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5675B -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 Google Patents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5675B
TWI405675B TW099146353A TW99146353A TWI405675B TW I405675 B TWI405675 B TW I405675B TW 099146353 A TW099146353 A TW 099146353A TW 99146353 A TW99146353 A TW 99146353A TW I405675 B TWI405675 B TW I4056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late
original
pressing plat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1798A (en
Inventor
Tetsuo Kondo
Original Assignee
Kem Hong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m Hongkong Ltd filed Critical Kem Hongkong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21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1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5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56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21Transparent copy platens
    • G03B27/6228Platen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253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05F1/1261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for counterbalanc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Description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本發明係一種適合應用在影印機、印刷機、傳真機或掃描機等具有原稿壓合板的事務機器上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具有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此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至少具有底板及由底板的兩側部往上的二側板。事務機器的機器本體包括組裝元件、支撐元件及彈性手段。組裝元件組裝於前述底板。支撐元件具有上板以及由上板的兩側部垂下的二側板,並支撐以二側板藉由轉軸桿(hinge pin)可對於前述組裝元件二側板轉動的方式組裝的原稿壓合板。彈性手段彈性連接在組裝元件及支撐元件之間,例如由壓縮彈簧(compression spring)構成。
習知之彈性手段具有,在原稿壓合板開啟時,可不感受到原稿壓合板之重量來開啟,且在預設的開啟角度範圍(約20度~60度)內,即使由原稿壓合板放開手,亦可支撐原稿壓合板不會自然地落下等功能。然而,彈力隨時間的變化若不避免,會對上述功能產生妨礙,因此習知之彈性手段會具有彈力調節手段。
彈力調節手段大部分如下述特許文獻1~2所示,藉由配設於彈性手段一端部側的調節元件,由彈性手段之軸方向利用螺絲起子等工具來往軸方向移動,以調節彈性手 段的有效長度,並藉此調節彈力。
然而,如此構成的彈力調節手段具有,必須將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由裝置本體或原稿壓合板取下來進行調節,否則難以進行調節操作的問題點。
因此,可於事務機器前側進行上述調節的方式,如下述特許文獻3所記載係為習知技術。
記載於特許文獻3的物件中,設於彈簧承載元件承接彈性手段的調節元件係由,具有凸輪凸部與凸輪凹部的兩枚第一圓板(disk)與第二圓板來構成。第二圓板以可轉動方式構成,同時,操作用凸塊係由第二圓板往彈簧承載元件外部突出。使用者以手指按壓位在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前側的操作凸塊,經由第二圓板逐步地轉動,使第一圓板往上下方向移動,藉以調節彈性手段的彈力。
【特許文獻1】特開2002-202640號公報
【特許文獻2】特開2004-101620號公報
【特許文獻3】特開2009-237046號公報
然而,經由記載於特許文獻3的彈性手段彈力調節方法,雖然因使用者可利用手指往左右按壓位在事務機器前側的操作凸塊,來使調節元件轉動,而具有調節操作容易的優點。但,也會產生因藉由手指調節而不易進行微調節的新問題。換言之,在第二圓板上因彈性手段的彈簧荷重,要藉由手指來轉動調節第二圓板並不容易,又因調節幅度由凸輪的段數所限定,所以會產生微調節困難的問題。
彈性手段之彈力隨時間變化之問題,不用說係由於彈性手段產生劣化。然而,事務機器放置的環境,原稿壓合板的開闔頻率,再者,摩擦手段的摩擦力矩(friction torque)隨時間變化等,也都會與是否能緊密連接產生關聯。又,無法充分的對應逐步調節亦是問題點。
本發明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利用簡單的構成,讓使用者可在事務機器的前側利用螺絲起子等工具,容易地連續進行彈性手段之彈力的微調節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利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元件、一支撐元件及一推動手段。組裝元件組裝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側,事務機器具有原稿壓合板。支撐元件的二側板藉由第一轉軸桿組裝於組裝元件的二側板為可轉動,且直接支撐原稿壓合板,或者係藉由升降元件支撐原稿壓合板,升降元件係藉由第二轉軸桿往支撐元件組裝為可轉動。推動手段於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間將支撐元件往原稿壓合板之開啟方向推動,並包括一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一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及一彈性手段。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設置於與第一轉軸桿之位置相異的位置,且相對受壓元件組裝為可搖動,第一轉軸桿於組裝元件的該等側板間。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相對支撐元件的活動端側所設置的作動元件組裝為可搖動,且與第 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可嵌合、伸縮地卡合。彈性手段彈性設置於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與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之間。其中,透過設置彈性手段的彈力調節手段以接收彈性手段的彈力。彈力調節手段具有調節板,調節板往彈性手段的軸方向為可移動。調節元件設置於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與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或設置於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與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使得調節板動作,俾使於原稿壓合板開啟狀態下,可在事務機器的前側操作調節元件。
