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1363B -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 Google Patents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1363B
TWI301363B TW095101193A TW95101193A TWI301363B TW I301363 B TWI301363 B TW I301363B TW 095101193 A TW095101193 A TW 095101193A TW 95101193 A TW95101193 A TW 95101193A TW I301363 B TWI301363 B TW I3013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rame
wireless
data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01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42328A (en
Inventor
Xintian Lin
Qinghua Li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42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42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13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1301363 , 九、發明說明: . 【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一般係有關無線通訊,而更特定在,於一無線 ’ 5 系統中實施閉迴路多輸入多輸出之技術與架構。 : 【先前技術】 發明背景 ® 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是一種無線電通訊技術,其中一 發射器與一接收器兩者使用多支天線來無線地彼此通訊。 1〇藉由於該發射器與接收器使用多支天線,該空間維度可使 ' 用於改善該無線鏈路之全面效能的一種方法中。ΜΙΜΟ可以 '開迴路或一閉迴路技術來予以實施。開迴路ΜΙΜΟ中,資 料信號發射至該接收器前,該發射器不具有該頻道狀態之 特疋消息。另一方面,閉迴路ΜΙΜΟ中,信號發射前該發射 15器使用頻道相關訊息來預先發射信號,以較符合目前的頻 ^ $狀態。此方法中,效能可以改善並且/或者接收器之處理 可以簡化。無線網路中便需要此有效實施閉迴路μΙΜ0之技 術與架構。 【發明内容】 々本1明係特地提出_種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驟:於 第"、、線貝體中透過一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頻道,接收 來自'一弟 叙綠每触> .. …、、、果μ體之一弟一無線訊框,該第一無線訊框 包括頻道訓練杳袓.太 ^貝针,使用該頻道訓練資料來判定用於該 頻道j 々道―貝訊;根據該頻道資訊為該第一無線實體 5 1301363 判定用來於一隨後資料訊框中發射使用者資料至該第二無 線實體之一資料速率;根據該資料速率來判定一網路分配 向量(NAV),以指出讓一無線媒體於其期間内獲保留來容納 該第一無線實體之該隨後資料訊框的傳輸之一段時間週 5 期;以及自該第二無線實體發射一第二無線訊框至該第一 無線實體,該第二無線訊框包括該NAV。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示範無線 網路安排之方塊圖; 10 第2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3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15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4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下游資料傳送之另一示範 訊框交換順序的信號圖形; 第5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20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下游資料傳送之另一示範 訊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6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上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1301363 第7圖是-㈣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咖〇式無線網路中實施_連續上游_送之爸 框父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σ 第8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 =:卜訊框交換順序,_二_: 第9圖是-繪示根據本發明之 =網財之-訊框交換順序期間使…示 10 15
【實施方式;J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下列詳細說明中,將夂^一丄 明、特定實施例來顯示的;本:明可實作之舉例說 當詳細《界之_此技等實施例說明地相 之各種不需了解本發明 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與=—τ不:疋相互排斥。例如, ,、乾可下,本文敘述與一實施例有 :了 =:、架構、或特性可於其他實施例中實施。 -不心本發明之精神與料下,需了解每一揭示 貫施例中之個別元件的位置與安排可加以修改。因此,下 列詳細說明並不以-有限觀點視之,而本發明之範輕由 後附適當闡述之中請專利範圍、以及該等中請專利範圍所 予之纽70件的所有範圍來加以定義。圖式中,相同數 字於所有圖形巾代表相同或_的功能。 本七月係有關於-無線網路中實施閉迴路觀之技 20 • 1301363 術與架構。閉迴路ΜΙΜΟ可使用内含式回授或外顯式回授來 實作。内含式回授依照頻道互反性之屬性來取得一發射筆 置中有關該ΜΙΜΟ頻道之資訊。内含式回授需針對該發射裝 置而貫行之校準’而该接收裝置需精確塑造全部頻道來作 5 為一互反元件。校準完成後,訓練信號可從該接收裝置發 射至該發射裝置,以使該發射裝置來計算該頻道資訊。該 頻道之互反屬性之後可用來於該發射裝置至該接收裝置之 一正向方向中判定該全部頻道的資訊。外顯式回授於該發 射裝置至該接收裝置之該正向方向中發射訓練信號。該頻 10道資訊之後於該接收裝置中發展,並發射回該發射裝置來 用於產生隨後之發射信號。使用外顯式回授時,可不需要 複雜的系統校準。本發明使用外顯式回授技術,可呈現用 來實施閉迴路ΜΙΜΟ之各種不同交握協定。該等交握協定可 用於,例如,高通量無線網路(例如,目前發展中之1£四 15 8〇2·11η高通量無線網路標準)中,以相當低之成本費用來提 供高可靠性、高通量操作。 第1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示範無線 網路安排10之方塊圖。如圖所示,一無線存取點(Αρ)^· 由一無線通訊鏈路來與一無線站台(STA)14通訊。該無線八? 20 12可提供該STA 14接取至一較大網路(有線與/或無線)。該 STA 14可包括能夠透過一遠端無線存取點來接取一網路之 任何類型的無線元件、裝置、或系統。雖然幻圖所示僅是 一單-STA,但應體認該無線Ap 12能_時提供接取服務 至多個STA。如圖所示,該無線Api2與該似14中每一個 1301363 具有多支(亦即,兩支或更多支)天線。介於該AP 12與該STA 14間之無線頻道是一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頻道。該繪示 貫施例中,該ΑΡ 12與該STA 14中每一個具有可用於發射與 接收兩種功能之一單一組天線。其他實施例中,該ΑΡ 12與 5 7或該STA 14可使用不同組天線來發射與接收。亦可使用任 何類型之天線包括,例如,雙極、微帶、螺旋天線、以及/ 或者其他天線。 第1圖之實施例中,該無線Ap 12包括一無線收發器16 與一控制器18。該控制器18操作來實現需支援該ap之閉迴 10路MlMO操作的數位處理功能。除此之外,該控制器功能可 使用諸如下列元件之一或更多數位處理裝置,例如,一通 用微處理器、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一精簡指令集電腦 (RISC)、一複雜指令集電腦(CISC)、一現場可程式閘陣列 (FPGA)、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以及/或者其他包括 15上述組合之元件。該控制器18亦可包括諸如下列元件之一 或更多離散數位元件,例如,位元交錯器、位元解交錯器、 調變單元、解調變單元、離散傅立葉轉換單元、反向離散 傅立葉轉換單元、等等。該無線收發器16操作來實行該等 射頻(RF)相關功能,该等功能需(a)發射操作期間產生發 射信號用以遞送至該等多支天線,與⑻接收操作期間處理 由該等多支天線接收之RF信號。第丨圖之STA 14亦包括一無 線收發器2G與-控㈣22。該等元件將實行類似對應該Ap 12中之單元的功此(雖然该STA僅能支援一無線連接之情況 下,該AP典型可同時支援多個無線連接)。本發明之交握程 1301363 序與協定主要可於該AP 12與該STA 14之該等控制器18、22 中實現。 > 至少一實施例中,該AP 12與該STA 14可使用正交分頻 、 多工(OFDM)技術。一OFDM系統中,欲發射之資料會分佈 〜 5 於多個實質正交、窄頻之次載波中。該AP 12與該STA 14亦 可實施以SVD(亦即,奇異值分解)MIMO著名之一ΜΙΜΟ型 • 式。SVD ΜΙΜΟ將於下文中更詳細討論。本案亦可應用, φ 諸如零力,之其他類型的發射波束形成。爲了促進了解與 簡化註解,下列說明可與一OFDM系統中之一單一次載波 10 有關。然而,應體認下列說明之功能需針對一多載波系統 , 中之每一個次載波來實行。介於次載波間之内插亦可用來 降低計算與回授之總量。 一ΜΙΜΟ式系統中,一無線頻道可使用一nRX X ητχ頻 道矩陣Η來描繪特徵’其中iirx是接收天線之數量而ητχ是發 ' 15 射天線之數量。使用SVD,該頻道矩陣Η可分解如下:
