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2681B - 高溫散熱物體儲藏場發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高溫散熱物體儲藏場發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2681B
TWI472681B TW98103805A TW98103805A TWI472681B TW I472681 B TWI472681 B TW I472681B TW 98103805 A TW98103805 A TW 98103805A TW 98103805 A TW98103805 A TW 98103805A TW I472681 B TWI472681 B TW I4726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temperature heat
dissipating object
air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3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0832A (en
Inventor
Hiroyuki Otsuka
Hisakazu Onizuka
Shinsuke Matsuno
Takahisa Nagao
Yoshiyuki Yamane
Atsushi Hirata
Kazuo Miyoshi
Masahiro Nakajima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267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380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3202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6366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3232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9947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3320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9947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4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0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6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6/00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 F03G6/02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using a single state working fluid
    • F03G6/04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using a single state working fluid gaseous
    • F03G6/045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using a single state working fluid gaseous by producing an updraft of heated gas or a downdraft of cooled gas, e.g. air driving an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0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4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 F03D9/35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within towers, e.g. using chimney effects
    • F03D9/37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within towers, e.g. using chimney effects with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air flow within the tower, e.g.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20/00Application
    • F05B2220/60Application making use of surplus or waste energy
    • F05B2220/602Application making use of surplus or waste energy with energy recovery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90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 F05B2240/9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 F05B2240/91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already existing for a prior purpose
    • F05B2240/911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already existing for a prior purpose which is a chimne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6Conversion of therm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 e.g. Rankine, Stirling or solar thermal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Description

高溫散熱物體儲藏場發電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可以有效回收在各種工廠以高溫狀態製造後自然散熱冷卻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而有效利用在發電。本申請案根據2008年2月6日向日本申請之特願2008-26720號、2008年12月16日向日本申請之特願2008-320242號、2008年12月19日向日本申請之特願2008-323231號、及2008年12月26日向日本申請之特願2008-332066號主張優先權,在此處援用其內容。
一般,在鋼鐵一貫煉鋼廠,連續鑄造煉鋼後之熔鋼作成為鋼坯(slab)等之鋼片後,接著,對該鋼片進行熱壓軋,將被壓軋之鋼板捲取成卷材狀,成為熱軋卷材。然後,對該熱軋卷材進行冷壓軋等之預定處理,藉此用來製造鋼材等鋼鐵製品。
依照上述之方式,在製造鋼鐵製品之過程中利用熔鋼連續鑄造之鋼坯等鋼片,在剛製造後達千度以上。因此,將鋼坯等鋼片移動向如同鋼坯場之儲存場,使連續鑄造時施加而殘留在上述鋼坯等鋼片之熱散熱,同時在移至下一個壓軋步驟之前暫時地儲存,通常以放入儲存場之順序移送到下一個步驟。
另外,上述熱軋卷材在剛製造後達500至600度左右之高溫,所以移到卷材場使在熱壓軋時施加而殘留之熱散 熱,同時在移至下一個步驟之前被暫時地儲存,通常以放入卷材場之順序將熱軋卷材移送到下一個步驟。
然而,在先前技術提案有火力發電廠建築物風力發電系統,在設有發電設備之火力發電廠之建築物,具備利用上述發電設備之熱產生之上升氣流進行發電之風力發電手段、及排出上述上升氣流之排出口。另外,在該系統亦提案將上述火力發電廠建築物作成為鍋爐建築物或輪機建築物。依照該火力發電廠建築物風力發電系統時,在被設置於火力發電廠建築物之發電設備內所產生之熱中,風力發電手段利用散熱而變熱之空氣所產生之上升氣流可以用來發電(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另外,在先前技術提案有通風導管(draft duct)型發電裝置,其構成包含有:太陽能收集器,作為有效利用來自太陽之能源之發電設備之一,利用太陽輻射來使空氣變熱;通風導管(通氣道,chimney),導入由太陽能收集器加熱之空氣,利用變熱之空氣之浮力產生上升氣流;及發電用輪機(turbine),被設置在通風導管,利用在通風導管產生之上升氣流進行發電(參照例如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776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77941號公報
然而,在鋼鐵一貫煉鋼廠,在製造鋼坯等鋼片或熱軋卷材等鋼鐵中間製品時,投入有多量之熱,而殘留在以高 溫狀態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之熱,僅是使其散熱到大氣中,並沒特別地有效利用。但是,從近年來想辦法減少成為問題之CO2 排出量之觀點看時,希望亦能回收如上所述藉熱之投入而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之散熱之熱,作為能源有效地活用。
因此,如同專利文獻1所示之火力發電廠建築物風力發電系統,在鋼鐵一貫煉鋼廠,考慮在製造鋼坯等鋼片之連續鑄造設備之建築物、或在製造熱軋卷材之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裝設風力發電設備。然而,如上所述在製造高溫之鋼鐵中間製品之設備,在一個生產線依序製造之各個鋼鐵中間製品所放出之熱量存在限制,而且由於所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被依序搬出,所以在設置有該製造設備之建築物內,上述鋼鐵中間製品所放出之熱量亦被限制。而且,因為收容鋼鐵中間製品之製造設備之建築物係為大規模,所以在整個建築物熱密度較低,很難進行有效之發電。
另外,專利文獻2所示之通風導管型發電裝置因為熱源為太陽光,所以對於如同鋼鐵中間製品之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放出之排放熱之回收的見解,未有任何啟發。
因此,如上所述為著能夠有效利用像鋼鐵中間製品之在各種工廠利用熱之投入以高溫狀態製造後自然冷卻之高溫散熱物體所放出之排放熱,本發明人重複地致力研究。結果注意到像在暫時地儲存鋼坯等鋼片之鋼坯場之類的儲存場,或在暫時地儲存熱軋卷材之卷材場之暫時地儲存在 上述各種工廠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之儲存場,通常,因為聚集地儲存許多高溫散熱物體,所以熱密度變高,而且像在上述鋼坯場之儲存場或卷材場,當新搬入剛製造後之高溫狀態之鋼坯等鋼片或熱軋卷材等時,由於從先搬入之長時間滯留在該場進行過充分散熱者,會被依序搬出,而儲存在內部之高溫散熱物體之總量不會有很大變化,所以所儲存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量之總合亦不會有很大變化、及因為該等物體之大多數之散熱是在該場內進行,所以在該場內可以有效率地回收高溫散熱物體所具有之熱。因此根據上述事實發現,在製造時進行熱之投入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之暫時儲存場,可以獲得聚集儲存之高溫散熱物體所帶來的高熱密度,從儲存之高溫散熱物體之熱量之總合不會有很大變化、及大多數之散熱在該場內進行,所以可以使儲存場內之空氣穩定而且有效率地升溫,若使用該升溫之空氣所產生之上升氣流,則可儘可能不會浪費高溫物體保有能量地進行穩定之發電而完成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可有效率地回收在各種工廠利用熱之投入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來進行發電。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對於既設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不需要建築物頂部之大幅改造工程,可以在不會妨礙既設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作業下加以導入。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高溫散 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可使儲存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內之高溫散熱物體、與導入到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內之空氣之熱交換時間增大,而能提高利用與高溫散熱物體之傳熱對流之對流傳熱升溫之空氣之溫度上升,使在排氣塔內上升之空氣之密度更降低,增大在排氣塔內上升之升溫空氣之運動能量,使利用發電輪機可回收之能量可以更增大。另外,本發明之更另一目的是提供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可使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被加溫產生浮力之流動氣體總量,比起只利用自然對流傳熱之情況時較增大,更可增大利用發電輪機可回收之能量。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所具有之構造是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部,設置頂部朝向上方延伸成為筒狀部而構成之通氣道,在該通氣道之上述筒狀部之預定位置,設置以上升氣流進行發電之發電輪機成為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發電。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下部設置吸氣口。
另外,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內側,設置輻射受熱面板,並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預定間隙。
在上述之各個構造中,亦可以在不會與儲存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上部之高溫散熱物體互相干涉之預定位置,朝上下方向配置輻射受熱面板。
另外,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使高溫散熱物體為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使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為用來暫時地儲存上述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
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使鋼鐵中間製品為利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使暫時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為卷材場。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使高溫散熱物體為利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在暫時聚集地儲存該熱軋卷材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一側部,以可供給氣流之方式,連通地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之熱軋卷材搬出側端部連接。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在暫時聚集地儲存熱軋卷材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除了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連接側之一側部外,在側壁之內側設置輻射受熱面板。
在上述各構造中,亦可以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地板部設置簾狀構件,用來載置高溫散熱物體。
另外,在上述各構造中,亦可以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內底部鋪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
與上述者不同之另一形態亦可以使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預定位置,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在與建築物分開設在外部之延伸在上下方向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另外,在排氣塔或連結導管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將在建築物內升溫產生 有浮力之空氣經由連結導管導引向排氣塔,利用在排氣塔內流通時之氣流進行發電。
另外,亦可以使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預定位置,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在與建築物分開設在外部之延伸在上下方向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建築物內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用來對被儲存在該建築物內之高溫散熱物體進行水之噴霧,在排氣塔或導管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另外,將在建築物內升溫產生有浮力之空氣、與利用水噴霧噴嘴噴霧之水被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蒸發所產生之水蒸氣,經由上述連結導管導引向排氣塔,利用空氣和水蒸氣在排氣塔內流通時之氣流進行發電。
