5〉
第10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5之圖。配置規則5係從碼字觀點規定層者,可對上述之配置規則1~4適用。
配置規則5係將ACK/NACK優先配置於對應於資料大小為最大之碼字的層。而後,CQI配置於未配置ACK/NACK之層。
第10圖係將層#0與資料大小小之CW#0相對應,並將層#1及層#2與資料大小大之CW#1相對應。而後,ACK/NACK分配於與資料大小大之CW#1對應的層#1或層#2,其以外之層則分配給CQI。
使用配置規則5之理由如下。亦即係藉由擊穿資料訊號而分配ACK/NACK。因此,進行該擊穿時,資料訊號中發生錯誤的機率提高。另外,因為在CQI中適用速率比配(Rate matching),所以分配CQI時與分配ACK/NACK時比較,資料訊號中發生錯誤的機率低。
此外,在複數個碼字之間,通常資料大小有差異,假設同一個擊穿數時,資料大小愈小之碼字,因擊穿而資料訊號中發生錯誤的機率愈高。
根據上述,對應於資料大小小之碼字的層上宜分配CQI,對應於資料大小大之碼字的層上宜分配ACK/NACK。
此外,配置規則5宜對要求其次條件之終端適用。亦即,適於難以容許延遲時間,欲儘量減輕QoS(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高之資料信號等的錯誤之終端。
另外,第10圖係將CQI分配於複數個層,不過並非限定於此者,亦可僅分配於1個層。
如上述,因為以資料大小大之碼字擊穿資料訊號,由於擊穿之影響變小,因此可減輕資料信號之錯誤。因此,由於可減輕資料訊號之再傳送,因此可滿足難以容許延遲時間且QoS(服務品質)高之終端的要求。
〈配置規則6〉
第11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6之圖。配置規則6係從碼字之觀點規定層者,且可對上述之配置規則1~4適用。
配置規則6係將ACK/NACK優先配置於與資料大小最小之碼字對應的層。而後,將CQI配置於未配置ACK/NACK之層。
第11圖係將層#0與資料大小小之CW#0相對應,並將層#1及層#2與資料大小大之CW#1相對應。而後,ACK/NACK在資料大小小之CW#0中分配於層#0,其以外之層則分配給CQI。
使用配置規則6之理由如下。亦即係藉由擊穿資料訊號而分配ACK/NACK。因此,進行該擊穿時,資料訊號中發生錯誤的機率提高。另外,因為在CQI中適用速率比配,所以分配CQI時與分配ACK/NACK時比較,資料訊號中發生錯誤的機率低。
此外,在複數個碼字之間,通常資料大小有差異,藉由擊穿容易發生資料訊號錯誤,任意之碼字的再傳送頻率提高時,其任意碼字之資料大小愈小,再傳送資料量愈少。
根據上述,對應於資料大小小之碼字的層上宜分配ACK/NACK,對應於資料大小大之碼字的層上宜分配CQI。
配置規則6宜對要求其次條件之終端適用。亦即,適用配置規則6時與配置規則5時比較,雖然再傳送次數增加,不過各再傳送時的再傳送資料量減少。因而配置規則6適於欲減輕再傳送資料量之終端。
例如,資料量小且容許再傳送延遲之資料訊號存在時,為了避免發生資料大小大之碼字再傳送,係以ACK/NACK擊穿資料大小小之碼字者。該情況下,即使藉由擊穿而資料訊號發生錯誤之機率增加,因為容許再傳送,宜減少再傳送時之資料大小。或是資料量小且耐錯誤性強之資料訊號存在時,為了避免發生資料大小大之碼字再傳送,係以ACK/NACK擊穿資料大小小之碼字者。該情況下,即使擊穿資料訊號,由於資料訊號發生錯誤之機率低,因此宜減少再傳送時之資料大小。
如上述,因為以資料大小小之碼字擊穿資料訊號,所以資料大小小之碼字容易發生資料錯誤。因而只須再傳送資料量變少即可。因此即使擊穿資料訊號,在抑制資料訊號發生錯誤機率降低的環境(例如任何資料大小均為比較大時等),可減輕全體之再傳送資料量。
另外,配置規則6中,分配ACK/NACK之碼字中亦可不分配資料訊號。亦即,分配ACK/NACK之碼字僅傳送ACK/NACK。例如第11圖之層#0係僅傳送ACK/NACK。如此可防止分配ACK/NACK之碼字再傳送。此外,即使如此,由於將ACK/NACK分配於資料大小小之碼字,因此即使其碼字中不配置資料訊號,吞吐量也不致降低。
此外,配置規則6中,亦可比通常低的設定適用於分配ACK/ACK之碼字的MCS。如此可增強資料訊號之耐錯誤性而減低錯誤率。例如第11圖之層#0係降低設定資料訊號之MCS。如此,由於可增強對資料訊號之錯誤的耐性,因此可抑制資料訊號之再傳送。
此外,配置規則5及6亦可組合如下。亦即,配置規則5與配置規則6合宜之適用環境不同。因而可配合環境而切換配置規則5與配置規則6。該切換時使用較高層訊號發送(Higher Layer signaling)。如此可配合適用環境作控制,而可減輕資料訊號之多餘部分的再傳送。
〈配置規則7〉
ACK/ACK係比CQI重要之資訊。因而宜減低ACK/ACK之錯誤率,亦可將ACK/ACK配置於MCS高之層(或碼字)。如此可減低ACK/ACK之錯誤率。亦即,將重要度高之資訊配置於層(或碼字)上時,係配置於MCS高之層(或碼字)。
另外,基地台100係按照對應於終端200所採用之配置規則的原則,進行ACK/NACK、CQI、上行資料之接收處理。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形態時,在終端200中,藉由傳送訊號形成部212將ACK/NACK及CQI依據配置規則配置於複數層,而形成傳送訊號。其配置規則係錯誤檢測結果優先配置於與配置前述線路品質資訊之層不同的層。
如此,由於可儘量減少ACK/NACK對CQI之擊穿,因此可防止控制資訊之錯誤特性惡化。
[第2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係藉由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以減輕CQI之錯誤率惡化。而第2實施形態則是將1個ACK/NACK訊號映射於(亦即使用傳送分集)複數層之同一時間及同一頻率。藉此,可提高ACK/NACK訊號之傳送率,可減輕在各層中配置ACK/NACK訊號之資源。結果,由於可減輕CQI被ACK/NACK訊號擊穿之機率,因此可減輕CQI之錯誤率惡化。
第2實施形態之基地台及終端的基本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因此援用第4、5圖作說明。
第2實施形態之終端200的傳送訊號形成部212在MIMO傳送模式情況下,藉由將ACK/NACK訊號(換言之,即下行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及下行線路品質資訊(CQI),依據「配置規則」配置於複數個層而形成傳送訊號。
〈配置規則8〉
第12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8之圖。配置規則8係將1個ACK/NACK訊號映射於複數層之同一時間及頻率。此外,配置規則8係將CQI映射於複數層內的一部分層。
