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6440A - 電漿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漿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6440A
TW202306440A TW111119785A TW111119785A TW202306440A TW 202306440 A TW202306440 A TW 202306440A TW 111119785 A TW111119785 A TW 111119785A TW 111119785 A TW111119785 A TW 111119785A TW 202306440 A TW202306440 A TW 2023064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wer supply
substrate
plasma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9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輿水地塩
松山昇一郎
佐佐木康晴
佐藤大樹
水野雄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6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4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4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g. high 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之技術。 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具有腔室、基板支持部、第1射頻電源及第2射頻電源。基板支持部包含第1及第2基台、以及第1及第2支持區域。第1及第2基台具導電性。第2基台與第1基台彼此分離,並包圍第1基台之外周。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1基台之上方,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2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第1及第2射頻電源分別對第1及第2基台供應射頻電力。

Description

電漿處理裝置
本發明之例示的實施形態係有關於一種電漿處理裝置。
電漿處理裝置在對基板之電漿處理使用。電漿處理裝置之一種已知有電容耦合型電漿處理裝置。電容耦合型電漿處理裝置具有腔室、基板支持部、及射頻電源。基板支持部設於腔室內,支持基板及邊緣環。射頻電源供應射頻電力,以在腔室內從氣體產生電漿。射頻電力對例如基板支持部之基台供應。下述專利文獻1揭示了此種電漿處理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20-96176號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提供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之技術。 [解決課題之手段]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提供電漿處理裝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腔室、基板支持部、第1射頻電源及第2射頻電源。基板支持部設於腔室內。基板支持部包含第1基台、第2基台、第1支持區域及第2支持區域。第1基台及第2基台具導電性。第2基台與第1基台彼此分離,並包圍著第1基台之外周而延伸。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1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2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第1射頻電源對第1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第2射頻電源對第2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 [發明之效果]
根據一例示之實施形態,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就各種例示之實施形態作說明。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提供電漿處理裝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腔室、基板支持部、第1射頻電源及第2射頻電源。基板支持部設於腔室內。基板支持部包含第1基台、第2基台、第1支持區域、及第2支持區域。第1基台及第2基台具導電性。第2基台與第1基台彼此分離,並包圍著第1基台之外周而延伸。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1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2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第1射頻電源對第1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第2射頻電源對第2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
在上述實施形態,來自第1射頻電源之射頻電力經由第1基台、第1支持區域、及基板,對電漿供應。又,來自第2射頻電源之射頻電力經由第2基台、第2支持區域及邊緣環,對電漿供應。即,在基板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可個別調整。因而,可使在基板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減低。是故,根據上述實施形態,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第2基台之頂面的位置亦可低於第1基台之頂面的位置。第2支持區域之厚度亦可比第1支持區域之厚度薄。基板支持部亦可更包含設於第2支持區域與第2基台之間且在第2基台之頂面上的介電體部。在此實施形態,第1基台與基板之間的靜電容量跟第2基台與邊緣環之間的靜電容量之差可以介電體部減低。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介電體部亦可為形成於第2基台之頂面的陶瓷之熱噴塗膜。