φ H = UDVH 其中U與V是單位矩陣(亦即,具有正交欄與單位欄範 數之矩陣)’ D是一對角矩陣,而是單位矩陣V之赫密特 矩陣。一單位矩陣U具有下列屬性:
20 UHU = I 其中I是恆等矩陣。以上提出之頻道矩陣分解中,該矩 陣V可參照為該波束形成矩陣(預編碼器)。該波束形成矩陣 V可由首先判定該頻道矩陣Η(使用,例如,接收之訓練資 訊),而之後使用SVD技術(或其他類似技術)來分解該矩陣Η 13〇1363 而於一接收裝置中產生。該波束形成矩陣v(或其一部分)之 後發射回該發射裝置來用於產生一隨後之發射信號。該波 束形成矩陣亦可由其他方法來計算。例如,該接收器與該 發射器兩者可儲存一組預定之波束形成矩陣。該接收器於 5該組中搜尋最佳的波束形成矩陣。首先其可將該組中3
波束形成矩陣乘上該頻道矩陣H,以仿真—波束形_IMQ 頻道,而之後該接㈣可計算職束職賊之接收信號
10 品質。藉由比較該組中與該等波束形成矩陣相關聯之信號 品質,該触n可制該財最佳(或—讀)之波束形成矩 陣,並將該組之矩陣索引回授至該發射器。該波束形成矩 陣之後可藉由使用該索引來儲存與該接收器相同_組之發 射器來取得。-多驗系統中,每—個次載波 開 之矩陣V。 间 15 2〇 該對角矩陣D之元件以_道料狀料異值 徵值而著稱。該波束形成矩陣v是由以對應料特徵值 徵向量著稱的若干攔向量所組成。該等特徵向量之每固 細頻道中絲_空_道(或概模式)。流經— =間頻道之資料流以-空間流而著稱。該等特徵值i 糾出該精應的特徵向量化_道之相對強度。有/、 將一MlM〇頻道僅限制於該等可用空間頻道之最强者/右 優點的(例如,限制於與該兩個最强特徵值相關聯之二 道=限制於與該最强特徵值相關聯之空間頻道r 此可降低遞送至該發射裝置之回授總量 質頻道中傳送功率來改善傳輪功率之效X。 ⑺品 11 • 1301363 第2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父換順序30的發信號圖形。具有兩支天線之一αρ欲發射 使用者資料至亦具有兩支天線之一STA時,會使用該訊框 5交換順序30。該圖形之上半部繪示該ΑΡ之傳輸(例如,第1 圖之ΑΡ 12),而下半部繪示該STA之傳輸(例如,第1圖之STA 14)。第2圖之該訊框交換順序3〇與下列發信號圖形中,會 假設一短框間空間(SIFS)存在於該順序中的每一個相繼訊 框之間。一SIFS於該IEEE 802.11協定中是一空間。若實施 10 —種不同的無線標準(例如,IEEE 802.16、等等),傳輸間 可使用一不同的空間。如第2圖所繪示,該AP首先發射一訓 練初始訊框32至該STA。該訓練初始訊框32包括一訓練初 始器欄位34,其可包括諸如下列之資訊,例如,使用者資 料欲發射之該STA的位址、該AP之位址、實行頻道訓練之 15 一要求、轉換至該STA之資料量、該訊框交換期間欲轉換 之資料訊框的數目、以及/或者其他資訊。至少一實施例 中,該訓練初始器攔位34可包括欲實行之訓練類型以及/或 者所需回授類型的說明(雖然其他實施例中此資訊不包括 在内)。例如,該訓練初始器部分34可指出與該ΜΙΜΟ頻道 20 之兩個最大特徵值相關聯的特徵向量將被返回。 談訓練初始訊框32亦包括一網路分配向量(NAV)36,以 指出該無線網路媒體需保留來使該STA之隨後傳輸(亦即, 訓練響應訊框40)能完全發射的一時間量。本區域之其他 STA與AP會讀取該訓練初始訊框32中之NAV36,並隨後抑 12 -1301363 , 制發射㈣直到縣留週期結束。此方法中,可避免碰撞。 • _該从知道該STA將魏之回授量,所以其可計算需提 供碰撞保護之該NAV的大小。 . 勒丨練初始訊框32亦可包括每個天_練38。該每個 -5 *線訓練38可包括該AP中之發射天線的每一支的一分開部 : 分。對每支天線而言,一已知的訓練順序可從該AP發射。 • 該等訓練順序之後可由該STA使用來產生該對應MIM〇頻 • 叙頻道㈣。某些實_巾,—單-QFDM符號可於該 每個天線訓練38期間,由每支天線(一個接一個)來發射(雖 1〇然可替代使用其他資料量)。第2圖之實施例巾,該Ap具有 ' 兩支發射天線並因此於該每個天線訓練38期間,從該等兩 支天線之每一支來發射一訓練順序。 • 該STA接收該訓練初始訊框32後,其實行該相關聯的 - 頻道訓練並發射一訓練響應訊框40返回該AP。該訓練響應 - 15訊框40可包括一訓練響應器部分42,包括,例如,該要求 • AP之位址、該回授部分46之空間流的數量、與該資料訊框 50之AP聯想一起的調變編碼方案、該訊框類型之指示(亦 即’訓練響應)、以及/或者其他資訊。該訓練響應訊框 亦可包括一NAV 44,以指出該無線網路媒體需保留來使該 2〇 AP之隨後傳輸(亦即,資料訊框5〇)能完全發射的一時間 量。一如既往,該區域之其他STA與AP於該訓練響應訊框 40中讀取該NAV 44,並隨後抑制發射信號直到該保留週期 結束。該訓練響應訊框40更可包括該AP要求之該頻道相關 回授46。此可包括,例如,可藉由於該頻道矩陣Η中實行一 13 • 1301363 SVD操作而找出的該ΜΙΜΟ頻道之兩個特徵向量vl、v2,琴 頻道矩陣Η藉由使用從該AP之獨立天線接收之訓練信號而 產生。其他類型之頻道相關回授資訊亦可替代地包括其中。 該AP接收該訓練響應訊框40後,其將發射一資料訊框 5 50。如圖所示,該資料訊框50可包括··一NAV 52、每個資 料流訓練54、與使用者資料56。該NAV52可指出該無線網 路媒體需保留來使該STA之隨後傳輸(亦即,該繪示實施例 之ACK訊框60)能完全發射的一時間量。該每個資料流訓練 54包括使用之每一空間流的訓練信號。若有需要,該等訓 練信號可用來於一空間流中以空間流基礎來實行隨後的頻 道訓練。該使用者資料56是可遞送至該STA、與該成本費 用資料相對的有用資料。如本文所使用,該片語“使用者資 料,I包括任何類型的有用資料,包括,例如,電腦應用程 j貝料、文字資料、圖形資料、影像資料、音頻資料、聲 15音資料、以及/或者其他非成本_的資料型式。訓練響應 訊框40中從該STA接收之頻道f訊可於傳輸前用來事先處 Z該使用者㈣56與該輯信號54。例如,發射該使用者 貧料56時,一接收的波束形成矩陣可用來提供該Ap之波束 ▲成4STA接收该資料訊框5〇後,會發射一確認(ack) 20訊框=到該AP以確認該資料訊框5〇已被成功接收。 一、午夕目#與發展巾的無、線網路標準巾,於網路中傳送 ,了可使用適合的貧料速率。亦即,傳送的資料速率可 &目月)的頻道條件作適當調整。因此,參照第2圖,該AP 射之貝料雜5〇的實際長度會依照該使用者資料56選定 14 • 1301363 之資料速率,即根據目前的頻道條件作調整。然而,需知 道該訊框長度才可設定該訓練響應訊框40的NAV 44。根據 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該STA判定該AP將使用之資料速 率,以根據使用該等接收之訓練信號於該STA中判定的頻 5 道資訊,來發射隨後資料訊框(例如,資料訊框50)中的使用 者資料。另一實施例中,該STA可針對使用者資料56來估 計該AP之最佳資料速率,並於訊框40中將該資料速率回授 至該AP。一旦該資料速率已知,隨後資料訊框的整個長度 可由該STA根據發射的資料總量(該STA先前從該AP接收) 1〇 來輕易算出。該長度之後可由該STA用來計算該NAV 44。 該STA可遞送該資料速率的資訊(或對應的調變方案資訊) 至該AP來作為該訓練響應訊框40之部分。 第3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 15 訊框交換順序70的發信號圖形。亦即,並非從該AP傳送一 單一資料訊框至該STA,第3圖之訊框交換順序70可於一連 續資料流中送出一個接一個的訊框。如第2圖中,第3圖之 訊框交換順序70用於具有兩支天線之一 ΑΡ欲發射資料至亦 具有兩支天線之一STA時。該連續訊框交換順序70—如既 20 往,伴隨由該ΑΡ發射之一訓練初始訊框32來開始,接著是 由該STA發射之一訓練響應訊框40,接著是由該ΑΡ發射之 一資料訊框50。雖然可替代使用其他方法(例如,每一相繼 的資料訊框可通知該STA另一資料訊框即將來到,等等), 但該STA可被通知,例如,該訓練初始訊框32中之目前訊 15 1301363 框父換的“連續”本質。該資料訊框50由該STA接收後,該 STA可使用該資料訊框5〇中之每個資料流訓練“來再次計 异回授至該AP之頻道相關資訊。如第3圖所繪示,該頻道相 關回授可於一ACK訊框72中回授。至少一實施例中,用以 5響應該貧料訊框50而產生與回授至該AP之頻道相關資訊, 僅是用於發射資料訊框5〇之該波束形成矩陣的一 “修正”。 該波束形成修正矩陣之後可以是乘上(該Ap中)先前的波束 形成矩陣之矩陣,來達到該更新之波束形成矩陣。該類方 法中,该AP必須(針對每個光色)儲存最近使用白勺波束形成 10矩陣,藉此該矩陣可被更新。#由於該等ACK訊框而非整 個波束形成矩陣中來回授矩陣修正,則一連續訊框交換之 所有回授量可將低許多。 本發明之至少-實施例中,一連續交換期間一光色之 波束形成矩陣的更新實行如下。先前的頻道與波束形成矩 15陣個別為η㈣與V㈣,其中t是該訊框索引。接收該每個 資料流訓練54之後,觀察該STA之波束形成頻道是 H(t)V(t-l)。該STA將計算該複合式頻道H⑴ν(Μ),如同 Η(_·1)是不具有任何波束形成之—普通頻道。因此,該 STA不需記憶取)(雖然其於先前訊框中將V㈣回授)。 vc⑴表示該STA針對該複合式頻道㈣計算之波束形 成矩陣。