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3839B -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3839B
TWI493839B TW102129153A TW102129153A TWI493839B TW I493839 B TWI493839 B TW I493839B TW 102129153 A TW102129153 A TW 102129153A TW 102129153 A TW102129153 A TW 102129153A TW I493839 B TWI493839 B TW I4938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ressure
magnetic element
voice coil
coil m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7326A (zh
Inventor
Chienshe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Nat Univ Chung C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Univ Chung Cheng filed Critical Nat Univ Chung Cheng
Priority to TW102129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3839B/zh
Priority to US14/188,646 priority patent/US958178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7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3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38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Description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一種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尤其是指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相機模組的畫素不斷地在提高,已經由過去的數十萬畫素發展到現在的數百萬至千萬畫素。然而,照相畫質的提升不僅僅取決於解析度的提高,裝設於手機相機模組內的鏡頭自動對焦模組亦扮演了一個關鍵性的重要角色。近來,針對手機相機鏡頭的自動對焦模組,已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自動對焦致動器,例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壓電馬達(piezoelectric motor)、液態透鏡(liquid lens)、液晶透鏡(enhanced crystal lens)與可變形高分子膜(polymer deformable membrane)等。
上述之自動對焦致動器中,依驅動器運動方式大致可分為旋轉驅動及平移驅動兩種。
旋轉驅動方式例如使用步進馬達等,其特點在於僅需驅 動步進馬達本身即可帶動鏡頭模組的位移及定位,不須再外加額外的電力以固定鏡頭模組位置。然而,因步進馬達原本為旋轉運動,必須要再藉由額外設置的機構使旋轉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方能帶動鏡頭模組平行光軸方向的位移。通常為得到精確的控制,此額外設置的機構往往相當複雜,致使整體鏡頭模組的體積無法減小,不利於鏡頭模組的小型化。
故市場出現另一種平移驅動方式,例如使用音圈馬達、壓電馬達或液態透鏡等技術,其特點在於對鏡頭模組的位移控制較為直接。相較於使用旋轉驅動方式,使用平移驅動方式的自動對焦致動器可得到較小的體積及具有較少的構成元件,因此近來廠商皆有積極發展的趨勢。而在使用平移驅動方式的自動對焦致動器中,音圈馬達致動器是被最廣泛地使用的致動器,主要是其具備成本低、體積小、能耗低、定位重複精度高與反應快等特點。
音圈馬達致動器的主要結構係將包含有線圈的結構置於永久磁鐵形成之磁路中。當施加一電流於線圈時,根據佛萊明左手定則,線圈與永久磁鐵之磁場產生交互作用而形成一推力。利用此推力即可以推動鏡頭模組位移而達成自動變焦或對焦的效果。在對焦過程中,為了使鏡頭模組能精準定位,在開迴路控制的設計中,尚須施加一與推力作用方向相反之預壓力,此預壓力與推力間形成力平衡,使鏡頭模組定位於所需位置。
傳統的音圈馬達致動器大致可分為開迴路控制與閉迴路控制兩種。開迴路控制是使用彈片之彈力為預壓力,藉此與推力平衡來進行重複性定位,而閉迴路控制則 是運用位置感測元件(如霍爾元件)所產生的位置回饋訊號來調整鏡頭的位置。閉迴路控制由於需額外增設位置感測元件,導致成本的增加,兼且電路設置相對複雜,目前已較少使用。然而,目前廣為使用的彈片式音圈馬達致動器仍存有若干缺失。首先,由於其需使用彈片為預壓力來源,而彈片結構相當複雜,導致製程的複雜度增加進而使成本提高;再者,由於彈片的彈力控制不易,往往使預壓力增加太快,導致需施予更大的電流維持平衡(因為剛性必須足以克服不同姿態下鏡頭光軸偏擺度,方能維持在規範值內),因而使其消耗能量相當大,不符現今節能的趨勢。
為解決上述彈片式音圈馬達致動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利用磁力取代彈力來產生預壓力,排除了彈力難以控制的問題。本發明更提供一種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使磁預壓力可被線性控制,而能增加定位精準度。
本發明之一結構態樣在提供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包含一底座、一線圈、一導引桿、一滑座、一主磁性元件以及一平衡磁性元件。線圈設置於底座上。導引桿設置於底座上。滑座為導引桿限位而沿一預設方向位移。主磁性元件連接於滑座。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磁感應。其中,施予線圈電流後,主磁性元件與線圈耦合並產生一推力,並推動滑座,主磁性元件與導引桿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而平衡磁性 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第一磁預壓力與第二磁預壓力合成一總磁預壓力,總磁預壓力與推力互相平衡使滑座產生定位。
在一實施例中,導引桿可為一磁性元件或一導磁元件。此外,主磁性元件及平衡磁性元件可為軸向充磁或徑向充磁。
本發明之一方法態樣在提供一種應用上述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包含:主磁性元件與第一導引桿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以及合成第一磁預壓力及第二磁預壓力而形成一線性致動之總磁預壓力。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更包含一次平衡元件,因此本發明之另一方法態樣,在提供一種應用上述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包含:主磁性元件與該導引桿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次平衡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三磁預壓力;以及合成第一磁預壓力、第二磁預壓力及第三磁預壓力而形成一線性致動之總磁預壓力。其中,次平衡元件可為一磁性元件或導磁元件。
