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6038B -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6038B
TWI406038B TW97115759A TW97115759A TWI406038B TW I406038 B TWI406038 B TW I406038B TW 97115759 A TW97115759 A TW 97115759A TW 97115759 A TW97115759 A TW 97115759A TW I406038 B TWI406038 B TW I4060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ixel
color
dot
color d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15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3242A (en
Inventor
Hiap L Ong
Original Assignee
Kyoritsu Optronics Co Ltd
Hiap L 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018,6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01853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ritsu Optronics Co Ltd, Hiap L Ong filed Critical Kyoritsu Op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33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3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6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6038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0002]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大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multi-domain vertically alignment)液晶顯示器,且此液晶顯示器是製作在平滑的基板上。
[0003]液晶顯示器最早是用於如計算機與電子錶之單色顯示器,而如今已成為顯示科技中的主流,且在電腦顯示器或電視顯示器產業中,液晶顯示器均已取代了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此外,許多液晶顯示器的缺點也已被克服而改善液晶顯示器的品質。舉例來說,相較於被動式陣列顯示器而言,主動式陣列顯示器可降低殘影現象(ghosting),並可提升解析度、色階、視角、對比度以及反應時間,且已經廣泛取代了被動式陣列顯示器。
[0004]然而,傳統扭轉向列型(twisted nematic)液晶顯示器的主要缺點在於窄視角與低對比度,甚至主動式陣列顯示器的視角仍遠小於陰極射線管的視角。具體而言,當位於液晶顯示器正前方的觀眾收看到高品質的影像時,位於液晶顯示器兩側的其他觀眾便無法收看到高品質的影像。因此,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便應運而生來提升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和對比度。圖1(a)~1(c)繪示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100之畫素的基本機能,而為求圖示清楚,圖1之液晶顯示器僅繪示單一領域(domain)。再者,圖1(a)~ 1(c)(以及圖2)之液晶顯示器是在描述灰階操作的作動方式。
[0005]液晶顯示器100包括第一偏振片105、第一基板110、第一電極120、第一配向層125、多個液晶130、第二配向層140、第二電極145、第二基板150以及第二偏振片155。一般而言,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50是由透明玻璃所構成,且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45是由如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之透明導電材質所構成。第一配向層125與第二配向層140通常是由聚亞醯胺(polyimide, PI)所構成,並在靜態下可使液晶130垂直排列。當操作時,光源(未繪示)會從第一偏振片105下方發出光束,其中第一偏振片105是貼附在第一基板110上。第一偏振片105通常會以第一方向將光束偏振化,而第一偏振片105與第二偏振片155的偏振方向會相互垂直,且第二偏振片155是貼附在第二基板150上。所以,光源發出的光束無法同時穿越第一偏振片105與第二偏振片155,除非光束的偏振方向被旋轉90∘而至第一偏振片105與第二偏振片155的偏振方向之間。為求清楚表示,圖中僅繪示少量的液晶,而在實際上,液晶是有如柱狀之分子結構,其中液晶直徑約為5Å,且液晶長度約為20Å~25Å。所以,在一個長300μm、寬120μm、高3μm的畫素區域,約有超過一千兩百萬個液晶分子於其中。
[0006]在圖1(a)中,液晶130是垂直排列,且在垂直排列下的液晶130並不會旋轉光源的偏振方向,所以光源發出的光束無法通過液晶顯示器100。所以對於所有顏色與 液晶層間距(cell gap)而言,液晶顯示器100可提供完全的光學黑暗狀態(optical black state)以及非常高的對比度。因此相較於傳統低對比度之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而言,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在對比度上提供相當大的改善。然而,如圖1(b)所示,當施加電場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45之間時,液晶130會重新定向至傾斜姿態。在傾斜姿態下的液晶會將通過第一偏振片105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旋轉90∘,而使光束得以穿越第二偏振片155。液晶傾斜的程度是正比於電場強度,並用來控制通過液晶顯示器的光量(即畫素的亮度)。一般而言,單一個薄膜電晶體(thin-film-transistor, TFT)是對應配置於單一畫素中。但是在彩色顯示器中,單一個的薄膜電晶體是對應配置於如紅藍綠之單一顏色分量(color component)中。
[0007]然而,對在不同視角觀看液晶顯示器100的觀眾而言,其觀看到的光束並非均勻。如圖1(c)所示,因為液晶130寬邊(將光偏振方向旋轉)是正對偏左的觀眾172,所以觀眾172會看到全亮的畫素。此外,因為液晶130寬邊是部份正對中間的觀眾174,所以觀眾174可看到灰階的畫素。相對地,因為液晶130寬邊幾乎沒有正對偏右的觀眾176,所以觀眾176會看到全暗的畫素。
[0008]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之發展便是用來提升單域(single-domain)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之視角過小的問題。圖2繪示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MVA LCD)200中的單一畫素。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200包括第一偏振片205、第一基板210、第一電極220、第一配向層225、 多個液晶235、237、多個突起物(protrusion)260、第二配向層240、第二電極245、第二基板250以及第二偏振片255,其中液晶235構成畫素的第一領域,而液晶237構成畫素的第二領域。當施加電場於第一電極220與第二電極245之間時,突起物260會使液晶235與液晶237往不同的方向傾倒。如此一來,偏左的觀眾272所看到的左邊領域(液晶235)會如暗點,而右邊領域(液晶237)會如亮點。此外,中間的觀眾274會看到的兩個灰階的領域。相對地,偏右的觀眾276所看到的左邊領域(液晶235)會如亮點,而右邊領域(液晶237)會如暗點。無論如何,由於個別畫素的區域均非常微小,所以對此三個觀眾而言,其感受到畫素的狀態均為灰階的效果。如前所述,液晶傾斜的程度是取決於第一電極220與第二電極245之間的電場強度,而觀眾所感受到灰階程度便直接與液晶傾斜的程度有關。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亦可推廣到使用四個領域,以將單一畫素之液晶轉向分割為四個主要領域,而使在垂直與水平方向均可提供對稱之廣視角效果。
[0009]儘管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可以提供對稱之廣視角效果,然而,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的製作成本卻是非常昂貴。這主要原因便是要在上、下基板製作突起物是很困難的,且上、下基板的突起物要精確對位亦是非常困難,特別是下基板的一個突起物必須要能精確對準於上基板的兩個突起物中間,而在上、下基板之間的對位誤差將會降低產品的良率。此外,銦錫氧化物溝槽(ITO slit)是另外一種用於基板上產生實體形貌(physical feature)的 技術手段,而其可取代突起物或是與突起物結合。然而,銦錫氧化物溝槽的製作成本亦非常昂貴。再者,無論是突起物或是銦錫氧化物溝槽,其均會阻擋光束通過而降低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的亮度。所以,一種適用於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之方法或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此方法或系統必須要能夠不用製作如突起物或是銦錫氧化物溝槽之實體形貌,且亦不需要超精準的將上、下基板對位組裝。
[0010]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設置突起物或是銦錫氧化物溝槽之強化內在邊緣電場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Amplified Intrinsic Fringe Field MVA LCD, AIFF MVA LCD)。相較於習知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而言,依據本發明之強化內在邊緣電場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具有較低的製作成本。具體而言,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採用新穎的畫素圖樣以提供增強之內在邊緣電場,而在強化內在邊緣電場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內產生多個領域。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畫素是分割為多個顏色分量(color component),而顏色分量又包括顏色質點(color dot)與極性延伸部(polarity extension region)。再者,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元件裝置區域(device component area)與關聯質點(associated dot)可附加電性偏壓之電極而形成,其中開關元件與儲存電容可位於元件裝置區域或關聯質點內。此外,額外的關聯質點更可包括於 畫素中。在本發明大多之實施例中,顏色質點、極性延伸部以及關聯質點(設定為電性偏壓)是依特定規則排列,其中顏色質點是由帶有相反極性之相鄰元件(即其他顏色質點、極性延伸部及/或關聯質點)所圍繞。每個顏色質點的邊緣電場會因為相鄰元件間不同的極性而增強,而每個顏色質點的增強邊緣電場會造成顏色質點內部的液晶分子重新轉向並往不同方向傾倒,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在本發明之許多實施例中,極性延伸部與關聯質點是透明的以提升顯示器的對比度。
[0011]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畫素包括第一顏色分量,而第一顏色分量包括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其中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是在第一維向(dimension)(如垂直)上鄰接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耦接至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在第二維向(如水平)上自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extend beyond)。畫素亦可包括第二顏色分量,而第二顏色分量包括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以及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其中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是在第一維向(如垂直)上鄰接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自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再者,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延伸至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0012]畫素更包括耦接至第一顏色分量之第一開關元 件以及耦接至第二顏色分量之第二開關元件。這些開關元件是設定為當第一開關元件在第一極性(如正極性)時,則第二開關元件會在第二極性(如負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言,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具有相反的極性。因此,這樣的極性配置會在每個顏色分量中增強邊緣電場,而每個顏色質點的增強邊緣電場會造成顏色質點內部的液晶分子重新轉向並往不同方向傾倒,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
[0013]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顯示器包括第一畫素與第二畫素。第一畫素包括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而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包括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其中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是在第一維向(如垂直)上鄰接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耦接至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在第二維向(如水平)上自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第二畫素包括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而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其中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是在第一維向(如垂直)上鄰接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耦接至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在第二維向(如水平)上自第一畫素二分量 一顏色質點與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再者,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延伸至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第一畫素包括耦接至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之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而第一畫素包括耦接至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之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與是設定為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具有相反的極性。這樣的極性配置會在每個顏色分量中增強邊緣電場,並達成較佳的多領域效果。
[0014]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0052]如前所述,由於習知技藝必須要製作如突起物或是銦錫氧化物溝槽之實體形貌,以於每個畫素中達成多域的效果,所以傳統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的製作成本非常昂貴。然而,依據本發明概念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是利用邊緣電場以產生多域的效果,並且不需要於基板上設置如突起物或是銦錫氧化物溝槽之實體形貌。再者,當不需要這些實體形貌後,習知技藝中需要精準地將上、下基板上之實體形貌對位組裝的困難亦可一併消除。所以,相較於傳統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而言,依據本發明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具有較高的良率與較低的 製作成本。
[0053]圖3(a)與3(b)繪示依據本發明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300之基本概念,其中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300並不需要藉助基板上的實體形貌便可達成多域的效果。具體而言,在圖3(a)與3(b)中,畫素310、320、330是位於第一基板305與第二基板355之間。第一偏振片302是貼附在第一基板305上,而第二偏振片357是貼附在第二基板355上。畫素310包括第一電極311、液晶312、313以及第二電極315,而畫素320包括第一電極321、液晶322、323以及第二電極325,且畫素330包括第一電極331、液晶332、333以及第二電極335,其中這些電極主要是由如銦錫氧化物之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再者,第一配向層307覆蓋於第一基板305上的電極。類似地,第二配向層352覆蓋於第二基板355上的電極。第一配向層307與第二配向層352均可使液晶垂直配向。更詳細而言,第二電極315、325、335是維持在公用電壓(common voltage)V_Com,所以為求製作方便,第二電極315、325、335可被設計為單一結構(如圖3(a)與3(b)所示)。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300是利用交替的極性而操作畫素310、320、330。舉例來說,當畫素310、330的極性為正時,則畫素320的極性即為負。相反地,當畫素310、330的極性為負時,則畫素320的極性即為正。一般而言,每個畫素的極性會在圖框(frame)之間切換,但是這些交替極性所構成的圖案在單一個圖框時間內是會維持不變。在圖3(a)中,畫素310、320、330是處於”關閉”狀態,亦即這些第 一與第二電極之間的電場是被關閉。不過在”關閉”狀態下,仍有部份殘留電場會分佈於第一與第二電極之間。然而,這些殘留電場的強度一般均不足以使液晶傾倒。
[0054]在圖3(b)中,畫素310、320、330是處於”開啟”狀態,且”+”與”-”是用來標示電極的電極性(voltage polarity),亦即第一電極311、331具有正電極性,而第一電極321具有負電極性。第二基板355與第二電極315、325、335是維持在公用電壓V_Com,而電極性是定義為相對於公用電壓V_Com,亦即正極性是表示第一電極的電位大於公用電壓V_Com,而負極性是表示第一電極的電位小於公用電壓V_Com。第一電極321與第二電極325之間的電場327(圖中以電力線表示)會使得液晶322、323傾倒。一般而言,當沒有突起物或是其他實體形貌時,僅依靠第一配向層307或第二配向層352而垂直配向的液晶並不會有固定的傾倒方向。然而,在畫素邊緣處的邊緣電場可用來控制液晶的傾倒方向。舉例來說,第一電極321與第二電極325之間的電場327在畫素320中間處是呈垂直狀態,而在畫素320偏左處是呈偏左傾斜的狀態,且在畫素320偏右處是呈偏右傾斜的狀態。如此一來,第一電極321與第二電極325之間的邊緣電場會使液晶323向右傾倒而形成一個領域,並使液晶322向左傾倒而形成另一個領域。所以,畫素320即為多域的畫素,並具有對稱之廣視角效果。
[0055]類似地,第一電極311與第二電極315之間的電場(未繪示)亦會產生邊緣電場的效果,使畫素310右方 之液晶313重新定向而向右傾倒,並使畫素310左方之液晶312向左傾倒。類似地,第一電極331與第二電極335之間的電場(未繪示)亦會產生邊緣電場的效果,使畫素330右方之液晶333向右傾倒,並使畫素330左方之液晶332向左傾倒。
[0056]相鄰畫素間交替的極性可增強每個畫素的邊緣電場效應。因此,藉由在列方向的畫素(或行方向的畫素)之間重複交替極性的圖案,即可不需設置實體形貌便達成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的效果。更進一步而言,交替極性的西洋棋盤圖案可用於在每個畫素中形成四個領域。
[0057]然而,邊緣電場效應一般是相對較小且較弱,因此當畫素變的較大時,位於畫素邊緣處的邊緣電場便不足以傳到畫素中的所有液晶。如此一來,在大畫素中,沒有靠近畫素邊緣處的液晶便會呈現隨機傾倒的狀態,以致於無法產生多域畫素的效果。一般而言,當畫素大於40-60μm時,畫素的邊緣電場便無法有效控制液晶的傾倒方向。所以對於大畫素的液晶顯示器而言,一種新的畫素分割方式便可用於使畫素達成多域效果。具體而言,彩色顯示器的畫素會分割成多個顏色分量,而每個顏色分量是由如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 TFT)之獨立開關元件(separate switching device)所控制,且這些顏色分量一般為紅、綠及藍。依據本發明的概念,畫素之顏色分量可更進一步分割成多個顏色質點。
[0058]每個畫素的極性會在影像的連續圖框之間切換,以避免降低影像品質,而影像品質下降的原因便是在 每個圖框下均將液晶往相同的方向扭轉。然而,當所有的開關元件均為相同的極性時,切換質點極性可能會造成其他如畫面閃爍(flicker)的影像品質問題。為了要減少畫面閃爍,開關元件(即電晶體)是以驅動機制(driving scheme)而排列成具有正負極性。再者,為了降低串音(cross talk)現象,正極性以及負極性的開關元件需排列成均勻的型態,而此亦使得電性分佈更加均勻。許多開關元件驅動機制均可應用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而三個主要的開關元件驅動機制分別是開關元件點反轉(point inversion)驅動機制、開關元件列反轉(row inversion)驅動機制以及開關元件行反轉(column inversion)驅動機制。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中,交替極性的開關元件構成西洋棋盤圖案。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中,同一列向(row)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不過任一列向上開關元件的極性會與相鄰列向上開關元件的極性相反。在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中,同一行向(column)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不過任一行向上開關元件的極性會與相鄰行向上開關元件的極性相反。儘管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提供最均勻的電性分佈,然而相較於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或是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的複雜度與額外的花費會使得其不具備成本優勢。如此一來,以低成本與低電壓為應用考量之液晶顯示器在製作上大多會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而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便是作為高品質的應用考量。
[0059]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包括不同的關鍵元 件,而這些關鍵元件是以新穎的排列方式排列成高品質、低成本之顯示單元。舉例而言,畫素包括顏色分量、顏色質點、極性延伸部、開關元件、元件裝置區域以及關聯質點。元件裝置區域是包圍由開關元件及/或儲存電容所佔用(occupy)的區域,如同這些區域是用於製作開關元件及/或儲存電容。為求清楚起見,不同的元件裝置區域是由每個開關元件所定義出來。
[0060]關聯質點是一種極性區域(polarized area),且不隸屬於顏色分量。在本發明之許多實施例中,關聯質點是涵蓋元件裝置區域。在這些實施例中,關聯質點之製作方式是先沉積絕緣層於開關元件及/或儲存電容上,接著再沉積導電層以形成關聯質點。關聯質點是電性連接至特定之開關元件及/或其他的極性區域(例如顏色質點)。儲存電容是電性連接至特定之開關元件與顏色質點,以補償與抵銷液晶晶胞(liquid crystal cell)在開啟與關閉過程中的電容量變化。因此,儲存電容亦是用於在液晶晶胞的開啟與關閉過程中降低串音效應。當有需要形成關聯質點的圖案化電極,可使用圖案化光罩(patterning mask)以完成製作關聯質點。此外,本發明可替關聯質點增設著色層(color layer)以作為遮光(light shield)之用。一般而言,此著色層為黑色,然而某些實施例會使用不同的顏色以達成特定的色彩圖案或是屏蔽。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著色層是配置在開關元件的上方(top)或下方(underneath),而其他實施例可將著色層配置於顯示器的玻璃基板上方(top)。
[0061]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關聯質點可為與開 關元件獨立之區域。更進一步而言,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所增設的關聯質點並不直接與開關元件相關聯。一般而言,關聯質點包括如銦錫氧化物或是其他導電層之主動電極層(active electrode layer),並連接至鄰近的顏色質點或是藉由其他方式得到電力。以不透光之關聯質點而言,黑矩陣(black matrix)層可設置於導電層底部以形成不透光區域。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為簡化製作流程,黑矩陣亦可製作於銦錫氧化物玻璃基板(ITO glass substrate)側面上。這些額外增設的關聯質點可改善顯示器的有效使用區域以提升開口率(aperture ratio),並與顏色質點共同形成多個液晶領域。此外,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更利用關聯質點以提升色彩品質。舉例來說,相較於習知之色彩圖案而言,藉由適當配置關聯質點的位置,可進一步改善鄰接之顏色質點的色彩品質。
[0062]再者,依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畫素更包括極性延伸部,而極性延伸部是在畫素之極性元件(如顏色分量、顏色質點及/或關聯質點)內,其中具有第一極性之極性延伸部延伸至具有第二極性之顏色質點之間,以增強顏色質點之邊緣電場。
[0063]一般而言,顏色質點、關聯質點以及元件裝置區域是排列成網格圖案,並與鄰接之元件(顏色質點、關聯質點或元件裝置區域)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orizontal dot spacing, HDS),並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ertical dot spacing, VDS)。然而,在本發明之許多實施例中,可應用多種不同尺寸之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 距。每個顏色質點、關聯質點以及元件裝置區域在第一維向(如垂直)上具有兩個鄰接之元件(如顏色質點、關聯質點或元件裝置區域),並在第二維向(如水平)上具有兩個鄰接之元件。再者,兩個鄰接之元件可對齊或是偏移(如圖11(g)所示)。每個顏色質點具有顏色質點高度(color dot height,CDH)與顏色質點寬度(color dot width,CDW)。類似地,每個關聯質點具有關聯質點高度(associated dot height,ADH)與關聯質點寬度(associated dot width,ADW)。再者,每個元件裝置區域具有元件裝置區域高度(device component area height,DCAH)與元件裝置區域寬度(device component area width,DCAW)。在本發明某些實施例中,關聯質點與元件裝置區域為相同的尺寸。然而,在本發明許多實施例中,顏色質點、關聯質點以及元件裝置區域可為不同的尺寸與形狀。舉例而言,在本發明許多實施例中,關聯質點的高度是小於顏色質點的高度。
