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6712A - 玻璃平板單元及玻璃窗 - Google Patents

玻璃平板單元及玻璃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6712A
TW201736712A TW106105168A TW106105168A TW201736712A TW 201736712 A TW201736712 A TW 201736712A TW 106105168 A TW106105168 A TW 106105168A TW 106105168 A TW106105168 A TW 106105168A TW 201736712 A TW201736712 A TW 2017367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plate
spacer
sheet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7732B (zh
Inventor
阿部裕之
瓜生英一
長谷川和也
野中正貴
石橋將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7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77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C03C27/10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with the aid of adhes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at purp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12Evacuated glazing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4Discrete spacing elements, e.g. for evacuated glazing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7Connector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characterised by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heat or sound insulation or for controlled passage of ligh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7Evacuating or fill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 Equilib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pressure;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in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Clean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 E06B3/6775Evacuating or filling the gap during assemb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characterised by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heat or sound insulation or for controlled passage of light
    • E06B3/6715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characterised by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heat or sound insulation or for controlled passage of ligh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creased thermal insulation or for controlled passage of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9Glazing, e.g. vacuum glaz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便在間隔件包含樹脂的情況,仍可穩定地維持減壓空間之玻璃平板及玻璃窗。本發明之玻璃平板單元(1),具備第1玻璃板(10)、與第1玻璃板(10)相對向的第2玻璃板(20)、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成框狀地黏接的框體(30)、及設置於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的間隔件(40)。在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設置減壓空間(50)。間隔件(40)包含樹脂。第1玻璃板(10)係屋外側用,第2玻璃板(20)係屋內側用。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小。

Description

玻璃平板單元及玻璃窗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玻璃平板單元及具備該玻璃平板單元之玻璃窗。
過去,已知一種在一對玻璃板之間具有減壓空間的玻璃平板(下稱「玻璃平板單元」)。玻璃平板單元亦被稱作多層玻璃。玻璃平板單元,由於減壓空間抑制熱傳導,故隔熱性優良。在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中,將成為一對的玻璃板隔著間隙黏接,將其內部之氣體排出,使內部之空間密閉,藉以形成減壓空間。
為了保持玻璃平板單元的減壓空間之厚度,前人提議使用間隔件。間隔件,係夾入2片玻璃板之間的材料。間隔件之強度受到要求,作為其材料,金屬係廣為人知之材料。另一方面,如文獻1(美國專利第6,541,084號)亦揭露使用聚合物之間隔件。
使用聚合物(樹脂)作為間隔件之材料的情況,紫外線等光線(電磁波),通過玻璃而照射係樹脂之間隔件,故產生間隔件容易劣化等問題。特別是窗戶等,直接接收屋外的紫外線之情況,容易發生間隔件的劣化。一旦間隔件劣化,則內部壓力因從樹脂產生之氣體而上升,有變得無法充分維持減壓空間之疑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在間隔件包含樹脂的情況,仍可穩定地維持減壓空間之玻璃平板及玻璃窗。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如同下述。玻璃平板單元,具備:第1玻璃板,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第1玻璃板;第2玻璃板,與該第1玻璃板相對向,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框體,將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成框狀地黏接;以及間隔件,設置於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之間。在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之間,設置減壓空間。該間隔件包含樹脂。該第1玻璃板係屋外側用,該第2玻璃板係屋內側用。該第1玻璃板的紫外線透射率,較該第2玻璃板的紫外線透射率更小。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玻璃窗,具備上述玻璃平板單元、及配置於該玻璃平板單元之外周的窗框。
若依本發明,則藉由使第1玻璃板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更低,而可抑制間隔件所包含之樹脂的劣化。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減壓空間。
