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74132B -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74132B
TWI274132B TW094147040A TW94147040A TWI274132B TW I274132 B TWI274132 B TW I274132B TW 094147040 A TW094147040 A TW 094147040A TW 94147040 A TW94147040 A TW 94147040A TW I274132 B TWI274132 B TW I2741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heat source
stage side
refrigerant
sourc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7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4738A (en
Inventor
Masaaki Takegami
Satoru Sakae
Kenji Tanimoto
Kazuyoshi Nomura
Yoshinari Oda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24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4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4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41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2Refrigeration systems for supermark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Description

127413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熱源機組上並列連接著複數個利用 機組的冷;東裝置。 【先前技術】 向來已知有一種於熱源機組上並列連接著複數個利用機 組的冷凍裝置,其係設置於便利店等内,用於進行陳列櫃 等之冷藏、冷凍。如此之冷凍裝置中,係於熱源機組設置 有壓縮機和熱源側熱交換器,於利用機組分別設置有冷卻 熱交換器和膨脹閥,熱源機組和利用機組以聯絡管線相連 接。在各個利用機組,根據陳列櫃等庫内之設定溫度設定 冷卻熱交換器的冷媒的蒸發溫度。 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此種冷凍裝置。在該文獻的圖1,係 顯不在作為熱源機組的一個室外機組上並列著連接著三個 作為利用機組的室内機組的冷凍裝置。三個室内機組,有 兩個冷藏機組和一個冷凍機組構成,冷凍機組上串聯連接 著包括壓縮機的增壓機組。 [專利文獻1]曰本特開2003-3 14909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而’在便利店等設置前述冷凍裝置的情況下,熱源機 組、利用機組之配置,主要係由設置有冷凍裝置的設施平 面配置情況、利用型態決定。而且,自各個利用機組出口 至…源機組入口的聯絡管線長度,係根據該熱源機組、利 用機組之配置情況決定。 107690.doc 1274132 因此,有時候,自各個利用機組 聯絡管線長产,祗庙七 …你钱組入口的 n/ 4内设定溫度低之利用機組較庫 :度…用機組為長。而且,如此之情況下,有時: 由於自各個利用機組出口至熱源機組入,返回= 管線長度導致之冷姐厭士w 側聯絡 用機组m 7 也是庫内設定溫度低之利 用機組孝父庫内設定、、取庙古 〜 平Π σ又疋,皿度咼之利用機組為大。 ::二:二個利用機組出口的冷媒遷力、各個利用 發a力’係庫内設定溫度低之利用機組較庫内設定 >皿度馬之利用機4且兔古 g 栻為同。疋以,庫内設定溫度低之利用機 組的冷媒蒸發溫度係較庫内設定溫度高之利用機組的冷鲜 洛發溫度為高。亦即,於習知冷凍裝置,有時候,某一個 利用機組中,冷媒之蒸發溫度不會與庫内設定溫度相—致。 【發明内容】 本發明正是為解決該課題而研究開發者,其目的係在 於* X庫内的定溫度為基準決定合適的於利用機組冷媒 的蒸發度,以謀求冷凍裝置之效率提高。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自第一至第四各發明,以冷凍裝置(30)為對象,其包括: 複數台具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加 以冷卻之冷卻熱交換器(2卜31,41)的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14),以及一台具有壓縮機(29)的熱源機組(11),於複 數台前述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 , 14)藉由聯絡管線(18, 19)相對前述熱源機組(11)並聯連接之冷媒迴路(2〇),冷媒 於前述單段側利用機組(12 , 13 , 14)與前述熱源機組(11) 107690.doc 1274132 之間循環而進行單段壓縮冷凍循環。 在第-發明之冷;東裝置(30)’由於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 機組⑴’ n’ 14)出口(24’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⑼入 口㈣之返回側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由於 連接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中庫内設定溫 度最低者的返回側聯絡管線導致之值為最小。
在第二發明之冷;東裝置⑽,由於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 機組02’ 13’ 14)出口(24’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11)入 口⑻)之返回側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聯 絡管線所連接之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制機組(12, 13, 14) 中庫内設定溫度越低越小。 在第三發明之冷束裝置㈣’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 (12, 13’ 14)出口(24, 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⑴)入口(61) 之聯絡管線長度,係連接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制機組(12, U,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者的返回側聯絡管線為最短。 