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6900A - 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 Google Patents

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6900A
TW201446900A TW103116705A TW103116705A TW201446900A TW 201446900 A TW201446900 A TW 201446900A TW 103116705 A TW103116705 A TW 103116705A TW 103116705 A TW103116705 A TW 103116705A TW 201446900 A TW201446900 A TW 2014469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insulating coating
proof insulating
meth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hiko Ooga
Hiroto Kouka
Kai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4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690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5Permanent coating compositions
    • H05K3/287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4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4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 H01B3/447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from acrylic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6Materials, e.g. epoxy or silicone resi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4Optical details, e.g. printed circuits comprising integral opt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12Absorbing light, e.g. dielectric layer with carbon filler for laser processing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環境負荷少,低照射量下之深部硬化性優異,並且為疏水性及具有高長期絕緣信賴性,且對於廣波長範圍之可見光具有遮光性之光硬化性防濕絕緣塗料。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且於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50nm以下,在波長365nm下之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對塗佈成1mm以上之厚度之該塗料進行紫外線照射而得之硬化膜之厚度為500μm以上。

Description

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本發明係關於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電氣機器年年有小型輕量化及多機能化之傾向,裝載於控制此之各種電氣機器上之實裝電路板,從免於濕氣、塵埃、氣體等之影響而進形保護為目的而施行絕緣處理。此絕緣處理法係廣泛採用由丙烯醯基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等之塗料所成之保護塗覆處理。又,已開發諸多藉由紫外線或電子線之照射而可硬化之樹脂組成物,在實裝電路板之絕緣處理用途上,亦既有各種之光硬化性塗料受到實用化,且提供於使用。作為此般樹脂組成物,已知有由聚酯聚醇化合物或聚烯烴聚醇化合物等所衍生之變性丙烯酸酯樹脂組成物。
另一方面,UV燈係使用LED-UV燈之紫外線 照射裝置之需要亦逐漸提高。使用LED-UV燈之紫外線照射裝置為低消費電力,且臭氧之產生亦少。故具有可減少運轉成本及對自然環境之影響的優點。然而,LED-UV燈與其他UV燈不同,由於其為單一波長,故要求對欲進行硬化之樹脂組成物具有對紫外線之高感度。又,為了更加降低成本,亦要求對已層合之電子零件之末端一次性地以較少曝光量進行硬化。由於係將已層合之末端一次性地進行密封,故若樹脂之膜厚為大且曝光量變少時,則變得容易引起在紫外線難以到達之樹脂/電子零件基材界面上之硬化不良。在此點上亦要求高紫外線感度。但,紫外線感度高之光聚合起始劑多為使電絕緣性惡化者,故有不適宜使用於絕緣處理所用之樹脂組成物中的問題。又近年來因液晶螢幕之普及,為了防止LED背光之漏光,亦強烈要求對保護塗覆賦予對可見光之遮光性,但由於可吸收或散射可見光之材料亦會導致吸收或散射紫外線,故進而有變得容易引起在界面上之硬化不良的問題。
如以上所述之來自市場之技術要求,在日本特開2008-280414號公報中揭示一種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使聚烯烴聚醇化合物、具有羥基之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及於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根(isocyanato)基之化合物進行反應而得之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雙鍵之胺基甲酸酯化合物、於分子內具有5以上10以下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之光聚合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而成。但,日本特開2008-280414號公報之實施例中記 載之組成物雖在較少曝光量下進行硬化,但其膜厚變大時則有容易引起在樹脂/電子零件基材界面上之硬化不良的問題。又,亦無記述關於對可見光之遮光性。
又,日本特開2006-045340號公報中揭示一種組成物,其係含有熱可塑性彈性體之A-B-A型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膠、染料之偶氮化合物鉻酸錯鹽。但,偶氮系染料則有對於環境及人體產生影響之憂慮的缺點。並且,即使相對於熱可塑性彈性體100質量份而添加多達25質量份之量之染料,仍會在650nm、700nm之波長領域中各別顯示10%、25%之穿透率,難以說係具有足夠遮光性,並且大量添加染料而造少減少負責電絕緣性之樹脂之比例則會導致電絕緣性之降低。又,此組成物包含溶劑,且係藉由使溶劑揮發而進行防濕絕緣塗覆者,與藉由紫外線使其硬化之防濕絕緣塗覆相比,亦具有環境負荷較大之缺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8041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045340號公報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先前技術具有之課題所 完成者,以提供環境負荷少,低照射量下之深部硬化性優異,並且為疏水性及具有長期絕緣信賴性,且對於廣波長範圍之可見光具有遮光性之光硬化性防濕絕緣塗料為目的。
又,本發明亦以提供使用LED-UV燈使上述實裝電路板用之光硬化性防濕絕緣塗料硬化所成之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方法為目的。
又,本發明亦以提供由上述實裝電路板用之光硬化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之高信賴性且可抑制漏光之電子零件為目的。
本發明者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經過重覆研究之結果,發現包含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及2種類以上之染料之光硬化性防濕絕緣塗料,其對環境之負荷少,低照射量下之深部硬化性優異,並且為疏水性及具有高長期絕緣信賴性,且對於廣波長範圍之可見光具有遮光性,進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I)係關於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含有(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 穿透率為未滿10%,且於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50nm以下,在波長365nm下之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對塗佈成1mm以上之厚度之該塗料進行紫外線照射而得之硬化膜之厚度為500μm以上。