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使用既設之排氣設備之煙囪作為與建築物分開之排氣塔。
另外,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使高溫散熱物體為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使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到排氣塔之下端部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成為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使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為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使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到排氣塔之下端部之用來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之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儲存場建築物,為卷材場之建築物。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在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 連接排氣塔之下端部之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卷材場之建築物之一側部,以可供給氣流之方式,連通地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之熱軋卷材搬出側端部連接。
其次,作為與上述不同之另一形態,亦可以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中央部,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往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另外,亦可以在建築物之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置可以使空氣沿著建築物周壁之內面往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導管,成為通過各個空氣導管之朝向建築物內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之流入方向,俯視看成為一致朝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且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
另外,亦可以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中央部,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往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建築物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用來對被儲存在建築物內之高溫散熱物體進行水之噴霧。另外,在建築物之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置可以使空氣沿著建築物周壁之內面往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導管,成為通過各個空氣導管之朝向建築物內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之流入方向,俯視看成為一致朝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更且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另外,將利用空氣導管流入建築物內之在建築物內成為渦流之空氣、及水噴霧噴嘴所噴霧之水利用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蒸發產生之 水蒸氣,導引到排氣塔,空氣和水蒸氣在排氣塔內上升,利用上升氣流驅動發電輪機,用來進行發電。
另外,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使高溫散熱物體為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使在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有空氣導管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成為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使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為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使在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有空氣導管之用來暫時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儲存場之建築物,為卷材場之建築物。
作為與上述者不同之更另一形態,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預定位置,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往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另外,亦可以在建築物內部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經由供水管連接到供水泵,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
另外,亦可以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預定位置,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往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另外,在建築物內部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經由供水管連接到設在比水噴霧噴嘴之設置高度位置還高之位置之雨水槽,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
另外,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在建築物內部之頂 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多個之水噴霧噴嘴,在各個水噴霧噴嘴具備有個別對應之供水閥。
另外,在上述各個構造中,亦可以使高溫散熱物體為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使在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有水噴霧噴嘴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成為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
另外,在上述構造中,亦可以使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為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使在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有水噴霧噴嘴之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儲存場建築物,成為卷材場之建築物。
依照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時,可以發揮下列之優良效果。
(1)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部,設置頂部朝向上方延伸之成為筒狀部之通氣道,在該筒狀部之預定位置,設置利用上升氣流發電之發電輪機。利用此種方式,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所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主要係可利用對流傳熱使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空氣升溫,並使該升溫之空氣因密度降低所產生浮力而產生之上升氣流朝向上述通氣道之筒狀部集中地流通。另外,因為可以利用在該通氣道之筒狀部流通之上升氣流使上述發電輪機旋轉進行發電,所以可以有效利用上述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
(2)利用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的側壁下部設置吸氣口,可以從吸氣口將溫度較低之外部空氣取入到建築物內之下部,利用在建築物內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使被取入到建築物下部之空氣升溫,可以產生上升氣流。因此,在建築物內可以有效率地產生朝向通氣道之上升氣流,可以利用發電輪機進行有效率之發電。
(3)作成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的側壁內側,設置輻射受熱面板使其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預定間隙之構造,或作成在與儲存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上部之高溫散熱物體不會互相干涉之預定位置,將輻射受熱面板朝上下方向配置而設之構造。利用此種方式,除了利用來自高溫散熱物體之對流傳熱所帶來之建築物內之空氣升溫外,利用經由吸收高溫散熱物體放射之熱因而被加熱之上述輻射受熱面板之對流傳熱亦可以將建築物內之空氣加熱,所以可以增強在建築物內產生之上升氣流,可以增大利用發電輪機之發電量。另外,若作成為將上述輻射受熱面板設置成與側壁之間隔開預定間隙之構造,則可將在上述建築物內產生上升氣流之位置,限定在側壁之近旁。
(4)以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以暫時地儲存上述鋼鐵中間製品之儲存場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藉此可將在煉鋼廠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所保有之熱,有效地利用在發電。
(5)以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 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以卷材場作為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藉此可將以高溫狀態製造之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有效地利用在發電。
(6)在(1)之構造中,以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在暫時聚集地儲存該熱軋卷材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一側部,以可供給氣流之方式,連通地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之熱軋卷材搬出側端部連接,藉此可將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以高溫狀態製造之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有效地利用在發電。另外,可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內由熱壓軋處理步驟放出之熱,所加溫到比外部氣溫還高之空氣吸氣到儲存上述熱軋卷材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內。因此,可在建築物內接受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而更加提高升溫之空氣溫度,且可以提高通氣道之筒狀部上端出口之最終溫度,所以在通氣道之筒狀部流通之空氣之通氣強度可以增強,而能使利用發電輪機之發電量增大。
(7)在(6)之構造中,在暫時聚集地儲存熱軋卷材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除了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連接側之一側部外,在側壁之內側設置輻射受熱面板,藉此可以更提高建築物內之空氣升溫效率。因此,可以更增強在上述建築物內產生之上升氣流,可以達成發電量之更增大。(8)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地板部設置簾狀構件,用來載置高溫散熱物體,藉此在上述高溫散熱物 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內,可以使空氣通過上述簾狀構件之下側,對高溫散熱物體,或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或作為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之下側通氣。利用此種方式,可以促進上述高溫散熱物體,或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或作為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對建築物內之空氣之對流傳熱,可以使上述建築物內部之空氣更有效率地升溫,可以更增強在建築物內產生之上升氣流,可以達成發電量之更增大。
(9)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內底部鋪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藉此可以抑制該熱從建築物之底部向地底散熱。利用此種方式,可在上述建築物之內部使用於空氣升溫之熱量增加,可以提高建築物內之空氣升溫效率,所以可以達成產生在建築物內之上升氣流之增強,所導致的發電量之更增大。
(10)將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預定位置,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到與建築物分開而設在外部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並在排氣塔或連結導管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且將在建築物內升溫產生有浮力之空氣經由連結導管導引向排氣塔,而能利用流通在排氣塔內時之氣流進行發電。利用此種方式,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而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使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內之空氣升溫,將該進行升溫產生浮力後之空氣,經由連結導管導引到排氣塔之下端部,藉此使在排氣 塔內產生上升氣流,利用該上升氣流使發電輪機旋轉,可以用來發電。
(11)另外,排氣塔因為與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分開,所以實現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時,可以在預定日數實施排氣塔之建造工程,不會對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造成任何影響。利用此種方式,即使在將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導入到既設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情況時,亦可以避免妨礙既設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作業,可以繼續其作業。
(12)將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預定位置,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到與建築物分開而設在外部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並在建築物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用來對被儲存在建築物內之高溫散熱物體噴霧水。另外,在排氣塔或導管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將在建築物內升溫產生有浮力之空氣,和利用水噴霧噴嘴噴霧之水被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蒸發而產生之水蒸氣一起經由上述連結導管導引向排氣塔,利用空氣和水蒸氣在排氣塔內流通時之氣流進行發電。利用此種方式,除了與上述(11)(12)同樣之效果外,使利用水噴霧噴嘴噴霧之水被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蒸發,藉此產生大量之升溫水蒸氣,使該產生之水蒸氣合流在從建築物經由連結導管被導引向排氣塔之空氣流,而可以用來使在排氣塔內上升之升溫之氣體量增大。利用此種方式,使在排氣塔內上升之氣流之風速大幅 地增大,利用發電輪機可回收之能源更增大,可以使發電輪機之輸出格外地增加。
(13)透過使用既設之排氣設備之煙囪作為與建築物分開之排氣塔,因為可以省略排氣塔之建造工程,所以可以更容易地實現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