在第四發明之冷凍裝置(30),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 (12 ’ 13,14)出口(24,34 ’ 44)至前述熱源機組(u)入口(61) 之聯絡管線長度,係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前述複數台單段 側利用機組(12,13,14)中庫内設定溫度越低越短。 第五發明,係於前述第一至第四發明之任一發明,連接 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34,44)與前 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之返回側聯絡管線(19)中,前述複 數台單段侧利用機組(12, 13, 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者連 接最下游一側。 107690.doc 1274132 第/、發明,係於前述第五發明,連接前述熱源機組(11) 出口(71)與如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入口(23, 43)之送出側聯絡管線(1 8)中,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用 、(I] 14)中庫内没定溫度最低者連接最上游一側。 第七發明,係於前述第一至第六發明之任一發明,包括: /、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加以冷卻 之冷部熱父換器(51)的兩段側利用機組(15)與增壓壓縮機 (46)係串聯連接之兩段側迴路(47)。於前述冷媒迴路, 月J述兩段側迴路(47)與前述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 藉由聯絡官線(18,19)相對前述熱源機組(丨丨)並聯連接,冷 媒於前述兩段側利用機組(15)與前述熱源機組(11)之間循 環而進行兩段壓縮冷凍循環。 第八發明,係於前述第七發明,連接前述各單段側利用 機組(12 ’ 13,14)及兩段側迴路(47)出口,34,44,54) 與别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之返回側聯絡管線(19)中,前 述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上游一側。 第九發明,係於前述第八發明,連接前述熱源機組(11) 出口(71)與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14)及兩段侧迴 路(47)入口(23 ’ 33 ’ 43,5 3)之送出側聯絡管線(i 8)中,前 述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上游一側。 作用 於前述第一發明,前述複數個單段側利用機組(12 , 13, 14)中庫内设疋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組(14)出口(44)之 冷媒壓力最低。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 14)中冷媒蒸發壓 107690.doc -10- 1274132 力,係大致於該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μ, 44)之冷媒壓力相等。換言之, 單段側利用機組(12 ’ 13,14)令冷媒之蒸發壓力與蒸發 溫度,係該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Μ,μ,44) 之冷媒壓力#低越⑯。因Λ,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 、 利用枝組(14)之冷媒蒸發溫度’係前述複數個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中為最低。 Λ 於前述第二發明,前述複數個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 14)出口(24, 34, 44)之冷媒壓力,係按照庫内設定溫度由 高至低之順序而由高至低。於是,各個單段側利用機組 (12, 13, 14)中冷媒之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亦係按照庫内 設定溫度由高至低之順序而由高至低。 聯絡管線導致之壓力損失,係大致於聯絡管線長度成正 比。因此,於前述第三發明,由於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出口(24,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11)入口 φ (61)之返回側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由於連 , 接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 14)中庫内設定溫度 最低者的返回側聯絡管線導致之值為最小。 於前述第四發明,由於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14)出口(24,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之返 回侧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聯絡管線所連 接之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甩機組(12,13,14)中庫内設定溫 度越低越容易小。 於前述第五發明’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組 107690.doc • 11 - 1274132 (14) ’係連接返回側聯絡管線〇9)位於最下游—㈣即離熱 源機組(11)近的一側。 於岫述第/、發明,連接返回側聯絡管線(丨9)最下游亦即 離熱源機組(11)近之一側的庫内設定溫度最低的單段側利 用機組(14),係連接送出側聯絡管線(18)最上游亦即離熱源 機組(11)近之一側。換言之,於返回側聯絡管線(丨9),冷媒 谷易返回熱源機組(11)之狀態連接之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 單段側利用機組(14),於送出側聯絡管線(18)冷媒容易流入 之狀態連接。於是,與其他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相比需 要較高冷卻能力、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組 (14) ’係較其他單段側利用機組(12,Η)容易流入更多的液 體冷媒。 於前述第七發明,自熱源機組(U)流出之冷媒中流入各單 段側利周機組(12,13,14)之冷媒,係於冷藏熱交換器(2 i, 31,41)蒸發後返回熱源機組(11)。另一方面,流入例如兩 段側利用機組(15)之冷媒,係於冷凍熱交換器(5丨)蒸發後於 增壓壓縮機(46)中壓縮後返回熱源機組(11)。