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7021A - 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7021A
TW201737021A TW105115970A TW105115970A TW201737021A TW 201737021 A TW201737021 A TW 201737021A TW 105115970 A TW105115970 A TW 105115970A TW 105115970 A TW105115970 A TW 105115970A TW 201737021 A TW201737021 A TW 2017370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rea
fi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8335B (zh
Inventor
陳恆隆
周建車
Original Assignee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6103904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3526B/zh
Priority to US15/196,641 priority patent/US985470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737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335B/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散熱裝置,其連接於一發熱件之發熱面,散熱裝置包括複數第一鰭片以及複數第二鰭片,且第一鰭片與第二鰭片被交錯排列於散熱裝置內。其中,第一鰭片的面積大於第二鰭片,第一鰭片相較於第二鰭片,第一鰭片包括第一非重疊區以及第二非重疊區,而第一非重疊區被設置鄰近於發熱面,第二非重疊區則被設置於遠離發熱面,用以引導外部氣流於散熱裝置內的流向。

Description

散熱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散熱裝置,特別係指一種鰭片型的散熱裝置。
隨著電子產品的效能提升,應用於電子產品上的各種散熱結構或散熱裝置也蓬勃發展,其中,習知常見的鰭片型散熱裝置,鰭片大多為同一規格,整齊排列,但是其散熱效率仍與鰭片的散熱面積成正比關係,已不符合目前散熱裝置朝向輕量化發展但希望散熱效率能更加提升的嚴格標準。
另一種習知的鰭片形散熱裝置,如本發明人所發明之台灣新型專利公告號第M270414號專利案,係將兩種大小不同之鰭片依序交錯排列,使入風口的風阻得以降低後,讓外部氣流更容易進入散熱裝置,達到增進散熱效率及降低整體重量之功效。雖然上述交錯式的設計已改善習知鰭片型散熱裝置的缺點,但本發明人仍潛心研究,希望在原有基礎架構下,提出更新的改良與設計,讓外部氣流不但容易進入散熱裝置,且更容易被引導往發熱面的方向前進,進而帶走發熱件所產生的熱。此外,當氣流通過散熱裝置後,若能盡速被導引往遠離發熱面的方向離開散熱裝置,讓散熱效率也能更加提升。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係讓外氣流容易進入散熱裝置,並且更容易被引導往發熱面的方向前進,進而更有效率的帶走發熱件所產生的熱。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則是讓氣流通過散熱裝置後,能被導引往遠離發熱面的方向離開散熱裝置,讓散熱效率更加提升。
為達上述目的,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散熱裝置,係設置於一發熱件之一發熱面上,用以接收一外部氣流進入該散熱裝置後帶走該發熱件所產生之熱能,該散熱裝置包括:一底面,貼近該發熱面;一頂面,遠離該發熱面並與該底面相對設置;以及複數第一鰭片與第二鰭片,沿一軸向而交錯間隔排列於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並與該頂面和該底面共同形成複數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具有一入風口與一出風口;其中,該第一鰭片之面積大於該第二鰭片,並且該第一鰭片沿該軸向投影於該第二鰭片時,該第一鰭片具有一第一非重疊區與一第二非重疊區,該第一非重疊區位於該入風口,而該第一非重疊區鄰近該發熱面之寬度大於遠離該發熱面之寬度,該第二非重疊區位於該出風口,且該第二非重疊區鄰近該發熱面之寬度小於遠離該發熱面之寬度。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入風口形成一第一凹陷空間,使該外部氣流藉由該第一凹陷空間而往該發熱面方向流入該散熱裝置,以及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出風口形成一第二凹陷空間,用以使該外部氣流通過該散熱裝置 時,藉由該第二凹陷空間而往遠離該發熱面之方向流出。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鰭片與該第二鰭片,更包含一折片以排列形成該底面與該頂面。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其中,該複數第一鰭片係為一矩形,而該複數第二鰭片係為一平行四邊形。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熱管穿設連接於該複數第一鰭片與該複數第二鰭片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熱管之一端部鄰近該發熱面,而另一端部則遠離該發熱面。
