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5011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5011A
TW201535011A TW103107914A TW103107914A TW201535011A TW 201535011 A TW201535011 A TW 201535011A TW 103107914 A TW103107914 A TW 103107914A TW 103107914 A TW103107914 A TW 103107914A TW 201535011 A TW201535011 A TW 2015350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urface
frame
plane
positioning portion
optical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7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3052B (zh
Inventor
Ming-Lung Chen
Ming-Chun Hsu
Bing-Lun Lu
Chun-Wei Chi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107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3052B/zh
Priority to CN201410197183.0A priority patent/CN1039828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5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5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3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3052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框體、光學膜片組與彈性體。顯示面板具有遮光部及顯示區。遮光部係與顯示區鄰接,且遮光部位於顯示區之外圍。框體具有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且第一平面於顯示面板的正投影超出遮光部。光學膜片組部分跨設於第一平面之上。彈性體具有固定部與定位部。固定部設置於第二平面之上,定位部凸出於第二平面並跨壓光學膜片組跨設於第一平面之上之部分,且定位部於顯示面板的正投影不超出遮光部。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一般顯示面板的背光模組可分為直下式背光模組以及側入式背光模組。其中側入式背光模組之光源係位於導光板的側面,也就是說,由光源所發出之光線可自導光板側面入光。以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的背光模組而言,因發光二極體為點光源,因此靠近光源處(即導光板靠近側面處)的光束會有亮暗不均的問題。再加上顯示面板的邊框附近會產生暗帶,此暗帶會使得顯示面板難以達到窄邊框的需求。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框體、光學膜片組與彈性體。顯示面板具有遮光部及顯示區。遮光部係與顯示區鄰接,且遮光部位於顯示區之外圍。框體具有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且第一平面於顯示面板的正投影超出遮光部。光學膜片組部分跨設於第一平 面之上。彈性體具有固定部與定位部。固定部設置於第二平面之上,定位部凸出於第二平面並跨壓光學膜片組跨設於第一平面之上之部分,且定位部於顯示面板的正投影不超出遮光部。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之間更具有連接部連接,且連接部、第一平面與定位部共同形成容置槽。容置槽之開口端的垂直高度大於容置槽相對開口端之底端的垂直高度。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更包含光源,設置於定位部之同側。光源具有發光面,以及通過發光面並與發光面平行的虛擬平面。框體邊端具有第一端面,定位部具有第二端面,遮光部具有第三端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與第三端面皆遠離光源。第一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第三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且第二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第三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含框體、背光模組、彈性體與顯示面板。背光模組設置於框體內。背光模組至少包含光學膜片組,且光學膜片組係具有中心影像區與週邊固定區。週邊固定區係鄰接中心影像區,並位於中心影像區之側邊,且週邊固定區係延伸跨置於框體上。彈性體係具有固定部與定位部。固定部設置於框體上,而定位部係朝光學膜片組方向延伸,並跨壓於週邊固定區上。顯示面板位於彈性體與光學膜片組上方,且顯示面板 具有顯示區與遮光部。遮光部係與顯示區鄰接,且遮光部之投影面積完全覆蓋定位部及部分覆蓋週邊固定區。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週邊固定區自框體垂下呈一弧面,且定位部接觸並緊貼弧面。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框體更具有一凹部。固定部設置於凹部上,且固定部之厚度大於凹部之深度。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背光模組更包含光源,設置於定位部之同側。光源具有發光面,以及通過發光面並與發光面平行的虛擬平面。