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6189B -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6189B
TWI416189B TW96140241A TW96140241A TWI416189B TW I416189 B TWI416189 B TW I416189B TW 96140241 A TW96140241 A TW 96140241A TW 96140241 A TW96140241 A TW 96140241A TW I416189 B TWI416189 B TW I4161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block
cylindrical groove
semi
cav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40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8979A (en
Inventor
Chia Chu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40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61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0918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8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6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6189B/zh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隨著光學成像技術之發展,鏡頭模組於各種成像裝置如數碼相機、攝像機中得到廣泛應用(請參見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Micro,IEEE Volume:18,issue:6,Nov.-Dec.1998 Page(s):14-19),而整合有鏡頭模組之手機、筆記本等電子裝置,更得到眾多消費者之青睞。
鏡頭模組一般包括鏡片、鏡筒、鏡座、濾光片及用於隔開鏡片與濾光片的間隔體等。該鏡筒之外側壁上設置有外螺紋,該鏡座定義有一收容孔,且該鏡座之內側壁設置有內螺紋。於鏡頭模組組裝過程中,通常需將鏡片、濾光片及間隔體等元件按照一定順序裝入鏡筒,再將該鏡筒旋入該鏡座以組裝成完整之鏡頭模組。
同時,該組裝後之鏡頭模組之鏡筒與鏡座之間之扭力也通常需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以使該鏡筒與該鏡座較好之配合。否則,若扭力太大會導致該鏡筒之外螺紋與該鏡座之內螺紋互相磨損。反之,若扭力太小,則容易導致該鏡筒脫離該鏡座。目前,鏡筒與 鏡座之間扭力之調整係藉由調整製作鏡筒之牙板之牙板來控制。當鏡筒與鏡座之間扭力太小時,對牙板之牙板之螺紋部分進行放電加工,然後再利用該牙板來製作鏡筒。如果對該牙板之牙板放電加工過量,那麼利用該牙板製作出來之鏡筒與鏡座配合時,該鏡筒與該鏡座之間可能會產生過大之扭力。因為該放電加工過量之牙板之牙板無法修復,所以必須重新製作牙板,這樣既耗時又增加成本。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較精確地調整鏡筒與鏡座之間扭力大小之牙板、利用該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以及利用該方法製作之鏡筒。
一種鏡筒,包括底面、與底面相對之頂面以及設置於該底面與頂面之間之圓柱形外表面,該圓柱形外表面具有螺紋結構,該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
一種牙板,包括相互配合之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之側壁上分別至少開設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內壁上具有螺紋,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側壁沿螺紋孔徑向方向開設有一第一腔體,該第一腔體內設置有一第一活動塊,該第一活動塊靠近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一側之端面設置有螺紋,且該第一活動塊可於該第一腔體內沿該螺紋孔之徑向方向移動,當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緊密貼合時,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以及 第一活動塊配合形成一螺紋孔。
利用上述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模具,該模具包括相對設置之定模與動模,該動模包括型芯固定板、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型芯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牙板,該型芯位於該牙板螺紋孔之中心軸位置;調整該牙板第一活動塊之位置,閉合模具,使該牙板、型芯、型芯固定板以及定模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向該成型鏡筒之型腔內射料並冷卻,以成型鏡筒;開模,使成型之鏡筒脫模。
相對於先前技術,第一半牙板具有平行於牙板螺紋孔徑向方向之第一活動塊,該第一活動塊之一端面設置有螺紋,該第一活動塊可沿該螺紋孔之徑向方向移動,即,該螺紋孔之部分螺紋可沿該螺紋孔之徑向方向移動,由該第一活動塊一端面螺紋成型之鏡筒外表面上之螺紋與螺紋孔其他部分螺紋成型之鏡筒外表面上之螺紋高低不平,那麼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發生變化。因此,藉由調整該第一活動塊,可改變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即,不必重新製作牙板,只要調整該第一半牙板之第一活動塊即可調整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這樣,既省時、省力又可降低成本。由上述方法製作出之鏡筒,由於外表面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所以可調整該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
1,100‧‧‧牙板
2‧‧‧第一半牙板
22‧‧‧第一半圓柱狀凹槽
