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2050B -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2050B
TWI482050B TW102105444A TW102105444A TWI482050B TW I482050 B TWI482050 B TW I482050B TW 102105444 A TW102105444 A TW 102105444A TW 102105444 A TW102105444 A TW 102105444A TW I482050 B TWI482050 B TW I4820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sensing
sens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5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2493A (zh
Inventor
Cheng Chia Lai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2105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2050B/zh
Priority to CN201310068743.8A priority patent/CN103984405A/zh
Priority to US14/097,758 priority patent/US2014022487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2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2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20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特別是一種能自動偵測不同容置裝置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已經非常地蓬勃發展,同時也具有各式的容置裝置可以互相搭配。使用者也可持有不同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來做為識別與控管。以生產線為例,不同的班別可配戴不同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但由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價格較高昂,此種方式會耗費較多的成本。另一方面,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容置裝置的成本不同,所以在先前技術中也可利用公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搭配不同的容置裝置,來給予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當使用者使用時再自行調整其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設定。但此種設定方式對於使用者來說會過於繁瑣,使用者也可能設定錯誤而導致可攜式電子裝置無法使用。
因此需要一種能偵測不同容置裝置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以解決先前技術之缺失。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具有能自動偵測不同容置裝置之效果。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
本發明之又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能達成上述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之識別系統。
本發明之再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用於上述識別系統之容置裝置。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用以放置於容置裝置,其中容置裝置設有識別單元。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感應模組、處理模組及讀取模組。感應模組用以感應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外界環境,藉此得到感應訊號。處理模組係與感應模組電性連接,用以根據感應訊號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容置裝置。讀取模組係與處理模組電性連接,當處理模組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時,處理模組係控制讀取模組讀取識別單元,使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容置裝置。
本發明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有感應模組;若是,藉由感應模組偵測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容置裝置;以及若是,則掃描識別單元以識別容置裝置。
本發明之識別系統包括容置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具有識別單元。可攜式電子裝置係用以放置於容置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感應模組、處理模組及讀取模組。感應模組用以感應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外界環境,藉此得到感應訊號。處理模組係與感應模組電性連接,用以根據感應訊號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容置裝置。讀取模組係與處理模組電性連接,當處理模組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時,處理模組係控制讀取模組讀取識別單元,使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容置裝置。
本發明之容置裝置係用於識別系統內以用來置入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處理模組及讀取模組。容置裝置包括辨識單元;當處理模組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時,處理模組係控制讀取模組讀取識別單元,使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容置裝置。
1‧‧‧識別系統
10‧‧‧容置裝置
10a‧‧‧底部
10b、20b‧‧‧側邊
10c‧‧‧頂部
11‧‧‧識別單元
20‧‧‧可攜式電子裝置
20a‧‧‧上端
20c‧‧‧下端
21‧‧‧感應模組
211‧‧‧接近感測模組
212‧‧‧環境光源感應模組
213‧‧‧加速度感應模組
214‧‧‧霍爾效應感應模組
22‧‧‧處理模組
23‧‧‧讀取模組
圖1係本發明之識別系統之系統架構圖。
圖1A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外觀示意圖。
圖2A-2B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C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A-3B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圖4A係本發明之偵測是否正確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一偵測流程之步驟流程圖。
圖4B係本發明之偵測是否正確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二偵測流程之步驟流程圖。
圖4C係本發明之偵測是否正確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三偵測流程之步驟流程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先參考圖1係本發明之識別系統之系統架構圖。
識別系統1包括容置裝置10與可攜式 電子裝置20。容置裝置10用以放置可攜式電子裝置20,且容置裝置10具有識別單元11,識別單元11可放置於容置裝置10之底部10a、側邊10b(如圖2C所示)或是頂部10c(如圖3A所示),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識別單元11可以為條碼(Barcode)如一維條碼或是二維條碼,也可以為可被辨識之幾何圖形。可攜式電子裝置20可為智慧型行動通訊裝置或是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類似的裝置,可配合容置裝置10之大小,以置入容置裝置10內。可攜式電子裝置20包括感應模組21、處理模組22與讀取模組23。感應模組21用以感應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外界環境,以得到感應訊號。處理模組22可由一硬體、一硬體搭配韌體或一硬體搭配軟體所製成,可攜式電子裝置20亦可藉由下載應用程式(App)的方式來達成本發明處理模組22之功能,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處理模組22係與感應模組21電性連接,用以根據感應訊號來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置入容置裝置10。
