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4564B - Connect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onnect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564B
TWI474564B TW100126762A TW100126762A TWI474564B TW I474564 B TWI474564 B TW I474564B TW 100126762 A TW100126762 A TW 100126762A TW 100126762 A TW100126762 A TW 100126762A TW I474564 B TWI474564 B TW I4745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asing
locking
wiring board
casing
conne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6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6392A (zh
Inventor
Kurachi Takaki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26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456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6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564B/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裝置
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係關於一種連接器裝置,其包括接觸件及卡止構件,該接觸件於安裝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或可撓性平板狀纜線(FFC,Flexible Flat Cable)等配線板狀構件之狀態下,與設置於所安裝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該卡止構件對所安裝之配線板狀構件進行卡止及解除卡止。
安裝於各種電子機器中之相對小型化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可撓性平板狀纜線等配線板狀構件對安裝有各種電性零件之主配線基板之安裝多數情況下係使用與該主配線基板電性連接而固定之連接器裝置進行。此種配線板狀構件對主配線基板之安裝時所使用之連接器裝置包含與設置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導電性之接觸件,且經由該接觸件,將設置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接觸端子部與設置於主配線基板上之配線端子電性連接。
先前提出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配線板狀構件對主配線基板之安裝時所使用之連接器裝置包含外殼,該外殼形成***配線板狀構件之***部且配置於主配線基板上,並且由絕緣材料形成。並且,例如包括複數個接觸件,其排列配置地設置於外殼內且與設置於主配線基板上之配線端子連結,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至外殼時,分別與設置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對應;及滑件,其可於配線板狀構件對外殼之***方向及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移動。
將滑件於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對外殼***之前,暫時向與外殼隔離之方向拉出,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部***至外殼後,壓回至朝向外殼之方向。藉此,於使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分別與設置於***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下,滑件發揮按壓該配線板狀構件而固定之作用。並且,藉由複數個接觸件與設置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相互接觸連接,而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電性連接之狀態。
又,於先前提出中用於配線板狀構件對主配線基板之安裝之連接器裝置中,包含如上所述之外殼,且包括如上所述之複數個接觸件,並且包括可相對於外殼旋動設置之致動器,有時亦不包括可於配線板狀構件對外殼之***方向及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移動之滑件。
於上述先前之連接器裝置中,當致動器卡合於複數個接觸件之各者並使其旋動時,使複數個接觸件各自之動作部位移,從而使複數個接觸件獲得分別與設置於通過***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或自與複數個接觸端子部之接觸連接中解放之狀態,或者,當與通過***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抵接並使其旋動時,按壓配線板狀構件而保持將設置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分別與複數個接觸件接觸連接之狀態,或解除對配線板狀構件之按壓而保持將設置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自與複數個接觸件之接觸連接中解放之狀態。並且,藉由將複數個接觸件與設置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相互接觸連接,而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電性連接之狀態。
在此種先前提出之連接器裝置中,於包括可於配線板狀構件對外殼之***方向及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移動之滑件、及包括可相對於外殼旋動設置之致動器之任意情形時,例如將作為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配線板狀構件均通過***部***至配置在主配線基板上之外殼,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分別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藉此,當使配線板狀構件處於與主配線基板電性連接之狀態時,必需避免如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意外地脫離之情形。當然,為適當維持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分別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通過***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必須設為能夠穩定維持該狀態,且不會導致如自外殼意外地脫落之狀況者。
