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1285B - 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 - Google Patents

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1285B
TWI421285B TW95142912A TW95142912A TWI421285B TW I421285 B TWI421285 B TW I421285B TW 95142912 A TW95142912 A TW 95142912A TW 95142912 A TW95142912 A TW 95142912A TW I421285 B TWI421285 B TW I4212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hermoplastic resin
inclusive
drum
cellulo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42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32391A (en
Inventor
Akihide Fujit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3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32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1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12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29C48/08Flat, e.g. panels flexible, e.g.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05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having a wide opening, e.g. for forming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3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4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cooling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3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to the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55Pressure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009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8/92114Dimensions
    • B29C2948/92152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009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8/922Viscosity; Melt flow index [MFI]; Molecular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009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8/92209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323Location or phase of measurement
    • B29C2948/92361Extrusion unit
    • B29C2948/9238Feeding, melting, plasticising or pumping zones, e.g. the melt itself
    • B29C2948/924Barrel or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323Location or phase of measurement
    • B29C2948/92428Calibration, after-treatment, or cooling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523Force;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561Time, e.g. start, termination, duration or interru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609Dimensions
    • B29C2948/92647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704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819Location or phase of control
    • B29C2948/92857Extrusion unit
    • B29C2948/92876Feeding, melting, plasticising or pumping zones, e.g. the melt itself
    • B29C2948/92895Barrel or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819Location or phase of control
    • B29C2948/92857Extrusion unit
    • B29C2948/92904Die; Nozzle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819Location or phase of control
    • B29C2948/92923Calibration, after-treatment or cooling 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更明確地說,為一種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較佳地用於各種光學薄膜。
熱塑性樹脂薄膜如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係藉由擠塑機熔解熱塑性樹脂並將其擠壓至壓模(die)中,再將熔化的熱塑性樹脂自噴射部(ejection port)以片狀射出(以下稱為「片狀熔融樹脂」(sheet-form molten resin)),將其鑄塑於兩金屬接觸輥(metallic touch roll)間,接著冷卻硬化,便可獲得。此稱為「熔融膜形成法」(melt-film formation method)。之後,自至少一縱向方向(機器方向(MD))和橫向方向(TD)拉伸此膜,使薄膜得到所需之平面延遲(in-plane retardation)(Re)和厚度方向延遲(thickness-direction retardation)(Rth)。此薄膜作為液晶顯示器之光學補償膜(也稱做「相差膜」),其用於放大視角(例如,參照專利文件1)。
[專利文件1]國際專利申請案的日本國內階段公開案號6-501040
片狀熔融樹脂被鑄塑於兩接觸輥間以得到一有好的表面狀態之薄膜。然而,由於接觸輥通常由金屬組成,而給片狀熔融樹脂過多的負荷,造成應力(應變)殘留在薄膜內。因為在薄膜內的應力,即使薄膜被拉伸,該薄膜也無法得到所需之光學特性(主要為延遲)。除了此問題之外,所得到的薄膜表面太平滑,以致在薄膜捲成一捲時黏附在一起,造成薄膜輸送時搬運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出片狀熔融樹脂不由兩接觸輥鑄塑而由單一鑄型轉鼓(casting drum)鑄塑。然而,此方法有一增加膜厚度分佈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熱塑性樹脂薄膜的製法,該薄膜的膜厚分佈小、容易搬運且有需要的光學特性。
依據本發明的第一觀點,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提供熱塑性樹脂薄膜的製法其包括步驟:從壓模擠壓熔解的熱塑性樹脂,使其成片狀,將該片狀熱塑性樹脂夾在一轉鼓和另一轉鼓之間冷卻,其中至少一轉鼓有深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面積比0.5%到20%(包含兩者)的凹部。依據第一觀點,由於在片狀熱塑性樹脂上形成所需的凸部,可使其容易處理。
依據本發明的第二觀點,提供熱塑性樹脂薄膜的製法,包括步驟:從壓模擠壓熔解的熱塑性樹脂使其成片狀,並將該片狀熱塑性樹脂夾在一轉鼓和另一轉鼓之間冷卻,其中至少一轉鼓有厚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面積比0.5%到20%(包含兩者)的凸部。依據第二觀點,由於在片狀熱塑性樹脂上形成所需的凹部,可使其容易搬運。注意於此使用的面積比,可由如下公式得到:面積比(%)=(凹部或凸部的面積)/(轉鼓實際上平滑表面的表面積)×100其中(轉鼓實際上平滑表面的表面積)-(實際平滑表面部的表面積)=(凹部或凸部的面積)依據本發明的第三觀點,熱塑性樹脂薄膜的製造速度Y(m/min)較佳滿足方程式(1)0.0043X2 +0.1236X+1.1357<Y(m/min)<0.0191X2 +0.7316X+24.005………(1);其T1(℃)表示熱塑性樹脂固-固相轉移溫度,T2(℃)表示其中至少一轉鼓的溫度,X(℃)表示T1和T2間的溫度差,其中至少一轉鼓的外柱厚度Z滿足方程式(2):0.05mm<Z(mm)<7.0mm………(2);且夾在一轉鼓和另一轉鼓間的片狀熱塑性樹脂的線壓力P(kg/cm)和一轉鼓透過***兩轉鼓間之片狀熱塑性樹脂跟另一轉鼓接觸的長度Q(cm),其比例(P/Q)滿足方程式(3)3kg/cm2 <(P/Q)<200 kg/cm2 ………(3)。
依據第三觀點,其可能降低所得到膜的膜厚度分布。依據本發明的第四觀點,熱塑性樹脂的固-固相轉移溫度(℃)較佳等於熱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
依據第五觀點,較佳至少一轉鼓由金屬組成。依據第六觀點,較佳至少一轉鼓的溫度控制在45℃到160℃(包含兩者)。依據第七觀點,熱塑性樹脂較佳為醯化纖維素樹脂。依據第八觀點,醯化纖維素樹脂的平均分子量為20,000到80,000(包含兩者)且醯基的取代度滿足下列方程式:2.0≦A+B≦3.0、0≦A≦2.0、1.2≦B≦2.9,A表示乙醯基的取代度,B表示有3到7個碳原子的醯基的取代度總合。
依據本發明的第九觀點,從壓模射出的熱塑性樹脂的零剪切黏度較佳為2000Pa.s或以下。依據本發明的第十觀點,所製造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平均厚度較佳為20 μ m到300 μ m(包含兩者)。依據本發明的第十一觀點,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平面延遲(Re)較佳為0nm到20nm(包含兩者),且厚度方向延遲(Rth)較佳為0nm到100nm(包含兩者)。依據本發明的第十二觀點,拉伸片狀熱塑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薄膜的拉伸步驟較佳包含任意方向。
依據第十三到第十五觀點,較佳製造一光學補償膜、一熱塑性樹脂薄膜用來作為偏光器的偏光膜之基材或一抗反射膜。
本發明的優點
依據本發明,可得到一熱塑性樹脂,其具有膜厚分布小和容易搬運的特點且進一步有需要的光學特性。
實行本發明的最佳方法
依據本發明熱塑性樹脂薄膜形成方法的較佳實施例將說明如下。在實施例中將會說明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制於這些例子中,可應用至除了醯化纖維素之外的熱塑性樹脂(如以纖維素為主的樹脂)之薄膜製法。
第1圖顯示醯化纖維素薄膜生產線10(以下也稱為「生產線」)的概要結構。生產線10係由一擠塑機11、一齒輪幫浦12、一輸送管13、一壓模14、加熱器15及16、一鑄塑轉鼓17、一彈性轉鼓18、冷卻轉鼓19和20、溫度計21和22、一乾燥區23、一捲取器24等等組成。一薄膜的材料40主要成份包括醯化纖維素,從一料斗(hopper)(沒有顯示)供應至擠塑機11,然後於擠塑機11中熔化,得到熔融的醯化纖維素。擠壓溫度,即熔融的醯化纖維素從擠塑機11擠壓的溫度,較佳為190℃到240℃(包含兩者),更佳為195℃到235℃(包含兩者),且特佳為200℃到230℃(包含兩者)。如果擠壓溫度小於190℃,有時候不能充分地熔化醯化纖維素的結晶。結果細小的結晶很可能還存在於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即使拉伸這種醯化纖維素薄膜,拉伸會受到抑制,且醯化纖維素分子的配向排序(orientational ordering)也不能被充分地控制,在某些情形下無法得到所需的延遲值(Re和Rth)。在其他狀況,可能發生醯化纖維素薄膜破損。另一方面,如果擠壓溫度超過240℃,可能發生如醯化纖維素薄膜熱解之劣化。
熔融的醯化纖維素從齒輪幫浦12進料,經過輸送管13至壓模14。注意輸送管13較佳配備一熱控制組件(沒有顯示),維持輸送管13於預定的溫度。熔融的醯化纖維素從壓模14以片狀射出。片狀醯化纖維素薄膜(以下稱為「醯化纖維素薄片」41)在鑄塑轉鼓17和彈性轉鼓18間鑄塑。此醯化纖維素薄片在鑄塑轉鼓17和彈性轉鼓18間鑄塑的位置以下稱為「鑄塑位置17a」。從壓模出口14a噴出熔解的醯化纖維素的零剪切黏度較佳設定在2000Pa.s或以下,更佳為1200Pa.s或以下,最佳為800Pa.s或以下。最低值並無特別限制,考慮到在熔解/形成一薄膜時,從壓模噴出樹脂的熔解穩定性,較佳為50Pa.s或更多。注意在此使用之零剪切黏度係依照下述所得。首先,熔解黏度的量測,係藉由板-錐型熔解黏度量測儀器(plate-cone type melting-viscosity measuring device),在剪切速率改變時取得熔解黏度對剪切速率之依附資料。藉由從對剪切速率獨立的熔解黏度範圍之量測值,推斷在零剪切速率的熔解黏度,可得到在零剪切速率的熔解黏度。由於薄膜的形成是藉由熔解而有厚度準確性的改善和良好的表面狀態,設定壓模出口14a的零剪切黏度於上述範圍內為有幫助的。
藉由溫度計21,量測在壓模出口14a的熔融醯化纖維素的溫度(Ta:℃),藉由溫度計22,量測在鑄塑位置17a的醯化纖維素薄片41的溫度(Tb:℃)。Ta-Tb(℃)的差值較佳為20℃或更少,更佳為15℃或更少,最佳為10℃或更少。為了維持溫度差,較佳至少在醯化纖維素薄片41的一側安置加熱器15、16,更佳如第1圖所示,在兩側皆安置加熱器15、16。加熱器15、16的溫度較佳為100℃到500℃(包含兩者),更佳為180℃到400℃(包含兩者),最佳為200℃到350℃(包含兩者)。
冷卻轉鼓19、20裝置在鑄塑轉鼓17的下游。雖然在第1圖中有二冷卻轉鼓19、20,然而在本發明中的冷卻轉鼓數目並不限制為二。其較佳一冷卻裝置25獨立地連接到各個轉鼓,以分別控制每個轉鼓的溫度。配置彈性轉鼓18,以便在醯化纖維素薄片41***彈性轉鼓18和鑄塑轉鼓17之間時,正對於鑄塑轉鼓17。為了控制彈性轉鼓18的溫度,其較佳配備一溫度控制器26。或者,可藉由冷卻裝置25控制彈性轉鼓18的溫度。各個轉鼓的溫度並無特別限制;然而鑄塑轉鼓17的溫度較佳為45℃到160℃(包含兩者),更佳為60℃到140℃(包含兩者),最佳為75℃到130℃(包含兩者)。彈性轉鼓18的溫度較佳為45℃到160℃(包含兩者),更佳為60℃到140℃(包含兩者),最佳為75℃到130℃(包含兩者)。冷卻轉鼓19、20的溫度較佳為60℃到150℃(包含兩者),更佳為75℃到140℃(包含兩者),最佳為90℃到130℃(包含兩者)。醯化纖維素薄片41冷卻於轉鼓17、19和20的表面。已冷卻的醯化纖維素薄片41以下稱為「醯化纖維素薄膜42」。
然後醯化纖維素薄膜42進料至控制在特定溫度之乾燥區23。在乾燥區23中,在醯化纖維素薄膜42被輥27捲繞的同時,輸送醯化纖維素薄膜42,並冷卻到所需的預設溫度。在乾燥區23內,較佳配置一溫度控制器28。乾燥區23的溫度並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為15℃到150℃(包含兩者),更佳為15℃到140℃(包含兩者),最佳為15℃到130℃(包含兩者)。輸送時間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1秒到10分鐘(包含兩者),更佳為2秒到5分鐘(包含兩者),最佳為3秒到3分鐘(包含兩者)。最後,醯化纖維素薄膜42藉由捲取器24繞成一捲。
在本發明中,醯化纖維素薄膜42的薄膜形成速率並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為1m/分鐘到300m/分鐘(包含兩者),更佳為10m/分鐘到150m/分鐘(包含兩者),最佳為15m/分鐘到120m/分鐘(包含兩者)。依據本發明用於製造醯化纖維素薄膜42的方法,較佳使用可讓形成的膜的平均膜厚為20μ m到300μ m(包含兩者),更佳為30μ m到200μ m(包含兩者),最佳為40μ m到100μ m(包含兩者)。
使用於本發明的彈性轉鼓18,較佳有凹部,其從表面至深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密度0.5到50000(包含兩者)/mm2 。或者彈性轉鼓18可有凸部,其從表面至高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密度0.5到50000(包含兩者)/mm2
在本發明中,彈性轉鼓18,較佳有凹部,其從表面至深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面積比0.5%到20%(包含兩者),更佳為1.0%到15%(包含兩者),最佳為1.5%到10%(包含兩者)。注意凹部的深度更佳為10nm到300nm(包含兩者),最佳為25nm到250nm(包含兩者)。彈性轉鼓18較佳可有凸部,其從表面至高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面積比0.5%到20%(包含兩者),更佳為1.0%到15%(包含兩者),最佳為1.5%到10%(包含兩者)。注意凸部的高度更佳為10nm到300nm(包含兩者),最佳為25nm到250nm(包含兩者)。
熱塑性樹脂(即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薄膜的主要原料)的固相到固相轉移溫度,由T1(℃)表示。固相到固相轉移溫度的代表性範例,可提及熱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此外,彈性轉鼓的溫度以T2(℃)表示。(T1-T2)的溫度差由X(℃)表示。在這樣的狀況下,醯化纖維素薄膜42的形程速度由Y(m/min)表示,Y較佳滿足關係式(1),更佳滿足關係式(1’),最佳滿足關係式(1”);0.0043X2 +0.1236X+1.1357<Y(m/min)<0.0191X2 +0.7316X+24.005………(1) 0.065X2 +0.185X+1.704<Y(m/min)<0.1624X2 +0.6219X+20.404………(1’) 0.086X2 +0.247X+2.271<Y(m/min)<0.1337X2 +0.5121X+16.804………(1”)
注意醯化纖維素薄膜42的形成速率Y(m/min)為在沒有實行拉伸製程的狀況下,醯化纖維素薄膜42薄膜形成步驟的速率。
第2圖顯示彈性轉鼓的剖面圖。彈性轉鼓有一充滿液體(如冷卻水)51的金屬外殼50(也稱為「滾筒」)。在液體51中,安置一樹脂製成的自旋陀螺52。彈性轉鼓18和陀螺52,藉由鑄塑轉鼓17的旋轉動作,透過醯化纖維素薄片41,互相接觸而旋轉。外殼50較佳由金屬構成包括但不限於不鏽鋼、鎳、和鉻。外殼50的厚度Z(mm)較佳滿足關係式(2),更佳滿足關係式(2’),最佳滿足關係式(2”):0.05mm<Z(mm)<7.0mm…(2)、0.1mm<Z(mm)<5.0mm…(2’)、0.15mm<Z(mm)<3.0mm…(2”)。
指定當醯化纖維素薄片41夾在鑄塑轉鼓17和彈性轉鼓18之間時產生的應力為線壓力P(kg/cm)。在鑄塑轉鼓17和彈性轉鼓18之間,跟醯化纖維素薄片41接觸線的長度由Q(cm)表示。長度Q(cm)表示接觸起始點41a和接觸終止點41b之間的長度,接觸起始點41a為醯化纖維素薄片41開始跟彈性轉鼓18接觸的點,接觸終止點41b為醯化纖維素薄片41從彈性轉鼓18移除的點。
