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2020A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2020A
TW201512020A TW103122781A TW103122781A TW201512020A TW 201512020 A TW201512020 A TW 201512020A TW 103122781 A TW103122781 A TW 103122781A TW 103122781 A TW103122781 A TW 103122781A TW 201512020 A TW201512020 A TW 2015120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vehicle
brake
body frame
t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4428B (zh
Inventor
Daisuke Asano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1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4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2Speed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2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 B62J45/423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on or besides the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2Front wheel forks or equivalent, e.g. single t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56Brake supports
    • F16D65/0062Brake supports integral with vehicle suspension, e.g. with the steering knuck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之偏差之車輛。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懸架裝置之車輛(1),該懸架裝置包含:右外殼構件(92),其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且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更接近右刹車碟盤(721)之位置;及左外殼構件(91),其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且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更接近左刹車碟盤(711)之位置。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
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
通常,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係可於車體框架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之狀態下迴旋之車輛。更具體而言,於右迴旋時,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左方傾斜。此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係為了確保車體框架之傾斜量,而使並列設置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2個車輪之間隔形成為較普通四輪汽車。包括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及可傾斜之車體框架之車輛係於左右方向上小型化之車輛。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記載於專利文獻1的車輛係於2個車輪之各者,分別設置有碟盤式制動裝置。
右制動裝置包含:右刹車碟盤,其支持於右車輪;及右刹車卡鉗,其支持於懸架裝置。右刹車卡鉗具有:右右刹車片,其與右刹車碟盤之右表面接觸;及右左刹車片,其與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接觸。
左制動裝置包含:左刹車碟盤,其支持於左車輪;及左刹車卡鉗,其支持於懸架裝置支持。左刹車卡鉗具有:左右刹車片,其與左 刹車碟盤之右表面接觸;及左左刹車片,其與左刹車碟盤之左表面接觸。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007819號
本發明者對此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存在於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產生偏差之情形。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之偏差,且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
(1)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可採取之一態樣係一種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其於右迴旋時,可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可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右車輪及左車輪,其等並列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懸架裝置,其將上述右車輪及上述左車輪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右制動裝置,其包含設置於上述右車輪之右刹車碟盤、及對上述右刹車碟盤之旋轉進行制動之右刹車卡鉗;及左制動裝置,其包含設置於上述左車輪之左刹車碟盤、及對上述左刹車碟盤之旋轉進行制動之左刹車卡鉗;且上述右車輪包含右輪胎、及支持上述右輪胎且與上述右刹車碟盤一併旋轉之右輪; 上述左車輪包含左輪胎、及支持上述左輪胎且與上述左刹車碟盤一併旋轉之左輪;上述右刹車卡鉗包含位於上述右刹車碟盤之右方之右右刹車片、及位於上述右刹車碟盤之左方之右左刹車片,上述左刹車卡鉗包含位於上述左刹車碟盤之右方之左右刹車片、及位於上述左刹車碟盤之左方之左左刹車片,上述懸架裝置包含:右外殼構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上述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與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上述右刹車碟盤之位置;及左外殼構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上述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上述左刹車碟盤之位置。
本發明者對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的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不均勻磨損之原因進行研究。反覆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不均勻磨損之原因為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的車輛特有之現象。
如上所述,一般而言,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係於右迴旋時,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左方傾斜。此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係為了確保車體框架之傾斜角度較大,並列設置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2個車輪之間隔形成為較通常之四輪汽車非常窄。
由於2個車輪之間隔非常窄,故因左車輪之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 泥或砂之水朝向設置於右車輪的右刹車碟盤或右刹車卡鉗飛散。由於2個車輪之間隔非常窄,故因右車輪之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朝向設置於左車輪的左刹車碟盤或左刹車卡鉗飛散。進而,由於2個車輪之間隔非常窄,故因左車輪之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及因右車輪之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滯留於2個車輪之間的空間。
若包含泥或砂之水附著至刹車碟盤之表面,則泥或砂進入至刹車碟盤與刹車片之間。於是,因泥或砂而促進刹車片或刹車碟盤之磨損。
根據該等現象,面向非常窄地形成有間隔之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之右制動裝置的左部暴露於因左輪胎、或左輪胎及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又,面向非常窄地形成有間隔之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之左制動裝置的右部暴露於因右輪胎、或右輪胎及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另一方面,右制動裝置之右部及左制動裝置之左部不面向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因此,各制動裝置之右部及左部所處之環境不同。其結果,可知存在發生如下現象之情形:於右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左表面之間、右刹車卡鉗之右右刹車片與右左刹車片之間、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左表面之間、及左刹車卡鉗之左右刹車片與左左刹車片之間,磨損量不同。
進而,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中,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右制動裝置與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隔變小。又,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左制動裝置與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隔變小。因此,可知亦需要考慮此種位置關係之變化而解決上述課題。
本發明係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其於支持右車輪及左車輪之懸架裝置,設置右外殼構件及左外殼 構件,該右外殼構件係於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與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左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右刹車碟盤之位置,該左外殼構件係於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左刹車碟盤之位置。
藉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中,可使各制動裝置之右部及左部所處之環境之差異變小。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中,可抑制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之偏差。
具體而言,因左車輪之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係朝向右刹車碟盤的左表面或右左刹車片飛散。特別是,於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左方傾斜時,左輪胎之接地點與右制動裝置之間隔變得窄於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因而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濺附至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或右左刹車片。另一方面,右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及右右刹車片係不易濺附因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於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與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左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右刹車碟盤之位置,設置有右外殼構件。因此,因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及右左刹車片的情形得到抑制。藉此,相對於附著於右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及右右刹車片之泥或砂之原本較小之程度,藉由右外殼構件,而能夠將附著於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及右左刹車片之泥或砂之程度減少至不易發生不均勻磨損的程度。
又,因右車輪之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係朝向左刹車碟盤的右表面或左右刹車片飛散。特別是,於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右方傾斜時,右輪胎之接地點與左制動裝置之間隔變得窄於車體框架直立 之狀態,因而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濺附至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或左右刹車片。另一方面,左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及左左刹車片係不易濺附因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於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左刹車碟盤之位置,設置有左外殼構件。因此,因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及左右刹車片的情形得到抑制。藉此,相對於附著於左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及左左刹車片之泥或砂之原本較小之程度,藉由左外殼構件,而能夠將附著於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及左右刹車片之泥或砂之程度減少至不易發生不均勻磨損的程度。
進而,因左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及因右輪胎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滯留於2個車輪之間的空間,從而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及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易於暴露於該包含泥或砂之水。另一方面,右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及左刹車碟盤之左表面不易暴露於該包含泥或砂之水。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車輛,包括右外殼構件及左外殼構件,該右外殼構件係設置於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與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左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右刹車碟盤之位置,該左外殼構件係於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左刹車碟盤之位置。
