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4584B -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4584B
TWI234584B TW091118507A TW91118507A TWI234584B TW I234584 B TWI234584 B TW I234584B TW 091118507 A TW091118507 A TW 091118507A TW 91118507 A TW91118507 A TW 91118507A TW I234584 B TWI234584 B TW I2345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ic acid
acid sequence
electric field
rotating electric
ti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18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M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wan Norm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wan Normal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wan Normal
Priority to TW091118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34584B/zh
Priority to US10/065,610 priority patent/US2004003349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4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45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0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by electrical means
    • G01N33/48721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macromolecules, e.g. by translocation through nanopo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69Methods for sequencing

Description

1234584 案號 91118507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1)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核酸序列(N u c 1 e i c A c i d S e q u e n c e )定序的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旋轉電 場(Rotating Electric Field)來對核酸序列作快速定序 的方法。在本發明中,核酸序列係包括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以及RNA(Ribonucleic Acid) 〇 隨著人類基因序列定序的完成,藉由基因序列來診斷 疾病甚至治療疾病已是必然的趨勢。因此,目前已有許多 研究往核酸序列定序的方法及其定序儀器發展。 習知一種核酸序列定序的方法係由F r e d e r i c k S a n g e r 所提出,此種方法是利用使DNA在控制之下停止複製,藉 以得到一系列長短不同的片段,然後再由這些片段導出 D N A的序列。其詳細之說明如下。 首先’準備合連鎖反應(p〇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試劑,其包括聚合酶酵素(p〇lymerase I )、具有互補序列之特定的引子(pr imer)、三磷酸去氧核 核酸(dNTP)以及緩衝液,其中dNTp上皆已標記有放射性 元素或螢光分子。另外,準備dNTP之類似物(anal〇g),其 中dNTP之類似物並無3’-氫氧基(3,—hydr〇xyl gr〇up),由 於這些類似物沒有3 -氫氧基可以形成下一個填酸二酯鍵 (phosphodiester bond),因此在 pCR 反應中,當DNA 使用 到這些類似物時’便無法再繼續往下延伸變長。 之後’將四種不同dNTP之類似物分別加入四組pCR反 應試劑中,作四次PCR反應而得到四群尾端終止之片段
9668twf1.ptc
第6頁 1234584
五、發明說明(2) ^ (Chain Terminated Fragments)。繼之’利用電泳將, 群長短不一的DNA片段分離開來,並藉由標記在DNA片段f 之螢光分子或放射性元素作偵測。最後’由所得到偵^ ^ 果而推斷出DNA的鹼基序列。
然而,習知定序之方法相當費時且昂貴’舉例如過5 以傳統Sanger之定序方法進行人類基因之定序已耗費近1 年以及30億美金。這是因為上述DN A定序之方法中’由於 PCR反應以及電泳分析之時間都相當耗時’而且其設備 及所需之試劑的成本也相當昂貴,因此整個定序過程缓 且昂貴。而且,對於患有急性或流行性疾病而言的病人而 言,倘若無法在短時間内診斷出疾病,便無法即時進行台 療而可能延誤了病情,甚至使傳染範圍擴大。因此’發展 出一種快速的定序方法便有其必要性。另外,在文獻資料 (L.M. Smith et al., Nature 321, 674 (1986)) ^(F.
Sanger, S. Nicklen,A. R. Cou 1 son, Proc. Natl.
