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1632A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1632A
TW201701632A TW105118101A TW105118101A TW201701632A TW 201701632 A TW201701632 A TW 201701632A TW 105118101 A TW105118101 A TW 105118101A TW 105118101 A TW105118101 A TW 105118101A TW 201701632 A TW201701632 A TW 2017016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roce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8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ko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Mirai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ait Corp filed Critical Mirait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0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163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對與內容資料配送相關的用戶體驗進行改善的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及控制方法。資訊處理裝置12具備通信部17、記憶部18、輸入部20以及控制部21。控制部21在通信部17與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13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將建立了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當通信部17從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13接收到規定請求時,判定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若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小於臨限值,則將發送了請求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使通信部17將與輸入部20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尤其是有關於一種與多個終端裝置進行通信的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以往,已知有一種內容(contents)資料配送系統,其將電子書籍或音樂文檔(file)等電子內容資料從伺服器(server)配送至用戶(user)的終端裝置。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構成,即:將在顯示於用戶終端的顯示部的畫面上所指定的內容資料的訂購資訊發送至伺服器,並從伺服器將內容資料配送至用戶終端。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04201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以往的內容資料配送系統中,未必能提供直觀的用戶體驗。例如,用戶接受在終端裝置上檢索的電子書籍的配送的內容資料配送系統中的用戶體驗,不同於用戶從陳列在實際的書店裡的多種書籍中選擇所需書籍這一現實的用戶體驗,因此未必直觀。因此,與內容資料配送相關的用戶體驗存在改善的餘地。
有鑒於所述情況而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與內容資料配送相關的用戶體驗進行改善的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 通信部,能夠在與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信; 記憶部,記憶一個以上的內容資料; 輸入部,接受針對自身裝置的用戶操作;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通信部與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 將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當所述通信部從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接收到規定請求時,判定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 若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小於所述臨限值,則將發送了所述請求的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 使所述通信部將與所述輸入部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
而且,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所述控制部在將終端裝置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後經過規定時間時,將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第2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
而且,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所述控制部在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多於所述臨限值的情況下,將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第2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
而且,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所述控制部在變更終端裝置的狀態時,使所述通信部將表示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所述終端裝置。
而且,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所述內容資料包含元資料(metadata),所述元資料是只有所述通信部與記憶所述內容資料的終端裝置進行了無線通信連接的情況下,才許可所述終端裝置閱覽所述內容資料。
而且,本發明的資訊處理系統具備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以及資訊處理裝置,所述資訊處理系統的特徵在於, 所述資訊處理裝置在自身裝置與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將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所述終端裝置將規定請求發送至所述資訊處理裝置, 所述資訊處理裝置在從所述終端裝置接收到所述請求時,判定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若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小於所述臨限值,則將發送了所述請求的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將與自身裝置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