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第2支持區域亦可藉由接合構件及介電體部,固定於第2基台。接合構件設於介電體部與第2支持區域之間,而將第2支持區域固定於介電體部。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亦可更具有偏壓電源及調整電源。偏壓電源對第1基台供應用以從電漿將離子引入至基板之偏壓能量。調整電源對邊緣環施加電壓,以在邊緣環之上方調整電漿鞘之上端的高度方向之位置。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亦可於第1基台與第2基台之間設有為了將偏壓能量之一部分從第1基台對第2基台供應而設之介電體區域。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亦可更具有第1偏壓電源及第2偏壓電源。第1偏壓電源對第1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基板之偏壓能量。第2偏壓電源對第2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第2基台與邊緣環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基台與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之0.8倍以上、1.2倍以下。
在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亦提供電漿處理裝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腔室、基板支持部、射頻電源、及阻抗電路。基板支持部設於腔室內。基板支持部包含第1基台、第2基台、第1支持區域及第2支持區域。第1基台及第2基台具導電性。第2基台與第1基台彼此分離,並包圍著第1基台之外周而延伸。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1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2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射頻電源產生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阻抗電路在射頻電源與第1基台或第2基台之間連接。
在上述實施形態,射頻電力係在基板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可以阻抗電路調整。因而,可使在基板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減低。是故,根據上述實施形態,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亦可更具有第1偏壓電源及第2偏壓電源。第1偏壓電源對第1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基板之偏壓能量。第2偏壓電源對第2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亦可更具有偏壓電源及另一阻抗電路。偏壓電源產生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基板及邊緣環之偏壓能量。阻抗電路在偏壓電源與第1基台或第2基台之間連接。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射頻電源與邊緣環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亦可為射頻電源與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之0.8倍以上、1.2倍以下。
在又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亦提供電漿處理裝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腔室、基板支持部、射頻電源及調整電源。基板支持部設於腔室內。基板支持部包含基台、第1支持區域及第2支持區域。基台具有第1部分及在該第1部分之外側於周向延伸的第2部分。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1部分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第2部分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射頻電源對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調整電源對邊緣環施加電壓,以在邊緣環之上方調整電漿鞘之上端的高度方向之位置。第2部分之頂面的位置低於第1部分之頂面的位置。第2支持區域之厚度比第1支持區域之厚度薄。基板支持部更包含設於第2支持區域與第2部分之間且在第2部分之頂面上的介電體部。
調整電源可藉由不包含基台及第2支持區域之電氣路徑,對邊緣環施加電壓。
在上述實施形態,來自射頻電源之射頻電力經由第1部分、第1支持區域、及基板,對電漿供應,經由第2部分、第2支持區域及邊緣環,對電漿供應。在此實施形態,第1部分與基板之間的靜電容量跟第2部分與邊緣環之間的靜電容量之差以介電體部減低。因而,可使在基板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減低。是故,根據上述實施形態,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介電體部亦可為形成於第2部分之頂面的陶瓷之熱噴塗膜。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第2支持區域亦可藉由接合構件及介電體部,固定於第2部分。接合構件設於介電體部與第2支持區域之間,而將第2支持區域固定於介電體部。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亦可更具有偏壓電源。偏壓電源對基台供應用以從電漿將離子引入至基板及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在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第2部分與邊緣環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部分與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之0.8倍以上、1.2倍以下。
在上述各種例示之實施形態,第1支持區域及第2支持區域亦可為彼此分離之個別的靜電吸盤。或者,第1支持區域及第2支持區域亦可相互一體化而構成單一靜電吸盤。