若頻道之變化緩慢(亦即,H⑴接近維υ),則⑽ 會接近該怪等矩陣並因此具有極少資訊與需要少量的回授 接收Vc(t)後’該ap僅需藉由將該回授%⑴乘上該先 前之波束形成矩陣v㈣成為v⑴=v㈣Vc⑴,來更新該波 16 • 1301363 束形成矩陣。因此,該AP僅需記憶上次使用之波束形成矩 陣(亦即,v(t-i))而不需記憶較久之矩陣(例如,v(t_2),等 等)。該技術可用於資料流之數量等於該等發射天線之數量 的情形下(例如,參見第3圖與第7圖)。針對資料流之數量少 5於該等發射天線之數量的方案下,該AP與該STA兩者需儲 存先前的波束形成矩陣。 參照第3圖,該STA用以響應該資料流5〇而發射一 ACK 訊框72。該ACK訊框72包括一 ACK 74來對該AP確認該資料 流50已被成功接收或者資料56之部分已被成功接收(對於 10多個封包於資料56中聚合的狀況)。該ACK訊框72亦可包括 一NAV 76以指出該無線媒體需保留來使該AP之隨後傳輸 (亦即,隨後的資料訊框80)能完全發射的一時間量。該訊框 80中之資料量可於訊框50中指出。一如既往,該隨後的資 料訊框80中之資料傳輸的適當資料速率/調變方案可由該 15 STA根據該計算之頻道資訊來判定或估計。該資料速率資 訊之後可由該STA用於計算該ACK訊框72中之NAV 76。該 選定之資料速率/調變方案之後可於該ACK訊框72中指出 而由該AP使用。相同的方法亦可用於每一隨後的ACK訊框 (亦即,ACK訊框82,等等)。該ACK訊框72亦可包括於該 20 先前接收之資料訊框50中使用該每個資料流訓練54而產生 的頻道相關回授78。如上所述,至少一實施例中,此可僅 包括先前回授至該頻道資訊的一修正。該ACK訊框72由該 AP接收後,另一ACK訊框82由該STA發射後該AP將發射另 一資料訊框80。此程序可重複一預定的疊代數量。最後的 17 1301363 ACK訊框(未顯示)並不需包括一NAV或回授資訊(雖然某些 實施例中可包括)。 第2圖與第3圖繪示之訊框交換順序中,該資料傳送是 從一雙天線AP至一雙天線STA的一下游傳送。類似的訊框 5交換順序可針對單一資料訊框傳送與連續傳送,於從該雙 天線STA至違雙天線ap的上游方向實行。例如,一訓練塑 應訊框或該AP發射之一ACK訊框中的NAV,可根據頻道資 訊而以上述相同的方法產生。 第4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10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下游資料傳送之另一示範 訊框交換順序90的信號圖形。不同於先前說明之順序,第4 圖之順序90用於具有四支天線之一 Αρ需發射資料至僅具有 兩支天線之一STA時。如圖所示,該ΑΡ首先發射一訓練初 始訊框92至該STA。除此之外,該訓練初始訊框92可包括 15 一訓練初始器攔位94、一NAV 96、與每個天線訓練98。該 等元件類似先前說明之元件。因為該ΑΡ具有四支天線,該 每個天線訓練98包括來自該等四支天線之每一支的訓練信 號之傳輸。該STA藉由發射包括一訓練響應器部分1〇2、一 NAV 104、與頻道相關回授ι〇6之一訓練響應訊框1〇〇來響應 2〇於該ΑΡ。因為該STA僅具有兩支天線,則該初始訓練後該 STA識別之空間頻道的數量可侷限於一或二。該(等)對應之 特欲向量可於该訓練響應訊框1〇〇之頻道相關回授丨〇6中發 射回該AP(雖然可替代使用其他型式之頻道相關回授)。如 先前所討論,該STA根據從該每個天線訓練卯導出之頻道 18 • 1301363 資訊來計算該NAV 104。接收該訓練響應訊框1〇〇後,該ap 發射可包括,例如··一NAV 112、每個資料流訓練114、與 使用者資料116之一資料訊框110。該每個資料流訓練114是 針對該訓練響應訊框100之回授116中識別的空間頻道。該 5 資料訊框110接著是由該STA發射之一 ACK訊框118。因為 不再有資料傳送至該STA ’便無頻道相關回授會包括於該 ACK訊框118中。 右3亥训練響應机框100中僅有一單一空間頻道由七令 STA識別,則該STA可於訊框1〇〇之訓練響應器部分1〇2中指 10出’其僅回授該波束形成向量或一空間頻道之矩陣。該 之後可送出頻道相關回授106中之向量或矩陣的資訊。該方 法可推斷至具有多於兩支天線與多於兩個空間頻道之狀 況。該方法亦可用於第2圖之訊框交換順序3〇中。若回授部 分1 〇 6之波束形成資訊僅針對一空間流,既然該A p根據回授 15部分106之内容僅可產生該波束形成矩陣,則謗每個資料流 訓練114可僅具有一資料流之訓練資訊。 第5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交換順序120的發信號圖形。如同第4圖之順序卯,第5圖 20之順序120用於具有四支天線之一 ΑΡ發射資料至具有兩支 天線之-STA時。-如既往,該ΑΡ首先發射—訓練初始訊 框92至該STA。该STA藉由發射包括一訓練響應器部分 102、-NAV 104、與頻道相關回授1〇6之一訓練響應訊框刚 來響應於該ΑΡ。接收該訓練響應訊框1〇〇後,該Αρ發射包 19 1301363 栝〆NAV 112、每個資料流訓練114、與使用者資料116之— 第一資料訊框122。如上說明,該每個資料流訓練114是針 對該訓練響應訊框100之頻道相關回授106中識別的兩個空 間頻道。除此之外,該資料訊框122亦可包括另外兩個空間 5 頻道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124。 弟2圖至弟7圖中,資料流的最大數量等於sta與AP天 線的最小數量(亦即,nds=min(nRx,nTx)),其中資料流用於 ,在訊框中傳送使用者資料部分。使用的資料流實際數量可 以從1至最大數量nds。若m個空間流之波束形成資訊回授, 10則該發射器可僅形成m個空間流來傳送資料。第5圖之每個 資料流訓練114提供承載資料之該等!!!個空間頻道之訓練。 既然該發射器可形成nTx個特徵模式或空間頻道,則該每個 資料流訓練124可用來提供不由訓練114中取得訓練之(ηΤχ -m)個空間頻道的訓練。對於nRx乘听之一頻道矩陣11而 15 a,波束形成矩陣Vinds=niin(nRx,nTx)個特徵向量是單獨 | 判定,而對(nTx-nds)>l而言,(nTx_nds)個特徵向量不是單 獨判定。 特別是針對對應小特徵值之頻道而言,該等nds個空間 頻道於接收器接收的功率會失衡,為了等化該等未使用之 20空間頻道的接收訓練功率,於該訓練124中使用轉換之空間 頻道,其為來自SVD判定之空間頻道的線性轉換,而非使 用SVD判定之空間頻道會較令人滿意。例如,假設一4料頻 道具有特徵值4、3、2、與〇·5。對應特徵值4與3之空間頻 道會於資料部分116中選定來承載資料,而對應特徵值2與 20 1301363 〇·5之空間頻道會於每個資料流訓練124中取得訓練。既然 具有特徵值2之空間頻道的接收功率與具有特徵值〇 5之空 間頻道相差12分貝’則該等兩個未使用之空間頻道可於該 每個資料流訓練124中混合如下: 其中Q是一(nTx-m)乘(nTx-m)單位矩陣而非恆等矩陣; , Lvm+/ 是對應該等未使用頻道之特徵向量V ; V是從該 參頻道矩陣Η之SVD取得;%」是該訓練124與138,等 專之波束形成向里(或空間頻道);Lvw+i…\」是單位矩陣(亦 10即,其彼此正交並具有單元範數);而…、」亦是單位向 . 量。不應用線性轉換時,此範例中每個資料流訓練124之v3 與V4接收的功率會相差12分貝。轉換後,因為[%…μ是 h…ν,]之線性組合則該差異可降低,而特徵值兩 者會促成[%···&]之每個資料流訓練的接收功率。因此, - 15 [%…K]之接收功率間的差異會小於[ν/···ν4]間的差異。此 鲁方法可保持nRx>nTx(例如,參見第7圖)。第7圖中,若僅選 疋一個頻道空間來承載資料,則加入其他未使用空間頻道 之資料164後,需再加入一每個資料流訓練。將未使用之空 間頻道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放置於該訊框之末端,是較令人 2〇滿意的作法但非強制性,因為這提供該頻道的最快速訓練 並降低訓練與波束形成間之延遲。 接收該第一資料訊框122後,該STA發射包括一ACK 128、一NAV 130、與頻道相關回授132之一ACK訊框126。 之後該A P發射另一資料訊框丨3 4並重複該程序直到所有資 21 .1301363 料訊框已被傳送。 該訓練響應訊框100中之NAV 104需考量該隨後的資 料訊框122中之額外每個資料流訓練124,以正確反應需保 留該資料訊框122之無線媒體的時間。然而,某些情況下, 5 於一資料訊框中包括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是有缺點的。 例如,若該AP與該STA間之頻道不改變,或改變缓慢,則 其他空間流一般不會變得太顯著。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 中,該STA或AP針對由該AP發射之一隨後的資料訊框,將 判定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是否受擔保,並之後據此將產 10 生一對應NAV。此判定將依據,例如,過去的頻道歷史資 訊來完成。於一方法中,例如,該STA可持續告知該AP來 實行該第一資料訊框12 2中之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12 4。 該訓練響應訊框100中之NAV 104之後將依據出現的額外每 個資料流訓練124來加以計算。產生該第一 ACK訊框126(與 15之後的每一個ACK訊框)中,該STA依據使用該每個資料流 訓練124來實行的訓練結果,將持續了解該頻道是否快速改 變。若該頻道未快速改變,該STA可決定不需要額外的每 個資料流訓練,並告知該AP(該ACK訊框126中)於下一個資 料訊框134中不需包括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若該頻道 20快速改變,該STA可決定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會有幫 助,並告知該AP於下一個資料訊框134中包括該額外的訓 練。