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6704B - 用以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以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6704B
TWI386704B TW97115770A TW97115770A TWI386704B TW I386704 B TWI386704 B TW I386704B TW 97115770 A TW97115770 A TW 97115770A TW 97115770 A TW97115770 A TW 97115770A TW I386704 B TWI386704 B TW I3867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olarizer
unit
tear film
protectiv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15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4547A (en
Inventor
Choi Byung-Kwon
Lee Yong-Ju
Original Assignee
Sfa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435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8221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661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4098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fa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fa Engineering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4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4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6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6704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用以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將一偏光片貼合在一液晶顯示面板上的設備,特別是指一種先將一保護膜從一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剝離,再將剝離保護膜後的偏光片貼合到一液晶顯示面板上的設備。
在半導體業界中,平板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DP)在電子顯示器中已呈現快速的成長發展。
平板顯示器係為影像顯示裝置,且比一般主要使用在電視機或電腦的映像管顯示器(cathode ray tubes,CRT)更輕、更薄。舉例來說,平板顯示器包括液晶顯示器、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等。
一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CD,TFT-LCD),屬於所述的平板顯示器其中之一,係使用一種光切換現象。於此,在光切換現象中,如同界於固態與液態之間的中間媒介的液晶係注入在薄型的上、係玻璃基板之間。再者,液晶分子的配向係藉由在上、下玻璃基板之間的電位差而產生不同亮度,以便顯示不同圖案及影像。
液晶顯示器係以其輕、薄以及低功率消耗的特性,而快速地取代了映像管顯示器。因此,液晶顯示器被廣泛地 使用在電子產品上,包括電子計算器、電視機、筆記型電腦等,以及車用或飛機用的速率表與導航系統等等。
如此的液晶顯示器係經由一薄膜電晶體陣列製程(TFT Array Process)、一液晶胞製程(LC Cell Process)以及一模組製程(Module Process)所產出的產品。
薄膜電晶體陣列製程係與半導體製程十分相似,例如關於重覆沉積、黃光微影以及以蝕刻將薄膜電晶體排列在一玻璃基板上。
液晶胞製程係形成一配向層,以使液晶排列在由薄膜電晶體陣列製程所製造的一薄膜電晶體底板上,以及一如彩色濾光片的頂板,且形成用間隙物密封,以將頂板黏合到底板。
模組製程係將一偏光片黏貼至一已製好的液晶顯示面板、直接將驅動IC壓焊在液晶顯示面板上、將一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組裝在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將一背光單元與一外框組裝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背側。
使用在模組製程的偏光片係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兩側,以選擇性地傳遞光線,而光線係穿透液晶,進而朝一特定方向強烈震動。
當偏光片在一液晶顯示面板組裝廠中傳送時,在偏光片的表面絕不可有刮傷,或者是在偏光板的表面絕不可刺入外在物質。因此,在偏光片製造完成之後,在偏光片上即黏貼上額外的保護膜。在保護膜從偏光片撕離之後,偏光片即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
從前,工廠人員係以手動方式將保護膜從偏光片上撕離。然而,手動作業卻降低了生產效率。因此,有了偏光片貼合設備的出現,以實現撕離保護膜以及將偏光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上一連串的流程,而所述的偏光片貼合設備包含一單元,係使用一黏合帶將保護膜撕離。
為達此一目的,習知的偏光片貼合設備包含一撕膜單元、一接觸單元以及一收集單元;撕膜單元係具有一供應單元,用以將一新的黏合帶供應給使用一單次黏合帶的撕膜單元;接觸單元係將黏合帶按壓到一保護膜的表面;而收集單元係用以收集廢棄的黏合帶。而且,一般的偏光片貼合設備更包含一驅動單元,係獨立地轉動供應單元及收集單元。
然而,自從習知的偏光片貼合設備使用單次黏合帶後,使得材料成本的損耗非常大。而且,習知的偏光片貼合設備結構複雜,也因此難以保養及維修。再者,難以同步地控制撕膜單元中之供應單元及收集單元的轉動速率。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最近申請偏光片貼合設備之技術的申請案,請參考韓國第2006-0122196號專利,係包含一具有單一滾筒的撕膜單元。其中,所述的偏光板貼合設備係使用一可重覆地使用至少數次且具有預定黏性的黏合帶。因此,降低了材料成本的損耗。而且,撕膜單元包括一具有簡單結構的滾筒。藉此,即可容易來保養及維修偏光片貼合設備,且降低在同步控制上所造成的麻煩。
但是,在偏光片貼合設備中,撕膜單元包含黏接到一保護膜的滾筒。因此,當滾筒的直徑決定時,撕膜單元的平均壽命增加卻干涉到一剝離流程錯誤的降低。
詳而言之,必須增加滾筒的直徑以增長撕膜單元的平均壽命。這也就是為什麼捲繞在滾筒及一消耗部上之黏合帶的長度,係與滾筒的直徑同時增加的原因。黏合帶長度的增加也因而增加了撕膜單元的平均壽命。因此,降低了需要用以更換撕膜單元的加工時間。藉此,在所有流程中改善了生產率。
然而,若是增加了滾筒的直徑,將可能會產生一保護膜未能平順地從一偏光片撕離的流程誤差。此一流程誤差可能由不同原因所產生。但是,流程誤差的主要原因係如下所述。
一使用在液晶顯示面板或相類似產品的偏光片,通常都是薄且極具彈性。但是,要增加施加在偏光片上的壓力,即須增加滾筒的直徑。因此,由於反應係相對應於壓力,保護膜並無法從偏光片撕離,可是偏光片卻與保護膜伴隨而來。換言之,偏光片可頻繁地升起。因此,一具有大直徑的滾筒施加壓力在偏光片上。藉此,產生一大的互斥力,以將整個偏光片從支撐偏光片的一偏光片固定平台上舉起。因此,會造成保護膜未能平順地從偏光片撕離之流程誤差的發生。
一撕膜單元大體上可包括一有如刀具的尖銳部,用以點接觸一偏光片的局部,以便將保護膜從偏光片撕離。而 在剝離流程期間,稍微地震動對撕膜單元而言是重要的。因此滾筒的直徑必須依據撕膜單元而縮到最小。
綜上所述,一偏光片貼合設備包含一撕膜單元,係具有一單一滾筒,且必須依據撕膜單元平均壽命的增加而增加滾筒的直徑,但必須依據一剝離流程誤差的減少而縮減滾筒的直徑。
