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2851A -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 Google Patents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2851A
TW202402851A TW112121600A TW112121600A TW202402851A TW 202402851 A TW202402851 A TW 202402851A TW 112121600 A TW112121600 A TW 112121600A TW 112121600 A TW112121600 A TW 112121600A TW 202402851 A TW202402851 A TW 2024028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graft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aromatic vin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1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壯洹
安鳳根
金玟靜
全志允
李殷知
金世容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2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285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6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03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08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42Nitriles
    • C08F220/44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reformed graft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8L33/0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包含下列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該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該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其中,該接枝共聚物(A)之各層的平均粒徑及折射率係經適當地調整;製備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以及使用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製造之模製物件。 根據本發明,本發明具有提供具優異的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的效果。

Description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本發明係關於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藉由調整具有聚合物種子、圍繞種子之橡膠核、及圍繞核之接枝殼的接枝共聚物之各層之組成及組成比、調整橡膠核之形態(morphology)、及調整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與基質聚合物(matrix polymer)之間的折射率差(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而具有優異的透明度(transparency)、光澤(gloss)、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及耐衝擊性(impact resistance)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製備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及使用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製造之模製物件。
由於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下文稱為「ASA樹脂」)不含不穩定的雙鍵,ASA樹脂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因此,ASA樹脂係應用於各種領域,諸如電氣/電子零件、建築材料(例如,乙烯基壁板(vinyl siding)等)、擠製型材(extruded profile)、及汽車零件。近來,於戶外產品(outdoor product)之領域中,對於具有諸如未塗色(unpainted)、透明、高色度(chroma)、及特殊色之性質的高附加價值產品之市場需求持續提高。
為了在含有橡膠核之接枝共聚物中實踐透明度,橡膠核(rubber core)、接枝殼(graft shell)、及基質樹脂(matrix resin)之間的折射率差應小。此外,為了在含有接枝共聚物與基質樹脂之樹脂組成物中實踐透明度,橡膠核與基質樹脂之間的折射率差應小。於此情況,藉由防止接枝共聚物之界面(interface)的光之折射(refraction)及反射(reflection)而實現透明度。
於含有丙烯酸丁酯橡膠核及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殼之ASA樹脂中,丙烯酸丁酯橡膠之折射率為1.46,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折射率為1.56至1.58。即,核及殼之間的折射率差大,此使得樹脂不透明(opaque)。此外,當作為基質樹脂之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下文稱為「SAN樹脂」)包含在ASA樹脂中時,SAN樹脂之折射率為1.56至1.58,ASA之核與SAN樹脂之間的折射率差大。因而,樹脂組成物為不透明。
因此,需要發展能藉由降低基質樹脂與構成ASA樹脂之種子、核及殼各者之間的折射率差而實現透明度且具有優異的光澤、耐候性、及機械性質之樹脂組成物。 [相關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KR 2006-0118156 A
[技術問題]
因此,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本發明,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具優異的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molded article)。 上述及其他目的可藉由下述本發明完成。 [技術方案]
I)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包含下列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種子(seed)、圍繞種子之橡膠核(rubber core)、及圍繞橡膠核之接枝殼(graft shell);以及非接枝共聚物(non-graft copolymer)(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alkyl (meth)acrylate)、芳族乙烯基化合物(aromatic vinyl compound)、及氰乙烯化合物(vinyl cyanide compound),其中,接枝共聚物(A)滿足以下方程式1;當將丙酮(acetone)添加至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且進行攪拌及離心以使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分離成溶膠(sol)及凝膠(gel)時,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06或更低;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injection specimen)測量為10%或更低之霧度(haze);以及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使用1/4"厚之試樣於室溫測量為10 kgf·cm/cm或更高之艾氏衝擊強度(Izod impact strength):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其中,於方程式1中,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核的厚度(nm)。 II) 根據本發明另一態樣,提供包含下列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其中,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方程式1及2: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其中,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聚合物種子之平均半徑(average radius)(nm),而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橡膠核之平均半徑(nm)。 III) 於I)或II)中,於接枝共聚物(A)中,橡膠核與殼之間的折射率差較佳可為0.093或更低。 IV) 於I)或II)中,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間的折射率差較佳可為0.015或更低。 V) 於I)至IV)中,以總共100重量%之接枝共聚物(A)為基準計,接枝共聚物(A)較佳可包含5至35重量%之種子、25至55重量%之橡膠核、及25至55重量%之接枝殼。 VI) 於I)至V)中,非接枝共聚物(B)較佳可包含55至85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酯、10至3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1至2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 VII) 於I)至VI)中,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可包含10至90重量%之接枝共聚物(A)以及10至90重量%之非接枝共聚物(B)。 VIII) 於I)至VII)中,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可包含含有具平均粒徑(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為50至150 nm之橡膠核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 IX) 於II)至VIII)中,當將丙酮添加至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且進行攪拌及離心以使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分離成溶膠及凝膠時,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較佳可為0.006或更低。 X) 於II)至IX)中,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可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測量為10%或更低之霧度。 XI) 於I)至X)中,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可具有根據ASTM D2457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以45°測量為122或更高之光澤(gloss)。 XII) 於II)至XI)中,熱塑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可具有根據ASTM D256使用1/4"厚之試樣於室溫測量為10 kgf·cm/cm或更高之艾氏衝擊強度(Izod impact strength)。 XIII) 根據本發明又另一態樣,提供製備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180至300℃及80至400 rpm捏合(kneading)及擠出(extruding)下列者: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其中,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其中,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種子的厚度(nm),而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核的厚度(nm)。 XIV) 於XIII)中,於捏合及擠出中,可較佳包含含有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之橡膠核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 XV) 根據本發明再另一態樣,提供包含如I)至XII)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模製物件(molded article)。 [有利效果]
根據本發明,本發明具有提供具優異的耐衝擊性(impact resistance)、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的效果。