在本發明中,線壓力P對長度Q的比率較佳滿足下列關係(3),更佳滿足如下關係(3’),最佳滿足如下關係(3”):3kg/cm2 <(P/Q)<200 kg/cm2 …(3)、4kg/cm2 <(P/Q)<100 kg/cm2 …(3’)、5kg/cm2 <(P/Q)<50 kg/cm2 …(3”)。
在本發明中,較佳生產一熱塑性樹脂薄膜能滿足所有上述關係(1)、(2)跟(3)。
第3A圖表示使用於本發明彈性轉鼓18的簡圖。在彈性轉鼓18的表面上以規律的間隔形成棋盤式的凹部或凸部18a。此外,在第3B圖所示之彈性轉鼓30的表面上,於規律間隔均勻地形成凹部或凸部30a。在者,在第3C圖所示之彈性轉鼓31的表面上,隨意地形成凹部或凸部31a。然而,彈性轉鼓18的表面狀態並不限定於顯示於第3A圖到第3C圖的表面狀態。
在本發明中,鑄塑轉鼓17較佳由金屬構成。其金屬較佳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不鏽鋼、鑄鐵和鑄鋼。
在本發明中,醯化纖維素薄片41或醯化纖維素薄膜42可由拉伸組件(drawing unit)進行橫向拉伸(TD)和垂直拉伸(MD)。可藉由配置於薄膜生產線10的拉製機(如拉幅型拉製機)或在拉出已經捲繞成一捲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時,來實行拉伸。
藉由拉伸組件可給予醯化纖維素薄膜42所需的延遲。例如所需的平面延遲值(Re)的範圍在0nm到300nm(包含兩者)之內,且所需在厚度方向的延遲值(Rth)的範圍在0nm到100nm(包含兩者)之內。
如第4圖所示,彈性轉鼓可以當成鑄塑轉鼓。此轉鼓以下稱為鑄塑彈性轉鼓60。可提供一鑄塑位置調整轉鼓61,面對鑄塑彈性轉鼓60,使醯化纖維素薄片41可以***兩者之間。鑄塑彈性轉鼓60有一由如不鏽鋼、鉻或鎳的金屬構成的外殼62,且內部充滿液體63(如水),在其中設置一由樹脂構成的自旋陀螺64。鑄塑彈性轉鼓60和自旋陀螺64,藉由鑄塑位置調整轉鼓61的旋轉動作,透過醯化纖維素薄片41,互相接觸而旋轉。
鑄塑彈性轉鼓60,較佳有凹部,其從表面至深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密度0.5到50000(包含兩者)/mm2 。或者鑄塑彈性轉鼓60可有凸部,其從表面至高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密度0.5到50000(包含兩者)/mm2
鑄塑彈性轉鼓60較佳有凹部,其從表面至深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面積比0.5%到20%,更佳為1.0%到15%(包含兩者),最佳為1.5%到10%(包含兩者)。注意凹部的深度更佳為10nm到300nm(包含兩者),最佳為25nm到250nm(包含兩者)。鑄塑彈性轉鼓60較佳可有凸部,其從表面至高度5nm到500nm(包含兩者)且面積比0.5%到20%(包含兩者),更佳為1.0%到15%(包含兩者),最佳為1.5%到10%(包含兩者)。注意凸部的高度更佳為10nm到300nm(包含兩者),最佳為25nm到250nm(包含兩者)。
外殼62的厚度Z(mm)較佳為0.1mm到5.0mm(包含兩者),更佳為0.125mm到4.0mm(包含兩者),最佳為0.15mm到3.0mm(包含兩者)。外殼62的溫度較佳控制在45℃到160℃(包含兩者),更佳控制在60℃到140℃(包含兩者),最佳控制在75℃到130℃(包含兩者)。
鑄塑位置調整轉鼓61的實施例並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由如不鏽鋼、鑄鐵或鑄鋼之金屬構成。鑄塑位置調整轉鼓61的溫度較佳控制在45℃到160℃(包含兩者),更佳控制在60℃到140℃(包含兩者),最佳控制在75℃到130℃(包含兩者)。
於此的長度Q(cm)表示接觸起始點41c和接觸終止點41d之間的接觸長度,接觸起始點41c為醯化纖維素薄片41開始跟鑄塑彈性轉鼓60接觸的點,接觸終止點41d為醯化纖維素薄片41從鑄塑彈性轉鼓60移除的點。
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42較佳當成一使用於光學上薄膜的基膜(基材),其薄膜如光學補償膜、偏光器、偏光膜或抗反射膜。
之後將敘述將已捲繞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拉伸之方法。當醯化纖維素薄膜被拉伸時,醯化纖維素薄膜的分子會有方向性的排列表現出平面延遲(Re)和厚度方向延遲(Rth)。可由下列方程式得到延遲Re和Rth。
Re(nm)=| n(MD)-n(TD)|×T(nm) Rth(nm)=|{(n(MD)+n(TD))/2}-n(TH)|×T(nm)
n(MD)、n(TD)和n(TH)分別表示在縱向方向、寬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而T(nm)表示薄膜的厚度。
醯化纖維素薄膜首先在縱向拉伸組件中縱向方向拉伸。在縱向拉伸組件中,醯化纖維素薄膜先被預熱,被加熱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由兩軋面輥(nip roll)捲過。因為靠近出口軋面輥的旋轉速度比靠近入口軋面輥的旋轉速度快,所以可在縱向方向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
縱向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進入一在寬度方向拉伸的橫向拉伸組件。較佳使用如拉幅機為橫向拉伸組件。醯化纖維素薄膜藉由拉幅機,在醯化纖維素薄膜兩端(在寬度方向)由夾子夾住時,進行寬度方向上的橫向拉伸。橫向拉伸進一步增加延遲Rth。
藉由縱向和橫向拉伸的功效,可得到表示在其中延遲Re和Rth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一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較佳有Re從0nm到500nm(包含兩者),更佳10nm到400nm(包含兩者),再佳15nm到300nm(包含兩者),而較佳有Rth從30nm到500nm(包含兩者),更佳50nm到400nm(包含兩者),再佳70nm到350nm(包含兩者)。其中,有Re和Rth之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更佳滿足關係Re≦Rth,再佳滿足關係Re×2≦Rth。為了得到高的Re和Rth,醯化纖維素薄膜較佳先縱向拉伸,然後橫向(寬度方向)拉伸。在縱向方向和橫向方向之間配向性(orientation)的差別變成延遲差(Re)。然而,延遲差,即平面延遲(Re),可隨不僅縱向方向且垂直方向(即橫向方向)上的拉伸而減少,因此減少縱向傾向性和橫向傾向性的差別。另一方面,實行拉伸不僅在縱向方向且橫向方向上,會擴大面積且減少厚度。當厚度減少時,厚度方向的傾向性增加而增加了Rth。
此外,Re和Rth在寬度方向和縱向方向上位置的變化較佳為5%或更少,更佳為4%或更少,再佳為3%或更少。再者,配向角(orientation angle)較佳為90°±5°或0°±5°或更少,更佳為90°±3°或0°±3°或更少,再佳為90°±1°或0°±1°或更少。當拉伸組件如本發明執行時,可減少曲折。可由如下得到彎弓扭變(bowing distortion)。首先,得到在拉伸組件前,藉由拉幅機沿醯化纖維素薄膜表面寬度方向拉伸的直線的中心,和在拉伸組件後,曲線(凹面)中心之間的距離差。此差除以寬度,可得到彎弓扭變。彎弓扭變較佳為10%或更少,更佳為5%或更少,再佳為3%或更少。
現在,將按照步驟解釋適合用於本發明之合成醯化纖維素的方法和合成醯化纖維素薄膜的方法。
(1)塑化劑
較佳加入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polyvalent alcohol based plasticizer)至依據本發明用來製造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聚合物材料。這樣的塑化劑可有效地降低彈性模數和上下表面的結晶數量差。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的含量相對於醯化纖維素,較佳為重量百分比2%到20%。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的含量較佳為重量百分比2%到20%,更佳為重量百分比3%到18%,再佳為重量百分比4%到15%。當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的含量低於重量百分比2%時,無法充分地達到上述的效果。另一方面,當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的含量超過重量百分比20%時,塑化劑沉澱(稱為「滲色(bleeding)」)於薄膜的表面。
本發明使用的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跟纖維素脂肪酸酯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值得注意地顯出熱塑性。這樣的多價醇為主之塑化劑包括甘油基酯化合物,如甘油酯和二甘油酯(diglycerin ester)、聚烯烴甘醇(polyalkylene glycol),如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和聚烯烴甘醇化合物,其氫氧基加上一醯基。
甘油酯的具體例子包括二乙酸硬脂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stearate)、二乙酸軟脂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palmitate)、二乙酸肉荳蔻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myristate)、二乙酸月桂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laurate)、二乙酸癸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caprate)、二乙酸壬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nonanate)、二乙酸辛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octanoate)、二乙酸庚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heptanoate)、二乙酸己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hexanoate)、二乙酸戊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pentanoate)、二乙酸油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e oleate)、乙酸二癸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dicaprate)、乙酸二壬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nonanate)、乙酸二辛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dioctanoate)、乙酸二庚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diheptanoate)、乙酸二己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dicaproate)、乙酸二戊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divalerate)、乙酸二丁酸甘油酯(glycerin acetate dibutyrate)、二丙酸癸酸甘油酯(glycerin dipropionate caprate)、二丙酸月桂酸甘油酯(glycerin dipropionate laurate)、二丙酸肉荳蔻酸甘油酯(glycerin dipropionate myristate)、二丙酸軟脂酸甘油酯(glycerin dipropionate palmitate)、二丙酸硬脂酸甘油酯(glycerin dipropionate stearate)、二丙酸油酸甘油酯(glycerin dipropionate oleate)、三丁酸甘油酯(glycerin tributyrate)、三戊酸甘油酯(glycerin tripentanoate)、單軟脂酸甘油酯(glycerin monopalmitate)、單硬脂酸甘油酯、二硬脂酸甘油酯、丙酸月桂酸甘油酯(glycerin propionate laurate)和油酸丙酸甘油酯(glycerin oleate propionate)。然而,這些並無限制,其可單獨或混合使用。這些之中,以二乙酸辛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caprylate)、二乙酸壬酸甘油酯(glycerin diacetate pelargonate)、二乙酸癸酸甘油酯、二乙酸月桂酸甘油酯、二乙酸肉荳蔻酸甘油酯、二乙酸軟脂酸甘油酯、二乙酸硬脂酸甘油酯和二乙酸油酸甘油酯為較佳。
二甘油酯的具體例子包括混合酸二甘油酯,如四乙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acetate)、四丙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propionate)、四丁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butyrate)、四戊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valerate)、四己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hexanoate)、二甘油四庚酸酯(diglycerin tetraheptanoate)、四辛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caprylate)、四壬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pelargonate)、四癸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caprate)、四月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laurate)、四肉荳蔻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myristate)、四軟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etrapalmitate)、三乙酸丙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triacetate propionate)、三乙酸丁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butyrate)、三乙酸戊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valerate)、三乙酸己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hexanoate)、三乙酸庚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heptanoate)、三乙酸辛酸二甘油酯(diglcerin triacetate caprylate)、三乙酸壬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pelargonate)、三乙酸癸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caprate)、三乙酸月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laurate)、三乙酸肉荳蔻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myristate)、三乙酸軟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palmitate)、三乙酸硬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stearate)、三乙酸油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triacetate oleate)、二乙酸二丙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propionate)、二乙酸二丁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butyrate)、二乙酸二戊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valerate)、二乙酸二己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hexanoate)、二乙酸二庚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heptanoate)、二乙酸二辛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caprylate)、二乙酸二壬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pelargonate)、二乙酸二癸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caprate)、二乙酸二月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laurate)、二乙酸二肉荳蔻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myristate)、二乙酸二軟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palmitate)、二乙酸二硬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stearate)、二乙酸二油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diacetate dioleate)、乙酸三丙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propionate)、乙酸三丁酸二甘油(diglycerin acetate tributyrate)、乙酸三戊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valerate)、乙酸三己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hexanoate)、乙酸三庚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heptanoate)、乙酸三癸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caprate)、乙酸三壬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pelargonate)、乙酸三癸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caprate)、乙酸三月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laurate)、乙酸三肉荳蔻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myristate)、乙酸三軟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palmitate)、乙酸三硬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stearate)、乙酸三油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acetate trioleate)、月桂酸二甘油(diglycerin laurate)、硬脂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stearate)、辛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caprylate)、肉荳蔻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myristate)和油酸二甘油酯(diglycerin oleate )。然而這些並無限制,其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這些之中,以四乙酸二甘油酯、四丙酸二甘油酯、四丁酸二甘油酯、四辛酸二甘油酯和四月桂酸二甘油酯為較佳。