於是,在偏光片貼合設備中,撕膜單元平均壽命的增加係干涉到流程誤差的降低。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將一偏光片貼合到一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係可降低加工時間,並減少偏光片的升起所造成的流程誤差。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一偏光片貼合到一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包含一偏光板固定平台,用以將一偏光片貼合到一液晶顯示面板,該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一設備本體,係設置在該偏光片固定平台上,且沿著該偏光片固定平台的一平面移動;以及至少一撕膜單元,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且具有一按壓件以及至少一轉向滾筒,該按壓件係按壓一黏合帶,用於將該保護膜從該偏光片撕離,以便該黏合帶黏貼到該保護膜上,該至少一轉向滾筒係與該按壓件相間隔設置,其中,該黏合帶係捲繞在該按壓件及該轉向滾筒上,以一銳角圍繞在該按壓件周圍,而形成一閉路迴路。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一偏光片貼合到一 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包含一偏光片固定平台,用以將一偏光片貼合到一液晶顯示面板,該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一設備本體,係設置在該偏光片固定平台上,且沿著該偏光片固定平台的一平面移動;以及至少一撕膜單元,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且具有複數個滾筒,而一用以將該保護膜從該偏光片撕離的黏合帶係捲繞在該等滾筒上,以形成一閉路迴路。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示,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茲配合圖式將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用以圖解較佳實施例所附的圖式,係為了能審查委員更加了解本發明、其中的優點,以及達到本發明所實現的目的。
本發明在下列的敘述中,將參考所附圖式以詳加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其中,相同的元件編號係表示相同的元件。
圖1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的一實施例之一局部透視示意圖。圖2係表示本發明圖1之一撕膜單元的一部份透視圖,以及圖3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圖解一初始剝離角度的一示意圖。圖 4係表示本發明從圖1的設備中之撕膜單元的一上升位置所視的一部分放大透視圖,以及圖5係表示本發明從圖1的設備中之撕膜單元的一下降位置所視的一部分放大透視圖。在本說明書中,其前、後方向係表示圖1中座標的X軸,其上、下方向係表示圖1中座標的Z軸。
請參考圖1,根據本發明的一將偏光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100,包括一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一設備本體120以及複數個撕膜單元130。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係支撐一偏光片1,而偏光片1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1a。設備本體120係設置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的一表面上的區域,以沿著偏光片固定平台110的表面移動。撕膜單元130係與設備本體120的一前側結合,以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上撕離。
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係一支撐及固定偏光片1的基礎。換句話說,一個由偏光片供應單元(圖未示)供給而被當做工作目標的偏光片1,係設置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的上表面上。當要將保護膜1a要從偏光片1被撕離時,設置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上表面上的偏光片1,必須要被固定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的上表面上。因此,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係包含一用以固定偏光片1的附加固定單元。附加固定單元可為不同型態的固定單元其中的一種。為了將偏光片1固定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上,在本實施例中,係使用一真空吸附裝置,真空吸附裝置具有複數個設置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一表面的真空孔(圖未示)、與各真空 孔連接的真空幫浦(圖未示)等等。真空吸附裝置係將偏光片1固定在偏片固定平台110的上表面上。
設備本體120係設置在偏光片固定平台110的上表面區域。複數個撕膜單元130(將於後詳述)係在Y軸方向與設備本體120的前側結合,且相隔一預定間隔。在此,撕膜單元130係具有預定使用壽命的消耗品。所有已經結束使用壽命的撕膜單元130會被更換,或者是更換在圖2中捲繞在撕膜單元130上的黏合帶136。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撕膜單元130係可分離地與設備本體120的前側相結合。
卡固件150係設置在設備本體120前側的上部,用以將撕膜單元130卡固在設備本體,或是將撕膜單元130從設備本體120解開。卡固件150係與設備本體120結合,並朝Z軸方向(向上、向下的方向)以一預定距離移動。卡固件150係卡固在圖2中的結合凸塊131a,或是從圖2中的結合凸塊131a中解開,以便撕膜單元130可分離地與設備本體120結合。在此,結合凸塊131a係設置在撕膜單元130之單元本體131(請參考圖2)前側的上部,而撕膜單元130將於後詳述其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未將所有撕膜單元130表示在圖1中,而以四個撕膜單元130沿著Y軸方向以一預定間隔設置設備本體120的前側,並與設備本體120的前側結合。然而,在本實施例中撕膜單元130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而可做不同數量的選擇。舉例來說,若是保護膜1a要從一小尺寸的偏光片1上撕離,則撕膜單元130的數量可以是 小於數量"4"。若是保護膜1a要從一大尺寸的偏光片1上撕離,則撕膜單元130的數量可以是大於數量"4"。
一支撐架(圖未示)係設置在設備本體120的背側,以沿著設備本體120的一移動方向(X軸方向)而平行偏光片固定平台110。支撐架係與一啟動器(圖未示)相結合,而啟動器係沿著偏光片固定平台110的表面(X軸方向)以移動設備本體120。所以,與撕膜單元130相結合的設備本體120可以在X軸方向向前及向後移動。啟動器可以是一氣壓缸、一油壓缸、一氣/油壓缸、一馬達以及相類似的裝置。
請參考圖2,本實施例的每一撕膜單元130包括單元本體131、一組滾筒支撐器133、一當成按壓件的按壓滾筒132,以及一第一轉向滾筒134與一第二轉向滾筒135。滾筒支撐器133係從單元本體131延伸,且相互間隔設置。按壓滾筒132係按壓使用於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的黏合帶136,以便黏合帶136黏貼在保護膜1a上。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係與按壓滾筒132相互間隔設置。
按壓滾筒132係設置在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之前,且可轉動地結合在滾筒支撐器133前端之間。在此,按壓滾筒的132直徑係小於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的直徑。
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係可轉動地結合在滾筒支撐器133之間。在此,第一轉向滾筒134係設置在按壓滾筒132的上方,而第二轉向滾筒135係設置在 第一轉向滾筒134的下方。換句話說,按壓滾筒132與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係設置成一三角型結構。
黏合帶136係捲繞在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上而形成三角型結構,以致形成一封閉迴路。在此,既然按壓滾筒132係設置在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之間,黏合帶136則以一銳角圍繞在按壓滾筒132周圍,而形成一封閉迴路。此一銳角在數學上的意思是小於一直角。在本實施例中,黏合帶136係可以一介於5∘到45∘的銳角圍繞在按壓滾筒132周圍,而捲繞成一封閉迴路。於後將詳述本發明中黏合帶136以一銳角圍繞在按壓滾筒132周圍,而捲繞成一封閉迴路的原因。