以下,參照圖式,就各種例示之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此外,在各圖式,對同一或相當之部分附上同一符號。
圖1係概略地顯示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圖1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1具有腔室10。圖2係顯示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腔室內的結構之圖。如圖2所示,電漿處理裝置1可為電容耦合型電漿處理裝置。
腔室10於其內部提供內部空間10s。內部空間10s之中心軸線係於鉛直方向延伸之軸線AX。在一實施形態,腔室10包含腔室本體12。腔室本體12呈約略圓筒形狀。內部空間10s於腔室本體12之內部提供。腔室本體12由例如鋁形成。腔室本體12電性接地。於腔室本體12之內壁面、即劃定內部空間10s之壁面形成有具耐電漿性之膜。此膜可為以陽極氧化處理形成之膜或由氧化釔形成之膜這樣的陶瓷製膜。
於腔室本體12之側壁形成有通路12p。基板W於在內部空間10s與腔室10的外部之間搬運時,通過通路12p。為將此通路12p開關,閘閥12g沿著腔室本體12之側壁而設。
電漿處理裝置1更具有基板支持部16。基板支持部16在腔室10之內部,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W。基板W呈約略圓盤形狀。基板支持部16亦可以支持部17支持。支持部17從腔室本體12之底部往上方延伸。支持部17呈約略圓筒形狀。支持部17由石英這樣的絕緣材料形成。
基板支持部16更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ER。邊緣環ER係呈約略環狀之板。邊緣環ER亦可具導電性。邊緣環ER由例如矽或碳化矽形成。基板W在腔室10內,配置於基板支持部16上且以邊緣環ER包圍之區域內。基板W及邊緣ER於基板支持部16上搭載成該等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一致。
電漿處理裝置1亦可更具有外周部28及外周部29。外周部28從腔室本體12之底部往上方延伸。外周部28呈約略圓筒形狀,沿著支持部17之外周延伸。外周部28由導電性材料形成,呈約略圓筒形狀。外周部28電性接地。於外周部28之表面形成有具耐電漿性之膜。此膜可為以陽極氧化處理形成之膜或由氧化釔形成之膜這樣的陶瓷製膜。
外周部29設於外周部28上。外周部29由具絕緣性之材料形成。外周部29由例如石英這樣的陶瓷形成。外周部29呈約略圓筒形狀。外周部29沿著基板支持部16之外周延伸。
電漿處理裝置1更具有上部電極30。上部電極30設於基板支持部16之上方。上部電極30與構件32一同將腔室本體12之上部開口封閉。構件32具絕緣性。上部電極30藉由此構件32,支持於腔室本體12之上部。
上部電極30亦可包含頂板34及支持體36。頂板34之底面劃定內部空間10s。頂板34提供複數之氣孔34a。複數之氣孔34a分別將頂板34於板厚方向(鉛直方向)貫穿。複數之氣孔34a朝內部空間10s開口。頂板34由例如矽形成。或者,頂板34可具有於鋁製構件之表面設有耐電漿性之膜的構造。此膜可為以陽極氧化處理形成之膜或由氧化釔形成之膜這樣的陶瓷製膜。
支持體36將頂板34支持成裝卸自如。支持體36由例如鋁這樣的導電性材料形成。支持體36在其內部提供氣體擴散室36a。支持體36更提供複數之氣孔36b。複數之氣孔36b從氣體擴散室36a往下方延伸。複數之氣孔36b分別與複數之氣孔34a連通。支持體36更提供氣體導入口36c。氣體導入口36c連接於氣體擴散室36a。於氣體導入口36c連接有氣體供應管38。
氣體源群40藉由閥群41、流量控制器群42、及閥群43連接於氣體供應管38。氣體源群40、閥群41、流量控制器群42、及閥群43構成氣體供應部。氣體源群40包含複數之氣體源。閥群41及閥群43分別包含複數之閥(例如開關閥)。流量控制器群42包含複數之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群42之複數的流量控制器分別為質量流量控制器或壓力控制式流量控制器。氣體源群40之複數的氣體源分別藉由閥群41之對應的閥、流量控制器群42之對應的流量控制器、及閥群43之對應的閥群,連接於氣體供應管38。電漿處理裝置1可將來自氣體源群40之複數的氣體源中選擇之一個以上的氣體源之氣體以經個別調整之流量對內部空間10s供應。
於外周部28與腔室本體12的側壁之間設有擋板48。擋板48可藉於例如鋁製構件被覆氧化釔等陶瓷而構成。於擋板48形成有多個貫穿孔。在擋板48之下方,排氣管52連接於腔室本體12之底部。於此排氣管52連接有排氣裝置50。排氣裝置50具有自動壓力控制閥這樣的壓力控制器、及渦輪分子泵等真空泵,而可將內部空間10s中之壓力減壓。
在一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1亦可更具有控制部MC。控制部MC係具有處理器、記憶裝置、輸入裝置、顯示裝置等之電腦,控制電漿處理裝置1之各部。具體而言,控制部MC執行記憶於記憶裝置之控制程式,依據記載於該記憶裝置之配方資料,控制電漿處理裝置1之各部。藉控制部MC之控制,在電漿處理裝置1執行根據配方資料指定之程序。
以下,就基板支持部16詳細地說明。如圖1所示,基板支持部16包含第1基台181、第2基台182、第1支持區域201、及第2支持區域202。
第1基台181及第2基台182具導電性。第1基台181及第2基台182亦可由如鋁這樣的導電性材料形成。第1基台181呈約略圓盤形狀。第1基台181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約略一致。第2基台182與第1基台181彼此分離,並包圍著第1基台181之外周而延伸。第2基台182俯視時可呈約略環狀。第2基台182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約略一致。第2基台182之頂面的高度方向之位置亦可低於第1基台181之頂面的高度方向之位置。
第1支持區域201由介電體形成。第1支持區域201設於第1基台181之上方。第1支持區域201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W。第1支持區域201亦可藉由如接著劑這樣的接合構件191,固定於第1基台181之頂面。
第1支持區域201亦可包含本體201m及吸盤電極201a。本體201m由如氧化鋁、氮化鋁這樣的介電體形成。本體201m呈約略圓盤形狀。本體201m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約略一致。
吸盤電極201a設於本體201m之內部。吸盤電極201a可為由導電性材料形成之膜。吸盤電極201a可呈約略圓形之平面形狀。吸盤電極201a之中心位於軸線AX上。吸盤電極201a藉由開關51s,連接於直流電源51p。當對吸盤電極201a施加來自直流電源51p之直流電壓時,在第1支持區域201與基板W之間產生靜電引力。藉產生之靜電引力,基板W被吸引至第1支持區域201,而以第1支持區域201保持。