下述說明之實施形態,關於玻璃平板單元。更詳而言之,關於在一對玻璃板之間具有減壓空間的玻璃平板。以下,茲就玻璃平板單元之較佳態樣予以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A及圖1B,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內部係真空之情況為真空玻璃平板)。圖1A為剖面圖,圖1B為俯視圖。圖1A及圖1B,示意玻璃平板單元,各部之實際尺寸亦可與附圖相異。特別是,圖1A中,使玻璃平板單元之厚度較實際更大,俾以容易理解。此外,圖1A及圖1B中,將間隔件之大小描繪為較實際更大。
玻璃平板單元1,基本上為透明。因此,可目視確認玻璃平板單元1之內部的構件(例如框體30、間隔件40)。圖1B中,描繪目視確認之內部的構件。圖1B中,顯示從第1玻璃板10側觀察之玻璃平板單元1。
玻璃平板單元1,具備:第1玻璃板10,至少由玻璃基板11構成;第2玻璃板20,與第1玻璃板10相對向,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框體30,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成框狀地黏接;以及間隔件40,設置於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玻璃平板單元1,具備減壓空間50。減壓空間50,設置在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間隔件40,包含樹脂。第1玻璃板10係屋外側用。第2玻璃板20係屋內側用。亦即,在將玻璃平板單元1設置於壁面等時,將第1玻璃板10配置於屋外側,將第2玻璃板20配置於屋內側。而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小。
玻璃平板單元中,在間隔件40包含樹脂之情況,如同上述,間隔件40的劣化可能成為問題。然而,本揭露之玻璃平板單元1,配置於屋外側之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低。因此,玻璃平板單元1,相較於將第1玻璃板10配置於屋內側,將第2玻璃板20配置於屋外側的情況,可使照射接觸間隔件40之紫外線量減低,故可抑制間隔件40所包含之樹脂的劣化。若樹脂的劣化受到抑制,則可抑制可能從樹脂產生之氣體所造成的真空度之降低(內壓之增加)。此外,若樹脂的劣化受到抑制,則可隨著時間經過地維持間隔件40之強度。此外,若抑制樹脂的劣化,則抑制因間隔件40的著色而使玻璃平板單元之外觀惡化的情形。因此,可穩定地維持減壓空間50。
第1玻璃板10中,將與第2玻璃板20相對向的面定義為第1面10a,將與第1面10a為相反側的面定義為第2面10b。第2玻璃板20中,將與第1玻璃板10相對向的面定義為第1面20a,將與第1面20a為相反側的面定義為第2面20b。第1玻璃板10之第1面10a與第2玻璃板20之第1面20a相對向。第1玻璃板10之第2面20b,成為配置於玻璃平板單元1之屋外側的面。第2玻璃板20之第2面20b,成為配置於玻璃平板單元1之屋內側的面。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之厚度,例如為1~10mm的範圍內。
如圖1B所示,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呈矩形。玻璃平板單元1,呈矩形。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俯視時之外緣一致。俯視,係指沿著厚度方向觀察玻璃平板單元1。
第1玻璃板10,具備玻璃基板11、功能性膜12。玻璃基板11,為板狀的玻璃。功能性膜12為膜,亦稱作層。第1玻璃板10,具有在玻璃基板11上設置功能性膜12之構造。第1玻璃板10中,玻璃基板11配置於屋外側,功能性膜12配置於屋內側。將玻璃基板11之配置於屋內側的面,定義為內部面11a。玻璃基板11之配置於屋外側的面,係第1玻璃板10之屋外側的面,為上述之第2面10b。功能性膜12,設置於玻璃基板11的內部面11a。功能性膜12,設置於內部面11a的全表面。功能性膜12之不與內部面11a相對向的面,係上述第1玻璃板10之第1面10a。功能性膜12,將減壓空間50與玻璃基板11分開,減壓空間50與玻璃基板11不直接接觸。
功能性膜12,為使紫外線難以通過的膜。功能性膜12,例如可藉由紫外線反射膜、紫外線吸收膜、紫外線散射膜等構成。功能性膜12,可使可見光區域的光線透射,基本上為透明。功能性膜12,亦可藉由對光產生功能之光反射膜、光吸收膜、光散射膜等構成。此一情況,可見光區域的光線變得難以通過,連帶地紫外線的透射量亦可減少。此外,功能性膜12,亦可藉由紅外線反射膜等構成。在紅外線反射膜之情況,可與紅外線同時,亦抑制紫外線通過紅外線反射膜。此外,在功能性膜12具有紅外線反射作用之情況,可遮斷紅外線,故玻璃平板單元1的隔熱性提高。功能性膜12,亦可為Low-E膜。Low-E,係Low-emissivity(低放射率)之簡稱。功能性膜12,宜具有絕熱性。功能性膜12,例如藉由含有金屬的薄膜形成。含有金屬的薄膜,列舉例如金屬薄膜、金屬氧化物薄膜。含有金屬的薄膜,可有效地抑制紫外線通過。另,含有金屬的薄膜,由於厚度薄、使光線透射,故對玻璃平板單元1之透明性幾乎不造成影響。如此地,第1玻璃板10,較佳態樣為,具備板狀的玻璃(即玻璃基板11)、及含有金屬的薄膜(即功能性膜12)。
玻璃基板11之材料,例如為鈉鈣玻璃、高應變點玻璃、化學強化玻璃、無鹼玻璃、石英玻璃、Neoceram、物理強化玻璃。
第2玻璃板20,由板狀的玻璃構成。板狀的玻璃本身,係第2玻璃板20。第2玻璃板20,亦可與上述玻璃基板11相同。例如,第2玻璃板20與玻璃基板11,厚度可相同。此外,第2玻璃板20與玻璃基板11,可為相同材質。自然,第2玻璃板20與玻璃基板11,材質、厚度等亦可相異。
第2玻璃板20之材料的例子,例如為鈉鈣玻璃、高應變點玻璃、化學強化玻璃、無鹼玻璃、石英玻璃、Neoceram、物理強化玻璃。
另,第2玻璃板20,除了板狀的玻璃以外,亦可具有功能性膜。此一情況,第2玻璃板20,具有玻璃基板與功能性膜。功能性膜,可設置於第2玻璃板20之第1面20a的表面。此功能性膜,可具有與上述功能性膜12相同之構成。此外,玻璃基板,可具有與上述玻璃基板11相同之構成。然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紫外線透射率相異,故並非為完全相同之構成。
減壓空間50,係以第1玻璃板10、第2玻璃板20及框體30密封。框體30,作為密封件而作用。減壓空間50,內部的氣壓較大氣壓更低。減壓空間50內的氣壓,在例如為0.01Pa以下之情況,減壓空間50成為真空空間。減壓空間50,藉由排氣而形成。減壓空間50之厚度,例如為10~1000μm。
玻璃平板單元1,亦可於減壓空間50具備氣體吸附體。氣體吸附體,可包含吸氣劑。藉由氣體吸附體,吸附減壓空間50之氣體,故維持減壓空間50的減壓狀態,提高隔熱性。氣體吸附體,例如亦可設置於下述任一處:第1玻璃板10之第1面10a、第2玻璃板20之第1面20a、框體30之側部、間隔件40中。
框體30,係藉由玻璃黏接劑形成。玻璃黏接劑,包含熱熔融性玻璃。熱熔融性玻璃,亦稱作低融點玻璃。玻璃黏接劑,例如為包含熱熔融性玻璃之玻璃料。玻璃料,例如為鉍系玻璃料(包含鉍之玻璃料)、鉛系玻璃料(包含鉛之玻璃料)、釩系玻璃料(包含釩之玻璃料)。其等係低融點玻璃之例子。使用低融點玻璃之情況,可減少在製造玻璃平板單元1時給予間隔件40之熱性的損害。
框體30,配置於玻璃平板單元1之端部。框體30,將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黏接。框體30,形成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的空間。框體30藉由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黏接,而黏接玻璃平板單元1的端部。
玻璃平板單元1,具備複數間隔件40。藉由複數間隔件40,確保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的距離,簡單地形成減壓空間50。
間隔件40,配置於減壓空間50內。間隔件40,與第1玻璃板10接觸,具體而言,與功能性膜12接觸。間隔件40,與第2玻璃板20接觸。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40,呈圓柱狀。間隔件40之直徑,例如為0.1~10mm。間隔件40之直徑越小則越不顯眼。另一方面,間隔件40之直徑越大則越堅固。間隔件40之高度,例如為10~1000μm。間隔件40之高度,規定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的距離,即減壓空間50的厚度。