(14)以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以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之儲存場之建築物,作為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到排氣塔之下端部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藉此可將在煉鋼廠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所保有之熱,回收作為有效利用在發電之能源。
(15)以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以卷材場之建築物作為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到排氣塔之下端部之用來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儲存場建築物。利用此種方式,可將以高溫狀態製造之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回收作為有效利用在發電之能源。
(16)在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排氣塔之下端部之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之卷材場之建築物之一側部,以可供給氣流之方式,連通地與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之熱軋卷材搬出側端部連接。利用此種方式,由於可將在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內利用熱壓軋處理步驟所放出之熱加溫成為比外部氣溫熱之空氣,吸氣到儲存熱軋卷材之卷材場之建築物內,所以可將在建築物內接受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而升溫之空氣之溫度更加提高。另外,因為也可以使 從卷材場之建築物經由連結導管導引向排氣塔之空氣之溫度更為提高,所以排氣塔內之上升氣流之流速可以增強,利用發電輪機之發電量可以增大。
(17)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中央部,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另外,在建築物之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置可以使空氣沿著建築物周壁之內面朝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導管,成為使通過各個空氣導管之朝向建築物內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之流入方向,俯視看成為一致朝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並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發電。利用此種方式,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而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使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內之空氣升溫,使由該升溫之空氣產生的浮力而產生之上升氣流,集中地流通到連接至建築物之頂棚之中央部之排氣塔,可以使發電輪機旋轉進行發電。另外,於隨著建築物內升溫之空氣朝向排氣塔流動,通過設在建築物之周壁之各個空氣導管,將建築物外部之空氣導引到建築物內時,經由各個空氣導管流入之空氣流之方向,係沿著建築物之周壁之水平方向,而且俯視看為一致朝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所以在建築物內可以產生鉛直成分較少之渦流之空氣流。利用此種方式,建築物內之空氣與高溫散熱物體之熱交換時間可以增大,可以使建築物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升溫,可以將產生有更大 浮力之經升溫之空氣導引向排氣塔。利用此種方式,可以使在排氣塔之內部上升之空氣量增大,可以使利用發電輪機可回收之能源增大,所以發電輪機之輸出可以增加。
(18)因此,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裝設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預定初期成本之回收期間可以縮短。
(19)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中央部,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並在建築物內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用來對被儲存在建築物內之高溫散熱物體進行水之噴霧。另外,在建築物之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置可以使空氣沿著建築物周壁之內面朝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導管,成為通過各個空氣導管之朝向建築物內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之流入方向,俯視看成為一致朝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另外,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將經由空氣導管流入建築物內之在建築物內成為渦流之空氣,和水噴霧噴嘴所噴霧之水利用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蒸發產生之水蒸氣導引向排氣塔,空氣和水蒸氣在排氣塔內上升,利用上升氣流驅動發電輪機,用來進行發電。利用此種方式,除了與上述(17)(18)同樣之效果外,利用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使水噴霧噴嘴所噴霧之水蒸發,用來產生大量之升溫之水蒸氣,使該產生之水蒸氣在建築物內合流在成為渦流之空氣流,可以用來增大從建築物內朝向排氣塔流動之升 溫之氣體之量。因此,在排氣塔之內部上升之氣流之風速可以大幅地增大,可以使發電輪機之輸出格外地增加。
(20)以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以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作為在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有空氣導管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利用此種方式,在煉鋼廠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所保有之熱,可以回收作為有效利用在發電之能源。
(21)以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以卷材場之建築物,作為在周壁之預定多個位置設有空氣導管之用來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儲存場建築物,利用此種方式,可將以高溫狀態製造之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回收作為有效利用在發電之能源。
(22)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預定位置,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建築物內部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經由供水管連接到供水泵。另外,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利用上升氣流發電,所以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而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使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空氣升溫,和利用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使由水噴霧噴嘴噴霧之水蒸發,可以產生大量之升溫水蒸氣。另外,使升溫之空氣和水蒸氣產生浮力而產生之上升氣流,集中向排氣塔地流通,可以使發電輪機旋轉進行發電。 因此,當與只利用對流傳熱使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空氣升溫情況比較時,可使在排氣塔上升之氣流之風速大幅地增大,可以使利用發電輪機可回收之能量增大,所以可以使發電輪機之輸出格外地增加。
(23)因此,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裝設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預定初期成本之回收期間可以縮短。
(24)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預定位置,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建築物內部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經由供水管連接到設在比水噴霧噴嘴之設置高度位置還高之位置之雨水槽。另外,在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利用上升氣流發電,可以獲得與上述(22)(23)同樣之效果。另外,由於可將雨水槽內之雨水利用落下能量對設在建築物之頂棚部之各個水噴霧噴嘴供給作為噴霧用之水,所以對各個水噴霧噴嘴之供水預定供水能源可以減少,且因為可以回收被儲存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作為能源,所以消耗之能源可以減少。
(25)在建築物內部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多個之水噴霧噴嘴,在各個水噴霧噴嘴具備有個別對應之供水閥,藉此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內,可以對比較高溫之高溫散熱物體群選擇性地利用水噴霧噴嘴噴霧水。利用此種方式,可以使噴霧之水有效率地蒸發而產生水蒸氣,並可 以事先防止未蒸發之水滯留在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內。
(26)以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以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作為在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有水噴霧噴嘴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利用此種方式,可將在煉鋼廠以高溫狀態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所保有之熱回收作為有效利用在發電之能源。
(27)以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以卷材場之建築物作為在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有水噴霧噴嘴之暫時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利用此種方式,可將以高溫狀態製造之熱軋卷材所保有之熱回收作為有效利用在發電之能源。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
第1圖是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之一實施形態,表示運用在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用來暫時地儲存利用鋼鐵一貫煉鋼廠等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成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2)之卷材場1之情況,具有以下之構造。
亦即,將在熱壓軋設備伴隨著熱之投入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以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被暫時儲存之方式而設的卷材場建築物3之頂棚部,設置通氣道4使其下部成為近似四角錐形狀,頂部朝向上方延伸預定尺寸的筒狀部4a,並在上述筒狀部4a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5。
另外,在上述建築物3之四方之側壁6於下端部設置供氣口7。
另外,雖未圖示,但卷材場建築物3之熱軋卷材2之搬入口與搬出口係只要設在卷材場建築物3之預定側壁6,且具備有可開閉之門即可。另外,在該搬入口與搬出口之門下端部亦可以設置與上述吸氣口7同樣之吸氣口。
另外,在建築物3內亦可以設成具備有未圖示之熱軋卷材2搬運手段。
在裝設有上述方式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之卷材場1之建築物3,將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在轉移到下一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如此一來,卷材場建築物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對建築物3內之空氣進行熱轉移,用來使建築物3內之空氣升溫。該經升溫之空氣因密度降低所產生之浮力而在建築物3內上升,並朝向頂棚部之通氣道4流動,在通氣道4之筒狀部4a內部流通之後,從筒狀部4a之未圖示之上端出口釋放出到外部。這時,建築物3內之空氣朝向通氣道4上升,利用設在建築物3四方之壁面下端部之吸氣口7,將低溫之外部空氣導入到建築物3內,然後,利用該吸氣口7導入到建築物3內之空氣接受來自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依序升溫,與上述同樣地,成為在建築物3內朝向通氣道4上升。因此,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如第1圖之箭頭A所示,從四 方之側壁6之吸氣口7,經由建築物3內部朝向通氣道4上升之後,在該筒狀部4a從下向上流通,產生空氣之上升氣流。利用該上升氣流驅動設在通氣道4之筒狀部4a之發電輪機5,用來進行風力發電。
利用此種方式,依照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時,將剛製造後之具有高溫之熱軋卷材2聚集地儲存,藉此在熱密度變高之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可利用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有效率地使空氣升溫。因此,利用以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有效率升溫之空氣,可以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有效率地產生上升氣流。利用此種方式,可以有效率地驅動設在通氣道4之筒狀部4a之發電輪機5,可以進行效率良好之發電。
另外,在卷材場1通常係設成當依序搬入有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2時,在既儲存於卷材場1之熱軋卷材2之中,最先搬入者,亦即,最長時間散熱之溫度變低之熱軋卷材2通過未圖示之搬出口依序被搬出,所以儲存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之熱軋卷材2保有之熱量總和不會有很大之變化。結果是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利用於藉全部之熱軋卷材2使空氣升溫之熱量可以長期間維持不變,所以可以進行空氣之穩定升溫,可以在通氣道4之筒狀部4a使穩定之空氣之上升氣流流通。因此,利用發電輪機5可以穩定地發電。
其次,第2圖表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第1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1圖同樣之構造中, 於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各個側壁6之內側,將作成可以有效率吸收輻射熱之輻射受熱面板8,配置成輻射受熱面板與各個側壁6之表面之間以預定間隙,例如,數公分至十公分左右之間隔,覆蓋在設於各個側壁6之下端部之吸氣口7之內側之位置至各個側壁6之上端部,並利用未圖示之固定具安裝在對應之側壁6。
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之形成,例如,可以在鋁製之多孔板進行紅外線區域之高波長吸收效率之表面塗裝。
另外,雖未圖示,但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搬入口和搬出口之門之內側,亦可以以預定間隔安裝輻射受熱面板8。
其他之構造與第1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當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將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到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儲存時,建築物3內之空氣被來自各個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升溫。另外,由卷材場建築物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所釋放出之輻射熱(圖中以虛線表示,在以下之圖中亦同)被設在各個側壁6之內側之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有效率地吸收,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被加熱,所以利用來自輻射受熱面板8之對流傳熱,使存在於其表面附近之空氣升溫。這時,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因為其下端部配置在設於卷材場建築物3之各個側壁6下端 部之吸氣口7之內側,所以通過各個吸氣口7被導入到建築物3內之低溫之外部空氣,被來自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之對流傳熱有效率地升溫,利用所產生之浮力通過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和對應之側壁6之間,產生朝向頂棚部之上升氣流。
