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1804A -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1804A
TW202401804A TW112111041A TW112111041A TW202401804A TW 202401804 A TW202401804 A TW 202401804A TW 112111041 A TW112111041 A TW 112111041A TW 112111041 A TW112111041 A TW 112111041A TW 202401804 A TW202401804 A TW 2024018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mage sensor
light
protective layer
no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1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51107B (zh
Inventor
葉劍蟬
郭盈志
林蔚峰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1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1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110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影像感測器,其包含一光感測層,用於接收一波長範圍的一入射光,偵測該入射光,並且產生代表該入射光之一光信號,其中該光感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一重新分配層(RDL),其安置於該光感測層之該第一表面上,該重新分配層包含用於接收代表該光信號之一電信號之複數個導電軌跡;及一保護層,其安置於該重新分配層之上並相對於該光感測層,該保護層經組態以反射通過該光感測層及該重新分配層的入射光,並且將一反射光導向該光感測層的該第二表面而離開該第二表面,其中該保護層對於該波長範圍的光係不透明且具有反射性的。

Description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影像感測器,且特定而言係關於減少或消除由光反射所導致的鬼影(ghost image)之影像感測器。
具有可見光及近紅外光(NIR)能力影像感測器已被使用於廣泛地用於數位靜態相機、蜂巢式電話、安全相機以及醫療、汽車及其他應用中。影像感測器包含具有光敏元件(例如,光電二極體)之一像素陣列,該等光敏元件吸收入射影像光之一部分且在吸收影像光之後旋即產生影像電荷。這種感測器可操作於雙模式下,其允許它們能在白天(可見光譜應用)及夜間視覺(紅外線應用)發揮雙重功能。此種併入的紅外線能力係藉由擴張感測器的光譜光靈敏度至大約1050nm(適應於750-1400nm的近紅外光範圍)的一些工藝水準來增強的發展及實施而變得可能。
此種雙模能力之一項缺點係為在近紅外光範圍中之新靈敏度已經導致被建構之紅外線鬼影。在某些情況下,紅外線輻射可被譬如藉由影像感測器之重新分配層(RDL)反射,然後被影像感測器偵測。這產生進入影像感測器之雜訊,因此減少影像感測器之靈敏度。
用於製造影像感測器之技術一直繼續快速地進展。對較高解析度及較低功率消耗之需求已促進了此等裝置之進一步小型化及整合。隨著對影像感測器之需求不斷升高,影像感測器中之像素單元之高包裝密度與隔離以及低雜訊效能已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為解決影像感測器偵測到因反射產生的鬼影造成雜訊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的感測器元件。本發明在主要改善疊層結構,藉由不透明的保護層,降低重新分配層(RDL)反射造成,進而降低影像感測器偵測到的鬼影,可使製程簡單化,並且減少多層疊層的應力問題,進而降低元件失效的風險。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一種影像感測器包含一光感測層,用於接收一波長範圍的一入射光,偵測該入射光,並且產生代表該入射光之一光信號,其中該光感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一重新分配層(RDL),其安置於該光感測層之該第一表面上,該重新分配層包含用於接收代表該光信號之一電信號之複數個導電軌跡;及一保護層,其安置於該重新分配層之上並相對於該光感測層,該保護層經組態以反射通過該光感測層及該重新分配層的入射光,並且將一反射光導向該光感測層的該第二表面而離開該第二表面,其中該保護層對於該波長範圍的光係不透明的。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一種用於製造一影像感測器之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基板;形成一光感測層於該基板上,其用於接收一波長範圍之光信號,其中該光感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形成一重新分配層於該光感測層之該第一表面上,其中該重新分配層包含用於接收代表該光信號之一電信號之複數個導電軌跡;及形成一保護層於該重新分配層之上並相對於該光感測層,該保護層經組態以反射通過該光感測層及該重新分配層的入射光,並且將一反射光導向該光感測層的該第二表面而離開該第二表面,其中該保護層對於該波長範圍的光係不透明且具有反射性的。
