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0206A - 半導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0206A
TW202220206A TW110137652A TW110137652A TW202220206A TW 202220206 A TW202220206 A TW 202220206A TW 110137652 A TW110137652 A TW 110137652A TW 110137652 A TW110137652 A TW 110137652A TW 202220206 A TW202220206 A TW 2022202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device
crystalline oxide
oxide semiconductor
semiconductor layer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7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本雅裕
髙橋勲
四戸孝
樋口安史
松木英夫
廣瀬富佐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Flosfia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電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Flosfia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電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Flosfi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0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020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0Deposi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e.g. epitaxial growth solid phase epitax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1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0Bipolar devices
    • H01L29/72Transistor-type devices, i.e. able 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applied control signals
    • H01L29/739Transistor-type devices, i.e. able 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applied control signals controlled by field-effect, e.g. bipolar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 [BS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對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具有優良的散熱效果。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包含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閘電極、及導熱率高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導熱率的散熱部,其中藉由構成前述散熱部的至少一部分位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之前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附近及/或比前述埋設端部更深之位置的結構,可使對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散熱效果更有效率,而形成更優良的半導體裝置。

Description

半導體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半導體裝置。
作為可實現高耐壓、低損失及高耐熱的次世代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使用大能隙之氧化鎵(Ga 2O 3)的半導體裝置受到矚目。包含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的半導體裝置,作為開關元件而被期待應用於反向器等電力用半導體裝置。又,因為寬能隙而亦被期待應用作為LED或感測器等的受發光裝置。
已知氧化鎵中存在α、β、γ、δ、ε的5種結晶結構(非專利文獻1)。其中,具有剛玉結構的氧化鎵其能隙高,作為適用於次世代功率元件傾向的半導體材料而受到矚目。然而仍具有下述的課題:氧化鎵中,最穩定相為β-gallia結構,若不使用特殊的成膜方法則難以形成包含具有屬於準穩定相之剛玉結構的氧化鎵的結晶膜這樣的課題、以及該結晶膜在半導體裝置中的熱行為尚不明確這樣的課題。對此,目前包含具有剛玉結構之結晶性半導體的成膜在內,針對包含氧化鎵及/或其混晶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膜已有些許研究。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將氧化鎵分別與銦或鋁或其組合進行混晶,藉此可控制能隙,而作為InAlGaO系半導體。此處InAlGaO系半導體表示In XAl YGa ZO 3(0≤X≤2,0≤Y≤2,0≤Z≤2,X+Y+Z=1.5~2.5),可將其視為內含氧化鎵的相同材料系統。
此外,以往具有在對半導體元件施加電流時所產生的熱會影響半導體元件特性及壽命的問題,已有人研究例如透過散熱板進行散熱的結構。 專利文獻2中記載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具有與半導體元件連接的一對金屬板,而金屬板則發揮了電極與散熱板兩者的功能。 然而,即使具有這樣的散熱結構,亦未必滿足氧化鎵的散熱性,仍可望一種更有效率地提升散熱性的氧化鎵之半導體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2014-050793A1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73743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R. Roy V.G. Hill, and E. F. Osborn: J. Am. Chem. Soc. 74 (1952) 719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對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具有效率良好的散熱性。