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8321B - Dual panel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Dual panel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8321B
TWI258321B TW093132161A TW93132161A TWI258321B TW I258321 B TWI258321 B TW I258321B TW 093132161 A TW093132161 A TW 093132161A TW 93132161 A TW93132161 A TW 93132161A TW I258321 B TWI258321 B TW I2583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layer
dou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2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4468A (en
Inventor
Jae-Yong Park
Kwan-Soo Kim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999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5723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999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54495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1012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5723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24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4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8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83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integrated with passive devices, e.g. auxiliary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7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substrates, e.g. display comprising OLED array and TFT driving circuitry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includ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25832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尤其是有 關於一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在平板顯示裝置中,由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是自行發光且不須要 額外光源,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相較於液晶顯示裝置具有:寬廣視角、 高亮度比、小尺寸、以及輕的重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亦具有低的功 率消耗。此外,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是由低的直流電壓與短的響應時間 驅動。因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所有元件為固體,有機電致發光顯示 裝置可以使用於寬廣之溫度範圍中,且不可能被外部碰撞所損壞。此外, 有機電致發絲示裝4可以具有降低之製造成本。尤其,相較於液晶顯示 裝置或電漿顯示面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簡單之製造過程,且口 使用沉積與封包裝置用於製造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第1圖為根據習知技術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面圖。在第工 圖中,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第一基板10、面對第一基板之第一基 板60、而具有設置於其間之預設空間。在第一基板1〇之内表面上形成陣列 το件層AL。陣列元件層AL包括形成在各像素區P之薄膜電晶體τ,此像 素區為用於影像之最小單元。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形成於陣列元件層& 上。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包括依序形成之:第一電極48、有機發光層^、 以及第二電極56。從有機發光層54發射之光線傳送至第一與第二電極妨 與56之透明電極。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取決於光線發射方向,可以被浐 1258321 類為·頂。射模式與底部發射模式。在此處,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具有 貝Μχ射板式而第一電極48是由透明材料形成,以及由有機發光層54 發射之光線經由第一電極48透射。 此第-基板60作為一種封包基板。共同腔62形成於第二基板6〇之内 表面’以及乾燥劑64設置於共同腔62中。乾燥_將可能滲透進入第_ 與第-基板10與60間空間中之任何外部濕氣去除且保護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Ε。密封圖案70沿著第一與第二基板1〇與6〇之周圍部份形成,且 將第一與第二基板10與60密封。 第2Α圖為習知技術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〇ELD)裝置之像素之平面 圖;以及第2B圖為沿著第2A圖IHI線之橫截面圖。在第2A與2B圖中, 緩衝層I2形成於基板10上,且半導體層w與電容器電極10形成於緩衝 層12上而具有設置於其間之空間。閘極、絕緣層ls與閘極電極2〇依序形成 於半導體層14之中央部份上。半導體層14包括:對應於_電極2〇之主 動區14a ;與設置在主動區14a兩側之源極區與汲極區14b與14c。在第一 方向中之閘極線22亦形成與閘極電極20相同之層上。 第一鈍化層24覆蓋閘極電極20與電容器電極16。電源電極26形成於 對應於電容器電極16之第一鈍化層24上,且電源電極26從電源線28延 伸,其形成於與第一方向相交之第二方向中。 第^一純化層30形成於此包括電源電極26之基板10之整個表面上。此 第一與第二純化層24與30包括貫穿其之第一與第二接觸孔32與34。此第 一接觸孔32曝露半導體層14之汲極區14c,以及第二接觸孔34曝露半導 6 1258321 體層14之源極區14b。第二鈍化層30亦具有第三接觸孔,其曝露電源電極 26之一部份。 源極電極38與汲極電極4〇形成於第二鈍化層30上。汲極電極40經 由第一接觸孔32連接至半導體層14之汲極區14c。源極電極38經由第二 接觸孔34連接至半導體層14之源極區14b ;以及電源電極26經由第三接 觸孔36連接至半導體層14之源極區14b。 如同於第2A圖中所示,資料線42形成於第二方向中與源極電極38以 及沒極電極40相同之層上。資料線42通過閘極線22以界定像素區p。第 二純化層44覆蓋沒極電極4〇與源極電極38。第三純化層44具有汲極接觸 孔46以曝露汲極電極4〇之一部份。 發光區EA是界定於第三鈍化層44上,以及第一電極牝形成於發光區 EA中。第一電極48經由汲極接孔46連接至没極電極4〇。絕緣間層5〇形 成於第-電極48與帛三齡層44上。此絕賴層5()曝錢—電極牝之 主要4伤且覆蓋第一電極Μ之邊緣。有機發光層54形成於發光區ea中之 第電極48與絕緣間層5〇上。第二電極兄形成於包括有機發光層%之 基板10之整個表面上。 半導體層14、閘極電極20、源極電極38、以及沒極電極4〇構成薄膜 電曰曰體帛2B圖之薄膜電晶體是驅動薄膜電晶體丁心此驅動薄膜電晶體
Td ,又置’丨於切換薄膜電晶體Ts與電源線μ之間。切換薄膜電晶體π位於 閘極線22與貝料線42之相交部份,且具有與驅動薄膜電晶體财相同之結 構0 7 1258321 在此處,驅動薄膜電晶體Td之閘極電極20連接至切換薄膜電晶體Ts, 以及驅動薄膜電晶體Td之汲極電極4〇形成島之形狀。切換薄膜電晶體 包括··從閘極線22延伸之另一閘極電極,與從資料線42延伸之另_源極 電極。 電源線28(包括電源電極26)與電容器電極16彼此重.疊以形成儲存電容 器Cs卜 此底。卩發射模式OELD裝置是藉由裝附:基板其包括陣列元件與有機 發光二極體、以及用於封包之另一基板而製成。由於〇ELD裝置之良率取 決於”車列元件與有機發光二極體之良率。在具有以上結構之OELD裝置 中,此整個處理之良率主要是受到稍後有機發光二極體製程之影響。因此, 即使將陣列元件適當製造,而如果此職至厚度大約1()_之有機發光層 由於雜質或其他目素未適t製造,麟產生之〇ELD錢將她絕為瑕疫 品。在此種情形中,用於此等_元件所須之所有製造成本與原料均浪費, 且產品良率降低。 雖然,底部發射模式0ELD裝置在其製造過程中具有極佳穩定度與某 種自由度,然而,此底部發射模式〇ELD裝置具有減少之孔徑比。因此, 底部發射模式OELD裝置通常並不翻於高孔徑裝置。 方面此頂。p發射模式〇ELD褒置具有高孔徑比且容易製造。 此外,頂部發雜式〇ELD妓射制壽命。細,在頂部發射模 式OELD裝置中,由於陰極電極通常是設置在有機發光層上,此製造陰極 電極材料之選擇是受到限制的。因此,光線之透射受到限制,且發光效率 Ϊ258321 降低。此外’為了改善光線透射,應將鈍化層形成薄膜,因此無法完全阻 擋外部之濕氣與空氣。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是關於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其錢質上聽嫉習知技術之關與缺闕產生之—❹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絲稀奴其製造方 去,此裝置具有高孔徑比與高品質影像。 本發明之另-目的為提供—種雙面板式械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 造方法,其具有改善之良轉生產力。 本發明之另_目的為提供一種可靠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雜與優點將在町之描財說明,且其—部份將由此說明 而月顯’或可藉由實施本發㈣得知。本發明之目的與其他優點將在所撰 寫之也述與申6月專利範圍以及所附圖中特別指出結構而實現與獲得。 