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5987A - 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 Google Patents

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5987A
TW202415987A TW112108674A TW112108674A TW202415987A TW 202415987 A TW202415987 A TW 202415987A TW 112108674 A TW112108674 A TW 112108674A TW 112108674 A TW112108674 A TW 112108674A TW 202415987 A TW202415987 A TW 2024159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optical
layer
crystal layer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8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荻野真悠子
中原歩夢
姜太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5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987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亦能夠抑制反射光帶色之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10具備液晶化合物經配向之配向液晶層11、光學層12、及將配向液晶層11與光學層12接著之接著劑層13。光學積層體10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之波長550 nm下之面內延遲之變化率為0.50%以下。光學積層體10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後,從配向液晶層11側入射光時之反射光之彩度c *={(a *) 2+(b *) 2} 1/2較佳為0.25以下。

Description

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作為具有液晶顯示裝置之光學補償、有機EL顯示裝置之抗外光反射等功能之光學積層體(光學各向異性元件),使用具備液晶化合物沿著規定方向配向之配向液晶層之光學積層體。具備配向液晶層之光學積層體與聚合物之延伸膜相比雙折射Δn大,因此,對於圖像顯示裝置(更具體而言,為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等)之薄型化或輕量化而言有利。在圖像顯示裝置中,光學積層體係作為經由黏著劑或接著劑而與偏光元件等一體積層而得之積層板貼合於有機EL面板或液晶顯示面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液晶化合物能夠藉由塗佈在支持體上時之剪切力或配向膜之配向限制力等而沿著規定方向配向,藉由使液晶化合物配向,從而得到具有各種光學各向異性之光學積層體。例如,使具有正折射率各向異性之向列型液晶分子沿著支持體面平行配向而得到之水平配向液晶層可被用作具有nx>ny=nz之折射率各向異性之正A板。再者,在本說明書中,「nx」表示光學層(配向液晶層等)之面內之慢軸方向之折射率。又,在本說明書中,「ny」表示光學層(配向液晶層等)之面內之與上述慢軸方向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又,在本說明書中,「nz」表示光學層(配向液晶層等)之厚度方向之折射率。
在使用熱致液晶之情形時,將包含液晶化合物之溶液(液晶性組合物)塗佈在支持體上,以組合物中包含之液晶化合物呈現液晶狀態之方式進行加熱而使液晶化合物配向。在液晶性組合物包含具有光聚合性之液晶化合物(液晶單體)之情形時,在使液晶化合物配向後藉由進行光照射而使液晶性組合物硬化,藉此固定配向狀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770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對圖像顯示裝置逐漸要求更高之耐久性,要求構成圖像顯示裝置之光學構件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之情形時,亦能夠抑制反射光帶色。
鑒於該課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亦能夠抑制反射光帶色之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包括以下之形態。
[1] 一種光學積層體,其具備液晶化合物經配向之配向液晶層、光學層、及將上述配向液晶層與上述光學層接著之接著劑層, 上述光學積層體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之波長550 nm下之面內延遲之變化率為0.50%以下。
[2] 如上述[1]所記載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後,從上述配向液晶層側入射光時之反射光之彩度c *={(a *) 2+(b *) 2} 1/2為0.25以下。
[3] 如上述[1]或[2]所記載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將上述配向液晶層之波長450 nm下之面內延遲設為Re(450),將上述配向液晶層之波長550 nm下之面內延遲設為Re(550),將上述配向液晶層之波長650 nm下之面內延遲設為Re(650)時,滿足Re(450)/Re(550)≦1.00、Re(650)/Re(550)≧1.00及100 nm<Re(550)<160 nm。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將上述光學層之面內之慢軸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x,將上述光學層之面內之與上述慢軸方向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y,將上述光學層之厚度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z時,滿足nz>nx≧ny。
[5] 一種圓偏光板,其具有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光學積層體及偏光元件。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亦能夠抑制反射光帶色之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再者,將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學術文獻及專利文獻全部作為參考而援引至本說明書中。
首先,針對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用語進行說明。層狀物(更具體而言,為配向液晶層、光學層、接著劑層、黏著劑層、偏光元件、支持體等)之「主面」係指層狀物之與厚度方向正交之面。層狀物之厚度係利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將層狀物沿著厚度方向切割而得到之截面,從截面圖像中隨機選擇10個測定部位,測定所選擇之10個測定部位之厚度而得到之10個測定值之算術平均值。
「面內延遲(單位:nm)」係在溫度23℃之氣氛下測得之值。以下,有時將面內延遲簡寫為「Re」。又,有時將波長450 nm下之面內延遲、波長550 nm下之面內延遲及波長650 nm下之面內延遲分別記作「Re(450)」、「Re(550)」及「Re(650)」。
「彩度c *」係使用CIE 1976 L *a *b *顏色空間之色彩指數a *及b *,並以式「彩度c *={(a *) 2+(b *) 2} 1/2」算出之值。彩度c *表示帶色程度,在c *為0之情形時無彩色,c *越大則帶色越明顯。
