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4041B - Microorganism culture material and culture medium - Google Patents

Microorganism culture material and culture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4041B
TW554041B TW085116156A TW85116156A TW554041B TW 554041 B TW554041 B TW 554041B TW 085116156 A TW085116156 A TW 085116156A TW 85116156 A TW85116156 A TW 85116156A TW 554041 B TW554041 B TW 5540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culture medium
soluble polymer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511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shi Ushiyama
Original Assignee
Chis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sso Corp filed Critical Chiss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4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40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C12M25/14Scaffolds; Matr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5/00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
    • Y10S435/805Test pap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枝術領域 本發明爲關於用以將食品和環境中等之微生物簡便地培 養檢出之培養基及此培養基中所使用之培養器材。此培養 基爲經由加入水分而成爲可培育微生物之培養基。 背景枝術 以往之微生物培養方法,若以食品檢查中之一般生菌 數之測定爲例說明,則首先將粉末洋菜培養基溶解,滅菌 後,於約4 5 °C下保存。將此洋菜培養基之特定量,分注 至預先置入食品懸浮液等試料之特定量並滅菌的培養皿等 中,混釋後,將洋菜固化,並於特定溫度下培養後,計數 所產生之微生物之菌落數。如此以往之微生物培養方法, 爲必需先將培養基調製、滅菌後,保持於培養基不會固化 之溫度等,爲非常耗費勞力與時間之方法。又,通常,由 於使用大量之塑膠製培養皿,故在培養後產生大量的塑膠 廢棄物。爲使細菌檢查更爲簡便、迅速進行,則以省去此 類耗費勞力與時間之培養基之調整爲較佳,且以塑膠廢棄 物之產生量少者爲較佳。 又,環境檢查,通常爲對檢查對象之一定面積以綿棒 等拭取,並將此綿棒等在滅菌水或生理食品水中清洗,令 綿棒等附著之菌體懸浮於滅菌水或生理食鹽水中,並將此 懸浮水於事先製作之洋菜培養基中塗布或與上述方法同樣 地於洋菜培養基中混釋培養後,測定並檢查菌體數。 配合此類種種目的,且令以使用簡易所作成之中數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一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類型的簡易培養基已被市售。若將此類市售的簡易培養基 方便地分類,則可分成打印類型(特開平4 - 1 17299號公報),過濾器類型、薄膜類型(特公平 2-49705號公報、特開平3 — 15379號公報) ,試驗紙類型等。 打印類型爲在塑膠容器中將洋菜培養基以堆高狀態分 注之培養基,令洋菜培養基面直接與檢查對象接觸使微生 物附著至培養基,並進行培養予以檢查。此培養基雖在簡 便檢查環境微生物污染上爲易於使用者,但因培養基面積 小而缺乏定量性,且於具有曲面和凹凸之檢査對象的檢查 上困難。又,由於令培養基接觸直接檢查對象,故例如於 食品檢查等中亦有難利用之缺點。又由於使用塑膠容器, 故於培養後產生大量塑膠廢棄物方面爲與先前法同樣。過 濾器類型雖適於液體試料之檢查,但於液體以外之試料檢 查上困難。試驗紙類型爲具有缺乏定量性之缺點。薄膜類 型雖於食品檢查亦具定量性,且使用便利,但於環境等之 檢查時,則無法如打印類型般令以直接接觸檢查對象予以 檢查。 如此市售之數種類型的簡易培養基,其現狀爲無法以 單一種簡易培養基使用於食品檢查、液體試料檢查、對檢 查對象直接接觸予以檢查等之許多用途。 發明之摁示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用於將食品和環境中等微生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簡便地培養檢出之培養基及使用此培養基之培養用器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爲,提供可廣泛使用於食品檢查、 液體試料檢查、對檢查對象直接接觸予以檢查等許多用途 之簡易培養基及使用此培養基之培養用器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爲,提供使用食品懸浮液和環境拭 取之懸浮水作爲受驗試料,可將食品和環境中之微生物定 量地或半定量地測定之培養基及使用其之培養用器材。 本發明之再者另外之目的爲,提供藉由加入滅菌水予 以濕潤,令與直接檢查對象接觸,而可對受驗試料中之微 生物定量地或半定量地測定之培養基及使用其之培養用器 本發明爲提供具有水份保持力,且含水量爲5 0重量 %以下,於5 0°C以下之水中爲不溶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及其使用之培養基。 圖面之簡單說明 圖1爲示出本發明第1實施態樣具體例之平面、斷面 及使用態樣之圖面。 圖2爲示出本發明第2實施態樣具體例之平面、斷面 及使用態樣之圖面。 圖3爲示出本發明第2實施態樣之其他具體例之斷面 於圖1〜圖3中,1爲表示支持體、2爲表示吸水性 層、3爲表示微生物之菌落、4爲表示水溶性聚合物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1T -6 -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五、發明説明(4 ) 5爲表示多孔質基質層。 圖4爲示出實施例1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生長 菌數之關係圖。 圖5爲示出實施例4培養基與去氧膽酸鹽培養基中生 長大腸桿菌群數之關係圖。 圖6爲示出實施例5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生長 菌數之關係圖。 圖7爲示出實施例9培養基與馬鈴薯右旋糖洋菜培養 基中生長菌數之關係圖。 圖8爲示出實施例10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生 長菌數之關係圖。 實施發明之最佳型態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爲具有水分保持力,且含 水量爲5 0重量%以下,於5 0°C以下之水中爲實質上不 溶。此處,所謂「具有水分保持力」意指此微生物培養用 器材每10〇1112加入0.2〜1.5111$水(含營養成 分)時,於最適生長溫度中5小時以內,可將水分保持於 具有運動性之微生物無法游走並無法於培養器材表面上移 動及由表面往內層部分移動,且在此培養用器材表面上1 個微生物爲形成單一菌落之程度。即,意指於具有運動性 之微生物開始***前,水分爲被保持於培養用器材之構成 材料中,或呈高黏度溶液,但非成爲微生物可運動場所之 水分。