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0984A - 用於5g通信系統的細粒度ack/nack回饋 - Google Patents

用於5g通信系統的細粒度ack/nack回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0984A
TW201810984A TW106126834A TW106126834A TW201810984A TW 201810984 A TW201810984 A TW 201810984A TW 106126834 A TW106126834 A TW 106126834A TW 106126834 A TW106126834 A TW 106126834A TW 201810984 A TW201810984 A TW 2018109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confirmation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block
bloc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毅
毛迪山
孫靜原
奇斯沙利雅 杰亞辛希
Original Assignee
芬蘭商諾基亞對策與網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芬蘭商諾基亞對策與網路公司 filed Critical 芬蘭商諾基亞對策與網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0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098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payloa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一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Description

用於5G通信系統的細粒度ACK/NACK回饋
本申請案係關於一種方法、裝置、系統及電腦程式,尤其是但非限於5G通信系統用之確認/否定確認(ACK/NACK)回饋。
通信系統可視為一種設施,其藉由提供通信路徑中所涉兩個以上實體如使用者終端、基地台及/或其他節點間的載波,致能達成各實體間的通信對話。可藉由例如通信網路及至少一個相容通信器件提供通信系統。通信對話可包括例如用於攜載通信如語音、視訊、電子郵件(email)、簡訊、多媒體及/或內容資料等之資料通信。所提供之非限制性服務實例包括雙向或多向傳呼、資料通信或多媒體服務及資料網路系統如網際網路之資料存取。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至少兩基地台間之通信對話之至少一部分係透過無線鏈路達成。無線系統之實例包括公共陸用行動網路(PLMN)、星基通信系統及不同的無線區域網路如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系統一般 可分成多個單元,因此常稱之為蜂巢式系統。
使用者可藉由適當的通信器件或終端進入通信系統。使用者之通信器件可稱之為使用者設備(UE)或使用者器件。通信器件係提供以具有適當的信號接收及發射裝置用於達成通信,例如致能存取通信網路或達成與其他使用者之直接通信。通信器件可存取一電台(例如一單元之基地台)提供之載波,並傳輸及/或接收載波上的通信。
通信系統及相關器件一般係依一指定標準或規格操作,其中設定允許與系統相關聯之各實體可做何事及應如何達成。一般亦定義連結應使用之通信協定及/或參數。通信系統之一實例係UTRAN(3G無線電)。統信系統之其他實例係通用行動通信系統(UMTS)無線電存取技術之長期演進(LTE)及所謂的5G或新型無線電網路。5G或新型無線電網路標準正在研討中。LTE現已由第3代夥伴專案(3GPP)標準化。
在一第一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一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該方法可包括判定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處理。
該方法可包括判定分配至一處理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處理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若該回饋例項包含複數個處理或該至少一處理包含複數個傳輸區塊,則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等處理或傳輸區塊可包括判定該等處理間或該等傳輸區塊間之一傳輸區塊大小比;及根據最接近該傳輸區塊比之一確認位元比,分配該等確認位元。
該方法可包括根據傳輸參數判定該傳輸區塊大小。
該等傳輸參數可包括調變編碼機制及實體資源區塊數量之至少一者。
該方法可包括自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資訊,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該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
該方法可包括自該基地台接收切換資訊,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 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floor),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方法可包括接收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在一第二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其包括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該方法可包括提供第一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該方法可包括提供切換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方 法可包括提供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在一第三態樣中,提供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一數量之構件,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用於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之構件,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用於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之構件。