第2支持區域202由介電體形成。第2支持區域202設於第2基台182之上方。第2支持區域202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ER。第2支持區域202亦可藉由如接著劑這樣的接合構件192,固定於第2基台182之頂面或後述介電體部22之頂面。
第2支持區域202亦可包含本體202m、吸盤電極202a及吸盤電極202b。本體202m由如氧化鋁、氮化鋁這樣的介電體形成。本體202m於周向延伸成包圍第1支持區域201。本體202m可呈約略環狀。本體202m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約略一致。
吸盤電極202a及202b設於本體202m之內部。吸盤電極202a及202b分別可為由導電性材料形成之膜。吸盤電極202a及202b在軸線AX之周圍於周向延伸。吸盤電極202b在吸盤電極202a之外側延伸。吸盤電極202a及202b可呈約略環狀。吸盤電極202a及202b各自之中心位於軸線AX上。吸盤電極202a藉由開關521s,連接於直流電源521p。吸盤電極202b藉由開關522s,連接於直流電源522p。當分別對吸盤電極202a及202b施加來自直流電源521p及522p之直流電壓時,在第2支持區域202與邊緣環ER之間產生靜電引力。藉產生之靜電引力,邊緣環ER被吸引至第2支持區域202,而以第2支持區域202保持。
電漿處理裝置1更具有第1射頻電源61及第2射頻電源62。第1射頻電源61對第1基台181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第1射頻電源61藉由匹配器61m,電性連接於第1基台181。第1射頻電源61產生之射頻電力具有27~100MHz之範圍內的頻率、例如40MHz或60MHz之頻率。匹配器61m具有用以使第1射頻電源61之負載的阻抗與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阻抗匹配的匹配電路。
第2射頻電源62對第2基台182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第2射頻電源62藉由匹配器62m,電性連接於第2基台182。第2射頻電源62產生之射頻電力可具有與第1射頻電力61產生之射頻電力的頻率相同之頻率。匹配器62m具有用以使第2射頻電源62之負載的阻抗與第2射頻電源62之輸出阻抗匹配的匹配電路。
在電漿處理裝置1,藉來自第1射頻電源61之射頻電力及來自第2射頻電源62之射頻電力,在腔室10內產生射頻電場。腔室10內之氣體以產生之射頻電場激發。結果,電漿在腔室10內產生。基板W以來自產生之電漿的離子及/或自由基這樣的化學物種處理。舉例而言,基板W以來自電漿之化學物種蝕刻。
電漿處理裝置1亦可更具有偏壓電源71。偏壓電源71電性連接於第1基台181。偏壓電源71產生用於將離子引入至基板W之偏壓能量。偏壓能量具有偏壓頻率。偏壓頻率可為50kHz~13.56MHz之範圍內的頻率。
在一實施形態,偏壓能量亦可為具有偏壓頻率之射頻偏壓電力。在此實施形態,偏壓電源71藉由匹配器71m,電性連接於第1基台181。匹配器71m具有用以使偏壓電源71之負載的阻抗與偏壓電源71之輸出阻抗匹配的匹配電路。
在另一實施形態,偏壓能量亦可為電壓之脈衝。電壓之脈衝以具有偏壓頻率之倒數的時間長之時間間隔(即,偏壓週期)週期性地產生,對第1基台181施加。電壓之脈衝亦可如矩形波、三角波般,呈任意之波形。
在電漿處理裝置1,來自第1射頻電源61之射頻電力經由第1基台181、第1支持區域201、及基板W,對電漿供應。又,來自第2射頻電源62之射頻電力經由第2基台182、第2支持區域202、及邊緣環ER,對電漿供應。即,在電漿處理裝置1,在基板W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ER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可個別調整。因而,可使在基板W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減低。是故,根據電漿處理裝置1,可抑制對於基板W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
如圖1所示,在一實施形態,第2基台182之頂面的位置亦可低於第1基台181之頂面的位置。第2支持區域202之厚度亦可比第1支持區域201之厚度薄。基板支持部16亦可更包含介電體部22。介電體部22設於第2支持區域202與第2基台182之間且在第2基台182之頂面上。介電體部22由如氧化鋁、氮化鋁這樣的介電體形成。介電體部22亦可為形成於第2基台182之頂面的陶瓷之熱噴塗膜。在此實施形態,第1基台181與基板W之間的靜電容量跟第2基台182與邊緣環ER之間的靜電容量之差以介電體部22減低。
在一實施形態,電漿處理裝置1亦可更具有調整電源80。調整電源80對邊緣環ER施加電壓,以在邊緣環ER之上方調整電漿鞘之上端的高度方向之位置。
在一實施形態,介電體區域24亦可設於第1基台181與第2基台182之間。介電體區域24由介電體形成。介電體區域24係為了從第1基台181將偏壓能量之一部分對第2基台182供應而設。即,第1基台181與第2基台182藉由介電體區域24而電容耦合。
在一實施形態,第2基台182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基台181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根據此實施形態,可使在基板W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更減低。
此外,在圖1所示之例中,第1支持區域201及第2支持區域202係彼此分離之個別的靜電吸盤。然而,第1支持區域201及第2支持區域202亦可相互一體化,而亦可構成單一靜電吸盤。
以下,參照圖3。圖3係概略地顯示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以下,就圖3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1B之相對於電漿處理裝置1的不同點作說明。
電漿處理裝置1B更具有偏壓電源72。偏壓電源72(第2偏壓電源)產生與以偏壓電源71(第1偏壓電源)產生之偏壓能量相同的偏壓能量。偏壓電源72電性連接於第2基台182。以偏壓電源72產生之偏壓能量為射頻偏壓電力時,偏壓電源72藉由匹配器72m,電性連接於第2基台182。匹配器72m具有用以使偏壓電源72之負載的阻抗與偏壓電源72之輸出阻抗匹配的匹配電路。
在電漿處理裝置1B之基板支持部16B,介電體區域24B設於第1基台181與第2基台182之間。介電體區域24B在射頻電力及偏壓能量各自之頻帶,具有比較小之靜電容量,以將第1基台181與第2基台182相互電性分離。
以下,參照圖4。圖4係概略地顯示又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以下,就圖4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1C之相對於電漿處理裝置1B的不同點作說明。