為達前述目的,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一種散熱裝置,係設置於一發熱件之一發熱面上,用以接收一外部氣流進入該散熱裝置後帶走該發熱件所產生之熱能,該散熱裝置包括一底面,貼近該發熱面;一頂面,遠離該發熱面並與該底面相對設置,該頂面與底面之間具有一中央切面,該中央切面與該頂面及該底面之距離相同;以及複數第一鰭片與第二鰭片,沿一軸向而交錯間隔排列於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並與該頂面和該底面共同形成複數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具有一入風口與一出風口;其中,該第一鰭片之面積大於該第二鰭片,並且該第一鰭片沿該軸向投影於該第二鰭片時,該第一鰭片具有一第一非重疊區與一第二非重疊區,該第一非重疊區位於該入風口,該第二非重疊區位於該出風口,該中央切面將該第一非重疊區區分為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鄰近該底面,該第二區域鄰近該頂面,該第一區域的面積大於該第二區域的面積,該中央切面將該第二非重疊區域區分為一第三區域與一第四區域,該第三區域鄰近該底面,該第四區域鄰 近該頂面,該第三區域的面積小於該第四區域的面積。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入風口形成一第一凹陷空間,使該外部氣流藉由該第一凹陷空間而往該發熱面方向流入該散熱裝置,以及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出風口形成一第二凹陷空間,用以使該外部氣流通過該散熱裝置時,藉由該第二凹陷空間而往遠離該發熱面之方向流出。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鰭片與該第二鰭片,更包含一折片以排列形成該底面與該頂面。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複數第一鰭片係為一矩形,而該複數第二鰭片係為一平行四邊形。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熱管穿設連接於該複數第一鰭片與該複數第二鰭片之間。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熱管之一端部鄰近該發熱面,而另一端部則遠離該發熱面。
10,20,30,40‧‧‧散熱裝置
10a,20a,30a‧‧‧頂面
10b,20b,30b‧‧‧底面
100,110‧‧‧折片
41‧‧‧第一鰭片組
42‧‧‧第二鰭片組
210,220,230,241,242‧‧‧第一鰭片
211,221,231,2411,2421‧‧‧第一非重疊區
212,222,232,2412,2422‧‧‧第二非重疊區
310,320,330,341,342‧‧‧第二鰭片
410‧‧‧發熱件
411‧‧‧發熱面
530‧‧‧熱管
S1‧‧‧第一凹陷空間
S2‧‧‧第二凹陷空間
W‧‧‧外部氣流
A3-A4‧‧‧導流方向
AI11‧‧‧第一區域
AI12‧‧‧第二區域
AO11‧‧‧第三區域
AO12‧‧‧第四區域
WI21,WI31‧‧‧第一非重疊區鄰近於發熱面之第一寬度
WI22,WI32‧‧‧第一非重疊區遠離於發熱面之第二寬度
WO21,WO31‧‧‧第二非重疊區鄰近於發熱面之第一寬度
WO22,WO32‧‧‧第二非重疊區遠離於發熱面之第二寬度
圖1A係為應用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B係為圖1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部份實施結構分解圖。
圖1C係為圖1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非重疊 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示意圖。
圖1D係為圖1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外部氣流導流方向示意圖。
圖2A係為應用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B係為圖2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部份實施結構分解圖。
圖2C係為圖2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非重疊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示意圖。
圖3A係為應用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裝置並增加熱管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3B係為圖3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部份實施結構透視圖。
圖3C係為圖3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非重疊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示意圖。