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判定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構件,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用於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處理之構件。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判定分配至一處理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構件,該處理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若該回饋例項包含複數個處理或該至少一處理包含複數個傳輸區塊,則用於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等處理或傳輸區塊之構件可包括用於判定該等處理間或該等傳輸區塊間之一傳輸區塊大小比之構件;及用於根據最接近該傳輸區塊比之一確認位元比,分配該等確認位元之構件。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根據傳輸參數判定該傳輸 區塊大小之構件。
該等傳輸參數可包括調變編碼機制及實體資源區塊數量之至少一者。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自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資訊之構件,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該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自該基地台接收切換資訊之構件,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裝置可包括用於接收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之構件。
在一第四態樣中,提供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之構件,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提供第一資訊至該使用者 設備之構件,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該裝置可包括用於提供切換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之構件,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裝置可包括用於提供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之構件。
在一第五態樣中,提供一種裝置,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及包含一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該至少一記憶體及該電腦程式碼經組態成利用該至少一處理器使該裝置至少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一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判定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處理。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判定分配至一處理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處理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若該回饋例項包含複數個處理或該至少一處理包含複數個傳輸區塊,則該裝置可經組態以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等處理或傳輸區塊可包括判定該等處理間或該等傳輸區塊間之一傳輸區塊大小比;及根據最接近該傳輸區塊比之一確認位元比,分配該等確認位元。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根據傳輸參數判定該傳輸區塊大小。
該等傳輸參數可包括調變編碼機制及實體資源區塊數量之至少一者。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自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資訊,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該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自該基地台接收切換資訊,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商,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裝置可經組態以接收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在一第六態樣中,提供一種裝置,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及包含一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該至少一記憶體及該電腦程式碼經組態成利用該至少一處理器使該裝置至少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提供第一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該裝置可經組態以提供切換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 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裝置可經組態以提供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在一第七態樣中,提供駐存於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之一種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控制一處理以執行一處理之程式碼,該處理包括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一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該處理可包括判定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處理。