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發明人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詳細研究的結果發現,在具備包含氧化鎵或其混晶之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及至少一部分埋設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中的閘電極的半導體裝置中,配置至少一部分位於比前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更深之位置的散熱部,藉此可得到具有對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散熱效率良好的結構的半導體裝置。 又,本案發明人在得到上述見解後,進一步反覆研究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關於以下的發明。 [1]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閘電極、及導熱率高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導熱率的散熱部,其中前述散熱部的至少一部分位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之前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附近及/或比前述埋設端部更深的位置。 [2]如[1]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為埋設下端部。 [3]如[2]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散熱部的至少一部分位於比前述埋設下端部更深的位置。 [4]如[2]或[3]之半導體裝置,其更包含深p層,該深p層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中埋設至與前述埋設下端部相同的深度或是比前述埋設下端部更深的位置。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散熱部包含導電性材料。 [6]如[5]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導電性材料為p型半導體。 [7]如[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p型半導體具有載子濃度的濃度梯度。 [8]如[6]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p型半導體中,載子濃度朝向深度方向變高。 [9]如[1]至[8]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包含選自鎵、銦及鋁中的1種或2種以上的金屬。 [10]如[1]至[9]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含鎵。 [11]如[1]至[10]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常閉型。 [12]如[1]至[11]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功率元件。 [13]如[1]至[11]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功率模組、反向器或轉換器。 [14]如[1]至[11]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功率卡。 [15]一種半導體系統,具備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半導體裝置為如[1]至[14]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裝置。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對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散熱性優良,而發揮良好的半導體特性。
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包含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閘電極、及導熱率高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導熱率的散熱部,其特徵為:前述散熱部的至少一部分位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之前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附近及/或比前述埋設端部更深的位置。
「閘電極的埋設端部附近」係表示位於接近至「可防止或抑制由至少一部分被埋設之閘電極而來的電場集中所造成的局部高溫化」之程度的距離,亦包含閘電極周邊。另外,可不與閘電極相接,亦可隔著閘極絕緣膜而位於閘電極的整個周圍或部分周圍。「埋設端部」係指前述閘電極的整個埋設面或部分埋設面,不僅是前述閘電極的整個底部或部分底部,亦包含前述閘電極被埋設的整個側面或部分側面。
「比埋設端部更深的位置」係指位於「可防止或抑制由至少一部分被埋設之閘電極而來的電場集中所造成之局部高溫化」之程度的深度,亦可不位於閘電極的正下方,但本發明中前述埋設端部較佳為埋設下端部。
「埋設下端部」係指前述閘電極的整個底部或部分底部。另外,前述埋設端部為埋設下端部時,更包含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中埋設至與前述埋設下端部相同深度或比前述埋設下端部更深之位置的深p層,可更良好地緩和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電場集中等,因而較佳。
前述閘電極,只要是可控制主電流之流動的電極,則未特別限定,包含半導體區域、擴散區域、電極等。
「散熱部」,只要是可釋放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的熱,則未特別限定,可為層狀,亦可為一部分,亦可為一部分在固定方向上相連者。前述散熱部包含例如由散熱構件所構成之散熱部或是散熱層或具有冷卻功能的冷卻部等。前述散熱構件,只要導熱性高於前述結晶性半導體層,則未特別限定。本發明中,前述散熱構件的導熱率較佳為30W/m・K以上,更佳為50W/m・K以上,最佳為100W/m・K以上。又,本發明中,前述散熱構件包含導電性材料亦較佳。前述導電性材料並未特別限定,較佳為導電率高於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者,作為這種較佳的導電性材料,可列舉例如:p型半導體等。前述p型半導體並未特別限定,本發明中,較佳為p型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更佳為載子濃度具有濃度梯度,最佳為載子濃度朝向深度方向變高。藉由使用這種較佳的散熱構件,可發揮更優良的半導體特性。
