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6168A -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6168A
TW202316168A TW111133417A TW111133417A TW202316168A TW 202316168 A TW202316168 A TW 202316168A TW 111133417 A TW111133417 A TW 111133417A TW 111133417 A TW111133417 A TW 111133417A TW 202316168 A TW202316168 A TW 2023161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lective surface
imaging
optical path
lens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3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9324B (zh
Inventor
許宰赫
鄭有鎭
梁召渼
徐立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438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5021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6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6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32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02B9/1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one + and one - compon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創作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含: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最接近物側安置的最前反射表面、最接近成像平面安置的最後反射表面以及後部反射表面,所述後部反射表面安置為與最後反射表面形成銳角且經組態以將由最後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成像平面;以及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物側或最前反射表面的像側上,其中包含最前反射表面的第一虛擬平面與包含最後反射表面的第二虛擬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5度至27度。

Description

成像透鏡系統以及相機模組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引用
本發明創作主張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於2021年10月7日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1-0133480號及2022年4月8日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2-0043821號的優先權權益,其全部揭露內容出於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創作是關於一種可安裝於攜帶型電子裝置上的攝遠成像透鏡系統。
可能不容易促進一種具有長焦距及減小的厚度及大小的成像透鏡系統(在下文中,攝遠成像透鏡系統),且因此此系統可能難以安裝於小型終端機中。然而,對例如智慧型手機的小型終端機的功能改良及效能改良的需求已不斷增加,其可能引起將攝遠成像透鏡系統安裝於此小型終端機中的需求增加。
以上資訊僅作為背景資訊而呈現以輔助理解本發明創作。未作出關於上述中的任一者是否可適用於關於本發明創作的先前技術的判定及聲明。
提供此發明內容以按簡化形式引入下文在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選擇。此發明內容既不意欲識別所主張主題的關鍵特徵或基本特徵,亦非意欲在判定所主張主題的範疇中用作輔助。
在一個通用態樣中,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含: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最接近物側安置的最前反射表面、最接近成像平面安置的最後反射表面以及後部反射表面,所述後部反射表面安置為與最後反射表面形成銳角且經組態以將由最後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成像平面;以及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物側或最前反射表面的像側上,其中包含最前反射表面的第一虛擬平面與包含最後反射表面的第二虛擬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5度至27度。
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
V1-V2可大於30,其中V1為第一透鏡的阿貝數,且V2為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最後反射表面與後部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8度至30度。
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更包含: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最前反射表面;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後部反射表面及最後反射表面。
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其上未安置有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或像側上的第二透鏡群組。
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一或多個透鏡。
BFL/TTL可小於0.2,其中BFL為自第一透鏡群組的最後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且TTL為自第一透鏡群組的最前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
一種相機模組可包含成像透鏡系統及影像感測器,其中成像平面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上。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含相機模組,其中影像感測器相對於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含: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具有一個反射表面且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具有兩個或大於兩個反射表面且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透鏡單元,安置為面向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或出射表面;以及成像平面,安置為面向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其中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以及成像平面沿著透鏡單元的光軸依序配置。
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第一反射表面,反射射出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光;以及第二反射表面,將自第一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第一反射表面。
第一反射表面與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6度至32度。
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的最大長度可小於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的最大長度。
自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至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的距離可大於自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
透鏡單元可包含安置於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物側上的第一透鏡群組。
透鏡單元可包含安置於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與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之間的第一透鏡群組。
透鏡單元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物側上;以及第二透鏡群組,安置於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與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之間。
一種相機模組可包含成像透鏡系統。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含相機模組,其中成像平面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上,且影像感測器可相對於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含: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經組態以依序反射自物側入射的光的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以及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第一反射表面的物側或像側上,其中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小於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入射角,且第三反射表面的第三入射角小於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
第一入射角及第二入射角可分別大於臨界角,且第三入射角可小於臨界角。
第一入射角及第二入射角可分別大於36度且小於90度。
第三入射角可大於28度且小於56度。
成像平面可安置為面向第二反射表面。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含:相機模組,包含成像透鏡系統及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包含安置為面向第二反射表面的成像平面,其中影像感測器可相對於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含: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凸出物側表面以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以此次序沿著光軸自物側安置,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以此次序沿著光軸自物側安置。
包含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虛擬平面與包含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虛擬平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5度至27度。
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沿著光軸且平行於包含第二反射表面的虛擬平面而安置的成像平面。
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可小於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入射角,且第三反射表面的第三入射角可小於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
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具有折射能力且沿著光軸安置於第一反射表面與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第四透鏡。
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沿著光軸安置於第一反射表面與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第四反射表面及第五反射表面。
光軸可在第二反射表面與第三反射表面之間延伸多次。
第三透鏡可沿著光軸安置於第一反射表面與第二反射表面之間。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含:相機模組,包含成像透鏡系統及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包含安置為面向第二反射表面的成像平面,其中影像感測器可相對於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其他特徵及態樣將自以下詳細描述、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顯而易見。
在下文中,雖然將例如參考隨附圖式來描述本發明創作的實例實施例,但應注意,實例實施例不限於此。可考慮到各組件的功能而命名指示本發明創作的組件的術語。因此,術語不應解釋為本發明創作的有限技術組件。
提供以下詳細描述以輔助讀者獲得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發明創作之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修改以及等效物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順序僅為實例,且不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彼等實例,但除了必須按某一次序發生的操作之外,可改變操作順序,如在理解本發明創作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此外,出於增加的清晰度及簡潔性起見,可省略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特徵的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徵可以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實情為,僅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以說明實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許多可能方式中的在理解本發明創作之後將顯而易見的一些方式。
貫穿本發明創作,當諸如層、區或基底的元件描述為「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其間可介入一或多個其他元件。相反,當元件描述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時,其間可不介入其他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包含相關聯列出項目中的任何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一者及任何組合;同樣,「……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相關聯列出項目中的任一者及相關聯列出項目中的任何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何組合。
儘管諸如「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的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各種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但此等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不受此等術語限制。實情為,此等術語僅用於將一個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與另一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區分開來。因此,在不脫離實例的教示的情況下,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中所指代的第一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亦可稱為第二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
為了易於描述,在本文中可使用諸如「上方」、「上部」、「下方」、「下部」以及類似者的空間相對術語以描述如諸圖中所繪示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除諸圖中所描繪的定向以外,此類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圖式中的裝置翻轉,則描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在「上方」或「上部」處的元件將接著相對於另一元件在「下方」或「下部」處。因此,視裝置的空間定向而定,術語「上方」涵蓋上方及下方定向兩者。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術語可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各種實例,且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創作。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亦意欲包含複數形式。術語「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指定存在所陳述的特徵、數目、操作、部件、元件及/或其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部件、元件及/或其組合。
歸因於製造技術及/或容限,圖式中所繪示的形狀可發生變化。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繪示的特定形狀,而是包含在製造期間發生的形狀改變。
在本文中,應注意,關於實例(例如,關於實例可包含或實施的內容)使用術語「可」意謂存在至少一個實例,其中包含或實施此特徵,但所有實例不限於此。