例如圖所示,在層#0及層#1之同一時間及頻率上配置同一個ACK/NACK訊號情況下,ACK/NACK間不發生訊號間干擾。此外,ACK/NACK訊號之接收側合成接收以層#0及層#1傳送之ACK/NACK訊號。因此,該情況下,與訊號間存在干擾時比較,即使以高傳送率傳送ACK/NACK訊號,仍可確保同等之ACK/NACK訊號的接收品質。
不過該情況下,由於係在複數個層配置同一個ACK/NACK,因此全部層有可能ACK/NACK訊號之傳送資源增加。但是,由於可減少各層中之ACK/NACK訊號的傳送資源,因此減輕CQI被ACK/NACK訊號擊穿之機率。藉此可減輕CQI之錯誤率惡化。
此外,藉由將同一個ACK/NACK訊號在複數個層配置於同一時間及同一頻率而獲得分集效果,因此可實現更高可靠度之ACK/NACK傳送。
此外,ACK/NACK訊號要求高品質(例如錯誤率0.1%),另外,CQI僅要求比較低之品質(例如錯誤率1%)。因此如第12圖所示,藉由從2個層傳送ACK/NACK訊號,並且以1個層傳送CQI,均可分別滿足ACK/NACK訊號及CQI所要求之品質。
另外。如後述之配置規則9,CQI亦與ACK/NACK訊號同樣地,亦可配置於複數層。但是,由於CQI之位元數比ACK/NACK訊號多,因此用於傳送CQI之資源可能大幅增加。因而,CQI宜配置於1個層(或碼字)。
此時,CQI宜配置於接收品質高(換言之,MCS高)之層。此因,將CQI配置於接收品質高(換言之,MCS高)之層時,可減輕映射CQI之資源,因此可減輕CQI被ACK/NACK訊號擊穿的可能性。另外,CQI亦可配置於屬於接收品質高(換言之,MCS高)之CW的層。
此外,此時CQI亦可配置於資料大小大之CW(碼字)。藉此可減輕CQI到達ACK/NACK訊號存在之區域的可能性。另外,亦可將CQI配置於屬於資料大小大之CW的層。
〈配置規則9〉
配置規則8係具備將同一個ACK/NACK訊號映射於複數層之複數個同一時間及同一頻率,可以高傳送率傳送ACK/NACK訊號之條件。但是,藉由配置規則9仍可以高傳送率傳送ACK/NACK訊號。亦即,配置規則9係以1個層傳送ACK/NACK訊號,其以外之層既不傳送資料亦不傳送ACK/NACK訊號。藉此,由於減輕信號間對ACK/NACK訊號之干擾,因此可以高傳送率傳送ACK/NACK訊號。亦即,配置規則9在任意之層中與映射ACK/NACK訊號之時間頻率資源一致,其任意之層以外的層之時間頻率資源則完全不映射傳送訊號。
〈配置規則10〉
配置規則8係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複數個層(或碼字),另外,CQI配置於1個層(或碼字)。而配置規則10就ACK/NACK訊號係與配置規則8同樣,另外,CQI則配置於複數個層(參照第13圖)。亦即,就CQI藉由將不同之CQI配置於複數個層進行空間多工。如此,在各層中由於可減輕配置ACK/NACK訊號之資源及配置CQI之資源兩者,因此可減輕CQI被ACK/NACK擊穿之可能性。此外,均可分別滿足ACK/NACK訊號及CQI所要求之品質。
[其他實施形態]
(1)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係將槽作為單位,就ACK/NACK及CQI之配置控制進行說明,不過並非限定於此者,亦可作為符號單位。此外,亦可僅使用有層移位或無層移位之任何一方。
(2)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中之MIMO傳送模式,亦可為支援LTE規定之傳輸模式3、4,換言之係傳送2CW之傳送模式,non-MIMO傳送模式亦可為其以外之傳輸模式,亦即僅傳送1CW之傳送模式。
此外,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中之碼字亦可與運送區塊(TB:Transport Block)替換。
(3)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係以ACK/NACK及CQI作為控制資訊,不過並非限定於此等者,只要是要求比資料訊號高之接收品質的資訊(控制資訊)均可適用。例如亦可將CQI或ACK/NACK替換成PMI(關於預編碼之資訊)或RI(關於等級之資訊)。
(4)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中所謂「層」,係指在空間上假設的傳播路徑者。例如MIMO傳送係以各CW生成之資料訊號在同一時間及同一頻率中藉由空間上不同之假設的傳播路徑(不同之層)而傳送。另外,所謂「層」有時亦稱為流。
(5)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天線,不過本發明同樣可適用於天線端子(antenna port)。
所謂天線端子係由1條或複數個實體天線而構成的邏輯性天線。亦即,天線端子不限定於指的是1條實體天線,亦指由數個天線構成之陣列天線等。
例如在3GPP LTE中,並未規定天線端子由幾條實體天線構成,而係規定基地台可傳送不同之參照訊號(Reference signal)的最小單位。
此外,天線端子亦有規定乘上預編碼向量(Precoding vector)之加權的最小單位。
(6)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係以不對稱載波聚合為前提作說明。不過只要是在使用複數個層之MIMO傳送中,係將ACK/NACK或CQI等之控制資訊與資料多工時,並非限定於不對稱載波聚合者。此外,N係2以上之自然數,不過配置規則2以後不限定於此,亦可為1。
(7)在第1實施形態中,配置規則1係以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與配置CQI之層不同的層為例,不過亦可將CQI配置於與配置ACK/NACK訊號不同之層。
(8)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將ACK/NACK訊號或CQI配置於層上之例,不過並非限定於此者,亦可配置於碼字。例如以合計4個層進行資料傳送,碼字1使用層1、2傳送,碼字2使用層3、4傳送情況下,第1實施形態亦可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碼字1(換言之配置於層1及2),將CQI配置於碼字2(換言之配置於層3及4)。此外,第2實施形態亦可將ACK/NACK訊號配置於碼字1、2(換言之配置於層1~4),將CQI配置於碼字2(換言之配置於層3及4)。
(9)第2實施形態中,配置例8及10係將同一個ACK/NACK訊號配置於複數個層中之同一時間及頻率。再者,亦可對其ACK/NACK訊號施加各層不同之擾頻(Scrambling)。藉此,可防止藉由各層之相位關係而形成不預期的射束。