利用此種方式,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以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作為熱源,利用升溫之空氣在建築物3內上升,產生朝向頂棚部之通氣道4之在筒狀部4a流通之上升氣流,所以可以驅動發電輪機5進行發電,可以獲得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
另外,配置在各個側壁6之內側之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主要係吸收熱軋卷材2之輻射熱而被加熱,產生從輻射受熱面板8對空氣之對流傳熱,以進行在建築物3內之空氣之升溫,所以可以將在建築物3之內部產生大上升氣流之區域,限制在各個側壁6附近之區域。因此,可以抑制升溫之空氣之上升氣流接觸到設置於建築物3之中央部附近之未圖示之機器之問題。
其次,第3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1圖同樣之構造中,於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上部,在與儲存之熱軋卷材2或搬運該熱軋卷材2時不會干涉之位置,將與第2圖所示之輻射受熱面板8同樣之輻射受熱面板8,配置在不會妨礙在建築物3內部產生之空氣上升氣流之方向,例如,配置在垂直延伸方向,透過未圖示之固定具安裝在上述建 築物3之預定位置或通氣道4之預定位置。
其他之構造與第1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若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將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到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則建築物3內之空氣會被來自各個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升溫。另外,由卷材場建築物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所釋放出之輻射熱被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有效率地吸收,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被加熱,所以利用來自輻射受熱面板8之對流傳熱,使存在於其表面附近之空氣升溫。
利用此種方式,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亦能以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作為熱源,利用升溫之空氣在建築物3內上升,產生朝向頂棚部之通氣道4之在筒狀部4a流通之上升氣流,而利用發電輪機5進行發電,可以獲得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另外,由於輻射受熱面板8之存在,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比較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空氣升溫,可以更增強所產生之上升氣流,所以可以達成發電量之增大化。
第4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1圖同樣之構造中,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地板部設置簾狀構件9,將搬入到卷材場1之熱軋卷材2載置在簾狀構件9之上側,藉此可 以通過簾狀構件9之下側從下方對各個熱軋卷材2通氣。
簾狀構件9只要能夠耐熱軋卷材2之重量、及剛搬入到卷材場1後之具有高溫之熱軋卷材2之溫度,即可以使用任意之材質者。
其他之構造與第1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若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將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到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則建築物3內之空氣會被來自各個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升溫。這時,可以通過設在卷材場1之地板部之簾狀構件9之下側對各個熱軋卷材2下方通氣,所以通過設在建築物3四方之壁面下端部之吸氣口7從外部取入之低溫之外來空氣通過簾狀構件9之下側,從下方被引導向各個熱軋卷材2。利用此種方式,在各個熱軋卷材2之下部或熱軋卷材2彼此之間亦成為可以通氣,所以可以促進各個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對空氣之對流熱之傳達,可以使卷材場建築物3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升溫,可以達成在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之增強。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亦是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以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作為熱源,利用升溫之空氣在建築物3內產生上升氣流,可以利用設在頂棚部之通氣道4之筒狀部4a之發電輪機5進行發電,可以獲得與第1圖之 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另外,因為可以更增強在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所以當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比較時,可以達成發電量之增大。
第5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1圖同樣之構造中,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內底部舖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10,例如,耐火隔熱磚等隔熱材料10,使建築物3之內底部成為隔熱構造,可以用來抑制從該建築物3散熱到地底之熱量。
其他之構造與第1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若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將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到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則建築物3內之空氣會被來自上述各個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升溫。這時,透過在卷材場1之內底部舖設隔熱材料10,即使利用來自熱軋卷材2之熱傳導或輻射使建築物3之內底部變熱,亦可以抑制該熱散熱到建築物3之下方之地底。利用此種方式,因為可抑制熱從該建築物3散熱到地底,且在建築物3之內部供給空氣之升溫之熱量增加,所以可以提高建築物3內之空氣之升溫效率,可以達成在該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之增強。
結果,依照本實施形態,亦可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 內,以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作為熱源,利用升溫之空氣在建築物3內產生上升氣流,並利用設在頂棚部之通氣道4之筒狀部4a之發電輪機5進行發電,可以獲得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另外,因為可以更增強在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所以當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比較時,可以達成發電量之增大。
第6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應用例。在該實例中,與第1圖同樣地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頂棚部設置通氣道4,在該通氣道4之筒狀部4a設置發電輪機5,使成為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搬入口側之一側部,連通地連接到以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製造熱軋卷材2的熱壓軋設備11之建築物12之熱軋卷材2取出側之端部,在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12設置成為一體之卷材場1之建築物3。
另外,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為了作成為可以將空氣從熱壓軋設備11之建築物12引入,將側壁6之吸氣口7省略。其他之構造與第1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當將利用熱壓軋設備11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搬入到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並在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時,與第1圖之裝置同樣地,建築物3內之空氣主要係利用卷材場建築物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之對流傳熱進行升溫,使密度降低,利用所產生之浮力在建築物3內上升,朝向頂棚部 之通氣道4流動,而產生在筒狀部4a之內部流通的上升氣流。
依照上述之方式,當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之空氣朝向通氣道4上升時,經由建築物3之與熱壓軋設備11之建築物12連接之位置,將建築物12內之環境空氣吸氣向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該空氣在建築物3內利用來自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依序地升溫。這時,在熱壓軋設備11之建築物12內,利用在熱壓軋處理步驟所釋放出之熱使建築物12內之環境空氣比外部氣溫高,經由將其取入到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接受來自熱軋卷材2之對流傳熱進行升溫,可以更提高空氣之溫度,因為可以提高設在頂棚部的通氣道4之筒狀部4a之上端出口之空氣之最終溫度,所以可以增強在筒狀部4a流通之空氣之通風強度。
結果是依照本實施形態時,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亦能以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作為熱源,利用升溫之空氣在建築物3內上升,朝向頂棚部之通氣道4流動,產生在筒狀部4a流通的上升氣流,可以利用發電輪機5進行發電,可以獲得與第1圖之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另外,因為可以增強驅動發電輪機5之上升氣流之通風強度,所以可以增大發電量。
第7圖和第8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6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6圖同樣之構造中,除了卷材場1之建築物3和熱壓軋設備11之建築物 12之連接位置外,在其他3方之側壁6內側設置與第2圖同樣之輻射受熱面板8。
其他之構造與第6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本實施形態亦可以獲得與第6圖之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另外,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設置在3方之側壁6內側之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吸收熱軋卷材2之輻射熱因而被加熱,產生從各個輻射受熱面板8對空氣之對流傳熱。利用此種方式,可以使建築物3內之空氣之升溫效率更高,因為可以使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更增強,所以可以達成發電量之更增大。
另外,本發明並不只限於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只要是利用在通氣道4之筒狀部4a流通之上升氣流可以驅動發電輪機5者,亦可以適當地變更在通氣道4之筒狀部4a設置發電輪機5之高度位置。
在第6圖之實施形態,第7圖及第8圖之實施形態,在與卷材場1之建築物3上部所儲存的熱軋卷材2或搬運熱軋卷材2時不會發生干涉之位置,亦可以設置與第3圖同樣之輻射受熱面板8。依照此種方式,可以使建築物3內部之空氣更有效率地升溫,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可以更增強,所以可以達成發電量之更增大。
在第2圖之實施形態、第3圖之實施形態、第6圖之實施形態、第7圖及第8圖之實施形態,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地板部亦可以設置與第4圖同樣之簾狀構件9。 如此一來,可以使空氣對各個熱軋卷材2之下側通氣,因為可利用各個熱軋卷材2所保有之熱促進對建築物3內空氣之對流傳熱,所以建築物3內部之空氣更有效地升溫,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更增強,可以達成發電量之更增大。
在第2圖之實施形態、第3圖之實施形態、第4圖之實施形態、第6圖之實施形態、第7圖及第8圖之實施形態,在卷材場1之建築物3之內底部亦可以舖設與第5圖同樣之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10。如此一來,透過抑制從卷材場1之建築物3底部對地底之散熱,因為可在建築物3之內部使供應給空氣升溫之熱量增加,所以可以提高建築物3內之空氣之升溫效率,可以達成在建築物3內產生之上升氣流之增強,並達成發電量之更增大。
其次,第9圖是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之另一實施形態,表示應用在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用來暫時儲存利用鋼鐵一貫煉鋼廠等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成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102)之卷材場101之情況,具有以下之構造。
將在熱壓軋設備伴隨著熱之投入所製造之熱軋卷材102,以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被暫時地儲存之方式而設的卷材場建築物103之外部,於離開建築物103具有所需距離之預定地基,設置排氣塔104成為與建築物103分開地建造,在其內部具備有朝上方延伸預定尺寸之煙囪狀空氣流路104a。
另外,在建築物103之一側壁之上部附近設置排氣口105,排氣口105和排氣塔104之煙囪狀空氣流路104a之下部位置經由連結導管106進行連結。另外,在排氣塔104之上下方向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107。
在建築物103之側壁中,除了設有用以連接連結導管106之排氣口105之一側壁外,在各個側壁之預定位置設置吸氣口108。
另外,未圖示之卷材場建築物103的熱軋卷材102之搬入口和搬出口亦可以設在卷材場建築物103之預定側壁,具備有可開閉之門。另外,在搬入口和搬出口之門之下部亦可以設置與吸氣口108同樣之吸氣口。
另外,在建築物103內亦可以具備有熱軋卷材102之未圖示之搬運手段。
另外,連結導管106在其外周之全面設置未圖示之隔熱材料,以事先防止溫度降低之狀態將從卷材場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排出之空氣109導引到排氣塔104,用來將在排氣塔104之內部流通之空氣109之溫度儘可能地保持在高溫度。符號104b為排氣塔104之支持構造物。
在裝設有上述方式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之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將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102,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以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成為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如此一來,卷材場建築物1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熱移 動到建築物103內之空氣109,用來使建築物103內之空氣109升溫。該已升溫之空氣109因為密度降低而產生浮力,所以在建築物103內上升後朝向設在建築物103之一側壁之上部附近之排氣口105流動,經由排氣口105通過連結導管106被導引到排氣塔104之煙囪狀空氣流路104a之下部,在排氣塔104之煙囪狀空氣流路104a上升後,從排氣塔104之上端出口排放出到外部。
依照上述之方式,在建築物103內經升溫之空氣109利用排氣口105經由連結導管106被導引向排氣塔104,利用設在建築物103側壁之各個吸氣口108將低溫之外部空氣導入到建築物103內。因此,在建築物103內產生從各個吸氣口108通過建築物103內依序朝向上述排氣口105之空氣109之流動,在空氣109通過建築物103內之期間,空氣109利用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以對流傳熱依序地升溫。