如在理解本發明創作之後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另外,儘管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具有各種組態,但如在理解本發明創作之後將顯而易見,其他組態是可能的。
本發明創作的態樣可提供一種具有長焦距的攝遠成像透鏡系統,其可安裝於小型終端機中。
在本發明創作中,第一透鏡可指示最接近物件(或物體)的透鏡。另外,透鏡的數目可指示透鏡在光軸方向上自物側安置的次序。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指示自物側定位第二的透鏡,且第三透鏡可指示自物側定位第三的透鏡。在本發明創作中,透鏡的曲率半徑及厚度、TTL(亦即,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2ImgHT(亦即,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ImgHT(亦即,成像平面的高度或2ImgHT的2/1)以及焦距可以毫米(mm)表示。
透鏡厚度、透鏡之間的距離、TTL以及入射角可分別為基於成像透鏡系統的光軸而計算的尺寸。此外,在透鏡的形狀的描述中,透鏡的一個凸形表面可指示對應表面的近軸區為凸面,且透鏡的一個凹形表面可指示對應表面的近軸區為凹面。因此,即使在描述透鏡的一個表面為凸面的情況下,透鏡的邊緣部分亦可為凹面的。同樣,即使在描述透鏡的一個表面為凹面的情況下,透鏡的邊緣部分亦可為凸面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安裝於攜帶型電子裝置中。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可安裝於智慧型手機、膝上型電腦、擴增實境裝置、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裝置、攜帶型遊戲機或類似者中。然而,本文中所描述的成像透鏡系統的範圍及使用實例可不限於上文所描述的電子裝置。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可應用於可能需要高解析度成像同時提供窄安裝空間的電子裝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減小成像透鏡系統的外部大小,同時確保較長後焦距(back focal length;BFL)(亦即,自最後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舉例而言,本發明創作中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減小成像透鏡系統的外部大小,同時藉由使用反射部件來確保用於實施攝遠成像透鏡所需的BFL。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創作中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提供具有相當大的大小的成像平面以用於實施高解析度。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創作中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具有待安裝於攜帶型終端機中同時確保長焦距及長BFL的整合式形式。
在本發明創作中,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指示可允許反射光的任何部件。舉例而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共同地指代所有反射器、稜鏡以及類似者。因此,在本發明創作中,反射器、稜鏡以及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全部指代相同組件或可互換組件。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一透鏡群組。在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最前反射表面、最後反射表面以及後部反射表面。最前反射表面可最接近物側安置,且最後反射表面可最接近成像平面安置。後部反射表面可安置為與最後反射表面形成銳角,且將由最後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成像平面。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一透鏡群組可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物側或最前反射表面的像側上。然而,第一透鏡群組可不限於上述安置。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在上述安置中,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反射表面可具有其間的獨特幾何關係。舉例而言,最前反射表面與後部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5度至27度。在另一實例中,包含最前反射表面的第一虛擬平面與包含最後反射表面的第二虛擬平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5度至27度。在另一實例中,最後反射表面與後部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8度至30度。
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多個部件。舉例而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最前反射表面;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後部反射表面及最後反射表面。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各自具有稜鏡的形狀。然而,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不限於稜鏡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各自具有反射器的形狀。
根據此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多個透鏡群組。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其上未安置有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或像側上的第二透鏡群組。作為具體實例,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物側上的第一透鏡群組及安置於最前反射表面的像側上的第二透鏡群組。第一透鏡群組及第二透鏡群組可各自包含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兩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一個透鏡。在另一實例中,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三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兩個透鏡。在另一實例中,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兩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三個透鏡。然而,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或第二透鏡群組中的透鏡可不限於上述數目。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自物側依序配置的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以及成像平面。在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各自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分別為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的稜鏡。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使入射光會聚(或成像)至成像平面的組件。舉例而言,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含安置為面向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或出射表面的透鏡單元。在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成像平面可安置於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成像平面可安置為面向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斜邊(或全反射表面)。
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各自包含一或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具有一個反射表面,且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具有兩個或大於兩個反射表面。作為具體實例,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一個全反射表面,且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一個全反射表面及一個鏡面反射表面(或鏡面式反射表面)。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可反射射出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光,且鏡面式反射表面可將射出全反射表面的光反射至全反射表面(或成像平面)。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具有獨特形狀。舉例而言,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與鏡面式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16度至32度。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與鏡面式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30度或18度。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實現多個內反射。更詳細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允許形成偶數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允許兩個或四個內反射。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反射表面與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θp2)可由以下條件表達式表示。 θp2 = 90/(2n+1), 2n = N
在以上條件表達式中,「n」可指示正整數,且「N」可指示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舉例而言,當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為兩次時,角度(θp2)可為30度。在另一實例中,當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為四次時,角度(θp2)可為18度。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可為六次或大於六次。然而,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可不超過四次。更詳細地,當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增加至六次或大於六次時,角度(θp2)可減小至12.9度或小於12.9度。在此情況下,亦可減小入射至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光的量,且成像透鏡系統可因此具有顯著減小的解析度。因此,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內反射的數目可為兩次或四次。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具有其間的獨特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的最大長度可小於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的最大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可小於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鄰近於成像平面安置。舉例而言,自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可小於自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至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的距離。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透鏡單元可包含多個透鏡群組。舉例而言,透鏡單元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物側上;以及第二透鏡群組,安置於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與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之間。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第三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及第一透鏡群組。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獨特組態。舉例而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可包含依序反射自物側入射的光得到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可基於入射角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可小於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入射角,且第三反射表面的第三入射角可小於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
第一入射角至第三入射角可各自具有預定大小。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及第二入射角可分別大於36度且小於90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三入射角可大於28度且小於56度。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具有形成於特定位置處的成像平面。舉例而言,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成像平面可安置為面向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二反射表面。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然而,僅根據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不滿足以下條件性表達式。舉例而言,上文所描述的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三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 BFL/TTL < 0.9 30 < V1-V2 10毫米< f 15毫米< TTL
在上述條件表達式中,BFL可指示自最接近成像平面安置的透鏡(在下文中,最後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TTL可指示自最接近物件(或物體)安置的透鏡(在下文中,最前透鏡或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V1可指示第一透鏡(或最前透鏡)的阿貝數,V2可指示第二透鏡(或最接近第一透鏡的像側的透鏡)的阿貝數,且「f」為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成像透鏡系統可以如下更有限的形式滿足上述條件表達式。 0.4 < BFL/TTL < 0.9 30 < V1-V2 < 36 12毫米< f < 24毫米 15毫米< TTL < 26毫米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第五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滿足與上述條件表達式分離的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 0.8 < TTL/f < 1.5 1.8 < TTL/f1 < 2.6 -3.4 < TTL/f2 < -0.2 -1.4 < TTL/f3 < 1.4 -1.0 < TTL/f4 < 1.0 0.4 < BFL/f < 1.0 0.9 < BFL/f1 < 2.1 -3.0 < BFL/f2 < -0.1 -1.0 < BFL/f3 < 1.0 -0.3 < BFL/f4 < 0.4 5.0毫米< PID < 8.0毫米 2.3 < PID/ImgHT < 6.0
在以上條件表達式中,f1可指示第一透鏡的焦距,f2可指示第二透鏡的焦距,f3可指示最接近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安置的透鏡(在下文中,第三透鏡)的焦距,f4可指示最接近第三透鏡的像側表面安置的透鏡(在下文中,第四透鏡)的焦距,PID可指示自最接近成像平面安置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至其出射表面的光學路徑距離,且ImgHT可指示成像平面的高度。
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視需要包含具有以下特性的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具有以下特性的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中的一者。在另一實例中,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含具有以下特性的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中的兩者或大於兩者。然而,根據上述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能未必包含具有以下特性的透鏡。