又,本發明之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組裝元件、一支撐元件及一推動手段。組裝元件組裝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側,事務機器具有原稿壓合板。支撐元件的二側板藉由第一轉軸桿組裝於組裝元件的二側板為可轉動,且直接支撐原稿壓合板,或者係藉由升降元件支撐原稿壓合板,升降元件係藉由第二轉軸桿往支撐元件組裝為可轉動。推動手段於組裝元件與支撐元件間將支撐元件往原稿壓合板之開啟方向推動,推動手段更包括一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一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及一彈性手段。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設置於支撐元件中為可滑動,且相對受壓元件為可滑動、壓觸地設置,受壓元件的位置與組裝元件的二側板間的第一轉軸桿的位置相異。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設置於支撐元件中為可滑動,並壓觸作動元件,作動元件設置於升降元件,升降元件設置於支撐元件的活動端側為可滑動。彈性手段彈性設置於第一滑動彈簧 承載元件與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之間。其中,透過設置彈性手段的彈力調節手段以接收彈性手段的彈力。彈力調節手段具有調節板,調節板往彈性手段的軸方向為可移動。調節元件設置於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與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或設置於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與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使得調節板動作,俾使於原稿壓合板開啟狀態下,可在事務機器的前側操作調節元件。
又,本發明之調節板具有第一調節板及第二調節板,第一調節板固定於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或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的內底部,第二調節板與第一調節板疊合,並設置為可轉動,其中調節元件係使得第二調節板轉動的調節螺絲。
又,本發明之調節板具有第一調節板及第二調節板,第一調節板固定於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或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的內底部,第二調節板與第一調節板疊合,並設置為可轉動,其中調節元件係使得第二調節板轉動的調節螺絲。
又,本發明之調節元件為蝸輪,與調節板的外周所設置的齒部齧合。
又,本發明之調節板螺鎖於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或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內所設置的公螺絲部,俾使調節板因調節元件為可轉動。
又,本發明之調節板螺鎖於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或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內所設置的公螺絲部,俾使調節板 因調節元件為可轉動。
再者,本發明之一種事務機器,係具有如上述所記載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本發明藉由以上構成,不需將原稿壓合板由裝置本體取下,或由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將原稿壓合板取下,或由原稿壓合板將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取下,再者不需移動事務機器,即可在事務機器前側,調節具有彈性手段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彈力,藉此可得到容易進行彈性手段之彈力調節的功能。
以下,依據圖示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在本發明中,事務機器包含影印機、印刷機、傳真機或掃描機等,然其非限制性。又,作為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下述作為代表性的實施例1~3,然非以實施例1~3為限。再者,作為彈簧承載元件包含實施例1的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及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實施例2之兼具凸輪滑塊的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及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實施例3之兼具凸輪滑塊的滑動彈簧承載元件,然其非限制性。又,受壓元件包含桿(pin)狀、凸輪(cam)狀及滾輪(roller)狀,作動元件包含桿狀、設於升降元件的桿狀以外元件,然非以實施例為限,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目的的範圍內,亦可考慮其他各種實施例。再者,在說明調節板 時,係包含附有凸輪部、不附有凸輪部、轉動、不轉動等互相不矛盾的範圍。又,此調節板亦可分別在基板部上設有凸輪部,而在兩片重疊使用的情況,轉動上側或下側。
【實施例1】
圖1至圖12為顯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應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之一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於事務機器1之裝置本體2後部上端的左側,使得原稿壓合板3組裝為可開闔。事務機器1非特定限於上述,例如影印機、印刷機、傳真機或掃描機等,較佳特別為影印機,但非限於此。又,如圖1所示,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為圖示左側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通常係使用左右一對使得附有原稿自動輸送裝置3a之原稿壓合板3開闔。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因裝置具有重量的原稿自動輸送裝置3a,通常與右側負荷剩餘重量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不同。然而,原稿壓合板在不具有原稿自動輸送裝置的情況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構成亦可左右相同。不管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左右構成是否相同,右側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亦可與左側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相同,將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的彈力調節手段用在右側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非限於左側。
例如圖2至圖7所示,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的組裝元件4由底板4a、二側板4b、4b及後板4c構成。底板4a組裝於裝置本體2,二側板4b、4b分別由底板4a的兩側 端部往上,後板4c呈略矩形狀,由底板4a的一端部(後端部)以相對底板4a的垂直方向延伸。特別如圖3所示,底板4a形成於平面略矩形,並具有組裝孔4d及組裝孔4e。組裝孔4d設有組裝螺絲5b,組裝孔4e為平面鑰匙孔形狀,且使得組裝釦5a(請參照圖4)插通、卡止。底板4a藉由組裝螺絲5b及組裝釦5a設置於裝置本體2的後部上端。元件符號5c為限位元件,其以圖未顯示的組裝螺絲設置於後板4c。二側板4b、4b分別設有變形裝設孔4f、4f及受壓元件組裝孔4g、4g。變形裝設孔4f、4f用以設置、固定一對軸承元件6、6,受壓元件組裝孔4g、4g用以設置後述的受壓元件7。
支撐元件8例如由上板8a及二側板8b、8b構成。二側板8b、8b分別由上板8a的兩側端部以相對上板8a的垂直方向垂下。二側板8b、8b的一端部側分別設有第一轉軸桿組裝孔8c、8c,第一轉軸桿組裝孔8c、8c使得第一轉軸桿(hinge pin)9***、固定,二側板8b、8b的另一端部側分別設有第二轉軸桿組裝孔8d、8d,第二轉軸桿組裝孔8d、8d使得後述的第二轉軸桿10***為可轉動。第一轉軸桿9的兩端部***、固定於支撐元件8的第一轉軸桿組裝孔8c、8c,藉此,支撐元件8相對組裝元件4組裝為可轉動,其中第一轉軸桿9係相對於軸承元件6、6為支軸轉動,軸承元件6、6固定於組裝元件4的二側板4b、4b的變形裝設孔4f、4f。以元件符號11、11表示為墊片(washer),墊片11、11使得第一轉軸桿9的兩端部插通, 且介於軸承元件6、6的凸緣(flange)部6a、6a及支撐元件8的二側板8b、8b之間。