複數間隔件40,配置於假想的矩形之格子的交叉點(參考圖1B)。複數間隔件40,等間隔地以點狀圖樣配置。間隔件40,例如以10~100mm之間距配置。此間距,具體而言,可為20mm。間隔件40之形狀、大小、數目、間距、配置圖案並未特別限定,可適宜選擇。間隔件40,亦可為角柱狀或球狀。
玻璃平板單元1中,使用樹脂製之間隔件40。間隔件40包含樹脂。間隔件40,可由樹脂成形品形成。1個間隔件40全體宜以樹脂構成。
間隔件40,宜包含聚醯亞胺。藉由使用聚醯亞胺,而獲得耐熱性高、堅固的間隔件40。樹脂製之間隔件40,由於從2片玻璃板給予推壓的力,故有因壓縮擴大而略為變大之傾向,但因聚醯亞胺堅固,故相較於其他樹脂之情況,其變大的量為少量,間隔件40不易變得顯眼。此外,藉由使用光吸收性小的聚醯亞胺,而使間隔件40之透明性提高,故即便間隔件40被推壓而變大,間隔件40仍不易變得顯眼。
過去,作為玻璃平板單元之間隔件,廣泛使用金屬。然則,金屬熱傳導性高,於隔熱性不利。此外,金屬缺乏彈性,不易吸收衝撃,故玻璃平板單元對於衝撃容易變弱。此外,雖亦考慮將玻璃或陶瓷使用在間隔件,但此一情況,強度容易降低。本揭露之玻璃平板單元,藉由以樹脂構成間隔件,而可抑制間隔件所造成之熱傳導,進一步可吸收衝撃,故可獲得隔熱性與強度優良的玻璃平板單元。特別是,在間隔件之樹脂包含聚醯亞胺的情況,可獲得強度高、外觀優良之玻璃平板單元。
此處,由膜形成間隔件40係較佳之一態樣。膜為樹脂製。此一情況,間隔件40,宜至少包含一層聚醯亞胺的膜。進一步,間隔件40,宜包含聚醯亞胺的膜之疊層體。亦即,間隔件40,可由至少1層聚醯亞胺膜形成。藉由使用聚醯亞胺膜,而使間隔件40的形成變得簡單。將聚醯亞胺膜,裁取為間隔件40之形狀而作為間隔件40使用。間隔件40為疊層體之情況,例如,間隔件40,可為2層以上的聚醯亞胺膜之疊層體、或聚醯亞胺膜與其他物質之疊層體等。間隔件40,可藉由將膜透過沖壓沖裁為既定尺寸而獲得。樹脂膜,亦可為樹脂薄片。亦即,聚醯亞胺膜,亦可為聚醯亞胺之薄片。
間隔件40,可藉由透明聚醯亞胺膜形成。透明聚醯亞胺膜,係藉由上述說明的具有透明性之聚醯亞胺形成的膜。作為聚醯亞胺的膜之例子,列舉三菱氣體化學社製之「Neoprim」、及I.S.T社製之「TORMED」。另,間隔件40,並未限定為膜。例如,亦可藉由樹脂的塗布及硬化等,形成間隔件40。
間隔件40所包含之樹脂,可具有醯亞胺基。此外,間隔件40所包含之樹脂,可具有苯環。醯亞胺基及苯環,有利於形成良好的間隔件40。然則,紫外線所造成的劣化,可能成為醯亞胺基及苯環之問題。本揭露之玻璃平板單元1中,由於是照射樹脂之紫外線的量為少量之構造,故可有效地抑制起因於醯亞胺基及苯環之樹脂的劣化。
玻璃平板單元1,係將第1玻璃板10配置於屋外側,將第2玻璃板20配置於屋內側而設置。第1玻璃板10為屋外側用之玻璃板。第2玻璃板20為屋內側用之玻璃板。在將玻璃平板單元1,例如應用於建築物之情況,配置為第1玻璃板10較第2玻璃板20更為接近屋外,第2玻璃板20較第1玻璃板10更為接近屋內。如此地,玻璃平板單元1,可在安裝有玻璃平板單元1之物體的外側配置第1玻璃板10,於該物體的內側配置第2玻璃板20。玻璃平板單元1,例如可利用在窗、隔板、標示牌、櫥櫃(包含冷藏櫃、保溫櫃)、運輸工具(車、船、飛機、火車等)等。
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小。在間隔件40包含樹脂之情況,可能產生樹脂容易因來自屋外的紫外線而劣化等問題。然而,本揭露之玻璃平板單元1中,將紫外線透射率低的第1玻璃板10配置於屋外側,故相較於將第2玻璃板20配置於屋外側之情況,可抑制樹脂的劣化。因此,可獲得隔熱性、強度、外觀優良之玻璃平板單元1。
圖2為,2種玻璃板之光透射率的圖表。此處的光包含紫外線,圖2的圖表中,顯示在波長250nm至700nm表現之紫外線至可見光區域的光(即電磁波)之透射率。圖2中,P為具有上述功能性膜之玻璃板(稱作玻璃板P),Q為不具有功能性膜之玻璃板(稱作玻璃板Q)。玻璃板Q,由玻璃基板本身構成,玻璃板P,由與玻璃板Q相同之玻璃基板、及設置於該玻璃基板上之功能性膜構成。功能性膜,為含有金屬的薄膜。如圖2所示,波長為約未滿300nm時,玻璃板P與玻璃板Q在透射率不具有差別,皆幾乎為0%。然而,在係紫外線區域之波長300~400nm的波長之範圍,玻璃板P,相較於玻璃板Q紫外線變得難以透射。玻璃板P,可使用在第1玻璃板10;玻璃板Q,可使用在第2玻璃板20。如此一來,則相較於第2玻璃板20,紫外線變得難以通過第1玻璃板10,故來自屋外的光線(即太陽光),通過第1玻璃板10而照射間隔件40之紫外線的量變小。因此,間隔件40之紫外線造成的劣化受到抑制。
對於以圖2顯示之2種玻璃板,藉由以下的實驗,確認樹脂的劣化之差異。過過各自的玻璃板,在大氣氣體環境下,對樹脂(聚醯亞胺膜)照射紫外線。作為對照,不通過玻璃板,而直接對樹脂照射紫外線。紫外線之照射量為相當於1年的量。若以通過玻璃板P照射紫外線之情況的樹脂之分解速度為基準,使其為1,則通過玻璃板Q照射紫外線時的樹脂之分解速度為1.2,直接照射紫外線時的樹脂之分解速度為4.3。如此地,確認在通過玻璃板P照射紫外線之情況,相較於通過玻璃板Q照射紫外線之情況,樹脂之分解量變小20%程度。如此地,得知有效方法係將玻璃板P,配置於紫外線量較玻璃板Q多之處,即屋外側。
本實施形態中,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之差異,係因功能性膜12之有無而產生。如此地,在藉由功能性膜12的有無,而使紫外線透射率相異之情況,可簡單地獲得紫外線透射率相異的玻璃板。功能性膜12的有無,係產生玻璃板的紫外線透射率之差異的一態樣。
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之差異,亦可藉由與功能性膜12之有無不同之態樣,或在功能性膜12外進一步追加之態樣而產生。例如,在第1玻璃板10之厚度,較第2玻璃板20之厚度更大的情況,光線變得難以透射,故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可變得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低。此外,若改變玻璃之材質,採用紫外線難以透射之材質作為第1玻璃板10之材質,則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可變得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低。此外,亦可藉由使玻璃之表面形狀不同(例如使第1玻璃板10之表面粗糙),而使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變得更低。此外,可使第1玻璃板10為壓花玻璃、磨砂玻璃、著色玻璃、嵌絲玻璃,使第2玻璃板20,不為上述玻璃而為一般玻璃。此等情況,亦可使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變得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低。另,可使第2玻璃板20,為一般的鈉玻璃。
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相較於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宜小10%以上,更宜小20%以上。此一情況的紫外線透射率,係藉由在波長300~400nm之間中將紫外線透射率積分的値而算出。
玻璃平板單元1,宜具備用於識別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識別構造。藉由識別構造,而可識別玻璃平板單元1之內外。玻璃平板單元1之內外的識別,係區別玻璃平板單元1之屋外側的面(第2面10b)與屋內側的面(第2面20b)。若於玻璃平板單元1,設置用於識別內外之識別構造,則可簡單地判斷一對玻璃板中的何者為第1玻璃板10,亦即何者為屋外側用之玻璃板。因此,適切地設置玻璃平板單元1變得簡單,可確實地抑制樹脂的劣化。
識別構造,在難以藉由肉眼區別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情況,特別有用。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如同上述,有具有功能性膜12的有無、厚度的差異等微小差異之情況。此等差異,藉由各種機器等測定則可加以識別,但難以一瞥即分辨,有拿錯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的疑慮。然而,若於玻璃平板單元1,設置用於識別內外之識別構造,則適切地設置玻璃平板單元1變得更為簡單,可確實地抑制樹脂的劣化。
識別構造,可設置於玻璃板之表面。例如,可設置於第1玻璃板10的第1面10a或第2面10b,抑或第2玻璃板20的第1面20a或第2面20b之任一。抑或,亦可設置於從此等面中選出之複數面。因玻璃平板單元1為透明,故識別構造,即便設置於玻璃板之內面(第1面10a及第1面20a),仍可目視確認。識別構造,亦可為文字、圖樣、標記、圖形等標誌。若對2片玻璃板中之一方的表面給予標誌,則玻璃板的識別變得簡單。此外,亦可對2片玻璃板,分別給予不同標誌。標誌,可藉由印刷、表面加工、標籤等適宜之方法形成。