該處理可包括判定分配至一處理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處理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若該回饋例項包含複數個處理或該至少一處理包含複數個傳輸區塊,則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等處理或傳輸區塊可包括判定該等處理間或該等傳輸區塊間之一傳輸區塊大小比;及根據最 接近該傳輸區塊比之一確認位元比,分配該等確認位元。
該處理可包括根據傳輸參數判定該傳輸區塊大小。
該等傳輸參數可包括調變編碼機制及實體資源區塊數量之至少一者。
該處理可包括自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資訊,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該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
該處理可包括自該基地台接收切換資訊,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處理可包括接收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在一第八態樣中,提供駐存於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之一種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控制一處理以執行一處理之程式碼,該處理包括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 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該處理可包括提供第一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該處理可包括提供切換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等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可相差1。
m-r碼區塊群可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整數,及r係餘數。
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該處理可包括提供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在一第九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一電腦之電腦程式產品,其包括軟體碼部分,當在該電腦上執行該產品時,該軟體碼部分係用於實施該第一及第二態樣之方法之該等步驟。
一種用於一通信系統之器件可包括依上述態樣之該等裝置。
以上已描述許多不同實施例。應了解藉由上述實施例之任兩個以上之組合可提供其他實施例。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行動通信器件/使用者設備(UE)
104‧‧‧行動通信器件/使用者設備(UE)
105‧‧‧行動通信器件/使用者設備(UE)
106‧‧‧基地台
107‧‧‧基地台
108‧‧‧控制裝置
109‧‧‧控制裝置
200‧‧‧通信器件
201‧‧‧資料處理實體
202‧‧‧記憶體
203‧‧‧其他可能部件
204‧‧‧裝置
205‧‧‧小鍵盤
206‧‧‧收發信機裝置
207‧‧‧空氣/無線電介面
208‧‧‧顯示器
300‧‧‧控制裝置
301‧‧‧記憶體
302‧‧‧資料處理單元
303‧‧‧資料處理單元
304‧‧‧輸入/輸出介面
現將參考隨附圖式而僅藉由實例描述實施例,其中:第1圖顯示包括一基地台及複數個通信器件之一實例通信系統概略圖;第2圖顯示一實例行動通信器件概略圖;第3圖顯示一下鏈(DL)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處理概略圖;第4圖顯示依一些實施例之一實例方法流程圖;第5圖顯示依一些實施例之一實例方法流程圖;第6圖顯示一實例強化回饋機制之概略闡釋;第7圖顯示跨越傳輸區塊(TB)或處理之一實例ACK/NACK回饋機制之概略闡釋;第8圖顯示依一些實施例之回饋切換之概略闡釋;第9圖顯示依實施例之一方法之實例施行流程圖;第10圖顯示一實例控制裝置之概略圖。
在詳細解釋實例前,參考第1至2圖簡短解釋無線通信系統及行動通信器件之特定一般原理,以利了解所述實例蘊含之技術。
在如第1圖所示之一無線通信系統100中,行動通信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102、104、105係提供以具有經由至少一基地台或類似的無線傳輸及/或接收節點或點之無線存取。基地台一般受控於至少一適當的控制器裝置,使其得以操作及管理與基地台通連之行動通信 器件。控制器裝置可位於一無線存取網路(例如無線通信系統100)中或一核心網路(CN)(未圖示)中,並可以單一中央裝置施行或可將其功能分散於數個裝置上。控制器裝置可為基地台的一部分及/或可由一獨立實體如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提供。在第1圖中,控制裝置108及109係顯示用於控制各別巨階層基地台106及107。基地台之控制裝置可與其他控制實體互連。控制裝置一般具有記憶能力及至少一資料處理器。控制裝置及功能可分散於複數個控制單元間。在一些系統中,控制裝置可另外或經選擇提供於一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中。
現將參考第2圖詳述一可能的行動通信器件,其中顯示一通信器件200之部分截面概略圖。此一通信器件常稱之為使用者設備(UE)或終端。適當的行動通信器件可由可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之任何器件提供。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行動台(MS)或行動器件如行動電話或已知的「智慧型手機」;具無線介面卡或其他無線介面設施(例如USB適配器)之電腦;個人資料助理(PDA)或具無線通信能力之平板電腦;或這些或類似者的任何組合。星動通信器件可提供例如資料通信,用以攜載通信如語音、視訊、電子郵件(email)、簡訊、多媒體等。使用者因而可藉由其通信器件獲得及獲取多種服務,及可能有在MS中執行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需要MS與網路間的資料傳輸。這些服務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雙向或多向傳呼、資料通信或多媒體服務或簡單地對一資料通信網路系統如網際網路之存取。亦可提供使用者廣播或多播資料 。本內容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下載、電視及廣播節目、視訊、廣告、遊戲、各種警示及其他資訊。
行動器件200可藉由適當的接收裝置透過空氣或無線電界面207接收信號,並可藉由適當的無線電信號傳輸用裝置傳輸信號。在第2圖中,收發信機裝置係藉由區塊206示意性地指定。可藉由例如無線電零件及相關天線配置提供收發信機裝置206。天線配置可配置於行動器件內或外部。