Acad. Sc i. USA 74, 5463 (1977))以及(For a review, see A. Marzizli, M. Aleson, Annu. Rev· B i omed. Eng· 3, 1 9 5 ( 2 0 0 1 ))中有提到關於習知DNA定序方法之準 確度之問題,其有提到傳統D N A定序方法之準確度的確有 待提升。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核酸序列快速定序 的方法’以改善習知核酸序列定序耗時且高成本之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 法,以提高核酸序列定序之準確度。
9668twf1 第7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日__ 五、發明說明(3) 本發明提出一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此方法係首 先提供一薄膜,其中此薄膜上已形成有一奈米小孔。接 著,將一核酸序列置於薄膜上,其中此核酸序列可以是 D N A或者是R N A。之後,施加垂直於薄膜之一電場,以使核 酸序列能通過小孔,並且同時施加平行於薄膜之一旋轉電 場,以使核酸序列在控制的速度下通過小孔。其中,形成 此旋轉電場之方法係藉由兩對互相垂直之平行電極而形 成,其中一對平行電極係產生具有一正弦時間變化的交流 電場,而另一對平行電極係產生具有一餘弦時間變化之交 流電場,當兩對交流電場具有相同之頻率,由於9 0度相位 差交流電場的合成,便可以形成一圓形旋轉電場。特別 是,此旋轉電場對核酸序列拉直或放鬆之操控,係決定於 旋轉電場的頻率。對於高頻率的旋轉電場而言,由於核酸 序列無法趕上電場的旋轉,因此旋轉電場並無法對核酸序 列產生拉直之作用。對於低頻率的旋轉電場而言,由於核 酸序列可以趕上電場的旋轉,因此旋轉電場可以對核酸序 列產生拉直或放鬆之操控。而在此旋轉電場的操控下,當 核酸序列被拉直的時候,核酸序列就無法穿過小孔;而當 核酸序列被放鬆的時候,核酸序列才可能穿過小孔。因 此,當放鬆的時間被控制得足夠小時,便可控制每次僅有 一核酸分子(Nucleotide)可以通過小孔,且每一核酸分子 穿過小孔的時間是核酸序列被拉直時間的整數倍。在本發 明中,由於每一種核酸分子對小孔的堵塞程度不同,因此 通過小孔之離子流強度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而此隨著時
9668twf1.ptc 第8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4) 間變化的離子流強度可以利用一外接的電路而記載下來。 因此,藉由量測離子流隨時間的變化也可以同時反應出核 酸序列之各種核酸分子的次序。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 在核酸序列的兩端連接上兩段特定序列之片段,其除了可 以用來區分核酸序列兩端之不同之外,同時還可以在測得 的時間序列上標示出欲定序之核酸序列開始的位置。 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可以在一薄膜上製 作出一定序陣列胞室,並利用一離子束方法以在每一胞室 中之薄膜上形成一小孔。藉由此種定序陣列之設計,便可 以同時進行多組相同核酸序列之定序分析。比較多組相同 核酸序列之定序分析所得到之離子流強度對時間的變化序 列,由於每一種核酸分子堵塞小孔的時間為核酸序列被拉 直時間的整數倍(旋轉電場之1 / 4週期的整數倍),因此對 每一段離子流強度而言,此種核酸分子在此一段離子流對 應的核酸序列所重複出現的次數,即是這些組定序分析數 據的最小倍數。換言之,藉著比對數組由同一核酸序列通 過奈米小孔的堵塞離子流時間序列,可以判別出核酸序列 上各種核酸分子排列的順序,以及其接連重複出現的數 目。因此,藉由本發明之方法便可以快速的定出核酸序列 之序列,而且定序之誤差將隨著定序分析的組數增加而快 速降低。 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可以快速的將核 酸序列之序列定序出,以改善習知方法有過於耗時之缺
9668twf1.ptc 第9頁 1234584 案號 91Π8507 年η 修正 五、發明說明(5) 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由於其不需利用 其他特殊的試劑或酵素,因此可降低核酸序列定序的費 用。 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在利用多組數據 比對之後,可使準確度大幅升高。同時由本發明之方法直 接對完整之核酸序列定序,因此本發明之方法較習知定序 之方法準確度高。 利用本發明之方法可以設計出一方便、準確且便宜的 定序儀器。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 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 細說明如下: 圖式之標示說明: 1 0 0 :薄膜 1 0 2 :小孔 1 0 4 :核酸序列 1 06 :緩衝溶液 3 ◦ 0 :陣列胞室 實施例 第1圖所示,其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一 核酸序列穿過一薄膜上之一小孔之示意圖。 請參照第1圖,首先提供一薄膜1 0 0,且薄膜1 0 0上已 形成有一奈米小孔1 0 2。其中,薄膜1 0 0之材質例如是氮化 矽材質,且所形成之小孔1 0 2之尺寸例如是2奈米至3奈米