本發明(II)係關於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染料(3)之至少2種分別係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為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染料。
本發明(III)係關於一種電子零件之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方法,其係包含將如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塗佈於電子零件,且對塗佈部照射LED-UV燈而使其硬化之步驟。
本發明(IV)係關於一種電子零件,其係藉由如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者。
更進一步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以下之[1]~[15]者。
[1]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 (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且於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50nm以下,在波長365nm下之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對塗佈成1mm以上之厚度之該塗料進行紫外線照射而得之硬化膜之厚度為500μm以上。
[2]如[1]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且400~700nm之全部波長範圍內穿透率為未滿10%。
[3]如[1]或[2]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至少2種分別係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為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染料。
[4]如[1]~[3]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中,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450nm以上未滿550nm之範圍,且其他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550nm以上700nm以下之範圍。
[5]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 (3)2種類以上之染料;染料(3)之至少2種分別係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為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染料。
[6]如[5]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中,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450nm以上未滿550nm之範圍,且其他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550nm以上700nm以下之範圍。
[7]如[1]~[6]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至少2種為蒽醌系染料。
[8]如[1]~[7]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光聚合起始劑(2)為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 (式中,R1為可包含雜原子之烴基,R2及R3為烴基)。
[9]如[1]~[8]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含(甲 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為包含選自由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醯基單體所成群之至少一種。
[10]如[1]~[9]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為包含選自由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醯基單體所成群之至少一種,與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11]如[9]或[10]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為包含由聚酯聚醇所衍生之構造,該聚酯聚醇具有由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
[12]如[1]~[11]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更包含(4)矽烷耦合劑。
[13]如[1]~[12]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更包含(5)黏著賦予劑。
[14]一種電子零件之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方法,其係包含將如[1]~[13]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塗佈於電子零件,且對塗佈部照射LED-UV燈而使其硬化之步驟。
[15]一種電子零件,其係藉由如[1]~[13]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本發明之防濕絕緣塗料具有環境負荷少,低照射量下之深部硬化性優異,並且為疏水性及具有高長期絕緣信賴性,且對於廣波長範圍之可見光具有遮光性,藉由塗佈此防濕絕緣塗料使其硬化,即可製造高信賴性且可抑制漏光之電子零件的效果。
又,藉由塗佈本發明之防濕絕緣塗料,對塗佈部照射LED-UV燈而使其硬化,即能以低成本且在環境負荷下製造高信賴性且可抑制漏光之電子零件。
以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尚且,本說明書中之「(甲基)丙烯醯基」係意酯丙烯醯基及/或甲基丙烯醯基。
首先,說明關於本發明(I)。
本發明(I)為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且於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50nm以下,在波長365nm下之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對塗佈成1mm以上之厚度之該塗料進行紫外線照射而得之硬化膜之厚度為500μm以上。
首先,說明關於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
此成分只要係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即無特別限制。但,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係去除在後述之矽烷耦合劑(4)中具有(甲基)丙烯醯基者。即,本發明之防濕絕緣塗料在包含矽烷耦合劑(4)時,於矽烷耦合劑(4)之中包含具有(甲基)丙烯醯基者時,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矽烷耦合劑係視為被包含於矽烷耦合劑(4)中者,而並非係被包含在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中者。
作為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可舉出如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醯基單體等。