讀取模組23係與處理模組22電性連接,並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表面。且讀取模組23係配合識別單元11之種類,在此請同時參考圖1A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外觀示意圖。
由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外觀可分為上端20a或下端20c,而讀取模組23係設置於可攜式 電子裝置20之上端20a。但為配合識別單元11設置的位置,例如讀取模組23也可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側邊20b或下端20c,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當處理模組22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20置入容置裝置10後,也就是當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讀取模組23之位置能靠近或正對到容置裝置10之識別單元11時,處理模組22係控制讀取模組23來讀取識別單元11,讓處理模組22藉此得以識別出容置裝置10。
感應模組21包括接近感測模組211、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加速度感應模組213與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感應模組21可包括上述全部的模組,或是只包括其中幾種模組,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接近感測模組211係用以發出紅外光線,以偵測是否有外界的物體靠近。當外界的物體靠近至一臨界值時,接近感測模組211係感應得到代表有物體接近之接近感應訊號,藉此接近感測模組211可以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置入容置裝置10。
另一方面,接近感測模組211可以用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來代替。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係用以感測環境光源之亮度,以感測得到光源感應訊號。因此當可攜式電子裝置20置入容置裝置10後,由於此時可攜式電子裝置20係處於黑暗之環境下,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係得以感測出代表黑暗之光源感應訊號。加速度感應模組213用以感測可攜式電 子裝置20之擺放方向。在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中,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配合接近感測模組211或是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因此當可攜式電子裝置20置入容置裝置10後,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感測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使讀取模組23能夠讀取到識別單元11,其中特定方向為使用者正常放置可攜式電子裝置20時的方向,例如特定方向為實質上平行於一水平面或垂直於該水平面,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就以圖2A-2B所示為例,圖2A-2B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本發明之圖2A中,識別單元11以一維條碼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當識別單元11設置於容置裝置10之底部10a時,且讀取模組23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上端20a時,為了使讀取模組23能掃描到識別單元11,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感測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朝下置入容置裝置10。如果可攜式電子裝置20朝下置入容置裝置10,處理模組22才能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放置位置正確,接著處理模組22才控制讀取模組23掃描識別單元11。
圖2C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另一方面,識別單元11可設置於容置裝置10之側邊10b,且此時讀取模組23係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側邊20b,以配合識別單元11之位置。
接著請參考圖3A-3B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此外,識別單元11亦可設置於容置裝置10之頂部10c。頂部10c可為蓋體或是附有扣件的扣帶,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因此,在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中,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感測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朝上置入容置裝置10。若可攜式電子裝置20朝上置入容置裝置10,當容置裝置10之頂部10c蓋上後,處理模組22才得以控制讀取模組23掃描容置裝置10之識別單元11。並須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容置裝置10內僅能具有一個識別單元11,識別單元11可以同時設置於容置裝置10之底部10a、側邊10b或頂部10c,以配合不同之可攜式電子裝置20。
此外,感應模組21也可為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用以感測是否有磁力產生。因此同樣地,容置裝置10也要設置有相對應位置的磁鐵。如此一來,當可攜式電子裝置20置入容置裝置10,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才會感測到該磁鐵,藉此告知處理模組22。
由於上述的接近感測模組211、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加速度感應模組213及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之作用原理已經被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所熟悉,故在此不再贅述其原理。當感應模組21利用上述任一種方式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後,處理模組22才得以控制讀取模組23掃描容置裝置10設置之識別單元11,以得知容置裝置10之類別,讓可攜式電子裝置20可以自動地做相對應的設定調整。
接著請參考圖4係本發明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之步驟流程圖。此處需注意的是,以下雖以可攜式電子裝置20為例說明本發明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但本發明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並不以使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20為限。
首先進行步驟401:偵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有一感應模組。
首先當可攜式電子裝置20開機時,處理模組22係先確認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具有感應模組21,即是否具有接近感測模組211、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加速度感應模組213或是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等其中一種模組。若可攜式電子裝置20不具有感應模組21,可攜式電子裝置20當然無法執行之後的程序。
若可攜式電子裝置20具有感應模組 21,則進行步驟402:藉由該感應模組偵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