因此,滯留於2個空間之間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右左刹車片、及左右刹車片的情形得到抑制。藉此,相對於附著至右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左刹車碟盤之左表面、右右刹車片、及左左刹車片之泥或砂的原本較小之程度,藉由右外殼構件及左外殼構件,而能夠將附著至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 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右左刹車片、及左右刹車片之泥或砂的程度減少至不易發生不均勻磨損之程度。
根據該等原因,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中,可抑制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之偏差。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之構成。
(2)上述右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與位於較該接地點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上述右刹車碟盤的左表面之間,上述左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與位於較該接地點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上述左刹車碟盤的右表面之間。
左輪胎使大量的水向較接地點靠後方處飛濺。藉由設置於左輪胎之接地點、與位於較左輪胎之接地點靠後方之右刹車碟盤的左表面之間之右外殼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抑制向較接地點靠後方處之由左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
右輪胎使大量的水向較接地點靠後方處飛濺。藉由設置於右輪胎之接地點、與位於較右輪胎之接地點靠後方之左刹車碟盤的右表面之間之左外殼構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抑制向較接地點靠後方處之由右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
藉此,可抑制刹車碟盤之磨損量之偏差。
(3)上述右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右輪與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上述左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左輪與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
於右刹車碟盤位於較右輪靠右方之情形時,可藉由右輪而抑制因左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或右左刹車片,但於右刹車碟盤位於較右輪靠左方之情形時,無法期待該效果。然而,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於右刹車碟盤位於較右輪靠左方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設置於右輪與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之右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抑制因左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
於左刹車碟盤位於較左輪靠左方之情形時,可藉由左輪而抑制因右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或左右刹車片,但於左刹車碟盤位於較左輪靠右方之情形時,無法期待該效果。然而,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於左刹車碟盤位於較左輪靠右方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設置於左輪與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之左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抑制因右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
藉此,可抑制刹車碟盤之磨損量之偏差。
(4)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之構成。
包含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其包含與上述右車輪及上述左車輪中之至少一車輪一併旋轉之被檢測部、及設置於上述懸架裝置之檢測部,且可計測上述右車輪及上述左車輪中之至少一上述車輪之旋轉速度,上述右外殼構件及/或上述左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與上述右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與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與上述右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的位置,及/或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與上述左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與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與 上述左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的位置。
右外殼構件及/或左外殼構件可防止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不均勻磨損,並且可抑制水濺附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之構成。
(5)上述懸架裝置具有:右套筒伸縮(telescopic)要素,其支持上述右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及左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上述左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於上述右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上述右車輪、上述右刹車卡鉗、及上述右外殼構件,於上述左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上述左車輪、上述左刹車卡鉗、及上述左外殼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於右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右車輪、右刹車卡鉗、及右外殼構件。因此,即便藉由右套筒伸縮部件而右車輪直線狀地位移,右外殼亦與設置於右車輪之右刹車碟盤、或右刹車卡鉗相同地位移,因此追隨性較佳。因此,可藉由較小之右外殼構件,有效地抑制水附著至右刹車碟盤或右左刹車卡鉗。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於左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左車輪、左刹車卡鉗、及左外殼構件。因此,即便藉由左套筒伸縮部件而左車輪直線狀地位移,左外殼亦與設置於左車輪之左刹車碟盤、或左刹車卡鉗相同地位移,因此追隨性較佳。因此,可藉由較小之左外殼構件,有效地抑制水附著至左刹車碟盤或左右刹車卡鉗。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之構成。
(6)上述懸架裝置具有:右前套筒伸縮部件及右後套筒伸縮部件,其等支持上述右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並列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 左前套筒伸縮部件及左後套筒伸縮部件,其等支持上述左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並列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
藉由右前套筒伸縮部件及右後套筒伸縮部件,易於使自左輪胎之接地點觀察之右刹車碟盤之露出之面積變小。藉此,易於抑制由左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
藉由左前套筒伸縮部件及左後套筒伸縮部件,易於使自右輪胎之接地點觀察之左刹車碟盤之露出之面積變小。藉此,易於抑制由右輪胎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之構成。
(7)上述右車輪為右前輪,上述左車輪為左前輪。
前輪較佳為具備大於後輪之刹車容量。因此,於前輪搭載較大之刹車碟盤之情形較多。具有較大之面積之刹車碟盤易於暴露於水,因此不均勻磨損之程度易於變大。根據本發明之車輛,可藉由右外殼構件及左外殼構件而抑制較大之刹車碟盤之不均勻磨損。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之構成。
(8)上述懸架裝置包含:右緩衝裝置,其於下部支持上述右車輪,對上述右車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的位移進行緩衝;左緩衝裝置,其於下部支持上述左車輪,對上述左車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及連桿機構,且上述連桿機構包含:右側部,其支持上述右緩衝裝置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左側部,其支持上述左緩衝裝置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右轉向軸線平行之左轉向軸線旋轉; 上橫向部,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部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旋轉,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部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上左軸線旋轉,於上述車體框架支持中間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及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上中間軸線旋轉;及下橫向部,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部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下右軸線旋轉,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部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下左軸線旋轉,且於上述車體框架支持中間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中間軸線平行之下中間軸線旋轉。
若搭載所謂之平行四邊形(parallelogram)式連桿機構,則使連桿機構位於較右車輪及左車輪靠上方,而將2個車輪之左右方向之間隔小型化,從而可將車寬小型化。然而,若2個車輪之間隔變窄,則如上所述,易於因2個車輪而包含泥或砂之水附著至右制動裝置及左制動裝置,從而變得易於發生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不均勻磨損。因此,若設置本發明之外殼構件,則可一方面將車寬小型化,一方面抑制不均勻磨損。
1‧‧‧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轉向力傳達機構
7‧‧‧轉向機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25‧‧‧動力單元
28‧‧‧轉向構件
31‧‧‧左前輪
31a‧‧‧左輪胎
31b‧‧‧左輪
32‧‧‧右前輪
32a‧‧‧右輪胎
32b‧‧‧右輪
33‧‧‧左緩衝器
33a‧‧‧第1下側部
33b‧‧‧第1上側部
34‧‧‧右緩衝器
34a‧‧‧第2下側部
34b‧‧‧第2上側部
51‧‧‧上橫向部
52‧‧‧下橫向部
53‧‧‧左側部
54‧‧‧右側部
60‧‧‧轉向軸
61‧‧‧第1傳達板
62‧‧‧第2傳達板
63‧‧‧第3傳達板
64‧‧‧第1接頭
65‧‧‧第2接頭
66‧‧‧第3接頭
67‧‧‧連接桿
71‧‧‧左碟盤刹車
72‧‧‧右碟盤刹車
81‧‧‧左車輪速感測器
82‧‧‧右車輪速感測器
91‧‧‧左外殼構件
92‧‧‧右外殼構件
211‧‧‧頭管
212‧‧‧下框架
213‧‧‧後框架
214‧‧‧底框架
221‧‧‧前外殼
221a‧‧‧前部
223‧‧‧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225‧‧‧護腿板
226‧‧‧中心外殼
227‧‧‧第1前擋泥板
228‧‧‧第2前擋泥板
314‧‧‧左車輪軸
317‧‧‧第1托架
324‧‧‧右車輪軸
327‧‧‧第2托架
331‧‧‧左後套筒伸縮部件
331a‧‧‧外殼安裝部
332‧‧‧左前套筒伸縮部件
332a‧‧‧外殼安裝部
333‧‧‧左車軸支持部
341‧‧‧右後套筒伸縮部件
341a‧‧‧外殼安裝部
342‧‧‧右前套筒伸縮部件
342a‧‧‧外殼安裝部
343‧‧‧右車軸支持部
512‧‧‧板狀之構件
522‧‧‧板狀之構件
523‧‧‧中間部
711‧‧‧左刹車碟盤
712‧‧‧左刹車卡鉗
714‧‧‧刹車軟管
721‧‧‧右刹車碟盤
722‧‧‧右刹車卡鉗
724‧‧‧刹車軟管
811‧‧‧左感測器碟盤
812‧‧‧左檢測部
813‧‧‧感測線
814‧‧‧左感測器支承件
821‧‧‧右感測器碟盤
822‧‧‧右檢測部
823‧‧‧感測線
824‧‧‧右感測器支承件
911‧‧‧側面板部
912‧‧‧周面板部
921‧‧‧側面板部
922‧‧‧周面板部
B‧‧‧箭頭
C‧‧‧上中間軸線
D‧‧‧上左軸線/箭頭
E‧‧‧上右軸線
F‧‧‧下中間軸線/箭頭
G‧‧‧下左軸線
G1‧‧‧接地點
G2‧‧‧接地點
Ga‧‧‧左刹車碟盤與左刹車卡鉗之間
H‧‧‧下右軸線
R‧‧‧水平方向之右方
RF‧‧‧車體框架21之右方
T‧‧‧箭頭
U‧‧‧鉛垂方向之上方/箭頭
UF‧‧‧車體框架21之上方
Y1‧‧‧左轉向軸線
Y2‧‧‧右轉向軸線
Y3‧‧‧中間轉向軸線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2係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4係使圖1之車輛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俯視圖。
圖5係使圖1之車輛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前視圖。
圖6係使圖1之車輛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的前視圖。
圖7係自卸除圖1之車輛之外殼構件之狀態下的右前輪觀察之左前輪之側視圖。
圖8係圖1之車輛之前視圖。
圖9係自圖1之車輛之右前輪觀察之左前輪的側視圖。
圖10係自圖1之車輛之右前輪觀察之左前輪的立體圖。
圖11係自後方觀察圖1之車輛之左碟盤刹車之概略圖。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對本發明之車輛之實施形態之一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係作為車輛之一例,例示具有兩個前輪及一個後輪之車輛。
<整體構成>
圖1係表示自車輛1之左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之側視圖。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車輛1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1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1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1之下方向。於在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時,意味著自駕駛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之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之中央係指車輛1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所謂車寬方向之右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之中央朝向右方之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之左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之中央朝向左方之方向。所謂上下方向係指不僅包含鉛垂方向,而且包含自鉛垂方向傾斜之大致上下方向。所謂左右方向係指不僅包含水平方向,而且包含自水平方向傾斜之大致左右方向。又,所謂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係指騎乘者未乘坐,且未於車輛1搭載燃料之狀態下的、前輪未轉向亦未傾斜之直立狀態。