24‧‧‧第一腔體
25‧‧‧第一活動塊
3‧‧‧第二半牙板
32‧‧‧第二半圓柱狀凹槽
34‧‧‧第二腔體
35‧‧‧第二活動塊
101‧‧‧第三半牙板
110‧‧‧第三腔體
106‧‧‧第三活動塊
102‧‧‧第四半牙板
111‧‧‧第四腔體
107‧‧‧第四活動塊
21,31,61,71‧‧‧側壁
251,351‧‧‧前端部
252,352‧‧‧支撐部
253,353‧‧‧階梯部
255,355‧‧‧端面
26,36,112,113‧‧‧墊片
23,254,33,354,108,109‧‧‧螺紋
10,27,37,105,120‧‧‧螺紋孔
4,5,28,38,114,115‧‧‧螺柱
6‧‧‧第一半牙板固定板
62‧‧‧第一半牙板之上表面
7‧‧‧第二半牙板固定板
72‧‧‧第二半牙板之上表面
103‧‧‧第三半牙板固定板
118‧‧‧第三半牙板之上表面
104‧‧‧第四半牙板固定板
119‧‧‧第四半牙板之上表面
8,9,116,117‧‧‧圓柱型斜孔
200‧‧‧模具
201‧‧‧動摸座板
203‧‧‧型芯固定板
204‧‧‧墊塊
205‧‧‧定模座板
206‧‧‧定模
207‧‧‧固持體
208‧‧‧凹槽
209‧‧‧型腔
210‧‧‧圓柱狀型芯
211‧‧‧頂針孔
212‧‧‧頂針
213‧‧‧鏡筒
214,215,216,217‧‧‧外螺紋
218‧‧‧底面
219‧‧‧頂面
241,341‧‧‧台階部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之分解示意圖。
圖3係沿圖1中Ⅲ-Ⅲ方向之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牙板之剖面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之流程圖。
圖6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採用之模具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7係沿圖6中Ⅶ-Ⅶ方向之剖面示意圖。
圖8係利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模具製作之鏡筒之剖面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牙板1。該牙板1包括第一半牙板2、第二半牙板3、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以及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該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之結構基本相同,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結構基本相同。該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分別藉由螺柱4、5固定於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上。利用該牙板1可藉由射出成型之方法來製作鏡筒。
該第一半牙板2之側壁21上開設有兩個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之內壁具有螺紋23。沿著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之徑向方向設置有第一腔體24,該第一腔體24與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連通。於該第一腔體24內部設置有一台階部241,該 台階部241與第一腔體24之高度比該台階部241與第一半牙板2另外一端之間之第一腔體24之高度小。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之數量不限於兩個,也可為一個或複數個。
該第一半牙板2具有一第一活動塊25,該第一活動塊25具有一長方體狀之前端部251及一長方體狀之支撐部252,該前端部251與支撐部252一體成型,且該前端部251與支撐部252之間形成一階梯部253。該第一活動塊25之形狀與第一腔體24之形狀相匹配。該第一活動塊前端部251之長度大於該第一腔體24從台階部241至該第一腔體24於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之開口處之長度,該第一活動塊25之整體長度小於收容該第一活動塊25之第一腔體24之長度,所以該第一活動塊25被緊密地收容於該第一腔體24內。該第一活動塊25之前端部251之端面具有一與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內壁上之螺紋23大徑、小徑與牙距均相同之螺紋254,該螺紋254與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內壁上之螺紋23形成一完整之螺紋。
該第一半牙板2包括一墊片26,該墊片26套設於該第一活動塊25之前端部251,當第一半牙板2固定於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上時,該墊片26被固定於階梯部253與台階部241之間。
該第二半牙板3之側壁31上開設有兩個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之內壁上具有螺紋33。沿著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之徑向方向設置有第二腔體34,該第二腔體34與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連通。於該第二腔體34內部設置有一台階部341,該台階部341與第二腔體34之高度比該台階部341與第二半牙板3另外一端之間之第二腔體34之高度小。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之 數量與第一半牙板2之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數量相同。
該第二半牙板3具有一第二活動塊35,該第二活動塊35具有一長方體狀之前端部351及一長方體狀之支撐部352,該前端部351與支撐部352一體成型,且該前端部351與支撐部352之間形成一階梯部353。該第二活動塊35之形狀與第二腔體34之形狀相匹配。該第二活動塊前端部351之長度大於該第二腔體34從台階部341至該第二腔體34於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之開口處之長度,該第二活動塊35之整體長度小於收容該第二活動塊35之第二腔體34之長度,所以該第二活動塊35被緊密地收容於該第二腔體34內。該第二活動塊35之前端部351之端面具有一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內壁上之螺紋33大徑、小徑與牙距均相同之螺紋354,該螺紋354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內壁上之螺紋33形成一完整之螺紋。