此外,識別構造,亦可藉由使2片玻璃板之外觀不同而設置。例如,2片玻璃板中,若材質、尺寸、形狀(例如表面形狀)、顏色、厚度、透明性、光反射性等不同,則可識別玻璃板。即便其等為微小差異,若藉由機器測定則可加以確認。然則,識別構造,宜可藉由不使用機器的方式識別。藉此,可簡單地識別玻璃板。識別構造,宜為藉由目視而識別玻璃板之構造。若對功能性膜12給予顏色,則可簡單地藉由目視進行玻璃板的識別。識別構造,亦可為藉由觸覺(即手感)而識別玻璃板之構造。識別構造,可設置於玻璃板全體,亦可設置於玻璃板之一部分。
本實施形態中,在形成減壓空間50時,可使用設置於第2玻璃板20之排氣路201。圖1A中,將排氣路201描繪為孔。此外,描繪封閉排氣路201之密封部203、及覆蓋密封部203之蓋子204。排氣路201,構成排氣口。而第2玻璃板20,具有在形成減壓空間50時使用之排氣口的痕跡210(下稱「排氣口痕跡210」)。排氣口痕跡210,包含排氣路201與密封部203。玻璃平板單元1,如同後述,經由用於形成減壓空間50之排氣處理而形成,故有在玻璃板留下排氣口痕跡210之情況。排氣口痕跡210,一般,可設置於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中之任一方。排氣口痕跡210,包含玻璃變形的部分,缺乏與其他部分之一體性。因此,排氣口痕跡210,為強度可能變弱的部分。此時,若排氣口痕跡210位於第1玻璃板10,則因第1玻璃板10為配置於屋外側的玻璃板,故強度弱的部分容易受到來自屋外之衝撃。例如,屋外側容易暴露於風雨,若風雨拍擊排氣口痕跡210,則玻璃板有從此部分破損之疑慮。然而,於第2玻璃板20設置排氣口痕跡210之情況,因第2玻璃板20配置於屋內側,故不易受到來自屋外之衝撃,不易發生排氣口痕跡210所造成之破損。因此,玻璃平板單元1變得不易破損,可更為穩定地設置玻璃平板單元1。
此處,若於第2玻璃板20具有排氣口痕跡210,於第1玻璃板10不具有排氣口的痕跡,則可將此排氣口痕跡210作為上述識別構造而作用,施行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識別。圖1A及圖1B中,將排氣口痕跡210形成作為識別構造15。亦即,若具有排氣口痕跡210之玻璃板為第2玻璃板20,則可簡單地辨識。排氣口痕跡210,例如可為排氣所使用的孔之外緣形狀殘留。此外,可確認蓋子204等構件。因此,藉由目視,可簡單地確認排氣口痕跡210。此外,排氣口痕跡210,係採用排氣處理時必然設置的痕跡,並未經由特別設置識別構造之步驟等而設置排氣口痕跡210。因此,可簡單地形成識別構造15。本實施形態中,於識別構造15,如同後述,設置排氣路201、密封排氣路201之密封部203、及覆蓋密封部203之蓋子204,可簡單地識別。
圖3為,利用上述玻璃平板單元1的玻璃窗之一例(玻璃窗3)。玻璃窗3,具備玻璃平板單元1、及配置於玻璃平板單元1之外周的窗框2。玻璃平板單元1,呈矩形(長方形或正方形),於該矩形之外周配置窗框2。窗框2,亦可為金屬製、樹脂製等。亦可於窗框2,設置使其可與建築物等安裝對象物結合之構造(例如突起、孔、導軌等)。窗框2與玻璃平板單元1,可藉由適宜之結合構造結合。例如,亦可將窗框2包夾玻璃平板單元1而固定。此外,亦可將窗框2與玻璃平板單元1藉由黏接劑而黏接。圖3之玻璃窗3,例如可安裝於建築物之壁面。於玻璃平板單元1設置識別構造15(排氣口痕跡210)之情況,識別構造15,宜設置於可目視確認之位置。例如,識別構造15,設置於不與窗框2重疊的位置。窗框2,配置為不覆蓋識別構造15。然則,在如同排氣口痕跡210(識別構造15)地,係未對玻璃平板單元1給予裝飾性等識別構造之情況,宜將識別構造,以不顯眼的方式,設置於玻璃平板單元1的角隅。圖3中,於玻璃窗3的角隅(角落),設置排氣口痕跡210(識別構造15)。
圖4為,將上述玻璃窗3應用在建築物4的樣子之一例。玻璃窗3,具有玻璃平板單元1及窗框2。玻璃窗3,以減壓空間50於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豎立配置。在玻璃平板單元1中,第1玻璃板10配置於屋外側,第2玻璃板20配置於屋內側。如圖4所示,玻璃窗3中,太陽光DL,在通過紫外線透射率低的第1玻璃板10後,照射間隔件40。因此,有效地抑制間隔件40因紫外線而劣化。
以下,說明玻璃平板單元1之製造例。
圖5A~圖5C,顯示玻璃平板單元1之製造例。圖5A~圖5C為剖面圖。藉由圖5A~圖5C之方法,製造圖1A及圖1B的玻璃平板單元1。另,圖5A~圖5C,與圖1A上下顛倒而描繪玻璃平板單元之材料(亦即,圖5A~圖5C中,描繪為將第1玻璃板10配置於第2玻璃板20下方)。
製造玻璃平板單元1時,首先,準備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於圖5A,顯示準備的第1玻璃板10。第1玻璃板10,具備玻璃基板11、及設置於玻璃基板11之表面的功能性膜12。第1玻璃板10的準備,包含準備既定大小之第1玻璃板10。
圖5A中,雖僅描繪第1玻璃板10,但亦另外準備第2玻璃板20。第2玻璃板20的準備,包含準備與第1玻璃板10成對之既定大小的第2玻璃板20。圖5C顯示第2玻璃板20(但為與第1玻璃板10重疊後之狀態)。第2玻璃板20具有排氣路201。排氣路201,係藉由貫通第2玻璃板20的孔構成,其出口成為排氣口。第2玻璃板20,具有排氣管202,藉由其內部的孔構成排氣路201。排氣管202,設置於排氣路201之外側。第2玻璃板20的準備,亦可包含將排氣路201及排氣管202設置於第2玻璃板20。
接著,如圖5B所示,於第1玻璃板10上,配置玻璃黏接劑300與間隔件40。間隔件40,可在配置玻璃黏接劑300時,一同配置。玻璃黏接劑300,包含熱熔融性玻璃。玻璃黏接劑300,沿著第1玻璃板10之外緣配置為框狀。玻璃黏接劑300,最後形成框體30。
亦可在玻璃黏接劑300之配置後,施行預鍛燒。藉由預鍛燒,使玻璃黏接劑300,在其內部一體化。藉由預鍛燒,抑制玻璃黏接劑300不慎飛散。藉由預鍛燒,亦可將玻璃黏接劑300,固接於第1玻璃板10。預鍛燒,可藉由較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溫度更低的溫度之加熱而施行。
間隔件40,宜於配置玻璃黏接劑300後配置。此一情況,間隔件40的配置變得簡單。間隔件40,亦可等間隔地配置。抑或,間隔件40,亦可不規則地配置。間隔件40係以膜構成之情況,藉由預先將膜沖裁為既定尺寸而形成。間隔件40的配置,可利用貼片機等施行。另,間隔件40,亦可利用薄膜形成技術形成。
另,圖5B中,雖將玻璃黏接劑300配置於第1玻璃板10上,但玻璃黏接劑300亦可藉由適宜之方法配置。例如,亦可將玻璃黏接劑300配置於第2玻璃板20上。此外,亦可在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對向配置後,對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隙注入玻璃黏接劑300而配置。
此外,亦可於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之一方或雙方上配置氣體吸附體。氣體吸附體,係藉由黏接固體之氣體吸附體、或塗布並乾燥具有流動性之氣體吸附體材料而設置。
接著,如圖5C所示,使第2玻璃板20,與第1玻璃板10相對向,而配置於玻璃黏接劑300上。藉此,形成包含第1玻璃板10、第2玻璃板20、玻璃黏接劑300及間隔件40之複合物(稱作玻璃複合物6)。玻璃複合物6,在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具有內部空間500。內部空間500,係以玻璃黏接劑300包圍。
而後,將玻璃複合物6加熱。玻璃複合物6,可在加熱爐內加熱。藉由加熱,玻璃複合物6之溫度上升。玻璃黏接劑300,藉由達到熱熔融溫度而使玻璃熔融,展現黏接性。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溫度,例如超過300℃。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溫度,亦可超過400℃。然則,玻璃黏接劑之熔融溫度低者在製程上有利。因此,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溫度,宜為400℃以下,更宜為360℃以下,進一步宜為330℃以下,再更進一步宜為300℃以下。
此處,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可為藉由熱使熱熔融性玻璃軟化,成為變形或可黏接之程度。熔融性可尚未發揮至玻璃黏接劑300流出程度。
若藉由加熱使玻璃黏接劑300熔融,則玻璃黏接劑300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黏接,將內部空間500密封。密封內部空間500後,開始排氣,將內部空間500之氣體排出。排氣,亦可在降低至較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溫度更低的溫度後施行。另,若不擾亂玻璃複合物6的形狀,則亦可在達到玻璃黏接劑300之熔融溫度前開始排氣。
