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306B -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4306B
TWI424306B TW98100426A TW98100426A TWI424306B TW I424306 B TWI424306 B TW I424306B TW 98100426 A TW98100426 A TW 98100426A TW 98100426 A TW98100426 A TW 98100426A TW I424306 B TWI424306 B TW I4243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hole
peripheral device
computer peripheral
side edge
lat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7298A (en
Inventor
Chih P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TW98100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43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7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7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4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4306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腦周邊裝置,特別是一種組扣於電子裝置上的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
隨著電子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在追求輕便性與實用性的考量下,目前市面上的電子產品一般都設計成輕、薄、短、小的結構,以符合隨著使用者移動之機動性需求,並且迅速的與工作環境結合而提供極大的使用彈性。
其中,筆記型電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筆記型電腦通常於機殼內部設置了如主機板、處理器、記憶體等各種電子零組件,以執行該筆記型電腦所設定之功能。通常多數使用者會選擇專門為筆記型電腦設計的外接周邊輸入裝置,做為筆記型電腦之資料輸入使用,例如無線滑鼠、手寫板或繪圖板等周邊設備。
因為筆記型電腦強調攜帶的便利性,然而,同時攜帶複數個的外接周邊輸入裝置,卻存在著短距離移動時的攜帶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使用者欲從第一會議室移動至相隔不遠之第二會議室時,使用者勢必須一手拿著筆記型電腦、另一手則拿著此等外接周邊輸入裝置,更甚至須要同時帶著紙、筆或其他資料等物品,因此對使用者而言,在攜帶上十分不方便,而且於攜帶的過程中更可能因為所需攜帶的物品太多而造成物品掉落的情況發生。
為了克服上述困難,習知技術提出了以下的技術。例如在筆 記型電腦內部設有一收納槽,滑鼠可容置於收納槽,以便將滑鼠直接收納於筆記型電腦的內部。但是在筆記型電腦講求輕、薄、短、小的結構設計中,此種在筆記型電腦內部需有額外空間收納滑鼠的設計,已不符合目前市場需求。
另一種習知技術如美國核准公告第6784870號的專利案,此專利係揭露一種具可拆卸式滑鼠的筆記型電腦結構,係在筆記型電腦本體與滑鼠本體之間設計有結合機構,以便讓滑鼠可以成為筆記型電腦的一部份。此種結構設計,同樣必須佔用筆記型電腦一部份的空間,因為滑鼠的握持寬度,所以無法應用於薄型化之筆記型電腦上。
另外,羅技公司發展了一種應用於筆記型電腦專用滑鼠上之隨行扣,其產品型號為V550 Nano筆電專用無線雷射滑鼠一隨行扣設計,此結構主要係在滑鼠的底面開設一凹槽及一扣孔,並且額外設置一貼附在筆記型電腦外殼上之隨行扣,其隨行扣具有一頭端及一卡扣體,並使頭端外徑大於卡扣體外徑。
於使用時,僅需將隨行扣的頭端滑入凹槽內,並使卡扣體卡掣於扣孔內形成一干涉,以此藉由滑鼠底面的扣孔以及筆記型電腦外殼上之隨行扣相互扣合,可將滑鼠附著於筆記型電腦上。不過,雖然此設計能解決滑鼠等輸入裝置攜帶困難之問題。然而,此設計的結構仍有以下的問題。
其中滑鼠係相對於筆記型電腦外殼沿著一組裝方向移動,使其外殼上的隨行扣可以卡掣於滑鼠的扣孔內部。當一非預期的外 力碰撞滑鼠時,容易因為外力推動滑鼠,而導致滑鼠由組裝的反方向再次滑開於外殼上,造成滑鼠於外殼上分離掉落而損壞。
另外,上述隨行扣僅是透過滑鼠的扣孔做為一卡掣的結構,使其隨行扣整體的扣持力道過於薄弱。再加上隨行扣的卡掣方向與滑鼠的組裝方向相同,當一外力由反方向推動滑鼠時,容易使得滑鼠直接於外殼的組裝方向上脫開。如此,勢必無法執行扣合的功能,更遑論能解決滑鼠等輸入裝置攜帶困難之問題。因此,對使用者來說,羅技公司產品型號為V550之設計依舊存在著使用不便利的問題。