利用此種方式,因為從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使升溫之產生有浮力之空氣109,經由連結導管106依序地朝向排氣塔104流動,所以在排氣塔104之煙囪狀空氣流路104a內產生從下向上流通之空氣109之上升氣流。然後,利用該上升氣流驅動設在排氣塔104之發電輪機107,用來進行風力發電。
依照此種方式之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時,聚集地儲存剛製造後之具有高溫之熱軋卷材102,在熱密度變高之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內,將利用 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可以有效率地使空氣109升溫。另外,將利用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有效率地升溫而產生有浮力之空氣109,從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通過連結導管106導引向外部之排氣塔104,可以在排氣塔104內有效率地產生上升氣流。利用此種方式,可以有效率地驅動設在排氣塔104之發電輪機107,進行有效率之發電。
另外,排氣塔104因為設在與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不同之地基,所以在實現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上,可以在預定日數實施排氣塔104之建造工程,而不會對卷材場101造成任何影響。另外,在卷材場之建築物103之側壁設置排氣口105或吸氣口108之工程可以容易地實施。因此,在將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導入到既設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卷材場101之情況時,也可以避免既設之卷材場101之作業發生障礙,可以繼續作業。
其次,第10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9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9圖同樣之構造中,使與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之設有排氣口105之一側壁相對向之另一側部,連通地連接到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製造熱軋卷材102之熱壓軋設備110之建築物111之熱軋卷材102之取出側之端部,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111和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設置成為一體。
另外,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以可以將空氣從熱壓軋設備110之建築物111引入之方式,將側壁之吸氣 口108省略。其他之構造與第9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時,當將在熱壓軋設備110製造之熱軋卷材102搬入到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內,並在移到下一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時,與第9圖之實施形態同樣地,建築物103內之空氣主要係利用卷材場建築物1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之對流傳熱進行升溫。而且,利用該升溫使密度降低,產生浮力之空氣109利用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經由連結導管106被導引到排氣塔104,在排氣塔104內產生上升氣流。
依照上述之方式,當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內之空氣利用排氣口105經由連結導管106被導引到排氣塔104時,在建築物103之與熱壓軋設備110之建築物111連接之位置,利用在熱壓軋設備110之建築物111內之熱壓軋處理步驟所釋放出之熱,使已比外部氣溫高之環境空氣被導引到卷材場101之卷材場建築物103內。利用此種方式,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內接受來自熱軋卷材102之對流傳熱進行升溫,可以使空氣109溫度成為更高。因此,利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經由連結導管106被導引向排氣塔104之空氣109之溫度可以成為更高,所以在排氣塔104內利用升溫之空氣109之浮力所產生之上升氣流之流速可以增強,利用發電輪機107之發電量可以增大。
其次,第11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9 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在與第9圖同樣之構造中,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內之頂棚部設置多個水噴霧噴嘴112,對應到位於建築物103內之熱軋卷材102之配置。另外,在各個水噴霧噴嘴112分別連接利用建築物外部之供水泵113導引水115之供水管114,利用供水泵113通過供水管114供給之水115,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112可以對儲存在建築物103內之熱軋卷材102,以霧狀或噴淋狀進行噴霧。
另外,在連接至各個水噴霧噴嘴112之供水管114上,具備有與各個水噴霧噴嘴112之每一個個別對應之供水閥116,可以個別地切換來自各個水噴霧噴嘴112之水115之噴霧或停止噴霧。利用此種方式,在被儲存於建築物1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102中,例如,從搬入到建築物103起未經過很長之場滯留時間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只使與被配置在其上方之水噴霧噴嘴112對應之供水閥116開放,可以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選擇性地進行噴霧水115。
另外,利用供水泵113供給到各個水噴霧噴嘴112之水115,可以使用例如製造熱軋卷材102之熱壓軋設備之熱壓軋之冷卻步驟所使用後之經加溫(變熱)之冷卻水。利用此種方式,當利用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使利用水噴霧噴嘴112噴霧之水115蒸發時,使水115升溫至蒸發溫度預定顯熱部份之能量可以減少,所以可以成為有利於利用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提高水蒸氣117之產生效率之 構造。
其他之構造與第9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時,與第9圖之裝置同樣地,在儲存有熱軋卷材102之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將利用儲存之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以對流傳熱升溫之空氣109,從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經由連結導管106導引到排氣塔104。
這時,在被儲存於建築物1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102中,當使與被配置在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上方之各個水噴霧噴嘴112對應之供水閥116開放時,利用供水泵113經由供水管114供給之水115,以霧狀或噴淋狀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噴霧。另外,對該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噴霧之水115之水滴,其一部份與利用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以對流傳熱升溫之空氣109接觸,藉以在落下途中被加熱而蒸發。另外,噴霧之水滴之剩餘部份下降到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接觸在各個熱軋卷材102之水滴被各個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直接加熱而蒸發。
依照上述之方式,當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112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噴霧之水115被熱軋卷材102群所保有之熱直接加熱,或透過經升溫之空氣109被間接加熱,進行蒸發成為水蒸氣117時,其體積膨脹為一仟數百倍。因此,在建築物103內,在利用與熱軋卷材102之對 流傳熱升溫之空氣109,附加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112噴霧之水115蒸發所產生之多量之水蒸氣117,用來使升溫之氣體之量大幅地增加。
因此,在水蒸氣117以混合在升溫後之空氣109之狀態,從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經由連結導管106朝向排氣塔104流動,所以在排氣塔104,在煙囪狀空氣流路104a上升之氣流被增速。然後,利用該增速之上升氣流驅動設在排氣塔104之發電輪機107,用來進行風力發電。
因此,依照本實施形態時,除了與第9圖之裝置同樣之效果外,利用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使利用水噴霧噴嘴112噴霧之水115蒸發,產生大量之水蒸氣117,該大量之水蒸氣117亦被導引向排氣塔104,可以使在排氣塔104上升之氣流之風速大幅地增大。利用此種方式,使發電輪機107可回收之能量增大,可以使發電輪機107之輸出格外地增加。
另外,卷材場101通常在依序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102時,會將既儲存在卷材場101之熱軋卷材102中之最先搬入者,亦即,最長時間散熱溫度變低之熱軋卷材102,經由未圖示之搬出口依序搬出。因此,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當新搬入具有大保有熱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之情況時,在裝設於各個水噴霧噴嘴112之每一個之供水閥116中,操作與位於新搬入之熱軋卷材102之上方之水噴霧噴嘴112對應之供水閥116使其開放,可以對新搬入到建築物103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 軋卷材102開始水之噴霧。
另外一方面,在既儲存於卷材場101之熱軋卷材102中,在噴霧之水115不能充分蒸發之程度為止,亦可以操作與溫度變低之熱軋卷材102上方之水噴霧噴嘴112對應之供水閥116使其閉合。
另外,為著搬運熱軋卷材102等當作業員進入到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時,亦可以停止從水噴霧噴嘴112噴霧水115。
另外,本發明並不只限於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亦可以將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之排氣口105設在建築物103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用以代替設在側壁之上部附近,設在建築物103之頂棚部之排氣口105亦可以經由連結導管106連結到排氣塔104之下部。
只要能夠利用在排氣塔104流通之上升氣流驅動發電輪機107,亦可以適當地變更在排氣塔104之設置發電輪機107之高度位置。另外,代替排氣塔104者亦可以在連結導管106設置發電輪機107。在此種情況,亦可以在連結導管106之一部份形成與發電輪機107之直徑對應之圓筒狀之流路,而在圓筒狀流路之部份安裝發電輪機107。
排氣塔104假如使用既設之設在排氣設備之煙囪時,排氣塔104之建造工程可以省略,可以更容易實現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另外,在此種情況亦可以考慮從既設之排氣設備通過煙囪排出之排氣之流量,流速,壓力等,以在煙囪流通之排氣不會逆流到卷材場101 之建築物103側之方式,適當決定安裝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排氣口105之連結導管下游側端部對煙囪之連接位置。
在第11圖之實施形態中是在設於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內之頂棚部之各個水噴霧噴嘴112,分別設有供水閥116用來個別地切換來自各個水噴霧噴嘴112之水之噴霧或停止噴霧,但是亦可以在被設置於建築物103之某範圍之多個水噴霧噴嘴112之每一個,設置一個供水閥116。另外,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當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102之位置被決定之情況時,在建築物103,亦可以只在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102之位置之上方,設置水噴霧噴嘴112。
另外,在上述各個實施形態之構造,亦可以附加設置利用儲存在建築物103內之熱軋卷材102所保有之熱,用來提高建築物103內之空氣之升溫效率之手段,例如,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之地板部,設置未圖示之簾狀構件9用來使空氣對各個熱軋卷材102之下側通氣,成為在簾狀構件之上側載置被搬入到卷材場101之熱軋卷材102之構造,或是附加在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之內底部舖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之構造,用來抑制熱從卷材場101之建築物103之底部散熱到地底。
其次,第12A圖及第12B圖至第14A圖及第14B圖表示作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例,應用在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用來暫時儲存利用鋼鐵一貫煉鋼廠等之熱壓軋 設備所製造之成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202)之卷材場201之情況,具有以下之構造。
到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將在熱壓軋設備伴隨熱之投入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02予以暫時儲存的卷材場建築物203之頂棚之中央部附近,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203之上側之延伸於上下方向之筒狀排氣塔204之下端部。這時,使排氣塔204之下端部204a成為喇叭狀,排氣塔204之內側和卷材場建築物203之頂棚面圓滑地連接,以此方式在排氣塔204之上下方向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205。
另外,在建築物203之成為周壁之四方之側壁206之下部之預定位置,設置空氣導管207使空氣(外部空氣)208沿著各個側壁206之內面朝水平方向流入,通過各個空氣導管207以水平方向流入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之流入方向,在俯視看成為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例如,如第12B圖所示,經過各個空氣導管207之空氣208之流入方向在俯視看全部一致地朝順時針方向。
若進行詳述,則例如,如第13A圖及第13B圖所示,空氣導管207係作成為NACA型之導管,使在水平方向延伸預定尺寸用來與建築物203內連通之開口部207a,成為沿著建築物側壁206之內面延伸在上下方向之矩形之開口部207a。另外,空氣導管207亦可以如第14A圖及第14B圖所示,作成為2次元傾斜型之導管,使在水平方向延伸預定尺寸用來與建築物203內連通之開口部207a,成為沿 著建築物側壁206之內面延伸在上下方向之矩形之開口部207a。利用此種方式,通過空氣導管207使空氣208從建築物外部流入到建築物203內,可以用來在建築物203內有效率地產生沿著側壁206之內面206a之水平方向之空氣208之流動。另外,第13A圖和第13B圖及第14A圖和第14B圖之符號206b表示側壁206之外面。
另外,空氣導管207之大小可以依照卷材場建築物203之規模、排氣塔204之高度、及經常儲存在建築物203內之熱軋卷材202之個數等適當地設定,使所獲得之空氣流入量可以相抵於利用被儲存在建築物203內之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以對流傳熱升溫之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在排氣塔204之內部上升從排氣塔204之上端開口排出到外部時之從建築物203內部流向外部之空氣放出量。另外,空氣導管207之設置數目亦可以適當地增減,使所獲得之空氣流入量可以相抵於從建築物203內部流向外部之空氣放出量。
另外,未圖示之卷材場建築物203之熱軋卷材202之搬入口和搬出口,亦可以設在卷材場建築物203之預定側壁206,使其具備有可開閉之門。另外,亦可以在搬入口和搬出口之門之下部設置與空氣導管207同樣之空氣導管。
另外,亦可以在建築物203內具備有未圖示之熱軋卷材202搬運手段。
在裝設有上述方式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 之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伴隨著熱之投入利用熱壓軋處理所製造之熱軋卷材202,並在移到下一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如此一來,卷材場建築物2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對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熱轉移,用來使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升溫。該升溫之空氣208因密度降低、並產生浮力而在建築物203內上升,朝向頂棚部之排氣塔204流動,在流通過排氣塔204之內部之後,從上端出口排放出到外部。