藉由具有如此之水分保持力,可將具有運動性之微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Φ·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7 -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生物於培養用器材之表面及內部之移動予以抑制或防止, 且可使添加試料時在培養用器材表面分散之微生物爲主要 在培養用器材表面上形成菌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所謂「於5 0 °C之水中實質上不.溶」,意指此培 養用器材於加入5 0°C以下水之時,或加入水,保持於 5 0°C以下時,至少3 0分鐘,大約維持原來培養用器材 之形狀。例如,培養用器材之構成成分(後述之吸水性材 料、水溶性聚合物等)即使因吸水而膨潤,或者溶解,亦 可大約維持原來培養用器材之形狀時,則可稱如此之培養 用器材爲「於5 0 °C之水中實質上不溶」。又,由吸水性 材料所構成之培養用器材,若於其表面添加水分,則水分 爲被吸收至吸水性材料中(依情形膨潤),原來培養用器 材之形狀大約維持於因水分吸收厚度變大之情況。更且, 在含有後述多孔質基質層與水溶性聚合物層之培養用器材 中,若水分爲由多孔質基質層側添加,則水分爲在多孔質 基質層之水平方向擴散且同時於垂直方向擴散並到達水溶 性聚合物層,且溶解水溶性聚合物,且水溶性聚合物溶液 爲侵入多孔質基質中,兩層於外觀上呈一體化。此時,大 約維持多孔質基質層之原來形狀。此類之培養用器材亦稱 爲「5 0°C以下之水中實質上不溶」。 於本發明,藉由令培養器材作成於5 0°C以下之水中 實質上不溶,而可進行直接檢查對象之拭取檢查等,作業 性優異。 本發明之培養用器材其含水量爲5 0重量%以下。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聚乙烯二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考慮保存性,則含水量較佳爲4 0重量%以下’更佳爲 3 0重量%以下。雖然含水量低爲較佳,但下限值爲依培 養用器材之構成材料,保存方法而變動。 若依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爲提供含有水吸收性 (或水膨潤性)且水不溶性,吸收水或因水膨潤時實質上 可保持其形狀之薄片材料的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若依據本發明之第2實施態樣,爲提供含有水溶性聚 合物層與多孔質基質層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以下,再詳細說明本發明。 吸水性材料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作爲水吸收性(或水膨潤性)且水 不溶性’吸收水或因水膨潤時實質上可保持其原來形狀之 薄片材料(以下稱爲「吸水性材料」),下列舉以下材料 (1) 水溶性聚合物層之架橋物 (2) 澱粉系吸水性聚合物 (3) 纖維素系 水性聚合物 (4) 丙烯酸系吸水溶聚合物 (5) 無水順丁烯二酸系共聚物 (6) 乙烯基吡咯烷酮系共聚物 (7 )聚醚系吸水性聚合物(例如 丙烯酸酯架橋聚合物) (8)丙烯酸纖維水解物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7 ) (9)其他之吸水性聚合物 此些材料均爲公知’其詳細記載於「機能材料」1 3 卷5號(1993年5月)43〜50頁;「工業材料」 42卷4號(1994年4月)18〜52頁;共立出版 發行、高分子學會編、增回房義著「高吸水性聚合物」) 用於製造(1 )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架橋物的水溶性聚 合物可列舉聚乙烯醇(PVA)(較佳爲分子量5千〜 —20萬,鹼化度 75〜99%者):變性(PVA )(醋酸乙烯酯聚合時,共聚不飽和二羧酸〔例如,順丁 烯二酸、富馬酸、玻璃糖酸、丙二酸烯丙酯、其無水物、 或其單烷酯〕者(聚合方法爲例如參照特公昭6 1 — 42002號公報),於PVA中令環狀酸酐反應者、 P V A以鹼性取代基變性者(例如,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 份有限公司製、「GOCEPHAMA-C系列」、「同F系列」、 「同L系列」);纖維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纖維素( CMC)、羥烷基纖維素(例如,羥甲基纖維素);澱粉 及其衍生物(例如,可溶性澱粉、羧甲基化澱粉);纖維 素衍生物、澱粉及此衍生物以外之多糖類(例如,玻璃糖 醛酸、古阿橡膠、***膠);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例如 ,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鹽、丙烯酸(鹽)一乙烯醇共聚物 );聚醚(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蛋白質(例如 ,骨膠原)等。 用於形成上述水溶性聚合物之架橋物的架橋劑可列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0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乙二醛等之二醛類、三羥甲基黑素等之羥甲基化合物、表 氯醇等之環氧化物、聯苯基甲烷異氰酸酯等之二氰酸酯類 、有機酸金屬鹽、金屬烷醇化物、四氫呋喃四羧酸酐等之 羧酸酐、硼烷、硼酸、磷化合物、光架橋劑等。 (2 )之澱粉系吸水性聚合物可列舉澱粉-丙烯睛接 枝共聚物之水解物、澱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澱粉-苯 乙烯磺酸接枝共聚物、澱粉-乙烯基磺酸接枝共聚物、澱 粉-丙烯醯胺接枝共聚物等。 (3)之纖維素系吸水性聚合物可列舉纖維素一丙烯 睛接枝共聚物、纖維素-苯乙烯磺酸接枝共聚物、羧甲基 纖維素之架橋物等。 (4 )之丙烯酸系吸水性聚合物可列舉丙烯酸鈉-乙 烯醇共聚物(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之鹼化物) 、聚丙烯睛系共聚物之鹼化物、甲基丙烯酸羥烷酯(例如 ,甲酯、乙酯)聚合物等。 此些聚合物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供使用。 水溶性聚合物
形成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水溶性聚合物層之水溶性聚合 物可列舉PVA (較佳爲分子量3萬〜2 0萬,鹼化度 75〜90%者):變性PVA (於醋酸乙烯酯聚合持, 共聚不飽和羧酸〔例如,順丁烯二酸、富馬酸、玻璃糖酸 、丙二酸烯丙酯、其無水物、或其單烷酯〕者(聚合方法 爲例如參照特公昭61-42002號公報),於PVA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中令環狀酸酐反應者、P V A以鹼性取代基變性者(例如 ,曰本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G0CEPGAMA-C系 列」、「同F系列」、「同L系列」);纖維素衍生物( 例如,羧甲基纖維素(CMC)、羥烷基纖維素(例如, 羥甲基纖維素);澱粉及其衍生物(例如,可溶性澱粉、 羧甲基化澱粉);纖維素衍生物、澱粉及此衍生物以外之 多糖類(例如,玻璃糖醛酸、古阿橡膠、***膠);丙 烯酸及其衍生物(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鹽、丙烯酸 (鹽)一乙烯醇共聚物):聚醚(例如,聚乙二醇、聚丙 二醇);蛋白質(例如,骨膠原)等。 構成水溶性聚合物層之水溶性聚合物,於使用粤斯托 惠爾特粘度計2 0 °C下測定之4重量%水溶液的粘度較佳 爲lOcps以上,更佳爲15〜80cps。藉由使用 此類水溶性聚合物,因可使微生物不侵入培養基內部,又 開始***之微生物不在培養基表面移動,而主要在其表面 形成菌落,並使其計數變易而爲較佳。 多孔質基質層形成材料 作爲形成本發明所使用之多孔質基質層之材料可列舉 合成纖維(例如,尼龍、聚酯(特別是親水化處理者)、 聚丙烯睛、聚烯烴(特別是親水化處理者)、聚胺基甲酸 乙酯等)、半合成纖維(例如,嫘縈等)、天然纖維(例 如,纖維素、綿、絹、羊毛(獸毛)等)、無機纖維(例 如,玻璃纖維)等所形成之編織布、不織布;以上述纖維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一 1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之構成素材所作成之多孔質薄膜、海綿;多孔質陶瓷等。 