本發明之另一結構態樣在提供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包含一底座、一線圈、一滑座、一主磁性元件、一平衡磁性元件以及一次平衡磁性元件。線圈設置於底座上。滑座以一預設方向相對底座位移。主磁性元件連接於滑座。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磁感應。次 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磁感應。其中,施予線圈電流後,主磁性元件與線圈耦合並產生一推力,並推動滑座。主磁性元件與平衡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而次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第一磁預壓力與第二磁預壓力合成一總磁預壓力,總磁預壓力與推力互相平衡使滑座產生定位。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更包含一導引桿及一通孔;導引桿設置於底座上;通孔形成於滑座上,供導引桿穿設而過。此外,導引桿為一非磁元件。另外,主磁性元件、平衡磁性元件及次平衡磁性元件可為軸向充磁或徑向充磁。
本發明之再一方法態樣在提供一種應用上述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包含: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次平衡磁性元件與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以及合成第一磁預壓力及第二磁預壓力而形成一線性致動之總磁預壓力。
100‧‧‧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
116‧‧‧鏡頭組
110‧‧‧底座
111a‧‧‧第一線圈
111b‧‧‧第二線圈
112a‧‧‧第一導引桿
112b‧‧‧第二導引桿
113‧‧‧滑座
113a‧‧‧通孔
113b‧‧‧通孔
114a‧‧‧第一主磁性元件
114b‧‧‧第二主磁性元件
115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
115b‧‧‧第二平衡磁性元件
117‧‧‧殼體
118a‧‧‧第一次平衡元件
118b‧‧‧第二次平衡元件
F1 ‧‧‧吸引力
F2 ‧‧‧吸引力
F3 ‧‧‧第一磁預壓力
F4 ‧‧‧第二磁預壓力
C1‧‧‧曲線
C2‧‧‧曲線
C3‧‧‧曲線
C4‧‧‧曲線
a1、a2‧‧‧距離
B‧‧‧磁場
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立體圖。
第2圖繪示依據第1圖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立體 圖。
第4圖繪示依據第3圖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之立體分解圖。
第5圖繪示依據第3圖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延A-A方向之剖視圖。
第6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致動方式示意圖。
第7A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磁預壓力之第一狀態示意圖。
第7B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磁預壓力之第二狀態示意圖。
第8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磁預壓力校正結構示意圖。
第9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磁預壓力校正方法示意圖。
第10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次平衡磁性元件組合示意圖。
第11圖繪示主磁性元件、平衡磁性元件及次平衡磁性元件充磁方向之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12圖繪示主磁性元件、平衡磁性元件及次平衡磁性元件充磁方向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13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中,各磁性元件配置關係之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1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中,各磁性元件配置關係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立體圖,第2圖繪示依據第1圖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之立體分解圖。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包含一底座110、一第一線圈111a、一第二線圈111b、一第一導引桿112a、一第二導引桿112b、一滑座113、一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一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一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以及一第二平衡磁性元件115b。本發明中,線圈、導引桿、主磁性元件及平衡磁性元件可僅設置為單一個,亦可設置以成對方式。本實施例中,線圈、導引桿、主磁性元件及平衡磁性元件係以成對方式設置。
第一線圈111a及第二線圈111b分別設置於底座110上的相對兩側。第一線圈111a及第二線圈111b具有相反之電流方向。
第一導引桿112a及第二導引桿112b設置於底座110上除第一線圈111a及第二線圈111b之外的另相對兩側。須知第一、第二線圈111a、111b及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的位置並不以此為限,任何合理結構皆可為之。
滑座113於相對應第一導引桿112a及第二導引桿112b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通孔113a及第二通孔113b。第一導引桿112a及第二導引桿112b分別穿設過第一通孔113a及第二通孔113b。藉此,可提供滑座113產生位移時 之限位,避免滑座113於位移過程中造成的偏擺。
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分別連接於滑座113兩側。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作用係作為永磁,並與第一線圈111a及第二線圈111b耦合產生致動之推力。並且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亦與第一導引桿112a及第二導引桿112b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