第一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可具有一個凸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5或大於1.5。作為具體實例,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且小於1.6。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阿貝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可為50或大於50。作為具體實例,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52且小於62。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焦距可判定為在7.6毫米至10.0毫米的範圍內。
第二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可具有一個凸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第二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6或大於1.6。作為具體實例,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6且小於1.7。第二透鏡可具有預定阿貝數。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阿貝數可為20或大於20。作為具體實例,第二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20且小於30。第二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焦距可判定為在-60毫米至-6.0毫米的範圍內。
第三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可具有一個凹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5或大於1.5。作為具體實例,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且小於1.7。第三透鏡可具有預定阿貝數。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阿貝數可為18或大於18。作為具體實例,第三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18且小於60。第三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焦距可小於-10毫米或大於10毫米。
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可具有一個凸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第四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5或大於1.5。作為具體實例,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且小於1.6。第四透鏡可具有預定阿貝數。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阿貝數可為50或大於50。作為具體實例,第四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50且小於60。第四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焦距可小於-20毫米或大於20毫米。
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的非球形表面可由等式1表示。在等式1中,「c」可指示對應透鏡的曲率半徑的反數,「k」可指示圓錐常數,「r」可指示自透鏡的非球形表面上的某一點至光軸的距離,A至H及J可指示非球形常數,且「Z」(或SAG)可指示在光軸方向上自透鏡的非球形表面上的某一點至對應透鏡的非球形表面的頂點的高度。 等式1
Figure 02_image001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第一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可具有減小的厚度以容易地攜載或儲存。舉例而言,根據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可為智慧型手機、膝上型電腦或類似者。根據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可包含具有長焦距同時能夠實施高解析度的相機模組。舉例而言,電子裝置可配備有包含根據上述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的一者的相機模組。然而,包含於相機模組中的成像透鏡系統可不限於根據上述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可包含具有獨特形狀的相機模組。舉例而言,相機模組可包含安置為相對於電子裝置的輸出單元(例如,液晶螢幕)而具有傾斜的影像感測器。作為具體實例,其上安裝有影像感測器的板可安置為相對於電子裝置的輸出單元具有16度至32度的傾斜。
在下文中,現將參考隨附圖式詳細地描述本發明創作中的實例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描述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0可包含透鏡群組LG、第一稜鏡P1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1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成像透鏡系統1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透鏡群組LG、第一稜鏡P1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透鏡群組LG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稜鏡P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像側上。然而,透鏡群組LG、第一稜鏡P1以及第二稜鏡P2不限於上述配置。舉例而言,透鏡群組LG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像側上,亦即,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透鏡群組LG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透鏡群組LG可包含自物側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以及第三透鏡130。第一透鏡110至第三透鏡130可以預定間隔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120的物側表面接觸,且第二透鏡12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三透鏡13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配置第一透鏡110至第三透鏡13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120的物側表面接觸,或第二透鏡12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三透鏡130的物側表面接觸。
接下來,描述第一透鏡110至第三透鏡130的特性。
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1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一透鏡11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二透鏡1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1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1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1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1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1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1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13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13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110入射至第三透鏡13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三透鏡13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7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9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7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9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8。第一反射表面S8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8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8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8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以原樣將自第三透鏡13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1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1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2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2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各自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1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2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8、第二反射表面S11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1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1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1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2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100可繪示圖2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1及表2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1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5.0492 2.762 1.585 59.5
S2    44.3097 0.206      
S3 第二透鏡 19.2117 0.735 1.621 26.0
S4    3.6554 0.413      
S5 第三透鏡 5.5960 0.588 1.679 19.2
S6    8.9660 1.000      
S7 第一稜鏡 無窮大 2.500 1.519 64.2
S8    無窮大 2.500 1.519 64.2
S9    無窮大 5.000      
S10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00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3.000 1.519 64.2
S12    無窮大 1.50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0.500      
S13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4    無窮大 0.646      
S15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37      
表2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K 0 0 3.847E+01 2.078E-01 -6.915E-01 9.200E+00
A 0 0 1.319E-02 1.729E-02 5.342E-03 1.012E-03
B 0 0 1.377E-03 -7.004E-04 -2.741E-04 -2.020E-04
C 0 0 3.400E-04 -1.445E-04 2.866E-05 -7.257E-05
D 0 0 3.735E-04 1.419E-04 -3.251E-05 -1.573E-04
E 0 0 0 0 0 0
F 0 0 0 0 0 0
G 0 0 0 0 0 0
H 0 0 0 0 0 0
J 0 0 0 0 0 0
接下來,參考圖3及圖4描述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經修改實例。出於參考,在以下描述中,與上述實例實施例的彼等組件相同的組件由與上述實例實施例的彼等附圖標號相同的附圖標號表示,且省略此等組件的詳細描述。
首先,參考圖3描述根據第一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1。
根據第一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1可包含光學路徑摺疊部件P,其中第一稜鏡及第二稜鏡彼此一體地形成,如圖3中所說明。舉例而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P可具有彼此接合的圖1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
光學路徑摺疊部件P可包含三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P可包含第一反射表面PS1、第二反射表面PS2以及第三反射表面PS3。第一反射表面PS1、第二反射表面PS2以及第三反射表面PS3可沿著光學路徑依序配置。
光學路徑摺疊部件P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反射(或鏡面式反射)兩者。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PS1及第二反射表面PS2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三反射表面PS3可實現鏡面反射。
第一反射表面PS1、第二反射表面PS2以及第三反射表面PS3可各自具有預定入射角。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PS1的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第二反射表面PS2的第二入射角θ2可為60度,且第三反射表面PS3的第三入射角θ3可為30度。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101可用一個光學路徑摺疊部件P替換多個稜鏡,藉此簡化成像透鏡系統101的裝配製程。
接下來,參考圖4描述根據第二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2。
根據第二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2可實施相當長的後焦距。舉例而言,根據此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2可包含第二稜鏡P2,從而實現兩次或大於兩次內反射,如圖4中所說明。作為具體實例,第二稜鏡P2可實現四次內反射。出於參考,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8度。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102可具有增加如上文所描述的由第二稜鏡P2實現的內反射的數目的後焦距,藉此改良成像透鏡系統102的攝遠特性。
接下來,參考圖5描述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200可包含透鏡群組LG、第一稜鏡P1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2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2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透鏡群組LG、第一稜鏡P1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透鏡群組LG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稜鏡P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像側上。然而,透鏡群組LG、第一稜鏡P1以及第二稜鏡P2不限於上述配置。舉例而言,透鏡群組LG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像側上,亦即,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透鏡群組LG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透鏡群組LG可包含自物側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以及第三透鏡230。第一透鏡210至第三透鏡230可以預定間隔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220的物側表面接觸,且第二透鏡22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三透鏡23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配置第一透鏡210至第三透鏡23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220的物側表面接觸,或第二透鏡22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三透鏡230的物側表面接觸。
接下來,描述第一透鏡210至第三透鏡230的特性。