圖4(a)、4(b)繪示畫素圖樣410之不同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410+與410-),且擴展畫素圖樣410是採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或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而應用於顯示器中。在實際操作中,畫素會在每個影像圖框之間反覆切換成為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與第二質點極性圖案。為求清楚表示,當第一個顏色分量的第一個顏色質點具有正極性時,則此質點極性圖案標示成正質點極性圖案。相反地,當第一個顏色分量的第一個顏色質點具有負極性時,則此質點極性圖案標示成負質點極性圖案。在圖4(a)中,畫素圖樣41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410+),而在圖 4(b)中,畫素圖樣4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410-)。再者,不同畫素圖樣中之每個極性元件的極性是用”+”標示為正極性,並用”-”標示為負極性。
畫素圖樣410具有三個顏色分量CC_1、CC_2、CC_3,而每個顏色分量更包括三個顏色質點與兩個極性延伸部。為求清楚表示,這些顏色質點是標示成CD_X_Y,其中X為顏色分量的序數(從1至3),而Y為質點序數(從1至3)。類似地,這些極性延伸部是標示成PER_J_K,其中J為顏色分量的序數(從1至3),而K為區域序數(從1至2)。
畫素圖樣410亦包括開關元件(標示為SE_1、SE_2、SE_3),而每個開關元件是對應一個顏色分量。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依序排成一列,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是分別指向對應之開關元件SE_1、SE_2、SE_3。具體而言,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亦構成一列,並水平間隔水平質點間距HDS1。畫素圖樣410的第一個顏色分量CC_1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並非依序對應專利範圍中之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此處僅是以實施例舉例,並非用以限制。亦即專利範圍中之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可對應此實施例之顏色質點CD_1_1、顏色質點CD_1_2或是顏色質點CD_1_3,同理亦適用於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且同理亦適用於附加序 數之極性延伸部的表示方式)。圖4(c)繪示顏色分量CC_1之放大示意圖。在圖4(c)中,為求圖示清楚,虛線是用來標示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之間的”邊界”。然而,在本發明大部分的實施例中,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是共享一個連續電極以降低製作成本。不過,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對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以分離的電極製作。如圖4(c)所示,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是在第一維向上相互對齊,而極性延伸部是在第二維向上自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具體而言,這些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是水平對齊於顏色質點CD_1_2。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2是水平對齊於顏色質點CD_1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極性延伸部的寬度為37μm、高度為6μm。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請再參考圖4(a),顏色分量CC_1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1_3水平對齊 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1,並使顏色質點CD_1_3垂直偏移(offset)元件裝置區域DCA_1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vertical dot offset, VDO),亦即顏色質點CD_1_3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垂直間隔(separated)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此處所稱的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是表示為造成這些『偏移』質點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之特定距離,亦即此距離會與關聯質點高度、顏色質點高度及/或元件裝置區域高度相關。舉例來說,如果關聯質點高度等於顏色質點高度,則垂直質點偏移量即等於顏色質點高度加上垂直質點間距,而一般為提昇光穿透率,垂直質點間距VDS2會遠小於顏色質點高度。此外,水平質點偏移量HDO1(horizontal dot offset, HDO)是類似應用於水平偏移上,亦即這些偏移質點是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一般為對稱增強邊緣電場效應,顏色質點間的垂直質點間距會等於水平質點間距。另外,『向上(above)』以及『向下(below)』僅是表示頁面中上下的相對位置。顏色分量CC_1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一般而言,這些電極與導體是由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之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
[0067]畫素圖樣410之第二個顏色分量CC_2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顔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並非依序對應專利範圍中之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此處僅是以實施例舉例,並非用以限制。亦即專利範圍中之第一分量二顏色 質點可對應此實施例之顏色質點CD_2_1、顏色質點CD_2_2或是顏色質點CD_2_3,同理亦適用於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與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且同理亦適用於附加序數之極性延伸部的表示方式)。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亦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2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2上方,且顏色質點CD_2_1是水平對齊於顏色質點CD_2_2。顏色質點CD_2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O_2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2_2是水平對齊於顏色質點CD_2_3。極性延伸部PER2_1、PER2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2_1、PER2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2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2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2、CD_2_3中間。顏色分量CC_2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2_3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並使顏色質點CD_2_3向上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2_3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再者,顏色分量CC_2是垂直對齊於顏色分量CC_1,並水平偏移顏色分量CC_1一個水平質點偏移量HDO1,亦即顏色質點CD_2_1是與顏色質點CD_1_1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第二個顏色分量CC_2的配置方式是將極性延伸部PER2_1置放(place)於顏色質點 CD_1_1、CD_1_2之間,而將極性延伸部PER2_2置放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之間。顏色分量CC_2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
[0068]畫素圖樣410之第三個顏色分量CC_3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並非依序對應專利範圍中之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第三分量三顏色質點,此處僅是以實施例舉例,並非用以限制。亦即專利範圍中之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可對應此實施例之顏色質點CD_3_1、顏色質點CD_3_2或是顏色質點CD_3_3,同理亦適用於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與第三分量三顏色質點,且同理亦適用於附加序數之極性延伸部的表示方式)。顏色分量CC_3之顏色質點亦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3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2上方,且顏色質點CD_3_1是水平對齊於顏色質點CD_3_2。顏色質點CD_3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3_2是水平對齊於顏色質點CD_3_3。極性延伸部PER3_1、PER3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3_1、PER3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3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3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3_2、CD_3_3中間。顏色分量CC_3的排 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3_3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並使顏色質點CD_3_3向上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3_3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3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再者,顏色分量CC_3是垂直對齊於顏色分量CC_2,並水平偏移顏色分量CC_3一個水平質點偏移量HDO1,亦即顏色質點CD_3_1是與顏色質點CD_2_1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BS1。顏色分量CC_3的配置方式是將極性延伸部PER3_1置放於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之間,而將極性延伸部PER3_2置放於顏色質點CD_2_2、CD_2_3之間。顏色分量CC_3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3。
[0069]這些顏色質點、關聯質點、極性延伸部以及開關元件之極性是標示成”+”與”-”。如此一來,在圖4(a)之畫素圖樣4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此外,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不具極性。
[0070]圖4(b)繪示畫素圖樣41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在負質點極性圖案中,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1、SE_3、顏 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
[0071]如前所述,如果鄰接的元件具有相反的極性,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本發明利用(make use of)極性延伸部(以及如下所述其他實施例之關聯質點)搭配顏色質點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一般而言,極性元件之極性的分配方式是將與第一極性之顏色質點的鄰接的極性元件之極性設為第二極性。以畫素圖樣4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圖4(a))為例,顏色質點CD_2_2具有負極性,而其鄰接的極性元件(顏色質點CD_1_2、CD_3_2、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便具有正極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顏色質點CD_2_2之邊緣電場。某些顏色質點(如顏色質點CD_2_3)的鄰接元件(如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不具極性,然而,顏色質點CD_2_3仍可藉由三個不同極性之鄰接極性元件而增強邊緣電場。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如圖5(a))更增加聯合質點至元件裝置區域,以使鄰接元件裝置區域之顏色質點亦有鄰接之極性元件。再者,如下所述,會以極性反轉機制來完成顯示的配置,亦即下一個畫素之顏色質點會與鄰接畫素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性(如圖4(d)所示)。
[0072]應用如圖4(a)、4(b)之畫素圖樣410之畫素可用於採用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或是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之顯示器。圖4(d)繪示顯示器420之局部,而顯示器420是如畫素圖樣410之畫素P(0,0)、P(1,0)、P(0,1)、P(1,1)所組成,並採用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為求圖示清楚, 圖4(d)並未繪示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而閘極線與源極線將於圖4(e)中再詳加繪示與描述。再者,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4(d),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在圖示中的顯示器,畫素P(x,y)是位於第x行(從最左方起算)與第y列(從最下方起算),亦即畫素P(0,0)是位於左下角。在顯示器420中,畫素的排列方式是位於同一畫素行向中的畫素均具有相同的質點極性圖案(正或負),而不同畫素行向中的畫素是依序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如此一來,在第一畫素行向之畫素P(0,0)、P(0,1)便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在第二畫素行向之畫素P(1,0)、P(1,1)便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然而,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所有的畫素均會切換其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再者,在每一畫素列向中,第一個顏色分量之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鄰接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如此一來,詳細檢視顯示器420便可發現若一個顏色質點具有第一極性,則相鄰的極性元件便會具有第二極性。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2具有正極性,所以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2_2、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以及畫素P(1,1)之顏色質點CD_1_2便具有負極性。此外,元件裝置區域是在這些畫素列向之間作為不具極性的緩衝。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1_3與畫素P(0,0)之顏色質點 CD_1_1均具有正極性,然而,畫素P(0,1)中不具極性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1的存在可避免顏色質點之邊緣電場下降。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極性延伸部的寬度為37μm、高度為6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73]圖4(e)繪示顯示器420的相同局部,而如圖4(d)所示(即畫素P(0,0)、P(1,0)、P(0,1)、P(1,1))。然而,圖4(e)特別強調閘極線與源極線,所以為求清楚表示,部分畫素細節(如在圖4(d)中所示顏色質點的標號與極性符號)將在圖4(e)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4(e),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圖4(e)繪示出源極線S_0_1、S_0_2、S_0_3、S_1_1、S_1_2、S_1_3與閘極線G_0、G_1、G_2。一般而言,源極線S_X_Z與閘極線G_Y是對應畫素P(X,Y)之顏色分量CC_Z。電晶體的源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而電晶體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且電晶體的汲極端是耦接至不同顏色分量之電極。為求簡明,顯示器420中的電晶體將標示為電晶體T(S_X_Z,G_Y),其中S_X_Z表為連接至電晶體的源極線,而G_Y表為連接至電晶體的閘極線。亦即,圖4(e)中的電晶體451於此便以電晶體T(S_1_3,G_1)表示,而這是因為電晶體451的源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S_1_3,且電晶體451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1。每個電晶體是位在某個元件裝置區域內。具體而言,電晶體T(S_X_Z,G_Y)便是位在畫素P(X,Y)之元件裝置區域DCA_Z內。此外,電極的連接是以粗黑線繪示。以 畫素P(0,1)為例,畫素P(0,1)是由閘極線G_1以及源極線S_0_1、S_0_2、S_0_3所控制,而電晶體T(S_0_1,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1的電極。類似地,電晶體T(S_0_2,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2的電極,而電晶體T(S_0_3,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3的電極。再者,電晶體T(S_0_1,G_1)、T(S_0_2,G_1)、T(S_0_3,G_1)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1,而電晶體T(S_0_1,G_1)、T(S_0_2,G_1)、T(S_0_3,G_1)的源極端是分別耦接至源極線S_0_1、S_0_2、S_0_3。類似地,畫素P(1,1)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1與源極線S_1_1、S_1_2、S_1_3,而畫素P(0,0)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0與源極線S_0_1、S_0_2、S_0_3,且畫素P(1,0)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0與源極線S_1_1、S_1_2、S_1_3。
[0074]每一條閘極線是從顯示器420的左邊延伸至右邊,並控制顯示器450中同一畫素列向上的所有畫素,且對於任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而言,顯示器420會具有對應的閘極線。此外,每一條源極線是從顯示器420的頂邊延伸至底邊,而源極線的數量是在任一畫素列向上畫素數量的三倍(亦即一條源極線對應一個畫素的一個顏色分量)。當顯示器進行操作時,每次僅有一條閘極線會啟動(active),且在此作用的閘極線上的所有電晶體會藉由正向閘極脈衝(positive gate impulse)而呈現導通的狀態,至於在其他閘極線上的電晶體則會因為接地(grounding)的非啟動(non-active)閘極線而呈現斷路的狀態。此外,所有的源極線均會同時啟動,而每條源極線會提供影像資料至啟動列 向(active row)上的電晶體,其中啟動列向是由啟動閘極線所控制。所以根據閘極線與源極線的操作方式,閘極線又被稱為匯流排線(bus line),而源極線亦可稱為資料線(data line)。電壓會對顏色分量之電極進行充電至一個特定的灰階(gray scale level),並藉由濾光片而產生色彩。當電晶體在非啟動下,顏色質點的電極便是處於電性隔離(isolated)的狀態,而能夠維持電場的強度以控制液晶。然而,寄生漏電(parasitic leakage)是無法避免的,而最終電荷將會全部流失。對於畫素列向數目不多的小尺寸螢幕而言,因為各畫素列向的電壓是經常在更新,所以漏電不算是個問題。不過對於畫素列向數目較多的大尺寸顯示器而言,各畫素列向在兩次更新的時刻之間必須等待較長的時間。如此一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更可為了顏色質點而配置一個或多個的儲存電容。這些儲存電容是與顏色質點的電極一起充電,並於非啟動列狀態下提供所謂的維持(maintenance)電荷。此外,匯流排線與資料線之材質可由如鋁(Al)或鉻(Cr)之非透光導體(opaque conductor)所組成。
[0075]圖4(f)繪示顯示器430之局部,而顯示器430是如畫素圖樣410之畫素P(0,0)、P(1,0)、P(0,1)、P(1,1)所組成,並採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由於顯示器43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等同圖4(e)所繪示顯示器42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因此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4(f)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4(f),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在畫素430 中,畫素是排列成如西洋棋盤圖案之質點極性圖案,所以畫素P(0,0)、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0,1)、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亦即在圖4(f)中,當序數x加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相反地,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然而,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所有的畫素均會切換其質點極性圖案。因此更一般而言,應用圖4(a)、4(b)之畫素圖樣並採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具有第一組畫素與第二組畫素,其中第一組畫素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第二組畫素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且第一組畫素與第二組畫素是排列成西洋棋盤圖案。再者,在每一畫素列向中,第一個顏色分量之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鄰接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如此一來,詳細檢視顯示器430便可發現若一個顏色質點具有第一極性,則相鄰的極性元件便會具有第二極性。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2具有負極性,所以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2_2、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以及畫素P(1,1)之顏色質點CD_1_2便具有正極性。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極性延伸部的寬度為37μm、高度為6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76]圖5(a)、5(b)繪示畫素圖樣5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51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410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510 中,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如前述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畫素圖樣410之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分別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AD_2、AD_3。如前所述,當與鄰接之顏色質點比較時,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3、CD_2_3、CD_3_3而言,關聯質點AD_1、AD_2、AD_3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
[0077]圖5(a)繪示畫素圖樣5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AD_3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為接收成為負極性,關聯質點AD_1之電極是藉由顏色分量CC_2之電極而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類似地,關聯質點AD_2之電極是藉由顏色分量CC_3之電極而耦接至開關元件SE_3以接收正極性。關聯質點AD_3可耦接至特定源頭(source),而此源頭具有與顏色質點CD_3_3相反的極性。在本發明之許多實施例中,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可用來提供必要的極性。舉例而言,在應用畫素圖樣510之顯示器中,相較於顏色質點CD_3_3而言,鄰接顏色質點CD_3_3之顏色質點會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關聯質點AD_3之電極便可耦接至與顏色質點CD_3_3鄰接之顏色質點之電極。為求圖示清楚,此連接構件是以銦錫氧化 物連接件512繪示。
[0078]圖5(b)繪示畫素圖樣51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AD_3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