電漿處理裝置1C不具有第2射頻電源62。又,在電漿處理裝置1C,基板支持部16C亦可不具有介電體部22,第2支持區域202亦可藉由接合構件192,載置於第2基台182上。此外,第2基台182之頂面的高度方向之位置亦可與第1基台181之頂面的高度方向之位置約略相同。
電漿處理裝置1C更具有阻抗電路91及阻抗電路92。阻抗電路91在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射頻電力之輸出)與第1基台181之間連接。阻抗電路91亦可具有可變阻抗。阻抗電路91亦可包含在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第1基台181之間連接的可變電容器。阻抗電路92在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射頻電力之輸出)與第2基台182之間連接。阻抗電路92亦可具有可變阻抗。阻抗電路92亦可包含在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第2基台182之間連接的可變電容器。在電漿處理裝置1C,第1射頻電源61藉由匹配器61m及阻抗電路91,電性連接於第1基台181。又,第1射頻電源61藉由匹配器62m及阻抗電路92,電性連接於第2基台182。
在電漿處理裝置1C,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射頻電力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射頻電力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靜電容量係從第1射頻電源61至邊緣環ER的射頻電力之電氣路徑的靜電容量,包含阻抗電路92之電容分量。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靜電容量係從第1射頻電源61至基板W的射頻電力之電氣路徑的靜電容量,包含阻抗電路91之電容分量。
在電漿處理裝置1C,射頻電力從第1射頻電源61,經由阻抗電路91、第1基台181、第1支持區域201、及基板W,對電漿供應。又,射頻電力從第1射頻電源61,經由阻抗電路92、第2基台182、第2支持區域202、及邊緣環ER,對電漿供應。即,在基板W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ER上對電漿供應之射頻電力可以阻抗電路91及阻抗電路92個別調整。因而,可使在基板W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ER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減低。是故,根據電漿處理裝置1C,可抑制對於基板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此外,電漿處理裝置1C亦可僅具有阻抗電路91及阻抗電路92其中一者。此時,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
以下,參照圖5。圖5係概略地顯示再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以下,就圖5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1D之相對於電漿處理裝置1C的不同點作說明。
電漿處理裝置1D不具有偏壓電源72。電漿處理裝置1D更具有阻抗電路93及阻抗電路94。阻抗電路93在偏壓電源71之輸出(偏壓能量之輸出)與第1基台181之間連接。阻抗電路93亦可具有可變阻抗。阻抗電路93亦可包含在偏壓電源71之輸出與第1基台181之間連接的可變電容器。阻抗電路94在偏壓電源71之輸出(偏壓能量之輸出)與第2基台182之間連接。阻抗電路94亦可具有可變阻抗。阻抗電路94亦可包含在偏壓電源71之輸出與第2基台182之間連接的可變電容器。
在電漿處理裝置1D,偏壓能量從偏壓電源71,經由阻抗電路93,對第1基台181供應。又,偏壓能量從偏壓電源71,經由阻抗電路94,對第2基台182供應。即,來自偏壓電源71之偏壓能量以用阻抗電路93及阻抗電路94調整之分配比率,分配給第1基台181及第2基台182。
在電漿處理裝置1D,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射頻電力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射頻電力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靜電容量係從第1射頻電源61至邊緣環ER的射頻電力之電氣路徑的靜電容量,包含阻抗電路92之電容分量。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靜電容量係從第1射頻電源61至基板W的射頻電力之電氣路徑的靜電容量,包含阻抗電路91之電容分量。此外,電漿處理裝置1D亦可僅具有阻抗電路91及阻抗電路92其中一者。此時,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射頻電源61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
又,在電漿處理裝置1D,偏壓電源71之輸出(偏壓能量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偏壓電源71之輸出(偏壓能量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偏壓電源71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靜電容量係從偏壓電源71至邊緣環ER的偏壓能量之電氣路徑的靜電容量,包含阻抗電路94之電容分量。偏壓電源71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靜電容量係從偏壓電源71至基板W的偏壓能量之電氣路徑的靜電容量,包含阻抗電路93之電容分量。此外,電漿處理裝置1D亦可僅具有阻抗電路93及阻抗電路94其中一者。此時,偏壓電源71之輸出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偏壓電源71之輸出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
以下,參照圖6。圖6係概略地顯示又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以下,就圖6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1E之相對於電漿處理裝置1的不同點作說明。
電漿處理裝置1E具有基板支持部16E取代基板支持部16。基板支持部16E包含基台18E、第1支持區域20a、及第2支持區域20b。
