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4681A - 兩面黏著薄膜、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 Google Patents

兩面黏著薄膜、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4681A
TW201534681A TW103141012A TW103141012A TW201534681A TW 201534681 A TW201534681 A TW 201534681A TW 103141012 A TW103141012 A TW 103141012A TW 103141012 A TW103141012 A TW 103141012A TW 201534681 A TW201534681 A TW 2015346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spacer
adhesive
layer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1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toshi Niiyama
Nobuyuki Tanaka
Yuichiro Ogata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3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468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是提供一種可提升生產性之兩面黏著薄膜。 本發明之解決手段是一種兩面黏著薄膜,具備有:黏著層;第1隔離件,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一面上,且設有金屬層;及第2隔離件,係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另一面上者。

Description

兩面黏著薄膜、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兩面黏著薄膜、及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發明背景
一種顯示面板(被貼合物)的表面經利用透明面材來保護的顯示裝置從以前即為人所知(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而顯示面板經利用透明面材來保護的顯示裝置係藉由下述方式來製造:透過黏著層將透明面材之一面上已黏貼有黏著層之附黏著層的透明面材貼合於顯示面板的表面上;或,透過黏著層將顯示面板之一面上已黏貼有黏著層之附黏著層的顯示面板貼合於透明面材的表面上。
另外,於此處所謂的「透明」一般係指對可見光具有光透性。因此,關於「透明面材」亦是指對可見光具有光透性的面材。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1/148990號
發明概要
然而,於製造前述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際,需準備(製作)一兩面黏著薄膜,該兩面黏著薄膜係已預先於黏著層的兩面上可剝離地黏貼有隔離件(保護薄膜,亦稱離型薄膜)者。然後,於將其中之一隔離件自該兩面黏著薄膜剝離之後,藉由將透明面材黏貼於黏著層的表面上,而可效率良好地製造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又,為該製造方法的情況時,可適應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更進一步的大型化。並且,只要將該製造方法利用連續製程來進行,將可提高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之一態樣,其目的之一係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生產性之兩面黏著薄膜及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兩面黏著薄膜,其特徵在於具備有:黏著層;第1隔離件,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一面上,且設有金屬層;及第2隔離件,係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另一面上者。
又,有關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其特徵在於具備有:黏著層;隔離件,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一面上,且設有金屬層;及透明面材,係已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另一面。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可提供一種可提升生產性之兩面黏著薄膜及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1、1A‧‧‧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2、2A、2B‧‧‧黏著層
2a‧‧‧黏著層之一面
2b‧‧‧黏著層之另一面
3、3A‧‧‧金屬層
4‧‧‧隔離件
4a‧‧‧第1隔離件
5‧‧‧透明面材
5a‧‧‧透光區域
6‧‧‧遮光層
7、7A、7B‧‧‧第2隔離件
8‧‧‧第3隔離件
9‧‧‧溝部
50‧‧‧兩面黏著薄膜
50A‧‧‧兩面黏著薄膜之成捆原料
100‧‧‧顯示裝置
101‧‧‧顯示面板(被貼合物)
102‧‧‧第1透明基板
103‧‧‧第2透明基板
104‧‧‧液晶層
105、106‧‧‧偏光板
107‧‧‧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
200‧‧‧製造裝置
201‧‧‧第1運送部
202‧‧‧第2運送部
203‧‧‧成捆原料筒
204、205、206‧‧‧導輥
207‧‧‧輥輸送帶
207a‧‧‧輥
208‧‧‧第1切斷部
209‧‧‧第1剝離部
210‧‧‧第2剝離部
211‧‧‧貼合部
212‧‧‧第2切斷部
213‧‧‧雷射加工機
214‧‧‧第1剝離輥
215‧‧‧第1背托輥
216‧‧‧第1捲取輥
217‧‧‧第2剝離輥
218‧‧‧第2背托輥
219‧‧‧第2捲出輥
220‧‧‧第2捲取輥
221‧‧‧黏著片
222‧‧‧加壓輥
223‧‧‧背托輥
224‧‧‧切刀
L‧‧‧雷射光
圖1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概略構造的截面圖。
圖2係顯示一顯示裝置之概略構造的截面圖,該顯示裝置具備一貼合有圖1所示之前述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的顯示面板。
圖3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兩面黏著薄膜之概略構造的截面圖。
圖4係顯示兩面黏著薄膜之成捆原料的透視圖。
圖5係顯示用於製造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的製造裝置之概略構造的示意圖。