纖維之平均直徑較佳爲3 0 以下,更佳爲1 5 以 下,最佳爲10#m以下。 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爲以單獨之構成成分或複 數之構成成分混合或複合所構成。 由單獨之構成成分所組成之培養器材,可例如藉由在 適當的支持體(例如,聚酯薄膜等)上,塗布懸浮以構成 成分(吸水性聚合物)之懸浮液,雄令溶劑蒸發而輕易製 造。此時,若令塗布液中含有微生物之營養成分,則可製 作含有營養成分之微生物培養基。又,可將吸水性聚合物 與水溶性聚合物混合並成型爲薄片或薄膜,且亦可在適當 的薄片或薄膜上令吸水性聚合物架橋而成型,更且,可在 適當纖維材料上令吸水性聚合物架橋,其次片狀化亦可, 或者於吸水性聚合物成型爲纖維狀後、片狀化亦可。 複合體之製作方法可列舉,將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層( 薄膜狀或薄片狀物)之構成成分與多孔質基質層(纖維等 )之構成成分混合後,成型爲薄膜或薄片之方法,將多孔 質基質層構成成分之纖維或不織布、編織布等纖維加工器 含浸於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層構成成分之溶液中並乾燥之方 法,於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層構成成分之溶液中,將多孔質 基質層構成成分之纖維或纖維加工品疊層並乾燥之方法, 又於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層構成成分製作之薄膜或薄片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3 - 55404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1 ) 將多孔質基質層構成成分之纖維或纖維加工品接粘之方法 。特別,若將纖維加工品與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層構成成分 製作之薄膜或薄片疊層、製作微生物培養用器材,則所得 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之強度變高,若使用該器材作爲培養 基則使與檢查對象直接接觸予以檢查時之作業性提高。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之在加水前的厚度並無特 別限制,若考慮省空間性、生成菌數之計數便利,則以4 mm以下爲較佳,更佳爲3mm以下,雖因培養器材之與 水之親和性亦有不同,但實用上一以1 0 // m以上之厚度 爲較佳。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爲經由令其含有營養成 分而成爲本發明之培養基,且於其中經由添加微生物生長 所必需之水分而成爲可使用於微生物培養之培養基。本發 明之微生物培養器材及培養基,通常以平板狀爲較佳。其 形狀可爲圓形、橢圓形、台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其他之多角形等之任意形狀,但由製造上、使用上之觀 點而言,則以圓形、正方形等爲較佳。又,於平板狀之情 形,令與檢查對象直接接觸部分之面積,較佳爲1 0 0 0 〜6500mm2,更佳爲1500〜3000mm2。 本發明之培養用器材及培養基之第1實施態樣具體例 之平面、斷面反使用態樣示於圖1。於此具體例中,於支 持體1設置含有營養成分之吸水性層2、藉由受驗試料滴 至吸水性層2之表面,或以吸水性層2之表面直接拭取受 驗試料,或令吸水性層2之表面直接接觸受驗試料,而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14 - 55404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2 ) 微生物附著於吸水性層2之表面,並進行培養。水分雖浸 透吸水性層2之內部,但微生物無法侵入內部,而於其表 面殘存,並攝取吸水性層內所含之營養成分且在表面生長 ,形成菌落了。 吸水性層2之平均厚度爲以〇 . 〇 1〜4mm程度爲 適當,較佳爲3mm以下,更佳爲〇 · 〇5〜2 · 0mm 〇 雖然支持體1使用與否均可,但於使用時,其厚度爲 以0·03〜2mm程度爲適當,較佳爲1mm以下,更 佳爲0.04〜0.2mm。 本發明之培養用器材及培養基之第2實施態樣具體例 之平面、斷面及使用態樣示於圖2。於此具體例中,於支 持體1叠層以含有營養成分之水溶性聚合物層4及多孔質 基質層5。藉由受驗試料滴至多孔質基質層5之表面,或 以多孔質基質層5之表面直接拭取受驗試料,或令多孔質 基質層5之表面直接接觸受驗試料,而令微生物附著於多 孔質基質層5之表面,並進行培養。水分爲在多孔質基質 層5之內部於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擴散,並到達水溶性聚 合物層4,且溶解水溶性聚合物層及營養成分。溶解之水 溶性聚合物及營養成分爲慢慢侵入多孔質基質層5之內部 ,並使水溶性聚合物溶液與多孔質基質層5於外觀上一體 化。此時,於多孔質基質層5表面附著之微生物一部分爲 與水分共同移動至多孔質基質層5之內部,而無法侵入水 溶性聚合物溶液之內部。因此,若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之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r -15 一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端部分到達多孔質基質層5之表面,則微生物爲在多孔質 基質層5之表面生長,並形成菌落3。 於本發明第2實施態之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層4與多孔 質基質層5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中,水溶性聚合物層4之 平均厚度爲以0 · 0 1〜3mm程度爲適當,較佳爲 0 · 05 〜2 · 5mm,更佳爲 0 · 1 〜2 · 0mm,多 孔質基質層5之平均厚度爲以0·2〜4mm程度爲適當 ,較佳爲0 · 3〜3mm,更佳爲〇 · 4〜2 . 5mm。 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層4與多孔質基質層5之微生物培養用 器材的平均厚度以0·2〜4mm程度爲適當,較佳爲 0 · 3 〜3mm,更佳爲 0 · 6 〜2 · 5mm。 雖然支持體1使用與否均可,但於使用時,其厚度爲 以0·03〜2mm程度爲適當,較佳爲1mm以下,更 佳爲 0 · 04 〜0 · 2mm。 本發明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之多孔質基質層5的水分保 持量,較佳爲1 5mg/cm2以上,更佳爲2 0〜 200mg/cm2,最佳 爲30〜100mg/cm2 。又,多孔質基質層5每面積相當之重量,較佳爲1 0〜 200g/m2,更佳爲30〜150g/m2,密度較佳 爲 3 〜600 kg/m3,更佳爲 12 〜250kg/m3 〇 本發明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之水溶性聚合物層4之每面 積相當之重量爲,多孔質基質層5之每面積相當之重量較 佳爲0.5以上,更佳爲0.5〜4,最佳爲0· 5〜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參(CNS ) A4規格(2丨0、乂297公釐) 一 1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〇 又’本發明之第2實施態樣中,如圖3所示,於水溶 性聚合物層4中亦可侵入多孔質基質層5之一部分或全部 。通常’水溶性聚合物層4與多孔質基質層5之重疊部分 以基質層厚度之9 0%以下爲適當。 玄持體(補強層)或補強材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亦可再具有支持體(補強 層)或補強材。