行動器件一般具有至少一資料處理實體201、至少一記憶體202及用於軟體及硬體輔助任務執行之其他可能部件203。其經設計以執行包含對存取系統及其他通信器件之存取控制及通連。資料處理、儲存及其他相關控置裝置可位於適當的電路板上及/或晶片組中。此特徵件係由204標示。使用者可藉由妥適的使用者介面如小鍵盤205、語音指令、觸控螢幕或墊、其等或類似者之組合控制行動器件操作。亦可具有顯示器208、擴音器及麥克風。此外,行動通信器件可包括適當連接置其他器件及/或用於連接外部配件如其之免提(hands-free)設備的連接器(有線或無線)。
通信器件102、104、105可基於各種存取技術存取通信系統,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或寬頻CDMA(WCDMA)。其他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及其各種機制如***式分頻多重存取(IFDMA)、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分區多重存 取(SDMA)等。
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技術可用以提供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可靠性需求。
既有無線標準(例如LTE等)使用HARQ,其係藉由傳送在接收機處接收之每一傳輸區塊(TB)之回饋為之。在LTE之條件下,ACK/NACK回饋係由每TB傳送,並使用1至2位元指示所接收的TB是否有誤。ACK/NACK回饋位元係以格式1a/1b之上鏈路控制資訊(UCI)傳輸。在載波聚合情況下,較多回饋位元用於多載波之ACK/NACK並於主成份載波(PCC)上傳輸。特別言之,ACK/NACK可使用具通道選擇之UCI格式3或格式1b。
在5G系統中,高資料率傳輸係被期望的。在5G系統中可使用大頻寬及有效率的傳輸機制,造成資料率顯著增加,對於強化行動寬頻(eMBB)情境尤甚。5G之高資料率要求可增加TB大小。因此較長封包傳輸之傳輸區塊尺寸將變得較大。
當TB大時,既有LTE回饋機制可導致性能減損。當TB大時,若使用與LTE相同的回饋機制,即使傳輸錯誤僅存在於部分封包中,再傳輸負擔亦可能大。期望能降低再傳輸負擔,同時滿足傳輸可靠性。較精細的ACK/NACK回饋可改善系統傳輸效率,尤其是大封包傳輸。
為確保編碼/解碼複雜性及減少延遲,一TB經分割為多個碼區塊(CB)。至少一CB有錯誤會導致整個TB被視為有錯誤。可期望在CB階層提供ACK/NACK回饋。
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因其性能佳且施行複雜性低而可用於通道編碼。例如LDPC可用於支援5G系統中的eMBB情境。LDPC具隱式錯誤偵側能力,及可在無循環冗餘檢查(CRC)下隱式偵側LDPC中的CB錯誤。因此,LDPC編碼機制可支援較精細的ACK/NACK回饋。
最大編碼區塊尺寸(CBS)可能將維持在6000-8000位元的範圍內,及可利用小擴展因子提昇來達成小CBS。因此,對於中或小封包之回饋單元細粒度甚至可更為精細。
回饋之可用資源亦可隨著大頻寬的使用而增加。亦即在採用高頻寬的5G系統中,回饋的可用資源可較先前系統為高。當利用波束成形技術改善涵蓋時,上鏈控制通道的能力可增加,尤其是針對具強鏈的使用者。因此,可能可就傳輸能力觀點證明得出一較大的ACK/NACK位元數。但仍期望用以最佳化回饋機制的技術。
在5G系統中,在一給定時間可由UE使用不同服務。尤其是可在相同時斷促進攜載多重HARQ處理上的回饋位元之不同服務用排程回饋。
第3圖中顯示一實例情境,其中利用單一時段的上鏈路(UL)確認多重時段期間的下鏈(DL)傳輸。在上鏈時段中應攜載較多的ACK/NACK回饋位元。因此,利用分配給UL回饋的資源之一最佳回饋機制係係被考量的。
對於一MIMO系統,使用多層傳輸增加傳輸率 。鏈品質因不同層/傳輸區塊而異。在LTE系統中,採用簡單機制,其中分配相同的ACK/NACK回饋負擔給每一TB。就每一TB之不同大小考量,LTE機制可能並非最佳機制。
以下提出用以減少再傳輸負擔的強化ACK/NACK回饋機制。
第4圖顯示依一些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在第一步驟S1中,該方法包括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之一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
在第二步驟S2中,該方法包括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
在第三步驟S3中,該方法包括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如第4圖之方法可藉由使用者設備或與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裝置施行。可將該等確認位元傳輸置一基地台。但雖然已就下鏈(DL)描述該方法,其亦適用於上鏈路(UL)。
第5圖顯示顯示依一些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在第一步驟S1中,該方法包括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 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如第5圖之方法可藉由基地台及/或網路節點或與基地台及/或網路節點相關聯之裝置施行。
該等確認位元可稱之為ACK/NACK回饋位元。
如第4及5圖顯示之方法可提供更有效率的ACK/NACK回饋機制,例如供大封包傳輸之用。該方法可藉由降低再傳輸負載而改善傳輸效率。ACK/NACK係提供具有在CB群階層之較精細細粒度及/或可完全利用所有的ACK/NACK回饋位元。
分配至一TB的ACK/NACK位元數量係可根據TB大小、TB數量及/或在一回饋例項中的處理數量。
為平衡上鏈路控制傳訊負擔及下鏈吞吐量增益,可切換具不同ACK/NACK位元數量之ACK/NACK回饋機制。
以下針對所提出的ACK/NACK回饋機制及回饋機制間切換作更詳細的解釋。
在以下實例中,解釋一HARQ處理用之ACK/NACK回饋情況。該方法可延伸至其他的多重HARQ處理用之ACK/NACK回饋情況。一回饋例項可包括一或多重HARQ處理。
一UE可自一基地台接收資訊,該資訊包括針對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ACK/NACK回饋位元之總數量之一指示。
判定分配至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可包括判定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回饋 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該TBS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處理。
判定分配至一TB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可包括判定分配至一處理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處理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尺寸分配該等確認位元置該至少一處理。假設一UE知道ACK/NACK回饋位元之總數量及ACK/NACK傳輸用上鏈資源,則該UE可根據ACK/NACK總位元數量及每一TB之TBS判定每一TB之ACK/NACK位元數量。