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通常包含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作為主成分。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較佳為含鎵,更佳為含氧化鎵及其混晶作為主成分。又,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晶結構等並未特別限定。作為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晶結構,可列舉例如:剛玉結構、β-gallia結構、六方晶結構(例如ε型結構)等。本發明中,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較佳為具有剛玉結構或β-gallia結構,更佳為具有剛玉結構。前述具有剛玉結構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並未特別限定,較佳係至少包含週期表第3週期~第6週期中的1種或2種以上的金屬,更佳係包含選自鎵、銦、銠、銥及鋁之中的至少一者。關於n型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較佳為至少含鎵。關於p型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較佳為含有選自銥、銠之中的至少一者,更佳為含銥。作為含鎵之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可列舉例如:α-Ga 2O 3或其混晶等。作為含銥之前述金屬氧化物,可列舉例如:α-Ir 2O 3或其混晶(例如氧化銥與氧化鎵的混晶)。包含這種較佳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作為主成分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其結晶性及散熱性更為優良,亦可使半導體特性更加優良。另外,前述「主成分」係指以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中的組成比計,包含50%以上的前述結晶性氧化物,較佳為包含70%以上,更佳為包含90%以上。例如,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為α-Ga 2O 3的情況,只要以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金屬元素中鎵的原子比為0.5以上的比例含有α-Ga 2O 3即可。本發明中,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金屬元素中鎵的原子比較佳為0.7以上,更佳為0.8以上。另外,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可為單晶,亦可為多晶。又,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通常為膜狀,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可為板狀,亦可為片狀,亦可為層狀,亦可為包含多層的積層體。
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亦可含摻雜物。前述摻雜物,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可為n型摻雜物,亦可為p型摻雜物。作為前述n型摻雜物,可列舉例如:錫、鍺、矽、鈦、鋯、釩或鈮等。作為前述p型摻雜物,可列舉例如:鎂、鈣等。摻雜物的濃度可適當設定,具體而言,例如可為約1×10 16/cm 3~1×10 22/cm 3,又,亦可使摻雜物的濃度為例如約1×10 17/cm 3以下的低濃度。又,再者,根據本發明,亦可以約1×10 20/cm 3以上的高濃度含有摻雜物。
例如以霧化CVD法或霧化/磊晶法進行磊晶結晶成長,可更適當地得到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
<結晶基板> 前述結晶基板,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則亦可為習知的基板。其可為絕緣體基板,亦可為導電性基板,亦可為半導體基板。其可為單晶基板,亦可為多晶基板。作為前述結晶基板,可列舉例如:包含具有剛玉結構之結晶物作為主成分的基板。另外,前述「主成分」係指以基板中的組成比計,包含50%以上之前述結晶物者,較佳為包含70%以上者,更佳為包含90%以上者。作為前述具有剛玉結構之結晶基板,可列舉例如:藍寶石基板、α型氧化鎵基板等。
本發明中,前述結晶基板較佳為藍寶石基板。作為前述藍寶石基板,可列舉例如:c面藍寶石基板、m面藍寶石基板、a面藍寶石基板、r面藍寶石基板等。又,前述藍寶石基板亦可具有偏離角。前述偏離角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為0.01°以上,較佳為0.2°以上,更佳為0.2°~12°。前述藍寶石基板中,結晶成長面較佳為a面、m面或r面,具有0.2°以上之偏離角的c面藍寶石基板亦較佳。 另外,前述結晶基板的厚度並未特別限定,通常較佳為10μm~20mm,更佳為10~1000μm。
又,前述結晶基板可為至少含有第1結晶軸與第2結晶軸的形狀,或是亦可形成與第1結晶軸及第2結晶軸對應的溝。 作為前述結晶基板的適當形狀,可列舉例如:圓形、三角形、四角形(例如長方形或梯形等)、五角形或六角形等多角形、扇型等。
另外,本發明中,亦可在前述結晶基板上設置緩衝層或應力緩和層等其他層。作為緩衝層,可列舉由具有與前述結晶基板或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之結晶結構相同結晶結構的金屬氧化物所構成之層等。又,作為應力緩和層,可列舉ELO遮罩層等。
前述磊晶結晶成長的方法,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亦可為習知的方法。作為前述磊晶結晶成長方法,可列舉例如:CVD法、MOCVD法、MOVPE法、霧化CVD法、霧化/磊晶法、MBE法、HVPE法、脈衝成長法或ALD法等。本發明中,前述磊晶結晶成長較佳係使用霧化CVD法或霧化/磊晶法進行。
前述霧化CVD法或霧化/磊晶法係以下述方式進行:使包含金屬的原料溶液霧化(霧化步驟),使液滴飄浮而以載氣載持所得之霧化液滴並將其運送至前述結晶基板附近(運送步驟),然後使前述霧化液滴進行熱反應(成膜步驟)。
(原料溶液) 原料溶液只要包含作為成膜原料的金屬且可霧化則未特別限定,可包含無機材料,亦可包含有機材料。前述金屬可為金屬單質,亦可為金屬化合物,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可列舉:選自鎵(Ga)、銥(Ir)、銦(In)、銠(Rh)、鋁(Al)、金(Au)、銀(Ag)、鉑(Pt)、銅(Cu)、鐵(Fe)、錳(Mn)、鎳(Ni)、鈀(Pd)、鈷(Co)、釕(Ru)、鉻(Cr)、鉬(Mo)、鎢(W)、鉭(Ta)、鋅(Zn)、鉛(Pb)、錸(Re)、鈦(Ti)、錫(Sn)、鎂(Mg)、鈣(Ca)及鋯(Zr)之中的1種或2種以上的金屬等,但本發明中,前述金屬較佳為至少包含週期表第3週期~第6週期的1種或2種以上的金屬,更佳為包含選自鎵、銦、銠、銥及鋁之中的至少一者,最佳為至少含鎵。又,本發明中,前述金屬包含鎵、銦及/或鋁亦較佳。藉由使用這種較佳的金屬,能夠形成更適用於半導體裝置等的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膜。
本發明中,作為前述原料溶液,可適當地使用使前述金屬以錯合物或鹽的型態溶解或分散於有機溶劑或水者。作為錯合物的型態,可列舉例如:乙醯丙酮錯合物、羰基錯合物、氨錯合物、氫化物錯合物等。作為鹽的型態,可列舉例如:有機金屬鹽(例如乙酸金屬鹽、乙二酸金屬鹽、檸檬酸金屬鹽等)、硫化金屬鹽、硝化金屬鹽、磷酸化金屬鹽、鹵化金屬鹽(例如氯化金屬鹽、溴化金屬鹽、碘化金屬鹽等)等。
前述原料溶液的溶劑,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可為水等無機溶劑,亦可為醇等有機溶劑,亦可為無機溶劑與有機溶劑的混合溶劑。本發明中,前述溶劑較佳為含水。