作爲此類支持體(補強層)或補強材之構 成材料以水不溶性合成樹脂(例如,聚酯、尼龍、聚烯烴 等)製之薄片或薄膜等爲適當。此支持體(補強層)之厚 度較佳以0 · 03〜2,更佳以0 · 04〜0 · 2mm程 度爲適當。於第2實施態樣中,如圖2所示,支持體(補 強層)1爲以設置於水溶性聚合物層4之與多孔質基質層 5之反側面爲較佳。 補強材爲以上述材料構成之固形物依接黏、吸附或附 著等而結合至微生物培養用器材。又,於製作之微生物培 養基中,亦可將作爲補強層之固形物以接黏、吸附或附著 等製造補強之微生物培養基。更且,將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之至少一種構成成分(吸水性材料,水溶性聚合物多孔質 基質材料)與補強材料混合等之後、成型,亦可製作經補 強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或微生物培養基。 於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或微生物培養基中,亦 可設置塑膠等之薄膜等保護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HI衣· 訂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l5 ) 微生物培養基 .於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中,若令其含有至少一 種營養成分,則成爲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基。本發明之微 生物培養用器材及微生物培養基之含水量爲5 0重量%以 下,但由保存性之觀點而言以含水量少者爲較佳,例如, 3 0重量%以下爲較佳。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藉由加入水分及營養成 分而成爲微生物可生長之培養基。又,本發明之微生物培 養基爲乾燥培養基,經由加入水分而成爲微生物可生長之 培養基。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基爲在上述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中,令微生物生長所必要之營養成分含浸、附著或吸附後 ,乾燥而作成。又亦可將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之至少一種構 成成分(吸水性材料、水溶性聚合物層及多孔質基質材料 )與營養成分混合後,成型爲特定形狀(薄膜狀、薄片狀 、纖維狀、編織布狀等),並使用其製造培養用器材亦可 〇 由多孔質基質層與水溶性聚合物層所構成之微生物培 養用器材或微生物培養基,於添加受驗液時,可由任一面 添加受驗液均可,但以由多孔質基質層側添加爲較佳。此 情形中,受驗液爲在多孔質基質層內水平方向擴散,且同 時於垂直方向擴散,並到達水溶性聚合物層,使水溶性聚 合物溶解,且溶液爲侵入多孔質基質層中。此溶液之粘度 本#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18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l6 ) 高,且有效地妨礙微生物的游走(往溶液內部之移動)。 於水溶性聚合物層爲含有營養成分之情形,爲由水溶性聚 合物層溶出營養成分,並令微生物之生長***開始。 受驗液中存在之微生物爲被添加至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或微生物培養基時,則分布於多孔質基質層全體,但由於 水溶性聚合物爲慢慢溶解故不侵入水溶性聚合物層內,於 水溶性聚合物爲慢慢溶解且與多孔質基質層一體化之過程 中,微生物爲被上押至多孔質基質層之表面(參照圖2 ) ,並於多孔質基質層之表面形成菌落,使菌落之計測變得 容易。由於菌落爲在多孔質基質層表面形成,故不會如使 用濾紙之培養基般,菌落爲在濾紙層內部形成,而使微生 物之計數爲不可能或不正確。 培養基之營養成分 本發明培養基中所使用之營養成分,若爲適於培養微 生物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通常所使用之液體培 養基和由洋菜培養基除去洋菜之培養基成分。 所使用營養成分之例,於作爲一般生菌檢查用,可列 舉酵母萃取物、蛋白膝、葡萄糖混合物,肉萃取物蛋白膝 混合物、蛋白腺•大豆蛋白膝•葡萄糖混合物等,和於其 中加入磷酸-氫鉀和/或氯化鈉者等,於作爲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菌群檢查用,可爲去氧膽酸鈉•蛋白臃·檸檬酸 鐵銨·氯化鈉•磷酸-氫鉀•乳糖•中性紅混合物、蛋白 膝•乳糖•磷酸-氫鉀•曙紅丫 •亞甲藍混合物等,和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_ 一 19 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55404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7 ) 入ys -葡萄糖酸酯和/或θ -半乳糖酸酯之螢光和/或發 色基質之蛋白臃•乳糖•氯化鈉•膽酸鹽混合物·磷酸鉀 •色胺酸混合物等之可使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生長之營 養成分混合物等,於作爲葡萄球菌檢查用,可爲肉萃取物 •蛋白腺·氯化鈉•甘露糖醇•酚紅•蛋黃混合物、蛋白 膝•肉萃取物•酵母萃取物•丙酮酸鈉•甘胺酸·氯化鋰 •亞碲酸蛋黃液混合物等,於作爲弧菌檢查用,可爲酵母 萃取物•蛋白膝•蔗糖•硫代硫酸鈉•檸檬酸鈉·膽酸鈉 •擰檬酸鐵(I I) •氯化鈉·牛膽汁•溴麝香草酚藍· 麝香草酚藍混合物等,於作爲腸球菌檢查用,可爲牛腦萃 取物•心萃取物•蛋白腺·葡萄糖•磷酸-氫鉀·氮化鈉 •溴麝香草酚藍•氯化2,3,5 -三苯基四唑鏺混合物 等,於作爲真菌檢查用,可爲蛋白腺•葡萄糖混合物、馬 鈴薯萃取物•葡萄糖混合物等。 於培養基中,亦可添加使生成之菌落易見之染料,用 於檢出特定微生物之發色或螢光酵素受質,或阻止檢出目 的以外微生物生長之物質。 於不含營養成分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中,令營養成分 含浸或添加亦可製作微生物培養基。 又,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亦可添加含有營養成 分之水分作爲培養基供使用。 微生物培養基之使用方法 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基例如可如下使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〇Λ ^ l\j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將均質機製作之食品等懸浮液和環境之拭取水等,適 當稀釋並加至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基中。將此微生物培養 基置入袋中、置入培養皿中、以塑膠等之薄膜等予以夾住 ,施行防止水分蒸發之處置,並令微生物生長。 又,令直接接觸予以檢查時,爲在本發明之微生物培 養基中加入滅菌水,濕潤後,對檢査對象直接接觸。其後 將此微生物培養基置入袋中,置入培養皿中,以塑膠等之 薄膜等予以夾住,施行防止水分蒸發之處置,並令微生物 生長。 該微生物培養基於塑膠等之薄膜中重新培養時,預先 ,亦可將一方之薄膜附著或接黏至培養基。 如此,本發明之微生物培養基,於通常之食品和環境 檢查之外,亦可直接接觸檢查對象予以檢查。 實施例 列舉下列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被 限定於此些實施例。 實施例1 於水1公升中,加入聚乙烯醇(聚合度1800、鹼 化度88%) 80克、肉萃取物2克、蛋白腺6克、氯化 鈉2克、磷酸一氫鉀2克、氯化2,3,5 —三苯基四唑 鏺1 0毫克並加熱溶解後,於2 0 //m厚X lm聚酯薄膜 上乾燥,薄膜化,製作聚乙烯醇薄膜。