圖6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對成捆原料施行切斷加工之步驟的透視圖。
圖7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已對成捆原料施行切斷加工之狀態的截面圖。
圖8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各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自成捆原料將余白部分之第2隔離件剝離之步驟的透視圖。
圖9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各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已自成捆原料將余白部分之第2隔離件 除去之狀態的截面圖。
圖10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各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自成捆原料將余白部分之黏著層及成為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剝離之步驟的透視圖。
圖11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各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已自成捆原料將余白部分之黏著層及成為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除去之狀態的截面圖。
圖12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各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將透明面材黏貼於第1隔離件上之黏著層上之步驟的透視圖。
圖13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各製造步驟的圖,係顯示已將透明面材黏貼於第1隔離件上之黏著層上之狀態的截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將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說明。
另外,於以下之說明中,為了使各構成要素容易閱覽,圖式中依據各構成要素有使尺寸之縮尺不同來顯示的情形。
開頭將就使用了兩面黏著薄膜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製造方法的概要進行說明。首先,準備長條帶狀 之兩面黏著薄膜的成捆原料,其具備有:黏著層;第1隔離件,係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之一面上者;及第2隔離件,係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之另一面上者。且須以衝孔加工等自該兩面黏著薄膜的成捆原料切割出與透明面材之大小相對應之兩面黏著薄膜。藉由撕下已切出之兩面黏著薄膜之其中一邊的隔離件並將其黏貼於透明面材上來製造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因係撕下隔離件而用以與被貼合物黏貼者,故具有大於黏著層之面積的隔離件會比較容易撕下。因此,於前述之衝孔加工後,會變得需要將單側的隔離件重貼於更大者上之作業,從而步驟煩雜。
又,於前述使用衝孔刀之衝孔加工中,於已切斷黏著層後,黏著層之切面在將成為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與余白之部分之間會有黏住的情形,而有於衝孔步驟中產生缺陷之可能性變高的問題。舉例來說如IPS型之液晶面板,於液晶面板恐有發生顯示不均之虞的情況時,則於與透過黏著層之透明面材的貼合步驟中,有使用彈性係數低的(柔軟性高的)黏著層的情形。於此情況時,於彈性係數低的黏著層會特別容易發生切面上之再黏附。
又,亦可如以下般以連續製程製造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首先,一邊運送長條帶狀之兩面黏著薄膜的成捆原料,一邊對該兩面黏著薄膜之成捆原料施行使用衝孔刀之衝孔加工,其中該成捆原料具備有:黏著層;第1隔離件,係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之一面上;及第2隔離件,係可剝 離地黏貼於黏著層之另一面上。此時,以不會切斷第1隔離件且足以切斷第2隔離件及黏著層的深度而自第2隔離件側以衝孔刀進行衝孔,藉此將位在第1隔離件上之第2隔離件及黏著層切割成與前述兩面黏著薄膜相對應之大小(形狀)。又,為了使對成捆原料之衝孔加工容易,亦可預先將長條帶狀之成捆原料切割成預定之尺寸作為衝孔加工之前步驟。
又,因該衝孔加工是連續對被運送之兩面黏著薄膜之成捆原料進行,故於第1隔離件上會變成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是朝運送方向排列形成。
其次,自兩面黏著薄膜之成捆原料,留下會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且將在其以外之余白部分的第2隔離件及黏著層,以及在會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予以剝離。
接下來,將透明面材黏貼於位在會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的黏著層上。透明面材係對前述排列於運送方向上之會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依序黏貼。之後,將第1隔離件於余白部分、即於會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之部分之間切斷。藉此,可利用連續製程或半連續製程製造前述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即便是前述之連續製程因亦會發生由衝孔刀所造成之切面上的再黏附的問題,從而尋求一種可將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以可靠度更高且效率良好地製造之兩面黏著薄膜。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首先,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舉例來說將就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進行說明。另外,圖1係顯示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概略構造的截面圖。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可藉由透明面材5,而使用於保護顯示面板(被貼合物)101之表面的用途等,該透明面材5係透過黏著層2而貼合於後述顯示裝置100所具備之顯示面板(被貼合物)101的表面上。
具體來說,該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係如圖1所示具備有:黏著層2;隔離件4,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2之一面2a上,且設有金屬層3;及透明面材5,係已黏貼於黏著層2之另一面2b上。
