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5071B -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5071B
TWI465071B TW100129888A TW100129888A TWI465071B TW I465071 B TWI465071 B TW I465071B TW 100129888 A TW100129888 A TW 100129888A TW 100129888 A TW100129888 A TW 100129888A TW I465071 B TWI465071 B TW I4650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erver
remote
remote device
managem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9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3098A (en
Original Assignee
Through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ough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oughtek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29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5071B/zh
Priority to US13/293,506 priority patent/US9219615B2/en
Priority to DE102011055403A priority patent/DE102011055403A1/de
Priority to CN201110376821.1A priority patent/CN1027107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33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3098A/zh
Priority to US14/205,393 priority patent/US977466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5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50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39Hiding addresses; Keeping addresses anonym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3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an address exchange platform which sets up a session between two nodes, e.g. rendezvous server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 [SIP] registrars or H.323 gatekee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遠端訊息溝通系統以及其連線方法
一種遠端訊息溝通系統以及其連線方法,特別是利用一管理伺服器指引至少一遠端設備、連線伺服器以及近端設備連線目標的系統以及連線方法。
由於網路技術發展快速,許多電子產品可透過與網路連接而具有遠端監控、線上更新或其他業者所提供的線上服務功能。例如美國專利US 6,373,851號專利,該前案揭示了一種利用乙太網路控制電子裝置的技術。揭示了一通訊系統包含一第一傳輸媒介(first communicating medium)、一乙太網路伺服器(ethernet polling server)以及複數乙太網路設備端(ethernet client stations)。其中該乙太網路伺服器包含一連接該第一傳輸媒介的傳輸器,該傳輸器與該第一傳輸媒介雙向的傳輸信號。而複數乙太網路設備端相互連接,且該些乙太網路設備端各具有一傳輸器,該傳輸器包含一第二傳輸媒介,該第二傳輸媒介只有在該乙太網路伺服器提出要求時才傳輸一訊號給該第一傳輸媒介,但該第二傳輸媒介隨時可接收該第一傳輸媒介發出的信號。US 6,373,851號專利是基於交通管控設備以及受到乙太網路最低傳輸速率(minimun rate)以及建議最大傳輸距離(maximun recommended distance)所限制。因此該前案提出前述的設計而提供較大的可傳輸範圍,並避免設備端傳輸相互衝突(collisions)及延遲(delay)。
近端設備與設備端透過網際網路連線為已普遍使用的技術,若要推廣家電產品上網,家電產品還需牽設網路線將造成線路複雜,增加施工麻煩。因此另有利用電力網路做為通訊網路的技術,如美國第US2005/0047379號先行公開專利,該前案揭示了一種利用寬頻無線/ 電力線通訊系統傳輸影音內容的技術。其中一資料伺服器(content server)接收了影音訊息後,轉換為PLC相容訊號,其中PLC代表了電力線傳輸(Power-line communication)。並且該前案提供了一電力傳輸/寬頻無線傳輸模組(PLC/UWB module),並透過該電力傳輸/寬頻無線與一電氣裝置的訊號收發器建立資料連線。因此,該電氣裝置可接收網路訊息而受遠端監控,並且係透過電力線傳輸,不需再牽設網路線。
同樣使用電力線提供傳輸的技術還包括美國第US 2004/0186908號先行公開專利,該前案揭示了一電力插頭內包含交流電力線、一網路資料線以及一電力線網路適配器。該前案的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電力插頭除了交流電力線、網路資料線、電力線網路適配器以外還包括一交流-直流轉換元件。
而該類電力線傳輸技術運用在安全監視系統的先前技術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授權公告第CN 100389602號「攝像系統及攝像控制方法」。該前案揭示了一攝像模塊連接一電力線通信攝像適配模塊,該電力線通信攝像適配模塊接收該攝像模塊所錄下的音/視頻信息,並將該音/視頻信息調制後輸入電源線進行傳輸。同時,對電源線傳輸的調制信號進行解調而獲得控制信號,利用該控制信號對該攝像模塊進行控制。而該電力線通信攝像適配模塊包括一攝像信號處理單元、一數字多媒體信息壓縮處理單元、一乙太網適配單元、一第一電力線通信調制解調單元。其中該攝像信號處理單元、數字多媒體信息壓縮處理單元係壓縮或轉換該攝像模塊所輸出的影像訊號格式。而該乙太網適配單元進一步轉換為乙太網信號,該第一電力線通信調制解調單元將該乙太網信號加載至電力載波上進行傳輸。藉由前述的結構,該攝像模塊的影音訊號可透過電力線傳輸到監控端。
電氣裝置透過電力線上網可解決網路線牽設麻煩的問題,令家用 各種電器設備或者安全警報設備可直接透過電力線上網。然而在實施遠端監控時仍具有以下問題:首先,透過習知網路連線手段,該些電器設備透過路由器(router)分配一IP(可能是固定IP或浮動IP),再者需建置一伺服器接受電器設備端與監控端(使用者端)於該伺服器內交換資料。習知架構所面臨的問題是,監控端需要記憶電器設備或者伺服器的Domain name或IP位址才可連線,除了記憶位址這件事造成使用者麻煩以外,當電器設備或者伺服器要擴充數量或變動位址時,所有Domain name或IP位址都需要由使用者自行更新,非常的麻煩且造成系統擴充時的困擾。再者,由於電器設備或者伺服器的Domain name或IP位址都是被公開的,容易受到駭客的側錄或破壞,安全性不足。
為了改善習知連線方式在擴充性、安全性的不足,本案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改良的連線與監控系統,並令該系統具有擴充性以及加強的安全性。