是以,因為來 自兩段側利用機組(15)之冷媒到進入二段側迴路(4 7)出口 為止’於增壓壓縮機(46)壓力得以提高,故兩段側利用機組 (15) 能夠將冷媒之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設定得較單段側利 用機組(12,13,14)為低。 於前述第八發明,增壓壓縮機(46)所連接之二段側迴路 (47),在返回側聯絡管線(19)連接最上游。自二段側迴路(47) 至熱源機組(11)之間的冷媒壓力損失,係較自單段側利用機 107690.doc -12- 1274132 組(12,13,14)至熱源機組(ii)之間的冷媒壓力損失為大。 然而’於二段側迴路(47),在兩段側利用機組(15)蒸發之冷 媒係於增壓壓縮機(46)被壓縮後再被送出。於是,在兩段側 利用機組(15)之蒸發溫度較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 為低。 於前述第九發明,兩段侧利用機組(15)所連接之二段側 迴路(47),係在送出側液側聯絡管線(18)中連接冷媒容易流 入之最上游一側。是以,液體冷媒容易流入能夠將冷媒蒸 發壓力與蒸發溫度設定得較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 為低的兩段側利用機組(15)中。 發明之效果 根據前述第一發明,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 組(14)中冷媒蒸發溫度,係前述複數個單段側利用機組 (12 ’ 13 ’ 14)中最低者。因此,能夠使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 單段側利用機組(14)之冷藏熱交換器(41)之冷媒蒸發溫度 設定的最低,以與庫内設定溫度相對應。從而能夠由該單 段側利用機組(14)有效的冷卻庫内。 根據前述第二發明,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中 冷媒蒸發溫度,係按照庫内設定溫度由高至低之順序而由 南至低。於是,能夠按照庫内設定溫度由高至低之順序將 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之冷藏熱交換器(21,31, 41)之冷媒蒸發溫度設定的由高至低,以分別與庫内設定溫 度相對應。從而能夠由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有效 的冷卻庫内。 107690.doc •13· 1274132 13根^述第三發明’冑由規定自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 )出口(24,34,44)至熱源機組(u)入口(61)之聯絡管 ' 、又則由於自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 /4)至熱源機組(11)入口(61)的返回側聯絡管線(I”導致 、媒C力損失,係連接前述複數個單段側利用機組(a, 13 1 ^ 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返回側聯絡管線導致之值為 取小。是以,在利用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組 (14)有效的冷卻庫内之時,非常有利。 根據刚述第四發明,藉由規定自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14)出口(24,34,44)至熱源機組(11)入口…㈠之聯絡管 線長度,則由於自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 14)出口(24, 34 ’ 44)至熱源機組(丨丨)入口(61)的返回側聯絡管線(IQ)導致 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單段側利用機組 (12 ’ 13,14)中庫内設定溫度越低越容易成為較小的值。是 以’在利用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組(14)有效的 冷卻庫内之時,非常有利。 根據前述第六發明,與其他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相 比需要較高冷卻能力、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側利用機 組(14),係在返回側之氣側聯絡管線(19)冷媒容易返回室外 機組(11)的狀態、在送出側之液側聯絡管線(18)來自室外機 組(11)之冷媒容易流入的狀態下連接,與第一及第二冷藏陳 列櫃(12,13)相比,容易流入更多的冷媒。因此,第三冷藏 陳列櫃(14),為了將庫内保持在規定之設定溫度而能夠發揮 出充分之冷卻能力。 107690.doc -14- 1274132 根據前述第七發明,即使將兩段側利用機組(15)之冷媒 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設定的較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 為低’亦能夠使來自兩段側利用機組(15)的冷媒在進入二段 側迴路(47)出口之前在增壓壓縮機(46)中壓縮以提高冷媒 壓力。於是,故在不影響單段側利用機(12,13 , 14)之蒸發 溫度、蒸發壓力的情況下,兩段側利用機組(15)即能發揮出 較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為高的冷卻能力。 根據前述第九發明,能夠將冷媒之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 設定的較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14)為低之值的兩段側利 用機組(15),於送出側聯絡管線(18)冷媒容易流入之狀態連 接。因此,因為兩段侧利用機組(1 5 )中容易流入更多的液體 冷媒,故即使將庫内設定溫度設定的較單段側利用機組 (12,13,14)為低,亦能發揮出能夠充分的將庫内保持在規 定之設定溫度的冷卻能力。 【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 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 本實施型態之冷凍裝置(30),係設置於便利店等,進行 陳列櫃内之冷卻。 如圖1所示,本實施型態之冷凍裝置(30),係包括:熱源 機組即室外機組(11)、四個陳列櫃(12,13,14,15)以及增 壓機組(16)。四個陳列櫃(12,13,14,15),係由作為冷藏 庫之第一冷藏陳列櫃(12)、第二冷藏陳列櫃(13)及第三冷藏 陳列櫃(14)、作為冷凍庫之冷凍陳列櫃(15)構成。室外機組 107690.doc -15- 1274132 (11)係設置在室外,四個陳列櫃(12,13,14,15)中之任一 個皆係設置於便利店等店内。 四個陳列櫃(12,13,14,15)之庫内設定溫度分別被決 疋。第一冷藏陳列櫃(12)之設定溫度被決定為1〇。〇,第二冷 藏陳列櫃(13)之設定溫度被決定為5它,第三冷藏陳列櫃 (14)之没疋溫度被決定為2°C,冷柬陳列櫃(15)之設定溢度 被決定為-20C。 室外機組(11)中設有室外迴路(28);第一冷藏陳列櫃(12) 中&有第一冷藏迴路(25);第二冷藏陳列櫃(13)中設有第二 冷藏迴路(35);第三冷藏陳列櫃(14)中設有第三冷藏迴路 (45) ’冷来陳列櫃(15)中設有冷象迴路(55);增壓機組(16) 中設有增壓迴路(65)。 