圖4A係為應用兩組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鰭片組以形成散熱裝置之第四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4B係為圖4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中不包含折片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首先,請參考各實施例圖中所示之三軸方向,在此先定義X軸方向係為散熱裝置之前後方向;Y軸方向係為散 熱裝置之左右方向,為本案所述各鰭片依序交錯間隔排列而組成散熱裝置的軸向;Z軸方向則為散熱裝置之上下方向,本案在說明時,係將發熱件相對地設置在散熱裝置的下方以方便解說,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1A至圖1C,圖1A係為應用本發明之散熱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1B係為圖1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部份實施結構分解圖。圖1C係為圖1A所示散熱裝置中,面積較大的第一鰭片,沿Y軸向而投影於面積較小的第二鰭片時,所具有的第一非重疊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示意圖。圖1D係為圖1A所示散熱裝置中,外部氣流如何被導引而通過散熱裝置的示意圖。
如圖1A至圖1D所示,散熱裝置10係連接於一發熱件410的發熱面411上。散熱裝置10主要包括一頂面10a、一底面10b、複數第一鰭片210以及複數第二鰭片310,其中,底面10b貼合發熱面411,頂面10a則遠離發熱面411並且底面10b相對設置。而複數個第一鰭片210以及複數個第二鰭片310,則沿Y軸方向交錯間隔排列於頂面10a與底面10b之間,其中,交錯排列的設置,是指第一鰭片210與第二鰭片310分別以單數、偶數的順序依序設置,或是反之以偶數、單數的順序依序設置。此外,相鄰鰭片之間存在有間隔(或稱間隙),在本案中係用折片100、110來達成,但也可利用其他方式例如黏合或銲接等方式以每隔一定距離之方式來依序設置而產生間隔。此外,複數個折片100可相互抵靠而拼湊成散熱裝置10的頂面10a,底面10b也可由複數個折片110抵靠拼湊而成。
請參考圖1A至圖1D,複數個第一鰭片210與複數個第二鰭片310沿Y軸而交錯間隔排列於頂面10a與底面10b之 間後,會與頂面10a和底面10b共同形成複數個氣流通道C,氣流通道C具有讓外部氣流進入散熱裝置10的入風口C1以及讓氣流離開散熱裝置10的出風口C2。此外,頂面10a與底面10b之間具有一中央切面,在圖1C的側視圖中,中央切面以L1表示。
請同時參照圖1A至圖1D,本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鰭片210,其面積大於該第二鰭片310,因此,從已組裝完成的散熱裝置10的側邊來看,當第一鰭片210沿Y軸方向投影於第二鰭片310時,第一鰭片210會包括有第一非重疊區211及第二非重疊區212。第一非重疊區211及第二非重疊區212事實上就是第一鰭片210與第二鰭片310在疊合時,第一鰭片210比第二鰭片310還要多出來的區域,或者反過來說是第二鰭片310比第一鰭片210還要內縮的區域,但由於此內縮區域並不是第二鰭片310本身因為具有缺口或凹陷所致,而是跟交錯排列完成後相鄰的第一鰭片210相比的結果,所以本案在描述上係利用第一鰭片210本身就具有與第二鰭片310在投影時未重疊在一起的區域來加以描述與定義,在此先予以敘明。本案所提出的設計規則之一,係使第一非重疊區211位於入風口C1處,並且以中央切面L1來第一非重疊區211區分為一第一區域AI11與一第二區域AI12後,其中第一區域AI11鄰近底面10b,第二區域AI12鄰近頂面10a,且第一區域AI11的面積大於第二區域AI12的面積;以及使第二非重疊區域212位於出風口C2處,並且以中央切面L1來第二非重疊區212區分為一第三區域AO11與一第四區域AO12後,其中第三區域AO11鄰近底面10b,第四區域AO12鄰近頂面10a,且第三區域AO11的面積小於第四區域AO12的面積。
請同時參照圖1A至圖1D,藉由上述之設計,第二 鰭片310與兩側相鄰之第一鰭片210,就會共同在入風口C1處形成一第一凹陷空間S1,使該外部氣流W藉由該第一凹陷空間S1而往該發熱面411方向流入該散熱裝置10,而第二鰭片310與兩側相鄰之第一鰭片210,也會共同在出風口C2處形成一第二凹陷空間S2,用以使該外部氣流通過該散熱裝置10時,藉由第二凹陷空間S2而往遠離該發熱面411之方向流出,如圖1D所示。
除了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之設計規則之外,本案也提供第二種設計非重疊區域之規則,同樣也可適用多種鰭片內縮的態樣。請參閱圖2A至圖2C,圖2A係為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B係為圖2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部份實施結構分解圖。圖2C係為係為圖2A所示散熱裝置中,面積較大的第一鰭片,沿Y軸向而投影於面積較小的第二鰭片時,所具有的第一非重疊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示意圖。
第二實施例係以第一鰭片220為矩形而第二鰭片320為平行四邊形為例來說明本案所提出之第二種設計規則。請參照圖2A至2C,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散熱裝置20,連接於一發熱件410之一發熱面411上,散熱裝置20包括一頂面20a、一底面20b、複數個第一鰭片220與複數個第二鰭片320,其中,底面20b貼近發熱面411,而頂面20a則遠離發熱面411並與底面20b相對設置。複數個第一鰭片220與第二鰭片320,沿Y軸方向交錯間隔排列於頂面20a與底面20b之間,並與頂面20a和底面20b共同形成複數個氣流通道C。氣流通道C具有一入風口C1與一出風口C2。本實施例所提出的另一設計規則,係使第一非重疊區211位於入風口C1處,並且讓第一非重疊區221中鄰近發熱面411之寬度WI21大於遠離發熱面411之寬度WI22,以及使第二非重疊區222位於出風口C2處,且第二非重疊區222鄰近發 熱面411之寬度WO21小於遠離發熱面411之寬度WO22。