該STA依據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是否將包括於下 一個資料訊框134中,而判定該NAV 130之值。是否使用額 外訓練的決定之後可針對每一個資料訊框來完成,直到所 22 1301363 有訊框已被成功傳送。若大量訊框於一特定的訊框交換順 序中被傳送,則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可於區間中完成, 以確認該頻道仍未以一顯著速率而改變。 一4天線AP發射資料至一2天線STA時,並不侷限於上 5 述使用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之技術。該等技術亦可實施 於,例如,一4天線AP傳送資料至一4天線STA時。通常於 該類方案中,使用與該最大特徵值相關聯之空間頻道(其中 空間頻道之數量可以是一個或超過一個),並且之後該頻道 漂移時(例如,一模式開始漂移至另一模式時)使用額外的每 JQ 個資料流訓練是令人滿意的。該等技術亦可實施於,例如, 一4天線STA傳送資料至一2天線或4天線AP時。其他應用亦 玎存在。 第6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上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15 框交換順序140的發信號圖形。第6圖之順序14〇用於具有兩 支天線之一STA需發射資料至具有四支天線之一αρ時。如 圖所示,該STA首先發射一訓練初始訊框142至該ΑΡ,其該 等兩支天線包括一訓練初始器欄位144、一NAV 146、與每 個天線訓練148。該ΑΡ實行該要求之訓練,並藉由發射一訓 2〇 練響應訊框150來響應於該STA,該訓練響應訊框15〇包括 一訓練初始器攔位152、一NAV 154、與頻道相關回授156。 該ΑΡ使用該頻道訓練形成之頻道資訊,以判定該STA發射 該使用者資料至該AP所使用之資料速率/調變方案。該αρ 於判定該NAV 154時將該資料速率列入考量。該αρ可遞送 23 .1301363 該資料速率的資訊(或對應的調變方案資訊)至該S ΤΑ來作 為該訓練響應訊框150之部分。接收該訓練響應訊框150 後,該STA發射唯一的資料訊框158至該ΑΡ。該資料訊框158 包括一NAV 160、每個資料流訓練162、與使用者資料164。 5 該使用者資料164以該STA判定之資料速率來發射。接收該 資料訊框158後,該ΑΡ會發射一ACK訊框168回到該STA以 指出該資料訊框已被成功接收。 第7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上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10 框交換順序170的發信號圖形。第7圖之順序170用於具有兩 支天線之一STA需發射資料至具有四支天線之一ΑΡ時。該 訓練初始訊框142、該訓練響應訊框150、與該資料訊框158 類似上述有關第6圖之訊框。因為該STA僅具有兩支天線, 便不會有如同於該對應的下游方案中實行的那般,於該資 15料訊框158中發射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之議題。接收該資 料訊框158後,該ΑΡ會發射一ACK訊框172回到包括一ACK 174、一NAV 176、與頻道相關回授178之該STA。該STA之 後發射另一資料訊框180後,該ΑΡ發射另一 ACK訊框182、 等等。對於該順序170中之每個ACK訊框172、182、…而言, 20該ΑΡ可使用該頻道資訊,其產生來判定一隨後的資料訊框 之一資料速率。該ΑΡ之後可使用該資料速率資訊來計算一 對應的NAV。 第8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於一 ΜΙΜ〇式 播線網路中之一訊框交換順序期間使用一示範方法19〇的 24 • 1301363 流程圖。一第一無線訊框透過來自一第一無線實體之一 ΜΙΜΟ頻道,由一第二無線實體來接收(區塊192)。該第一 無線訊框包括該第一無線實體之多個天線的每個天線頻道 训練信號。該第二無線實體之後使用該接收之訓練信號, 5來產生該ΜΙΜΟ頻道之頻道相關資訊(區塊194)。至少一實 施例中,該頻道相關資訊可藉由首先形成該ΜΙΜΟ頻道之一 頻道矩陣Η並之後形成該頻道矩陣η之一奇異值分解(SVD) 而產生。亦可替代使用其他技術。一資料速率之後於該第 二無線實體中判定,並依照該頻道資訊,於一隨後的資料 10 訊框中,由該第一無線實體用於發射資料至該第二無線實 體(區塊196)。一網路分配向量(NAV)之後根據該資料速率 來計算(區塊198)。該NAV意欲於足以使該隨後的資料訊框 由該第一無線實體完全發射的一時間内來保留該網路媒 15 包括該NAV之一第二無線訊框之後從該第二無線實體 發射至該第一無線實體(區塊200)。鄰近其他任何類型的無 線實體可接收該第二無線訊框、讀取該NAV、之後並抑制 發射信號直到該相關聯的保留週期結束後(亦即,直到該隨 後的資料訊框已完全傳輸)。該第二無線訊框亦可包括該 20 ΜΙΜΟ頻道之頻道相關資訊。該第一無線實體之後可發射一 資料訊框至該第二無線實體。接收該資料訊框後,一ACK 訊框之後可由該第二無線實體發射至該第一無線實體,以 確認該資料訊框已被接收。至少一實施中,該第一無線實 體是一無線存取點而該第二無線實體是一站台(請參見,例 25 • 1301363
10 15
20 如,第2圖、坌 年,、第4圖、與第5圖)。其他實施中, 一無線實體县, w矛 —站台而該第二無線實體是—無線存取點 (呑月爹見,例如 ^ …一 ,弟6圖與第7圖)。實施亦存在於該等第一與 第二無線實體科皆是站台,或兩者皆是存取點。亦可能 使用其他方案。 第9圖是〜仏一 、、、曰不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於一Mim〇式 無線網路中之—士 ^ 、 框父換順序期間使用一示範方法2〇〇的 流程圖。首头 ,判定介於一第一無線實體與一第二無線實 體門之JVIIM0頻道是否漂移(區塊搬)。這可藉由,例如, 頻、曾符人的頰道行為來判定。一方法中,若發現該MIMO ^預弋的漂移準則(例如,該頻道以大於一臨界速 率而雙 、 寺)’則判定頻道漂移存在。亦可替代使用判 定該頻道是❻移的其他技術 。其次,依照該ΜΙΜΟ頻道是 否漂移’從兮諸 . ^弟一無線實體發射至該第二無線實體之一資 料訊框中,本I Α Η J又疋否包括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區塊 204)如先則說明,該第二無線實體將識別該第一無線實 體使用之一或更多空間流,以發射使用者資料至該第二無 線:體(例如’第5圖之頻道相關回授I32)。該第一無線實體 之後將於隨後的資料訊框中包括該等一或更多空間流之每 個資料流訓練。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將針對非該第 二無線實體識別之一或更多空間流的資料流來加以訓練。 該頻道漂移之判定可於該第一或該第二無線實體中完 成。同樣地,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之判定可於該第一 或該第二無線實體中完成。至少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預 26 .1301363 設的每個資料流訓練狀恶。例如,一種可能方法中,除非 首次判定該頻道不漂移,否則可一直使用額外的每個資料 流訓練(例如,第5圖之训練138)。一類似方法中,除非首次 判定該頻道漂移,否則可從不使用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 5練。如先前說明,該第二無線實體將需產生一網路分配向 量(NAV)來保留該無線網路媒體直到該隨後的資料訊框結 束。若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之判定於該第二無線實體 中完成,則產生該NAV時該第二無線實體可考量該判定。 亦即,使用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時,該第二無線實體 10可包括該NAV計算中之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之區間, 並且不使用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時,會排除該額外的 每個資料流訓練之區間。若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之判 定於該第一無線實體中完成,則產生該NAV時該第二無線 貫體可持續假設該額外的每個資料流訓練存在。至少一實 15施中,該第一無線實體是一無線存取點而該第二無線實體 是一站台。其他實施中,該第一無線實體是一站台而該第 二無線實體是一無線存取點。實施亦存在於該等第一與第 二無線實體兩者皆是站台或兩者皆是存取點。 以上說明中,使用典型與該IEEE 802.11無線網路標準 20及其下一代標準相關聯之術語。然而,應體認本發明之技 術與架構不侷限使用於IEEE 802.11的系統中。亦即,本發 明之技術與架構可應用於各種不同的無線系統與標準中。 本發明之技術與架構可以各種不同的型式來實施。例 如’本發明之特徵可於下列元件中來具體化;具有無線功 27 !3〇1363 能之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功能之膝上型電腦、掌 ^型電腦、桌上型電腦、與平板電腦;令叫器;^巢式電 居與其他手持式無線通鮮;衛星通訊_ ; 之相機;具有無線功能之聲頻/視頻裝置;網路介面卡卿匕) 與其他網路介面架構;碰電路;如儲存於鋪可讀媒體 之指令與/或架構;與/或於其他格式中。可使用的不同類型
10 15