而且,本發明的控制方法是可在與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資訊處理裝置與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 將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當從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接收到規定請求時,判定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 若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小於所述臨限值,則將發送了所述請求的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以及 將與所述資訊處理裝置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可對與內容資料配送相關的用戶體驗進行改善。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首先,對具備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裝置的資訊處理系統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0具備伺服器裝置11、資訊處理裝置12以及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13。圖1中,為了便於說明,圖示出兩個終端裝置13。
作為概略,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10中,資訊處理裝置12例如被設置在書店等現實的店鋪等中。如後所述,資訊處理裝置12具有相對較大型的顯示器(display),顯示多種多樣的內容資料的圖像,例如陳列在與現實的書架為同等大小的書架上的電子書籍等的圖像。並且,當由用戶對顯示於資訊處理裝置12上的電子書籍的圖像進行輕擊(tap)操作或輕點(flick)操作時,將電子書籍發送至與資訊處理裝置12進行了無線通信連接的該用戶的終端裝置13。用戶可利用終端裝置13來閱覽所發送的電子書籍。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10,可實現與在現實店鋪裡手取商品的現實的用戶體驗同樣直觀的用戶體驗。
此處,內容資料並不限於電子書籍,例如亦可包含公文資料、圖像資料、音訊資料及動畫資料等多種多樣的資料。
接下來,對資訊處理系統10的各構成要素進行說明。伺服器裝置11例如可經由網際網路(Internet)等網路(network)14來與資訊處理裝置12進行通信。伺服器裝置11例如由內容資料的提供者進行管理,記憶有多種多樣的內容資料。伺服器裝置11將一個以上的所需內容資料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
資訊處理裝置12例如包含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等。資訊處理裝置12對經由網路14而從伺服器裝置11接收到的內容資料進行記憶。
而且,資訊處理裝置12例如可經由Wi-Fi(註冊商標)等無線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15,來與位於資訊處理裝置12附近的終端裝置13進行無線通信。如上所述,資訊處理裝置12將與針對自身裝置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用戶的終端裝置13。資訊處理裝置12的構成及動作的詳細情況將於後敍述。
終端裝置13例如是智慧型電話(smartphone)等通用行動終端或者用於內容資料閱覽的專用行動終端。終端裝置13對從資訊處理裝置12接收到的內容資料進行記憶。用戶可閱覽記憶於終端裝置13中的內容資料。終端裝置13的構成及動作的詳細情況將於後敍述。
接下來,參照圖2來具體說明資訊處理裝置12的構成。資訊處理裝置12具備第1通信部16、第2通信部17、記憶部18、顯示部19、輸入部20以及控制部21。
第1通信部16是經由網路14而在與外部裝置之間進行資訊收發的介面(interface)。例如第1通信部16經由網路14而從伺服器裝置11接收內容資料。
第2通信部17例如是包含無線LAN存取點(access point)而構成,作為經由無線LAN 15而在與外部裝置之間進行資訊收發的介面發揮功能。例如第2通信部17經由無線LAN 15而在與終端裝置13之間進行資訊收發。
記憶部18例如為記憶體(memory),對資訊處理裝置12的動作所需的各種資訊及程式(program)進行記憶。
例如記憶部18如圖3所示,記憶和在與自身裝置之間建立了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13的終端ID對應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
終端ID例如為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address)或網際網路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位址等,是資訊處理裝置12可唯一識別終端裝置13的識別符。
終端裝置13的狀態例如為旗標(flag)等,是資訊處理裝置12對每個終端裝置13進行確定的參數。本實施形態中,終端裝置13的狀態被確定為第1狀態(例如旗標為「0」)及第2狀態(例如旗標為「1」)中的任一者。如後所述,資訊處理裝置12針對終端裝置13,根據該終端裝置13的狀態而執行不同的動作。
顯示部19(參照圖2)例如為液晶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EL)顯示器或電漿(plasma)顯示器等顯示元件(device)。例如顯示部19基於控制部21的控制來顯示第1畫面。如後所述,第1畫面是顯示記憶部18中所記憶的內容資料的圖像(例如陳列在書架上的電子書籍的封面圖像)的畫面。如上所述,顯示部19是相對較大型的顯示元件,在第1畫面上,例如顯示陳列在與現實書架為同等大小的書架上的電子書籍的圖像。
輸入部20是接受針對資訊處理裝置12的用戶操作的輸入介面。本實施形態中,輸入部20是與顯示部19一體地設置,作為觸控面板(touch panel)發揮功能。
控制部21例如是藉由讀取特定程式來實現特定功能的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部21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2整體的動作。
例如,控制部21在第2通信部17從終端裝置13接收到用於建立無線通信連接的連接請求(交握(handshake)請求)時,使第2通信部17將針對該請求的響應(交握響應)輸出至該終端裝置13。如此,控制部21在資訊處理裝置12與終端裝置13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較佳的是,對於資訊處理裝置12與終端裝置13之間的無線通信連接,使用基於資訊處理裝置12及終端裝置13的中間軟體(middleware)的雙向通信技術、例如網接口(WebSocket)技術。以下,亦將建立了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13稱作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
繼而,控制部21在與終端裝置13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時,將該終端裝置13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並且,控制部21使該終端裝置13的終端ID及狀態對應地記憶於記憶部18中。