元件符號13所示為升降元件。升降元件13係由上板13a、二側板13b、13b及組裝板13c、13c構成。二側板13b、13b係分別由上板13a的兩側部往下方垂下,組裝板13c、13c分別由二側板13b、13b的下端部往外側折曲。在二側板13b、13b的一端部側分別設有第二轉軸桿組裝孔13d、13d及作動元件組裝孔13e、13e。第二轉軸桿組裝孔13d、13d使得第二轉軸桿10***、固定,作動元件組裝孔13e、13e使得後述的作動元件14***、固定。藉由組裝於升降元件13的第二轉軸桿組裝孔13d、13d的第二轉軸桿10,升降元件13連結於支撐元件8的第二轉軸桿組裝孔8d、8d,並藉由第二轉軸桿10為可轉動,且升降元件13的組裝板13c、13c組裝於原稿壓合板3的後端部。
更進一步,構成原稿壓合板3的高度調節手段15的高度調節螺絲15a係組裝於升降元件13的上板13a所設置的母螺絲部13f,高度調節螺絲15a的前端抵接支撐元件8的上板8a。
在實施例1中,推動手段16由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彈性手段19、阻尼手段20及彈力調節手段21構成。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作為彈簧承載元件一例,呈筒狀且其前端部與上端部為開放式,其中央部具有第一彈簧容置部17a,下端部所設置 的卡合溝17b與受壓元件7卡合且設置為可搖動。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作為彈簧承載元件一例,具有前板18a、二側板18b、18b、第二彈簧容置部18d、卡合片18g、18g及卡合溝18f、18f。其中,二側板18b、18b分別由前板18a的兩側彎折,第二彈簧容置部18d由前板18a的上端部彎折形成的上板18c包圍形成,卡合片18g、18g與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的背部卡合為可滑動,卡合溝18f、18f與受壓元件7卡合。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使得桿狀的作動元件14插通二側板18b、18b的上端部所設置的連結孔18e、18e,且設置為可搖動。彈性手段19由大小一對的壓縮彈簧(compression spring)19a、19b構成,且彈性設置、容置於第一彈簧容置部17a及第二彈簧容置部18d,以及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與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之間。阻尼手段20例如為油壓減震器(oil damper),藉由彈性手段19固定於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的上板18c的一側。彈力調節手段21設置於彈性手段19與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的內底部之間。又,元件符號22、22為套環(collar),桿狀的受壓元件7、第一轉軸桿9、第二轉軸桿10及作動元件14分別於其一端部具有凸緣部7a、9a、10a、14a,另一端部具有接合部7b、9b、10b、14b,且分別與受壓元件組裝孔4g、4g、軸承元件6、6、第二轉軸桿組裝孔13d、13d及作動元件組裝孔13e、13e卡合,使其不會脫落。再者,元件符號17f表示為調節元件組裝片23d、23d、調節元件26及蓋體元件27的容 置凹部。
特別如圖8所示,摩擦手段12、12設置於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與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之間。即,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與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伴隨著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操作而嵌合、伸縮動作時,第一轉軸桿9軸轉動產生摩擦力矩,此摩擦力矩係在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上側及下側的兩側部所設置的第一摩擦凸條17g、17g及第二摩擦凸條17h、17h與前板18a的內側及卡合片18g的內側之間,其中前板18a及卡合片18g滑動地壓觸第一摩擦凸條17g、17g及第二摩擦凸條17h、17h。又,摩擦手段12、12可同時設在軸承元件6、6及墊片11、11之間,或者單獨設置亦可。又,摩擦手段12、12設在第二摩擦凸條17h、17h及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之間的構成亦可。
推動手段16藉由作動元件14,使得升降元件13隨時往與支撐元件8重疊的方向推動、轉動,藉由此轉動推力將支撐元件8推動、轉動,並將原稿壓合板3往其開啟方向推動。又,可省略升降元件13,但即使具有升降元件13仍可使用其他推動手段。
彈力調節手段21容置、固定於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的內底部之第一彈簧容置部17a之處,且由第一調節板23、第二調節板24、調節元件26及蓋體元件27構成。第一調節板23由基板部23a、裝設孔23b、卡止片23c、調節元件組裝片23d、23d及凸輪部23e、23e構成。裝設 孔23b設置於基板部23a的中央部,卡止片23c設置於基板部23a的外周部一側,調節元件組裝片23d、23d設置於基板部23a的外周部另一側,凸輪部23e、23e為一對,於相對位置夾著基板部23a的裝設孔23b設置。第二調節板24由基板部24a、裝設孔24b、卡止部24c及凸輪部24d、24d構成。裝設孔24b設置於基板部24a的中央部,卡止部24c設置於基板部24a的外周緣一側,凸輪部24d、24d為一對,於相對位置夾著基板部24a的裝設孔24b設置。調節元件26由調節螺絲構成,螺鎖於與第二調節板24的卡止部24c卡合的卡止件25為可移動,且組裝於調節元件組裝片23d、23d的軸止孔23f、23f為可轉動。蓋體元件27為平面略U字形狀彎曲。又,蓋體元件27的彎曲部27a、27a的一側,即,調節元件26之頭部26a一側,設有板手等工具28的插通溝27b。再者,特別如圖11所示,蓋體元件27的下端部及中央部分別折曲設有一對的***27c、27c及按壓片27d,不僅可抑制第一調節板23及第二調節板24上下方向的移動,亦可強化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
如圖9所示,第一彈簧容置部17a配合第一調節板23之基板部23a的形狀,且於中央部突設有補強部17c,如圖4至圖7所示,補強部17c設有第一調節板23與第二調節板24的各裝設孔23b、24b。又,特別在圖9(b)中,元件符號17d、17d表示為留空間給第一調節板23之凸輪部23e、23e的凹部,以元件符號17e表示為卡止片23c之 卡合凹部。接著,調節元件26的組裝位置係相對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與彈性手段19交合的方向上。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的前部右側設有***孔29,***孔29與調節元件26的頭部26a卡合,並使得轉動的工具28的前端***。
以下說明關於上述實施例1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與事務機器1的作用效果。
如圖4所示,在相對原稿壓合板3及裝置本體2為閉闔狀態下,推動手段16的彈性手段19在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內的第二調節板24與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之間,為最大壓縮狀態。此時,相較於彈力,原稿壓合板3藉由支撐元件8於第一轉軸桿9周圍產生的轉動力矩較大,原稿壓合板3壓合於裝置本體2之接觸玻璃(contact glass)2a上。因此,在薄原稿的情況下,薄原稿可被壓合在接觸玻璃2a上。
接著,以手握持原稿壓合板3的當前一側往上方開啟時,一開始會感受到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而後推動手段16之彈性手段19的彈力開始作用,使用者不會感受到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而可開啟。如圖5所示,在開啟角度30度左右時,因彈性手段19的轉動力矩與摩擦手段12、12的摩擦力矩的相乘效果,即使將手放開原稿壓合板3,原稿壓合板3不會自然落下而保持於開啟狀態。