「折射率」係指在溫度23℃之氣氛下對於波長550 nm之光之折射率。
以下,有時在化合物名稱之後標註「系」來總括性地統稱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又,在化合物名稱之後標註「系」來表示聚合物名稱之情形時,係指聚合物之重複單元源自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又,有時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總括性地統稱為「(甲基)丙烯酸」。又,有時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總括性地統稱為「(甲基)丙烯酸酯」。又,有時將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總括性地統稱為「(甲基)丙烯醯基」。
關於下述說明中參照之附圖,為了便於理解,在主體中示意性地示出各自之構成要素,為了便於製作附圖,有時所圖示之各構成要素之大小、個數、形狀等與實際情況不同。又,為了便於說明,在後述說明之附圖中,有時針對與之前說明之附圖相同之構成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省略其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光學積層體>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具備液晶化合物經配向之配向液晶層、光學層、及將配向液晶層與光學層接著之接著劑層,上述光學積層體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之Re(550)之變化率為0.50%以下。
以下,有時將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簡寫為「加濕環境試驗」。又,有時將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之Re(550)之變化率簡寫為「Re變化率」。將加濕環境試驗前之Re(550)設為Re1,將加濕環境試驗後之Re(550)設為Re2時,Re變化率(單位:%)係以式「Re變化率=100×|Re2-Re1|/Re1」來計算。再者,|Re2-Re1|表示Re2與Re1之差之絕對值。
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之Re變化率為0.50%以下,因此,在高濕環境下之光學特性變化相對較小。因此,根據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亦能夠抑制反射光之帶色。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為了進一步抑制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之反射光之帶色,Re變化率較佳為0.45%以下、更佳為0.40%以下、進一步較佳為0.35%以下。再者,Re變化率之下限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0.00%。Re變化率可藉由例如變更將配向液晶層與光學層接著時之接著劑之調配組成來調整。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為了進一步抑制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之反射光之帶色,較佳為在加濕環境試驗後從配向液晶層側入射光時之反射光之彩度c *為0.25以下之光學積層體,更佳為0.23以下之光學積層體。再者,上述反射光之彩度c *之下限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0.00。以下,有時將在加濕環境試驗後從配向液晶層側入射光時之反射光之彩度c *簡寫為「反射光彩度」。反射光彩度可藉由例如變更將配向液晶層與光學層接著時之接著劑之調配組成來調整。
以下,針對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之構成,參照附圖進行詳述。圖1係表示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之一例之剖視圖。圖1所示之光學積層體10具備液晶化合物經配向之配向液晶層11、光學層12、及將配向液晶層11與光學層12接著之接著劑層13,Re變化率為0.50%以下。
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可具備除配向液晶層、光學層及接著劑層之外之構成要素。例如,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可如圖2所示之光學積層體20般為具備黏著劑層之光學積層體。圖2所示之光學積層體20在光學積層體10之構成之基礎上,在配向液晶層11之與接著劑層13側相反一側之主面11a具備黏著劑層21。
構成黏著劑層21之黏著劑無特別限定,可適當選擇以丙烯酸系聚合物、聚矽氧系聚合物、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醯胺、聚醚、氟系聚合物、橡膠系聚合物等作為基礎聚合物者使用。特佳為丙烯酸系黏著劑、或橡膠系黏著劑等透明性優異、顯示出適度之濕潤性、凝集性及接著性,耐候性或耐熱性等優異之黏著劑。黏著劑層21之厚度根據被黏物之種類等來適當設定,例如為3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
黏著劑層21向配向液晶層11上之積層係藉由例如將預先形成為片狀之黏著劑貼合於配向液晶層11之表面來進行。又,亦可在配向液晶層11上塗佈黏著劑組合物後,進行溶劑之乾燥、交聯、光硬化等來形成黏著劑層21。為了提高配向液晶層11與黏著劑層21之接著力(錨固力),可對配向液晶層11之表面進行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或形成易接著劑層後,積層黏著劑層21。
如圖2所示,較佳為在黏著劑層21之表面暫時黏有剝離襯墊22。在圖2中,在黏著劑層21之與配向液晶層11側相反一側之主面21a暫時黏有剝離襯墊22。剝離襯墊22在至例如將附黏著劑之光學積層體20與後述偏光板101(參照圖3)貼合前之期間保護黏著劑層21之表面。作為剝離襯墊22之構成材料,適合使用由丙烯酸系樹脂、聚烯烴、環狀聚烯烴、聚酯等形成之塑膠膜。剝離襯墊22之厚度例如為5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較佳為對剝離襯墊22之表面實施了離型處理。作為離型處理中使用之離型劑,可例舉聚矽氧系材料、氟系材料、長鏈烷基系材料、脂肪酸醯胺系材料等。
在測定圖2所示之光學積層體20之Re變化率時,針對在將剝離襯墊22剝離後露出之黏著劑層21貼合例如玻璃板而得到之積層體,測定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之Re(550)之變化率。關於圖2所示之光學積層體20,Re變化率亦為0.50%以下。
以上,針對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之構成,參照附圖進行說明,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例如,在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中,為了貼合於圖像顯示單元(未圖示),可在光學層12之與接著劑層13側相反一側之主面積層黏著劑層(未圖示),亦可在該黏著劑層之表面暫時黏有剝離襯墊(未圖示)。
繼而,針對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之要素進行說明。
[配向液晶層] 作為構成配向液晶層11之液晶化合物,可例舉棒狀液晶化合物及圓盤狀液晶化合物等。從水平配向(homogeneous alignment)性之觀點出發,作為液晶化合物,較佳為棒狀液晶化合物。棒狀液晶化合物可為聚合物。例如,棒狀液晶化合物可為液晶聚合物(更具體而言,為主鏈型液晶聚合物、側鏈型液晶聚合物等),亦可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聚合物。若聚合前之液晶化合物(單體)顯示出液晶性,則亦可在聚合後不顯示液晶性。