[0079]圖5(c)繪示顯示器520之局部,而顯示器520是如畫素圖樣510之畫素P(0,0)、P(1,0)、P(0,1)、P(1,1)所組成,並採用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由於顯示器52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等同圖4(e)所繪示顯示器42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因此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5(c)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5(c),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在畫素520中,畫素的排列方式是位於同一畫素行向中的畫素均具有相同的質點極性圖案(正或負),而不同畫素行向中的畫素是依序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如此一來,在第一畫素行向之畫素P(0,0)、P(0,1)便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在第二畫素行向之畫素P(1,0)、P(1,1)便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然而,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所有的畫素均會切換其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 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再者,在每一畫素列向中,第一個顏色分量之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鄰接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如此一來,詳細檢視顯示器520便可發現若一個顏色質點具有第一極性,則相鄰的極性元件便會具有第二極性。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2具有正極性,所以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2_2、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以及畫素P(1,1)之顏色質點CD_1_2便具有負極性。相較於圖4(d)之顯示器420而言,將不具極性之元件裝置區域取代成具有極性之關聯質點可進一步提升鄰接關聯質點之顏色質點的邊緣電場。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1_3與畫素P(0,0)之顏色質點CD_1_1的邊緣電場同時藉由畫素P(0,1)之具有極性之關聯質點AD_1而增強。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關聯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80]圖6(a)、6(b)繪示畫素圖樣6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61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410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61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是排成一列,並分別包圍開關元件SE_1、 SE_2、SE_3,而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是分別水平對齊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並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上方。
[0081]如前所述,當與鄰接之顏色質點比較時,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3、CD_2_3、CD_3_3而言,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6(c),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之極性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的極性相反。
[0082]圖6(a)繪示畫素圖樣6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顔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
[0083]圖6(b)繪示畫素圖樣61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
[0084]為接收適當的極性,關聯質點AD_1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612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之電極是分別直接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SE_2、SE_3。關聯質點AD_2_2之電極是藉由關聯質點AD_1_1之電極而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類似地,關聯質點AD_3_2之電極是藉由關聯質點AD_2_1之電極而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
[0085]圖6(c)繪示顯示器620之局部,而顯示器620是如畫素圖樣610之畫素P(0,0)、P(1,0)、P(0,1)、P(1,1)所組成,並採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由於顯示器62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等同圖4(e)所繪示顯示器42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因此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6(c)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6(c),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在畫素620中,畫素是排列成如西洋棋盤圖案之質點極性圖案,所以畫素P(0,0)、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0,1)、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亦即在圖6(c)中,當序數x加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相反地,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然而,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所有的畫素均會切換其質點極性圖案。再者,在每一畫素列向中,第一個顏色分量之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鄰接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如此一來,詳細檢視顯示器620便可發現若一個顏色質點具有第一極性,則相鄰的極性元 件便會具有第二極性。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2具有負極性,所以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2_2、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以及畫素P(1,1)之顏色質點CD_1_2便具有正極性。相較於圖4(f)之顯示器430而言,將不具極性之元件裝置區域取代成具有極性之關聯質點可進一步提升鄰接關聯質點之顏色質點的邊緣電場。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1_3的邊緣電場便藉由畫素P(0,1)之具有極性之關聯質點AD_1_2而增強,類似地,畫素P(0,0)之顏色質點CD_1_1的邊緣電場便藉由畫素P(0,1)之具有極性之關聯質點AD_1_1而增強。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關聯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此高度39μm是特別指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這是因為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是包圍開關元件SE_1、SE_2、SE_3。至於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可為4μm,且圖示僅為示意,並非依實際尺寸繪示),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86]圖7(a)~7(d)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搭配組合之新穎之畫素圖樣。圖7(a)~7(d)中的畫素之顏色分量會垂直偏移,以使得這些畫素的顏色分量可以彼此交錯(interleave)。具體而言,圖7(a)、7(b)繪示畫素圖樣710之不同的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710+與710-),而此畫素圖樣710適用在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之顯示器。在圖7(a)中,畫素圖樣71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710+), 而在在圖7(b)中,畫素圖樣7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710-)。
[0087]畫素圖樣710具有三個顏色分量CC_1、CC_2、CC_3,而每個顏色分量可分割成三個顏色質點與兩個極性擴展部。此外,畫素圖樣710包括依序排成一列的三個開關元件SE_1、SE_2、SE_3,而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別被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所包圍。
[0088]在畫素圖樣710中,開關元件的排列方式是將元件裝置區域DCA_1間隔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類似地,元件裝置區域DCA_2亦是間隔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
[0089]畫素圖樣710之顏色分量CC_1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左方。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此外,顏色分量 CC_1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1_3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1,並使顏色質點CD_1_3向上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1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1_3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顏色分量CC_1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
[0090]畫素圖樣710之顏色分量CC_2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2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2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的左方。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_2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2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2、CD_2_3中間。此外,顏色分量CC_2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2_1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並使顏色質點CD_1_3向下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2_1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顏色分量CC_2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 SE_2。
[0091]畫素圖樣710之顏色分量CC_3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顏色分量CC_3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3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3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的左方。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_3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3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3_2、CD_3_3中間。此外,顏色分量CC_3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3_3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並使顏色質點CD_3_3向上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3_3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3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顏色分量CC_3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3。
[0092]在畫素圖樣710中,對於每個質點極性圖案而言,所有的畫素質點均具有相同的極性。圖7(a)繪示正質點極性圖案,亦即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所有的顏色質點以及所有的極性延伸部均具有正極性。相反地,圖 7(b)繪示負質點極性圖案,亦即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所有的顏色質點以及所有的極性延伸部均具有正極性。此外,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不具有極性。
[0093]圖7(c)、7(d)繪示畫素圖樣720之不同的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720+與720-),而此畫素圖樣720適用在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之顯示器。在圖7(c)中,畫素圖樣72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720+),而在在圖7(d)中,畫素圖樣72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720-)。
[0094]畫素圖樣720具有三個顏色分量CC_1、CC_2、CC_3,而每個顏色分量可分割成三個顏色質點與兩個極性擴展部。此外,畫素圖樣720包括對應顏色分量之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而開關元件SE_1、SE_2、SE_3(分別對應顏色分量)是分別位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內。
[0095]在畫素圖樣720中,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是依序排成一列,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1間隔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類似地,元件裝置區域DCA_2亦是間隔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
[0096]畫素圖樣720之顏色分量CC_1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 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左方。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此外,顏色分量CC_1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1_1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1,並使顏色質點CD_1_1向下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1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1_1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顏色分量CC_1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
[0097]畫素圖樣720之顏色分量CC_2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2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2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的左方。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 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_2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2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2、CD_2_3中間。此外,顏色分量CC_2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2_3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並使顏色質點CD_2_3向上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2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2_3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顏色分量CC_2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
[0098]畫素圖樣720之顏色分量CC_3具有三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兩個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顏色分量CC_3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3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3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的左方。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極性延伸部PER_3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3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3_2、CD_3_3中間。此外,顏色分量CC_3的排列方式是將顏色質點CD_3_1水平對齊於元件裝 置區域DCA_3,並使顏色質點CD_3_1向下垂直偏移元件裝置區域DCA_3一個垂直質點偏移量VDO2,亦即顏色質點CD_3_1是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3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顏色分量CC_3中的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3。
[0099]在畫素圖樣720中,對於每個質點極性圖案而言,所有的畫素質點均具有相同的極性。圖7(c)繪示正質點極性圖案,亦即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所有的顏色質點以及所有的極性延伸部均具有正極性。相反地,圖7(d繪示負質點極性圖案,亦即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所有的顏色質點以及所有的極性延伸部均具有正極性。此外,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不具有極性。
[00100]圖7(e)繪示結合應用畫素圖樣710、720之顯示器750之局部。為求清楚表示,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7(e)中省略,而顯示器7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關係將在圖7(f)中繪示。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7(e),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顯示器750每個畫素列向上之畫素是由交替的畫素圖樣710與畫素圖樣720所構成。舉例來說,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是採用畫素圖樣710,而畫素P(1,0)是採用畫素圖樣720,且畫素P(2,0)(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710。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是採用畫素圖樣710,而畫素P(1,1)是採用畫素圖樣720,且畫素P(2,1)(未繪示)又是採 用畫素圖樣710。在同一畫素列向中,相鄰畫素中鄰接的元件裝置區域是垂直對齊,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未於圖7(e)中標示)。顯示器750的這些畫素列向是水平對齊,並於垂直方向彼此交錯,以使得任一畫素之極性延伸部是位於另一畫素之顏色質點之間。具體而言,畫素P(0,1)之極性延伸部PER_2_1是位於畫素P(0,0)之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之間。類似地,畫素P(0,0)之極性延伸部PER_3_1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之間。
[00101]所有在同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相同的極性,然而,相鄰兩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相反的極性。舉例而言,當第零畫素列向上的畫素為正質點極性圖案時,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便為負質點極性圖案時。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第零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便為負質點極性圖案時,且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則為正質點極性圖案時。一般而言,序數為偶數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序數為奇數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此種列極性的排列方式便是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的一個範例,且其經常被簡稱為”列反轉”。在顯示器750中,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710,而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720。再者,當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為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為第二質點極性圖案。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元件裝置區域的寬 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102]如圖7(e)應用前述之畫素圖樣所示,相較於鄰接之極性元件而言,顯示器750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由於相同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且交替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反的極性,所以顯示器750是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
[00103]圖7(f)繪示顯示器750的相同局部,而如圖7(e)所示(即畫素P(0,0)、P(1,0)、P(0,1)、P(1,1))。此外,圖7(f)更包括畫素P(0,2)、P(1,2)的局部。圖7(f)特別強調顯示器7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所以為求清楚表示,部分畫素細節(如在圖7(e)中所示顏色質點的標號與極性符號)將在圖7(f)中省略。再者,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7(f),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圖7(f)繪示出源極線S_0_1、S_0_2、S_0_3、S_1_1、S_1_2、S_1_3與閘極線G_0、G_1、G_2。一般而言,源極線S_X_Z與閘極線G_Y是對應畫素P(X,Y)之顏色分量CC_Z。電晶體的源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而電晶體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且電晶體的汲極端是耦接至不同顏色分量之電極。為求簡明,顯示器750中的電晶體將標示為電晶體T(S_X_Z,G_Y),其中S_X_Z表為連接至電晶體的源極線,而G_Y表為連接至電晶體的閘極線。亦即,圖7(f)中的電晶體751於此便以電晶體T(S_1_3,G_1)表示,而這是因為電晶體751的源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S_1_3,且電晶體751 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1。每個電晶體是位在某個元件裝置區域內。具體而言,電晶體T(S_X_Z,G_Y)便是位在畫素P(X,Y)之元件裝置區域DCA_Z內。此外,電極的連接是以粗黑線繪示。以畫素P(0,1)為例,畫素P(0,1)是由閘極線G_1以及源極線S_0_1、S_0_2、S_0_3所控制,而電晶體T(S_0_1,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1的電極。類似地,電晶體T(S_0_2,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2的電極,而電晶體T(S_0_3,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3的電極。再者,電晶體T(S_0_1,G_1)、T(S_0_2,G_1)、T(S_0_3,G_1)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1,而電晶體T(S_0_1,G_1)、T(S_0_2,G_1)、T(S_0_3,G_1)的源極端是分別耦接至源極線S_0_1、S_0_2、S_0_3。類似地,畫素P(1,1)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1與源極線S_1_1、S_1_2、S_1_3,而畫素P(0,0)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0與源極線S_0_1、S_0_2、S_0_3,且畫素P(1,0)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0與源極線S_1_1、S_1_2、S_1_3。