本案為一種遠端訊息溝通系統以及其連線方法,其中該連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至少一遠端設備透過網際網路請求一管理伺服器提供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B.該遠端設備依據該管理伺服器所提供之位址而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於該連線伺服器;C.一近端設備透過網際網路向該管理伺服器提出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的請求;D.該管理伺服器將被指定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回應給該近端設備;E.該近端設備依據所回應的位址向連線伺服器提出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連線的請求;F.該連線伺服器依據該近端設備的請求而建立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連線。
而前述的方法可透過本案所提出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具體實施,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包括:一管理伺服器、至少一連線伺服器、至少一遠端設備,且該監控系統可接受一個或多個近端設備連線。其中該 管理伺服器儲存有一伺服器列表及一設備列表,該連線伺服器向管理伺服器連線登錄於該伺服器列表中,而該遠端設備在請求管理伺服器請求連線伺服器位址時,亦被登錄於該設備列表中,使得該管理伺服器儲存有該遠端監控設備中的所有連線伺服器、遠端設備之資訊。又,該管理伺服器回應該遠端設備的請求而回應其中一連線伺服器的位址,令該遠端設備依據所回應的位址而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於其中一連線伺服器中。而一近端設備向該管理伺服器提出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的請求,該管理伺服器將回應被指定之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使該該近端設備透過該管理伺服器所提供的連線伺服器與被指定之遠端設備建立連線。
在具體的實施態樣中,該管理伺服器包含了至少一管理伺服器,該管理伺服器的數量可依需求擴增,且該管理伺服器儲存有記憶一個或多個連線伺服器的伺服器列表,以及記憶一個或多個遠端設備的設備列表。該連線伺服器包含了至少一台連線伺服器。該連線伺服器以及遠端設備的數量亦可不斷擴增,該連線伺服器的數量、連線伺服器連線資訊的改變時,都可透過更新該管理伺服器的設備列表及伺服器列表而增加支援的設備。而該伺服器列表中可包含複數連線伺服器相異服務提供者所營運的連線伺服器,該管理伺服器可依據支援遠端設備的相異服務提供者而指派該遠端設備登錄至相異的連線伺服器。該管理伺服器亦可依據相異遠端設備的產品類型或者遠端設備的地理位置而指派該遠端設備登錄至相異的連線伺服器。該近端設備具備一應用介面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供使用者提出尋找任一遠端設備的請求。該近端設備透過管理伺服器找到被指定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後,該近端設備對該連線伺服器提出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連線的請求,該連線伺服器先對近端設備與被指定遠端設備兩者執行打洞技術,試圖建立近端設備與被指定遠端設備之間 的點對點連線,若該連線伺服器未完成對兩者的打洞程序則透過該連線伺服器相互轉發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資料封包。
前述的遠端設備可為一安全警報設備或者一家電設備。而該遠端設備每經過一時段後重新與管理伺服器所指派的連線伺服器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令連線伺服器時常更新該遠端設備的最新狀態。當該遠端設備有所變動時,或者該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有所變動時,該遠端設備可再次請求該管理伺服器提供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並且該遠端設備再次向被提供的連線伺服器登錄其資訊。
透過前述的技術,該遠端設備以及該連線伺服器不需要直接揭露其IP位址或Domain name,以降低被駭客侵入的危險。同樣的,該近端設備不需要具有固定IP,亦不需要記憶固定的IP位址或Domain name,只需透過該管理伺服器即可尋找特定遠端設備所屬的連線伺服器。因此,該近端設備只需要具有該管理伺服器支援的應用介面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即可請求管理伺服器查詢連線位址。又,該系統容許該遠端設備、連線伺服器的數量、規格、類別依需求而擴充、變動,只需要向管理伺服器登錄而更新伺服器列表、設備列表即可。令連線伺服器或者遠端設備的製造商可依設備負載量而變動。
本案為一種遠端訊息溝通系統以及其連線方法,以下將配合各圖式說明本案的技術。
首先,本案定義了一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包含至少一遠端設備、管理伺服器、以及至少一連線伺服器,並且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接受至少一近端設備的請求而使該近端設備與該遠端設備之間建立連線,而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至少一遠端 設備透過網際網路請求一管理伺服器提供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B.該遠端設備依據該管理伺服器所提供之位址而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於該連線伺服器;C.一近端設備透過網際網路向該管理伺服器提出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的請求;D.該管理伺服器將被指定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回應給該近端設備;E.該近端設備依據所回應的位址向連線伺服器提出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連線的請求;F.該連線伺服器依據該近端設備的請求而建立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連線。該方法的技術重點係令該連線伺服器以及遠端設備不需直接公開其IP位址或Domain name,所有的近端設備只能先向管理伺服器請求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再由管理伺服器提供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供近端設備請求建立連線。所以可減少連線伺服器以及遠端設備降低被駭客侵入的危險。從近端設備的角度來看,該近端設備不需要具有固定IP,亦不需要記憶固定的IP位址或Domain name,對近端設備的使用者而言可節省很多連線設定的技術問題。