又,前述原料溶液中,亦可混合氫鹵酸或氧化劑等添加劑。作為前述氫鹵酸,可列舉例如:氫溴酸、鹽酸、氫碘酸等。作為前述氧化劑,可列舉例如:過氧化氫(H 2O 2)、過氧化鈉(Na 2O 2)、過氧化鋇(BaO 2)、過氧化苯甲醯(C 6H 5CO) 2O 2等過氧化物、次氯酸(HClO)、過氯酸、硝酸、臭氧水、過乙酸或硝基苯等有機過氧化物等。
前述原料溶液中亦可含有摻雜物。前述摻雜物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作為前述摻雜物,可列舉例如:錫、鍺、矽、鈦、鋯、釩或鈮等n型摻雜物、或鎂或鈣等p型摻雜物等。摻雜物的濃度通常為約1×10 16/cm 3~1×10 22/cm 3,又,亦可使摻雜物的濃度為例如約1×10 17/cm 3以下的低濃度。又,再者,根據本發明,亦可以約1×10 20/cm 3以上的高濃度使其含有摻雜物。
(霧化步驟) 前述霧化步驟,係製備調整含金屬之原料溶液,將前述原料溶液霧化以使液滴飄浮而產生霧化液滴。前述金屬的混合比例並未特別限定,相對於原料溶液整體,較佳為0.0001mol/L~20mol/L。霧化方法只要可使前述原料溶液霧化則未特別限定,可為習知的霧化方法,但本發明中較佳係使用超音波振動的霧化方法。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霧氣係飄浮在空中,例如更佳係不以噴霧的方式吹附,而是初速度為零可作為飄浮於空間中的氣體運送的霧氣。霧氣的液滴尺寸並未特別限定,可為數mm左右的液滴,較佳為50μm以下,更佳為1~10μm。
(運送步驟) 前述運送步驟中,藉由前述載氣將前述霧化液滴運送至前述基體。作為載氣的種類,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氧、臭氧、非活性氣體(例如氮或氬等)或還原氣體(氫氣或合成氣體等)等作為適當的例子。又,載氣的種類可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亦可進一步使用使載氣濃度變化的稀釋氣體(例如10倍稀釋氣體等)等作為第2載氣。又,載氣的供給處可不只1處而為2處以上。載氣的流量並未特別限定,較佳為1LPM以下,更佳為0.1~1LPM。
(成膜步驟) 成膜步驟中,使前述霧化液滴反應而在前述結晶基板上成膜。前述反應,只要是從前述霧化液滴形成膜的反應則未特別限定,本發明中較佳為熱反應。前述熱反應,只要是以熱能使前述霧化液滴反應即可,反應條件等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亦未特別限定。本步驟中,通常係以原料溶液之溶劑的蒸發溫度以上的溫度進行前述熱反應,較佳為不過高的溫度以下,更佳為650℃以下。又,熱反應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可在真空下、非氧環境下、還原氣體環境下及氧氣環境下的任一環境下進行,又可在大氣壓下、加壓下及減壓下的任一條件下進行,本發明中,從蒸發溫度的計算更簡單且亦可使設備等簡化等的觀點來看,較佳係在大氣壓下進行。又,可藉由調整成膜時間來設定膜厚。
以下使用圖式說明適用於本發明的成膜裝置601。圖14的成膜裝置601具備:載氣裝置622a,供給載氣;流量調節閥623a,調節從載氣裝置622a送出之載氣的流量;載氣(稀釋)裝置622b,供給載氣(稀釋);流量調節閥623b,用以調節從載氣(稀釋)裝置622b送出之載氣(稀釋)的流量;霧氣產生源624,收納有原料溶液624a;容器625,放入有水625a;超音波振動子626,安裝於容器625的底面;成膜室630;石英製的供給管627,從霧氣產生源624連接至成膜室630;及加熱板(加熱器)628,設於成膜室630內。加熱板628上設有基板603。
然後如圖14所示,將原料溶液624a收納於霧氣產生源624內。接著使用基板603,設於加熱板628上,使加熱板628運作而提高成膜室630內的溫度。接著開啟流量調節閥623(623a、623b),從載氣源(載氣裝置622a及載氣(稀釋)裝置622b)將載氣供給至成膜室630內,以載氣充分取代成膜室630的環境後,分別調節載氣的流量、載氣(稀釋)的流量。接著使超音波振動子626振動,透過水625a將其振動傳遞至原料溶液624a,藉此使原料溶液624a微粒子化,而產生霧化液滴624b。此霧化液滴624b由載氣導入成膜室630內,被運送至基板603,然後在大氣壓下,於成膜室630內使霧化液滴624b進行熱反應,而在基板603上形成膜。
又,使用圖15所示的霧化CVD裝置(成膜裝置)602亦較佳。圖15的霧化CVD裝置602具備:載置台621,載置基板603;載氣供給裝置622a,供給載氣;流量調節閥623a,用以調節從載氣供給裝置622a送出的載氣之流量;載氣(稀釋)供給裝置622b,供給載氣(稀釋);流量調節閥623b,用以調節從載氣(稀釋)供給裝置622b送出之載氣的流量;霧氣產生源624,收納有原料溶液624a;容器625,放入有水625a;超音波振動子626,安裝於容器625的底面;供給管627,由內徑40mm的石英管所構成;加熱器628,設於供給管627的周邊部;及排氣口629,將熱反應後的霧氣、液滴及排出氣體排出。載置台621係由石英所構成,載置基板603的面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作為成膜室的供給管627與載置台621皆由石英所製作,藉此抑制來自裝置之雜質混入形成於基板603上的膜內。此霧化CVD裝置602可與前述成膜裝置601相同地進行操作。
若使用前述較佳的成膜裝置,則可在前述結晶基板的結晶成長面上更輕易地形成前述結晶氧化物半導體。另外,前述結晶氧化物半導體通常係由磊晶結晶成長所形成。
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可用於半導體裝置,尤其可用於功率元件。作為使用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所形成之半導體裝置,可列舉: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SFET)、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HEMT)、金屬氧化膜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靜電感應電晶體(SIT)、接面場效電晶體(JFET)、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等。本發明中,可因應預期將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與前述結晶基板剝離等,而用於半導體裝置。
又,前述半導體裝置可適用於在半導體層的單面側形成有電極的橫型的元件(橫型元件)及在半導體層的表面與背面兩側分別具有電極的縱型的元件(縱型元件)的任一種,其中,本發明較佳係用於縱型元件。作為前述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例,可列舉例如: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SFET)、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HEMT)、金屬氧化膜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靜電感應電晶體(SIT)、接面場效電晶體(JFET)、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等。
以下使用圖式說明將本發明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應用於n型半導體層(n+型半導體或n型半導體層等)及p型半導體層時前述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等的例子。