於該聚乙烯醇薄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21 -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I9 ) 上,將1重量%蛋白腺水浸漬後擰乾之尼龍熔化棕色不織 布(9 〇g/m2)予以張合並乾燥。將其以45mm平 方切斷,並接黏至100/zm厚70x80mm聚酯薄膜 ,進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並製作成培養基。 其次,將食用肉、切塊青菜、菜餚等各種食品1 0克 置入已滅菌袋,並加入1 0 Omj?滅菌水且以Somaker均 質化。以滅菌水將其製作成1 0倍稀釋系列,將稀釋液1 mj?加至依上述製得之培養基後,以〇 · 〇4mm厚之聚 丙烯薄膜覆蓋,於3 5 °C下培養2 4小時。同時將稀棒 液lmj?加至己滅菌培養皿中,且於其中加入滅菌後保持 於4 5 °C之標準洋菜培養基並混釋,於3 5 °C下培養4 8 小時,並測定比較生長菌數。於本發明培養基與標準洋菜 培養基中之生長菌數爲如圖4所示顯示出良好的相關係。 實施例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水1公升中,加入聚乙烯醇(聚合度2000、鹼 化度80%) 90克、蛋白臃8·5克、大豆蛋白膝 1 · 5克、氯化鈉2 · 5克、葡萄糖1 · 25克、磷酸一 氫鉀1 · 25克並加熱溶解後,加入1重量%氯化2,3 ,5 —三苯基四唑錨之乙醇溶液lmj2並混合,且於lx lm2 0 β p厚聚酯薄膜上重疊並乾燥薄膜化後,以含浸 於水之親水化聚乙烯•聚丙烯混合不織布(8 0 g/m2 )重疊乾燥後,切斷成45mm平方,並接黏於〇 · 1 mm厚6 0mm平方之聚酯薄膜中央,並進行環氧乙烷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 554041 A7 B7__ 五、發明説明(2〇 ) 體滅菌,製作成培養基。於該培養基中加入滅菌水1 m芡 ,並將該培養用器材以水浸透。令手指等檢查對象物接觸 該培養器材後,覆被以0·05mm厚聚聚丙烯薄膜’於 3 5 °C下培養24小時。於微生物生長時呈現紅色。 實施例3 以滅菌綿棒拭取受驗體(美耐板、作業台、床等)之 1 0 0 cm 2範圍,拭取之菌懸浮於2m$之滅菌水中, 並以滅菌水製作其1 0倍稀釋系列,將稀釋液1 m P加至 依實施例2製作之培養基中,覆被以0 · 0 8mm厚聚乙 烯薄膜並.於3 5 °C下培養24小時。同時將稀釋水lm艾 加至已滅菌之培養皿,並加入滅菌後保持於4 5 °C之標準 洋菜培養基且混釋,於3 5 °C下培養4 8小時,測定比較 生長菌數。於本發明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之生長菌 數之同實施例1顯示出良好的相關性。 實施例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水1 · 5公升中,加入聚乙烯醇(聚合度3 0〇〇 、鹼化度88%) 75克、去氧膽酸鈉0 · 5克、蛋白脾、 5克、檸檬酸鐵銨1克、氯化鈉2·5克、磷酸一氫绅i 克、乳糖5克、中性紅0·0165克並加熱溶解後,^ 2 0 厚1 X lm聚酯薄膜上乾燥薄膜化,製作成聚$ 烯醇薄膜。於該聚乙烯醇薄膜上,將水浸漬後擰乾之燦樂 不織布(8 0 g/m2)予以張合乾燥。將其以直徑5 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L6 55404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1 ) mm之圓形切斷’接黏至7 Ο X 8 Omm聚乙烯覆被紙’ 並以環氧乙烷氣體滅菌,製作成大腸桿菌群用培養基。 將食用肉、切塊青菜、菜餚等各種食品1 〇克置入已 滅菌袋,並加入1 〇 〇m又滅菌水且以Somaker均質化。 以滅菌水將其製作成1 0倍稀釋系列,將稀釋液1 m J2加 至大腸桿菌群用培養基後,以〇·〇4mm厚之聚丙烯薄 膜覆蓋,於3 7 °C下培養2 4小時。同時將稀釋液lmj? 加至已滅菌培養皿中,且加入滅菌後保持於4 5 °C之去氧 膽酸鹽培養基並混釋,於3 7 °C下培養2 4小時,並測定 比較紅色混濁菌落數。於本發明培養基與去氧膽酸鹽培養 基中之生長大腸桿菌群數爲如圖5所示顯示良好的相關性 實施例5 將羧基變性聚乙烯醇(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 司製ACUARIZAV GP-01) (「工業材料」4 2卷,3 1〜 35頁(1994),專利第1495223號、專利第 1633875號)85克、肉萃取物2 · 5克、蛋白臃 7 · 5克、氯化鈉2 · 5克、磷酸一氫鉀2 · 5克加至水 1·5公升中所製作之水懸浮液均質化後,令羧基變性聚 乙烯醇爲8 5 g/m 2乾燥至薄膜狀,並以直徑5 0 mm 之圓形切斷製作成微生物培養基。此微生物培養基進行環 氧乙烷氣體滅菌。 將肉、切塊青菜、菜餚等各種食品1 0克置入已滅菌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24 - 55404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2 ) 袋中,加入食品1 0倍量之滅菌水,以Stomake均質化。 滅菌水製作成1 0倍稀釋系列,將稀釋液ImP加至置入 己滅菌培養皿之微生物培養基後,以以0 . 0 3mm厚聚 乙烯薄膜覆被此微生物培養基,於3 5 °C下培養2 4小時 ,並測定生菌數。同時將同上述稀釋之液1 加至已滅 菌之培養皿中,加入滅菌後保持於4 5 °C之標準洋菜培養 基並混釋,於3 5 °C下培養4 8小時,測定比較生長菌數 。於本發明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之生長菌數如圖6 所示顯示出良好的相關性。 實施例6 於水1公升中,將聚乙烯醇(聚合度2400、鹼化 度88%) 6 0克、蛋白膝8 · 5克、大豆蛋白膝1 · 5 克、氯化鈉2·5克、葡萄糖1·25克、磷酸一氫鉀 1·25克加熱溶解。此混合水溶液於令聚乙烯醇爲60 g/m 2之聚酯薄膜上疊層後,以嫘縈聚酯混合不織布( 80g/m2)疊層、乾燥後,以45mm平方切斷製作 成微生物培養基,並於0·1mm厚60mm平方之聚醋 薄膜中央接附以此微生物培養基。此微生物培養基進行環 氧乙烷氣體滅菌。將加入1重量%氯化2,3,5 —三苯 基四唑鏺乙醇溶液1/1 0 0 0容積之滅菌水lm芡加至 此微生物培養基,並以水浸透。令手指等檢查對象物接觸 微生物培養基之纖維層側後,於此微生物培養基上覆被以 0 . 05mm厚聚丙烯薄膜,於35 °C下培養24小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25 - 55404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3 ) 微生物之菌落爲呈紅色。藉由使用此培養基,可在纖維層 表面形成菌落,使計測容易。 實施例7 於水1 · 5公升中,將聚乙烯醇(聚合度1 700、 鹼化度8 8%)、澱粉丙烯酸接枝系吸水性聚合物(三洋 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SANFLASU ST100MPS)、肉萃取 物、蛋白腩、氯化鈉、磷酸一氫鉀(6 : 2 : 1 : 3 : 1 :1 (重量比)加熱溶解。此水溶液於聚乙烯醇爲7 5 g/m2之嫘縈不織布(8 0 g/m2)中含浸後乾燥,以 4 5 mm平方切斷並製作成微生物培養基。此微生物培養 基進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以滅菌綿棒拭取受驗體(美耐 板、作業台、床等)之1 00 cm 2範圍,於lm艾之滅 菌水中懸浮後,以滅菌水製作1 0倍稀釋系列,將其1 mj?加至置入微生物培養基之〇 . 〇4mm厚聚乙烯製袋 中,將袋密封並於35 °C下培養24小時。同時將lmj? 加至已滅菌之培養皿,加入滅菌後保持於4 5 °C之標準洋 菜培養基並混釋,於3 5 °C下培養4 8小時,測定比較生 長菌數。於本發明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之生長菌數 爲同實施例5顯示出良好的相關性。 又,藉由使用此培養基,使菌落之分散性良好,於纖 維層表面形成菌落,且計測容易。 