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二平衡磁性元件115b分別用以與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
請一併參照第3圖、第4圖及第5圖,第3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200立體圖;第4圖繪示依據第3圖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200之立體分解圖;而第5圖繪示依據第3圖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200延A-A方向之剖視圖。自動對焦鏡頭模組200係使用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作為推動鏡頭組116產生位移而達到自動對焦或變焦效果。從第4圖中,鏡頭組116係裝設於滑座113而為其帶動產生位移。在一實施例中,一殼體117可覆蓋於整個自動對焦鏡頭模組200之外作為保護之用。
請參照第6圖,第6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致動方式示意圖。第6圖視點為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部分元件之側面剖視方向。第一線圈111a及第二線圈111b係分別相對設置於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的外側。當施予電 流時,第一線圈111a及第二線圈111b之電流方向相反,對第一線圈111a而言,電流方向由線圈的上半部流至線圈的下半部,而對第二線圈111b而言,電流方向由線圈的下半部流至線圈的上半部。此實施例中,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皆為軸向充磁,其磁極N及S位置如第6圖所繪示。對第一線圈111a而言,磁力線B在上半部指向外,在下半部指向內,對第二線圈111b而言亦同。依據佛萊明左手定則,對第一線圈111a及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而言,互相耦合產稱一向上之推力,而對第二線圈111b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而言亦同。因此,就形成一推力,推動滑座113向上位移,達到對焦效果。
請同時參照第7A圖及第7B圖,第7A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磁預壓力F3 之第一狀態示意圖。第7B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磁預壓力F3 之第二狀態示意圖。本發明中係利用磁作用力作為預壓力,取代習知彈片式音圈馬達致動器中,彈片的彈力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磁預壓力F3 的產生,係由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與第一、第二主磁性元件間的磁耦合作用產生。由於整個結構是個對稱的,所以圖式中以第二導引桿112b及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為例。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為軸向充磁,而因為結構上設計的關係,所以將徑向的受力忽略,只考慮軸向受力。第7A圖中,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的中心線與第二導引桿112b的中心線距離a1 ,意即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的中心線在第二導引桿112b 中心線上方a1 的位置。此時,第二導引桿112b在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中心線上方與下方相同體積的部分會分別對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造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吸引力F1 及F2 ,當兩吸引力F1 及F2 互相抵消後,餘下的第二導引桿112b就會對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造成一淨向下的吸引力F3 ,此F3 即為第一磁預壓力。
第7B圖中,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中心線移動到與第二導引桿112b中心線距離a2 的位置(a2 >a1 )。此時,第二導引桿112b在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中心線上方與下方相同體積的部分所造成的二吸引力F1 及F2 互相抵銷,而剩下的第二導引桿112b體積比距離a1 時還要大,因而對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造成更大的淨向下吸引力F3 ,亦即第一磁預壓力F3 較大。
基於上述原理,本發明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有兩個特性:(1)在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中心線在第二導引桿112b中心線上方的情況下,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會感受到一淨向下的吸引力,意即只要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在第二導引桿112b中線以上,滑座113會受到一向下的第一磁預壓力F3 。(2)第二主磁性元件114b的中心線與第二導引桿112b的中心線距離越遠,會受到越大的淨向下的吸引力(有一限制範圍)。換句話說,滑座113移動得越遠(有一限制範圍),會受到越大的第一磁預壓力F3 。如此的特性跟習知彈片產生的預壓力特性相似(彈力隨著位移變大而變大),也因此本發明之第一磁預壓力F3 可取代習知 彈片的彈力,而使本發明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體積能維持小型化。
請同時參照第8圖及第9圖,第8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磁預壓力校正結構示意圖。第9圖繪示依據第8圖中磁預壓力校正方法示意圖。在第7A及第7B圖中所產生的第一磁預壓力F3 ,其作用係與施予滑座113的推力產生力平衡而使滑座113定位。然而,一般的磁作用力非線性輸出,使得第一磁預壓力F3 不易控制,易造成滑座113定位失去精準的問題。因此,本發明的特點在於設置一額外的第一、第二平衡磁性元件115a、115b,其作用係與第一、第二主磁性元件114a、114b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F4 。在第8圖中,即外加一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用以與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F4 。因原本於第一導引桿112a與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間即產生有一第一磁預壓力F3 ,因此藉由第一磁預壓力F3 與第二磁預壓力F4 的合成,可得到線性輸出的總磁預壓力,達到對滑座113的位移更好的控制。