分量載波亦可以實體訊息胞編號與載波頻率編號定義,有時亦稱為訊息胞。
(10)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係以硬體構成本發明時為例作說明,不過本發明亦可以軟體實現。
此外,用於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之說明的各功能區塊,典型上係作為積體電路之LSI來實現。此等亦可個別地單晶片化。亦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之方式而單晶片化。此處係作為LSI,不過依積體度之差異,有時亦稱為IC、系統LSI、超LSI、超高LSI。
此外,積體電路化之方法並非限定於LSI者,亦可以專用電路或通用處理器來實現。製造LSI後,亦可利用可程式化之FPGA(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是可再構成LSI內部之電路訊息胞的連接或設定之可重構處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再者,因半導體技術之進步或衍生之其他技術而開發出替換成LSI之積體電路化的技術時,當然亦可使用其技術進行功能區塊之積體化。亦有可能適用生物技術等。
2010年2月10日提出申請之特願2010-027959的日本專利申請及2010年4月30日提出申請之特願2010-105326中包含的說明書、圖式及摘要等中揭示之內容全部援用於本專利。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終端及其通訊方法具有即使採用不對稱載波聚合方式及上行係MIMO傳送方法時,仍可防止控制資訊之錯誤特性的惡化之效果。
100...基地台
101...設定部
102...控制部
104...PDCCH生成部
105,107,108...編碼及調變部
106...分配部
109...多工部
110,215...IFFT部
111,216...CP附加部
112,217...RF傳送部
113,201...天線
114,202...RF接收部
115,203...CP除去部
116,204...FFT部
117...抽出部
118...IDFT部
119...資料接收部
120...控制資訊接收部
200...終端
205...分離部
206...設定資訊接收部
207...PDCCH接收部
208...PDSCH接收部
209,210,211...調變部
212...傳送訊號形成部
213...DFT部
214...映射部
221...資料及CQI分配部
222...擊穿部
第1圖係用於說明先前之ACK/NACK及CQI的配置方法之圖。
第2圖係用於說明層移位之圖。
第3圖係用於說明課題之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基地台的構成區塊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終端的構成區塊圖。
第6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1之圖。
第7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2之圖。
第8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3之圖。
第9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4之圖。
第10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5之圖。
第11圖係用於說明配置規則6之圖。
第12圖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配置規則8的圖。
第13圖係用於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配置規則10的圖。

Claims (16)

  1. 一種終端裝置,可反饋控制資訊,其特徵在於包含:生成機構,生成關於使用下行線路傳送之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的回應資訊(ACK)、以及前述下行線路之接收品質資訊(CQI);配置機構,將依每個運送區塊經不同拌碼處理的同一個回應資訊,配置於在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經由空間多工而被傳送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且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僅配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及傳送機構,傳送配置有前述回應資訊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的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終端裝置,其中,前述下行線路使用N個(N為2以上之自然數)之下行單位頻帶傳送資料,上行線路中使用1個上行單位頻帶反饋控制資訊,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包含在同一時間使用同一頻段傳送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前述配置機構,將前述N個下行單位頻帶所對應之回應資訊配置於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所包含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而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僅配置於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所包含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前述傳送機構使用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傳送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終端裝置,於前述配置機構 中,配置有前述接收品質資訊之1個運送區塊為前述複數個傳送區塊中MCS(調變及編碼率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Rate Scheme)最高的運送區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終端裝置,其中前述回應資訊配置為將特定之回應資訊複製並且映射至複數個運送區塊之各個運送區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終端裝置,其中,前述配置裝置除了前述接收品質資訊之外更將關於預編碼之資訊(PMI)僅配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