20 之機器可讀媒體的範例包括軟式磁片、硬碟、光碟、壓縮 碟片唯讀記憶體(〇>應)、磁光碟、唯讀記憶體(r〇m)、 &機存取記憶體(RAM)、可抹除可程式 、電何抹除可____pR〇M;;磁 !·生或光予卡、快閃記憶體、以及/或者適合儲存電子指令或 資料之其他類型的媒體。至少—種型式中,本發明可具體 為於傳輸媒體上用於傳輸之一載波上調變的一组指 令。 、 夕上述詳細說明中,本發明之各種不同特徵可於一或更 二個別的實施例中組合一起以簡化該揭示内容。本揭示内 谷之方法並不闡述為反映此要求的發明需要較每一申請專 利範圍中所明白敘述的還要更多特徵之一意向。而是,如 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所反映,發明觀點可少於每—揭示實施 例之所有特徵。 、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緣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示範無線 網路安排之方塊圖; 第2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 28 • 1301363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3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下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5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4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下游資料傳送之另一示範 訊框交換順序的信號圖形; 第5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10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下游資料傳送之另一示範 訊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6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單一上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15 第7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用於一 ΜΙΜΟ式無線網路中實施一連續上游資料傳送之一示範訊 框交換順序的發信號圖形; 第8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於一 ΜΙΜΟ式 無線網路中之一訊框交換順序期間使用一示範方法的流程 20 圖;以及 第9圖是一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於一 ΜΙΜΟ式 無線網路中之一訊框交換順序期間使用另一示範方法的流 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9 .1301363 140、170··· 仞…無線網路安排 12…存取點 14…無線站台 16、20…無線收發器 18、22…控制器 30、70、90、120 訊框交換順序 32、92、142···訓練初始訊框 34、94、144…訓練初始器欄位 36、44、52、76、96、104、112、 130、146、154、160、176··· 網路分配向量 38、98…每個天線訓練 40、100、150…訓練響應訊框 42、1〇2…訓練響應器部分 46、78、106、132、156、178— 頻道相關回授 50、80、110、134、158、180··· 資料訊框 54、114、124、138、162…每 個資料流訓練
60、72、82、118、126、168、 172、182…ACK訊框 74、128、174 …ACK 116···使用者資料 122···第一資料訊框 164…資料 148···每個天線訓練 152···訓練響應器欄位 190…範例方法 192、194、196、198、200、202、 204···區塊 30

Claims (1)

  1. •1301363
    十、申請專利範圍: 第95101193號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97.01.04. 1·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 於一響應器裝置中透過一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頻 5 道,接收來自一啟始器裝置之一第一無線訊框,該第一 無線訊框包括頻道訓練資料; 使用該頻道訓練資料來判定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頻 道資訊; 根據該頻道資訊為該啟始器裝置判定用來於一隨 10 後資料訊框中發射使用者資料至該響應器裝置之一資 料速率; 根據該資料速率來判定一網路分配向量(NAV),以 指出終止於該啟始器裝置之該隨後資料訊框的該末端 之一段時間週期;以及 15 自該響應器裝置發射一第二無線訊框至該啟始器 裝置,該第二無線訊框包括該NAV。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該頻道訓練資料包括來自與該啟始器裝置相關聯 的多支天線中的每一支天線的每個天線訓練資料。 20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該第二無線訊框更包括頻道相關回授資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該啟始器裝置是一無線存取點,而該響應器裝置是 一無線站台。 31
    130136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該啟始器裝置是一無線站台,而該響應器裝置是一 無線存取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5 判定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頻道資訊的步驟包括產生 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一頻道矩陣Η。.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 判定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頻道資訊的步驟包括實行 該頻道矩陣Η之一奇異值分解(SVD)。 10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判定一NAV之步驟包括藉由將一資料數量乘上該 資料速率來判定該隨後資料訊框之一使用者資料部分 的一持續期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 15 該第一無線訊框是一訓練啟始訊框,而該第二無線 訊框是一訓練響應訊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 該訓練啟始訊框包括用來指出讓該無線媒體於其 期間内獲保留來容納該訓練響應訊框的傳輸之一段時 20 間週期的另一NAV。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下列步驟: 接收來自該啟始器裝置之該隨後資料訊框,並發射 一 ACK訊框至該啟始器裝置以指出該隨後資料訊框已 獲成功接收。 32 1301363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 該隨後資料訊框包括用來指出讓該無線媒體於其 期間内獲保留來容納該ACK訊框的傳輸之一段時間週 期的另一NAV。 5 13. —種用於無線網路之裝置,包含: 一無線收發器;以及 耦合至該無線收發器之一控制器,該控制器係操作 來執行下列步驟: 透過一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頻道來取得從一遠 10 端無線實體接收到之頻道訓練資料; 使用該頻道訓練資料來判定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 頻道資訊; 根據該頻道資訊為該遠端無線實體判定用來於一 隨後資料訊框中發射使用者資料至該裝置的一資料速 15 率; 根據該資料速率來判定一網路分配向量(N AV ),以 指出終止於該遠端無線實體之該隨後資料訊框的該末 端之一段時間週期;以及 使一無線訊框由該無線收發器予以發射至該遠端 20 無線實體,該無線訊框包括該NAV。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中: 該頻道訓練資料包括從與該遠端無線實體相關聯 的多支天線中的每一支天線所接收的每個天線訓練資 料。 33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中: 該無線訊框包括頻道相關回授資訊。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中: 該控制器係操作來接收來自該遠端無線實體之該 隨後資料訊框,並使一 ACK訊框由該無線收發器予以發 射至該遠端無線實體,以指出該隨後資料訊框已獲成功 接收。 17· —種用於無線網路之系統,包含: 至少兩支雙極天線; 耦合至該等至少兩支雙極天線之一無線收發器;以 及 耦合至該無線收發器之一控制器,該控制器係操作 來執行下列步驟: 透過一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頻道來取得從一遠 端無線實體接收到之頻道訓練資料; 使用該頻道訓練資料來判定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 頻道資訊; 根據該頻道資訊為該遠端無線實體判定用來於_ 隨後資料訊框中發射使用者資料至該系統之一資料速 率; 根據該資料速率來判定一網路分配向量(N AV ),以 指出終止於該遠端無線實體之該隨後資料訊框的該末 端之一段時間週期;以及 使一無線訊框由該無線收發器予以發射至該遠端 1301363 I (6 無線實體,該無線訊框包括該NAV。