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2384B -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2384B
TWI482384B TW101123914A TW101123914A TWI482384B TW I482384 B TWI482384 B TW I482384B TW 101123914 A TW101123914 A TW 101123914A TW 101123914 A TW101123914 A TW 101123914A TW I482384 B TWI482384 B TW I4823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contact end
manufacturing
mol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3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3978A (zh
Inventor
Sheng Hsing Hsu
Szu Ting Liao
Original Assignee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23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23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3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3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2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2384B/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尤指單一料帶上之複數端子具有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及第二接觸端,可配合座體達到連接器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插口位置偏位需求,且可有效節省生產時所耗費之工時與成本。
按,一般連接器為使用在電子訊號與電源上的連接元件及其附屬配件,主要功能在提供各種產品之間的橋接及確保訊息可準確的傳遞,然而連接器隨著應用對象、頻率、功率與應用環境等不同有各種形式和結構的類型,並可應用於電腦、電腦周邊設備或工業設備、電信及通訊、汽車、運輸、家用電器、醫療等產品,也是電子產品中電路實現預定功能所不可或缺的部件。
再者,一般連接器僅指金屬件及塑膠件組成或僅金屬件之連接器,其中金屬件主要為端子及外殼所組成,且該端子是連接器完成電性連接功能的關鍵零件,一般係由導電端子和接觸端子組成接觸對,並通過插合後完成電性連接,其導電端子係為圓柱形(圓插針)、方柱形(方插針)或扁平形(插片),而接觸端子係為一插孔,並利用彈性結構與導電端子插合時產生彈性變形而形成一緊密接觸,其插孔結構的種類很多,如圓筒型(劈槽、縮口)、音叉型、懸臂樑型( 縱向開槽)、折疊型(縱向開槽,9字形)、盒形(方插孔)以及雙曲面線簧插孔等。
然而,連接器中之各端子的輸入端與輸出端大都為同一種節距(Pitch)設計,且端子之輸入端與輸出端相對位置相同,若同一連接器產品中之端子需求二種節距,例如連接器之上下對配端子的插口位置不同,則可能必須利用個別的料帶連接端子各別製作,或是省去料帶而改採用以分散端子(散Pin)置放的方式各別製作,係因模具若以四穴作比較時,其四對八組各三根相對之分散端子便需要置放共二十四次,造成複數端子在各別置放於模具中所耗費的工時與成本將相對增加,整體結構亦不穩定,使各端子都需要設計固定的零件,從而導致模具設計上較為複雜且困難度大幅增加及成本昂貴的問題產生,則有待從事於此行業者重新設計來加以有效解決。
故,發明人有鑑於習用連接器於使用上之不足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的評估及考量,並利用從事於此行業之多年研發經驗不斷試作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連接器之製造方法發明專利誕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於複數端子為可利用料帶置放於治具或模具中,並利用塑料以鑲嵌射出方式共同包覆射出成型出座體,或者是利用組裝方式結合定位於座體上成為一體 ,並使每一組複數端子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及第二接觸端分別穿出於座體二側處之第一對接面與第二對接面,再將複數端子一側處連接之料帶予以截斷即為成品,此種單一料帶上之複數端子具有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及第二接觸端結構設計,可配合座體達到連接器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插口位置偏位需求,且因料帶生產時相較於分散端子置放的方式可有效節省工時與成本,進而達到結構穩定、組裝簡易且成本低廉之效用。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乃在於複數端子上為利用鑲嵌射出方式成型出座體,若以模具四穴作比較時,其四對八組各三根相對之分散端子便需要置放共二十四次,而牽料帶的置放方式只需將複數端子置放於模具內二次可有效節省所耗費之工時與成本,以及大幅增加複數端子於置放時之辨識度,且置放於模具內具料帶之複數端子一體成型結構較為完整,使模具設計上亦不需要太多支撐複數端子的構件,以有效降低模具設計與製造上之困難度,同時確保製造的品質與良率而適用於大量生產。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之製造流程圖 及端子與料帶之立體外觀圖,可由圖中清楚看出,本發明為包括有複數端子1、料帶2及座體3,其中:
該複數端子1為具有至少一組端子,且每一組端子較佳實施為設置有三根端子,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亦可二根、四根或多根端子,但其中該第一根與第二根至少二根端子皆具有一基部11,並於基部11二端處分別設有不同節距(Pitch)且呈錯位狀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而第一接觸端12朝基部11則彎折形成有向左或向右轉折之第一彎折部121,並由第二接觸端13朝基部11彎折形成有向後轉折之第二彎折部131,且第一彎折部121與第二彎折部131為呈不同方向轉折而相鄰側邊形成一垂直,再於基部11與第一彎折部121連接處橫向形成有水平延伸面111。