基台18E具導電性。基台18E亦可由如鋁這樣的導電性材料形成。基台18E包含第1部分18a及第2部分18b。第1部分18a呈約略圓盤形狀。第1部分18a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約略一致。第2部分18b包圍著第1部分18a之外周而延伸。第2部分18b俯視時可呈約略環狀。第2部分18b之中心軸線與軸線AX約略一致。第1部分18a及第2部分18b相互一體化。
在電漿處理裝置1E,第1射頻電源61藉由匹配器61m,電性連接於基台18E。偏壓電源71亦電性連接於基台18E。
第1支持區域20a由介電體形成。第1支持區域20a設於第1部分18a之上方。第1支持區域20a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W。第1支持區域20a亦可藉由如接著劑這樣的接合構件19,固定於第1部分18a之頂面。第1支持區域20a亦可與第1支持區域201同樣地,包含本體201m及吸盤電極201a。
第2支持區域20b由介電體形成。第2支持區域20b設於第2部分18b之上方。第2支持區域20b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ER。第2支持區域20b亦可藉由接合構件19,固定於後述介電體部22之頂面。第2支持區域20b亦可與第2支持區域202同樣地包含本體202m、吸盤電極202a、及吸盤電極202b。
第2部分18b之頂面的位置亦可低於第1部分18a之頂面的位置。第2支持區域20b之厚度亦可比第1支持區域20a之厚度薄。基板支持部16E更包含介電體部22。介電體部22設於第2支持區域20b與第2部分18b之間且在第2部分18b之頂面上。介電體部22與基板支持部16之介電體部22同樣地由介電體形成。
在電漿處理裝置1E,調整電源80對邊緣環ER施加電壓,以在邊緣環ER之上方調整電漿鞘之上端的高度方向之位置。調整電源80可藉由不包含基台18E及第2支持區域20b之電氣路徑,對邊緣環施加電壓。
在電漿處理裝置1E,來自第1射頻電源61之射頻電力經由第1部分18a、第1支持區域20a、及基板W,對電漿供應,經由第2部分18b、第2支持區域20b及邊緣環ER,對電漿供應。在電漿處理裝置1E,第1部分18a與基板W之間的靜電容量跟第2部分18b與邊緣環ER之間的靜電容量之差可以介電體部減低。因而,可使在基板W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與在邊緣環ER上對電漿供應之每單位面積的射頻電力之差減低。是故,根據電漿處理裝置1E,可抑制對於基板W之電漿處理的面內偏差。
在電漿處理裝置1E,第2部分18b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亦可為第1部分18a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
此外,在圖6,第1支持區域20a與第2支持區域20b相互一體化而構成單一靜電吸盤,第1支持區域20a與第2支持區域20b亦可彼此分離。
以下,就為了評價電漿處理裝置而進行之實驗作說明。在實驗,使用靜電容量比不同之複數的電漿處理裝置作為與電漿處理裝置1E相同之構造的電漿處理裝置,進行樣品基板之蝕刻,而形成在面內分布之複數的孔。靜電容量比係基台18E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除以基台18E與樣品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值。
在實驗,求出形成於樣品基板之邊緣的孔之真圓度。真圓度係孔之短徑除以孔之長徑的值。於圖7顯示實驗之結果。在圖7,橫軸顯示在實驗使用之複數的電漿處理裝置之靜電容量比。在圖7,縱軸顯示真圓度。如圖7所示,確認了若靜電容量比為0.8以上、1.2以下,在樣品基板之邊緣亦可形成高真圓度之孔。因而,確認了基台(第2基台182或第2部分18b)與邊緣環ER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以基台(第1基台181或第1部分18a)與基板W之間的每單位面積之靜電容量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為理想。
以上,說明了各種例示之實施形態,亦可不限上述例示之實施形態,而進行各種追加、省略、置換及變更。又,可組合不同之實施形態的要件來形成其他實施形態。
從以上之說明,應可理解本發明之各種實施形態係為了說明而在本說明書說明,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及主旨下,進行各種變更。因而,揭示於本說明書之各種實施形態不意在限定,真正的範圍及主旨可以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顯示。
1:電漿處理裝置 1B:電漿處理裝置 1C:電漿處理裝置 1D:電漿處理裝置 1E:電漿處理裝置 10:腔室 10s:內部空間 12:腔室本體 12p:通路 16:基板支持部 16B:基板支持部 16C:基板支持部 16E:基板支持部 17:支持部 18E:基台 18a:第1部分 18b:第2部分 20a:第1支持區域 20b:第2支持區域 22:介電體部 24:介電體區域 24B:介電體區域 28:外周部 29:外周部 30:上部電極 34:頂板 36:支持體 36a:氣體擴散室 36b:氣體 36c:氣體導入口 38:氣體供應管 40:氣體源群 41:閥群 42:流量控制器群 43:閥群 48:擋板 50:排氣裝置 51p:直流電源 51s:開關 52:排氣管 61:第1射頻電源 61m:匹配器 62:第2射頻電源 62m:匹配器 71:偏壓電源 71m:匹配器 72:偏壓電源 72m:匹配器 80:調整電源 91:阻抗電路 92:阻抗電路 93:阻抗電路 94:阻抗電路 181:第1基台 182:第2基台 191:接合構件 192:接合構件 201:第1支持區域 201a:吸盤電極 201m:本體 202:第2支持區域 202a:吸盤電極 202b:吸盤電極 202m:本體 521p:直流電源 521s:開關 522p:直流電源 522s:開關 AX:軸線 ER:邊緣環 MC:控制部 W:基板
圖1係概略地顯示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 圖2係顯示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腔室內的結構之圖。 圖3係概略地顯示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 圖4係概略地顯示又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 圖5係概略地顯示再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 圖6係概略地顯示又另一例示之實施形態的電漿處理裝置之圖。 圖7係顯示實驗結果之圖。
1:電漿處理裝置