而且,例如控制部21在第2通信部17從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13接收到向第2狀態的變更請求(獲取模式請求)時,判定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第1臨限值)。第1臨限值表示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可同時存在的數量,被確定為1以上的任意值。本實施形態中,第1臨限值為1,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僅能同時存在最多一個。此處,控制部21在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第1臨限值以下的情況下,亦可判定為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小於第1臨限值。
在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小於第1臨限值的情況下,即,本實施形態中,在不存在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情況下,控制部21將發送了獲取模式請求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且,控制部21使第2通信部17將表示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該終端裝置13。該資訊例如亦可包含使終端裝置13開始內容資料的等候的指示。
另一方面,在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第1臨限值以上的情況下,即,本實施形態中,在存在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情況下,控制部21不將發送了獲取模式請求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予以變更,而是使第2通信部17將表示拒絕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該終端裝置13。如後所述,該資訊亦可包含表示直至將第2狀態的其他終端裝置13的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為止的剩餘時間的資訊、及顯示該剩餘時間的指示。
而且,例如,控制部21在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大於第1臨限值的情況下,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存在多個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的情況下,當將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後經過規定時間時,將該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2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並且,控制部21使第2通信部17將表示向第1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該終端裝置13。該資訊例如亦可包含使終端裝置13結束內容資料的等候的指示。
而且,例如,控制部21等候選擇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並且,控制部21使通信部將與輸入部20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具體而言,控制部21在輸入部20接受到對顯示於顯示部19的內容資料進行選擇的用戶操作時,從記憶部18中提取該內容資料,並使通信部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
接下來,參照圖4來具體說明終端裝置13的構成。終端裝置13具備終端通信部22、終端記憶部23、終端顯示部24、終端輸入部25以及終端控制部26。
終端通信部22是經由無線LAN 15而在與外部裝置之間進行資訊收發的介面。例如終端通信部22經由無線LAN 15而在與資訊處理裝置12之間進行資訊收發。
終端記憶部23例如為記憶體,對終端裝置13的動作所需的各種資訊及程式進行記憶。而且,終端記憶部23對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10專用的應用(application)的執行所需的各種資訊及程式進行記憶。
終端顯示部24例如是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顯示器等顯示元件。例如終端顯示部24基於終端控制部26的控制來顯示第2畫面。第2畫面的詳細情況將於後敍述。
終端輸入部25是接受針對終端裝置13的用戶操作的輸入介面。本實施形態中,終端輸入部25是與終端顯示部24一體地設置,作為觸控面板發揮功能。
終端控制部26例如是藉由讀取特定程式來實現特定功能的CPU。控制部21控制終端裝置13整體的動作。
例如,終端控制部26根據終端輸入部25所接受的用戶操作,啟動專用的應用,使第2畫面顯示於顯示部19。
而且,例如,終端控制部26在專用的應用啟動後,使用於建立無線通信連接的連接請求(交握請求)告知(發送)給終端通信部22,並等候來自資訊處理裝置12的響應(交握響應)。終端控制部26在終端通信部22接收到交握響應時,在資訊處理裝置12與終端裝置13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較佳的是,對於資訊處理裝置12與終端裝置13之間的無線通信連接,如上所述,使用基於資訊處理裝置12及終端裝置13的中間軟體的雙向通信技術。
而且,例如,終端控制部26根據終端輸入部25在第2畫面上接受的用戶操作,使終端通信部22將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並等候來自資訊處理裝置12的響應。
此處,作為針對獲取模式請求的響應,終端控制部26在終端通信部22接收到表示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時,開始內容資料的等候。繼而,終端控制部26在終端通信部22開始內容資料的接收時,如後所述,使表示接收中的內容資料的圖像等顯示於第2畫面上。並且,終端控制部26在內容資料的接收結束時,如後所述,使表示接收完畢的內容資料的圖像顯示於第2畫面上。並且,終端控制部26在終端通信部22接收到表示向第1資訊變更的資訊時,結束內容資料的等候。
另一方面,較佳的是,作為針對獲取模式請求的響應,終端控制部26在終端通信部22接收到表示拒絕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時,使直至第2狀態的其他終端裝置13變更為第1狀態為止的剩餘時間顯示於終端顯示部24。
接下來,參照圖5來說明在資訊處理裝置12的顯示部19顯示的第1畫面27。如圖5所示,第1畫面27包含區域28,該區域28用於顯示與一個以上的內容分別對應的一個以上的圖像。
例如在圖5中,在區域28中顯示有與內容資料C001-內容資料C009分別對應的9個圖像。較佳的是,當用戶左右輕掃(sweep)或輕點區域28時,則切換顯示資訊處理裝置12的記憶部18中記憶的其他內容資料的圖像。各圖像作為接受用於選擇對應的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的輸入介面發揮功能。
例如,當用戶輕擊或在上下方向輕點內容資料C001的圖像時,選擇內容資料C001。並且,如上所述,將所選擇的內容資料C001從資訊處理裝置12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
接下來,參照圖6來說明在終端裝置13的終端顯示部24顯示的第2畫面29。第2畫面29例如是在安裝(install)於終端裝置13中的專用應用的啟動後顯示。第2畫面29包含狀態變更切換鍵(toggle)30。而且,第2畫面29可包含接收完畢的內容圖像31、接收中的內容圖像32以及下載指示器(download indicator)33。
狀態變更切換鍵30作為接受用於將向第2狀態的變更請求(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的用戶操作的輸入介面發揮功能。例如狀態變更切換鍵30在專用的應用啟動時,顯示在關閉(OFF)位置。用戶在使狀態變更切換鍵30由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ON)位置時,獲取模式請求被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狀態變更切換鍵30在內容資料的等候中,顯示在打開位置,當等候結束時,返回至關閉位置。