在第9圖中,曲線C1代表第一磁預壓力F3 隨位移的關係示意圖,曲線C2代表第二磁預壓力F4 隨位移的關係示意圖。當第一磁預壓力F3 及第二磁預壓力F4 合成(即曲線C1與曲線C2互相疊合)時,可得到一線性的總磁預壓力輸出,其曲線如C3所示。再者,藉由此種校正磁預壓力的方法,亦可使整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的剛性降低,例如調整曲線C1及曲線C2,使其輸出如曲線C4所示, 因此所需之力量較小,也使得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的電量消耗較小。
請參照第10圖,第10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之組合示意圖。本發明中,可再外設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其作用係與第一、第二主磁性元件114a、114b產生另一第三磁預壓力(未繪示),如此可對總磁預壓力的輸出進行更精確的調整。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可為一磁性元件或導磁元件。特別提之,由於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的設置,使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的材質有更多的應用。因磁力(預壓力)的產生,必需在磁性元件與磁性元件間,或者是磁性元件與導磁元件間。因此,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原本必須為一磁性元件或導磁元件。藉由此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的設置,使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可使用非磁元件,因而減少了材質應用上的侷限性,此時,第三磁預壓力就可取代原來第一磁預壓力的功能。並且,若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仍採用磁性元件或導磁元件時,此額外之磁預壓力亦可與原來的第一、第二磁預壓力合成,使得對於定位的控制更為精準。
請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第11圖繪示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充磁方向之一實施例示意圖。第12圖繪示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 充磁方向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在本發明中,第一、第二主磁性元件114a、114b,第一、第二平衡磁性元件115a、115b及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彼此可為對稱結構,或者可僅採用單一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單一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單一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即可構成完整結構,如第11圖中,只有一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一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一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且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為環狀對稱結構。
本發明中之第一、第二主磁性元件114a、114b,第一、第二平衡磁性元件115a、115b及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其設置位置、形狀及充磁方向可有各種不同變化。如第11圖中,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可為軸向充磁,而第12圖中,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可為徑向充磁。
請參照第13圖及第14圖,第13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中,各磁性元件配置關係之一實施例示意圖。第1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中,各磁性元件配置關係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本發明中,第一、第二導引桿112a、112b,第一、二主磁性元件114a、114b,第一、第二平衡磁性元件115a、115b及第一、第二次平衡元件118a、118b彼此可為對稱結構或僅採用單一元件即可形成完整結構,如第13圖中,只 有單一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單一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單一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且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及第一次平衡磁性元件118a為環狀對稱結構。
本發明中,第一導引桿112a、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以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其相對位置可有各種不同組合,其形狀亦不受限制。在第13圖中,第一導引桿112a、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以及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皆為環狀對稱結構,在第14圖中,由於第一導引桿112a採用了磁性元件,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包覆在第一導引桿112a的外圍,因此可減少第一次平衡元件118a的使用。也因此僅使用第一導引桿112a、第一主磁性元件114a以及第一平衡磁性元件115a即可構成一完整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100結構。
綜合以上,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利用第一磁預壓力及第二磁預壓力的組合,可產生線性的總磁預壓力輸出,而使得對滑座位移的控制更為精準。並且使用磁預壓力取代習知彈片的設置,可減小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體積,更能符合小型化的趨勢。