因此,先前提出有一種連接器裝置,該連接器裝置從屬於如上所述之包含外殼,且包括複數個接觸件及可於配線板狀構件對外殼之***方向及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移動之滑件之連接器裝置,並且包括卡止手段,該卡止手段卡合於通過***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且參與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意外之脫落(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又,先前亦提出一種連接器裝置,該連接器裝置從屬於如上所述之包含外殼,且包括複數個接觸件及可相對於外殼旋動之致動器之連接器裝置,並且包括卡止手段,該卡止手段卡合於通過***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且參與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意外之脫落(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於專利文獻1所示之連接器裝置(電連接器)中,外殼(12/22)中設置有與其一體形成之卡止手段(鎖止爪(12c))或與其分體形成之卡止手段(鎖止構件(30))。並且,於將滑件(14/24)向與外殼隔離之方向拉出之狀態下,將配線板狀構件(FPC(50))通過***部***至外殼時,卡止手段卡合於設置在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凸部(50a、50b)),從而卡止配線板狀構件。其後,若將滑件壓回至朝向外殼之方向,則於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16/26)分別與設置於***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下,藉由滑件按壓固定,又,藉由滑件按壓,而防止卡止手段向自設置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脫離之方向位移。
藉此,使***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處於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分別與設置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並且藉由將與外殼一體或分體形成之卡止手段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而卡止於外殼中,從而阻止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
又,於專利文獻2所示之連接器裝置(電連接器)中,在外殼(10)中之複數個接觸件(端子(30))之排列方向之端部設置有與外殼一體形成之卡止手段(卡止體(13))或與外殼分體形成之卡止手段(卡止體(51))。卡止手段包含爪狀之卡止部(13A、51A),於可相對於外殼旋動設置之致動器(可動片(20))獲得相對於外殼直立之位置之狀態下,將配線板狀構件(平型導體(40))通過***部(開口部(11))***至外殼時,卡止手段所包含之爪狀之卡止部卡合於設置在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切口部(42)),從而卡止配線板狀構件。其後,若致動器自相對於外殼直立之位置向相對於外殼俯下之位置旋動,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於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分別與設置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下,藉由致動器而按壓固定。
藉此,使***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處於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分別與設置於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之狀態,並且藉由將與外殼一體或分體形成之卡止手段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而卡止於外殼中,從而阻止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180940號公報(2~3頁,圖1~4)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65046號公報(5~6頁,圖1~4)
於如上所述之先前之連接器裝置中,該先前之連接器裝置包含外殼,且包括複數個接觸件;滑件或致動器,該滑件可於配線板狀構件對外殼之***方向及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移動,該致動器可相對於外殼旋動;及卡止手段,其卡合於通過***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且參與阻止該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意外之脫落;當配線板狀構件***至外殼且將滑件壓回至朝向外殼之方向時,或當配線板狀構件***至外殼且致動器處於相對於外殼俯下之位置時,設置於外殼中之卡止組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之部分藉由滑件或致動器覆蓋,而無法自外殼外目視。因此,無法藉由目視確認是否適當獲得卡止手段卡合於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而卡止配線板狀構件之狀態。
又,於如上所述之先前之連接器裝置中,不包括當設置於外殼中之卡止手段卡止***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後,使卡止手段解除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手段。因此,一旦卡止手段變成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則為自外殼中拔出配線板狀構件,係對配線板狀構件及卡止手段等作用明顯強制之力之狀態下,將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拉出。因此,其作業性極差,又,配線板狀構件及卡止手段進而造成外殼之變形、破損等之虞較大。
鑒於上述方面,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裝置,其用於將作為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或可撓性平板狀纜線等之配線板狀構件安裝於其他配線基板中,且包括:外殼,其設置有板狀構件***部;複數個接觸件,其排列配置地設置於外殼中;及卡合構件,其卡止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藉由卡合構件之用於阻止***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之卡止,並且不對配線板狀構件及卡合構件等作用強制之力便可容易地解除藉由卡合構件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並且,亦可藉由目視確認適當獲得卡合構件卡止***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之狀態。
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1技術方案至第7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發明(以下稱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具備:外殼,設置有板狀構件***部且配置於配線基板上;複數個接觸件,排列配置地設置於外殼,且取得與設置於配線基板之配線端子連接之狀態,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時,與該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以及卡合構件,設在外殼,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時,選擇性地取得進行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卡止狀態與 解除卡止之卡止解除狀態;卡合構件具有自外殼之內面部延伸之可動臂部,於該可動臂部形成有卡合於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而卡止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部、及自可動臂部通過形成於外殼之開口部朝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且當施加移動操作時使可動臂部位移以使可動臂部解除卡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卡止解除操作部。