接收完畢的內容圖像31是表示從資訊處理裝置12的接收結束的內容資料的圖像,作為接受用於閱覽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的輸入介面發揮功能。例如,當用戶輕擊接收完畢的內容圖像C001時,開始內容資料C001的閱覽(再生)。
接收中的內容圖像32是表示正從資訊處理裝置12接收中的內容資料的圖像。當內容資料的接收結束時,接收中的內容圖像32切換為接收完畢的內容圖像31。
下載指示器33是對應於接收中的內容圖像32而設,是表示內容資料的接收進度的圖像。當內容資料的接收結束時,不再顯示下載指示器33。
接下來,參照圖7的流程圖,來說明資訊處理系統10所具備的資訊處理裝置12及終端裝置13的第1動作。本動作例如是在終端裝置13啟動專用應用後開始。而且,對在本動作的開始時刻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零的情況進行說明。
步驟S100:首先,終端裝置13告知(發送)交握請求。
步驟S101: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2將交握響應發送至終端裝置13。如此,建立資訊處理裝置12與終端裝置13之間的無線通信連接。
步驟S102: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終端裝置13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步驟S103:接下來,終端裝置13根據在第2畫面29上接受的用戶操作,將向第2狀態的變更請求(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
步驟S104: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2在接收到步驟S103的獲取模式請求時,判定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是否小於第1臨限值(本實施形態中為1)。如上所述,此處,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零,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2判定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小於第1臨限值。
步驟S105: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發送了獲取模式請求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
步驟S106: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表示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13。
步驟S107:接下來,終端裝置13在接收到步驟S106的資訊時,開始內容資料的等候。
步驟S108:隨後,資訊處理裝置12例如在與其他終端裝置13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
步驟S109: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在步驟S105中將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後經過規定時間時,將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2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
步驟S110: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表示向第1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13。
步驟S111:並且,終端裝置13在接收到步驟S110的資訊時,結束內容資料的等候。
接下來,參照圖8的流程圖來說明資訊處理系統10所具備的資訊處理裝置12及終端裝置13的第2動作。本動作例如是在終端裝置13啟動專用應用後開始。而且,對在本動作的開始時刻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零的情況進行說明。而且,如圖8所示,在對兩個終端裝置13進行區分的情況下,將其中一者稱作終端裝置13a,將另一者稱作終端裝置13b。
步驟S200:首先,終端裝置13a告知(發送)交握請求。
步驟S201:而且,終端裝置13b告知(發送)交握請求。
步驟S202: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2將交握響應分別發送至終端裝置13a、終端裝置13b。如此,建立資訊處理裝置12與各終端裝置13a、終端裝置13b之間的無線通信連接。
步驟S203: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終端裝置13a、終端裝置13b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步驟S204:接下來,終端裝置13a根據在第2畫面29上接受的用戶操作,將向第2狀態的變更請求(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
步驟S205: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2在接收到步驟S204的獲取模式請求時,判定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是否小於第1臨限值(本實施形態中為1)。如上所述,此處,僅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13a、終端裝置13b為連接中,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2判定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小於第1臨限值。
步驟S206: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終端裝置13a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
步驟S207: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表示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13a。
步驟S208:接下來,終端裝置13在接收到步驟S207的資訊時,開始內容資料的等候。
步驟S209:接下來,終端裝置13b根據在第2畫面29上接受的用戶操作,將向第2狀態的變更請求(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
步驟S210: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2在接收到步驟S204的獲取模式請求時,判定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是否小於第1臨限值(本實施形態中為1)。此處,終端裝置13a被確定為第2狀態,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2判定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第1臨限值以上。
步驟S211: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表示拒絕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13b。