框體邊端具有第一端面,定位部具有第二端面,遮光部具有第三端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與第三端面皆遠離光源。第一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第三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且第二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第三端面與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含框體、背光模組、彈性體與顯示面板。背光模組設置於框體內。背光模組至少包含有導光板與光學膜片組。導光板係設置於框體內,而光學膜片組係設置於導光板上方,且光學膜片組係具有中心影像區與週邊固定區。週邊固定區係鄰接中心影像區,並位於中心影像區之側邊,且週邊固定區係延伸跨置於框體上。藉由框體,位於週邊固定區下方且鄰近於框體邊端處會形成向上的支撐力。彈性體係具有固定部與定位部,其中定位部設置於框體上,而定位部係朝光學膜片組方向延伸,並跨壓於週邊固定區上,藉由彈性體 在定位部於週邊固定區上會具有施于週邊固定區之壓制力,且壓制力與支撐力係為相互反向的作用力。顯示面板位於彈性體與光學膜片組上方,且顯示面板具有顯示區與遮光部。遮光部係與顯示區鄰接,且遮光部與顯示區的鄰接處係位於支撐力與壓制力之間。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支撐力至少係由框體邊端及導光板提供。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壓制力至少係由定位部及顯示面板提供。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背光模組更包含光源,設置於定位部之同側。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框體邊端具有第一端面,定位部具有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遠離光源,週邊固定區具有第三端面。第一端面投影至週邊固定區的位置至第三端面之距離大於第二端面投影至週邊固定區的位置至第三端面之距離。
上述之實施方式是利用彈性體之定位部壓制光學膜片組,以降低顯示面板之顯示區周圍的暗帶範圍。
100‧‧‧框體
102‧‧‧第一平面
104‧‧‧第二平面
106‧‧‧第一端面
108‧‧‧邊端
112‧‧‧連接部
114‧‧‧凹部
200‧‧‧背光模組
210‧‧‧光學膜片組
212‧‧‧中心影像區
214‧‧‧週邊固定區
216‧‧‧第四端面
220‧‧‧導光板
222‧‧‧側面
224‧‧‧出光面
230‧‧‧光源
232‧‧‧發光面
300‧‧‧彈性體
310‧‧‧固定部
320‧‧‧定位部
322‧‧‧第二端面
350‧‧‧膠體
400‧‧‧顯示面板
402‧‧‧顯示區
410‧‧‧遮光部
412‧‧‧第三端面
500‧‧‧後蓋
600‧‧‧前蓋
C‧‧‧方向
D‧‧‧深度
F1‧‧‧支撐力
F2‧‧‧壓制力
Ha、Hb‧‧‧垂直高度
M、P‧‧‧區域
R‧‧‧容置槽
Ra‧‧‧開口端
Rb‧‧‧底端
r1、r2‧‧‧距離
T‧‧‧厚度
V‧‧‧虛擬平面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第2圖為第1圖之區域M的局部放大圖。
第3圖為第2圖之區域P的局部放大圖。
第4圖為第3圖之光學膜片組的受力圖。
第5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等等之詞彙,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面與/或區塊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面與/或區塊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詞彙只限於用來辨別單一元件、組件、區域、層、面與/或區塊。
請一併參照第1圖與第2圖,其中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的剖面圖,第2圖為第1圖之區域M的局部放大圖。如圖所示,顯示裝置包含框體100、背光模組200、彈性體300與顯示面板400。背光模組200設置於框體100內。背光模組200至少包含光學膜片組210,且光學膜片組210係具有中心影像區212與週邊固定區214。週邊固定區214係鄰接中心影像區212,並位於中心影像區212之側邊,且週邊固定區214係延伸跨置於框體100上,也就是說,週邊固定區214之正投影重疊於框體100。彈性 體300係具有固定部310與定位部320。固定部310設置於框體100上,而定位部320係朝光學膜片組210方向延伸,並跨壓於週邊固定區214上。顯示面板400位於彈性體300與光學膜片組210上方,且顯示面板400具有顯示區402與遮光部410。遮光部410係與顯示區402鄰接,且遮光部410之投影面積完全覆蓋定位部320及部分覆蓋週邊固定區214。
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之遮光部410位於顯示區402之外圍。框體100具有第一平面102與第二平面104,且第一平面102於顯示面板400的正投影超出遮光部410。 光學膜片組210部分(即週邊固定區214)跨設於第一平面102之上。彈性體300之固定部310設置於第二平面104之上,定位部320凸出於第二平面104並跨壓週邊固定區214跨設於第一平面102之上之部分,且定位部320於顯示面板400的正投影不超出遮光部410。