為了更具體的說明前述的方法,本案更揭示了一具體實施該方法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包含至少一管理伺服器、至少一連線伺服器以及至少一遠端設備。請參閱圖1,圖1中揭示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圖1中可見兩台管理伺服器11、12形成一管理伺服器群組1作相互備援用。該管理伺服器11、12內儲存有一設備列表以及一伺服器列表,該設備列表內存有允許登錄的複數遠端設備的資訊。而該伺服器列表則儲存了複數連線伺服器的資訊。在具體的實施態樣中,該伺服器列表內可能包含了相異服務提供者所營運的複數連線伺服器,或者包含了支援的設備型態不同的複數連線伺服器,或者包含複數所在地理位置不同的連線伺服器。更進一步的,該設備列表與伺服器列表之間具有對應關係,待稍後詳述。於圖1中 更可見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另具有一連線伺服器201、一連線伺服器211,在本實施例中該連線伺服器201、連線伺服器202可分屬於相異服務提供者所營運。又,圖1中可見該連線伺服器201可與另一連線伺服器202組成一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作相互備援用;同樣的,該連線伺服器211與另一連線伺服器212構成一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相互備援。為了方便敘述本案的技術,以下各連線對象將直接以管理伺服器群組1以及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代表其所屬的伺服器。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更包含了一遠端設備A 31、一遠端設備B 32、一遠端設備C 33。如先前所述,設備列表內存有複數遠端設備的資訊,該些遠端設備A~C 31、32、33各別具有其獨特的序號(Unique ID)、該些遠端設備A~C 31、32、33所屬的服務提供者的訊息都已被預存入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所儲存的設備列表中。在該些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以及該遠端設備A 31、一遠端設備B 32、一遠端設備C 33剛連上網際網路運作時,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透過網際網路向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傳輸一伺服器登錄資訊92登錄其位址與組態資訊(型號、連線狀態等資訊)。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驗證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是否為已預存於伺服器列表內的合法設備,若是回覆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已登錄成功。而該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C 33為了尋找可支援的伺服器,則各別透過網際網路向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發出一伺服器查詢資訊91,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驗證該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C 33是否為預存於設備列表內的合法設備後,分別向該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C 33回覆一連線的目標。
在具體的實施態樣中,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可能分別為相異服務提供者所營運,因此,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會將遠端設備A 31指派連線到支援遠端設備A 31的服務提供者所營 運的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同樣的,基於服務提供者的不同,該遠端設備B 32、遠端設備C 33就由管理伺服器群組1指派連線到支援遠端設備B 32、遠端設備C 33的服務提供者所營運的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然而,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亦包含了不同的實施方式,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亦可能因為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C 33為相異的產品類型而分別指派該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C 33登錄至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或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另一不同實施方式為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還可依據該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C 33本身的地理位置不同而指派連線到較近的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或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
請再參閱圖2,基於管理伺服器群組1回應的連線位址,該遠端設備A 31與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並登錄該遠端設備A 31的資訊於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中。同樣依據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回應的連線位址,該遠端設備B 32、遠端設備C 33連線至該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並登錄其本身資訊於該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中。令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得知該遠端設備A 31的網路位址;該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得知該遠端設備B 32、遠端設備C 33的網路位址。