聚烯烴甘醇的具體例子包括有重量平均分子量從200到1,000的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然而這些並無限制,其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一醯基鍵結至聚烯烴甘醇氫氧基的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包括聚乙酸氧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acetate)、聚丙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propionate)、聚丁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butyrate)、聚戊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valerate)、聚己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caproate)、聚庚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heptanoate)、聚辛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octanoate)、聚壬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nonanate)、聚癸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caprate)、聚月桂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laurate)、聚肉荳蔻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myristate)、聚軟脂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palmitate)、聚硬脂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stearate)、聚油酸聚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oleate)、聚亞麻油酸氧基乙烯酯(polyoxyethylene linoleate)、聚醋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acetate)、聚丙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propionate)、聚丁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butyrate)、聚戊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valerate)、聚己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caproate)、聚庚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heptanoate)、聚辛酸氧基聚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octanoate)、聚壬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nonanate)、聚癸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caprate)、聚月桂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laurate)、聚肉荳蔻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myristate)、聚軟脂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palmitate)、聚硬脂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stearate)、聚油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oleate)和聚亞麻油酸氧基丙烯酯(polyoxypropylene linoleate)、然而這些並無限制,其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此外,為了充分發揮這些多價醇的效用,較佳係於下述條件下,從熔融材料形成醯化纖維素薄膜。更明確地說,醯化纖維素薄膜的形成是藉由混合醯化纖維素和多元醇以形成丸粒,熔解這些顆丸粒於擠塑機內,且從T型壓模擠出。較佳擠塑機的出口溫度(T2)高於入口溫度(T1)。更佳壓模的溫度(T3)高於擠塑機的出口溫度(T2)。總之,其較佳當進行丸粒熔解時,生產線的溫度漸增。因為如果從入口進料原料的溫度急劇地增加,多元醇會先液化成液體,導致醯化纖維素漂浮在液化的多元醇上。對於這種狀態的原料,無法從螺桿產生足夠的剪切力。因此,會產生非熔解的產物。當原料如上述無法充分混合時,無法產生上述塑化劑的效果,且在擠壓之後,熔化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的差異,無法獲得抑制的效果。此外,非熔解的產物,在薄膜形成後,變成如魚眼的雜質。使用偏光器,藉由從所得到薄膜的背面,投射光至銀幕,目視觀察這樣的雜質,在觀察時看起來並不明亮。魚眼在壓模的出口造成拖尾效應且增加壓模線(die lines)的數目。
T1較佳為150℃到200℃,更佳為160℃到195℃,再佳為165℃到190℃。T2較佳為190℃到240℃,更佳為200℃到230℃,再佳為200℃到225℃。重要的是擠塑機的入口和出口溫度T1、T2小於240℃或更小。如果T1、T2超過240℃,所得到薄膜的彈性模數有增加的傾向。此為值得考慮的,因為熔解發生在高溫,醯化纖維素被分解,其導致交聯和彈性模數的增加。壓模溫度T3較佳為200℃到小於235℃,更佳為205℃到230℃,再佳為205℃到225℃(包含兩者)。
(2)安定劑
在本發明中的安定劑,較佳從基於亞磷酸鹽之化合物和基於亞磷酸鹽酯之化合物擇一或兩者同時使用。藉由使用安定劑,可抑制隨時間的劣化且改善壓模線。這是因為這些化合物安定劑扮演調平劑,消除由壓模的凹凸部形成的壓模線。安定劑的含量較佳為0.005質量%到0.5質量%,更佳為0.01質量%到0.4質量%,再佳為0.02質量%到0.3質量%。
(i)基於亞磷酸鹽之安定劑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coloring inhibitor)並無特別限制;然而,以化學式(通式)(1)到(3)表示的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為較佳。
其每個R1、R2、R3、R4、R5、R6、R’ 1、R’ 2、R’ 3…R’ n、R’ n+1皆選自從含有氫原子的基、烷基、芳基、烷氧烷基、芳氧烷基、烷氧芳基、芳烷基、烷芳基、聚芳氧烷基、聚烷氧烷基和有4到23個碳原子的聚烷氧芳基。然而,在每個化學式(1)、(2)、(3)中,所有的R1、R2、R3、R4、R5、R6、R’ 1、R’ 2、R’ 3…R’ n、R’ n+1不為氫原子且所有的官能基RX不為氫原子且任何一個官能基都是上述的官能基(如烷基)。
由通式(2)表示的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X表示一從包含脂肪鏈、有芳環為側鏈的脂肪鏈、在鏈中有芳環和鏈中有氧原子(二個或多個氧原子不會相鄰)中所選擇的基。此外,k和q個別為1或更大的整數,p為3或更大的整數。
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的整數k和q較佳為1到10的整數。這是因為當整數k和q各自為1或更大時,在加熱時的揮發性降低,而當整數k和q各自為10或更小時,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和乙酸丙酸纖維素的相容性增加。此外,p值較佳為3到10。這是因為當p為3或更大時,在加熱時的揮發性降低,而當p為10或更小時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和醋酸丙酸纖維素的相容性增加。
當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以如下述化學式(通式)(4)表示,由下列化學式(5)到(8)表示的化合物為較佳。
當基於亞磷酸鹽之著色抑制劑以如下述化學式(通式)(9)表示,由下列化學式(10)到(12)表示的化合物為較佳。
(ii)亞磷酸酯安定劑亞磷酸酯安定劑的例子包括環狀新戊四基貳(十八烷基)亞磷酸酯、環狀新戊四基貳(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環狀新戊四基貳(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亞磷酸酯、2,2-亞甲基貳(4,6-二第三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和參(2,4-二-丁基苯基)亞磷酸酯。
(iii)其他安定劑可混合弱有機酸、硫醚化合物或環氧化合物為安定劑。此弱有機酸只要其pKa值為1或以上並無特別限制,不會妨礙本發明的功能,及著色和物理性質的劣化。這樣的安定劑包括酒石酸、檸檬酸、蘋果酸、反丁烯二酸、草酸、琥珀酸和順丁烯二酸。其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二或多種使用。
硫醚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二月桂基硫基二丙酸酯、二十三烷基硫基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硫基二丙酸酯、二硬脂基硫基二丙酸酯和棕櫚基硬脂基硫基二丙酸酯。其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二或多種使用。
環氧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從表氯醇和雙酚A衍生的化合物、表氯醇和甘油的衍生物和環狀化合物如二氧化乙烯基環己烯和3,4-環氧基-6-甲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6-甲基環己烷羧酸酯。此外,可使用環氧化大豆油、環氧化蓖麻油和長鏈α-烯烴氧化物。其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二或多種使用。
(3)醯化纖維素
(醯化纖維素樹脂)(成分/取代度)使用於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樹脂)較佳滿足由方程式(1)到(3)表示的所有條件。
2.0≦A+B≦3.0 方程式(1) 0≦A≦2.0 方程式(2) 1.0≦B≦2.9 方程式(3)方程式(1)到(3)中,A表示乙醯基的取代度,B為丙醯基、丁醯基、戊醯基和己醯基取代度的總合。
其較佳,2.0≦A+B≦3.0 方程式(4) 0≦A≦1.8 方程式(5) 1.2≦B≦2.9 方程式(6)其更佳2.4≦A+B≦3.0 方程式(7) 0.05≦A≦1.7 方程式(8) 1.3≦B≦2.9 方程式(9)其再佳2.5≦A+B≦2.95 方程式(10) 0.1≦A≦1.55 方程式(11) 1.4≦B≦2.85 方程式(12)
如上所述,醯化纖維素的生產是藉由引入丙醯基、丁醯基、戊醯基和己醯基進入纖維素中。當得到上述的範圍,熔解溫度降低且熔融材料形成薄膜所伴隨著的熱解獲得抑制且為較佳。另一方面,當熔解溫度接近熱解溫度,範圍外之熱解會難以抑制,較不佳。
這些醯化纖維素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二或多種使用。可適當地混合除了醯化纖維素的聚合物成分。接著,將詳述本發明使用的醯化纖維素之製法。本發明的原料,棉及醯化纖維素合成法被更具體的敘述於Technical Report No.2001-1745,第7至12頁,由日本發明協會公開於2001年3月15日。
(原料和前處理)較佳從闊葉樹、針葉樹和棉絨得到纖維素材料。作為纖維素原料,較佳為包含92質量%到99.9質量%(包含兩者)之高含量的α纖維素的高純度材料。
當纖維素材料為片狀或塊狀時,較佳先將其打散。纖維素打散呈綿絮狀態較佳。
(活化)在醯化作用之前,較佳使纖維素材料跟活化劑接觸(活化處理)。可使用羧酸或水為活化劑。可從噴霧、逐滴添加和浸漬中選出一方法,藉由此方法加入纖維素材料於活化劑中。
用於活化劑的羧酸,其較佳的例子包括一有2到7個碳原子的羧酸,如乙酸、丙酸、丁酸、2-甲基丙酸、戊酸、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酸、2,2-二甲基丙酸(特戊酸)、己酸、2-甲基戊酸、3-甲基戊酸、4-甲基戊酸、2,2-二甲基丁酸、2,3-二甲基丁酸、3,3-二甲基丁酸、環戊烷羧酸、庚酸、環己烷羧酸和苯甲酸;更佳例子為乙酸、丙酸和丁酸。這些之中,以乙酸為特佳。
在活化時,如果必要可進一步加入如硫酸的醯化作用觸媒,其加入的量相對於纖維素,較佳約為0.1質量%到10質量%。此外,可加入兩種或多種的活化劑或可加入有2到7個碳原子的無水羧酸。
在活化時,進一步添加的醯化作用觸媒如硫酸的量,相對於纖維素,較佳為0.1質量%到10質量%。此外,可加入兩種或多種的活化劑或可加入有2到7個碳原子的羧酸酐。
活化劑加入的量,相對於纖維素,較佳不少於5質量%,更佳不少於10質量%,特佳不少於30質量%。活化劑加入量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只要不會降低生產率,然而,所添加的量相對於纖維素的重量,較佳為100倍或更少,更佳為20倍或更少,特佳為10倍或更少。
活化處理的時間較佳為20分鐘或以上。活化時間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只要對生產率沒有影響;然而較佳為72小時或以下,更佳為24小時或以下,特佳為12小時或以下。活化的溫度為0℃到90℃(包含兩者),更佳為15℃到80℃(包含兩者),特佳為20℃到60℃(包含兩者)。
(醯化作用)待用於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的製備,可藉由一加入或連續地供給兩種羧酸酐至纖維素,以產生反應的方法;一使用兩種羧酸(如乙酸/丙酸酐混合物)混合的氫化物跟纖維素反應的方法;一在反應系統中,以一羧酸和另一羧酸的酸酐(乙酸和丙酸酐)為起始原料,合成一酸酐混合物(如乙酸/丙酸酐混合物),然後將混合物跟纖維素反應的方法;和一當合成醯化纖維素的取代度小於3,用酸酐和酸鹵化物醯化剩餘羥基的方法。至於合成在第六位置高取代度的醯化纖維素的合成,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11-5851、2002-212338和2002-338601或類似的。
(酸酐)至於羧酸酐,較佳為有2到7個碳原子的羧酸的氫化物,如乙酐、丙酐、丁酐、己酐、和苯甲酐。更佳為乙酐、丙酐、丁酐和己酐;特佳為乙酐、丙酐和丁酐。
通常會加入過量的乙酐於纖維素中。更明確地說,乙酐加入的量,相對於纖維素氫氧基1.1到50當量,更佳1.2到30當量,特佳1.5到10當量。
(觸媒)依據本發明,使用在生產醯化纖維素的醯化作用觸媒,較佳使用布朗司德酸或路易士酸。布朗司德酸或路易士酸的定義可以在物理化學字典「Rikagaku Jiten」,第5版(2000)中找到。更佳可使用硫酸或過氯酸為觸媒,特佳為硫酸。觸媒的量相對於纖維素,較佳為0.1質量%到30質量%,更佳為1質量%到15質量%,特佳為3質量%到12質量%。
(溶劑)在醯化作用中,可以加入溶劑來調整黏度、反應速率、攪拌特性、和醯基取代速率。作為溶劑,較佳為羧酸,更佳為有2到7個碳原子的羧酸,如乙酸、丙酸、丁酸、己酸和苯甲酸,特佳為乙酸、丙酸和丁酸。可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這些溶劑。
(醯化條件)在醯化作用中,混合一酸酐和一觸媒,如果需要時可加入溶劑,之後跟纖維素混合。或者可以連續的加入,藉此逐個地且分別地跟纖維素混合。概括而言,較佳備製酸酐和觸媒的混合物或酸酐、觸媒和溶劑的混合物為醯化劑,然後將醯化劑跟纖維素反應。較佳預先冷卻醯化劑,以抑制醯化反應時,在反應容器中,因為熱產生而造成的溫度升高。
醯化劑可一次或分多次加到纖維素中。或者,纖維素可一次或分多次加到醯化劑中。醯化反應到達最高的溫度較佳為50℃或以下。因為當反應溫度為50℃或以下時,不會產生解聚合作用,因此很少產生有不適當聚合度的醯化纖維素。醯化反應的最高溫度較佳為45℃或以下,更佳為40℃或以下,特佳為35℃或以下。反應的最低溫度較佳為-50℃或以上,更佳為-30℃或以上,特佳為-20℃或以上。醯化作用的時間較佳為0.5小時到24小時(包含兩者),更佳為1到12小時(包含兩者),特佳為1.5到10小時(包含兩者)。
(反應終止劑(Reaction terminator))在本發明中用來製造醯化纖維素的方法,較佳在醯化反應後加入反應終止劑。可以加入任何種類的反應終止劑只要其可分解酸酐。此類的反應終止劑較佳的例子包括水、醇類如乙醇、甲醇、丙醇、異丙醇、和包括這些的組合。較佳加入如乙酸、丙酸或丁酸的羧酸和水的混合物。就羧酸而言,以乙酸為特佳。羧酸和水可以各種比例混合;然而水的含量較佳在5質量%到80質量%的範圍內,更佳為10質量%到60質量%,特佳為15質量%到50質量%。
(中和劑)在醯化反應的終止反應中或之後,為了水解過量出現在反應系統的無水羧酸,中和部分或全部的羧酸和酯化作用觸媒,且控制硫酸鹽類的殘餘量和金屬的殘餘量,可加入中和劑或其溶液。
中和劑的較佳例子包括銨、有機四級銨、鹼金屬、碳酸鹽、碳酸氫鹽、有機酸鹽(如乙酸鹽、丙酸鹽、丁酸鹽、苯甲酸鹽、酞酸鹽、酞酸氫鹽、檸檬酸鹽和酒石酸鹽)氫氧化物和II族金屬、III-XII族金屬和XIII-XV族元素的氧化物。中和劑的更佳例子包括碳酸鹽、碳酸氫鹽、有機酸鹽、鹼金屬或II族金屬的氫氧化物和氧化物。其特佳的例子包括碳酸鹽、碳酸氫鹽、鈉、鉀、鎂和鈣的醋酸鹽跟過氧化物。用在中和劑中的溶劑較佳例子包括水、有機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及這些溶劑的混合。
(部分水解)由此方法得到的醯化纖維素,全部的取代率接近3。為了得到所需要之取代度的醯化纖維素,一般將醯化纖維素保持在20℃到90℃有微量觸媒(一般醯化觸媒如剩下的硫酸)的水中數分鐘到數天,以部分水解酯鍵,從而減低有醯機的醯化纖維素的取代度至所需的度。這稱為「熟成」。在得到所需醯化纖維素的時間點,剩下在反應系統中的觸媒較佳如上述用中和劑或其溶液完全地中和,以結束部分水解。或者,較佳加入中和劑如碳酸鎂、醋酸鎂於反應溶液中,其在反應溶液中產生低溶解度的鹽類,可有效地移除在溶液中或連接於纖維素的觸媒(如硫酸酯)。
(過濾)反應混合物較佳經過過濾,以移除或減少在醯化纖維素中未反應的產物、低溶解度的鹽類和其他異物。過濾可執行在完成醯化作用到再沉澱中的任何步驟。在過濾之前,較佳用適當的溶劑稀釋反應混合物,以控制過濾壓力及處理。經由過濾可得到一醯化纖維素溶液。
(再沉澱)將由此方式得到的醯化纖維素溶液跟水或弱溶劑(poor solvent)混合,其弱溶劑如羧酸、乙酸或丙酸,或者將弱溶劑跟醯化纖維素溶液混合以再沉澱醯化纖維素。清洗再沉澱的纖維素,且藉由穩定處理得到所需的醯化纖維素。醯化纖維素溶液再沉澱的操作為連續性的執行或一批中分數次(每次的量為預先決定的量)。
(洗滌)較佳洗滌由此方式生產的醯化纖維素。可使用任何種類的洗滌溶劑只要少量溶解醯化纖維素且可移除不純物;然而,一般使用水或溫水。洗滌的過程可藉由任何方法監控;然而較佳由氫離子濃度分析、離子層析術、導電度分析、ICP(高頻感應耦合電漿(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coupling plasma))發射光譜分析(emission spectroscopic analysis)、元素分析或原子吸附分析來監控。
(安定化)經過溫水清洗的醯化纖維素較佳用弱鹼的水溶液處理,其水溶液如碳酸鹽、碳酸氫鹽、及鈉、鉀、鈣、鎂或鋁的氫氧化物或氧化物,以更進一步增加穩定性或減少羧酸的氣味。
(乾燥步驟)在本發明中,為了控制醯化纖維素的水含量至較佳的量,較佳乾燥醯化纖維素。乾燥步驟較佳執行在溫度0℃到200℃,更佳為溫度40℃到180℃,特佳為溫度50℃到160℃。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較佳有不超過2質量%或以下的含水量,更佳為不超過1質量%,特佳為不超過0.7質量%。
