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5623A - 用於中繼節點配置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中繼節點配置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5623A
TW202345623A TW112100975A TW112100975A TW202345623A TW 202345623 A TW202345623 A TW 202345623A TW 112100975 A TW112100975 A TW 112100975A TW 112100975 A TW112100975 A TW 112100975A TW 202345623 A TW202345623 A TW 2023456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message
user equipment
relay node
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0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8072B (zh
Inventor
林冠宇
游家豪
蔡隆盛
那森艾德華 泰尼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5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5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07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種中繼節點配置與協定堆疊協同通訊的方法。網路節點可以基於來自使用者設備(UE)的能力資訊生成排程,其中該排程指示與聚合組相關的中繼節點配置。此外,網路節點還可以向使用者設備發送或排程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使用者設備可以向網路節點發送與聚合組中的中繼節點相關的能力資訊。因此,網路節點能夠配置用於能力有限的中繼節點的配置。

Description

用於中繼節點配置和協定堆疊的方法及其裝置
本發明所公開的實施例一般涉及無線通訊,以及更具體地,涉及中繼通訊中的中繼節點配置和協定堆疊。
多年以來,無線通訊網路呈指數級增長。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統由於簡化的網路架構提供了高峰值資料速率、低時延、改進的系統容量以及低運營成本。LTE系統,亦被稱為4G系統,還提供與舊無線網路的無縫集成,如GSM、CDMA和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在LTE系統中,演進的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入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包括複數(個)演進的節點B(eNodeB或eNB),與複數(個)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的移動站進行通訊。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網路通常包括2G/3G/4G系統的混合。下一代移動網路(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NGMN)委員會,已經決定將未來的NGMN活動集中在定義5G新無線電(new radio,NR)系統或6G系統的需求上。
在傳統的5G技術中,透過中繼節點的中繼通訊有可能使車輛或其他應用場景的移動通訊現代化。然而,當中繼節點由於中繼節點的能力資訊有限而無法直接與網路節點進行通訊時,例如中繼節點為層0(L0)中繼節點或層1(L1)中繼節點,網路節點無法獲得中繼節點的能力。因此,網路節點無法對能力有限的中繼節點進行配置。此外,中繼通訊的協定堆疊還沒有被定義。
尋求一種中繼節點配置和協定堆疊的解決方案。
提出了一種中繼節點配置與協定堆疊協同通訊的方法。網路節點可以基於來自使用者設備(UE)的能力資訊生成排程,其中該排程指示與聚合組相關的中繼節點配置。該排程包括對聚合組中的中繼節點的不同配置。此外,網路節點還可以向UE發送或排程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UE可以向網路節點發送與聚合組中的中繼節點相關的能力資訊。因此,在本發明中,網路節點能夠配置用於能力有限的中繼節點的配置。
在一實施例中,網路節點從使用者設備接收由該使用者設備(UE)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的聚合組的能力資訊。該網路節點基於該能力資訊生成排程。該網路節點將用於控制該聚合組的該排程發送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排程包括該聚合組中該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的不同配置。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UE)從網路節點與由該使用者設備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的聚合組之間的路徑中確定至少一個路徑;以及該使用者設備透過封包資料彙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層或射頻(Radio Frequency,RF)層中所確定的該至少一個路徑將訊務傳輸到該網路節點。
其他實施例和優點將在下面的詳細說明中描述。本發明內容並不意旨限定本發明。本發明由申請專利範圍進行限定。
現在將詳細介紹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其示例在圖式中進行示出。
第1圖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各方面的示例性協同通訊網路,該協同通訊網路包括網路節點101、使用者設備(UE)102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需要注意的是,第1圖只示出了一個中繼節點103,但本發明不應限於此,該協同通訊網路可包括一個以上的中繼節點。該協同通訊網路可應用於側鏈(Sidelink,SL)通訊或其他中繼通訊。
網路節點101可以通訊地連接於使用者設備(UE)102,該使用者設備工作於接入網路的許可頻段(例如,30GHz~300GHz的毫米波),該接入網路透過無線電接入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例如,5G NR技術)提供無線電接入。透過NG介面,更具體的是,透過NG使用者平面部分(NG user-plane part,NG-u)的使用者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以及透過NG控制平面部分(NG control-plane part,NG-c)的移動性管理功能(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接入網路可以連接到5G核心網路。一個gNB可以連接到複數(個)UPF/AMF,以實現負載分享和冗餘的目的。
網路節點101可以是基地台(base station,BS)或gNB。