為了達成此根據本發明目的之此等與其他伽,如同所實現與廣泛說 明者,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相面對且彼此間隔之第一與 第基板在第-基板内表面上且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件層、形成於 陣列元件層上且紐連至_電晶體之連接_、在第二基㈣表面上之 第-電極、在介於相鄰像素區域間非像素區域中第一電極上之分隔壁、在 像素區域巾第-電極上之有機發光層、在像素區域中有機發光層上且電性 連接至連接騎之第二、在分隔壁上之滅吸收層 、以及介於第一與 1258321 第二基板間沿者周圍部份之密封圖案。 在另一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面對且 間隔之第-與第二基板;在第—基板内表面上且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 件層;於_元件層上且紐連至細電晶體之連翻案;在第二基板内 表面上之第一電極;在介於相鄰像素區域間非像素區域中第一電極上之分 隔壁、此分隔·括次分隔壁、其各圍繞像素區;在像素區域巾第一電極 上之有機發光層、在像素區域巾有機發光層上且電性連接至連接圖案之第 -電極、在相鄰次分隔侧之滅吸收層、以及介於第—與第二基板間沿 者周圍部份之密封圖案。 在另一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以 下步驟:在第-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層,此陣列元件層包括薄膜電晶體;於 陣列兀件層上形成連接贿’此連接圖案電性連至賊電晶體;在第二基 板上形成第-電極;在介於相鄰像素區域間非像素區域中第一電極上形成 分隔壁、此分隔壁具有導錐體面;在像素區域中第一電極上形成有機發光 層;在像素區域中有機發光層上形成第二電極;在分上形成濕氣吸收 層;以及將第-與第二基板裝附,峨於第二電極連接至連接圖案,其中, 此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由於分隔壁而自動圖案化。 在另-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以 下步歡在第-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層,陣列元件層包括薄膜電晶體;於陣 列兀件層上形成連接酵,此連接醜紐連至薄膜電晶體;在第二基板 上形成第-電極;在介於相鄰像素區域間非像素區域巾第—雜上形成分 1258321 隔壁、此分隔壁具有導錐體面、且包括次分隔壁,其各圍繞像素區;在像 素區域中第-電極上形成有機發光層;在像輕域忖機發光層上形成第 二電極;在相鄰次分隔壁間形成濕氣吸收層;以及將第一與第二基板裝附, 以致於第二電極連接至連接圖案,其巾,此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由於分 隔壁而自動圖案化。 在另-觀點巾’此雙面板式有機冑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面對且 間隔之第-與第二基板;在第-基板内表面上且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 件層;於_元件層上謂性連至薄膜電晶體之連接_ ;濕氣吸收層、 其覆蓋陣列元件層且曝露連接Η案;在第二基板喊面上且電性連接至連 接圖案之錢t致發光二鋪;以及在帛—與帛二基板之間沿辆圍部份 之密封圖案。 在另一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以 下步驟:在第一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層,此陣列元件層包括薄膜電晶體;於 P車列兀件層上械連翻案,此連接随電性連至薄膜電晶體;形成濕氣 吸收層、其覆蓋_元件層且《連接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機電致 發光二極體;在第-與第二基板之-上沿著顯部份形成密封圖案;以及 將弟一與弟一基板裝附’以致於此電致發光二極體連至連接圖案。 在另-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面對且 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之多個閘極線、多個資料線、以及 多個電源線’此與多個資料線以及多個電源線相交之多個閘極線界定多個 像素區域;在各像素區之切換元件,其包括切換薄膜電晶體與驅動薄膜電 11 1258321 晶體,·在各像素區且連接接至切換元件之儲存電容器;連接至驅動薄 膜電晶體之連接圖案;在儲存電容器上由吸濕導電材料所構成濕氣吸收 層,在第二基板内表面上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且包括第一電極、有機 發光層、以及第二電極,其中,此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電性連接至連接圖 案。 在另一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彼此相面對且 間隔之第-與第二基板;在第—基板内表面上之像素驅動部,此像素驅動 部包括金屬線組與薄膜電晶體,此金屬線組包括閘極線、資料線、以及電 源線,此薄膜電晶體是由金屬線組所施加之電壓所啟動;連接圖案,其在 像素驅動部上且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其在第二 基板之内表面上、且經由連接_電性連接至_電晶體;以及濕氣吸收 層,其在除了對應於金屬線組與薄膜電晶體之區域以外之像素驅動部上, 此濕氣吸收層包括吸濕導電材料。 在另一觀點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彼此間隔且相 面對之第一與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之薄膜電晶體;連接至薄膜 電晶體之連接圖案;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其在第二基板之内表面上、且 經由連接圖案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以及在第一與第二基板之一之内表 面上之濕氣吸收層。 應瞭解以上一般性說明與以下詳細說明僅用於典範與說明,其用意為 提供本發明進一步瞭解。 此等所附圖式被包括於本說明書中以提供本發明進一步瞭解,其構成 12 1258321 本說明書之-部份以朗本㈣之實_,其與以下之描賴於說明本發 明之原理。 【實施方式】 見在詳儿蝴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在所關中說明其例。 第3圖為根據本伽第—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〇㈣) 褒置之橫截面圖。在第3圖中,此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_)裝置 括彼此間隔且相面對之第一基板11〇與第三基板伽。此包括多個薄膜 電晶體T之__ a形成於第道之_上。此具有預設厚 度之夕们連接圖案120喊於物元件層A上。各連翻案⑽連接至薄 膜電晶體T。 此等連接圖案m之預設厚度可以從厚度範_,以致於形成於不 同基板上像素驅動部與發射部藉由連接圖案12〇彼此電性連接。因此,連 接圖案120之厚度對應於基板110與130間之腔間隙。 第3圖之薄膜電晶體T作為驅動薄膜電晶體,用於提供電流給有機電 致發光二極體’以及控制所發射光線之亮度。此細電晶體了可以具 有使用非晶矽之倒轉棋盤式結構。 第一電極政形成於第二基板⑽之整個内表面上,且絕緣圖㈣ 與分隔謂输彡瓣細Μ M ―電㈣上,娜於相鄰像 素區P間之邊界部份。此分隔壁⑽是倒錐體形且具有某種厚度。有機發 光細與第⑽144綱·_蝴14咖且在相鄰絕緣 圖案I38間之第-電極m上。有機發光層⑷與第二電請由於分隔 13 1258321 璧而圖案化,且無須額外圖案化過程。因此,分隔壁14〇與絕緣圖案 之總厚度是從此範圍選出,以致於藉由以分隔壁14〇與絕緣圖案138、將有 機發光層142與第二電極144分割成各像素區p。 有機發光層142包括:紅、綠、藍發光層142a、142b、142c,其各對 應於各別像素區P。此第一與第二電極132與144以及設置於其間之有機發 光層142形成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 第一電極132可以由透明材料構成,以致於從有機發光層142所發射 光線經由第一電極132透射,以頂部發射模式顯示影像。例如,如果第一 電極132作用為陽極電極且第二電極144作用為陰極電極,則此第一電極 132可以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錮錫氧化物(〖το)形成。 此第一與第二基板110與130藉由在基板11〇與130之周圍部份中所 形成之密封圖案150而裴附。 在第一實施例之雙面板式OELD裝置中,由於陣列元件與有機發光二 極體是形成於不同基板上,其良率與生產力改善,且此裝置之使用壽命有 效地延長。此外,可以料地設計_電晶體;可以獲得高孔#比與高解 析度;以及由於使用頂部發射模式,其可靠度增加。此外,由於分隔壁之 存在,導致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自動圖案化而無須額外的陰影遮罩,因 此,其製程效率改善。 在第一實施例中,為了顯示完整顏色影像,而使用紅、藍、綠發光層, 其各發出紅、藍、以及綠色光。這可以稱為獨立發光法。雖然在圖中並未 顯示,可以不使用獨立發光法,可以使用額外完全顏色元件,例如:滤色層 14 1258321 之單一結構,或濾色層或顏色改變媒體(CCM)之雙結構。在此裝置中包括此 種完全顏色元件,此有機發光層實質上只發射例如單色光。 此雙面板式OELD裝置可能會有問題,其不具有額外空間用於固定此 吸收此輕巾減之錢劑。尤其_是,在習知技狀⑽^裝置中, 由於在上基板上並未形成元件,此乾燥劑可以裝附於上基板之内表面上。 在另方面,由於像素驅動部與發光部形成於各別基板上,此雙面板式 OELD裳置並無用於乾燥劑之多餘空間。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〇助)_ 裝置之橫截關。町主魏贿第—實補不同之部份。 如同於第4圖中說明,此雙面板式OELD裝置包括:彼此間隔且相面 對之第基板21〇與第二基板25〇。此包括多個薄膜電晶體T之陣列元件層 AI成於第-基板21〇之内表面上。在陣列元件層A上形成多個連接圖案 240,而連接至多個薄膜電晶體τ。 第一電極252形成於第二基板250之整個内表面上,以及絕緣圖案254 與分隔壁說依序形成於非像素區仲中之第一電極252上 ,此區對應於相_ 鄰像素區p間之邊界部份,其各為用於影像之最小單元。分隔壁256是倒 錐體化且具有某種厚度。有機發光層说與第二電極依序形成於像素 區P中第一電極252上’即,介於相鄰分隔壁256之間以及相鄰絕緣圖案 1由於刀隔壁256之設置,此有機發光層258與第二電極26〇是自 動地圖案化,且無須額外圖案化過程。因此,此分隔壁256與絕緣圖案254 之、、、心厚度疋由此犯圍選出,以致於由於分隔壁Μ6之設置,此有機發光層 15 1258321 258與第二電極260被分割成各像素區P。 此第一電極252、有機發光層258、以及第二電極260構成有機電致發 光二極體E。 密封圖案270是沿著第一與第二基板210與250之周圍部份形成,且 將第一與第二基板210與250密封。 在此實施例中,濕氣吸收層262形成於分隔壁256上。濕氣吸收層262 可以由下列吸濕氧化物材料之一所形成:例如,氧化#5(CaO)、氧化鋇 (BaO)、或其他吸濕絕緣材料。如果此形成於分隔壁256上之濕氣吸收層262 具有導電性質,則由於濕氣吸收層262,此具有分隔壁256於其間之相鄰電 極260會被短路。因此,此濕氣吸收層262較佳由絕緣材料製成。此濕氣 吸收層262可以使用液體原料藉由以下方法之一形成:喷墨法、滾筒印刷 法、螢幕印刷法、以及條棒塗佈法。 