一般而言,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係指聚醇,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酯化合物。此時所選用之聚醇並無特別限制。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氫化二聚物二醇(鏈狀者)、1,3-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聚烯烴聚醇、氫化聚烯烴聚醇等之二聚物二醇以外之鏈狀脂肪族聚醇、氫化二聚物二醇(具有脂環構造者)、1,4-環己烷二甲醇、1,3-環己烷二甲醇、三環[5.2.1.02,6]癸烷二甲醇、2-甲基環己烷-1,1-二甲醇等之二 聚物二醇以外之具有脂環構造之聚醇、三聚物三醇、p-茬二醇、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物、雙酚F環氧乙烷加成物、雙酚環氧乙烷加成物等之具有芳香環之聚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基二醇等之聚醚聚醇、聚六亞甲基己二酸酯、聚六亞甲基丁二酸酯、聚己二酯等之聚酯聚醇、α,ω-聚(1,6-碳酸伸己酯)二醇、α,ω-聚(3-甲基-1,5-碳酸伸戊酯)二醇、α,ω-聚[(1,6-伸己基:3-甲基-五亞甲基)碳酸酯]二醇、α,ω-聚[(1,9-伸壬基:2-甲基-1,8-伸辛基)碳酸酯]二醇等之(聚)碳酸酯二醇、具有由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的聚酯聚醇;市售品可舉出如戴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商品名PLACCEL、CD-205、205PL、205HL、210、210PL、210HL、220、220PL、220HL、股份有限公司Kuraray製之商品名Kuraray Polyol C-590、C-1065N、C-1015N、C-2015N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又,主要從與基材之密著性之觀點,以具有芳香環之聚醇、聚醚聚醇、(聚)碳酸酯二醇、聚酯聚醇為佳。更佳為具有由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之聚酯聚醇。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而言,以含有20~70質量%為佳,更佳為24~60質量%,特佳為24~55質量%。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為未滿20質量%時,有防濕絕緣塗料之防濕 性能下降之情況,故難謂為佳。又,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為多於70質量%時,防濕絕緣塗料之黏度變得過高,操作上難謂為佳。
一般而言,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係指對環氧樹脂之末端環氧基加成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而得之化合物。此時所選用之環氧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具體而言,可舉出例如,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酚醛型環氧樹脂、環氧丙基酯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
作為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之市售品,例如可舉出Epoxyester 3000A(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EBECRYL600(Daicel-Cytec股份有限公司製)、EBECRYL6040(Daicel-Cytec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而言,以含有20~70質量%為佳,更佳為24~60質量%,特佳為24~55質量%。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為未滿20質量%時,防濕絕緣塗料之防濕性能有降低之情況,故難謂為佳。又,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為多於70質量%時,防濕絕緣塗料之黏度變得過高,在操作上難謂為佳。
一般而言,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使聚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使聚醇與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反應而得之化 合物。此時所選用之聚醇、聚異氰酸酯、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並無特別限制。聚醇係與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中所使用之聚醇相同。作為聚異氰酸酯,可舉出例如,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亞甲基雙(4-環己基異氰酸酯)、1,3-雙(異氰酸根基甲基)環己烷、1,4-雙(異氰酸根基甲基)環己烷、2,4-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2,6-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1,3-伸茬基二異氰酸酯、1,4-伸茬基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三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及降莰烷二異氰酸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作為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例如,2-羥基乙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丙烯酸酯、3-羥基丙基丙烯酸酯、2-羥基丁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羥基-3-(o-苯基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羥基乙基丙烯醯胺、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o-苯基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作為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舉出如2-異氰酸根基乙基丙烯酸酯、2-異氰酸根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製造方法係在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鹽、二辛基錫二月桂酸鹽般之公知之胺基甲酸酯化觸媒之存在下或非存在下,藉由使聚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使聚醇與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進行反應而可合成,在觸媒之存在下使其反應因可縮短反應時間,故為較佳。但,若使用過多時,有對最後在作為硬化膜之實際使用時之物性值產生不良影響之可能性,故使用量在相對於聚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聚醇與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總量100質量份而言,以0.001~1質量份為佳。
又,前述胺基甲酸酯化觸媒在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包含烷氧基矽基時,則會催化烷氧基矽基之水解反應。於此種情況時,則有必要考量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之經時安定性與對基板之密著性之平衡,此時之使用量在相對於聚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聚醇與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總量100質量份,以0.003~0.2質量份為佳,更佳為0.005~0.15質量份。若未滿0.001質量份則難以發現觸媒之添加效果,若使用多於1質量份時,則有如先前所述之對在最後作為硬化膜之實際使用時之物性值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