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2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21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二透鏡2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2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2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2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2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2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2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23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23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210入射至第三透鏡23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三透鏡23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7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9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7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9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8。第一反射表面S8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8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8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8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以原樣將自第三透鏡23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1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1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2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2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1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2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8、第二反射表面S11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2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2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2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2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在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200中,濾光器(未說明)可一體地形成於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上。舉例而言,濾光器可一體地形成於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或投影表面S11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可以薄膜的形狀製造,且附接至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或投影表面S11。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200可繪示圖6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3及表4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3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4.6433 1.617 1.537 55.7
S2    -78.1022 0.231      
S3 第二透鏡 21.7719 0.803 1.646 23.5
S4    3.9441 0.849      
S5 第三透鏡 8.7192 0.500 1.669 20.3
S6    35.4094 1.000      
S7 第一稜鏡 無窮大 2.000 1.519 64.2
S8    無窮大 2.000 1.519 64.2
S9    無窮大 3.000      
S10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00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2.500 1.519 64.2
S12    無窮大 1.25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0.470      
S13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02      
表4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K 0 0 3.981E+01 2.311E-01 -2.494E+00 7.892E+01
A 0 0 1.268E-02 1.661E-02 7.014E-03 -4.885E-03
B 0 0 1.083E-03 -1.451E-04 -5.181E-04 -7.813E-04
C 0 0 2.509E-05 5.160E-04 3.048E-05 3.334E-04
D 0 0 4.678E-04 7.040E-07 8.988E-06 -5.540E-04
E 0 0 0 0 0 0
F 0 0 0 0 0 0
G 0 0 0 0 0 0
H 0 0 0 0 0 0
J 0 0 0 0 0 0
接下來,參考圖7描述根據第三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300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3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3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自物側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以及第三透鏡330。第一透鏡310至第三透鏡330可以預定間隔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320的物側表面接觸,且第二透鏡32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三透鏡33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配置第一透鏡310至第三透鏡33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320的物側表面接觸,或第二透鏡32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三透鏡330的物側表面接觸。
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第四透鏡340。然而,包含於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透鏡不限於第四透鏡340。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更包含透鏡或可包含上述濾光器IF。
接下來,描述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LG1及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第一透鏡310至第四透鏡340的特性。
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3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31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二透鏡3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3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3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3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3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33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33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四透鏡34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3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34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四透鏡34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34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310入射至第四透鏡34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三透鏡33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7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9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7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9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8。第一反射表面S8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8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8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8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以原樣將自第三透鏡33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3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3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4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4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3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4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4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8、第二反射表面S13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3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3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3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4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300可繪示圖8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5及表6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5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4.9949 1.948 1.537 55.7
S2    -97.7127 0.391      
S3 第二透鏡 19.5409 0.631 1.646 23.5
S4    3.8887 0.250      
S5 第三透鏡 8.8202 0.719 1.669 20.3
S6    26.6496 1.000      
S7 第一稜鏡 無窮大 2.000 1.519 64.2
S8    無窮大 2.000 1.519 64.2
S9    無窮大 1.500      
S10 第四透鏡 30.0000 0.500 1.537 55.7
S11    -30.0000 0.500      
S12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500 1.519 64.2
S13    無窮大 2.500 1.519 64.2
S14    無窮大 1.250 1.519 64.2
S13    無窮大 0.500      
S15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6    無窮大 0.500      
S17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187      
S18    無窮大 0.000      
表6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10 S11
K 0 0 4.25E+01 2.17E-01 -2.54E+00 7.89E+01 0 0
A 0 0 1.16E-02 1.74E-02 7.08E-03 -5.72E-03 0 0
B 0 0 1.27E-03 -1.72E-04 -3.46E-04 -1.85E-03 0 0
C 0 0 6.76E-05 2.88E-04 5.74E-06 5.10E-04 0 0
D 0 0 3.68E-04 3.51E-04 1.05E-04 -3.12E-04 0 0
E 0 0 0 0 0 0 0 0
F 0 0 0 0 0 0 0 0
G 0 0 0 0 0 0 0 0
H 0 0 0 0 0 0 0 0
J 0 0 0 0 0 0 0 0
接下來,參考圖9及圖10描述根據第三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經修改實例。出於參考,在以下描述中,與上述實例實施例的彼等組件相同的組件由與上述實例實施例的彼等附圖標號相同的附圖標號表示,且省略此等組件的詳細描述。
首先,參考圖9描述根據第一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301。
根據第一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301可更包含第三稜鏡P3。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301可更包含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LG2與第二稜鏡P2之間的第三稜鏡P3。
第三稜鏡P3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三稜鏡P3可包含一個反射表面P3SR。第三稜鏡P3的反射表面P3SR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反射表面P3SR的入射角可大於反射表面P3SR的臨界角。第三稜鏡P3可具有與第一稜鏡P1的形狀實質上相同或類似的形狀。然而,第一稜鏡P1及第三稜鏡P3可能未必具有相同或類似形狀。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301可具有後焦距(BFL,亦即,自第四透鏡340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IP的距離),其容易延伸而不使第二稜鏡P2變形以具有圖4中所說明的形狀。
接下來,參考圖10描述根據第二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302。
根據第二經修改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302可更包含第三稜鏡P3及第四稜鏡P4。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302可更包含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透鏡群組LG2之間的第三稜鏡P3,及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LG2與第二稜鏡P2之間的第四稜鏡P4。
第三稜鏡P3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三稜鏡P3可包含一個反射表面P3SR。第三稜鏡P3的反射表面P3SR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反射表面P3SR的入射角可大於反射表面P3SR的臨界角。第三稜鏡P3可具有與第一稜鏡P1的形狀實質上相同或類似的形狀。然而,第一稜鏡P1及第三稜鏡P3可能未必具有相同或類似形狀。
第四稜鏡P4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四稜鏡P4可包含一個反射表面P4SR。第四稜鏡P4的反射表面P4SR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反射表面P4SR的入射角可大於反射表面P4SR的臨界角。第四稜鏡P4可具有與第一稜鏡P1或第三稜鏡P3的形狀實質上相同或類似的形狀。然而,第四稜鏡P4可能未必具有與第一稜鏡P1或第三稜鏡P3的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形狀。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302可具有在有限空間中經由多個稜鏡P1、稜鏡P2、稜鏡P3以及稜鏡P4的多個透鏡群組LG1及透鏡群組LG2與成像平面IP的整合式配置,且因此容易地安裝於具有窄安裝空間的電子裝置,諸如攜帶型終端機中。
接下來,參考圖11描述根據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400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4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4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410及第二透鏡420。第一透鏡410及第二透鏡42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42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一透鏡410及第二透鏡42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420的物側表面接觸。