步驟S212: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判定在步驟S206中將終端裝置13a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後是否經過了規定時間。此處,設為判定為已經過了規定時間者。
步驟S213: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終端裝置13a的狀態由第2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
步驟S214:繼而,資訊處理裝置12將表示向第1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13a。
步驟S215:並且,終端裝置13a在接收到步驟S214的資訊時,結束內容資料的等候。
接下來,參照圖9的流程圖來說明資訊處理裝置12的動作。本動作是在顯示部19顯示有第1畫面27的狀態下開始。
步驟S300:首先,控制部21等候在第1畫面27上選擇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當輸入部20接受到選擇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時,前進至步驟S301。
步驟S301:繼而,控制部21使通信部將在步驟S300中選擇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並返回步驟S300。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裝置12在從終端裝置13接收到向第2狀態的變更請求(獲取模式請求)時,若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小於第1臨限值(例如為1),則將該終端裝置13的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且,資訊處理裝置12將與針對自身裝置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藉由所述構成,用戶首先操作第2畫面29所顯示的自身的終端裝置13來將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2,使自身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且,用戶操作第1畫面27所顯示的資訊處理裝置12來選擇所需的內容資料。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裝置12,例如可實現與用戶從陳列在實際書店裡的多種書籍中選擇所需書籍這一現實的用戶體驗接近的用戶體驗,因此可對與內容資料配送相關的用戶體驗進行改善。
尤其,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裝置12藉由解決以下所述的課題而實現了所述的用戶體驗。如上所述,資訊處理裝置12例如被設置於店鋪等中,可由不特定的用戶進行操作。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2在存在多個與資訊處理裝置12建立了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13的情況下,當接受到選擇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時,必須確定該內容資料的發送目標。
即,例如若採用向連接中的所有終端裝置13發送內容資料的構成,則內容資料會被發送至無關用戶的終端裝置13,因此有時未必適當。另一方面,僅根據資訊處理裝置12所接受的選擇內容資料的用戶操作,無法識別進行了該用戶操作的用戶的終端裝置13。
因此,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裝置12藉由所述構成,促使用戶在選擇內容資料之前先將獲取模式請求發送至終端裝置13,將藉由該請求而確定為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確定為內容資料的發送目標,藉此,解決了所述課題。
而且,資訊處理裝置12在將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後經過規定時間時,將該終端裝置13的狀態變更為第1狀態,因此抑制長時間將特定的終端裝置13確定為第2狀態的情況。如此,例如若存在多個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則各終端裝置13成為第2狀態的機會得以均等化。
基於各圖式及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應注意的是,若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則容易基於本揭示來進行各種變形或修正。因此,應留意,該些變形或修正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內。例如,各部件、各步驟等中所含的功能等能以在邏輯上不矛盾的方式實施重配置,可將多個部件或步驟等組合成一個或者予以分割。
例如,所述實施形態中,對控制部21根據來自終端裝置13的獲取模式請求來將該終端裝置13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的構成進行了說明,但將終端裝置13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的條件並不限於此。如上所述,在資訊處理系統10中,用戶為了選擇所需的內容資料而進行針對資訊處理裝置12的操作。因此,在資訊處理裝置12中選擇內容資料的用戶的終端裝置13通常比其他用戶的終端裝置13更接近資訊處理裝置12。因此,亦可為下述構成:資訊處理裝置12更具備例如可對接近資訊處理裝置12的終端裝置13進行識別的感測器(sensor),將最接近資訊處理裝置12的終端裝置13確定為第2狀態。如此,用戶無須在顯示於終端裝置13的第2畫面29上操作狀態變更切換鍵30,可用性(usability)提高。
所述情況下,作為感測器,例如可採用電波到達距離短於第2通信部17的無線LAN存取點(第3通信部)。具體而言,當與第2通信部17連接中的終端裝置13中的、可與第3通信部連接的終端裝置13即位於第3通信部的電波到達距離內的終端裝置13存在一個時,資訊處理裝置12的控制部21將該終端裝置13的狀態確定為第2狀態。或者,當可與第3通信部連接的終端裝置13存在多個時,資訊處理裝置12的控制部21將第3通信部檢測出的接收電波強度為最高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確定為第2狀態。
而且,在所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對內容資料附加閱覽限制功能。例如,將元資料附加於內容資料,該元資料是只有在資訊處理裝置12的第2通信部17與記憶內容資料的終端裝置13進行了無線通信連接的情況下,才許可該終端裝置13閱覽內容資料。如此,例如在遠隔至第2通信部17的電波到達距離以上的終端裝置13中禁止內容資料的閱覽,因此可根據資訊的內容來設定揭示範圍。
而且,在所述實施形態中,資訊處理裝置12在從終端裝置13接收到獲取模式請求時,若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第1臨限值以上,則將表示拒絕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該終端裝置13,但亦可進一步執行其他處理。例如控制部21在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為第1臨限值以上的情況下,亦可將發送了獲取模式請求的終端裝置13的終端裝置ID追加至等待列行(隊列(cue))的末尾並記憶於記憶部18中。在此情況下,控制部21例如在由於第2狀態的其他終端裝置13的狀態因時間經過而變更為第1狀態等,而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變得小於第1臨限值時,提取等待行列先頭的終端裝置ID。繼而,控制部21將與所提取的終端裝置ID對應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由第1狀態變更為第2狀態。並且,控制部21使第2通信部17將表示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該終端裝置13。