一具有預定黏性的黏合材質係塗佈在黏合帶136上,以便黏合帶136用以重複地使用數次。而且,黏合帶136係在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上,捲繞兩次或兩次以上。另外,亦可選擇將黏合帶136僅捲繞一次。然而,若是僅將黏合帶136捲繞一次的話,黏合帶136會很容易從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分離。因此,較佳者,係將黏合帶136捲繞兩次或兩次以上。
在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中,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係設置成三角型結構。因此,可縮減接觸到保護膜1a之按壓滾筒132的直徑,以及增加已捲繞的黏合帶136長度。
於是,接觸到保護膜1a之按壓滾筒132直徑的縮減,係減少了一流程誤差,而流程誤差係在撕離黏貼於偏光片1上之保護膜1a的初始流程中,而升起偏光片時,保護膜1a並未正常地從偏光片1上撕離所造成的。黏合帶136長度的增長,係增加了撕膜單元130的使用壽命,並增加了撕膜單元130更換工作的週期,以便降低加工時間。
如前面前案的敘述,依據發生在撕離保護膜1a的初始流程中之流程誤差降低,可以使接觸保護膜1a之按壓滾筒132直徑盡可能地縮小。在本實施例中,黏合帶136係捲繞在設置成三角型結構的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上。因此,按壓滾筒132直徑的縮減,並不會影響撕膜單元130的使用壽命,且不像習知的撕膜單元中,黏合帶係捲繞在單一滾筒上。
然而,若是按壓滾筒132的直徑小的話,則用以支撐按壓滾筒132轉動的一軸承必定非常小。因此,按壓滾筒132會非常難以製造及安裝。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係以複數個樹脂軸承132a來實現按壓滾筒132。
換句話說,如圖2所示,按壓滾筒132係包含一支撐軸132b以及複數個樹脂軸承132a。支撐軸132b係與滾筒支撐器133的前端133a結合在其間。複數個樹脂軸承132a係沿著支撐軸132b而設置,且可轉動地與支撐軸132b結合。樹脂軸承132a係為球型軸承,但亦可為其他型態的軸承,並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為了要縮減按壓滾筒132的直徑,係以尺寸非常小的複數個樹脂軸承132a來實現按壓滾筒132。結果,進一步降低了發生在保護膜1a初始撕離流程中的流程誤差
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中,按壓滾筒132係設置在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的之前,而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係設置在按壓滾筒132之後。因此,黏合帶136係捲繞在按壓滾筒132上,以形成圍繞在按壓滾筒132周圍的銳角。
在此,請參考圖3,保護膜1a的α角度係表示一初始撕膜角度,係在從偏光片1的保護膜1a一端撕離的一初始撕膜流程(請參考將於後詳述的設備100之操作)中,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的表面升起。發生在保護膜1a的初始撕膜流程中之流程誤差,係與初始撕膜角度的減小而降低。
當初始撕膜角度α在初始撕膜流程中,將保護膜1a相對於偏光片1彎折而到最小時,在保護膜1a上未設置撕膜單元130的區域會更好彎折,而此一區域例如保護膜1a位在相互間隔設置的撕膜單元130之間的部分。結果,即可順利地撕離此一保護膜1a的部分。
因此,具有上述結構的撕膜單元130之使用壽命會增加,而且撕膜單元130的更換週期也會增加,以便降低加工時間。再者,在撕離黏貼於偏光片1上之保護膜1a的初始流程中,而升起偏光片時,保護膜1a並未正常地從偏光片1上撕離所造成的流程誤差亦會降低。如上所述,在本 發明中,即可解決增加撕膜單元使用壽命以及降低流程誤差之間所造成的影響。
請再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設備100係進一步包括一撕膜單元驅動器160,係用以在Z軸方向,升高及降低設置在設備本體120上的撕膜單元130。
撕膜單元驅動器160係安裝在設備本體120的前側,以與撕膜單元130結合。撕膜單元驅動器160係可將撕膜單元130升高到上坡位置及降低到下坡位置,而上坡位置係在按壓滾筒132與偏光片1分離的位置,下坡位置係在按壓滾筒132與保護膜1a接觸的位置。換句話說,當黏合帶136位在按壓滾筒132及保護膜1a之間時,按壓滾筒132即接觸在撕膜單元130下坡位置的保護膜1a,以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與撕膜單元130結合的設備本體120,係在撕膜單元130的上坡位置向前、向後(在X軸方向)移動。
撕膜單元驅動器160可為不同型態的啟動器,例如氣壓缸、油壓缸、氣/油壓缸、馬達或是相類似的裝置等。由於此係在所屬技術領域所熟知的技術,因此為了闡明本發明的要點,在本說明中係省略撕膜單元驅動器160的結構及操作知詳細描述。
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設備100進一步包含複數個膜支撐器170,係在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的流程中,平坦地將保護膜1a展開。
撕膜單元130的按壓滾筒132係接觸保護膜1a。之後,設備本體120藉由啟動器(圖未示)向後移動。既然如此, 在撕離保護膜1a的流程中,會使保護膜1a的一部分皺摺。此一現象是非常重要地,且發生在保護膜1a的區域中,而此一保護膜1a的區域係位在介於相互間隔設置的撕膜單元130之間。若是保護膜1a係部分地皺摺而從偏光片1撕離,可能無法將保護膜1a平順地撕離。而且,可能會因為保護膜1a的皺褶部分在撕離保護膜1a時,傷害到偏光片1。
膜支撐器170係避免保護膜1a的部分,在撕離保護膜1a時產生皺摺。而且,膜支撐器170係與介於撕膜單元130之間的設備本體120之下部相結合,也因此與設備本體120一同移動。膜支撐器170係支撐從偏光片1撕離的保護膜1a,以便平順地撕離保護膜1a,而不需摺疊保護膜1a。
請參考圖4及圖5,本實施例的設備100進一步包括滾筒卡固單元140,係當撕膜單元驅動器160升起撕膜單元130時,用以避免第一轉向滾筒134的轉動。
每一滾筒卡固單元140係包含擋止滾筒141及防轉器142。擋止滾筒141係連接到第一轉向滾筒134的一端,以與第一轉向滾筒134一同轉動。防轉器142係與設備本體120的前側結合,並接觸擋止滾筒141以避免擋止滾筒141轉動。
擋止滾筒141係與設置在滾筒支撐器133內側的第一轉向滾筒134的一端結合,以便與在滾筒支撐器133外側的第一轉向滾筒134一同轉動。
防轉器142的一端係固定在設備本體120前端的上部,而防轉器142的另一端係從前述該端向下延伸,而將擋止滾筒141定位。
防轉器142接觸擋止滾筒141的一端具有斜面142a、142b,此等斜面142a、142b向下相互間隔而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擋止滾筒141的外側面係塗佈一橡膠材質,用以增加擋止滾筒141接觸防轉器142的斜面142a、142b時的摩擦力,以便進一步確認避免擋止滾筒141的轉動。當然,為了在擋止滾筒141接觸到防轉器142時增加摩擦力,亦可選擇用橡膠墊黏貼在防轉器142的斜面142a、142b,或者是以一橡膠材質塗佈在防轉器142的斜面142a、142b上。而且,在本實施例中,擋止滾筒141係與第一轉向滾筒134的一端相結合,但在本發明中,並不以此為限。換句話說,按壓滾筒131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係一同轉動,且黏合帶136係捲繞在按壓滾筒131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統135上,而形成封閉迴路。因此本發明的擋止滾筒141可與按壓滾筒132的一端結合,或者是與第二轉向滾筒135的一端結合。而且,二擋止滾筒(圖未示)係可分別與第一轉向滾筒134的兩端結合。
在設備100中,當保護膜1a的一端年到黏貼到黏合帶136時,撕膜單元130係在Z軸方向升起,也因此設備本體120則向後移動。所以,可將保護膜1a完全地從偏光片1撕離。
請參考圖4,擋止滾筒141係在撕膜單元130的上坡位置時,接觸到防轉器142的斜面142a、142b。因此,假若設備本體120向前及向後移動,可避免擋止滾筒141的轉動。藉由黏合帶136一同轉動,且連接到擋止滾筒141、按壓滾筒132以及第二轉向滾筒135的第一轉向滾筒134,係由於防止擋止滾筒141轉動,進而防止第一轉向滾筒134的轉動。換句話說,當擋止滾筒141接觸到防轉器142時,儘管設備本體120移動,捲繞在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統135以形成封閉迴路的黏合帶136,並不會移動,而會固定住。