10:腔室
10s:內部空間
16:基板支持部
22:介電體部
24:介電體區域
51p:直流電源
51s:開關
61:第1射頻電源
61m:匹配器
62:第2射頻電源
62m:匹配器
71:偏壓電源
71m:匹配器
80:調整電源
181:第1基台
182:第2基台
191:接合構件
192:接合構件
201:第1支持區域
201a:吸盤電極
201m:本體
202:第2支持區域
202a:吸盤電極
202b:吸盤電極
202m:本體
521p:直流電源
521s:開關
522p:直流電源
522s:開關
ER:邊緣環
W:基板

Claims (18)

  1.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 腔室; 基板支持部,設於該腔室內,並包含:具導電性之第1基台;具導電性之第2基台,其與該第1基台彼此分離並包圍著該第1基台之外周而延伸;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該第1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與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該第2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 第1射頻電源,對該第1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及 第2射頻電源,對該第2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
  2. 如請求項1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第2基台之頂面的位置低於該第1基台之頂面的位置, 該第2支持區域之厚度比該第1支持區域之厚度薄, 該基板支持部更包含設於該第2支持區域與該第2基台之間且在該第2基台之該頂面上的介電體部。
  3. 如請求項2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介電體部係形成於該第2基台之該頂面的陶瓷之熱噴塗膜。
  4. 如請求項2或3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第2支持區域藉由設於該介電體部與該第2支持區域之間的接合構件及該介電體部,固定於該第2基台。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更具有: 偏壓電源,對該第1基台供應用以從電漿將離子引入至該基板之偏壓能量; 調整電源,對該邊緣環施加電壓,以在該邊緣環之上方調整電漿鞘之上端的高度方向之位置。
  6. 如請求項5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在該第1基台與該第2基台之間,設有為了將該偏壓能量之一部分從該第1基台供應至該第2基台而設之介電體區域。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更具有: 第1偏壓電源,對該第1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該基板之偏壓能量; 第2偏壓電源,對該第2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該電漿引入至該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第2基台與該邊緣環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係該第1基台與該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之0.8倍以上、1.2倍以下。
  9.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 腔室; 基板支持部,其設於該腔室內,並包含:第1基台,具導電性;第2基台,具導電性,且與該第1基台彼此分離並包圍著該第1基台之外周而延伸;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該第1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和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該第2基台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 射頻電源,其產生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及 阻抗電路,其連接在該射頻電源與該第1基台或該第2基台之間。
  10. 如請求項9之電漿處理裝置,其更具有: 第1偏壓電源,其對該第1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該基板之偏壓能量; 第2偏壓電源,其對該第2基台供應用以將離子從該電漿引入至該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11. 如請求項9之電漿處理裝置,其更具有: 偏壓電源,其產生用以將離子從電漿引入至該基板及該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另一阻抗電路,其連接在該偏壓電源與該第1基台或該第2基台之間。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射頻電源與該邊緣環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係為該射頻電源與該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之0.8倍以上、1.2倍以下。
  13.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具有: 腔室; 基板支持部,設於該腔室內,並包含:基台,具導電性,且具有第1部分及在該第1部分之外側於周向延伸的第2部分;第1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該第1部分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基板;和第2支持區域,由介電體形成,且設於該第2部分之上方,並支持載置於其上之邊緣環; 射頻電源,其對該基台供應電漿產生用之射頻電力;及 調整電源,其對該邊緣環施加電壓,以在該邊緣環之上方調整電漿鞘之上端的高度方向之位置; 該第2部分之頂面的位置低於該第1部分之頂面的位置, 該第2支持區域之厚度比該第1支持區域之厚度薄, 該基板支持部更包含設於該第2支持區域與該第2部分之間且在該第2部分之該頂面上的介電體部。