特別是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2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可動臂部自外殼之內面部朝向該外殼之板狀構件***部開口之端面部延伸,卡止部形成於可動臂部之自由端部分,卡止解除操作部形成於可動臂部之中間部分。
又,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4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形成於外殼之開口部具有能目視通過該開口部而由卡止部卡止之配線板狀構件之部分。
進而,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6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在外殼形成有與開口部相鄰之段差凹部,當對卡止解除操作部未施加移動操作時,通過開口部朝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之卡止解除操作部之前端部分配置於越過段差凹部但未越過外殼之開口部及段差凹部周圍之外面部之位置。
於如上所述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若配線板狀構件通過設置於外殼中之板狀構件***部***至配置於配線基板上之外殼,則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與所***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並且與外殼一體形成而設置之卡合構件於外殼內卡止所***之配線板狀構件,從而阻止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並且,於卡合構件卡止配線板狀構件之狀態下,若對卡合構件施加特定操作,則卡止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構件於外殼內解除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配線板狀構件可自外殼脫落。
於上述狀態下,卡合構件包含自外殼之內面部延伸之可動臂部。並且,於可動臂部上形成卡止部,其卡合於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而卡止配線板狀構件;及卡止解除操作部,其自可動臂部通過形成於外殼中之開口部朝向外殼之外部突出,當施加移動操作時使可動臂部位移,從而使可動臂部解除藉由卡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
除此以外,卡合構件中,例如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2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情形般,可動臂部自外殼之內面部朝向外殼之板狀構件***部開口之端面部延伸,於其自由端部分形成卡止部,並且於其中間部分形成卡止解除操作部。
又,例如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4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情形般,形成於外殼中且卡合構件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通過其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之開口部包含通過該開口部可目視藉由卡合構件中之卡止部而卡止之配線板狀構件之部分。
進而,例如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6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情形般,於外殼中形成有與形成於該外殼中之開口部相鄰之段差凹部。並且,當對卡止解除操作部未施加移動操作時,通過開口部朝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之卡合構件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之前端部分配置於越過段差凹部但未越過外殼中之開口部及段差凹部之周圍之外面部之位置上。
於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如上所述,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時,與外殼一體形成而設置之卡合構件中之卡止部卡合於***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為阻止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而卡止配線板狀構件,又,其後,若對卡合構件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施加移動操作,則卡合構件之可動臂部解除藉由卡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因此能夠以相對簡單地實現零件數量之減少之構成,容易且確實地進行藉由卡合構件之用於阻止***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之卡止,並且不對配線板狀構件及卡合構件等作用強制之力便可容易地解除藉由卡合構件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
特別是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2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卡合構件所包含之可動臂部自外殼之內面部朝向外殼之板狀構件***部開口之端面部延伸,於其自由端部分形成卡止部,並且於其中間部分形成卡止解除操作部,因此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時,可極為順利且確實地進行由藉由卡止部與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卡合而成之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進而,當對卡合構件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未施加移動操作時,可高效且確實地進行用於解除藉由卡止部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可動臂部之位移。
又,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4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可自外殼之外部藉由目視確認卡合構件中之卡止部通過形成於外殼中之開口部而適當地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卡止的狀態。
進而,於本申請案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第6技術方案所記載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當對卡止解除操作部未施加移動操作時,通過形成於外殼中之開口部朝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之卡合構件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之前端部分配置於越過形成於與外殼中之開口部相鄰之部分之段差凹部但未越過外殼中之開口部及段差凹部之周圍之外面部之位置,因此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之卡合構件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於外殼之周圍無需額外空間,從而不會產生對外殼之周圍之干涉。
用於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係使用以下所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而進行說明。
[實施例]