本實施方式是利用定位部320跨壓光學膜片組210之週邊固定區214,以降低顯示面板400之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的暗帶範圍。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膜片組210之週邊固定區214跨設於第一平面102之上,因此週邊固定區214會往顯示面板400方向翹起而改變光束的行進方向,例如原本欲射至顯示區402周圍的部分光束會因週邊固定區214之翹起的部分而被偏轉至他處,使得顯示面板400在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形成往顯示區402方向延伸之大範圍的暗帶,而造成顯示品 質不佳。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定位部320跨壓光學膜片組210之週邊固定區214,更進一步地說,定位部320跨壓週邊固定區214以防止光學膜片組210翹起,因此能減少光束偏轉至他處並使光束往顯示區402射出,藉此提升顯示區402周圍的亮度,而於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所產生之暗帶的範圍也就能減少。
另一方面,因定位部320於顯示面板400的正投影不超出遮光部410,亦即從顯示面板400上方觀看時,遮光部410能夠遮住定位部320,定位部320不會自顯示區402露出,因此定位部320也就不會遮住通過顯示區402的光束。
在本實施方式中,背光模組200可更包含導光板220與光源230,光源230設置於定位部320之同側,並位於導光板220的一側面222,導光板220係設置於框體100內。光源230所發出的光能夠自導光板220的側面222進入,在導光板220中行進後,自導光板220的出光面224射出,之後穿過光學膜片組210而到達顯示面板400。因光源230置於框體100的下方,因此即使光源230由複數個點光源(如發光二極體)所組成,點光源之間所產生的亮暗不均的光束也能被框體100擋住。即使有部分亮暗不均的光線仍會自導光板220漏出,因光學膜片組210的部分週邊固定區214被抬升至第一平面102上,被抬升之部分週邊固定區214具有擴散點光源(即亮區)的效果,因此可進一步將亮暗不均的光線均勻化。然而週邊固定區214亦會擴大 點光源之間的暗區,使得顯示面板400之顯示區402周遭產生暗帶。再加上若無定位部320的存在,翹起部分的光學膜片組210會將顯示區402周遭的光束偏轉至他處,使得暗帶的範圍會增加。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定位部320跨壓光學膜片組210之部分週邊固定區214,藉此將光束射出方向偏轉回顯示區402,因此能夠提高顯示區402周圍的亮度,並縮小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之暗帶的範圍。 在一實施例中,當定位部320跨壓光學膜片組210之週邊固定區214時,原本產生於顯示區402與遮光部410的鄰接處的暗帶範圍會往遮光部410縮減,因此定位部320的確具有減少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之暗帶的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平面102位於光學膜片組210的下方,使得框體100能夠將光學膜片組210抬升起來,以改善亮度不均的問題。然而框體100會使得光學膜片組210之部分週邊固定區214翹起,進而在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形成大範圍的暗帶。因此一般來說,可選擇加寬遮光部410的面積,進而將因翹起部分之光學膜片組210而產生的暗帶遮住,不過如此一來便難以達到窄邊框的效果。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因定位部320跨壓光學膜片組210之週邊固定區214,如此的設置不但能減少產生於顯示區402與遮光部410的鄰接處的暗帶範圍並提升顯示區402周遭的亮度。當亮度提升後,顯示面板400的遮光部410的寬度便能夠窄化,藉此達到窄邊框的目的。
從第2圖來看,框體100邊端108具有第一端面 106,定位部320具有第二端面322,且遮光部410具有第三端面412,第一端面106、第二端面322與第三端面412皆遠離光源230。另外,光源230具有通過其發光面232且與發光面232平行的虛擬平面V。在第一端面106、第二端面322與第三端面412之中,第二端面322與虛擬平面V之間的垂直距離最小,第三端面412次之,而第一端面106與虛擬平面V之間的垂直距離最大。當第二端面322與虛擬平面V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第三端面412與虛擬平面V之間的垂直距離時,於顯示面板400上方觀看時,遮光部410並不會暴露出定位部320,且定位部320能跨壓光學膜片組210以提升顯示區402周遭之亮度,減少顯示區402鄰接遮光部410處之暗帶。而當第一端面106與虛擬平面V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第三端面412與虛擬平面V之間的垂直距離時,不僅能讓光學膜片組210部分(即週邊固定區214)跨設於框體100上,並能達成窄邊框的目的。
請參照第3圖,其為第2圖之區域P的局部放大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膜片組210部分(即週邊固定區214)跨設於框體100上,自框體100垂下呈一弧面,且定位部320接觸並緊貼弧面。具體而言,因部分之光學膜片組210被框體100所抬升,因此光學膜片組210呈一弧面。再加上因在本實施方式中,定位部320為彈性體300之一部分,因此定位部320具有彈性,使得定位部320能夠接觸並緊貼光學膜片組210。