液晶化合物較佳為藉由加熱而表現出液晶性之熱致液晶。熱致液晶隨著溫度變化而在結晶相、液晶相及各向同性相之間發生相轉移。液晶化合物可為向列型液晶、層列型液晶及膽固醇狀液晶之任意者。可在向列型液晶中添加手性劑而使其具備膽固醇配向性。
作為顯示熱致性之棒狀液晶化合物,可例舉偶氮次甲基系化合物、氧化偶氮(azoxy)系化合物、氰基聯苯系化合物、氰基苯酯系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環己烷羧酸苯酯系化合物、氰基苯基環己烷系化合物、氰基取代苯基嘧啶系化合物、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系化合物、苯基二㗁烷系化合物、二苯乙炔系化合物、烯基環己基苯甲腈系化合物等。
作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例舉例如能夠使用聚合物黏合劑將棒狀液晶化合物之配向狀態固定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能夠藉由聚合將液晶化合物之配向狀態固定之具有聚合性官能基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等。其中,較佳為具有光聚合性官能基之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單體)在1分子中具有液晶原基及至少1個光聚合性官能基。液晶單體顯示出液晶性之溫度(液晶相轉移溫度)較佳為40℃以上且200℃以下,更佳為50℃以上且150℃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5℃以上且100℃以下。
作為液晶單體之液晶原基,可例舉聯苯基、苯基苯甲酸酯基、苯基環己烷基、氧化偶氮苯基、偶氮苯基、苯基嘧啶基、二苯基乙炔基、二苯基苯甲酸酯基、雙環己烷基、環己基苯基、聯三苯基等環狀結構。該等環狀單元之末端可經氰基、烷基、烷氧基、鹵素基等取代。
作為光聚合性官能基,可例舉(甲基)丙烯醯基、環氧基、乙烯醚基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醯基。液晶單體較佳為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之光聚合性官能基。藉由使用包含2個以上光聚合性官能基之液晶單體,從而向光硬化後之液晶層中導入交聯結構,因此,存在光學積層體之耐久性提高之傾向。
作為液晶單體,可採用任意適當之液晶單體。可將例如國際公開第00/37585號、美國專利第5211877號、美國專利第4388453號、國際公開第93/22397號、歐州專利第0261712號、德國專利第19504224號、德國專利第4408171號、英國專利第2280445號、日本專利特開2017-206460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14/126113號、國際公開第2016/114348號、國際公開第2014/010325號、日本專利特開2015-20087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0-31223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11/050896號、日本專利特開2011-20776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0-3122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0-270108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08/119427號、日本專利特開2008-10776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8-273925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16/125839號、日本專利特開2008-273925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化合物用作液晶單體。藉由選擇液晶單體,從而亦能夠調整雙折射之表現性、或Re之波長分散。
又,作為構成配向液晶層11之液晶化合物,可使用顯示出逆波長分散性之液晶化合物。作為顯示出逆波長分散性之液晶化合物,可例舉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20-147749號公報中記載之顯示逆波長分散性之聚合性化合物。若使用顯示逆波長分散性之液晶化合物,則在整個可見光區域容易進行光學特性之優化。若使用顯示逆波長分散性之液晶化合物作為構成配向液晶層11之液晶化合物,則能夠得到例如滿足下述式(I)、下述式(II)及下述式(III)全部之配向液晶層11。 Re(450)/Re(550)≦1.00     (I) Re(650)/Re(550)≧1.00     (II) 100 nm<Re(550)<160 nm     (III)
以下,有時將滿足式(I)、式(II)及式(III)全部之配向液晶層記作「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一般,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容易進行光學特性之優化,亦不易發生漏光等,但存在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之反射光之帶色變得明顯之傾向。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即便使用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作為配向液晶層11,亦能夠抑制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之反射光之帶色。
在形成配向液晶層11之情形時,例如,將包含上述液晶化合物之溶液(液晶性組合物)塗佈在支持體上,以組合物中包含之液晶化合物呈現液晶狀態之方式進行加熱而使液晶化合物配向。液晶性組合物可在包含液晶化合物之基礎上,還包含控制液晶化合物朝著規定方向配向之化合物(配向控制劑)。例如,藉由向液晶性組合物中添加手性劑,從而能夠使液晶化合物進行膽固醇狀配向。
液晶性組合物可包含光聚合起始劑。在藉由紫外線照射而將液晶單體硬化之情形時,為了促進光硬化,液晶性組合物較佳為包含藉由光照射而生成自由基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自由基產生劑)。可根據液晶單體之種類(光聚合性官能基之種類)來使用光陽離子產生劑、或光陰離子產生劑。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液晶單體100重量份例如為0.01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除了光聚合起始劑之外,還可使用增感劑等。
藉由將液晶單體、根據需要之各種配向控制劑、聚合起始劑等與溶劑進行混合,從而能夠製備液晶性組合物。作為溶劑,只要能夠溶解液晶單體且不侵蝕支持體(或侵蝕性低),就無特別限定,可例舉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苯、鄰二氯苯等鹵代烴系化合物;苯酚、對氯苯酚等酚系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等芳香族烴系化合物;丙酮、甲乙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環戊酮、2-吡咯啶酮、N-甲基-2-吡咯啶酮等酮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劑;第三丁醇、甘油、乙二醇、三乙二醇、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丙二醇、2-甲基-2,4-戊二醇等醇系溶劑;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等醯胺系溶劑;乙腈、丁腈等腈系溶劑;二***、二丁醚、四氫呋喃等醚系溶劑;乙基溶纖劑、丁基溶纖劑等溶纖劑系溶劑等。亦可使用2種以上溶劑之混合溶劑。