如圖1所示,車輛1包括車輛本體部2、左右一對前輪3(參照圖2)、後輪4、轉向機構7、及連桿機構5。車輛本體部2包括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
車體框架21具有頭管211、下框架212、底框架214、及後框架213。圖1係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1中之由車體外殼22遮蔽之部分。車體框架21係支持動力單元25或座部24等。動力單元25具有引擎或者電 動馬達等驅動源、及變速器裝置等。
頭管211係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頭管211係於側視車輛1時,以上部位於較下部略微靠後方之方式,相對於垂直方向略微傾斜而配置。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轉向機構7及連桿機構5。於頭管211,以可旋轉之方式***有轉向機構7之轉向軸60。頭管211係支持連桿機構5。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係於車輛1之右迴旋時,可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於車輛1之左迴旋時,可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
下框架212係連接於頭管211。下框架212係自頭管211向後方配置,且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於下框架212之下部,連接有底框架214。底框架214係自下框架212之下部向後方延伸。於底框架214之後方,後框架213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後框架213係支持座部24、動力單元25、及尾燈等。
車體框架21由車體外殼22覆蓋。車體外殼22具有前外殼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護腿板225、中心外殼226、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座部24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轉向機構7及連桿機構5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221具有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靠前方之前部221a。前外殼221之前部221a係於側視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時,設置於較前輪3靠上方處。前外殼221之前部221a係於側視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時,配置於較前輪3之前端靠後方處。護腿板225配置於前殼體221之下方且座部24之前方。中心殼體226係以覆蓋後框架213之周圍之方式配置。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參照圖2)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且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後部之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3係於無負載狀態下,配置於頭管211之下方且前外殼221之下方。後輪4配置於中心外殼226與後擋泥板224之下方。
<轉向機構>
圖2係自正面觀察圖1之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圖3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圖2及圖3係以透過車體外殼22之狀態而進行圖示。
如圖2及圖3所示,轉向機構7具有轉向力傳達機構6、懸架裝置、及左右一對前輪3。懸架裝置包含連桿機構5、左緩衝器33、右緩衝器34。懸架裝置係將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支持於車體框架21。
左右一對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係並列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之中央而左右對稱地配置。又,於左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中之第1前擋泥板227。於右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中之第2前擋泥板228。左前輪31支持於左緩衝器33。右前輪32支持於右緩衝器34。
如圖1所示,左前輪31包含:左輪胎31a;及左輪31b,其支持左輪胎31a,且與下文將述之左刹車碟盤711一併旋轉。右前輪32包含:右輪胎32a;及右輪32b,其支持右輪胎32a,且與下文將述之右刹車碟盤721一併旋轉。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係指於前視車輛1時,與頭管211之軸方向正交之方向。又,所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係指於前視車輛1時,沿頭管211之軸方向延伸之方向。例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係於前視車輛1時,與頭管211之軸方向一致。如圖2,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在前視車輛1時,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一致。因此,於圖2中僅表示水平方向之右方R。如圖5,於車輛1相對於路面而傾斜之狀態下,在前視車輛1時,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不一致,又,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與鉛垂方向之上方U不一致。
左緩衝器33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緩衝器,使來自路面之振動衰 減。左緩衝器33係於下部支持左前輪31,對左前輪31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左緩衝器33具有第1下側部33a及第1上側部33b。左前輪31係支持於第1下側部33a。第1下側部33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側支持有左車輪軸314。左車輪軸314係支持左前輪31。第1上側部33b係以其一部分***於第1下側部33a之狀態,配置於第1下側部33a之上側。第1上側部33b係可於第1下側部33a之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1下側部33a而相對移動。第1上側部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托架317。
第1下側部33a及第1上側部33b構成於前後並列且連結之2個套筒伸縮部件。藉此,第1上側部33b相對於第1下側部33a而相對旋轉之情形得到抑制。
右緩衝器34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使來自路面之振動衰減。右緩衝器34係於下部支持右前輪32,對右前輪32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右緩衝器34具有第2下側部34a及第2上側部34b。右前輪32係支持於第2下側部34a。第2下側部34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側支持有右車輪軸324。右車輪軸324係支持右前輪32。第2上側部34b係以其一部分***於第2下側部34a之狀態,配置於第2下側部34a之上側。第2上側部34b係可於第2下側部34a之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2下側部34a而相對移動。第2上側部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托架327。
第2下側部34a及第2上側部34b構成於前後並列且連結之2個套筒伸縮部件。藉此,第2上側部34b相對於第2下側部34a而相對旋轉之情形得到抑制。
轉向力傳達機構6係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靠上方處。轉向力傳達機構6包括轉向構件28作為輸入騎乘者之轉向力之構件。轉向構件28具有轉向軸60、及連結於轉向軸60之上部之把手23。轉向軸 60係以其一部分***於頭管211而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可相對於頭管211而旋轉。轉向軸60係隨著由騎乘者進行之把手23之操作而旋轉。
轉向力傳達機構6係除轉向構件28外,具有第1傳達板61、第2傳達板62、第3傳達板63、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連接桿67、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轉向力傳達機構6係經由該等構件而將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轉向力傳達至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
第1傳達板61係配置於車寬方向之中央,以無法相對於轉向軸60而相對旋轉之方式連結。第1傳達板61係伴隨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
第2傳達板62以可相對於下文將述之連桿機構5之左側部53而旋轉之方式連結。第2傳達板62固定於第1托架317。第2傳達板62位於第1托架317之下方。第2傳達板62配置於第1傳達板61之左方。
第3傳達板63以可相對於下文將述之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而旋轉之方式連結。第3傳達板63圍繞第1傳達板61而與第2傳達板62左右對稱地配置。第3傳達板63固定於第2托架327。第3傳達板63位於第2托架327之下方。
於第1傳達板61之前部,配置有第1接頭64。第1接頭64以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可相對於第1傳達板61旋轉之方式受到支持。於第2傳達板62之前部,配置有第2接頭65。第2接頭65以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可相對於第2傳達板62旋轉之方式受到支持。於第3傳達板63之前部,配置有第3接頭66。第3接頭66以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可相對於第3傳達板63旋轉之方式受到支持。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於各自之前部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
連接桿67係沿車寬方向延伸而配置。連接桿67係以分別可相對 於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而旋轉之方式,支持於第1接頭64之前部、第2接頭65之前部、第3接頭66之前部。
如上所述般構成之轉向力傳達機構6係經由第1傳達板61及第1接頭64而將自轉向構件28傳達之轉向力傳達至連接桿67。藉此,連接桿67係向左右方向中之任一方向位移。傳達至連接桿67之轉向力係自連接桿67經由第2傳達板62及第2接頭65而向第1托架317傳達,並且自連接桿67經由第3傳達板63及第3接頭66而向第2托架327傳達。藉此,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係向連接桿67位移之方向旋轉。
<連桿機構>
本例係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連桿機構5係懸架裝置之一部分。連桿機構5係配置於較把手23靠下方處。連桿機構5係連結於車體框架21之頭管211。連桿機構5係作為用以進行車輛1之傾斜動作之構成,包括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又,連桿機構5係作為連接於左側部53之下部而與左側部53一併傾斜之構成,包括第1托架317及左緩衝器33。進而,連桿機構5係作為連接於右側部54之下部而與右側部54一併傾斜之構成,包括第2托架327及右緩衝器34。
右側部54係支持右緩衝器34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Y2旋轉。左側部53係支持左緩衝器33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右轉向軸線Y2平行之左轉向軸線Y1旋轉。
上橫向部51係於右端部支持右側部54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E旋轉,於左端部支持左側部53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右軸線E平行之上左軸線D旋轉,於車體框架21支持中間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右軸線E及上左軸線D平行之上中間軸線C而旋轉之方式支持。
下橫向部52係於右端部支持右側部54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右軸線E平行之下右軸線H旋轉,於左端部支持左側部53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左軸線D平行之下左軸線G旋轉,於車體框架21支持中間部而使其可繞與上中間軸線C平行之下中間軸線F而旋轉。
上橫向部51包含板狀之構件512,該板狀之構件512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前方且沿車寬方向延伸。板狀之構件512藉由支持部而支持於頭管211,可繞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上中間軸線C而相對於頭管211旋轉。
上橫向部51之左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左側部53。上橫向部51可繞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左軸線D而相對於左側部53旋轉。上橫向部51之右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右側部54。上橫向部51可繞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E而相對於右側部54旋轉。
下橫向部52藉由支持部而支持於頭管211,且可繞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下中間軸線F而旋轉。下橫向部52配置於較上橫向部51靠下方處。下橫向部52具有與上橫向部51大致相同之車寬方向之長度,且與上橫向部51平行地配置。
下橫向部52包含沿車寬方向延伸之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係以於前後方向上夾入頭管211之方式配置。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彼此係藉由中間部523而一體地連結。再者,中間部523可與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為一體,亦可分開。下橫向部52之左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左側部53。下橫向部52可繞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左軸線G而相對於左側部53旋轉。下橫向部52之右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右側部54。下橫向部52係可繞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右軸線H而相對於右側部54旋轉。