實施例8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Zb - 55404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使用親水性聚丙嫌不織布(7 0 g/m2)代替實施 例6之嫘縈聚酯不織布並製作培養基。以實施例6爲準, 進行手指等之檢查時,得到與實施例6同樣之結果。 實施例9 於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吸水性聚合物片D -4 2 0 (澱粉一聚丙烯酸複合架橋系聚合物)片每lm2 以2克之馬鈴薯萃取物與10克之葡萄糖作爲水溶液含浸 後、乾燥。以直徑50mm之圓形切斷,於〇·3mm厚 8 0 mm平方之聚乙嫌覆被紙中央接黏製作成真菌檢查用 微生物培養基。此真菌檢查用微生物培養基進行環氧乙烷 氣體滅菌。以滅菌綿棒拭取作業台、床等之1 〇 X 2 0 cm範圍,於2m$之滅菌水中懸浮後,以滅菌水製作 1 0倍稀釋系列,並將其lmj?加至製作之真菌檢查用微 生物培養基中並於2 5 °C下培養5天。將〇 · 2m艾塗布 至預先製作之馬鈴薯右旋糖洋菜培養基中,於2 5 °C下培 養5〜7日,測定比較生長菌數。於本發明培養基與馬鈴 薯右旋糖洋菜培養基中之生長菌數爲如圖7所示顯示出良 好的相關性。 實施例1 0 於水1公升中,加入聚乙烯醇(鹼化度88%、聚合 度1800) 90克、肉萃取物2 · 4克、蛋白膝7 · 2 克、氯化鈉2 · 4克、磷酸一氫鉀2 · 4克、氯化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11 - 27 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4041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5—三苯基四唑鑷1〇毫克並加熱溶解後,於2〇从m 厚1 X lm聚酯薄膜上乾燥薄膜化,並製作成聚乙烯醇薄 膜。將每面積相當之重量9 5 g/m2、平均纖維徑 2 · 5//m,厚度1mm尼龍熔化棕色不織布於3重量% 蛋白臃水中浸漬後擰乾,於聚乙烯醇薄膜上張合乾燥後’ 以直徑5 0mm之圓形切斷’製作成微生物培養基。製作 之微生物培養基接黏至1 〇 〇 厚7 0 X 8 0mm聚酯 薄膜後,進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 將食用肉、切塊青菜、菜餚等各種食品1 〇克置入已 滅菌之袋中,並加入1 0 〇mj?之滅菌水且以stoma ker均 質化。以滅菌水製作1 0倍稀釋系列,並將稀釋液1 m义 加至微生物培養基後,以滅菌之〇·04mm厚聚丙烯薄 膜覆被,於3 5 °C下培養2 4小時。同時將稀釋液1 mj? 加至已滅菌之培養冊中,加入滅菌後保持於4 5 °C之標準 洋菜培養基並混釋,於3 5 °C下培養基4 8小時,測定比 較生長菌數。於本發明培養基與標準洋菜培養基中之生長 菌數爲如圖8所示顯示出良好的相關性。 又,藉由使用此培養基,使菌落之分散性良好,於纖 維層表面形成菌落,且計測容易。 實施例1 1 將曰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吸水性聚合物片D 一 420切斷成直徑50mm之圓形,並於〇·3mm厚 8 0mm平方之聚乙烯覆被紙之中央接黏後,以環氧乙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28 -

Claims (1)

  1. 55404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身正 等月日二^士 9Z 7· 補无 々、申請專利範圍1 第85 1 1 6 1 5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2年7月 3日修正 1 · 一種微生物培養用器材,其特徵係由含有水吸收 性(或水膨潤性)且水不溶性,吸收水或因水膨潤時實質 上可保持其形狀之薄片狀材料層(·吸水性層)所構成,其 中該含有薄片狀材料之層爲含有至少一種選自由水溶性聚 合物之架橋物、澱粉系吸水性聚合物、纖維素系吸水性聚 合物、丙烯酸系吸水性聚合物、無水順丁烯二酸系共聚物 、乙烯基吡咯烷酮系共聚物、聚醚系吸水性聚合物、丙烯 酸纖維水解物、及其他之吸水性聚合物所成群之聚合物, 其中水溶性聚合物層爲選自由聚乙烯醇(p V A )、變性 P V A、羧甲基纖維素(c M C )、羥烷基纖維素可溶性 澱粉,羧甲基化澱粉、透明質酸、古阿膠、***膠、聚 丙烯酸、聚丙烯酸鹽、丙烯酸(鹽)-乙烯醇共聚物、聚 乙二醇、聚丙二醇、膠原所成群,具有水分保持力,含水量 爲5 0重量%以下,且不溶於5 0 °C以下之水中。 2 · —種微生物培養用器材,其特徵係由含有水吸收 性(或水膨潤性)且水不溶性,吸收水或因水膨潤時實質 上可保持其形狀之薄片狀材料層(吸水性層)所構成,其 中該含有薄片狀材料之層爲含有至少一種選自由水溶性聚 合物之架橋物、澱粉系吸水性聚合物、纖維素系吸水性聚 合物、丙烯酸系吸水性聚合物、無水順丁烯二酸系共聚物 、乙烯基吡咯烷酮系共聚物、聚醚系吸水性聚合物、丙燒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54041 A8 B8 C8 ___ D8 六、申讀專利範圍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酸纖維水解物、及其他之吸水性聚合物所成群之聚合物, 其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層與多孔質基質層,其中水溶性聚 合物層爲選自由聚乙烯醇(P V A )、變性P V A、殘甲 基纖維素(C M C )、羥烷基纖維素可溶性澱粉,羧甲基 化澱粉、透明質酸、古阿膠、***膠、聚丙烯酸、聚丙 烯酸鹽、丙烯酸(鹽)—乙烯醇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丙 二醇、膠原所成群,多孔質基質層爲選自由編織布、不織 布、多孔質薄膜、海綿狀材料、及多孔質陶瓷所成群,具 有水分保持力,含水量爲5 0重量%以下,且不溶於· 5〇°C以下之水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其中平均厚度爲0 . 0 1〜4 ni 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其中 水溶性聚合物之4重量%水溶液的粘度(2 0 °C )爲1 0 〜8 0 c p s 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其中 形成多孔質基質層的材料爲選自由尼龍,聚酯,聚丙烯芪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聚烯烴,聚胺基甲酸酯,人造絲,纖維素,綿,絲,羊 毛,獸毛,玻璃纖維所成群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其中多孔質基質層之水分保持量爲1 5〜2 0 0 m g / c m 2,每面積相當之重量爲1 〇〜2 0 0 g /m 2, 密度爲3〜6 0 0 k g / m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__ 554041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其中水溶性聚合物層每面積相當之重量爲,多孔質基質 層运:面彳貝相當重量之〇 · 5〜4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用 器材’其係含有由水不溶性合成樹脂所構成之補強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微生物培養用器材 ’其係使含有薄片狀材料之層中,含有微生物之營養成分 ,可作爲微生物培養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TW085116156A 1995-12-27 1996-12-27 Microorganism culture material and culture medium TW55404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370195 1995-12-27
JP3290096 1996-01-26