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系統,其中: 該系統是一無線存取點。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系統,其中: 5 該系統是一無線網路站台。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系統,其中: 該無線訊框包括頻道相關回授資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系統,其中: 該控制器係操作來接收來自該遠端無線實體之該 10 隨後資料訊框,並使一ACK訊框由該無線收發器予以發 射至該遠端無線實體,以指出該隨後資料訊框已獲成功 接收。 22_ —種儲存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受一計 算平台執行時會操作來進行下列動作: 15 透過一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頻道來取得從一遠端 無線實體接收到之頻道訓練資料; 使用該頻道訓練資料來判定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頻 道資訊; 根據該頻道資訊為該遠端無線實體判定用來於一 20 隨後資料訊框中發射使用者資料之一資料速率; 根據該資料速率來判定一網路分配向量(NAV),以 指出終止於該遠端無線實體之該隨後資料訊框的該末 端之一段時間週期;以及 使一無線訊框發射至該遠端無線實體,該無線訊框 35 1301363 4r ί 包括該NAV。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儲存媒體,其中: 該頻道訓練資料包括從與該遠端無線實體相關聯 的多支天線中的每一支天線所接收的每個天線訓練資 5 料。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儲存媒體,其中·· 該無線訊框包括頻道相關回授資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儲存媒體,其中該等指令更操 作來進行下列動作: 10 接收來自該遠端無線實體之該隨後資料訊框,並使 一ACK訊框發射至該遠端無線實體,以指出該隨後資料 訊框已獲成功接收。 26_ —種供於無線訊框交換期間使用之方法,包含有下列步 驟: 15 首先判定一啟始器裝置與一響應器裝置間之一 ΜΙΜΟ頻道是否正在漂移;以及 其次根據該ΜΙΜΟ頻道是否正在漂移,來判定是否 要在欲從該啟始器裝置發射至該響應器裝置之一資料 訊框中包括額外的每個串流訓練資料,其中該額外每個 20 串流訓練資料是用於該ΜΙΜΟ頻道之一或更多空間頻道 的訓練資料,該一或更多空間頻道不同於由該響應器裝 置依據頻道資訊所選定之空間頻道。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該等首先與其次之判定步驟係於該啟始器裝置上 36 1301363 η (々 執行。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該等首先與其次之判定步驟係於該響應器裝置上 執行。 5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方法,其更包含下列步驟: 於該響應器裝置上計算一網路分配向量(NAV),以 保留一網路媒體直到欲從該啟始器裝置發射之該資料 訊框結束為止,其中計算一NAV之步驟包括考量額外的 每個串流訓練資料是否會包括於該資料訊框中。 10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除非該ΜΙΜΟ頻道不漂移,否則該其次之判定步驟 包含預設地將額外的每個串流訓練資料包括於該資料 訊框中。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15 除非該ΜΙΜΟ頻道正在漂移,否則該其次之判定步 驟包含預設地不將額外的每個串流訓練資料包括於該 資料訊框中。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更包含下列步驟: 該首先之判定步驟包括監測該ΜΙΜΟ頻道之一過去 20 歷史資料。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該首先之判定步驟包括判定該ΜΙΜΟ頻道是否符合 一預定漂移準則。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37 1301363 I V : ? 該啟始器裝置是一無線存取點,而該響應器裝置是 一無線站台。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該啟始器裝置是一無線站台,而該響應器裝置是一無 5 線存取點。
    38
TW095101193A 2005-01-21 2006-01-12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TWI30136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040,700 US7542454B2 (en) 2005-01-21 2005-01-21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42328A TW200642328A (en) 2006-12-01
TWI301363B true TWI301363B (en) 2008-09-21

Family

ID=3657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1193A TWI301363B (en) 2005-01-21 2006-01-12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42454B2 (zh)
CN (1) CN101142761B (zh)
DE (1) DE112006000233B4 (zh)
GB (1) GB2438980B (zh)
TW (1) TWI301363B (zh)
WO (1) WO200607849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8367B1 (en) 2003-01-31 2006-06-06 At&T Corp. Rate-adaptive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over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systems
US7492829B2 (en) * 2004-09-10 2009-02-17 Intel Corporation Closed loop feedback in MIMO systems
US7539253B2 (en) * 2004-09-10 2009-05-26 Intel Corporation Interpolation in channel state feedback
JP4065276B2 (ja) * 2004-11-12 2008-03-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装置
US7542454B2 (en) 2005-01-21 2009-06-02 Intel Corporation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JP4734970B2 (ja) * 2005-03-09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10388B2 (ja) * 2005-03-24 2011-01-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US8085871B2 (en) * 2005-04-21 2011-12-27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modulation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optional beamforming
US8233554B2 (en) 2010-03-29 2012-07-31 Eices Research, Inc. Increased capacity communications for OFDM-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methods/devices
USRE47633E1 (en) 2005-06-22 2019-10-01 Odyssey Wireless Inc. Systems/methods of conducting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using a smartphone
US8670493B2 (en) 2005-06-22 2014-03-11 Eices Research,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of increased priva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200164B2 (en) * 2005-12-01 2012-06-12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ssociated methods and data structures