如此,接收到表示拒絕向第2狀態變更的資訊的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13的狀態在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13的數量變得小於第1臨限值時,依照獲取模式請求的發送順序而自動變更為第2狀態。因此,用戶只要在第2畫面29上操作一次狀態變更切換鍵30,便可隨時間經過而變為可獲取內容資料的狀態,因此可抑制操作的繁瑣性,可用性提高。而且,在存在多個用戶的情況下,各用戶依照發送獲取模式請求的順序而變為可獲取內容資料的狀態,因此用戶間的公平性提高。
10‧‧‧資訊處理系統
11‧‧‧伺服器裝置
12‧‧‧資訊處理裝置
13、13a、13b‧‧‧終端裝置
14‧‧‧網路
15‧‧‧無線LAN
16‧‧‧第1通信部
17‧‧‧第2通信部
18‧‧‧記憶部
19‧‧‧顯示部
20‧‧‧輸入部
21‧‧‧控制部
22‧‧‧終端通信部
23‧‧‧終端記憶部
24‧‧‧終端顯示部
25‧‧‧終端輸入部
26‧‧‧終端控制部
27‧‧‧第1畫面
28‧‧‧區域
29‧‧‧第2畫面
30‧‧‧狀態變更切換鍵
31‧‧‧接收完畢的內容圖像
32‧‧‧接收中的內容圖像
33‧‧‧下載指示器
S100~S111、S200~S215、S300、S301‧‧‧步驟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的概略構成的方塊圖。 圖2是表示圖1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概略構成的方塊圖。 圖3是表示記憶於圖2的記憶部中的資訊的例子的圖。 圖4是表示圖1的終端裝置的概略構成的方塊圖。 圖5是表示顯示於圖2的顯示部的畫面的例子的圖。 圖6是表示顯示於圖4的終端顯示部的畫面的例子的圖。 圖7是對圖1的資訊處理系統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8是對圖1的資訊處理系統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9是對圖1的資訊處理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12‧‧‧資訊處理裝置
16‧‧‧第1通信部
17‧‧‧第2通信部
18‧‧‧記憶部
19‧‧‧顯示部
20‧‧‧輸入部
21‧‧‧控制部

Claims (8)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包括: 通信部,能夠在與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信; 記憶部,記憶一個以上的內容資料; 輸入部,接受針對自身裝置的用戶操作;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通信部與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 將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當所述通信部從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所述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接收到規定請求時,判定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 若所述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小於所述臨限值,則將發送了所述請求的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所述第1狀態變更為所述第2狀態,並 使所述通信部將與所述輸入部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所述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將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所述第1狀態變更為所述第2狀態後經過規定時間時,將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所述第2狀態變更為所述第1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多於所述臨限值的情況下,將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所述第2狀態變更為所述第1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變更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時,使所述通信部將表示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變更的資訊發送至所述終端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所述內容資料包含元資料,所述元資料是只有所述通信部與記憶所述內容資料的終端裝置進行了無線通信連接的情況下,才許可所述終端裝置閱覽所述內容資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所述內容資料包含元資料,所述元資料是只有所述通信部與記憶所述內容資料的終端裝置進行了無線通信連接的情況下,才許可所述終端裝置閱覽所述內容資料。
  7.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具備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以及資訊處理裝置, 所述資訊處理裝置在自身裝置與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將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所述終端裝置將規定請求發送至所述資訊處理裝置, 所述資訊處理裝置在從所述終端裝置接收到所述請求時,判定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若所述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小於所述臨限值,則將發送了所述請求的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所述第1狀態變更為所述第2狀態,並將與自身裝置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所述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
  8. 一種控制方法,是可在與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資訊處理裝置與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各自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連接; 將建立了所述無線通信連接的終端裝置的狀態確定為第1狀態; 當從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所述第1狀態的終端裝置接收到規定請求時,判定所述一個以上的終端裝置中的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是否小於規定的臨限值; 若所述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的數量小於所述臨限值,則將發送了所述請求的所述終端裝置的狀態由所述第1狀態變更為所述第2狀態;以及 將與所述資訊處理裝置所接受的用戶操作相應的內容資料發送至所述第2狀態的終端裝置。