該第二半牙板3包括一墊片36,該墊片36套設於該第二活動塊35之前端部351,當第二半牙板3固定於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上時,該墊片36被固定於階梯部353與台階部341之間。
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之側壁61、71上分別設置有螺紋孔27、37,螺柱28、38分別旋入該螺紋孔27、37,該螺柱28、38之頂端頂於活動塊支撐部252、352之端面255、355上,使第一活動塊25與第二活動塊35分別固定於牙板第一腔體24與第二腔體34內。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之上表面62、72分別開設有圓柱形斜孔8、9,與模具定模上之圓柱形斜導柱配合,藉由模具之開模與合模,該兩個圓柱形斜導柱於開模力與合模力之作用下,使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打開或閉 合。
閉合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使該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之側壁21、31緊密貼合,使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與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32配合形成兩個螺紋孔10。藉由調整墊片26、36之數量或厚度均可改變該第一活動塊25與第二活動塊35於該牙板第一腔體24與第二腔體34內之位置,即,可調整該第一活動塊25與第二活動塊35前端部251、351之螺紋254、354比螺紋孔10之其他螺紋23、33凹陷一些或凸出一些。
可理解,該第二半牙板3之結構也可與該第一半牙板2之結構不完全相同,例如,該第二半牙板3上也可不設置第二活動塊35,或者對應每個第二半圓狀凹槽32設置複數第二活動塊35,又或者該第二活動塊35之大小、形狀與第一半牙板2上之第一活動塊25之大小、形狀不同。該第一活動塊25與第二活動塊35之數量不限於本實施例,只要每個螺紋孔10對應有一活動塊即可。
請參閱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牙板100。該牙板100與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1結構基本相同。該牙板100包括第三半牙板101、第四半牙板102、第三半牙板固定板103與第四半牙板固定板104。該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藉由螺釘(圖未示)分別固定於該第三半牙板固定板103與第四半牙板固定板104上。閉合該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於該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之間形成螺紋孔105。利用該牙板100可藉由射出成型之方法來製作鏡筒。
於該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沿著螺紋孔105之徑向方向上分別開設有第三腔體110與第四腔體111,該第三腔體110與第四腔體111與螺紋孔105連通,其形狀為長方體狀。
該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分別具有平行於螺紋孔105徑向方向之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為長方體,分別與該第三腔體110與第四腔體111之形狀相匹配。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一端面分別具有螺紋108、109,該螺紋108、109分別為螺紋孔105之部分內表面。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之長度分別小於收容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之第三腔體110與第四腔體111之長度,所以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分別被緊密地收容於該第三腔體110與第四腔體111內。
於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三半牙板固定板103之間設置有墊片112,同樣,於該第四活動塊107與第四半牙板固定板104之間也設置有墊片113。藉由調整墊片112、113之厚度或數量可改變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於螺紋孔105之徑向方向上之位置,即,可調整該第三活動塊106與第四活動塊107之螺紋108、109比螺紋孔105內之其他螺紋凹陷一些或凸出一些。
該第三半牙板101開設有一螺紋孔120,該螺紋孔120與第三腔體110連通,藉由螺柱114旋入該螺紋孔120內將該第三活動塊106擠壓固定於該第三半牙板101上,同樣,該第四活動塊107藉由螺柱115擠壓固定於該第四半牙板102上。
該第三半牙板固定板103與第四半牙板固定板104之上表面118、119上分別開設有圓柱形斜孔116、117。與模具定模上之圓柱形斜導柱配合,藉由模具之開模與合模,該兩個斜導柱於開模力與合模力之作用下,使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打開或閉合。
該第三半牙板101與第四半牙板102形成之螺紋孔105可為一個或複數個,對應每一螺紋孔105至少設置一活動塊,當然,該活動塊之數量也可為複數。
可理解,牙板活動塊之形狀不限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長方體狀,也可為棱柱狀。活動塊之位置不限於設置於牙板之內部,也可於牙板之表面開設凹槽,該活動塊設置於凹槽內。
請參閱圖5,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一種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該方法之流程如下:(1)提供一模具,該模具包括相對設置之定模與動模,該動模包括型芯固定板、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型芯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牙板,該型芯位於該牙板螺紋孔之中心軸位置;(2)調整該牙板第一活動塊之位置,閉合模具,使該牙板、型芯、型芯固定板以及定模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3)向該成型鏡筒之型腔內射料並冷卻,以成型鏡筒;(4)開模,使成型之鏡筒脫模。