關於原料之添加順序並無特別限制,通常在 聚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反應時,將聚異氰酸酯及因應必要之胺基甲酸酯化觸媒投入反應器進行攪拌,其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在50℃~140℃,較佳在60℃~120℃下投入聚醇,其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在50℃~160℃,較佳在60℃~140℃下使此等進行反應。其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在30℃~120℃,較佳在50℃~100℃下,添加聚合禁止劑及因應必要之胺基甲酸酯化觸媒,以滴下之方式投入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滴下中,反應器內之溫度係以維持在30℃~120℃,理想維持在50℃~100℃為佳。滴下結束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維持在30℃~120℃,理想維持在50℃~100℃而使反應完結。在聚醇與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情況,將含異氰酸根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禁止劑及因應必要之胺基甲酸酯化觸媒投入反應器,進行攪拌,其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在50℃~140℃,較佳在60℃~120℃下投入聚醇,其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在50℃~160℃,較佳在60℃~140℃下使此等進行反應。其後使反應器內之溫度維持在30℃~120℃,理想為維持在50℃~100℃而使反應完結。
在聚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反應時,原料之添加莫耳比(即,(聚醇中之羥基之數)/(聚異氰酸酯中之異氰酸根基之數)/(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中之羥基之數))係可因應作為目的之聚胺基甲酸酯之分子量而進行調節。但,有將聚異氰酸 酯中之異氰酸根基之數設為比聚醇中之羥基之數還多之必要。
聚醇中之羥基之總數與聚異氰酸酯中之異氰酸根基數之比若趨近於1.0時則分子量變大,若從1.0開始變小時則分子量變小。
原料之添加莫耳比並無特別限制,但聚異氰酸酯中之異氰酸根基之數與聚醇中之羥基之總數之比係以在4:1~1.5:1之範圍內為佳。
此比若變得大於4:1時,由聚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之存在率變少,有在防濕絕緣塗料之防濕性之面上產生不佳之情況。又,若小於1.4:1時則分子量變得過大,在使用於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時,有黏度變得過高之情況。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而言,以含有20~70質量%為佳,更佳為24~60質量%,特佳為24~55質量%。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為未滿20質量%時,則有防濕絕緣塗料之防濕性能下降之情況,故難謂為佳。又,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為變得多於70質量%時,防濕絕緣塗料之黏度變得過高,在操作上難謂為佳。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中,尤其係以由具有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 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之聚酯聚醇所衍生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為佳。
一般而言,「二聚酸」係指具有2~4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之脂肪酸(以下,稱為不飽和脂肪酸A)、較佳為具有2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之脂肪酸,與具有1~4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之脂肪酸(以下,稱為不飽和脂肪酸B)、較佳為具有1或2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之脂肪酸在雙鍵部進行反應而得之二聚物酸者。作為上述不飽和脂肪酸A,可舉出如十四碳二烯酸、十六碳二烯酸、十八碳二烯酸(亞油酸等)、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亞麻仁油酸等)、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等)等,以亞油酸為最佳。又,作為不飽和脂肪酸B,除上述例示者之外,尚可舉有作為具有1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之脂肪酸之十四烯酸(粗租酸(tsuzuic acid)、抹香酸、肉豆蔻油酸)、十六烯酸(棕櫚油酸等)、十八烯酸(油酸、反油酸、異油酸等)、二十烯酸(鱈油酸等)、二十二烯酸(芥子酸、鯨油酸、反芥子酸等)等,以油酸或亞油酸為最佳。
上述二聚化反應中,不飽和脂肪酸A與不飽和脂肪酸B之使用比率(莫耳比率)係以1:1.2~1.2:1之程度為佳,以1:1為最佳。上述二聚化反應可根據公知之方法,例如日本特開平9-136861號公報中記載之方法施行。即例如,相對於不飽和脂肪酸A及不飽和脂肪酸 B之總量100質量份,對不飽和脂肪酸A及不飽和脂肪酸B添加路易斯酸或布氏酸型之液體或固體狀之觸媒,較佳微蒙脫石系活性白土1~20質量份,較佳添加2~8質量份,藉由加熱至200~270℃,較佳加熱至220~250℃而可施行。反應時之壓力係在通常稍微加壓之狀態,或亦可為常壓。反應時間係根據觸媒量與反應溫度而改變,但通常為5~7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分離觸媒,其後減壓蒸餾而餾除未反應原料或異構化脂肪酸類,其後餾出二聚酸餾分而可取得。上述二聚化反應認為係通過雙鍵之移動(異構化)及狄耳士-阿德爾反應(Diels-Alder Reaction)而進行者,但本發明並非係受此限定者。
取得之二聚酸通常係因雙鍵之結合部位或異構化,而為構造相異之二聚酸之混合物,可分離後使用,亦可直接使用。並且,取得之二聚酸中亦可含有少量之單體酸(例如6質量%以下,尤其4質量%以下)或三聚酸以上之聚合物酸等(例如6質量%以下,尤其4質量%以下)。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氫化二聚酸」係指使上述二聚酸之碳-碳雙鍵氫化而得之飽和二羧酸者。
上述二聚酸係例如在將由亞油酸與亞油酸或油酸所製造之碳數36之二聚酸使用作為原料時,氫化二聚酸之主成分之構造為如以下之式(4)及式(5)所表示之構造。
(式中,R4及R5為烷基,且R4及R5所包含之各碳數、a及b之合計為28(即,R4所含之碳數+R5所含之碳數+a+b=28)。)
(式中,R6及R7為烷基,且R6及R7所含之各碳數、c及d之合計為32(即,R6所含之碳數+R7所含之碳數+c+d=32)。)
作為氫化二聚酸之市售品,例如可舉出PRIPOL(註冊商標)1009等(Croda公司製)、EMPOL(註冊商標)1008及EMPOL(註冊商標)1062(BASF公司製)。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氫化二聚物二醇」係指使上述之二聚酸、上述之氫化二聚酸及其低級醇酯之至少1種在觸媒存在下進行還原,將二聚酸之羧酸或羧酸酯部 分作為醇,於原料中具有碳-碳雙鍵時則使其雙鍵氫化而成之二醇作為主成分者。
例如,使將式(4)及式(5)所表示之構造之化合物作為主成分之氫化二聚酸進行還原而製造氫化二聚物二醇時,氫化二聚物二醇之主成分之構造為如以下之式(6)及式(7)所表示之構造。
(式中,R8及R9為烷基,且R8及R9所包含之各碳數、e及f之合計為30(即,R8所含之碳數+R9所含之碳數+e+f=30)。)
(式中,R10及R11為烷基,且R10及R11所包含之各碳數、g及h之合計為34(即,R10所含之碳數 +R11所含之碳數+g+h=34)。)