9668twf1.ptc 第10頁 1234584 案號91118507_年月日 修正_ 五、發明說明(6) 左右。而形成小孔1 0 2之方法例如是利用一離子束之方法 以在薄膜1 0 0上形成小孔1 0 2。關於在薄膜1 〇 〇上形成小孔 102之方法可參考文獻資料J· Li et al., Nature 412, 166(2001)。 將薄膜1 0 0置於一緩衝溶液1 0 6中(如第1圖所示),並 將核酸序列1 0 4加至薄膜1 0 0上之緩衝溶液1 0 6中,其中核 酸序列1 0 4可以是D N A或是R N A。由於核酸序列1 0 4係為帶負 電之長鏈形分子,因此當施予一垂直於薄膜100方向之電 場時’便可以驅使核酸序列1 0 4穿過薄膜1 0 0上之小孔 102° 而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定序之方法除了施加一垂直於薄 膜1 0 0方向之電場以使核酸序列1 〇 4能穿過薄膜1 〇 〇上之小 孔1 0 2之外,還包括施加一平行於薄膜丨〇 〇之旋轉電場藉以 控制核酸序列1 0 4通過小孔1 〇 2之速度,如第2圖所示。 在第2圖中’ Z方向之電場e可驅使核酸序列1 〇 4穿過薄 膜1 00上之小孔1 02,而XY平面之旋轉電場以則可以操控核 酸序列1 0 4被拉直或放鬆,以使核酸序列丨〇 4在控制的條件 下通過小孔1 0 2。 在本實施例中,旋轉電場E c可以藉由兩對互相垂直之 平行電極而形成’其中一對電極係生成具有正弦時間變化 的交流電場’而另一對電極則是生成具有餘弦時間變化的 交流電場。當兩對電極上所形成之交流電場具有相同頻 率,由於9 0度相位差交流電場的合成,便可以形成一圓形 的旋轉電場。如第2圖所示,旋轉電場ec = Ec sin(o
9668twf1.ptc 第11頁 1234584 ___案號 91118507___年 月_g_修正_____ 五、發明說明(7) t) i+ Ec cos( ωΐ) j ,其中i與j分別是X一方向與Y-方向之 單位矢量。 其中,此旋轉電場E c對核酸序列1 0 4拉直或放鬆之操 控,係取決於旋轉電場E c的頻率ω。對於高頻率的旋轉電 場而言,由於核酸序列1 〇 4無法趕上電場的旋轉,因此旋 轉電場並無法對核酸序列1 0 4產生拉直之作用。相反的, 對於低頻率的旋轉電場而言,由於核酸序列1 0 4可以趕上 電場的旋轉,因此旋轉電場可以對核酸序列1 0 4產生拉直 或放鬆之操控。而在旋轉電場E c的操控下,當核酸序列 1 0 4被拉直的時候,位於小孔1 〇 2上之核酸序列1 0 4便無法 穿過小孔1 0 2,而當核酸序列1 0 4被放鬆的時候,位於小孔 1 0 2上之核酸序列1 0 4才可能穿過小孔1 〇 2。因此,當放鬆 的時間被控制得足夠小時,便可控制每次僅有一核酸分+ (nucleotide)可以通過小孔102,且每一核酸分子穿過小 孔1 0 2的時間是核酸序列1 0 4被拉直時間的整數倍,意即每 一核酸分子穿過小孔1 〇 2的時間是旋轉電場之1 / 4週期的| 數倍。 i 第3圖與第4圖所示,其繪示為利用一電腦模擬之方式 模擬一核酸序列通過薄膜上之小孔的示意圖。 請參照第3圖與第4圖,具有長度N (具有N個核酸分子) 的一核酸序列104係以立方晶格(Cubic Lattice)空間中之 鍵震盪模型(Bond-Fluctuation Model)(如第3圖所示)或 連續空間(Off Lattice)之珠子彈簧模型(Bead-Spring Μ o d e 1 )(如第4圖所示)來模擬。在此,核酸序列1 0 4係為一
9668twf1.ptc 第12頁 1234584 __案號91118507 年月日 修正 五、發明說明(8) 單股DNA(single strand DNA,ssDNA)。在本實施例中, 此核酸序列1 〇 4在一固定溫度下之行為(Μ 〇 t i ο η )係以 Metropolis Monte-Carlo 演算法進行模擬 〇 在鍵震盪模型中,每一核酸分子係佔用一長度為1之 立方體(晶格間距),且所允許之聯結矢量(Β ο n d V e c t 〇 r ) 係為 B = P ( 2,0, 0) U P(2, 1, 0 )UP( 2,1,1) UP( 2, 2, 1) 丨UP (3 〇, 0) UP(3, 1, 0) 其中P(a ,b,c ) 表示所 有種 排 列 及 土 a, 土 b ,土 c之結 合 o 此種模擬的方 法是一 種實 際 且 有 效的 方 法, 且其在許 多 系 統中係用 來研 究局分 子動 力 學 〇 關於 此 種模 擬之方法 可 以 參考下列 文獻 資料。 C· -Μ .Chen, Phys .Re v. E63, 010901 (20C 11; ); C· -Μ .Chen, Υ· - A .F wu, Phys. Rev. E63, 011506(2001) ; C· -Μ .Chen, P. G. Higgs, J Ch em. Phys. 108, 4 3 0 5 ( 1 9 9 8 ); I . G e r r o f f, A. M i 1 chev, K. B 丨 i nd e r, W. Paul J. Chem .Phys. 98 j 6526(1993); Η. P. Deu t sch K. Binder ,J. Chem. Phys ;. 94 2 2 9 4 ( 1 9 9 1 );以及 Η. P. Wittmann, K. Kremer, K. Binder, J. Chem. Phys. 96, 6291(1992)。 請同時參照第2圖、第3圖與第4圖,在此模擬中,核 酸序列1 0 4被施以一均勻且垂直於薄膜1 0 0之電場E ( Z方向 之電場),以驅使核酸序列1 0 4能通過薄膜1 0 0上之小孔
9668twf1.ptc 第13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兔—月 曰 _ 五、發明說明(9) 1 0 2。同時,核酸序列1 〇 4被施予一平行於薄膜1 〇 〇之旋轉 電場E c ( X - Y平面之旋轉電場),以控制核酸序列1 〇 4通過小 孔102之速度。其中,此旋轉電場Ec之頻率以及強度可以 用來控制核酸序列1 0 4上每一種核酸分子通過的速度。 在此特別說明的是,在每一時刻,隨機選出的一核酸 分子在一晶格間距中會試圖向六個方向之任何之一移動。 偏若核酸分子之任何移動能滿足排除體積之限制 (Excluded Volume Constraint),且新的聯結矢量仍舊在 允許的狀態中時,此移動會被接受的機率p = m i η [ 1, e X p (-Δ U / kT )],其中△ U係為核酸序列1 0 4的能量變化,而kT為 熱能。