UE 102可以是智慧手機、可穿戴設備、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設備、平板電腦等。可選地,UE 102可以是***或安裝資料卡的筆記本(Notebook,NB)或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其包括數據機和RF收發器,以提供無線通訊的功能。
中繼節點103可以是層2(L2)中繼節點、層1(L1)中繼節點或層0(L0)中繼節點。
L2中繼節點能夠將收到的封包解碼為L2級封包(即,以介質訪問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edium-Access-Control Protocol-Data-Unit,MAC PDU)、MAC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DU)、RLC SDU、無線電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PDU、封包資料彙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SDU或PDCP PDU為單位),將收到的L2封包組合成新的MAC PDU,並將新的MAC PDU轉發給下一節點。也就是說,L2中繼節點可以具有與UE 102類似的功能。在L2中繼中,L2中繼節點在發送發現訊息以宣佈自己是L2中繼UE之前,L2中繼節點連接到網路。在網路連接建立期間,L2中繼節點直接從網路節點101(與傳統UE相同)獲取中繼節點標識(ID)。也就是說,L2中繼節點能夠直接從網路中獲取其獨特的網路可識別ID(即小區-無線電網路臨時標識符(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L1中繼節點可以具有L0中繼節點和L2中繼節點之間的功能。在示例中,L1中繼節點不對接收到的不用於其本身將被轉發至網路或其他使用者設備的控制信令和資料進行L2解碼。在另一個示例中,L1中繼節點可以支援用於其自身的控制信令進行L2解碼,即L1中繼節點可以透過L1信令(例如,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或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L2信令(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進行配置。L1中繼節點可以執行遵循從網路收到的控制信令的指示的L1進程(例如,波束管理、功率控制或特定時槽的開關操作)。L1中繼節點可以不直接從網路節點101獲取中繼節點標識(ID),即,L1中繼節點可以沒有由網路分配的UE ID(例如,用於網路識別的C-RNTI)。
L0中繼節點只能夠放大和轉發接收到的訊號。L0中繼節點可以不直接從網路節點101獲取中繼節點標識(ID)(例如,C-RNTI)。
依據一個新的方面,UE 102和中繼節點103可以形成一個聚合組,UE 102可以協調聚合組中的操作。以第2A圖和第2B圖為例。如第2A圖所示,UE 202和中繼節點203可以形成聚合組204。如第2B圖所示,UE 202、中繼節點203-1和中繼節點203-2可以形成聚合組204。聚合組的類型可以基於聚合組中的中繼節點的類型(例如,中繼節點是L2中繼節點、L1中繼節點或L0中繼節點)。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中繼節點103可以形成一個聚合組,即,該聚合組不包括UE 102。在聚合組中,中繼節點103可被視為主中繼節點(或中繼節點領導(lead)),其具有比聚合組中的其他中繼節點103更好的能力,例如,主中繼節點是L2中繼節點,聚合組中的其他中繼節點是L1中繼節點或L0中繼節點。以第2C圖為例。如第2C圖所示,聚合組204可以包括中繼節點203-1和中繼節點203-2。中繼節點203-1是主中繼節點。主中繼節點可以協調聚合組中的操作。
依據一個新的方面,網路節點101可以從UE 102接收UE 102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組成的聚合組的能力資訊。然後,網路節點101可以基於能力資訊生成排程。此外,網路節點101可以向UE 102發送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可以包括用於聚合組中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的不同配置(或中繼專用配置)。也就是說,同一聚合組中的不同中繼節點103可以有不同的配置。
依據一個新的方面,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可以包括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介質接入控制的控制元素(medium-access-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和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資訊中的至少一個。在一個示例中,網路節點101可以將排程(即,DCI、MAC CE或RRC訊息)發送給UE 102,以指示將聚合組中的哪個中繼節點103(或哪些中繼節點103)配置用於上行鏈路(uplink,UL)傳輸或下行鏈路傳輸。此外,DCI、MAC CE或RRC訊息可以進一步指示UE 102是否被配置為與聚合組中的所配置的一個中繼節點103(或複數個中繼節點103)進行UL傳輸或DL傳輸。此外,被配置(選擇)為進行UL傳輸或DL傳輸的中繼節點103可以具有不同配置。網路節點101可以修改DCI、MAC CE或RRC訊息,以指示控制聚合組的配置。
依據一個新的方面,中繼節點103的配置可以包括以下項中至少一項:功率配置、頻率資源配置(例如,頻段、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或用於頻率轉換的頻率資源)、測量配置(例如,配置用於測量的資源)、上行鏈路(UL)授權、下行鏈路(DL)分配和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例如,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ACK、NACK和週期性的CSI報告)。
依據一個新的方面,UE 102可以從網路節點101與由UE 102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組成的聚合組之間的路徑中確定至少一個路徑。然後,UE 102可以透過PDCP層或RF層所確定的至少一個路徑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
依據一個新的方面,當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是L2中繼節點時,UE 102可以透過PDCP層所確定的至少一個路徑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