藉由上述之設計,第二鰭片320與兩側相鄰之第一鰭片220,就會共同在入風口C1處形成一第一凹陷空間S1,使該外部氣流W藉由該第一凹陷空間S1而往該發熱面411方向流入該散熱裝置20,而第二鰭片320與兩側相鄰之第一鰭片220,也會共同在出風口C2處形成一第二凹陷空間S2,用以使該外部氣流通過該散熱裝置20時,藉由第二凹陷空間S2而往遠離該發熱面411之方向流出。
除上述之外,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裝置更可增設至少一熱管,用以提升散熱裝置於實際運用上的散熱效能。請參閱圖3A至圖3C,圖3A係為應用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裝置並增加熱管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3B係為圖3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部份實施結構透視圖。圖3C係為圖3A所示散熱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非重疊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示意圖。
於第三實施例中,散熱裝置30之第一鰭片230及第二鰭片330為因應增設熱管530而相對變更第一鰭片230的形狀。如圖3A至圖3C所示,散熱裝置30更包括複數熱管530,而該複數熱管530的應用主要為熱管之兩端各別被設置於較高溫處與較低溫處,則傳熱現象便將熱能由高溫處導熱至低溫處因而提升散熱的效能。而熱管530的應用與路徑設計係為熟知本技藝人士於了解本案的發明精神後即可結合運用,在此即不再加以贅述。
特別說明的是,於本例中,雖散熱裝置30增設複數熱管530,但仍不影響第一非重疊區231與第二非重疊區232 之設置位置,並由圖3A至圖3C可清楚得知,第一非重疊區231為因應熱管配置位置而改良形狀結構,但該第一非重疊區231之主要面積主要仍被設置於第一鰭片230之右下方,而第二非重疊區232之主要面積相同地仍被設置於第一鰭片230之左上方。如圖3C所示,如同前例第一非重疊區231包括第一寬度WI31及第二寬度WI32,而第二非重疊區232包括第一寬度WO31及第二寬度WO32。其中,於第一非重疊區231中,鄰近於發熱面431之第一寬度WI31大於遠離發熱面431之第二寬度WI32,而於第二非重疊區222中,鄰近發熱面431之第一寬度WO31小於遠離發熱面431之第二寬度WO32。依此可清楚得知,第一非重疊區231的開口係由上方較窄處逐漸往下方變寬,第二非重疊區232的開口係由下方較窄處逐漸往上方變寬。因此,外部氣流W之導流方向A3同理地沿著散熱裝置30之第一凹陷空間S1的下方流入,並帶走散熱裝置30之底面30b的熱能,同時地複數熱管530引導熱能由高溫處傳導至較低溫處。接著,外部氣流W將散熱裝置30內之熱能由第二凹陷空間S2之上方帶出。
然而,上述之各實施例皆為應用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散熱裝置10-30;然,於實際運用中,本發明之散熱裝置更可包括複數散熱鰭片組結合運用,且以下將列舉下列第四實施例來說明。
請參閱圖4A及圖4B,圖4A係為應用兩組散熱鰭片組的散熱裝置之第四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4B係為圖4A所示應用兩組散熱鰭片組之第四實施例中不包含折片的另一剖面示意圖。圖4B係主要說明應用兩組散熱鰭片組之內部結構的架構。
如圖4A及圖4B所示,本例相較於前例之不同處係為本例之散熱裝置40包括第一鰭片組41及第二鰭片組42。而該第一鰭片組41及該第二鰭片組42皆為本發明精神的延伸應用,此例增設第二鰭片組42,亦相等地增設散熱裝置之整體散熱面積。接著說明該第一鰭片組41及該第二鰭片組42的結構設計。
申言之,由圖4A及圖4B得知,第一鰭片組41係由複數第一鰭片241及複數第二鰭片341交錯間隔排列而形成。其中,該第一鰭片241包括第一非重疊區2411及第二非重疊區2412,該第一鰭片組41雷同於第二實施例之散熱裝置20,如圖2A所示。而該第二鰭片組42係由複數第一鰭片242及複數第二鰭片342交錯排列而形成。其中,於該第二鰭片組42之該第一鰭片242相同地包括第一非重疊區2421及第二非重疊區2422,且同理地第一非重疊區2421被設置於該第一鰭片242之右下方,而該第二非重疊區2422被設置於該第一鰭片242之左上方。亦即,兩組散熱鰭片組41,42因應第一非重疊區2411,2421及第二非重疊區2412,2422之設置位置進而導流外部氣流W於散熱鰭片組40之導流方向A4。
特別說明的是,於第四實施例中所應用的兩組散熱鰭片組41,42,除了前述第一鰭片241,242之形狀不同外,亦可調整被交錯堆疊之複數第一鰭片241,242與複數第二鰭片341,342的數量,用以配合產品散熱需求而調整散熱鰭片組41,42的散熱鰭片密度。
舉例來說,於第四實施例中,第一鰭片組41之複數第一鰭片241與複數第二鰭片341的數量總和可為30-40片,而第二鰭片組42之複數第一鰭片242與複數第二鰭片342的數 量總和則可為60-75片。亦即,於實際運用上,該第二鰭片組42之散熱鰭片密度可大於該第一鰭片組41。
因此,本發明係可藉由多組本發明精神之散熱鰭片組的結合運用,用以有效地提升整體散熱裝置的散熱效能。相同地,亦可依據上述第四實施例的發明精神再增設熱管結構,用以提升散熱鰭片組中之導熱效率。