此外,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應用於需要高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之汽車內裝材料(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汽車外部材料(automotive exterior material)、建築材料(building material)、家電(home appliance)、或醫療部件(medical part),且可提供美觀的外觀及優異的耐衝擊性。
下文,將詳細描述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本案發明人確認,為了改善包含ASA樹脂及基質樹脂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的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當構成ASA樹脂之種子、核、及殼的組成比及/或折射率差係調整在預定範圍內、及/或ASA樹脂與基質樹脂之間的折射率差降低時,耐衝擊性為優異的,且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大幅改善。基於該等結果,本案發明人進行進一步研究以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為包含下列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種子、圍繞種子之橡膠核、及圍繞橡膠核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其中,接枝共聚物(A)滿足以下方程式1;當將丙酮添加至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且進行攪拌及離心以使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分離成溶膠及凝膠時,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06或更低;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測量為10%或更低之霧度;以及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使用1/4"厚之試樣於室溫測量為10 kgf·cm/cm或更高之艾氏衝擊強度。於此情況,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於方程式1中,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核的厚度(nm)。
此外,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包含: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其中,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於此情況,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聚合物種子之平均半徑(nm),而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核的平均半徑(nm)。
下文,將詳細描述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的各組分。 (A) 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
例如,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A)可為包含種子、圍繞種子之橡膠核、及圍繞橡膠核之接枝殼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A)較佳可包含:藉由聚合(polymerizing)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聚合物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於此情況,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此外,由於丙烯酸烷酯包含於接枝殼中,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compatibility)可為優異的,因而物理性質平衡(physical property balance)可為優異的。 種子(seed)
例如,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可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較佳為50至70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30至5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更佳為57至67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33至43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又更佳為62至67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33至38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而製備。於此情況,因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折射率差降低,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可具有120至220 nm、較佳為150至190 nm之平均粒徑。在此範圍內,可賦予最終製備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優異的耐衝擊性、流動性(fluidity)、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
於本揭露內容中,接枝共聚物之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的平均粒徑可藉由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常用的測量方法諸如電子顯微術(electron microscopy)測量而無特別限制。例如,就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各者而言,於完成其製備、獲得樣本,即藉由動態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測量樣本之平均粒徑。具體而言,平均粒徑係使用Nicomp 380粒度分析儀(particle size analyzer)(製造商:PSS)以高斯模式(Gaussian mode)測量為強度值(intensity value)。作為一具體測量實例,樣本係藉由以蒸餾水將0.1 g之乳膠(latex)(TSC:35至50 wt%)稀釋1,000至5,000倍所製備,即,樣本係經適當稀釋以免顯著偏離(deviate)300 kHz之強度設定點(intensity setpoint),並置入玻璃管中。然後,樣本之平均粒徑係使用流量槽(flow cell)以自動稀釋(auto-dilution)方式且以動態光散射/強度300 kHz/強度-重量高斯分析(dynamic light scattering/intensity 300 kHz/intensity-weight Gaussian analysis)之測量模式測量。此時,設定值如下:溫度:23℃;測量波長:632.8 nm。
例如,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polymer seed)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間的折射率差可為0.015或更低、較佳為0.01或更低、更佳為0.008或更低、又更佳為0.006或更低、又更佳為0.004或更低、又更佳為0.001至0.004。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橡膠核(rubber core)
例如,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可形成以圍繞種子以及可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較佳為81至88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12至19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更佳為84至88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12至16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而獲得。於此情況,物理性質平衡、耐衝擊性、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橡膠核可具有180至300 nm、較佳為200至280 nm、更佳為230至260 nm之平均粒徑。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接枝殼(graft shell)
例如,接枝共聚物(A)之接枝殼可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以及可藉由聚合下列者而獲得: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較佳為66至78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4至26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3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更佳為68至78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6至22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5至1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又更佳為70至7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8至21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6至10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於此情況,由於丙烯酸烷酯包含於接枝殼中,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因而物理性質平衡、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與接枝共聚物(A)之接枝殼之間的折射率差可為0.093或更低、較佳為0.090或更低、更佳為0.070至0.090、又更佳為0.080至0.090、又更佳為0.082至0.088。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於本揭露內容中,例如,芳族乙烯基化合物(aromatic vinyl compound)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之一或多者:苯乙烯(styrene)、α-甲基苯乙烯(α-methyl styrene)、鄰-甲基苯乙烯(ο-methyl styrene)、對-甲基苯乙烯(ρ-methyl styrene)、間-甲基苯乙烯(m-methyl styrene)、乙基苯乙烯(ethyl styrene)、異丁基苯乙烯(isobutyl styrene)、三級丁基苯乙烯(t-butyl styrene)、鄰-溴苯乙烯(ο-bromostyrene)、對-溴苯乙烯(ρ-bromostyrene)、間-溴苯乙烯(m-bromostyrene)、鄰-氯苯乙烯(ο-chlorostyrene)、對-氯苯乙烯(ρ-chlorostyrene)、間-氯苯乙烯(m-chlorostyrene)、乙烯基甲苯(vinyltoluene)、乙烯基二甲苯(vinylxylene)、氟苯乙烯(fluorostyrene)、及乙烯基萘(vinylnaphthalene),較佳為苯乙烯。
於本揭露內容中,例如,氰乙烯化合物(vinyl cyanide compound)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丙烯腈(acrylonitrile)、甲基丙烯腈(methacrylonitrile)、乙基丙烯腈(ethylacrylonitrile)、及異丙基丙烯腈(isopropylacrylonitrile),較佳為丙烯腈。
於本揭露內容中,例如,丙烯酸烷酯(alkyl acrylate)可包含含有具有1至15個碳原子之烷基的丙烯酸烷酯,較佳為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丁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庚酯、丙烯酸正戊酯、及丙烯酸月桂酯(lauryl acrylate),更佳為含有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烷基的丙烯酸烷酯,又更佳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其混合物。
例如,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於此情況,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折射率差大的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之厚度可縮減,因而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聚合物種子之平均半徑(mm),而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核的平均半徑(nm)。