請一併參閱圖2、圖3、圖6及圖7,於步驟(1)中,提供一模具200,該模具200包括動模座板201與定模座板205,該動模座板201與定模座板205相對設置。該動模座板201藉由墊塊204依次設 置有支承板202、型芯固定板203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203之圓柱狀型芯210,該圓柱狀型芯210之端面中心位置設置有一頂針孔211。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1置入該型芯固定板203,夾持於位於該型芯固定板203兩側之固持體207之間。該定模座板205安裝有定模206,該定模206設置有與牙板1之螺紋孔10數量相同之圓柱形凹槽208,該凹槽208之中心軸位置設置有一頂針212,該頂針212用來與圓柱狀型芯210端面中心位置之頂針孔211配合。該凹槽208之位置與牙板1之螺紋孔10之位置相對應。該定模206上設置有兩個圓柱形斜導柱(圖未示),該兩個圓柱形斜導柱分別與第一半牙板固定板6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7上之圓柱形斜孔8、9配合,藉由模具200之開模與合模,該兩個圓柱形斜導柱於開模力與合模力之作用下,使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打開或閉合。
於步驟(2)中,調整牙板第一活動塊25、第二活動塊35之位置,閉合模具200,使頂針212***該圓柱狀型芯210之端面之頂針孔211中,該牙板1、型芯210、型芯固定板203以及定模206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209。
於步驟(3)中,利用射出成型機(圖未示)向該成型之型腔209內射入塑膠熔體,形成半成型品鏡筒,然後冷卻該半成型品鏡筒。
於步驟(4)中,打開模具200,同時第一半牙板2與第二半牙板3於開模力之作用下自動分開,調整型芯210後退,使該成型之鏡筒213脫模。
如果成型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太小,那麼可藉由調整牙板第一活動塊25、第二活動塊35使成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變大。
請一併參閱圖1、圖2、圖3及圖8,將第一活動塊25從該第一半牙板2上拆下,將設置於該第一活動塊25上之墊片26之數量增多或者更換較厚之墊片26,然後鎖緊螺柱28使該第一活動塊25固定於該第一半牙板2上。由於墊片26數量增多或者厚度變厚,所以該第一活動塊25一端面之螺紋254將比第一半圓柱狀凹槽22之螺紋23凹陷一些。第二活動塊35也做上述相應調整。閉合該模具200,然後射料,冷卻,開模,將成型之鏡筒213脫模。該鏡筒213包括底面218,與該底面218相對之頂面219以及設置於該底面218與頂面219之間之圓柱形外表面(圖未示),該圓柱形外表面上形成有螺紋結構,由該牙板螺紋254、354成型之鏡筒外表面上之外螺紋214、215較螺紋孔10其他部分螺紋23、33成型之外螺紋216、217凸出一些,所以該鏡筒213與鏡座配合之扭力變大。該凸出之外螺紋214、215距離該鏡筒底面218之距離與距離該鏡筒頂面219之距離相等,且分佈於鏡筒外表面之部分圓周上。
如果經上述調整,成型之鏡筒213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太大,那麼可藉由減少設置於第一活動塊25、第二活動塊35上之墊片26、36數量或者更換較薄之墊片26、36,再將第一活動塊25、第二活動塊35分別用螺柱28、38固定。藉由調整墊片26、36後,該第一活動塊25、第二活動塊35向牙板型腔209之方向移動,那麼用該調整後之模具200成型之鏡筒由螺紋254、354成型之外螺紋小於之前鏡筒相應部分之外螺紋高度,所以,該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 變小。一般地說,只要成型鏡筒凸出之外螺紋214、215比其他部分之螺紋216、217凸出之高度控制於0.005毫米至0.02毫米之間即可。
藉由調整牙板活動塊可製作出具有不同螺紋結構之鏡筒。例如,凸出之螺紋形成於距離該鏡筒底面218與頂面219各一段距離之圓柱形外表面之部分圓周上,或形成於靠近鏡筒底面218之圓柱形外表面之部分圓周上,又或形成於靠近鏡筒頂面219之圓柱形外表面之整個圓周上。
相對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實施例牙板具有平行於牙板螺紋孔徑向方向之活動塊,該活動塊一端面設置有螺紋,該活動塊可沿該螺紋孔之徑向方向移動,那麼該螺紋孔之部分螺紋也可移動。藉由調整該牙板之活動塊,製作出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可調。因此,改變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不必重新製作牙板,只要調整該牙板之活動塊即可。這樣,既省時、省力又可降低成本。由上述方法製作出之鏡筒,由於外表面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所以可調整該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
可理解,模具200之牙板1也可採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牙板100。該牙板1之結構不限於此,只要實現牙板活動塊能夠沿型腔209之徑向方向移動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 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爰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牙板
2‧‧‧第一半牙板
22‧‧‧第一半圓柱狀凹槽
24‧‧‧第一腔體
25‧‧‧第一活動塊
3‧‧‧第二半牙板
32‧‧‧第二半圓柱狀凹槽
34‧‧‧第二腔體
35‧‧‧第二活動塊
21,31,61,71‧‧‧側壁
251,351‧‧‧前端部
252,352‧‧‧支撐部
253,353‧‧‧階梯部
255,355‧‧‧端面
26,36‧‧‧墊片
23,254,33,354‧‧‧螺紋
27,37‧‧‧螺紋孔
4,5,28,38‧‧‧螺柱
6‧‧‧第一半牙板固定板
62‧‧‧第一半牙板之上表面
7‧‧‧第二半牙板固定板
72‧‧‧第二半牙板之上表面
8,9‧‧‧圓柱型斜孔

Claims (14)