因此,藉由使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朝向排氣塔204上升,而將低溫之外部空氣從設在建築物203四方之側壁206之下部之各個空氣導管207導入到建築物203內。這時,從建築物203外部通過各個空氣導管207被導引到建築物203內部之空氣208之流動,成為沿著建築物203之側壁206內面206a流動。另外,空氣208之流動方向因為在俯視看全部一致地往順時針方向,所以通過各個空氣導管207流入到建築物203內部之空氣208之流動,主要是成為水平方向成分,成為可以容易地沿著建築物203之外周流動。因此,利用通過各個空氣導管207流入之空氣208之流動之慣性,在整個建築物203內,如第12B圖所示,形成鉛直成分較小之成為渦流之空氣208之流動。
在建築物203內成為渦流之空氣208之流動,因為鉛直成分較小,所以要到達設在建築物203頂棚部之中央附近之排氣塔204預定時間變長。利用此種方式,因為與配 置在卷材場建築物203內之廣大面積之各個熱軋卷材202之對流傳熱之熱交換時間增大,所以利用來自各個熱軋卷材202之對流傳熱升溫之空氣208之溫度上升成為更高。
利用此種方式,因為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之密度更降低,浮力增大,所以在建築物203內產生有浮力之空氣208被導引到排氣塔204,在其內部上升時之空氣208之流量增大。因此,利用流量增大之空氣208之上升氣流可進行設在排氣塔204之發電輪機205之驅動,可用來進行風力發電。
利用此種方式,依照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時,藉由聚集地儲存剛製造後之具有高溫之熱軋卷材202,在熱密度變高之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內,可以產生鉛直成分較少之空氣208之渦流,並可增加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之與各個熱軋卷材202之熱交換時間。利用此種方式,與在卷材場建築物203之側壁206設置只用來進行將外部空氣導入之開口之構造之情況比較,可以更有效率地使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升溫,可以將產生有更大浮力之經升溫之空氣208導引向排氣塔204。因此,在排氣塔204之內部上升之空氣量可以增大,利用發電輪機205可回收之能量可以增大,發電輪機205之輸出可以增加。
因此,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要裝設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預定初期成本之回收期間可以縮短。
其次,第15A圖及第15B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2A圖與第12B圖至第14A圖與第14B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係在與第12A圖與第12B圖至第14A圖與第14B圖同樣之構造中,乃在建築物203內之頂棚部,與被安置於建築物203內之熱軋卷材202之配置相對應地配置設有多個水噴霧噴嘴209。另外,在各個水噴霧噴嘴209分別連接有供水管211,利用建築物外部之供水泵210進行導引水212,而可將從供水泵210通過供水管211供給之水212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209對儲存在建築物203內之熱軋卷材202,以霧狀或噴淋狀進行噴霧。
另外,在連接至各個水噴霧噴嘴209之供水管211上具備有個別與各個水噴霧噴嘴209之每一個對應之供水閥213,成為可以個別切換來自各個水噴霧噴嘴209之水212之噴霧和停止噴霧之構造。利用此種方式,在被儲存於建築物2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02中,例如,對於從搬入到建築物203後未經過很長之場滯留時間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202群,只使與被配置在其上方之水噴霧噴嘴209對應之供水閥213開放,可以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選擇性地噴霧水212。
另外,利用供水泵210供給到各個水噴霧噴嘴209之水212,例如,可以使用製造熱軋卷材202之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之熱壓軋之冷卻步驟所使用後之已加溫(變熱)之冷卻水。利用此種方式,當利用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 熱使利用水噴霧噴嘴209噴霧之水212蒸發時,使水212升溫至蒸發溫度預定顯熱部份之能量可以減少,可以成為有利於利用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提高水蒸氣214之產生效率之構造。
其他之構造與第12A圖及第12B圖至第14A圖及第14B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時,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在儲存有熱軋卷材202之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使空氣208通過設在四方之側壁206之各個空氣導管207流入到建築物203內,可以用來在建築物203產生成為鉛直成分較小之渦流之空氣208之流動。
另外,在被儲存於建築物2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202中,當使與被配置在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202群之上方之各個水噴霧噴嘴209對應之供水閥213打開時,利用供水泵210經由供水管211供給之水212,以霧狀或噴淋狀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102群噴霧。另外,對該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202群噴霧之水212之水滴,其一部份與利用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進行了對流傳熱升溫之空氣208接觸,而在落下途中被加熱而蒸發。另外,噴霧之水滴之其餘部份下降到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202群,接觸在各個熱軋卷材202之水滴被各個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直接加熱而蒸發。
當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209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202群噴霧之水212被熱軋卷材202群所保有之熱直接加 熱,或經由升溫後之空氣208被間接加熱,進行蒸發成為水蒸氣214時,其體積膨脹為一仟數百倍。因此,在建築物203內,對於利用與熱軋卷材202之對流傳熱而升溫之空氣208,附加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209噴霧之水212之蒸發所產生之多量之水蒸氣214,用來使經升溫之氣體之量大幅地增加。
因此,在水蒸氣214以混合在經升溫之空氣208之渦流之狀態,朝向被設在建築物203之頂棚部中央附近之排氣塔204流動,在排氣塔204之內部流通之後,由上端出口放出到外部,藉此使在排氣塔204之內部上升之氣流增速。然後,利用該已增速之上升氣流驅動設在排氣塔204之發電輪機205,可用來進行風力發電。
依照本實施形態,除了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外,利用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使由水噴霧噴嘴209噴霧之水212蒸發,產生大量之水蒸氣214,該多量之水蒸氣214亦被導引向排氣塔204,可以使在排氣塔204內部上升之氣流之風速大幅地增大。利用此種方式,使發電輪機205可回收之能量增大,可以使發電輪機107之輸出格外增加。
因此,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要裝設本實施形態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預定初期成本之回收期間可以縮短。
另外,卷材場201通常在依序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202時,會將既儲存在卷材場201之熱軋 卷材202中之最先搬入者,亦即,最長時間散熱溫度變低之熱軋卷材202,通過未圖示之搬出口依序地搬出。因此,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當新搬入具有大保有熱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202之情況時,在裝設於各個水噴霧噴嘴209之每一個供水閥213中,操作與位於新搬入之熱軋卷材202之上方之水噴霧噴嘴209對應之供水閥213使其開放,可以對新搬入到建築物203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202開始水之噴霧。
另外一方面,在既儲存於卷材場201之熱軋卷材202中,在噴霧之水115不能充分蒸發之程度時,亦可以操作與溫度變低之熱軋卷材202之上方之水噴霧噴嘴209對應之供水閥213使其閉合。
另外,當為著搬運熱軋卷材202等而有作業員進入到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時,亦可以停止從水噴霧噴嘴209噴霧水212。
另外,本發明並不只限於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只要能夠利用在排氣塔204之內部流通之上升氣流驅動發電輪機205,亦可以適當地變更在排氣塔204之設置發電輪機205之高度位置。
另外,設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之側壁206之空氣導管207,在第13A圖及第13B圖例示NACA型之導管,在第14A圖及第14B圖例示2次元傾斜型之導管,但是只要能夠通過空氣導管207使建築物203外部之空氣208流入到建築物203之內部,產生沿著建築物203之側壁206 之內面206a之水平方向之空氣208之流動,亦可以使用圖示者以外之形式之空氣導管207。
設在建築物203之側壁206之空氣導管207之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之配置亦可以依照建築物203之形狀等適當地變更。
在第15A圖及第15B圖之實施形態中是在設於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內之頂棚部之水噴霧噴嘴209,分別設置供水閥213用來個別地切換來自各個水噴霧噴嘴209之水212之噴霧或停止噴霧,但是亦可依設於建築物203之某個範圍之多個水噴霧噴嘴209,設置1個供水閥213。另外,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當被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202之位置被決定之情況時,在建築物203亦可以只在被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202之位置之上方,設置水噴霧噴嘴209。
另外,亦可以附加利用被儲存在建築物203內之熱軋卷材202所保有之熱用以提高建築物203內之空氣208之升溫效率之手段,例如,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之地板部,設置使空氣208對各個熱軋卷材202之下側通氣用之未圖示之簾狀構件,在簾狀構件之上側載置被搬入到卷材場201之熱軋卷材202之構造,或附加在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之內底部,舖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用來抑制該熱從卷材場201之建築物203之底部散熱到地底之構造。
其次,第16圖表示作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例,應 用在作為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用來暫時儲存利用鋼鐵一貫煉鋼廠等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成為高溫散熱物體之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302)之卷材場301之情況,具有以下之構造。
在將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所製造之熱軋卷材302,移到下一個步驟之前暫時地儲存的卷材場建築物303之頂棚之預定位置,例如,在頂棚之中央部,連通地連接設在建築物303之上側之延伸於上下方向之筒狀之排氣塔304之下端部。這時,使排氣塔304之下端部304a成為喇叭狀,排氣塔304之內側和卷材場建築物303之頂棚面圓滑地連接,以此方式在排氣塔304之上下方向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305。
在建築物303四方之側壁306,於下端部設置吸氣口307。
另外,在建築物303之頂棚部,設置與建築物303內之熱軋卷材302之儲存位置對應之多個水噴霧噴嘴308。另外,在各個水噴霧噴嘴308分別連接有供水管310,利用建築物外部之供水泵309來導引水311,可以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308將由供水泵309通過供水管310供給之水311對儲存在建築物303內之熱軋卷材302,以霧狀或噴淋狀噴霧。
另外,在連接至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供水管310上具備有個別與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每一個對應之供水閥312,成為可以個別切換來自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水311 之噴霧和停止噴霧之構造。利用此種方式,在被儲存於建築物3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302中,例如,對於從搬入到建築物303起未經過很長之場滯留時間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只使與被配置在其上方之水噴霧噴嘴308對應之供水閥312開放,可以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選擇性地噴霧水311。
另外,利用供水泵309供給到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水311,例如,可以使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之熱壓軋之冷卻步驟所使用後之加溫(變熱)之冷卻水。利用此種方式,當利用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使利用水噴霧噴嘴308噴霧之水311蒸發時,由於可以使水311升溫至蒸發溫度預定顯熱部份之能量減少,所以可以成為有利於利用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提高水蒸氣之產生效率之構造。
另外,未圖示之卷材場建築物303之熱軋卷材302之搬入口及搬出口亦可以設在卷材場建築物303之預定側壁306,具備有可開閉之門。另外,在搬入口及搬出口之門之下端部亦可以設置與吸氣口307同樣之吸氣口。
另外,在建築物303內亦可以具備有未圖示之熱軋卷材302搬運手段。在此種情況,可以以使未圖示之搬運手段和各個水噴霧噴嘴308或供水管310不會互相干涉之方式決定各個之配置。
在裝設有上述方式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之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從未圖示之搬入口搬入在未圖示之熱壓軋設備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進行熱壓軋處理所 製造之熱軋卷材302,而在轉移到下一步驟之前以聚集狀態暫時地儲存。如此一來,卷材場建築物3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主要是利用對流傳熱對建築物303內之空氣熱轉移,用來使建築物303內之空氣升溫。該經升溫之空氣密度降低,並產生浮力,藉此在建築物303內上升,朝向頂棚部之排氣塔304流動,在排氣塔304之內部流通之後,從上端出口排放出到外部。
另外,建築物303內之空氣朝向排氣塔304上升,利用設在建築物303四方之壁面之下端部之吸氣口307,將低溫之外部空氣導入到建築物303內。然後,由該吸氣口307導入到建築物303內之空氣接受來自熱軋卷材302之對流傳熱依序升溫,成為在建築物303內朝向排氣塔上升。因此,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內,如第16圖之箭頭A所示,從四方之側壁306之吸氣口307,經由建築物303內部朝向排氣塔304上升之後,在該排氣塔304之內部從下向上流通,產生空氣之上升氣流。
另外,在被儲存於建築物303內之各個熱軋卷材302中,當使與被配置在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之上方之各個水噴霧噴嘴308對應之供水閥312打開時,利用供水泵309經由供水管310供給之水311,以霧狀或噴淋狀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噴霧。另外,對該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噴霧之水311之水滴,其一部份與利用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以對流傳熱之方式升溫之空氣接觸,而在落下途中被加熱而蒸發。另外,噴霧之水滴之其 餘部份下降到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接觸到各個熱軋卷材302之水滴被各個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直接加熱而蒸發。