方程式1可表達為較佳200 ≤ 2*r2 ≤ 280、更佳為230 ≤ 2*r2 ≤ 260。在此範圍內,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方程式2可表達為較佳30 ≤ r2-r1 ≤ 40、更佳為32 ≤ r2-r1 ≤ 37。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可為優異的。
此外,r1可為將種子之平均粒徑除以一半所得之值,而r2可為將包含種子之核的平均粒徑除以一半所得之值。
r2-r1意指橡膠核之厚度。當橡膠核之厚度縮減時,透光率(light transmittance)提高。於此情況,可改善透明度及光澤。
於本揭露內容中,接枝共聚物之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各者之折射率及非接枝共聚物(B)之折射率可藉由以下方程式3計算。 [方程式3] RI = Σ Wti *RIi Wti = 共聚物中各組分之重量分率(weight fraction)(%) RIi = 共聚物之各組分之聚合物的折射率
於本揭露內容中,共聚物之各組分的折射率(即,單體之聚合物的折射率)無特別限制,只要折射率為本發明所屬領域中普遍認可之值即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為1.49,丙烯酸丁酯可為1.46,苯乙烯可為1.592,以及丙烯腈可為1.52。
例如,接枝共聚物(A)可具有70至98重量%、較佳為80至95重量%、更佳為82至92重量%之凝膠含量(gel content)。在此範圍內,機械性質諸如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接枝共聚物(A)可具有2.5至10、較佳為3至7、更佳為4至6之膨脹指數(swelling index)。在此範圍內,機械性質諸如耐衝擊性、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接枝共聚物(A)可具有30 %或更高、較佳為35至70 %、更佳為35至60 %之接枝度(grafting degree)。在此範圍內,機械性質諸如耐衝擊性、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於本揭露內容中,測量凝膠含量、膨脹指數、及接枝度時,將30 g之丙酮添加至0.5 g之粉末狀接枝共聚物,使用搖動器(shaker)(SKC-6075,Lab Companion Co.)以210 rpm及室溫進行攪動(agitation)12小時,使用離心機(centrifuge)(Supra R30,Hanil Science Co.)以18,000 rpm及0℃進行離心3小時以僅分離不溶於丙酮之不溶物質(insoluble matter),以及所分離之不溶物質係使用強制對流烘箱(forced convection oven)(OF-12GW,Lab Companion Co.)經由在85℃強制循環(forced circulation)12小時而乾燥。然後,測量經乾燥之不溶物質(dried insoluble matter)的重量,以及藉由以下方程式4、5及6計算凝膠含量(gel content)、膨脹指數(swelling index)、及接枝度(grafting degree)。 [方程式4] 凝膠含量(wt%) = [不溶物質(凝膠)之重量(g)/樣本之重量(g)] × 100 [方程式5] 膨脹指數=不溶物質於離心之後乾燥之前的重量(g)/ 不溶物質於離心之後乾燥之後的重量(g) [方程式6] 接枝度(%)=[經接枝單體之重量(g)/橡膠之重量(g)]×100
於方程式6中,經接枝單體(grafted monomer)之重量(g)為藉由將接枝共聚物溶於丙酮且進行離心所獲得之不溶物質(凝膠)的重量(g)減去橡膠的重量(g)所獲得之值,而橡膠的重量(g)為理論上包含於接枝共聚物粉末之橡膠組分的重量(g)。
於本揭露內容中,室溫可為在20 ± 5℃之範圍的溫度。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之接枝共聚物(A)為基準計,接枝共聚物(A)可包含5至35重量%、較佳為10至30重量%、更佳為15至25重量%之量的聚合物種子。在此範圍內,耐衝擊性及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當聚合物種子之含量低於該範圍時,透明度會變差。當聚合物種子之含量超過該範圍時,耐衝擊性會變差。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之接枝共聚物(A)為基準計,接枝共聚物(A)可包含25至55重量%、較佳為30至50重量%、更佳為35至45重量%之量的橡膠核。在此範圍內,耐衝擊性及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當橡膠核之含量低於該範圍時,接枝共聚物之衝擊強化效果(impact reinforcement effect)會因橡膠含量減少而降低。當橡膠核之含量超過該範圍時,於凝聚(coagulation)期間因接枝殼含量減少而會發生橡膠團聚(agglomeration),以及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會顯著降低。結果,衝擊強化效果會降低,以及會無法獲得所希望的折射率程度。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之接枝共聚物(A)為基準計,接枝共聚物(A)可包含25至55重量%、較佳為30至50重量%、更佳為35至45重量%之量的接枝殼。在此範圍內,耐衝擊性及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當接枝殼之含量低於該範圍時,因低接枝效率(grafting efficiency)之故,橡膠會團聚,因此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會降低,從而降低衝擊強化效果。當接枝殼之含量超過該範圍時,因相對橡膠含量減少之故,耐衝擊性會降低。
例如,橡膠組分之核可為藉由聚合(polymerizing)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交聯劑(crosslinking agent)所獲得之丙烯酸系橡膠(acrylic rubber)。當包含交聯劑時,凝膠含量可調整,以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聚合物種子、橡膠核、或二者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二乙烯苯(divinylbenzene)、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3-butanediol diacrylate)、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芳酯(aryl acrylate)、甲基丙烯酸芳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etraethyleneglycol diacrylate)、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ri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eopentyl glycol dimethacrylate)、三聚異氰酸三烯丙酯(triallyl isocyanurate)、三芳胺(triarylamine)、二烯丙基胺(diallylamine),以及由以下化學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交聯劑)。 [化學式1]
化學式1中,A獨立地為具有乙烯基(vinyl group)之取代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團((meth)acrylate group);A'為氫基團(hydrogen group)、具有乙烯基之取代基、具有1至30個碳原子之烷基、具有5至24個碳原子之烯丙基烷基(allylalkyl group)、具有5至24個碳原子之芳胺基(arylamine group)、或具有6至30個碳原子之烯丙基;R獨立地為二價(divalent)乙基或丙基;以及n為0至15或1至15、較佳為0至5或1至5、更佳為0至4或1至4之整數。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製備接枝共聚物(A)的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各者時所使用之單體為基準計,可使用0.001至3重量份、較佳為0.05至1重量份之量的交聯劑。
於本揭露內容中,聚合物中之單體的含量可意指製備聚合物時所進料之單體的含量(重量%),或可意指藉由將聚合物中之單元(unit)轉換成單體(monomer)所計算之值(重量%)。
例如,製備接枝共聚物(A)之方法可包含:步驟i)藉由包含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以製備聚合物種子;步驟ii)在聚合物種子之存在下藉由包含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以製備橡膠核;以及步驟iii)在橡膠核之存在下藉由接枝聚合(graft-polymerizing)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以製備接枝共聚物。於此情況,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製備接枝共聚物(A)之方法較佳包含:步驟i)藉由包含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電解質(electrolyte)、交聯劑、引發劑(initiator)、及乳化劑(emulsifier)以製備聚合物種子;步驟ii)在聚合物種子之存在下藉由包含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交聯劑、引發劑、及乳化劑以製備橡膠核;以及步驟iii)在橡膠核之存在下藉由接枝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交聯劑、引發劑、及乳化劑以製備接枝共聚物。於此情況,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於步驟i)、ii)、及iii)中,可使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常用的乳化劑作為本發明之乳化劑而無特別限制。例如,乳化劑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具有12至18個碳原子之磺琥珀酸烷酯金屬鹽(alkyl sulfosuccinate metal salt)或其衍生物、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之硫酸烷酯(alkyl sulfate ester)或其衍生物、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磺酸金屬鹽(alkyl sulfonic acid metal salt)或其衍生物、脂肪酸皂(fatty acid soap)、及松香酸皂(rosin acid soap)。
具有12至18個碳原子之磺琥珀酸烷酯金屬鹽或其衍生物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磺琥珀酸二環己酯(dicyclohexyl sulfosuccinate)、磺琥珀酸二己酯(dihexyl sulfosuccinate)、磺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 hexyl sulfosuccinate)鈉鹽(sodium salt)、磺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鉀鹽(di-2-ethyl hexyl sulfosuccinate potassium salt)、磺琥珀酸二辛酯鈉鹽(dioctyl sulfosuccinate sodium salt)、及磺琥珀酸二辛酯鉀鹽(dioctyl sulfosuccinate potassium salt)。
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之硫酸烷酯或其衍生物及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磺酸金屬鹽或其衍生物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月桂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十二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十二基苯硫酸鈉(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ate)、十八基硫酸鈉(sodium octadecyl sulfate)、十八烯硫酸鈉(sodium oleic sulfate)、十二基硫酸鉀(potassium dodecyl sulfate)、及十八基硫酸鉀(potassium octadecyl sulfate)。
脂肪酸皂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十八烯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及混合脂肪酸(mixed fatty acid)之鈉鹽或鉀鹽。
松香酸皂(rosin acid soap)較佳可為松脂酸鹽(abietate)。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製備接枝共聚物(A)的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各者時所使用之單體為基準計,可使用0.01至5重量份、較佳為0.1至4重量份、更佳為1至3重量份之量的乳化劑。
於步驟i)、ii)、及iii)中,引發劑之種類無特別限制,但較佳可使用自由基引發劑(radical initiator)。
例如,自由基引發劑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無機過氧化物(inorganic peroxides)、有機過氧化物(organic peroxides)、過氧縮酮過氧化物(peroxyketal peroxides)、過氧碳酸鹽過氧化物(peroxycarbonate peroxides)、及偶氮化合物(azo compound)。