KR100819285B1 (ko) * 2006-03-16 2008-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를 지원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 백 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8542589B2 (en) * 2006-06-05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970151B2 (ja) 2006-08-21 2012-07-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974641B2 (ja) * 2006-10-24 2012-07-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US8422381B1 (en) * 2007-02-12 2013-04-16 Rockwell Coll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jamming resistance for high throughput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379745B1 (en) * 2007-07-06 2013-02-1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orward channel variation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87161B1 (en) 2007-07-23 2020-01-22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between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in a power line network, transmitter, receive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m an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48945B2 (en) * 2007-08-31 2015-06-02 Intel Corporation Antenna training and tracking protocol
US9374746B1 (en) * 2008-07-07 2016-06-21 Odyssey Wireless, Inc. Systems/methods of spatial multiplexing
JP4605266B2 (ja) * 2008-07-23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エンコード装置及びエンコード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GB2467303B (en) * 2008-08-07 2012-07-11 Icera Inc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34912B2 (en) * 2008-10-20 2012-03-1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adapted for opportunistic forwarding of uplink short messages i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US8340206B2 (en) * 2009-07-16 2012-12-25 Tti Inventions D Llc System for MIMO spatial adaptivity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US10383141B2 (en) * 2009-09-23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DMA transmit opportunity scheduling
US9173191B2 (en) 2009-12-20 2015-10-27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374154B2 (en) * 2009-12-23 2013-02-12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20110093699A (ko) * 2010-02-11 2011-08-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사용자 mimo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TWI552635B (zh) * 2010-04-13 2016-10-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無線區域網路中群傳輸
US9742590B2 (en) * 2010-07-07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eedback protocol f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US8520764B2 (en) * 2010-07-30 2013-08-27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Link layer multica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5746349B2 (ja) 2010-09-01 2015-07-08 エンパイア テクノロジー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ルエルシー 転送されたチャネル条件情報に基づくデータの事前符号化
WO2012070872A1 (en) 2010-11-26 2012-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based on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he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8767570B2 (en) * 2011-02-14 2014-07-01 Nokia Corporation Indicating status of radio resources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3001745B (zh) * 2011-09-19 2017-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信息矩阵维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3346826B (zh) * 2013-06-27 2016-06-2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智能天线的选择方法和接入点
CN104468425B (zh) * 2013-09-13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射频单元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和***
US20150359001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Qinghua L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simultaneous poll responses
US10219169B1 (en) * 2015-07-09 2019-02-26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Hybrid MU-MIMO spatial mapping using both explicit sounding and crosstalk track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EP3491795B1 (en) * 2016-07-29 2020-07-08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formatting transmit data into a frame structure
CN107733553B (zh) * 2016-08-12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块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接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503B2 (en) * 2001-04-07 2005-02-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in a transceiver for controlling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channel