圖1(自正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圖2(自背面側觀察之立體圖)及圖3(俯視圖)同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及安裝於其上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
於圖1、圖2及圖3中,構成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連接器裝置10包括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而形成之外殼11。於外殼11中,如圖1及圖3所示,在其正面側端面部設置有板狀構件***部12,板狀構件收容空間自板狀構件***部12向外殼11之內部延伸。
外殼11例如配置於未圖示之主配線基板上,藉此,整個連接器裝置10安裝於主配線基板上。此時,被外殼11中之正面側端面部及與其對向之背面側端面部夾住之一對之對向外面部上之一者成為與主配線基板對接之外面部且另一者成為被解放之外面部。以下,將與主配線基板對接之外殼之一外面部稱為下方外面部,將與其對向之外殼之另一外面部稱為上方外面部。並且,例如,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作為構成配線板狀構件者而通過設置於正面側端面部之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中。
於外殼11之內部,分別由彈性導電材料形成之複數個接觸件14沿外殼11之長度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地設置。複數個接觸件14作為與排列配置於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接觸連接之訊號用接觸件設置,但亦可作為與其他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中之複數個訊號連接端子部及接地連接部接觸連接之訊號用及接地用接觸件使用。於複數個接觸件14之各者中,如圖2所示,形成其一端部自外殼11之背面側端面部朝向其外部突出之連接端子部14a,連接端子部14a例如藉由焊接與設置於配置有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上之配線端子連接。並且,複數個接觸件14例如自圖2所示之外殼11之背面側端面部側向外殼11之內部按壓***而固定。
該等複數個接觸件14於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中時,分別與***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接觸連接。藉此,***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經由複數個接觸件14與設置於配置有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上之配線端子連結。
又,連接器裝置10包括一對卡合構件16及17,該一對卡合構件16及17於外殼11之長度方向、即複數個接觸件14之排列方向上之兩端部之各者與外殼11一體地形成且可位移地設置。卡合構件16及17各自之整體與外殼11同樣地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而形成。
如表示圖3中之Ⅳ-Ⅳ線剖面之圖4所示,卡合構件16包含可動臂部21,該可動臂部21自外殼11之與板狀構件***部12開口之正面側端面部對向之背面側端面部之內面部20向正面側端面部延伸。於可動臂部21之自由端部分形成卡止部24,該卡止部24卡合於設置在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切口卡合部22而卡止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又,於其中間部分形成有卡止解除操作部25,該卡止解除操作部25施加用於解除藉由卡止部24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之操作。並且,可動臂部21伴隨卡止部24及卡止解除操作部25可進行以與外殼11之背面側端面部之內面部20之連結部分為支點之彈性擺動。
卡止部24形成有沿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向外殼11之***方向上升傾斜之傾斜面24a及位於較傾斜面24a更靠卡止解除操作部25側之卡合端面24b,且使卡合端面24b卡合於設置在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切口卡合部22。於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時,卡止部24所形成之傾斜面24a以越過卡止部24之方式導引與其抵接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
卡止解除操作部25自可動臂部21通過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6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並且,卡止解除操作部25於例如施加作為使自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朝向下方外面部之方向之按壓力作用之按壓操作之移動操作時,使可動臂部21向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側位移,使可動臂部21解除藉由卡止部24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
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形成與開口部26相鄰之段差凹部28,通過開口部26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之前端部分25a於對卡止解除操作部25未施加移動操作時,配置於越過段差凹部28但未越過外殼11之開口部26及段差凹部28之周圍之上方外面部之位置上。藉此,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卡合構件16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於外殼11之周圍無需額外空間,從而不會對外殼11之周圍造成干涉。
又,卡合構件17亦省略詳細圖示,但包含可動臂部30(圖3),該可動臂部30相當於卡合構件16中之可動臂部21且自外殼11之與板狀構件***部12開口之正面側端面部對向之背面側端面部之內面部20向正面側端面部延伸。於該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自由端部分亦形成有卡止部31(圖1),該卡止部31卡合於設置在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切口卡合部23而卡止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又,於其中間部分形成有施加用於解除藉由卡止部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並且,可動臂部30亦可伴隨卡止部31及卡止解除操作部32,進行以與外殼11之背面側端面部之內面部20之連結部分為支點之彈性擺動。
卡止部31與卡合構件16中之卡止部24相同,形成有沿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向外殼11之***方向上升傾斜之傾斜面31a(圖6)及位於較傾斜面31a更靠卡止解除操作部32側之卡合端面,且使卡合端面卡合於設置在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切口卡合部23。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時,卡止部31所形成之傾斜面31a以越過卡止部31之方式導引與其抵接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