無機過氧化物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過硫酸鈉(sodium persulfate)、過硫酸鉀、過硫酸銨(ammonium persulfate)、過磷酸鉀(potassium superphosphate)、及過氧化氫。
有機過氧化物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過氧化三級丁基(t-butyl peroxide)、氫過氧化異丙苯(cumene hydroperoxide)、氫過氧化對烷(p-menthane hydroperoxide)、過氧化二-三級丁基(di-t-butyl peroxide)、過氧化二異丙苯(dicumyl peroxide)、過氧化三級丁基異丙苯(t-butylcumyl peroxide)、2,5-二甲基-2,5-二(三級丁基過氧)-己烷(2,5-dimethyl-2,5-di(t-butylperoxy)-hexane)、過氧化二-三級戊基(di-t-amyl peroxide)、1,1-二(三級丁基過氧)-3,3,5-三甲基環己烷(1,1-di(t-butylperoxy)-3,3,5-trimethylcyclohexane)、1,1-二(三級丁基過氧)-環己烷(1,1-di(t-butylperoxy)-cyclohexane)、1,1-二(三級戊基過氧)-環己烷(1,1-di(t-amylperoxy)-cyclohexane)、3,3-二(三級戊基過氧)-丁酸乙酯(ethyl 3,3-di(t-amylperoxy)-butyrate)、二異丙苯單氫過氧化物(diisopropylbenzene mono-hydroperoxide)、氫過氧化三級戊基(t-amyl hydroperoxide)、氫過氧化三級丁基(t-butyl hydroperoxide)、過氧新癸酸三級丁酯(t-butyl peroxyneodecanoate)、過異丁酸三級丁酯(t-butyl peroxypivalate)、二-(3,3,5-三甲基己醯基)-過氧化物(di-(3,3,5-trimethylhexanoyl)-peroxide)、過氧-2-乙基己酸三級丁酯(t-butyl peroxy-2-ethylhexanoate)、三級丁基過氧-3,3,5-三甲基己醯基(t-butyl peroxy-3,3,5-trimethylhexanoyl)、過氧新癸酸三級戊酯(t-amyl peroxy neodecanoate)、過異丁酸三級戊酯(t-amyl peroxy pivalate)、過氧-2-乙基己酸三級戊酯(t-amyl peroxy-2-ethylhexanoate)、過氧乙酸三級丁酯(t-butyl peroxyacetate)、過氧苯甲酸三級丁酯(t-butyl peroxybenzoate)、三級戊基過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t-amyl peroxy 2-ethylhexyl carbonate)、三級丁基過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t-butyl peroxy 2-ethylhexyl carbonate)、三級丁基過氧異丙基單碳酸酯(t-butyl peroxy isopropyl monocarbonate)、三級丁基過氧順丁烯二酸(t-butyl peroxy maleic acid)、過氧新癸酸異丙苯酯(cumyl peroxyneodecanoate)、1,1,3,3,-四甲基丁基過氧新癸酸酯(1,1,3,3,-tetramethylbutyl peroxy neodecanoate)、1,1,3,3,-四甲基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1,1,3,3,-tetramethylbutyl peroxy 2-ethylhexanoate)、二-2-2乙基己基過氧二碳酸酯(di-2-2ethylhexyl peroxydicarbonate)、3-羥基-1,1-二甲基丁基過氧新癸酸酯(3-hydroxy-1,1- dimethylbutylperoxyneodecanoate)、過氧化乙醯基(acetyl peroxide)、過氧化異丁基(isobutyl peroxide)、過氧化辛醯基(octanoyl peroxide)、過氧化二苯甲醯(di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二月桂醯(dilauroyl peroxide)、過氧化3,5,5-三甲基己醇(3,5,5-trimethylhexanol peroxide)、及三級丁基過氧異丁酸酯(t-butyl peroxy isobutyrate)。
過氧縮酮過氧化物(peroxyketal peroxides)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1,1-二(三級丁基過氧)-3,3,5-三甲基環己烷(1,1-di(t-butylperoxy)-3,3,5-trimethylcyclohexane)、1,1-二(三級丁基過氧)環己烷(1,1-di(t-butylperoxy)cyclohexane)、1,1-二(三級戊基過氧)環己烷(1,1-di(t-amylperoxy) cyclohexane)、乙基-3,3-二(三級丁基過氧)丁酸酯(ethyl-3,3-di(t-butylperoxy)butyrate)、及乙基-3,3-二(三級戊基過氧)丁酸酯(ethyl-3,3-di(t-amylperoxy)butyrate)。
過氧碳酸鹽過氧化物(peroxycarbonate peroxides)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二烷基過氧化物(dialkyl peroxides),諸如過氧化二異丙苯(dicumylperoxide)、二(三級丁基過氧)-間/對-二異丙苯(di(t-butylperoxy)-m/p-diisopropylbenzene)、2,5-二甲基-2,5-(三級丁基過氧)己烷(2,5-dimethyl-2,5-(t-butylperoxy)hexane)、過氧化三級丁基異丙苯(t-butylcumyl peroxide)、及2,5-甲基-2,5-(三級丁基過氧)己炔-3(2,5-methyl-2,5-(t-butylperoxy)hexyne-3)、三級丁基過氧2-乙基己基單碳酸酯(t-butyl peroxy 2-ethylhexyl mono carbonate)、及過氧苯甲酸三級丁酯(t-butyl peroxybenzoate)。
偶氮化合物(azo compound)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偶氮雙(異丁腈)(azobis isobutyronitrile)、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偶氮雙環己甲腈(azobiscyclohexanecarbonitrile)、及偶氮雙異丁酸甲基(azobis isobutyric acid methyl)。
於步驟i)、ii)、及iii)之至少一者中,活化劑(activator)較佳可與聚合引發劑組合使用以促進過氧化物(peroxides)之引發反應(initiation reaction)。
可使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常用之活化劑作為本發明之活化劑而無特別限制。
以總共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為基準計,活化劑可以0.01至3重量份、較佳為0.01至1重量份之量添加。在此範圍內,可獲致高度聚合(high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例如,於步驟i)、ii)、及iii)中,氧化還原系統觸媒(oxidation-reduction system catalyst)可與引發劑(initiator)組合使用,以進一步加速引發反應。
例如,氧化還原系統觸媒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焦磷酸鈉(sodium pyrophosphate)、右旋糖(dextrose)、硫化亞鐵(ferrous sulfide)、亞硫酸鈉(sodium sulfite)、甲醛次硫酸鈉(sodium formaldehyde sulfoxylate)、及乙二胺四乙酸鈉(sodium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較佳為焦磷酸鈉、右旋糖、及硫化亞鐵之混合物,但不限於此。
例如,於步驟i)中,可使用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作為電解質(electrolyte):KCl、NaCl、KHCO 3、NaHCO 3、K 2CO 3、Na 2CO 3、KHSO 3、NaHSO 4、Na 2S 2O 7、K 3P 2O 7、K 3PO 4、Na 3PO 4、及Na 2HPO 4,但不限於此。
例如,於步驟iii)中,可包含分子量調節劑(molecular weight modifier)。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為基準計,分子量調節劑可以0.01至2重量份、較佳為0.05至1.5重量份、更佳為0.05至1重量份之量包含。在此範圍內,可易於製備具有所希望分子量之聚合物。
例如,分子量調節劑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α-methylstyrene dimer)、三級十二基硫醇(t-dodecyl mercaptan)、正十二基硫醇(n-dodecyl mercaptan)、辛基硫醇(octyl mercaptan)、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二氯甲烷、二溴甲烷、二硫化四乙基秋蘭姆(tetra ethyl thiuram disulfide)、二硫化雙五亞甲基秋蘭姆(dipentamethylene thiuram disulfide)、及二硫化二異丙基黃原酸酯(diisopropylxanthogen disulfide),但不限於此。
於本揭露內容中,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可意指最終獲得之接枝共聚物的總重;製備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時所使用之單體的總重(考慮到大部分所添加之單體係用於聚合);或製備聚合物種子及橡膠核時所添加之單體以及製備接枝殼時所添加之單體的總重。
例如,接枝共聚物(A)可藉由乳化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製備。於此情況,化學抗性(chemical resistance)、耐候性、流動性、抗張強度(tensile strength)、及衝擊強度可為優異的。
本發明中可使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常實施的乳化聚合法而無特別限制。
於乳化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期間之聚合溫度無特別限制,例如,乳化聚合可於50至85℃、較佳為60至80℃進行。
例如,可透過慣用方法,包含凝聚(coagulation)、洗滌(washing)、及乾燥(drying),將接枝共聚物(A)之乳膠(latex)製成粉末形式。作為一具體實例,添加金屬鹽或酸凝聚劑(acid coagulant),凝聚(coagulation)係於60至100℃進行,且進行老化(aging)、脫水(dehydration)、洗滌、及乾燥以製備呈粉末形式之接枝共聚物(A)之乳膠,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例如,以接枝共聚物(A)和非接枝共聚物(B)之總重為基準計,接枝共聚物(A)可以10至90重量%、較佳為30至70重量%、更佳為40至60重量%之量包含。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B) 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之非接枝共聚物
例如,非接枝共聚物(B)可為基質樹脂(matrix resin),以及可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較佳為55至85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酯、10至3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1至2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在此範圍內,與接枝共聚物(A)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以及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非接枝共聚物(B)較佳可包含60至80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酯、15至3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1至15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在此範圍內,與接枝共聚物(A)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以及透明度、光澤、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更佳的,非接枝共聚物(B)可包含65至75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酯、20至2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5至1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在此範圍內,與接枝共聚物(A)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以及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於本揭露內容中,術語「非接枝共聚物(non-graft copolymer)」係指無接枝聚合(graft polymerization)的情況下所獲得之共聚物,更具體而言,係指非接枝至橡膠之共聚物。