  6. 一種傳送方法,係將控制資訊反饋的終端裝置之傳送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步驟:生成步驟,生成關於使用下行線路傳送之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的回應資訊(ACK)、以及前述下行線路之接收品質資訊(CQI),配置步驟,將依每個運送區塊經不同拌碼處理的同一個回應資訊,配置於在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經由空間多工而被傳送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且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僅配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及傳送步驟,傳送配置有前述回應資訊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的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傳送方法,其中,前述下行線路使用N個(N為2以上之自然數)之下行單位頻帶傳送資料,上行線路中使用1個上行單位頻帶反饋控制資訊, 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包含在同一時間使用同一頻段傳送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前述配置步驟,將前述N個下行單位頻帶所對應之回應資訊配置於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所包含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而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僅配置於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所包含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前述傳送步驟使用前述1個上行單位頻帶傳送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傳送方法,於前述配置步驟中,配置有前述接收品質資訊之1個運送區塊為前述複數個傳送區塊中MCS(調變及編碼率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Rate Scheme)最高的運送區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傳送方法,其中配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之各個運送區塊之回應資訊為特定之回應資訊之複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傳送方法,於前述配置步驟中除了前述接收品質資訊之外更將關於預編碼之資訊(PMI)僅配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
  11. 一種基地台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傳送機構,使用下行線路將資料傳送至終端裝置;及接收機構,接收於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經由空間多工而被傳送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且藉由前述終端裝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配置關於使用前述下行線路傳 送之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的回應資訊(ACK),且該回應資訊是依每個運送區塊經不同拌碼處理的同一個回應資訊,並僅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配置前述下行線路之接收品質資訊(CQI)。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基地台裝置,其中前述傳送機構使用N個(N為2以上之自然數)下行單位頻帶傳送前述資料,前述接收機構係接收在1個上行單位頻帶於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傳送之前述複數個之運送區塊,於前述1個上行單位所包含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配置與前述N個下行單位頻帶對應之回應資訊,且僅於前述1個單位頻帶所包含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配置前述接收品質資訊。
  13. 一種通訊方法,係基地台之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下列步驟:傳送步驟,使用下行線路將資料傳送至終端裝置,接收步驟,接收於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經由時間多工而被傳送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且藉由前述終端裝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配置關於使用前述下行線路傳送之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的回應資訊(ACK),且該回應資訊是依每個運送區塊經不同拌碼處理的同一個回應資訊,並僅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配置前述下行線路之接收品質資訊(CQI)。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通訊方法,其中於前述傳送步 驟,係使用N個(N為2以上之自然數)下行單位頻帶傳送資料,前述接收步驟,係接收在1個上行單位頻帶於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傳送之前述複數個之運送區塊,於前述1個上行單位所包含之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配置與前述N個下行單位頻帶對應之回應資訊,且僅於前述1個單位頻帶所包含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配置前述接收品質資訊。