在此實施例中,由於濕氣吸收層是形成於分隔壁上,無須額外空間用 於女裝濕氣吸收元件。在此圖中,雖然只顯示包括6個像素區p之兩個像 素’此裝置實際上包括更多像素。因此,由於濕氣吸收層之面積較習知技 術者為大,以及因此其吸濕能力改善。 第5圖為用於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之基板之概 要平面圖,以及顯示包括濕氣吸收層之第二基板。 在第5圖中,此各為用於影像最小單元之多個像素區p,是界定於基板 250上且彼此分開。此等像素區域p間之空間稱為非像素區Np。濕氣吸收 層262是對應於此非像素區NP而形成。 16 1258321 第4圖之絕緣圖案254與分隔壁256依序形成於濕氣吸收層262之下。 事實上,由於分隔壁256之厚度,濕氣吸收層262是與形成於像素區p中 之第二電極260分開。 第6A至6C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第 6A圖為雙面板式OELD裝置之橫截面圖;第6B圖為第6A圖區域B之放 大圖;以及第6C圖為用於雙面板式〇ELD裝置之基板之平面圖。以下將說 明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部份。 在此實施例中,正方形框形狀之次分隔壁355圍繞像素區p。在像素區 P間之非像素區NP中相鄰之次分隔壁355彼此分隔,而形成雙分隔壁356。 在此實施例中,因為此有機發光層358與第二電極360亦由雙分隔壁356 分割、其包括間隔區SA,相較於先前實施例之單一分隔壁,此第二電極被 安全地分開。 在此處,濕氣吸收層262形成於雙分隔壁356中之間隔區sa中。濕氣 吸收層262之寬度與厚度取決於間隔區SA之寬度與厚度。根據第三實施 例,此濕氣吸收層262之結構較第二實施例者更穩定,且此濕氣吸收層 形成於間隔區SA中,因此減少其他層被濕氣吸收層262損壞之可能性。此 外,藉由控制間隔區SA之大小可以容易改善吸濕能力。 此對應於次分隔壁355内側之雙分隔壁356之倒錐體面各包圍像素區 P。在此次分隔壁355帛之間隙區SA中形成濕氣吸收層262。此次分隔壁 355之外側(其面對間隙區SA)垂直於基板之結構方便此裝置之製造。此濕 氣吸收層262可以經由與第二實施例相同過程以相同材料形成。 17 1258321 T然’在第二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中並未綱,此有機發光層與第二 L疋域於刀隔壁之最外部區域中。此有機發光層與具有濕氣吸收層之 第二電極之__是取胁製造雜。 第7圖為流程圖其說明根據本發明雙面板& 〇eld裳置之例之製造過 程。 在步驟ST1,此包括多個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件層是形成於第一基板
上’以及此多個連接圖案形成於陣列元件層上。各連接圖案連接至各薄膜 電晶體。 N 車歹J元件層Φ包括·多j固閘極線、資料線、以及電源線。此薄膜電晶體 包括:切換薄膜電晶體,其形成於閘極線與資料、線之相交部份;以及驅動 薄膜電晶體’其連接至切換薄膜電㈣之i極電極與魏線。此驅動薄膜 電晶體提供電流給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在以上之例中,上述薄膜電晶體 顯示驅動薄膜電晶體。 此多個連接圖案至少一部份由導電材料形成。各連接圖案可以包括有 機材料之投影圖案,且連接電極其覆蓋此投影圖案且連接至薄膜電晶體。 此連接圖案可以經由另一電極連接至薄膜電晶體。 在步驟ST2,此第一電極形成於第二基板之整個表面上。然後,在非 像素區中第一電極上形成絕緣圖案與分隔壁。此分隔壁具有預設厚度且具 有倒錐體面。然後,形成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由於分隔壁此兩者自動 形成圖案。此第一電極、有機發光層、以及第二電極構成有機電致發光二 極體。 18 1258321 此分隔壁可以具有單-結構或雙結構。在具有次分隔壁之雙結構之情 形中,此有機發光層材料與第二電極材料是形成於次分隔壁之間。 在獨立發光方法中,此有機發光層包括紅、綠、以及藍發光材料。在 使用另外完全顏色元件例如聽片之情形中,此有機發紐例如包括單色 發光材料。 在步驟STS形成濕氣吸收層。在單結構中,此濕氣吸收層形於分隔壁 上;以及在雙結射,此絲吸收層軸於次麵之間_中。此濕 氣吸收層之形成包括.經由薄膜形成過程,選擇性地將液體原料覆蓋在分籲 隔壁上或在次分隔壁間之間隔區域中。 此濕氣及收層可以由吸濕氧化物材料形成,例如:氧化約(Ca〇)、氧化 鋇(BaO)、或其它吸濕絕緣材料。此外,可以使用喷墨法、滾筒印刷法、螢 幕印刷法、以及條棒塗佈法之一用於覆蓋原料。在此步驟期間可以使用遮 罩’其中遮罩具有洞孔,其對應於分隔壁之上表面(在單結中)、或對應於次 分隔壁間間隔區(在雙結構中)。 在ST4,第-與第二基板彼此面對,以致於連接圖案對應於有機電致 孀 發光二極體,以及然後將其彼此裝附。在將此等基板裝附前,在第一與第 二基板之一上之周圍區域中形成密封圖案。因此,在裝附步驟期間,第一 與第二基板之周圍區域藉由密封圖案而密封。 藉由裝附步驟,使得第一與第二基板之内部為空的。此濕氣吸收層將 保持在此裝置中或進入此裝置之濕氣去除,因此,增加此裴置之使用壽命 且減少其問題。此外,由於濕氣吸收層形成於分隔壁區域中,無須額外空 19 1258321 間以安裝濕氣吸收元件。 如同以下說明,此濕氣吸收層可以形成於包括薄膜電晶體之基板上。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之橫截面圖。 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部份。 如同於第8圖中說明,此雙面板式0ELD裝置包括:彼此間隔且相面 對之第一基板410與第二基板450。此包括薄膜電晶體τ之陣列元件層a 是形成於第一基板410之内表面上。此連接至薄膜電晶體丁之連接圖案44〇 是形成於陣列元件層A上。 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形成於第二基板450之内表面上,且連至連接 圖案440。密封圖案470沿著第一與第二基板410與45〇之周圍部份形成。 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具有與先前實施例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相同之結 構。 在習知技術中,此OELD裝置之内部裝有氮氣。反之,雙面板式 OELD裝置之内部為真空。 濕氣吸收層442形成於第一基板41〇上,且覆蓋除了連接圖案440以 外之所有區域,以致於濕氣吸收層442無法中斷連接圖案440與有機電致 發光二極體E間之電性連接。濕氣吸收層442設置於密封圖案470内部。 濕氣吸收層442可以由具有吸濕性質之絕緣材料所形成。濕氣吸收層 442可以由氧化約(CaO)或氧化鋇(BaO)形成。濕氣吸收層442可以使用液體 原料由喷墨法、滾筒印刷法、螢幕印刷法、以及條棒塗佈法之一形成。 第9圖為平面圖,其說明用於第8圖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之下部基 20 1258321 板。如同於第9圖中顯示,閘極線412形成於第_基板上第一方向中,且 資料線420與電源線432形成於與第一方向相交之第二方向中且彼此間 隔。切換薄膜電晶體Ts形成於閘極線412與資料線42〇之相交部份。 切換薄膜電晶體Ts包括:從閘極線412延伸之第一問極電極414,從 資料線420延伸第-源極電極422,與第一源極電極似_之第一汲極電 極424,以及第-半導體層418。第-半導體層418與第一閘極電極414、 第-源極電極422、以及第-汲極電極424重疊,且具有島嗅圖案形狀。 第二閘極電極428連接至第一汲極電極424,且第二半導體層43〇覆蓋· 第一閘極電極428。苐二源極電極434與第二汲極電極438在第二半導體層 430上彼此間隔。第二源極電極434與第二汲極電極438具有島嶼圖案形 狀。電源電極433從電源線432延伸且連接至第二源極電極434。第二閘極 · 電極428、弟一半導體層430、第二源極電極434、以及第二汲極電極438 ~ 構成驅動薄膜電晶體Td。 第一電容器電極426從第一汲極電極424延伸,以及第二電容器電極 436從電源線432延伸。第一電容器電極426與第二電容器電極436彼此重 ® 疊’以形成具有絕緣層於其間之儲存電容器Cst。 連接圖案440連接至第二汲極電極438,以及濕氣吸收層442形成於除 了連接圖案440外之覆蓋區域之整個表面上,如同於第9圖中所示者。由 · 於濕氣吸收層442形成於包括連接圖案440之基板上,濕氣吸收層442可 · 以覆蓋括連接圖案440之連接部份,其連接至汲極電極438。 如同以上說明,濕氣吸收層442是由:氧化物材料例如氧化鈣(CaO)或 21 1258321 氧化鋇(BaO) ’或是由具有吸濕性質之液體形式絕緣材料所形成。因此’可 以形成濕氣吸收層442,以覆蓋閘極線412、資料線42〇、電源線432、切 換薄膜電晶體Ts、以及驅動薄膜電晶體Td。 濕氣吸收層442之吸濕能力是與其大小成正比。在此實施例中,由於 濕氣吸收層442是形成於除了對應連接圖案44()區域之外基板之整個表面 上’此在雙面板式OELD裝置中之吸濕能力改善。 如同以上說明,本發明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可以包括:額外之完全 顏色元件,與單色發光材料之有機發光層。 第ίο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之橫截面圖。 此雙面板式OELD裝置包括濾色層作為完全顏色元件。 如同於第10圖中顯示,第一基板51〇與第二基板55〇彼此間隔且相面 對。渡色層552與黑色矩陣554形成於第二基板55〇之内表面上。濾色層 552包括:紅色、綠色、以及藍色次·濾色片552&、%%、;以及設置 介於渡色層552之相鄰次-濾色片552a、552b、5级間之黑色矩陣554。覆 蓋層558與阻障層560依序形成於濾色層552與黑色矩陣554上。覆蓋層 558使得包括濾、色層552與黑色矩陣554之第二基板55〇之表面平坦。阻障 層560防止從濾色層552逸出氣體。 第-電極562形成於阻障層560上,且絕緣圖案564與分隔壁566依 序形成於非像素區中之第-電極562上。此分隔壁566具有導錐體之面與 某種厚度。有機發光層娜與第二電極57〇依序形成於第一電極Μ2之上, 其介於相鄰分隔壁566之間以及相鄰絕緣圖案撕之間。由於分隔壁撕 22 1258321 之設置,有機發光層568與第二電極570可以自動圖案化,而無須額外圖 案化過程。 有機發光層568是由單色發光材料形成,其可以例如發出白光。 第-電極562、第二電極57〇、以及有機發光層568構成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E。 此包括薄膜電晶體τ之陣列元件層A形成於第一基板51〇之内表面 上。連接圖案54〇形成於陣列元件層a上,且連接至薄膜電晶體τ。連接 圖案54〇亦接觸第二電極S70,且將薄膜電晶體τ電性連接至有機電致發光肇 二極體Ε。 濕氣吸收層542形成於第_基板51〇之整個表面上之密封圖案仍内, 且覆蓋除了對應於連接圖案540之區域外之陣列元件層Α。 · 可以使聽色層脑色轉雜(CCM)之雙結構料完全顏色元件。在 此種情形中,此有機發光層只發出實f上單_波長之單色光線。例如,有 機發光層發出藍色光線。 第關為流程圖其說明根據本發明雙面板式〇eld裝置製造過程之另Φ 一例0 在步驟STU,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件層形成於第一基板上,且連 接圖案形餅_蝴h峨嶋㈣膜電晶體。 陣列元件層亦包括:_線、_、電源線、以及儲存電容器。薄膜 電晶體包括:切換_晶體、其形成_轉與_之滅部份,·以及 絲薄輯晶體、其連接至麵雜娜_電晶叙酿電極。 23 1258321 在步驟ST12,遮罩是設置於包括連接圖案之第一基板上,其中此遮罩 在除了對應於連接圖案之區域外具有洞孔。