液晶性組合物之固形物成分濃度例如為5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液晶性組合物可包含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等添加劑。
作為形成配向液晶層11時之支持體(要塗佈液晶性組合物之支持體),無特別限定,可例舉玻璃板、金屬板、金屬帶、樹脂膜基材等。若使用樹脂膜基材作為支持體,則可藉由輥對輥方式來製造光學積層體,因此能夠提高光學積層體之生產性。支持體之厚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1 μm以上且500 μm以下。支持體具有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第一主面上塗佈液晶性組合物。
作為構成樹脂膜基材之樹脂材料,只要不溶解於液晶性組合物之溶劑且具有用於使液晶性組合物配向之加熱時之耐熱性,就無特別限定,可例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降莰烯系聚合物等環狀聚烯烴;二乙醯纖維素、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苯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酯;聚醯胺;聚醯亞胺等。
支持體可具有用於使液晶化合物朝著規定方向發生配向之配向能力。例如,藉由使用延伸膜作為支持體,從而能夠沿著其延伸方向使液晶化合物水平配向。延伸膜之延伸倍率只要為能夠發揮出配向能力之程度即可,例如為1.1倍以上且5倍以下。延伸膜亦可為雙軸延伸膜。即便為雙軸延伸膜,只要使用縱向與橫向之延伸倍率不同者,則亦能夠使液晶化合物沿著延伸倍率大之方向配向。延伸膜亦可為傾斜延伸膜。藉由使用傾斜延伸膜作為支持體,從而能夠使液晶化合物沿著與支持體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均不平行之方向配向。
支持體可在第一主面具備配向膜。配向膜只要根據液晶化合物之種類或支持體之材質等適當選擇合適者即可。作為用於使液晶化合物朝著規定方向水平配向之配向膜,適合使用對聚醯亞胺系或聚乙烯醇系之配向膜進行摩擦處理而得到者。又,亦可使用光配向膜。還可不設置配向膜,而是對作為支持體之樹脂膜基材實施摩擦處理。
在液晶化合物為熱致液晶之情形時,在支持體之第一主面上塗佈液晶性組合物,藉由加熱而使液晶化合物以液晶狀態配向。
作為在支持體上塗佈液晶性組合物之方法,無特別限定,可採用旋塗、模塗、接觸輥塗、凹版塗佈、反向塗佈、噴塗、邁耶棒塗佈、刀輥塗佈、氣刀塗佈等。藉由在塗佈液晶性組合物後將溶劑去除,從而在支持體上形成液晶性組合物層。藉由塗佈液晶性組合物而形成之塗佈層之厚度較佳為以去除溶劑後之液晶性組合物層之厚度成為0.1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之方式進行調整。
藉由將形成在支持體上之液晶性組合物層加熱而製成液晶相,從而液晶化合物發生配向,形成配向液晶層11。具體而言,在將液晶性組合物塗佈在支持體上後,加熱至液晶性組合物之N(向列相)-I(各向同性液體相)相轉移溫度以上,將液晶性組合物製成各向同性液體狀態。自此根據需要緩慢冷卻而使其表現出向列相。此時理想的是:暫且保持在呈現液晶相之溫度,使液晶相域生長而製成單域。或者,可在將液晶性組合物塗佈至支持體上後,在表現出向列相之溫度範圍內將溫度保持一定時間而使液晶化合物朝著規定方向配向。
使液晶化合物朝著規定方向配向時之加熱溫度只要根據液晶性組合物之種類來適當選擇即可,例如為40℃以上且200℃以下。若加熱溫度過低,則存在向液晶相之轉移不充分之傾向,若加熱溫度過高,則存在配向缺陷增加之情況。加熱時間只要以液晶相域充分生長之方式進行調整即可,例如為30秒以上且30分鐘以下。
較佳為在藉由加熱而使液晶化合物配向後,冷卻至玻璃轉移溫度以下之溫度。冷卻方法無特別限定,例如,只要從加熱氣氛中取出至室溫下即可。可進行空氣冷卻、水冷等強制冷卻。
藉由對經配向之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進行光照射,從而在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單體)具有液晶規則性之狀態下進行光硬化。照射光只要能夠使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即可,通常使用波長為250 nm以上且450 nm以下之紫外光或可見光。在液晶性組合物包含光聚合起始劑之情形時,只要選擇光聚合起始劑具有感度之波長之光即可。作為照射光源,可使用低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氙燈、LED、黑光燈、化學燈等。為了促進光硬化反應,光照射較佳為在氮氣等惰性氣體氣氛下進行。
在液晶性組合物之光硬化時,亦能夠藉由利用規定方向之偏光,從而使液晶化合物沿著規定方向配向。藉由支持體之配向限制力而使液晶化合物配向之情形時,照射光亦可為非偏光(自然光)。
照射光之照射強度只要根據液晶性組合物之組成或光聚合起始劑之添加量等來適當調整即可。照射能量(累積光量)例如為20 mJ/cm 2以上且10000 mJ/cm 2以下,較佳為50 mJ/cm 2以上且5000 mJ/cm 2以下。為了促進光硬化反應,可在加熱條件下實施光照射。
藉由光照射而使液晶單體發生光硬化後之聚合物為非液晶性,不會因溫度變化而發生相轉移。又,具有配向液晶層11之光學積層體與包含非液晶材料之膜相比雙折射Δn明顯更大,因此,能夠格外減小具有期望延遲之光學各向異性元件之厚度。配向液晶層11之厚度只要根據目標延遲值等來設定即可,例如為0.1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較佳為0.2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更佳為0.5 μm以上且7 μm以下。
配向液晶層11之光學特性無特別限定。配向液晶層11之面內延遲及厚度方向延遲只要根據用途等來適當設定即可。在配向液晶層11中,液晶化合物水平配向時,配向液晶層11之面內延遲例如為2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在配向液晶層11為1/4波長板之情形時,面內延遲較佳為100 nm以上且180 nm以下,更佳為120 nm以上且150 nm以下。在配向液晶層11為1/2波長板之情形時,面內延遲較佳為200 nm以上且340 nm以下,更佳為240 nm以上且300 nm以下。
[光學層] 光學層12無特別限定。作為光學層12,可無限制地使用例如通常使用之光學各向同性或光學各向異性之光學膜。作為光學層12之具體例,可例舉透明膜(更具體而言,為相位差膜、偏光元件保護膜等)、功能性膜(更具體而言,為偏光元件、視角擴大膜、視角限制(防窺)膜、增亮膜等)等。光學層12可為單層,亦可為積層體。光學層12可為配向液晶層(其他配向液晶層)。又,光學層12可為在偏光元件之一個主面或兩個主面貼合有透明保護膜之偏光板。偏光板在一個主面具備透明保護膜之情形時,可將偏光元件與配向液晶層11貼合,亦可將透明保護膜與配向液晶層11貼合。光學層12之厚度係根據所要求之光學性能來適當調整,例如為0.1 μm以上且1000 μm以下,較佳為0.1 μm以上且100 μm以下。
又,作為光學層12,可使用正C板。正C板為顯示出nz>nx≧ny之折射率特性之光學層。具有正C板作為光學層12之光學積層體如下文所述,可應用於即便對來自斜方向之外光亦能夠遮蔽反射光之圓偏光板。
[接著劑層] 作為構成接著劑層13之接著劑,只要光學透明就無特別限定,可例舉環氧樹脂系接著劑、聚矽氧樹脂系接著劑、丙烯酸系樹脂系接著劑、聚胺基甲酸酯系接著劑、聚醯胺系接著劑、聚醚系接著劑等,較佳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接著劑層13之厚度例如為0.9 μm以上且1.4 μm以下。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係藉由電子束、或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能夠進行自由基聚合、陽離子聚合或陰離子聚合之接著劑。其中,從能夠以低能量進行硬化之方面出發,較佳為藉由紫外線照射而開始聚合之光自由基聚合性接著劑、光陽離子聚合性接著劑、或者併用光陽離子聚合與光自由基聚合之混合型接著劑。