在以下說明中,陳述眾多特定細節以提供對實施例之一透徹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本文中所闡述之技術可在不具有該等特定細節中之一或多者之情況下實踐或者可利用其他方法、組件、材料等來實踐。在其他例處項中,未詳細展示或闡述眾所周知之結構、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某些態樣模糊。
在本說明書通篇中對「一項實例」或「一項實施例」之提及意指結合該實例所闡述之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含於本發明之至少一項實例中。因此,在本說明書通篇之各個位置出現之片語「在一項實例中」或「在一項實施例中」未必全部指代同一實例及實施例。此外,在一或多項實例及實施例中可以任何適合方式組合該等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
可在本文中為易於說明而使用諸如「底下」、「下面」、「下部」、「下方」、「上面」、「上部」及諸如此類空間相對術語來闡述圖中所圖解說明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些)元件或特徵之關係 將理解,除了圖中繪示之定向外,該等空間相對術語亦意欲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時之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翻轉各圖中之裝置,則闡述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下面」或「底下」或「下方」之元件彼時將定向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上面」。因此,例示性術語「下面」及「下方」可涵蓋上面及下面之一定向兩者。裝置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以其他定向)且各別地解釋本文中所使用之空間相關描述語。另外,亦將理解,當將一層稱為介於兩個層「之間」時,其可係兩個層之間僅有之層,或亦可存在一或多個介入層。
遍及本說明書,使用數個術語。此等術語將呈現其在其所來自之此項技術中之普通含義,除非本文中另外具體定義或其使用之內容脈絡將另外清晰地暗示。應注意,在本文件中,化學元素名稱與其符號可互換使用(例如,Si與矽);然而,其兩者具有相同含義。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1的橫截面圖。如圖1所示,影像感測器1可為多層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1可包含一光感測層12、彩色濾光片14、透鏡16、一隔絕層18、一重新分配層(redistribution layer; RDL)20、一保護層22及電接點24。
參見圖1,影像感測器1中可包含一光感測層12,其可包含感光元件(例如,光偵測器)。光感測層12可以接收並且偵測入射至表面121包含一特定波長的入射光之光信號。一些實施例中,光感測層12可偵測可見光、紅外光(IR)或近紅外光(NIR)等。光感測層12可用於接收波長在400n至1000nm之光。光感測層12可依據所偵測到之入射光來產生代表所偵測到之光屬性(例如偵測光之強度)之電信號並輸出電信號。光感測層12可具有一表面121(亦稱為第二表面)及相對於表面121之表面122(亦稱為第一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重新分配層(RDL)20安置於光感測層12之表面122上。重新分配層20可具有一表面201及相對於表面201之表面202。
在某些實施例中,重新分配層20是經圖案化的導電層,包含有軌跡。重新分配層20可包含經圖案化的導電金屬層,其材料可包含例如金(Au)、銀(Ag)、銅(Cu)、鎳(Ni)、鈀(Pd)、焊料合金或其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重新分配層20可用於視需要傳導電信號,例如由光感測層12產生之電信號經重新分配層20與電接點24電通信,並且可以經電接點24與外部的電子元件電通信。
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1可進一步包含一隔絕(isolation)層18,安置於光感測層12與重新分配層20之間。隔絕層18可形成在光感測層12的表面122,並且與重新分配層20接觸。在某些實施例中,隔絕層18係可透光的。
一保護層22可形成於光感測層12之表面122之一側上。保護層22可形成於隔絕層18上,並且與隔絕層18相接觸。保護層22可形成於重新分配層20上,並且相對於光感測層12。保護層22可安置於重新分配層20之表面202之上,以保護導電軌跡免於受外部環境干擾,例如免於水氣、電氣的干擾。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形成於重新分配層20內,亦即導電軌跡之間。保護層22可以側面地包覆重新分配層20,以保護導電軌跡免於導電軌跡的開路或短路。
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為一鈍化層。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以是絕緣的,其可包含高分子聚化物。保護層22可包含黑色防焊膜(black solder mask film; BSMF)。保護層22具有小於或等於3微米(um)之一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對於波長在400nm至1000nm之光的穿透率小於1%。較佳地,保護層22對於波長在400nm至1000nm之光的穿透率小於0.5%。更進一步地,較佳地,保護層22對於波長在400nm至1000nm之光的穿透率小於0.3%。