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第三透鏡430。然而,包含於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透鏡不限於第三透鏡430。
接下來,描述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LG1及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第一透鏡410至第三透鏡430的特性。
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4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41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二透鏡4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4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4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4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4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4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4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430可具有球形表面及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430的物側表面可為球形,且其像側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410入射至第三透鏡43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二透鏡42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6。第一反射表面S6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6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將自第二透鏡42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透鏡430及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1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1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2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2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1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2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6、第二反射表面S11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4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4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4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2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400可繪示圖12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7及表8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7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4.6702 1.300 1.537 55.7
S2    -42.9801 0.391      
S3 第二透鏡 18.0341 0.631 1.646 23.5
S4    4.3778 1.000      
S5 第一稜鏡 無窮大 2.200 1.519 64.2
S6    無窮大 2.200 1.519 64.2
S7    無窮大 2.200      
S8 第三透鏡 5.5645 0.700 1.537 55.7
S9    14.1348 1.000      
S10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50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2.500 1.519 64.2
S12    無窮大 1.25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0.500      
S13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4    無窮大 0.479      
S15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00      
表8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8 S9
K 0 0 3.81E+01 4.58E-01 0 -2.0E+00
A 0 0 1.55E-02 9.45E-03 0 6.0E-04
B 0 0 7.11E-04 1.42E-03 0 -2.8E-05
C 0 0 5.93E-04 2.08E-04 0 5.4E-05
D 0 0 1.58E-04 3.24E-04 0 -3.4E-06
E 0 0 1.12E-04 1.02E-04 0 -2.7E-06
F 0 0 -1.92E-05 -2.22E-05 0 -1.6E-07
G 0 0 1.03E-04 1.54E-04 0 1.3E-07
H 0 0 0 0 0 3.0E-08
J 0 0 0 0 0 -8.4E-09
接下來,參考圖13描述根據第五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500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5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5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510及第二透鏡520。第一透鏡510及第二透鏡52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52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一透鏡510及第二透鏡52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520的物側表面接觸。
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第三透鏡530。然而,包含於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透鏡不限於第三透鏡530。
接下來,描述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LG1及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第一透鏡510至第三透鏡530的特性。
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5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51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二透鏡5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5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5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5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5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5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5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530可具有球形表面及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530的物側表面可為球形,且其像側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510入射至第三透鏡53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二透鏡52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6。第一反射表面S6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6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將自第二透鏡52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透鏡530及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1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1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2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2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1與第三反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1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2與入射表面S10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1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2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2。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6、第二反射表面S11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2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5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5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5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1。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2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500可繪示圖14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9及表10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9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5.5237 1.000 1.537 55.7
S2    -25.1115 0.050      
S3 第二透鏡 13.5896 0.400 1.646 23.5
S4    7.0152 0.800      
S5 第一稜鏡 無窮大 1.600 1.519 64.2
S6    無窮大 1.600 1.519 64.2
S7    無窮大 2.500      
S8 第三透鏡 16.0727 0.400 1.537 55.7
S9    10.7448 1.500      
S10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00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2.000 1.519 64.2
S12    無窮大 1.000 1.519 64.2
S11    無窮大 0.500      
S13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4    無窮大 0.236      
S15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66      
表10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8 S9
K 0 0 3.26E+01 1.15E+00 0 2.0E+01
A 0 0 1.37E-02 5.12E-03 0 2.1E-03
B 0 0 -8.93E-04 1.42E-03 0 3.0E-04
C 0 0 7.69E-04 5.53E-04 0 1.0E-04
D 0 0 7.84E-04 7.76E-04 0 5.2E-05
E 0 0 -1.57E-04 6.40E-05 0 3.8E-05
F 0 0 -7.69E-06 4.97E-05 0 2.2E-05
G 0 0 -8.42E-06 -2.76E-05 0 1.6E-06
H 0 0 0 0 0 0
J 0 0 0 0 0 0
接下來,參考圖15描述根據第六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600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6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6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610及第二透鏡620。第一透鏡610及第二透鏡62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6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62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一透鏡610及第二透鏡62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6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620的物側表面接觸。
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三透鏡630及第四透鏡640。第三透鏡630及第四透鏡64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三透鏡63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四透鏡64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三透鏡630及第四透鏡64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三透鏡63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四透鏡640的物側表面接觸。
接下來,描述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LG1及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第一透鏡610至第四透鏡640的特性。
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6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61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61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二透鏡6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6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6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6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6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63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63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63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四透鏡64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6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64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64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64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610入射至第四透鏡64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二透鏡62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6。第一反射表面S6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6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將自第二透鏡62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3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3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4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4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3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4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4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6、第二反射表面S13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6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6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6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4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600可繪示圖16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11及表12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11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5.2750 0.900 1.537 55.7