增壓迴路(65)中設有增壓壓縮機(4 6)。冷束迴路(55)和增 壓迴路(65)串聯連接。冷象迴路(55)之入口(53)至增壓迴路 (65)之出口(54)構成二段側迴路(47)。 冷凍裝置(30)中,這些冷藏迴路(25,35,45)和二段側迴 路(47)係藉由液側聯絡管線(18)和氣側聯絡管線(19)相對室 外迴路(28)相互並聯連接’構成冷媒迴路(2〇)。各個冷藏陳 列櫃(12 ’ 13,14)構成單段側利用機組,冷束陳列櫃(i 5) 構成兩段側利用機組。 室外迴路(28)中設有壓縮機(29)和室外熱交換器(丨7)。壓 縮機(29)是高密閉型高壓拱頂型渦卷式旋壓縮機。於該壓縮 機(29) ’對已吸入之冷媒加以壓縮並喷出。室外熱交換器 (17)是鰭管型(fin and tube)熱交換器,係構成熱源側熱交換 107690.doc -16 - l274l32 器。於忒至外熱父換器(17),在冷媒和室外空氣之間進行熱 父換。於室外機組(11),壓縮機(29)入口之冷媒壓力大致和 至外機組(11)入口(61)之冷媒壓力相等。室外熱交換器(J7) 出口之冷媒壓力大致和室外機組(11)出口(7丨)之冷媒壓力 相等。 於前述各個冷藏迴路(25,35,45),自該液側一端朝著 氣側一端依次設有冷藏膨脹閥(22,32,42)和冷藏熱交換器 (21,31,41)。冷藏熱交換器(21,31,41)是鰭管式熱交換 器,構成冷藏熱交換器。為將庫内保持在規定的設定溫度 而對庫内進行冷卻。這些冷藏熱交換器(21,3 1,41)中,分 別進行冷媒和庫内空氣之熱交換。另一方面,冷藏膨脹閥 U2,32,42)係由電子膨脹閥構成。 第一冷藏陳列櫃(12)中,冷藏膨脹閥(22)入口之冷媒壓力 和第一冷藏陳列櫃(12)入口(23)之冷媒壓力大致相等;冷藏 熱交換器(21)出口之冷媒壓力和第一冷藏陳列櫃(12)出口 (24)之冷媒壓力大致相等。第二冷藏陳列櫃(13)中,冷藏膨 脹閥(32)入口之冷媒壓力和第二冷藏陳列櫃3)入口(33)之 冷媒壓力大致相等;冷藏熱交換器(31)出口之冷媒壓力和第 二冷藏陳列櫃(13)出口(34)之冷媒壓力大致相等。第三冷藏 陳列櫃(14)中,冷藏膨脹閥(42)入口之冷媒壓力和第三冷藏 陳列櫃(14)入口(43)之冷媒壓力大致相等;冷藏熱交換器 (41)出口之冷媒壓力和第三冷藏陳列櫃(14)出口(44)之冷媒 壓力大致相等。 冷凍迴路(55)中,自該液側一端朝著氣側一端依次設有 107690.doc -17- 1274132 冷凍膨脹閥(52)和冷凍熱交換器(5 1)。冷凍熱交換器(5 1)是 鰭管式熱交換器,構成冷凍熱交換器。為將庫内保持在規 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進行冷卻。該冷涞熱交換器(5 1)中, 分別進行冷媒和庫内空氣之熱交換。另一方面,冷柬膨脹 閥(52)係由電子膨脹閥構成。 增壓機組(16)之增壓壓縮機(46)是高密閉型高壓拱頂型 渴疑Μ細機’其入口連接在冷;東迴路(5 5)之冷;東熱交換5| 〜 (51)之出口。該增壓壓縮機(46),係對自冷凍熱交換器(5丄) 籲 %入之冷媒力σ以壓縮並喷出。 自冷凍陳列櫃(15)入口(53)至增壓機組(16)出口(54)的兩 段侧迴路(47)中,冷凍膨脹閥(52)入口之冷媒壓力大致和兩 段側迴路(47)入口(53)之冷媒壓力相等,增壓壓縮機(46)噴 出口之冷媒壓力大致和兩段側迴路(47)出口(54)之冷媒壓 力相等。 液側聯絡管線(18),係三處設有聯絡管線分支為兩根之 φ &支點(72, 73,74)。已分支之聯絡管線連接各冷藏陳列櫃 (12,13,14)和兩段側迴路(47)入口(23,33,43,53)。此 處,按離室外機組(11)由近及遠之順序,假定各個分支點分 • W為第—分支點(叫、第二分支點(73)以及第三分支點(^。 液側聯絡管線(18)係由以下幾部份管線構成。即自室外 機組(11)出口(71)至第一分支點(72)的主管線⑴、自第一分 支點(72)至第二分支點(73)的第一連接管線㈣、自第二分 支點(73)至第三分支點(74)的第二連接管線(2b)、自第一二 支點(72)至兩段側迴路(47)入口 (53)的第一分支管線心 107690.doc •18- 1274132 自弟一刀支點(73)至第三冷藏陳列櫃(丨4)入口(43)的第二分 支笞線(3b)、自第二分支點(74)至第二冷藏陳列櫃(I〕)入口 (33)的第三分支管線(3c)、以及自第三分支點(7句至第一冷 藏陳列櫃(12)入口(23)的第四分支管線(3d)。也就是說,^ 自室外機組(11)出口(71)開始的送出側聯絡管線即液側聯 絡管線(18),係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上游一側,三個冷藏 陳列櫃(12, 13, 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第三冷藏陳列樞 (14)連接最上游一側。 氣側聯絡管線(19),係三處設有兩根聯絡管線合流的合 流點(65, 66, 67),合流之聯絡管線連接各冷藏陳列櫃(12, 13,14)和兩段側迴路(47)出口(24,34,44,54)。此處, 按離室外機組(11)由近及遠之順序,假定各個合流點分別為 第一合流點(65)、第二合流點(66)、第三合流點(67)。 氣侧聯絡管線(19)係由以下幾部份管線構成。即自第一 合流點(65)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主管線(4)、自第一合 流點(65)至第二合流點(66)的第三連接管線(5a)、自第二合 流點(66)至第三合流點(67)的第四連接管線(5b)、自兩段側 迴路(47)出口(54)至第三合流點(67)的第一合流管線(6勾、 自第三冷藏陳列櫃(14)出口(44)至第一合流點(65)的第二合 流管線(6b)、自第二冷藏陳列櫃(13)出口(34)至第二合流點 (66)的第二合流官線(6c)以及自第一冷藏陳列櫃(12)出口 (24)至第三合流點(67)的第四合流管線(6d)。也就是說,朝 著室外機組(11)入口(61)返回之返回側聯絡管線即氣側聯 絡管線(19),係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上游一側,三個冷藏 107690.doc -19- 1274132 陳列櫃(12,13,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第三冷藏陳列櫃 (14)連接最下游一側。 此處’假定自第一冷藏陳列櫃(12)出口(24)至室外機組 (11)入口(6 1)的聯絡管線長度是乙1,該長度L丨是主管線 (4)、第二連接管線(5a)、第四連接管線(5b)以及第四合流管 線(6d)長度之合計。假定自第二冷藏陳列櫃(13)出口(34)至 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長度是L2,該長度匕是主 管線(4)、第三連接管線(5a)、第三合流管線(6c)長度之合 計。假定自第三冷藏陳列櫃(14)出口(44)至室外機組(11)入 口(61)的聯絡管線長度是L3,該長度L3是主管線(4)、第二 合流官線(6b)長度之合計。假定自兩段側迴路(47)出口(54) 至至外機組(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長度是L4,該長度以 疋主官線(4)、第三連接管線(5a)、第四連接管線(5b)以及第 一合流管線(6a)長度之合計。 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及兩段側迴路(47)出口 (24, 34, 44 , 5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長度, 按L3、L2、LI、L4之順序依次變短。也就是說,係該聯絡 ’ H)之設定溫度越低,自