在此模式中,核酸序列1 0 4之能量U = Ubend + UeleetHe + UH-b〇nd。其中,Ubend = E<i>e(l-cos 0i)係為具有堅硬值 (Rigidity)e 與折彎角度(Bending Angle){ 0i}之折彎能 量(Bending Energy) ,Uelectric係為依據Z方向之一固定電場 E以及X-Y平面之一旋轉電場Ec的一電位能(Electric Potential Energy),而 UH_bond 係為核酸序列 1 〇 4 之(A,T )與 (C,G)鹼基對之間之氫鍵鍵能(Hydrogen Bonding Energy)。在本發明中,由於可藉由調整pH值的方式、提 高溫度的方式或加入尿素(Urea)的方式而將鹼基對之間的 氫鍵破壞,因此在此可忽略鹼基對之間之氫鍵鍵能UH_bQnd。 在此模擬中,係利用具有5 0個核酸分子之核酸序列 1 0 4以進行通過小孔1 〇 2之測試。其中,小孔1 0 2之尺寸係 為3單位,溫度T係為1單位,均勻的電場強度E係為1 · 5單 位,而彎曲堅硬值e係為〇. 2單位。在此,每一核酸分子之
9668twf1.ptc 第14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10) 熱能以及帶電荷量係設定為相同,且相對的電場係為1 〇7 V/m。而旋轉電場之頻率ω係為10-1至10_8(MC step-1),且 旋轉電場之強度Ec係為0. 1至1 . 2單位。模擬之結果如下。 第5 A圖與第5 B圖所示,其係為核酸序列在高頻率與低 頻率旋轉電場之影響下穿過小孔的核酸分子數目與時間的 關係圖。 請參照第5 A圖與第5 B圖,圖中之縱軸係為核酸分子通 過小孑L 的數目(Number of Nucleotides Passed the P o r e ),而橫軸係為通過小孔的時間(T i m e )。在第5 A圖 中,其係為核酸序列在高頻率(ω 2 1 0_3)之旋轉電場下非 常平順的通過小孔之情形。對整個核酸序列而言,其通過 小孑L之時間tc約為一固定值(tc〜2x104 MC steps)。而 且核酸序列中每一核酸分子之通過時間t η的變化性並不 大。 在第5 Β圖中,當核酸序列在低頻率(ω $ 1 0_4)之旋轉 電場下,在第4 Β圖中所舉之例係為ω = 1 0_6,可看見兩種 通過之動力狀態。意即位於核酸序列之中間區域的核酸分 子通過時間較位於核酸序列之兩端區域的核酸分子通過時 間長。在頻率ω = 1 0_6時,整個核酸序列之通過時間t c約 為108 MC steps,因此可估算出每一核酸分子在此電場下 之通過時間t η約為1 微秒,在模擬中之1 M C s t e ρ即是1 0_8 秒。由此可知,所施加之旋轉電場之頻率必須低於1 04赫 (Η Z ),才可以降低核酸序列通過小孔的速度。 第6圖所示,其係為核酸序列中各核酸分子通過小孔
9668twf1.ptc 第15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11) 的時間,其在低頻率的旋轉電場影響下成量子化的現象之 圖示。其中圖示橫軸上之核酸分子的排列係以其通過薄膜 的時間長短由大而小排列。 請參照第6圖,圖中之縱軸係為核酸分子通過小孔之 時間t η,而橫軸係為核酸分子(n u c 1 e 〇 t i d e )。在此,旋轉 電場之頻率ω S 1 0_4,且旋轉電場Ec與電場E強度之比值 (E c / E ) > 4。此時,每一核酸分子通過小孔之時間t η〜 mTc/4 ,其中m為整數,而Το=2 7Γ/ω 。由圖中可看出,各 核酸分子通過小孔的時間成量子化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晶 格模擬中,當旋轉電場之方向近乎垂直於核酸序列時,薄 膜上之拉力將會消失,如此便使得t η有量子化之現象。值 得注意的是,在第6圖中,核酸序列中之每一核酸分子的 排序係以其通過時間的長短而定,而並非其在圖中之序列 上的順序。 第7圖所示,其係為核酸序列通過小孔的時間與旋轉 電場之頻率的關係圖。 對核酸序列在連續空間之模擬情形與其在立方晶格空 間中的行為稍有不同。核酸序列在低頻的旋轉電場作用下 無法完整穿過薄膜1 0 0。藉由短暫的關閉旋轉電場或調高 旋轉頻率至高頻的範圍之方式(關閉或調整的時間為每1 / 4 週期關閉或調整0 . 0 2週期),所得的結果與前述立方晶格 空間的結果一致。請參照第7圖,圖中之縱軸係為核酸序 列通過小孔的時間t c,而橫軸係為旋轉電場之頻率(ω )。 第7圖之插圖是一在連續空間模擬的典型例子,顯示一核
9668twf1.ptc 第16頁 1234584 案號 91118507 曰 修」 五、發明說明(12) 酸序列1 0 4的核酸分子依序通過膜孔1 〇 2所需的時間是丨/ 4 旋轉電場週期的整數倍。由第7圖可知,當旋轉電場之頻 率ω S 1 0_4時,核酸序列通過小孔的時間t c與旋轉電場之 頻率ω成反比。而當旋轉電場之頻率ω ^ 1 〇~3時,核酸序 列通過小孔的時間tc幾乎成一固定值。這就表示,倘若核 酸序列的反應較旋轉電場快,當核酸序列被拉直時核酸分 子便無法通過小孔,而當核酸序列被放鬆時核酸分子才能 通過小孔。相反的,倘若核酸序列的反應太慢,核酸序列 便會非常平順的穿過小孔。換言之,上述兩種狀況的分界 係依據核酸序列之反應而定。而核酸序列之反應可以藉由 改變溶液之黏度或是薄膜表面之摩擦力來作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之情形對於具有3 0個核酸分子的 核酸序列、具有7 0個核酸分子的核酸序列以及具有1 〇 〇個 核酸分子的核酸序列而言,都有相同的結果。 利用本發明之方法來對核酸序列作定序更包括在核酸 序列兩端(3 ’端及5 ’端)連結上兩段特殊序列之片段,用以 分辨此核酸序列兩端之不同。在本實施例中,隨機的取出 一段具有2 6個核酸分子之核酸序列,其序列係為 (GTACTTCGCGTGTAGTCATTTAATCC)。而在此核酸序列之3,端 係額外接上一段序列為(AAAAAAAAAAAC)之片段,在其5,端 係額外接上另一段序列為(ACCCCCCCCCCC)之片段。由於核 酸序列之前後兩端通過小孔之速度特別快而無法加以定 序,因此在核酸序列之兩端接上特殊序列之片段除了可以 用來分辨兩端之不同之外,還可以用來避免核酸序列兩端