(組態)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可有多種外形如粒狀的、粉狀的、纖維狀的和塊狀的形態。粒狀的、粉狀的外形較佳為製造薄膜的原料。因此,可磨碎或過篩乾燥後的醯化纖維素,以增進顆粒的均勻性和其處理性。當醯化纖維素為顆粒外形,不少於90質量%的顆粒較佳有顆粒大小0.5mm到5mm。此外,不少於50質量%的待用顆粒較佳有顆粒大小1mm到4mm。醯化纖維素顆粒的外形較佳越圓越好。在本發明中待用的醯化纖維素顆粒較佳的視密度為0.5g/cm3 到1.3g/cm3 ,更佳為0.7g/cm3 到1.2g/cm3 ,特佳為0.8g/cm3 到1.15g/cm3 。量測視密度的方法定義於JIS(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K-7365中。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顆粒的靜止角(repose angle)較佳為10°到70°,更佳為15°到60°,特佳為20°到50°。
(聚合度)使用在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其聚合度平均為100到700,較佳為120到600,更佳為130到450。藉由例如由Uda et al.(Kazuo Uda,Hideo Saito,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pan,Vol.18,No.1,page 105 to 120,1962)提出的限制黏度法(limiting viscosity method)和凝膠滲透層析術(GPC),來量測平均聚合度。這些方法更具體地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9-95538。
[醯化纖維素的合成例子]
下面將敘述用於本發明醯化纖維素的合成例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制於此。
從乙酸、乙酐、丙酸、丙酐、丁酸和丁酐中,依據所需的醯基的取代度,選擇單一或混合的醯化劑。然後混合纖維素、醯化劑和作為觸媒的硫酸。當反應溫度維持在40℃或以下時,混合物進行醯化反應。當耗盡原料的纖維素後(完成醯化作用),進而加熱反應溶液至40℃或以下,以控制醯化纖維素的聚合度至所需的度。加入乙酸水溶液以水解剩下的酸酐,然後加熱反應溶液至60℃或以下,進行醯化纖維素的部分水解,以控制其全部的取代度至所需的程度。藉由加入過多的醋酸鎂中和剩下的鹽酸。從乙酸水溶液進行再沉澱且重複地用水洗滌以得到醯化纖維素。
醯化劑的成分、醯化反應的時間和溫度、部分水解的時間和溫度依所需的取代度和聚合度而不同,以合成不同取代度和聚合度的醯化纖維素。
(4)其他添加物
(i)平光劑較佳加入細微顆粒作為消光劑。使用於本發明中的細微顆粒可以二氧化矽、二氧化鈦、氧化鋁、氧化鋯、碳酸鈣、滑石、黏土、煅燒高領土(calcined kaolin)、煅燒矽酸鈣(calcined calcium silicate)、水合矽酸鈣(hydrated calcium silicate)、矽酸鋁、矽酸鎂和磷酸鈣製成。考慮到降低混濁度,較佳為包含矽的細微顆粒。較佳使用二氧化矽。二氧化矽細微顆粒的平均一次粒徑較佳為20nm或更少,且視比重為70克/升或以上。平均一次粒徑更佳小至5nm到16nm,因為可以減少霧度。其視比重較佳為90克/升到200克/升,更佳為100克/升到200克/升。視比重越大越佳。因為可備製高濃度的分散溶液,以改善霧度和聚集。
這些細微顆粒通常形成平均例徑0.1μ m到3.0μ m的二次粒子。這些二次粒子以原始粒子聚集的型式出現在薄膜表面上,以提供0.1μ m到3.0μ m凸凹部。平均二次粒徑較佳為0.2μ m到1.5μ m(包含兩者),更佳為0.4μ m到1.2μ m(包含兩者),最佳為0.6μ m到1.1μ m(包含兩者)。原始粒子和二次粒子的粒徑由顆粒外接圓的直徑表示,其量測為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藉由改變顯微鏡的視域,量測200顆粒的直徑,得到其平均粒徑。
二氧化矽的細微顆粒可使用市售可得的產品,如aerosil 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這些都由Japan Aerosil Industry Co.,Ltd.製造)。氧化鋯的細微顆粒可使用市售可得的產品R976和R811(這些都由Japan Aerosil Industry Co.,Ltd.製造)。這些中,以平均一次粒徑為20nm或以下且視比重為70克/升或以上的二氧化矽細微顆粒aerosil 200V、aerosil R972V為較佳,因為他們在維持所得到光學膜低混濁度時,仍可有效地減少磨蝕係數(abrasion coefficient)。
(ii)其他添加物除了上述的添加物,可添加數種添加物,如UV保護劑(如羥基二苯基酮化合物、苯并***化合物、水楊酸酯化合物和氰丙烯酸酯化合物)、紅外線吸收劑、光學調節劑、界面活性劑和氣味捕捉劑(胺等)。其細節敘述於Technical Report No.2001-1745,由日本發明協會公開於March 15,2001,第17到22頁,較佳使用敘述於此報告的材料。
至於紅外線吸收劑,可使用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1-194522。至於UV保護劑,可使用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1-151901。他們各自的含量,相對於醯化纖維素,較佳為0.001質量%到5質量%。
至於光學調節劑,可提到延遲調節劑(retardation regulator)。至於延遲調節劑,可使用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1-166144、2003-344655、2003-248117和2003-66230。可藉由延遲調節劑來控制平面延遲(Re)和厚度方向延遲(Rth)。延遲調節劑添加的量較佳不超過10質量%,更佳不超過8質量%,再佳不超過6質量%。
(5)醯化纖維素混合物的物理性質
醯化纖維素混合物(包含醯化纖維素、塑化劑、安定劑和其他添加物)較佳滿足下列物理性質。
(i)加熱損耗比(Ratio of heating loss)加熱損耗比提到一樣品在氮氣中,從室溫以10℃/分鐘的溫度增加速率加熱至溫度220℃的失重比。如上述方法備製的醯化纖維素混合物,其加熱損耗比較佳控制在不超過5質量%的範圍內,更佳不超過3質量%,再佳不超過1質量%。憑藉此,可抑制如薄膜形成步驟中產生氣泡的損害。
(ii)熔體黏度醯化纖維素混合物的每秒熔體之黏度於220℃,較佳為100Pa.s到1000Pa.s,更佳為200Pa.s到800Pa.s,再佳為300Pa.s到700Pa.s。當醯化纖維素混合物的熔體黏度設定為如上述一般高,可預防熔化物在壓模出口發生的張力的伸長(拉伸),成功地防止因為拉伸引起的配向排序,使光學各向異性(延遲)的增加。黏度可藉由任何方法控制;然而,藉由不同聚合度的醯化纖維素和如塑化劑的添加劑的量來控制。
(6)丸粒化(Pelletization)
醯化纖維素混合物在熔解構成形態前,較佳經過丸粒化。醯化纖維素混合物較佳在丸粒化前先乾燥。然而,乾燥操作和擠壓操作可藉由彎型擠塑機(bent-style extruder)同時地進行。當乾燥步驟分別地執行時,混合物乾燥於於90℃的加熱爐乾燥8小時或以上。然而,乾燥步驟限於此方法。如下實行丸粒化。醯化纖維素混合物熔解在150℃到250℃的雙螺桿捏揉擠塑機(double screw kneading extruder),然後擠壓成麵條形。麵條在水中硬化後切斷。或者,丸粒可藉由水中切斷法(under-water cut method),在熔化物從噴嘴擠出後,立即在水中切斷麵條。
只要熔化和捏揉能充分地完成,可使用任何已知的擠塑機,如單螺桿擠塑機(single screw extruder)、非交叉對轉式雙螺桿擠塑機(non-intermeshing and counter-rotating double screw extruder)、交叉對轉式雙螺桿擠塑機(intermeshing and counter-rotating double screw extruder)和交叉共轉式雙螺桿擠塑機(intermeshing and co-rotating double screw extruder)。
粒狀物的大小,截面積較佳落在1mm2 到300 mm2 (包含兩者)的範圍內,長度較佳落在1mm到30mm(包含兩者)的範圍內,且截面積更佳為2 mm2 到100 mm2 (包含兩者),長度更佳為1.5mm到10mm(包含兩者)。在造粒時,上述的添加物可從原料入口或備於擠塑機中間的通風部加入。
擠塑機的旋轉數較佳為10rpm到1000rpm(包含兩端),更佳為200rpm到700rpm(包含兩端),再佳為30rpm到500rpm(包含兩端)。不選擇低於範圍的旋轉數,是因為混合物在擠塑機的滯留時間變長,造成熱劣化,其結果為降低分子量,且黃化烈解。另一方面,不選擇過高的旋轉數,因為可能因為剪切力導致分子的斷裂,結果降低分子量且交聯膠體(crosslinking gel)增加。
熔化物在造粒時滯留於擠塑機的時間較佳為10秒至30分鐘(包含兩者),更佳為15秒至10分鐘(包含兩者),再佳為30秒至3分鐘(包含兩者)。只要混合物可充分地熔化,滯留時間越短越好。因為可抑制樹脂劣化和顏色變黃。
(7)熔體膜的成形
(i)乾燥步驟較佳形成上述的粒狀物。較佳在熔解膜的成形前,降低丸粒狀物的含水量。為了控制本發明醯化纖維素的含水量,較佳乾燥醯化纖維素。常使用空氣除濕乾燥器(dehumidification air drier)於乾燥醯化纖維素,但不特別限制於此,只要可以達到所需的水含量。醯化纖維素較佳可藉由如加熱、吹風、減壓和攪動等方法有效率的乾燥,其方法可單一或混合使用。更佳建造一絕熱乾燥料斗(heat-insulated dry hopper)。乾燥溫度較佳為0℃到200℃,更佳為40℃到180℃,特佳為60℃到150℃。不傾向讓乾燥溫度過低,因為不僅需要長時間乾燥,且無法得到所需的水含量。同時也不傾向讓乾燥溫度過高,因為樹脂變黏,造成結塊。乾空氣的量較佳為20m3 /hour到400m3 /hour,更佳為50m3 /hour到300m3 /hour,特佳為100m3 /hour到250m3 /hour。不傾向讓乾空氣量過少,因為乾燥速率降低。另一方面,即使增加乾空氣的量,當乾空氣的量超過一定度,並不能預期強烈地改進乾燥速率。因此,就經濟的觀點,不適合增加乾空氣的量。空氣的露點較佳為0℃到-60℃,更佳為-10℃到-50℃,特佳為-20℃到-40℃。至於乾燥時間,較佳需要至少15分鐘,更佳1小時或以上,特佳2小時或以上。另一方面,當丸粒乾燥超過50小時,不期望可再降低水含量,且可能發生樹脂的熱劣化。因此,乾燥步驟不傾向執行過久。依據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水含量較佳不超過1.0質量%,更佳不超過0.1質量%,特佳不超過0.01質量%。
(ii)熔體擠壓(melt-extruding)醯化纖維素經由擠塑機(不同於上述造粒使用的擠塑機)的供給部提供至滾筒(cylinder)。醯化纖維素(樹脂)較佳藉由上述方法乾燥以減少其水含量。為防止熔化的樹脂跟殘餘氧氣產生氧化,乾燥步驟較佳在如氮氣的惰性氣體中進行或在減壓下同時使用通風將擠塑機排氣進行。擠塑機的螺桿壓縮比(screw compression ratio)設定在2.5到4.5,且L/D比例設定在20到70。L/D比例係為工作缸之長度對內徑的比例。再者,擠壓溫度設定在190到240℃。當擠塑機內部的溫度超過240℃,較佳在擠塑機和壓模間備有冷卻器。
當L/D過小而低於20,混合物無法充分地熔解或捏揉,結果在所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中有殘留細微結晶的傾向。相反地,當L/D過大而高於70,醯化纖維素樹脂在擠塑機的滯留時間變的過長,其結果有可能導致樹脂的劣化。再者,當滯留時間變長,分子傾向於斷裂,結果降低分子量,減弱所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機械強度。因此,為了抑制所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變黃和形成足夠防止因拉伸而破損的牢固的薄膜,L/D比例較佳落在20到70的範圍內,更佳為22到65,特佳為24到50。
擠壓的溫度較佳設定在上述的溫度範圍內。由此方法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有特徵值濁度為2.0%或以下,且黃化指數(Y1值)為10或以下。
在此使用的霧度為可知道射出溫度是否過低的指標,換言之,可知道殘餘在所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中結晶量多寡的指標。當霧度值超過2.0%,所得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機械強度降低,經由拉伸,薄膜有產生破損的傾向。另一方面,黃化指數(Y1值)為一可知道擠壓溫度是否過高的指標。當黃化指數(Y1值)為10或以下,不會產生黃化問題。
就擠塑機而言,一般常用在設備成本上相對便宜的單螺桿擠塑機,其包括福萊型(Full flight)、瑪朵型(Madoc)和杜瑪型(Dulmage)。當使用的醯化纖維素的熱穩定性較低時,較佳使用全螺紋型。另一方面,雙螺桿擠塑機雖然其成本較高,但較有利,因為可以進行擠壓,同時不必要的揮發成分可自通風口氣化,藉由調整螺桿節段,通風口係位於擠塑機中間。雙螺桿擠塑機大約可分成共轉式和對轉式。兩種皆可使用,然而以共轉式為較佳,因其很少發生樹脂的滯留且自動清潔的性能很好。雙螺桿擠塑機的設備成本較高,但捏揉效能及樹脂供應性能優異。因樹脂可以在低溫擠壓,改雙螺桿擠塑機適合用來使用醯化纖維素製成薄膜。尚未乾燥的醯化纖維素粒狀物和粉末可經由適當設置在通風口而使用。此外,可重複使用在膜形成步驟切下來的邊緣,因為其尚未乾燥。
注意螺桿的直徑隨每單位時間期望擠出的數量而不同,較佳為10mm到300mm(包含兩者),更佳為20mm到250mm(包含兩者),再佳為30mm到150mm(包含兩者)。
(iii)過濾為了從醯化纖維素移除雜質,且預防雜質損害齒輪幫浦,較佳藉由一配備在擠塑機出口的過濾器來執行所謂的破碎板式過濾(breaker plate type filtration)。此外,為了有效率地移除雜質,在其中設置有葉片式盤狀物(leaf-type disc)的過濾裝置較佳裝備於齒輪幫浦的下游。過濾器可設置於單點(單階段過濾)或多點(多階段過濾)。過濾器的過濾準確性越高越佳。然而,就過濾器的耐受壓力和過濾壓力隨過濾器堵塞而增加的觀點,過濾準確性較佳為3μ m到15μ m,更佳為3μ m到10μ m。尤其在過濾的最後階段使用葉片式盤狀物過濾器時,從品質的觀點,較佳使用高過濾準確性的過濾器材質。考慮到適當地維持過濾器的耐受壓力和服務壽命,可藉由改變過濾器的數目來控制過濾準確性。因為過濾器使用於高溫/高壓的狀況下,較佳使用以鋼鐵製成的過濾器。鋼鐵材料中,特佳使用不鏽鋼和鋼為材料。考慮鏽蝕,較佳使用不鏽鋼。過濾器可為線材的編織物且可使用藉由燒結長金屬纖維或金屬粉末形成的燒結的過濾器。從過濾準確性和過濾器壽命的觀點,以燒結的過濾器為較佳。
(iv)齒輪幫浦為了增進薄膜的厚度準確性,重要的是降低噴射量的變化。為了達到此目標,提供一齒輪幫浦在擠塑機和壓模之間,可有效地以穩定的速率供應醯化纖維素樹脂。齒輪幫浦包含一對齒輪:一傳動齒輪和一從動齒輪,彼此咬合且設置在一幫浦內。當傳動齒輪被驅動,跟傳動齒輪咬合的從動齒輪被旋轉經由形成在殼體(齒輪箱)中的抽吸部吸取熔化的樹脂進入幫浦的空腔,然後熔化的樹脂以一定的速率,從形成在外罩中的噴射部被噴射出。即使從擠塑機尖端部射出樹脂的壓力不同,可藉由使用齒輪幫浦來吸收此差異。因此,可減低在薄膜形成裝置下游的樹脂壓力變化,由此,改善厚度方向的尺寸差異。
可使用另一方法使由齒輪幫浦供應樹脂於一更穩定速率。在此方法中,齒輪幫浦上游的樹脂壓力藉由改變螺桿轉數來控制穩定。或者,可以使用不少於三個齒輪的準確齒輪幫浦的方法,因為可以克服齒輪的變異。
當使用齒輪幫浦還有其他優點。因為薄膜形成在減低螺桿尖端部的壓力時,可預期降低能量消耗,防止溫度上升和改善醯化纖維素的傳運效率,降低樹脂在擠塑機的滯留時間和擠塑機的L/D比率。當使用過濾器移除雜質時,如果沒有使用齒輪幫浦,從螺桿供給的樹脂量可能因為過濾壓力增加而不同。然而,此現象可藉由結合使用齒輪幫浦來克服。
從擠塑機供給部供應樹脂到從壓模射出的滯留時間較佳為2分鐘到60分鐘(包含兩者),更佳為3分鐘到40分鐘(包含兩者),再佳為4分鐘到30分鐘(包含兩者)。
當聚合物經由齒輪幫浦的軸承流通不順時,由聚合物產生的密封性能在驅動區和軸承區降低,導致如測定變異和樹脂擠壓壓力的波動大的問題。為了克服這些問題,齒輪幫浦設計(特別注意間隙)時必須要考慮到醯化纖維素的熔解黏度。在某些情況,剩下在齒輪幫浦的醯化纖維素導致劣化。因此,齒輪幫浦的結構必須經過設計,使殘留的樹脂越少越好。同樣地,連接在擠塑機和齒輪幫浦的輸送管和轉接器,或者齒輪幫浦和壓模必須經過設計,使樹脂殘留越少越好。此外,為了穩定熔解黏度高度隨溫度改變而變動的醯化纖維素樹脂的擠壓壓力,較佳將溫度的變動減至越低越好。一般來說,為了暖化輸送管,通常使用帶式加熱器(band heater)(設備成本低廉),更佳使用鋁鑄塑加熱器(aluminium cast heater)(溫度變化較低)。此外,為了穩定擠塑機的射出壓力,較佳備有3到20個加熱器在擠塑機的筒身四週,以熔化樹脂。
(v)壓模由擠塑機熔化的醯化纖維素有上述的結構,有必要的話,熔解的樹脂(醯化纖維素)持續地經由過濾器和齒輪幫浦投入至壓模。可使用任一種類的壓模,只要熔化樹脂滯留在壓模內的時間短暫。其例子包括T型壓模、魚尾型壓模(fish-tale die)和吊架型壓模(hanger-coat die)。此外,為了增加樹脂溫度的均勻性,可備有一靜態攪拌器(static mixer)於T型壓模的上游。T型壓模出口的餘隙(唇餘隙(lip clearance))一般較佳為膜厚度的1.0到5.0倍,更佳為1.2到3倍,再佳為1.3到2倍。當唇餘隙少於膜厚度的1.0倍時,很難形成一優良的平坦膜。相反地,亦不頃向唇餘隙大於膜厚度的5.0倍,因為薄膜的方向準確性降低。壓模為一非常重要的組件,用來決定所得到薄膜的厚度準確性。因此,較佳使用能夠嚴格控制所得到薄膜厚度準確性的壓模。一般來說,膜厚可藉由壓模控制在節距40mm到50mm。壓模較佳控制膜厚於節距35mm或以下,更佳為.25mm或以下。因為醯化纖維素的熔體黏度高度依賴溫度和剪切比例,重要的是設計一壓模,使其在寬度方向的溫度和流速之差異盡可能地小。此外,已知有配備自動厚度調節器的壓模,其可備於壓模的下游,量測已形成膜的膜厚,計算厚度偏差,然後計算結果回饋至厚度調節器,由此控制膜厚。利用這種壓模可有效地減少膜厚在長時間連續生產的差異。
一般使用設備成本低廉的單層形成裝置(single layer forming apparatus)於形成薄膜。在某些時候,可使用多層形成裝置(multiple layer forming apparatus)於形成兩層不同的薄膜,形成一外層的功能層。一般來說,功能層較佳為一在表面的薄膜;然而,層間的厚度比例並無特別限制。
(vi)鑄塑從壓模擠壓出的薄片狀醯化纖維素在冷卻轉鼓上硬化以得到薄膜。此時,較佳藉由如靜電應用法(electrostatic application method)、氣刀法(air knife method)、氣室法(airchamber method)、真空噴嘴法(vacuum nozzle method)或接觸輥法(touch roll method)的方法,改善在冷卻轉鼓和擠壓出的薄片狀醯化纖維素之間的黏著力。這樣用來改善黏著力的方法可應用在全部或部分擠壓薄片的表面。特別是一稱做「邊緣夾緊(edge pinning)」的方法,常使用在只有薄片兩邊黏附在冷卻轉鼓上時。然而,黏附邊緣的方法不只限制於此。
更佳藉由使用數個冷卻轉鼓逐步地冷卻薄片。特別是三個冷卻轉鼓,通常且頻繁地被使用,但不限制於這些。冷卻轉鼓的直徑較佳為100mm到1000mm(包含兩者),更佳為150mm到1000mm(包含兩者)。冷卻轉鼓的間距較佳為1mm到50mm(包含兩者),更佳為1mm到30mm(包含兩者)。
冷卻轉鼓的溫度較佳為60℃到160℃(包含兩者),更佳為70℃到150℃(包含兩者),再佳為80℃到140℃(包含兩者)。醯化纖維素薄片從冷卻轉鼓上移除且經由軋面輥捲取。捲取的速率較佳為10m/minute到100m/minute(包含兩者),更佳為15m/minute到80m/minute(包含兩者),再佳為20m/minute到70m/minute(包含兩者)。
已形成膜的寬度較佳為0.7m到5m(包含兩者),更佳為1m到4m(包含兩者),再佳為1.3m到3m(包含兩者)。因此得到的膜厚(未拉伸薄膜)較佳為30μ m到400μ m(包含兩者),更佳為40μ m到300μ m(包含兩者),再佳為50μ m到200μ m(包含兩者)。
當使用接觸輥法時,接觸輥的表面由橡膠、塑膠如鐵氟龍或金屬製成。此外,可使用所謂的可撓輥(flexible roll)。因為可撓輥由薄金屬輥製成,輥表面為壓低的,且當薄膜接觸到可撓輥時,接觸面積變寬。接觸輥的溫度較佳為60℃到160℃(包含兩者),更佳為70℃到150℃(包含兩者),再佳為80℃到140℃(包含兩者)。
(vii)捲取由此方式得到的薄片修剪兩邊後捲取。如果需要時,可將被修剪的邊緣部份壓碎、造粒和解聚合/再聚合,再利用為同種或不同種薄膜的原料。至於修剪削切器(trimming cutter),可使用從旋轉削切器(rotary cutter)、剪切削切器(sheer cutter)和刀具(knife)等選出的削切器。這樣的削切器可由從碳鋼和不鏽鋼等中選擇任一種類的材料製成。一般來說,較佳使用超硬刀具和陶瓷刀具,因為削切器可長時間使用且不會產生粉狀的削切碎片。