左側部53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左方,且與頭管211之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左側部53係配置於左前輪31之上方且較左緩衝器33靠上方 處。左側部53係以如下方式安裝:下部連結於第1托架317,可相對於第1托架317而以左轉向軸線Y1為中心旋轉。
右側部54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右方,且與頭管211之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右側部54係配置於右前輪32之上方且較右緩衝器34靠上方處。右側部54係以如下方式安裝:下部連結於第2托架327,可相對於第2托架327而以右轉向軸線Y2為中心旋轉。
如上所述,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以如下方式連結: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左側部53與右側部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
<轉向動作>
圖4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轉向動作之圖,且係使車輛1轉向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的俯視圖。
如圖4所示,若把手23向左右方向迴旋,則轉向機構7之轉向力傳達機構6進行動作,從而進行轉向動作。若藉由把手23旋轉而轉向軸60旋轉,則伴隨轉向軸60之旋轉而第1傳達板61旋轉。
例如,若轉向軸60向圖4之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伴隨第1傳達板61之旋轉而連接桿67向左後方移動。此時,第1傳達板61藉由第1接頭64之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1接頭64旋轉,連接桿67一方面維持姿勢,一方面向左後方移動。伴隨連接桿67之向左後方之移動,第2傳達板62及第3傳達板63分別繞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而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此時,第2傳達板62繞第2接頭65之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2接頭65旋轉,第3傳達板63繞第3接頭66之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3接頭66旋轉。
若第2傳達板62及第3傳達板63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若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左前輪31經由左緩衝器33而繞左轉向軸線 Y1(參照圖2)旋轉,右前輪32經由右緩衝器34而繞右轉向軸線Y2(參照圖2)旋轉。
<傾斜動作>
圖5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傾斜動作之圖,且係使車輛1傾斜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的前視圖。
如圖5所示,車輛1係伴隨連桿機構5之作動而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用以進行連桿機構5之傾斜動作之各構件(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以各自之連結點為軸而相對旋轉,從而連桿機構5之形狀改變。
本例之連桿機構5係例如於在直立狀態下配置成前視時為大致長方形狀之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於車輛1傾斜之狀態下,變形成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5係與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相對旋迴旋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藉此分別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傾斜。
例如,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垂直方向而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上橫向部51繞上中間軸線C而相對於頭管211旋轉,下橫向部52繞下中間軸線F而相對於頭管211旋轉。於是,上橫向部51移動至較下橫向部52靠左方,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於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狀態下,相對於垂直方向而傾斜。於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傾斜時,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相對於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而旋轉。因此,若使車輛1傾斜,則伴隨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傾斜,支持於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分別於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狀態下,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
又,於傾斜動作時,連接桿67係分別相對於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之前後方向之軸部而旋轉。藉此,連接桿67係即便車輛1傾斜,亦相對於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而保持平行之姿勢。
如上所述,藉由進行傾斜動作而分別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傾斜之連桿機構5係配置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上方。即,作為構成連桿機構5之旋轉構件之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旋轉軸係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靠上方處。
<轉向動作+傾斜動作>
圖6係使車輛1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的前視圖。
圖6係表示向左方轉向而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於圖6所示之動作時,藉由轉向動作而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方向變更,從而藉由傾斜動作而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與車體框架21一併傾斜。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5之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變形成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接桿67向左右中之任一經轉向之方向(於圖6中為左方)且後方移動。
<套筒伸縮部件>
圖7係卸除圖1之車輛1之外殼構件之狀態下的自右前輪32觀察之左前輪31之側視圖。再者,圖7係僅圖示左前輪31及其周圍之構件,右前輪32及其周圍之各構件係標示符號而省略圖示。又,於本例中,右前輪32及配置於其周圍之各構件之形狀或其等之配置關係係與左前輪31及配置於其周圍的各構件左右對稱,為了方便,參照圖7而對右前輪32及其周圍之各構件進行說明。
懸架裝置具有:左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左前輪31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及右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右前輪32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
如圖7所示,作為懸架裝置之一部分之左緩衝器33具有第1下側部33a及第1上側部33b。第1下側部33a及第1上側部33b包含於前後並列且連結之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左套筒伸縮部件具有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左後套筒 伸縮部件331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係配置於較左前輪31靠車體框架21之右方。
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具有大致沿著左轉向軸線Y1方向而伸縮之伸縮構造。於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在內部設置有彈簧等彈性構件(省略圖示)、及油等緩衝構件(省略圖示)。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具有吸收來自左前輪31之振動或衝擊之阻尼功能。
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係配置於較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靠前方處。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具有大致沿著左轉向軸線Y1方向而伸縮之伸縮構造。
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之各自之上部藉由第1托架317而連結。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之下端部連結固定於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之下端部附近。左前輪31之左車輪軸314設置於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之下端部。
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係於左轉向軸線Y1之方向上,長度較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短。於較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之下端部靠下方,配置有支持左車輪軸314之左車軸支持部333。左車軸支持部333係連結於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
作為懸架裝置之一部分之右緩衝器34具有第2下側部34a及第2上側部34b。第2下側部34a及第2上側部34b包含於前後並列且連結之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及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右套筒伸縮部件具有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及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及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係配置於較右前輪32靠車體框架21之左方。
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具有大致沿著右轉向軸線Y2方向而伸縮之伸縮構造。於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在內部設置有彈簧等彈性構件(省略圖示)及油等緩衝構件(省略圖示)。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具有吸收來自右前輪32之振動或衝擊之阻尼功能。
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係配置於較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靠前方處。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具有大致沿著右轉向軸線Y2方向而伸縮之伸縮構造。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及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之各自之上部係藉由第2托架327而連結。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之下端部係連結固定於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之下端部附近。右前輪32之右車輪軸324係設置於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之下端部。
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係於右轉向軸線Y2之方向上,長度較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短。於較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之下端部靠下方處,配置有支持右車輪軸324之右車軸支持部343。右車軸支持部343係連結於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
<碟盤刹車>
如圖7所示,於左前輪31,設置有左碟盤刹車71(左制動裝置之一例)。左碟盤刹車71係對左前輪31進行制動。左碟盤刹車71具有:左刹車碟盤711,其設置於左前輪31;及左刹車卡鉗712,其對左刹車碟盤711之旋轉進行制動。
左刹車碟盤711形成為以左車輪軸314為中心之環狀。左刹車碟盤711固定於左前輪31。
左刹車卡鉗712設置於左緩衝器33。左刹車卡鉗712固定於左緩衝器33之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之下端部。左刹車卡鉗712設置於左緩衝器33之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之下端部之後部。於左刹車卡鉗712,連接有刹車軟管714。對左刹車卡鉗712藉由刹車軟管714送入刹車油(brake fluid)(刹車液)而賦予油壓。左刹車卡鉗712包含:左右刹車片,其位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右方;及左左刹車片,其位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左方。左刹車卡鉗712係藉由賦予油壓,而將左右刹車片及左左刹車片分別抵壓至左刹車碟盤711之兩面。左刹車卡鉗712係由左右刹車片與左左刹車片夾持左刹車碟盤711而對旋轉之左刹車碟盤711進 行制動。
於右前輪32,設置有右碟盤刹車72。右碟盤刹車72係對右前輪32進行制動。右碟盤刹車72具有:右刹車碟盤721,其設置於右前輪32;及右刹車卡鉗722,其對右刹車碟盤721之旋轉進行制動。
右刹車碟盤721形成為以右車輪軸324為中心之環狀。右刹車碟盤721固定於右前輪32。
右刹車卡鉗722設置於右緩衝器34。右刹車卡鉗722固定於右緩衝器34之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之下端部。右刹車卡鉗722設置於右緩衝器34之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之下端部之後部。於右刹車卡鉗722,連接有刹車軟管724。於右刹車卡鉗722,藉由刹車軟管724送入刹車油而賦予油壓。右刹車卡鉗722包含:右右刹車片,其位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右方;及右左刹車片,其位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方。右刹車卡鉗722係藉由賦予油壓,而將右右刹車片及右左刹車片分別抵壓至右刹車碟盤721之兩面。右刹車卡鉗722係由刹車片夾持右刹車碟盤721而對旋轉之右刹車碟盤721進行制動。
<車輪速感測器>
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具有:左車輪速感測器81(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之一例),其可計測左前輪31之旋轉速度;及右車輪速感測器82(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之一例),其可計測右前輪32之旋轉速度。