再者,複數端子1之第一根端子與第二根端子間為設置有第三根端子,並於第三根端子之基部11二端處分別設有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且第一接觸端12與第二接觸端13位置相對,而基部11上位於第一接觸端12周邊處為形成有寬度較大之定位部112及定位部112表面上所開設之槽孔110,並由第一接觸端12朝基部11彎折形成有向前轉折且連接至槽孔110內緣處之第一彎折部121,且該槽孔110可為一透孔或剖槽之型式,再由第二接觸端13朝基部11彎折形成有向後轉折之第二彎折 部131,又複數端子1上利用塑料以鑲嵌射出(Inser Molding)方式共同包覆射出成型出座體3(如第六、七、八圖所示),或者是利用組裝方式將複數端子1結合定位於座體3上成為一體。
該料帶2一側處為設有連結部21,且連結部21末端處具有一接合面211,並由接合面211為各別連接至複數端子1之基部11側邊處,使料帶2與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形成一垂直,且每一組三根端子1相鄰間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之節距皆相同。
當利用本發明上述連接器之製造方法時,係依照下列之步驟實施:
(100)將複數端子1至少一組之端子分別利用料帶2置放於模具4中,使模具4相靠合模後可將複數端子1定位於模穴40中。
(101)將塑料注入模具4內在複數端子1上利用鑲嵌射出方式成型出座體3,使複數端子1的基部11二端處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分別穿出於座體3二側處之第一對接面31與第二對接面32。
(102)將模具4開模使複數端子1與料帶2自模穴40中取出後,再將複數端子1一側處連接之料帶2予以截斷,便完成本發明連接器之製造方法。
請搭配參閱第三、四、五、六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端子與料帶置放併靠排列之立體外觀圖、座體包覆射出成型模具之立體外觀圖、成型前之側視剖面圖及成型後之立體外觀圖,由上述之實施步驟可清楚得知,上述之構件於製造時,其實施步驟係先將複數端子1至少一組之端子分別利用料帶2置放於模具4上位於第一模仁41及第二模仁42間的模穴40中,然,若是以模具4具有四個模穴40為說明時,可將複數端子1每一組中之三根端子分別相對置放於模穴40中之二側處,且各模穴40中之複數端子1一側處連接之料帶2形成一共平面之橫向併靠排列,使第一模仁41與第二模仁42相靠合模後,即可將複數端子1為定位於模具4之模穴40中。
而後便可將加熱成熔融液態後之塑料由注入口利用澆道以高壓注入於模具4之模穴40內,且待塑料冷卻固化後,即可在複數端子1上利用鑲嵌射出的方式共同包覆射出成型出座體3,使每一組複數端子1的基部11二端處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分別穿出且露出於座體3二側處之第一對接面31與第二對接面32處,且將模具4開模使第一模仁41與第二模仁42形成分離,使複數端子1與料帶2自模具4之模穴40中取出後,再將複數端子1一側處連接之料帶2予以截斷後即為成品,便完成本發明連接器之製造方法。
另請參閱第七、八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端子上成型有座體後之立體外觀圖及另一視角之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該複數端子1至少一組之三根端子可分別利用料帶2置放於預設治具(圖中未示出)中,並利用組裝的方式結合定位於座體3上成為一體,使每一組複數端子1的基部11二端處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分別穿出且露出於座體3二側處之第一對接面31與第二對接面32處。
續將料帶2為以連結部21之接合面211自複數端子1之基部11處作折斷後即為成品,此種單一料帶2上之複數端子1具有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結構設計,可配合座體3來達到連接器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插口位置偏位需求,且因料帶2在生產時相較於分散端子(散Pin)置放的方式,若以四穴作比較時,其四對八組各三根相對之分散端子便需要置放共二十四次,而牽料帶2的置放方式只需將複數端子1置放於模具4內二次,可有效節省所耗費之工時與成本,以及大幅增加複數端子1於置放時之辨識度,且該置放於模具4內具料帶2之複數端子1一體成型結構較為完整,使模具4設計上亦不需要太多支撐複數端子1的構件,以有效降低模具4設計與製造上之困難度,同時可確保製造的品質與良率而適用於大量生產,進而達到結構穩定、組裝簡易且成本低廉之效用。
復請參閱第一、三、五、六、七圖所示,本發明為針對複數端子1為利用料帶2置放於治具或模具4中,並利用塑料以鑲嵌射出方式成型出座體3,或是組裝方式結合定位於座體3上成為一體,並使每一組複數端子1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12及第二接觸端13分別穿出於座體3二側處之第一對接面31與第二對接面32為其特徵,此種單一料帶2之複數端子1可配合座體3達到連接器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插口位置偏位需求,且因料帶2生產時相較於分散端子置放方式可有效節省工時與成本,進而達到結構穩定、組裝簡易且成本低廉之效用;而複數端子1結構設計方式很多,例如複數端子1之第一接觸端12為朝基部11彎折形成有第一彎折部121,並由第二接觸端13朝基部11彎折形成有第二彎折部131,且料帶2一側處之連結部21為可各別連接至複數端子1之基部11、第一接觸端12或第二接觸端13,使料帶2與基部11或第一接觸端12、第二接觸端13形成一垂直,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於本發明所涵蓋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連接器之製造方法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 本案,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端子
11‧‧‧基部
110‧‧‧槽孔
111‧‧‧水平延伸面
112‧‧‧定位部
12‧‧‧第一接觸端
121‧‧‧第一彎折部
13‧‧‧第二接觸端
131‧‧‧第二彎折部
2‧‧‧料帶
21‧‧‧連結部
211‧‧‧接合面
3‧‧‧座體
31‧‧‧第一對接面
32‧‧‧第二對接面
4‧‧‧模具
40‧‧‧模穴
41‧‧‧第一模仁
42‧‧‧第二模仁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之製造流程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端子與料帶之立體外觀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端子與料帶置放併靠排列之立體外觀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座體包覆射出成型模具之立體外觀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座體包覆射出成型前之側視剖面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座體包覆射出成型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端子上成型有座體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端子上成型有座體後另一視角之立體外觀圖。