(黏著層)
黏著層2係將液狀之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硬化而成者,由具有黏著性之透明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具體來說,作為黏著劑可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等。而其中,從可以低溫硬化,且硬化速度快之觀點來看,又以使用含硬化性化合物及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佳。
作為黏著劑所含有之硬化性化合物,從容易調整其黏度之觀點來看,宜使用下述者:含有1種以上之寡聚物(A)及1種以上之單體(B),且單體(B)之比率於寡聚物(A)與單體(B)之合計(100質量%)中,占20質量%~80質量%者,其中該寡聚物(A)具有硬化性基,且數目平均分子量為 1000~100000,該單體(B)具有硬化性基,且分子量為125~600。
作為寡聚物(A)之硬化性基,可舉加成聚合性之不飽和基(例如丙烯醯氧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等)、及不飽和基與巰基之組合等。而其中,作為寡聚物(A)之硬化性基,從硬化速度快的觀點及可獲得透明性高的黏著層之觀點來看,則宜使用選自丙烯醯氧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基。
從硬化性及機械特性之觀點來看,作為寡聚物(A),以每1分子平均具有1.8~4個硬化性基者為宜。作為寡聚物(A),可舉具有胺甲酸乙酯鍵結之胺甲酸乙酯寡聚物、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聚(甲基)丙烯酸酯、及聚酯多元醇之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又,作為寡聚物(A),從可藉由胺甲酸乙酯鏈之分子設計等大幅地調整硬化後之機械特性及黏著性等的觀點來看,宜使用胺甲酸乙酯寡聚物(A1)。又,寡聚物(A)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單體(B)之硬化性基,可舉丙烯醯氧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等之加成聚合性之不飽和基,或是不飽和基與巰基之組合等。而其中,作為單體(B)之硬化性基,從硬化速度快的觀點及可獲得透明性高的黏著層的觀點來看,又以使用選自丙烯醯氧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基為佳。
單體(B)從黏著性及各種添加劑之溶解性之觀點來看,宜含有具有羥基之單體(B3)。作為具有羥基之單體(B3)宜使用具有羥基數1~2及碳數3~8之羥烷基的丙烯酸羥酯,或是甲基丙烯酸羥酯等。具體來說,可舉例如丙烯酸 2-羥丙酯、丙烯酸2-羥丁酯、丙烯酸4-羥丁酯、丙烯酸6-羥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及甲基丙烯酸6-羥己酯等。而其中又以使用丙烯酸4-羥丁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特別理想。又,單體(B)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黏著劑亦可含有以下之非硬化性寡聚物(D)。具體來說,該非硬化性寡聚物(D)係具有硬化時不與寡聚物(A)及單體(B)發生硬化反應之羥基的寡聚物,而其數目平均分子量(Mn)為400~8000,且其每1分子之羥基數為0.8~3個。
含非硬化性寡聚物(D)的情況時,由於源自於含單體(B3)之硬化物之羥基與非硬化性寡聚物(D)之羥基之間的相互作用,故硬化後容易獲得使非硬化性寡聚物(D)安定化之效果。又,對於單體(B3)與非硬化性寡聚物(D)之相互作用,推測氫鍵有涉及。
作為含有羥基之非硬化性寡聚物(D)則可舉例如高分子量之多元醇等。而於其中作為非硬化性寡聚物(D),則又以使用聚氧伸烷基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及聚碳酸酯多元醇為佳。非硬化性寡聚物(D)因含可用於寡聚物(A)之合成的多元醇,從而硬化前之黏著劑之狀態性會提升。又,非硬化性寡聚物(D)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聚合起始劑可舉例如苯乙酮系、縮酮系、安息香或安息香醚系、膦氧化物系、二苯基酮系、9-氧硫 系及醌系等之光聚合起始劑。且可藉由併用2種以上吸收波長域不同之聚合起始劑進一步加快硬化時間或提高黏著 層2之表面硬化性。
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的黏度宜為1Pa.s~100Pa.s,較佳為2Pa.s~50Pa.s,更佳則為3Pa.s~30Pa.s。只要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的黏度為1Pa.s以上,則塗布時於塗布面不會過度擴張,而可充分維持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層的高度。另一方面,只要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的黏度在100Pa.s以下,則可容易塗布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E型黏度計測定在25℃下之黏著劑或黏著劑之前驅物材料的黏度。
黏著層2之在25℃下之剪切模數宜為103Pa~106Pa,較佳為103Pa~105Pa,更佳則為103Pa~104Pa。
只要黏著層2之剪切模數在103Pa以上,則可維持黏著層2的形狀。又,即便為黏著層2之厚度較厚的情況,亦可均勻維持黏著層2之厚度。並且,只要黏著層2之剪切模數在103Pa以上的話,於剝離隔離件4時,則能容易抑制黏著層2的變形。另一方面,只要黏著層2之剪切模數在106Pa以下,則於黏著層2與顯示面板之界面可發揮良好的黏著性。又,關於已黏貼有透明面材5之黏著層2,譬如即便將剪切模數縮小在103Pa~106Pa之範圍,因受到透明面材5支持,故仍可充分維持其形狀。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以下之方法測定在25℃下之黏著層2之剪切模數。使用流變計(Anton paar公司製,Modular Rheometer PhysicaMCR-301),並將測定轉軸 與透光性固定板之縫隙設為與黏著層2之平均厚度相同,將未硬化之黏著劑配置於該縫隙。更進一步一邊將硬化所需之熱或光添加於未硬化之黏著劑中,一邊測定硬化過程之剪切模數,並將預定硬化條件下之計測值作為黏著層2之剪切模數。
黏著層2之平均厚度宜為0.03mm~2mm,較佳為0.1mm~0.8mm,更佳為0.3mm~0.5mm。只要黏著層2之平均厚度在0.03mm以上,黏著層2將有效緩衝來自透明面材5側之外力所致之衝擊等,而可保護顯示面板。又,於製造顯示裝置時,即便於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與顯示面板之間混入未超過黏著層2厚度之異物,黏著層2之平均厚度亦不會有大的變化,對透明性之影響少。另一方面,只要黏著層2之平均厚度在2mm以下,則顯示裝置整體之厚度將不會沒必要地變厚。另外,作為調整黏著層2之厚度的方法,則可舉於製造時調節黏著劑的量之方法。
(金屬層)