在實施例中,UE 102可以透過PC5介面向聚合組中的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即,中繼節點103是L2中繼節點)發送訊務。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的路徑中,UE 102需要先向中繼節點103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103可以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以第4A圖為例,如果聚合組包括UE 402和中繼節點403(L2中繼節點),UE 402可以透過PC5介面(例如PC5 RLC通道)向中繼節點403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403可以透過Uu介面(例如Uu RLC通道)向網路節點401發送訊務。以第4B圖為另一個示例,如果聚合組包括UE 402、中繼節點403-1(L2中繼節點)和中繼節點403-2(L2中繼節點),UE 402可以透過PC5介面向中繼節點403-1和中繼節點403-2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403-1和中繼節點403-2可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401發送訊務。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UE 102可以在適配(ADAPT)層直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的路徑中,UE 102能夠直接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以第4A圖為例,如果聚合組包括UE 402和中繼節點403,UE 402可以在適配層直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
應當注意,在第4A圖中,UE 402可以透過PC5介面向中繼節點403發送訊務,並透過Uu介面直接向網路節點401發送訊務。也就是說,在第4A圖中,UE 402可以同時透過這兩個路徑發送訊務。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如果UE 102和網路101沒有配置適配(ADAPT)層,UE 102可以直接透過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中的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以第4A圖為例,如果UE 402和網路403沒有配置Uu適配層,UE 402的Un-PDCP層可以連接到UE 402的Un-RLC層,並且網路節點401的Un-PDCP層可以連接到網路節點401的Un-RLC層。因此,UE 402可以在RLC層直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當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是層1(L1)中繼節點時,UE 102可以透過RF層所確定的至少一個路徑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
在實施例中,UE 102可以透過Uu介面向聚合組中的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即,中繼節點103是L1中繼節點)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103可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的路徑中,UE 102需要先向中繼節點103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103可以向網路發送訊務。以第5A圖為例,如果聚合組包括UE 502和中繼節點503(L1中繼節點),則UE 502可以在RF層中透過Uu介面向中繼節點503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503可以在RF層中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501發送訊務。以第5B圖為另一個示例,如果聚合組包括UE 502、中繼節點503-1(L1中繼節點)和中繼節點503-2(L1中繼節點),UE 502可以在RF層中透過Uu介面向中繼節點503-1和中繼節點503-2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503-1和中繼節點503-2可以在RF層中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501發送訊務。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UE 102可以在RF層中直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的路徑中,UE 102能夠直接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以第5A圖為例,如果聚合組包括UE 502和中繼節點503,則UE 502可以在RF層中直接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
應當注意,在第5A圖中,UE 502可以透過Uu介面向中繼節點503發送訊務,並且透過Uu介面直接向網路節點501發送訊務。也就是說,在第5A圖中,UE 502可以同時透過這兩個路徑發送訊務。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當至少一個中繼節點103是層1(L1)中繼節點時,L1中繼節點可以被嵌入附加功能,例如,功率控制、波束方向等。因此,UE 102可以透過實體(PHY)層中所確定的至少一個路徑向網路節點101發送訊務。以第5A圖為例,如果中繼節點503被嵌入附加功能,UE 502亦可以在PHY層中透過Uu介面向中繼節點503發送訊務。然後,中繼節點503亦能夠在PHY層中透過Uu介面向網路節點501發送訊務。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協定堆疊(如第5A圖和第5A圖所示)可以僅用於UE 502和網路節點501之間的通訊。也就是說,中繼UE 503與網路節點501之間的通訊,和/或UE 502與中繼節點503之間的通訊可以遵循不同的協定堆疊。例如,可以存在用於UE 502和中繼節點503之間的通訊的完整L1/L2協定堆疊(包括PHY/MAC/RLC/PDCP/SDAP),以便中繼節點503和UE 502可以透過直接的UE到UE(UE-to-UE)介面(例如,採用單獨的側鏈資源的PC5介面或採用非授權頻譜的非3GPP介面)交換(例如,解碼和應用)控制信令。同樣地,如果支援RF中繼的中繼節點530亦有L1/L2的能力,則存在完整的L1/L2協定堆疊用於中繼節點503和網路節點501之間的通訊。換句話說,中繼節點503可以應用不同的協定堆疊來處理從其自身/到其自身的訊務(例如,透過完整的L1/L2功能)以及從UE 502轉發的/轉發到UE 502的訊務(例如,透過RF功能)。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對於支援多種中繼模式(RF/L1/L2中繼)的中繼節點,對於DL訊務,網路節點可以指示中繼節點應該應用哪種中繼模式來轉發DL資料。在一個示例中,網路節點可以使用DCI來指示中繼模式,相應地,中繼節點可以確定是否在轉發前對其進行解碼。在一個示例中,一些DL資源(例如,在時間、頻率、功率和編碼域中的至少一個中)與特定的中繼模式有關。如果中繼節點在專用於L2中繼的DL資源池內接收到DL資料,則中繼節點知道,在轉發之前應該對該DL資料進行解碼和重組。例如,如果網路節點使用中繼節點的ID(例如C-RNTI)來排程DL傳輸,則DL傳輸應是傳統的DL傳輸或L2中繼的DL傳輸中的一種(在中繼節點解碼DL封包並檢查封包內容後,中繼節點應檢查DL傳輸是哪一種)。相反,如果網路節點使用UE的ID來排程DL傳輸,則DL傳輸是RF或L1中繼。究竟是RF還是L1中繼,可以取決於中繼節點支援的中繼模式,網路所配置的指示模式,和/或DCI中的顯性信令/指示。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對於支援多種中繼模式(RF/L1/L2中繼)的中繼節點,對於UL訊務,中繼節點可以依據UE到UE通訊所使用的資源或UE提供的顯性訊息來確定中繼模式。例如,如果中繼節點在用於UE到UE通訊的專用資源(例如,不屬於傳統UL資源)上,從UE接收封包,則中繼節點知道UE想要應用L2中繼。如果UE使用傳統的UL資源進行發送,中繼節點知道UE應用RF或L1中繼。在一個示例中,如果UE向中繼節點指示UL資源用於UL訊務轉發,則中繼節點知道UE應用RF/L1中繼;否則,如果UE不提供用於UL訊務轉發的UL資源,則隱性地意味著UE應用L2中繼。例如,一些UL資源可以被配置為專用於UE到UE通訊。在這種情況下,UE可以在UE到UE通訊期間在與資料相關的控制信令中進行指示,以指示傳輸目標(中繼節點或網路節點),並且,如果傳輸目標是網路節點,還指示中繼模式(RF/L1/L2中繼)。