排氣,可藉由與排氣路201連接之真空泵施行。於排氣管202連接從真空泵延伸的管子。藉由排氣,將內部空間500減壓,轉移為減壓狀態。另,本製造例之排氣係一例,亦可採用其他排氣方法。例如,亦可將玻璃複合物6全體置入減壓室,以玻璃複合物6全體施行排氣。圖5C中,以朝上的箭頭表示來自內部空間500之氣體的排出。內部空間500之空氣,從排氣路201排出。藉此,使內部空間500成為減壓狀態。
接著,在維持內部空間500的減壓狀態之狀態下,密封排氣路201。排氣路201,可藉由密封部203而閉鎖(參考圖1A)。藉由將排氣路201閉鎖,而形成排氣口痕跡210。密封部203,可由排氣管202形成。密封部203,例如可藉由構成排氣管202之玻璃的熱熔接而形成。若藉由熱使排氣管202熔化變形,則由排氣管202形成封閉排氣路201之密封部203。自然,亦可充填使用在密封部203之其他材料。此一情況,密封部203之材料,宜為玻璃。
形成減壓空間50後,將玻璃複合物6冷卻。此外,形成減壓空間50後,結束排氣。減壓空間50,藉由密封部203的密封而密閉,故即便排氣停止,仍維持減壓狀態。
可於密封部203之外側配置蓋子204(參考圖1A)。蓋子204覆蓋密封部203。蓋子204藉由覆蓋密封部203,而使排氣路201之密封性變好。此外,藉由蓋子204,而可抑制排氣口痕跡210之破損。此外,藉由蓋子204,可改善玻璃平板單元1的外型。藉由上述內容,製造圖1A及圖1B所示之玻璃平板單元1。 [第2實施形態]
圖6A及圖6B,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玻璃平板單元1A)。圖6A為剖面圖,圖6B為俯視圖。圖6A及圖6B,示意玻璃平板單元,與圖1A及圖1B相同,各部之實際尺寸可與附圖相異。
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A,在不具有排氣口痕跡210的點上,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第2實施形態,除此以外,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在不具有排氣口痕跡210之情況,玻璃平板單元1A的外型改善。此外,在不具有排氣口痕跡210之情況,抑制起因於排氣口痕跡210之破損,可改善玻璃平板單元1A的耐久性。另,第2實施形態中,在設置識別構造之情況,可藉由排氣口痕跡210以外之上述構成,設置識別構造。排氣口痕跡210以外之識別構造的具體例,如同在第1實施形態的欄位所說明。
圖7A~圖7D及圖8A~圖8C,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A之製造例。圖7A~圖7D為剖面圖。圖8A~圖8C為俯視圖。圖8C中,與圖1B相同,描繪內部的構件。藉由圖7A~圖8C之方法,製造圖6A及圖6B的玻璃平板單元1A。另,圖7A~圖7D,與圖6A上下顛倒而描繪玻璃平板單元之材料(亦即,圖7A~圖7D中,描繪為將第1玻璃板10配置於第2玻璃板20下方)。
製造玻璃平板單元1A時,首先,準備第1玻璃體100與第2玻璃體200。第1玻璃體100係第1玻璃板10之材料,第2玻璃體200係第2玻璃板20之材料。於圖7A及圖8A,顯示準備的第1玻璃體100。第1玻璃體100,具備玻璃基板11、及設置於玻璃基板11之表面的功能性膜12。第1玻璃體100的準備,亦可包含使第1玻璃體100為既定大小。
圖7A及圖8A中,雖僅描繪第1玻璃體100,但亦另外準備第2玻璃體200。第2玻璃體200的準備,包含準備與第1玻璃體100成對之既定大小的第2玻璃體200。圖7C顯示第2玻璃體200(但為與第1玻璃體100重疊後之狀態)。第2玻璃體200具有排氣路201、排氣管202。
此處,製造開始時之第1玻璃體100及第2玻璃體200,使用較最後的玻璃平板單元1A之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的尺寸更大者。本製造例中,最後,將第1玻璃體100及第2玻璃體200之一部分去除。在製造時使用的第1玻璃體100及第2玻璃體200,包含成為玻璃平板單元1A之部分與最後去除之部分。
接著,如圖7B及圖8B所示,配置玻璃黏接劑300與間隔件40。間隔件40,可在配置玻璃黏接劑300時一同配置。玻璃黏接劑300,包含熱熔融性玻璃。玻璃黏接劑300,配置為框狀。玻璃黏接劑300,最後形成框體30。
本製造例中,玻璃黏接劑300,包含第1玻璃黏接劑301與第2玻璃黏接劑302之至少2種玻璃黏接劑。第1玻璃黏接劑301及第2玻璃黏接劑302,分別設置於既定處。圖7B中,以虛線顯示第2玻璃黏接劑302。此係指,第2玻璃黏接劑302,並未沿著第1玻璃體100之短邊的方向全部設置。藉由圖8B,理解第1玻璃黏接劑301與第2玻璃黏接劑302的配置。
亦可在配置第1玻璃黏接劑301及第2玻璃黏接劑302後,施行預鍛燒。藉由預鍛燒,將第1玻璃黏接劑301及第2玻璃黏接劑302,各自一體化。然則,第1玻璃黏接劑301與第2玻璃黏接劑302,並未接觸。藉由預鍛燒,抑制玻璃黏接劑300不慎飛散。此外,氣體吸附體,亦可配置於第1玻璃體100及第2玻璃體200之一方或雙方上。
如圖8B所示,第1玻璃黏接劑301,沿著第1玻璃體100之外緣而設置。第1玻璃黏接劑301,於第1玻璃體100上繞1周而形成框。第2玻璃黏接劑302,與作為目的之玻璃平板單元1A的成為端部之部分對應而設置。第2玻璃黏接劑302的配置處,位於以第1玻璃黏接劑301包圍之範圍內。
圖8B中,第2玻璃黏接劑302,在沿著玻璃平板單元1A之短邊的方向配置2個。第2玻璃黏接劑302之數目亦可為1個,亦可為3個以上。第2玻璃黏接劑302,設置為壁狀。如同自圖7C及圖8B所了解,若於第1玻璃體100上方重疊第2玻璃體200,則在第1玻璃體100與第2玻璃體200之間形成內部空間500。第2玻璃黏接劑302,將內部空間500分隔為二。然則,第2玻璃黏接劑302的分隔並不完全,而係以連結內部空間500內之2個空間的方式進行。將內部空間500內的2個空間,定義為遠離排氣路201之第1空間501、及接近排氣路201之第2空間502。排氣路201,設置於第2空間502(參考圖7C)。在第1玻璃黏接劑301與第2玻璃黏接劑302之間、及2個第2玻璃黏接劑302之間,作為施行排氣時之通氣路而作用。排氣步驟,將第1空間501之空氣通過通氣路而排氣。
接著,如圖7C所示,使第2玻璃體200,與第1玻璃體100相對向,配置於玻璃黏接劑300上。藉此,形成包含第1玻璃體100、第2玻璃體200、玻璃黏接劑300及間隔件40之玻璃複合物6A。玻璃複合物6A,在第1玻璃體100與第2玻璃體200之間,具有內部空間500。圖7C中,以虛線顯示第2玻璃黏接劑302。第2玻璃黏接劑302,並未將內部空間500完全分開。
而後,將玻璃複合物6A加熱。玻璃黏接劑300,藉由達到熱熔融溫度而使玻璃熔融,展現黏接性。加熱,宜以2階段以上之階段施行。例如藉由以下方法施行:使溫度上升至既定溫度為止,維持該溫度而加熱後,進一步使溫度上升至到達既定溫度為止而加熱。將第1階段之加熱,定義為第1加熱步驟。將第2階段之加熱,定義為第2加熱步驟。
本製造例中,第1玻璃黏接劑301,以較第2玻璃黏接劑302更低的溫度熔融。亦即,第1玻璃黏接劑301,較第2玻璃黏接劑302更先熔融。第1加熱步驟中,第1玻璃黏接劑301熔融,第2玻璃黏接劑302不熔融。若第1玻璃黏接劑301熔融,則第1玻璃黏接劑301將第1玻璃體100與第2玻璃體200黏接,使內部空間500密封。將第1玻璃黏接劑301熔融,第2玻璃黏接劑302不熔融的溫度,定義為第1熔融溫度。第1熔融溫度中,第2玻璃黏接劑302不熔融,故第2玻璃黏接劑302維持形狀。
達到第1熔融溫度後,開始排氣,將內部空間500之氣體排出。排氣,亦可在降低至較第1熔融溫度更低的溫度後施行。另,若不擾亂玻璃複合物6A之形狀,則亦可在達到第1熔融溫度之前開始排氣。
排氣,可藉由與排氣路201連接之真空泵施行。於排氣管202連接從真空泵延伸的管子。藉由排氣,將內部空間500減壓,轉移為減壓狀態。
圖7C中,以朝上的箭頭表示來自內部空間500之氣體的排出。此外,以朝右的箭頭表示從第1空間501往第2空間502移動之空氣的流動。如同上述,第2玻璃黏接劑302,以設置有通氣路的方式配置,故空氣通過通氣路而從排氣路201排出。藉此,包含第1空間501及第2空間502之內部空間500成為減壓狀態。
內部空間500的氣壓成為既定値後,提高對玻璃複合物6A之加熱溫度(第2加熱步驟)。加熱溫度之上升,係持續排氣並施行。藉由加熱溫度之上升,使溫度,到達較第1熔融溫度更高的第2熔融溫度。第2熔融溫度,例如,較第1熔融溫度更高10~100℃。
第2熔融溫度中,第2玻璃黏接劑302熔融。熔融的第2玻璃黏接劑302,在第2玻璃黏接劑302處,將第1玻璃體100與第2玻璃體200黏接。進一步,第2玻璃黏接劑302,因其熔融性而軟化。軟化的第2玻璃黏接劑302變形,將通氣路封閉。另,第2玻璃黏接劑302,以不封閉通氣路之方式,於其兩端部具有第2玻璃黏接劑302的量變多之封閉部302a(圖8B)。使封閉部302a變形,而封閉上述通氣路。