因此,此時可利用兩手更換原稿。而此自主開啟角度通常在約略20度~60度之間。
當原稿如書本般厚的厚原稿時,將原稿壓合板3開啟至必要的角度,再將厚原稿30放置在接觸玻璃2a上,當閉闔原稿壓合板3時,因原稿壓合板3的後部會接觸厚原稿30的邊角,若再施力往下壓,如圖6所示,原稿壓合板3同時與升降元件13抵抗彈性手段19的彈力,以第二轉軸桿10為支點反轉,藉此,可約略水平地覆蓋厚原稿30之上表面,藉此可防止外光由接觸玻璃2a侵入裝置本體2內,而進行清晰的複印。
如上所述,升降元件13反轉時,升降元件13以第二轉軸桿10為支點反轉,此時以第二轉軸桿10為支點轉動的作動元件14,因按壓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而使得彈性手段19壓縮,因此,當複印結束,將手放開原稿壓合板3時,彈性手段19藉由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8及作動元件14使得升降元件13轉動,藉此,原稿壓合板3可自動地或不需施加太多力即回復到原始位置。
如圖7和圖8所示,使用彈力調節手段21以調節彈性手段19的彈力時,先讓原稿壓合板3為全開狀態,並使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A之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17的前側朝向前面,為了操作調節元件26而使***孔29朝向前方。在事務機器1的前側,不需移動裝置本體2,例如圖7所示,將板手構成的工具28******孔29,並與調節元件26的頭部26a卡合,藉此,可使得調節元件26於左右任一方向轉動。第二調節板24藉由卡止件25可左右轉動,藉此,與第一調節板23之間的凸輪部互相接觸, 藉此,第二調節板24上下動作,因此,藉由此上下動作,可調節與第二調節板24壓觸的彈力手段19之彈力。
【實施例2】
圖13至圖18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他實施例。本實施例2之事務機器31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的構成如下所述。
例如圖13至圖18所示,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的組裝元件34由底板34a、二側板34b、34b及後板34c構成。底板34a組裝於裝置本體32,二側板34b、34b分別由底板34a的兩側端部往上,後板34c呈略矩形狀,由底板34a的一端部(後端部)以相對於底板34a的垂直方向延伸。特別如圖15與圖16所示,底板34a形成於平面略矩形,並具有組裝孔34d、34e。組裝孔34d設有組裝螺絲35b,組裝孔34e為平面鑰匙孔形狀,且使得組裝釦35a(請參照圖15)插通、卡合。底板34a藉由組裝螺絲35b及組裝釦35a設置於裝置本體32的後部上端。二側板34b、34b分別設有變形裝設孔34f、34f及受壓元件組裝孔34g、34g。變形裝設孔34f、34f用以設置、固定一對軸承元件36、36,受壓元件組裝孔34g、34g用以設置後述的受壓元件37。
支撐元件38例如由上板38a、二側板38b、38b及夾持片38c、38c構成。二側板38b、38b分別由上板38a的兩側端部分別以相對上板38a的垂直方向垂下。夾持片38c、38c由二側板38b、38b的前端往內側折曲形成。在 二側板38b、38b的一端部側分別設有第一轉軸桿組裝孔38d、38d,第一轉軸桿組裝孔38d、38d使得第一轉軸桿39***、固定,二側板38b、38b的另一端部分別設有第二轉軸桿組裝孔38e、38e第二轉軸桿組裝孔38e、38e使得後述的第二轉軸桿40***為可轉動,且二側板38b、38b之第二轉軸桿組裝孔38e、38e附近設有切口溝38f、38f以留空間給作動元件44。第一轉軸桿39的兩端部***、固定於支撐元件38的第一轉軸桿固定孔36b、36b,藉此,支撐元件38相對於組裝元件34組裝為可轉動,其中第一轉軸桿39係相對軸承元件36、36為支軸轉動,軸承元件36、36固定於組裝元件34的二側板34b、34b的變形裝設孔34f、34f。以元件符號41、41表示為摩擦墊片(friction washer),摩擦墊片41、41使得第一轉軸桿39的兩端部插通,且介於軸承元件36、36的凸緣部36a、36a與支撐元件38的二側板38b、38b之間。摩擦手段42、42藉由接合第一轉軸桿39的一端部,產生摩擦力矩於摩擦墊片41、41與軸承元件36、36的凸緣部36a、36a之間。又,摩擦手段42、42非限於本實施例之構成。亦可如實施例1同時設在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與支撐元件38之間,或者單獨設置亦可。
元件符號43所示為升降元件。升降元件43係由上板43a、二側板43b、43b及組裝板43c、43c構成。二側板43b、43b係分別由上板43a的兩側部往下方垂下,組裝板43c、43c由二側板43b、43b的下端部往外側折曲。在二 側板43b、43b的一端部側分別設有第二轉軸桿組裝孔43d、43d及作動元件組裝孔43e、43e。第二轉軸桿組裝孔43d、43d使得第二轉軸桿40***、固定,作動元件組裝孔43e、43e使得後述的作動元件44***、固定。藉由組裝於升降元件43的第二轉軸桿組裝孔43d、43d的第二轉軸桿40,升降元件43連結於支撐元件38的第二轉軸桿軸承孔38e、38e,並藉由第二轉軸桿40為可轉動,且升降元件43的組裝板43c、43c組裝於原稿壓合板3的後端部。
更進一步,構成原稿壓合板33的高度調節手段45的高度調節螺絲45a係組裝於升降元件43的上板43a所設置的母螺絲部43f,高度調節螺絲45a的前端抵接於支撐元件38的上板38a。又,在升降元件43中不利用彈性手段49,改利用纏繞在第二轉軸桿40的螺旋彈簧(coil spring)之彈力亦可。在這種情況下,省略作動元件44,以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可滑動地容置在支撐元件38內部為考量。本發明亦可應用此種結構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在本實施例2中,推動手段46由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彈性手段49及彈力調節手段50構成。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作為彈簧承載元件一例,且兼具凸輪滑件容置於支撐元件38中,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的中央部具有第一彈簧容置部47a,凸輪部47b與受壓元件37抵接,並被夾持片38c、38c的下側夾持且相對支撐元件38為可滑動。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作為彈簧承載元件一例,容置於支撐元件 38中,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的中央部具有第二彈簧容置部48a,且凸輪部48b與作動元件抵接,並被夾持片38c、38c的下側且相對支撐元件38為可滑動。彈性手段49由壓縮彈簧構成,且於彈性設置、容置於第一彈簧容置部47a及第二彈簧容置部48d,以及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與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之間。彈力調節手段50設置於彈性手段49與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的內底部之間。又,受壓元件37、第一轉軸桿39、第二轉軸桿40及作動元件44分別於其一端部具有凸緣部37a、39a、40a、44a,另一端部具有接合部37b、39b、40b、44b,且分別與受壓元件組裝孔34g、34g、軸承元件36、36、第二轉軸桿組裝孔43d、43d及作動元件組裝孔43e、43e卡合,使其不會脫落。
推動手段46藉由滑動、壓觸於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的上表面48b的作動元件14,使得升降元件43隨時往與支撐元件38重疊的方向推動、轉動,藉由此轉動推力將支撐元件38推動、轉動,並將原稿壓合板3往其開啟方向推動。又,可省略升降元件43,但即使具有升降元件43仍可使用其他推動手段。