如圖7所示,左車輪速感測器81具有:左感測器碟盤811(被檢測部之一例),其與左前輪31一併旋轉;及左檢測部812(檢測部之一例),其設置於懸架裝置。左感測器碟盤811係形成為以左車輪軸314為中心之環狀。左感測器碟盤811係形成為直徑較左刹車碟盤711小。左感測器碟盤811配置於較左刹車碟盤711之外周緣靠內方。左感測器碟盤811固定於左前輪31。左檢測部812係例如光學或磁性地對左感測器碟盤811之旋轉進行檢測。於左檢測部812,連接有感測線(sensor cord)813。左檢測部812之檢測值藉由感測線813而發送。基於經由感測線813而發送之左檢測部812之檢測值,計測左前輪31之車輪速。
於左車軸支持部333,固定有左感測器支承件(sensor stay)814。 於左感測器支承件814,支持有左車輪速感測器81之左檢測部812。左感測器支承件814具有如下程度之剛性:即便於車輛1之行駛時左緩衝器33振動,亦可充分地維持左車輪速感測器81之左檢測部812之檢測精度。
左車輪速感測器81之左檢測部812配置於較左車輪軸314靠前方處。左碟盤刹車71之左刹車卡鉗712配置於較左車輪軸314靠前方處。對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左車輪軸314配置於左檢測部812與左刹車卡鉗712之間。左檢測部812以至少一部分與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之軸線方向之延長線重疊之方式配置。
右車輪速感測器82具有:右感測器碟盤821(被檢測部之一例),其與右前輪32一併旋轉;及右檢測部822(檢測部之一例),其設置於懸架裝置。右感測器碟盤821形成為以右車輪軸324為中心之環狀。右感測器碟盤821係形成為直徑較右刹車碟盤721小。右感測器碟盤821配置於較右刹車碟盤721之外周緣靠內方。右感測器碟盤821固定於右前輪32。右檢測部822係例如光學或磁性地對右感測器碟盤821之旋轉進行檢測。於右檢測部822,連接有感測線823。右檢測部822之檢測值係藉由感測線823而發送。基於經由感測線823而發送之右檢測部822之檢測值,計測右前輪32之車輪速。
於右車軸支持部343,固定有右感測器支承件824。於右感測器支承件824,支持有右車輪速感測器82之右檢測部822。右感測器支承件824具有如下程度之剛性:即便於車輛1之行駛時右緩衝器34振動,亦可充分地維持右車輪速感測器82之右檢測部822之檢測精度。
右車輪速感測器82之右檢測部822配置於較右車輪軸324靠前方 處。右碟盤刹車72之右刹車卡鉗722配置於較右車輪軸324靠前方處。對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右車輪軸324配置於右檢測部822與右刹車卡鉗722之間。右檢測部822係以至少一部分與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之軸線方向之延長線重疊之方式配置。
<外殼構件>
圖8係安裝有外殼構件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視圖。如圖8所示,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分別設置有左外殼構件91及右外殼構件92。左外殼構件91設置於較左前輪31靠車體框架21之右方。右外殼構件92設置於較右前輪32靠車體框架21之左方。
圖9係自圖1之車輛1之右前輪32觀察之左前輪31的側視圖。圖10係自車輛1之右前輪32觀察之左前輪31之立體圖。圖11係自後方觀察車輛1之左碟盤刹車71之圖。再者,圖9至圖11係僅圖示左前輪31,右前輪32係標示符號而省略圖示。又,於本例中,右前輪32及配置於其周圍之各構件之形狀或其等之配置關係與左前輪31及配置於其周圍的各構件左右對稱,為了方便,參照圖9至圖11而對右前輪32及配置於其周圍之各部進行說明。
如圖9至圖11所示,左外殼構件91設置於較左刹車碟盤711靠車體框架21之右方。左外殼構件91由合成樹脂形成。左外殼構件91具有側面板部911及周面板部912。周面板部912設置於側面板部911之大致下半部。周面板部912自側面板部911之緣部向下方突出。側面板部911固定於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之外殼安裝部331a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之外殼安裝部332a(參照圖7)。側面板部911以覆蓋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之方式形成。左外殼構件91以延伸至較左刹車碟盤711之下端部更下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左外殼構件91以延伸至較左刹車碟盤711之前端部更前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左外殼構件91之周面板部912以覆蓋左刹車碟盤711與左刹車卡鉗712之間Ga之下方之方式形成(參照 圖11)。左外殼構件91之側面板部911以如下方式形成:於自車寬方向之中央部觀察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時,覆蓋左車輪速感測器81之左感測器碟盤811及左檢測部812。
右外殼構件92係設置於較右刹車碟盤721靠車體框架21之左方。 右外殼構件92由合成樹脂形成。右外殼構件92具有側面板部921及周面板部922。周面板部922設置於側面板部921之大致下半部。周面板部922自側面板部921之緣部向下方突出。側面板部921係固定於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之外殼安裝部341a及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之外殼安裝部342a(參照圖7)。側面板部921以覆蓋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之方式形成。右外殼構件92以延伸至較右刹車碟盤721之下端部更下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右外殼構件92以延伸至較右刹車碟盤721之前端部更前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右外殼構件92之周面板部922以覆蓋右刹車碟盤721與右刹車卡鉗722之間Ga之下方之方式形成(參照圖11)。右外殼構件92之側面板部921係以如下方式形成:於自車寬方向之中央部觀察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時,覆蓋右車輪速感測器82之右感測器碟盤821及右檢測部822。
如上所述,懸架裝置具有右外殼構件92及左外殼構件91。
如圖8所示,右外殼構件92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且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更接近右刹車碟盤721之位置。
左外殼構件91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且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更接近左刹車碟盤711之位置。
(效果)
本發明者係對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的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不均勻磨損之原因進行研究。反覆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不均勻磨損之原因為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的車輛1特有現象。
如上所述,一般而言,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於右迴旋時,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此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係為了確保車體框架21之傾斜角度較大,並列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2個車輪之間隔形成為較通常之四輪汽車非常窄。
由於2個車輪之間隔非常窄,故因左前輪31之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朝向設置於右前輪32的右刹車碟盤721或右刹車卡鉗722飛散。由於2個車輪之間隔非常窄,故因右前輪32之右輪胎32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朝向設置於左前輪31的左刹車碟盤711或左刹車卡鉗712飛散。進而,由於2個車輪之間隔非常窄,故因左前輪31之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及因右前輪32之右輪胎32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滯留於2個車輪之間的空間。
若包含泥或砂之水附著至刹車碟盤之表面,則泥或砂進入至刹車碟盤與刹車片之間。於是,因泥或砂而促進刹車片或刹車碟盤之磨損。若於在刹車碟盤711、721之表面附著有泥或砂之狀態下,制動裝置71、72作動而刹車片與刹車碟盤711、721接觸,則附著於刹車片之泥或砂與刹車碟盤711、721接觸,從而促進磨損。又,即便為制動裝置71、72不作動之狀態,亦存在附著於刹車碟盤711、721之表面之泥或砂未意圖地與刹車片接觸之情形,藉此亦促進磨損。
根據該等現象,面向非常窄地形成有間隔之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之右制動裝置72的左部暴露於因左輪胎31a、或左輪胎31a及右輪胎 32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又,面向非常窄地形成有間隔之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之左制動裝置71的右部暴露於因右輪胎32a、或右輪胎32a及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
另一方面,右制動裝置72之右部及左制動裝置71之左部不面向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因此,各制動裝置71、72之右部與左部所處之環境不同。
其結果,可知存在發生如下現象之情形: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右表面與左表面之間、右刹車卡鉗722之右右刹車片與右左刹車片之間、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與左表面之間、及左刹車卡鉗712之左右刹車片與左左刹車片之間,磨損量不同。
進而,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中,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右制動裝置72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隔變小。又,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左制動裝置71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隔變小。因此,可知亦需要考慮此種位置關係之變化而解決上述課題。
因此,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係於支持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懸架裝置,設置右外殼構件92及左外殼構件91,該右外殼構件92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且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更接近右刹車碟盤721之位置,該左外殼構件91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且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更接近左刹車碟盤711之位置。
藉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中,可使各制動裝置之右部與左部所處之環境之差異變小。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中,可抑制 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之偏差。
具體而言,因左前輪31之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係朝向右刹車碟盤721的左表面或右左刹車片飛散。特別是,於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時,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與右制動裝置72之間隔變得窄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因而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或右左刹車片。另一方面,右刹車碟盤721之右表面及右右刹車片係不易濺附因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且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更接近右刹車碟盤721之位置,設置有右外殼構件92。因此,因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及右左刹車片之情形得到抑制。藉此,相對於附著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右表面及右右刹車片之泥或砂之原本較小之程度,藉由右外殼構件92,而能夠將附著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及右左刹車片之泥或砂之程度減少至不易發生不均勻磨損之程度。
又,因右前輪32之右輪胎32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係朝向左刹車碟盤711的右表面或左右刹車片飛散。特別是,於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時,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與左制動裝置71之間隔變得窄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因而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濺附至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或左右刹車片。另一方面,左刹車碟盤711之左表面及左左刹車片係不易濺附因右輪胎32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且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更接近左刹車碟盤711之位置,設置有左外殼構件91。因此,因右輪胎32a而飛濺之 包含泥或砂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及左右刹車片之情形得到抑制。藉此,相對於附著至左刹車碟盤711的左表面及左左刹車片之泥或砂之原本較小之程度,藉由左外殼構件91,而能夠將附著至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及左右刹車片之泥或砂之程度減少至不易發生不均勻磨損之程度。
進而,因左輪胎31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及因右輪胎32a而飛濺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滯留於2個車輪之間之空間,從而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與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易於暴露於該包含泥或砂之水。另一方面,右刹車碟盤721之右表面與左刹車碟盤711之左表面未暴露於該包含泥或砂之水。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包括右外殼構件92及左外殼構件91,該右外殼構件92係設置於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且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更接近右刹車碟盤721之位置,該左外殼構件91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且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更接近左刹車碟盤711之位置。