圖1中顯示具備含有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積層體50及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積層體50中的閘電極13的半導體裝置100之立體剖面圖。另外,為了方便觀看閘電極周圍的結構,省略表示剖面圖的斜線。圖1的半導體裝置100,至少具有第1導電型的第1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1、配置於第1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1上的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形成於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上的第2導電型的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亦更具備絕緣膜(層間絕緣膜)25與汲電極26等。又,半導體裝置100中,為了防止絕緣膜12的破壞而具有外側位置的深p層6,其具有與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的第2面3b相接的面,部分埋設於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中,並且位於閘電極13的外側。如圖1所示,2個外側位置的深p層6配置成夾住閘電極的態樣。
電極的材料亦可為習知的電極材料,作為前述電極材料,可列舉例如:Al、Mo、Co、Zr、Sn、Nb、Fe、Cr、Ta、Ti、Au、Pt、V、Mn、Ni、Cu、Hf、W、Ir、Zn、In、Pd、Nd或Ag等金屬或此等的合金、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錸、氧化銦、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銦(IZO)等金屬氧化物導電膜、聚苯胺、聚噻吩或聚吡咯等有機導電性化合物、或此等的混合物以及積層體等。電極的形成法並未特別限定,可考量與前述材料的適性而藉由適當選自印刷方式、噴霧法、塗布方式等濕式方式、真空蒸鍍法、濺鍍法、離子植入法等物理方式、CVD、電漿CVD法等化學方式等之中的方法形成於前述基板上。
半導體裝置100具備:第1電極26(汲電極),與第1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1電連接;絕緣膜12,配置於溝槽11的內側面;作為閘電極的第2電極13(閘電極),配置於溝槽11的內側面,且配置於絕緣膜12上;及第3電極24(源電極),與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電連接。
圖2係針對將電流施加於含有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半導體裝置100時於閘電極13周圍產生的熱分布,進行模擬的評價結果,可知在比閘電極13的埋設端部13b更深的位置且含有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積層體50的內部成為高溫。詳細而言,如圖2所示,在作為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n-型半導體層)內,閘電極13的下方特別高溫。
圖3係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示意圖。圖3的半導體裝置具有散熱部21,此點與圖1不同。半導體裝置200具有:積層體50,包含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1;閘電極13,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積層體50;及散熱部21,至少一部分位於比前述閘電極13的埋設端部13b更深的位置。散熱部21位於閘電極13的埋設端部13b的下方。散熱部21埋設於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n-型半導體層)的內部。散熱部21在俯視下位於比外側位置的深p層6更靠近閘電極的位置。亦即,散熱部21在俯視下至少一部分與閘電極重疊。
再者,半導體裝置200亦可具有:第1半導體區域4(源區域),配置於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p型半導體層)上,其載子密度高於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n-型半導體層)的載子密度;第2半導體區域5(接觸區域),配置於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p型半導體層)上,其載子密度高於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p型半導體層)的載子密度。閘電極13在第1方向(深度方向)以及相對第1方向具有角度的第2方向上延伸,該第1方向係從第1半導體區域4(源區域)的第1面4a貫通至相反側的第2面4b,再從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3(p型半導體層)的第1面3a貫通至相反側的第2面3b。根據半導體裝置的設計,第2方向可為斜向,亦可相對第1方向垂直。散熱部21之中心配置於前述閘電極的第1方向(深度方向)與深p層6之埋設下端部6b的虛擬延長線交叉的位置時,可更有效率地將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部的熱擴散。又,作為另一實施例,散熱部21亦可具有與深p層6接觸的面。散熱部21與深p層6熱性連接的情況中,可將封閉在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部的熱更有效率地釋放至半導體裝置之外。另外,「熱性連接」係指例如前述深p層與前述散熱部直接或間接(透過導熱率高於空氣的媒介)相接而使前述深p層的熱傳遞至前述散熱部的構成。圖3中顯示閘電極在第1方向及相對第1方向垂直之方向(圖3中半導體裝置的長邊方向)上延伸。閘電極13的埋設端部13b作為埋設端面而在第2方向上延伸,位於閘電極13之埋設端面下方的散熱部21,亦可沿著閘電極13的埋設端面在第2方向上延伸配置。又,如圖4的剖面圖所示,散熱部21亦可設置為一體,如圖8所示,亦可將2個以上的多個散熱部21鄰接設置或互相分開配置。另外,圖4係示意顯示了在包含IV-IV線且與半導體裝置200之長邊方向平行的面將圖3的半導體裝置截斷所得到之剖面的圖。又,圖8係示意顯示在包含VIII-VIII線且與半導體裝置400之長邊方向平行的面將圖7的半導體裝置截斷所得到之剖面的圖。另外,半導體裝置200為金屬氧化膜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的情況,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1為n型半導體層。半導體裝置為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的情況,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1為p+型半導體層。
散熱部21的材料可為習知的材料,但散熱部21的導熱性必須高於散熱部所埋設的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導熱性。例如,第1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的主成分為氧化鎵的情況,散熱部21包含導熱性高於氧化鎵的材料。例如,散熱部21亦可包含高導熱性的金屬(例如鋁或銅等)、金屬化合物及/或金屬氧化物,亦可包含矽化物、多晶矽、石墨等高導熱性材料。散熱部21亦可具有導電性。