於本揭露內容中,(甲基)丙烯酸烷酯可定義為包括丙烯酸烷酯及甲基丙烯酸烷酯兩者。
例如,丙烯酸烷酯可包含含有具有1至15個碳原子之烷基的丙烯酸烷酯,較佳為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丁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庚酯、丙烯酸正戊酯、及丙烯酸月桂酯,更佳為含有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烷基的丙烯酸烷酯,又更佳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其混合物。
例如,甲基丙烯酸烷酯可為含有具有1至15個碳原子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較佳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auryl methacrylate),更佳為含有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酯,又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接枝共聚物(B)中所包含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的種類可如同本發明之接枝共聚物(A)中所包含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的種類。
非接枝共聚物(B)較佳可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於此情況,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間的折射率差(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可降低,因而透明度及光澤可為優異的。
例如,非接枝共聚物(B)可具有50,000至150,000 g/mol、較佳為60,000至130,000 g/mol、更佳為70,000至100,000 g/mol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在此範圍內,耐衝擊性及模製性(moldability)可為優異的。
本揭露內容中,除非另外界定,否則可使用凝膠滲透層析術(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Waters Breeze)測量重量平均分子量。作為一具體實例,可透過凝膠滲透層析術(GPC,Waters Breeze)使用四氫呋喃(tetrahydrofuran)(THF)作為洗提液(eluate)測量重量平均分子量。於此情況,獲得為聚苯乙烯(PS)標準品(standard)樣本(sample)之相對值(relative value)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作為一具體測量實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在下列條件下測量:溶劑:THF,管柱溫度(column temperature):40℃,流率(flow rate):0.3 ml/min,樣本濃度:20 mg/ml,注入量(injection amount):5 µl,管柱型號:1× PLgel 10 µm MiniMix-B (250 × 4.6 mm) + 1× PLgel 10 µm MiniMix-B (250 × 4.6 mm) + 1× PLgel 10 µm MiniMix-B Guard (50 × 4.6 mm),設備名稱:Agilent 1200系列系統,折射率偵測器(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Agilent G1362 RID,RI溫度:35℃,資料處理(data processing):Agilent ChemStation S/W,以及試驗方法(Mn、Mw及PDI):OECD TG 118。
例如,非接枝共聚物(B)可藉由包含下列步驟之方法製備:步驟i)藉由混合100重量份之包含10至3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55至85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酯、及1至2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的單體混合物與25至35重量份之反應介質(reaction medium)以製備反應混合物;步驟ii)將0.005至0.05重量份之具有雙官能基之有機過氧化物引發劑添加至100重量份之步驟i)之反應混合物;以及步驟iii)聚合含有步驟ii)之引發劑的混合物。
於步驟iii)中,聚合可於110至140℃進行2至4小時,然後可於120至160℃進行另外的聚合2至4小時。
於步驟i)中,反應介質可包含,例如,選自由乙苯、甲苯、及二甲苯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較佳為甲苯。
於步驟ii)中,具有雙官能基之有機過氧化物引發劑可包含,例如,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氫過氧化異丙苯、氫過氧化對烷、過氧化二-三級丁基、過氧化二異丙苯、過氧化三級丁基異丙苯、1,1-雙(三級丁基過氧)-3,3,5-三甲基環己烷(1,1-bis(t-butylperoxy)-3,3,5-trimethylcyclohexane)、1,1-雙(三級丁基過氧)環己烷(1,1-bis(t-butylperoxy)cyclohexane)、及1,1-雙(三級丁基過氧)2-甲基環己烷(1,1-bis(t-butylperoxy)2-methylcyclohexane)。於此情況,生產力(productivity)可為優異的,以及可獲得減少熱變色(thermal discoloration)之優點。
於步驟iii)中,可包含抗氧化劑(antioxidant)。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烷酯、及氰乙烯化合物為基準計,抗氧化劑可以0.05至1重量份、更佳為0.1至0.5重量份之量包含。
例如,非接枝共聚物(B)可藉由溶液聚合(solution polymerization)、整體聚合(bulk polymerization)、乳化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或懸浮聚合(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製備,較佳為整體聚合。本發明中可使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常實施之溶液聚合、整體聚合、乳化聚合、及懸浮聚合方法而無特別限制。
例如,以接枝共聚物(A)及非接枝共聚物(B)之總重為基準計,非接枝共聚物(B)可以10至90重量%、較佳為30至70重量%、更佳為40至60重量%之量包含。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於本揭露內容中,包含某化合物之聚合物意指藉由聚合該化合物所製備的聚合物,以及該聚合物中之一單元係衍生自該化合物。 (C) 含有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之橡膠核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
例如,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包含含有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之橡膠核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於此情況,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以及可進一步改善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
接枝共聚物(C)較佳可為包含下列者之接枝共聚物: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且包含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橡膠核,以及圍繞橡膠核且包含65至8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4至25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的接枝殼。於此情況,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以及可進一步改善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
更佳的,接枝共聚物(C)較佳可包含:具平均粒徑為70至130 nm且包含80至90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10至2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橡膠核,以及圍繞橡膠核且包含67至77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4至22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5至1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的接枝殼。於此情況,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以及可進一步改善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
又更佳的,接枝共聚物(C)可包含:具平均粒徑為80至110 nm且包含82至88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12至18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橡膠核,以及圍繞橡膠核且包含70至7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7至22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5至10重量%之丙烯酸烷酯的接枝殼。於此情況,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相容性可為優異的,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以及可進一步改善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
例如,接枝共聚物(C)可包含30至60重量%之橡膠核(rubber core)及40至70重量%之接枝殼(graft shell),較佳為35至55重量%之橡膠核及45至65重量%之接枝殼,更佳為40至50重量%之橡膠核及50至60重量%之接枝殼。在此範圍內,機械性質可為優異的。
接枝共聚物(C)中所包含之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的種類可如同本發明之接枝共聚物(A)中所包含之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的種類。
例如,製備接枝共聚物(C)之方法可包含:步驟i)藉由包含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以製備橡膠核;以及步驟ii)在橡膠核之存在下藉由接枝聚合65至8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4至25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以製備接枝共聚物。於此情況,耐衝擊性、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較佳的,製備接枝共聚物(C)之方法可包含:步驟i)藉由包含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交聯劑、引發劑、及乳化劑以製備橡膠核;以及步驟iii)在橡膠核之存在下藉由接枝聚合65至8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4至25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交聯劑、引發劑、及乳化劑以製備接枝共聚物。於此情況,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可為優異的。
步驟i)及/或步驟ii)中所使用之交聯劑、引發劑、及乳化劑的種類可如同本發明之接枝共聚物(A)的乳化聚合中所使用之交聯劑、引發劑、及乳化劑的種類。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之接枝共聚物(A)、非接枝共聚物(B)、及接枝共聚物(C)為基準計,接枝共聚物(A)與接枝共聚物(C)之總重可為10至90重量%、較佳為30至70重量%、更佳為40至60重量%。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接枝共聚物(A)對接枝共聚物(C)之重量比(A:C)可為5:5至8:2、較佳為5.5:4.5至7.5:2.5、更佳為5.5:4.5至7:3、又更佳為5.5:4.5至6.5:3.5。在此範圍內,透明度、光澤、耐熱性、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
當將丙酮(acetone)添加至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且進行攪拌及離心以分離(separate)呈不溶物質(insoluble matter)之凝膠(gel)以及呈可溶物質(soluble matter)之溶膠(sol)時,凝膠與溶膠之間的折射率差可為0.006或更低、較佳為0.004或更低、更佳為0.003或更低、又更佳為0.002或更低、又更佳為0.001至0.002。在此範圍內,可進一步改善透明度、光澤、及耐候性。