依據另一個新的方面,對於支援多種中繼模式(RF/L1/L2中繼)的中繼節點,當UE應用RF/L1中繼進行UL訊務時,UL資料在UL資源中傳輸,而與UL資料相關的控制信令在專用UE到UE通訊資源上傳輸,其中,控制信令可指示中繼模式。如果控制信令指示RF/L1中繼,中繼節點將期望在UL資源中接收資料;相反,如果控制信令指示L2中繼,中繼節點將期望在專用UE-到UE通訊資源中接收資料。
第3圖係執行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網路節點和UE的簡化框圖。網路節點301可以是一個基地台(base station,BS)或gNB,但本發明不應限於此。UE 302可以是智慧電話、可穿戴設備、IoT設備和平板電腦等。另外,UE 302可以是***或安裝資料卡的NB或PC,該資料卡包括數據機和RF收發器,以提供無線通訊的功能。
網路節點301包括具有複數個天線元件的天線陣列311,其用於發送和接收無線電訊號,耦接於天線陣列311的一個或複數個RF收發器模組312從天線陣列311接收RF訊號,將其轉換為基帶訊號,並將其發送至處理器313。RF收發器312亦對從處理器313收到的基帶訊號進行轉換,將其轉換為RF訊號,併發送至天線陣列311。處理器313處理收到的基帶訊號,並調用不同的功能模組320來執行網路節點301中的功能。記憶體314存儲程式指令和資料315,以控制網路節點301的操作。網路節點301還包括複數個功能模組,其執行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不同的任務。
同樣地,UE 302包括用於發送和接收無線訊號的天線陣列331。耦接於天線的RF收發器332,從天線陣列331接收RF訊號,將其轉換為基帶訊號,並將其發送至處理器333。RF收發器332亦對從處理器333收到的基帶訊號進行轉換,將其轉換為RF訊號,併發送至天線陣列331。處理器333處理收到的基帶訊號,並調用不同的功能模組340來執行UE302的功能。記憶體334存儲程式指令和資料335,以控制UE 302的操作。UE 302還包括複數個功能模組和電路,其執行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不同的任務。
功能模組和電路320、340可以透過硬體、韌體、軟體以及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和配置。當由處理器313、333執行功能模組和電路320、340時(例如,透過執行程式指令315、335),允許網路節點301和UE 302執行本發明的實施例。
在第3圖的示例中,網路節點301可以包括配置電路321和排程電路322。配置電路321可以基於來自UE 302的能力資訊生成排程,該排程指示聚合組相關的中繼節點配置。該排程可包括用於聚合組中的中繼節點的不同配置。排程電路322可以向UE 302發送或排程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
在第3圖的示例中,UE 302可以包括檢測電路341、報告電路342和確定電路343。檢測電路341可以檢測中繼節點。報告電路342可以向網路節點301發送與檢測到的中繼節點(即,聚合組中的中繼節點)相關的能力資訊(或能力報告)。確定電路343可以從網路節點301與由UE 302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的聚合組之間的路徑中確定至少一個路徑。
第6圖示出了依據一個新方面的中繼節點配置過程。在步驟610中,UE 602可以將由UE 602和中繼節點603組成的聚合組的能力資訊發送至網路節點601。
在步驟620中,網路節點601可以基於來自UE 602的能力資訊生成排程。如果聚合組包括一個以上的中繼節點603,則該排程可以包括聚合組中的複數個中繼節點603的不同配置。
在步驟630中,網路節點601可以向UE 602發送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
在步驟640中,UE 602可以將排程中的中繼節點603的配置發送至中繼節點603。
第7圖係依據一個新方面的中繼節點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701中,網路節點從UE接收由UE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的聚合組的能力資訊。
在步驟702中,網路節點基於能力資訊生成排程。
在步驟703中,網路節點向UE發送用於控制聚合組的排程,該排程包括聚合組中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的不同配置。
第8圖係依據一個新方面的協定堆疊的應用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801中,UE從網路節點與由UE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的聚合組之間的路徑中確定至少一個路徑。
在步驟802中,UE透過PDCP層或RF層中所確定的至少一個路徑向網路節點發送訊務。
儘管為了說明問題,本發明已經結合某些具體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因此,在不偏離申請專利範圍中規定的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所描述的實施例的各種特徵進行各種修改、自適應和組合。
101,201,301,401,501,601:網路節點 102,202,302,402,502,602:使用者設備 103,203,203-1,203-2,403,403-1,403-2,503,503-1,503-2,603:中繼節點 204:聚合組 311,331:天線陣列 312:RF收發器模組 332: RF收發器 313,333:處理器 314,334:記憶體 315,335:程式指令和資料 320,340:功能模組和電路 321:配置電路 322:排程電路 341:檢測電路 342:報告電路 343:確定電路 610,620,630,640,701,702,703,801,802:步驟