作為氫化二聚物二醇之市售品,可舉出例如PRIPOL(註冊商標)2033等(Croda公司製)或Sovermol(註冊商標)908(BASF公司製)。
具有由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之聚酯聚醇係可藉由使與前述將氫化二聚酸作為必須成分之酸成分,與前述將氫化二聚物二醇作為必須成分之聚醇成分,在酯化觸媒之存在下進行縮合反應而製造。
上述酯化反應由於會去除水,故一般係在150~250℃程度之反應溫度下進行反應。反應時之壓力一般係在常壓或減壓條件下進行反應。
又,具有由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之聚酯聚醇係亦可藉由使將氫化二聚酸作為必須成分之酸之低級烷基酯,與前述將氫化二聚物二醇作為必須成分之聚醇成分,在酯交換觸媒之存在下進行酯交換反應而製造。
上述酯交換反應由於會去除醇,故一般係在120~230℃程度之反應溫度下進行反應。反應時之壓力一般係在常壓或減壓條件下進行反應。
本說明書中之(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係從前述之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中排除前述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前述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及前述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化合物。
作為(甲基)丙烯醯基單體,可舉出例如,環氧丙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丙烯酸酯、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具有環狀醚基之含(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環己基丙烯酸酯、異莰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丙烯酸酯(dicyclopentenyl acrylate)、二環戊烯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丙烯酸酯(dicyclopentanyl acrylate)、二環戊基乙基丙烯酸酯、4-tert-丁基環己基丙烯酸酯、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異莰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甲基丙烯酸酯(dicyclopentenyl methacrylate)、二環戊烯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甲基丙烯酸酯(dicyclopentanyl methacrylate)、二環戊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4-tert-丁基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具有環狀脂肪族基之單官能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月桂基丙烯酸酯、異壬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異丁基丙烯酸酯、tert-丁基丙烯酸酯、異辛基丙烯酸酯、異戊基丙烯酸酯、月桂基甲基丙烯酸酯、異壬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異丁基甲基丙烯酸酯、tert-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異辛基甲基丙烯酸酯、異戊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具有鏈狀脂肪族基之單官能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苄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具有芳香環之單官能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癸二醇二丙烯酸酯、壬二醇二丙烯酸酯、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之多官能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而言,以含有30~80質量%為佳,較佳為40~70質量%,更佳為45~70質量%。(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若變得多於80質量%時,則防濕絕緣塗料之防濕性能有降低之情況,故難謂為佳。又,(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若變得未滿30質量%時,防濕絕緣塗料之黏度變得過高,在操作上難謂為佳。
尚且,本說明書中記載之「聚合性成分」係意指因自由基聚合而能聚合之化合物,「全聚合性成分」係意指聚合性成分之總量。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係皆被包括於聚合性成分中。後述之矽烷耦合劑(4)中之p-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p-苯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 矽烷之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矽烷耦合劑亦係意指被包括於聚合性成分中。
又,相對於(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總量,月桂基丙烯酸酯、異壬基丙烯酸酯、月桂基甲基丙烯酸酯、異壬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具有碳數9以上之鏈狀脂肪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醯基單體,與異莰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乙基丙烯酸酯、4-tert-丁基環己基丙烯酸酯、異莰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4-tert-丁基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具有碳數9以上之環狀脂肪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總量係以50質量%以上為佳。
其次,說明關於光聚合起始劑(2)。
光聚合起始劑只要係能因近紅外線、可見光線、紫外線等之光之照射,而產生賦予起始自由基聚合之自由基的化合物,即無特別限制。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具體地可舉出如,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二乙氧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1,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α-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酮、2-羥基-2-甲基-1-(4-異丙基苯基)丙酮、2-羥基-2-甲基-1-(4-十二基苯基)丙酮、及、2-羥基-2-甲基-1-[(2-羥基乙氧基)苯基]丙酮、二苯甲酮、2-甲基二苯甲酮、3-甲基二苯甲酮、4- 