散熱部21亦可含有第2導電型(p型)的雜質。第2導電型雜質的濃度,在更靠近閘電極的散熱部21之第1面21a附近的位置與和第1面21a相反側之第2面21b附近的位置亦可不同。散熱部21中,濃度亦可朝向第1方向(深度方向)變高。散熱部21的第2面21b較佳係位於比外側位置的深p層6的第2面6b更深的位置。
圖5係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另一示意圖。圖5的半導體裝置中,散熱部21具有第1濃度區域23及第2濃度區域22,此點與圖3的半導體裝置不同。半導體裝置300中,配置於閘電極之埋設端部13b下方的散熱部21亦可具有第1濃度區域23(p-)、及第2導電型雜質濃度高於第1濃度區域23的第2濃度區域22(p)。圖6係示意顯示了在包含VI-VI線且與半導體裝置300之長邊方向上平行的面將圖5的半導體裝置截斷所得之剖面的圖。如圖6的剖面圖所示,散熱部21可設置為一體,如圖8的剖面圖所示,亦可將2個以上的多個散熱部21沿著閘電極13的埋設端部13b(第2方向上)鄰接或分開配置,但如圖2的模擬評價結果所示,藉由將散熱部21配置於比閘電極13的埋設端部13b更深的位置且在含有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積層體50的內部,可有效率地使氧化物半導體層內部的熱擴散。
圖7係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另一示意圖。半導體裝置400具有包含閘電極之埋設端部13b的至少兩面、及隔著絕緣膜12熱性連接的散熱部21。散熱部21中,於上表面具有在第2方向上延伸的凹部,散熱部21的凹部亦可構成溝槽11的一部分,包含閘電極之埋設端部13b的下部隔著絕緣膜12與散熱部21連結。散熱部21其寬度亦可朝向底面變窄。又,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2亦可具有2個以上配置於第2導電型的前述散熱部之間的電流擴散區域。 另外,圖7中,閘電極的上端部13a未埋設於溝槽內,但本發明中更佳係閘電極的上端部13a埋設於溝槽內。
圖9係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另一示意圖。半導體裝置500具有包含閘電極之埋設端部13b的至少兩面、及隔著絕緣膜12熱性連接的散熱部21。散熱部21於上表面具有在第2方向上延伸的凹部,散熱部21的凹部亦可構成溝槽11的一部分,包含閘電極之埋設端部13b的下部隔著絕緣膜12與散熱部21連結。散熱部21亦可包含第2導電型(p型)的雜質,第2導電型的雜質濃度在具有凹部的散熱部21之上表面與散熱部21的底面亦可不同。散熱部21中,濃度亦可朝向第1方向(深度方向)變高。圖10係示意顯示了在包含X-X線且與半導體裝置500之長邊方向平行的面將圖9的半導體裝置截斷所得之剖面的圖。如圖10的剖面圖所示,散熱部21亦可設置為一體,如圖8所示,亦可將2個以上的多個散熱部21鄰接設置或互相分開配置。散熱部21的第1濃度區域23,位於比第2濃度區域22更靠近溝槽側面的位置。在對於第2電極13施加電壓時,第1濃度區域在靠近溝槽之該側面的位置形成反轉層。
又,針對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使用α-Ga 2O 3、散熱部使用p型氧化物半導體(α-Ir 2O 3或摻雜了Mg的α-Ga 2O 3)之情況的圖3、圖5、圖7及圖9所示之半導體裝置的各閘電極周圍的熱分布進行研究,結果並未產生如圖2所示的高溫部。由此亦可知,根據本發明,可防止或抑制由至少一部分被埋設之閘電極而來的電場集中造成局部高溫化,其半導體特性優良。
半導體裝置各層的形成手段,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則未特別限定,亦可為習知手段。例如,在藉由真空蒸鍍法、CVD法、濺鍍法或各種塗布技術等成膜後藉由光微影法圖案化的手段、或是使用印刷技術等直接進行圖案化的手段等。
前述半導體裝置對於功率元件特別有用,尤其適合用作常閉型半導體裝置。本發明中,因應預期使用習知的手段將前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與前述結晶基板剝離等,可用於半導體裝置,可適當地用作縱型元件。另外,前述半導體裝置適用於半導體層的單面側形成有電極的橫型的元件(橫型元件)與半導體層表面與背面的兩面側分別具有電極的縱型的元件(縱型元件)之任一者,其中本發明較佳係用於縱型元件。作為前述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例,可列舉例如: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SFET)、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HEMT)、金屬氧化膜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靜電感應電晶體(SIT)、接面場效電晶體(JFET)、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等。本發明中,其中較佳為絕緣閘極型半導體裝置(例如MOSFET或IGBT等)或具有肖特基閘極的半導體裝置(例如MESFET等),更佳為MOSFET或IGBT。
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除了上述事項以外,亦可進一步使用習知的方法而適當地用作功率模組、反向器或轉換器,可再佳地用於例如使用了電源裝置的半導體系統等。前述電源裝置可使用習知的方法,藉由連接於配線圖案等,而由前述半導體裝置所製作,或是製作為前述半導體裝置。圖11係使用複數的前述電源裝置171、172與控制電路173構成電源系統170。前述電源系統,如圖12所示,可將電子電路181與電源系統182組合而用於系統裝置180。另外,電源裝置的電源電路圖之一例顯示於圖13。圖13係顯示功率電路與控制電路所構成之電源裝置的電源電路,藉由反向器192(由MOSFET A~D所構成)以高頻切換DC電壓而轉換成AC後,以變壓器193實施絕緣及變壓,並藉由整流MOSFET194(A~B’)整流後,以DCL195(平滑用線圈L1、L2)與電容器進行平滑,輸出直流電壓。此時以電壓比較器197將輸出電壓與基準電壓比較,以PWM控制電路196控制反向器192及整流MOSFET194而成為預期的輸出電壓。
本發明中,前述半導體裝置較佳為功率卡,更佳為包含冷卻器及絕緣構件且前述冷卻器分別至少隔著前述絕緣構件設於前述半導體層的兩側,最佳為前述半導體層的兩側分別設有散熱層且前述冷卻器至少隔著前述絕緣構件分別設於散熱層的外側。圖16係顯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態樣之一的功率卡。圖16的功率卡為雙面冷卻型功率卡201,其具備冷媒管202、間隔器203、絕緣板(絕緣間隔器)208、密封樹脂部209、半導體晶片301a、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2b、熱匯(heat sink)及電極303、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3b、焊接層304、控制電極端子305以及接合線308。冷媒管202的厚度方向剖面,具有多個以互相隔著既定間隔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分隔壁221所劃分出來的流路222。根據這種較佳的功率卡,可實現更高的散熱性,可滿足更高的可靠度。