圖式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相同的數字表示相同的部件。 第1圖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各方面的示例性的協同通訊網路。 第2A圖係依據一個新方面的聚合組的示意圖。 第2B圖係依據另一個新方面的聚合組的示意圖。 第2C圖係依據另一個新方面的聚合組的示意圖。 第3圖係執行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網路節點和使用者設備的簡化框圖。 第4A圖示出了依據一個新方面的L2中繼節點的協定堆疊。 第4B圖示出了依據另一個新方面的L2中繼節點的協定堆疊。 第5A圖示出了依據一個新方面的L1中繼節點的協定堆疊。 第5B圖示出了依據另一個新方面的L1中繼節點的協定堆疊。 第6圖示出了依據一個新方面的中繼節點配置過程。 第7圖係依據一個新方面的中繼節點配置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圖。 第8圖係依據一個新方面的協定堆疊的應用方法的流程圖。
101:網路節點
102:使用者設備
103:中繼節點

Claims (20)

  1. 一種方法,包括: 一網路節點從一使用者設備接收由該使用者設備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之一聚合組之一能力資訊; 該網路節點基於該能力資訊生成一排程; 該網路節點向該使用者設備發送用於控制該聚合組之該排程,其中該排程包括該聚合組中該至少一個中繼節點之不同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排程包括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一介質接入控制之控制元素和一無線電資源控制訊息中之至少一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配置包括以下項中之至少一項:一功率配置、一頻率資源配置、一測量配置、一上行鏈路授權、一下行鏈路分配和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
  4. 一種網路節點,包括: 一接收器,用於從一使用者設備接收由該使用者設備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之一聚合組之一能力資訊; 一處理器,用於依據該能力資訊生成一排程;以及 一發送器,用於向該使用者設備發送用於控制該聚合組之該排程,該排程包括用於該聚合組中之該至少一個中繼節點之不同配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網路節點,其中,該排程包括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一介質接入控制之控制元素和一無線電資源控制訊息中之至少一個。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網路節點,其中,該配置包括以下項中之至少一項:一功率配置、一頻率資源配置、一測量配置、一上行鏈路授權、一下行鏈路分配和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
  7. 一種方法,進一步包括: 一使用者設備從一網路節點與由該使用者設備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之聚合組之間之路徑中確定至少一個路徑;以及 該使用者設備透過一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或一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一訊務。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透過該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步驟進一步包括: 該使用者設備透過一PC5介面向該聚合組中之至少一個層2中繼節點發送該訊務。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透過該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步驟進一步包括: 該使用者設備在一適配層直接透過一Uu介面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透過該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步驟進一步包括: 該使用者設備在一無線鏈路控制層直接透過一Uu介面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透過該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步驟進一步包括: 該使用者設備透過一Uu介面向該聚合組中之至少一個層1中繼節點發送該訊務。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透過該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步驟進一步包括: 該使用者設備直接透過一Uu介面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13.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透過該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步驟進一步包括: 該使用者設備在一實體層透過所確定之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14. 一種使用者設備,包括: 一處理器,用於從一網路節點與由該使用者設備和至少一個中繼節點組成之一聚合組之間之複數個路徑中確定至少一個路徑; 一發送器,用於透過一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或一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一訊務。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發送器透過該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情況下,該發送器透過一PC5介面進一步向該聚合組中之至少一個L2中繼節點發送該訊務。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發送器透過該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情況下,該發送器進一步在一適應層透過一Uu介面直接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發送器透過該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情況下,該發送器進一步在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層透過一Uu介面直接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18.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發送器透過該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情況下,該發送器進一步透過一Uu介面向該聚合組中之至少一個層1中繼節點發送該訊務。