S2    -35.6289 0.050      
S3 第二透鏡 13.2037 0.500 1.669 20.3
S4    9.4598 0.800      
S5 第一稜鏡 無窮大 1.600 1.723 29.5
S6    無窮大 1.600 1.723 29.5
S7    無窮大 1.500      
S8 第三透鏡 -17.5264 0.882 1.669 20.3
S9    17.8445 0.080      
S10 第四透鏡 11.2450 1.505 1.537 55.7
S11    8.3425 0.800      
S12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500 1.723 29.5
S13    無窮大 2.000 1.723 29.5
S14    無窮大 1.000 1.723 29.5
S13    無窮大 0.200      
S15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6    無窮大 0.148      
S17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00      
表12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8 S9 S10 S11
K 0 0 2.8E+01 2.5E-01 -3.7E+01 -7.4E+01 -4.2E+01 -5.9E-01
A 0 0 1.9E-02 1.0E-02 0 0 -3.9E-03 -3.0E-03
B 0 0 -1.7E-03 -6.3E-04 0 0 -4.7E-04 -6.0E-04
C 0 0 4.2E-04 5.6E-04 0 0 -1.5E-04 -2.9E-04
D 0 0 7.8E-04 -9.9E-05 0 0 -5.5E-05 -2.2E-04
E 0 0 -3.1E-04 8.9E-04 0 0 -3.5E-05 -1.9E-04
F 0 0 -1.2E-04 -9.3E-04 0 0 -7.5E-06 -1.4E-04
G 0 0 -9.5E-06 -2.4E-04 0 0 -4.7E-06 -6.5E-05
H 0 0 0 0 0 0 0 0
J 0 0 0 0 0 0 0 0
接下來,參考圖17描述根據第七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700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7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7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710及第二透鏡720。第一透鏡710及第二透鏡72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7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72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一透鏡710及第二透鏡72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7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720的物側表面接觸。
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三透鏡730及第四透鏡740。第三透鏡730及第四透鏡74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三透鏡73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四透鏡74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三透鏡730及第四透鏡74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三透鏡73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四透鏡740的物側表面接觸。
接下來,描述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LG1及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第一透鏡710至第四透鏡740的特性。
第一透鏡7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7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7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71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71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二透鏡7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7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7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7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7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7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7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7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730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730的兩個表面可為球形。第四透鏡74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7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74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74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74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另一部件。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710入射至第四透鏡74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二透鏡72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6。第一反射表面S6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6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將自第二透鏡72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3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3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4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4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3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4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4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6、第二反射表面S13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7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7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7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4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700可繪示圖18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13及表14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13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5.1215 0.900 1.537 55.7
S2    -32.3976 0.050      
S3 第二透鏡 14.7066 0.500 1.669 20.3
S4    9.2838 0.800      
S5 第一稜鏡 無窮大 1.600 1.723 29.5
S6    無窮大 1.600 1.723 29.5
S7    無窮大 1.500      
S8 第三透鏡 19.9645 0.500 1.669 20.3
S9    7.7008 0.287      
S10 第四透鏡 10.6399 0.800 1.537 55.7
S11    6.3130 0.800      
S12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500 1.839 37.3
S13    無窮大 2.200 1.839 37.3
S14    無窮大 1.100 1.839 37.3
S13    無窮大 0.500      
S15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6    無窮大 0.286      
S17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10      
表14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8 S9 S10 S11
K 3.12E-01 -9.90E+01 2.82E+01 -6.68E-01 -9.35E+01 3.72E+00 3.18E+01 -9.89E+00
A 2.00E-05 -6.28E-03 2.16E-02 1.24E-02 0 0 -3.75E-03 -3.70E-03
B 2.18E-04 1.53E-02 -1.01E-03 3.27E-04 0 0 -3.47E-04 -5.58E-04
C -1.14E-04 -1.48E-02 1.87E-04 1.51E-04 0 0 -1.09E-04 -2.32E-04
D 3.27E-05 7.97E-03 6.33E-04 -5.14E-05 0 0 -3.87E-05 -1.09E-04
E -7.09E-06 -2.60E-03 -2.31E-04 8.40E-04 0 0 -2.21E-05 -6.50E-05
F 5.71E-07 5.20E-04 -2.65E-04 -8.91E-04 0 0 -8.55E-06 -4.15E-05
G -4.16E-08 -6.19E-05 -2.90E-05 -2.81E-04 0 0 -1.61E-06 -2.84E-05
H 1.03E-09 4.04E-06 0 0 0 0 0 0
J 1.54E-09 -1.16E-07 0 0 0 0 0 0
接下來,參考圖19描述根據第八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800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然而,成像透鏡系統800的組件不限於上述部件。舉例而言,成像透鏡系統800可更包含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第一透鏡群組LG1、第一稜鏡P1、第二透鏡群組LG2以及第二稜鏡P2可自物側依序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的物側上,且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安置於第一稜鏡P1與第二稜鏡P2之間。
接下來,按次序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LG1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810及第二透鏡820。第一透鏡810及第二透鏡82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81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二透鏡82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一透鏡810及第二透鏡82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81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二透鏡820的物側表面接觸。
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LG2可包含自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三透鏡830及第四透鏡840。第三透鏡830及第四透鏡840可以預定間隔安置。舉例而言,第三透鏡830的像側表面可不與第四透鏡840的物側表面接觸。然而,可能未必安置第三透鏡830及第四透鏡840以免彼此接觸。舉例而言,第三透鏡830的像側表面可與第四透鏡840的物側表面接觸。
接下來,描述包含於第一透鏡群組LG1及第二透鏡群組LG2中的第一透鏡810至第四透鏡840的特性。
第一透鏡81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8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81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凸出像側表面。第一透鏡810可具有球形表面及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810的物側表面可為球形,且其像側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二透鏡82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8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82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82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82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三透鏡83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8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83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83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83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第四透鏡840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8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840可具有凸出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840可具有非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840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形。
接下來,描述作為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出於參考,下文所描述的稜鏡為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的一種類型的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且可改變為其另一者。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經安置以使得經由第一透鏡810入射至第四透鏡840的光成像於成像平面IP上。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沿著第二透鏡820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
第一稜鏡P1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一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形成實質上直角。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的入射表面S5及第一稜鏡P1的投影表面S7可分別形成於除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中的斜邊以外的一部分中。
第一稜鏡P1可包含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包含一個第一反射表面S6。第一反射表面S6可實現全反射。舉例而言,第一反射表面S6的第一入射角θ1可大於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更詳細地,第一入射角θ1可為45度,其大於41.2度,亦即第一反射表面S6的臨界角。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可將自第二透鏡820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稜鏡P2。