其次,將液態之濕氣吸收材料 藉由使用贺墨法經由此遮罩之洞孔覆蓋在第一基板上。此濕氣吸收材料是 塗佈在密封圖案之内、此密封圖案是形成於基板周圍。除了噴喷墨法之外 亦可使用滾肩印刷法、螢幕印刷法、以及條棒塗佈法之一。 在步驟ST13,藉由將所塗佈之濕氣吸收材料固化而形成濕氣吸收層。 在步驟ST14,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此有機電致發 光二極體包括:第-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設置於_之有機發光層。 在步驟ST15,在第-與第二基板之一之周圍部份中形成密封圖案,以 及然後經由密封圖案將第-與第二基板裝附。在此步驟中,將連接圖案電 性連接至械電致發光二減,且使此由第—與第二基板所界定之腔為空 的。 在以上例中,此薄膜電晶體具有倒轉棋盤式結構且包括非晶石夕。然而, 薄膜電晶體可以具有使用多晶矽之頂部閘極結構。 如同以上說明,此濕氣吸收層可以由導電材料形成。 第12A B為用於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雙面板式裝置之基板 之平面圖;以及第12B圖為沿著第12A圖χιι_χπ線之橫截面圖。此第6實 施例使能夠制由導電材觸製之聽魏層。 —如同於第12Α與第12Β圖中所示,閘極線614形成於第—基板議上 "。中且第閘極電極612從閘極線614延伸。島形圖案形狀之連接 、/成於第—方向中’且與第一閘極電極612及閘極線614間隔。連接 24 1258321 線616具有彎曲部份。連接線616之—端位轉近第—閘極電請。第二 閘極電極618從連接線616延伸。 閘極絕緣層620覆蓋第一閘極電極612、閘極線614、連接線祕、以 及第二閘極電極⑽。第一半導體層622與第二半導體層_形成於間極絕 緣層620上,其各形成於第一閘極電極612與第二閘極電極⑽上。第二半 導體層似包括:由未掺雜多晶石夕所構成之主動層曝,與由捧雜多晶石夕所 構成之歐姆接觸層咖。第—半導體層622具有與第二半導體層似相同 之結構。閉極絕緣層620具有第一接觸孔63〇,其曝露連接線616之一部份。# 資料線碰與第-電容器電極⑽形成於閘極絕緣層-上。資料線 纪2形成於與第一方向相交之第二方向中,且包括第一源極電極⑽。第一 汲極電極636與第-源極電極伽分開且經由第—接軌63〇連接至連接線 ^。第-没極電極伽與第-源極電極634對第—半導體層a2之各面重 $。第一電容器電極638從第一没極電極636延伸。 第二源極電極640與第二没極 642形成於第二半導體層_之上。 第二源極電極_與第二錄電極642具有島_形狀,且與第二半導體層· 624之各面重疊。 第-閘極電極612、第-半導體層622、第—源極電極伽、以及第一 汲極電極636構成切換薄膜電晶體Ts。第二閘極電極618、第二半導體| · 624、第二源極電極_、以及第二没極電極⑽構成驅動薄膜電晶體犯。· 切換薄膜電晶體Ts根據施加至閘極、線⑽與資料線奶之電壓,控制 施加至驅動薄職晶體Td第二_電極之電壓。因此,驅動薄膜電晶體刊 25 1258321 根據施加至切換薄膜電晶體18之電壓、藉由控制流經電源線652之電流、 而控制所發射光線之亮度。 第一鈍化層646覆蓋切換薄膜電晶體Ts與驅動薄膜電晶體Td。第一鈍 化層646具有第二接觸孔644,其曝露第二源極電極64〇之一部份。 電源線652形成於第一鈍化層646上第二方向中且與資料線632間隔。 電源電極648與第二電容器電極65〇從電源線652延伸。電源電極648經由 第二接觸孔644連接至第二源極電極64〇。第二電容器電極65〇與第一電容 器電極638重疊。第-與第二電容器638與㈣構成儲存電容器⑶,具有_ 設置於其間之第一鈍化層646。 像素區P是藉由閘極線614、資料線632、以及電源線652之相交而界 定。 „ 第二純化層656覆蓋電源線652、電源電極648、以及第二電容器電極 , 650。第二鈍化層656具有第三接觸孔654,其經由第一鈍化層646而曝露 第二汲極電極642之一部份。預先設定厚度之投影圖案658形成於像素區p 中之第二鈍化層656上。投影圖案的8靠近第三接觸孔654。連接電極66〇 ® 覆蓋投影圖案658 ’且經由第三接觸孔654連接至第二汲極電極642。投影 圖案658與連接電極660構成連接圖案662。 濕氣吸收層664形成於第二鈍化層656上,此鈍化層形成於儲存電容 · 器Cst之上。濕氣吸收層664是由吸濕金屬材料製成,其可將濕氣從此裝置 - 去除。 在此實施例中,如果濕氣吸收層664是由金屬材料製成,其具有經由 26 1258321 沉積製程所形成之薄膜,此濕氣吸收層664較佳不應形成於薄膜電晶體與 金屬線上,例如:閘極線、資料線、以及電源線。更特別而言,如果在薄膜 電晶體與金屬線上形成導電濕氣吸收層664,則會形成寄生電容而造成信號 延遲或影像不良。因此,令人期望在此種無薄膜電晶體與金屬線之區域中 形成濕氣吸收層,例如在此例中儲存電晶體所設之位置。 此在本實施例中所使用之吸濕金屬材料可以為吸氣材料、其可改善真 I程度與去除濕氣。此吸氣材料可以包括:族4之元素,例如:錯(△)、鈦(τ〇、 以及給(Hf);族5之元素,例如:訊(V)、銳(Nb)、以及組(Ta);族ό之元 素,例如:鉻(Cr)、銦(Mo)、以及鎢(W);族8之元素,例如:鐵㈣、釕(Ru)、 以及餓(Os);族10之元素,例如:鎳;或族9之元素,例如:鈷。此用於 方矢才示示之架構設計為數字,且遵守目前純化學與應用化學國際聯盟 之規定。此吸氣材料亦可包括族i、η、13、15、16、17或18之元素。此 吸濕金屬材料可以藉由例如:濺鍍法或蒸鍍法形成。 第1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雙面板式〇ELD裝置之橫截面圖。 現在將簡短說明與第12B圖相同之部份。 如同於第13圖中所示,第一基板710與第二基板77〇彼此間隔且面對。 薄膜電晶體T形成於第一基板71〇之内表面上。薄膜電晶體τ包括:閘極 電極718、半導體層724、源極電極74〇、以及沒極電極742。第一電容器 電極738是以與源極電極74〇與汲極電極742相同之材料形成於相同之層 中。電源線752形成於第一鈍化層746上。電源線乃2包括電源電極748 與第二電容器電極750。電源電極748連接至源極電極74〇,以及第二電容 27 1258321 器電極750與第一電容器電極738重疊。第一與第二電容器電極738與75〇 構成儲存電容器Cst,具有設置於其間之第一鈍化層746。 第二鈍化層756覆蓋儲存電容器cst與薄膜電晶體τ,以及連接圖案 762形成於第二鈍化層756上。連接圖案762連接至薄膜電晶體τ。濕氣吸 收層764形成於對應於儲存電容器Cst位置之第二鈍化層乃6上。 第一電極772形成於第二基板770之整個内表面上。絕緣圖案774與 刀隔壁776依序形成於非像素區NP中之第一電極772上。分隔壁776具有 相對於第二基板770之倒錐體面,且具有某種厚度。有機發光層778與第 一電極780依序形成於相鄰分隔壁776間與相鄰絕緣圖案774間之第一電 極772上。由於分隔壁776之設置,有機發光層778與第二電極78〇可以 自動圖案化,而無須額外圖案化過程。第二電極780接觸連接圖案762。 第一電極772、第二電極780、以及有機發光層778構成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E。第一電極772為透明,以及因此此裝置具有頂部發射模式。例如, 第1極772可以為陽極電極,以及第二電極78阿以為陰極電極。在此 If形中,第一電極772可以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銦錫氧化*(IT〇)形成。 雖然在第13圖中未顯示,有機發光層778可以形成作為獨立發光層, 而紅、藍、綠發光層在各像素依序形成。以替代方式,可以使用單色發光 層作為有機發光層,以及可以使料結構之濾色層、或雙結構之渡色層與 顏色改變媒體(CCM)作為完全顏色元件。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由於在不同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與有機電致發 光二極體,此裝置之良率與生產力改善,且其使用壽命延長。 28 1258321 由於此雙面板式OELD裝置可以在頂部發射模式令操作,其具有言孔 徑比與高晝質影像。此外,由於分隔壁之設置,此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 可以無須遮罩而自動圖案化,此製造過程之效率改善。此外,在頂部與底 部基板之-上形成濕氣吸收層’可以避免由於濕氣所導致裝置之退化,且 達成空間之有效率使用。 對於熟習此赫人士為鶴,可以縣伽之錢電致發細示裝置 及,、製&方法作各種修正與抱b,料會偏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因此, 其用意為本發明包括在嶋中請專纖_其相物範關之修正與變 化0 29 1258321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習知技術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面圖; 第2A圖為用於習知技術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像素之平面圖; 第2B圖為沿著第2A圖Π-Π線之橫截面圖;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 面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 面圖; 第5圖為用於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基 板之概要平面圖; 第6A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 戴面圖; 第6B圖為第6A圖區域B之放大圖; 第6C圖為用於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基板之平面圖; 第7圖為流程圖,其說明根據本發明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例 之製造過程; 第8 、 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 面圖; 第9 ' 圖為平面圖,其說明用於第8圖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 下部基板; 第1〇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 30 1258321 面圖; 第11圖為流程圖,其說明根據本發明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另一 例之製造過程; 第12A圖為用於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之基板之平面圖; 第12B圖為沿著第12A圖XII-XII線之橫截面圖;以及 第1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橫截 面圖。 【元件符號說明】 10 第一基板 12 緩衝層 14 半導體層 14a 主動區 14b 源極區 14c 沒極區 16 電容器電極 18 閘極絕緣層 20 閘極電極 22 閘極線 24 第一鈍化層 31 電源電極 電源線 第二鈍化層 第一接觸孔 第二接觸孔 第三接觸孔 源極電極 >及極電極 資料線 第三鈍化層 汲極接觸孔 第一電極 絕緣間層 有機發光層 第二電極 第二基板 共同腔 乾燥劑 密封圖案 第一基板 連接圖案 32 第二基板 第一電極 絕緣圖案 分隔壁 有機發光層 紅發光層 綠發光層 藍發光層 第二電極 密封圖案 第一基板 連接圖案 第二基板 第一電極 絕緣圖案 分隔壁 有機發光層 第二電極 濕氣吸收層 密封圖案 次分隔壁 33 分隔壁 有機發光層 第二電極 濕氣吸收層 第一基板 閘極線 第一閘極電極 第一半導體層 資料線 第一源極電極 第一汲極電極 第一電容器電極 第二閘極電極 第二半導體層 電源線 電源電極 第二源極電極 第二電容器電極 第二汲極電極 連接圖案 濕氣吸收層 34 第二基板 密封圖案 第一基板 連接圖案 濕氣吸收層 第二基板 渡色層 紅次-濾、色片 綠次-濾、色片 藍次-濾色片 黑色矩陣 覆蓋層 阻障層 第一電極 絕緣圖案 分隔壁 有機發光層 第二電極 密封圖案 第一基板 第一閘極電極 35 閘極線 連接線 第二閘極電極 閘極絕緣層 第一半導體層 第二半導體層 主動層 歐姆接觸層 第一接觸孔 資料線 第一源極電極 第一汲極電極 第一電容器電極 第二源極電極 第二汲極電極 第一接觸孔 第一純化層 電源電極 第二電容器電極 電源線 第三接觸孔 36 1258321 656 第二鈍化層 658 投影圖案 660 連接電極 662 連接圖案 664 濕氣吸收層 710 第一基板 718 閘極電極 724 半導體層 738 第一電容器電極 740 源極電極 742 汲極電極 746 第一純化層 748 電源電極 750 第二電容器電極 752 電源線 756 第二鈍化層 762 連接圖案 764 濕氣吸收層 770 第二基板 772 第一電極 774 絕緣圖案