  15. 一種積體電路,其特徵在於包含有:生成處理,生成關於使用下行線路傳送之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的回應資訊(ACK)、以及前述下行線路之接收品質資訊(CQI);配置處理,將依每個運送區塊經不同拌碼處理的同一個回應資訊,配置於在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經由空間多工傳送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且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僅配置於前述複數個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及傳送處理,傳送配置有前述回應資訊與前述接收品質資訊的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
  16. 一種積體電路,其特徵在於包含有:傳送處理,使用下行線路將資料傳送至終端裝置,接收處理,接收於同一時間帶使用同一頻段經由空間多工而被傳送之複數個運送區塊,且藉由前述終端裝置,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配置關於使用前述下行線路傳送之資料之錯誤檢測結果的回應資訊(ACK),且該 回應資訊是依每個運送區塊經不同拌碼處理的同一個回應資訊,並僅於前述複數個運送區塊中之1個運送區塊配置前述下行線路之接收品質資訊(CQI)。
TW100104304A 2010-02-10 2011-02-09 A terminal device, a transmiss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TWI502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7959 2010-02-10
JP2010105326 2010-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2566A TW201212566A (en) 2012-03-16
TWI502910B true TWI502910B (zh) 2015-10-01

Family

ID=4436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4304A TWI502910B (zh) 2010-02-10 2011-02-09 A terminal device, a transmiss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7) US8792534B2 (zh)
EP (2) EP2536052B1 (zh)
JP (3) JP5425938B2 (zh)
KR (3) KR101796411B1 (zh)
CN (2) CN104883247B (zh)
BR (1) BR112012018692B1 (zh)
MX (1) MX2012008237A (zh)
RU (1) RU2548903C2 (zh)
TW (1) TWI502910B (zh)
WO (1) WO20110992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0496B2 (en) 2010-04-14 2014-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9351289B2 (en) * 2011-06-06 2016-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RU2705224C2 (ru) * 2011-10-03 2019-11-06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е сообщение ack/nack 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остояния канал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ресурсов формата 3 pucch
WO2013166684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related to improvements in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KR20150028335A (ko) * 2012-07-31 2015-03-13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harq 응답의 송신 방법 및 수신 방법
US20160036498A1 (en) * 2014-08-01 2016-02-04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Connection
EP3353923B1 (en) * 2015-09-23 2019-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managing establishment of a radio session
US11477766B2 (en) * 2016-05-24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porting
CN109690966B (zh) * 2016-09-09 2022-04-15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方法