請再參閱圖3,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可接受一個或多個近端設備4連線,該近端設備4需具有支援與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連線的應用介面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該近端設備4可透過該應用介面程式而選擇一被指定的遠端設備。假設該近端設備4透過該應用介面程式選擇與遠端設備A 31連線,近端設備4透過該應用介面程式向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發出一連線標的查詢資訊94,詢問管理伺服器群組1可與該遠端設備A 31連線的連線伺服器群組為何。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提供被指定之遠端設備(遠端設備A 31)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的位置。因而該近端設備4的應用介面程式再依據管理伺服器群組1回覆的位址而與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該 近端設備4發出欲與該遠端設備A 31連線的一連線請求資訊95。請參閱圖5,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優先選擇使用執行打洞技術(Hole punching),分別與該近端設備4、遠端設備A 31傳輸一打洞連線訊息960、961,令該近端設備4與該被指定的遠端設備A 31建立一點對點傳輸連線97,該近端設備4可透過點對點傳輸技術而獲得遠端設備A 31的資訊,或者對該遠端設備A 31進行控制。前述的打洞技術(Hole punching)可參見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第200935808號專利,或中華民國專利證書第M382669號專利,由於該打洞技術非本案所主張的技術特徵,因此不再贅述其技術內容。或者,如圖6所示,若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未完成對兩者的打洞程序,則透過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相互轉發近端設備4與該被指定的遠端設備A 31的資料封包。
由於該近端設備4需要透過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才能得到該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的連線位址,因此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的位址、機械規格變動不會阻礙該近端設備4尋找連線對象。更基於該特點,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的架構(數量、規格、類別等等)可依照市場的需求而作變動,例如當某一類產品上線的數量增加時,可增加支援該類產品的連線伺服器數量以符合設備負載量。而新增連線伺服器群組或改變連線伺服器群組連線資訊(例如IP位址變動)或者改變連線伺服器群組內機械數量時只需要更新該伺服器列表即可,並令該連線伺服器群組再次向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發出伺服器登錄資訊92進行登錄即可。同樣的,遠端設備的數量與種類變動時,或者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群組有所變動時,亦同樣更新設備列表,並該遠端設備再次向被提供的連線伺服器群組詢問供連線的連線伺服器群組資訊即可。
請參閱圖7,圖7為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擴充的實施例,該實施例增加了遠端設備D 34,即使增加數量或者位址的變動,都可透過更新 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的設備列表而增加支援的遠端設備數量(或規格)。遠端設備A 31至遠端設備D 34都可透過傳送伺服器查詢資訊91的過程由管理伺服器群組1重新詢問可連線的連線伺服器群組。同樣的,圖7中可見該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增加了一連線伺服器213,且新增了一個由連線伺服器221、222、223所組成的連線伺服器群組C 22,同樣是透過該更新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的伺服器列表而擴增進入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伺服器數量。藉此,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容許該遠端設備、連線伺服器群組的數量、規格、類別依需求而擴充、變動,只需要更新伺服器列表、設備列表且再次向管理伺服器群組1登錄即可,令連線伺服器群組或者遠端設備的製造商可依設備負載量而變動。
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允許多個連線伺服器接受同一遠端設備登錄,請參閱圖8,圖8揭示了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包含了連線伺服器群組A、D、E 20、23、24,連線伺服器群組D 23係由連線伺服器231、232所構成,連線伺服器群組E 24係由連線伺服器241、242所構成。該遠端設備A 31經過發出伺服器查詢資訊91詢問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後,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回覆該遠端設備A 31可與該些連線伺服器群組A、D、E 20、23、24進行登錄。透過該特徵,可令相異的連線伺服器群組A、D、E 20、23、24共同支援該遠端設備A 31。假設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故障或其他原因離線時,該遠端設備A 31仍可登錄於連線伺服器群組D 23或連線伺服器群組E 24的其中之一。又假設該遠端設備A 31為可移動的設備,該遠端設備A 31可透過該管理伺服器群組1的分配而連線到實體距離最接近的任一連線伺服器群組。
該複數遠端設備與連線伺服器群組的對應關係如表一所示:
以表一為例,前述管理伺服器的伺服器列表可儲存有服務提供者A所營運的連線伺服器Ser01~Ser05,以及服務提供者B所營運的連線伺服器Ser11~Ser12。其中連線伺服器Ser01~Ser03被分配供遠端設備D01~D05登錄,其中D01~D05為各遠端設備的序號,如先前所述,每一遠端設備皆具有其獨特的序號,用於供管理伺服器或連線伺服器驗證與辨識遠端設備的身份。該些連線伺服器Ser01~Ser03接收近端設備的請求而建立與遠端設備D01~D05的連線。由於連線伺服器Ser01~Ser03都可執行同樣的功能,因此連線伺服器Ser01~Ser03之間可相互備援,再者連線伺服器Ser01~Ser03可分別設置於相異位置,例如連線伺服器Ser01~Ser03分別位於上海、東京、洛杉磯,遠端設備D01~D05可登錄於離本身地理位置較近的連線伺服器。同樣的,遠端設備D04~D05接受遠端設備D06~D09登錄。服務提供者B所營運的連線伺服器Ser11~Ser12則接受遠端設備D11~D14的登錄。因此,對管理伺服器而言,只要遠端設備D01上線詢問連線伺服器,該管理伺服器可同時提供連線伺服器Ser01~Ser05的位置給該遠 端設備D01,讓遠端設備D01隨時都可尋找到正常運作的連線伺服器。
藉此,可令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內的複數連線伺服器群組之間相互備援,又因該連線伺服器群組內包含了可相互備援的複數連線伺服器,形成多重備援架構,使該遠端訊息溝通系統非常穩定,不會因少數機械故障而影響運作。
請參閱圖9,前述的連線伺服器與該管理伺服器之間的運作如圖9所示的流程,首先,當一個或多個連線伺服器上線(步驟S01)或者一個或多個連線伺服器的IP或Port變更(步驟S02)時,該連線伺服器需透過網際網路與該管理伺服器連線,並且送出伺服器登錄資訊給該管理伺服器(步驟S03)。管理伺服器會驗證該伺服器登錄資訊的內容,在伺服器列表中是否為合法(步驟S04),若驗證成功,代表該連線伺服器確實為伺服器列表中的合法伺服器,則依據伺服器登錄資訊更新伺服器列表(步驟S05),並由該管理伺服器回覆登錄成功訊息(步驟S06),連線伺服器接收回覆之訊息(步驟S07),並為了確保管理伺服器能存有連線伺服器群組最新的狀態,每經過一預定時間(步驟S09)將會重覆執行步驟S03重新送出伺服器登錄資訊。若在步驟S04驗證該伺服器登錄資訊為失敗,代表該連線伺服器並不在伺服器列表中,為不合法的連線伺服器,亦回覆登錄失敗訊息(步驟S08),由連線伺服器接收回覆之訊息(步驟S07)。