第二稜鏡P2可具有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在光學路徑方向上切割的第二稜鏡的橫截面可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狀。第二稜鏡P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可包含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全反射及鏡面式反射。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實現全反射,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實現鏡面式反射或鏡面反射。作為具體實例,第二反射表面S13的第二入射角θ2可大於第二反射表面S13的臨界角,且第三反射表面S14的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三反射表面S14的臨界角。
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形成銳角。舉例而言,第二反射表面S13與第三反射表面S14之間的角度θp2可為16度至32度。第二反射表面S13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在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之間的預定角度。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58度至74度,且第二稜鏡P2的第三反射表面S14與入射表面S12之間的角度可為大致90度。
第二稜鏡P2可實現多個內反射。舉例而言,經由第二稜鏡P2的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可由第二反射表面S13反射且接著由第三反射表面S14重新反射。
第二稜鏡P2的一個表面可實現反射及投影兩者。舉例而言,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可透射自第三反射表面S14入射的光,同時將經由入射表面S12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三反射表面S14。
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的第一反射表面S6、第二反射表面S13以及第三反射表面S14可具有其間的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入射角θ1可小於第二入射角θ2,且第三入射角θ3可小於第一入射角θ1。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第一稜鏡P1及第二稜鏡P2可藉由摺疊自物側連接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而使得成像透鏡系統800較小及整合。舉例而言,第一稜鏡P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摺疊沿著第一光軸C1延伸的光學路徑,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800在第一光軸C1的方向上的長度。在另一實例中,第二稜鏡P2可經由全反射及鏡面反射將沿著第二光軸C2延伸的光學路徑摺疊兩次或大於兩次,藉此減小成像透鏡系統800在第二光軸C2的方向上的長度。
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於第二稜鏡P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在第二稜鏡P2的橫截面形狀中具有最大長度的斜邊。作為具體實例,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可安置為面向第二稜鏡P2的第二反射表面S13。
濾光器IF可阻擋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濾光器IF可阻擋紅外光。然而,藉由濾光器IF阻擋的光的類型不限於紅外光。舉例而言,濾光器IF可阻擋紫外光或可見光。
成像平面IP可定位於使第三反射表面S14反射的光會聚或形成影像的點處,且可由影像感測器IS或類似者形成。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或內部。
如上文組態的成像透鏡系統800可繪示圖20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15及表16分別展示根據本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15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5.1332 0.900 1.537 55.7
S2    -31.9856 0.050      
S3 第二透鏡 14.7747 0.500 1.669 20.3
S4    9.9040 0.800      
S5 第一稜鏡 無窮大 1.600 1.723 29.5
S6    無窮大 1.600 1.723 29.5
S7    無窮大 1.500      
S8 第三透鏡 21.0196 0.200 1.669 20.3
S9    6.5300 0.100      
S10 第四透鏡 10.0000 0.233 1.537 55.7
S11    15.0000 0.800      
S12 第二稜鏡 無窮大 3.500 1.839 37.3
S13    無窮大 2.200 1.839 37.3
S14    無窮大 1.100 1.839 37.3
S13    無窮大 0.300      
S15 濾光器 無窮大 0.210 1.519 64.2
S16    無窮大 0.280      
S17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20      
表16
表面 S1 S2 S3 S4 S8 S9 S10 S11
K 3.21E-01 -9.90E+01 2.80E+01 9.60E-02 9.35E+01 -3.30E+00 -3.16E+01 4.27E+01
A 0 -6.00E-03 -6.00E-03 2.00E-03 -1.00E-03 0 6.00E-03 2.00E-02
B 0 1.50E-02 -2.00E-03 -2.30E-02 0 0 -6.90E-02 -1.09E-01
C 0 -1.50E-02 1.20E-02 4.60E-02 0 0 1.76E-01 2.79E-01
D 0 8.00E-03 -1.70E-02 -5.20E-02 0 0 -2.97E-01 -4.49E-01
E 0 -3.00E-03 1.20E-02 3.60E-02 0 0 3.24E-01 4.58E-01
F 0 1.00E-03 -5.00E-03 -1.50E-02 0 0 -2.24E-01 -2.96E-01
G 0 0 1.00E-03 4.00E-03 0 0 9.40E-02 1.17E-01
H 0 0 0 -1.00E-03 -6.81E-07 -1.04E-06 -2.20E-02 -2.57E-02
J 0 0 0 0 -2.49E-07 -4.07E-07 2.16E-03 2.39E-03
表17及表18分別展示根據上述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八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光學特性值及條件表達式值。
表17
項目 第一實例實施例 第二實例實施例 第三實例實施例 第四實例實施例 第五實例實施例 第六實例實施例 第七實例實施例 第八實例實施例
f1 9.4868 8.2128 8.9029 7.9152 8.5237 8.6174 8.3001 8.3026
f2 -7.4083 -7.5892 -7.6349 -9.1133 -22.9927 -52.7134 -39.0968 -46.8551
f3 20.4671 17.1700 19.4022 16.6057 -61.9507 -13.0921 -19.0590 -14.2452
f4 - - 27.9979 - - -73.4655 -30.8872 54.9374
TTL 24.5968 19.2220 20.0862 20.0619 16.8621 17.2752 17.1432 15.8931
BFL 19.8927 15.2220 9.1468 9.4393 8.5121 7.8583 8.6064 8.4100
f 22.8127 15.6362 22.8127 13.5730 14.1053 14.1053 14.3526 12.4162
ImgHT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2.8000 2.8000 1.8000
PID 7.5000 6.7500 7.2500 7.2500 6.0000 6.5000 6.8000 6.8000
表18
條件表達式 第一實例實施例 第二實例實施例 第三實例實施例 第四實例實施例 第五實例實施例 第六實例實施例 第七實例實施例 第八實例實施例
BFL/TTL 0.8088 0.7919 0.4554 0.4705 0.5048 0.4549 0.5020 0.5292
V1-V2 33.5098 32.1906 32.1906 32.1906 32.1906 35.3645 35.3645 35.3645
TTL/f 1.0782 1.2293 0.8805 1.4781 1.1954 1.2247 1.1944 1.2800
TTL/f1 2.5927 2.3405 2.2562 2.5346 1.9783 2.0047 2.0654 1.9142
TTL/f2 -3.3202 -2.5328 -2.6308 -2.2014 -0.7334 -0.3277 -0.4385 -0.3392
TTL/f3 1.2018 1.1195 1.0353 1.2081 -0.2722 -1.3195 -0.8995 -1.1157
TTL/f4 - - 0.7174 - - -0.2351 -0.5550 0.2893
BFL/f 0.8720 0.9735 0.4010 0.6954 0.6035 0.5571 0.5996 0.6773
BFL/f1 2.0969 1.8535 1.0274 1.1926 0.9986 0.9119 1.0369 1.0129
BFL/f2 -2.6852 -2.0057 -1.1980 -1.0358 -0.3702 -0.1491 -0.2201 -0.1795
BFL/f3 0.9719 0.8865 0.4714 0.5684 -0.1374 -0.6002 -0.4516 -0.5904
BFL/f4 - - 0.3267 - - -0.1070 -0.2786 0.1531
PID/ImgHT 5.0000 4.5000 4.8333 4.8333 4.0000 2.3214 2.4286 3.7778
接下來,描述根據本發明創作的電子裝置。
根據本發明創作的電子裝置可包含根據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舉例而言,電子裝置可包含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八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的一或多者。作為具體實例,電子裝置可包含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0。在另一實例中,電子裝置可包含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0及根據第八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800。在另一實例中,電子裝置可包含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兩個成像透鏡系統200及根據第六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600。然而,可定位於根據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中的成像透鏡系統不限於上述類型。
接下來,參考圖21及圖22描述根據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
根據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可為攜帶型終端機。舉例而言,電子裝置1000可為智慧型手機。然而,電子裝置1000的類型不限於智慧型手機。舉例而言,根據另一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可為膝上型電腦。
電子裝置1000可包含一個相機模組或多個相機模組10及相機模組20。舉例而言,兩個相機模組10及相機模組20可安裝於電子裝置1000中。第一相機模組10及第二相機模組20可經安置以在相同方向上對物件進行成像。舉例而言,第一相機模組10及第二相機模組20可安裝於電子裝置1000的一個表面上以彼此平行。
第一相機模組10及第二相機模組20中的至少一者可包含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至第八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舉例而言,第一相機模組10可包含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100。
第一相機模組10可實施高解析度。詳言之,第一相機模組10可使影像感測器IS如圖22中所說明相對於電子裝置1000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且因此具有實施高解析度所需的較大影像感測器IS。更詳細地,影像感測器IS可以相對於電子裝置1000或顯示裝置(例如,顯示面板)的前部18度至30度的傾斜安置。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電子裝置1000可安裝大於內部空間(尤其是其厚度)的影像感測器及包含影像感測器的相機模組,且因此有可能同時改良相機模組的效能且減小電子裝置的厚度。
如上文所闡述,本發明創作可提供可安裝於小型終端機或較薄終端機中的成像透鏡系統。
另外,本發明創作可提供具有攝遠成像透鏡系統的相機模組。
儘管上文已繪示且描述特定實例實施例,但在理解本發明創作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在此等實例中作出形式及細節的各種改變。應僅以描述性意義而非出於限制性目的來考慮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應將對各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描述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類似特徵或態樣。若以不同次序執行所描述技術及/或若所描述的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以不同方式組合及/或藉由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合適結果。因此,本發明創作的範疇並非由詳細描述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界定,且應將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範疇內的所有變化解釋為包含於本發明創作中。
10:第一相機模組 20:第二相機模組 100、101、102、200、300、301、302、400、500、600、700、800:成像透鏡系統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第三透鏡 340、640、740、840:第四透鏡 1000:電子裝置 C1:第一光軸 C2:第二光軸 IF:濾光器 IP:成像平面 IS:影像感測器 LG:透鏡群組 LG1:第一透鏡群組 LG2:第二透鏡群組 P:光學路徑摺疊部件 P1:第一稜鏡 P2:第二稜鏡 P3:第三稜鏡 P3SR、P4SR:反射表面 P4:第四稜鏡 PS1、S6、S8:第一反射表面 PS2、S11、S13:第二反射表面 PS3、S12、S14:第三反射表面 S5、S7、S10、S12:入射表面 S7、S9:投影表面 θ1:第一入射角 θ2:第二入射角 θ3:第三入射角 θp2:角度
圖1為根據第一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圖1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3為圖1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經修改實例的組態圖。 圖4為圖1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另一經修改實例的組態圖。 圖5為根據第二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6為圖5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7為根據第三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8為圖7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9為圖7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經修改實例的組態圖。 圖10為圖7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另一經修改實例的組態圖。 圖11為根據第四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12為圖11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3為根據第五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14為圖13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5為根據第六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16為圖15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7為根據第七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18為圖17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9為根據第八實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方塊圖。 圖20為圖19中所說明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21為根據實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透視圖。 圖22為圖21中所說明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橫截面圖。 貫穿圖式及詳細描述,相同附圖標號指代相同元件。圖式可能未按比例繪製,且為了清楚、說明以及便利起見,可放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以及描繪。
100:成像透鏡系統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C1:第一光軸
C2:第二光軸
IF:濾光器
IP:成像平面
IS:影像感測器
LG:透鏡群組
P1:第一稜鏡
P2:第二稜鏡
S5、S7、S10:入射表面
S6、S8:第一反射表面
S9:投影表面
S11、S13:第二反射表面
S12、S14:第三反射表面
θ1:第一入射角
θ2:第二入射角
θ3:第三入射角

Claims (36)