是以,由上述各種習用技術可知,要如何方便滑鼠附掛於筆記型電腦上,並簡化滑鼠的結構設計,以及同時具備附掛的結構穩定、不容易脫離於筆記型電腦之功能,即為目前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目前已知的隨行扣結構,因為滑鼠的組裝方向與隨行扣的卡掣方向相同,容易受到一非預期的外力由組裝方向上碰撞滑鼠,而導致隨行扣瞬間的扣持失效,使得滑鼠再次沿著組裝方向脫離於筆記型電腦上,進而導致滑鼠摔落、損壞。因此,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係具有一機體,機體內部容置有一功能電路裝置,並於機體上開設有一結合孔。並將機體組扣於一電子裝置的一卡扣件上,而卡 扣件具有一非圓形的卡掣體,並使卡掣體與結合孔相互匹配。機體以結合孔套入卡掣體上並旋轉一角度,使得卡掣體與結合孔交錯限制,即可將電腦周邊裝置組扣於電子裝置上。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係具有一機體,機體內部容置有一功能電路裝置,並於機體上設有一卡扣件,且卡扣件具有一非圓形的卡掣體。並將機體組扣於一電子裝置的一結合孔,並使卡掣體與結合孔相互匹配。機體以卡掣體穿入結合孔內並旋轉一角度,使得卡掣體與結合孔交錯限制,即可將電腦周邊裝置組扣於電子裝置上。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之功效在於,其機體係以旋轉的方式組扣於電子裝置上形成定位,並使得機體的扣入方向相異於旋轉固定方向,當一非預期的外力碰撞機體時,可防止機體由扣入方向上直接脫離於電子裝置。以此旋轉固定的方式,讓機體可以穩固的組扣於電子裝置上,進而達到結構簡單及轉動定位確實的功效。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示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係用以組扣於一電子裝置上,其中所指的電腦周邊裝置係包括但不侷限於如滑鼠、小型鍵盤、手寫板、繪圖板、網路攝影機(webcam)或遙控器等提供周邊訊號之輸入使用,而所指的電腦裝置係包括但 不侷限於如筆記型電腦(Notebook)、平板電腦(Tablelet PC)或超級移動電腦(Ultra Mobile PC,UMPC)等電子裝置,然而在本發明以下的實施例中,係以滑鼠為例,當然本發明之應用產品及範圍並不以下述實施例為限
請參閱「第1圖」至「第4B圖」所示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其中電腦周邊裝置係為一無線滑鼠,且無線滑鼠具有一機體10,機體10表面具有一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握持面,握持面上設有左右按鍵及滾輪,並於機體10的一底面則可設置有一軌跡球或一光學感測器,並於機體10內部設置有一功能電路裝置(圖中未示),其無線滑鼠係屬於已知技術,在此不多做贅述。
在以下實施例中,係在機體10的底面設計一組扣結構,但不限制該組扣結構僅能應用於機體10的底面,其亦可設置於機體10其他具平坦部位之表面上。
是以,機體10具有一外表面11及一內表面13,並於外表面11開設有一結合孔12,結合孔12具有一第一側邊121、一第二側邊122、一第三側邊123及一第四側邊124。其中第一側邊121係相對於第二側邊122,並使第一側邊121與第二側邊122呈一相對的內凹狀。而第三側邊123則銜接於第一側邊121及第二側邊122之間,並將第四側邊124相對於第三側邊123且銜接於第一側邊121及第二側邊122之間,並使第三側邊123與第四側邊124呈一相對的外擴狀,以此構成結合孔12的形狀(如「第2C圖」所示), 並且使得結合孔12的形狀呈一非圓形(non-circular element)。
再者,結合孔12的第一側邊121與第二側邊122相對之間形成有一第一較短間距D1,而第三側邊123與第四側邊124相對之間形成有一第二較長間距D2,並使第一較短間距D1係小於第二較長間距D2(如「第2C圖」所示)。
請參閱「第3圖」所示之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機體10的外表面11開設有結合孔12後,並於機體10的內表面13設有至少一定位槽14,並使定位槽14位於結合孔12側邊,並且相鄰於結合孔12的第一側邊121與第二側邊122。
另外,將一卡扣件20貼附於一電子裝置30的外表面31,卡扣件20具有一本體21及一結合部22,本體21的一側面具有一貼合面211,並於貼合面211上設有一背膠,以供黏合貼附於電子裝置30的外表面31上。可以理解的是,卡扣件20亦可固設於該電子裝置30之外殼上。
結合部22設置於本體21的另一側面,且結合部22設有一卡掣體23,且卡掣體23的形狀呈一非圓形並對應結合孔12。卡掣體23係於結合部22的相對二端延伸長出,使得卡掣體23的形狀概呈一鉚合頭的形狀,並使卡掣體23的外徑大於結合部22的直徑。也就是說,卡掣體23係具有一第一較長外徑D3與一第二較短外徑D4。於轉動時,使得該結合孔12的第一較短間距D1係對應該卡掣體23之第一較長外徑D3,而該結合孔12的第二較長間距D2係對應該卡掣體23之第二較短外徑D4,以此將卡掣體23 與結合孔12形成一交錯的卡合狀態。另外,卡掣體23由結合部22延伸後,並於卡掣體23的底面設有至少一定位塊24。
如此,當機體10的結合孔12供卡掣體23穿入後,即可將機體10在卡扣件20上旋轉一角度,依此轉動關係,使得機體10具有一令卡掣體23穿過於結合孔12的相對位置,及一令卡掣體23卡合於結合孔12內的交錯位置(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
上述的相對位置係定義此卡掣體23可以通過結合孔12的第二較長間距D2,第二較長間距D2由結合孔12的第三側邊123與第四側邊124所構成,以此第二較長間距D2來符合卡掣體23的第一較長外徑D3,使得卡掣體23在相對位置中可以自由進出結合孔12。