保護層22對於特定波長範圍的光係實質上不透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具有反射性的。具有特定波長的入射光入射至光感測層12的表面121,通過重新分配層20,入射至保護層22,經保護層22反射,反射光通過重新分配層20,導向朝光感測層12的表面121的方向,離開影像感測器1。
在部分實施例中,保護層22對於特定波長範圍的光係實質上不透明的,並且具有低反射性的,並且可吸收特定波長範圍的光。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對於波長在400nm至1000nm之光的反射率小於5%,較佳地,保護層22對於波長在400nm至1000nm之光的反射率小於3%。具有特定波長的光,經光感測層12與重新分配層20入射到保護層22,及/或由外部環境入射至保護層22的入射光,可以被保護層22所吸收。
入射光經光感測層12入射至RDL層及/或保護層22可能反射回光感測層12,將會產生因反射造成的鬼影。對於特定波長範圍的光實質上不透明並且具有低反射率的保護層,將有效地減少因反射造成的鬼影。
在影像感測器1另一方向入射光31(例如環境光)由外部入射朝向影像感測器1之入射光31可被保護層22反射成為反射光32離開影像感測器1。
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對於特定波長的光是實質上不透明的,並且具有部分吸收部分反射的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為一紅外光吸收層或紅外光反射層。
保護層22可以是絕緣材料。在一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以是有機高分子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以包含有機材料、阻焊掩模、聚醯亞胺(PI)、環氧樹脂、一或多種模制原料、硼磷矽酸鹽玻璃(BPSG)、氧化矽、氮化矽、氧氮化矽、其任何組合等。模制原料的實例可以包含但不限於包含分散在其中的填料的環氧樹脂。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以包含如矽、陶瓷等無機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包含與隔絕層18相同或類似之材料。
一或多個電接點24可形成於重新分配層20的表面202上,並穿透保護層22以與重新分配層20電接觸。參照圖1,電接點24可以是導電焊料凸塊之型式。也就是說,電接點24可以是一種導電輸入/輸出(I/O)焊墊。電接點24可形成於保護層22中與重新分配層20相接觸,並在外部元件與重新分配層20之間提供電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接點24可被保護層22部分地側向覆蓋。重新分配層20係一圖案化之金屬層之線路,其可將從影像感測器1內部之各種位置藉由電接點24之電連接至外部而為其供能。
光感測層12可具有一側表面12s,其可以與隔絕層18之一側表面18s對齊。保護層22可具有一側表面22s,其可以與隔絕層18之側表面18s對齊。在某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之側表面22s可對齊光感測層12之側表面12s。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之側表面22s可與光感測層12之側表面12s共平面。在另一實施例中,光感測層12之側表面12s、隔絕層18之側表面18s及保護層22之側表面22s可以共平面。
彩色濾光片14可包含配置成各種圖案,形成於光感測層12的表面121之側。在一些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14可配置為一陣列。例如拜耳(Bayer)圖案之RGB(紅色、綠色及藍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14可包含全色濾光片,亦即,清晰的濾光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鏡16可配置於彩色濾光片14上,並且相對於光感測層12。彩色濾光片14可安置於像素透鏡16與光感測層12之間。每一透鏡16可形成於各別彩色濾光片14上,以引導入射光穿過各別彩色濾光片14而達到光感測層12。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鏡16可以是一種微透鏡或像素透鏡。對應於彩色濾光片14,透鏡16可配置為一陣列。如圖1所示,入射光28經由窗孔26中之透鏡16及濾光片14進入影像感測器1之光感測層12,並由光感測層12所感測。
在當前實施的態樣中,入射光31(例如,紅外光或近紅外光)可經由影像感測器1之背面(亦即,相對於彩色濾光片14所在側之另一側)進入影像感測器1。其可能穿過保護層22、重新分配層20及隔絕層18而進入光感測層12,進而產生重新分配層20之鬼影。
然而,本案所提供的影像感測器1,安置於其背側(或底側)之保護層22對於紅外光或近紅外光可具有反射性。因此,由背側所入射的入射光31(例如,紅外光、近紅外光或其他可造成鬼影之特定波長範圍之光)會被保護層22所反射而成為反射光32,進而避免光穿入影像感測器1中。如此一來,背側的入射光31無法導致鬼影。