圖7D及圖8C,顯示通氣路封閉後之玻璃複合物6A。玻璃複合物6A,藉由玻璃黏接劑300之黏接作用而一體化。成為一體的玻璃複合物6A,成為中間狀態之平板(定義為一體化平板7)。
減壓空間50,係藉由將內部空間500分割為遠離排氣路201之減壓空間50與接近排氣路201之排氣空間51而形成。藉由第2玻璃黏接劑302的變形,產生減壓空間50。減壓空間50係由第1空間501形成。排氣空間51係由第2空間502形成。減壓空間50與排氣空間51並未連結。減壓空間50,藉由第1玻璃黏接劑301與第2玻璃黏接劑302而密閉。
一體化平板7,將第1玻璃黏接劑301與第2玻璃黏接劑302一體化,形成框體30。框體30,包圍減壓空間50。框體30,亦包圍排氣空間51。第1玻璃黏接劑301成為框體30之一部分,第2玻璃黏接劑302成為框體30之另一部分。
形成減壓空間50後,將一體化平板7冷卻。此外,形成減壓空間50後,結束排氣。因減壓空間50密閉,故即便停止排氣,仍維持減壓狀態。然則,為了安全,在冷卻一體化平板7後,停止排氣。亦可藉由排氣的結束,使排氣空間51返回常壓。
最後,將一體化平板7切斷。一體化平板7,包含成為玻璃平板單元1A的部分(定義為玻璃平板部分101)、及不需要的部分(定義為不需要的部分102)。玻璃平板部分101包含減壓空間50。不需要的部分102,包含排氣路201。
圖7D及圖8C中,以虛線(切斷線CL)顯示一體化平板7之切斷處。一體化平板7,例如沿著成為玻璃平板單元1A之部分的框體30之外緣而切斷。在未破壞減壓空間50處,將一體化平板7切斷。
藉由將一體化平板7切斷,而移除不需要的部分102,取出玻璃平板部分101。從玻璃平板部分101,獲得玻璃平板單元1A。若將第1玻璃體100及第2玻璃體200切斷,則玻璃平板單元1A,於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形成切斷面。玻璃平板單元1A,具有切斷面。藉由上述方法,製造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A。
在第2實施形態中,仍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安裝窗框2,而形成玻璃窗3(參考圖3)。而在第2實施形態中,亦將包含玻璃平板單元1A之玻璃窗3,安裝於建築物4(參考圖4)。
另,作為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列舉將上述一體化平板7直接作為玻璃平板單元之態樣。此一情況,排氣路201,亦可藉由蓋子等密封構件密封,俾以改善外型。然則,排氣空間51成為常壓,留在玻璃平板單元內。此時,若減少排氣空間51之體積,則可更為提高隔熱性。即便留下排氣空間51,藉由具有減壓空間50,玻璃平板單元(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仍可發揮高的隔熱性。此一變形例,於玻璃平板單元設置排氣口的痕跡。 [第3實施形態]
圖9,顯示第3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圖9為剖面圖。圖9,示意玻璃平板單元,與圖1A及圖1B相同,各部之實際尺寸可與附圖相異。另,玻璃平板單元1B之俯視圖,係依據圖1B,可從圖1B理解。
第3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B,於其內部,具備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如同上述內容所說明。
第3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B,除了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以外,具備第3玻璃板60。第3玻璃板60,配置為與第1玻璃板10之第2面10b相對向,或與第2玻璃板20之第2面20b相對向。將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中之一方,定義為中間玻璃板16。中間玻璃板16,為配置於3片玻璃板(第1~第3玻璃板)中之中間的玻璃板。圖9中,中間玻璃板16,係以第1玻璃板10構成。第3玻璃板60,與中間玻璃板16(第1玻璃板10)相對向。玻璃平板單元1B,更具備將第3玻璃板60與中間玻璃板16(第1玻璃板10)成框狀地黏接之黏接體17。此外,在第3玻璃板60與中間玻璃板16之間,設置閉鎖空間70。本實施形態中,設置閉鎖空間70,故玻璃平板單元1B的隔熱性進一步提高。
閉鎖空間70,可為將氣體密閉之空間。氣體可為常壓。閉鎖空間70,由於限制氣體的流動,故發揮隔熱性。作為氣體,列舉空氣、稀有氣體、氮等。氣體,宜為惰性氣體。例如,若閉鎖空間70包含氬氣,則隔熱性提高。 閉鎖空間70,亦可為減壓空間(進一步為真空空間)。此一情況,閉鎖空間70,成為追加的減壓空間。然則,從製造的容易性來看,閉鎖空間70亦可不為減壓狀態。
黏接體17,將中間玻璃板16(第1玻璃板10)與第3玻璃板60黏接。黏接體17,可由樹脂等黏接劑構成。例如列舉丁基橡膠、矽樹脂等作為黏接體17之材料。黏接體17之內側,亦可藉由多硫化物系封膠等填隙劑填隙。
閉鎖空間70,宜為乾燥狀態。乾燥狀態,例如,濕度宜為10%以下,濕度更宜為1%以下。若閉鎖空間70為乾燥狀態,則熱傳導性降低,故可提高隔熱性。本實施形態中,於閉鎖空間70,設置乾燥劑18。乾燥劑18,配置於黏接體17之內側。若於閉鎖空間70設置乾燥劑18,則可維持閉鎖空間70之乾燥狀態,故可提高玻璃平板單元1B的隔熱性。乾燥劑18,例如為矽氧凝膠。乾燥劑18,亦可藉由鋁框等框材予以保持。
另,中間玻璃板16,亦可藉由第2玻璃板20構成(第3實施形態的變形例)。此一情況,與第2玻璃板20對向地配置第3玻璃板60。在第2玻璃板20與第3玻璃板60之間,設置閉鎖空間70。此一變形例之情況,亦獲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
第3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B,可藉由在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1進一步重疊第3玻璃板60而製造。例如,沿著玻璃平板單元1之外緣,或沿著第3玻璃板60之外緣,設置構成黏接體17的黏接劑,藉由以此黏接劑將玻璃平板單元1與第3玻璃板60黏接,而獲得玻璃平板單元1B。此時,可於閉鎖空間70,封入處於黏接時之氣體環境的氣體。例如,若在惰性氣體之氣體環境下施行黏接,則閉鎖空間70充填惰性氣體。
第3實施形態中,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安裝窗框2,而形成玻璃窗3(參考圖3)。而第3實施形態中,亦將包含玻璃平板單元1B之玻璃窗3,安裝於建築物4(參考圖4)。
以上,如同自敘述之第1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所了解,第1態樣之玻璃平板單元,具備:第1玻璃板10,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第2玻璃板20,與第1玻璃板10相對向,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框體,將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成框狀地黏接;以及間隔件40,設置於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在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間,設置減壓空間50。間隔件40包含樹脂。第1玻璃板10係屋外側用,第2玻璃板20係屋內側用。第1玻璃板10的紫外線透射率,較第2玻璃板20的紫外線透射率更小。
若依第1態樣,則可抑制間隔件40所包含之樹脂的劣化。
第2態樣,係藉由與第1態樣組合而實現。第2態樣中,具備用於識別第1玻璃板10與第2玻璃板20之識別構造15。
若依第2態樣,則可簡單地判斷何者為第1玻璃板10,即屋外側用之玻璃板。
第3態樣,係藉由與第1態樣或第2態樣組合而實現。第3態樣中,第2玻璃板20,具有在形成減壓空間50時使用之排氣口的痕跡210。
若依第3態樣,則在配置於屋內側的第2玻璃板20設置排氣口痕跡210,故變得不易受到來自屋外的衝撃,不易發生排氣口痕跡210所造成的破損。
第4態樣,係藉由與第1~第3態樣中任一態樣組合而實現。第4態樣中,第1玻璃板10,具備板狀的玻璃、及含有金屬的薄膜。
若依第4態樣,則可藉由含有金屬的薄膜,有效地抑制紫外線通過。