若該回饋例項包含複數個處理或該至少一處理包含複數個傳輸區塊,則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等處理或傳輸區塊可包括判定該等處理間或該等傳輸區塊間之一傳輸區塊大小比;及根據最接近該傳輸區塊比之一確認位元比,分配該等確認位元。
例如若該TB數量等於1,則UE對此TB分配所有ACK/NACK位元。
若該TB數量大於1,則UE判定對每一TB之ACK/NACK位元分配。為如此進行,該UE判定不同TB間的TBS比,針對每一TB列出具整數ACK/NACK位元條件之TB間可能的ACK/NACK位元比,及選擇相對於TBS比最接近的ACK/NACK位元比。
在ACK/NACK位元比中的對應整數數值係針對每一TB之ACK/NACK位元數量。
可根據傳輸參數如調變編碼機制(MCS)及實體資源區塊(PRB)數量判定該TBS。
接著該UE可針對每一TB中的該等CB分群,亦即根據每一TB的CB數量及ACK/NACK位元數量分配一TB之該複數個TB的每一者至一各別CB群。CB群的總數量對應於該TB的該ACK/NACK位元數量,及每一CB群與一確認位元相關聯。
可如下述判定在一群中之CB數量。針對此TB之該CB數量與ACK/NACK位元數量之商(或商之整數,亦即商之無條件捨去後最大整數)標示為L。在一CB群中的CB數量可為接近此商的一整數,例如L或L+1。針對此TB之該CB數量與ACK/NACK位元數量之餘數標示為r。最後r個CB群具有L+1個CB。其他CB群具有L個CB。相同CB數量等同於相同資訊位元,因為對於在一TB中之CB使用相同MCS。結果,在每一CB群中之CB數量可相同,或者,在每一CB群中之CB數量可差1。
例如當在一給定TB中之CB數量為N且ACK/NACK之可用回饋位元為m時,可如下進行碼區塊之分群,其中餘數r=Modulo(N,m)。
對於k=l:m
若k<=m-r
則Z=Floor(N/m)
否則Z=Floor(N/m)+1
結束
結束
例如當N=60且m=9時,我們得到(6,6,6,7,7,7,7,7,7)作為CB群。
接著該UE可針對每一CB進行通道解碼,並判定每一CB之ACK/NACK結果。
該UE導致根據針對每一碼區塊群之一判定確認結果,傳輸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一確認。
該UE可藉由針對每一CB群中的該等CB進行ACK/NACK結果間之一AND操作。若自該群中有NACK,則NACK係該CB群之回饋結果。否則,ACK係該CB群之回饋結果。
可根據第一BC群索引、接著為TB索引、接著為處理索引,歸類ACK/NACK結果。接著該ACK/NACK結果可具有經分配之鏈路資源。
第6圖闡釋一實例。在此實例中,有2個TB用於傳輸。因通道品質不同,各TB間採用不同MCS。詳言之,TB1及TB2分別包含6個CB及1個CB。在LTE系統中,每一TB使用1個ACK/NACK回饋位元。在參考第4圖描述之強化回饋機制中,共具有4個ACK/NACK回饋位元,故UE判定有4個確認位元分配至該TB。根據TBS比,TB1使用3個ACK/NACK回饋位元,及TB2使用1個ACK/NACK位元。
針對一LTE系統,依鏈適配而具妥適MCS之BLER(包含6個CB)可為0.1。若針對該強化機制使用相同的MCS,則針對在TB1中之CB群之BLER(包含2個CB)係0.0345,其中考量每一CB之獨立編碼而假設3個CB群之錯誤分佈相同。粗估藉由所提出的較精細回饋機制,可避免第一TB中6.55%之再傳輸負擔。隨著所討論的CB分 群,可根據鏈路品質將TB之ACK/NACK位元分配最佳化,並可進一步降低再傳輸冗餘。
在高層中係根據TB進行資源分配及資料處理。在不同TB中針對CB之聯合ACK/NACK回饋可增加高層之處理複雜性。此外,兩TB之傳輸獨立性受到衝擊。例如兩TB之來回時間將具相關性。因此,較佳在不同TB中的CB回饋不同ACK/NACK位元。針對不同的HARQ處理,該處理可獨立以降低硬體實踐複雜性及處理時間。因此,較佳在不同處理中的CB回饋不同ACK/NACK位元。第7圖闡釋一實例,用於解釋在跨TB或處理之情況下,CB群間分群機制。就硬體實踐設備及對高層處理衝擊的觀點而言,選項1較佳。換言之,在不同TB或處理中之CB較佳具獨立ACK/NACK回饋。
根據5G的候選通道編碼機制,最小ACK/NACK回饋細粒度係在CB階層。CB數量與TBS相關,係由MCS階層及PRB數量判定。若TBS小,例如在LTE系統中的TBS小於10個PRB,則CB數量為1,無需增加ACK/NACK位元數量以減少再傳輸冗餘。
當TBS為大時,可以較多CB群使用較多回饋位元供回饋之用。
一eNB可依實際網路狀況彈性平衡ACK/NACK回饋負擔及下鏈性能增益。考量通道品質及交通/服務之動態變化,可期望動態切換回饋機制,包含LTE ACK/NACK回饋機制及所提出之強化ACK/NACK回饋機制。一種方法可包括接收來自基地台之切換資訊, 該切換資訊包括自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第二回饋機制之指示。
第一回饋機制可為LTE ACK/NACK回饋機制,及第二回饋機制可為強化ACK/NACK回饋機制。可經選擇或另外,該兩回饋機制可為具不同位元數之強化回饋機制。
該資訊可包括ACK/NACK回饋機制或ACK/NACK位元數量之一指示。若採用強化ACK/NACK傳輸機制,則eNB可指示ACK/NACK傳輸之上鏈資源。
第8圖闡釋回饋機制切換之一實例。具有2/3/4個ACK/NACK回饋位元之回饋機制(分別示如回饋機制1、2及3)可經切換以達成上鏈回饋負擔與下鏈性能增益間的平衡。當採用2個位元的ACK/NACK回饋時,如回饋機制1所示,所提出的機制自然回歸LTE回饋機制。
第9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實例處理流程圖。
在第一步驟中,eNB指示ACK/NACK總位元數量及ACK/NACK傳輸資源,例如藉由提供實體下鏈控制通道(PDCCH)以指示實體下鏈共用通道(PDSCH)傳輸參數如MCS、資源位置及處理數量等。
在第二步驟中,依據ACK/NACK總回饋位元數量,UE推估每一處理之ACK/NACK位元數量。若該處理數量大於1,則UE可判定自PDCCH之MCS及PRB數量之兩處理間的TBS比。列出該等處理的可能位元比。例如對於共4個ACK/NACK位元之兩處理間的可能位元比係 3/1、2/2、1/3。接著UE可判定相對於TBS比之最接近位元比,並推估每一處理之對應位元數量。
若處理數量為1,則所有ACK/NACK位元數量係供此處理使用。
在第三步驟中,依每一處理之ACK/NACK回饋位元數量,UE可如步驟2推估每一TB之ACK/NACK位元數量。
在第四步驟中,接著UE依其在步驟3中被分配之ACK/NACK位元數量判定每一TB之CB分群。每一群具有相同CB數量或者在一群中之CB數量差1。亦即,針對該TB之CB數量及ACK/NACK位元數量之商及餘數分別標示為L及r。最後的r個CB群具有L+1個CB。其他CB群具有L個CB。
在第五步驟中,UE針對每一CB施行通道解碼並針對每一CB群產生ACK/NACK位元。
接著UE針對在每一CB群中之ACK/NACK位元施行一AND操作
i.若該群中有NACK,則NACK係該群之回饋結果
ii. 否則,ACK係該群之回饋結果
UE依第一CB群索引、接著為TB索引、接著為處理索引之序列歸類ACK/NACK結果。他們帶著所指示的上鏈傳輸資源被提供至eNB。
接著,eNB可在CB群階層提供HARQ。