接著,將詳細描述光學膜片組210的受力關係。請 參照第4圖,其為第3圖之光學膜片組210的受力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導光板220係設置於框體100內,而光學膜片組210係設置於導光板220上方(皆如第1圖所繪示)。 藉由框體100,位於週邊固定區214下方且鄰近於框體100邊端108處會形成向上的支撐力F1。另一方面,彈性體300在定位部320於週邊固定區214上會具有施于週邊固定區214之壓制力F2,且壓制力F2與支撐力F1係為相互反向的作用力,因此框體100與定位部320可藉由支撐力F1與壓制力F2而共同夾持光學膜片組210,藉以加強定位部320跨壓光學膜片組210的能力。其中遮光部410與顯示區402的鄰接處係位於支撐力F1與壓制力F2之間。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支撐力F1至少係由框體 100邊端108及導光板220提供。詳細而言,導光板220藉由框體100邊端108而支撐住框體100,框體100再支撐住光學膜片組210的部分週邊固定區214,因此導光板220與框體100邊端108能夠共同提供支撐力F1至週邊固定區214。另外,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若框體100亦由其他構件所支撐,則支撐框體100之構件亦可提供部份之支撐力F1。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壓制力F2至少係由定位 部320及顯示面板400提供。詳細而言,框體100藉由彈性體300而承載顯示面板400,因此顯示面板400會施于彈性體300一重力。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彈性體300之定位部320接觸並緊貼光學膜片組210,因此彈性體300亦會 施于光學膜片組210另一重力。也就是說,顯示面板400與彈性體300所分別提供的重力會合併為壓制力F2,以壓制住光學膜片組210之週邊固定區214。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週邊固定區214具有第四端面216。框體100邊端108之第一端面106投影至週邊固定區214的位置至第四端面216之距離r1大於定位部320之第二端面322投影至週邊固定區214的位置至第四端面216之距離r2。因壓制力F2部分由顯示面板400的重力所提供,因此壓制力F2的值會大於支撐力F1的值。然而因距離r2小於距離r1,因此壓制力F2與距離r2所形成的力矩可與支撐力F1與距離r1所形成的力矩相互平衡,使得定位部320與框體100能夠共同夾持光學膜片組210。
請回到第3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平面102與第二平面104之間更具有連接部112連接,且連接部112、第一平面102與定位部320共同形成一容置槽R。容置槽R之開口端Ra的垂直高度Ha大於容置槽R相對開口端Ra之底端Rb的垂直高度Hb,也就是說,第一平面102相較於導光板220之出光面224為一傾斜面,有助於光學膜片組210平順地設置於導光板220與框體100上,以避免光學膜片組210於框體100之邊端108處造成大角度的彎折而影響出光品質。另一方面,光學膜片組210之第四端面216可不接觸容置槽R之底端Rb,也就是光學膜片組210之第四端面216與底端Rb之間具有間隙,以作為光學膜片組210於熱脹冷縮時體積變化的緩衝。
請回到第2圖。框體100可更具有凹部114,彈性體300部分置於凹部114上,更進一步地說,彈性體300之固定部310置於凹部114上。凹部114具有定位的功用,亦即當組裝顯示裝置時,可直接將彈性體300之固定部310靠著凹部114邊緣,即可完成彈性體300的設置,藉以縮短組裝工時。另一方面,顯示裝置可更包含膠體350,置於凹部114上且置於固定部310與框體100之間。膠體350用以將彈性體300黏合固定於凹部114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體300具有厚度T,且凹部118具有深度D,厚度T大於深度D,其中膠體350之厚度可被忽略。換句話說,彈性體300之定位部320會突出於框體100,因框體100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顯示面板400置於彈性體300上,可避免顯示面板400接觸框體100而在其上滑動,進而與框體100之間產生摩擦與碰撞,導致顯示面板400的損壞。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體300之厚度T可為約0.4毫米至0.8毫米,深度D可為約0.3毫米至0.5毫米,基本上,只要厚度T大於深度D,使得顯示面板400不接觸框體100,皆在本發明之範疇中。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體300的材質可為橡膠、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氨酯(polyurethane,PU)或矽膠,以上材質可為發泡態,另一方面,彈性體300亦可為吸光材質,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回到第1圖。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可 更包含後蓋500與前蓋600。至少部分之導光板220置於後蓋500與框體100之間。前蓋600與框體100共同夾持顯示面板400。值得一提的是,在第1圖中,前蓋600與框體100皆未直接接觸顯示面板400,如此的架構可防止前蓋600與框體100刮傷顯示面板400。另一方面,背光模組200可更包含散熱材240,置於導光板220與後蓋500之間。散熱材240可用以承載光源230,且光源230能夠藉由接觸散熱材240而將其本身所產生的熱散出,以延長光源230的壽命。
接著請參照第5圖,其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第1圖之實施方式的不同處在於顯示裝置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400、背光模組200、框體100、前蓋600與後蓋500皆沿同一方向C彎曲,亦即顯示裝置為彎曲形顯示裝置。而在此種設置下,遮光部410之投影面積亦完全覆蓋定位部320及部分覆蓋週邊固定區214,亦即第一平面102於顯示面板400的正投影超出遮光部410,且定位部320於顯示面板400的正投影不超出遮光部410。另外,若顯示裝置為可撓性面板,則在顯示裝置整體拉伸為平面面板時,亦須保證光學膜片組210之部分週邊固定區214仍然能夠跨設在框體100上。至於本實施方式的其他細節因與第1圖之實施方式相同,因此便不再贅述。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框體
104‧‧‧第二平面
108‧‧‧邊端
200‧‧‧背光模組
212‧‧‧中心影像區
220‧‧‧導光板
224‧‧‧出光面
232‧‧‧發光面
310‧‧‧固定部
322‧‧‧第二端面
400‧‧‧顯示面板
410‧‧‧遮光部