37 1258321 776 分隔壁 778 有機發光層 780 第二電極 A 陣列元件層 AL 陣列元件層 B 區域 Cst 儲存電容器 E 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EA 發光區 NP 非像素區 P 像素區 T 薄膜電晶體 Td 驅動薄膜電晶體 Ts 切換薄膜電晶體 SA 間隔區 ST1 步驟1 ST2 步驟2 ST3 步驟3 ST4 步驟4 ST11 步驟11 ST12 步驟12 1258321 ST13 ST14 ST15 步驟13 步驟14 步驟15

Claims (1)

125832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 彼此相面對且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且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件層; 在陣列元件層上且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之連接圖案; 在第二基板内表面上之第一電極; 在相鄰像素區間之非像素區中第一電極上之分隔壁; 在像素區中第一電極上之有機發光層; 在像素區中有機發光層上且電性連接至連接圖案之第二電極· 在分隔壁上之濕氣吸收層;以及 在苐一與弟二基板之間沿著周圍部份之密封圖案。 2·如申請專概圍糾項之雙硫式有機電致發_示錢,其中 此分隔壁具有相對於第二基板倒錐體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裳置,其中 此濕氣吸收層是由絕緣材料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_3項之雙疏式有機電致發_示裝置,其中 此絕緣材料包括氧化物。 125832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 此氧化物包括氧化鈣與氧化鋇之至少之一。 置,其中 更包括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在非像素區中在弟一電極與分隔壁間之絕緣圖宰。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 此第一電極作用為陽極電極,且第二電極作用為陰極電極、 其中,此第一電極為透明,因此,由有機發光層所發射之光線纩由★ 電極而透射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有機發光層包括各別紅、綠、以及藍發光層,其各對應於像素區。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第一電極與第二基板間之濾色層,其中此有機發光層發射實質上單 色之光線。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第一電極與第二基板間之顏色改變媒體。 1258321 ιι·如巾轉纖圍第丨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絲示裝置,其中 薄膜電晶體作用為驅動薄膜電晶體,且此_元件層更包括切換薄膜 電晶體。 12· —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 彼此相面對且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且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件層; 在陣列元件層上且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之連接圖案; 在第二基板内表面上之第一電極; 在相鄰像素區間之非像素區中第一電極上之分隔壁,此分隔壁包括次 分隔壁,其各圍繞像素區; 在像素區中第一電極上之有機發光層; 在像素區中有機發光層上且電性連接至連接圖案之第二電極; 在相鄰次分隔壁間之濕氣吸收層;以及 在第一與第二基板之間沿著周圍部份之密封圖案。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濕氣吸收層是由絕緣材料形成。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絕緣材料包括氧化物。 42 1258321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氧化物包括氧化鈣與氧化鋇之至少之一。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非像素區中在第一電極與分隔壁間之絕緣圖案。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第一電極作用為陽極電極,且第二電極作用為陰極電極,以及 其中’此第一電極為透明,因此,由有機發光層所發射之光線經由第 一電極而透射。 18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有機發光層包括各別紅、綠、以及藍發光層,其各對應於像素區。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第一電極與第二基板間之濾色層,其中此有機發光層發射實質上單 色之光線。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第一電極與第二基板間之顏色改變媒體。 43 !25832l 21. 22· 23. 24.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薄膜電晶體作用為驅動薄膜電晶體,且此陣列元件層更包括切換薄膜 電晶體。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濕氣吸收層之寬度與厚度是由相鄰次分隔壁間之間隔區所界定。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次分隔壁具有相對於第二基板之倒錐體面與正常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倒錐體面面向像素區,做為次分隔壁之内側。 —種製造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層,此陣列元件層包括薄膜電晶體; 在陣列元件層上形成連接圖案,此連圖案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一電極; 在相鄰像素區之間非像素區中之第一電極上形成分隔壁,此分隔壁具 有倒錐體之面; 在像素區中之第一電極上形成有機發光層; 在像素區中有機發光層上形成第二電極; 在分隔壁上形成濕氣吸收層;以及 44 1258321 將第一與第二基板裝附,以致於第二電極連接至連接圖案。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 此濕氣吸收層是由絕緣材料形成。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 此絕緣材料包括氧化物。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方法,其中 此乳化物包括氧化妈與氧化鎖之至少之一。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 使用下列方法之一形成濕氣吸收層:嘖黑、本 ^ 去、滾筒印刷法、螢幕印刷 法、以及條棒塗佈法。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濕氣吸收層之過程使用遮罩,此遮罩包括對應於分隔壁之洞孔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濕氣吸收層是在形成分隔壁與形成有機發光層之間實施 45 1258321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有機發光層包括:依序形成各別紅、綠、以及藍發光層,其各對 應於像素區。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更包括 步驟:在第一電極與第二基板間形成濾色層,其中此有機發光層發射 實質上單色之光線。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方法,更包括 步驟: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間間形成顏色改變媒體。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更包括 步驟:在第一電極與非像素區中分隔壁之間形成絕緣圖案。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 I 形成有機發光層包括:使用分隔壁之倒錐體面將用於有機發光層之材 料選擇性地施加至像素區中,因此可以無須使用遮罩而形成有機發光 層之圖案,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電極包括:使用分隔壁之倒錐體面顧於第二電極之材 料選擇性地施加至像素區中,因此可以無須使用遮罩而形成第二電極 之圖案。 46 Ϊ258321 37 , • ~種製造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在苐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層,此陣列元件層包括薄膜電晶體; 在陣列元件層上形成連接圖案,此連圖案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一電極; 在相鄰像素區間非像素區中之第一電極上形成分隔壁,此分隔壁具有倒 錐體之面,且包括次分隔璧,其各圍繞像素區; 在像素區中之第一電極上形成有機發光層; 在像素區中有機發光層上形成第二電極; · 在相鄰次分隔壁間形成濕氣吸收層;以及 將第一與第二基板裝附,以致於將第二電極連接至連接圖案。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 此濕氣吸收層是由絕緣材料形成。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方法,其中 · 此絕緣材料包括氧化物。