JP20537996 1996-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4041B true TW554041B (en) 2003-09-21

Family

ID=2728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5116156A TW554041B (en) 1995-12-27 1996-12-27 Microorganism culture material and culture medium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265203B1 (zh)
EP (1) EP0877081B8 (zh)
JP (1) JP3148250B2 (zh)
KR (1) KR100499436B1 (zh)
DE (1) DE69638059D1 (zh)
TW (1) TW554041B (zh)
WO (1) WO1997024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1578B2 (en) 1997-04-09 2002-05-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artitioning biological sample liquids into microvolumes
US6174699B1 (en) 1999-03-09 2001-0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c assay device with inoculation pad and methods of use
JP2002538815A (ja) * 1999-03-17 2002-11-19 バイオダイバーシティ・リミテッド 生化学合成装置
US6287870B1 (en) * 1999-08-20 2001-09-11 Robert A. Levine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separating formed constituents from a liquid constituent in a complex biologic fluid sample
US20020192742A1 (en) * 1999-12-17 2002-12-19 Masashi Ushiyama Microorganism incubator and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um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060263473A1 (en) * 2005-05-23 2006-11-23 Cadbury Adams Usa Llc Compressed delivery system for active components as part of an edible composition
FR2885912B1 (fr) * 2005-05-18 2007-07-13 Biomerieux Sa Milieu reactionnel pour les bacteries vibrio
CN102844308B (zh) 2010-04-19 2015-09-23 Jnc株式会社 微生物检测用四唑化合物、微生物检测用试剂和微生物检测方法
US8785167B2 (en) 2010-05-27 2014-07-22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iocompatible article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and production of energy
US8906645B2 (en) 2010-12-29 2014-12-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bial detection article having a water-absorbent filter assembly
PL2701532T3 (pl) 2011-04-29 2018-04-30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Enkapsulowany kwas, sposób jego przygotowania oraz zawierająca go guma do żucia
EP2798075B1 (en) 2011-12-28 2018-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detecting a salmonella microorganism
AU2012362716A1 (en) 2011-12-28 2014-07-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detecting a Salmonella microorganism
JP2013236553A (ja) * 2012-05-11 2013-11-28 Nissui Pharm Co Ltd 簡易培地
JP2013236554A (ja) * 2012-05-11 2013-11-28 Nissui Pharm Co Ltd 簡易選択培地
LT2895595T (lt) * 2012-09-14 2019-03-12 Charm Sciences, Inc. Mitybos terpės būdas ir įtaisas
EP2905329B1 (en) 2012-10-04 2020-05-27 JNC Corporation Microorganism culture vessel, microorganism test kit, method for testing dialysate, method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 method for testing microorganis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icroorganism culture vessel
US11427849B2 (en) 2012-10-25 2022-08-30 Charm Sciences, Inc. Culture medium method and device
ES2535583B1 (es) * 2013-11-11 2016-02-25 Marhlidy MONCADA AMAYA Control microbiológico para recuento de microorganismos y aislamiento de patógenos
US10407654B1 (en) 2014-03-21 2019-09-10 Charm Sciences, Inc. Growth plate devices, kits and assemblies
JP6380003B2 (ja) * 2014-10-29 2018-08-29 Jnc株式会社 微生物培養器材及び微生物検出法
CA2990164A1 (en) * 2015-06-22 2016-12-29 Bryan Sims Biomolecular zon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situ biological exfoliation of contaminated surfaces
JP6589648B2 (ja) * 2016-01-18 2019-10-16 Jnc株式会社 腸球菌検出用培地及び腸球菌検出法
JP2017139981A (ja) * 2016-02-09 2017-08-17 Jnc株式会社 微生物検出用培地
CN109996861A (zh) 2016-11-28 2019-07-09 捷恩智株式会社 微生物的培养设备以及利用所述设备对微生物数量进行计数的方法
WO2019031178A1 (ja) 2017-08-08 2019-02-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単層樹脂シート、積層樹脂シート、プリプレグ、金属箔張積層板、プリント配線板、封止用材料、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接着剤