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之發明精神實質係為藉由增設二非重疊區的設計,用以降低散熱裝置之第一凹陷空間的入口壓降與第二凹陷空間的出口壓降,利於外部氣流流入散熱裝置內,而提升外部氣流之氣流速度與氣流流量,進而提升散熱裝置的散熱係數。再者,因提升外部氣流之氣流速度與氣流流量,而亦可增設第二鰭片組以增加整體散熱裝置之散熱面積,抑或是增設複數熱管於散熱裝置內,用以提升散熱裝置之導熱效率,進而提升整體的散熱效率。進一步說明,第一鰭片之第一非重疊區及第二非重疊區的設置位置為考量整體散熱裝置與發熱面兩者的接觸,以及散熱裝置的整體溫度為出風口高於入風口,因此將第一非重疊區設計在第一凹陷空間接近於發熱面,而第二非重疊區則設計在第二凹陷空間遠離發熱面,除了幫助風於散熱裝置內的外部氣流導流,亦於高溫之第二凹陷空間保留第一鰭片及第二鰭片與發熱面的接觸幫助整體散熱。
此外,本發明所提供之散熱裝置係連接於發熱件的發熱面,散熱裝置與發熱面兩者間可藉由緊貼的方式進行直接的連接,也可在兩者之間額外設置導熱層或發熱件來進行間接的連接。
以上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符號說明】
10‧‧‧散熱裝置
10a‧‧‧頂面
100‧‧‧折片
210‧‧‧第一鰭片
310‧‧‧第二鰭片
410‧‧‧發熱件
411‧‧‧發熱面
S1‧‧‧第一凹陷空間
S2‧‧‧第二凹陷空間

Claims (12)

  1. 一種散熱裝置,係連接於一發熱件之一發熱面上,用以接收一外部氣流進入該散熱裝置後帶走該發熱件所產生之熱能,該散熱裝置包括:一底面,貼近該發熱面;一頂面,遠離該發熱面並與該底面相對設置;以及複數第一鰭片與第二鰭片,沿一軸向而交錯間隔排列於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並與該頂面和該底面共同形成複數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具有一入風口與一出風口;其中,該第一鰭片之面積大於該第二鰭片,並且該第一鰭片沿該軸向投影於該第二鰭片時,該第一鰭片具有一第一非重疊區與一第二非重疊區,該第一非重疊區位於該入風口,而該第一非重疊區鄰近該發熱面之寬度大於遠離該發熱面之寬度,該第二非重疊區位於該出風口,且該第二非重疊區鄰近該發熱面之寬度小於遠離該發熱面之寬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入風口形成一第一凹陷空間,使該外部氣流藉由該第一凹陷空間而往該發熱面方向流入該散熱裝置,以及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出風口形成一第二凹陷空間,用以使該外部氣流通過該散熱裝置時,藉由該第二凹陷空間而往遠離該發熱面之方向流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鰭片與該第二鰭片,更包含一折片以排列形成該底面與該頂 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複數第一鰭片係為一矩形,而該複數第二鰭片係為一平行四邊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裝置,更包括一熱管穿設連接於該複數第一鰭片與該複數第二鰭片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熱管之一端部鄰近該發熱面,而另一端部則遠離該發熱面。
  7. 一種散熱裝置,係連接於一發熱件之一發熱面上,用以接收一外部氣流進入該散熱裝置後帶走該發熱件所產生之熱能,該散熱裝置包括:一底面,貼近該發熱面;一頂面,遠離該發熱面並與該底面相對設置,該頂面與底面之間具有一中央切面,該中央切面與該頂面及該底面之距離相同;以及複數第一鰭片與第二鰭片,沿一軸向而交錯間隔排列於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並與該頂面和該底面共同形成複數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具有一入風口與一出風口;其中,該第一鰭片之面積大於該第二鰭片,並且該第一鰭片沿該軸向投影於該第二鰭片時,該第一鰭片具有一第一非重疊區與一第二非重疊區,該第一非重疊區位於該入風口,該第二非重疊區位於該出風口,該中央切面將該第一非重疊區區分為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鄰近該底面,該第二區域鄰近該頂面,該第一區域的面積大於該第二區域的面積,該中央切面將該第二非重疊區域區分為一第三區域與一第四區域,該第三區域鄰近該底面, 該第四區域鄰近該頂面,該第三區域的面積小於該第四區域的面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入風口形成一第一凹陷空間,使該外部氣流藉由該第一凹陷空間而往該發熱面方向流入該散熱裝置,以及該第二鰭片與兩側相鄰之該第一鰭片,共同在該出風口形成一第二凹陷空間,用以使該外部氣流通過該散熱裝置時,藉由該第二凹陷空間而往遠離該發熱面之方向流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鰭片與該第二鰭片,更包含一折片以排列形成該底面與該頂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複數第一鰭片係為一矩形,而該複數第二鰭片係為一平行四邊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散熱裝置,更包括一熱管穿設連接於該複數第一鰭片與該複數第二鰭片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熱管之一端部鄰近該發熱面,而另一端部則遠離該發熱面。