而交錯位置則是定義此卡掣體23進入結合孔12後的一卡合狀態,當卡掣體23由相對位置進入結合孔12後,可將機體10轉動至一角度θ1,讓卡掣體23的第一較長外徑D3對應卡合於結合孔12的第一較短間距D1。因為第一較短間距D1小於第二較長間距D2,所以卡掣體23對應於第一較短間距D1後,卡掣體23的第一較長外徑D3受到第一側邊121及第二側邊122的限制,使得卡掣體23可以卡合於結合孔12內部。使用者若要將卡掣體23脫離結合孔12時,則必須使得卡掣體23由交錯位置重新進入至相對位置,方能將卡掣體23脫離於結合孔12外。
請參閱「第2A~2B圖」及「第4A~4B圖」所示之第一實施 例的動作示意圖及使用狀態示意圖,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的操作原理,係先在卡扣件20本體21的貼合面211上設置有一背膠(圖中未示出),並以此貼合面211將卡扣件20黏合貼附於電子裝置30的表面上,而電腦周邊裝置的機體10則可將結合孔12對位套入於卡扣件20的結合部22上,並使機體10於卡扣件20上產生一旋轉的固定動作,並提供有下列三種動作狀態。
第一動作狀態:如「第2A圖」所示,係先將機體10相對於卡扣件20至相對位置,使得機體10的結合孔12與卡扣件20的結合部22相互對位,並依此相對位置的關係,使得結卡掣體23的第一較長外徑D3可以通過第二較長間距D2,以此將卡掣體23穿入至結合孔12內部。
第二動作狀態:如「第2B圖」所示,之後旋轉機體10,將機體10由相對位置轉動至交錯位置,使得卡掣體23的第一較長外徑D3對應於結合孔12的第一較短間距D1,並由第一側邊121與第二側邊122將卡掣體23限制卡合。當機體10轉動至交錯位置時,使其卡掣體23底面的定位塊24可以扣入機體10內表面13上的定位槽14內,進而形成一轉動固定狀態。
如此,即可將電腦周邊裝置的機體10附掛於電子裝置30的外表面31,使用者即可攜帶電子裝置30連同機體10一起行走。
第三動作狀態:如「第2A圖」所示,若欲將機體10由卡扣件20取下時,僅需要再次轉動機體10,將機體10由交錯位置重 新轉回至相對位置。在轉動過程中,需施一較大的力量,方能將卡掣體23的定位塊24脫離於定位槽14。當結合孔12的第二較長間距D2重新回歸於卡掣體23的第一較長外徑D3時,即可將機體10拔離於結合部22,以此進行周邊設備的操作。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結合孔12的形狀設計,僅是符合機體10轉動45度的角度後,而使得卡掣體23可以卡合於結合孔12上,但不以上述的結合孔12的形狀為限,亦即不以旋轉45度為限。諸如將卡掣體23與結合孔12設計為長矩形,旋轉90度亦可使卡掣體23與結合孔12形成卡合限制。因此,卡掣體23與結合孔12的形狀可為任意的非圓形型態之幾何形狀,以及卡掣體23之旋轉角度皆非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制。
請參閱「第5圖」至「第7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係為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電腦周邊裝置及其卡掣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與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以下僅就相異之處加以說明,其餘相同處不在贅述。係在電子裝置30的外表面31開設有一結合孔32,該結合孔32係可為筆記型電腦上的防盜孔(Kensington Lock Hole),防盜孔主要提供一鎖頭裝置安裝於其中,以避免筆記型電腦被偷竊。
而機體40開設有一容置槽41,以供一卡扣件42樞接於容置槽41內部,於使用時,可扳動卡扣件42旋轉至一使用角度。使用完畢後,可將卡扣件42重新扳回容置槽41,並使卡扣件42隱藏於容置槽41內部(如「第5圖」所示)。當使用者操作機體40 時,使得卡扣件42不會影響機體40的操作。
同樣地,卡扣件42具有一結合部421及一卡掣體422,且卡掣體422的形狀呈一長矩形,且符合結合孔32的外形(即防盜孔的外形),並於卡掣體422的底面設有至少一定位塊423。
而電子裝置30的結合孔32具有一兩長直邊321、322及兩圓弧狀短邊323、324,以此與卡掣體422相互匹配,另於電子裝置30的內表面33設有至少一定位槽34。
如「第6A~6B」圖所示,當機體40的卡掣體422穿設於結合孔32後,可將機體40旋轉一角度,使得卡掣體422卡合於結合孔32的兩長直邊321、322上,並以定位塊423與定位槽34相互卡合,以此旋轉固定的方式,將機體40組扣於電子裝置30的外表面31上。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機體
11‧‧‧外表面
12‧‧‧結合孔
121‧‧‧第一側邊
122‧‧‧第二側邊
123‧‧‧第三側邊
124‧‧‧第四側邊
13‧‧‧內表面
14‧‧‧定位槽
20‧‧‧卡扣件
21‧‧‧本體
211‧‧‧貼合面
22‧‧‧結合部
23‧‧‧卡掣體
24‧‧‧定位塊
30‧‧‧電子裝置
31‧‧‧外表面
32‧‧‧結合孔
321、322‧‧‧長直邊
323、324‧‧‧圓弧狀短邊
33‧‧‧內表面
34‧‧‧定位槽
40‧‧‧機體
41‧‧‧容置槽
42‧‧‧卡扣件
421‧‧‧結合部
422‧‧‧卡掣體
423‧‧‧定位塊
D1‧‧‧第一較短間距
D2‧‧‧第二較長間距
D3‧‧‧第一較長外徑