EP3711205A1 (en) * 2017-11-17 2020-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dentifying an mcs and a cqi table
US11889502B2 (en) * 2020-02-24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feedback procedures
US11901983B1 (en) * 2021-03-17 2024-02-13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electively assig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laye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0956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Fujitsu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084377A2 (en) * 2007-01-08 2008-07-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signaling
TW200915754A (en) * 2007-08-15 2009-04-01 Qualcomm Inc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4429B2 (en) * 2002-10-25 2008-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mode terminal in a wireless MIMO system
KR101000388B1 (ko) * 2003-05-15 2010-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처리하는 방법
US20060180614A1 (en) 2005-02-14 2006-08-17 Craig Barron Portable collapsible container for liquids
US9143288B2 (en) 2006-07-24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04994B2 (ja) * 2006-08-25 2012-03-28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EP1944902B1 (en) 2007-01-10 2012-11-21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impulse noise monitoring, related network terminal, network node and network manager
JP5053067B2 (ja) * 2007-02-02 2012-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US8451915B2 (en) * 2007-03-21 2013-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icient uplink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54201A2 (en) * 2007-06-05 2008-12-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and cod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94002B1 (ko) * 2007-06-11 2015-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및 그에 따른 수신 장치 및방법
WO2008155733A2 (en) * 2007-06-18 2008-12-24 Nokia Corporation Acknowledgement aided space domain user scheduling for multi-user mimo
US9307464B2 (en) * 2007-06-21 2016-04-05 Sony Corporatio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JP4793762B2 (ja) * 2007-07-05 2011-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tbs決定方法、及びtbs決定装置
AU2008276824B2 (en) * 2007-07-16 2011-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SC-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67367B2 (en) * 2007-08-06 2013-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49938B2 (en) * 2007-08-07 2012-04-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bits and their embedding in the CQI reference signal
EP2187546A4 (en) 2007-08-31 2012-12-12 Fujitsu Ltd CONTRO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JP4574659B2 (ja) 2007-10-01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装置、上りリンク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477734B2 (en) * 2008-03-25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ACK and CQI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34333B2 (en) * 2008-05-07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ndling of 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0027959A (ja) 2008-07-23 2010-02-04 Sumco Corp 高抵抗simox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5156579B2 (ja) 2008-10-31 2013-03-06 Towa株式会社 基板の装着・取出装置