接著,圖10可見該遠端設備與該管理伺服器連線請求回覆連線伺服器的過程。首先,遠端設備會發出詢問伺服器位址的訊息(步驟S11),該管理伺服器會驗證該遠端設備所送訊息是否有效(步驟S12),若驗證成功則該管理伺服器回覆連線伺服器的位址給該遠端設備(步驟S13);若驗證失敗,則該管理伺服器回覆一拒絕請求訊息給該遠端設備(步驟S14)。接著,該遠端設備需再與該管理伺服器所回覆的連線伺服器連線。該遠端設備送出該遠端設備的登錄訊息(步驟S15),連線 伺服器群組接收該登錄訊息(步驟S16),接著該連線伺服器回覆一回應訊息給該遠端設備(步驟S17)。因此,該連線伺服器可得知該遠端設備的IP位址以聯繫該遠端設備的必要資訊。為了確保該連線伺服器可找到該遠端設備,在每經過一預定時間後(可預設為每10分鐘),該遠端設備需回到步驟S15重新送出本身的資訊訊息(步驟S18),使該連線伺服器可時常獲得該遠端設備的更新狀態。又,該遠端設備可每經過一較長時間(例如可預設每24小時)重新詢問管理伺服器(步驟S19),令管理伺服器提供最新的連線伺服器位址置與資訊。
最後,該近端設備請求與該遠端設備連線的過程可見於圖11,使用者透過近端設備的應用介面程式(API)指定一遠端設備,該近端設備透過該應用介面程式(API)向管理伺服器提出尋找被指定遠端設備的請求(步驟S21),該管理伺服器回應該遠端設備登錄的連線伺服器的位址給該近端設備(步驟S22),於是該近端設備即可獲得與哪一個連線伺服器連線可找到被指定的遠端設備。接著該近端設備向該連線伺服器請求與該遠端設備連線(步驟S23),該連線伺服器優先選擇對該近端設備與遠端設備執行打洞程序(步驟S24),若成功,則可令該近端設備與遠端設備進行點對點傳輸(步驟S25);若失敗,則該近端設備與遠端設備的資料封包透過該連線伺服器轉發(步驟S26)。
透過前述的技術,該遠端設備以及該連線伺服器不需要直接揭露其IP位址或Domain name,以降低被駭客侵入的危險。同樣的,該近端設備不需要具有固定IP,亦不需要記憶固定的IP位址或Domain name,只需透過該管理伺服器即可尋找特定遠端設備所屬的連線伺服器。因此,該近端設備只需要具有該管理伺服器支援的應用介面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即可請求管理伺服器查詢連線位址,並且使用者只需要選擇其中一遠端設備,剩下與管理伺服器、連線伺服器溝通的程序皆可由該應用介面程式自動處理,以大幅 簡化使用者操作的複雜度。又,該系統容許該遠端設備、連線伺服器的數量、規格、類別依需求而擴充、變動,只需要向管理伺服器登錄而更新伺服器列表、設備列表即可。令連線伺服器或者遠端設備的製造商可依設備負載量而變動。前述的遠端設備可為一安全警報系統,例如監視攝影器材、防盜器、煙霧火災警報器等等;亦可為一家電設備,例如冰箱、空調設備等等。再者,該近端設備應具備有影音播放功能,例如具有影音播放功能的行動電話、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等。
雖然本案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而所作之些許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案中,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綜上所述,本案較習知之創作增進上述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創新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1‧‧‧管理伺服器群組
11、12、13‧‧‧管理伺服器
20‧‧‧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1、202‧‧‧連線伺服器
21‧‧‧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1、212、213‧‧‧連線伺服器
22‧‧‧連線伺服器群組C
221、222、223‧‧‧連線伺服器
23‧‧‧連線伺服器群組D
231、232‧‧‧連線伺服器
24‧‧‧連線伺服器群組E
241、242‧‧‧連線伺服器
31‧‧‧遠端設備A
32‧‧‧遠端設備B
33‧‧‧遠端設備C
34‧‧‧遠端設備D
4‧‧‧近端設備
91‧‧‧伺服器查詢資訊
92‧‧‧伺服器登錄資訊
93‧‧‧遠端設備資訊
94‧‧‧連線標的查詢資訊
95‧‧‧連線請求資訊
960、961‧‧‧打洞連線訊息
97‧‧‧點對點傳輸連線
98、99‧‧‧代轉發資料封包
S01~S09‧‧‧步驟
S11~S19‧‧‧步驟
S21~S26‧‧‧步驟
圖1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一)。
圖2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二)。
圖3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三)。
圖4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四)。
圖5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五)。
圖6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六)。
圖7為第一實施態樣的狀態示意圖(七)。
圖8為為多個連線伺服器群組可供一遠端設備登錄的示意圖。
圖9為連線伺服器與管理伺服器的連線流程圖。
圖10為遠端設備與連線伺服器的連線流程圖。
圖11為近端設備請求與該遠端設備連線的連線流程圖。
1‧‧‧管理伺服器群組
11、12‧‧‧管理伺服器
20‧‧‧連線伺服器群組A
201、202‧‧‧連線伺服器
21‧‧‧連線伺服器群組B
211、212‧‧‧連線伺服器
31‧‧‧遠端設備A
32‧‧‧遠端設備B
33‧‧‧遠端設備C
4‧‧‧近端設備
960、961‧‧‧打洞連線訊息
97‧‧‧點對點傳輸連線

Claims (30)

  1. 一種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至少一遠端設備透過一網際網路請求一管理伺服器提供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B.該遠端設備依據該管理伺服器所提供的該連線伺服器之該位址而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於該連線伺服器;C.一近端設備透過網際網路向該管理伺服器提出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的一請求;D.該管理伺服器響應尋找被指定之該遠端設備的該請求,將被指定遠端設備所登錄的該連線伺服器之該位址回應給該近端設備;E.該近端設備依據所回應的該連線伺服器之該位址向連線伺服器提出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連線的請求;以及F.該連線伺服器依據該近端設備的請求而建立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連線;其中該遠端設備於經過預定時間後,該遠端設備發送另一網際網路請求至該管理伺服器以重新詢問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並接收該管理伺服器響應該另一網際網路請求而回傳的一更新後的連線伺服器之地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複數管理伺服器可組成一管理伺服器群組,且同一管理伺服器群組內的複數管理伺服器相互備援,且該些管理伺服器儲存有記憶一個或多個連線伺服器的一伺服器列表,以及記憶一個或多個遠端設備的一設備列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管理伺服器依據支援遠端設備的相異服務提供者,而提供相異的位址供該遠端設備登錄至相異的連線伺服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管 理伺服器依據相異遠端設備的產品類型而提供相異的位址供該遠端設備登錄至相異的連線伺服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管理伺服器依據該遠端設備本身的地理位置而提供相異的位址供該遠端設備登錄至相異的連線伺服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複數連線伺服器可組成一連線伺服器群組,且同一連線伺服器群組內的複數連線伺服器相互備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管理伺服器得更新該伺服器列表、設備列表內容,以新增或變動連線伺服器、遠端設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近端設備具備一應用介面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供使用者提出尋找任一遠端設備的請求。