卡止解除操作部32自可動臂部30通過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7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並且,卡止解除操作部32於例如施加作為使自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朝向下方外面部之方向之按壓力作用之按壓操作之移動操作時,使可動臂部30向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側位移,從而使可動臂部30解除藉由卡止部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
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亦形成有與開口部27相鄰之段差凹部29,通過開口部27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之前端部分32a(圖6)於對卡止解除操作部32未施加移動操作時,配置於越過段差凹部29但未越過外殼11之開口部27及段差凹部29之周圍之上方外面部之位置上。藉此,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卡合構件17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於外殼11之周圍無需額外空間,從而不會對外殼11之周圍造成干涉。
如圖3所示,可通過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之開口部26之一部分自外殼11外目視卡合構件16中之可動臂部21,又,亦可通過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之開口部27之一部自外殼11外目視卡合構件17中之可動臂部30。
再者,連接器裝置10於外殼11之長度方向上之兩端部分別包括自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側向外殼之外部突出之焊接部33及34。焊接部33及34分別由金屬導電材料形成,於外殼11配置於主配線基板時,與設置於主配線基板上之導體部分焊接,藉此,有助於配置於主配線基板上之外殼11相對於主配線基板之牢固之固定。
排列配置於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內之複數個接觸件14之各者例如表示圖3之Ⅴ-Ⅴ線剖面之圖5所示,包含固定於外殼11中之固定部35及自固定部35延伸之折曲臂部36。連接端子部14a自固定部35向外殼11之外部延伸,又,於折曲臂部36之前端部分形成有接點部37。
於此狀態下,當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時,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如圖1~圖5所示,使排列配置有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之前端部分配置於外殼11之與於正面側端面部開口之板狀構件***部12對向之位置上。此時,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獲得分別與排列配置於外殼11之複數個接觸件14對應之位置,又,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切口卡合部22及23獲得分別與外殼11一體形成且可位移地設置之卡合構件16及17中之形成於可動臂部21之卡止部24及形成於可動臂部30之卡止部31對應之位置之狀態。
以圖1~圖5所示之方式配置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其後如包含圖4所示之連接器裝置10之剖面之部分立體圖即圖6所示,通過設置於外殼11之正面側端面部之板狀構件***部12***至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再者,於連接器裝置10之外殼11中,在與成為段差凹部28之一部之內側之位置設置有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且藉由卡止部24卡止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所抵接之卡止面38,卡止面38及與卡合構件16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之卡止部24對向之側面25b實質上配置於同一面內,同樣,於成為段差凹部29之一部之內側之位置亦設置有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且藉由卡止部31卡止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所抵接之卡止面,該卡止面及與卡合構件17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之卡止部31對向之側面實質上配置於同一面內。
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首先與卡合構件16之卡止部24所形成之傾斜面24a及卡合構件17之卡止部31所形成之傾斜面31a抵接。繼而,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伴隨相對於外殼11之***移動,受到藉由卡止部24所形成之傾斜面24a及卡止部31所形成之傾斜面31a之導引而越過卡止部24及卡止部31。此時,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及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暫時產生彈性變形,並且向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側位移,其後,藉由自身之彈性恢復力而恢復至原來位置。藉此,如圖7所示,使卡合構件16之卡止部24之卡合端面24b卡合於設置在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切口卡合部22,而卡止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並且使卡合構件17之卡止部31之卡合端面卡合於設置在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上之切口卡合部23,從而獲得卡止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狀態。
若獲得使卡合構件16中之卡止部24之卡合端面24b卡合於切口卡合部22,並且使卡合構件17中之卡止部31之卡合端面卡合於切口卡合部23之狀態,則結束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對外殼11之***,此時,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與設置於外殼11中之成為一部分段差凹部28之內側之位置之卡止面38及設置於外殼11中之成為一部分段差凹部29之內側之位置之卡止面抵接而卡止。並且,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獲得相對於外殼11之正規之***位置,並藉由卡合構件16之卡止部24及卡合構件17之卡止部31而適當卡止,從而適當保持阻止自外殼11之意外之脫落之狀態。即,只要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適當***至外殼11,則可藉由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部24及卡合構件17之形成於可動臂部30之卡止部31而保持阻止自外殼11之意外之脫落之狀態。
與設置於外殼11中之成為段差凹部28之一部分內側之位置之卡止面38及設置於外殼11中之成為一部分段差凹部29之內側之位置之卡止面抵接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到達至卡合構件16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之側面25b及卡合構件17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之側面,該情形可通過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6及27之各自之一部分且自外殼11外目視。因此,藉由通過開口部26及27各自之一部分且自外殼11外目視而確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前端部分到達至卡合構件16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之側面25b及卡合構件17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之側面,如上所述,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獲得相對於外殼11之正規之***位置,可確認保持藉由卡合構件16之卡止部24及卡合構件17之卡止部31而適當卡止之狀態。