[00104]當顯示器進行操作時,每次僅有一條閘極線會啟動,且在此作用的閘極線上的所有電晶體會藉由正向閘極脈衝而呈現導通的狀態,至於在其他閘極線上的電晶體則會因為接地的非啟動閘極線而呈現斷路的狀態。此外,所有的源極線均會同時啟動,而每條源極線會提供影像資料至啟動列向上的電晶體,其中啟動列向是由啟動閘極線所控制。
[00105]圖8(a)、8(b)繪示畫素圖樣8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81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 710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81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是排成一列,並分別包圍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此外,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是分別水平對齊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並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上方。
[00106]如前所述,相較於鄰接之顏色質點而言,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3、CD_2_1、CD_3_3而言,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8(e),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之極性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的極性相反。
[00107]圖8(a)繪示畫素圖樣8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所有的開關元件、顏色質點以及極性延伸部均具有正極性。再者,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亦具有正極性,然而,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是具有負極性。圖8(b)繪示畫素圖樣8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所有的開關元件、顏色質點以及極性延伸部均具有負極性。再者,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亦具有負極性,然而,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是具有正極性。由於所有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所以關 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是耦接至另一畫素以接收極性,而此耦接方式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12、814表示。具體而言,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12是將關聯質點AD_1_2的電極耦接至另一畫素之顏色質點的電極,其中此顏色質點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3、CD_3_3之間。類似地,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14是將關聯質點AD_3_2的電極耦接至另一畫素之顏色質點的電極,其中此顏色質點是位於顏色質點CD_3_3右邊。此外,關聯質點AD_2_1是藉由耦接至關聯質點AD_3_2的電極以接收極性。相反地,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具有與開關元件SE_1、SE_2、SE_3相同的極性。因此,在畫素圖樣810中,關聯質點AD_1_1、AD_3_1之電極是分別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SE_3,而關聯質點AD_2_2、AD_3_1之電極是耦接至關聯質點AD_1_1。
[00108]圖8(c)、8(d)繪示畫素圖樣82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82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720(如圖7(c)、7(d)所示)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82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是排成一列,並分別包圍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此外,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是分別水平對齊於關聯質點AD_1_1、 AD_2_1、AD_3_1,並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上方。
[00109]如前所述,相較於鄰接之顏色質點而言,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1、CD_2_3、CD_3_1而言,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8(e),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之極性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的極性相反。
[00110]圖8(c)繪示畫素圖樣82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所有的開關元件、顏色質點以及極性延伸部均具有正極性。再者,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亦具有正極性,然而,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是具有負極性。圖8(d)繪示畫素圖樣8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所有的開關元件、顏色質點以及極性延伸部均具有負極性。再者,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亦具有負極性,然而,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是具有正極性。由於所有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所以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是耦接至另一畫素以接收極性,而此耦接方式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18、822表示。具體而言,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18是將關聯質點AD_2_2的電極耦接至另一畫素之顏色質點的電極,其中此顏色質點是位於顏色質點CD_2_3右邊。此外,關聯質點AD_1_1是藉由耦接至關聯質點AD_2_2的電極以接收極性。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22是將關聯質點AD_3_1的電極耦接至另一畫素之關聯質點的電極,其中此關聯質點是位 於關聯質點AD_3_2右邊。相反地,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具有與開關元件SE_1、SE_2、SE_3相同的極性。因此,在畫素圖樣820中,關聯質點AD_2_1之電極是分別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而關聯質點AD_3_2之電極是耦接至關聯質點AD_2_1以接收極性,且關聯質點AD_1_2可耦接至畫素圖樣820中任一個開關元件以接收極性。然而,在圖8(c)、8(d)之實施例中,銦錫氧化物連接件816是將關聯質點AD_1_2的電極耦接至另一畫素之關聯質點的電極,其中此關聯質點是位於關聯質點AD_1_1左邊。
[00111]圖8(e)繪示結合應用畫素圖樣810、820之顯示器850之局部。由於顯示器8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等同圖7(f)所繪示顯示器7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因此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8(e)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8(e),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顯示器850每個畫素列向上之畫素是由交替的畫素圖樣810與畫素圖樣820所構成。舉例來說,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是採用畫素圖樣810,而畫素P(1,0)是採用畫素圖樣820,且畫素P(2,0)(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810。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是採用畫素圖樣810,而畫素P(1,1)是採用畫素圖樣820,且畫素P(2,1)(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810。在同一畫素列向中,相鄰畫素中鄰接的元件裝置區域是垂直對齊,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直點間距HDS1(未於圖8(e)中標示)。顯 示器850的這些畫素列向是水平對齊,並於垂直方向彼此交錯,以使得任一畫素之極性延伸部是位於另一畫素之顏色質點之間。舉例而言,畫素P(0,1)之極性延伸部PER_2_1是位於畫素P(0,0)之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之間。類似地,畫素P(0,0)之極性延伸部PER_3_1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之間。
[00112]所有在同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相同的極性,然而,相鄰兩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相反的極性。舉例而言,當第零畫素列向上的畫素為正質點極性圖案時,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便為負質點極性圖案時。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第零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便為負質點極性圖案時,且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則為正質點極性圖案時。一般而言,序數為偶數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序數為奇數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此種列極性的排列方式便是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的一個範例,且其經常被簡稱為”列反轉”。在顯示器850中,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810,而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820。再者,當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為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為第二質點極性圖案。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關聯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此高度39μm是特別指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這是因為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是包圍開關元件SE_1、SE_2、SE_3。 至於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可為4μm,且圖示僅為示意,並非依實際尺寸繪示),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113]如圖8(e)應用前述之畫素圖樣所示,相較於鄰接之極性元件而言,顯示器850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由於相同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且交替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反的極性,所以顯示器850是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
[00114]圖9(a)、9(b)繪示畫素圖樣9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91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410(如圖4(a)、4(b)所示)非常類似,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具體而言,畫素圖樣910中顏色分量(即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均如同畫素圖樣410而位於相同的位置,此外,開關元件SE_1、SE_3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亦如同畫素圖樣410而位於相同的位置。然而,在畫素圖樣910中,開關元件SE_2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位於顏色分量CC_2上方。如此一來,不同於之前的畫素圖樣410,畫素圖樣910之開關元件是位於多個列向上。如前所述,每個列向上的開關元件會耦接至某個閘極線。再者,每次僅有一條閘極線會啟動。所以對於畫素圖樣910而言,開關元件SE_2的啟動時間會不同於開關元件SE_1、SE_3的啟動時間。一種適用於畫素圖樣910之驅動機制已於美國專利第11/751469號申請案中詳加揭露,而此由Hiap L. Ong.所發明之申請案標題為『應用於液晶顯示器之低成 本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Low Cost Switching Element Point Inversion Driving Schem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並於此列式為參考案件。再者,此驅動機制是繪示於圖9(f)。在圖9(a)繪示之畫素圖樣910的正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正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負極性。在圖9(b)繪示之畫素圖樣910的負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負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正極性。
[00115]圖9(c)、9(d)繪示畫素圖樣92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92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410(如圖4(a)、4(b)所示)非常類似,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具體而言,畫素圖樣920中顏色分量(即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均如同畫素圖樣410而位於相同的位置,此外,開關元件SE_2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亦如同畫素圖樣410而位於相同的位置。然而,在畫素圖樣920中, 開關元件SE_1、SE_3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是分別位於顏色分量CC_1、CC_3上方。如此一來,如同於之前的畫素圖樣910,畫素圖樣920之開關元件是位於多個列向上。在圖9(c)繪示之畫素圖樣920的正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正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負極性。在圖9(d)繪示之畫素圖樣920的負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CD_3_3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PER_3_2)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負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正極性。
[00116]圖9(e)繪示結合應用畫素圖樣910、920之顯示器950之局部。為求清楚表示,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9(e)中省略,而顯示器9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關係將在圖9(f)中繪示。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9(e),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顯示器950每個畫素列向上之畫素是由交替的畫素圖樣910與畫素圖 樣920所構成。舉例來說,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是採用畫素圖樣910,而畫素P(1,0)是採用畫素圖樣920,且畫素P(2,0)(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910。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是採用畫素圖樣910,而畫素P(1,1)是採用畫素圖樣920,且畫素P(2,1)(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910。位於顯示器950之同一畫素列向上的相鄰畫素是垂直對齊,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未於圖9(e)中標示)。然而,第一個畫素之第一個顏色分量的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第二個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其中第二個畫素是位於第一個畫素左邊。舉例而言,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之間。類似地,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2、CD_3_3之間。
[00117]在同一畫素行向中,這些畫素之顏色分量是水平對齊。然而,這些畫素之元件裝置區域是在水平方向彼此交錯。具體而言,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頂部的元件區域裝置(與開關元件)是垂直對齊於位於第二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底部的元件區域裝置(與開關元件),其中第二畫素列向是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方。舉例而言,畫素P(0,0)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垂直對齊於畫素P(0,1)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更進一步而言,畫素P(0,0)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位於畫素P(0,1)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之間。
[00118]每個畫素行向上的畫素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 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行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行向中,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再者,每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亦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在顯示器950中,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910,而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920。再者,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加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由於此畫素圖樣的本質,顯示器950之每個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亦即顯示器950是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每個元件裝置區域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119]如圖9(e)應用前述之畫素圖樣所示,相較於鄰接之極性元件而言,顯示器950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
[00120]圖9(f)繪示顯示器950的相同局部,而如圖9(e) 所示(即畫素P(0,0)、P(1,0)、P(0,1)、P(1,1))。然而,圖9(f)特別強調顯示器9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所以為求清楚表示,部分畫素細節(如在圖9(e)中所示顏色質點的標號與極性符號)將在圖9(f)中省略。再者,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9(f),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圖9(f)繪示出源極線S_0_1、S_0_2、S_0_3、S_1_1、S_1_2、S_1_3與閘極線G_0、G_1、G_2。一般而言,源極線S_X_Z與閘極線G_Y是對應畫素P(X,Y)之顏色分量CC_Z。電晶體的源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而電晶體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且電晶體的汲極端是耦接至不同顏色分量之電極。為求簡明,顯示器950中的電晶體將標示為電晶體T(S_X_Z,G_Y),其中S_X_Z表為連接至電晶體的源極線,而G_Y表為連接至電晶體的閘極線。亦即,圖9(f)中的電晶體951於此便以電晶體T(S_1_3,G_1)表示,而這是因為電晶體951的源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S_1_3,且電晶體951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1。每個電晶體是位在某個元件裝置區域內。具體而言,電晶體T(S_X_Z,G_Y)便是位在畫素P(X,Y)之元件裝置區域DCA_Z內。此外,電極的連接是以粗黑線繪示。以畫素P(0,1)為例,畫素P(0,1)是由閘極線G_1以及源極線S_0_1、S_0_2、S_0_3所控制,而電晶體T(S_0_1,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1的電極。類似地,電晶體T(S_0_2,G_2)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2的電極,而電晶體T(S_0_3,G_1)的汲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3的電極。再者,電晶體T(S_0_1,G_1)、T(S_0_3,G_1)的閘極端是耦接 至閘極線G_1,而,電晶體T(S_0_2,G_2)的閘極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2。電晶體T(S_0_1,G_1)、T(S_0_2,G_1)、T(S_0_3,G_1)的源極端是分別耦接至源極線S_0_1、S_0_2、S_0_3。類似地,畫素P(1,1)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1、G_2與源極線S_1_1、S_1_2、S_1_3,而畫素P(0,0)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0、G_1與源極線S_0_1、S_0_2、S_0_3,且畫素P(1,0)的構件是耦接至閘極線G_0、G_1與源極線S_1_1、S_1_2、S_1_3。
[00121]如前所述,每次僅有一條閘極線會啟動,且在此作用的閘極線上的所有電晶體會藉由正向閘極脈衝而呈現導通的狀態,至於在其他閘極線上的電晶體則會因為接地的非啟動閘極線而呈現斷路的狀態。此外,所有的源極線均會同時啟動,而每條源極線會提供影像資料至啟動列向上的電晶體,其中啟動列向是由啟動閘極線所控制。然而,顯示器950中之每個畫素是由兩個閘極線所控制,因此在顯示器950之畫素結構中,一種特定的驅動機制是用來同步源極資料。具體而言,延遲源極訊號S_0_2_D、S_1_1_D、S_1_3_D(delayed source signal)是分別輸入至源極線S_0_2、S_1_1、S_1_3,而藉由延遲線或是其他習知電路可將一般輸入至源極線S_0_2、S_1_1、S_1_3(如圖4(e)所示)的源極訊號轉換為延遲源極訊號S_0_2_D、S_1_1_D、S_1_3_D,且延遲的時間等於一個列向的更新時間(refresh period)。在本應用之一實施例中,延遲源極訊號是由正常的源極訊號所轉變生成,所以在本發明之此新穎的驅動機制中,即無需更改驅動電路以及控制器的設計。 在本應用之另一實施例中,延遲源極訊號是由時間控制器所產生,所以在本發明之此新穎的驅動機制中,亦無需更改驅動電路以及控制器的設計。如前所述,此新穎之驅動機制已於美國專利第11/751469號申請案中詳加揭露,而此申請案標題為『應用於液晶顯示器之低成本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
[00122]圖9(g)、9(h)繪示畫素圖樣96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而其為畫素圖樣910之變形,其中畫素圖樣960之每個顏色分量具有兩個顏色質點。畫素圖樣96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910(如圖9(a)、9(b)所示)非常類似,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具體而言,在畫素圖樣960中,每個顏色分量包括兩個顏色質點與一個極性延伸部。畫素圖樣960之每個顏色分量之兩個顏色質點是排成一行,並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1。畫素圖樣960之每個顏色分量包括一個極性延伸部(如PER_1_1),且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顏色質點的左邊。顏色分量之極性延伸部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中間,並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具體而言,在畫素圖樣960的第一個畫素分量中,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顏色質點CD_1_2,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是水平對齊。此外,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的左邊,並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2_1、CD_2_2中間。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 質點寬度CDW。