考量ACK/NACK回饋負擔與下鏈性能增益間的權衡,ACK/NACK總位元數量可限於不大於4,其與LTE ACK/NACK回饋負擔相較為其2倍。接著eNB使用2位元動態傳訊以指示ACK/NACK總位元數量。另一選項係eNB組態一半穩態位元數量,例如X,供所提出之強化ACK/NACK回饋機制使用。接著eNB僅使用1位元楝態傳訊以指示LTE回饋機制與所提出之ACK/NACK回饋機制間的切換。針對ACK/NACK傳輸資源,可組態額外資源供UE使用。可如LTE載波聚合情況中所律定般採用類似機制。
BS採用相同CB分群機制以獲得ACK/NACK位元及PDSCH間鏈關係。
雖然所提機制係自下鏈觀點描述,其對上鏈亦適用。
所提出之強化ACK/NACK機制可減少再傳輸冗餘及增加系統吞吐量。
應知第3及4圖之流程圖之每一區塊及其任何組合均可藉由各種方式或其組合施行,諸如硬體、軟體、韌體、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電路。
該方法可如第2圖所述行動器件或第10圖所示控制裝置上之實體施行。第10圖顯示通信系統之控制裝置實例,例如耦合至及/或用於控制一存取系統之一電台,諸如RAN節點,例如基地台、(e)節點B或5G AP,或核心網路如MME或S-GW之節點,或伺服器或主機。該方法可根植於單一控制裝置中或跨越不止一個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可與一節點或核心網路之模組或RAN整合或在其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地台包括一獨立控制裝置 單元或模組。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裝置可為另一網路構件如無線電網路控制器或一頻譜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基地台可具有此一控制裝置及提供於一無線電網路控制器中之一控制裝置。控制裝置300可經配置以提供對系統服務區域中之通信控制。控制裝置300包括至少一記憶體301、至少一資料處理單元302、303,及一輸入/輸出介面304。經由該介面,該控制裝置可耦合至基地台之一接收機及一發射機。該接收機及/或發射機可施行為一無線電前端或一遠端無線電頭端。例如控制裝置300可經組態以執行一適當軟體碼以提供控制功能。控制功能可包括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一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等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相關聯;及導致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確認結果,傳輸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
可選擇地或另外,控制功能可包括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應了解該等裝置可包括或耦合至其他單元或模組等,諸如無線電零件或無線電頭端,用於或供傳輸 及/或接收。雖然已描述之該等裝置為一實體,但可於一或多個實體或邏輯實體中施行不同模組及記憶體。
注意雖然已關於5G網路描述實施例,類似的原理亦可適用於關於其他網路及通信系統,例如其他施行之新無線電網路,或LTE網路中之MIMO系統。因此,雖然以上已參考特定實例無線網路架構、技術及標準,藉由實例描述特定實施例,但該等實施例可適用於異於此處所闡釋及描述之任何其他妥適的通信系統形式。
在此亦注意雖然已上描述實例實施例,對於所揭解決方案,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下,進行數個改變及修改。
概言之,各實施例可於硬體或特殊目的電路、軟體、邏輯或其任何組合中施行。本發明之一些態樣可以硬體施行,然而其他態樣可於由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計算器件執行之韌體或軟體施行,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雖可將本發明之各態樣闡釋及描述為區塊圖、流程圖,或使用其他圖示,如眾所周知的係此處所述的這些區塊、裝置、系統、技術或方法,可於非限制性實例如硬體、軟體、韌體、特殊目的電路或邏輯、通用硬體或控制器或其他計算器件,或其一些組合施行。
本發明之該等實施例可由行動器件之資料處理器如處理器實體可執行之電腦軟體施行,或可藉由硬體施行,或可藉由軟體與硬體之組合施行。電腦軟體或程式,亦稱之為程式產品,包含軟體例行程式、小型程式及/或巨集,可儲存於任何裝置可讀資料儲存媒體中, 及其包括用於執行特定任務之程式指令。依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執行組件,其當執行程式時經組態以實行實施例。該一或多個電腦可執行組件可為至少一軟體碼或其之部分。
就此進一步言之,應注意圖式中邏輯流程之任何區塊可代表程式步驟或互連邏輯電路、區塊及功能,或為程式步驟及邏輯電路、區塊及功能之組合。軟體可儲存於實體媒體如記憶體晶片,或處理器內施行之記憶體區塊,磁性媒體如硬碟或軟碟,及光學媒體如DVD及其資料變體、CD。實體媒體係非暫態性媒體。
記憶體可為適於區域技術環境之任何類型,並可利用任何適合的資料儲存技術施行,諸如半導體為基之記憶體器件、磁性記憶體器件及系統、光學記憶體器件及系統、固定記憶體及可移動式記憶體。資料處理器可為適於區域技術環境之任何類型,並可包括作為非限制性實例之通用電腦、特殊目的電腦、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FPGA、閘級電路及基於多核心處理器架構之處理器之一或多者。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以各種組件如積體電路模組實行。整體而言,積體電路之設計系一高度自動化處理。可取得複雜及功能性強的軟體轉換邏輯級設計為已準備在半導體基板上蝕刻及形成之半導體電路設計。
已藉由非限制性實例提供之先前描述,係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之一完整及資訊性描述。然而,熟 悉相關技術者在閱讀先前描述中,併同隨附圖式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可清楚了解各種修改及適配。然而,對本發明之教導之所有此等及類似修改仍將屬本發明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範疇內。確實另有包括前述一或多個實施例與任何其他實施例之組合的實施例。

Claims (21)