  14. 如請求項13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介電體部係形成於該第2部分之該頂面的陶瓷之熱噴塗膜。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第2支持區域藉由設於該介電體部與該第2支持區域之間的接合構件及該介電體部,固定於該第2部分。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更具有: 偏壓電源,其對該基台供應用以從電漿將離子引入至該基板及該邊緣環之偏壓能量。
  17. 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第2部分與該邊緣環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係該第1部分與該基板之間的每單位面積的靜電容量之0.8倍以上、1.2倍以下。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該第1支持區域及該第2支持區域係彼此分離之個別的靜電吸盤,或相互一體化而構成單一靜電吸盤。
TW111119785A 2021-06-08 2022-05-27 電漿處理裝置 TW2023064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5758 2021-06-08
JP2021-095758 2021-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440A true TW202306440A (zh) 2023-02-01

Family

ID=84424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9785A TW202306440A (zh) 2021-06-08 2022-05-27 電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06440A (zh)
WO (1) WO20222597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7424B2 (ja) * 2007-03-28 2013-10-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9947517B1 (en) * 2016-12-16 2018-04-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Adjustable extended electrode for edge uniformity control
JP6924618B2 (ja) * 2017-05-30 2021-08-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静電チャック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6974088B2 (ja) * 2017-09-15 2021-12-0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JP7271330B2 (ja) * 2019-06-18 2023-05-1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載置台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7474651B2 (ja) * 2019-09-09 2024-04-2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7394601B2 (ja) * 2019-11-28 2023-12-0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9793A1 (ja)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4651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11935729B2 (en) Substrate support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600471B2 (en) Substrate support,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focus ring
US20210098238A1 (en) Substrate support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20108878A1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US20210074524A1 (en) Substrate support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798791B2 (en) Substrate support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20301833A1 (en) Substrate support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20384150A1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2141563A (zh) 電漿處理裝置
US20210296093A1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22022969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TW202306440A (zh) 電漿處理裝置
CN113851367A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JP7101055B2 (ja) 静電チャック、フォーカスリング、支持台、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WO2023058480A1 (ja) 上部電極構造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11742180B2 (en)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7454407B2 (ja)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TW202341344A (zh) 基板支持器及電漿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