金屬層3係於後述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步驟中,用以防止隔離件4於利用雷射光之照射切斷黏著層2時被切斷者。考慮與黏著層2之黏著性,金屬層3宜配置於隔離件4之層內。但是,就金屬層3而言,亦可製成如下之構造:配置於隔離件4之黏著層2側的面,或是與之相反之側的面。
金屬層3宜具有如下之機能:作為反射雷射光之反射層的機能;及於照射雷射光時作為釋熱之散熱層的機能。又,金屬層3因配置於隔離件4之層內,而與隔離件4一 同具有作為保護黏著層2之保護層之機能。作為具有所述機能之金屬層3,可適宜使用Al膜或Al合金膜。又,亦可使用其等以外之金屬膜。金屬層3,舉例來說,可於用以形成隔離件4之樹脂層的一面上黏貼金屬箔之後,或者於使用真空蒸鍍法或濺鍍法等形成金屬膜之後,於該面上貼合用以形成隔離件4之別的樹脂層,藉此來配置於隔離件4之層內。
(隔離件)
隔離件4具有下述機能:作為保護黏著層2之一面(與已黏貼有透明面材5之側相反之側的面)2a之保護薄膜之機能;及作為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2之一面2a之離型薄膜之機能。又,作為隔離件4之形成材料宜使用於黏著層2之形成過程中伸展性小的樹脂材料,可舉例如聚對酞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之聚酯系樹脂,或是尼龍-6及尼龍-66等之聚醯胺系樹脂,以及已雙軸延伸之聚丙烯等之烯烴系樹脂。另外,於就隔離件4之形成材料比較「伸縮」的情況時,係使用以ASTM D638所規定之方法所得之伸縮的值。
關於隔離件4及金屬層3合計之厚度(以下,稱「保護層厚」),雖然亦會因材質而異,但於使用了前述已雙軸延伸之聚丙烯等之較柔軟的樹脂材料的情況時,則宜將保護層厚設在40μm~120μm之範圍。只要保護層厚在40μm以上,於自黏著層2剝離隔離件4及金屬層3時可抑制隔離件4及金屬層3之變形。另一方面,只要保護層厚在120μm以下,則於剝離時隔離件4及金屬層3會變得容易撓曲而使剝離變 得容易。又,如圖1所示,隔離件4具有較已黏貼黏著層2之區域更大之面積,因會使剝離較容易而理想。
於使用了前述PET等之伸展性較小的樹脂材料的情況時,宜將保護層厚設在20μm~100μm之範圍。只要保護層厚在20μm以上,則於自黏著層2剝離隔離件4及金屬層3時可抑制隔離件4及金屬層3之過度變形。另一方面,只要保護層厚在100μm以下,則於剝離時隔離件4及金屬層3會變得容易撓曲而使剝離變得容易。
隔離件4之供與黏著層2黏貼之側的面,宜塗布有離型劑。藉此,可縮小對黏著層2之黏著力小,而可容易自黏著層2剝離。另外,關於離型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從以前即被使用者作為隔離件4之離型劑。又,亦可將已預先於聚酯薄膜等之基材薄膜上塗布有離型劑之離型薄膜,以使前述離型劑與黏著層2接觸之方式貼合於隔離件4之供與黏著層2黏貼之側的面,來代替塗布離型劑。對於貼合離型薄膜,可使用乾積層法等。使用乾積層法的情況時,離型薄膜之基材薄膜與隔離件4係透過別的接合層來黏貼。又,亦可將聚烯或氟樹脂等之與黏著層之黏著力小的樹脂薄膜與隔離件4貼合使用來取代離型薄膜。作為聚烯,可舉聚乙烯及聚丙烯等,但於機械強度之觀點上則宜使用已雙軸延伸之聚丙烯。
隔離件4亦可製成為如下之構造:將前述已塗布有離型劑之樹脂薄膜(稱「第1薄膜」)與作為基材宜伸展性小之樹脂薄膜(稱「第2薄膜」)隔著金屬層3積層。且為此構 造的情況時,宜將第1薄膜之已塗布有剝離劑的面作為黏著層2側,且將第2薄膜作為與黏著層2相反之側。第1薄膜與第2薄膜可使用相同之材料,且亦可使用不同之材料。
又,亦可製成為於前述第1薄膜或第2薄膜上設有氣體障蔽層之構造(未圖示)。而為該構造之情況時,可抑制與顯示面板貼合時之空隙。作為氣體蔽層,則可使用無機化合物或是已將無機化合物分散於樹脂中之材料。又,亦可於第1薄膜與第2薄膜之間挾持具有氣體障蔽效果之薄膜。而於金屬層3具有氣體障蔽性的情況時,氣體障蔽層則可予以省略。
(透明面材)
透明面材5具有作為保護顯示面板之保護板的機能。作為透明面材5之形成材料,可使用平行平板狀或具有曲面之板狀的玻璃或透明樹脂,或積層有玻璃與透明樹脂者。而其中,基於透明性、耐光性、低雙折射性、平面精確度、表面刮痕抗性(耐磨性)及機械強度等之觀點,又以使用玻璃為佳。
作為玻璃則可舉例如鈉鈣玻璃等之玻璃材料。而其中又以使用鐵分較低,且帶藍色少的高透光玻璃(白板玻璃)較佳。又,作為玻璃,為了提高安全性,可使用強化玻璃,亦可使用施有化學強化之玻璃。
作為透明樹脂,可舉例如聚碳酸酯(PC)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之透明性高的樹脂材料。又,若要具有必要之透明性的話,則可使用積層了2種以上之樹脂材料 的樹脂板,亦可使用混合有2種以上之樹脂材料或是填料而成之樹脂組成物作為形成材料之樹脂板。
對透明面材5亦可施行用以使與黏著層2之界面附著力提升之表面處理。作為表面處理之方法,則可舉以矽烷耦合劑處理透明面材5之表面的方法。又,於透明面材5為玻璃板的情況時,作為表面處理之方法,可舉利用由火焰燃燒器產生之氧化焰來形成氧化矽之薄膜的方法。
透明面材5之厚度只要從機械強度及透明性等之觀點來設定即可。舉例來說,透明面材5為玻璃板的情況時,宜將厚度設在0.3mm~25mm之範圍。又,於屋內使用之電視接收機或是PC用顯示器等之用途上,從顯示裝置之輕量化之觀點來看,將透明面材5之厚度設在0.3mm~6mm之範圍較佳。又,於設置在屋外之公開展示用途上,則以將透明面材5之厚度設在1mm~20mm之範圍較佳。使用化學強化玻璃作為透明面材5的情況時,為了確保充分之強度,宜將透明面材5之厚度設在0.3mm~1.5mm之範圍。使用透明樹脂作為透明面材5的情況時,則宜將透明面材5之厚度設在1mm~10mm之範圍。
(遮光層)
於透明面材5之供與黏著層2黏貼之側的面上,設有框緣狀之遮光層6。遮光層6係自透明面材5側將顯示面板之影像顯示區域以外之區域進行遮光者。又,遮光層6遮蔽著配置有連接於顯示面板之配線及電路等之區域(周邊電路區域)。另一方面,被遮光層6所包圍之內側的區域,舉例來 說,係設為與顯示面板之影像顯示區域相對應之大小。而且,該區域係成為可自透面材5側辨識顯示面板之影像顯示區域之區域5a(以下,稱「透光區域」)。
透明面材5為玻璃板的情況時,為了提升遮光性,遮光層6舉例來說,可使用含黑色顏料或白色顏料之陶瓷塗料,並藉由陶瓷印刷而形成。遮光層6為黑色的情況時,遮光層6之厚度宜在5μm~20μm之範圍。另一方面,遮光層6為白色的情況時,遮光層6之厚度則宜在15μm~50μm之範圍。
另外,於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中,例如當於下述情況時,亦有製成於透明面材5不設遮光層6之構造的情形,該等情況係:由於顯示面板之周邊電路區域被顯示裝置之框體等之其他構件所遮蔽,而導致顯示面板之周邊電路區域無法自透明面材5側辨識的情況,或是,與顯示面板以外之被貼合物貼合的情況。
<顯示裝置>
接下來,將參照圖2就前述圖1所示之具備貼合有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之一例進行說明。另外,圖2係顯示顯示裝置100之概略構造的截面圖,該顯示裝置100係具備貼合有前述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顯示面板101者。
顯示裝置100係如圖2所示,具備有顯示面板101及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A,且該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A係於透明面材5之一面上黏貼有黏著層2者。顯示裝置100具有 下述構造:於顯示面板101表面上透過黏著層2而貼合透明面材5,使該顯示面板101的表面受到透明面材5之保護。