  1. 一種方法,其包括: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係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判定分配至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包括:判定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處理。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判定分配至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包括:判定分配至一處理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處理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及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4. 如請求項2或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若該回饋例項包含複數個處理或該至少一處理包含複數個傳輸區塊,則 根據傳輸區塊大小分別分配該等確認位元至該等處理或傳輸區塊包括:判定該等處理間或該等傳輸區塊間之一傳輸區塊大小比;及根據最接近該傳輸區塊比之一確認位元比,分配該等確認位元。
  5. 如請求項3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根據傳輸參數判定該傳輸區塊大小。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等傳輸參數包括調變編碼機制及實體資源區塊數量之至少一者。
  7. 如請求項2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自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資訊,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該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自該基地台接收切換資訊,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是相等的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相差1。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m-r碼區塊群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無條件捨去後最大整數(floor),及r係餘數。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若傳輸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 則接收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12. 一種方法,其包括: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包括提供第一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第一資訊包括分配至一回饋例項之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指示,該回饋例項包括至少一處理,其包含該至少一傳輸區塊。
  14. 如請求項12或請求項13之方法,其包括提供切換資訊至該使用者設備,該切換資訊包括自一第一回饋機制切換至一第二回饋機制之一指示。
  15. 如請求項12至14之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是相等的或在每一群中之碼區塊之數量相差1。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m-r碼區塊群包括L個碼區塊及r碼區塊群具有L+1個碼區塊,其中m係確認位元之數量,L係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商之無條件捨去後最大整數,及r係餘數。
  17. 如請求項12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若接收之該確認位元係一否定確認;則提供該碼區塊群之該等碼區塊之一再傳輸。
  18. 一種裝置,其包括用於實施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 之方法的手段。
  19. 一種用於一電腦之電腦程式產品,其包括軟體碼部分,當在該電腦上執行該產品時,該軟體碼部分係用於實施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步驟。
  20. 一種裝置,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及包含一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該至少一記憶體及該電腦程式碼經組態成利用該至少一處理器使該裝置至少執行以下步驟:判定分配至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其中每一碼區塊群與確認位元之數量之一者相關聯;及根據該各別碼區塊群之一判定之確認結果,導致與每一各別碼區塊群相關聯之該確認位元之傳輸。
  21. 一種裝置,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及包含一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該至少一記憶體及該電腦程式碼經組態成利用該至少一處理器使該裝置至少執行以下步驟: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一確認位元用於至少一傳輸區塊之至少一碼區塊群,該至少一傳輸區塊包括複數個碼區塊,其中根據分配至該至少一傳輸區塊之確認位元之數量及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數量,分配該複數個碼區塊之每一者至一各別碼區塊群。
TW106126834A 2016-08-12 2017-08-09 用於5g通信系統的細粒度ack/nack回饋 TW2018109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4901 2016-08-12
PCT/CN2016/094901 WO2018027914A1 (en) 2016-08-12 2016-08-12 Fine granularity ack/nack feedback for 5g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0984A true TW201810984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16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834A TW201810984A (zh) 2016-08-12 2017-08-09 用於5g通信系統的細粒度ack/nack回饋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20210281367A1 (zh)
EP (1) EP3497841B1 (zh)
KR (1) KR20190034661A (zh)
CN (1) CN109792322B (zh)
AU (1) AU2016418887A1 (zh)
CA (1) CA3033528A1 (zh)
MX (1) MX2019001753A (zh)