D4‧‧‧第二較短外徑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第2A~2B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第2C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局部放大示意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第4A~4B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第6A~6B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以及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10‧‧‧機體
11‧‧‧外表面
12‧‧‧結合孔
14‧‧‧定位槽
20‧‧‧卡扣件
21‧‧‧本體
22‧‧‧結合部
23‧‧‧卡掣體
24‧‧‧定位塊

Claims (8)

  1. 一種電腦周邊裝置,係可組扣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卡扣件上,該電腦周邊裝置包括有:一機體,該機體容置有一功能電路裝置,於該機體上開設有一結合孔;其中,該結合孔包括: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係相對於該第一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之間具有一第一較短間距;一第三側邊,銜接於該第一側邊及該第二側邊之間;以及一第四側邊,係相對於該第三側邊,並且銜接於該第一側邊及該第二側邊之間,該第三側邊與該第四側邊之間具有一第二較長間距,且該第一較短間距係小於該第二較長間距;其中,該卡扣件具有一非圓形之卡掣體,該結合孔匹配該卡掣體,以該機體之該結合孔套入該卡掣體並旋轉一角度,該卡掣體與該結合孔交錯卡掣,將該電腦周邊裝置組扣於該電子裝置上;其中,該機體具有一令卡掣體穿過結合孔的相對位置,及一令卡掣體限制於結合孔內的交錯位置;其中,該卡掣體至該相對位置,使該卡掣體進出該第二較長間距;該卡掣體至該交錯位置,使該卡掣體受該第一較短間 距的限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腦周邊裝置,其中該機體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內表面,該結合孔設置於該外表面,該內表面設有至少一定位槽,而該卡掣體設有至少一定位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腦周邊裝置,其中該卡扣件更包括:一本體,一側面具有一貼合面,該貼合面設置有一背膠且與該電子裝置相互黏合;以及一結合部,設置於該本體的另一側面,且該卡掣體設置於該結合部的頂端。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腦周邊裝置,其中該卡掣體的外徑大於該結合部的直徑,令該卡掣體的形狀概呈一鉚合頭的形狀。
  5. 一種電腦周邊裝置之卡掣裝置,包括有一結合孔及一卡扣件;其中,該結合孔具有一第一較短間距及一第二較長間距,且該結合孔具有二個外擴邊;該卡扣件延伸有一卡掣體,且該卡掣體具有一第一較長外徑及一第二較短外徑,該結合孔之形狀與該卡掣體之形狀相異;又其中,該結合孔的第一較短間距係對應該卡掣體之第一較長外徑,而該結合孔的第二較長間距係對應該卡掣體之第二較短外徑;該卡掣體係交錯地卡掣於該結合孔之中,使得該第一較長外徑卡掣於該第一較短間距而令該結合孔與該卡扣件相結合。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腦周邊裝置之卡掣裝置,其中該結合孔係設於一電腦周邊裝置之機體或一電子裝置之外殼上。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腦周邊裝置之卡掣裝置,其中該卡扣件係設於一電子裝置外殼上。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腦周邊裝置之卡掣裝置,其中該卡扣件係設於一電腦周邊裝置之機體,而該結合孔則係設於一電子裝置外殼上。
TW98100426A 2009-01-07 2009-01-07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TWI424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0426A TWI424306B (zh) 2009-01-07 2009-01-07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0426A TWI424306B (zh) 2009-01-07 2009-01-07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7298A TW201027298A (en) 2010-07-16
TWI424306B true TWI424306B (zh) 2014-01-21

Family

ID=4485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0426A TWI424306B (zh) 2009-01-07 2009-01-07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4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968B (zh) * 2011-03-04 2014-11-21 Inventec Corp 無線接收器