在藉由接著劑將配向液晶層11與光學層12接著時,對配向液晶層11之表面及光學層12之表面之任一者或兩者塗佈接著劑,使接著劑進行硬化。藉此,經由藉由接著劑之硬化而形成之接著劑層13,將配向液晶層11與光學層12接著。
作為光自由基聚合性接著劑之單體,可例舉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或具有乙烯基之化合物。其中,適合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作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可例舉(甲基)丙烯酸C 1-20鏈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脂環式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多環式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含有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乙酯等含有乙醯乙醯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等。光自由基聚合性接著劑可包含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基嗎啉等含氮單體。光自由基聚合性接著劑可包含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㗁烷二醇二丙烯酸酯、聚氧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單體作為交聯成分。
作為光陽離子聚合性接著劑之硬化性成分,可例舉具有環氧基或氧雜環丁基之化合物。具有環氧基之化合物只要在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環氧基,就無特別限定,使用通常已知之各種硬化性環氧化合物。作為較佳之環氧化合物,可例舉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環氧基及至少1個芳香環之化合物(芳香族系環氧化合物)、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環氧基且其中之至少1個形成在構成脂環式環之2個相鄰碳原子間之化合物(脂環式環氧化合物)等。藉由使陽離子聚合性接著劑包含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從而亦能夠製成混合型接著劑。
為了獲得硬化收縮率小之接著劑,較佳為以接著劑發生硬化時之成鍵數變少之方式調整接著劑之調配。為了減少成鍵數,較佳為使用每1個反應性官能基(例如(甲基)丙烯醯基等)之分子量高之單體。作為每1個反應性官能基之分子量高之單體,可例舉具有碳原子數為10以上、12以上、14以上、16以上或18以上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丙烯酸異硬脂酯等)、每1分子之氧伸乙基數為5以上、7以上或9以上之聚氧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又,在硬化前之接著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之低聚物之情形時,亦能夠得到硬化收縮率小之接著劑。作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之低聚物(以下有時記作「特定低聚物」),可例舉例如由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形成之低聚物(丙烯酸系低聚物)。丙烯酸系低聚物可具有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例如環氧基等)。
為了製造確保接著可靠性並且加熱耐久性更優異之光學積層體,特定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以上且10000以下,更佳為1000以上且5000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00以上且3000以下,更進一步較佳為1500以上且3000以下。
為了製造確保接著可靠性並且加熱耐久性更優異之光學積層體,特定低聚物之含有比率相對於硬化前之接著劑總量較佳為5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更佳為8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
特定低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法來進行測定。再者,在本說明書中,低聚物或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若無任何規定,便為利用以下之條件而測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
(分子量測定條件) GPC測定裝置:東曹公司製造之「HLC-8120GPC」 樣品濃度:2.0 g/L(四氫呋喃溶液) 樣品注入量:20 μL 管柱:東曹公司製造之「TSKgel、SuperAWM-H +superAW4000 +superAW2500」 管柱尺寸:各6.0 mmI.D.×150 mm 溶離液:四氫呋喃 流量:0.4 mL/分鐘 檢測器:差示折射計(RI) 管柱溫度(測定溫度):40℃
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等光硬化型接著劑較佳為包含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只要根據反應種類進行適當選擇即可。例如,較佳為向光自由基聚合性接著劑中調配藉由光照射而生成自由基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向光陽離子聚合性接著劑中調配藉由光照射而產生陽離子種或路易斯酸之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光產酸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向混合型接著劑中調配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及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相對於單體100重量份例如為0.1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亦可向光硬化型接著劑中根據需要調配光敏劑。光敏劑之使用量相對於單體100重量份例如為0.001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0.01重量份以上且3重量份以下。
接著劑可根據需要而包含適當之添加劑。作為添加劑之例,可例舉矽烷偶合劑、鈦偶合劑等偶合劑、環氧乙烷等接著促進劑、紫外線吸收劑、抗劣化劑、染料、加工助劑、離子捕獲劑、抗氧化劑、增黏劑、填充劑、塑化劑、流平劑、發泡抑制劑、抗靜電劑、耐熱穩定劑、耐水解穩定劑等。
[用途] 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可用作例如以視認性提高等為目的之顯示器用光學膜。又,亦可應用於以下說明之圓偏光板。
<第二實施方式:圓偏光板> 繼而,針對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圓偏光板,適當參照附圖進行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圓偏光板具有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及偏光元件。第二實施方式之圓偏光板由於具有第一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因此,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亦能夠抑制反射光之帶色。在以下之說明中,關於與第一實施方式重複之內容,有時省略其說明。