  1. 一種鏡筒,包括底面、與底面相對之頂面以及設置於該底面與頂面之間之圓柱形外表面,該圓柱形外表面具有螺紋結構,其改良在於,該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該凸出之螺紋分佈於距離該鏡筒底面與頂面各一段距離之圓柱形外表面之整個圓周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筒,其中,該螺紋結構凸出部分之螺紋較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之高度在0.005毫米至0.02毫米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筒,其中,該凸出之螺紋距離該鏡筒底面與頂面之距離相等。
  4. 一種製作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筒之牙板,其包括相互配合之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之側壁上分別至少開設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內壁上具有螺紋,其改良在於,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側壁沿螺紋孔徑向方向開設有一第一腔體,該第一腔體內設置有一第一活動塊,該第一活動塊靠近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一側之端面設置有螺紋,且該第一活動塊可於該第一腔體內沿該螺紋孔之徑向方向移動,當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緊密貼合時,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以及第一活動塊配合形成一螺紋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側壁沿螺紋孔徑向方向開設有一第二腔體,該第二腔體內設置有一第二活動塊,該第二活動塊靠近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一側之端面設置有螺紋,且該第二活動塊可於該第二腔體內沿該螺紋孔之徑向方向移動,當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緊密貼合時,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第二半圓柱狀凹槽、第一活動塊以及第二活動塊配合形成一螺紋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第一活動塊為長方體狀或棱柱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牙板,其中,進一步包括牙板固定板,該牙板固定板包括第一半牙板固定板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分別用來固定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第一活動塊與第一半牙板固定板之間設置有墊片,該墊片用來調整該第一活動塊端面之螺紋於該第一腔體內沿螺紋孔徑向方向之移動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第一活動塊為具有一階梯部之長方體,該第一腔體之形狀與該第一活動塊之形狀相匹配並具有一台階部,該第一活動塊設置於該第一腔體內,於該第一活動塊之階梯部與該第一腔體之台階部之間設置有墊片,該墊片用來調整該第一活動塊一端面之螺紋於該第一腔體內沿螺紋孔徑向方向之移動之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牙板,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螺柱,該第一半牙板開設一螺紋孔,該螺紋孔與第一半牙板之第一腔體 連通,該螺柱旋入該第一半牙板之螺紋孔,該螺柱之頂端抵於該第一活動塊之側面,將該第一活動塊固持於該第一半牙板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牙板,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螺柱,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之側壁開設一螺紋孔,該螺柱旋入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之螺紋孔,該螺柱之頂端抵於該第一活動塊遠離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一側之端面,將該第一活動塊固持於該第一半牙板上。
  12. 一種利用申請專利範圍第4至11任意一項之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模具,該模具包括相對設置之定模與動模,該動模包括型芯固定板、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型芯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牙板,該型芯位於該牙板螺紋孔之中心軸位置;調整該牙板第一活動塊之位置,閉合模具,使該牙板、型芯、型芯固定板以及定模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向該成型鏡筒之型腔內射料並冷卻,以成型鏡筒;開模,使成型之鏡筒脫模。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其中,該定模上設置有一圓柱狀凹槽,該圓柱狀凹槽、牙板、型芯以及型芯固定板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半牙板固定板與第二半牙板固定板分別開設有斜孔,該定模上設置有兩個斜導柱,當模具合模或開模時,該兩個斜導柱於該斜孔中動作將該第一半牙板與第二半牙板閉合或打開。
TW96140241A 2007-10-26 2007-10-26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TWI416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0241A TWI416189B (zh) 2007-10-26 2007-10-26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0241A TWI416189B (zh) 2007-10-26 2007-10-26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8979A TW200918979A (en) 2009-05-01