根據本發明,保護層22可具有保護導電軌跡(例如重新分配層20)使其不被外在環境干擾,並且可具有反射及/或吸收不被期望光。具有至少這兩項功能的保護層22使得影像感測1器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層結構,製造程序得以簡化,並且可以避免多層膜引起的應力問題,例如元件在製造過程中,或者操作過程中因熱應力造成的翹曲或形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保護層22之材質與隔絕層18的材質可以是實質上相同的。在部分實施例中,保護層22的熱膨脹係數(CTE)與隔絕層18的熱膨脹係數可以是接近的,或實質上相同的,俾使影像感測器製造過程及/或操作過程中的形變或翹曲得以降低。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1的底視圖。圖2繪示了圖1中之影像感測器1之底視圖,即具有電接點24之一側的上視圖。參照圖2,影像感測器1包含安置於保護層22上之複數個電接點24。關於保護層22及電接點24之詳細說明請見圖1相關段落。
電接點24可配置為一陣列,其可具有一或多行或者一或多列。如圖2所示,電接點24之陣列可具有十行。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接點24之陣列可具有少於或多於十行。電接點24之陣列可具有七列。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接點24之陣列可具有少於或多於七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行可具有相同或不同數量之電接點24。舉例來說,一行可以有1、2、3、4、5、6或7個電接點24。每一列可具有相同或不同數量之電接點24。舉例來說,一行可以有1、2、3、4、5、6、7、8、9或10個電接點24。在某些實施例中,由於保護層22為不透明的,影像感測器1的方向性可能無法確認。不對稱的電接點24之陣列可以用來確認影像感測器1之方向性,進而提高後續製程中之生產良率。
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2的橫截面圖。參見圖3,影像感測器2之各種元件相同於圖1及2說明於上之影像感測器1之對應元件。這些類似元件係由類似參考數字表示。這些類似元件之詳細說明將不會被重複。與圖1之影像感測器1相較,影像感測器2包含了一背側金屬隔柵(back side metal grid; BSMG)層40。
參照圖3,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安置於光感測層12之一側,相對於重新分配層20。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安置於光感測層12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緊鄰彩色濾光片14安置。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安置於光感測層12之間。也就是說,入射光28穿過透鏡16及彩色濾光片14後,經由背側金屬隔柵層40之空隙穿透而由光感測層12所接收。
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包含複數條豎直線及與之彼此垂直相交之複數條水平線(俯視而言)。因此,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包含複數個空隙,其由相互垂直的豎直線及水平線所定義。在某些實施例中,背側金屬隔柵層40之各個空隙與各個彩色濾光片14相對應。也就是說,背側金屬隔柵層40之空隙可與彩色濾光片14對齊。
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以是多種類型之金屬而製造以反射光。舉例而言,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可由鋁(Al)、銅(Cu)、鎢(W)或其他金屬而製造。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側金屬隔柵層40之豎直線及水平線可具有約0.1微米至0.3微米之一寬度。
入射於影像感測器2之入射光28可由重新分配層20或保護層22反射,而進一步在光感測層12中經背側金屬隔柵層40反射而成為反射光38。反射光38可在各層之間之任意介面處再次反射並以被一鄰近像素收集而結束。具有背側金屬隔柵層40之影像感測器2可以改善影像感測器中反射問題。藉由光路徑消耗光強度而使得反射光38降低鬼影問題。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3的底視圖。參見圖4,影像感測器3之各種元件相同於圖1及2說明於上之影像感測器1之對應元件。這些類似元件係由類似參考數字表示。這些類似元件之詳細說明將不會被重複。影像感測器3可包含安置於保護層22上之複數個電接點24。
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可經圖案化而形成在第一位置的凹口(recess)22a及在第二位置的一或多個凹口22b,其中凹口22a及/或一或多個凹口22b可用於指示影像感測器的定向(orientation)。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可形成於對應影像感測器3之元件作用區之一位置,凹口22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的元件作用區之角隅位置。
圖5係圖4沿A-A線切割的截面圖。保護層22經圖案化使在接近中間位置形成凹口22a露出重新分配層20之一露出部分205。由於蝕刻劑對於包含有導電材料(例如金屬)的重新分配層20及保護層22有不同的蝕刻速度,使得凹口22a深度可能不同。蝕刻劑對於保護層22的蝕刻可能停止在保護層22中,或可能停止在保護層22與隔絕層18之間的界面處,又或可能停止在隔絕層18。在部分實施例中,凹口22a可露出部分的隔絕層18。鑑於露出部分205經過蝕刻劑作用,露出部分205之厚度可能會小於重新分配層20之其他導電軌跡的厚度。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於所使用的蝕刻劑對導電材料之選擇性,露出部分205可以具有與重新分配層20之其他導電軌跡實質上相同的厚度。