圖3係表示第二實施方式之圓偏光板之一例之剖視圖。圖3所示之圓偏光板100具有光學積層體10及經由黏著劑層21而積層於光學積層體10之偏光板101。在圖3中,光學積層體10之配向液晶層11與偏光板101經由黏著劑層21而貼合。
偏光板101可僅由1層偏光元件(未圖示)構成,亦可在偏光元件之一個主面或兩個主面貼合有透明保護膜。作為偏光元件,可例舉使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縮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質並進行單軸延伸而得者;聚乙烯醇之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之脫氯化氫處理物等多烯系配向膜等。
其中,從具有高偏光度之方面出發,較佳為使聚乙烯醇、或部分縮甲醛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系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質並沿著規定方向配向之聚乙烯醇(PVA)系偏光元件。例如,藉由對聚乙烯醇系膜實施碘染色及延伸而得到PVA系偏光元件。亦可在樹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樹脂層,並在積層體之狀態下進行碘染色及延伸。
作為偏光元件之厚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 μm以上且60 μm以下,更佳為2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 μm以上且15 μm以下。
在圓偏光板100中,例如,配向液晶層11係液晶化合物水平配向而得到之配向液晶層。在圓偏光板100中,以配向液晶層11中之液晶化合物之配向方向與偏光元件之吸收軸方向既不平行亦不正交之方式進行配置。
在圓偏光板100中,例如,配向液晶層11為1/4波長板,偏光板101之吸收軸方向與配向液晶層11之液晶化合物之配向方向(一般而言,為慢軸方向)所成之角設定為45°。偏光板101之吸收軸方向與液晶化合物之配向方向所成之角可為35°以上且55°以下,亦可為40°以上且50°以下,還可為43°以上且47°以下。
在偏光板101與作為配向液晶層11之1/4波長板以兩者之光學軸所成之角成為45°之方式積層得到之圓偏光板100中,可具備液晶化合物經垂直配向之配向液晶層(垂直配向液晶層)作為光學層12。藉由依序積層偏光板101、1/4波長板(配向液晶層11)及作為正C板發揮功能之垂直配向液晶層(光學層12),從而能夠形成即便對於來自斜方向之外光亦能夠遮蔽反射光之圓偏光板。
又,在圓偏光板100中,可配向液晶層11及光學層12這兩者為水平配向液晶層。在該情形時,較佳為:在與偏光板101相近之一側配置之配向液晶層11為1/2波長板,在遠離偏光板101之一側配置之光學層12為1/4波長板。在該層構成中,較佳為以1/2波長板之慢軸方向與偏光板101之吸收軸方向所成之角成為75°±5°、1/4波長板之慢軸方向與偏光板101之吸收軸方向所成之角成為15°±5°之方式進行配置。此種層構成之圓偏光板100遍及可見光之寬波長範圍作為圓偏光板而發揮功能,因此,能夠遍及可見光之寬波長範圍地降低反射光之帶色。 [實施例]
以下,例舉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下述實施例。
<接著劑A-1~A-4之製備> 以下,針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1中使用之接著劑之製備方法進行說明。
[接著劑A-1之製備] 藉由將聚氧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共榮社化學公司製造之「Light Acrylate(註冊商標)9EG-A」、每1分子之氧伸乙基數:9)7.7重量份、不飽和脂肪酸羥基烷基酯修飾ε-己內酯(大賽璐公司製造之「PLACCEL(註冊商標)FA1DDM」)61.5重量份、丙烯醯基嗎啉(KJ化學公司製造之「ACMO(註冊商標)」)30.8重量份、丙烯酸系低聚物(東亞合成公司製造之「ARUFON(註冊商標)UP-1190」、重量平均分子量:1700)15.3重量份、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日本化藥公司製造之「KAYACURE(註冊商標)DETX-S」)3.5重量份及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IGM Resins公司製造之「Omnirad(註冊商標)907」)3.5重量份混合來製備接著劑A-1。
[接著劑A-2之製備] 藉由將丙烯酸間苯氧基苄酯(共榮社化學公司製造之「Light Acrylate(註冊商標)POB-A」)40.0重量份、不飽和脂肪酸羥基烷基酯修飾ε-己內酯(大賽璐公司製造之「PLACCEL(註冊商標)FA1DDM」)10.0重量份、丙烯醯基嗎啉(KJ化學公司製造之「ACMO(註冊商標)」)40.0重量份、丙烯酸系低聚物(東亞合成公司製造之「ARUFON(註冊商標)UP-1190」、重量平均分子量:1700)10.0重量份、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日本化藥公司製造之「KAYACURE(註冊商標)DETX-S」)3.0重量份及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IGM Resins公司製」Omnirad(註冊商標)907」)3.0重量份混合來製備接著劑A-2。
[接著劑A-3之製備] 藉由將羥乙基丙烯醯胺(KJ化學公司製造之「HEAA(註冊商標)」)11.9重量份、丙烯酸酯系單體(東亞合成公司製造之「ARONIX(註冊商標)M-220」)59.5重量份、丙烯醯基嗎啉(KJ化學公司製造之「ACMO(註冊商標)」)11.9重量份、丙烯酸系低聚物(東亞合成公司製造之「ARUFON(註冊商標)UP-1190」、重量平均分子量:1700)11.9重量份、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乙酯(MCC TRADING公司銷售之「AAEM」)4.8重量份、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IGM Resins公司製造之「Omnirad(註冊商標)907」)2.9重量份及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日本化藥公司製造之「KAYACURE(註冊商標)DETX-S」)1.4重量份混合來製備接著劑A-3。
[接著劑A-4之製備] 藉由將丙烯酸酯系單體(東亞合成公司製造之「ARONIX(註冊商標)M-220」)10.0重量份、丙烯酸正丁酯(三菱化學公司製造)40.0重量份、丙烯酸4-羥基丁酯(三菱化學公司製造)40.0重量份、羥乙基丙烯醯胺(KJ化學公司製造之「HEAA(註冊商標)」)5.0重量份、丙烯醯基嗎啉(KJ化學公司製造之「ACMO(註冊商標)」)5.0重量份、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日本化藥公司製造之「KAYACURE(註冊商標)DETX-S」)0.5重量份及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IGM Resins公司製造之「Omnirad(註冊商標)907」)1.5重量份混合來製備接著劑A-4。
<光學膜F-1之製作> 按照日本專利特開2020-147749號公報之實施例1之記載,在作為支持體之三乙醯纖維素膜(富士膠片公司製造之「Z-TAC」)上形成光學各向異性膜(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厚度:2.3 μm),得到光學膜F-1。
<光學膜F-2之製作> 首先,準備下述化學式(1)(式中之數字65及35表示重複單元之物質量比,為了方便,用嵌段聚合體來表示)所示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之側鏈型液晶聚合物。又,作為支持體,準備經垂直配向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
[化1]