9668twf1.ptc 第17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13) 因通過小孔的速度太快而有無法定序之困擾,如第5 B圖所 示,核酸序列前後兩端通過小孔的速度非常快速。然而, 在本發明中,由於核酸序列兩端係連接有特殊之片段,因 此即使其兩端因通過速度太快而無法對兩端之序列加以定 序,對欲定序核酸序列而言並不會造成影響。另外,在核 酸序列兩端連接特殊之片段還具有另一優點,即可以在所 測得的時間序列上標示出所欲定序的核酸序列開始的位 置。 第8 A圖所示,其係為一核酸序列穿過小孔的核酸分子 數目與時間的關係圖;第8 B圖所示,其係為對應第8 A圖之 核酸序列通過小孔的時間以及量測通過小孔之離子流強度 的關係圖。 請參照第8 A圖與第8 B圖,第8 A圖之縱軸係為核酸序列 上之核酸分子的數目(Number of Nucleotides),橫軸係 為核酸分子通過小孔的時間(T i m e ),而第8 B圖之縱軸係為 離子流之強度(C u r r e n t),橫軸係為核酸分子通過小孔之 時間(T i m e )。在本發明中,由於核酸序列之每一核酸分子 對小孔的堵塞程度不同,因此核酸分子通過小孔之離子流 強度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因此,本發明可以在核酸序列 於通過小孔的過程中,量測通過小孔之離子流強度之變 化,並利用一外接的電路,而將此隨著時間變化的離子流 強度記錄下來。如此,藉由量測離子流隨時間的變化便可 以同時反應出核酸序列上各種核酸分子的次序。 第9圖所示,其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設
9668twf1.ptc 第18頁 1234584 案號 9Π18507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14) 計一定序陣列來作核酸序列之定序之示意圖。 請參照第9圖,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更 包括在一薄膜上製作出一定序陣列胞室3 0 0,並利用一離 子束之方法以在每一胞室中之薄膜1 0 0上形成一小孔1 0 2。 之後,藉由一穩定電場以及一旋轉電場以使核酸序列1 0 4 在控制之下通過小孔1 0 2。並且,同時量測每一胞室中離 子流之強度對時間的變化3 0 2,並利用一外接電路3 0 4而記 錄下來。而藉由此種定序陣列3 0 0之設計,便可以同時進 行多組相同核酸序列之定序分析。 利用上述之陣列定序之設計,以比較多組相同的核酸 序列之定序分析所得到之離子流強度對時間的變化序列。 由於每一核酸分子堵塞小孔的時間為拉直核酸序列時間的 整數倍(每一核酸分子堵塞小孔的時間係為旋轉電場之1 / 4 週期的整數倍),因此對每一段離子流強度而言,此種核 酸分子在此一段離子流對應的核酸序列所重複出現的次 數,即是這些組數據中的最小倍數。換言之,藉著比對數 組由同一核酸序列通過奈米小孔的堵塞離子流時間序列, 可以判別出核酸序列上各種核酸分子排列的順序,以及其 接連重複出現的數目。因此,藉由本發明之方法便可以快 速的定出核酸序列之序列,而且定序之誤差將隨著組數的 增加而快速降低,如第1 0圖所示,其係為定序誤差與定序 分析比對組數之間的關係圖。 請參照第1 0圖,圖中之縱軸係為定序之誤差 (P r e d i c t i ο η E r r 〇 r ),而橫軸係為定序分析比對之組數
9668twf1.ptc 第19頁 1234584 案號91118507 年 月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15) (Number of Time Series Analyzed)。當僅用一組核酸序 列進行之定序分析時,其誤差約為3 0 %。然而,隨著分析 比對組數的增加,其誤差值也逐漸下降,甚至當分析比對 之組數到達1 6組以上時,其誤差值可減至0 %。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DNA定序之準確度主要是仰賴核 酸分子(A,G )或(C,T )堵塞離子流之差異。因此,本發明可 以藉由一些方式而將此差異放大,例如在核酸分子之鹼基 上加上一化學基,舉例如可以在A,G與C之胺基(Amino Functional Group)接上一苯基(benzoyl) ° 另外,在本發明之模擬中發現,施予高電場可以降低 熱效應(此熱效應例如是核酸分子對抗驅動電場之反相移 動),而這種效應在低電場下將會特別明顯。然而,本發 明藉由將相同的核酸序列作多組定序分析便可以消除因熱 干擾(熱效應)所造成之誤差。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 1. 利用本發明之定序陣列,可以在1天内定出1億個鹼 基序列,因此本發明可以快速的將核酸序列之序列定序 出,以改善習知方法有過於耗時之缺點。 2. 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由於其不需利 用其他特殊的試劑或酵素,而且可以快速的在一薄膜上製 作出一定序陣列,因此可大幅降低D N A定序的費用。 3. 本發明利用定序陣列而進行多組數據之比對後,可 使準確度大幅升高,甚至可將誤差減至0 %,因此本發明 之方法較習知定序之方法準確度高。