此時,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如圖7所示,獲得使其前端部分25a自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6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位置,並且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亦獲得使其前端部分32a自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7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位置。藉此,目視卡止解除操作部25之前端部分25a及卡止解除操作部32之前端部分32a,或者與卡止解除操作部25之前端部25a及卡止解除操作部32之前端部32a接觸,藉此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結束通過板狀構件***部12向外殼11之***且獲得正規之***位置,並且可獲得保持藉由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部24及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卡止部31而卡止之狀態。
如此,當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結束通過板狀構件***部12向外殼11之***而獲得正規之***位置時,排列配置於外殼11中之複數個接觸件14分別與將形成於各自之折曲臂部36之前端部分之接點部37***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彈性抵接,從而保持分別與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接觸連接之狀態。藉此,***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經由複數個接觸件14與設置於配置有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上之配線端子連結。該狀態只要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適當***至外殼11便可獲得。
其後,如圖8所示,若對使前端部分25a自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6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施加作為將該前端部分25a壓入至外殼11之內部之按壓操作之移動操作,則可動臂部21產生彈性變形,並伴隨形成於其中之卡止部24,向與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近接之位置位移。藉此,使卡止部24之卡合端面24b自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切口卡合部22之卡合狀態偏離,從而解除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即,當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對自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6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前端部分25a施加作為按壓操作之移動操作時,使可動臂部21解除藉由形成於其中之卡止部24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
同樣,若對使前端部分32a自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7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施加作為將該前端部分32a壓入至外殼11之內部之按壓操作之移動操作時,可動臂部30產生彈性變形,並伴隨形成於其中之卡止部31,向與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近接之位置位移。藉此,使卡止部31之卡合端面自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切口卡合部23之卡合狀態偏離,從而解除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即,當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32亦對自形成於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開口部27向外殼11之外部突出之前端部分32a施加作為按壓操作之移動操作時,使可動臂部30解除藉由形成於其上之卡止部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
如此,解除藉由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部24及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卡止部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藉此使***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處於可自外殼11適當脫落之狀態。並且,當***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自外殼11適當脫落時,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及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各者藉由自身之彈性而恢復至原來位置。
再者,於上述例中,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設置有一對切口卡合部22及23,但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亦可設置有一對卡合孔以代替一對切口卡合部22及23,於此情形時,亦與上述相同,可進行藉由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部24及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卡止部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及卡止之解除。
又,於上述例中,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係以排列配置於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朝向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之狀態,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排列配置於外殼11中之複數個接觸件14自外殼11之上方外面部側分別與***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彈性抵接,但於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中,相當於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配線板狀構件係以排列配置於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朝向相當於外殼11之外殼之相當於外殼11之下方外面部之下方外面部側之狀態,通過板狀構件***部***至外殼,相當於排列配置於外殼中之複數個接觸件14之複數個接觸件亦可自外殼之下方外面部側分別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彈性抵接。進而,複數個接觸件亦可交替配置為自上方外面部側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接觸端子部彈性抵接及自下方外面部側彈性抵接。