半導體晶片301a以焊接層304接合於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2b內側的主面上,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3b以焊接層304接合於半導體晶片301a的剩餘主面,藉此在IGBT的集電極面及發射電極面上,續流二極體的陽極電極面及陰極電極面進行所謂的反向並聯連接。作為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2b及303b的材料,可列舉例如Mo或W等。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2b及303b具有厚度差以吸收半導體晶片301a之厚度差,藉此使金屬導熱板302b及303b的外表面成為平面。
樹脂密封部209由例如環氧樹脂所構成,其覆蓋該等金屬導熱板302b及303b的側面而進行密封,半導體晶片301a由樹脂密封部209所密封。然而,金屬導熱板302b及303b的外主面、亦即接觸受熱面完全露出。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302b及303b從樹脂密封部209往圖16中的右邊突出,作為所謂引線框架端子的控制電極端子305,將例如形成有IGBT的半導體晶片301a之閘極(控制)電極面與控制電極端子305連接。
作為絕緣間隔器的絕緣板208,例如係由氮化鋁膜所構成,但亦可為其他絕緣膜。絕緣板208完全被覆金屬導熱板302b及303b而與其密合,但絕緣板208亦可僅與金屬導熱板302b及303b接觸,亦可塗布矽滑脂等優良導熱材,亦可以各種方法將此等接合。又,亦可以陶瓷噴塗等形成絕緣層,亦可將絕緣板208接合於金屬導熱板上,亦可與冷媒管接合或形成於其上。
冷媒管202係將以拉擠成形法或擠製成形法使鋁合金成形而成的板材裁切成必要長度而製作。冷媒管202的厚度方向剖面具有多個以互相隔著既定間隔在流路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分隔壁221所劃分而成的流路222。間隔器203可為例如焊料合金等軟質的金屬板,亦可作為以塗布等而形成於金屬導熱板302b及303b之接觸面的膜(film)。此軟質之間隔器203的表面容易變形而配合絕緣板208的微小凹凸或翹曲、冷媒管202的微小凹凸或翹曲以降低熱阻抗。另外,可在間隔器203的表面等塗布習知導熱性優良的油脂等,亦可省略間隔器203。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可用於例如化合物半導體電子元件、電子零件/電器設備零件、光學/電子影像相關裝置、工業構件等所有領域,尤其可用於包含氧化物半導體層的功率元件。
1:第1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 2: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 3: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 3a: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第1面 3b: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第2面 4:第1半導體區域 4a:第1半導體區域的第1面 4b:第1半導體區域的第2面 5:第2半導體區域 6:外側位置的深p層 6b:深p層的埋設下端部 11:溝槽 12:絕緣膜 13:閘電極 13a:閘電極的上端部 13b:閘電極的埋設下端部 21:散熱部 21a:第1面 21b:第2面 22:第2濃度區域 23:第1濃度區域 24:源電極 25:絕緣膜(層間絕緣膜) 26:汲電極 50:積層體 100:半導體裝置 170:電源系統 171:電源裝置 172:電源裝置 173:控制電路 180:系統裝置 181:電子電路 182:電源系統 192:反向器 193:變壓器 194:整流MOSFET 195:DCL 196:PWM控制電路 197:電壓比較器 200:半導體裝置 201:兩面冷卻型功率卡 202:冷媒管 203:間隔器 208:絕緣板(絕緣間隔器) 209:密封樹脂部 221:分隔壁 222:流路 300:半導體裝置 301a:半導體晶片 302b: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 303:熱匯及電極 303b:金屬導熱板(突出端子部) 304:焊接層 305:控制電極端子 308:接合線 400:半導體裝置 500:半導體裝置 601:霧化裝置(成膜裝置) 602:霧化裝置(成膜裝置) 603:基板 621:載置台 622a:載氣供給裝置 622b:載氣(稀釋)供給裝置 623a:流量調節閥 623b:流量調節閥 624:霧氣產生源 624a:原料溶液 625:容器 625a:水 626:超音波振動子 627:供給管 628:加熱器 629:排氣口 630:成膜室 D:深度 W:間隔
【圖1】係顯示具有含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積層體的半導體裝置的概略立體剖面圖。 【圖2】係顯示針對將電流施加於圖1之半導體裝置時在閘電極周圍產生之熱分布進行模擬的評價結果。 【圖3】係示意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之一例的立體剖面圖。 【圖4】係示意顯示圖3的半導體裝置之剖面的圖。 【圖5】係示意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之一例的立體剖面圖。 【圖6】係示意顯示圖5的半導體裝置之剖面的圖。 【圖7】係示意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之一例的立體剖面圖。 【圖8】係示意顯示圖7的半導體裝置之剖面的圖。 【圖9】係示意顯示具有散熱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的較佳之一例的立體剖面圖。 【圖10】係示意顯示圖9的半導體裝置之剖面的圖。 【圖11】係示意顯示電源系統的較佳之一例的圖。 【圖12】係示意顯示電源裝置的電源電路圖的較佳之一例的圖。 【圖13】係示意顯示電源裝置的電源電路圖的較佳之一例的圖。 【圖14】係顯示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形成中所使用的成膜裝置(霧化CVD裝置)的概略圖。 【圖15】係顯示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形成中所使用的成膜裝置(霧化CVD裝置)的概略圖。 【圖16】係示意顯示功率卡的較佳之一例的圖。
1:第1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
2:第2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
3: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
3a:第3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第1面
6:外側位置的深p層
7:p-型半導體層(通道層)
11:溝槽
16:p+型半導體層
24:源電極
25:絕緣膜(層間絕緣膜)
26:汲電極
D:深度
W:間隔