  1. 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 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括最接近物側安置的最前反射表面、最接近成像平面安置的最後反射表面、以及後部反射表面,所述後部反射表面安置為與所述最後反射表面形成銳角且經組態以將由所述最後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以及 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所述最前反射表面的物側或所述最前反射表面的像側上, 其中包含所述最前反射表面的第一虛擬平面與包含所述最後反射表面的第二虛擬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5度至27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包括自所述物側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且所述第二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30 < V1-V2,其中V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且V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最後反射表面與所述後部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為18度至30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光學路徑摺疊部件更包括: 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所述最前反射表面;以及 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所述後部反射表面及所述最後反射表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更包括安置於所述最前反射表面的其上未安置有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物側或像側上的第二透鏡群組。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群組包括一或多個透鏡。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BFL/TTL < 0.2,其中BFL為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最後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距離,且TTL為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最前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距離。
  10.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以及 影像感測器, 其中所述成像平面安置於所述影像感測器上。
  1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0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影像感測器相對於所述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12. 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 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具有一個反射表面且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 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具有兩個或大於兩個反射表面且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所述橫截面形狀; 透鏡單元,安置為面向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或出射表面;以及 成像平面,安置為面向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全反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以及所述成像平面沿著所述透鏡單元的光軸依序配置。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括: 第一反射表面,反射射出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光;以及 第二反射表面,將自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表面。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與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角度為16度至32度。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所述入射表面的最大長度小於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出射表面的最大長度。
  16.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自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所述出射表面至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入射表面的距離大於自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所述出射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距離。
  17.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透鏡單元包含安置於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物側上的第一透鏡群組。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透鏡單元包含安置於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與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之間的第一透鏡群組。
  19.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透鏡單元包括: 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的物側上;以及 第二透鏡群組,安置於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摺疊部件與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摺疊部件之間。
  20.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
  2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如請求項20所述的相機模組, 其中所述成像平面安置於影像感測器上,以及 其中所述影像感測器相對於所述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22. 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 光學路徑摺疊部件,包含經組態以依序反射自物側入射的光的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以及 第一透鏡群組,安置於所述第一反射表面的所述物側或像側上,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小於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入射角,且所述第三反射表面的第三入射角小於所述第一反射表面的所述第一入射角。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入射角及所述第二入射角分別大於臨界角,且所述第三入射角小於所述臨界角。
  24. 如請求項2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入射角及所述第二入射角分別大於36度且小於90度。
  25. 如請求項2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三入射角大於28度且小於56度。
  26. 如請求項22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成像平面安置為面向所述第二反射表面。
  27.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相機模組,包括如請求項1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及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包括安置為面向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的成像平面, 其中所述影像感測器相對於所述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28. 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 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 第二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凸出物側表面以及凹入像側表面; 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凹入像側表面; 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三反射表面,以此次序沿著光軸自物側安置, 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以及所述第三反射表面以此次序沿著所述光軸自物側安置。
  29.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包含所述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虛擬平面與包含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虛擬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5度至27度。
  30.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更包括沿著所述光軸且平行於包含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的虛擬平面而安置的成像平面。
  31.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的第一入射角小於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的第二入射角,且所述第三反射表面的第三入射角小於所述第一反射表面的所述第一入射角。
  32.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更包括具有折射能力且沿著所述光軸安置於所述第一反射表面與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第四透鏡。
  33.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更包括沿著所述光軸安置於所述第一反射表面與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之間的第四反射表面及第五反射表面。
  34.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二反射表面與所述第三反射表面之間延伸多次。
  35. 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沿著所述光軸安置於所述第一反射表面與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之間。
  36.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相機模組,包括如請求項28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及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包括安置為面向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的成像平面, 其中所述影像感測器相對於所述電子裝置的厚度方向對角地安置。
TW111133417A 2021-10-07 2022-09-02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TWI8293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33480 2021-10-07
KR20210133480 2021-10-07
KR1020220043821A KR20230050211A (ko) 2021-10-07 2022-04-08 촬상 광학계 및 카메라 모듈
KR10-2022-0043821 2022-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6168A true TW202316168A (zh) 2023-04-16
TWI829324B TWI829324B (zh) 2024-01-11

Family

ID=8489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3417A TWI829324B (zh) 2021-10-07 2022-09-02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TW111209605U TWM646542U (zh) 2021-10-07 2022-09-02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9605U TWM646542U (zh) 2021-10-07 2022-09-02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6701A1 (zh)
CN (2) CN115951472A (zh)
TW (2) TWI829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152037A1 (en) * 2022-11-09 2024-05-0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US20240168265A1 (en) * 2022-11-21 2024-05-2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5475B2 (ja) * 2006-06-28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TWI629503B (zh) * 2017-06-14 2018-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3050254B (zh) * 2017-07-23 2023-06-02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摄影机以及其折叠透镜套件
WO2019234506A1 (en) * 2018-05-15 2019-12-12 Spectrum Optix Inc. Folded optical systems for a mobile magnification viewing system
CN111308688A (zh) * 2020-03-16 2020-06-19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透镜***、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TW202314313A (zh) * 2021-09-16 2023-04-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系統
US12019363B2 (en) * 2021-09-23 2024-06-25 Corephotonics Lid. Large aperture continuous zoom folded tele cameras
US20240168265A1 (en) * 2022-11-21 2024-05-2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0607U (zh) 2023-01-20
CN115951472A (zh) 2023-04-11
TWI829324B (zh) 2024-01-11
US20230116701A1 (en) 2023-04-13
TWM646542U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316168A (zh)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TWI752609B (zh) 光學成像系統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9506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76385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11049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8994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US20230089031A1 (en) Imaging lens system
TWI80647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699550B (zh) 光學鏡頭
TWI792397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0426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323921A (zh) 照相機模組及終端裝置
TWM642445U (zh) 光學成像系統
CN115437118A (zh) 成像透镜***、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TWM644025U (zh) 折疊式透鏡系統
TWM630709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417927A (zh) 成像透鏡系統、電子裝置以及相機模組
TWI821866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806445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M651054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49699U (zh) 成像透鏡系統與電子裝置
KR20230050211A (ko) 촬상 광학계 및 카메라 모듈
TW202422142A (zh) 成像透鏡系統與電子裝置
TWM649704U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202422145A (zh) 成像透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