在捲取之前,考慮到預防損害,層合膜較佳貼附於二表面中至少一面。較佳捲取的張力為1kg/mwidth至50kg/width(包含兩者),更佳為2kg/m width至40kg/width(包含兩者),再佳為3kg/m width至20 kg/width(包含兩者)。張力小於1kg/m width,較難均勻地捲取薄膜。相反地,不傾向提供超過50kg/width的張力。這是因為會使薄膜捲得太緊,因此造成捲狀物的外觀不佳。此外,因為,蠕變現象(creeping phenomenon),薄膜的凸起部(bump portion)擴大,導致捲曲(waving),或伸展的薄膜導致殘留的雙折射。在捲取步驟時的張力較佳藉由備於生產線中間的張力控制器偵測和控制,以便提供待捲取之薄膜固定的張力。在薄膜形成線上,如果有溫度不同的地方,薄膜會因為熱膨脹造成長度些微的不同。這樣的狀況下,控制在軋面輥間的拉伸速度,使提供給生產線中薄膜的張力不超過預先決定的值。
因為在捲取步驟的張力可藉由張力控制器控制,薄膜可在固定的張力下被捲取。張力較佳隨捲取物的直徑增加而減少。這樣的方法中,薄膜較佳在提供適當的張力時被捲取。一般來說,當捲取物的直徑增加,張力逐漸地減少。然而,有時候張力隨捲取物的直徑增加而增加較佳。
(viii)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的物理性質由此得到之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的延遲(Re)較佳為0nm到20nm且延遲(Rth)較佳為0nm到80nm,Re更佳為0nm到15nm且Rth更佳為0nm到70nm,Re再佳為0nm到10nm且Rth再佳為0nm到60nm。Re和Rth分別代表平面延遲和沿著厚度的延遲。Re藉由有光入射在薄膜法線方向的分析器KOBRA 21ADH(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量測。依據在三個方向量測到的延遲值計算出Rth。一個是Re,其他的是由照射光在相對於薄膜法線(此時,在平面中的延緩相(delayed phase)被當成傾斜軸(旋轉軸)),入射角度+40°和-40°量測的延遲值。假設形成在薄膜形成方向(長度方向)和薄膜Re延緩相軸之間的角度由θ表示,θ較佳接近0°、+90°或-90°。所有光的透射比較佳為90%或更多,更佳為91%或更多,再佳為98%或更多。霧度較佳為1%或更少,更佳為0.8%或更少,再佳為0.6%或更少。
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厚度的不同較佳係在範圍0%到4%(包含兩者)之內,更佳為0%到3%(包含兩者),再佳為0%到2%(包含兩者)。張力的彈性模數較佳為1.5kN/mm2 到3.5kN/mm2 (包含兩者),更佳為1.7kN/mm2 到2.8kN/mm2 (包含兩者),再佳為1.8kN/mm2 到2.6kN/mm2 (包含兩者)。破損(延展性)較佳為3%到100%(包含兩者),更佳為5%到80%(包含兩者),再佳為8%到50%(包含兩者)。
薄膜的Tg(與醯化纖維素和添加物之混合物的Tg關連)較佳為95℃到145℃(包含兩者),更佳為100℃到140℃(包含兩者),再佳為105℃到135℃(包含兩者)。薄膜熱尺寸在80℃長度和寬度方向上兩者的改變較佳為每天0%至±1%(包含兩者),更佳為0%至±0.5%(包含兩者),再佳為0%至±0.3%(包含兩者)。薄膜的透水性在40℃和相對溼度90%時,較佳為300g/m2 /day到1000g/m2 /day(包含兩者),更佳為400g/m2 /day到900g/m2 /day(包含兩者),再佳為500g/m2 /day到800g/m2 /day(包含兩者)。薄膜的平衡水含量在25℃和相對溼度80%時,較佳為1質量%到4質量%(包含兩者),更佳為1.2質量%到3質量%(包含兩者),再佳為1.5質量%到2.5質量%(包含兩者)。
(8)拉伸
藉由上述方法形成的薄膜可被拉伸以控制Re和Rth。拉伸較佳實行於Tg(℃)到(Tg+50)℃(包含兩者),更佳於(Tg+3)℃到(Tg+30)℃(包含兩者),再佳於(Tg+5)℃到(Tg+20)℃(包含兩者)。拉伸可執行在至少一方向上,較佳的速率為1%到300%(包含兩者),更佳為2%到250%(包含兩者),再佳為3%到200%(包含兩者)。拉伸可均等地執行於長度和寬度方向;然而,較佳係不均等地執行。換句話說,在一方向上的拉伸速率較佳大於另一方向的拉伸速率。不是長度方向的拉伸速率較大就是寬度方向的較大;然而,較小的拉伸速率較佳為1%到30%(包含兩者),更佳為2%到25%(包含兩者),再佳為3%到20%(包含兩者)。較大的拉伸速率較佳為3%到300%(包含兩者),更佳為35%到200%(包含兩者),再佳為40%到150%(包含兩者)。拉伸可執行在單一步驟中或多重步驟。拉伸速率依據下列方程式得到:拉伸速率(%)=100×{(拉伸後的長度)-(拉伸前的長度)}/(拉伸前的長度)
可藉由使用不少於兩對在縱向(縱向拉伸)的軋面輥,設定在靠近出口側軋面輥的旋轉速率較大(圓周速率)來執行拉伸。或者,當藉由夾具固定薄膜兩邊時,可執行拉伸於縱向的垂直方向(橫向拉伸)。此外,可如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0-37772、2001-113591和2002-103445,同時執行拉伸在兩個方向上(雙軸拉伸)。
Re和Rth的比例,在縱向拉伸上,可藉由控制長度-寬度比例自由地控制,長度-寬度比例是由軋面輥間的長度除以薄膜寬度得到的。更明確地說,Re/Rth的比例藉由減少長度-寬度比例而增加。或者,Re和Rth的比例可藉由縱向拉伸和橫向拉伸的組合來控制。更明確地說,Re可藉由減少縱向拉伸速率和橫向拉伸速率之差異而減少。相反地,Re可隨差異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方法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Re和Rth較佳滿足下列方程式:Rth≧Re 200nm≧Re≧0nm 500nm≧Rth≧30nm更佳Rth≧Re×1.1 150nm≧Re≧10nm 400nm≧Rth≧50nm再佳Rth≧Re×1.2 100nm≧Re≧20nm 350nm≧Rth≧80nm
在薄膜形成方向(縱向方向)和薄膜之Re延緩相軸間所形成的角度較佳接近0°、+90°或-90°。更明確地解釋,在縱向拉伸,角度較佳接近0°。角度較佳為0°±3°,更佳為0°±2°,再佳為0°±1°。就橫向拉伸而言,角度較佳為90°±3°或-90°±3°,更佳為90°±2°或-90°±2°,再佳為90°±1°或-90°±1°。
拉伸後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厚度為15μ m到200μ m(包含兩者),更佳為30μ m到170μ m(包含兩者),再佳為40μ m到140μ m(包含兩者)。在縱向方向和寬度方向的厚度差異各自較佳為0%到3%(包含兩者),更佳為0%到2%(包含兩者),再佳為0%到1%(包含兩者)。
拉伸後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物理性質較佳落在下列範圍內。
張力的彈性模數較佳為1.5kN/mm2 或以上至小於3.0 kN/mm2 ,更佳為1.7kN/mm2 至2.8 kN/mm2 (包含兩者),再佳為1.8kN/mm2 至2.6kN/mm2 (包含兩者)。破損(延展性)較佳為較佳為3%到100%(包含兩者),更佳為5%到80%(包含兩者),再佳為8%到50%(包含兩者)。薄膜的Tg(與醯化纖維素和添加物之混合物的Tg關連)較佳為95℃到145℃(包含兩者),更佳為100℃到140℃(包含兩者),再佳為105℃到135℃(包含兩者)。薄膜熱尺寸在80℃長度和寬度方向上兩者的改變較佳為每天0%至±1%(包含兩者),更佳為0%至±0.5%(包含兩者),再佳為0%至±0.3%(包含兩者)。薄膜的透水性在40℃和相對溼度90%時,較佳為300g/m2 /day到1000g/m2 /day(包含兩者),更佳為400g/m2 /day到900g/m2 /day(包含兩者),再佳為500g/m2 /day到800g/m2 /day(包含兩者)。薄膜的平衡水含量在25℃和相對溼度80%時,較佳為1質量%到4質量%(包含兩者),更佳為1.2質量%到3質量%(包含兩者),再佳為1.5質量%到2.5質量%(包含兩者)。厚度為30μ m到200μ m(包含兩者),更佳為40μ m到180μ m(包含兩者),再佳為50μ m到150μ m(包含兩者)。濁度較佳為0%到3%(包含兩者),更佳為0%到2%(包含兩者),再佳為0%到1%(包含兩者)。
所有光的透射比較佳為90%或更多,更佳為91%或更多,再佳為98%或更多。
(9)表面處理
未拉伸和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可藉由提供表面處理,改善對如底塗層和背襯層的功能層的黏著力。表面處理的例子包括輝光放電處理、紫外光照射處理、電暈處理(corona treatment)、火焰處理、酸處理和鹼處理。輝光放電處理可使用產生在低壓氣體0.1Pa到3000Pa(=10 3 到20Torr)的低溫電漿或在大氣壓力下的電漿。在上述情況下,由電漿激發的氣體,即電漿激發氣體,包括氬、氦、氖、氪、氙、氮、二氧化碳、氟龍如四氟甲烷及其混合物。這些氣體敘述於Technica1 Report No.2001-1745,第30至32頁,由日本發明協會公開於2001年3月15日。近來在大氣壓力下的電漿處理引起注意,在10kev到1000kev下,所使用的照射能量為20Kgy到500Kgy,較佳在30kev到500kev下,所使用的照射能量為20Kgy到300Kgy。上述的表面處理中,以鹼皂化為特佳且可有效地處理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表面。此外,可使用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3-3266、2003-229299、2004-322928和2005-76088的鹼皂化處理。
鹼皂化中,薄膜浸泡於皂化溶液或以皂化溶液塗布。在浸泡方法中,置於器皿中的薄膜浸泡在加熱到20至80℃的NaOH或KOH(pH10到14)的水溶液中0.1到10分鐘,中和、用水清洗、然後乾燥。
塗布方法的例子包括浸塗法、簾塗法、擠塗法、桿塗法和E字型塗布法。使用在鹼皂化塗布溶液的溶液,為了塗布皂化溶液於透明基材且維持表面狀態良好而不會在透明基材的表面形成凸凹部,較佳有良好的濕潤性。更明確地說,酒精溶劑為較佳,異丙醇為特佳。或者,可使用水性界面活性劑溶液為溶劑。鹼皂化塗布溶液的鹼較佳溶解在上述溶劑,更佳為KOH和NaOH。皂化塗布溶液的pH較佳為10或以上,更佳為12或以上。鹼皂化反應較佳實行在室溫下1秒到5分鐘(包含兩者),更佳為5秒到5分鐘(包含兩者),特佳為20秒到3分鐘(包含兩者)。在鹼皂化反應後,較佳用水或酸清洗塗布皂化溶液的表面,然後用水清洗。可連續地執行皂化塗布處理和從配向膜(orientation film)(敘述於後)移除塗布,以減少生產步驟的數目。這些皂化方法更明確地敘述於日本公開專2002-82226和WO02/46809。
可提供底塗層,使醯化纖維素薄膜黏附至功能層。在表面處理實施後或沒有實施表面處理,塗布底塗層。底塗層描述於Technical Report No.2001-1745,第32頁,由日本發明協會公開於2001年3月15日。
表面處理和底塗步驟可結合於薄膜形成步驟的最終步驟或分開各自實行。或者,可以實施在給予功能層步驟(functional layer imparting step)(敘述於後)。
(10)功能層
較佳具體地敘述於Technical Report No.2001-1745,第32到45頁,由日本發明協會公開於2001年3月15日的功能層與本發明之拉伸和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結合使用。敘述在報告中的功能層中,較佳使用偏光層(偏光器)、光學補償層(光學補償膜)和抗反射提供層(antireflection imparting layer)(抗反射膜)和硬塗布層。
(i)偏光層(偏光器的形成)偏光層之材料目前在市面上之偏光層的形成,為通常由浸泡一拉伸的聚合物在含碘溶液或雙色染料(dichromatic dye)中,使碘和雙色染料充滿使用在偏光層的黏結劑(binder)。或者,藉由塗布形成的偏光膜,可使用例如由Optiva Inc.製造的偏光膜。在偏光膜中的碘和雙色染料由黏結劑配向排序,以表現出偏光。雙色染料的例子包括偶氮染料、二苯乙烯染料、吡唑酮染料(pyrazolone dye)、三苯甲烷染料、喹啉染料(quinoline dye)、染料(oxazine dye)、噻染料(thiazine dye)和蒽醌染料(anthraquinone dye)。雙色染料較佳為水溶性,且較佳有親水取代基,如磺酸基、氨基、氫氧基。更明確地說,可使用敘述於Technical Report No.2001-1745,第58頁,由日本發明協會公開於2001年3月15日的化合物。
至於偏光膜的黏結劑,可使用可自交聯的聚合物(self-crosslinkable polymer)或由交聯劑輔助可交聯的聚合物。這些黏結劑可以混合使用。黏結劑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烴、聚乙烯醇、改質聚乙烯醇、聚(N-羥甲基丙烯醯胺)(poly(N-methylolacrylamide))、聚酯、聚醯亞胺、乙酸乙烯酯共聚物(vinyl acetate copolymer)、羧甲基纖維素和聚碳酸酯,這些敘述於如日本公開專利8-338913(說明書,段落[0022])。也可使用矽烷偶合劑為聚合物。至於聚合物,較佳使用水溶性聚合物,如聚(N-羥甲基丙烯醯胺)、羧甲基纖維素、明膠、聚乙烯醇(PVA)和改質聚乙烯醇;更佳為明膠、聚乙烯醇和改質聚乙烯醇;最佳為聚乙烯醇和改質聚乙烯醇。特佳為組合使用兩種聚合度不同的聚乙烯醇或改質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的皂化度較佳為70%到100%,更佳為80%到100%。聚乙烯醇的聚合度較佳為100到5000。改質聚乙烯醇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8-338913、9-152509和9-316127中。可混合使用不少於兩種的聚乙烯醇和改質聚乙烯醇。
偏光膜黏結劑最低的厚度限制較佳為10μ m。考慮到從液晶顯示器的漏光,黏結劑越薄越好。因此,黏結劑最高的厚度限制較佳等於或薄於目前市售之偏光器(約為30μ m),更佳為25μ m或更少,再佳為20μ m或更少。
偏光膜的黏結劑可以被交聯。可加入有可交聯官能基的聚合物或單體至黏結劑或可加入可自交聯的官能基至黏結劑聚合物。交聯可藉由光、熱或pH改變而調整。由此方式,可形成有交聯結構的黏結劑。至於交聯劑,其規格敘述於US reissued patent No.23297。或者,可使用如硼酸和硼砂的硼化合物為交聯劑。加入至黏結劑之交聯劑的量,相對於黏結劑,較佳為0.1質量%到20質量%。如果加入交聯劑的量在此範圍內,可滿足偏光元件的配向和偏光膜的抗溼熱性。
在交聯反應壓縮之後,未反應的交聯劑較佳殘留不超過1.0%質量的量,更佳不超過0.5質量%。如果可滿足此條件,可改善偏光膜的抗氣候性。
[偏光膜的拉伸]
偏光膜較佳在拉伸(拉伸法)或摩擦(摩擦法)之後,用碘或雙色染料染色。
在拉伸法中,偏光膜的拉伸比例較佳為2.5到30.0倍,更佳為3.0到10.0倍。薄膜可在空氣中拉伸(乾拉伸)或藉由浸泡在水中拉伸(濕拉伸)。在乾拉伸中的拉伸比例較佳為2.5到5.0倍,在濕拉伸中的拉伸比例較佳為3.0到10.0倍。拉伸實行於平行於機器方向(平行拉伸)或對角線方向(對角線拉伸)。拉伸可執行於單一步驟或數個步驟中。較佳執行拉伸於數個步驟中,因為即使拉伸比例過高,薄膜仍可均勻地拉伸。更佳藉由傾斜薄膜10°到80°執行對角線拉伸。
(I)平行拉伸在拉伸之前,PVA薄膜經溶脹。溶脹度為1.2倍到2.0倍(溶脹前對溶脹後的質量比)。之後,PVA薄膜經由引導輥等(連續地)進料至一含有水性介質或雙色染料的浴槽,PVA薄膜在溫度15℃到50℃,較佳為17℃到40℃的浴槽中拉伸。薄膜藉兩對軋面輥固定,由旋轉軋面輥來拉伸,即配置在下游的軋面輥旋轉的比配置在上游的快。拉伸速率為拉伸薄膜的長度比上起始未拉伸薄膜的長度(以下使用相同的定義)。考慮到上述功能的影響,較佳的拉伸速率為1.2倍到3.5倍,更佳為1.5倍到3.0倍。之後,將拉伸的薄膜乾燥於50℃到90℃,即得到一偏光膜。
(II)對角線拉伸對角線拉伸法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2-86554。在此方法中,藉由使用一延伸於對角線方向的拉幅機於對角線拉伸薄膜。因為薄膜拉伸於空氣中,薄膜必須先泡水,使其較容易被拉伸。薄膜的水含量較佳為5%到100%(包含兩者)。拉伸較佳實行在溫度40℃到90℃且相對溼度為50%到100%(包含兩者)。
由此方式得到之偏光膜的吸收軸較佳為10°到80°,更佳為30°到60°,再佳實質上為45°(40°到50°)。
[黏著]
在皂化之後,黏附拉伸或未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至偏光層(膜),形成一偏光器。薄膜黏著的方向並無特別限制;然而,兩薄膜較佳黏附的方法為醯化纖維素薄膜的流鑄軸(flow-casting axis)(方向)跟偏光層(膜)的拉伸方向交叉於0°、45°或90°。
使用於其中的黏著劑(adhesive agent)並無特別限制;然而,包括PVA樹脂(包含跟乙醯乙醯基、磺酸基、羧基和氧化烯基(oxyalkylene group)改質的PVA)和硼化合物的水溶液。這些之中,以PVA樹脂為較佳。乾燥後黏合劑層的厚度較佳為0.01μ m到10μ m,特佳為0.05μ m到5μ m。
黏合層結構的例子包括:i)A/P/A ii)A/P/B iii)A/P/T iv)B/P/B v)B/P/T
注意A代表本發明未拉伸的薄膜;B代表本發明拉伸的薄膜;T代表三醋酸纖維素薄膜(Fujitack:商標名);P代表偏光層。在結構i)和ii)中,A和B可為相同或不同成份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在iv)中,B和B可為相同或不同成份及拉伸速率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此外,當黏合層結合至液晶顯示器時,黏合層的一側可使用於液晶的表面。在ii)和v)中,B較佳配置在液晶表面層。
當偏光器整合至液晶顯示器時,通常配置含液晶的基材於兩偏光器中間。然而,可自由組合依據本發明的偏光器i)至v)和一般的偏光器(T/P/T)。不過,在液晶顯示器最外邊的顯示表面,較佳提供一如透明硬塗布膜層(transparent hard coating layer)、眩光過濾層和抗反射層(敘述如後)的薄膜。
由此方式得到的偏光器,透光度越高越佳。偏光度越高越佳。波長550nm的光經過偏光器的透光度較佳落在30%到50%的範圍內,更佳為35%到50%,最佳為40%到50%。波長550nm的光經過偏光器的偏光度較佳落在90%到100%的範圍內,更佳為95%到100%,最佳為99%到100%。
當由此方式得到的偏光器堆疊在λ/4板(λ/4 board)上時,可得到圓偏光。在此例子中,堆疊的方式為讓λ/4板的延緩相軸和偏光器的吸收軸呈45°角。此時,λ/4板並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使用有依賴波長延遲(延遲隨光波長減少而減少)的λ/4板。此外,較佳使用一偏光膜(偏光器),其吸收軸相對於縱向方向傾斜20°到70°,和λ/4板構成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光學各向異性層。
可黏貼一保護膜至偏光器的一表面,黏貼一分離膜至另一表面。使用保護膜和分離膜是為了在運送和檢查時保護偏光器。
(ii)光學補償層的提供(光學補償膜的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是為了補償在液晶顯示器中液晶晶胞表現黑色的液晶化合物。光學各向異性層的配置是藉由形成一配向膜在拉伸或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上,然後在其加上一光學各向異性層。
[配向膜]
在醯化纖維素薄膜表面處理後,配置配向膜在拉伸或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上。配向膜的功用為調整液晶分子的配向排序。然而,如果液晶分子已被配向排序,然後固定了配向排序,配向膜的功用為跟上述一樣,不是必要結構所需的成分。簡短地說,依據本發明的偏光器可藉由僅轉換光學各向異性層至偏光器上而形成,其光學各向異性層形成於固定配向狀態的配向膜上。
配向膜的形成可藉由摩擦有機化合物(較佳為聚合物),傾斜地置於無機化合物,形成一有微溝層或可由藍米爾布吉法(Langmuir Brojet method)(LB薄膜)積聚有機化合物(如ω-二十三酸、二-十八烷基-氯化甲基銨(dioctadecyl-methylammonium chloride)、硬脂酸甲酯)。或者,已知配向膜藉由提供電場或磁場、或照射光來呈現配向。
配向膜較佳由摩擦聚合物形成。所使用在配向膜的聚合物主要有能誘導液晶化合物配向排序的分子結構。
在本發明中,有能誘導液晶化合物配向排序分子結構的聚合物,其較佳進一步有可交聯基的側鏈(如雙鍵)連接至主鏈,或採用能誘導液晶化合物配向排序的可交聯基於側鏈中。