甲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4-溴二苯甲酮、2-羧基二苯甲酮、2-乙氧基羰基二苯甲酮、4-苄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化物、二苯甲酮四羧酸或其四甲基酯、4,4'-雙(二烷基胺基)二苯甲酮類(例如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4,4'-雙(二環己基胺基)二苯甲酮、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4,4'-雙(二羥基乙基胺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4'-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4-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4-二甲基胺基苯乙酮、二苯基乙二酮、蒽醌、2-t-丁基蒽醌、2-甲基蒽醌、菲醌、芴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1-丁酮、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嗎啉基)苯基]-1-丁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1-丙酮、2-羥基-2-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醇寡聚物、苯偶姻、苯偶姻醚類(例如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丙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苯偶姻異丁基醚、苯偶姻苯基醚、苄基二甲基縮酮)、吖啶酮、氯吖啶酮、N-甲基吖啶酮、N-丁基吖啶酮、N-丁基-氯吖啶酮、2,4,6-三甲基苄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6-二甲氧基苄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6-二氯苄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苄醯基甲氧基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苄醯基乙氧基苯基膦氧化物、2,3,5,6-四甲基苄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苄醯基二-(2,6-二甲基苯基)膦酸酯、1-[4-(苯硫基)苯基]-1,2-辛二酮-2-(O-苄醯基肟)、1-[9-乙基-6-(2-甲基苄醯 基)-9H-咔唑-3-基]乙酮-1-(O-乙醯基肟)、1-[9-乙基-6-(2-甲基苄醯基)-9H-咔唑-3-基]-3-環戊基丙酮-1-(O-乙醯基肟)、1-[4-(苯硫基)苯基]-3-環戊基丙-1,2-二酮-2-(O-苄醯基肟)等。作為雙醯基膦氧化物類,可舉出如雙-(2,6-二氯苄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苄醯基)-2,5-二甲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苄醯基)-4-丙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苄醯基)-1-萘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苄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苄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苄醯基)-2,5-二甲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4,6-三甲基苄醯基)苯基膦氧化物、(2,5,6-三甲基苄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2-異丙基噻吨酮、4-異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等。
又,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亦可使用茂金屬化合物(metallocene)。作為茂金屬化合物,中心金屬係可使用由Fe、Ti、V、Cr、Mn、Co、Ni、Mo、Ru、Rh、Lu、Ta、W、Os、Ir等代表所過渡元素,可舉出例如,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吡咯-1-基)苯基]鈦。
此等光聚合起始劑可各別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本發明所使用之光聚合起始劑之較佳者為下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
式中,R1、R2、R3之構造並無特別限定,R1為可含有雜原子之烴基,R2及R3為烴基。較佳係R1為包含雜原子之構造,R2及R3為包含烷基、及/或苯基、及/或環烷基之構造。更佳為R1係式(2)或式(3)所表示者,R2為碳數1~10之可包含環烷基之烴基,R3為甲基或苯基。較更佳係R2為碳數1~6之烷基。
作為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舉出例如,Irgacure OXE 01、Irgacure OXE 02(皆為BASF公司製)、TR-PBG-304、TR-PBG-305(皆為常州強力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製等。又,作為苄基二甲基縮酮,可舉出如Irgacure 651(BASF公司製)。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並且,從配合於防濕絕緣塗料時之保存安定性觀之,以苄基二甲基縮酮為最佳。
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光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以含有0.1~10質量份為佳,更佳為0.5~6質量份之範圍。此等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光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未滿0.1質量份時,因難以展現深部硬化性,故不佳。又,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光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變得多於10質量份時,有可能會對硬化物之物性產生不良影響,故不佳。
作為與式(1)所表示之光硬化起始劑或苄基二甲基縮酮組合之光聚合起始劑之較佳者為如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1-丁酮或、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嗎啉基)苯基]-1-丁酮。作為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1-丁酮,可舉出例如Irgacure 369(BASF公司製)等。又,作為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嗎啉基)苯基]-1-丁酮,可舉出例如Irgacure 379EG(BASF公司製)等。
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以外之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光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以含有0.1~10質量份為佳,更佳為0.5~6質量份之範圍。此等之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以外之光聚合起始劑係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類以上組合使用。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光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未滿0.1質量份時,光聚合起始性能變得難以展現,故不佳。又,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以外之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光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多於10質量份時,有可能會對硬化物之物性產生不良影響,故不佳。
其次,說明關於2種類以上之染料(3)。
染料(3)係為了賦予對於廣波長範圍之可見光之遮光性,而混合2種類以上使用。
作為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之成分所使用之染料,可舉出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染料、媒染染料、酸性媒染染料、士林染料(vat dye)、分散染料、反應染料、螢光增白染料、塑料染料等,使用從此等之中選出之2種類以上之染料。
尚且,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染料」係意指「可溶於溶劑,或對樹脂具有相溶性,具有對已溶解‧相溶之物質進行著色之性質的物質」。