彈力調節手段50容置、固定於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的內底部之所設置的第一彈簧容置部47a之處,且由第一調節板53、第二調節板54、調節元件56及蓋體元件57構成。第一調節板53由基板部53a、裝設孔53b、卡止片53c、調節元件組裝片53d、53d及凸輪部53e、53e構 成。裝設孔53b設置於基板部53a的中央部,卡止片53c設置於基板部53a的外周部一側且與卡合凹部47d卡合,調節元件組裝片53d、53d設置於基板部53a的外周部另一側,凸輪部53e、53e為一對,於相對位置夾著基板部53a的裝設孔53b設置。第二調節板54由基板部54a、裝設孔54b、卡止部54c及凸輪部54d、54d構成。裝設孔54b設置於基板部54a的中央部,卡止部54c設置於基板部54a的一端部側,凸輪部54d、54d為一對,於相對位置夾著基板部54a的裝設孔54b設置。調節元件56由調節螺絲構成,螺鎖於與第二調節板54的卡止部54c卡合的卡止件55為可移動,且組裝於調節元件組裝片53d、53d的軸止孔53f、53f為可轉動。蓋體元件57為平面彎曲形狀。又,蓋體元件57的彎曲部57a、57a的一側,即,調節元件56之頭部56a一側,設有板手等工具58的插通溝57b。再者,蓋體元件57的高度雖與實施例1相異,其作用與實施例1的蓋體元件27相同。
第一彈簧容置部47a配合第一調節板53之基板部53a的形狀,且於中央部突設有補強部47c,補強部47c設有第一調節板53與第二調節板54的各裝設孔53b及54b。接著,調節元件56的組裝位置係相對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與彈性手段49交合的方向上。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的前部右側設有***孔59,***孔59與調節元件56頭部的56a卡合、並使得轉動的工具58的前端***。
以下說明關於上述實施例2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 的作用效果。
本實施例2利用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之原稿壓合板的操作方法及其動作,因與實施例1不具有太大差異,在此省略說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亦組裝於裝置本體32的後部上端右側,並使原稿壓合板33在閉闔狀態下壓合在接觸玻璃32a上。因彈性手段49的彈力及摩擦手段42的摩擦力矩,於中間開啟角度保持原稿壓合板33,對於如書本般厚的厚原稿,升降元件43抵抗彈性手段49的彈力反轉,以使原稿壓合板33可以水平狀態覆蓋厚原稿的上表面。
然而,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與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伴隨原稿壓合板33的開闔操作,其動作與實施例1相異。即,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與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容置於支撐元件38中為可滑動,且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的凸輪部47b與組裝元件34的二側板34b、34b間所組裝的受壓元件37滑動地壓觸。藉此,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及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隨著原稿壓合板33的開闔操作,相互於同軸方向在支撐元件38中滑動,俾使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7及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48如實施例1相對支撐元件不會搖動。
彈力調節手段50的構成與實施例1僅異於蓋體元件57的形狀,其作用效果亦相,因此省略說明。本實施例2的彈性調節手段50亦在原稿壓合板33開啟狀態下,在事務機器31的前側,將板手等的工具28***第一滑動彈簧 承載元件47的***孔59,可使得調節元件56往左右任一方向轉動,進而可調節彈力手段49的彈力。
又,在本實施例2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C,作動元件44除了桿狀以外,亦可為組裝在升降元件43之二側板43b、43b內桿狀以外的元件,或者固定於由升降元件43之上板43a前端側折曲頂板的元件,或者由頂板折曲形成的元件等。受壓元件37亦可為桿狀或滾柱狀。
【實施例3】
圖19為顯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他實施例。本實施例3之事務機器61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D與實施例1、2的差異在於組裝元件64具有腳部64c,腳部64c***裝置本體62的後部上端所設置的裝設孔62b且於上下方向為可滑動。藉由轉軸桿65,筒狀支撐元件66的二側板66a、66a(僅顯示一側)連結組裝元件64的底板64a的兩側往上的二側板64b、64b(僅顯示一側)且為可轉動。原稿壓合板63組裝在支撐元件66。因此,如實施例1及2,不利用升降元件,在筒狀支撐元件66中,作為彈簧承載元件之一範例,並兼具凸輪滑塊功能的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67之凸部67a係壓接在,裝設於組裝元件64之二側板64b、64b(僅顯示一側)間兼具受壓元件功能之凸輪元件68的凸輪表面68a上。接著,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67與支撐元件66的內底部66b間,經由彈性設置由壓縮彈簧構成的彈性手段69,在原稿壓合板63開闔操作時,藉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67之凸部67a滑動壓 接在凸輪元件68的凸輪表面68a,而可控制原稿壓合板63的開闔力矩。
彈力調節手段70由第一調節板71及第二調節板72所構成。第一調節板71設置於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67內部,並裝設於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67的彈簧容置部67a的內底部所設置的補強部67c。第二調節板72與第一調節板71相疊且設置於補強部67c,並且係設置於彈性手段69與第一調節板71之間。雖然圖未顯示調節元件,但如實施例1及2所示,調節元件由調節螺絲構成,將工具***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67同樣圖未顯示的***孔,俾使調節元件轉動,藉此,使得第二調節板72轉動,進而可在事務機器61的前側調節彈性手段69的彈力。
本發明可實施如本實施例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D,亦可將實施例1~3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組合應用。
【實施例4】
圖20為顯示彈力調節手段其他實施例。本實施例4之彈力調節手段75係將實施例1或2的第一調節板所設置的凸輪部以一體成型的凸輪部76b、76b構成,且凸輪部76b、76b係設置於彈簧承載元件76的內底部76a內,並省略實施例1及2之第一調節板。又,元件符號76c為補強部,組裝於圖未顯示的第二調節板為可轉動。彈簧承載元件76設有工具等的插通孔77。在實施例4的情況,調節元件78以虛線表示,並設置在彈簧承載元件76的內底部76a所設置的容置部76d。
若依此實施例將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第一調節板省略,可使得成本降低。
【實施例5】
圖21為顯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其他實施例。本實施例5的彈力調節手段80係將實施例1及2中由調節螺絲構成的調節元件,改為蝸輪(worm gear)81。在第二調節板82的緣部設有與蝸輪81齧合的齒部82a。關於本實施例的物件係第一調節板與蝸輪齧合。藉此,亦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實施例6】
圖22為顯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又其他實施例。本實施例6之彈力調節手段90僅具有一片調節板91。調節板91將基板部91a的中央所設置的母螺絲部91b與第一彈簧承載元件92的內底部所設置的補強部92a的公螺絲部92b螺合,彈性手段93的一端部抵接在調節板91上。又,阻尼手段的利用係在阻尼手段的殼體部上設置公螺絲部,亦可使得調節板所設置的母螺絲部螺鎖於公螺絲部。
調節元件的構成較佳係與實施例1及2相同的構成,或利用實施例5的構成亦可。調節板91藉由圖未顯示的調節元件,經由如實施例1及2往左右任一方向轉動,往上下方向移動,進而可調節彈性手段93的彈力。