9668twf1.ptc 第20頁 1234584 _案號9Π18507_年月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16) 4 .利用本發明之方法可以設計出一方便、準確且便宜 的定序儀器,以使其能應用於疾病診斷、醫療甚至是生化 武器之檢測上。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9668twf1.ptc 第21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曰 修正_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一核酸序列穿過 一薄膜上之一小孔之示意圖; 第2圖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一核酸序列在一 旋轉電場與一穩定電場影響下,穿過薄膜上之小孔之示意 圖; 第3圖為利用一電腦模擬之方式模擬一核酸序列通過 薄膜上之小孔的示意圖; 第4圖為利用另一種電腦模擬之方式模擬一核酸序列 通過薄膜上之小孔的示意圖; 第5 A圖與第5 B係為一核酸序列在高頻率與低頻率旋轉 電場之影響下穿過小孔的核酸分子數目與時間的關係圖; 第6圖係為一核酸序列中各核酸分子通過小孔的時 間,其在低頻率的旋轉電場影響下成量子化的現象之關係 圖; 第7圖係為一核酸序列通過小孔的時間與旋轉電場之 頻率的關係圖; 第8 A圖為一核酸序列穿過小孔的核酸分子數目與時間 的關係圖; 第8 B圖為對應第8 A圖之核酸序列通過小孔的時間以及 量測通過小孔之離子流強度的關係圖; 第9圖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設計一定序陣列 以進行核酸序列序列之定序之示意圖;以及 第1 0圖為核酸序列序列之定序誤差與定序分析組數之 間的關係圖。
9668twf1.ptc 第22頁

Claims (1)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日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方法,其中該核酸序列之兩端更包括連接上兩段特定序列 之片段,藉以區分該核酸序列兩端之不同。 7 . —種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方法,包括: 在一薄膜上形成一定序陣列胞室,其中每一胞室中具 有一小孔,其中該小孔之尺寸係為2奈米至3奈米; 將一核酸序列置於該些胞室中; 施予垂直於該薄膜之一電場,以使該核酸序列能通過 該些小孔,且同時施予平行於該薄膜之一旋轉電場,以使 該核酸序列在控制的速度下通過該些小孔;以及 量測通過每一該些小孔之一離子流強度,其中該離子 流強度隨時間之變化係反應出該核酸序列之各種核酸分子 之次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 方法,其中該薄膜包括一氮化矽薄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 方法,其中形成該些小孔之方法係利用一離子束以於該薄 膜上形成該些小孔。 I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 方法,其中形成該旋轉電場之方法係藉由兩對互相垂直之 平行電極而形成,其中一對平行電極係產生具有一正弦時 間變化的交流電場,而另一對平行電極係產生具有一餘弦 時間變化之交流電場。 II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 方法,其中該旋轉電場之週期係小於1 0千赫。
9668twfl.ptc 第24頁 1234584 _案號91118507_年月曰 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核酸序列快速定序的 方法,其中該核酸序列之兩端更包括連接上兩段特定序列 之片段,藉以區分該核酸序列兩端之不同。
9668twf1.ptc 第25頁
TW091118507A 2002-08-16 2002-08-16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TWI234584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1118507A TWI234584B (en) 2002-08-16 2002-08-16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US10/065,610 US20040033492A1 (en) 2002-08-16 2002-11-04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1118507A TWI234584B (en) 2002-08-16 2002-08-16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4584B true TWI234584B (en) 2005-06-21

Family

ID=31713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18507A TWI234584B (en) 2002-08-16 2002-08-16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33492A1 (zh)
TW (1) TWI234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0687A1 (en) 1995-03-17 2012-06-28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vidual polymer molecules based on monomer-interface interactions
US7282130B2 (en) * 2003-01-31 2007-10-1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biopolymer translocation through a nanopore
US7846738B2 (en) 2003-08-15 2010-12-07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Study of polymer molecules and conformations with a nanopore