在部分實施例中,保護層22對於可見光是實質上不透明的,而重新分配層20對於可見光是可反射的,因此從電接點24方向觀看凹口22a時可以看到重新分配層20的露出部分205之反光,並且藉由露出部分205判定影像感測器3的定向。
對於特定波長(例如可見光)不透明的保護層22,不僅可以將具有導電軌跡的重新分配層20與環境(例如水氣)的干擾隔離,並且使影像感測器免於不受歡迎的光干擾,例如。在已知的元件結構中,使重新分配層隔絕水氣的保護層與隔絕環境光的遮光層是不同的層。相反地,在本發明中,保護層22具有隔絕水氣的功能及具有遮光的功能,可以減少疊層的程序,可以減少形成凹口的蝕刻的複雜度,並且進一步減少因為應力造成的翹曲及形變,進而降低元件失效的風險。
在部分實施例中,凹口22a之寬度可與重新分配層20之露出部分205之寬度實質上相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之寬度可大於重新分配層20之露出部分205之寬度。
凹口22a可位於影像感測器3之一元件作用區中。在部分實施例中,凹口22a可實質上位於或接近影像感測器3之中間位置。
參考圖4,凹口22a經圖案化可為一L形凹口。在一些實施例中,經圖案化為L形的凹口22a具有兩個實質上互相垂直的支臂,包含第一支臂22a1及第二支臂22a2。兩個支臂分別實質上平行於形成陣列的電接點24之行及列,例如第一支臂22a1實質上平行於電接點陣列的X方向,及第二支臂22a2實質上平行於電接點陣列的Y方向。
俾利使方向性判讀更方便,L形的凹口22a的兩個實質上互相垂直的支臂長度可能不同,例如第一支臂22a1的長度可比第二支臂22a2的長度更長,反之亦然。在一些實施例中,L形的凹口22a的兩個實質上互相垂直的支臂寬度可能不同,例如第一支臂22a1的寬度可比第二支臂22a2的寬度更大,反之亦然。
影像感測器的定向可以根據L形的凹口22a的支臂方向判定。以圖4為例,以第一支臂22a1與第二支臂22a2交會處為基準,第一支臂22a1沿-X方向延伸,第二支臂22a2沿-Y方向延伸。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支臂22a1可以沿X方向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支臂22a2可以沿Y方向延伸。
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經配置位於相鄰之電接點24之間。凹口22a可與一列的電接點24對齊。例如,凹口22a可與電接點24在X方向上對齊。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可與電接點24在Y方向上對齊。在某些實施例中,凹口22a可與電接點24不對齊(水平或垂直方向上)。
由於保護層22為不透明的,難以從影像感測器的外觀得知其定向。從影像感測器的外觀無法看到RDL層的導電軌跡佈置,可能造成後續製造程序在進行電接點與外部元件進行電耦接時發生錯誤。吾人可以透過特殊圖形的凹口22a,經由RDL層之反射,判定影像感測器的定向,進而判定各電接點的正確連接。
在某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可位於影像感測器3之元件作用區周圍。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可形成於元件作用區之角隅位置。
參考圖4,影像感測器3包含四個凹口22b。藉由蝕刻,保護層22在影像感測器3的元件作用區之四個角落形成凹口22b。在某些實施例中,凹口22b之數量可以大於4。舉例來說,凹口22b可以位於影像感測器3之至少一邊緣,進而描繪出影像感測器3之邊緣。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可以包圍影像感測器3的元件作用區。
凹口22b經圖案化可為一矩形凹口。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可以經圖案化為長條形凹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在影像感測器3的元件作用區四周不對稱地圖案化形成凹口22b有助於判定影像感測器3之元件定向。
由於保護層22為不透明的,從影像感測器的外觀無法看到RDL層的導電軌跡佈置,因此難以判定影像感測器3的元件作用區之範圍。藉由凹口22b之配置,影像感測器3的元件作用區之範圍可以在可見光的環境下觀察而確認,進而有助於後續製程(例如,分離(singulation)等製程)之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的深度可以與凹口22b之深度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的深度可以與凹口22b之深度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之深度可以經蝕刻穿透保護層22。在部分實施例中,藉由蝕刻劑進行蝕刻,使蝕刻停止在保護層22。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在隔絕層18,或蝕刻停止在保護層22及隔絕層18之界面,使露出隔絕層18。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在重新分配層20,使重新分配層20之導電材料露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形成於元件的最外圍,使得保護層22可具有一外側表面22s1,其自隔絕層18之外側表面18s凹陷。也就是說,保護層22可具有一寬度小於隔絕層18之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22之側表面22s1可自光感測層12之側表面12s凹陷。