TWI416189B true TWI416189B (zh) 2013-11-21

Family

ID=4472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0241A TWI416189B (zh) 2007-10-26 2007-10-26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16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2897B (zh) * 2008-05-16 2013-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螺紋模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1645A (en) * 1973-01-05 1974-05-21 K Feist Slide retainer and positioner
CN1384381A (zh) * 2001-05-09 2002-12-11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立体摄像装置
US20030031752A1 (en) * 2001-08-10 2003-02-13 Hsueh-Hsin Liao Mechanism for moving a screw rod relative to molds for manufacturing products having holds
TWM299861U (en) * 2006-04-03 2006-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Screw thread structure of optical lens
TWM311896U (en) * 2006-11-23 2007-05-11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Lens tub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1645A (en) * 1973-01-05 1974-05-21 K Feist Slide retainer and positioner
CN1384381A (zh) * 2001-05-09 2002-12-11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立体摄像装置
US20030031752A1 (en) * 2001-08-10 2003-02-13 Hsueh-Hsin Liao Mechanism for moving a screw rod relative to molds for manufacturing products having holds
TWM299861U (en) * 2006-04-03 2006-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Screw thread structure of optical lens
TWM311896U (en) * 2006-11-23 2007-05-11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Lens tu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8979A (en) 200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207B (zh) 塑膠鏡筒
CN105093482B (zh) 微型光学成像镜片模块及其制法
EP1734015A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484966B (zh) 塑胶镜筒、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1419321B (zh) 制作镜筒的牙板及用该牙板制作该镜筒的方法
US20070122514A1 (en) Mold assembly
US10268017B2 (en) Lens holder, manufacturing mehtod thereof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0455066Y1 (ko) 적층 렌즈 모듈을 위한 렌즈 홀더
WO2014162770A1 (ja) モールドレンズのレンズユニット構造とモールドレンズの成形型
TWI437304B (zh) 光學透鏡元件和該塑膠透鏡成型模具及塑膠透鏡的製造方法
TWI416189B (zh)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TWI436116B (zh)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CN101428453A (zh) 镜片成型模具
JP3706169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TWI354622B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lens
CN101398521B (zh) 用于制作镜筒的牙板及用该牙板制作该镜筒的方法
KR102233297B1 (ko) 마이크로 렌즈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논 다이싱 타입의 격자구조 금형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마이크로 렌즈의 제조 방법
TWI530380B (zh) 透鏡組之製造方法
US20060269646A1 (en) Molding metal mol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molding metal mold
CN111897081A (zh) 镜筒、镜头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
KR20110051873A (ko) 렌즈 사출 금형
US20080013190A1 (en) Structure of cam barrel for zoom lens
CN101480822A (zh) 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TWI438516B (zh) 組合鏡片及其製造設備、製造方法
TWI387520B (zh) 模仁入子組裝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