於本揭露內容中,具體而言,當測量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時,將30 g之丙酮添加至0.5 g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小丸(pellet),使用搖動器(shaker)(SKC-6075,Lab Companion Co.)以210 rpm及室溫進行攪拌12小時,以及使用離心機(centrifuge)(Supra R30,Hanil Science Co.)以18,000 rpm及0℃進行離心3小時以分離不溶於丙酮之凝膠及可溶於丙酮之溶膠。然後,凝膠及溶膠係使用強制對流烘箱(forced convection oven)(OF-12GW,Lab Companion Co.)經由在85℃之強制循環(forced circulation)12小時而乾燥,以及凝膠及溶膠之折射率係根據ASTM D542測量。
於本揭露內容中,具體而言,折射率係根據ASTM D542使用阿貝折射計(Abbe refractometer)於室溫測量。
藉由將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溶膠及凝膠之間的折射率控制在該範圍內,可提供具優異的透明度及光澤之樹脂組成物。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injection specimen)測量為較佳10 %或更低、更佳為7 %或更低、又更佳為5 %或更低、又更佳為3 %或更低、又更佳為2.6 %或更低、又更佳為2.4 %或更低、又更佳為2.1 %或更低、最佳為0.5至2.1 %之霧度。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具有0.15 mm之厚度的擠出試樣(extrusion specimen)測量為較佳3 %或更低、更佳為2.5 %或更低、又更佳為2 %或更低、又更佳為1.7 %或更低、又更佳為1.5 %或更低、又更佳為0.5至1.5 %之霧度(haze)。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
於本揭露內容中,具體而言,具有3 mm之厚度的射出試樣及具有0.15 mm之厚度的擠出試樣之霧度係根據ASTM D1003使用霧度計(haze meter)(HM-150,MURAKAMI Co.)測量。當霧度值降低時,透明度提高。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具有根據ASTM D2457使用具有3 mm之厚度的射出試樣以45°測量為較佳122或更高、更佳為130或更高、又更佳為140或更高、又更佳為145或更高、又更佳為145至160之光澤(gloss)。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具有根據ASTM D2457使用具有0.15 mm之厚度的擠出試樣以60°測量為較佳120或更高、更佳為130或更高、又更佳為135或更高、又更佳為135至155之光澤。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具有根據ASTM D256使用1/4"厚之試樣於室溫測量為較佳10 kgf·cm/cm或更高、更佳為12 kgf·cm/cm或更高、又更佳為14 kgf·cm/cm或更高、又更佳為16 kgf·cm/cm或更高、又更佳為16至20 kgf·cm/cm之艾氏衝擊強度(Izod impact strength)。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
根據SAE J1960,將試樣置於加速耐候試驗機(accelerated weathering tester)(Weather-O-Meter,Ci4000,ATLAS Co.,氙弧燈(xenon arc lamp),石英(內部)/S.Boro(外部)濾波器(filter),於340 nm輻射照度(irradiance)為0.55W/m 2)中3,000小時之後,當使用色差計(color difference meter)測量變色程度(degree of discoloration)、以及藉由以下方程式7計算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E)時,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具有較佳為2.7或更低、更佳為2.5或更低、又更佳為2.3或更低、又更佳為0.1至2.3之耐候性(△E)。在此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
以下△E為在加速耐候試驗之前及之後藉由CIE LAB色座標系統(CIE LAB color coordinate system)所測量之試樣的L、a、及b值之算術平均值。當△E之值趨近零時,耐候性提高。 [方程式7]
於方程式7中,L'、a'、及b'分別表示根據SAE J1960使試樣靜置3,000小時之後使用CIE LAB色座標系統所測量之L、a、及b值。L 0、a 0、及b 0分別表示試樣靜置之前使用CIE LAB色座標系統所測量之L、a、及b值。
例如,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包含選自由潤滑劑(lubricant)、抗氧化劑、及UV吸收劑(UV absorber)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
例如,潤滑劑可包含選自由伸乙基雙硬脂醯胺(ethylene bis stearamide)、氧化聚乙烯蠟(oxidized polyethylene wax)、硬脂酸鎂(magnesium stearate)、硬脂醯胺鈣(calcium stearamide)、及硬脂酸(stearic acid)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於此情況,可改善耐熱性(heat resistance)及流動性。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A)及非接枝共聚物(B)為基準計,潤滑劑可以0.01至3重量份、較佳為0.05至2重量份之量包含。
例如,抗氧化劑可包含酚抗氧化劑(phenolic antioxidant)、磷抗氧化劑(phosphorus antioxidant)、或其混合物,較佳為酚抗氧化劑。於此情況,可防止擠出程序(extrusion process)期間因熱造成的氧化,以及機械性質及耐熱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A)及非接枝共聚物(B)為基準計,抗氧化劑可以0.01至3重量份、較佳為0.05至2重量份之量包含。在該範圍內,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以及可改善耐熱性。
例如,UV吸收劑可包含選自由三𠯤系(triazine-based)UV吸收劑、二苯基酮系(benzophenone-based)UV吸收劑、苯并***系(benzotriazole-based)UV吸收劑、苯甲酸酯系(benzoate-based)UV吸收劑、及氰基丙烯酸酯系(cyanoacrylate-based)UV吸收劑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者,但不限於此。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A)及非接枝共聚物(B)為基準計,UV吸收劑可以0.01至3重量份、較佳為0.05至2重量份之量包含。於此情況,物理性質平衡可為優異的,以及可改善耐光性(light resistance)。
例如,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包含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或多種添加劑:阻燃劑、阻燃助劑(flame retardant aid)、螢光增亮劑(fluorescent brightening agent)、抗靜電劑、鏈增長劑(chain extender)、脫離劑(release agent)、顏料、染料、抗菌劑、處理助劑(processing aid)、金屬去活化劑(metal deactivator)、煙霧抑制劑(smoke inhibitor)、無機填料、玻璃纖維(glass fiber)、抗摩擦劑(anti-friction agent)、及防磨劑(anti-wear agent)。
例如,以總共10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A)及非接枝共聚物(B)為基準計,各添加劑可以0.01至5重量份、較佳為0.1至3重量份、更佳為0.1至1重量份之量包含。於此情況,可改善物理性質,以及藉由降低製造成本可改善經濟效益。
下文茲說明製備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的方法以及含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模製物件。於描述製備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及包含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模製物件時,包含上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所有內容。 製備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
製備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包含以180至300℃及80至400 rpm捏合(kneading)及擠出(extruding)下列者之步驟: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其中,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於此情況,透明度、光澤、及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聚合物種子之厚度(nm),而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橡膠核之厚度(nm)。
於捏合及擠出之步驟中,可包含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之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更佳的,可包含包括下列者之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且包含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橡膠核,以及圍繞橡膠核且包含65至80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4至25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的接枝殼。於此情況,耐衝擊性可為優異的,以及可大幅改善透明度及光澤。
例如,捏合及擠出可使用單螺桿擠出機(single-screw extruder)、雙螺桿擠出機(twin-screw extruder)、或班布里混合機(Banbury mixer)進行。於此情況,由於組成物均勻地分散,相容性可為優異的。
例如,捏合及擠出可於180至300℃、較佳為190至280℃、更佳為200至260℃之桶溫(barrel temperature)進行。於此情況,每單位時間之生產量(throughput per unit time)可為適當的,且可充分進行熔融捏合(melt-kneading)。此外,可防止樹脂組分熱分解(thermal decomposition)。
例如,捏合及擠出可以80至400 rpm、較佳為100至300 rpm、更佳為150至250 rpm之螺桿旋轉速率(screw rotation rate)進行。於此情況,因適當的每單位時間之生產量緣故,程序效率(process efficiency)可為優異的。
例如,透過擠出(extrusion)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使用造粒機(pelletizer)製成小丸(pellet)。
此外,樹脂組成物可透過模製程序(molding process),諸如吹塑程序(blow process)及射出程序(injection process),製成用於各種工業領域之模製物件。 模製物件
例如,本發明之模製物件(molded article)可包含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於此情況,模製物件可具有優異的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因而可應用於需要透明度之高品質產品。
例如,模製物件可為射出模製物件(injection-molded article)、膜(film)或薄片(sheet)。於此情況,藉由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可提供超出市場所需水準之耐衝擊性、透明度、耐候性、及光澤。
模製物件可為汽車內裝材料、汽車外部材料、建築材料、家電、或醫療部件。於此情況,可提供市場所需之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
製備模製物件之方法較佳包含藉由以180至300℃及80至400 rpm捏合及擠出下列者以製備小丸(pellet)之步驟: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以及,使用射出機(injection machine)或擠出機(extruder)射出(injecting)或擠出(extruding)所製備之小丸的步驟,其中,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於此情況,模製物件可具有優異的透明度、光澤、耐候性、及耐衝擊性,因而可應用於需要透明度之高品質產品。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聚合物種子之平均半徑(nm),而r2為從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橡膠核的平均半徑(nm)。
下文茲參照以下較佳實例更詳細描述本發明。然而,該等實例僅供說明目的,不應被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及精神。此外,熟習本領域之人士瞭解可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之情況下進行各種變化及修改,且此等變化及修改亦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 [實施例]