[00123]相對於顏色分量而言,畫素圖樣960中之開關元件與元件裝置區域是排列成如同畫素圖樣910中之相同佈局。具體而言,開關元件SE_1、SE_3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是分別位於顏色分量CC_1、CC_3下方,而開關元件SE_2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位於顏色分量CC_2上方。如前所述,每個列向中的開關元件是耦接至單個閘極線,再者,每次僅有一條閘極線會啟動。所以對於畫素圖樣960而言,開關元件SE_2的啟動時間會不同於開關元件SE_1、SE_3的啟動時間。如此一來,應用畫素圖樣960之顯示器便可採用前述應用畫素圖樣910之顯示器所採用之驅動機制。在圖9(g)繪示之畫素圖樣960的正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正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負極性。在圖9(h)繪示之畫素圖樣960的負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負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正極性。
[00124]圖9(i)、9(j)繪示畫素圖樣970之正質點極性圖 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97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920(如圖9(c)、9(d)所示)非常類似,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具體而言,在畫素圖樣970中,每個顏色分量具有兩個顏色質點與一個極性延伸部,而有別於畫素圖樣920之三個顏色質點與兩個極性延伸部。畫素圖樣970之每個顏色分量之兩個顏色質點是排成一行,並垂直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1。畫素圖樣970之每個顏色分量包括一個極性延伸部(如PER_1_1),且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顏色質點的左邊。顏色分量之極性延伸部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中間,並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此外,相對於顏色分量而言,畫素圖樣970中之開關元件與元件裝置區域是排列成如同畫素圖樣920中之相同佈局。具體而言,開關元件SE_1、SE_3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是分別位於顏色分量CC_1、CC_3上方,而開關元件SE_2與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位於顏色分量CC_2下方。如前所述,每個列向中的開關元件是耦接至單個閘極線,所以如同畫素圖樣960,畫素圖樣970的開關元件亦是位於多個列向上。在圖9(i)繪示之畫素圖樣970的正質點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正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負極性。在圖9(j)繪示之畫素圖樣970的負質點 極性圖案中,顏色分量CC_1(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與極性延伸部PER_1_1)、顏色分量CC_3(即顏色質點CD_3_1、CD_3_2與極性延伸部PER_3_1)以及開關元件SE_1、SE_3具有負極性,而顏色分量CC_2(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與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開關元件SE_2具有正極性。
[00125]圖9(k)繪示結合應用畫素圖樣960、970之顯示器980之局部。為求清楚表示,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9(k)中省略,而顯示器97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關係實際上等同如圖9(f)繪示之顯示器9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關係。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9(k),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顯示器980每個畫素列向上之畫素是由交替的畫素圖樣960與畫素圖樣970所構成。舉例來說,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是採用畫素圖樣960,而畫素P(1,0)是採用畫素圖樣970,且畫素P(2,0)(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960。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是採用畫素圖樣960,而畫素P(1,1)是採用畫素圖樣970,且畫素P(2,1)(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960。在同一畫素列向中,相鄰畫素中鄰接的元件裝置區域是垂直對齊,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未於圖9(k)中標示)。然而,第一個畫素之第一個顏色分量的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第二個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其中第二個畫素是位於第一個畫素左邊。舉例而言,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位於 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之間。
[00126]在同一畫素行向中,這些畫素之顏色分量是水平對齊。然而,這些畫素之元件裝置區域是在水平方向彼此交錯。具體而言,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頂部的元件區域裝置(與開關元件)是垂直對齊於位於第二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底部的元件區域裝置(與開關元件),其中第二畫素列向是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方。舉例而言,畫素P(0,0)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垂直對齊於畫素P(0,1)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更進一步而言,畫素P(0,0)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位於畫素P(0,1)的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3之間。
[00127]每個畫素行向上的畫素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行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行向中,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再者,每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亦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在顯示器980中,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960,而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970。再者,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加序數Y 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由於此畫素圖樣的本質,顯示器980之每個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亦即顯示器980是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9μm,而每個元件裝置區域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128]如圖9(k)應用前述之畫素圖樣所示,相較於鄰接之極性元件而言,顯示器980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
[00129]圖10(a)、10(b)繪示畫素圖樣10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101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910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101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2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1_3,並位於顏色質點CO_1_3下方,而關聯質點AD_1_1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1_2,並位於關聯質點AD_1_2下方。關聯質點AD_2_1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2_1,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1上方,而關聯質點AD_2_2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2_1,並位於關聯質點AD_2_1上方。關聯質點AD_3_2是水平對 齊顏色質點CD_3_3,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3下方,而關聯質點AD_3_1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3_2,並位於關聯質點AD_3_2下方。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內。
[00130]如前所述,當與鄰接之顏色質點比較時,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3、CD_2_1、CD_3_3而言,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10(e),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之極性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的極性相反。
[00131]圖10(a)繪示畫素圖樣10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
[00132]圖10(b)繪示畫素圖樣101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 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
[00133]為接收適當的極性,關聯質點AD_1_1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而關聯質點AD_1_2之電極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2_3之電極(即為顏色分量CC_2之電極)。關聯質點AD_2_1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12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而關聯質點AD_2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11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關聯質點AD_3_1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3,而關聯質點AD_3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13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
[00134]圖10(c)、10(d)繪示畫素圖樣102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102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920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102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1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1_1,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1上方,而關聯質點AD_1_2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1_1,並位於關聯質點AD_1_1上方。關聯質點AD_2_2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2_3,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3下方,而關聯質點AD_2_1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2_2,並位於關聯質點AD_2_2下方。關聯質點AD_3_1是水平對 齊顏色質點CD_3_1,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1上方,而關聯質點AD_3_2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3_1,並位於關聯質點AD_3_1上方。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內。
[00135]如前所述,當與鄰接之顏色質點比較時,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1、CD_2_3、CD_3_1而言,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10(e),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之極性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的極性相反。
[00136]圖10(c)繪示畫素圖樣102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
[00137]圖10(d)繪示畫素圖樣102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3_1、PER_3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 極性延伸部PER_2_1、PER_2_2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
[00138]為接收適當的極性,關聯質點AD_1_1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22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而關聯質點AD_1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21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關聯質點AD_2_2之電極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3_3之電極(即為顏色分量CC_3之電極),而關聯質點AD_2_1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關聯質點AD_3_1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24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而關聯質點AD_3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23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
[00139]圖10(e)繪示結合應用畫素圖樣1010、1020之顯示器1050之局部。由於顯示器10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等同圖9(f)所繪示顯示器9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因此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10(e)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10(e),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顯示器1050每個畫素列向上之畫素是由交替的畫素圖樣1010與畫素圖樣1020所構成。舉例來說,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是採用畫素圖樣1010,而畫素P(1,0)是採用畫素圖樣1020,且畫素P(2,0)(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1010。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是採用畫素圖樣1010,而畫素P(1,1)是採用畫素圖樣1020,且畫素P(2,1)(未繪示)又是採 用畫素圖樣1010。在同一畫素列向中,顯示器1050之畫素是垂直對齊,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未於圖10(e)中標示)。然而,第一個畫素之第一個顏色分量的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第二個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其中第二個畫素是位於第一個畫素左邊。舉例而言,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之間,而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2、CD_3_3之間。
[00140]在同一畫素行向中,這些畫素之顏色分量是水平對齊。然而,這些畫素之關聯質點是在水平方向彼此交錯。具體而言,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頂部的關聯質點(與開關元件)是垂直對齊於位於第二畫素列向上的畫素底部的關聯質點(與開關元件),其中第二畫素列向是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方。亦即,這些關聯質點形成兩列。舉例而言,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1是垂直對齊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1、AD_3_1。更進一步而言,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2是垂直對齊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2、AD_3_2。此外,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1是位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1、AD_3_1之間,而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2是位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2、AD_3_2之間。
[00141]每個畫素行向上的畫素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行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0,1)具有負質點 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行向中,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再者,每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亦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在顯示器1050中,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1010,而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1020。再者,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加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由於此畫素圖樣的本質,顯示器1050之每個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相同的極性,而每個相鄰列向上的開關元件便具有相反的極性,亦即顯示器1050是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9μm,而每個關聯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此高度39μm是特別指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這是因為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是包圍開關元件SE_1、SE_2、SE_3。至於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可為4μm,且圖示僅為示意,並非依實際尺寸繪示),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142]如圖10(e)應用前述之畫素圖樣所示,相較於鄰接之極性元件而言,顯示器1050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 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
[00143]圖10(g)、10(h)繪示畫素圖樣106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為保持圖9(g)-9(k)與圖10(g)-10(k)之間的一致性,請注意說明書沒有繪示圖10(f)。畫素圖樣106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960(如圖9(g)、9(h)所示)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106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2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1_2,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下方,而關聯質點AD_1_1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1_2,並位於關聯質點AD_1_2下方。關聯質點AD_2_1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2_1,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1上方,而關聯質點AD_2_2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2_1,並位於關聯質點AD_2_1上方。關聯質點AD_3_2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3_2,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2下方,而關聯質點AD_3_1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3_2,並位於關聯質點AD_3_2下方。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內。
[00144]如前所述,當與鄰接之顏色質點比較時,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2、CD_2_1、CD_3_2而言,關聯質點AD_1_2、 AD_2_1、AD_3_2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10(k),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之極性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的極性相反。
[00145]圖10(g)繪示畫素圖樣106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3_1、CD_3_2、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3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
[00146]圖10(h)繪示畫素圖樣106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3_1、CD_3_2、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3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
[00147]為接收適當的極性,關聯質點AD_1_1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1,而關聯質點AD_1_2之電極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2_2之電極(即為顏色分量CC_2之電極)。關聯質點AD_2_1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61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而關聯質點AD_2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62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關聯質點AD_3_1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 SE_3,而關聯質點AD_3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63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
[00148]圖10(i)、10(j)繪示畫素圖樣107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1070之佈局與畫素圖樣970(如圖9(i)、9(j)所示)近乎相同,而為求簡潔僅敘述其差異部分。在畫素圖樣1070中,每個元件裝置區域是被兩個關聯質點所取代,亦即元件裝置區域DCA_1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1_1、AD_1_2,而元件裝置區域DCA_2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2_1、AD_2_2,且元件裝置區域DCA_3是被取代成關聯質點AD_3_1、AD_3_2。具體而言,關聯質點AD_1_1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1_1,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1上方,而關聯質點AD_1_2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1_1,並位於關聯質點AD_1_1上方。關聯質點AD_2_2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2_2,並位於顏色質點CD_2_2下方,而關聯質點AD_2_1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2_2,並位於關聯質點AD_2_2下方。關聯質點AD_3_1是水平對齊顏色質點CD_3_1,並位於顏色質點CD_3_1上方,而關聯質點AD_3_2是水平對齊關聯質點AD_3_1,並位於關聯質點AD_3_1上方。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別位於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內。