因此,滯留於2個空間之間之包含泥或砂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右左刹車片、及左右刹車片之情形得到抑制。藉此,相對於附著至右刹車碟盤721的右表面、左刹車碟盤711之左表面、右右刹車片、及左左刹車片之泥或砂之原本較小之程度,藉由右外殼構件92及左外殼構件91,而能夠將附著至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右左刹車片、及左右刹車片之泥或砂之程度減少至不易發生不均勻磨損的程度。
根據該等原因,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中,可抑制刹車碟盤或刹車片之磨損量之偏差。
本發明者係設想如下情形:於該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2個車輪之車輛1中,設置用以抑制如上所述之刹車片及刹車碟盤之不均勻磨損之外殼構件。然而,本發明者等人最初未能考慮到將該外殼構件搭載至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2個車輪之車輛1。
其原因在於,如上所述般於車輛1之前部,集中配置有2個車輪、支持該2個車輪之懸架裝置、使該等傾斜之連桿機構5等複數個較大之構件。又,該等構件係若連桿機構5動作,則大幅移動,因而該等構件之周圍,確保空間以防止彼此之干涉。因此,乍看之下,即便看似於車輛1之前部存在空間,該空間亦原本為難以配置構件之空間。根據此種原因,車輛1之前部係不欲配置追加之構件之區域。因此,無原因地不考慮於該空間搭載追加之構件。又,若為了確保車體框架21之傾斜量而欲使並列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2個車輪的間隔變窄,則該車輛1之前部之空間越來越狹窄。
然而,本發明者等人未注意到如下情形:如上所述,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2個車輪之車輛1駛入水窪時,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2個車輪之車輛1中特有之現象、即於上述一對刹車碟盤之內側與外側水之濺附方式不同。本發明者等人注意到因該現象而發生刹車片或刹車碟盤之不均勻磨損之課題,因而聯想到抑制該不均勻磨損之外殼構件。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右外殼構件92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下,設置於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與位於較該接地點G1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右刹車碟盤721的左表面之間。
左外殼構件91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下,設置於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與位於較該接地點G2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左刹車碟盤711的右表面之間。
左輪胎31a使大量的水向較接地點G1靠後方處飛濺。藉由設置於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與位於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靠後方之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之間的右外殼構件92之至少一部分,可抑制向較接地點G1靠後方處之由左輪胎31a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之左表面。
右輪胎32a使大量的水向較接地點G2靠後方處飛濺。藉由設置於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與位於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靠後方之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之間的左外殼構件91之至少一部分,可抑制向較接地點G2靠後方處之由右輪胎32a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711之右表面。
藉此,可抑制刹車碟盤711、721之磨損量之偏差。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右外殼構件92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右輪32b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
左外殼構件91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體框架21直立之狀態及向車輛1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左輪31b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
於右刹車碟盤721位於較右輪32b靠右方之情形時,可藉由右輪32b,而抑制因左輪胎31a而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或右左刹車片,但於右刹車碟盤721位於較右輪32b靠左方之情形時,無法期待該效果。然而,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右刹車碟盤721位於較右輪32b靠左方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設置於右輪32b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之右外殼構件92之至少一部分,抑制因左輪胎31a而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
於左刹車碟盤711位於較左輪31b靠左方之情形時,可藉由左輪 31b,抑制因右輪胎32a而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711或左右刹車片,但於左刹車碟盤711位於較左輪31b靠右方之情形時,無法期待該效果。然而,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左刹車碟盤711位於較左輪31b靠右方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設置於左輪31b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之左外殼構件91之至少一部分,抑制因右輪胎32a而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711。
藉此,可抑制刹車碟盤711、721之磨損量之偏差。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右外殼構件92係設置於與右前輪32一併旋轉之右被檢測部821之一部分或右檢測部822與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之間、且較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更接近與右前輪32一併旋轉之右被檢測部821之一部分或右檢測部822的位置。進而,左外殼構件91係設置於與左前輪31一併旋轉之左被檢測部811之一部分或左檢測部812與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之間、且較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更接近與左前輪31一併旋轉之左被檢測部811之一部分或左檢測部812的位置。
右外殼構件92及左外殼構件91係可防止刹車碟盤711、721或刹車片之不均勻磨損,並且可抑制水濺附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1、82。
再者,本實施形態係對包括左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1及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2之兩者之車輛1進行了說明,但亦可設為包含左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1及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2中之任一者之車輛。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懸架裝置具有:右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右前輪32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及左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左前輪31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
於右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右前輪32、右刹車卡鉗722、及右外殼構件92。
於左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左前輪31、左刹車卡鉗712、及左外殼構件91。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右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右前輪32、右刹車卡鉗722、及右外殼構件92。因此,即便藉由右套筒伸縮部件而右前輪32直線狀地位移,右外殼構件92亦與設置於右前輪32之右刹車碟盤721、或右刹車卡鉗722相同地位移,因此追隨性較佳。因此,可藉由較小之右外殼構件92而有效地抑制水附著至右刹車碟盤721或右左刹車片。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於左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左前輪31、左刹車卡鉗712、及左外殼構件91。因此,即便藉由左套筒伸縮部件而左前輪31直線狀地位移,左外殼構件92亦與設置於左前輪31之左刹車碟盤711、或左刹車卡鉗712相同地位移,因此追隨性較佳。因此,可藉由較小之左外殼構件91而有效地抑制水附著至左刹車碟盤711或左右刹車片。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懸架裝置具有: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及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其等支持右前輪32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並列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及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其等支持左前輪31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並列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
藉由右前套筒伸縮部件342及右後套筒伸縮部件341,易於使自左輪胎31a之接地點G1觀察之右刹車碟盤721之露出之面積變小。藉此,易於抑制由左輪胎31a飛濺之水濺附至右刹車碟盤721。
藉由左前套筒伸縮部件332及左後套筒伸縮部件331,易於使自右輪胎32a之接地點G2觀察之左刹車碟盤711之露出之面積變小。藉此,易於抑制由右輪胎32a飛濺之水濺附至左刹車碟盤711。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右前輪32為右前輪,左前輪31為左前輪。
前輪3較佳為具備大於後輪4之刹車容量。因此,於前輪3搭載較大之刹車碟盤之情形較多。具有較大之面積之刹車碟盤711、721易於暴露於水中,因此不均勻磨損之程度易於變大。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可藉由右外殼構件92及左外殼構件91抑制較大之刹車碟盤711、721之不均勻磨損。
進而,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懸架裝置具有:右緩衝器34,其於下部支持右前輪32,對右前輪32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左緩衝器33,其於下部支持左前輪31,對左前輪31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及連桿機構5。
連桿機構5包含:右側部54,其支持右緩衝器34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Y2旋轉;左側部53,其支持左緩衝器33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右轉向軸線Y2平行之左轉向軸線Y1旋轉;上橫向部51,其於右端部支持右側部54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E旋轉,於左端部支持左側部53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右軸線E平行之上左軸線D旋轉,且於車體框架21支持中間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右軸線E及上左軸線D平行之上中間 軸線C而旋轉;及下橫向部52,其於右端部支持右側部54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右軸線E平行之下右軸線H旋轉,於左端部支持左側部53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左軸線D平行之下左軸線G旋轉,且於車體框架21支持中間部而使其可繞與上中間軸線C平行之下中間軸線F而旋轉。
若搭載所謂之平行四邊形式連桿機構5,則使連桿機構5位於較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靠上方,而將2個車輪之左右方向之間隔小型化,從而可將車寬更小型化。然而,若2個車輪之間隔變窄,則如上所述,易於因2個車輪而包含泥或砂之水附著於右制動裝置72及左制動裝置71,從而變得易於發生刹車碟盤711、721或刹車片之不均勻磨損。因此,若設置本實施形態之外殼構件91、92,則可一方面將車寬小型化,一方面抑制不均勻磨損。
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使本發明之理解變得容易者,並非係限定本發明者。可明確本發明可不脫離其主旨而變更、改良,並且於本發明中包含其等效物。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用語及表現係為了說明而使用者,並非係為了限定地解釋而使用者。必須認識到亦不排除本說明書中所示且所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一均等物,且亦容許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如下車輛1進行了說明,即,前輪3包括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且上述車輛1包括保護對左前輪31進行制動之左碟盤刹車71之左外殼構件91、及保護對右前輪32進行制動之右碟盤刹車72之右外殼構件92,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如下之車輛:後輪4包括左後輪及右後輪,且上述車輛1包括保護對左後輪進行制動之左碟盤刹車之左外殼構件、及保護對右後輪進行制動之右碟盤刹車之右外殼構件。
或者,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如下之例進行了說明,即,左刹車碟盤711設置於較左前輪31靠右方,右刹車碟盤721設置於較右前輪32靠左方,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左刹車碟盤711設置於較左前輪31靠左方,右刹車碟盤721設置於較右前輪32靠右方。又,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左刹車碟盤設置於較左後輪靠左方,右刹車碟盤設置於較右後輪靠右方。
上述實施形態中,對採用平行四節式連桿機構5且未於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之間配置其他構件之例進行了說明。該例中,並無遮擋自各個車輪3向另一制動裝置71、72飛散之水之構件,而包含泥或砂之水易於濺附制動裝置71、72,因此本實施形態特別有效。當然,於採用雙橫臂(double wishbone)式連桿機構5之情形時等在右前輪32與左前輪31之間配置構件之情形時,亦可藉由本實施形態之外殼構件91、92而抑制包含泥或砂之水之自各個車輪3向另一制動裝置71、72之飛散等。