於使用如上所述之連接器裝置10將構成配線板狀構件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至其中之外殼11時,只要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連接器裝置10中之外殼11,則***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15經由複數個接觸件14與設置於配置有外殼11之主配線基板中之配線端子連結,並且***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藉由分別與設置於其中之切口卡合部22及23卡合之形成於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之卡止部24及形成於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之卡止部31而適當卡止,從而可獲得阻止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自外殼11之意外之脫落之狀態。
並且,於連接器裝置10中,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分別設置於與外殼一體形成而設置之卡合構件16及17之卡止部24及31分別卡合於***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切口卡合部22及23,為阻止自外殼11之意外之脫落而卡止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後,對分別設置於卡合構件16及17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及32施加移動操作,則卡合構件16之可動臂部21及卡合構件17之可動臂部30解除藉由卡止部24及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因此能夠以相對簡單地實現零件數量之減少之構成,容易且確實地進行藉由卡合構件16及17之用於阻止***至外殼11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自外殼11之意外之脫落之卡止,並且不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及卡合構件16及17等作用強制之力便可容易進行藉由卡合構件16及17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之解除。
又,於連接器裝置10中,卡合構件16所包含之可動臂部21自外殼11之內面部20向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開口之正面側端面部延伸,於其自由端部分形成有卡止部24,並且於其中間部分形成有卡止解除操作部25,又,卡合構件17所包含之可動臂部30亦自外殼11之內面部20向外殼11之板狀構件***部12開口之正面側端面部延伸,於其自由端部分形成卡止部31,並且於其中間部分形成卡止解除操作部32,因此當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通過板狀構件***部12***至外殼11時,可極為順利且確實地進行藉由卡止部24及31之以與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中之切口卡合部22及23之卡合而成之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進而,於對分別設置於卡合構件16及17中之卡止解除操作部25及32施加移動操作時,可高效且確實地進行用於解除藉由卡止部24及31對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13之卡止之可動臂部21及30之移位。
如上所述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例如用於將作為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等之配線板狀構件安裝於主配線基板中,且包括:外殼,其設置有板狀構件***部;複數個接觸件,其排列配置地設置於外殼中;及卡合構件,其設置於外殼中,當配線板狀構件***至外殼時,選擇性地獲得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狀態與卡止解除狀態;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藉由卡合構件之用於阻止***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自外殼之意外之脫落之卡止,並且不對配線板狀構件及卡合構件等作用強制之力便可容易進行藉由卡合構件對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解除,而且,亦可藉由目視確認適當獲得卡合構件將***至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卡止之狀態,而可廣泛適用於各種電子機器等中。
10...連接器裝置
11...外殼
12...板狀構件***部
13...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
14...接觸件
14a...連接端子部
15‧‧‧接觸端子部
16、17‧‧‧卡合構件
20‧‧‧(外殼11之)內面部
21、30‧‧‧可動臂部
22、23‧‧‧切口卡合部
24、31‧‧‧卡止部
24a、31a‧‧‧傾斜面
24b‧‧‧卡合端面
25、32‧‧‧卡止解除操作部
25a、32a‧‧‧前端部分
26、27‧‧‧開口部
28、29‧‧‧段差凹部
35‧‧‧固定部
36‧‧‧折曲臂部
37‧‧‧接點部
38‧‧‧卡止面
圖1係同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及安裝於其中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自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正面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2係同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及安裝於其中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自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之背面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3係同時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及安裝於其中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圖3中之Ⅳ-Ⅳ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5係表示圖3中之Ⅴ-Ⅴ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6係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及安裝於其中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包含圖4所示之連接器裝置之剖面之部分立體圖。
圖7係包含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包括之卡合構件卡止安裝於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狀態之部分剖面的部分立體圖。
圖8係包含表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一例所包括之卡合構件解除對安裝於連接器裝置之一例中之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之卡止之狀態之部分剖面的部分立體圖。