D‧‧‧深度
T‧‧‧厚度
102‧‧‧第一平面
106‧‧‧第一端面
114‧‧‧凹部
210‧‧‧光學膜片組
214‧‧‧週邊固定區
222‧‧‧側面
230‧‧‧光源
300‧‧‧彈性體
320‧‧‧定位部
350‧‧‧膠體
402‧‧‧顯示區
412‧‧‧第三端面
M、P‧‧‧區域
V‧‧‧虛擬平面

Claims (12)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遮光部及一顯示區,該遮光部係與該顯示區鄰接,且該遮光部位於該顯示區之外圍;一框體,具有一第一平面與一第二平面,且該第一平面於該顯示面板的正投影超出該遮光部;一光學膜片組,部分跨設於該第一平面之上;以及一彈性體,具有一固定部與一定位部,該固定部設置於該第二平面之上,該定位部凸出於該第二平面並跨壓該光學膜片組跨設於該第一平面之上之部分,且該定位部於該顯示面板的正投影不超出該遮光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之間更具有一連接部連接,且該連接部、該第一平面與該定位部共同形成一容置槽,該容置槽之開口端的垂直高度大於該容置槽相對該開口端之底端的垂直高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光源,設置於該定位部之同側,該光源具有一發光面,以及通過該發光面並與該發光面平行的一虛擬平面,該框體邊端具有一第一端面,該定位部具有一第二端面,該遮光部具有一第三端面,該第一端面、該第二端面與該第三端面皆遠離該光源,該第一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該第三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且該第二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該第三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4.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框體;一背光模組,設置於該框體內,其中該背光模組至少包含一光學膜片組,且該光學膜片組係具有一中心影像區與一週邊固定區,其中該週邊固定區係鄰接該中心影像區,並位於該中心影像區之側邊,且該週邊固定區係延伸跨置於該框體上;一彈性體,係具有一固定部與一定位部,其中該固定部設置於該框體上,而該定位部係朝該光學膜片組方向延伸,並跨壓於該週邊固定區上;以及一顯示面板,位於該彈性體與該光學膜片組上方,且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與一遮光部,其中該遮光部係與該顯示區鄰接,且該遮光部之投影面積完全覆蓋該定位部及部分覆蓋該週邊固定區。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週邊固定區自該框體垂下呈一弧面,且該定位部接觸並緊貼該弧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更具有一凹部,該固定部設置於該凹部上,且該固定部之厚度大於該凹部之深度。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含:一光源,設置於該定位部之同側,該光源具有一發光面,以及通過該發光面並與該發光面平行的一虛擬平面,該框體邊端具有一第一端面,該定位部具有一第二端面,該遮光部具有一第三端面,該第一端面、該第二端面與該第三端面皆遠離該光源,該第一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該第三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且該第二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該第三端面與該虛擬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8.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框體;一背光模組,設置於該框體內,其中該背光模組至少包含有一導光板與一光學膜片組,該導光板係設置於該框體內,而該光學膜片組係設置於該導光板上方,且該光學膜片組係具有一中心影像區與一週邊固定區,其中該週邊固定區係鄰接該中心影像區,並位於該中心影像區之側邊,且該週邊固定區係延伸跨置於該框體上,藉由該框體,位於該週邊固定區下方且鄰近於該框體邊端處會形成向上的一支撐力;一彈性體,係具有一固定部與一定位部,其中該定位部設置於該框體上,而該定位部係朝該光學膜片組方向延 伸,並跨壓於該週邊固定區上,藉由該彈性體在該定位部於該週邊固定區上會具有施于該週邊固定區之一壓制力,且該壓制力與該支撐力係為相互反向的作用力;以及一顯示面板,位於該彈性體與該光學膜片組上方,且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與一遮光部,其中該遮光部係與該顯示區鄰接,且該遮光部與該顯示區的鄰接處係位於該支撐力與該壓制力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支撐力至少係由該框體邊端及該導光板提供。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壓制力至少係由該定位部及該顯示面板提供。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含一光源,該光源設置於該定位部之同側。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邊端具有一第一端面,該定位部具有一第二端面,該第一端面及該第二端面遠離該光源,該週邊固定區具有一第三端面,其中該第一端面投影至該週邊固定區的位置至該第三端面之距離大於該第二端面投影至該週邊固定區的位置至該第三端面之距離。
TW103107914A 2014-03-07 2014-03-07 顯示裝置 TWI533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7914A TWI533052B (zh) 2014-03-07 2014-03-07 顯示裝置