藉此,亦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其他,推動手段的彈性手段若利用一大一小的螺旋彈簧,如實施例1在軸方向重疊,僅內側彈力較弱的彈性手 段,可調節彈力的構成亦可。複數彈性手段並排設置亦可利用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再者,在這種情況,並排設置之彈性手段一邊的彈力藉由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來調節的構成亦可。又,彈力調節手段亦可設置在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或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的一側。又,調節元件亦可裝設在彈簧承載元件的側部,彈簧承載元件的側部並設有工具的***孔。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中係包含上述構成。
本發明因上述構成,由於可在裝置本體的前側,利用工具簡單容易地無階段性地調節彈性手段的彈力,因此最適合應用在事務機器,特別是影印機,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又,亦適用在可利用如此校正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1、31‧‧‧事務機器
2、32‧‧‧裝置本體
3、33、63‧‧‧原稿壓合板
2a、32a‧‧‧接觸玻璃
3a‧‧‧原稿自動傳送裝置
4、34、64‧‧‧組裝元件
4a、34a、64a‧‧‧底板
4b、8b、13b、18b、34b、38b、43b、64b、66a‧‧‧側板
4c、34c‧‧‧後板
4d、4e、34d、34e‧‧‧組裝孔
4f、34f‧‧‧變形裝設孔
4g、34g‧‧‧受壓元件組裝孔
5a、35a‧‧‧組裝釦
5b、35b‧‧‧組裝螺絲
5c‧‧‧限位元件
6、36‧‧‧軸承元件
6a、36a‧‧‧凸緣部
7、37‧‧‧受壓元件
7a、9a、10a、14a、37a、39a、40a、44a‧‧‧凸緣部
7b、9b、10b、14b、37b、39b、40b、44b‧‧‧接合部
8、38、66‧‧‧支撐元件
8a、13a、18c、38a、43a‧‧‧上板
8c、38d‧‧‧第一轉軸桿組裝孔
8d、13d、38e、43d‧‧‧第二轉軸桿組裝孔
9、39‧‧‧第一轉軸桿
10、40‧‧‧第二轉軸桿
11‧‧‧墊片
12、42‧‧‧摩擦手段
13、43‧‧‧升降元件
13c、43c‧‧‧組裝板
13e、43e‧‧‧作動元件組裝孔
13f、43f、91b‧‧‧母螺絲部
14、44‧‧‧作動元件
15、45‧‧‧高度調節手段
15a、45a‧‧‧高度調節螺絲
16、46‧‧‧推動手段
17‧‧‧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
17a、47a‧‧‧第一彈簧容置部
17b、18f‧‧‧卡合溝
17c、47c、67c、76c、92a‧‧‧補強部
17d‧‧‧凹部
17e、47d‧‧‧卡合凹部
17f‧‧‧容置凹部
17g‧‧‧第一摩擦凸條
17h‧‧‧第二摩擦凸條
18‧‧‧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
18a‧‧‧前板
18d、48a‧‧‧第二彈簧容置部
18e‧‧‧連結孔
18g‧‧‧卡合片
19、49、69、93‧‧‧彈性手段
19a、19b‧‧‧壓縮彈簧
20‧‧‧阻尼手段
21、50、70、75、78、80、90‧‧‧彈力調節手段
22‧‧‧套環
23、53、71‧‧‧第一調節板
23a、24a、53a、54a、91a‧‧‧基板部
23b、24b、53b、54b、62b‧‧‧裝設孔
23c、53c‧‧‧卡止片
23d、53d‧‧‧調節元件組裝片
23e、24d、47b、48b、53e、54d、76b‧‧‧凸輪部
23f、53f‧‧‧軸止孔
24、54、72、82‧‧‧第二調節板
24c、54c‧‧‧卡止部
25、55‧‧‧卡止件
26、56‧‧‧調節元件
26a、56a‧‧‧頭部
27、57‧‧‧蓋體元件
27a‧‧‧彎曲部
27b、57b‧‧‧插通溝
27c‧‧‧***
27d‧‧‧按壓片
28、58‧‧‧工具
29、59‧‧‧***孔
30‧‧‧厚原稿
36b‧‧‧第一轉軸桿固定孔
38c‧‧‧夾持片
38f‧‧‧切口溝
41‧‧‧摩擦墊片
47、67‧‧‧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
48、68‧‧‧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
57a‧‧‧彎曲部
61‧‧‧事務機器
64c‧‧‧腳部
65‧‧‧轉軸桿
66b、76a‧‧‧內底部
67a‧‧‧凸部
68‧‧‧凸輪元件
68a‧‧‧凸輪表面
76‧‧‧彈簧承載元件
76d‧‧‧容置部
77‧‧‧插通孔
81‧‧‧蝸輪
82a‧‧‧齒部
91‧‧‧調節板
92‧‧‧第一彈簧承載元件
92b‧‧‧公螺絲部
A、B、C、D‧‧‧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圖1為應用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事務機器的原稿壓合板開啟時之正面圖;圖2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斜視圖;圖3為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分解斜視圖;圖4為說明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閉闔狀態縱剖面圖;圖5為說明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開啟狀態縱剖面圖; 圖6為說明在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原稿為厚原稿時的操作縱剖面圖;圖7為說明在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全開啟狀態時之縱剖面圖;圖8為顯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的重要部位的平面剖面圖;圖9為顯示在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a)圖為斜視圖,(b)圖為平面圖;圖10為顯示在圖2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彈力調節手段的構成元件,(a)圖為第一調節元件的斜視圖,(b)圖為第二調節元件的斜視圖;圖11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的蓋體元件的斜視圖;圖12為說明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的動作的說明圖,(a)圖為顯示調節開始前的中立狀態,(b)圖為顯示調節元件往右方向轉動的狀態,(c)圖為顯示調節元件往左方向轉動的狀態;圖13為顯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他實施例的斜視圖;圖14為圖1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分解斜視圖;圖15為說明圖1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閉闔狀態的縱剖面圖;圖16為說明在圖1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全開啟狀態時的縱剖面圖; 圖17為顯示設置在圖1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彈力調節手段的重要部位的平面圖;圖18為顯示在圖13所示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a)圖為斜視圖,(b)圖為平面圖;圖19為顯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他實施例的縱剖面圖;圖20為顯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其他實施例說明圖;圖21為顯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其他實施例說明圖;以及圖22為顯示本發明之彈力調節手段其他實施例說明圖。
4...組裝元件
4a...底板
4b、8b、13b、18b...側板
4c...後板
4d、4e...組裝孔
4f...變形裝設孔
4g...受壓元件組裝孔
5c...限位元件
6...軸承元件
6a...凸緣部
7...受壓元件
7a、9a、10a、14a...凸緣部
7b、9b、10b、14b...接合部
8...支撐元件
8a、13a、18c...上板
8c...第一轉軸桿組裝孔
8d、13d...第二轉軸桿組裝孔
9...第一轉軸桿
10...第二轉軸桿
11...墊片
12...摩擦手段
13...升降元件
13c...組裝板
13e...作動元件組裝孔