又,本說明書中記載之「直接染料」係指為水溶性,在對於纖維為中性或弱鹼性浴中,將中性鹽等作為助劑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酸性染料」係意指為水溶性,對於纖維以硫酸、蟻酸、乙酸等之酸性浴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鹼性染料」係意指為水溶性,在對於預先附著有單寧酸等之酸性物質之纖維為中性或弱鹼性浴中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媒染染料」係意指在對於預先固著有鉻、鋁、鐵、錫等之金屬氫氧化物或氧化物之纖維在媒染染料溶液浴中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酸性媒染染料」係意指為水溶性,對於纖維可在硫酸、蟻酸、乙酸等之酸性浴進行染色,亦可對預先固著有鉻、鋁、鐵、錫等之金屬氫氧化物或氧化物之纖維在媒染染料溶液浴中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士林染料」係意指對水為不溶或 難溶,藉由還原化學構造中之羰基而溶解於鹼性浴,且藉由空氣氧化浸於此中之纖維而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分散染料」係意指對水為不溶或難溶,藉由將使用界面活性劑分散於水中之液浸染於纖維中而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反應染料」係意指具有能與纖維素或羊毛、尼龍等形成共價鍵之化學構造,藉由與此等之纖維進行反應而進行染色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螢光增白染料」係意指吸收紫外線而發出比其還長波長之藍~紫色之光之染料。
本說明書中記載之「塑料染料」係意指為油溶性,與樹脂之相溶性高,並非染色纖維而係以染色樹脂為目的之染料。
此等之中較佳者為塑料染料,例如,可舉出如單偶氮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11000~19999)、雙偶氮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20000~29999)、三芳基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42000~44999)、喹啉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47000~47999)、次甲基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48000~48999)、吖嗪(azine)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50000~50999)、胺基酮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56000~56999)、蒽醌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58000~72699 )、靛類(indigoid)系染料(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72000~72999)、等,含有選自此等染料之中之至少1種以上之染料且同時使用2種類以上時,因可在廣可見光波長範圍內賦予遮光性,故為佳。
更佳為染料(3)之至少2種分別係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染料,又,上述至少2種之染料(3)之中,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450nm以上未滿550nm之範圍,且其他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550nm以上700nm以下之範圍之染料。較佳微該染料之至少2種為蒽醌系染料,以該染料皆為蒽醌系染料為最佳。在此,蒽醌系染料係該當於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 58000~72699。
此般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以下亦單稱為「T365」)為50%以上,且作為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以下亦單稱為「λmax」)存在450nm以上未滿550nm範圍內之蒽醌系染料,可舉出如1,4-二胺基-2,3-二苯氧基-9,10-蒽醌(T365=95%、λmax=516nm)、1-胺基-2-苯氧基-4-羥基-9,10-蒽醌(T365=83%、λmax=516nm)、1-(甲基胺基)蒽醌 (T365=90%、λmax=500nm)等。又,作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且吸收最大波長存在550nm以上7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蒽醌系染料,可舉出如1,4-雙(2,4,6-三甲基苯基胺基)-9,10-蒽醌(T365=67%、λmax=630nm)、1,4-雙(丁基胺基)-9,10-蒽醌(T365=70%、λmax=645nm)、1,4-雙(4-甲基苯胺基)蒽-9,10-二酮(T365=52%、λmax=640nm)、5,8-雙(p-丁基苯胺基)-1,4-二羥基蒽醌(T365=68%、λmax=683nm)等。
尚且,本說明書中記載之「Colour Index Constitution Number」係指存錄於「The 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及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之色素‧著色材(顏料與染料)及關連化合物資料庫Colour Index International中,基於化學構造而賦予之Number」。
染料在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但若防濕絕緣塗料中之濃度過低時則無法取得充分遮光性,濃度過高時則有紫外線之穿透率降低而引起硬化不良之可能性。因此,染料之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以在0.1~10質量份之範圍內為佳。更佳為0.15~5質量份。
說明關於使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硬化 而得之硬化膜之厚度之測量方法。硬化膜之厚度係使用外側側微器進行測量。尚且此時,為了減少每次測量試行,且每個測量者之測量誤差,以使用具有定壓機構之外側側微器為佳。作為定壓機構,可舉出例如刺輪擋(Ratchet stop)式等。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為了增加保存安定性,可添加聚合禁止劑且以添加者為佳。
尚且,此聚合禁止劑並非係受到特別限定者,可舉出例如,氫醌、p-甲氧基酚、p-苯醌、萘醌、菲醌、甲苯醌、2,5-二乙醯氧基-p-苯醌、2,5-二己醯氧基-p-苯醌、2,5-醯氧基-p-苯醌、2,5-二-tert-丁基-3-甲基酚、p-t-丁基兒茶酚、2,5-二-t-丁基氫醌、p-tert-丁基兒茶酚、單-t-丁基氫醌、2,5-二-t-戊基氫醌、二-t-丁基‧對甲酚氫醌單甲基醚、α萘酚、乙脒乙酸酯、乙脒硫酸酯、苯基胼鹽酸鹽、胼鹽酸鹽、氯化三甲基苄基銨、氯化月桂基砒啶、氯化十六基三甲基銨、氯化苯基三甲基銨、三甲基苄基銨草酸鹽、二(三甲基苄基銨)草酸鹽、三甲基苄基銨蘋果酸鹽、三甲基苄基銨酒石酸鹽、三甲基苄基銨甘醇酸鹽、苯基-β-萘基胺、對苄基胺基酚、二-β-萘基對苯二胺、二硝基苯、***、苦味酸、環己酮肟、苯三酚、單寧酸、間苯二酚、三乙基胺鹽酸鹽、二甲基苯胺鹽酸鹽及二丁基胺鹽酸鹽等。
此等可單獨使用,或可將2種以上適宜組合使用。
此等之中,亦較適宜使用氫醌、p-甲氧基酚、p-苯 醌、萘醌、菲醌、甲苯醌、2,5-二乙醯氧基-p-苯醌、2,5-二己醯氧基-p-苯醌、2,5-醯氧基-p-苯醌、p-t-丁基兒茶酚、2,5-二-t-丁基氫醌、p-tert-丁基兒茶酚、單-t-丁基氫醌、2,5-二-t-戊基氫醌、二-t-丁基‧對甲酚氫醌單甲基醚及吩噻嗪。
通常,此聚合禁止劑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以添加0.01~10質量份添加為佳。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以賦予對玻璃、金屬或金屬氧化物之密著性為目的,亦可更包含矽烷耦合劑(4)。
矽烷耦合劑(4)係為於分子內同時具有與有機材料反應結合之官能基、及與無機材料反應結合之官能基的有機矽化合物,且一般而言其構造係如下述式(8)所表示者。