將上述化學式(1)所示之側鏈型液晶聚合物20重量份、顯示出向列型液晶相之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BASF公司製造之「Paliocolor(註冊商標)LC242」)80重量份及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IGM Resins公司製造之「Omnirad(註冊商標)907」)5重量份溶解於環戊酮200重量份,製備塗佈液。繼而,使用棒塗機,在上述PET膜之表面塗佈該塗佈液,在溫度80℃下加熱4分鐘而使液晶化合物配向。繼而,將PET膜上之液晶性組合物冷卻至室溫(25℃)後,在氮氣氣氛下對液晶性組合物照射紫外線來進行光硬化。藉由以上之步序,在PET膜上形成顯示出nz>nx=ny之折射率特性之垂直配向液晶層(厚度:3.0 μm),得到光學膜F-2。
<偏光板P-1之製作> 使用輥延伸機,邊將厚度30 μm之聚乙烯醇(PVA)系樹脂膜(可樂麗公司製造之「PE3000」)之長條卷以長度方向之長度成為5.9倍之方式朝著長度方向進行單軸延伸,邊依序實施膨潤處理、染色處理、交聯處理、洗淨處理後,在溫度70℃下使其乾燥5分鐘,製作厚度12 μm之偏光元件(透濕度:350 g/m 2・24 h)。具體而言,在上述膨潤處理中,邊用溫度20℃之純水進行處理邊延伸至2.2倍。在上述染色處理中,邊利用以所得偏光元件之單體透過率成為45.0%之方式調整了碘濃度之溫度30℃之水溶液(碘與碘化鉀之重量比為1:7之水溶液)進行處理邊延伸至1.4倍。在上述交聯處理中,採用兩階段之交聯處理,在第一階段之交聯處理中,邊用溶解有硼酸及碘化鉀之水溶液(溫度:40℃)進行處理邊延伸至1.2倍。在第二階段之交聯處理中,邊用溶解有硼酸及碘化鉀之水溶液(溫度:65℃)進行處理邊延伸至1.6倍。第一階段之交聯處理之水溶液中,硼酸含有率為5.0重量%,碘化鉀含有率為3.0重量%。第二階段之交聯處理之水溶液中,硼酸含有率為4.3重量%,碘化鉀含有率為5.0重量%。在上述洗淨處理中,用溫度20℃之碘化鉀水溶液(碘化鉀含有率:2.6重量%)進行處理。
繼而,在所得偏光元件之一個主面上,經由聚乙烯醇系接著劑貼合HC-COP膜(透濕度:1.6 g/m 2・24 h、厚度:29 μm)作為第一保護層。再者,HC-COP膜係在厚度26 μm之環烯烴系樹脂(COP)膜形成有厚度3 μm之硬塗(HC)層之膜。又,在使偏光元件與HC-COP膜進行貼合時,以COP膜成為偏光元件側來進行貼合。繼而,在偏光元件之另一個主面上,經由聚乙烯醇系接著劑貼合Re(550)為0 nm之三乙醯纖維素(TAC)膜(透濕度:810 g/m 2・24 h、厚度:20 μm)作為第二保護層。如此,得到具有HC-COP膜(第一保護層)/偏光元件/TAC膜(第二保護層)之構成之偏光板P-1。
<光學積層體之製作> 以下,針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1之光學積層體之製作方法進行說明。再者,將以下說明之光學積層體用作Re變化率之測定用樣品。
[實施例1之光學積層體之製作] 在光學膜F-1之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上,以硬化後之包含接著劑A-1之層(接著劑層)之厚度成為1.0 μm之方式塗佈接著劑A-1。繼而,在包含接著劑A-1之塗佈層上貼合光學膜F-2之垂直配向液晶層側之面而得到積層體。繼而,對於所得之積層體,使用高壓水銀燈在累積光量為800 mJ/cm 2之條件下照射紫外線,使接著劑A-1發生光硬化。再者,紫外線照射係從光學膜F-2側進行。
繼而,從紫外線照射後之積層體(詳細而言,係經由接著劑層積層2片光學膜而成之積層體)剝離光學膜F-1之支持體後,在所露出之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之表面貼合厚度13 μm之丙烯酸系黏著片。繼而,在所貼合之黏著片之表面貼合玻璃板(材質:無鹼玻璃)後,剝離光學膜F-2之支持體,得到實施例1之光學積層體。
[實施例2、實施例3及比較例1之光學積層體之製作] 如後述表1所示變更接著劑之種類,除此之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2、實施例3及比較例1之光學積層體。
<圓偏光板之製作> 以下,針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1之圓偏光板之製作方法進行說明。再者,將以下說明之圓偏光板用作反射光彩度之測定用樣品。
[實施例1之圓偏光板之製作] 在光學膜F-1之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上,以硬化後之包含接著劑A-1之層(接著劑層)之厚度成為1.0 μm之方式塗佈接著劑A-1。繼而,在包含接著劑A-1之塗佈層上貼合光學膜F-2之垂直配向液晶層側之面,得到積層體。繼而,對於所得之積層體,使用高壓水銀燈在累積光量為800 mJ/cm 2之條件下照射紫外線,使接著劑A-1發生光硬化。再者,紫外線照射係從光學膜F-2側進行。
繼而,從紫外線照射後之積層體(詳細而言,係經由接著劑層積層2片光學膜而成之積層體)剝離光學膜F-1之支持體後,在所露出之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之表面貼合厚度5 μm之丙烯酸系黏著片。繼而,在所貼合之黏著片之表面貼合偏光板P-1。此時,以偏光板P-1之TAC膜成為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側之方式進行貼合。又,在進行貼合時,將偏光元件之吸收軸方向與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中之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所成之角設為45°。繼而,從所得之附偏光板之積層體剝離光學膜F-2之支持體後,在所露出之垂直配向液晶層之表面貼合厚度23 μm之丙烯酸系黏著片。繼而,在所貼合之黏著片之表面貼合玻璃板(材質:鹼玻璃),得到實施例1之圓偏光板。
[實施例2、實施例3及比較例1之圓偏光板之製作] 如後述表1所示變更接著劑之種類,除此之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2、實施例3及比較例1之圓偏光板。
<測定方法> [Re變化率] 將各光學積層體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環境下載置30天,進行加濕環境試驗。並且,在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使用Axometrics公司製造之Axoscan,在溫度23℃之氣氛下測定各光學積層體之Re(550),由所得測定值來計算Re變化率。再者,在Re(550)之測定中,將逆波長分散配向液晶層側之面設為入光面。
[反射光彩度] 將各圓偏光板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環境下載置30天,進行加濕環境試驗。繼而,將加濕環境試驗後之各圓偏光板載置在反射板(詳細而言,可見光之反射率為86%之鋁板)上。此時,以各圓偏光板之玻璃板成為反射板側之方式進行載置。並且,從各圓偏光板之偏光板P-1側入射光,利用分光測色計(KONICA MINOLTA公司製造之「CM-26d」)來測定反射光譜(0°視野、標準光源:D65)。根據所得反射光譜,並按照JIS Z8781-4來求出CIE 1976 L *a *b *顏色空間之色彩指數a *及b *,計算彩度c *={(a *) 2+(b *) 2} 1/2。將所得彩度c *設為後述表1之反射光彩度。在反射光彩度為0.25以下之情形時,評價為「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能夠抑制反射光之帶色」。在反射光彩度超過0.25之情形時,評價為「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無法抑制反射光之帶色」。
<結果> 針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1,將所使用之接著劑之種類、Re變化率及反射光彩度示於表1。
[表1]
   接著劑之種類 Re變化率[%] 反射光彩度
實施例1 A-1 0.35 0.23
實施例2 A-2 0.12 0.09
實施例3 A-3 0.27 0.18
比較例1 A-4 0.58 0.38