100‧‧‧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
110‧‧‧底座
111a‧‧‧第一線圈
111b‧‧‧第二線圈
112a‧‧‧第一導引桿
112b‧‧‧第二導引桿
113‧‧‧滑座
113a‧‧‧通孔
113b‧‧‧通孔
114a‧‧‧第一主磁性元件
114b‧‧‧第二主磁性元件
115a‧‧‧第一平衡磁性元件
115b‧‧‧第二平衡磁性元件

Claims (13)

  1. 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包含:一底座;一線圈,設置於該底座上;一導引桿,設置於該底座上;一滑座,為該導引桿限位而沿一預設方向位移;一主磁性元件,連接於該滑座;以及一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磁感應;其中,施予該線圈電流後,該主磁性元件與該線圈耦合並產生一推力,該推力推動該滑座,該主磁性元件與該導引桿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而該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該第一磁預壓力與該第二磁預壓力合成一總磁預壓力,該總磁預壓力與該推力互相平衡使該滑座產生定位。
  2. 如請求項1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該導引桿為一磁性元件或一導磁元件。
  3. 如請求項1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其中該主磁性元件及該平衡磁性元件為軸向充磁或徑向充磁。
  4. 如請求項1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更包含:一次平衡元件,該次平衡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三磁預壓力。
  5. 一種應用如請求項4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包含:該主磁性元件與該導引桿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該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該次平衡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三磁預壓力;以及合成該第一磁預壓力、該第二磁預壓力及該第三磁預壓力而形成一線性致動之總磁預壓力。
  6. 如請求項5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其中該次平衡元件為一磁性元件或一導磁元件。
  7. 一種應用如請求項1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包含:該主磁性元件與該導引桿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該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以及合成該第一磁預壓力及該第二磁預壓力而形成一線性致動之總磁預壓力。
  8. 一種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包含:一底座;一線圈,設置於該底座上;一滑座,其以一預設方向相對該底座位移; 一主磁性元件,連接於該滑座;一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磁感應;以及一次平衡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磁感應;其中,施予該線圈電流後,該主磁性元件與該線圈耦合並產生一推力,該推力推動該滑座,該主磁性元件與該平衡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而該次平衡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該第一磁預壓力與該第二磁預壓力合成一總磁預壓力,該總磁預壓力與該推力互相平衡使該滑座產生定位。
  9. 如請求項8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更包含:一導引桿,設置於該底座上;以及一通孔,形成於該滑座上,供該導引桿穿設而過。
  10. 如請求項9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該導引桿為一非磁元件。
  11. 如請求項8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其中該主磁性元件、該平衡磁性元件及該次平衡元件為軸向充磁或徑向充磁。
  12. 如請求項8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其中該次平衡元件為一磁性元件或一導磁元件。
  13. 一種應用如請求項8之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的磁預壓力校正方法,包含: 該平衡磁性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一磁預壓力;該次平衡元件與該主磁性元件耦合產生一第二磁預壓力;以及合成該第一磁預壓力及該第二磁預壓力而形成一線性致動之總磁預壓力。
TW102129153A 2013-08-14 2013-08-14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TWI493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9153A TWI493839B (zh) 2013-08-14 2013-08-14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US14/188,646 US9581785B2 (en) 2013-08-14 2014-02-24 Springless voice coil actuator and pre-compression magnetic force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9153A TWI493839B (zh) 2013-08-14 2013-08-14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326A TW201507326A (zh) 2015-02-16
TWI493839B true TWI493839B (zh) 2015-07-21

Family

ID=52466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153A TWI493839B (zh) 2013-08-14 2013-08-14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81785B2 (zh)
TW (1) TWI493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620B (zh) * 2015-09-11 2019-03-19 刘建圣 相机模块
TWI581050B (zh) * 2015-12-09 2017-05-01 國立中正大學 致動器及相機模組