圖2所示之顯示裝置100,可藉由下述方式製得:自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將隔離件4連同金屬層3自黏著層2之一面2a剝離之後,將該於透明面材5之一面黏貼有黏著層2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A,透過黏著層2貼合於顯示面板101的表面上。另外,亦可將其製成為下述構造:將黏著層2製成2層,並於該黏著層2之間配置有觸控感測器基板。
又,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A與顯示面板101之貼合亦可於減壓氣體環境下進行。藉由於減壓氣體環境下進行貼合,顯示面板101與黏著層2之界面會變得難發生空隙。又,於貼合後使其回到大氣壓氣體環境下之時,即便黏著層2與顯示面板101之界面中已產生有空隙,亦會由於空隙內之壓力(仍於減壓狀態)與施加於黏著層2之壓力(大氣壓)的差壓,而使空隙之體積變得容易減少。並且,體積已減少之空隙內的氣體,會溶解於黏著層2而變得容易被吸收。
以顯示裝置100而言,藉由消除前述空隙所造成之影響,即不會遭受光學上的失真變形,而可透過透明面材5來辨識顯示面板101之顯示影像。
(顯示面板)
顯示面板101係透射型之液晶面板,且具有於第1透明基板102與第2透明基板103之間挾持有液晶層104之構造。又,於第1透明基板102之與液晶層104相對向之側的面上, 係設有TFT、畫素電極及定向膜等之TFT基板。另一方面,於第1透明基板102之與液晶層104相對向之側的面上,係設有濾色器、相對電極及定向膜等之濾色片基板。並且,於第1透明基板102及第2透明基板103之與液相層104相對向之側相反之側的面上,係配置有一對偏光板105及106。又,於顯示面板101上係連接著搭載有可使該顯示面板101啟動之驅動IC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107。
另外,於前述圖2所示之顯示裝置100中,作為顯示面板101係一使用了透射型液晶面板之構造,但亦可使用反射型液晶面板。又,作為液晶面板之驅動方式,則可舉例如TN(扭轉向列)模式、STN(超扭轉向列)模式、VA(垂直排列)模式及IPS(平面轉換)模式等。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所具備的顯示面板,除了前述液晶面板之外,尚可舉例如有機EL面板、電漿面板及電子墨水型面板等。
如以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中,因具備設有金屬層3之隔離件4,而於後述之製造步驟中,可防止隔離件4於利用雷射光照射來切斷黏著層2時被切斷,同時還可防止已被切斷之黏著層2之切面發生黏著。因此,以本實施形態可製得可信度高之高品質的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
<兩面黏著薄膜>
其次,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舉例而言,將就圖3所示之兩面黏著薄膜50進行說明。另外,圖3係顯示兩面黏著薄膜50之概略構造的截面圖。又,於以下之說明中,針 對與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同等之部位,於省略其說明之同時,於圖式中將會賦予相同之符號。
兩面黏著薄膜50,如圖3所示,具備有:黏著層2;第1隔離件4,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2之一面2a上,且設有金屬層3;及第2隔離件7,係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2之另一面2b上者。即,代替構成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的透明面材5,該兩面黏著薄膜50係呈可剝離地黏貼有第2隔離件7之構造。
第2隔離件7具有作為保護黏著層2之另一面2b之保護薄膜的機能,以及作為可剝離地黏貼於黏著層2之另一面2b之離型薄膜的機能。又,作為第2隔離件7之形成材料,可使用與前述隔離件4相同者。
又,於第2隔離件7之與黏著層2黏貼之側的面上,宜塗布有離型劑。藉此,可縮小對黏著層2之黏著力,而可容易自黏著層2剝離。另外,關於離型劑,則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自以往即被使用者作為隔離件4之離型劑。
又,關於第2隔離件7之供黏貼於黏著層2側的面之表面粗度,以十點平均粗度Rz來說宜在2.0μm~20μm之範圍。只要在該範圍,則於黏貼前述透明面材5時可抑制空隙之殘存。
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可藉由自兩面黏著薄膜50將第2隔離件7自黏著層2之另一面2b上剝離之後,將透明面材5黏貼於該黏著層2之另一面2b上來製得。
第2隔離件7宜對黏著層2具有較前述設有金屬層3之第1隔離件4更輕易之剝離性。藉此,於將第2隔離件7自黏著層2之另一面2b剝離之際,可防止第1隔離件4比該第2隔離件7更早自黏著層2之一面2a剝離。
如以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之兩面黏著薄膜50,因與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同樣地具備設有金屬層3之第1隔離件4,故於後述之製造步驟中,可防止第1隔離件於利用雷射光照射來切斷黏著層2時被切斷,同時還可防止已被切斷之黏著層2之切面發生黏著。因此,以本實施形態可製得可信度高之高品質的兩面黏著薄膜50。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製造方法>
接著,將就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於製造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際,首先,係準備(製作)圖4所示之兩面黏著薄膜50之成捆原料50A。另外,圖4係顯示兩面黏著薄膜50之成捆原料50A之透視圖。
兩面黏著薄膜50之成捆原料50A如圖4所示,係一長條帶狀之積層片,且依序積層有:設有金屬層3A之第1隔離件4A、黏著層2A、及第2隔離件7A。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製造裝置)
接下來,將參照圖5就用於製造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製造裝置之一例進行說明。另外,圖5係顯示用於製造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製造 裝置200之概略構造的示意圖。
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200係一邊運送兩面黏著薄膜50之成捆原料50A及多個透明面材5,一邊連續製造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者。
具體來說,該製造裝置200係如圖5所示,具備有:第1運送部201,係使成捆原料50A進行運送;及第2運送部202,係使多個透明面材5進行運送。第1運送部201係配置於第2運送部202之上方。
第1運送部201具有:成捆原料筒203,係成捆原料50A捲取成捲狀者;及多個導輥204、205、206,係依序引導自成捆原料筒203捲出之成捆原料50A者。