如表1所示,在實施例1~3中,Re變化率為0.50%以下。又,在實施例1~3中,反射光彩度為0.25以下。因而,實施例1~3之圓偏光板(光學積層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能夠抑制反射光之帶色。
如表1所示,在比較例1中,Re變化率超過0.50%。又,在比較例1中,反射光彩度超過0.25。因而,比較例1之圓偏光板(光學積層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時無法抑制反射光之帶色。
根據以上之結果表示: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即便長時間暴露在高濕環境中亦能夠抑制反射光帶色之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10:光學積層體 11:配向液晶層 11a:主面 12:光學層 13:接著劑層 20:光學積層體 21:黏著劑層 21a:主面 22:剝離襯墊 100:圓偏光板 101:偏光板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另一例之剖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圓偏光板之一例之剖視圖。
10:光學積層體
11:配向液晶層
12:光學層
13:接著劑層

Claims (5)

  1. 一種光學積層體,其具備液晶化合物經配向之配向液晶層、光學層、及將上述配向液晶層與上述光學層接著之接著劑層, 上述光學積層體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前後之波長550 nm下之面內延遲之變化率為0.50%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在溫度為20℃且相對濕度為98%之條件下保持30天之加濕環境試驗後,從上述配向液晶層側入射光時之反射光之彩度c *={(a *) 2+(b *) 2} 1/2為0.25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將上述配向液晶層之波長450 nm下之面內延遲設為Re(450),將上述配向液晶層之波長550 nm下之面內延遲設為Re(550),將上述配向液晶層之波長650 nm下之面內延遲設為Re(650)時,滿足Re(450)/Re(550)≦1.00、Re(650)/Re(550)≧1.00及100 nm<Re(550)<160 nm。
  4.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將上述光學層之面內之慢軸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x,將上述光學層之面內之與上述慢軸方向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y,將上述光學層之厚度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z時,滿足nz>nx≧ny。
  5. 一種圓偏光板,其具有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及偏光元件。
TW112108674A 2022-03-24 2023-03-09 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TW2024159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8184 2022-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5987A true TW202415987A (zh) 2024-04-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07180B2 (ja) 位相差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
JP4737629B2 (ja)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150113886A (ko)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2006268007A (ja) 楕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楕円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163343A (ja)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161714A (ja) 位相差板、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416119B2 (ja) 広帯域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293888B2 (ja) 広帯域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直線偏光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293882B2 (ja) 広帯域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直線偏光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181710A (ja)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059683B2 (ja) 複屈折性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098460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3842102B2 (ja) ホメオトロピック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ホメオトロピック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04302075A (ja) 広帯域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直線偏光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323205B2 (ja) 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22054556A1 (ja) 偏光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5258192A (ja) 広帯域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2415987A (zh) 光學積層體及圓偏光板
JP2009128793A (ja) 傾斜配向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23141717A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円偏光板
JP2021124648A (ja) 積層位相差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144069A (ja) 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22202268A1 (ja) 視角制御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光学異方性層、積層体
JP2022144068A (ja) 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3121852A (ja) ホメオトロピック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ホメオトロピック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