組(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丨9)中之任一個為長 於該冷媒迴路(20),返回側氣側聯絡管線(19)中各部份 管線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12,13, 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出口 < (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長度越短。 107690.doc -20· 1274132 (4〜6)之管徑,係根據各個部份中冷媒流量決定。因此,由 於返回側氣側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在任一個 聯絡管線皆係單位長度值大致相等。結果係,由於自各個 冷藏陳列櫃(12, 13, 14)之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⑴) 入口(61)之返回側的聯絡管線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聯 絡官線長度越短越小;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 (13 14)的。又疋溫度越低越小。而且,由於自兩段側迴 路(47)出口(5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導致之 冷媒壓力損失,係較由於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 之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聯絡管線導 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中之任一個皆為大。 運轉操作 說明該實施型態之冷凍裝置(3〇)的工作情況。該冷凍裝 置(3 0)中’冷媒在室外機組(u)與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 14)之間循環,各個冷藏陳列櫃(12,π,ι4)之冷藏熱交換 器(21 ’ 31,41)係作為蒸發器進行單段壓縮冷凍循環,冷媒 還在室外機組(11)與兩段側迴路(47)之間進行循環,冷凍陳 列樞(15)之冷凍熱交換器(5丨)作為蒸發器進行兩段壓縮冷 凍循環。 若使室外機組(11)之壓縮機(29)運轉,則在該壓縮機(29) 壓縮之冷媒便經由室外迴路(28),流入室外熱交換器(17)。 於遠室外熱交換器(17),冷媒向室外空氣放熱而冷凝。於室 外熱父換器(17)冷凝之冷媒,從室外機組(11)流出,再流入 構成液側聯絡管線(18)的主管線(1)。之後,流入主管線(i) 107690.doc -21- 1274132 之冷媒,係從各個分支點(72,73,74)流入各個冷藏迴路 (25,35,45)與冷凍迴路(5 5)。 流入各個冷藏迴路(25,35,45)之冷媒,係於各個冷藏 膨脹閥(22, 32, 42)減壓後,又被導入至各個冷藏熱交換器 (21 31 41)。於各個冷滅熱交換器(21 ’ 31,41),冷媒自 庫内空氣吸熱而蒸發。於第一冷藏陳列櫃(12),係將於冷藏 熱交換器(21)冷卻之庫内空氣供給至庫内,將庫内溫度大致 保持於設定溫度(l〇°C)。於第二冷藏陳列櫃(13),係將於冷 藏熱交換器(31)冷卻之庫内空氣供給至庫内,將庫内溫度大 致保持於沒疋溫度(5°c )。於第三冷藏陳列櫃(丨4),係將於 冷藏熱交換器(41)冷卻之庫内空氣供給至庫内,將庫内溫度 大致保持於設定溫度(VC)。於各個冷藏熱交換器(21,31, 41)蒸發之冷媒,係流入第二至第四各合流管線(6b, 6d)。 流入冷凍迴路(55)的冷媒,係於冷凍膨脹閥(52)減壓後, 又被導入至冷凍熱交換器(51)。於冷凍熱交換器,冷媒 自庫内空氣吸熱而蒸發。於冷凍陳列櫃(15),係將於冷凍熱 乂換器(51)冷卻之庫内空氣供給至庫内,將庫内溫度大致保 持於叹疋溫度(_20。〇。於冷凍熱交換器(51)蒸發之冷媒係 自冷康迴路(55)流入增遷迴路(65)。流入增壓迴路(65)的冷 媒係被吸入增壓壓縮機(46),在該增壓壓縮機(46)被壓縮 並喷出。從增壓壓縮機(46)噴出之冷媒,係流入第一合流管 線(6a)。 由於自各個冷藏陳列櫃〇2,13,14)之出口(24,34,44) 107690.doc -22- 1274132 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之返回側的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 媒壓力損失,係由於第三冷藏陳列櫃(丨4)之聯絡管線導致之 值最小,其次是第二冷藏陳列櫃(13),最後是第一冷藏陳列 櫃(12)。於是,因為各個冷藏陳列櫃(丨2,丨3,丨4)中冷媒之 蒸發溫度,係按照第三冷藏陳列櫃(14)、第二冷藏陳列櫃 (13)弟冷藏陳列櫃(12)之順序逐漸降低,故於各個冷藏 陳列櫃(12,13,14)庫内設定溫度得以保持。 冷凍陳列櫃(15)之冷媒蒸發溫度,係被設定得較冷藏陳 列櫃(12, 13, 14)之為低,但因為能夠在達到兩段側迴路(47) 出口之前在增壓壓縮機(46)中將來自冷凍陳列櫃(15)之冷 媒壓縮而使冷媒壓力提高,故在不影響冷藏陳列櫃(12, 13 ’ 14)之蒸發溫度、蒸發壓力的情況下,在冷凍陳列櫃(15) 中能夠發揮出很高的冷卻能力而進行庫内之冷卻。 流入至各個合流管線(6a,6b, 6e,6d)之冷媒,係在各個 合點(65, 66, 67)合流,流經主管線(4)後流入室外迴路(28)。 流入室外迴路(28)的冷媒,被吸入至壓縮機(29),在該壓縮 機(29)中被壓縮再次被噴出。於冷媒回路(2〇),重複進行如 此之冷媒循環。 第一實施型態之效果 於前述第一實施型態,由於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 14)之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之返回側的 聯絡官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氣側聯絡管線(19) 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12,. 13,14)的設定溫度越低越小。於 是,便能夠按照庫内設定溫度由高至低之順序,將冷藏陳 107690.doc -23- 1274132 列櫃(12,13,14)的冷藏熱交換器dm)之冷媒蒸發 溫度設定得由高至低,以使得分別相對庫内之設定溫度適 田 果疋此夠利用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有效 的進行庫内之冷卻。 於月)述第實靶型悲’與第一及第二冷藏陳列櫃(η,") 相比所而要的冷卻旎力較高的、冑内設定溫度最低的第三 冷藏陳列櫃(14),係在返回側之氣側聯絡管線冷媒容易 t回至外钱組(11)的狀態、在送出側之液側聯絡管線(1 8) 來自室外機組(11)之冷媒容易流入的狀態下連接,與第一及 第二冷藏陳列櫃(12, 13)相比,容易流入更多的冷媒。