請參考圖5,擋止滾筒141係與防轉器142的斜面142a、142b相互間隔,因此當黏合帶136捲繞在按壓滾筒132上,接觸到保護膜1a的撕膜單元130在上坡位置時,擋止滾筒141並不會接觸到斜面142a、142b。所以,連接到擋止滾筒141、按壓滾筒132,以及第二轉向滾筒135的第一轉向滾筒134,可以自由地轉動。本實施例的設備100可包含具有上述結構的滾筒卡固單元140,以便省略在傳統的偏光片貼合設備所必須的且具有夾持器的夾持單元。
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的設備100包括具有簡單結構的滾筒卡固單元140,當設備本體120在撕膜單元130的上坡位置移動時,以避免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以及按壓滾筒132的轉動。因此,設備100可以省略在傳統的偏光片貼合設備所必須的且具有複雜結構的夾持單元。於是,設備100的結構可以簡單化,且可以降低設備100的製造成本。
本實施例的設備100進一步包含一感測單元(圖未示)以及一控制器(圖未示)。感測單元係感測是否已將保護膜1a撕離,以及控制器可根據感測單元的感測結果,選擇性地控制撕離保護膜1a的執行模式。
感測單元可包括一真空傳感器以及一光感測器。在此,真空傳感器係感測當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時,偏光片1是否從偏光片固定平台110分離,以感測是否已撕離保護膜1a,。光感測器係感測按壓滾筒132是否接觸保護膜1a,進而感測是否已撕離保護膜1a。感測單元可包含不同型態的感測器、照相機,或其他類似可以取代真空傳感器及光感測器的裝置,故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控制器可選擇性地控制撕離保護膜1a的執行模式,係為了避免保護膜1a在撕膜失敗之後,繼續不必要的撕膜動作。更詳細地說,若是初始撕膜流程(一第一撕膜流程)失敗的話,控制器係根據感測單元的感測結果所傳回的初始狀態,而控制啟動器及撕膜單元驅動器160,以便重新執行初始撕膜流程。若是第一撕膜流程平順地完成的話,控制器即控制去執行一第二撕膜流程。
請參考圖6及圖9,係描述經由本發明具有上述結構的設備100之操作,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的流程。
圖6~圖9係表示圖解本發明圖1的設備100之操作的部分側視圖。
首先,請參考圖6,與撕膜單元130結合的設備本體120,係水平地向前移動,即如藉由啟動器而朝向保護膜1a的一端移動。
再者,請參考圖7,當撕膜單元130位在保護膜1a的一端時,設備本體120即停止移動。在此一位置,撕膜單元驅動器160係將撕膜單元130以Z軸方向降低。由於撕膜單元130的下坡位置,撕膜單元130的按壓滾筒132係按壓黏合帶136,以便黏合帶136黏貼在保護膜1a上。
請再參考圖8,由於啟動器的操作,撕膜單元130向後移動△X,而與設備本體120結合。由於此一操作,保護膜1a的一端開始從偏光片1撕離。在此,與第一轉向滾筒134結合的擋止滾筒141,並未接觸固定在設備本體120前側的防轉器142,亦即並未卡固在防轉器142。因此,按壓滾筒132係藉由設備本體120的移動而轉動。於是,可平順地達成撕離保護膜1a一端的初始撕膜流程(第一撕膜流程)。在此,係可參考圖8所示的第一撕膜流程的狀態,亦即保護膜1a整個部分並未完全從偏光片1撕離,而是保護膜1a的一端部分從偏光片1撕離的狀態。
之後,請參考圖9,若是經由上述感測單元,確認第一撕膜流程成功地完成者,係藉由撕膜單元驅動器160在Z軸方向將撕膜單元130升起,且在撕膜單元130的上坡位置使設備本體120向後移動。於是,可以完成將保護膜1a的整個部分從偏光片1撕離的第二撕膜流程。更詳細地說,藉由撕膜單元的上坡,將保護膜1a已黏貼在黏合帶136上,且在第一撕離流程時於撕膜單元130下坡位置撕離的一端,從偏光片1舉起。再者,當保護膜1a黏貼在黏合帶136上時,設備本體120即向後移動。因此,完成了將保護膜1a的整個部分從偏光片1撕離的第二撕膜流程。
若是第一撕膜流程並未成功,例如由於升起偏光片1而使保護膜1a無法平順地撕離之流程誤差等,設備本體120即停止所有操作,並傳回此初始狀態以重新執行第一撕膜流程。然而,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可藉由降低按壓滾筒132的直徑,以及縮小初始撕膜角度,使發生在第一撕膜流程的流程誤差大大地降低。因此,由於流程誤差所造成的第一撕膜流程執行次數可以減少,進而改善生產率。
與第一轉向滾筒134結合擋止滾筒141,在撕膜單元130的上坡位置,接觸到固定在設備本體120前側的防轉器142。因此,雖然設備本體120會移動,但可避免按壓滾筒132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的轉動。所以,即使當設備本體120在移動,保護膜1a的一端仍保持黏貼在黏合帶136上。也因此雖然本實施例的設備本體120並不包括***及夾取保護膜1a一端的附加夾持單元,仍可平順地執行將保護膜1a的整個部分從偏光片1撕離的第二撕膜流程。
本實施例已敘述每一撕膜單元包括一按壓滾筒以及二轉向滾筒,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若是不增加按壓滾筒的直徑,以及不增加實質地捲繞之黏合帶的長度者,每一撕膜單元可包括一個、三個或更多個轉向滾筒。
圖10係表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撕膜單元之一透視圖。其與前述的實施例相同元件者,係以相同的元件編號標示。本實施例的敘述係集中在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點。
請參考圖10,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1係包括一按壓件138,以取代圖2所示的按壓滾筒132,而按壓件138具有一前端,係位在一週緣138a,用以按壓黏合帶136。在此,週緣138a係設置在按壓件138的一前端。
黏合帶136係捲繞在按壓件138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而以一銳角圍繞在按壓件138周圍,以形成一封閉迴路。
按壓件138係設置在第一轉向滾筒134及第二轉向滾筒135之前,且在該組滾筒支撐器133之間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結合。按壓件138的一下表面係與偏光片1成同一水平面,且按壓件138的一上表面係根據按壓件138的中心,而朝向按壓件138的前端下降,以便形成斜面。
週緣138a係設置在按壓件138的前端,用以按壓黏合帶136,以便在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時,使黏合帶136黏貼在保護膜1a上。週緣138a係如刀具般的尖銳狀,且週緣138a接觸保護膜1a的部分,係小於前述實施例的按壓滾筒132。
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1所包括的按壓件138,係僅接觸到保護膜1a的一小部分,進而減少由升起偏光片1所造成的流程誤差。
圖11係表示根據本發明該另一實施例的撕膜單元之一透視圖。其與前述的實施例相同元件者,係以相同的元件編號標示。本實施例的敘述係集中在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點。
請參考圖11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2,係包括一貼合滾筒139,用以取代圖2中的按壓滾筒132以及第一轉向滾筒134與第二轉向滾筒135。
貼合滾筒139係介在一組滾筒支撐器133之間,而可轉動地與該組滾筒支撐器133結合。一黏合帶可以捲繞在貼合滾筒139的一外表面,或者是一黏合材質可直接地塗佈在貼合滾筒139的外表面上。在此,具有預定黏性的黏合材質塗佈在黏合帶上,以便黏合帶至少可重覆地使用數次。
一擋止滾筒141係與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133內側的貼合滾筒139兩端結合,以與在滾筒支撐器133外側的貼合滾筒139一同轉動。在此,擋止滾筒141的一外表面係塗佈一橡膠材質,用以當擋止滾筒141接觸防轉器142時,增加與如圖4中的防轉器142之間的摩擦力。
本實施例的撕膜單元130-2包括滾筒卡固單元140,而滾筒卡固單元140係具有一檔止滾筒141及固定在設備本體120前側的防轉器142(圖未示)。因此,可以省略在傳統偏光片貼合設備所必需且結構複雜的夾持單元。於是,設備100的結構可以簡單化,而且可以降低設備100的製造成本。
圖12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的另一實施例之一局部透視示意圖,圖13係表示本發明圖12的一撕膜單元之一透視圖,圖14係表示本發明圖12的設備之一部分放大透視圖,而圖15係表示本發明沿圖13的A-A線所視的一剖視圖。