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之間的連線係由該連線伺服器執行打洞技術(Hole punching)令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進行點對點傳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之間的連線係透過該連線伺服器相互轉發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資料封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之間的連線係先由該連線伺服器對近端設備與被指定遠端設備兩者執行打洞技術,若該連線伺服器未完成對兩者的打洞程序則透過該連線伺服器相互轉發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資料封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遠 端設備每經過一時段後依據該管理伺服器所回傳之該更新後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重新與管理伺服器所指派的連線伺服器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遠端設備可再次請求該管理伺服器提供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連線伺服器之位址,並且該遠端設備再次向被提供的連線伺服器登錄其資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遠端設備為一安全警報設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遠端設備為一家電設備。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該近端設備具有影音播放功能。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的連線方法,其中在步驟A之前,該連線伺服器透過該網際網路向該管理伺服器傳輸一伺服器登錄資訊以供該管理伺服器驗證該連線伺服器並登錄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與組態資訊至該管理伺服器,以及該管理伺服器是提供支援該遠端設備且已成功驗證及登錄的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給該遠端設備。
  18. 一種遠端訊息溝通系統,係包括:至少一管理伺服器,該管理伺服器儲存有一伺服器列表及一設備列表;至少一連線伺服器,該連線伺服器向管理伺服器連線登錄於該伺服器列表中;至少一個遠端設備,該遠端設備向該管理伺服器請求連線伺服器位址而被登錄於該設備列表,各該遠端設備依據管理伺服器回應的連線位址而登錄該遠端設備的資訊於其中一連線伺服器;其中該管理伺服器接受一近端設備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的請求而 提供被指定之遠端設備所登錄的連線伺服器,該近端設備透過該管理伺服器所提供的連線伺服器與被指定之遠端設備建立連線;以及其中該遠端設備於經過預定時間後,該遠端設備發送一請求至該管理伺服器以重新詢問至少一個支援該遠端設備的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並接收該管理伺服器響應該請求而回傳的一更新後的連線伺服器之地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複數管理伺服器可組成一管理伺服器群組,且同一管理伺服器群組內的複數管理伺服器相互備援,且該些管理伺服器儲存有記憶一個或多個連線伺服器的一伺服器列表,以及記憶一個或多個遠端設備的一設備列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複數連線伺服器可組成一連線伺服器群組,且同一連線伺服器群組內的複數連線伺服器相互備援。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複數連線伺服器區分為相異服務提供者所營運的多個連線伺服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複數連線伺服器區分為支援相異產品類型遠端設備的多個連線伺服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複數連線伺服器區分為設置於相異地理位置的多個連線伺服器。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近端設備具備一應用介面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供使用者提出尋找被指定之遠端設備的請求。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之間的連線係由該連線伺服器執行打洞技術(Hole punching)令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進行點對點傳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近端設備與該被指定遠端設備之間的連線係透過該連線伺服器相互轉發近端設備與 該被指定遠端設備的資料封包。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至第2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遠端設備為一安全警報設備。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至第2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遠端設備為一家電設備。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至第2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近端設備為具有影音播放功能的設備。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至第2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遠端訊息溝通系統,其中該連線伺服器透過傳輸一伺服器登錄資訊給該管理伺服器以供該管理伺服器驗證該連線伺服器並登錄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與組態資訊,以及該管理伺服器是提供支援該遠端設備且已成功驗證及登錄的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給該遠端設備。