Claims (8)

  1. 一種連接器之製造方法,係包括有複數端子、料帶及座體,並依照下列之步驟實施:(A)將複數端子至少一組之端子分別利用料帶置放於模具的模穴中,使模具相靠合模後可將複數端子定位於模穴中;(B)將塑料注入模具內在複數端子上利用鑲嵌射出方式成型出座體,使複數端子的基部二端處不同節距之第一接觸端及第二接觸端分別穿出於座體二側處之第一對接面與第二對接面;(C)將模具開模使複數端子與料帶自模穴中取出後,再將複數端子一側處連接之料帶予以截斷,便完成本發明連接器之製造方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複數端子之第一接觸端為朝基部彎折形成有第一彎折部,並由第二接觸端朝基部彎折形成有第二彎折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為呈不同方向轉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端子之基部與第一彎折部連接處橫向形成有水平延伸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複數端子中之至少二根端子間為設置有第三根端子,並於端子 之基部二端處分別設有第一接觸端及第二接觸端,且第一接觸端與第二接觸端位置相對,而基部上位於第一接觸端周邊處為形成有定位部及定位部表面上所開設之槽孔,並由第一接觸端朝基部彎折形成有連接至槽孔內緣處之第一彎折部,且第二接觸端朝基部彎折形成有第二彎折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端子之槽孔可為一透孔或剖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複數端子一側處之料帶為形成一共平面之橫向併靠排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料帶一側處為設有連結部,且連結部末端處具有各別連接至複數端子上之接合面。
TW101123914A 2012-07-03 2012-07-03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TWI482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3914A TWI482384B (zh) 2012-07-03 2012-07-03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3914A TWI482384B (zh) 2012-07-03 2012-07-03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3978A TW201403978A (zh) 2014-01-16
TWI482384B true TWI482384B (zh) 2015-04-21

Family

ID=5034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3914A TWI482384B (zh) 2012-07-03 2012-07-03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238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665A (zh) * 1999-11-30 2003-03-12 模帝科技株式会社 插座连接器的镶嵌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665A (zh) * 1999-11-30 2003-03-12 模帝科技株式会社 插座连接器的镶嵌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3978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8290B2 (ja) 信号モジュールの成形方法
TWI685152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513479U (zh) 插座連接器
US20120208402A1 (en) Termina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449444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36498B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7391A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636815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ly molded terminals and guide pins
WO2020057629A1 (zh) 一种转换插头、电源适配器加工方法及转换插头、电源适配器
TWI482384B (z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CN107611676B (zh) 陶瓷件与电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US9190755B2 (en)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eature good to automatic mass production
CN103579886B (zh)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TWM446433U (zh) 電連接器及其端子組
TWI595708B (zh) 組合式連接器
CN202159789U (zh) 电连接器
CN202797353U (zh) 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109004423B (zh) 一种接插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606660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3660110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221239908U (zh) 一种制造线缆的生产设备
CN214797829U (zh) Usb插座
TWM553068U (zh) 端子模組及其電連接器
TWM461912U (zh) 電連接器之端子模組
US2022034485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