使用在配向膜的聚合物不是可自交聯的聚合物就是由交聯劑輔助可交聯的聚合物。可使用這些聚合物於多種組合。其聚合物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烴、聚乙烯醇、改質聚乙烯醇、聚(N-羥甲基丙烯醯胺)、聚酯、聚醯亞胺、乙酸乙烯酯共聚物(vinyl acetate copolymer)、羧甲基纖維素和聚碳酸酯,這些共聚物敘述於如日本公開專利8-338913(說明書,段落[0022])。也可使用矽烷偶合劑為聚合物。較佳使用水溶性聚合物,如聚(N-羥甲基丙烯醯胺)、羧甲基纖維素、明膠、聚乙烯醇和改質聚乙烯醇。更佳使用明膠、聚乙烯醇和改質聚乙烯醇,最佳使用聚乙烯醇和改質聚乙烯醇。特佳為組合使用兩種聚合度不同的聚乙烯醇或改質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的皂化度較佳為70%到100%,更佳為80%到100%。聚乙烯醇的聚合度較佳為100到5000。
感應液晶分子配向排序的側鏈一般具有疏水基的官能基。實際上使用官能基的類型依據液晶分子的種類和所需配向排序的狀況來決定。更明確地解釋,作為改質聚乙烯醇的改質基可藉由共聚合反應(共聚合改質)、鏈轉移反應(鏈轉移改質)或嵌段聚合反應(嵌段聚合改質)引入。改質基的例子包括親水基如羧酸基、磺酸基、膦酸基、氨基、銨基、醯胺基和硫醇基;有10到100個碳原子的烴基;有氟原子取代基的烴基;硫醚基;可聚合基如不飽和可聚合基、環氧基、次乙亞胺基(aziridinyl group);如三烷氧基、二烷氧基和單烷氧基的烷氧基矽烷基(alkoxy silyl group)。這些改質聚乙烯醇的例子敘述於如日本公開專利2000-155216(說明書,段落[0022]到[0145])和日本公開專利2002-62426(說明書,段落[0018]到[0022])中。
當有可聚合官能基的側鏈連接至配向膜聚合物的主鏈時,或當引入可交聯官能基至能誘導液晶分子配向排序的側鏈時,可共聚配向膜的聚合物和包含在光學各向異性層的多功能單體。因此,不僅在多功能聚合物和多功能單體間而且在配向膜聚合物和配向膜聚合物之間和多功能單體和配向膜聚合物之間形成緊密的共價鍵。於是,在配向膜聚合物中引入可交聯官能基,可顯著地改善光學補償膜的強度。
配向膜聚合物的可交聯官能基較佳包含可聚合基,其跟多功能單體相同。可聚合基的例子敘述於如日本公開專利2000-155216(說明書,段落[0080]到[0100])。配向膜聚合物在交聯劑取代使用於上述可交聯官能基的狀況下,在交聯劑的輔助下交聯。
交聯劑的例子包括醛、N-羥甲基化合物、二氧陸圜衍生物(dioxane derivative)、用以活化羧基的化合物、活化的乙烯化合物、活化的鹵素化合物、異醇(isooxasol)和二醛澱粉。可一起使用不少於兩種的交聯劑。交聯劑的具體例子敘述於如日本公開專利2002-62426(說明書,段落[0023]到[024])中。這些之中,以高度反應性的醛,特別是戊二醛為較佳。
交聯劑加入的量較佳為0.1質量%到20質量%,更佳為0.5質量%到15質量%。剩餘在配向膜未反應的交聯劑的量較佳不超過1.0質量%,更佳不超過0.5質量%。藉由此方式限制添加交聯劑的量,配向膜即使長期使用在液晶顯示器中,且長時間置於高溫和高溼度中,仍可獲得足夠的耐久性而不會產生網狀結構(reticulation)。
配向膜基本上的形成方法為塗布一含有形成配向膜材料的聚合物和交聯劑的塗布溶液於透明基材,加熱使其乾燥(交聯),然後摩擦所得到的聚合物。交聯反應可執行在塗布塗布溶液於透明基材後的任何時間。當使用如聚乙烯醇的水溶性聚合物為配向膜形成材料時,較佳使用一有消泡作用的有機溶劑(如甲醇)和水之混合物為塗布溶液。水對有機溶劑(甲醇)的質量比例較佳為0:100到99:1,更佳為0:100到91:9。使用溶劑混合物抑制泡沫的產生,顯著地降低配向膜和光學補償層(膜)表面的缺陷。
配向膜的塗布方法,較佳為旋塗法、浸塗法、簾塗法、擠塗法、桿塗法(rod coating method)和輥塗法。這些之中,以桿塗法為特佳。乾燥後配向膜的厚度較佳為0.1 μ m到10 μ m。乾燥加熱可實施於20℃到110℃。為了得到足夠的交聯,乾燥加熱較佳實施於溫度60℃到100℃,特佳為80℃到100℃。乾燥加熱可實施1分鐘到36小時,較佳為1分鐘到30分鐘。塗布溶液的pH較佳設定在依據待使用交聯劑的最佳值。當使用戊二醛時,塗布溶液的pH較佳為4.5到5.5,特佳為約5。
配向膜提供於拉伸或未拉伸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上或在上述的底塗層上。藉由交聯聚合層,接者摩擦聚合層的表面,得到配向膜。
就摩擦處理而言,可使用廣泛地被使用在液晶顯示(LCD)配向排序步驟的摩擦方法。更具體地解釋,用紙、量規(gauge)、氈、橡皮、尼龍纖維和聚酯纖維摩擦待被配向排序薄膜的表面於預先決定的方向,使薄膜配向排序。一般來說,薄膜可藉由用布摩擦薄膜的表面數次而配向排序,其布的纖維長度相同且厚度均勻。
當摩擦時行在工業規模,使用旋轉摩擦輥(rotatory rubbing roll)一邊跟有偏光層黏貼於其上的薄膜接觸的同時一邊傳送薄膜。摩擦輥較佳有在30 μ m或更少的圓度、圓柱度和偏向度。薄膜跟摩擦輥較佳的接觸角度(摩擦角度)為0.1°到90°。然而,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8-160430中,可藉由捲繞薄膜於摩擦輥(360°或更多)上,穩定地進行摩擦處理。薄膜的傳送速率較佳為1m/min到100m/min。摩擦角度較佳適當地在0°到60°範圍內。當薄膜使用在液晶顯示器中,摩擦角度較佳為40°到50°,特佳為45°。
因此得到配向膜的厚度較佳在0.1 μ m到10 μ m範圍內。
接者,光學各向異性層的液晶分子被配向排序在配向膜上。之後,如果必要,配向膜聚合物可以跟包含在光學各向異性層或由交聯劑輔助交聯的多功能單體反應。
使用在光學各向異性層中液晶分子的例子包括桿狀液晶分子和圓盤形液晶分子。桿狀液晶分子和圓盤形液晶分子可為高聚合物液晶或低分子液晶,且包括低分子液晶,其因為產生交聯,無法展示液晶的特徵。
[桿狀液晶分子]
桿狀液晶分子較佳由偶氧亞胺甲(azomethines)、氧偶氮基(azoxys)、氰基聯苯(cyano biphenyls)、氰苯酯(cyanophenyl esters)、苯甲酸酯(benzoic acid esters)、環己烷羧酸苯酯(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 phenyl esters)、氰苯環己烷(cyanophenyl cyclohexanes)、氰基被取代的苯嘧啶(cyano-substituted phenyl pyrimidines)、烷氧基被取代的苯嘧旋(alkoxy substituted phenyl pyrimidines)、苯二環氧己烷(phenyl dioxanes)、二苯乙炔和烯基環己苯甲腈(alkenyl cyclohexyl benzonitriles)製成。
須注意桿狀液晶分子包括金屬複合物。包含桿狀液晶分子在重複單位的液晶聚合物可被使用為桿狀液晶分子。換句話說,桿狀液晶分子可連接至(液晶)聚合物。
桿狀液晶分子敘述於Quarterly Review of Chemistry.Vol 22、由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編輯的Chemistry of liquid crystal,1994(第4、7跟11章)和由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142nd委員會編輯的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ndbook(第3章)。
桿狀液晶分子的雙折射率較佳落在0.001到0.7範圍內。
桿狀液晶分子較佳有可聚合基以固定配向狀態。可聚合基以自由基可聚合不飽和基(radcial polymerizable unsaturated group)或陽離子可聚合基(cationic polymerizable group)為較佳。可聚合基的例子包括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2-62427(說明書,段落[0064]到[0086])的可聚合基和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圓盤形液晶分子]
圓盤形液晶分子的例子包括敘述在C.Destrade et al.Mol.Cryst.71期第111頁(1981)的苯衍生物、C.Destrade et al.,Mol.Cryst.122期第141頁(1985)、Physics lett,A,78期82頁(1990)的torxene衍生物、敘述在B.Kohne et al.Angew.Chem,96期第70頁(1984)的環己烷衍生物、敘述於M.Lehn et al.(J.Chem.Commun.,第1794頁(1985)和J.Zhang et al.,J.Am.Chem.Soc.116期第2655頁(1994)的氮冠為主和苯乙炔為主的巨環(azacrown based and phenyl acetylene based macrocycles)
圓盤形液晶分子包括直鏈烷基、烷氧基和可取代的苯甲醯氧基被自由基取代為分子中心,即母核,的側鏈結構的液晶化合物。圓盤形液晶分子較佳為一分子或有旋轉對稱結構和傾向在某一方向配向排序的分子聚結體。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的圓盤形液晶分子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圓盤形液晶分子的特性。更具體地說,低分子量圓盤形液晶分子因為有對熱或光的反應基,藉由熱或光起始聚合反應或交聯反應,轉換成聚合物,因此失去液晶特性。於是,光學各向異性層可包含此已失去液晶性質的低分子量圓盤形液晶分子。圓盤形液晶分子的較佳例子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8-50206。此外,圓盤形液晶分子的聚合作用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8-27284。
藉由聚合作用固定圓盤形液晶分子,有必要黏合當作取代基的可聚合基於圓盤形液晶分子的圓盤形核心。較佳經由鍵聯基鍵結化合物連結圓盤形核心和可聚合基,即使發生聚合反應,其可維持液晶分子化合物的配向狀態。圓盤形液晶分子化合物的例子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0-155216(說明書,段落[0151]到[0168])。
在混成配向(hybrid orientation)中,在圓盤形液晶分子的縱軸(盤面)和偏光膜表面形成的角度,隨從光學各向異性層深度方向的偏光膜之距離的增加而增加或減少。角度較佳隨距離增加而減少。角度可連續不斷地增加、連續不斷地減少、間歇地增加、間歇地減少、變化(包括連續增加和連續減少)或間歇地變化(包括增加和減少)。專門術語「間歇可變」。係關於在厚度方向中間的某些區域,傾斜角度不會改變的時候。整體來看傾斜角度可能增加或減少,但是在那個區域中,傾斜角度不會改變。此外,傾斜角度較佳為連續不斷地改變。
在偏光膜側,圓盤形液晶分子縱軸的平均方向可藉由選擇圓盤形液晶分子或配向膜的材料或選擇摩擦方法來控制。另一方面,在表面側(暴露於空氣),圓盤形液晶分子縱軸的平均方向可藉由選擇圓盤形液晶分子或跟圓盤形液晶分子一起使用的添加物種類來控制。跟圓盤形液晶分子一起使用的添加物例子包括塑化劑、界面活性劑、可聚合單體和聚合物。配向排序沿縱軸改變的度可藉由上述同樣選擇液晶分子和添加物的方法來控制。
[光學各向異性層和其他成份]
可藉由一起使用液晶分子和如塑化劑、界面活性劑、可聚合單體的添加物,改善塗布膜的均勻性和強度以及液晶分子的配向。這些添加物較佳跟液晶分子有相容性且隨液晶分子的傾斜角度而不同,或不抑制分子的配向。
至於可聚合單體,可提到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或陽離子可聚合基。較佳的化合物為多功能自由基可聚合單體,其可以跟包含上數可聚合基的液晶化合物共聚。可聚合單體具體的例子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2-296423(說明書,段落[0018]到[0020])。一般可聚合化合物添加的量,相對於圓盤形液晶分子,在1質量%到50質量%範圍內,較佳在5質量%到30質量%範圍內。
界面活性劑可提到本領域的已知化合物,特別是以氟化合物為較佳。界面活性劑的具體例子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1-330725(說明書,段落[0028]到[0056])。
待跟圓盤形液晶分子一起使用的聚合物較佳可改變圓盤形液晶分子的傾斜角度。
至於聚合物的例子,可提到纖維素酯。纖維素酯的較佳例子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0-155216(說明書,段落[0178])。聚合物添加的量不抑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排序。聚合物添加的量,相對於液晶分子,較佳落在0.1質量%到10質量%的範圍內,更佳落在0.1質量%到8質量%的範圍內。
圓盤形液晶分子圓盤形向列液晶向至固相的轉化溫度較佳為70℃到300℃,更佳為70℃到170℃。
[光學各向異性層的形成]
藉由塗布包含液晶分子和聚合起始劑(敘述如後)和所需的任意成分塗布溶液於配向膜,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
置於使用在塗布溶液的溶劑,較佳使用有機溶劑。有機溶劑的例子包括醯胺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dimethylformamide);亞碸如二甲亞碸(dimethylsulfoxide);雜環化合物如吡啶(pyridine);烴如苯;己烷;鹵化烷基如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四氯乙烷;酯如乙酸甲酯和乙酸丁酯;酮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和醚如四氫呋喃和1,2-二甲氧乙烷(1,2-dimethoxyethane)。這些之中,以鹵化烷基和酮為較佳。可混合使用二或多種的有機溶劑。
可藉由如線桿式塗布法(wire bar coating)、擠塗布法、直接凹板塗布法(direct-gravure coating)、反向凹板塗布法(reverse gravure coating)和染料塗布法(dye-coating)等已知方法塗布塗布溶液。
光學各向異性層的厚度較佳為0.1μ m到20μ m,更佳為0.5μ m到15μ m,最佳為1μ m到10μ m。
[液晶分子配向狀態的固定]
液晶分子配向排序的配向狀態可以被維持且固定。藉由聚合反應實行固定。聚合反應的例子包括使用熱聚合起始劑的熱聚合反應和使用光聚合起始劑的光聚合反應。這些之中,以光聚合反應為較佳。
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括α-羰基化合物(敘述於美國專利說明書2367661和2367670);偶姻醚(acyloin ether)(敘述於美國專利說明書2448828);α-烴基被取代的芳族偶姻醚(aromatic acyloin ether)(敘述於美國專利說明書2722512);多核苯醌化合物(multinuclear quinine compound)(敘述於美國專利說明書3046127和2951758);使用三烯丙基-咪唑基二聚物(triallyl-imidazolyl dimer)和對胺基苯基酮(p-aminophenyl ketone)(敘述於美國專利說明書3549367);吖啶和啡(phenazine)化合物(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說明書60-105667、美國專利說明書4239850);和二唑化合物(敘述於美國專利說明書4212970)。
待光聚合起始劑的量,相對於塗布溶液的固體物,較佳落在0.01質量%到20質量%的範圍內,更佳落在0.5質量%到5質量%的範圍內。
聚合液晶分子的照射光,較佳使用紫外光。照射能量較佳在20mJ/cm2 到50J/cm2 的範圍內,更佳在20mJ/cm2 到5000mJ/cm2 的範圍內,再佳為100mJ/cm2 到800mJ/cm2 。為了加速光聚合反應,可一邊照射光一邊加熱。可提供一保護層在光學各向異性層上。
光學補償膜和偏光膜較佳組合使用。更具體地解釋,用於光學補償膜的塗布溶液塗布於偏光膜的表面,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由於聚合物膜不使用在偏光膜和光學各向異性層之間,可得到一厚度縮小的偏光器。這樣的偏光器中,由偏光膜尺寸改變產生的應力(應變×截面積×彈性模數)是小的。當依據本發明的偏光器配置在大液晶顯示器上,可得到高清晰度影像,而不會導致漏光的問題。
執行拉伸使在偏光層和光學補償層之間的傾斜角度變成跟兩偏光器透射軸間的角度一致,兩偏光器待黏貼至構成LCD的液晶晶核兩側的縱軸方向或橫軸方向。傾斜角度一般為45°。然而,最近發展的透射型、反射型和半透射型LCD裝置,其傾斜角度並不一定為45°。拉伸方向較佳隨LCD的設計彈性地調整。
[液晶顯示器裝置]
將解釋使用在每個液晶模式的光學補償膜。
(TN模式液晶顯示器裝置)TN模式液晶顯示器最常使用在彩色TFT液晶顯示器且敘述在許多文獻中。在TN模式顯示黑色之液晶晶胞的配向狀態,桿狀液晶分子於晶胞中央豎立,而在靠近基板之桿狀液晶分子則平躺在晶胞中。
(OCB模式液晶顯示器裝置)這是彎曲配向模式(bent orientation mode)的液晶晶胞,其排列在液晶盒上方部的桿狀液晶分子的配向排序跟排列在下方部的呈反向方向(對稱地)。此種液晶顯示器利用彎曲配向模式的液晶晶胞,其揭露於美國專利說明書4583825和5410422。因為排列於上部的桿狀液晶分子對稱地配向排序於排列於下部的桿狀液晶分子,彎曲配向模式液晶晶胞有自我光學補償功能(self-optical compensation function)。因為這個原因,液晶模式稱為OCB(光學補償彎曲(optically compensatory bend))模式。
在OCB模式和TN模式中,顯露黑色的液晶晶胞有種配向排序狀態,其桿狀液晶分子在晶核中央竪起,而在靠近基材的地方平躺。
(VA模式液晶顯示器)VA模式液晶顯示器的特徵為當未施加電壓時,桿狀液晶分子實質上呈垂直地配向排序。VA模式液晶晶胞的例子包括(1)具有窄解析度之VA(垂直校直(vertical alignment))模式液晶晶胞於沒有施加電壓時,桿狀液晶分子實質上呈垂直配向排序,有電壓時實質上呈水平配向排序(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176625);(2)有放大視角的MVA(多領域垂直校直(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模式液晶晶胞(敘述於SID97,Digest of tech.Papers(abstract)29(1997)p.845);(3)n-ASM(軸向地對稱校直微晶胞(Axially Symmetric Aligned Microcell))模式液晶晶胞,其桿狀液晶分子在無電壓時實質上呈垂直配向排序,且配向排序於扭曲向列多領域模式(twisted nematic multi-domain mode)(Japanese liquid crystal symposium(abstract),p.58-59(1998))。
(4)SURVAIVAL模式液晶晶胞(公佈於LCD international 98)。
(IPS模式液晶顯示器)IPS模式液晶顯示器的特徵為桿狀液晶分子實質上在平面呈水平配向排序。藉由電壓的開關,改變和切換液晶分子的秩序。IPS模式液晶顯示器的具體例子敘述在日本公開專利2004-365941、2004-12731、2004-215620、2002-221726、2002-55341、2003-195333。
[其他液晶顯示器]
與上述方式相同,光補償可用於ECB模式(電子碼手冊)、STN模式(超扭曲向列)、FLC模式(鐵電液晶)、AFLC模式(反鐵電液晶)、ASM模式(軸向對稱配向微晶胞),此外,本發明之醯化纖維素樹脂膜於各種發射型、反射型、半發射型液晶顯示器皆有效。本發明之醯化纖維素樹脂膜可有效用於GH型(賓主)反射式液晶顯示器之光學補償膜。
上述提及之纖維樹脂膜詳述於日本發明及創新協會公開於2001年3月15日之技術報告2001-1745號第45至59頁。
抗反射層(抗反射膜)之設置藉由形成一作為抗污層之低反射層,且於透明基材上至少有一層(即高反射層和中反射層)具有較該低反射層較高反射率而形成抗反射層。
抗反射層為具有不同反射率之透明薄膜之多層膜。各膜藉化學氣相沉積(CVD)法或物理氣相沉積(PVD)法沉積無機化合物(如金屬氧化物)形成。於多層薄膜上,一膠態金屬氧化物粒子塗布膜以金屬化合物溶膠-凝膠法形成,金屬化合物如烷氧金屬化合物,繼而施加後處理(日本公開專利9-157855之UV照射及日本公開專利2002-327310電漿處理)。
除此之外,藉層積含分散於基材中之無機粒子之薄膜,多種型式之抗反射膜被提出作為高產率之抗反射膜。
由塗布所形成具有抗炫光性質之抗反射膜可被提及,其於抗反射之最上層具有凹凸部分。
本發明之醯化纖維素層可適用於各種抗反射膜,特佳適用於塗布形成之抗反射膜。
[塗布式抗反射膜之層狀結構]
抗反射層的結構係由中折射層,高折射層及低折射層(最外層)層疊於一基材上所構成,且被設計為各層之反射率滿足下述關係:高折射率之折射率>中折射率之折射率>透明基材之折射率>低折射率之折射率。且一硬塗布層可存在於透明基材及中反射層之間。
另外,抗反射膜可由中折射硬塗布層,高折射層及低折射層所形成,該反射膜如於日本公開專利申請案8-122504,8-110401,10-300902,2002-243906及2000-111706號中所述,除此之外,各層亦可有其他功能,如低折射層可有防污功能,高折射層可有抗靜電功能(於日本公開專利申請案10-206603及2002-243906提及)。