依照上述之方式,在建築物303內,利用水噴霧噴嘴308對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噴霧之水311被熱軋卷材302群所保有之熱直接加熱,或經由升溫之空氣被間接加熱,進行蒸發成為水蒸氣時,其體積膨脹為一仟數百倍,所以成為升溫之多量之氣體。另外,所產生之升溫之多量之氣體之水蒸氣因密度降低,且產生浮力,所以如第16圖之二點鏈線之箭頭B所示,在與建築物303內之已升溫之空氣之氣流(箭頭A)混合之狀態,在建築物303內上升,朝向頂棚部之排氣塔304流動,在排氣塔304之內部流通之後,從上端出口排放出到外部。
利用此種方式,在排氣塔304之內部,除了升溫之空氣之上升氣流(箭頭A)外,亦產生在建築物303內發生之水蒸氣之上升氣流(箭頭B),藉此使在排氣塔304內上升之氣流增速。然後,利用該增速之上升氣流驅動設在排氣塔304之發電輪機,用來進行風力發電。
依照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聚集地儲存剛製造之具有高溫之熱軋卷材302,在熱密度變高之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內,利用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可以有效率地使空氣升溫。另外,利用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可以使利用水噴霧噴嘴308噴霧之水311蒸發,產生大量之水蒸氣,所以可以利用在建築物303內產生之 大量水蒸氣將上升氣流導引向上述排氣塔304。利用此種方式,當與在建築物303內只利用與熱軋卷材302之對流傳熱只將升溫之空氣之上升氣流導引向排氣塔304之情況比較時,可以使在排氣塔304之內部上升之氣流之風速大幅地增大。在該排氣塔304內之上升氣流速度之增大,因為增大利用發電輪機305可回收之能量,所以可以使發電輪機305之輸出格外增加。
利用此種方式,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要裝設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預定初期成本之回收期間可以縮短。
另外,卷材場301通常在依序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302時,係將既儲存在卷材場301之熱軋卷材302中之最先搬入者,亦即,最長時間散熱溫度變低之熱軋卷材302,通過未圖示之搬出口依序搬出。因此,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當新搬入具有大保有熱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之情況時,在裝設於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每一個之供水閥312中,操作與位於新搬入之熱軋卷材302之上方之水噴霧噴嘴308對應之供水閥312使其打開,可以對新搬入到建築物303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302開始水之噴霧。
另一方面,在既儲存於卷材場301之熱軋卷材302中,對應溫度降低到無法使噴霧之水311充分蒸發之程度之熱軋卷材302上方之水噴霧噴嘴308之供水閥312只要操作使其閉合即可。
另外,為著搬運熱軋卷材2等當作業員進入到卷材場1之建築物3時,亦可以停止從水噴霧噴嘴8噴霧水11。
第17圖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6圖之裝置之變化例。在該實例中,係在與第16圖同樣之構造中,將連接到被設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頂棚部之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供水管310之上游側,連接於比設在建築物303內之頂棚部之各個水噴霧噴嘴308還高之位置,例如,連接到設置在建築物303屋頂之上側之雨水槽313,以取代連接供水泵309之構造。另外,在雨水槽313安裝有用來收集地回收落在建築物303上之雨水之雨水回收機構314。
另外,雨水槽313只要能夠設置在比被設於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內頂棚部之各個水噴霧噴嘴308還高之位置,亦可以設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屋頂以外之位置。另外,來自未圖示之被設在比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還高之構造物之雨水回收機構之雨水,亦可以利用本身之重量回收到雨水槽313。另外,亦可以在雨水槽313設置自來水等供水手段,俾即使在萬一由於枯水使雨水槽313內之雨水變空時亦可以繼續進行將水311供給到各個水噴霧噴嘴308。
其他之構造與第16圖相同,在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之符號。
依照本實施形態時,除了可以獲得與第16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外,亦可以利用落下之能量將雨水槽 313內之雨水,供給到被設在建築物303之頂棚部之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作為噴霧用之水311。利用此種方式,由於對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供水預定供水能源可以減少,且回收儲存在卷材場301之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作為能源,所以消耗能源可以減少。
另外,本發明並不只限於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只要能夠利用在排氣塔304之內部流通之上升氣流驅動發電輪機305,亦可以適當地變更在排氣塔304設置發電輪機305之高度位置。
另外,在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中,所示者是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頂棚部涵蓋全面地設置水噴霧噴嘴308,利用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每一個所具備之供水閥312,來切換來自各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水311之噴霧或停止噴霧。但是,亦可以依被設置於建築物303之某一個範圍之多個水噴霧噴嘴308,設置1個供水閥312,利用供水閥312之操作,來切換來自被設置於建築物303之某一個範圍之多個水噴霧噴嘴308之水311之噴霧或停止噴霧。另外,當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302之位置被決定之情況時,亦可以在建築物303,只在被搬入新製造之具有大保有熱之熱軋卷材302之位置之上方,設置水噴霧噴嘴308。
在被設於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之側壁306之各個吸氣口307,亦可以設置防止逆流用之未圖示之氣閘(damper),用來只容許外部空氣從建築物303外部流入到 建築物303內,防止氣體從建築物303內部吹向外部。利用此種方式,當利用水噴霧噴嘴308將水311噴霧到被搬入建築物303內之比較高溫之熱軋卷材302群產生水蒸氣時,即使發生過剩之水蒸氣亦可以事先防止水蒸氣通過建築物303側壁306之各個吸氣口307,釋放到外部,可以將在建築物303內產生之水蒸氣全部導引向排氣塔304。
另外,利用儲存在建築物303內之熱軋卷材302所保有之熱用來提高建築物303內之空氣之升溫效率之各種手段,可附加之構造例如有: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側壁306,或與利用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上部之水噴霧噴嘴308噴霧之水、儲存之熱軋卷材302或熱軋卷材302之搬運不會產生干涉之位置,設置未圖示之輻射受熱面板之構造;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之地板部,設置用來使空氣對各個熱軋卷材302之下側通氣之未圖示之簾狀構件,在簾狀構件之上側載置被搬入到卷材場301之熱軋卷材302之構造;以及在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之內底部,鋪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用來抑制該熱從卷材場301之建築物303之底部散熱到地底之構造。
在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中均表示應用在卷材場(用來暫時儲存作為利用熱之投入所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在煉鋼廠製造之鋼鐵中間製品之熱軋卷材)之情況,但是亦可以應用在如同鋼坯場之中間鋼鐵製品之儲存場(用來暫時儲存在煉鋼廠利用伴隨著熱之投入以連續鑄造設備製造之鋼坯等之鋼片)。另外,只要是屬於在各種工廠利用隨著熱之 投入所製造之高溫散熱物體所保有之熱之進行散熱,同時在發送到下一步驟之前暫時聚集地儲存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的話,亦可以應用在任何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
另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當然可以施加各種變更。
1,101,201,301‧‧‧卷材場(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
2,102,202,302‧‧‧熱軋卷材(高溫散熱物體,鋼鐵中間製品)
3‧‧‧建築物
4‧‧‧通氣道
4a‧‧‧筒狀部
5‧‧‧發電輪機
6‧‧‧側壁
7‧‧‧吸氣口
8‧‧‧輻射受熱面板
9‧‧‧簾狀構件
10‧‧‧隔熱材料
11‧‧‧熱壓軋設備
12‧‧‧建築物
103‧‧‧建築物
104‧‧‧排氣塔
106‧‧‧連結導管
107‧‧‧發電輪機
109‧‧‧空氣(氣體)
110‧‧‧熱壓軋設備
111‧‧‧建築物
112‧‧‧水噴霧噴嘴
203‧‧‧建築物
204‧‧‧排氣塔
204a‧‧‧下端部
205‧‧‧發電輪機
206‧‧‧側壁(建築物之周壁)
207‧‧‧空氣導管
208‧‧‧空氣
209‧‧‧水噴霧噴嘴
211‧‧‧供水管
303‧‧‧建築物
304‧‧‧排氣塔
304a‧‧‧下端部
305‧‧‧發電輪機
306‧‧‧側壁
307‧‧‧吸氣口
308‧‧‧水噴霧噴嘴
309‧‧‧供水泵
310‧‧‧供水管
312‧‧‧供水閥
313‧‧‧雨水槽
第1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之一實施形態應用在卷材場之情況。
第2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變化例。
第3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另一變化例。
第4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更另一變化例。
第5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更另一變化例。
第6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圖之裝置之應用例。
第7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6圖之裝置之變化例。
第8圖是第7圖之X-X方向箭視圖。
第9圖是概略立體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應用在卷材場之情況。
第10圖是概略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9圖之裝置之變化例。
第11圖是概略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9圖裝置之變化例。
第12A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應用在卷材場之情況。
第12B圖是概略俯視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應用在卷材場之情況,表示建築物內之空氣之流動。
第13A圖是從建築物外側看之概略立體圖,用來表示第12圖之裝置之空氣導管之一實例。
第13B圖是從建築物內側看之概略立體圖,用來表示第12圖之裝置之空氣導管之一實例。
第14A圖是從建築物外側看之概略立體圖,用來表示第12圖之裝置之空氣導管之另一實例。
第14B圖是從建築物內側看之概略立體圖,用來表示第12圖之裝置之空氣導管之另一實例。
第15A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
第15B圖是概略剖斷俯視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表示建築物內之空氣之流動。
第16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應用在卷材場之情況。
第17圖是概略剖斷側面圖,用來表示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形態,為第16圖之裝置之應用例。
1‧‧‧卷材場(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
2‧‧‧熱軋卷材(高溫散熱物體,鋼鐵中間製品)
3‧‧‧建築物
4‧‧‧通氣道
4a‧‧‧筒狀部
5‧‧‧發電輪機
6‧‧‧側壁
7‧‧‧吸氣口

Claims (15)

  1. 一種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具有之構造是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中,至少以該高溫散熱物體的搬入口作為氣流供給口,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部,設置頂部朝向上方延伸成為筒狀部之通氣道,在該通氣道之上述筒狀部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以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發電,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內側,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數公分至十公分左右之間隙設有輻射受熱面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下部設有吸氣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在儲存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該高溫散熱物體之上方,在與儲存之該高溫散熱物體或搬運該高溫散熱物體時不會干涉之位置,以氣流順暢流通之方式,設置有朝上下方向配置之輻射受熱面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以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作為該高溫散熱物體,以用來暫時儲存該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作為該高溫 散熱物體儲存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以利用該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該高溫散熱物體之該鋼鐵中間製品,以卷材場作為暫時儲存該鋼鐵中間製品用之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以利用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該高溫散熱物體,在暫時聚集儲存該熱軋卷材之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一側部,以可供給氣流之方式,連通地與該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之熱軋卷材搬出側端部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地板部設置簾狀構件,用來載置該高溫散熱物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內底部鋪設具有耐高溫性之隔熱材料。
  9. 一種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具有之構造是使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預定位置,經由連結導管連通地 連接到與建築物分開而設在外部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並在該排氣塔或該連結導管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在建築物內升溫產生有浮力之空氣經由該連結導管被導引向該排氣塔,利用在該排氣塔內流通時之氣流進行發電;以煉鋼廠之鋼鐵中間製品之利用該煉鋼廠之熱壓軋設備所製造之熱軋卷材作為該高溫散熱物體,以暫時聚集地儲存鋼鐵中間製品用之儲存場之建築物之卷材場建築物,作為經由該連結導管連通地連接該排氣塔之下端部之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在該卷材場之建築物之一側部,以可供給氣流之方式,連通地與該熱壓軋設備之建築物之熱軋卷材搬出側端部連接,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內側,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數公分至十公分左右之間隙設有輻射受熱面板,且該輻射受熱面板的底部係設在高於該高溫散熱物體的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使用既設之排氣設備之煙囪作為與該建築物分開之該排氣塔。
  11. 一種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具有之構造是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中央部,連通地連接設在該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該建築物之周壁預定之多個位置,設置可以使空氣沿著該 建築物周壁之內面,朝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導管,通過該些空氣導管而朝向建築物內水平方向流入之空氣之流入方向,俯視來觀看時,成為朝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之任一方一致地流動,更且在該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發電,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內側,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數公分至十公分左右之間隙設有輻射受熱面板,且該輻射受熱面板的底部係設在高於該高溫散熱物體的位置。