請同時參考圖12~15,根據本實施例用以將一偏光片貼合到一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200,係包括一偏光片固定平台210、一設備本體220、若干按壓滾筒232、第一轉向滾筒234、第二轉向滾筒235以及撕膜單元230。偏光片固定平台210係用以固定一偏光片1,而偏光片1的一側係黏貼有一保護膜1a。設備本體220係設置在偏光片固定平台210上表面的區域,以沿著偏光片固定平台210的一表面移動。按壓滾筒232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係用來撕離保護膜1a。撕膜單元230係可分離地與設備本體220結合,並與設備本體220一同移動,以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
請參考圖14,卡固件250係設置在設備本體220前側的上部,以將撕膜單元230從設備本體220拆卸下來。卡固件250係與設備本體220結合,以在Z軸方向(向上及向下)移動一預定距離。卡固件250係卡固在結合凸塊231a(請參考圖13)及從結合凸塊231a解開,以便撕膜單元230可分離地與設備本體220結合。在此,結合凸塊231a係設置在撕膜單元230(將於後詳述)之單元本體231前端的上部。而且,一組扣鈎237係設置在每一單元本體231的背側,以鈎在設置在設備本體220的支撐槓226上。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在撕膜單元230的單元本體231背側的扣鈎237,鈎在設置在設備本體220的支撐槓226上時,與設備本體220結合的卡固件250則下降,以卡固到結合凸塊231a。所以,撕膜單元230可很容易地與 設備本體220結合。換句話說,撕膜單元230可為輕觸式(one-touch way)而容易地與設備本體220結合。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並未以圖式表示,但可以四個撕膜單元230係與設備本體220的前端,以一預定間隔而相結合。但在本發明中,並不以此為限,因此,撕膜單元230的數量可以作不同的選擇。舉例來說,若是保護膜1a係從一較小尺寸的偏光片1撕離的話,則所提供的撕膜單元230數量可以小於數量"4"。若是保護膜1a係從一較大尺寸的偏光片1撕離的話,則所提供的撕膜單元230數量可以大於數量"4"。
請同時參考圖13及圖14,本實施例的每一撕膜單元230,係包括單元本體231、一組滾筒支撐器233、按壓滾筒232、以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滾筒支撐器233係從單元本體231的前側延伸,且相互間隔一距離。按壓滾筒232係設置在滾筒支撐器233的端側。第一轉向滾筒234及第二轉向滾筒235係與按壓滾筒232相間隔而設置。在此,按壓滾筒232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係介在該組滾筒支撐器233之間,且可轉動地與該組滾筒支撐器233結合。
按壓滾筒232係與該組滾筒支撐器233的下端結合,且第二轉向滾筒235係與滾筒支撐器233的上端結合,以便設置在按壓滾筒232的上方。第一轉向滾筒234係設置在按壓滾筒232及第二轉向滾筒235的後方,以便與滾筒支撐器233結合。因此,按壓滾筒232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係設置呈一三角型結構,以增加黏合 帶236接觸保護膜1a的表面區域,而不需增加按壓滾筒232的直徑。
塗佈有黏性的一黏合材質的黏合帶236,係以一三角型結構捲繞在按壓滾筒232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上,以便形成一封閉迴路。在此,黏合帶236係可捲繞一次,但亦可捲繞二次或多次,以避免容易地從按壓滾筒232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分離。
於是,在本實施例的每一撕膜單元230中,按壓滾筒232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係設置呈一三角型結構。因此,可縮減接觸保護膜1a的按壓滾筒232的直徑,且增加黏合帶236的長度,以便降低流程誤差與增長撕膜單元230的使用壽命。
請參考圖15,本實施例的每一撕膜單元230,進一步包括一張力調整器240,係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233,以調整黏合帶236的張力。
如圖15所示,張力調整器240係包括一構槽部241、一彈簧242以及一擋止栓243。溝槽部241係連接到第一轉向滾筒234的一軸桿。彈簧242係***到溝槽部241而彈性地偏向第一轉向滾筒234,以便第一轉向滾筒234與按壓滾筒232相隔一段距離。擋止栓234係可轉動地與溝槽部241的一開口結合,以調整彈簧242的彈性。若干軸孔244係設置在滾筒支撐器上233。在此,軸孔244係為水平直徑大於垂直直徑的長形孔,以便第一轉向滾筒234的軸桿依據單元本體231,而向前及向後移動。第一轉向 滾筒234的軸桿係鎖固在由於軸孔244的形狀所造成的一間隔,係位在彈簧242相對於單元本體231彈性地偏向第一轉向滾筒234的彈力,以與黏合帶236的張力相互平衡的一位置。因此,黏合帶236可維持其張力,以完全地黏貼在按壓滾筒232上,而沒有皺摺。
請參考圖12,本實施例的設備200進一步包括一撕膜單元驅動器260及複數個膜支撐刀具270。撕膜單元驅動器260係用以升高及下降設置在設備本體220上的撕膜單元230。膜支撐刀具270係用以支撐保護膜1a,當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時,以便平坦地展開保護膜1a。
撕膜單元驅動器260係驅動撕膜單元230,以便撕膜單元230的按壓滾筒232接近,並與黏貼到偏光片1的保護膜1a相隔一距離。撕膜單元驅動器260包括上升及下降軌道261及發電器(圖未示),上升及下降軌道261係與撕膜單元230結合,以升起或降下撕膜單元230,發電器係提供電力並藉由上升及下降軌道261,以升起及降下撕膜單元230。
黏合帶236係接觸保護膜1a,以便將黏合帶236定位在撕膜單元230的按壓滾筒232及保護膜1a之間。之後,設備本體220藉由啟動器(圖未示)而向後移動。既然如此,當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時,可將保護膜1a的一部分摺疊。此一現象係顯著地發生於定位在相互間隔設置的撕膜單元230之間的一保護膜1a的區域。若是保護膜1a係部分地摺疊而從偏光片1撕離,保護膜1a則無法平 順地撕離,且在撕離保護膜1a時,偏光片1可能會因為保護膜1a的摺疊部分而損傷。
膜支撐刀具270係避免在撕離保護膜1a時,摺疊到保護膜1a的部分。膜支撐刀具270係與設備本體220的下部結合,而當設備本體220移動時,膜支撐刀具270與其一同移動。膜支撐刀具270係設置在一平坦結構,且與設備本體220結合,以便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一預定角度。因此,當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時,保護膜1a係由膜支撐刀具270所支撐,以便保護膜1a能平坦地展開,而不會皺摺。在此,膜支撐刀具270可以自由地傾斜成一相對位置,或者是可以由附加的傾斜控制器(圖未示)所控制。
請參考圖12,設備200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夾持器280,係與設備本體220結合,以拋棄已從偏光片1撕離之保護膜1a。複數個夾持器280係分別與夾持器支撐架282結合,而夾持器支撐架282係從設備本體220凸伸。在此,係根據一控制訊號,而使夾持器280接近並與夾持器支撐架282相間隔。因此,在一初始狀態中,如圖17所示,夾持器280係與夾持器支撐架282相間隔設置。然而,在圖17中,當拋棄已撕離的保護膜1a時,夾持器280係接近夾持器支撐架282。而藉由線性馬達、汽缸或是相類似的裝置,而可容易地移動夾持器280,所以省略了對於夾持器280的詳細敘述。在本實施例中,夾持器280係設置在複數個撕膜單元230之間。
在本實施例的設備200進一步包括一感測單元(圖未示)以及一控制器(圖未示)。感測單元係感測是否已經撕 離保護膜1a。控制器係可依據感測單元的感測結果,而選擇性地控制撕離保護膜1a的執行模式。感測單元及控制器的結構與功能,係與先前實施例的設備100的感測單元及控制器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詳細的描述。
請參考圖16及圖17,係描述在本實施例中,經由具有上述結構的設備200的操作,已將保護膜1a從偏光片1撕離的流程。
如圖16所示,與撕膜單元230相結合的設備本體220,藉由啟動器的操作,而朝向保護膜1a的一端水平地移動。
當撕膜單元230係定位在保護膜1a一端的周圍時,設備本體220即停止移動。在此一位置,撕膜單元230係藉由撕膜單元驅動器260,在Z軸方向降下。由於撕膜單元230的下坡,使撕膜單元230的按壓滾筒232按壓黏合帶236,以便黏合帶236黏貼在保護膜1a上。在此,膜支撐刀具270在按壓滾筒232之後的Z軸方向係傾斜一預定角度,也因此接觸到保護膜1a,以便保持保護膜1a的平坦而沒有皺摺。