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6之透視圖。圖6所示之重新分配層20之導電線路圖案僅為一示例,並非用以限縮本發明之範圍。圖6中省略了保護層22以清楚展示重新分配層20。影像感測器6包含有RDL層20以及與RDL20之導電軌跡重疊之電接點24。具有L形圖案的凹口22a有助於吾人判定影像感測器6之定向,凹口22a形成於元件作用區中,凹口22a使部分RDL層裸露。凹口22b1、22b2及22b3位於元件作用區的角隅位置,有助於判定影像感測器6的元件作用區之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1、22b2可形成於鄰近重新分配層20之導電材料,而並未露出重新分配層20之導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3可至少部分地露出重新分配層20的導電材料。不對稱的凹口22b1、22b2及22b3之配置也有助於吾人判定影像感測器6之定向。
電接點24形成於重新分配層20上,並且與重新分配層20電耦合,在部分實施例中,電接點24與重新分配層20電性接觸。電接點24用以在外部元件與重新分配層20之間提供電連接。
圖7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7的透視圖。圖7中省略了保護層22以清楚展示重新分配層20。參照圖7,影像感測器7可包含具有導電線路圖案之重新分配層20、複數個電接點24、凹口22a及凹口22b。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接點24安置於重新分配層20上並與之接觸,用以在外部元件與重新分配層20之間提供電連接。
參考圖7的實施例,凹口22a配置於影像感測器的元件作用中接近中央的位置,凹口22a使重新分配層20露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所暴露之重新分配層20之暴露部分是電信號通信線路。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a所暴露之重新分配層20獨立於電信號通信線路,未與光感測層12電性連接,及/或未與電接點24電性連接。
凹口22b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7之邊緣(例如,角隅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可形成於鄰近重新分配層20之導電材料,而並未露出重新分配層20之導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凹口22b可至少部分地露出重新分配層20的導電材料。
圖8A包含一影像,其中包含鬼影,例如因RDL層反射造成的鬼影,或者環境光造成的鬼影。圖8B包含一清晰影像,亦即,一對照影像,其中沒有形成鬼影。如圖8A可清楚地看到的,顯示其導電線路及焊墊之重新分配層20之一影像係在被觀看的區域之清晰影像之內產生。例如,背側所入射的入射光31致攜帶關於重新分配層20之形狀之資訊,並將其添加至使用於產生圖8A之影像之資訊。如上所述,此種結果是高度地不被期望的,因為其降低影像感測器之靈敏度,並降低由影像感測器產生之影像之品質。在圖8B及8A中之影像係由操作於λ=400~1000nm之波長範圍之影像感測器所產生。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波長範圍也可能適用,且落在本揭露內容之範疇之內。
圖9繪示根據本發明之製造一影像感測器的方法之流程圖。在步驟91中,提供一基板。在步驟92中,形成一光感測層於該基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光感測層可用於接收一特定波長範圍之光信號。該光感測層(例如,光感測層12)具有一第一表面(例如,表面122)及相對於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例如,表面121)。在步驟93中,形成一隔絕層(例如,隔絕層18)於該光感測層上並相對於該基板。在步驟94中,形成一重新分配層(例如,重新分配層20)於該光感測層上,其中該重新分配層包含用於接收代表該光信號之一電信號之複數個導電軌跡。在步驟95中,形成一保護層(例如,保護層22)於該重新分配層之上並相對於該光感測層。其中該保護層對於該特定波長範圍的光係不透明且具有反射性的。在操作96中,圖案化該保護層,俾使在一第一位置形成一第一凹口(例如,凹口22a或凹口22b)。在步驟97中,形成複數個電接點(例如,電接點24)於該重新分配層上並穿透該保護層。此等步驟所製造之影像感測器之詳細描述類似於圖1至圖7中之描述,為簡潔起見而省略。
包含發明摘要中所闡述之內容的本發明之所圖解說明實例之以上說明並不意欲為窮盡性的或為對所揭示之精確形式之一限制。雖然出於說明性目的而在本文中闡述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及實例,但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較寬廣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做出各種等效修改。事實上,應瞭解,特定實例電壓、電流、頻率、功率範圍值、時間等係出於解釋目的而提供,且在根據本發明之教示之其他實施例及實例中亦可採用其他值。