JP2005110539A (ja) * 2003-10-06 2005-04-28 Sony Corp 一本鎖核酸の伸長方法と一本鎖核酸伸長装置及びdnaチップ
US20050287523A1 (en) * 2004-06-01 2005-12-2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unctionalized platform for individual molecule or cell characterization
US20060057585A1 (en) * 2004-09-10 2006-03-16 Mcallister William H Nanostepper/senso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2158476B8 (en) 2007-05-08 2019-10-09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Chemical functionalization of solid-state nanopores and nanopore array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EP2470899B1 (en) * 2009-09-18 2017-03-15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Bare single-layer graphene membrane having a nanopore enabling high-sensitivity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analysis
EP2483680A4 (en) 2009-09-30 2014-01-01 Quantapore Inc ULTRASOUND SEQUENCING OF BIOLOGICAL POLYMERS WITH THE HELP OF A MARKED NANOPORE
WO2012005857A1 (en) 2010-06-08 2012-01-12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Nanopore device with graphene supported artificial lipid membrane
US9184099B2 (en) 2010-10-04 2015-11-1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Biosenso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for
NZ610129A (en) * 2010-10-04 2014-08-29 Genapsy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reusable parallel biological reactions
US9399217B2 (en) 2010-10-04 2016-07-26 Genapsys, Inc. Chamber free nanoreactor system
EP2714935B1 (en) * 2011-05-27 2017-03-15 Genapsy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tic and biological analysis
US8585973B2 (en) 2011-05-27 2013-11-1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Nano-sensor array
US9926596B2 (en) 2011-05-27 2018-03-27 Genapsy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tic and biological analysis
JP6193252B2 (ja) * 2011-12-01 2017-09-06 ジナプシ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効率電子配列決定及び検出のためのシステム並びに方法
US9116118B2 (en) 2012-06-08 2015-08-25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 Modified base detection with nanopore sequencing
US9651539B2 (en) 2012-10-28 2017-05-16 Quantapore, Inc. Reducing background fluorescence in MEMS materials by low energy ion beam treatment
EP2971141B1 (en) 2013-03-15 2018-11-28 Genapsys, Inc. Systems for biological analysis
CN105283560B (zh) 2013-05-24 2018-11-30 昆塔波尔公司 基于纳米孔的通过混合的fret检测的核酸分析
WO2015089238A1 (en) 2013-12-11 2015-06-18 Genapsy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
US9822401B2 (en) 2014-04-18 2017-11-21 Genapsy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EP3204519B1 (en) 2014-10-10 2020-04-29 Quantapore Inc. Nanopore-based polymer analysis with mutually-quenching fluorescent labels