藉由啟動器的操作,與撕膜單元230結合的設備本體220向後移動一小距離。由於此一操作,保護膜1a的一端係開始從偏光片1撕離。在此,按壓滾筒232係藉由設備本體220的移動而轉動,也因此順利地完成撕離保護膜1a的初始流程(一第一撕膜流程)。
如圖17所示,若是感測單元測定第一撕膜流程已經成功,則設置在撕膜單元230之間的夾持器280,會輕拍已經在第一撕膜流程完成的保護膜1a的一端。當如上所述, 藉由夾持器280輕拍保護膜1a的一端時,藉由撕膜單元驅動器260,在Z軸方向將撕膜單元230升起。再者,設備本體220在撕膜單元230的上坡位置向後移動。因此,即可完成完全地從偏光片1將保護膜1a的整個部分撕離的一第二撕膜流程。
若是第一撕膜流程無法成功的話,例如由於升起偏光片1造成保護膜1a無法平順地撕離的流程誤差,設備本體220會停止在此一狀態的所有操作,並回到初始狀態以重新執行第一撕膜流程。
在本實施例中已敘述到,每一撕膜單元230包括一按壓滾筒232,以及第一轉向滾筒234與第二轉向滾筒235,但在本發明中,並不以此為限。若是增長黏合帶捲繞在撕膜單元上的長度,而不需增加按壓滾筒的直徑的話,撕膜單元可以包括一個、三個或者是多個轉向滾筒。
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結合凸塊231a係設置在撕膜單元230的單元本體231上,且卡固件250係設置在設備本體220上,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結合凸塊亦可以設置在設備本體上,而卡固件設置在撕膜單元的單元本體上。
綜上所述,乃僅記載本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之較佳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專利實施之範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明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偏光片
1a‧‧‧保護膜
100‧‧‧將偏光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110‧‧‧偏光片固定平台
120‧‧‧設備本體
130‧‧‧撕膜單元
130-1‧‧‧撕膜單元
130-2‧‧‧撕膜單元
131‧‧‧單元本體
131a‧‧‧結合凸塊
132‧‧‧按壓滾筒
132a‧‧‧樹脂軸承
132b‧‧‧支撐軸
133‧‧‧滾筒支撐器
133a‧‧‧前端
134‧‧‧第一轉向滾筒
135‧‧‧第二轉向滾筒
136‧‧‧黏合帶
138‧‧‧按壓件
138a‧‧‧週緣
139‧‧‧貼合滾筒
140‧‧‧滾筒卡固單元
141‧‧‧擋止滾筒
142‧‧‧防轉器
142a‧‧‧斜面
142b‧‧‧斜面
150‧‧‧卡固件
160‧‧‧撕膜單元驅動器
170‧‧‧膜支撐器
200‧‧‧將偏光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210‧‧‧偏光片固定平台
220‧‧‧設備本體
226‧‧‧支撐槓
230‧‧‧撕膜單元
231‧‧‧單元本體
231a‧‧‧結合凸塊
232‧‧‧按壓滾筒
233‧‧‧滾筒支撐器
234‧‧‧第一轉向滾筒
235‧‧‧第二轉向滾筒
236‧‧‧黏合帶
237‧‧‧扣鈎
240‧‧‧張力調整器
241‧‧‧溝槽部
242‧‧‧彈簧
243‧‧‧擋止栓
244‧‧‧軸孔
250‧‧‧卡固件
260‧‧‧撕膜單元驅動器
261‧‧‧上升及下降軌道
270‧‧‧膜支撐刀具
280‧‧‧夾持器
282‧‧‧夾持器支撐架
α‧‧‧初始撕膜角度
圖1 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的一實施例之一局部透視示意圖;圖2 係表示本發明圖1之一撕膜單元的一部份透視圖;圖3 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圖解一初始剝離角度的一示意圖;圖4 係表示本發明從圖1的設備中之撕膜單元的一上升位置所視的一部分放大透視圖;圖5 係表示本發明從圖1的設備中之撕膜單元的一下降位置所視的一部分放大透視圖;圖6~9 係表示圖解本發明圖1的設備之操作的部分側視圖;圖10係表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撕膜單元之一透視圖;圖11係表示根據本發明該另一實施例的撕膜單元之一透視圖;圖12係表示根據本發明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的另一實施例之一局部透視示意圖;圖13係表示本發明圖12的一撕膜單元之一透視圖;圖14係表示本發明圖12的設備之一部分放大透視圖;圖15係表示本發明沿圖13的A-A線所視的一剖視圖;圖16係表示圖解本發明圖12的設備之操作的一部分側視圖;以及圖17係表示圖解本發明圖12的設備之操作的一部分側視圖。
100‧‧‧將偏光片貼合到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110‧‧‧偏光片固定平台
120‧‧‧設備本體
130‧‧‧撕膜單元
140‧‧‧滾筒卡固單元
141‧‧‧擋止滾筒
142‧‧‧防轉器
150‧‧‧卡固件
160‧‧‧撕膜單元驅動器
170‧‧‧膜支撐器

Claims (30)

  1. 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包含:一偏光片固定平台,係用以支撐該偏光片,該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一設備本體,係設置在該偏光片固定平台上,以便沿著該偏光片固定平台的一平面移動;以及至少一撕膜單元,係結合在該設備本體,該撕膜單元包含一按壓件以及至少一轉向滾筒,該按壓件係用以按壓一黏合帶,而將在該偏光片上的保護膜從該偏光片撕離,該滾筒係與該按壓件相間隔設置,該撕膜單元更包括一單元本體以及一組滾筒支撐器,該單元本體,可分離地結合在該設備本體,該組滾筒支撐器,係從該單元本體的一側延伸,而相互間隔設置,其中,該至少一轉向滾筒係可轉動地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結合,且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以及該按壓件係設置在該轉向滾筒的前面,並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的前端結合,且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其中,該黏合帶係捲繞在該按壓件及該轉向滾筒上,並形成具有一銳角且環繞在該按壓件周圍的一封閉迴路。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轉向滾筒係為複數個轉向滾筒,包括一第一轉向滾筒以及一第二轉向滾筒,該第一轉向滾筒係設置在該按壓件之上方,該第二轉向滾筒係設置在該第一轉向滾筒之下 方,其中,該按壓件與該第一轉向滾筒及該第二轉向滾筒係形成一三角型結構。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銳角係介於5°到45°的範圍之間。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按壓件係一按壓滾筒,可轉動地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結合,並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按壓滾筒包含:一支撐軸,係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結合,並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複數個樹脂軸承,係沿著該支撐軸而設置,且可轉動地與該支撐軸結合。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等樹脂軸承係為球型軸承。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按壓滾筒的直徑係小於該至少一轉向滾筒的直徑。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按壓件包含一前端,該前端的一邊緣係提供來按壓該黏合帶,以便當要撕離該保護膜時,使該黏合帶黏貼在該保護膜上。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設備,更包括一撕膜單元驅動器,係設置在該設備本體上,與該撕膜單元結合,並將該撕膜單元升高及降低。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設備,更包括一滾筒卡固單元,係與該設備本體及該撕膜單元至少其中之一結 合,且避免該轉向滾筒在該撕膜單元的一上坡位置進行轉動。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滾筒卡固單元包含:一擋止滾筒,係與該第一轉向滾筒連接並與該第一轉向滾筒一同轉動;以及一防轉器,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且在該撕膜單元的上坡位置與該擋止滾筒接觸,以避免該擋止滾筒進行轉動。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擋止滾筒的一外側面係塗上一橡膠材質。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防轉器的一端具有二斜面,向下相隔一距離,其中,該防轉器的一端係與該擋止滾筒相接觸。