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材料如下。 *接枝共聚物(A):接枝共聚物(A)係於以下實施例1至10及比較例1至10中製備。 *SAMMA共聚物(B-1):包含71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22重量%之苯乙烯、及7重量%之丙烯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非接枝共聚物 *SAN共聚物(B-2):苯乙烯-丙烯腈非接枝共聚物(苯乙烯:73重量%,丙烯腈:27重量%) *接枝共聚物(C):包含包括85重量%之丙烯酸丁酯及15重量%之苯乙烯且具有90 mm之平均粒徑的橡膠核以及圍繞橡膠核且包含72重量%之苯乙烯、20重量%之丙烯腈、及8重量%之丙烯酸丁酯的接枝殼之接枝共聚物(橡膠核:45重量%以及接枝殼:55重量%) *潤滑劑:SUNLUBE EBS (SEONGU Co.) *抗氧化劑:Songnox 1076 (SONGWON Co.)及Irgafos 168 (BASF Co.) *UV吸收劑:Tinuvin 770 (BASF Co.)、Tinuvin P (BASF Co.) 實施例1
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A)係藉由包含下列者而製備:60重量%之丙烯酸丁酯(butyl acrylate)(下文稱為「BA」)及40重量%之苯乙烯(styrene)(下文稱為「SM」),作為聚合物種子(polymer seed);87重量%之BA及13重量%之SM,作為橡膠核(rubber core);以及72重量%之SM、20重量%之丙烯腈(acrylonitrile)(下文稱為「AN」)、及8重量%之BA,作為接枝殼(graft shell)。此時,接枝共聚物(A)包含20重量%之聚合物種子、40重量%之橡膠核、及40重量%之接枝殼。
將50重量份之所製備之接枝共聚物(A)、50重量份之SAMMA共聚物(B-1)、1重量份之潤滑劑、1重量份之抗氧化劑、及0.6重量份之UV安定劑(UV stabilizer)混合,然後以220℃及200 rpm捏合及擠出以製備小丸。以220℃之模製溫度射出(inject)所製備之小丸以獲得用於測量物理性質之射出試樣(injection specimen)。此外,所製備之小丸係使用單螺桿膜擠出機(single-screw film extruder)以220℃及200 rpm擠出以獲得用於測量物理性質之擠出試樣(extrusion specimen)。 實施例2至4以及實施例7至10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製程,但使用根據下表1及2所顯示之組分及含量聚合之接枝共聚物(A)代替實施例1之接枝共聚物(A)。 實施例5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製程,但使用3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A)及20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C)代替50重量份之實施例1中所製備之接枝共聚物(A)。 實施例6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製程,但使用35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A)及15重量份之接枝共聚物(C)代替50重量份之實施例1中所製備之接枝共聚物(A)。 比較例1至9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製程,但使用根據下表3及4所顯示之組分及含量聚合之接枝共聚物(A)代替實施例1之接枝共聚物(A)。 比較例10
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製程,但使用SAN共聚物(B-2)代替實施例1之SAMMA共聚物(B-1)。 比較例11
射出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LG Chemical Co., TR557)以獲得用於測量物理性質之射出試樣。 [測試例]
藉由下列方法測量實施例1至10及比較例1至11中所製備之小丸及試樣的性質,結果係顯示於下表1至4。 *接枝共聚物(A)之種子、核、及殼的折射率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的折射率係藉由以下方程式3計算。 [方程式3] RI = Σ Wti *RIi Wti = 共聚物中各組分之重量分率(%) RIi = 共聚物之各組分之聚合物的折射率 *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之平均粒徑(nm):於聚合物種子、橡膠核、及接枝殼各者之製備完成之後,獲得其樣本,以及藉由動態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測量樣本之平均粒徑(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具體而言,平均粒徑係使用Nicomp 380粒度分析儀(製造商:PSS)以高斯模式(Gaussian mode)測量為強度值(intensity value)。作為一具體測量實例,藉由以蒸餾水將0.1 g之乳膠(總固體含量:35至50 wt%)稀釋1,000至5,000倍而製備樣本。然後,樣本之平均粒徑係使用流量槽以自動稀釋方式且以動態光散射/強度300 kHz/強度-重量高斯分析(dynamic light scattering/intensity 300 kHz/intensity-weight Gaussian analysis)之測量模式測量。此時,設定值如下:溫度:23℃;測量波長:632.8 nm。 供參,r1為將種子之平均粒徑除以一半所得之值,而r2為將包含種子之核的平均粒徑除以一半所得之值。 *艾氏衝擊強度(Izod impact strength)(IMP;kgf·cm/cm):艾氏衝擊強度係根據ASTM D256使用1/4"厚之射出試樣於室溫(20 ± 5℃)測量。 *霧度(Haze)(%):3 mm厚之射出試樣及0.15 mm厚之擠出試樣的霧度值係根據ASTM D1003測量。當霧度降低時,透明度提高。 *射出試樣之光澤(Gloss):光澤係根據ASTM D2457使用具有3 mm之厚度的射出試樣以45°測量。 *擠出試樣之光澤:光澤係根據ASTM D2457使用具有0.15 mm之厚度的擠出試樣以60°測量。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將30 g之丙酮添加至0.5 g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小丸,使用搖動器(SKC-6075,Lab Companion Co.)以210 rpm及室溫進行攪拌12小時,以及使用離心機(Supra R30,Hanil Science Co.)以18,000 rpm及0℃進行離心3小時以分離不溶於丙酮之凝膠及可溶於丙酮之溶膠。然後,凝膠及溶膠係使用強制對流烘箱(OF-12GW,Lab Companion Co.)經由在85℃之強制循環12小時而乾燥,而凝膠及溶膠之折射率係根據ASTM D542使用阿貝折射計(Abbe refractometer)於室溫(20 ± 5℃)測量。然後,計算折射率之差。 *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E):根據SAE J1960,將試樣置於加速耐候試驗機(Weather-O-Meter,Ci4000,ATLAS Co.,氙弧燈,石英(內部)/S.Boro(外部)濾波器,於340 nm輻射照度為0.55W/m 2)中3,000小時之後,使用色差計測量變色程度,以及藉由以下方程式7計算耐候性(△E)。以下△E為在加速耐候試驗之前及之後藉由CIE LAB色座標系統所測量之試樣的L、a、及b值之算術平均值。當△E之值趨近零時,耐候性提高。 [方程式7] 於方程式7中,L'、a'、及b'分別表示根據SAE J1960使試樣靜置3,000小時之後使用CIE LAB色座標系統所測量之L、a、及b值。L 0、a 0、及b 0分別表示試樣靜置之前使用CIE LAB色座標系統所測量之L、a、及b值。
如表1至4中所示,相較於比較例1至11,根據本發明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實施例1至10)具有優異的衝擊強度、霧度、耐候性、及光澤。
特別是,包含接枝共聚物(C)之實施例5及6展現優異的衝擊強度、霧度、光澤、及耐候性。
另一方面,於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的組成比係在本發明範圍外之比較例1及2的情況中,種子與SAMMA共聚物(B-1)之間的折射率差以及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大。結果,於射出試樣及擠出試樣二者中,霧度、光澤、及耐候性均不良。特別是,於比較例1之情況中,衝擊強度亦降低。
此外,於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的組成比係在本發明範圍外之比較例3及4的情況中,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與接枝殼之間的折射率差及/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大。結果,於射出試樣及擠出試樣二者中,霧度、光澤、及耐候性均不良。特別是,於比較例4之情況中,衝擊強度亦不良。
此外,於接枝共聚物(A)之接枝殼的組成比係在本發明範圍外之比較例5及6的情況中,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及/或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與接枝殼之間的折射率差大。結果,於射出試樣及擠出試樣二者中,霧度、光澤、及耐候性均不良。
此外,於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的2*r2及r2-r1係超出本發明範圍之比較例7的情況中,於射出試樣及擠出試樣中,霧度及/或光澤不良。
此外,於接枝共聚物(A)之橡膠核的2*r2及r2-r1係低於本發明之範圍的比較例8之情況中,衝擊強度大幅降低。
此外,於如傳統技術之僅有丙烯酸丁酯包含於種子及核中且苯乙烯及丙烯腈包含於殼中之比較例9的情況中,接枝共聚物(A)之核及殼之間的折射率差、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與SAMMA共聚物(B-1)之間的折射率差、以及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溶膠與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大。結果,於射出試樣及擠出試樣二者中,霧度及光澤均不良。
此外,於使用SAN共聚物(B-2)代替SAMMA共聚物(B-1)之比較例10的情況中,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與SAN共聚物(B-2)之間的折射率差大。結果,於射出試樣及擠出試樣二者中,霧度及光澤均不良,且耐候性極不良。
此外,於包含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之比較例11的情況中,耐候性極不良。
結論是,根據本發明,當將構成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核、及殼的組合比調整在預定範圍內時,核與殼之間的折射率差以及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與非接枝共聚物(B)之間的折射率差降低,耐衝擊性、透明度、及光澤可為優異的。

Claims (15)

  1. 一種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 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種子(seed)、圍繞該種子之橡膠核(rubber core)、及圍繞該橡膠核之接枝殼(graft shell);以及 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aromatic vinyl compound)、及氰乙烯化合物(vinyl cyanide compound), 其中,該接枝共聚物(A)滿足以下方程式1; 當將丙酮添加至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且進行攪拌及離心以使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分離成溶膠(sol)及凝膠(gel)時,該溶膠與該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06或更低; 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injection specimen)測量為10%或更低之霧度(haze);以及 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使用1/4"厚之試樣於室溫測量為10 kgf·cm/cm或更高之艾氏衝擊強度(Izod impact strength):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其中,於方程式1中,r2為從該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該核的厚度(nm)。
  2. 一種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 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該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該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 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 其中,該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其中,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該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該種子的厚度(nm),而r2為從該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該核的厚度(nm)。