[00149]如前所述,當與鄰接之顏色質點比較時,極性元件應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相較於顏色質點CD_1_1、CD_2_2、CD_3_1而言,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應分別具有相反的極性。為更加解釋清楚圖10(k),關聯質點AD_1_2、AD_2_1、AD_3_2之極性 亦應分別與關聯質點AD_1_1、AD_2_2、AD_3_1的極性相反。
[00150]圖10(i)繪示畫素圖樣107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3_1、CD_3_2、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3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
[00151]圖10(j)繪示畫素圖樣107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其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3_1、CD_3_2、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3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2、AD_2_2、AD_3_2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極性延伸部PER_2_1以及關聯質點AD_1_1、AD_2_1、AD_3_1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
[00152]為接收適當的極性,關聯質點AD_1_1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71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而關聯質點AD_1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72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關聯質點AD_2_2之電極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3_3之電極(即為顏色分量CC_3之電極),而關聯質點AD_2_1之電極是耦接至開關元件SE_2。關聯質點AD_3_1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73而耦接至另一畫素之極性源頭,而關聯質點AD_3_2之電極是藉由銦錫氧化物連接件1074而耦接至另 一畫素之極性源頭。
[00153]圖10(k)繪示結合應用畫素圖樣1060、1070之顯示器1080之局部。由於顯示器108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等同圖9(f)所繪示顯示器950之閘極線與源極線的連接方式,因此供給開關元件電源之閘極線與源極線將在圖10(k)中省略。為使更加清楚說明每個畫素,每個畫素的背景區域是用陰影表示,而此陰影僅用於解釋圖10(k),且並無任何功能上的意義。顯示器1080每個畫素列向上之畫素是由交替的畫素圖樣1060與畫素圖樣1070所構成。舉例來說,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是採用畫素圖樣1060,而畫素P(1,0)是採用畫素圖樣1070,且畫素P(2,0)(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1060。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是採用畫素圖樣1060,而畫素P(1,1)是採用畫素圖樣1070,且畫素P(2,1)(未繪示)又是採用畫素圖樣1060。在同一畫素列向中,顯示器1080之畫素是垂直對齊,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未於圖10(k)中標示)。然而,第一個畫素之第一個顏色分量的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第二個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其中第二個畫素是位於第一個畫素左邊。舉例而言,畫素P(1,1)之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位於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1、CD_3_2之間。
[00154]在同一畫素行向中,這些畫素之顏色分量是水平對齊。然而,這些畫素之關聯質點是在水平方向彼此交錯。具體而言,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的畫素頂部的關聯質點(與開關元件)是垂直對齊於位於第二畫素列向上的畫素 底部的關聯質點(與開關元件),其中第二畫素列向是位於第一畫素列向上方。亦即,這些關聯質點形成兩列。舉例而言,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1是垂直對齊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1、AD_3_1。更進一步而言,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2是垂直對齊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2、AD_3_2。此外,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1是位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1、AD_3_1之間,而畫素P(0,0)的關聯質點AD_2_2是位於畫素P(0,1)的關聯質點AD_1_2、AD_3_2之間。
[00155]每個畫素行向上的畫素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行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行向中,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再者,每個畫素列向上的畫素亦是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舉例而言,在第零畫素列向中,畫素P(0,0)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0)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類似地,在第一畫素列向中,畫素P(0,1)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而畫素P(1,1)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在顯示器1080中,當序數X為偶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1060,而當序數X為奇數時,畫素P(X,Y)是採用畫素圖樣1070。再者,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加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由於此畫素圖樣的本質,顯示器1080之每個列向上的開關元件具有 相同的極性,而每個相鄰列向上的開關元件便具有相反的極性,亦即顯示器1080是採用開關元件列反轉驅動機制。在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中,每個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9μm,而每個關聯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39μm,且水平質點間距與垂直質點間距均為4μm。
[00156]如圖10(k)應用前述之畫素圖樣所示,相較於鄰接之極性元件而言,顯示器1080之顏色質點具有相反的極性。如此一來,便可增強每個顏色分量中的邊緣電場以形成多個液晶領域。
[00157]圖11(a)~11(g)繪示應用於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之額外之顏色分量。圖11(a)~11(g)之顏色分量可搭配前述之元件裝置區域、關聯質點以及開關元件佈局共同應用。
[00158]圖11(a)繪示顏色分量1110。在圖11(a)中,為求圖示清楚,虛線是用來標示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之間的”邊界”。然而,在本發明大部分的實施例中,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是共享一個連續電極以降低製作成本。如圖11(a)所示,顏色分量1110之三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右方。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 CD_1_3中間。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極性延伸部的寬度為37μm、高度為6μm。
[00159]圖11(b)繪示顏色分量1120。如圖11(b)所示,顏色分量1120之三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是水平對齊。由於極性延伸部同時向顏色質點的第一側(side)與第二側延伸,所以顏色分量1120不同於前述之顏色分量。具體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右方,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
[00160]圖11(c)繪示顏色分量1130,而顏色分量1130包括三個極性延伸部。如圖11(c)所示,顏色分量1130之三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1_3是延伸至顏色質點(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行向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極性延伸部PER1_3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下方,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3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下方的距離便等同於極性延伸部PER_1_2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下方的距離。極性延伸部PER1_1、PER1_2、PER_1_3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
[00161]圖11(d)繪示顏色分量1140,而顏色分量1140包括四個極性延伸部。如圖11(d)所示,顏色分量1140之三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每個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 質點CD_1_1、CD_1_2、CD_1_3是水平對齊。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PER_1_3、PER_1_4是延伸至顏色質點(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行向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極性延伸部PER1_3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下方,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3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下方的距離便等同於極性延伸部PER_1_2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下方的距離。極性延伸部PER1_4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上方,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4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1上方的距離便等同於極性延伸部PER_1_1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的距離。極性延伸部PER1_1、PER1_2、PER_1_3、PER_1_4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
[00162]圖11(e)繪示顏色分量1150,而顏色分量1150包括兩個顏色質點,而非三個顏色質點。如圖11(e)所示,顏色分量1150之兩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1、CD_1_2是水平對齊。顏色分量1150包括單個極性延伸部PER_1_1,而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 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極性延伸部PER_1_1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
[00163]圖11(f)繪示顏色分量1160,而顏色分量1160包括兩個顏色質點與兩個極性延伸部。如圖11(f)所示,顏色分量1160之兩個顏色質點是依序排成一行,而垂直鄰接的顏色質點會間隔垂直質點間距VDS1。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且顔色質點CD_1_1、CD_1_2是水平對齊。顏色分量1160包括第一個極性延伸部PER_1_1與第二個極性延伸部PER_1_2,其中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的右方,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的左方。極性延伸部PER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下方,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PER_1_2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下方的距離便等同於極性延伸部PER_1_1之延伸部位於顏色質點CD_1_1下方的距離。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
[00164]圖11(g)繪示顏色分量1170。顏色分量1170與顏色分量1110相似,其差別僅在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3是水平偏移顏色質點CD_1_2。具體而言,如圖11(g)所示,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1是向右水平偏移顏色質點CD_1_2一個水平質點位移量HDSh(horizontal dot shift, HDSh),且顏色質點CD_1_1是垂直間隔顏色質點CD_1_2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1。類似地,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鄰接並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然而顏色質點CD_1_3是向右水平偏移顏色質點CD_1_2一個水平質點位移量HDSh,且顏色質點CD_1_2是垂直間隔顏色質點CD_1_3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1。亦即在顏色分量1170中,垂直鄰接之顏色質點是彼此偏移一個水平質點位移量HDSh,而顏色分量1110中垂直鄰接之顏色質點是彼此水平對齊。
[00165]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_1_2是延伸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的右方。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中間,而極性延伸部PER_1_2是垂直位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中間。極性延伸部PER_1_1、PER1_2具有矩形形狀,而其高度小於垂直質點間距VDS1,且其寬度約略等於一個顏色質點寬度CDW。一般而言,極性延伸部的高度是4-6μm,且其寬度大約在4-6μm之間並小於顏色質點寬度CDW。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顏色質點的寬度為43μm、高度為47μm,而極性延伸部的寬度為 37μm、高度為6μm。在顏色分量1170中,兩個顏色質點CD_1_1、CD_1_3是以相同方向水平偏移顏色質點CD_1_2相同位移量。然而,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顏色質點可往不同方向偏移,並可偏移不同的距離。再者,前述(或後述)之極性延伸部之多種不同排列可與這些偏移之顏色質點搭配組合。
[00166]本發明之概念可包含多種不同變形之顏色分量。熟悉此項技藝者當可利用此處所述概念以定義出由顏色分量組成之畫素,其中顏色分量可具有不同形狀與數量之顏色質點,並具有不同數量之極性延伸部。舉例而言,其中一種變形之顏色分量便具有兩個顏色質點以及一個極性延伸部,其中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顏色質點之右方。在其他範例中,顏色分量可具有四個顏色質點以及三個極性延伸部。
[00167]再者,本發明許多的實施例可應用更複雜的極性延伸部。舉例而言,圖12(a)繪示顏色分量1210,而顏色分量1210具有複雜的極性延伸部PER_1_1。為求圖示清楚,虛線1215是用來標示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之間的”邊界”。然而,在本發明大部分的實施例中,顏色質點與極性延伸部是共享一個連續電極以降低製作成本。如圖12(a)所示,顏色分量1210具有陣列排列之八個顏色分量,而此陣列共有兩個行向,且每個行向具有四個顏色分量。此兩個行向是垂直對齊,亦即這八個顏色分量亦構成四個列向。這兩個行向是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1,而在同一行向上每個垂直相鄰的顏色質點是間隔一個垂直質點間 距VDS1。具體而言,在第一個行向中,顏色質點CD_1_1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2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2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3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3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4上方。在第二個行向中,顏色質點CD_1_5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6上方,而顏色質點CD_1_6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7上方,且顏色質點CD_1_7是位於顏色質點CD_1_8上方。(如前所述之標記符號『顏色質點CD_X_Y』,其中X是敘明畫素中之顏色分量CC_X,而Y是敘明顏色分量CC_X之顏色質點。)除了顏色質點CD_1_6、CD_1_7之間的空間外,這些顏色質點CD_1_1~CD_1_8是藉由顏色質點陣列外圍邊緣而電性耦接在一起。具體而言,顏色質點CD_1_7的右下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8的右上角;顏色質點CD_1_8的左下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4的右下角;顏色質點CD_1_4的左上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3的左下角;顏色質點CD_1_3的左上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2的左下角;顏色質點CD_1_2的左上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1的左下角;顏色質點CD_1_1的右上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5的左上角;顏色質點CD_1_5的右下角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6的右上角。為降低製作成本,這些顏色質點以及顏色質點之間的連接件可在單次金屬製程中形成。然而,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亦可採用多個不同製程步驟以形成這些顏色質點,並將這些顏色質點耦接起來。
[00168]在顏色分量1210中,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延伸至顏色質點的左方。(如前所述之標記符號『極性延伸 部PER_X_Y』,其中X是敘明畫素中之顏色分量CC_X,而Y是敘明顏色分量CC_X之極性延伸部。)不同於前述之極性延伸部,極性延伸部包括三個水平極性部(horizontal polarized region)(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與一個垂直極性部(vertical polarized region)(VPR_1_1_1)。在標記符號『水平極性部HPR_X_Y_Z』與『垂直極性部VPR_X_Y_Z』中,X是敘明顏色分量CC_X,而Y是敘明極性延伸部(如PER_X_Y),且Z敘明極性延伸部之極性延伸部之水平極性部或是垂直極性部。為求圖示清楚,在圖12(b)之顏色分量1210中,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是用陰影表示。類似地,在圖12(c)之顏色分量1210中,垂直極性部VPR_1_1_1是用陰影表示。極性延伸部PER_1_1是設計成搭配相鄰畫素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的空間(如圖13(a)、13(b)、13(c)所示)。如此一來,水平極性部HPR_1_1_2是耦接至顏色質點CD_1_2的左下角以及顏色質點CD_1_3的左上角,並延伸至這些顏色質點的左方。水平極性部HPR_1_1_2的長度約略小於兩個顏色質點寬度加上兩倍的水平質點間距HDS1。水平極性部HPR_1_1_1是垂直對齊於顏色質點CD_1_1、CD_1_2之間的位置,而水平極性部HPR_1_1_2是垂直對齊於顏色質點CD_1_2、CD_1_3之間的位置。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3間隔由顏色質點組成的第一行向約略大於水平質點間距HDS1,而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3的長度約略小於兩個顏色質點寬度加上水平質點間距HDS1。垂直極性部 VPR_1_1_1是水平位於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3中間,並自水平極性部HPR_1_1_1上方延伸至水平極性部HPR_1_1_3下方,且垂直極性部VPR_1_1_1的長度約略小於四個顏色質點高度加上三倍的垂直質點間距VDS1。在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中,顯示器畫素之一個顏色分量的高度與寬度分別為300μm與100μm,而顏色質點的高度與寬度分別為58.5μm與37.0μm,且水平質點間距HDS1與垂直質點間距VDS1均為12μm。此外,水平極性部HPR_1_1_2的長度為92μm,而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3的長度為78μm,且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的高度為4μm。垂直極性部VPR_1_1_1的長度為254μm,而垂直極性部VPR_1_1_1的寬度為4μm。
[00169]顏色分量1210可搭配如前述圖7(a)~7(f)、8(a)~8(e)、9(a)~9(f)、10(a)~10(e)之元件裝置區域、關聯質點以及開關元件驅動機制共同應用。舉例而言,圖13(a)、13(b)繪示畫素圖樣1310不同的質點極性圖案(標示為1310+與1310-),而應用畫素圖樣1310之顯示器可採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或是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
00170]畫素圖樣1310具有三個顏色分量CC_1、CC_2、CC_3,且為求圖示清楚,每個顏色分量是用不同的陰影表示。這三個顏色分量均具有與前述顏色分量1210相同的排列佈局,而此排列佈局是由顏色質點(八個顏色質點)以及極性延伸部(三個水平極性部與一個垂直極性部)所組成。對於每個顏色分量,畫素圖樣1310亦包括對應之開關 元件(標示成SE_1、SE_2、SE_3)。具體而言,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別耦接至顏色分量CC_1、CC_2、CC_3,且開關元件SE_1、SE_2、SE_3是排成一列。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是分別圍繞開關元件SE_1、SE_2、SE_3。具體而言,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亦是排成一列,並水平間隔一個水平質點間距HDS2,其中水平質點間距HDS2是不同於圖12(a)之水平質點間距HDS1。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之寬度約略等於兩倍顏色質點寬度加上水平質點間距HDS1。顏色分量CC_1、CC_2、CC_3是垂直對齊,並水平排成一列,其中顏色分量CC_1、CC_2、CC_3之顏色質點是分別水平對齊於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顏色分量之列向是垂直間隔元件裝置區域之列向一個垂直質點間距VDS2,其中垂直質點間距VDS2是不同於圖12(a)之垂直質點間距VDS1。
[00171]顏色分量CC_2之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顏色分量CC_1的顏色質點之間的空間。具體而言,垂直極性部VPR_2_1_1是位於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一個行向(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1_4)與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二個行向(即顏色質點CD_1_5、CD_1_6、CD_1_7、CD_1_8)之間。水平極性部HPR_2_1_1是位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一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1_1、CD_1_5)與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二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1_2、CD_1_6)之間。水平極性部HPR_2_1_2是位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二 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1_2、CD_1_6)與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三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1_3、CD_1_7)之間。水平極性部HPR_2_1_3是位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三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1_3、CD_1_7)與顏色分量CC_1之顏色質點之第四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1_4、CD_1_8)之間。