感應模組21係藉由掃描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外界環境,以得到感應訊號。處理模組22係根據此感應訊號來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置入容置裝置10。而此步驟402中係依照感應模組21之不同總類而有不同之處理流程。
在此請參考圖4A係本發明之偵測是否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一偵測流程之步驟流程圖。
若感應模組21為接近感測模組211與加速度感應模組213時,則會先進行步驟A1:感測到一接近感應訊號。
首先接近感測模組211係先偵測到代表有物體接近之接近感應訊號,藉此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
其次進行步驟A2: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
其次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感測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狀態,例如感測可攜式電子裝置20是否朝下置入容置裝置10,以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確。若加速度感應模組213感測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沒有朝向該特定方向,則代表讀取模組23沒有辦法掃描到對應的識別單元11,因此即可結束此偵測流程。
若感測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朝向該特定方向,則進行步驟A3: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已置入該容置裝置。
最後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得到感應訊號,以告知處理模組22。藉此處理模組22即可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而進行步驟403。
另外請參考圖4B係本發明之偵測是否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二偵測流程之步驟流程圖。
若感應模組21為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與加速度感應模組213時,則會先進行步驟B1:感測到一外界光源感應訊號。
首先環境光源感應模組212係先偵測到代表環境黑暗之外界光源感應訊號,藉此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
其次進行步驟B2: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
其次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感測可攜式電子裝置20之狀態,以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確。若加速度感應模組213感測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沒有朝向該特定方向,則代表讀取模組23沒有辦法掃描到對應的識別單元11,因此即可結束此偵測流程。
若感測得知可攜式電子裝置20朝向該 特定方向,則進行步驟B3: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已置入該容置裝置。
最後加速度感應模組213係得到感應訊號,以告知處理模組22。藉此處理模組22即可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而進行步驟403。
接著請參考圖4C係本發明之偵測是否置入容置裝置之第三偵測流程之步驟流程圖。
若感應模組21為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時,且容置裝置10具有相配合的磁鐵時,則會先進行步驟C1:判斷是否感測到一磁鐵。
首先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係先對環境進行感應,以確認使否感測到容置裝置10之磁鐵。若沒有感測到容置裝置10之磁鐵,係代表可攜式電子裝置20沒有置入容置裝置10,因此即可結束此偵測流程。
若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有感測到容置裝置10之磁鐵時,則進行步驟C2: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已置入該容置裝置。
最後霍爾效應感應模組214係得到感應訊號,以告知處理模組22。藉此處理模組22即可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而進行步驟403。
最後若處理模組22於上述的第一到第 三實施方式後,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20已經置入容置裝置10,則進行步驟403:讀取該識別單元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最後處理模組22係控制讀取模組23讀取容置裝置10之識別單元11,藉此即可識別出容置裝置10,讓可攜式電子裝置20可根據不同的容置裝置10來進行相對應的處理。
此處需注意的是,本發明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並不以上述之步驟次序為限,只要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上述之步驟次序亦可加以改變。
因此藉由本發明之裝置及方法,可攜式電子裝置20可以自動針對不同的容置裝置10來進行相對應的處理,而不需由使用者進行複雜的設定。
綜上所陳,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懇請貴審查委員明察,早日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僅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識別系統
10‧‧‧容置裝置
11‧‧‧識別單元
20‧‧‧可攜式電子裝置
21‧‧‧感應模組
211‧‧‧接近感測模組
212‧‧‧環境光源感應模組
213‧‧‧加速度感應模組
214‧‧‧霍爾效應感應模組
22‧‧‧處理模組
23‧‧‧讀取模組

Claims (13)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用以放置於一容置裝置,其中該容置裝置設有一識別單元,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感應模組,用以感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外界環境,藉此得到一感應訊號;一處理模組,係與該感應模組電性連接,用以根據該感應訊號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其中該感應模組包括:一接近感測模組,用以感測一接近感應訊號,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加速度感應模組,當該接近感測模組感測該接近感應訊號時,該加速度感應模組用以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讀取模組,係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當該處理模組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時,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讀取模組讀取該識別單元,使該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2.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用以放置於一容置裝置,其中該容置裝置設有一識別單元,該可攜 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感應模組,用以感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外界環境,藉此得到一感應訊號;一處理模組,係與該感應模組電性連接,用以根據該感應訊號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其中該感應模組包括:一環境光源感應模組,用以感測一光源感應訊號,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加速度感應模組,當該環境光源感應模組感測該光源感應訊號時,該加速度感應模組用以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讀取模組,係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當該處理模組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時,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讀取模組讀取該識別單元,使該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應模組更包括一霍爾效應感應模組,該容置裝置內具有一磁鐵,該霍爾效應感應模組用以感測該磁鐵,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