14...作動元件
15...高度調節手段
15a...高度調節螺絲
16...推動手段
17...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
17a...第一彈簧容置部
17b、18f...卡合溝
17c...補強部
17g...第一摩擦凸條
18...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
18a...前板
18e...連結孔
18g...卡合片
19...彈性手段
19a、19b...壓縮彈簧
20...阻尼手段
22...套環
23...第一調節板
23a、24a...基板部
23b、24b...裝設孔
23c...卡止片
23d‧‧‧調節元件組裝片
23e、24d‧‧‧凸輪部
23f‧‧‧軸止孔
24‧‧‧第二調節板
24c‧‧‧卡止部
25‧‧‧卡止件
26‧‧‧調節元件
26a‧‧‧頭部
27‧‧‧蓋體元件
27a‧‧‧彎曲部
27b‧‧‧插通溝
29‧‧‧***孔
A‧‧‧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Claims (8)

  1.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括:一組裝元件,組裝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側,該事務機器具有原稿壓合板;一支撐元件,其二側板藉由第一轉軸桿組裝於該組裝元件的二側板為可轉動,且直接支撐該原稿壓合板,或者係藉由升降元件支撐該原稿壓合板,該升降元件係藉由第二轉軸桿往支撐元件組裝為可轉動;以及一推動手段,於該組裝元件與該支撐元件間將該支撐元件往該原稿壓合板之開啟方向推動,該推動手段更包括:一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設置於與該第一轉軸桿之位置相異的位置,且相對受壓元件組裝為可搖動,該第一轉軸桿於該組裝元件的該等側板間;一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相對該支撐元件的活動端側所設置的作動元件組裝為可搖動,且與該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可嵌合、伸縮地卡合;以及一彈性手段,彈性設置於該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與該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之間,其中,透過設置該彈性手段的彈力調節手段以接收該彈性手段的彈力;該彈力調節手段具有調節板,該調節板往該彈性手段的軸方向為可移動;調節元件設置於該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與該彈性手段交合 的方向或設置於該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與該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使得該調節板動作,俾使於該原稿壓合板開啟狀態下,可在該事務機器的前側操作該調節元件。
  2.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括:一組裝元件,組裝於事務機器的裝置本體側,該事務機器具有原稿壓合板;一支撐元件,其二側板藉由第一轉軸桿組裝於該組裝元件的二側板為可轉動,且直接支撐該原稿壓合板,或者係藉由升降元件支撐該原稿壓合板,該升降元件係藉由第二轉軸桿往支撐元件組裝為可轉動;以及一推動手段,於該組裝元件與該支撐元件間將該支撐元件往該原稿壓合板之開啟方向推動,該推動手段更包括:一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元件中為可滑動,且相對受壓元件為可滑動、壓觸地設置,該受壓元件的位置與該組裝元件的該等側板間的第一轉軸桿的位置相異;一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元件中為可滑動,並壓觸作動元件,該作動元件設置於升降元件,該升降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元件的活動端側為可滑動;以及一彈性手段,彈性設置於該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與 該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之間,其中,透過設置該彈性手段的彈力調節手段以接收該彈性手段的彈力;該彈力調節手段具有調節板,該調節板往該彈性手段的軸方向為可移動;調節元件設置於該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與該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或設置於該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與該彈性手段交合的方向,使得該調節板動作,俾使於該原稿壓合板開啟狀態下,可在該事務機器的前側操作該調節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調節板具有第一調節板及第二調節板,該第一調節板固定於該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或該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的內底部,該第二調節板與該第一調節板疊合,並設置為可轉動,其中該調節元件係使得該第二調節板轉動的調節螺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調節板具有第一調節板及第二調節板,該第一調節板固定於該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或該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的內底部,該第二調節板與該第一調節板疊合,並設置為可轉動,其中該調節元件係使得該第二調節板轉動的調節螺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調節元件為蝸輪,與該調節板的外周所設置的齒部齧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調節板螺鎖於該第一搖動彈簧承載元件或該第二搖動彈簧承載元件內所設置的公螺絲部,俾使該調節板因該調節元件為可轉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調節板螺鎖於該第一滑動彈簧承載元件或該第二滑動彈簧承載元件內所設置的公螺絲部,俾使該調節板因該調節元件為可轉動。
  8. 一種事務機器,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TW099146353A 2009-12-28 2010-12-28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TWI4056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8196A JP5522518B2 (ja) 2009-12-28 2009-12-28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1798A TW201121798A (en) 2011-07-01
TWI405675B true TWI405675B (zh) 2013-08-21

Family

ID=4429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6353A TWI405675B (zh) 2009-12-28 2010-12-28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22518B2 (zh)
KR (1) KR101202088B1 (zh)
CN (1) CN102137207B (zh)
TW (1) TWI4056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087B (zh) * 2015-03-24 2018-07-0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開闔支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1054B2 (ja) * 2011-07-13 2015-11-24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oa機器