上述實施形態中,於左前輪31之右方,設置左碟盤刹車71及左車輪速感測器81,且由左外殼構件91覆蓋該等,同樣地,於右前輪32之左方,設置右碟盤刹車72及右車輪速感測器82,且由右外殼構件92覆蓋該等。然而,左碟盤刹車71、左車輪速感測器81、左外殼構件91、右碟盤刹車72、右車輪速感測器82、及右外殼構件92之配置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亦可於左前輪31之左方,設置左碟盤刹車71及左車輪速感測器81,且由左外殼構件91覆蓋該等,同樣地,於右前輪32之右方,設置右碟盤刹車72及右車輪速感測器82,且由右外殼構件92覆蓋該等。
又,本實施形態係對如下車輛1進行了說明,即,左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1檢測左前輪31之旋轉速度,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2檢測右前輪32之旋轉速度,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設為如下車 輛:左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檢測左後輪之旋轉速度,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檢測右後輪之旋轉速度。
再者,本實施形態係對包括左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1及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2之兩者之車輛1進行了說明,但亦可設為包含左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1及右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82中之任一者之車輛。
[銳角]
再者,所謂本發明及上述實施形態之銳角,係設為包含0°且小於90°之角度。原本,銳角並不包含0°,但於本發明及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銳角包含0°。又,於上述實施例中,與橫向構件之上軸線及下軸線垂直地橫向之假想平面係向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平面。然而,並不限定於此,與橫向構件之上軸線及下軸線垂直地橫向之假想平面亦可為向前方且上方延伸之平面。
[平行、延伸、沿著]
於本說明書中,「平行」係於±40°之範圍內傾斜,作為構件而亦包含不橫向之2條直線。於本發明中,相對於「方向」及「構件」等而「沿著」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於本發明中,相對於「方向」而「延伸」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
[車輪、動力單元、車體外殼]
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係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左右並列之2個車輪之車輛1。可設為前輪為2個且後輪之數量為1以上之車輛,亦可設為後輪為2個且前輪之數量為1個以上之車輛。又,亦可包括覆蓋車體框架之車體外殼。亦可不包括覆蓋車體框架之車體外殼。動力單元包含動力源。動力源並不限定於引擎,而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係與車體框架21的左右方向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此 種構成較佳,但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亦可不與車體框架21的左右方向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
[頭管與側部之位置關係]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在側視車體框架21時,右側部54、左側部53、及頭管211係設置於重疊之位置。然而,於側視車體框架21時,頭管211亦可相對於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而設置於前後方向之不同之位置。又,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傾斜角度亦可與頭管211的傾斜角度不同。
[頭管]
再者,支持連桿機構之頭管可由單個零件構成,亦可由複數個零件構成。於由複數個零件構成之情形時,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桿、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本實施形態中,對頭管211作為支持轉向軸60而使其可旋轉之車體框架21之一部位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可採用支持轉向軸60而使其可繞中間轉向軸線Y3旋轉之構件來取代頭管。例如,可採用包含支持轉向軸60而使其可繞中間轉向軸線Y3旋轉之軸承之構件。
[車體框架之構成:一體、分開、一體之情形時之前緣之上端、上下框架部之構成]
於本實施例中,車體框架具有支持頭管等連桿之連桿支持部、連結構件(上前後框架部)、下框架(上下框架部)、及底框架(下前後框架部),且其等藉由焊接而連接。然而,本發明之車體框架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車體框架只要具有連桿支持部、上前後框架部、上下框架部、及下前後框架部即可。例如,車體框架係亦可藉由鑄造等而一體地形成整個部分或一部分。又,車體框架可由1個構件構成上前後框架部及上下框架部,亦可由單獨之構件構成上前後框架部及上 下框架部。
[銳角之大小:轉向軸與緩衝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緩衝器33及右緩衝器34分別包括一對伸縮機構。然而,根據車輛1之規格,左緩衝器33及右緩衝器34分別包括之伸縮機構之數量亦可為1個。
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軸之旋轉軸線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係與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的伸縮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一致。然而,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轉向軸之中間轉向軸線Y3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既可小於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的伸縮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亦可大於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軸之中間轉向軸線Y3與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一致。然而,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側視車輛1直立之狀態時,轉向軸之旋轉軸線與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亦可於前後方向上隔開。又,例如亦可橫向。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右緩衝器之右轉向軸線Y2一致,且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左緩衝器之左轉向軸線Y1一致。然而,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右緩衝器之右轉向軸線Y2亦可不一致,且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左緩衝器之左轉向軸線Y1亦可不一致。
於本實施形態中,右前輪及左前輪係其上端可移動地支持於較車體框架之下框架之上端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的上方為止之方式支持。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本發明中,右前輪及左前輪係其上端亦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移動至與車體框架之下框架之上端相同的高度、或較其靠下方為止。
[橫向部、側部]
再者,上橫向部亦可包含:上前橫向部,其由單個零件構成;上後橫向部,其由單個零件構成;及連結構件,其設置於該等上前橫向部與上後橫向部之間,且由複數個零件構成。於由複數個零件構成之情形時,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桿、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下橫向部亦可包含:下前橫向部,其由單個零件構成;下後橫向部,其由單個零件構成;及連結構件,其設置於該等下前橫向部與下後橫向部之間,且由複數個零件構成。於由複數個零件構成之情形時,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桿、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右側部及左側部可由單個零件構成,亦可由複數個零件構成。於由複數個零件構成之情形時,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桿、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又,亦可包含配置於較上橫向部或下橫向部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之部位、及靠後方之部位。亦可在配置於右側部及左側部之前方之部位與配置於後方之部位之間,配置上橫向部或下橫向部。
再者,於本發明中,連桿機構係除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外,亦可更包括橫向部。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係僅以相對之上下關係而命名。上橫向部並非表示連桿機構之最上位之橫向部。上橫向部係指處於比其下方之其他橫向部靠上方之橫向部。下橫向部並非表示連桿機構中之最下位之橫向部。下橫向部係指處於比其上方之其他橫向部靠下方之橫向部。又,橫向部亦可由右橫向部及左橫向部之2個零件構成。如上所述,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亦可於具有連桿功能之範圍內,由複數個橫向部構成。進而,亦可於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間,設置其他橫向部。連桿機構只要包含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即可。
本發明係可藉由多個不同之形態而實現者。本發明應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於瞭解該等實施形態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記載且/或圖示於此之較佳之實施形態者之前提下,將較多之圖示實施形態記載於此。
將幾個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記載於此。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記載於此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含基於本發明而可由業者認知之包含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在該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用語而廣泛地解釋,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者本案之訴求(prosecution)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本發明中,「較佳」或「即可」之用語係非排他性者,且係指「雖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或「雖即可,但並不限定於此」者。
作為構成本申請案之記載之一部分者,引用2013年7月1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2013-138477之內容。即,以下列挙之構成亦又構成本申請案之記載之一部分。
(1)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轉向構件,其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而旋轉地受到支持;第1前輪,其配置於較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靠左側,且能夠以第1車輪軸為中心而旋轉;第2前輪,其配置於較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央靠右側,且能夠以第2車輪軸為中心而旋轉;第1支持構件,其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而支持上述第1前輪;第2支持構件,其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而支持上述第2前輪;第1刹車碟盤,其設置於上述第1前輪; 第1卡鉗,其設置於上述第1支持構件,並且用以對上述第1刹車碟盤之旋轉進行制動;第2刹車碟盤,其設置於上述第2前輪;第2卡鉗,其設置於上述第2支持構件,並且用以對上述第2刹車碟盤之旋轉進行制動;第1外殼構件,其以覆蓋上述第1刹車碟盤之上述第2前輪側之面之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及第2外殼構件,其以覆蓋上述第2刹車碟盤之上述第1前輪側之面之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2)如(1)之跨坐型車輛,其包括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含能夠以配置於較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靠上方之旋轉軸為中心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旋轉之旋轉構件,且用以藉由與上述旋轉構件之旋迴旋作連動而進行傾斜動作,使上述第1前輪及上述第2前輪分別傾斜。
(3)如(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外殼構件係以延伸至較上述第1刹車碟盤之下端部靠下方為止之方式形成,上述第2外殼構件係以延伸至較上述第2刹車碟盤之下端部靠下方為止之方式形成。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外殼構件係以延伸至較上述第1刹車碟盤之前端部靠前方為止之方式形成,上述第2外殼構件係以延伸至較上述第2刹車碟盤之前端部靠前方為止之方式形成。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外殼構件係以覆蓋上述第1刹車碟盤與上述第1卡鉗之間之下方側之方式形成,上述第2外殼構件係以覆蓋上述第2刹車碟盤與上述第2卡鉗之間之下方側之方式形成。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用以計測上述第1前 輪之車輪速度之第1車輪速感測器之第1檢測部設置於上述第1支持構件,於自車寬方向之中央側觀察上述第1刹車碟盤之上述第2前輪側之面時,上述第1外殼構件以覆蓋上述第1檢測部之至少一部分之方式形成,用以計測上述第2前輪之車輪速度之第2車輪速感測器之第2檢測部設置於上述第2支持構件,於自車寬方向之中央側觀察上述第2刹車碟盤之上述第1前輪側之面時,上述第2外殼構件以覆蓋上述第2檢測部之至少一部分之方式形成。
1‧‧‧車輛
7‧‧‧轉向機構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33‧‧‧左緩衝器
34‧‧‧右緩衝器
91‧‧‧左外殼構件
92‧‧‧右外殼構件
314‧‧‧左車輪軸
317‧‧‧第1托架
324‧‧‧右車輪軸
327‧‧‧第2托架
711‧‧‧左刹車碟盤
721‧‧‧右刹車碟盤
G1‧‧‧接地點
G2‧‧‧接地點

Claims (8)