TW100129888A 2011-01-28 2011-01-28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TWI465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888A TWI465071B (zh) 2011-01-28 2011-01-28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US13/293,506 US9219615B2 (en) 2011-01-28 2011-11-10 Remot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linking method thereof
DE102011055403A DE102011055403A1 (de) 2011-01-28 2011-11-16 Entferntes Informations-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dessen VerbindungmverfahrenRemot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linking method thereof
CN201110376821.1A CN102710733B (zh) 2011-01-28 2011-11-23 远端信息沟通***以及其连线方法
US14/205,393 US9774669B2 (en) 2011-01-28 2014-03-12 Service infrastructure for serving client nodes based on P2P connec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888A TWI465071B (zh) 2011-01-28 2011-01-28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3098A TW201233098A (en) 2012-08-01
TWI465071B true TWI465071B (zh) 2014-12-11

Family

ID=4651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9888A TWI465071B (zh) 2011-01-28 2011-01-28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0733B (zh)
DE (1) DE102011055403A1 (zh)
TW (1) TWI465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4668B2 (en) * 2011-11-10 2017-09-26 Throughtek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P2P connec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ices using the same
WO2014067080A1 (zh) * 2012-10-31 2014-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云服务器地址的方法、设备
CN103489270A (zh) * 2013-09-18 2014-01-01 深圳市奥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基于云服务平台加强智能门安全性的方法及***
US9665149B2 (en) * 2014-03-17 2017-05-30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Gateway for controlling wakeup-on-LAN and sleep-on-LAN
TWI564745B (zh) * 2015-03-27 2017-01-01 物聯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點對點連線及建立方法及其通訊系統
CN107306257B (zh) * 2016-04-22 2021-07-1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远端控制***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CN110430074A (zh) * 2019-07-30 2019-11-08 深圳栅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采集软件与远端服务器的自动配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5854A1 (en) * 2000-07-06 2003-06-05 Vilhjalmur Thorstein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coordinating devices and appliances, such as from a central portal and via a wide-are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573421B (en) * 2002-10-25 2004-01-21 Shinewave Int Inc Transmission protocol method of wireless equipment in area controlled by open remote network
TW200835261A (en) * 2007-02-15 2008-08-16 Advantech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nd message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431464A (zh) * 2007-11-06 2009-05-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优选客户端之间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00185771A1 (en) * 2009-01-22 2010-07-22 Selim Guru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utilizing both communication server-based and direct endpoint-to-endpoint connections
US20100274859A1 (en) * 2007-05-24 2010-10-28 Asim Bucuk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Creation, Management And Authentication Of Links Between Entities
CN101946493A (zh) * 2008-02-20 2011-01-12 Nabto公司 用于提供连接到因特网的客户端之间的连接性的方法和***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3851B1 (en) 1998-07-23 2002-04-16 F.R. Aleman & Associates, Inc. Ethernet based network to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s