鑒於上文詳細說明,可對本發明之實例做出此等修改。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術語不應解釋為將本發明限於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揭示之特定實施例。而是,該範疇將完全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來判定,申請專利範圍將根據請求項解釋之所確立原則加以理解。因此,本說明書及各圖應視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
1:影像感測器 2:影像感測器 3:影像感測器 6:影像感測器 7:影像感測器 12:光感測層 12s:側表面 14:彩色濾光片 16:透鏡 18:隔絕層 18s:側表面 20:重新分配層 22:保護層 22a:凹口 22a1:第一支臂 22a2:第二支臂 22b:凹口 22b1:凹口 22b2:凹口 22b3:凹口 22s:側表面 22s1:側表面 24:電接點 26:窗孔 28:入射光 31:入射光 32:反射光 38:反射光 40:背側金屬隔柵(BSMG)層 91:步驟 92:步驟 93:步驟 94:步驟 95:步驟 96:步驟 97:步驟 121:表面 122:表面 201:表面 202:表面 205:露出部分
參考以下圖闡述本發明之非限制性及非窮盡性實施例,其中除非另有規定,否則遍及各個視圖,相似元件符號係指相似部件。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的橫截面圖。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的底視圖。
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的橫截面圖。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的底視圖。
圖5係圖4沿A-A線切割的截面圖。
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的透視圖。
圖7示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一影像感測器的透視圖。
圖8A包含一影像,其中形成一鬼影。
圖8B包含一清晰影像,亦即,一對照影像,其中沒有形成鬼影。
圖9繪示根據本發明之製造一影像感測器的方法之流程圖。
遍及各個圖式及詳細描述使用共同的參考標號來指示相同或類似組件。根據以下結合附圖作出之詳細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發明。
1:影像感測器
12:光感測層
12s:側表面
14:彩色濾光片
16:透鏡
18:隔絕層
18s:側表面
20:重新分配層
22:保護層
22s:側表面
24:電接點
26:窗孔
28:入射光
31:入射光
32:反射光
121:表面
122:表面
201:表面
202:表面

Claims (20)

  1. 一種影像感測器,其包含: 一光感測層,用於接收一波長範圍的一入射光,偵測該入射光,並且產生代表該入射光之一光信號,其中該光感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 一重新分配層(redistribution layer; RDL),其安置於該光感測層之該第一表面上,該重新分配層包含用於接收代表該光信號之一電信號之複數個導電軌跡;及 一保護層,其安置於該重新分配層之上並相對於該光感測層,該保護層經組態以反射通過該光感測層及該重新分配層的入射光,並且將一反射光導向該光感測層的該第二表面而離開該第二表面, 其中該保護層對於該波長範圍的光係不透明的。
  2. 如請求項1之影像感測器,該保護層經圖案化,俾使在一第一位置形成一第一凹口露出該重新分配層。
  3. 如請求項1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保護層具有大於或等於3微米um之一厚度。
  4. 如請求項1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保護層包含有機高分子材料。
  5. 如請求項2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一位置位在一元件作用區中。
  6. 如請求項2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保護層進一步經圖案化以在第二位置形成一第二凹口。
  7. 如請求項6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二凹口延伸至該RDL。
  8. 如請求項6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二凹口位於該元件作用區周圍。
  9. 如請求項2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一凹口經圖案化為一L形凹口。
  10. 如請求項6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二凹口經圖案化為一矩形凹口。
  11. 如請求項6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一凹口具有一第一深度,該第二凹口具有一第二深度,該第二深度大於或等於該第一深度。
  12. 如請求項6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影像感測器具有至少二個第二凹口,且該至少二個第二凹口位於一元件作用區的角隅位置。
  13. 如請求項1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保護層對於波長在400nm至1000nm之光的穿透率小於1%。
  14. 如請求項2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一凹口經配置位於相鄰的電接點之間,並且與一列的電接點對齊。