抗反射層之霧度較佳為5%或以下,更佳為3%或以下。抗反射膜的強度根據JIS K5400之懸掛硬度較佳為「1H」「或以上,更佳為「2H」或以上,最佳為「3H」或以上。
[高折射層及中折射層]
抗反射膜之高折射層係由一硬化膜所形成,硬化膜包含至少100nm或以下平均粒徑的超細無機粒子及高折射率及基材黏著劑。
具有高折射率的超細無機粒子係由一具有1.65或以上折射率之無機材料所形成,折射率較佳為1.9或以上。該無機材料係包括如鈦、鋅、銻、錫、鋯、銫、鉭、鑭、銦等之氧化物及包含這些金屬原子之金屬錯合物之氧化物。為得到該超細粒子可使用下列方式:粒子表面施以表面處理劑如矽烷偶合劑(日本公開專利11-295503,11-153703,2000-9908),陰離子化合物或有機金屬偶合劑(日本公開專利2002-310432);將高折射粒子置於中心形成核殼結構(如日本公開專利2001-166104);組合使用特殊分散劑(如日本公開專利11-153703,2002-2776069及美國專利6210858B1號)。
至於形成基質的材料可為本領域中所知的熱塑性或熱固性樹脂。
此外,形成基質的材料較佳使用至少一選自多官能基且擁有至少兩個聚合基(自由基聚合基及/或離子聚合基)的組合物,一含水解基之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組合物或一組成物其含有機金屬化合物之部分縮合產物(如日本公開專利2000-47004,2001-315242,2001-31871及2001-296401)。
此外,由膠態金屬氧化物及金屬烷氧化物形成之硬化膜作為高折射層較佳,其中膠態金屬金屬氧化物由金屬烷氧化物水解縮合之產物而得,(如日本公開專利2001-293818所述)。
高折射層之折射率一般為1.70至2.20,厚度為5nm至10μm,較佳為10nm至1μm。
中折射層之折射率被調整為介於低折射層之折射率及高折射層之折射率之間,中折射層之折射率較佳為1.50至1.70。
[低折射層]
低折射層層疊於高折射層而形成,其折射率為1.20至1.55,較佳為1.30至1.50。
低折射層較佳為具有抗刮及抗污特性之最外層,為提升抗刮性,低折射層之表面為平滑表面,為了使其平滑,可使用本領域已知之技術導入矽及氟進入薄膜。
含氟化合物之折射率較佳為1.35至1.50,更佳為1.36至1.47。化合物含有氟原子35質量%至80質量%且較佳有交聯或聚合官能基。
含氟化合物之例如日本公開專利9-222503案(說明書段落[0018]至[0026]),11-38202(說明書段落[0019]至[0030]),2001-40284(說明書段落[0027]至[0028])及2000-284102所述。
矽酮化合物可用一具有聚矽氧烷之化合物。在矽酮化合物中,較佳之矽酮化合物為在高分子鏈上具有硬化基團或聚合基團之高分子,且於膜中會形成交聯橋接,矽酮化合物包括如反應性矽酮(由Chisso Corporation所生產之Silaplane(商標名))及於兩端具有之矽烷醇(silanole)官能基之聚矽氧烷(請見日本公開專利11-258403)。
含氟化合物及/或含交聯或聚合基團之矽氧烷高分子的交聯或聚合反應較佳由照光或加熱進行,其可與塗布一聚合起始劑及一形成最上層之敏化劑同時或之後進行。
低折射層較佳為溶膠-凝膠硬化膜(sol-gel),該溶膠-凝膠硬化膜由硬化一有機金屬化合物所形成,如矽氧偶合劑含有一預定之含氟烴基之矽烷偶合劑,於觸媒存在下進行縮合反應而得,如由含有聚氟烷基或其部分縮合產物之矽烷化合物(詳述於日本公開專利58-142958,58-147483,58-147484,9-157582,11-106704)及含有聚[全氟烷基醚](poly[perfluoroalkylether])基團之矽烷化合物,該基團係為含氟之長鏈基團(載於日本公開專利2000-117902,2001-48590,2002-53804)。
低折射層除了之前所提及之添加劑外,尚可包括其他添加劑,如為低折射無機化合物填充劑,其主要粒子具有1nm至150nm之平均粒徑,如二氧化矽(矽石)及含氟之粒子(氟化鎂,氟化鈣及氟化鋇),其亦可為有機微粒子(載於日本公開專利11-3820說明書段落[0020]至[0038]),及其他添加劑如矽烷偶合劑,潤滑劑及界面活性劑。
當低折射層形成於最外層時,該低折射層可由氣相法形成,如真空沉積法,濺鍍法,離子鍍覆法,電漿CVD等方法。考量成本因素,塗布方法較佳。
低折射層之厚度較佳為30nm至200nm,更加為50nm至150nm,最佳為60nm至120nm。
[硬塗布層]
為加入物理強度於抗反射膜中,提供硬塗布層於拉伸/未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表面。該硬塗布層尤其適合提供於拉伸/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膜及高折射層間。另外,代替設置抗反射層,硬塗布層較佳直接塗布於拉伸/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上。
硬塗布層較佳藉光硬化及/或熱硬化之交聯反應或聚合反應所形成。作為一可硬化官能基,可光聚合官能基較佳。以含可水解官能基之有機金屬化合物來說,有機烷氧基矽烷基化合物較佳。
此類化合物之實例包括於高折射層所列舉之化合物。
詳細之硬塗布層組成物敘述於日本公開專利2002-144913,2000-9908及WO00/46617。
該高折射層可作為硬塗布層,在這種情況下,高折射層較佳由使用與高折射層相關部所述方法以緻密分散之微粒所形成。
硬塗布層可藉引入平均粒徑0.2μm至10μm之微粒進入其中,以導入抗炫光功能作為抗炫光層(之後詳述)。
硬塗布層之厚度可視用途適當控制,硬塗布層之厚度較佳為0.2μm至10μm,更佳為0.5μm至7μm。
硬塗布層之強度根據JIS K5400之懸掛硬度較佳為「1H」或以上,更佳為「2H」或以上,最佳為「3H」或以上,另外,硬塗布層之測試部較佳於JIS K5400之尖細試驗(taper test)製造少量之磨損粉末。
[正向散射層]
當前散射層加入液晶顯示器時可增加不同角度(上下,左右)顯示之視角。正向散射層可藉分散不同折射率之微粒於硬塗布層中而可作為硬塗布層。
與正向散射層相關之前散射係數載於日本公開專利11-38208中,相關透明樹脂及微粒之相對折射率載於日本公開專利2000-199809,相關霧度值於日本公開專利2002-107512中定義為40%或以上。
[其他層]
除先前所述之各層外,尚可包括打底層(primer layer),抗靜電層,底塗層及保護層。
[塗布方法]
抗反射層之各層可由塗布法形成,塗布之方法包括浸塗法,氣刀法,簾塗法,輥塗法,線桿塗布法(wire-bar coating),凹版塗布法,微凹版塗布法及擠塗法(美國專利2681294號)。
[抗炫光功能]
抗反射膜可有抗炫光功能,其係為散射入射光之功能,抗炫光功能可以於抗反射膜表面形成凹凸部產生。當抗反射膜有抗炫光功能時,抗反射膜之霧度較佳為3%至30%,更佳為5%至20%,最佳為7%至20%。
至於在抗反射膜表面形成凹凸部之方法可使用任何方法,只要其足夠保持該些凹凸部。製造凹凸部於膜表面之方法如:添加微顆粒於低折射層中(如日本公開專利2000-:271878);添加少量(0.1質量%至59質量%)0.05μm至2μm粒徑之顆粒於低折射層之下層(即高折射層,中折射層或硬塗布層)接著形成低折射層以保持凹凸部(如日本公開專利2000-281410,2000-95893,2001-100004及2001-281407);於最上層形成後,實體轉移凹凸部至最外層(抗污層)之表面以維持凹凸部(如日本公開專利63-278839,11-183710,2000-275401)。
[用途]
根據本發明之拉伸/未拉伸醯化纖維素膜可用於光學膜,尤其可用於偏光器之保護膜、液晶顯示器之光學補償片(相差膜)、反射式液晶顯示器之光學補償片及鹵化銀光敏材料之基材。
(1)偏光器之製作
(1-1)拉伸一未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在高於該膜玻璃轉移溫度(Tg)10℃以300%/分的拉伸比拉伸,拉伸膜之例包括:(1)以縱向300%拉伸比橫向0%拉伸比,拉伸一未拉伸薄膜;得到有200nmRe及100nmRth之薄膜;(2)以縱向50%拉伸比橫向10%拉伸比,拉伸一未拉伸薄膜;得到有60nmRe及220nmRth之薄膜;(3)以縱向50%拉伸比橫向50%拉伸比,拉伸一未拉伸薄膜;得到有0nmRe及450nmRth之薄膜;(4)以縱向50%拉伸比橫向10%拉伸比,拉伸一未拉伸薄膜;得到有60nmRe及220nmRth之薄膜;(5)以縱向0%拉伸比橫向150%拉伸比,拉伸一未拉伸薄膜;得到有150nmRe及150nmRth之薄膜。
(1-2)醯化纖維膜之皂化一未拉伸/已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以浸泡法進行皂化。即使該膜係以塗布法皂化,仍可得到相同結果。
(i)浸泡法皂化:使用1.5N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作為皂化溶液。醯化纖維素薄膜在浸泡於控制在60℃溶液中2分鐘。之後浸泡於0.1N的硫酸水溶液30秒,轉至水浴中。
(ii)塗布法皂化20份質量比之水加入80份質量比之異丙醇。將氫氧化鉀溶於此混合物中直到1.5N濃度。所得的混合物控制於60℃作為皂化溶液。皂化溶液以10g/m2 的比例塗布於醯化纖維素膜上,維持皂化1分鐘。之後用50℃溫水以10公升/m2 /分之速率清洗該膜。
(1-3)偏光層之製作根據日本公開專利2001-141926之實施例1,一膜以轉動兩對軋面輥以不同轉動速度(圓周速度)縱向拉伸,以製作厚度20μm之偏光層。
(1-4)黏合以上述方法製作之偏光層,使用3%水性PVA溶液(Kraray Co.,Ltd.製作之PVA-117H)作為黏著劑,黏合上述皂化之未拉伸/已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使偏光軸及縱向拉伸方向成45度角。偏光器整合於如日本公開專利案2000-154261中第2圖至第9圖所示之20吋VA式液晶顯示器。其良好效能可由以32度對角線觀察該顯示器,在該角度下投射之平行光線最容易被觀測。
(2)光學補償膜之製作
(i)未拉伸膜根據本發明使用未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作為如日本公開專利11-316378實施例1之第一透明基材可得到一良好的光學補償膜。
(ii)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根據本發明使用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於日本公開專利11-316378實施例1中取代乙酸纖維素膜塗布在液晶層可得到一良好的光學補償膜。根據本發明使用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取代乙酸纖維素膜塗布於日本公開專利7-333433實施例1之液晶層可得到一良好的光學補償膜,即指光學補償過濾膜(光學補償膜B)。
(3)低反射膜之製作
以本發明使用拉伸/未拉伸之醯化纖維素膜根據日本發明協會技術報告2002-1745號例47(Example 47 of Technical Report No.2001-1745 by the Japan Institution of Invention)可得到一有良好光學性質之低反射膜。
(4)液晶顯示器之製作
本發明之偏光器可用於根據日本專利公開10-48420之實施例1中所述之液晶顯示器;用於根據日本專利公開9-26572之實施例1中所述之圓盤形液晶分子之光學異向層;用於塗布聚乙烯醇之配向膜;亦可用於根據日本專利公開2000-154261中第2圖至第9圖之20吋VA型液晶顯示器;用於根據日本專利公開2000-154261中第10圖至第15圖之20吋OCB型液晶顯示器。除此之外,本發明之低反射膜亦可貼於液晶顯示器之最外表面層以得到良好之視覺觀看效果。
本發明將以下述的實施例1至18詳加說明,詳細的實施方式將會於實施例1中說明,實施例2至18與實施例1不同的反應條件整理於表1至4中,以下實施例中所述的材料、數量、比例、處理方式及步驟係可於本發明本質內作適當修改,因此,實施例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範圍。
(1)合成醯化纖維素(醋酸丙酸纖維素)
80份質量比的纖維素(闊葉紙漿)及33份質量比的乙酸置於一具有冷卻裝置和回流裝置的反應槽中,加熱於60℃並攪拌4小時。之後,該反應槽被冷卻至2℃。
分開製備一混合物含33份質量比的乙酸酐作為醯化劑,518份質量比的丙酸,537份質量比的丙酸酐和3.2份質量比的硫酸。該混合物冷卻至-20℃並一次加入該含有上述製備纖維素的反應槽中。30分鐘後,反應槽外部溫度逐漸升高,而反應槽內部溫度在加入醯化劑後設定為30℃歷經1.5小時。當反應槽內部維持30℃時,反應混合物持續被攪拌。當反應混合物的黏度達到0.8N.s.m 2 (=8P=800cp)時,反應槽被冷卻直至內部溫度達到12℃。
之後,被冷卻至5℃的266g醋酸(含有50質量%的水)加入反應槽中並維持內部溫度於25℃或以下。反應槽內部溫度增加至60℃,反應混合物持續攪拌1.5小時。接著,加入一溶液進入反應槽並攪拌1小時,該溶液包括溶解於兩倍莫耳濃度乙酸的四水合乙酸鎂(相當於兩倍莫耳濃度的乙酸),該乙酸包含50質量%的水。
乙酸水溶液被添加進該混合物中增加了該混合物的含水量。更多的水加入該混合物中以讓醋酸丙酸纖維素沉澱。所得的乙酸丙酸纖維素沉澱物以溫水洗淨,並加入0.001質量%的水性氫氧化鈣溶液(20℃)並攪拌0.5小時。從反應混合物中移除液體(水)後,所得的產物於70℃真空乾燥。
所得到的乙酸丙酸纖維素以1H-NMR及GPC量測,其具有乙醯化度0.32,丙醯化度2.55,數量平均分子量(Mn)4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150,000及玻璃轉移溫度(Tg)120℃。
[實施例2至18]
在實施例2至18中,醯化纖維素在乙醯化度,丙醯化度,丁醯化度及聚合度上之不同係利用調整醯化劑而合成。這些實施例中乙酸丙酸纖維素及乙酸丁酸纖維素係以CAP收集。CAP產物的乙醯化度,丙醯化度,丁醯化度及聚合度如表1所示。
(2)CAP粒化
CAP粒係藉由加入下列添加物到CAP中製備:CAP 100份質量比塑化劑:二乙酸硬脂酸甘油酯 5份質量比穩定劑:亞磷酸三苯酯(TPP) 0.3份質量比消光劑:二氧化矽顆粒(氣溶膠R972V) 0.05份質量比紫外光吸收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苯并*** 0.5份質量比紫外光吸收劑:2,4-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4-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 0.1份質量比
混合物在100℃烘乾3小時至水含量為1%(質量比)或以下。
上述的化合物被放至於一具有排出器的雙螺桿擠塑機中(捏揉器),以螺桿旋轉速度300rpm捏揉40秒並從一壓模以200kg/hr的速率擠壓出而進入60℃的水中並在其中固化,固化後的產物切割成直徑2mm,長度3mm的圓柱狀顆粒,CAP顆粒的玻璃轉移溫度為120℃。
(3)熔融薄膜生成
CAP顆粒以去水空氣(露點-40℃)於100℃乾燥5小時水含量到0.01%或以下(質量比),烘乾的CAP顆粒置於80℃儲料器中並送入擠塑機11,其具有螺桿直徑為(由出口觀看)60mm,L/D比50,壓縮率4。螺桿以循環油冷卻(油溫較顆粒的玻璃轉移溫度低5℃(約115℃)),該循環油距離擠塑機入口250mm之處進入螺桿。CAP顆粒被控制停留在擠塑機的套筒內5分鐘。套筒的最高及最低溫被控制與套筒的出口及入口溫度分別相對應。隨後,在擠塑機11中被熔化的CAP顆粒以下稱為「熔融CAP」。熔融CAP由擠塑機11擠出後,以齒輪幫浦12測量至常規量部分,朝向壓模進給。控制擠塑機11的轉動次數以使齒輪幫浦12的熔融CAP逆流的壓力保持於10Mpa。熔融CAP進入齒輪幫浦12前以一有5μm過濾精度的葉片盤式過濾器過濾,並通過一靜態混合器進入一衣架型壓模14。之後,熔融CAP由懸吊塗布壓模14的開口(0.8mm)以片狀(以下稱為「片狀CAP41」)形式被擠壓出來。懸吊塗布壓模14的溫度被調整於240℃,由懸吊塗布壓模14擠壓出的片狀CAP41的厚度控制於80μm。
使用具有表面粗糙度25nm的鑄造轉鼓17(在表2中稱為「第二輥」或「剛性輥」),其溫度定於120℃,彈性輥18(在表2中稱為「第一輥」或「彈性輥」)形成使外圍圓柱體有一0.3mm之厚度Z,凹面部分具有100nm的深度,其佔據2%比例的面積,彈性轉鼓18的輥溫度設定於120℃,冷卻轉鼓19,20的輥溫度亦被冷卻裝置25分別設定於120℃,120℃。藉鑄造介於鑄造滾輪17和彈性滾輪18的片狀CAP41以一所謂「接觸輥」的方式形成膜,片狀CAP41與彈性轉鼓18接觸的輥接觸長度Q(cm)以預定標器量測為2.5cm。片狀CAP41被鑄造轉鼓17和彈性轉鼓18施加的軸線壓力P(kg/cm)如下說明。首先,由兩轉鼓施加而得的整體壓力係由空氣滾筒擠壓轉鼓的設定值所獲得,除以片狀CAP的寬度及得到該壓力。結果,壓力為40kg/cm。P/Q比為16.00kg/cm2
該片狀CAP41被冷卻固化以得到一CAP膜42(以下稱為「未拉伸CAP膜」),在此實施例中,乾燥區23並未被使用,所得到的未拉伸CAP膜42在捲取前立刻修剪端部(各對應於5%之膜之總寬度)。之後,在兩端部壓上凹痕(10mm寬,50μm高)並以軸24捲取以得到一捲軸(1.5m寬,3000m長)。
[實施例2至18]
實施例2至18的實施方法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除了列於表2及表3的例外情況。
(4)未拉伸CAP膜評估
評估各實施例所得的CAP所製成的未拉伸CAP膜以延遲(Re和Rth),如條紋之損害、膜平滑度及霧度等,測量及評估結果如表4所示。該膜係整體根據該些測量及評估結果評估其特性。
(i)延遲值(Re及Rth)樣本係由未拉伸CAP膜上相隔等距的10點上取出,這些樣本置於25℃,相對溼度60%下4小時,相差以自動雙折射分析儀(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所製造之KOBRA-21ADH)在25℃,相對溼度60%,光波長590nm所量測。更明確來說,相差是由樣本膜表面的垂直方向及接近作為旋轉中心之延遲軸的方向上所量測,更明確而言,係於一與膜表面法線成+50°至-50°範圍內量測(實際上,量測係於該範圍之10°內進行)。
(ii)條紋觀測未拉伸CAP膜的外觀可目視觀測,沒有條紋的樣本被標示為「G」,有輕微條紋但沒有實際問題的標示為「M」,有輕微條紋且有實際問題的標示為「P」,有明顯條紋的樣本標示為「PP」。
大樣本膜被固定於Tensilon拉伸試驗機上(由Orientech所製造之RTA-100),小樣本膜與一200g重物相連接,該重物置放於該大樣本膜上,樣本膜片被重物水平拉伸,分別量測樣本膜開始移動瞬間及移動中的力以得到靜態摩擦係數及動態摩擦係數,根據該些係數,靜態摩擦力及動態摩擦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F=μ X W(μ :摩擦係數,W:重物的重量(kgf))
(b)摩擦痕觀察根據已得到摩擦力值的大樣本膜,可用四種度以視覺觀察及評估摩擦痕,該四種度為:A:觀察不到摩擦痕,B:稍微觀察到摩擦痕,C:容易觀察到摩擦痕,D:清楚觀察到摩擦痕。
(c)膜平滑度評估膜平滑度可由摩擦力值及摩擦痕觀察結果評估,其可分為三類:G:摩擦力值小於或等於1且摩擦痕評估為A,M:摩擦力值小於或等於1且摩擦痕評估為B,M:摩擦力值大於1小於或等於1.5且摩擦痕評估為A,P:摩擦力值大於1.5,P:摩擦痕評估為C或D,P:摩擦力值大於1小於或等於1.5且摩擦痕評估為B。
(iv)霧度量測未拉伸CAP膜的霧度係由NDH-1001DP濁度儀量測(由Japa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製造)。
(v)整體評估膜整體基於四度進行評估,其考慮上述各項單獨評估的結果:E:在光學性質及機械強度上非常優良;G:在光學性質及機械強度上優良;M:在光學性質及機械強度上可輕微觀察出缺點,但可視產品的使用方式而可作為產品;P:在光學性質及機械強度上可觀察出缺點,不可作為產品。
使用本發明的第一轉鼓18在實施例1至16所得到的膜,儘管可輕微觀察出其至少於光學性質或機械強度上有缺陷,然而仍可評估為「M」,其仍可視產品的使用方式而作為產品,評為「E和G」的膜是由適當地控制實驗條件而得。
10...薄膜生產線
14...壓模
17...鑄塑轉鼓
18、30、31...彈性轉鼓
41...醯化纖維素薄片
42...醯化纖維素薄膜
50、62...外殼
60...鑄塑彈性轉鼓
61...鑄塑位置調整轉鼓
P...線壓力
Q...接觸長度
第1圖為一用來製造本發明薄膜的生產線簡圖;第2圖為第1圖主要部分的放大圖;第3A圖到第3C圖包括較佳使用在本發明彈性轉鼓的簡圖;和第4圖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於製造薄膜的生產線主要部分的簡圖。
10...薄膜生產線
11...擠塑機
12...齒輪幫浦
13...輸送管
14...壓模
14a...壓模出口
15、16...加熱器
17...鑄塑轉鼓
17a...鑄塑位置
18...彈性轉鼓
19,20...冷卻轉鼓
21,22...溫度計
23...乾燥區
24...捲取器
25...冷卻裝置
26,28...溫度控制器
27...輥
40...薄膜原料
41...醯化纖維素薄片
50...自旋陀螺

Claims (28)