JP5893861B2 (ja) * 2011-07-21 2016-03-23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の取付位置調整機構
JP5900878B2 (ja) * 2011-08-30 2016-04-0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5966164B2 (ja) * 2011-11-07 2016-08-10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6233914B2 (ja) * 2013-01-25 2017-11-2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6975439B2 (ja) * 2017-01-10 2021-12-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KR101838643B1 (ko) * 2017-07-14 2018-03-14 피케이텍시스템 주식회사 원고 압착판 개폐용 힌지 장치
JP6999155B2 (ja) 2017-08-29 2022-01-1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7045685B2 (ja) * 2017-11-20 2022-04-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JP7300671B2 (ja) * 2019-06-07 2023-06-30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23019067A (ja) * 2021-07-28 2023-02-09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8839A (ja) * 1999-09-29 2001-04-10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体のヒンジ
JP2009237046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ヒン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9134U (zh) * 1987-09-04 1989-03-08
JP3285417B2 (ja) * 1993-04-28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6317960A (ja) * 1993-04-28 1994-11-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89384A (ja) * 2002-12-10 2004-07-08 Murata Mach Ltd 反転搬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704163Y (zh) * 2004-04-29 2005-06-0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仪及其铰链结构
JP4116992B2 (ja) 2004-11-11 2008-07-0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4888139B2 (ja) * 2007-01-31 2012-02-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429767B2 (ja) * 2007-08-31 2014-02-2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382760B2 (ja) * 2007-11-02 2014-01-0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8839A (ja) * 1999-09-29 2001-04-10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体のヒンジ
JP2009237046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ヒン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087B (zh) * 2015-03-24 2018-07-0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開闔支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207A (zh) 2011-07-27
KR101202088B1 (ko) 2012-11-15
JP5522518B2 (ja) 2014-06-18
KR20110076790A (ko) 2011-07-06
JP2011139317A (ja) 2011-07-14
CN102137207B (zh) 2014-06-11
TW201121798A (en) 201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5675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具有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TWI501881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412876B (zh) Original press plat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ur) and the original platen of the office equipment
TWI529070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使用其之事務機器
TWI476140B (zh) 應用於饋入不同厚度之媒體的饋入機構及其媒體處理裝置
JP4676769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5312832B2 (ja) ヒンジ
TWI422955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US109288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andle
JP20062823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I421011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201901014A (zh) 鉸鏈裝置及使用鉸鏈裝置的事務機器
US20130127318A1 (en) Clamshell device
TWI546611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KR20010006869A (ko) 화상 판독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 정보 처리 장치
TWI696879B (zh) 蓋體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45924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操作パネル姿勢変更機構
TWI491512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辦公室自動化機器
TWI499518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保持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JP2008257167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TW202026747A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TWI441988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2006010979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TWI575302B (zh) 開闔支撐裝置及具備此開闔支撐裝置的設備
CN102170762B (zh) 小型电子装置的开阖装置及应用此开阖装置的小型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