JP6911660B2 (ja) 2017-09-13 2021-07-28 Jnc株式会社 クロストリジウム属細菌選択分離用培地
JP2019180369A (ja) 2018-04-17 2019-10-24 Jnc株式会社 微生物の培養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微生物数の計測方法
CN110527657A (zh) * 2019-08-28 2019-12-03 广东中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材料的制备配方
WO2021170606A1 (en) 2020-02-26 2021-09-02 Merck Patent Gmbh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differential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1993A (en) * 1971-03-16 1975-05-06 Miles Lab Testing device for microorganisms
JPS54132292A (en) 1978-03-31 1979-10-15 Eiken Kizai Kk Bacteria distinguishing sheet and use
US5223403A (en) 1985-05-31 1993-06-2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vice for diagnosing periodontal disease
JPS6346096A (ja) 1986-08-13 1988-02-26 Nec Corp ボタン電話装置
EP0348343A3 (de) 1988-06-20 1991-08-28 Ciba-Geigy Ag Synergistisches Mittel und Verfahren zur selektiven Unkrautbekämpfung in Getreide, Mais und Reis
JPH0261976A (ja) 1988-08-26 1990-03-01 Murata Mfg Co Ltd 面状発熱体
US5089413A (en) 1989-05-19 1992-02-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with microbiological dry culture medium
DE69019950T2 (de) * 1989-09-11 1995-10-19 Nitto Denko Corp Träger zur kultivierung von mikroorganismen, davon hergestellter träger zur kontrolle von parasitenbefall und verfahren zur parasitenbekämpfung.
JPH04117299A (ja) 1990-09-05 1992-04-17 Duskin Co Ltd 細菌検出方法
US5232838A (en) 1991-12-09 1993-08-0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ulture media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JPH06181745A (ja) * 1992-08-21 1994-07-05 Showa Yakuhin Kako Kk 化学的及び微生物学的試験用用具
EP0656420A4 (en) 1992-08-21 1997-04-02 Showa Pharm Chem Ind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TEST DEVICE.
JP3485944B2 (ja) * 1993-04-27 2004-01-13 ミリポア・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フィルム状微生物培養用乾燥培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7289285A (ja) 1994-04-20 1995-11-07 Showa Yakuhin Kako Kk 化学的又は微生物学的試験用用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48250B2 (ja) 2001-03-19
EP0877081A4 (en) 2005-04-13
EP0877081B8 (en) 2009-12-02
DE69638059D1 (de) 2009-12-03
KR100499436B1 (ko) 2005-12-16
EP0877081B1 (en) 2009-10-21
KR19990076765A (ko) 1999-10-15
WO1997024432A1 (fr) 1997-07-10
US6265203B1 (en) 2001-07-24
EP0877081A1 (en) 1998-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54041B (en) Microorganism culture material and culture medium
US8357498B2 (en) Microorganism culture device and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um comprising the same
US4587213A (en) Methods and means of determining microorganism population
JPH07501943A (ja) 培養基(culture media)装置
JP3115002B2 (ja) 微生物培地
JPH06181741A (ja) 微生物を培養する装置
JP7181894B2 (ja) 脱水多糖ヒドロゲルのシートを備える微生物培養デバイス
AU722087B2 (en) Solid culture medium for microorganisms,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EP2895595B1 (en) Culture medium method and device
JP3850465B2 (ja) 簡易培地及び微生物の検出方法
JPH09206062A (ja) 培養装置
FI71164C (fi) Anordningar foer paovisning av aemnen som haemmar tillvaexten av mikroorganismer
JP6380003B2 (ja) 微生物培養器材及び微生物検出法
EP2126046A1 (en) Carrier pie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ulture media
JP2001333796A (ja) 微生物の拭き取り検査方法
JP2001245693A (ja) 一般生菌検出用シート状培地
JP2001169772A (ja) シート状培養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状培地
JPH08228758A (ja) 培養装置
WO2024013652A1 (en) Cellulose-based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device
JP2006230220A (ja) 微生物検査用キット及び該キットを用いた微生物の検査方法
JP2001275651A (ja) シート状微生物培養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培地
JPS60248168A (ja) スクリ−ニング用プレ−ト
JP2001299324A (ja) 微生物検査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