Claims (15)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至少一部分埋設於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閘電極、及導熱率高於所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之導熱率的散熱部,其中所述散熱部的至少一部分位於所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內之所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附近及/或比所述埋設端部更深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閘電極的埋設端部為埋設下端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散熱部的至少一部分位於比所述埋設下端部更深的位置。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更包含深p層,其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中埋設至與所述埋設下端部相同深度或是比所述埋設下端部更深的位置。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散熱部包含導電性材料。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導電性材料為p型半導體。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p型半導體具有載子濃度的濃度梯度。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p型半導體中,載子濃度朝向深度方向變高。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包含選自鎵、銦及鋁中的1種或2種以上的金屬。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層含鎵。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常閉型。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功率元件。
  13.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功率模組、反向器或轉換器。
  14.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為功率卡。
  15. 一種半導體系統,具備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半導體裝置為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
TW110137652A 2020-10-12 2021-10-08 半導體裝置 TW2022202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1864 2020-10-12
JP2020171864 2020-10-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0206A true TW202220206A (zh) 2022-05-16

Family

ID=8120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7652A TW202220206A (zh) 2020-10-12 2021-10-08 半導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80335A1 (zh)
TW (1) TW202220206A (zh)
WO (1) WO20220803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0304B2 (ja) * 2005-04-20 2012-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016031953A (ja) * 2014-07-25 2016-03-07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半導体基板、並びに結晶積層構造体
DE102015122804B4 (de) * 2015-12-23 2020-10-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Halbleitervorrichtung, enthaltend eine Wärmesenkenstruktur
JP6485383B2 (ja) * 2016-02-23 2019-03-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化合物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61747B2 (ja) * 2017-07-10 2022-05-02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半導体基板、半導体素子、及び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JP7315136B2 (ja) * 2018-12-26 2023-07-26 株式会社Flosfia 結晶性酸化物半導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80335A1 (zh) 2022-04-21
WO2022080335A1 (ja)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7752B (zh) 結晶性氧化物半導體
JP7315137B2 (ja) 結晶性酸化物膜
WO2021157720A1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2022036767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21157719A1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2022040694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crystal growth method
TW202220206A (zh) 半導體裝置
WO2021066193A1 (ja) 半導体素子
WO2021066137A1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WO2022080336A1 (ja) 半導体装置
TW202133435A (zh) 半導體裝置
TW202140867A (zh) 半導體裝置
JP7510123B2 (ja) 半導体装置
WO2021141130A1 (ja) 導電性金属酸化膜、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23143297A (ja) 半導体装置
US2024002166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21111712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21111694A (ja) 結晶、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21111693A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TW202346211A (zh) 結晶性氧化物膜、層疊結構體、半導體裝置及半導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