  4. 一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係用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識別一容置裝置,其中該容置裝置設有一識別單元,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有一感應模組;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該感應模組,藉由該感應模組偵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其中當偵測到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一接近感測模組與一加速度感應模組時,偵測是否正確置入該容置裝置之步驟進一步包括:感測到一接近感應訊號;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及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朝向該特定方向時,則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則讀取該識別單元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5. 一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係用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識別一容置裝置,其中該容置裝置設有一識別單元,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有一感應模組;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該感應模組,藉由該感應模組偵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其中當偵測到該可攜式電子裝 置具有一環境光源感應模組與一加速度感應模組時,偵測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之步驟進一步包括:感測到一外界光源感應訊號;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及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朝向該特定方向時,則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則讀取該識別單元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其中當偵測到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一霍爾效應感應模組時,偵測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之步驟進一步包括:判斷是否感測到一磁鐵;以及若是,則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置入該容置裝置。
  7. 一種識別系統,包括:一容置裝置,具有一識別單元;以及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係用以放置於該容置裝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感應模組,用以感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外界環境,藉此得到一感應訊號; 一處理模組,係與該感應模組電性連接,用以根據該感應訊號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其中該感應模組包括:一接近感測模組,用以感測一接近感應訊號,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加速度感應模組,當該接近感測模組感測該接近感應訊號時,該加速度感應模組用以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讀取模組,係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當該處理模組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時,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讀取模組讀取該識別單元,使該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8. 一種識別系統,包括:一容置裝置,具有一識別單元;以及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係用以放置於該容置裝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感應模組,用以感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外界環境,藉此得到一感應訊號;一處理模組,係與該感應模組電性連接,用 以根據該感應訊號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其中該感應模組包括:一環境光源感應模組,用以感測一光源感應訊號,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加速度感應模組,當該環境光源感應模組感測該光源感應訊號時,該加速度感應模組用以感測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朝向一特定方向,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以及一讀取模組,係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當該處理模組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置入該容置裝置時,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讀取模組讀取該識別單元,使該處理模組藉此得以識別該容置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識別系統,其中該感應模組更包括一霍爾效應感應模組,該容置裝置內具有一磁鐵,該霍爾效應感應模組用以感測該磁鐵,以得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置入該容置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識別系統,其中該辨識單元係為一條碼,讀取模組係為一條碼掃描模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識別系統,其中該容置裝置具更包括一底部與一側部,該識別單元係設於該容置裝置之該底部或該側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識別系統,其中該容置裝置具有一頂部,該識別單元係設置於該頂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識別系統,其中該特定方向係實質上平行於一水平面或垂直於該水平面。
TW102105444A 2013-02-08 2013-0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TWI482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5444A TWI482050B (zh) 2013-02-08 2013-0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CN201310068743.8A CN103984405A (zh) 2013-02-08 2013-03-05 便携式电子装置、容置装置及其识别方法以及其识别***
US14/097,758 US20140224871A1 (en) 2013-02-08 2013-12-05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aining device, containing device identifying method,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5444A TWI482050B (zh) 2013-02-08 2013-0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493A TW201432493A (zh) 2014-08-16
TWI482050B true TWI482050B (zh) 2015-04-21