10...連接器裝置
11...外殼
13...可撓性印刷配線基板
15...接觸端子部
16、17...卡合構件
20...(外殼11之)內面部
21...可動臂部
22、23...切口卡合部
24...卡止部
24a...傾斜面
24b...卡合端面
25、32...卡止解除操作部
25a、32a...前端部分
25b...側面
26、27...開口部
28、29...段差凹部

Claims (6)

  1. 一種連接器裝置,具備:外殼,設置有板狀構件***部且配置於配線基板上;複數個接觸件,排列配置地設置於該外殼,且取得與設置於該配線基板之配線端子連接之狀態,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至該外殼時,與***至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複數個接觸端子部接觸連接;以及卡合構件,設在該外殼,當配線板狀構件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至該外殼時,選擇性地取得進行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卡止狀態與解除該卡止之卡止解除狀態;該卡合構件具有自該外殼之內面部朝向該外殼之該板狀構件***部開口之端面部延伸之可動臂部,於該可動臂部之自由端部分形成有卡合於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至該外殼之配線板狀構件中之卡合部而卡止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部,且在該可動臂部之中間部分形成有從該中間部分通過形成於該外殼之開口部朝向該外殼之外部突出且當施加移動操作時使該可動臂部位移以使該可動臂部解除該卡止部對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止之卡止解除操作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止部形成有沿著配線板狀構件通過該板狀構件***部朝向該外殼之***方向上升傾斜之傾斜面及位於較該傾斜面更靠該卡止解除操作部側之卡合端面,使該卡合端面卡合於設置在該配線板狀構件之卡合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形成於該外殼之開口部具有能目視通過該開口部而由該卡止部卡止之配線板狀構件之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在該外殼設置有通過該板狀構件***部***至該外殼且藉由該卡止部卡止之配線板狀構件之前端部分抵接之卡止面,該卡止面及與該卡止解除操作部之該卡止部對向之側面實質上配置於相同面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在該外殼形成有與該開口部相鄰之段差凹部,當對該卡止解除操作部未施加移動操作時,通過該開口部朝向該外殼之外部突出之該卡止解除操作部之前端部分配置於越過該段差凹部但未越過該外殼之該開口部及該段差凹部周圍之外面部之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裝置,其中,該卡合構件係設置於該外殼中之該複數個接觸件之排列方向之兩端部分之各者。
TW100126762A 2011-07-28 2011-07-28 Connector device TWI474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762A TWI474564B (zh) 2011-07-28 2011-07-28 Connector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762A TWI474564B (zh) 2011-07-28 2011-07-28 Connecto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392A TW201306392A (zh) 2013-02-01
TWI474564B true TWI474564B (zh) 2015-02-21

Family

ID=48169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762A TWI474564B (zh) 2011-07-28 2011-07-28 Connect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4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2268B2 (ja) * 2014-11-28 2016-12-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112839455B (zh) * 2019-11-22 2022-10-28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2183A (en) * 2005-04-14 2006-12-01 Taiko Denki Co Ltd Locking structure of flexible board
TWM400673U (en) * 2010-08-23 2011-03-21 P Two Ind Inc Th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2183A (en) * 2005-04-14 2006-12-01 Taiko Denki Co Ltd Locking structure of flexible board
TWM400673U (en) * 2010-08-23 2011-03-21 P Two Ind Inc Th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392A (zh) 201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3340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46648B (zh) Connector device
TWI388089B (zh) 連接器裝置
JP520700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46647B (zh) 連接器裝置
JP514192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51638B (zh) 連接器裝置
TW201834331A (zh) 連接器裝置
TWI547024B (zh) Connector device
JP514192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741828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108642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464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310180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6281698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74564B (zh) Connector device
JP604477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638074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KR101235416B1 (ko) 커넥터 장치
JP5839196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54272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96735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74565B (zh) Connector device
JP6292387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6076459A (ja) コネク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