第5態樣,係藉由與第1~第4態樣中任一態樣組合而實現。第5態樣中,更具備:第3玻璃板60,與係第1玻璃板10及第2玻璃板20中之一方的中間玻璃板16相對向;以及黏接體17,將第3玻璃板60與中間玻璃板16成框狀地黏接。在第3玻璃板60與中間玻璃板16之間,設置閉鎖空間70。
若依第5態樣,則進一步提高玻璃平板單元1B的隔熱性。
第6態樣,係藉由與第1~第5態樣中任一態樣組合而實現。第6態樣之玻璃窗3,具備:第1~第5態樣中任一態樣之玻璃平板單元1、及配置於玻璃平板單元1之外周的窗框2。
若依第6態樣,則可構成紫外線透射率低的玻璃窗3。
1、1A、1B‧‧‧玻璃平板單元 10‧‧‧第1玻璃板 10a‧‧‧第1面 10b‧‧‧第2面 100‧‧‧第1玻璃體 101‧‧‧玻璃平板部分 102‧‧‧不需要的部分 11‧‧‧玻璃基板 11a‧‧‧內部面 12‧‧‧功能性膜 15‧‧‧識別構造 16‧‧‧中間玻璃板 17‧‧‧黏接體 18‧‧‧乾燥劑 2‧‧‧窗框 20‧‧‧第2玻璃板 20a‧‧‧第1面 20b‧‧‧第2面 200‧‧‧第2玻璃體 201‧‧‧排氣路 202‧‧‧排氣管 203‧‧‧密封部 204‧‧‧蓋子 210‧‧‧排氣口痕跡(排氣口的痕跡) 3‧‧‧玻璃窗 30‧‧‧框體 300‧‧‧玻璃黏接劑 301‧‧‧第1玻璃黏接劑 302‧‧‧第2玻璃黏接劑 302a‧‧‧封閉部 4‧‧‧建築物 40‧‧‧間隔件 50‧‧‧減壓空間 500‧‧‧內部空間 501‧‧‧第1空間 502‧‧‧第2空間 51‧‧‧排氣空間 6、6A‧‧‧玻璃複合物 60‧‧‧第3玻璃板 7‧‧‧一體化平板 70‧‧‧閉鎖空間 CL‧‧‧切斷線 DL‧‧‧太陽光 P、Q‧‧‧玻璃板
圖1A係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剖面圖;圖1B係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俯視圖。 圖2係顯示玻璃板的光透射率之一例的圖表。 圖3係顯示玻璃窗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4係顯示將玻璃窗應用於建築物之一例的概略說明圖。 圖5A、圖5B及圖5C係形成第1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中間狀態的剖面圖。 圖6A係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剖面圖;圖6B係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俯視圖。 圖7A、圖7B、圖7C及圖7D係形成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中間狀態的剖面圖。 圖8A、圖8B及圖8C係形成第2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中間狀態的俯視圖。 圖9係第3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剖面圖。
1‧‧‧玻璃平板單元
10‧‧‧第1玻璃板
10a‧‧‧第1面
10b‧‧‧第2面
11‧‧‧玻璃基板
11a‧‧‧內部面
12‧‧‧功能性膜
15‧‧‧識別構造
20‧‧‧第2玻璃板
20a‧‧‧第1面
20b‧‧‧第2面
201‧‧‧排氣路
203‧‧‧密封部
204‧‧‧蓋子
210‧‧‧排氣口痕跡(排氣口的痕跡)
30‧‧‧框體
40‧‧‧間隔件
50‧‧‧減壓空間

Claims (6)

  1. 一種玻璃平板單元,具備: 第1玻璃板,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 第2玻璃板,與該第1玻璃板相對向,至少由玻璃基板構成; 框體,將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成框狀地黏接;以及 間隔件,設置於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之間; 在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之間,設置減壓空間; 該間隔件包含樹脂; 該第1玻璃板係屋外側用,該第2玻璃板係屋內側用; 該第1玻璃板的紫外線透射率,較該第2玻璃板的紫外線透射率更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平板單元,其中, 更具備用於識別該第1玻璃板與該第2玻璃板之識別構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平板單元,其中, 該第2玻璃板,具有在形成該減壓空間時使用之排氣口的痕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平板單元,其中, 該第1玻璃板,具備板狀的玻璃、及含有金屬的薄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平板單元,其中, 更具備: 第3玻璃板,與係該第1玻璃板及該第2玻璃板中之一方的中間玻璃板相對向;以及 黏接體,將該第3玻璃板與該中間玻璃板成框狀地黏接; 在該第3玻璃板與該中間玻璃板之間,設置閉鎖空間。
  6. 一種玻璃窗,具備: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以及 配置於該玻璃平板單元之外周的窗框。
TW106105168A 2016-03-31 2017-02-17 玻璃平板單元及玻璃窗 TWI617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2498 2016-03-31
JP2016-072498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712A true TW201736712A (zh) 2017-10-16
TWI617732B TWI617732B (zh) 2018-03-11

Family

ID=5996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168A TWI617732B (zh) 2016-03-31 2017-02-17 玻璃平板單元及玻璃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2109B2 (zh)
EP (1) EP3438063B1 (zh)
JP (1) JPWO2017169253A1 (zh)
TW (1) TWI617732B (zh)
WO (1) WO20171692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21255B1 (en) * 2016-09-30 2023-11-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insulating glass un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window
US11767706B2 (en) 2018-03-30 2023-09-2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anel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window
WO2020017221A1 (ja) * 2018-07-18 2020-01-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11891853B2 (en) * 2019-01-14 2024-02-06 Vkr Holding A/S Frame solution with gasket abutting VIG unit surface
JP7383382B2 (ja) * 2019-02-08 2023-11-2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ユニット
WO2020203012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ガラス窓
WO2021156401A1 (de) * 2020-02-07 2021-08-12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glasung mit rfid-transponder
US11714308B2 (en) * 2021-08-19 2023-08-0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ortable radio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barr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552A (ja) * 1986-03-25 1988-01-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合せ物品の製造方法