  14. 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包含:一偏光片固定平台,係用以支撐該偏光片,該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一設備本體,係設置在該偏光片固定平台上,以便沿著該偏光片固定平台的一平面移動;至少一撕膜單元,包括至少一滾筒,係用以將該保護膜從該偏光片撕離,且該滾筒係可分離地與該設備本體結合,該至少一滾筒,更包括有至少一轉向滾筒,該撕膜單元更包括一單元本體以及一組滾筒支撐器,該單元本體,可分離地結合在該設備本體,該組滾筒支撐器,係從該單元本體的一側延伸,而相互間隔設置,其中,該至少一轉向滾筒係可轉動地與該組滾筒 支撐器結合,且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以及該按壓件係設置在該轉向滾筒的前面,並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的前端結合,且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一撕膜單元驅動器,係設置在該設備本體上,與該撕膜單元結合,並將該撕膜單元升高及降低;以及一滾筒卡固單元,係與該設備本體及該撕膜單元至少其中之一結合,且避免該滾筒在該撕膜單元的一上坡位置進行轉動。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滾筒卡固單元包含:一擋止滾筒,係與該第一滾筒連接並與該第一滾筒一同轉動;以及一防轉器,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且在該撕膜單元的上坡位置與該擋止滾筒接觸,以避免該擋止滾筒進行轉動。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滾筒係複數個滾筒,係設置在一用以將該保護膜撕離的黏合帶上,該黏合帶係捲繞成一封閉迴路。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擋止滾筒的一外側面係塗上一橡膠材質。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防轉器具有二斜面,該等斜面的端緣向下相隔一距離,其中,該等端緣係與該擋止滾筒相接觸。
  19. 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包含:一偏光片固定平台,係用以支撐該偏光片,該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 一設備本體,係設置在該偏光片固定平台上,以便沿著該偏光片固定平台的一平面移動;以及至少一撕膜單元,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且包括複數個滾筒,該等滾筒係設置在一用以將該保護膜從該偏光片撕離的黏合帶上,該黏合帶係捲繞成一封閉迴路,其中,該撕膜單元更包括:一單元本體,可分離地結合在該設備本體;以及一組滾筒支撐器,係從該單元本體的一側延伸,而相互間隔設置;其中,該等滾筒係可轉動地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結合,且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複數個滾筒包括:一按壓滾筒,係設置在該單元本體的一端,當要撕離該保護膜時,該按壓滾筒係與該保護膜接觸;以及至少一轉向滾筒,係與該按壓滾筒相間隔設置;其中,該黏合帶係捲繞在該按壓滾筒及該至少一轉向滾筒上,以便將該按壓滾筒及該至少一轉向滾筒設置在該黏合帶的內側。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轉向滾筒係為二轉向滾筒,其中,該按壓滾筒及該二轉向滾筒係設置成一三角型結構,且與該組滾筒支撐器結合,並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之間。
  2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設備,更包含一張力調整器,係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用以調整該黏合帶的張力。
  2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張力調整器包括:一構槽部,係設置在該組滾筒支撐器,用以連接到該轉向滾筒的一筒軸;一彈性單元,係***該溝槽部而彈性地偏向該轉向滾軸,以便使該轉向滾軸與該按壓滾軸相互間隔一距離;以及一擋止栓,係可轉動地與該溝槽部的一開口結合,用以調整該彈性單元的彈性。
  2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設備本體包括一卡固件,係用以將該撕膜單元卡固到該設備本體,及將該撕膜單元從該設備本體解開。
  2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卡固件係卡固在一結合凸塊及從該結合凸塊解開,該結合凸塊係設置在該撕膜單元的單元本體。
  2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單元本體的背側設置有至少一扣鈎,用以將該單元本體鈎在設置在該設備本體的一支撐槓上。
  2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設備,更包含一撕膜單元驅動器,係設置在該設備本體,並與該撕膜單元結合,以將該撕膜單元升起及下降。
  2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設備,更包含至少一膜支撐刀具,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而與該設備本體一起移動,當要撕離該保護膜時,該膜支撐刀具係接觸該保護膜以保持該保護膜的平坦。
  2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設備,更包含至少一夾持器,係與該設備本體結合,且用以拋棄已從該偏光片撕離的保護膜。
  30. 一種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包含:一偏光片固定平台,係用以支撐該偏光片,該偏光片的至少其中一側黏貼有一保護膜;一設備本體,係設置在該偏光片固定平台上,以便沿著該偏光片固定平台的一平面移動;至少一撕膜單元,包括至少一滾筒,係用以將該保護膜從該偏光片撕離,且該滾筒係可分離地與該設備本體結合,該至少一滾筒係一黏貼在該保護膜上的滾筒;一撕膜單元驅動器,係設置在該設備本體上,與該撕膜單元結合,並將該撕膜單元升高及降低;以及一滾筒卡固單元,係與該設備本體及該撕膜單元至少其中之一結合,且避免該滾筒在該撕膜單元的一上坡位置進行轉動。
TW97115770A 2007-05-04 2008-04-29 用以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TWI386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43529A KR100882210B1 (ko) 2007-05-04 2007-05-04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1020070066179A KR100840985B1 (ko) 2007-07-02 2007-07-02 편광판 부착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4547A TW200844547A (en) 2008-11-16
TWI386704B true TWI386704B (zh) 2013-02-21

Family

ID=4482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15770A TWI386704B (zh) 2007-05-04 2008-04-29 用以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6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3071B2 (ja) * 2012-03-02 2016-07-13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偏光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装置