KR101513042B1 (ko) * 2008-12-02 2015-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전송 장치
US9634806B2 (en) * 2009-06-11 2017-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prioritization for a power-limited U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03247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us reporting
KR101821407B1 (ko) * 2009-12-16 2018-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확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270427B2 (en) * 2010-01-11 2016-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083501B2 (en) 2010-04-05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carriers
KR101813031B1 (ko) 2010-04-13 2017-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670496B2 (en) 2010-04-14 2014-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0956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Fujitsu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084377A2 (en) * 2007-01-08 2008-07-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signaling
TW200915754A (en) * 2007-08-15 2009-04-01 Qualcomm Inc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92220A1 (en) 2023-09-14
KR20160132497A (ko) 2016-11-18
EP3716516B1 (en) 2022-01-19
US20120288025A1 (en) 2012-11-15
JP5723434B2 (ja) 2015-05-27
JP6153014B2 (ja) 2017-06-28
US20170187495A1 (en) 2017-06-29
US8792534B2 (en) 2014-07-29
KR101870595B1 (ko) 2018-06-25
RU2012132181A (ru) 2014-03-20
KR101676461B1 (ko) 2016-11-16
US20190098557A1 (en) 2019-03-28
TW201212566A (en) 2012-03-16
CN104883247B (zh) 2018-02-13
CN102725984A (zh) 2012-10-10
KR20170125412A (ko) 2017-11-14
US10986560B2 (en) 2021-04-20
US10602428B2 (en) 2020-03-24
KR101796411B1 (ko) 2017-11-10
CN104883247A (zh) 2015-09-02
EP3716516A1 (en) 2020-09-30
BR112012018692A2 (pt) 2016-05-03
JP5425938B2 (ja) 2014-02-26
WO2011099282A1 (ja) 2011-08-18
US20210211969A1 (en) 2021-07-08
US11689986B2 (en) 2023-06-27
JP2015149743A (ja) 2015-08-20
US20140307536A1 (en) 2014-10-16
BR112012018692B1 (pt) 2021-10-13
CN102725984B (zh) 2015-07-22
EP2536052A1 (en) 2012-12-19
RU2548903C2 (ru) 2015-04-20
US9635600B2 (en) 2017-04-25
MX2012008237A (es) 2012-08-03
EP2536052B1 (en) 2020-07-15
EP2536052A4 (en) 2017-04-05
JP2014075819A (ja) 2014-04-24
JP5957743B2 (ja) 2016-07-27
US10178604B2 (en) 2019-01-08
JPWO2011099282A1 (ja) 2013-06-13
KR20120125262A (ko) 2012-11-14
US20200178156A1 (en) 2020-06-04
JP2016184953A (ja) 2016-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2910B (zh) A terminal device, a transmission method, 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1158197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1083755A1 (ja) 端末装置及び応答信号送信方法
JP6153014B6 (ja) 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