  1. 一種熱塑性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由壓模將熔融熱塑性樹脂擠壓成片狀;及使該片狀熔融熱塑性樹脂於夾入一轉鼓及另一轉鼓之間以令其冷卻,其中至少一轉鼓有0.5%至20%(包含兩者)比例面積之凹陷部分,該凹陷部分深度為5nm至500nm(包含兩者),且在該轉鼓之平滑表面的表面積上之密度為0.5到50000(包含兩者)/mm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之製造速率Y(公尺/分鐘)滿足方程式(1):0.0043X2 +0.1236X+1.1357<Y(公尺/分鐘)<0.0191X2 +0.7316X+24.005…(1)其中T1(℃)表示熱塑性樹脂之固-固相轉移溫度,T2(℃)表示至少一轉鼓之溫度,而X(℃)表示T1和T2的溫度差,至少一轉鼓之外圓柱厚度Z滿足方程式(2):0.05mm<Z(mm)<7.0mm…(2);及夾於一轉鼓及另一轉鼓間之片狀熱塑性樹脂之線壓力P(公斤/公分),和轉鼓透過所夾入其間的片狀熱塑性樹脂而與另一轉鼓接觸之該之長度Q(公分),兩者間比率(P/Q)滿足方程式(3):3kg/cm2 <(P/Q)<200kg/cm2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之固-固相轉移溫度(℃)等於該熱塑性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轉鼓由金屬製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轉鼓之溫度控制於45℃至160℃(包含兩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為醯化纖維素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醯化纖維素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0至80,000(包含兩者)且醯基取代度為滿足下列方程式:2.0A+B3.0,0A2.0,1.2B2.9,其中A表示乙醯基取代度,B表示有3至7個碳原子之醯基取代度之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從壓模被擠出時之零剪切黏度為2000Pa.s或更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所製造的熱塑性樹脂膜之平均厚度為20μm至300μ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具有介於0nm至20nm(包含兩者)之平面延遲值(Re)、及介於0nm至100nm(包含兩者)之厚度方向延遲值(Rth)。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係更包括以任意方向拉伸片狀熱塑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膜的拉伸步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係作為光學補償膜之基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係作為偏光器之偏光膜之基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熱塑性樹脂膜係作為抗反射膜之基材。
  15. 一種熱塑性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從壓模將熔融熱塑性樹脂擠壓成片狀;及使片狀熔融熱塑性樹脂夾入一轉鼓及另一轉鼓之間以令其冷卻,其中至少一轉鼓有0.5%至20%(包含兩者)比例面積之凸起部分,該凸起部分高度為5nm至500nm(包含兩者),且在該轉鼓之平滑表面的表面積上之密度為0.5到50000(包含兩者)/mm2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之製造速率Y(公尺/分鐘)滿足方程式(1):0.0043X2 +0.1236X+1.1357<Y(公尺/分鐘)<0.0191X2 +0.7316X+24.005…(1)其中,T1(℃)表示該熱塑性樹脂之固-固相轉移溫度,T2(℃)表示至少一轉鼓之溫度,而X(℃)表示T1和T2的溫度差,至少一轉鼓之外圓柱厚度Z滿足方程式(2):0.05mm<Z(mm)<7.0mm…(2);及 夾於一轉鼓及另一轉鼓間之片狀熱塑性樹脂之線壓力P(公斤/公分),和該轉鼓透過所夾入其間的片狀熱塑性樹脂接觸而與另一轉鼓接觸之長度Q(公分),兩者間比率(P/Q)滿足方程式(3):3kg/cm2 <(P/Q)<200kg/cm2 …(3)。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之固-固相轉移溫度(℃)等於該熱塑性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至少一轉鼓係由金屬製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轉鼓之溫度係控制於45℃至160℃(包含兩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為醯化纖維素樹脂。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醯化纖維素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0至80,000(包含兩者)且醯基取代度滿足下列方程式:2.0A+B3.0,0A2.0,1.2B2.9,其中A表示乙醯基取代度,B表示有3至7個碳原子之醯基取代度之和。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從壓模被擠出時之零剪切黏度為2000Pa.s或更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所製造的熱塑性樹脂膜之平均厚度為20μm至300μm。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具有介於0nm至20nm(包含兩者)之平面延遲值(Re)及介於0nm至100nm(包含兩者)之厚度方向延遲值(Rth)。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係更包括以任意方向拉伸片狀熱塑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膜的拉伸步驟。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係作為光學補償膜之基材。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係作為偏光器之偏光膜之基材。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熱塑性樹脂膜係作為抗反射膜之基材。
TW95142912A 2005-11-22 2006-11-21 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 TWI421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7586A JP4833644B2 (ja) 2005-11-22 2005-11-22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2391A TW200732391A (en) 2007-09-01
TWI421285B true TWI421285B (zh) 2014-01-01

Family

ID=38067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42912A TWI421285B (zh) 2005-11-22 2006-11-21 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32986A1 (zh)
JP (1) JP4833644B2 (zh)
KR (1) KR101344357B1 (zh)
TW (1) TWI421285B (zh)
WO (1) WO20070610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1504B2 (ja) * 2005-09-29 2011-03-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37022A (ja) * 2005-11-22 2007-06-07 Fujifilm Corp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26451A (zh) * 2005-12-12 2008-12-17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光学薄膜的影像显示装置
US20090239001A1 (en) * 2006-07-19 2009-09-2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US7771638B2 (en) * 2007-12-19 2010-08-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apid plasticization of quenched yarns
US7771636B2 (en) * 2007-12-19 2010-08-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ingle stage drawing for MPD-I yarn
US7771637B2 (en) * 2007-12-19 2010-08-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speed meta-aramid fiber production
JP5588626B2 (ja) * 2008-08-04 2014-09-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65322B1 (ko) * 2013-03-26 2014-12-10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반사방지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6103898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農業ハウス用フィルムおよび農業ハウス
EP3484682B1 (en) * 2016-07-12 2021-10-27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 of making an extruded thin film, and thin film so produced
DE102016117213B4 (de) * 2016-09-13 2019-02-07 Maag Automat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xtrudieren von Kunststoffen
CN107984775B (zh) * 2016-10-26 2020-10-16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制备3d打印耗材的浸胶装置及方法
DE102017116955B3 (de) * 2017-07-26 2018-11-15 Schlemmer Holding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ertigungskontrolle eines extrudierten Kunststoffprodukts sowie Extrusionsanlage zum Extrudieren eines derartigen Kunststoffprodukts
CN110690395A (zh) * 2019-11-06 2020-01-14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聚乙烯隔膜的制备方法
KR102469371B1 (ko) * 2021-07-30 2022-11-21 주식회사 대정테크 플라스틱 시트 제조 장치
CN116198069B (zh) * 2023-05-04 2023-08-08 合肥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片保温流延挤出***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7787A (en) * 1961-09-15 1963-07-16 Olin Mathieson Packaging film
JP2000280315A (ja) * 1999-04-01 2000-10-10 Nippon Zeon Co Ltd 環状オレフィン樹脂製押出成形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150426A1 (en) * 2003-12-19 2005-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ellulose acylat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12052B (it) * 1972-03-20 1977-03-10 Du Pont Prodotto di foglio fibroso non tessuto e metodo per la sua prepa razione
US5164227A (en) * 1987-06-19 1992-11-17 Van Leer Metallized Products (Usa) Limited Method for embossing a coated sheet with a diffraction or holographic pattern
JP4103260B2 (ja) * 1999-07-27 2008-06-18 Jsr株式会社 透明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DE10001135A1 (de) * 2000-01-13 2001-07-19 Inst Neue Mat Gemei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krostrukturierten Oberflächenreliefs durch Prägen thixotroper Schichten
US7245434B2 (en) * 2002-04-25 2007-07-17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Light-diffusing sheet, optical element and image display
US20040087884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Haddock Teresa H. Textured breathable films and their use as backing material for bandages
JP2004155101A (ja) * 2002-11-07 2004-06-03 Keiwa Inc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5099097A (ja) * 2003-09-22 2005-04-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7787A (en) * 1961-09-15 1963-07-16 Olin Mathieson Packaging film
JP2000280315A (ja) * 1999-04-01 2000-10-10 Nippon Zeon Co Ltd 環状オレフィン樹脂製押出成形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150426A1 (en) * 2003-12-19 2005-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ellulose acylat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61084A1 (en) 2007-05-31
JP2007137027A (ja) 2007-06-07
US20090032986A1 (en) 2009-02-05
JP4833644B2 (ja) 2011-12-07
KR20080068723A (ko) 2008-07-23
KR101344357B1 (ko) 2013-12-23
TW200732391A (en) 200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1285B (zh) 熱塑性樹脂薄膜之製法
JP4683289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399279B (zh) 纖維素樹脂薄膜之製法
JP4764705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8221896B2 (en) Cellulose resi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341393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9028393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moplastic resin film
JP2006327161A (ja) 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8080578A (ja) セルロース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セルロース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機能性フィルム
CN101932425A (zh) 制备热塑性树脂膜的方法
JP2008221722A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縦延伸方法及び装置
US20080061481A1 (e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8080729A (ja) セルロース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94956A (ja) セルロース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装置
JP2008185726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で製造された位相差フィルム
JP5225569B2 (ja) セルロース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710418B2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8093946A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縦延伸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で製造された縦延伸フィルム
JP2007030351A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86980B2 (ja) 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160628A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
JP2007160627A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装置
JP4782558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203630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86655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ィルム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