  19.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發送器透過該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情況下,該發送器進一步透過一Uu介面直接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20.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發送器透過該射頻層中所確定之該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之情況下,該發送器進一步在一實體層透過所確定之至少一個路徑向該網路節點發送該訊務。
TW112100975A 2022-01-10 2023-01-10 用於中繼節點配置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TWI838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297852P 2022-01-10 2022-01-10
US63/297,852 2022-01-10
WOPCT/CN2023/071612 2023-01-10
PCT/CN2023/071612 WO2023131344A1 (en) 2022-01-10 2023-01-10 Method and appratus for relay node configuration and protocol stac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5623A true TW202345623A (zh) 2023-11-16
TWI838072B TWI838072B (zh) 2024-04-01

Family

ID=8707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0975A TWI838072B (zh) 2022-01-10 2023-01-10 用於中繼節點配置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81380A (zh)
TW (1) TWI838072B (zh)
WO (1) WO20231313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7301B2 (en) * 2007-01-24 2011-09-2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ooperative OFDMA and distributed MIMO relaying over dense wireless networks
US10136347B2 (en) * 2014-01-29 201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state of relay function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CN106211026B (zh) * 2014-12-22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US11711785B2 (en) * 2019-08-09 2023-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ser equipment groups
WO2021102671A1 (en) * 2019-11-26 2021-06-0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sidelink relay
CN113133047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1380A (zh) 2024-05-03
WO2023131344A1 (en) 2023-07-13
TWI838072B (zh) 202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1751B2 (en) Signaling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20164613A1 (zh) 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40084109A (ko) 불연속 수신
KR10243376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WO2013183732A1 (ja)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103691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3019951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9076347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4036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CN112997433A (zh) 用于harq传输的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US1149695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terminal
US20230199749A1 (en) Configured grant enhancements in unlicensed band
TWI838072B (zh) 用於中繼節點配置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WO2022042948A1 (en) Early pdcch / cg activation based on survival time
US20220167369A1 (en) Inter-modulation avoidance for transmission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WO2015020033A1 (ja) 基地局
TWI838071B (zh) 用於中繼節點標識符獲取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TWI846262B (zh) 用於發現進程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WO2023131341A1 (en) Method and appratus for discovery procedure between relay node and source user equipment
WO20230722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2412562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
EP4344086A1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chanisms for a 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
WO2023068356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152789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21022952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