TWI457744B (zh) * 2011-04-26 2014-10-21 Wistron Corp 可固定於可攜式電腦之外殼之電腦周邊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4870B2 (en) * 2001-05-14 2004-08-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detachable peripheral device and combined mouse/joystick for use with same
TWM287890U (en) * 2005-06-03 2006-02-21 Chang Bin Ind Co Ltd Article hanging structure
TW200825860A (en) * 2006-12-07 2008-06-16 Inventec Corp Mouse device including a stra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4870B2 (en) * 2001-05-14 2004-08-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detachable peripheral device and combined mouse/joystick for use with same
TWM287890U (en) * 2005-06-03 2006-02-21 Chang Bin Ind Co Ltd Article hanging structure
TW200825860A (en) * 2006-12-07 2008-06-16 Inventec Corp Mouse device including a stra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7298A (en) 201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9894B (zh) 電子裝置
US913791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radle
US20060133025A1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US7342778B2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handle attached thereto
TWI502142B (zh) 易於拆裝之樞軸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M447911U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鎖具
TWI597005B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M396988U (en) Touch-board fix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aining the same
TWM397127U (en) Detachable fastening mechanism
TWI324420B (en) Restriction mechanism for board card
TWI470414B (zh) 用來啟動電子裝置之休眠模式之開關模組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424306B (zh)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its latching device
US7570248B2 (en) Mouse having storable hook module
TW201503797A (zh) 箱體及其卡持機構
TWI564696B (zh) 電子裝置
TWI433378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TWI485313B (zh) 易於置換鎖匙件之鎖心組件
TWI489928B (zh)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閂鎖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505063B (zh)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TWM589220U (zh) 鎖具
TWI409022B (zh) 支撐機構及具有該支撐機構的電子裝置
CN201352326Y (zh) 计算机周边装置及其卡掣装置
TWI495983B (zh) 具有收合功能之升降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M521209U (zh) 具防盜機制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擴充塢
TWI461968B (zh) 無線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