成捆原料50A係自成捆原料筒203捲出。自成捆原料筒203捲出之成捆原料50A,係於與導輥204之間朝水平方向(圖5中所示之運送方向X)運送。此時,成捆原料50A係以使第2隔離件7A側朝向上方之狀態來運送。又,成捆原料50A其運送方向在導輥204被反轉之後,即會被位於較導輥204更下方之導輥205及206引導而運送至與透明面材5相對向之位置上。此時,成捆原料50A係以使第1隔離件4A側朝向上方之狀態來運送。
第2運送部202具有一排列配置有多個輥207a之輥輸送帶207。多個透明面材5係在該等多個輥207a上以預定之間隔排列朝水平方向(圖5中所示之運送方向Y)運送。又,於各透明面材5之與輥207a接觸之面上,係可剝離地黏貼有第3隔離件8。另外,第3隔離件8可使用與前述隔離件4 相同者。
製造裝置200於成捆原料筒203與導輥204之間運送成捆原料50A之運送路徑中,自X方向起依序具有第1切斷部208、第1剝離部209及第2剝離部210。又,製造裝置200於多個透明面材5之運送路徑中,自Y方向起依序具有貼合部211及第2切斷部212。
第1切斷部208係對成捆原料50A施行使用雷射光L之切斷加工者。具體來說,該第1切斷部208具有雷射加工機213。雷射加工機213係位於成捆原料50A之上方,自成捆原料50A之第2隔離件7A側照射雷射光L。藉此,成捆原料50A之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第2隔離件7A及黏著層2A會被切割成與兩面黏著薄膜50相對應之大小(形狀)。又,該切斷加工係對所運送之成捆原料50A連續地進行。因此,於第1隔離件4A上會變成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是朝運送方向排列形成。
第1剝離部209係自切斷加工後之成捆原料50A,留下前述要成為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而將其以外之位在余白部分之第2隔離件7B予以剝離。具體來說,該第1剝離部209具有:第1剝離輥214、第1背托輥(back-up roller)215及第1捲取輥216。成捆原料50A會通過彼此相對之第1剝離輥214與第1背托輥215之間。此時,自成捆原料50A,位在余白部分之第2隔離件7B會沿著剝離輥214之外周面被剝離。而已被剝離之第2隔離件7B會被捲取至第1捲取輥214上。
第2剝離部210,係自已剝離了第2隔離件7B之成 捆原料50A,將位在余白部分之黏著層2B及位在前述要成為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7予以剝離。具體來說,該第2剝離部210具有:第2剝離輥217、第2背托輥218、第2捲出輥219及第2捲取輥220。又,第2剝離部210係構成為:自第2捲出輥219捲出之黏著片221於通過第2剝離輥217與第2背托輥218之間後,第2捲取輥220會進行捲取。
成捆原料50A會通過彼此相對之剝離輥217與第2背托輥218之間。且此時,自成捆原料50A,位在余白部分之黏著層2B及位在前述要成為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7會在黏貼於黏著片221之狀態下被剝離。而已被剝離之黏著層2B及第2隔離件7會與黏著片221一同被捲取至第2捲取輥220上。
藉此,成捆原料50A會變成於長條帶狀之第1隔離件4A上,僅殘存有位在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黏著層2。然後,該成捆原料50A,其運送方向在導輥204被反轉之後,會一邊為導輥205及206所引導,一邊被運送至貼合部211。
貼合部211係將於多個輥207上運送之透明面材5與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黏著層2進行貼合。具體來說,該貼合部211具有加壓輥222及背托輥223。透明面材5及成捆原料50A,係一邊與透明面材5要黏貼於黏著層2之時機同步並一邊通過彼此相對向之加壓輥222與背托輥223之間。此時,於加壓輥222與背托輥223之間會一邊被加壓,而透明面材5會被黏貼於黏著層2。
第2切斷部212係於余白部分、即於黏著層2上黏貼有透明面材5之部分之間將第1隔離件4A切斷。具體來說,於該第2切斷部212,係使用切刀224將第1隔離件4A與金屬層3A一同於分割方向切斷。又,代替切刀224,亦可使用輸出功率較前述雷射加工機213更大的雷射加工機(無圖示),將第1隔離件4A與金屬層3A一同切斷。
藉由使用如以上所述之製造裝置200,可以連續製程製造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之製造步驟)
其次,將參照圖6~圖13就使用前述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200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製造步驟之一例進行說明。另外,圖6~圖13係用以說明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各製造步驟的圖。
於使用前述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200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製造步驟中,首先,係如圖6所示,自第2隔離件7A側對要成為兩面黏著薄膜50之成捆原料50A照射雷射光L,將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第2隔離件7A及黏著層2A切割成與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相對應之大小(形狀)。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於利用照射雷射光L切斷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第2隔離件7A及黏著層2A之際,金屬層3A會反射雷射光L。又,會使雷射光L照射時所發生之熱藉由金屬層3A進行釋熱。藉此,可防止第1隔離件4由於雷射光L之照射而被切斷。又,於使用雷射光L之切斷加工中,於雷射光L之照射位置上會形成將第2隔離件7A及 黏著層2A分隔之溝部9(參照圖9)。於切斷加工後之成捆原料50A,藉由該溝部9可防止已被切斷之黏著層2A之切面發生黏著。
其次,如圖8所示,自切斷加工後之成捆原料50A留下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並將在其以外之余白部分之第2隔離件7B予以剝離。第2隔離件7A因留下位在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7而被切成框狀,故在其以外之余白部分上之第2隔離件7B會被連續捲取至第1捲取輥216上。藉此,成捆原料50A會如圖9所示,變為如下之狀態:殘存有位在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7,且露出在余白部分之黏著層2B。
接著,如圖10所示,自已剝離第2隔離件7B之成捆原料50A,將位在余白部分之黏著層2B及位在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7予以剝離。自成捆原料50A,位在余白部分之黏著層2B及位在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第2隔離件7係於已黏貼於黏著片221之狀態下被剝離。藉此,成捆原料50A會如圖11所示,變為於長條帶狀之第1隔離件4A上,僅殘存位在要成為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的黏著層2。