因此, 第三冷藏陳列櫃(14),為了將庫内保持在規定之設定溫度而 能夠發揮出充分之冷卻能力。 於前述第一實施型態,即使將冷凍陳列櫃(丨5)中冷媒之 蒸發壓力、蒸發溫度設定得較冷藏陳列櫃(12,13,14 )之為 低,亦能在到達兩段側迴路(47)出口之前在增壓壓縮機(46) 中將來自冷凍陳列櫃(1 5)之冷媒壓縮而使冷媒壓力提高。於 是,在不影響冷藏陳列櫃(12,13,14)之蒸發溫度、蒸發壓 力的情況下,冷凍陳列櫃(15)便能夠發揮出較冷藏陳列櫃 (12,13)為高之冷卻能力。 於第一實施型態,蒸發溫度、蒸發壓力設定的較冷藏陳 列櫃(12,13)為低之冷凍陳列櫃(15),係於送出側液側聯絡 管線(18)冷媒容易流入之狀態連接。於是,因為較多的液冷 媒容易流入冷凍陳列櫃(15),故能夠發揮出用以將庫内保持 為規定之設定溫度的充分的冷卻能力。 107690.doc -24· 1274132 第一實施型態之變形例1 對第一實施型態之變形例1加以說明。該變形例1,係改 變第一實施型態中第一冷藏陳列櫃(12)、第二冷藏陳列櫃 (13)之設定溫度、第四連接管線(5b)及第四合流管線(6d)之 粗度(内徑)而獲得者。 於該變形例1,第一冷藏陳列櫃(12)之設定溫度被決定為 5°C ’第二冷藏陳列櫃(π)之設定溫度被決定為10°C。決定 " 苐四連接管線(5b)及第四合流管線(6d)之粗度,係使得由於 ® 该第四連接管線(5b)及第四合流管線(6d)導致之冷媒壓力 損失之合計較由第三合流管線(6C)導致之值為小。是以,由 於自第一冷藏陳列櫃(12)出口(2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 的聯絡管線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較來自第二冷藏陳列 櫃(13)出口(34)之值為小。結果是,與第一實施型態一樣, 由於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出口(24 , 34,44)至室 外機組(11)入口(6 1)的氣側聯絡管線(丨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 _ 失’係該聯絡管線(19)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12,13,14) 之没定溫度越低越小。 根據該變形例1,雖然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Π,14)出 口(24,34,4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返回側聯絡管線 (1 9)長度,並非是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12 , 1 3, 14)的設定溫度越低越短,然而,藉由調節該聯絡管線之粗 度,便能使由於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ι4)出口(24, 34,4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該聯絡管線導致之冷媒 壓力損失,係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12, 13, 14) 107690.doc -25- 1274132 之設定溫度越低越低。因此,無論室外機組(1丨)、各個冷藏 陳列櫃(12 ’ 13,14)之配置情況如何,若調節由於自各個a 藏陳列櫃(12,13,14)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u)入 口(6 1)的聯絡管線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便能夠按照庫内設 定溫度由高至低之順序,將冷藏陳列櫃(12,13,14)的冷藏 熱交換器(21,31,41)之冷媒蒸發溫度設定得由高至低,以 使得分別相對庫内之設定溫度適當化。因而能夠利用各個 冷藏陳列櫃(12,13,14)有效的進行庫内之冷卻。 第一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 對第一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加以說明。該變形例2之冷束 裝置(3 0)概略構成圖顯示於圖2。該冷凍裝置(3〇),與第一 實施型態不同,未設置冷凍陳列櫃(15)與增壓機組(16)。 具體而言,該變形例2之冷凍裝置(30),係包括··室外機 組(11)與二個冷藏陳列櫃(12,13,14)。與第一實施型態一 樣,來自至外機組(11)出口(7丨)之送出側聯絡管線即液側聯 絡管線(18)中,三個冷藏陳列櫃(12,13,14)中庫内設定溫 度最低之第三冷藏陳列櫃(14)連接最上游一側;朝向室外機 組(11)入口(61)之返回側聯絡管線即氣側聯絡管線(19)中, 二個冷藏陳列櫃(12, 13, 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第三冷 藏陳列櫃(14)連接最下游一側。 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 本發明第二實施型態所關係之冷凍裝置(30)顯示於圖 3。或冷/東裝置(30),與第一實施型態不同,在返回側之氣 側聯絡官線(19) ’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下游。以下,具體 107690.doc •26- 1274132 說明與第一實施型態不同之處。
氣側聯絡管線(19),係由以下幾部份管線構成。即自第 一合流點(65)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的主管線(4)、自第一 合流點(65)至第二合流點(66)的第三連接管線(5a)、自第二 合流點(66)至第三合流點(67)的第四連接管線(5b)、自兩段 側迴路(47)出口(54)至第一合流點(65)的第一合流管線 (6a)、自第三冷藏陳列櫃(14)出口(44)至第二合流點(66)的 第二合流管線(6b)、自第二冷藏陳列櫃(13)出口(34)至第三 合流點(67)的第三合流管線(6c)以及自第一冷藏陳列櫃〇2) 出口(24)至第二合流點(67)的第四合流管線(6幻。也就是 況,朝著至外機組(11)入口(6丨)返回之返回側聯絡管線即氣 側聯絡管線(19)中’係、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下游,三個冷 藏陳列櫃(12, 13, 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第三冷藏陳列 櫃(14)連接最下游一側。 自冷藏陳列櫃(12, 13, 14)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 (11)入ϋ (61)的耳葬絡管線長度,係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冷藏 陳歹J櫃(12’ 13’ 14)之设定溫度越低越短。自兩段侧迴路(π) 出口(54)至室外機組⑴)人口(61)之聯时線長度,係較自 冷藏陳列櫃(12,13,14)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⑴) 入口 (61)的聯絡管線(19)中任一個之長度為短。 