KR101701566B1 (ko) 2014-08-14 2017-02-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패널로부터 편광 필름을 박리하기 위한 박리바, 이를 이용한 박리 장치 및 박리 방법
CN109894835B (zh) * 2019-03-26 2024-07-12 东莞市爱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闪光片的组装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5026A (en) * 1980-11-17 1982-05-27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06281926A (ja) * 1993-03-29 1994-10-07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板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の形成方法
US6549262B2 (en) * 2000-12-26 2003-04-15 Quanta Display Inc. In-line operation system and flow plan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3121826A (ja) * 2001-10-19 2003-04-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ホログラム反射板およびその反射板を用いた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88164A (ja) * 2001-12-27 2003-10-10 Lg Phillips Lcd Co Ltd フィルムタイプタッチパネルとの一体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809783B2 (en) * 2001-12-31 2004-10-26 Boe-Hydis Technology Co., Ltd. Conductive polarize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40252265A1 (en) * 2003-06-12 2004-12-16 Ma Jung H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267666B (en) * 2005-12-16 2006-12-01 Discovery High Technology Co L Polarized-film attach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5026A (en) * 1980-11-17 1982-05-27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06281926A (ja) * 1993-03-29 1994-10-07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板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の形成方法
US6549262B2 (en) * 2000-12-26 2003-04-15 Quanta Display Inc. In-line operation system and flow plan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3121826A (ja) * 2001-10-19 2003-04-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ホログラム反射板およびその反射板を用いた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88164A (ja) * 2001-12-27 2003-10-10 Lg Phillips Lcd Co Ltd フィルムタイプタッチパネルとの一体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809783B2 (en) * 2001-12-31 2004-10-26 Boe-Hydis Technology Co., Ltd. Conductive polarize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40252265A1 (en) * 2003-06-12 2004-12-16 Ma Jung H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267666B (en) * 2005-12-16 2006-12-01 Discovery High Technology Co L Polarized-film attach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4547A (en) 200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1716B1 (ko) 필름부착방법 및 필름 부착 장치
CN101298204B (zh) 将保护膜从偏光片撕离的设备
JP6346968B2 (ja)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方法
KR20120107360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부착 방법
CN109597229B (zh) 一种撕膜贴合一体机及贴附方法
US70108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substrate
TWI386704B (zh) 用以將偏光片貼合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設備
TW201317116A (zh) 貼合裝置及貼合方法
KR20190079024A (ko) 기능성 필름 부착시스템
KR101835511B1 (ko) 광학판 부착장치
KR100556339B1 (ko) 수직형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100863242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101095511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100880554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20190053371A (ko) 기능성 필름 부착장치
KR20190053373A (ko) 기능성 필름 부착시스템
KR100832774B1 (ko) 보호필름 박리헤드 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한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100846323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20150140222A (ko) 적층체의 박리 장치 및 박리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KR100915201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100840985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20070081653A (ko) 보호 필름 박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101467239B1 (ko) 테이프 부착장치
KR20210118572A (ko) 보호필름 박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1890159B1 (ko) 기능성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부착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