TW105115970A 2016-04-01 2016-05-23 散熱裝置 TWI608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0475.5A CN107293526B (zh) 2016-04-01 2016-06-03 散热装置
US15/196,641 US9854706B2 (en) 2016-04-01 2016-06-29 Heat sin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6954P 2016-04-01 2016-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021A true TW201737021A (zh) 2017-10-16
TWI608335B TWI608335B (zh) 2017-12-11

Family

ID=5744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5970A TWI608335B (zh) 2016-04-01 2016-05-23 散熱裝置
TW105207573U TWM529202U (zh) 2016-04-01 2016-05-23 散熱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7573U TWM529202U (zh) 2016-04-01 2016-05-23 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89933U (zh)
TW (2) TWI6083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526B (zh) * 2016-04-01 2019-09-17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8302970A (zh) * 2017-01-13 2018-07-20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1240U (en) * 2006-11-10 2007-05-01 Chuen-Guei You Heat sink module
TW201414980A (zh) * 2012-10-05 2014-04-16 Giga Byte Tech Co Ltd 散熱器
TWM467819U (zh) * 2013-06-18 2013-12-11 Spinlux Technology Corp Led照明裝置及其散熱器(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9202U (zh) 2016-09-21
CN205789933U (zh) 2016-12-07
TWI608335B (zh) 2017-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2380B1 (en) Two-phase jet impingement cooling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6262422B2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20140014308A1 (en) Heat Sink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r Applying the Same
JP6316096B2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
US20120006514A1 (en) Grid heat sink
JPWO2019043801A1 (ja) ヒートシンク
JP6349161B2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
US20070089869A1 (en) Heat sink
US9854706B2 (en) Heat sink
TWI608335B (zh) 散熱裝置
TW201325407A (zh) 散熱模組
JP6336364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TWI417499B (zh) 散熱裝置
JP2019021825A (ja) 放熱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冷式冷却装置
KR20170113980A (ko) 열전달 촉진용 딤플구조가 적용된 방열핀
JP2011119555A (ja) 曲折ルーバー状放熱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ヒートシンク
WO2016127828A1 (zh) 一种光模块散热结构及通讯设备
TW201124691A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WI576038B (zh) 散熱裝置
TWM536453U (zh) 散熱裝置鰭片結構
JP2016042552A (ja) ヒートシンク
TWM453880U (zh) 散熱裝置及顯示卡模組
JP4747220B1 (ja) 複層型放熱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ヒートシンク
TWI624216B (zh) 散熱裝置鰭片結構
US8418750B2 (en) Heat exchanger radiating fin structure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