該冷媒回路(20)中,返㈣氣側聯絡管線(19)中各部份 (4〜6)之管徑,係根據各個部份中冷媒流量決定。因此,由 聯絡管線皆係單位長度值大致㈣。結果係,由於自各個 107690.doc -27- 1274132 冷藏陳列櫃02 ’ 13,14)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11) 入口(61)之返回側的聯絡管線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聯 絡管線長度越短越小;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 (12,13,14)的設定溫度越低越小。而且,由於自兩段側迴 路(47)出α (54)至室外機組⑴)入口(61)的聯絡管線導致之 冷媒壓力損失,係較由於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 , 13,14) 出口(24 ’ 34 ’ 44)至室外機組(u)入口(61)的聯絡管線導致 之冷媒壓力損失中之任一個皆為小。 第二實施型態的效果 於所述第二實施型態,與所述第一實施型態一樣,由於 自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出口(24,34,44)至室外機 組(11)入口(61)之返回侧的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 失,係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冷藏陳列櫃(丨2 ,丨3,丨4)的設定 溫度越低越小。於是,便能夠按照庫内設定溫度由高至低 之順序,由尚至低的設定冷藏陳列櫃(12 , 13,14)的冷藏熱 父換器(2 1 ’ 3 1,41)之冷媒蒸發溫度,而分別與庫内之設定 溫度相適應。結果是,能夠利用各個冷藏陳列櫃(12, 13, 14)有效的進行庫内之冷卻。 於第二實施型態,各個冷藏陳列櫃,13,14)及兩段 側迴路(47)出口(24,34,44,54)至室外機組(11)入口(61) 的返回側氣側聯絡管線(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由於連 接冷凍陳列櫃(15)之返回側氣側聯絡管線(丨9)導致之值為 最小’所以各個冷藏陳列櫃(12,13,14)及兩段側迴路(47) 出口(24,34,44,54)中兩段側迴路(47)出口(54)之冷媒壓 107690.doc -28- 1274132 力最低。於是,能夠將冷凍陳列櫃(15)出口(54)之冷媒壓力 亦即增壓壓縮機(46)之喷出壓力抑制得很低,而能夠使增壓 遷縮機(46)出人口之麼力差小—些。因此,能夠將增壓壓縮 機(46)中之功耗抑制得很低。 其他實施型態 於前述實施型態,可以採取以下做法,即在送出側液側 聯絡管線(18)、返回側氣側聯絡管線(19),不是象前述實施 型態一樣將冷凍陳列櫃(15)配置在最上游或者最下游,而是 將冷來陳列櫃(15)配置在冷藏陳列櫃(12,π,ι4)之間。 於前述實施型態,可使冷藏陳列櫃(12,13,14)之間的 庫内設定溫度相同。此時,較佳者,係由於自各個冷藏陳 列櫃(12 ’ 13,14)出口(24,34,44)至室外機組(u)入口(6 〇 的返回側聯絡管線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大致相等。 於前述實施型態,可以於冷媒迴路(2〇)設置四台或者四 台以上的冷藏陳列櫃,亦可與室外機組(11)並列連接四台或 者四台以上的冷藏陳列櫃。 於則述實施型態,可於冷媒迴路(2〇)設置空調機組。此 時,較佳者,係以與液側聯絡管線(18)、氣側聯絡管線(19) 不同的聯絡管線連接空調機組與室外機組(1丨)。 另外’以上實施型態係較佳之例。本發明並不限制其應 用物、或者是其用途範圍。 工業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對複數個利用機組並列連接熱源機 組的冷凍裝置有用。 107690.doc -29- 1274132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所關係之冷凍裝置的概略構 成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型態變形例2所關係之冷凍裝置的 概略構成圖。 成圖 圖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型態所關係之冷凍裝置的概略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室外機組(熱源機組) 12 第一冷藏陳列櫃(單段侧利用機組) 13 第二冷藏陳列櫃(單段側利用機組) 14 第二冷藏陳列櫃(庫内設定溫度最低之單段 側利用機組) 15 冷;東陳列樞(兩段側利用機組) 18 液側聯絡管線(送出側聯絡管線) 19 氣側聯絡管線(返回側聯絡管線) 20 冷媒迴路 21 第一冷藏陳列櫃之冷藏熱交換器(冷卻熱交 換器) 23 第一冷藏陳列櫃入口(單段側利用機組入口) 24 第一冷藏陳列櫃出口(單段側利用機組出口) 29 壓縮機 30 冷凍裝置 31 第二冷藏陳列櫃之冷藏熱交換器(冷卻熱交 107690.doc -30- 1274132 換器) 33 第二冷藏陳列櫃入口(單段側利用機組入口) 34 第二冷藏陳列櫃出口(單段側利用機組出口) 41 第三冷藏陳列櫃之冷藏熱交換器(冷卻熱交 換器) 43 第^三冷藏陳列櫃入口(單段側利用機組入口) 44 第三冷藏陳列櫃出口(單段側利用機組出口) 46 增壓壓縮機 47 二段側迴路 51 冷凍熱交換器(冷卻熱交換器) 53 兩段側迴路入口 54 兩段側迴路出口 61 室外機組入口(熱源機組入口) 71 室外機組出口(熱源機組出口) 107690.doc -31 -

Claims (1)

127413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_ 一種冷凍裝置,其包括··複數台具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 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加以冷卻之冷卻熱交換器(21, 31,41)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以及一台具有 壓縮機(29)的熱源機組(11),於複數台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藉由聯絡管線(18,19)相對前述熱源機組 (11)並聯連接之冷媒迴路(20),冷媒於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 ’ 13 ’ 14)與如述熱源機組(11)之間循環而進行單段 壓縮冷凍循環,其特徵在於: 由於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 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之返回侧聯絡管線 (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由於連接前述複數台單段側 利用機組(12,13,14)中庫内設定溫度最低者的返回側聯 絡管線導致之值為最小。 2.