SG (1) SG11201901132WA (zh)
TW (1) TW201810984A (zh)
WO (1) WO20180279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5165A (zh) 2017-01-09 2023-07-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289015B (zh) * 2017-01-09 2023-04-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JP6833971B2 (ja) * 2017-03-08 2021-02-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無線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2640344B (zh) * 2018-08-29 2023-09-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r-u上的自包含突发的混合harq反馈方案
JP2022523039A (ja) * 2019-01-30 2022-04-2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競合ベースマルチレイヤ送信
CN114175541A (zh) * 2019-07-17 2022-03-1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Harq确认的集成信令
CN115152304A (zh) * 2020-07-17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642989A (zh) * 2021-07-18 2023-01-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84258B (zh) * 2022-02-15 2023-05-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时延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512B (zh) * 2008-11-05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和装置
US8879513B2 (en) * 2010-05-12 2014-1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plink MIMO
KR101577510B1 (ko) * 2011-01-02 2015-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913951A1 (en) * 2014-02-26 2015-09-02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n acknowledgment of a reception of a payload data packet,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and mobile transceiver
US9438383B2 (en) * 2014-04-18 2016-09-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esolving falsely decoded acknowledgments
CN105515733B (zh) * 2014-09-24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方法及装置
US9992004B2 (en) * 2015-02-03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cluster level HARQ
US10270579B2 (en) * 2015-02-05 2019-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CK/NACK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81367A1 (en) 2021-09-09
CN109792322B (zh) 2022-05-24
CN109792322A (zh) 2019-05-21
EP3497841A4 (en) 2020-04-08
KR20190034661A (ko) 2019-04-02
CA3033528A1 (en) 2018-02-15
WO2018027914A1 (en) 2018-02-15
MX2019001753A (es) 2019-06-17
SG11201901132WA (en) 2019-03-28
US20240178948A1 (en) 2024-05-30
EP3497841B1 (en) 2021-09-22
AU2016418887A1 (en) 2019-02-28
EP3497841A1 (en)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78948A1 (en) Fine granularity ack/nack feedback for 5g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115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joint transmission over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using fountain codes
CN11046311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备
KR102176388B1 (ko) 방법 및 장치
JP7249405B2 (ja) V2xトラフィックに対応するための制御チャネル構造設計
JP2020511040A (ja) 物理層フレーム上で異なるサービスを多重化するためのプリエンプションインジケータ及びコードブロックグループベース再送技術
WO2018059173A1 (zh) 免授权的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7215749A1 (en) Re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for retransmission of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communications mode
US11882429B2 (en) Uplink resourc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1968683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RU274885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