  1. 一種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其於右迴旋時,可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於左迴旋時,可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右車輪及左車輪,其等並列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懸架裝置,其將上述右車輪及上述左車輪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右制動裝置,其包含設置於上述右車輪之右刹車碟盤、及對上述右刹車碟盤之旋轉進行制動之右刹車卡鉗;及左制動裝置,其包含設置於上述左車輪之左刹車碟盤、及對上述左刹車碟盤之旋轉進行制動之左刹車卡鉗;且上述右車輪包含右輪胎及右輪,上述右輪支持上述右輪胎且與上述右刹車碟盤一併旋轉;上述左車輪包含左輪胎及左輪,上述左輪支持上述左輪胎且與上述左刹車碟盤一併旋轉;上述右刹車卡鉗包含:右右刹車片,其位於上述右刹車碟盤之右方;及右左刹車片,其位於上述右刹車碟盤之左方;上述左刹車卡鉗包含:左右刹車片,其位於上述左刹車碟盤之右方;及左左刹車片,其位於上述左刹車碟盤之左方;上述懸架裝置包含:右外殼構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上述右刹車碟盤之左表面與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上述右刹車碟盤之位置;及 左外殼構件,其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上述左刹車碟盤之右表面與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上述左刹車碟盤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右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與位於較該接地點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上述右刹車碟盤的左表面之間,上述左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與位於較該接地點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上述左刹車碟盤的右表面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右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右輪與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上述左外殼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上述左輪與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包含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該車輪旋轉速度檢測裝置包含與上述右車輪及上述左車輪中之至少一車輪一併旋轉之被檢測部、及設置於上述懸架裝置之檢測部,且可計測上述右車輪及上述左車輪中之至少一上述車輪之旋轉速度,上述右外殼構件及/或上述左外殼構件中之至少一部分係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與上述右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與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左輪胎之接地點更 接近與上述右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的位置,及/或於上述車體框架直立之狀態及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之狀態下,設置於與上述左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與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之間、且較上述右輪胎之接地點更接近與上述左車輪一併旋轉之上述被檢測部之一部分或上述檢測部的位置。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懸架裝置包含:右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上述右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左套筒伸縮部件,其支持上述左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於上述右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上述右車輪、上述右刹車卡鉗、及上述右外殼構件,於上述左套筒伸縮部件之下部,支持有上述左車輪、上述左刹車卡鉗、及上述左外殼構件。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懸架裝置包含:右前套筒伸縮部件及右後套筒伸縮部件,其等支持上述右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並列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前套筒伸縮部件及左後套筒伸縮部件,其等支持上述左車輪而使其可直線狀地位移,且並列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車輪為右前輪,上述左車輪為左前輪。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懸架裝置包含: 右緩衝裝置,其於下部支持上述右車輪,對上述右車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左緩衝裝置,其於下部支持上述左車輪,對上述左車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移進行緩衝;及連桿機構;且上述連桿機構包含:右側部,其支持上述右緩衝裝置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左側部,其支持上述左緩衝裝置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右轉向軸線平行之左轉向軸線旋轉;上橫向部,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部之上部而使其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旋轉,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部之上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上左軸線旋轉,其中間部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而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及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上中間軸線旋轉;及下橫向部,其於右端部支持上述右側部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下右軸線旋轉,於左端部支持上述左側部之下部而使其可繞與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下左軸線旋轉,其中間部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而可繞與上述上中間軸線平行之下中間軸線旋轉。
TW103122781A 2013-07-01 2014-07-01 車輛 TWI554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477 2013-07-01
PCT/JP2014/067476 WO2015002163A1 (ja) 2013-07-01 2014-06-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020A true TW201512020A (zh) 2015-04-01
TWI554428B TWI554428B (zh) 2016-10-21

Family

ID=5214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781A TWI554428B (zh) 2013-07-01 2014-07-01 車輛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889902B2 (zh)
EP (1) EP3000710B1 (zh)
JP (1) JPWO2015002163A1 (zh)
CN (1) CN105339255B (zh)
AP (1) AP2015008942A0 (zh)
BR (1) BR112015032756A2 (zh)
ES (1) ES2745755T3 (zh)
MX (1) MX2015017597A (zh)
TW (1) TWI554428B (zh)
WO (1) WO20150021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118B (zh) * 2018-10-23 2023-07-01 義大利商比雅久&C 公司 一具有兩前操縱輪與包含兩懸吊器的一四連桿機構之機動車輛
US11904964B2 (en) 2017-11-15 2024-02-20 Sway Motorsports Llc Control system for a tiltable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7008B1 (ja) * 2013-07-01 2015-04-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CN107428388B (zh) * 2015-03-20 2019-11-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传感器单元安装结构
JP6122921B2 (ja) * 2015-08-31 2017-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7065532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33A (ja)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ES2679645B2 (es) * 2017-02-23 2019-01-30 Univ Cadiz Dispositivo protector del sensor del sistema antibloqueo de freno trasero de motocicleta
JP2018144699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CN110525568A (zh) * 2019-07-10 2019-12-03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三轮车的后悬挂结构
CN11075862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5122B2 (ja) 1987-07-02 1997-07-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カバー装置
US5501511A (en) 1992-11-28 1996-03-26 Peraves Ltd. Two wheeled vehicle with a pressure actuated coupler between each actuator and wheel brake
CN2560556Y (zh) 2002-08-27 2003-07-16 杨晓林 摩托车液压刹车盘保护罩
ITMI20040171A1 (it)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JP4520333B2 (ja) * 2005-03-09 2010-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速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4737769B2 (ja) * 2006-08-31 2011-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JP4724646B2 (ja) * 2006-11-13 2011-07-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輪速センサ取付構造
JP5422127B2 (ja) * 2008-01-23 2014-02-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069602B2 (ja) * 2008-04-24 2012-1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カバー構造
JP5285453B2 (ja) * 2009-01-27 2013-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泥よけ機構
CN201721563U (zh) * 2010-06-10 2011-01-26 廖春华 摩托车盘式刹车防护罩
IT1401130B1 (it)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CN201872829U (zh) * 2010-08-16 2011-06-22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轮碟刹***防护装置
JP5969179B2 (ja) * 2011-07-31 2016-08-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速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5595624B1 (ja) 2012-12-18 2014-09-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04964B2 (en) 2017-11-15 2024-02-20 Sway Motorsports Llc Control system for a tiltable vehicle
TWI807118B (zh) * 2018-10-23 2023-07-01 義大利商比雅久&C 公司 一具有兩前操縱輪與包含兩懸吊器的一四連桿機構之機動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02163A1 (ja) 2017-02-23
CN105339255A (zh) 2016-02-17
TWI554428B (zh) 2016-10-21
AP2015008942A0 (en) 2015-12-31
MX2015017597A (es) 2016-04-15
EP3000710B1 (en) 2019-06-19
EP3000710A4 (en) 2016-05-18
BR112015032756A2 (pt) 2017-07-25
WO2015002163A1 (ja) 2015-01-08
EP3000710A1 (en) 2016-03-30
ES2745755T3 (es) 2020-03-03
CN105339255B (zh) 2018-06-12
US9889902B2 (en) 2018-02-13
US20160144923A1 (en) 201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4428B (zh) 車輛
JP5707008B1 (ja) 車両
JP5427621B2 (ja) 車両
US9725130B2 (en) Suspension device
TWI557012B (zh) 車輛
US9216790B2 (en) Vehicle
TWI530425B (zh) 車輛
JP4960261B2 (ja) 自転車の後部アセンブリ
JPWO2014065381A1 (ja) 車両
JP6096435B2 (ja) 二輪車用索体のクランプ構造
JP2017065532A (ja) 車両
JP2017065533A (ja) 車両
US20090051140A1 (en) Fork Protector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Equipped with Fork Protector
WO2015002161A1 (ja) 車両
JPH0322067Y2 (zh)
OA17606A (en) Vehicle
JP2008247355A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クッション構造
JP2008247352A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OA17609A (en) Vehicle.
OA17656A (en)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