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方法,其中 , 此氧化物包括氧化約與氧化鋇之一。 . 4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 47 1258321 使用下列方法之-形成濕氣吸收層:喷墨法、滾筒印刷法、勞幕印刷 法、以及條棒塗佈法。 4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濕氣吸收層之過程使用遮罩,絲罩包括對應於分隔壁之洞孔。 4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濕氣吸收層是在形成分隔壁與形成有機發光層之間實施。 鲁 4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 各次分隔壁具有相對於第二基板之倒錐體面與正常面,此倒錐體面面對 像素區。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有機發光層包括:依序形成各別紅、綠、以及藍發光層,其各對_ 應於像素區。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更包括 · 步驟:在第-電極與第二基板間形成據色層 ,其中此有機發光層發射 ^ 實質上單色之光線。 48 1258321 4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方法,更包括 步驟:在第一電極與第二基板間形成顏色改變媒體。 4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更包括 步驟··在第一電極與非像素區中分隔壁之間形成絕緣圖案。 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有機發光層包括··使用分隔壁之倒錐體面將用於有機發光層之材 料選擇性地施加至像素區中,因此可以無須使用遮罩而形成有機發光 層之圖案,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電極包括:使用分隔壁之倒錐體面將用於第二電極之材 料選擇性地施加至像素區中,因此可以無須使用遮罩而形成第二電極 之圖案。 50· —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 彼此相面對且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且包括薄膜電晶體之陣列元件層; 在陣列元件層上且電性連接至_電晶體之連接圖案; 覆蓋陣列元件層轉露連接圖案之濕氣吸收層,·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且電性連接至連接圖案之有機冑致發光二極體; 以及 49 1258321 在第一與第二基板之間沿著周圍部份之密封圖案。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在第一與第二基板之間之密封圖案中實質為真空。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濕氣吸收層是由吸收濕氣與氣體之絕緣材料所形成。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絕緣材料包括氧化物。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胃 此絕緣材料包括氧化鈣與氧化鋇之至少之一。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濕氣吸收層是設置在密封圖案中。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 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包括有機發光層,其由各別紅、綠、以及藍發光 層所構成。 50 1258321 5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〇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與第二基板間之濾色層,其中此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之有機發光層發射實質上單色之光線。 5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與第二基板間之顏色改變媒體。 5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〇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包括:第一電極、有機發光層、第二電極、以 及分隔壁,此第一電極設置在第二基板之整個表面上,此分隔壁具有 倒錐形面,此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之邊界是由分隔壁所界定。 60.如申请專利範圍第5〇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薄膜電晶體作用為驅動薄膜電晶體,其提供電流給有機電致發光二極 體。 6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陣列元件層包括:形成於第一方向中之多個閑極線,與多個閑極線相 父之多個貢料線;平形於多個資料線之多個電源線;在閑極線與資料 線各交點之切換薄膜電晶體;連接至切換薄膜電晶體之沒極電極且對 應於電源線之驅動薄膜電晶體; 51 1258321 中’連接圖案連接至驅動薄膜電晶體之没極電極;以及 其中,此濕氣吸收層覆蓋:多個閘極線、資料線、以及電源線、切換 薄膜電晶體、以及驅動薄膜電晶體。 62 •種製造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弟基板上形成陣列元件層,此陣列元件層包括薄膜電晶體; 在陣列元件層上形成連接圖案,此連圖案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 形成濕氣吸收層,其覆蓋陣列元件層且曝露連接圖案;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一上沿著周圍部份形成密封圖案;以及 將第與苐一基板裝附,以至於此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連接至連接圖 案。 6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2項之方法,其中 在將第一與第二基板裝附後,使得由介於第一與第二基板間密封圖案所 界定之内部成為真空。 6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2項之方法,其中 形成濕氣吸收層包括:將液態之吸濕材料覆蓋在第一基板上。 6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之方法,其中 52 1258321 吸濕材料包括:吸收濕氣與氣體之材料與溶劑。 6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之方法,其中 使用下列方法之-覆蓋吸濕材料:噴墨法、滾筒印刷法、營幕印刷法、 以及條棒塗佈法。 6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5項之方法,其中 覆蓋吸麟料之雜制遮罩,其洞孔對應於此部份、此部份為對應 於連接圖案之區域以外之部份。 68. —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 彼此相面對且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上之多個閘極線、多個資料線、以及多個電源線,此與多 個貧料線與多個電源線相交之多個閘極線界定多個像素區; 在各像素區之切換元件,此切換元件包括切換薄膜電晶體 、與驅動薄 膜電晶體; 在各像素區且連接至切換元件之儲存電容器; 連接圖案其電性連接至驅動薄膜電晶體; 在儲存電容ϋ上由吸鱗電材料所製之濕氣吸收層;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且包括第一電極、有機 發光層、以及第二電極, 53 1258321 其中,此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電性連接至連接圖案。 6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吸濕導電材料包括吸氣材料,其改善真空程度且去除濕氣。 7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9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吸氣材料包括下列元素至少之一:族4之元素,例如:錯(zr)、鈦(Ti)、 以及铪(Hf);族5之元素,例如:飢(V)、銳(Nb)、以及组ga);族6之元 _ 素’例如:絡(Cr)、#目(Mo)、以及鶴(W);族8之元素,例如:鐵(pe)、益了 (Ru)、以及鐵(Os);族10之元素,例如··鎳(Ni);或族9之元素,例如: 鈷(Co)。此用於族標示之架構設計為數字,且遵守目前純化學與應用 化學國際聯盟(IUPAC)之規定。 7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9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吸氣材料包括下列元素至少之一:锆(Ζι:)、鈦(Ti)、铪(Hf)、釩(v)、 ^ 銳(Nb)、钽(Ta)、鉻(Cr)、鉬(Mo)、鎢(W)、鐵(Fe)、釕(ru)、锇(〇s)、 鎳(Ni)、以及鈷(Co)。 7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9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 吸氣材料包括族1、11、13、15、16、17或18之元素至少之一,其中此 用於族標示之架構設計為數字,且遵守目前純化學與應用化學國際聯 盟(IUPAC)之規定。 54 1258321 7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濕氣吸收層藉由沉積法形成。 7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3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沉積法為濺鍍法與蒸鍍法之一。 7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有機發光層包括各別紅、綠、以及藍發光層,其各對應於像素區。 7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與第二基板間之渡色層,其中此有機發光層發 射實質上單色之光線。 7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6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與第二基板間之顏色改變媒體。 7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 在相鄰像素區間非像素區中第一電極上之絕緣圖案與分隔壁,其中此 第-電極形成於第二基板之整個表面上,且此分隔壁具有倒錐體面, 因而此有機發光層與第二電極之邊界是由分隔壁所界定。 