接下來,如圖12所示,將透明面材5黏貼於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黏著層2的另一面2b上。藉此,如圖13所示,位在多個輥207上之透明面材5與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黏著層2會成為已相互貼合之狀態。
接著,於余白部分、即於黏著層2已黏貼有透明 面材5的部分之間切斷第1隔離件4A。具體來說,係使用切刀224,將第1隔離件4A與金屬層3A一同於分割方向切斷。藉此,第1隔離件4A及金屬層3A會被分割成第1隔離件4及金屬層3。
藉由經過如以上之步驟,則可將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利用連續製程製造。
另外,於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的製造步驟中,於使前述透明面材5與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黏著層2貼合之前,針對圖11所示之成捆原料50A,亦可將別的離型薄膜貼合於黏著層2之露出面上且暫時先捲取之後,於別的步驟剝離離型薄膜,再進行透明面材5與位在第1隔離件4A上之黏著層2之貼合。而在此情況下之離型薄膜可為大致同寬之連續薄膜,亦可為每一黏著層之片狀的薄膜。又,亦可於將圖11所示之成捆原料50A分割成預定尺寸製成片狀之後再貼合剝離薄膜。並且,於已分割之薄片,亦可設有多層黏著層2。
如以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的製造方法中,於利用照射雷射光L切斷第2隔離件7A及黏著層2A之際,可藉由金屬層3A防止第1隔離件4被切斷,同時還可防止已被切斷之黏著層2之切面發生黏著。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可製造可信度高之高品質的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又,為該製造方法的情況時,可適應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之更大型化。並且,只要將該製造方法利用連續製程來進行,則可提升附黏著層之透明面 材1之生產效率。
<兩面黏著薄膜之製造方法>
其次,將就前述圖4所示之兩面黏著薄膜50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製造方法係包含切割步驟及剝離步驟者,其中該切割步驟係自第2隔離件7A側對前述兩面黏著薄膜50之成捆原料50A照射雷射光L,將第2隔離件7A及黏著層2A切成與兩面黏著薄膜50相對應之大小;該剝離步驟係自切斷加工後之成捆原料50A留下要成為兩面黏著薄膜50之部分,而將在其以外之余白部分之第2隔離件7B及黏著層2B予以剝離。
即,於本實施形態之兩面黏著薄膜50之製造方法中,在前述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200之中,於第2剝離部210,係使用不具有黏著性之轉印片(未予圖示)來代替黏著片221。藉此,自成捆原料50A,位在余白部分之黏著層2A會於已黏貼於轉印片上之狀態下被剝離。
之後,將貼合部211省略,於第2切斷部212使用切刀224,將第1隔離件4A與金屬層3A一同於分割方向切斷。藉此,第1隔離件4A及金屬層3A會被分割成第1隔離件4及金屬層3。
藉由經過如以上所述之步驟,可以連續製程製造前述圖4所示之兩面黏著薄膜50。
又,自該兩面黏著薄膜50,將第2隔離件7自黏著層2之另一面2b剝離之後,藉由將透明面材5黏貼於黏著層2 之另一面2b上,即可製造前述圖1所示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1。
如以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之兩面黏著薄膜50之製造方法中,於利用照射雷射光L切斷第2隔離件7A及黏著層2A之際,可藉由金屬層3A防止第1隔離件4被切斷,同時還可防止已被切斷之黏著層2之切面發生黏著。
因此,以本實施形態,可製造可信度高之高品質之兩面黏著薄膜50。又,為該製造方法的情況時,可適應兩面黏著薄膜50之更大型化。並且,只要利用連續製程來進行該製造方法,則可提升兩面黏著薄膜50之生產效率。
另外,本發明未必侷限於前述實施形態所述者,於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可施加各種變更。
例如,於前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就將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貼合於顯示面板上來製造顯示裝置的情況進行說明,但是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亦可貼合於例如觸控面板等之輸入座標裝置上來使用。又,用以構成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的透明面材,亦可為於附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具有構成觸控面板部分之透明電極的透明面材。
2A‧‧‧黏著層
3A‧‧‧金屬層
4A‧‧‧第1隔離件
7A‧‧‧第2隔離件
50A‧‧‧兩面黏著薄膜之成捆原料

Claims (11)

  1. 一種兩面黏著薄膜,具備有:黏著層;第1隔離件,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一面上,且設有金屬層;及第2隔離件,係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另一面上者。
  2. 如請求項1之兩面黏著薄膜,其中前述金屬層配置於前述第1隔離件之層內。
  3. 如請求項1或2項之兩面黏著薄膜,其係於前述第1隔離件之與前述黏著層黏貼之側的面上,塗布有離型劑。
  4. 如請求項1至3項中任一項之兩面黏著薄膜,其中前述金屬層係由Al膜或Al合金膜構成。
  5. 如請求項1至4項中任一項之兩面黏著薄膜,其中前述第2隔離件對前述黏著層具有較前述設有金屬層之第1隔離件更輕易之剝離性。
  6. 如請求項1至5項中任一項之兩面黏著薄膜,其中前述第2隔離件及前述黏著層有部分被切斷。
  7. 一種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具備有:黏著層;隔離件,係供可剝離地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一面上,且設有金屬層;及透明面材,係已黏貼於前述黏著層之另一面。
  8. 如請求項7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其中前述金屬層配置於前述隔離件之層內。
  9. 如請求項7或8項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其係於前述隔離件之與前述黏著層黏貼之側的面上,塗布有離型劑。
  10. 如請求項7至9項中任一項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其中前述金屬層係由Al膜或Al合金膜構成。
  11. 如請求項7至10項中任一項之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其中前述隔離件具有較已黏貼前述黏著層之區域更大之面積。