US6972688B2 (en) 2003-01-28 2005-12-06 Gateway Inc. Power supply with modular integrated networking
US7092693B2 (en) 2003-08-29 2006-08-15 Sony Corporation Ultra-wide band wireless /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elivering audio/video content
CN100459545C (zh) * 2005-09-30 2009-0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业务跨网通信建立方法和***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5854A1 (en) * 2000-07-06 2003-06-05 Vilhjalmur Thorstein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coordinating devices and appliances, such as from a central portal and via a wide-are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573421B (en) * 2002-10-25 2004-01-21 Shinewave Int Inc Transmission protocol method of wireless equipment in area controlled by open remote network
TW200835261A (en) * 2007-02-15 2008-08-16 Advantech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nd message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100274859A1 (en) * 2007-05-24 2010-10-28 Asim Bucuk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Creation, Management And Authentication Of Links Between Entities
CN101431464A (zh) * 2007-11-06 2009-05-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优选客户端之间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46493A (zh) * 2008-02-20 2011-01-12 Nabto公司 用于提供连接到因特网的客户端之间的连接性的方法和***
US20100185771A1 (en) * 2009-01-22 2010-07-22 Selim Guru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utilizing both communication server-based and direct endpoint-to-endpoint conne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733B (zh) 2015-07-22
TW201233098A (en) 2012-08-01
DE102011055403A1 (de) 2012-08-02
CN102710733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5071B (zh)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TWI544825B (zh) 一種建立點對點(p2p)連線之通訊系統及其裝置
US7752329B1 (en) Migra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user identity information
US7313384B1 (en) Configuring wireless devices
US99735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management in a home network using a virtual client
US7283505B1 (en) Configur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s
KR100796865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와 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웍 접속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US9219615B2 (en) Remot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linking method thereof
WO2006005790A1 (en) System, network entitie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a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ramework
WO2008128480A1 (en) A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pplication terminals in home network
CN102055816A (zh) 一种通信方法、业务服务器、中间设备、终端及通信***
CN103370921B (zh) 用于对本地网络中的传感器设备进行命名的方法、设备、服务网关和远程管理服务器
CN101395852A (zh) 针对网络中设备实现配置管理的方法及***
CN105812402A (zh) 基于物联网的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040125813A1 (en) Gateway and its communicating method
US9774916B2 (en) Information concentrating center capable of making P2P connections with remote client devices
JP457663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管理サーバおよび映像配信システム
US9699139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3111170A (ja) 家電機器、家電サーバ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JP471342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共有方法
CN103973637A (zh) 配置权限的方法、代理设备和服务器
KR10200981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53921A (zh) 物联网通信方法和装置以及物联网通信***
CN104854930A (zh) 用于允许与新检测到的装置进行通信的方法、控制节点、网关和计算机程序
TWI566592B (zh) 能與遠端客戶裝置建立點對點連接之信息聚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