US5270084A (en) 1989-09-28 1993-12-14 Parker Design Limited Insulating glass unit
US5124185A (en) * 1989-10-03 1992-06-23 Ppg Industries, Inc. Vacuum insulating unit
WO1994024398A1 (en) * 1990-09-27 1994-10-27 Parker Kenneth R Insulating panel
JP3463171B2 (ja) * 1992-01-31 2003-11-05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イ オブ シドニイ 熱絶縁ガラスパネルの改良
JP3491895B2 (ja) 1992-06-17 2004-01-26 フィグラ株式会社 透過体及びその透過体を用いた採光量と採光範囲の調整方法
JPH0620883U (ja) * 1992-08-24 1994-03-18 フィグラ株式会社 透明複層体
JPH0620883A (ja) 1992-06-30 1994-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チップ状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US6109994A (en) * 1996-12-12 2000-08-29 Candescen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ap jumping to seal structure, typically using combination of vacuum and non-vacuum environments
JP2000191347A (ja) * 1998-12-25 2000-07-11 Figla Co Ltd 発熱機能を有する複層ガラスにおける絶縁部構造
JPH11315668A (ja) * 1998-05-07 1999-11-1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
JP2000086305A (ja) * 1998-09-17 2000-03-2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
JP2001030391A (ja) * 1999-07-22 2001-02-06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機能性材料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41084B2 (en) * 2001-02-05 2003-04-01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Vacuum IG window unit with polymer spacers
JP4936989B2 (ja) 2006-07-11 2012-05-23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用途
DE102006061360A1 (de) 2006-12-22 2008-06-26 Futech Gmbh Wärmedämmendes Verglasungselement, dess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2009102182A (ja) 2007-10-22 2009-05-14 Shimizu Corp 光制御ガラス
JP4947451B2 (ja) * 2009-08-24 2012-06-0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WO2012157616A1 (ja) 2011-05-16 2012-11-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複層ガラス
WO2013132868A1 (ja) * 2012-03-07 2013-09-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複層ガラス
DK3225604T3 (da) * 2012-05-18 2019-06-17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flerlagsruder
DE102012104360A1 (de) 2012-05-21 2013-11-21 Aerogas Gmbh Vakuumisolierglaseinheit und deren Herstellung
KR101809336B1 (ko) * 2012-12-28 2017-12-14 니혼 이타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압 복층 유리 패널
CN104291703A (zh) * 2013-07-17 2015-01-21 戴长虹 金属焊料焊接、条框封边的平面钢化真空玻璃
JP6282442B2 (ja) 2013-11-08 2018-02-2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発熱ガラスパネ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発熱ガラスシステム
US20160138324A1 (en) * 2014-11-17 2016-05-19 Pleotint, L.L.C. Vacuum windows with reticulated spacer
PL3225601T3 (pl) * 2014-11-27 2020-03-3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zyba zespolon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8063A1 (en) 2019-02-06
EP3438063B1 (en) 2022-11-02
EP3438063A4 (en) 2019-04-10
US20190112226A1 (en) 2019-04-18
WO2017169253A1 (ja) 2017-10-05
JPWO2017169253A1 (ja) 2019-02-14
US10662109B2 (en) 2020-05-26
TWI617732B (zh) 2018-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36712A (zh) 玻璃平板單元及玻璃窗
JP6304573B2 (ja) 複層ガラス
KR102056036B1 (ko) 단열 글레이징 유닛용 스페이서
US20170028686A1 (en) Durable and lightweight glazing units
US10988973B2 (en) Glass panel unit, glass window provid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anel unit
JP6635386B2 (ja) 真空ガラ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EP3357882B1 (en) Glass panel unit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glass window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507461B2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窓の製造方法
JP6906184B2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ガラス窓
EP3508460B1 (en) Glass panel unit and glass window
EP3990743B1 (en) Heat-insulating glass panel
CN114364857A (zh) 绝热玻璃面板
JP2003146709A (ja) 複層ガラ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