EP1255369A1 (en) 2001-05-04 2002-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MIMO transmission schemes
US6662024B2 (en) * 2001-05-16 2003-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ownlink resource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77944B2 (en) * 2002-01-12 2005-12-20 Conexant, Inc.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aving stations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modulation formats
ES2197794B1 (es) * 2002-01-18 2005-03-16 Diseño De Sistemas En Silicio, S.A Procedimiento de transmision de datos para un sistema multiusuario de transmision digital de datos punto a multipunto.
DE10206214A1 (de) * 2002-02-15 2003-08-2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minen
US7522673B2 (en) * 2002-04-22 2009-04-21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pace-time coding using estimated channel information
CN1523796A (zh) * 2003-02-17 2004-08-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Ue对小数据报的主动传输方法
US6927728B2 (en) * 2003-03-13 2005-08-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US7046651B2 (en) * 2003-04-04 2006-05-1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topologies for optimum capacity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070230431A1 (en) * 2003-06-30 2007-10-04 Bas Dries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ckwards 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md-Based Preamble Structures
WO2005062496A1 (en) * 2003-12-22 2005-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 weights
US7408998B2 (en) 2004-03-08 2008-08-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it loading source coding via vector quantization
KR100586886B1 (ko) * 2004-08-13 2006-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7542454B2 (en) 2005-01-21 2009-06-02 Intel Corporation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78494A3 (en) 2006-10-12
CN101142761A (zh) 2008-03-12
US7542454B2 (en) 2009-06-02
TW200642328A (en) 2006-12-01
GB0713041D0 (en) 2007-08-15
DE112006000233B4 (de) 2013-06-20
CN101142761B (zh) 2014-12-24
GB2438980B (en) 2009-12-16
GB2438980A (en) 2007-12-12
WO2006078494A2 (en) 2006-07-27
US20060165191A1 (en) 2006-07-27
DE112006000233T5 (de) 2007-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1363B (en) Mimo channel feedback protocols
CN111278120B (zh) 上行信道的配置方法、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US9450726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link adaptation procedure
US2023029217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frame aggreg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US7804800B2 (en) Efficient training schemes for MIMO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KR10232199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를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69762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combin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24452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ame formats for mimo channel measurement exchange
US93977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estination stations in WLA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JP5244172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複数アンテナ送信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5191462B (zh) 用于上行干扰对齐的Wi-Fi下行-上行协议设计的***和方法
US9906281B2 (en) MU-MIMO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LAN system
EP24165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downlink transmission control
US20070153731A1 (en) Varying size coefficient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eturn channel
CN101615979A (zh) 多天线***中的反馈指示方法、***和设备
TWI474650B (zh) 處理信號的方法和系統
TWM297539U (en) Multiple-in/multiple-out (MIMO)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 for optimizing antenna mappings
CN104956605A (zh) 用于基于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提高传输设置的方法和***
WO2011160387A1 (zh) 多输入多输出的资源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08900449B (zh) 多小区mimo-imac的干扰对齐方法
CN104468054B (zh) 一种基于短波多天线***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方法
CN107786250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WO2015070631A1 (zh) 一种下行sinr估算方法和基站
TW201037998A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US2015009268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