KR20180094247A (ko) * 2017-02-15 2018-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렌즈 배럴들을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7183135B2 (ja) * 2019-10-24 2022-12-05 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2803701A (zh) * 2021-03-12 2021-05-14 湖南新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滚柱式马达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7906B (en) * 2005-09-14 2007-10-01 Vasstek Int Corp Power saving design for voice coil motor
CN201063067Y (zh) * 2007-06-18 2008-05-21 华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致动装置
US20080192124A1 (en) * 2007-02-14 2008-08-14 Johnson Electric S.A. Lens Module
US7787046B2 (en) * 2007-02-15 2010-08-31 Johnson Electric S.A. Voice coil motor
CN101483376B (zh) * 2008-01-10 2011-05-1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音圈马达
TWI347062B (en) * 2007-05-15 2011-08-11 Ind Tech Res Inst Voice coil motor and pre-compression gener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7906B (en) * 2005-09-14 2007-10-01 Vasstek Int Corp Power saving design for voice coil motor
US20080192124A1 (en) * 2007-02-14 2008-08-14 Johnson Electric S.A. Lens Module
US7787046B2 (en) * 2007-02-15 2010-08-31 Johnson Electric S.A. Voice coil motor
TWI347062B (en) * 2007-05-15 2011-08-11 Ind Tech Res Inst Voice coil motor and pre-compression generation device
CN201063067Y (zh) * 2007-06-18 2008-05-21 华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致动装置
CN101483376B (zh) * 2008-01-10 2011-05-1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音圈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326A (zh) 2015-02-16
US9581785B2 (en) 2017-02-28
US20150049397A1 (en) 2015-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3839B (zh) 無彈片音圈馬達致動器及其磁預壓力的校正方法
US7679225B2 (en) Voice coil motors and pre-compression generation devices thereof
US7505219B2 (en) Multi-stage lens driving device
US8577213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utofocus camera and camera-equipped mobile terminal
US9599836B2 (en) Compact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US20070268595A1 (en) Minature zoom lens
TWI476471B (zh) 鏡頭模組定位結構
US20120075519A1 (en) Wafer level optical system
US20070047942A1 (en) Auto-focusing device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position feedback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20070046109A1 (en) Miniature linear motor driving device and auto-focus lens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267559A (zh) 具有自动对焦调整的多镜头成像装置及方法
US7843656B2 (en) Lens actuator
US10852458B2 (en) Camera device
US7760453B2 (en) Lens displacement device
US7511597B2 (en) Actuator structure and actuator block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385472B (zh) 鏡頭模組及鏡頭模組調焦機構
US20090303623A1 (en) Lens module with driving mechanism for lenses
US7728705B2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17187694A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KR101664886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 및 손떨림 보정 기능을 갖는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JP3142643U (ja) レンズ作動装置
JPWO2015099120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22541785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070065131A1 (en) Auto-focusing and Zooming System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JP5307469B2 (ja) 光調節装置の駆動方法、光調節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光調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