TW105118101A 2015-06-08 2016-06-08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TW2017016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5909A JP5959698B1 (ja) 2015-06-08 2015-06-08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1632A true TW201701632A (zh) 2017-01-01

Family

ID=5655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101A TW201701632A (zh) 2015-06-08 2016-06-08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59698B1 (zh)
TW (1) TW201701632A (zh)
WO (1) WO2016199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269B (zh) * 2017-05-31 2018-12-11 兆利豐股份有限公司 Method for connecting peripheral device of webpage POS system
JP6586137B2 (ja) * 2017-08-10 2019-10-02 株式会社ミライト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502287B (zh) * 2019-07-01 2023-0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5946A (ja) * 1999-12-16 2001-06-29 Frontier Kikaku:Kk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販売システム
JP2002042013A (ja) * 2000-07-21 2002-02-08 Nec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5439036B2 (ja) * 2009-05-27 2014-03-12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及び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388228B2 (ja) * 2010-11-12 2014-01-15 Necビッ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閲覧端末制限システム、閲覧端末制限サーバ、端末、閲覧端末制限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2146951A1 (en) * 2011-04-28 2012-11-0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ayment proces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9400A1 (ja) 2016-12-15
JP5959698B1 (ja) 2016-08-02
JP2017004167A (ja)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2301B2 (ja) 移動通信端末における周辺デバイスを遠隔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EP3005649B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TWI511537B (zh) 智慧型電視系統、智慧型電視、行動裝置及其輸入操作方法
US117579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n output device between multimedia devices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JP6289764B2 (ja) 機器制御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838874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mobile device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712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ntrolled device included in network
JP2012053642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505212A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適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2522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oading a file
CN104508699B (zh) 内容传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20170147129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TW201701632A (zh)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EP248000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elevision receiv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100387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sharing data and server apparatus thereof
JP632344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6689698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サーバ装置
KR10154314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4209271A1 (en) Multidisciplinary nomad sub-screen system
KR10215680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주변 디바이스를 원격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074274A1 (en) Multiple devices and a method for accessing content using the same
KR10204906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주변 디바이스를 원격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6586137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4437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126152A1 (en)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ntents supplying system, and contents supplying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