Family

ID=5127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5444A TWI482050B (zh) 2013-02-08 2013-0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24871A1 (zh)
CN (1) CN103984405A (zh)
TW (1) TWI482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54443S (en) * 2013-07-04 2014-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D753640S1 (en) * 2013-07-04 2016-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10044710B2 (en) 2016-02-22 2018-08-07 Bpip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a user using an intelligent voice print
CN111831062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非接触式感应功能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8640B (en) * 2003-07-08 2005-08-21 Benq Corp Method for identifying detachable cover of a cellular phone
US20080191892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detection of user inaction
TW201013168A (en) * 2008-09-19 2010-04-01 Htc Corp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operating environment to switch operating states of peripheral component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050437A1 (en) * 2009-08-26 2011-03-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sensor information
TW201303560A (zh) * 2011-01-31 2013-01-16 Apple Inc 手持型可攜式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2253B1 (en) * 2000-08-10 2004-08-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bile micro portal
US20060073819A1 (en) * 2004-10-04 2006-04-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tomatic audio intensity adjustment
US8954099B2 (en) * 2010-06-16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out design of proximity sensors to enable shortcu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8640B (en) * 2003-07-08 2005-08-21 Benq Corp Method for identifying detachable cover of a cellular phone
US20080191892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detection of user inaction
TW201013168A (en) * 2008-09-19 2010-04-01 Htc Corp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operating environment to switch operating states of peripheral component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050437A1 (en) * 2009-08-26 2011-03-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sensor information
TW201303560A (zh) * 2011-01-31 2013-01-16 Apple Inc 手持型可攜式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4405A (zh) 2014-08-13
TW201432493A (zh) 2014-08-16
US20140224871A1 (en)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205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裝置、容置裝置識別之方法以及其識別系統
CN103226396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调整其屏幕画面显示方式的方法
EP3166288B1 (en) Device configuration dependent on bar-code on accessory
US11003753B2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fingerpri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US20170026069A1 (en) Mobi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ccessory device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accessory device
KR20160147943A (ko) 디스플레이 통합형 사용자 분류, 보안 및 지문 시스템
US114161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ingerprint sensor
JP2014082595A5 (zh)
CN104345972A (zh) 用于操作电子装置的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17518566A (ja) モバイル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における空中および表面マルチタッチ検出
CN204362145U (zh) 自动识别左右手的移动终端
CN105308549A (zh)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US20160259958A1 (en) Code reading device
US969681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709191A (zh) 包括可替换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KR102544320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KR20210101698A (ko)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4820469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识别外壳的方法
KR20190098339A (ko) 수중 상태에서 압력 센서를 이용하여 사용자 입력을 획득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전자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2493561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외부 장치의 연결을 제어하는 방법
JP5949372B2 (ja) 情報入力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US950743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erning complex gestures using an array of optical sensors
CN104515767A (zh) 检测卡匣读取装置及其读取方法
CN104679352B (zh) 光学触控装置及触控点检测方法
CN109426392A (zh) 用于确定与用户界面对应的输入检测区域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