55 1258321 7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第一電極為透明,以致於此由有機發光層發射之光線經由第一電極透 射。 8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9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第一電極作用為陽極電極,第二電極作用為陰極電極,且第一電極是 由透明導電材料形成。 8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多個電源線平行於多個資料線。 8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1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此切換薄膜電晶體形成於閘極線與資料線之各交點,且連接至閑極線 與資料線,以及 其中’驅動薄膜電晶體連接至電源線與切換薄膜電晶體。 8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2項之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裳置,其中 各切換薄膜電晶體與驅動薄膜電晶體包括:閘極電極、半導體層、源 極電極、以及沒極電極,以及 其中’此儲存電容器包括:第一電容器電極、其連接至切換薄膜電晶 體之沒極電極;第二電容器電極、其連接至電源線;以及設置在第: 56 1258321 與第二電容器電極間之絕緣層。 84. —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 彼此相面對且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之像素驅動部,此像素驅動部包括金屬線組與薄 膜電晶體,此金屬線組包括閘極線、資料線、電源線,以及此薄膜 電晶體被由金屬線組所施加之電壓所啟動; 在像素驅動部上且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之連接圖案; 在第二基板内表面上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且經由連接圖案電性連 接至薄膜電晶體,以及 在除了對應於金屬線組與薄膜電晶體之區域以外之像素驅動部上之濕 氣吸收層,此濕氣吸收層包括吸濕導電材料。 85· —種雙面板式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 彼此相面對且間隔之第一與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之薄膜電晶體; 連接至薄膜電晶體連接圖案; 在第二基板内表面上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且經由連接圖案電性連 接至薄膜電晶體;以及 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一之内表面上之濕氣吸收層。 57
TW093132161A 2003-12-30 2004-10-22 Dual panel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5832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99919A KR100557237B1 (ko) 2003-12-30 2003-12-30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030099937A KR100554495B1 (ko) 2003-12-30 2003-12-30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030101281A KR100557238B1 (ko) 2003-12-31 2003-12-31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4468A TW200524468A (en) 2005-07-16
TWI258321B true TWI258321B (en) 2006-07-11

Family

ID=32854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2161A TWI258321B (en) 2003-12-30 2004-10-22 Dual panel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85348B2 (zh)
JP (1) JP4554289B2 (zh)
CN (1) CN100435348C (zh)
DE (1) DE102004031109B4 (zh)
FR (1) FR2864705B1 (zh)
GB (1) GB2409756B (zh)
TW (1) TWI2583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146B2 (en) 2006-01-27 2012-02-28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having a second frit portion configured to melt more easily than a frit por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86166A (ko) * 2002-05-03 2003-11-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US8003179B2 (en) 2002-06-20 2011-08-23 Alcan Packaging Flexible France Films having a desiccant material incorporated therein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7871558B2 (en) 2002-06-20 2011-01-18 Alcan Global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Inc. Containers intended for moisture-sensitive products
US8110260B2 (en) 2007-02-02 2012-02-07 Rick Merical Containers intended for moisture-sensitive products
CN100466285C (zh) * 2002-09-11 2009-03-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57731B1 (ko) * 2003-12-27 2006-03-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0581775B1 (ko) * 2003-12-30 2006-05-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183147B2 (en) 2004-03-25 2007-02-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KR100652352B1 (ko) 2004-05-10 2006-12-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60049751A1 (en) * 2004-09-07 2006-03-09 Jiun-Haw Lee Display device with dual display areas
KR100603836B1 (ko) * 2004-11-30 2006-07-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7772763B2 (en) * 2004-12-02 2010-08-10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grid shaped auxiliary electrode
KR100637201B1 (ko) * 2004-12-20 2006-10-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70025845A (ko) 2005-09-05 2007-03-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빠른 응답특성을 갖는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252083B1 (ko) 2005-12-22 2013-04-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51375B1 (ko) * 2005-12-30 2013-04-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KR100647340B1 (ko) * 2006-01-11 2006-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US7932520B2 (en) 2006-04-07 2011-04-26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1276662B1 (ko) 2006-06-30 2013-06-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JP2010134217A (ja) * 2008-12-05 2010-06-17 Sony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発光装置
JP2010176851A (ja) * 2009-01-27 2010-08-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用基板
JP5854746B2 (ja) 2010-10-15 2016-0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法
KR102050505B1 (ko) * 2011-02-10 2019-11-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작 방법, 조명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JP5862424B2 (ja) * 2012-03-30 2016-02-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基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1486118B1 (ko) * 2012-08-14 2015-01-23 (주)엘지하우시스 점착제층을 포함하는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71330B1 (ko) * 2012-12-27 2020-0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9766754B2 (en) * 2013-08-27 2017-09-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ptical sensing array embedded in a displa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array