[00172]類似地,顏色分量CC_3之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顏色分量CC_2的顏色質點之間的空間。具體而言,垂直極性部VPR_3_1_1是位於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一個行向(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CD_2_4)與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二個行向(即顏色質點CD_2_5、CD_2_6、CD_2_7、CD_2_8)之間。水平極性部HPR_3_1_1是位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一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2_1、CD_2_5)與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二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2_2、CD_2_6)之間。水平極性部HPR_3_1_2是位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二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2_2、CD_2_6)與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三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2_3、CD_2_7)之間。水平極性部HPR_3_1_3是位顏色分量CC_2之顔色質點之第三個列向(即顔色質點CD_2_3、CD_2_7)與顏色分量CC_2之顏色質點之第四個列向(即顏色質點CD_2_4、CD_2_8)之間。
[00173]顏色質點、關聯質點、極性延伸部以及開關元件的極性是用”+”與”-”的符號標示。如此一來,在圖13(a)之畫素圖樣1310+之正質點極性圖案中,開關元件SE_1、 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1_4、CD_1_5、CD_1_6、CD_1_7、CD_1_8、CD_3_1、CD_3_2、CD_3_3、CD_3_4、CD_3_5、CD_3_6、CD_3_7、CD_3_8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1_1(包括垂直極性部VPR_1_1_1與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PER_3_1(包括垂直極性部VPR_3_1_1與水平極性部HPR_3_1_1、HPR_3_1_2、HPR_3_1_3)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顏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CD_2_4、CD_2_5、CD_2_6、CD_2_7、CD_2_8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2_1(包括垂直極性部VPR_2_1_1與水平極性部HPR_2_1_1、HPR_2_1_2、HPR_2_1_3)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此外,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不具極性。
[00174]圖13(b)繪示畫素圖樣1310-之負質點極性圖案。在負質點極性圖案中,開關元件SE_1、SE_3、顏色質點CD_1_1、CD_1_2、CD_1_3、CD_1_4、CD_1_5、CD_1_6、CD_1_7、CD_1_8、CD_3_1、CD_3_2、CD_3_3、CD_3_4、CD_3_5、CD_3_6、CD_3_7、CD_3_8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1_1(包括垂直極性部VPR_1_1_1與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PER_3_1(包括垂直極性部VPR_3_1_1與水平極性部HPR_3_1_1、HPR_3_1_2、HPR_3_1_3)均具有負極性,並標示為”-”,而開關元件SE_2、顔色質點CD_2_1、CD_2_2、CD_2_3、CD_2_4、CD_2_5、CD_2_6、CD_2_7、CD_2_8以及極性延伸部PER_2_1(包括垂直極性部VPR_2_1_1與水平極性 部HPR_2_1_1、HPR_2_1_2、HPR_2_1_3)均具有正極性,並標示為”+”。此外,元件裝置區域DCA_1、DCA_2、DCA_3不具極性。
[00175]應用如圖13(a)、13(b)之畫素圖樣1310之畫素可用於採用開關元件行反轉驅動機制或是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之顯示器。圖13(c)繪示顯示器1320之局部,而顯示器1320是如畫素圖樣1310之畫素P(0,0)、P(1,0)、P(2,0)、P(0,1)、P(1,1)、P(1,2)所組成,並採用開關元件點反轉驅動機制。圖13(c)亦繪示閘極線G_0、G_1以及源極線S_0_1、S_0_2、S_0_3、S_1_1、S_1_2、S_1_3、S_2_1、S_2_2、S_2_3。受制於空間有限,圖13(c)中的顏色質點是標示為"X_Y"而非"CD_X_Y"。在顯示器1320中,畫素的排列方式是位於同一畫素行向中的畫素是依序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且不同畫素行向中的畫素亦是依序交替採用正質點極性圖案與負質點極性圖案。如此一來,在第一畫素行向之畫素P(1,0)以及在第二畫素行向P(0,1)、P(2,1)便具有負質點極性圖案。為求圖示清楚,畫素P(0,1)、P(1,0)、P(2,1)是用陰影表示。在第一畫素行向之畫素P(0,0)、P(2,0)以及在第二畫素行向P(1,1)便具有正質點極性圖案。然而,當換到下一個圖框後,所有的畫素均會切換其質點極性圖案。一般而言,當序數X加序數Y為奇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一質點極性圖案,而當序數X加序數Y為偶數時,畫素P(X,Y)具有第二質點極性圖案。
[00176]再者,在每一畫素列向中,第一個顏色分量之 極性延伸部是置放於鄰接畫素之第三個顏色分量的顏色質點之間。如此一來,詳細檢視顯示器1320便可發現若一個顏色質點具有第一極性,則相鄰的極性元件便會具有第二極性。舉例而言,畫素P(0,1)之顏色質點CD_3_6具有負極性,所以畫素P(1,1)之顏色質點CD_1_2、畫素P(1,1)之垂直極性部VPR_1_1_1以及畫素P(1,1)之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2便具有正極性。
[00177]圖13(c)亦繪示源極線S_0_1、S_0_2、S_0_3、S_1_1、S_1_2、S_1_3、S_2_1、S_2_2、S_2_3以及閘極線G_0、G_1。一般而言,源極線S_X_Z與閘極線G_Y是對應畫素P(X,Y)之顏色分量CC_Z。具體而言,對於畫素P(X,Y)中的開關元件SE_Z而言,開關元件SE_Z之第一個電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S_X_Z,而開關元件SE_Z之第二個電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Z,且開關元件SE_Z之控制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Y。舉例而言,畫素P(0,1)是由閘極線G_Y與源極線S_0_1、S_0_2、S_0_3所控制,其中開關元件SE_1之第一個電極端是耦接至源極線S_0_1,而電開關元件SE_1之第二個電極端是耦接至顏色分量CC_1,且開關元件SE_1之控制端是耦接至閘極線G_1。本發明之實施例是以金氧半電晶體(MOS transistor)作為開關元件,亦即金氧半電晶體的源極端等同開關元件之第一個電極端,而金氧半電晶體的汲極端等同開關元件之第二個電極端,且金氧半電晶體的閘極端等同開關元件之控制端。
[00178]在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中,顯示器畫素之一個顏色分量的高度與寬度分別為300μm與100μm,而顏色質 點的高度與寬度分別為58.5μm與37.0μm。水平質點間距HDS1(如圖12(a)所示)為12μm,而水平質點間距HDS2為14μm。垂直質點間距VDS1(如圖12(a)所示)為12μm,而垂直質點間距VDS2為4μm。此外,水平極性部HPR_1_1_2的長度為92μm,而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3的長度為78μm,且水平極性部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的高度為4μm。垂直極性部VPR_1_1_1的長度為254μm,而垂直極性部VPR_1_1_1的寬度為4μm。
[00179]儘管依據本發明概念之強化內在邊緣電場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Amplified Intrinsic Fringe Field MVA LCD, AIFF MVA LCD)可於較低製作成本下而具有廣視角,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仍會以光學補償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視角。舉例來說,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是採用具有光軸是垂直指向(vertical oriented)的負雙折射(negative birefringence)光學補償膜以提升視角,其中此光學補償膜可貼附於上基板、下基板或兩者。其他的實施例可採用具有單軸以及雙軸之光學補償膜,其中此補償膜可具有負雙折射性質。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平行光軸之正補償膜可搭配具有垂直光軸指向之負補償膜一起使用。再者,包含前述組合之多層膜亦可被使用於顯示器上。其他實施例亦有使用圓偏振片以同時提升光穿透率與視角。再者,其他實施例亦有使用圓偏振片搭配光學補償膜以再進一步同時提升光穿透率與視角。此外,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採用黑矩陣(black matrix, BM)覆蓋關聯質點(AD)及/或極性延伸部(PER)以使關聯質點及/或極性延伸部不透光(opaque)。利 用黑矩陣可提升顯示器的對比度,並可提升色彩品質。在其他實施例中,某些黑矩陣或所有的黑矩陣可被移除(或省略)以使關聯質點及/或極性延伸部透明,藉此提升顯示器的光穿透率,而改善光穿透率可降低顯示器的能量需求。
[00180]在本發明不同的實施例中,揭露出許多新穎的結構與方式以使得無需利用基板上的實體形貌,即可製作出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特別是如其他形式的畫素定義、質點極性圖案、畫素圖樣、顏色分量、極性延伸部、極性、邊緣電場、電極、基板等等。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液晶顯示器
105、205‧‧‧第一偏振片
110、210‧‧‧第一基板
120、220‧‧‧第一電極
125、225‧‧‧第一配向層
130、235、237‧‧‧液晶
140、240‧‧‧第二配向層
145、245‧‧‧第二電極
150、250‧‧‧第二基板
155‧‧‧第二偏振片
172、174、176、272、274、276‧‧‧觀眾
260‧‧‧突起物
300‧‧‧液晶顯示器
302‧‧‧第一偏振片
305‧‧‧第一基板
307‧‧‧第一配向層
310、320、330‧‧‧畫素
311、321、331‧‧‧第一電極
312、313、322、323、332、333‧‧‧液晶
315、325、335‧‧‧第二電極
352‧‧‧第二配向層
355‧‧‧第二基板
357‧‧‧第二偏振片
420、430、520、620、750、850、950、980、1050、1080‧‧‧顯示器
410(410+、410-)、510(510+、510-)、610(610+、610-)、710(710+、710-)、720(720+、720-)、810(810+、810-)、820(820+、820-)、910(910+、910-)、920(920+、920-)、960(960+、960-)、970(970+、970-)、1010(1010+、1010-)、1020(1020+、1020-)、1060(1060+、1060-)、1070(1070+、1070-)、1310(1310+、1310-)‧‧‧畫素圖樣
512、612、812、814、816、818、822、1011、1012、1013、1021、1022、1023、1024、1061、1062、1071、1072、1073、1074‧‧‧銦錫氧化物連接件
751‧‧‧電晶體
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210‧‧‧顏色分量
1215‧‧‧虛線
AD_1、AD_2、AD_3、AD_1_1、AD_1_2、AD_2_1、AD_2_2、AD_3_1、AD_3_2‧‧‧關聯質點
CC_1、CC_2、CC_3‧‧‧顏色分量
CD_1_1、CD_1_2、CD_1_3、CD_1_4、CD_1_5、CD_1_6、CD_1_7、CD_1_8、CD_2_1、CD_2_2、CD_2_3、CD_2_4、CD_2_5、CD_2_6、CD_2_7、CD_2_8、CD_3_1、CD_3_2、CD_3_3、CD_3_4、CD_3_5、CD_3_6、CD_3_7、CD_3_8‧‧‧顏色質點
DCA_1、DCA_2、DCA_3‧‧‧元件裝置區域
HDO1‧‧‧水平質點偏移量
HDS1、HDS2‧‧‧水平質點間距
HPR_1_1_1、HPR_1_1_2、HPR_1_1_3‧‧‧水平極性部
G_0、G_1、G_2‧‧‧閘極線
P(0,0)、P(0,1)、P(0,2)、P(1,0)、P(1,1)、P(1,2)‧‧‧畫素
PER_1_1、PER_1_2、PER_1_3、PER_1_4、PER_2_1、PER_2_2、PER_3_1、PER_3_2‧‧‧極性延伸部
S_0_1、S_0_2、S_0_3、S_1_1、S_1_2、S_1_3‧‧‧源極線
S_0_2_D、S_1_1_D、S_1_3_D‧‧‧延遲源極訊號
SE_1、SE_2、SE_3‧‧‧開關元件
VDO2‧‧‧垂直質點偏移量
VDS1、VDS2‧‧‧垂直質點間距
VPR_1_1_1‧‧‧垂直極性部
[0015]圖1(a)~1(c)為習知之單一領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之畫素的三個示意圖。
[0016]圖2為習知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之畫素的示意圖。
[0017]圖3(a)-3(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18]圖4(a)-4(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19]圖4(c)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分量的放大示意圖。
[0020]圖4(d)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 示意圖。
[0021]圖4(e)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之源極線與閘極線的示意圖。
[0022]圖4(f)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23]圖5(a)-5(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24]圖5(c)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25]圖6(a)-6(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26]圖6(c)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27]圖7(a)-7(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28]圖7(c)-7(d)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29]圖7(e)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30]圖7(f)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之源極線與閘極線的示意圖。
[0031]圖8(a)-8(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32]圖8(c)-8(d)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33]圖8(e)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34]圖9(a)-9(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35]圖9(c)-9(d)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36]圖9(e)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37]圖9(f)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之源極線與閘極線的示意圖。
[0038]圖9(g)-9(h)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39]圖9(i)-9(j)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0]圖9(k)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41]圖10(a)-10(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2]圖10(c)-10(d)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3]圖10(e)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0044]圖10(g)-10(h)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5]圖10(i)-10(j)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 的示意圖。
[0046]圖10(k)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7]圖11(a)-11(g)為依據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8]圖12(a)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49]圖12(b)-12(c)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50]圖13(a)-13(b)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畫素圖樣的示意圖。
[0051]圖13(c)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以及相關之源極線與閘極線的示意圖。
200‧‧‧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205‧‧‧第一偏振片
210‧‧‧第一基板
220‧‧‧第一電極
225‧‧‧第一配向層
235、237‧‧‧液晶
240‧‧‧第二配向層
245‧‧‧第二電極
250‧‧‧第二基板
255‧‧‧第二偏振片
260‧‧‧突起物
272、274、276‧‧‧觀眾

Claims (50)

  1. 一種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一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於一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一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一第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在該第一維向上位於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中間。
  3. 一種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一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於一第一維向上鄰接該 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一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一第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而該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且該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往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之第一側延伸,而該第二分量二 極性延伸部是往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之第二側延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一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並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以及該第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該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是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並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一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一顏色分量,並設定成提供一第一極性至該第一顏色分量;以及一第二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二顏色分量,並設定成提供一第二極性至該第二顏色分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 更包括:一分量一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一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一分量二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二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分量一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一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一第二分量一關聯質點,位於該第一顏色分量與該第一分量一關聯質點之間,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二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一第二分量二關聯質點,位於該第二顏色分量與該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之間,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二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一第二分量二關聯質點,位於該第二顏色分量與該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之間,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耦接至一第一控制線之控制端, 而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耦接至一第二控制線之控制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三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一第一分量三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而該第一分量三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以及一第三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三顏色分量,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更包括:一第一分量二垂直極性部;以及一第一分量二水平極性部,而該第一分量二水平極性部是延伸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四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分量一顏 色質點;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之該第一分量二垂直極性部是延伸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四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且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之該第一分量二水平極性部是延伸至該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四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以及一第四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其中該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包括一第一分量一垂直極性部與一第一分量一水平極性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五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六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五分量一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七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 一第八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七分量一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四分量一顏色質點;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更包括:一第二分量二水平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五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六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以及一第三分量二水平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七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四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八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其中該第一分量二水平極性部是延伸至該第五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六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七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八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五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六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五分量二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七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以及一第八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七分量二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四分量二顏色質點。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是垂直偏移該第二顏色分量。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一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於一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一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一第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第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是垂直偏移該第二顏色分量;該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 一第一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一顏色分量;以及一第二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二顏色分量,而該第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開關元件形成一開關元件列向;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是位於該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一側,而該第二顏色分量是位於該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二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是設定成具有一第一極性。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分量一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分量一關聯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顏色分量與該第一分量一關聯質點;一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二開關元件;以及一第二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是鄰接該第二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二顏色分量;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該第二顏色分量、第一分量一關聯質點以及第二分量二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一第一極性,而該第二分量一關聯質點與該第一分量二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一第二極性。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 伸;一第三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並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而該第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以及一第三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並耦接至該第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器之畫素結構,更包括:一第三開關元件,於該第一維向上與該開關元件列向上鄰接該第二開關元件;一第三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三開關元件,而該第三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一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一分量三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而該第一分量三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二分量三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其中該第三顏色分量是位於該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一側。