TW103141012A 2014-03-14 2014-11-26 兩面黏著薄膜、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TW2015346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1594A JP2015174903A (ja) 2014-03-14 2014-03-14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4681A true TW201534681A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1012A TW201534681A (zh) 2014-03-14 2014-11-26 兩面黏著薄膜、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74903A (zh)
CN (1) CN104914598A (zh)
TW (1) TW20153468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2894B2 (ja) * 2015-12-22 2021-05-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製造方法
JP6875116B2 (ja) * 2015-12-22 2021-05-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巻出方法
JP6868433B2 (ja) * 2017-03-27 2021-05-12 株式会社Screenラミナテック 貼合装置および貼合方法
CN110509624A (zh) * 2017-12-28 2019-11-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0214084B (zh) * 2017-12-28 2020-06-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WO2019131556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9773882B (zh) * 2019-02-02 2020-06-19 昆山尚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胶模切加工方法
CN111284074B (zh) * 2020-02-21 2021-11-16 桂林澳群彩印有限公司 瓦楞纸包装表面个性化图案处理***及其工艺
WO2022163233A1 (ja) * 2021-01-28 2022-08-0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離型フィルム付き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4598A (zh) 2015-09-16
JP2015174903A (ja) 2015-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34681A (zh) 兩面黏著薄膜、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TWI540481B (zh) A roll of optical units,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display panel
KR20200007054A (ko) 양면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양면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필름의 컬 억제 방법
JP5533671B2 (ja) 偏光子付き積層体、支持体付き表示装置用パネル、表示装置用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1099404B1 (ko) 수지 조성물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553084B (zh) 具有光學膠黏劑之物件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JP6413405B2 (ja)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積層体
TWI549830B (z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layered body
WO2014061607A1 (ja)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14061478A1 (ja)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4054592A1 (ja)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3137158A1 (ja)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0264748A (ja) 凹凸追従性積層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2015199801A (ja)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の製造方法、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両面粘着フィルム
JP2016071161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821279B (zh) 玻璃薄膜-樹脂複合體
JP5699336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の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207600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法
JP5704453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の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430044B1 (ja) 表示機器用保護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5120298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
KR101871548B1 (ko) 도광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840323B (zh) 玻璃薄膜-樹脂複合物
JP2005169821A (ja) 積層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157911A (ja)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