CN103840087B (zh) * 2014-02-18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972267B (zh) * 2014-04-16 2016-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5870132A (zh) * 2016-04-18 2016-08-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2436659B1 (ko) * 2017-12-06 2022-08-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00004482A (ko) 2018-07-03 2020-01-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671859B (zh) 2018-12-12 2020-05-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97153B (zh) * 2019-03-15 2023-03-03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5345B1 (en) 1997-06-02 2001-0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electroluminescence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of
JP2001117509A (ja) * 1999-10-14 2001-04-27 Nippon Hoso Kyokai <Nhk>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1177509A (ja) 1999-12-16 2001-06-2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ロック載せ換え方法及び装置
JP3840926B2 (ja) 2000-07-07 2006-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6605826B2 (en) * 2000-08-18 2003-08-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6699728B2 (en) * 2000-09-06 2004-03-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atterning of electrodes in oled devices
KR100365519B1 (ko) 2000-12-14 2002-12-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디바이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GB0107236D0 (en) 2001-03-22 2001-05-16 Microemissive Displays Ltd Method of creat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4801278B2 (ja) 2001-04-23 2011-10-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ITMI20011092A1 (it) * 2001-05-23 2002-11-24 Getters Spa Sistema precursore di dispositivi assorbitori di acqua per schermi org anici elettroluminescenti, processo per la sua produzione e metodo d'u so
US6548961B2 (en) 2001-06-22 2003-04-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4465132B2 (ja) * 2001-07-10 2010-05-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30069707A (ko) 2002-02-22 2003-08-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4240893B2 (ja) * 2002-03-06 2009-03-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KR100426964B1 (ko) 2002-03-20 2004-04-1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6770502B2 (en) * 2002-04-04 2004-08-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op-emitting OLED display device with desiccant structures
KR100478311B1 (ko) 2002-04-04 2005-03-23 김시환 유기 이엘 표시소자
KR100433992B1 (ko) 2002-04-25 2004-06-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464864B1 (ko) * 2002-04-25 2005-01-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435054B1 (ko) 2002-05-03 2004-06-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JP2003332064A (ja) 2002-05-09 2003-11-21 Casio Comput Co Ltd 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74001B1 (ko) * 2002-08-14 2005-03-1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551131B1 (ko) 2003-03-07 2006-02-0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146B2 (en) 2006-01-27 2012-02-28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having a second frit portion configured to melt more easily than a frit por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35348C (zh) 2008-11-19
DE102004031109B4 (de) 2016-03-31
GB0414545D0 (en) 2004-08-04
US7385348B2 (en) 2008-06-10
CN1638549A (zh) 2005-07-13
FR2864705B1 (fr) 2008-04-25
GB2409756A (en) 2005-07-06
US20050140285A1 (en) 2005-06-30
FR2864705A1 (fr) 2005-07-01
JP2005196111A (ja) 2005-07-21
GB2409756B (en) 2007-06-20
JP4554289B2 (ja) 2010-09-29
TW200524468A (en) 2005-07-16
DE102004031109A1 (de) 200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8321B (en) Dual panel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578593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6916256B2 (ja) 表示装置
US2023038935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5153825B2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39229B (zh) 顯示裝置
TW201421674A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0410592A (en) Dual panel-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50269942A1 (en) Color filter panel,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409753A (zh) 發光裝置及發光裝置的製造方法
TW200405761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0427355A (en) Deposition mas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unit using it, and display unit
JP2004006341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34118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US10504978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TW201244023A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2195283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42032A (en) Thin-film transistor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557732B1 (ko)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872073B (zh) 基板、包括该基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US923104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50067974A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0092665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US20230028400A1 (en) Display device
TWI307185B (en) Dual plate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