  3.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於該接枝共聚物(A)中,該橡膠核與該殼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93或更低。
  4.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接枝共聚物(A)之聚合物種子與該非接枝共聚物(B)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15或更低。
  5.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以總共100重量%之該接枝共聚物(A)為基準計,該接枝共聚物(A)包含5至35重量%之該聚合物種子、25至55重量%之該橡膠核、及25至55重量%之該接枝殼。
  6.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非接枝共聚物(B)包含55至85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酯、10至3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1至2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
  7.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包含10至90重量%之該接枝共聚物(A)以及10至90重量%之該非接枝共聚物(B)。
  8.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含有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之橡膠核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
  9. 如請求項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當將丙酮添加至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且進行攪拌及離心以使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分離成溶膠及凝膠時,該溶膠與該凝膠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06或更低。
  10. 如請求項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根據ASTM D1003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測量為10%或更低之霧度。
  11. 如請求項1或2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根據ASTM D2457使用3 mm厚之射出試樣以45°測量為122或更高之光澤(gloss)。
  12. 如請求項1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根據ASTM D256使用1/4"厚之試樣於室溫測量為10 kgf·cm/cm或更高之艾氏衝擊強度。
  13. 一種製備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方法,其包含以180至300℃及80至400 rpm捏合(kneading)及擠出(extruding)下列者: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其包含藉由聚合45至72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28至55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種子、形成以圍繞該種子且係藉由聚合78至91重量%之丙烯酸烷酯及9至2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所獲得之橡膠核、以及形成以圍繞該橡膠核且係藉由聚合65至82重量%之芳族乙烯基化合物、12至30重量%之氰乙烯化合物、及3至15重量%之丙烯酸烷酯所獲得之接枝殼;以及非接枝共聚物(B),其包含(甲基)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乙烯化合物, 其中,該接枝共聚物(A)同時滿足以下方程式1及2: [方程式1] 180 ≤ 2*r2 ≤ 300 [方程式2] 25 ≤ r2-r1 ≤ 45, 其中,於方程式1及2中,r1為從該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該種子的厚度(nm),而r2為從該接枝共聚物之中心至該核的厚度(nm)。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於該捏合及擠出中,包含含有具平均粒徑為50至150 nm之橡膠核的丙烯酸烷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氰乙烯化合物接枝共聚物(C)。
  15. 一種模製物件(molded article),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
TW112121600A 2022-06-15 2023-06-09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TW202402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72522A KR20230172109A (ko) 2022-06-15 2022-06-15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10-2022-0072522 2022-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2851A true TW202402851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02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1600A TW202402851A (zh) 2022-06-15 2023-06-09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32163A1 (zh)
KR (1) KR20230172109A (zh)
CN (1) CN117616083A (zh)
TW (1) TW202402851A (zh)
WO (1) WO20232439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4631A (en) * 1974-02-01 1976-03-16 Stauffer Chemical Company Acrylate-styrene-acrylonitril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0708986B1 (ko) 2005-05-16 2007-04-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층구조의 그라프트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33578B1 (ko) * 2010-12-29 2013-11-27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내후성이 우수한 다층구조 충격보강제,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2179358B1 (ko) * 2013-04-18 2020-11-18 이네오스 스티롤루션 그룹 게엠베하 아크릴로니트릴, 스티렌 및 부타디엔에 기초한 열가소성 성형 재료
KR101692106B1 (ko) * 2014-06-12 2017-0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코어-쉘 구조의 아크릴계 충격보강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아크릴계 수지 조성물
KR20220020200A (ko) * 2020-08-11 2022-0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투명 열가소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20072522A (ko) 2020-11-25 2022-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임펠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6083A (zh) 2024-02-27
EP4332163A1 (en) 2024-03-06
WO2023243910A1 (ko) 2023-12-21
KR20230172109A (ko)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1912B (zh) 热塑性接枝共聚物树脂、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13166521B (zh) 包含(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CN111542555B (zh) 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接枝共聚物和包含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
US11384189B2 (en) Graft copolymer, an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thermoplastic resin molded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21521311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US20220403153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KR20220020200A (ko) 투명 열가소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20005964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6476128B1 (en) Low-gloss blends containing poly(meth)acrylate rubber-based graft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reof
KR102653406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202128800A (zh) 丙烯酸烷酯化合物- 氰乙烯化合物- 芳族乙烯基化合物接枝共聚物, 彼之製法, 及含彼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
KR20210087171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CN114641530B (zh) 透明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44570A (ko) 그라프트 공중합체 분말의 제조방법
TW202402851A (zh)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模製物件
KR101916536B1 (ko) 저광 특성, 내후성 및 기계적 물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압출 물품
EP4339244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molded product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16348550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使用其制造的成型制品
TW202407032A (zh)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彼之製備方法及使用彼製造之膜製物件
KR20230057940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EP4194505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molded product manufactured therefrom
KR20230057941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20230057942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EP4194507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molded article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16529312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使用其制造的模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