一種冷凍裝置,其包括:複數台具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 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加以冷卻之冷卻熱交換器(2 i, 31,41)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以及—台具有 壓縮機(29)的熱源機組(11),於複數台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藉由聯絡管線(18,19)相對前述熱源機組 (11)並聯連接之冷媒迴路(20),冷媒於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與前述熱源機組(11)之間循環而進行單严 壓縮冷凍循環,其特徵在於: 由於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 34,44)至前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之返回側聯絡管線 107690.doc 1274132 (19)導致之冷媒壓力損失,係該聯絡管線所連接之前述複 數口單段側利用機組(12 ’ 13,14)中庫内設定溫度越低越 小 〇 3· 一種冷凍裝置,其包括:複數台具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 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加以冷卻之冷卻熱交換器(2 i, 31,41)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以及一台具有 壓縮機(29)的熱源機組(n),於複數台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藉由聯絡管線(18,19)相對前述熱源機組 (11)並聯連接之冷媒迴路(20),冷媒於前述單段侧利用機 組(12, 13, 14)與前述熱源機組(11)之間循環而進行單段 壓縮冷凍循環,其特徵在於: 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34, 44)至前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之聯絡管線長度,係連接 前述複數台單段侧利用機組(12,13,I4)令庫内設定溫产 最低者的返回侧聯絡管線為最短。 4· 一種冷凍裝置,其包括··複數台具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 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内加以冷卻之冷卻熱交換琴(2 1, 31,41)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以及一台具有 壓細機(29)的熱源機組(11 ),於複數台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藉由聯絡管線(18,19)相對前述熱源機組 (11)並聯連接之冷媒迴路(20),冷媒於前述單段側利用機 組(12,13,14)與前述熱源機組(11)之間循環而進行單p 壓縮冷;東循環,其特徵在於: 自前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出口(24,34 107690.doc 1274132 44)至前述熱源機組(i i)入口(6ι) 之聯絡官線長度,係該聯 絡管線所連接之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用機組(ΐ2, η,μ) 中庫内設定溫度越低越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之杯 ύέ ^ ^ ^ 貝T之任一項申請專利範圍所 記載之冷凍裝置,其特徵在於: 連接前述各單段侧利用機組⑴^^⑷出口…以, 44)與前述熱源機組⑴)入口(61)之返回侧聯絡管線
中,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用機組(12, 13, 14)中庫内設定 溫度最低者連接最下游一側。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冷凍裝置,其特徵在於: 連接前述熱源機組(11)出口(71)與前述各單段側利用 機組(12, 13, 14)入口(23, 33, 43)之送出側聯絡管線(18) 中’前述複數台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 , 14)中庫内設定 溫度最低者連接最上游一側。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之任一項申請專利範圍所 記載之冷;東裝置,其特徵在於: 包括·具有為了將庫内保持在規定的設定溫度而對庫 内加以冷卻之冷卻熱交換器(5丨)的兩段側利用機組(丨5) 與增壓壓縮機(46)係串聯連接之兩段側迴路(47); 於前述冷媒迴路(20),前述兩段側迴路(47)與前述單段 侧利用機組(12,13,14)藉由聯絡管線(18,19)相對前述 熱源機組(11)並聯連接,冷媒於前述兩段側利用機組(15) 與前述熱源機組(11)之間循環而進行兩段壓縮冷;東循環。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冷凍裝置,其特徵在於: 107690.doc 1274132 連接4述各單段側利用機組(12,13,14)及兩段側迴路 (47)出口(24,34,44,54)與前述熱源機組(11)入口(61) 之返回側聯絡管線(19)中,前述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上 游一側。 9 ^ 由I • 〇曱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冷凍裝置,其特徵在於·· 連接前述熱源機組出口(71)與前述各單段側利用 機組 Π ?,1 Ο t 、〇 V 13,丨4)及兩段側迴路(47)入口(23,33,43,53) 之送出側聯絡管線(18)中,前述兩段側迴路(47)連接最上 游一側。 107690.doc
TW094147040A 2004-12-28 2005-12-28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TWI27413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81015 2004-12-28
JP2005303502A JP3894222B2 (ja) 2004-12-28 2005-10-18 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4738A TW200624738A (en) 2006-07-16
TWI274132B true TWI274132B (en) 2007-02-21

Family

ID=3661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7040A TWI274132B (en) 2004-12-28 2005-12-28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10199A1 (zh)
EP (1) EP1835241A4 (zh)
JP (1) JP3894222B2 (zh)
KR (1) KR100865842B1 (zh)
CN (1) CN101076696B (zh)
AU (1) AU2005320723A1 (zh)
TW (1) TWI274132B (zh)
WO (1) WO20060706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0272B1 (ko) * 2018-05-15 2018-09-19 주식회사 이수에어텍 냉난방, 냉장 및 냉동 복합 기능을 구비한 가스엔진 구동 히트펌프 장치
CN110878995A (zh) * 2019-12-10 2020-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陈列柜制冷***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5296B2 (ja) * 1998-12-25 2000-09-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EP1162412A4 (en) * 1999-03-02 2003-03-12 Daikin Ind Ltd COOLING DEVICE
AU766849B2 (en) * 1999-03-02 2003-10-23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ng device
JP2003172553A (ja) * 2001-12-06 2003-06-20 Denso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3207220A (ja) * 2002-01-11 2003-07-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却装置
JP2003314909A (ja) * 2002-04-22 2003-11-06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DE10260350B4 (de) * 2002-07-04 2015-11-26 Lg Electronics Inc.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Betriebs eines mit zwei Verdampfern ausgebildeten Kühlsystems
JP3775358B2 (ja) * 2002-07-12 2006-05-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US7010936B2 (en) * 2002-09-24 2006-03-14 Rin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ly efficient compact vapor compression coo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70684A1 (ja) 2006-07-06
US20080110199A1 (en) 2008-05-15
CN101076696A (zh) 2007-11-21
KR20070087124A (ko) 2007-08-27
KR100865842B1 (ko) 2008-10-29
JP3894222B2 (ja) 2007-03-14
TW200624738A (en) 2006-07-16
AU2005320723A1 (en) 2006-07-06
EP1835241A1 (en) 2007-09-19
CN101076696B (zh) 2011-07-20
EP1835241A4 (en) 2013-03-06
JP2006207991A (ja) 200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61570B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579180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TW200403417A (e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JP2007528979A (ja) マルチ温度冷却システム
JP2011512509A (ja) 冷媒蒸気圧縮システム
CN107366621B (zh) 带有三级补气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及空调***
WO2011105270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223573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US20120198878A1 (en) Heating device with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 cycle for heating installations having high delivery temperature
JP2011214753A (ja) 冷凍装置
TWI274132B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5237157B2 (ja) 空気熱源ターボヒートポンプ
JP2010078165A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6253370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9229021A (ja) 冷凍装置
JP6091567B2 (ja) 冷凍機及び冷凍装置
JP2006003023A (ja) 冷凍装置
JP2006029714A (ja)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WO2010041453A1 (ja) 冷凍装置
KR101497813B1 (ko) 증기분사 히트펌프 시스템 및 그 작동방법
JP2010255884A (ja) 熱源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236833A (ja) 空気熱源ターボヒートポンプ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55212B2 (ja) ターボ冷凍機
JP2003322424A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JP2013245857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