CN201410197183.0A CN103982869B (zh) 2014-03-07 2014-05-1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7914A TWI533052B (zh) 2014-03-07 2014-03-07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5011A true TW201535011A (zh) 2015-09-16
TWI533052B TWI533052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27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7914A TWI533052B (zh) 2014-03-07 2014-03-07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2869B (zh)
TW (1) TWI5330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415B (zh) * 2014-10-22 2016-05-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KR102448362B1 (ko) * 2015-12-29 2022-09-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2578590B (zh) * 2019-09-29 2022-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198629A1 (zh) 2021-03-26 2022-09-29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1418A (ja) * 2001-04-17 2002-10-23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70275A (ja) * 2010-02-22 2011-09-01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2121623A (zh) * 2010-11-29 2011-07-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CN202158424U (zh) * 2011-04-07 2012-03-07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08788A (zh) * 2012-04-06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2749738B (zh) * 2012-07-19 2016-09-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2869A (zh) 2014-08-13
TWI533052B (zh) 2016-05-11
CN103982869B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7297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513425B2 (en)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a quantum dot enhancement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33052B (zh) 顯示裝置
US989774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3131340A (ja) 表示装置
US10048517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O2011001718A1 (ja) 表示装置
JP5238079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I595295B (zh) 顯示裝置
JP2017212149A (ja) 面状照明装置
US20170090111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40844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10598973B2 (en) Display device
US86812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50346541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12104232A (ja) 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6471226B2 (ja)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868128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KR102380174B1 (ko) 표시 장치
JP6490136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MX2013012560A (es) Modelo de representacion y aparato de representacion que lo contiene.
TWI528085B (zh) 背光模組
US10338292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6066127A5 (zh)
TW201641999A (zh) 反射元件、背光模組,及具有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