EP3209800B1 (en) 2014-10-24 2022-02-16 Quantapore, Inc. Efficient optical analysis of polymers using arrays of nanostructures
US10823721B2 (en) 2016-07-05 2020-11-03 Quantapore, Inc. Optically based nanopore sequencing
EP3488017A4 (en) 2016-07-20 2020-02-26 Genapsy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EP3684951A4 (en) 2017-09-21 2021-06-16 Genapsys, Inc.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33492A1 (en) 200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4584B (en)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method
JP7244601B2 (ja) 酵素不要及び増幅不要の配列決定
EP2411536B1 (en) Methods for analyzing biomolecules and probes bound thereto
McIntosh et al. Sequence-dependent elasticity and electrostatics of single-stranded DNA: signatures of base-stacking
US971998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biopolymers and distances between probes bound thereto
Reisner et al. DNA confinement in nanochannels: physics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US2010031042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biomolecules and probes bound thereto
JP5717634B2 (ja) 流体チャネル内の生体分子および他の分析物の電圧感知のための、長手方向に変位されるナノスケールの電極の使用
Vologodskii Biophysics of DNA
BRPI0510811B1 (pt) métodos para amplificação de ácido nucléico, método de detecção de patógeno e métodos para execução de amplificação de ácido nucléico
CN103052718B (zh) 通过杂交的dna测序方法
US11274341B2 (en) Assay methods using DNA binding proteins
US20070190542A1 (en) Hybridization assisted nanopore sequencing
JP2010527241A (ja) 単一のヌクレオチドバリエーションについての核酸をスクリーニングする方法
JP2008534018A (ja) 核酸分析ナノワイヤベースシステム
EP2956550B1 (en) Enhanced probe binding
EP243518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biopolymers and distances between probes bound thereto
BRPI1008778B1 (pt) Método para aumentar a processabilidade de uma ou mais dna polimerases em pelo menos um modelo de dna rico em gc
Lee et al. Recirculating flow accelerates DNA microarray hybridization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Rusling et al. Triplex-directed recognition of a DNA nanostructure assembled by crossover strand exchange
Carson et al. Direct analysis of gene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solid-state nanopores
Tinoco Nucleic acid structures, energetics, and dynamics
Yang et al. A universal assay for making DNA, RNA, and RNA–DNA hybrid configurations for single-molecule manipulation in two or three steps without ligation
Xu et al. NMR studies of DNA support the role of pre-existing minor groove variations in nucleosome indirect readout
Schwartz et al. New generations: Sequencing machines and their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