  15. 如請求項14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第一凹口進一步經配置與一行的電接點對齊。
  16. 如請求項1之影像感測器,進一步包含一隔絕層,其安置於該光感測層與該RDL之間。
  17. 如請求項1之影像感測器,進一步包含一背側金屬隔柵(back side metal grid; BSMG)層,該背側金屬隔柵層位於該光感測層的第二側,與該重新分配層相對。
  18. 如請求項17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光信號經該保護層反射朝向該光感測層之該第二表面,進一步在該光感測層中經該背側金屬隔柵層反射。
  19. 一種用於製造一影像感測器之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基板; 形成一光感測層於該基板上,其用於接收一波長範圍之光信號,其中該光感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 形成一重新分配層(RDL)於該光感測層之該第一表面上,其中該重新分配層包含用於接收代表該光信號之一電信號之複數個導電軌跡;及 形成一保護層於該重新分配層之上並相對於該光感測層,該保護層經組態以反射通過該光感測層及該重新分配層的入射光,並且將一反射光導向該光感測層的該第二表面而離開該第二表面,其中該保護層對於該波長範圍的光係不透明的。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圖案化該保護層,俾使在一第一位置形成一第一凹口。
TW112111041A 2022-06-15 2023-03-24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8511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52425P 2022-06-15 2022-06-15
US63/352,425 2022-06-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1804A true TW202401804A (zh) 2024-01-01
TWI851107B TWI851107B (zh) 2024-08-0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8934A (zh) 2023-12-15
TWM648088U (zh) 2023-11-11
CN220155544U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33229B1 (ko) 촬상소자 및 촬상소자의 제조 방법, 촬상장치, 및 촬상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9905605B2 (en) Phase detection autofocus techniques
US798602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442553B (zh) 固態成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US7755122B2 (en)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image sensor
JP4457142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JP6833597B2 (ja) 固体撮像装置
US8653617B2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20110045869A1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0040672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5696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983111A (zh) 图像传感器的阶梯式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050260A (ja) 半導体イメージセンサ
JP2010238726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53096B1 (ko)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20155544U (zh) 图像传感器
US10672811B2 (en) Image sensing device
KR20010061056A (ko) 광감도 개선을 위한 이미지센서의 제조 방법
TW202114188A (zh) 影像感測器
KR100670536B1 (ko) 마이크로렌즈 상부에 평탄화 산화층을 갖는 이미지센서
JP2001308299A (ja)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406831A1 (en) Sensor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20013562A1 (en) Image sensing device
WO2024024335A1 (ja) 光検出装置
JP2012204686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