  12. 一種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具有之構造是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預定位置,連通地連接設在該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該建築物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經由供水管連接到供水泵,更且在該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發電,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內側,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數公分至十公分左右之間隙設有輻射受熱面板,且該輻射受熱面板的底部係設在高於該高溫散熱物體的位置。
  13. 一種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具有之構造是在暫時聚集地儲存高溫散熱物體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之頂棚之預定位置,連通地連接設在該建築物之上側之朝上方延伸之排氣塔之下端部,在該建築物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水噴霧噴嘴,經由供 水管連接到設在比該水噴霧噴嘴之設置高度位置還高之位置之雨水槽,更且在該排氣塔之預定位置設置發電輪機,利用上升氣流進行發電,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側壁之內側,與對應之側壁之間隔開數公分至十公分左右之間隙設有輻射受熱面板,且該輻射受熱面板的底部係設在高於該高溫散熱物體的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在該建築物內部之頂棚部之預定位置設置多個水噴霧噴嘴,在該些水噴霧噴嘴具備有個別對應之供水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之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發電裝置,其中,在與利用在該高溫散熱物體儲存場之建築物上部之該水噴霧噴嘴所噴霧之水、儲存之該高溫散熱物體或該高溫散熱物體之搬運不會產生干涉之位置,以氣流順暢流通之方式,設置有朝上下方向配置之輻射受熱面板。
TW98103805A 2008-02-06 2009-02-06 高溫散熱物體儲藏場發電裝置 TWI472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6720A JP5338081B2 (ja) 2008-02-06 2008-02-06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JP2008320242A JP5463665B2 (ja) 2008-12-16 2008-12-16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JP2008323231A JP5499470B2 (ja) 2008-12-19 2008-12-19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JP2008332066A JP5499473B2 (ja) 2008-12-26 2008-12-26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0832A TW200940832A (en) 2009-10-01
TWI472681B true TWI472681B (zh) 2015-02-11

Family

ID=4095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3805A TWI472681B (zh) 2008-02-06 2009-02-06 高溫散熱物體儲藏場發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72965B2 (zh)
EP (1) EP2246560A4 (zh)
KR (1) KR101201873B1 (zh)
CN (2) CN102099573A (zh)
TW (1) TWI472681B (zh)
WO (1) WO20090992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9713B2 (ja) * 2010-03-26 2014-01-15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熱延コイルの顕熱回収装置
CN102465842A (zh) * 2011-05-18 2012-05-23 袁宏 风力发电设备
ITMI20111784A1 (it) * 2011-10-03 2013-04-04 Leonardo Mussetola Impianto di produzione di energia rinnovabile
CN102493919B (zh) * 2011-11-14 2013-08-14 郑立鑫 一种双效能热风发电装置
CN102748256A (zh) * 2012-07-01 2012-10-24 张康德 利用楼房产生的热能来发电的装置
CN102748230B (zh) * 2012-07-16 2015-07-22 朱胡傲君 一种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楼房管道喷雾式发电方法
JP2014035264A (ja) * 2012-08-08 2014-02-24 Toshiba Corp 冷却装置
US20140216031A1 (en) * 2013-02-04 2014-08-07 James E. Hill, JR. System for converting waste energy into electricity
US10458394B2 (en) * 2014-10-16 2019-10-29 Mediterranean Design Network S.R.L. Turbine with flow diverter and flow diverter for turbines
CN104501123B (zh) * 2014-10-27 2016-11-16 宁夏天纵泓光余热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烟气余热发电***
US9890769B1 (en) * 2014-11-17 2018-02-13 Barry Albert Hot air electric generating systems
CN106468927A (zh) * 2015-08-22 2017-03-01 天津有序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医用燃气辅助节能太阳能烟囱及其控制方法
US10337504B1 (en) * 2017-12-15 2019-07-02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Solar chimney for power production using fresnel lens
CN108412557A (zh) * 2018-01-23 2018-08-17 长沙理工大学 利用废热产生空气密度差推动叶轮发电装置
TWI807486B (zh) * 2021-11-17 2023-07-01 侯承江 油壓飛輪發電系統
CN114000978B (zh) * 2021-11-24 2022-11-11 冉农全 一种制氢储能设备及建筑物微风发电***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16927A (ja) * 1987-03-03 1988-09-0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ホツトコイルの冷却方法
JPH05134207A (ja) * 1991-11-13 1993-05-28 Canon Inc 双方向空間光通信装置
JPH10296319A (ja) * 1997-04-25 1998-11-10 Nippon Steel Corp 冷却床での廃熱の利用方法
JP2002276540A (ja) * 2001-03-16 2002-09-25 Makoto Yanagida 地熱と風力を高度に併用する発電装置
JP2003120506A (ja) * 2001-10-16 2003-04-23 Toshiba Eng Co Ltd 風力発電装置並びに発電方法
TWM242587U (en) * 2003-08-22 2004-09-01 Jin-Yi Ch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turbine type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JP2006036411A (ja) * 2004-07-23 2006-02-09 Jfe Steel Kk 金属帯コイル搬送用台車、金属帯コイルの搬送方法、及び金属帯コイルの貯留、搬送設備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61832A1 (fr) 1979-07-24 1981-02-06 Fonteix Andre Dispositif pour la production d'energie de consommation a partir du vent et/ou du soleil
JPS57134207A (en) * 1981-02-12 1982-08-1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Cooling method for hot rolled coil
JPS57134202A (en) * 1981-02-12 1982-08-19 Hitachi Ltd Hydraulic circuit
JPS6185588A (ja) * 1984-10-02 1986-05-01 Toshiaki Ichikawa 筒柱内の上昇気流を利用した発電装置
RU2037101C1 (ru) 1988-09-14 1995-06-09 М.Кент Джо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езвредного агрегата из вредных отход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H05280462A (ja) 1991-03-27 1993-10-26 Mikio Kinoshita 風力発電装置
RU2013655C1 (ru) 1991-06-10 1994-05-30 Киселев Владимир Яковлевич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гелиостанция
JP4172552B2 (ja) * 1997-10-20 2008-10-29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ヤード内金属製品の結露防止方法及び結露予測装置
CN2413050Y (zh) 2000-04-02 2001-01-03 刘正密 火力发电装置
DE10023424B4 (de) 2000-05-12 2007-01-11 Horst Moncorps Anlage zur Erzeugung elektrischer Energie aus Sonnenenergie
JP2002276531A (ja) 2001-03-19 2002-09-25 Tanaka Hisayoshi 上昇気流型風力発電装置
CN1405448A (zh) 2001-08-16 2003-03-26 苗伯霖 烟囱式风力发电设备
RU2265161C2 (ru) 2002-09-12 2005-11-27 Чабанов Алим Иванович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олнечной энергии
CN2653164Y (zh) 2003-09-09 2004-11-03 陈进义 涡轮式风力发电装置
BRPI0418763A (pt) 2004-04-23 2007-07-24 Msc Power S Pte Ltd estrutura e métodos usando múltiplos sistemas para geração de eletricidade e dessalinização da água
JP2006077676A (ja) 2004-09-09 2006-03-23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火力発電所建屋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JP2007077941A (ja) 2005-09-16 2007-03-29 Kazumi Aoki ドラフトダクト型発電装置
US7747784B2 (en) 2008-03-04 2010-06-29 Apple Inc. Data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16927A (ja) * 1987-03-03 1988-09-0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ホツトコイルの冷却方法
JPH05134207A (ja) * 1991-11-13 1993-05-28 Canon Inc 双方向空間光通信装置
JPH10296319A (ja) * 1997-04-25 1998-11-10 Nippon Steel Corp 冷却床での廃熱の利用方法
JP2002276540A (ja) * 2001-03-16 2002-09-25 Makoto Yanagida 地熱と風力を高度に併用する発電装置
JP2003120506A (ja) * 2001-10-16 2003-04-23 Toshiba Eng Co Ltd 風力発電装置並びに発電方法
TWM242587U (en) * 2003-08-22 2004-09-01 Jin-Yi Ch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turbine type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JP2006036411A (ja) * 2004-07-23 2006-02-09 Jfe Steel Kk 金属帯コイル搬送用台車、金属帯コイルの搬送方法、及び金属帯コイルの貯留、搬送設備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14879A1 (en) 2010-12-16
EP2246560A1 (en) 2010-11-03
WO2009099206A1 (ja) 2009-08-13
TW200940832A (en) 2009-10-01
KR101201873B1 (ko) 2012-11-15
EP2246560A4 (en) 2012-09-19
KR20100103724A (ko) 2010-09-27
CN102099573A (zh) 2011-06-15
US8572965B2 (en) 2013-11-05
CN104533721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2681B (zh) 高溫散熱物體儲藏場發電裝置
US7677243B2 (en) Solar heating system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with a solar heating system
JP5338081B2 (ja)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CN201363836Y (zh) 机房空调***
CN105841358A (zh) 结合屋面蓄水的冬夏两用蒸发冷却空调***
JP2005226925A (ja) ソーラーシステムハウス
CN208050238U (zh) 一种车轮喷塑生产线
RU72247U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снега и наледи с крыш зданий
RU2458228C2 (ru)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хранилища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термоизлучателя (варианты)
KR20200051597A (ko) 자유 낙하 시뮬레이터 냉각 시스템
CN103335536B (zh)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防风装置
JP5463665B2 (ja)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CN203893348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水-空气辐射板蒸发冷却空调
JP5499473B2 (ja)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CN204027245U (zh) 节能型烘干装置
US20110277745A1 (en)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Solar Energy and Method of Heating Using Solar Energy
JP2010144634A (ja) 高温放熱物体貯蔵ヤード発電装置
CN205951110U (zh) 一种内循环吸风喷风***
CN201964560U (zh) 汽机房降温通风***
KR200418533Y1 (ko) 유리벽 응결수 생성 방지 장치
CN202521583U (zh) 一种双功能蒸汽加热装置
CN104329955B (zh) 空气冷凝器***
CN202137208U (zh) 一种热轧卷库机械通风冷却装置
KR102350168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하이브리드 냉각탑
CN204240826U (zh) 空气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