  26. 一種顯示器,包括: 一第一畫素,包括:一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於一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一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一第二畫素,包括:一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其中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而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是 設定成具有一第一極性;以及一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而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一第二極性。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之間;一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而該第二畫素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 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以及一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而該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三畫素,包括:一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三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是於該第二維向上對齊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又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之第一側,且該第一畫素三 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之第二側;一第一畫素三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一第四畫素,包括:一第一畫素四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四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四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四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一畫素四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一顏色質點之間;一第一畫素四開關元件,耦接至該第一畫素四顏色分量。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三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而該第一畫素四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四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關聯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關聯質點內,且該第一畫素一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 該第二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二關聯質點內,且該第一畫素二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三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而該第一畫素四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四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位於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之間,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而該第二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關聯質點,包圍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以及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關聯質點,位於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與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關聯質點之間,並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與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之第一側,且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與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之第二側。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一控制線;以及一第二控制線,而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具有耦接至該第一控制線之控制端,而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具有耦接至一第二控制線之控制端。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形成一第一開關元件列向;一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一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而該第二畫素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形成一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一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 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一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一側,而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一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二側,且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一側,又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二側。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而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三畫素,而該第三畫素包括:一第三畫素一開關元件,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上;一第三畫素一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一開關元件,而該第三畫素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 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之間;一第三畫素二開關元件,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上;一第三畫素二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三畫素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三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三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內;一第二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是位於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之間; 而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內;以及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之間;其中該第一畫素三開關元件、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該第二畫素三開關元件、該第二畫素三顏色分量以及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而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形成一第一開關元件列向;一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 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之間;而該第二畫素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形成一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一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包括: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之間。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而該第二畫素二開關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三畫素,而該第三畫素包括:一第三畫素一開關元件,位於一第三開關元件列向上; 一第三畫素一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一開關元件,並於該第二維向上對齊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而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一側,且該第三畫素一顏色分量是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之第二側;又該第三畫素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一第三畫素二開關元件,位於該第二開關元件列向上;一第三畫素二顏色分量,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二開關元件,而該第三畫素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向外延伸,且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延伸至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 點之間。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三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三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內;一第二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之間;而該第一畫素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是位於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內;以及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而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是位於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之間;其中該第一畫素三開關元件、該第一畫素三顏色分量、該第一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以及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二極性,而該第二畫素三開關元件、該第二畫素三顏色分量、該第二畫素三分量二關聯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關聯質點是設定成具有該第一極性。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 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而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以及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是沿該第二維向自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三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向外延伸。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包括:一第一水平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之間;以及一垂直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一分量一畫素一顏色 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之間。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更包括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之一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而該第二畫素更包括耦接至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之一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且該第一畫素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一第一極性,又該第一畫素二開關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二顏色分量是設定成具有一第二極性。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畫素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五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一分量六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五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一分量七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一第一畫素一分量八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七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極性延伸部更包括:一第二水平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五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 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六顏色質點之間;以及一第三水平極性部,延伸至在該第一分量一畫素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七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八顏色質點之間;其中該垂直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一分量一畫素七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八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一畫素一分量五顏色質點與該第一畫素一分量六顏色質點之間。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畫素一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於該第二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並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二顏色分量更包括: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於該第一維向上鄰接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一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耦接至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二顏色質點,而該第二畫素二分量一極性延伸部包括: 一第一水平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之間;以及一垂直極性部,延伸至該第二分量一畫素一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三顏色質點之間,並延伸至該第二畫素一分量二顏色質點與該第二畫素一分量四顏色質點之間。
TW97115759A 2008-01-23 2008-04-29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TWI406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018,675 US8018537B2 (en) 2006-05-22 2008-01-23 Pixels having polarity extension regions for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3242A TW200933242A (en) 2009-08-01
TWI406038B true TWI406038B (zh) 2013-08-21

Family

ID=4092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15759A TWI406038B (zh) 2008-01-23 2008-04-29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3591B (zh)
TW (1) TWI4060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7480B (zh) * 2009-10-02 2014-08-01 Hiap L Ong 使用具有離散場放大區域之畫素結構的多區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TWI542924B (zh) * 2009-10-02 2016-07-21 王協友 顯示器
TWI477866B (zh) * 2010-03-10 2015-03-21 Kyoritsu Optronics Co Ltd 用於多區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且具有跨位面離散場放大區域之畫素
CN102253843A (zh) * 2010-05-21 2011-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相框皮肤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1651A (en) * 2006-06-16 2008-01-01 Wintek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5872B2 (ja) * 2002-09-27 2008-06-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7630033B2 (en) * 2005-09-15 2009-12-08 Hiap L. Ong Large pixel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fringe fields
TWI331691B (en) * 2006-02-09 2010-10-11 Wintek Corp Multi-doma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0498442C (zh) * 2006-04-20 2009-06-1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域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1651A (en) * 2006-06-16 2008-01-01 Wintek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3242A (en) 2009-08-01
CN101493591B (zh) 2011-03-16
CN101493591A (zh) 2009-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6037B (zh) 液晶顯示器之畫素及其液晶顯示器
KR10131538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319918B2 (en) Multi-domain display using fringe fields
TWI405014B (zh) 液晶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TWI406038B (zh)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US7999900B2 (en) Display unit with interleaved pixels
US7956958B2 (en) Large-pixel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fringe fields
US20120320321A1 (en) Display Unit with Interleaved Pixels
US8339529B2 (en) Pixels having polarity extension regions for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8427593B2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ing pixels having fringe field amplifying regions
TWI542924B (zh) 顯示器
TWI447480B (zh) 使用具有離散場放大區域之畫素結構的多區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US8427592B2 (en) Pixels having fringe field amplifying regions for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TWI551929B (zh) 液晶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US8786806B2 (en) Pixels having extra-planar fringe field amplifiers for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TWI477866B (zh) 用於多區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且具有跨位面離散場放大區域之畫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