在此,Y為與有機材料反應結合之官能基,可舉出如乙烯基、環氧基、胺基、置換胺基、(甲基)丙烯醯基、巰基等作為其之代表例。X為與無機材料反應之官能基,因水或濕氣受到水解浸而生成矽烷醇。此矽烷醇 係與無機材料反應結合。X之代表例可舉出如烷氧基、乙醯氧基、氯原子等。R12為2價之有機基,R13表示烷基。i為1~3之整數,j表示0~2之整數。但,i+j=3。
作為矽烷耦合劑,可舉出例如,3-異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異氰酸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異氰酸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異氰酸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p-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p-苯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異丙氧基矽烷、乙烯基參(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三乙氧基矽基-N-(1,3-二甲基-亞丁基)丙基胺、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烯丙基 三甲氧基矽烷等。
此等之中較佳者係Y為與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反應性之化合物,其中亦以p-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p-苯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異丙氧基矽烷、乙烯基參(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為佳,較佳者為在光硬化反應時可被容易地導入於硬化物中之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若考量到烷氧基矽基之反應性時,特別係以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為佳。
相對於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矽烷耦合劑(4)係以在0.01 質量份~8質量份之範圍為佳,更佳為0.1質量份~5質量份之範圍。相對於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未滿0.01質量份時,則有無法充分展現對於玻璃、金屬或金屬氧化物之密著性之情況,故不佳。又,相對於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之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多於8質量%時,依據所使用之矽烷耦合劑之種類而有硬化物之表面黏性增加之傾向。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在以賦予與基材之密著性為目的,亦可更包含黏著賦予劑(5)。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所使用之黏著賦予劑係指配合由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具有橡膠彈性之彈性體所代表之高分子化合物而使其具有黏著功能用之物質,一般為分子量數百~數千之寡聚物領域之化合物,在室溫下為玻璃狀態且該物自身為具有不顯現橡膠彈性之性質。
作為黏著賦予劑,一般係能使用石油系樹脂黏著賦予劑、萜烯系樹脂黏著賦予劑、松香系樹脂黏著賦予劑、香豆酮茚樹脂(Coumaroneindene resin)黏著賦予劑、苯乙烯系樹脂黏著賦予劑等。
作為石油系樹脂黏著賦予劑,可舉出如脂肪族系石油樹脂、芳香族系石油樹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合系石油樹脂、脂環族系石油樹脂、二環戊二烯樹脂及此等之氫化物等之變性物。合成石油樹脂可為C5系列,亦可為C9系列。
作為萜烯系樹脂黏著賦予劑,可舉出如β-蒎烯樹脂、α-蒎烯樹脂、萜烯-酚樹脂、芳香族變性萜烯樹脂、氫化萜烯樹脂等。此等萜烯系樹脂諸多為不具有極性基之樹脂。
作為松香系樹脂黏著賦予劑,可舉出如松脂膠、妥爾油松香、木松香等之松香;氫化松香、不均化松香、聚合松香、順丁烯二酸化松香等變性松香;松香甘油酯、氫化松香酯、氫化松香甘油酯等之松香酯等。此等松香系樹脂為具有極性基者。
此等黏著賦予劑係可各自單獨使用,或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此等黏著賦予劑之中亦以含有至少1種以上之石油系樹脂黏著賦予劑、萜烯系樹脂黏著賦予劑為佳,更佳為含有至少1種以上之石油系樹脂黏著賦予劑。
黏著賦予劑之總量在相度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以含有0.1~35質量份為理想。黏著賦予劑之總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未滿0.1質量份時,因難以展現黏著賦予劑之添加效果,故不佳。又,黏著賦予劑之總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為多於35質量份時,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有混濁之可能性或有黏度變得過高之可能性,故難謂為佳。
又,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中,因應必要亦可使用自由基鏈轉移劑。
作為自由基鏈轉移劑,可不受限地使用具有使如被氧 等之不活性之自由基捕捉劑所捕捉之聚合活性種再活性化之作用,且賦予表面硬化性提升之化合物。作為成為鏈轉移劑之化合物,可舉出例如,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p-甲苯胺、N,N-二甲基-m-甲苯胺、N,N-二乙基-p-甲苯胺、N,N-二甲基-3,5-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3,4-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4-乙基苯胺、N,N-二甲基-4-異丙基苯胺、N,N-二甲基-4-t-丁基苯胺、N,N-二甲基-3,5-二-t-丁基苯胺、N,N-雙(2-羥基乙基)-3,5-二甲基苯胺、N,N-二(2-羥基乙基)-p-甲苯胺、N,N-雙(2-羥基乙基)-3,4-二甲基苯胺、N,N-雙(2-羥基乙基)-4-乙基苯胺、N,N-雙(2-羥基乙基)-4-異丙基苯胺、N,N-雙(2-羥基乙基)-4-t-丁基苯胺、N,N-雙(2-羥基乙基)-3,5-二-異丙基苯胺、N,N-雙(2-羥基乙基)-3,5-二-t-丁基苯胺、4-N,N-二甲基胺基安息香酸乙基酯、4-N,N-二甲基胺基安息香酸甲基酯、N,N-二甲基胺基安息香酸n-丁氧基乙基酯、4-N,N-二甲基胺基安息香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4-N,N-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三甲基胺、三乙基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N-n-丁基二乙醇胺、N-月桂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2-(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二甲基丙烯酸酯、N-乙基二乙醇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醇胺單甲基丙烯酸酯、三乙醇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醇胺三甲基丙烯酸酯等,特別適宜之胺類為2-乙基己基-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在使用自由基鏈 轉移劑時,其使用量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若使其成為0.01~10質量份時,則成為高感度且在空氣中之表面硬化性提升。更佳為在0.5~5質量份之範圍內,其表面硬化性受到更加改善。此等自由基鏈轉移劑係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類以上組合使用。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在25℃下之黏度係以2000mPa‧s以下為佳。更佳係在25℃下之黏度為1600mPa‧s以下。25℃下之黏度若變得高於2000mPa‧s時,使用分配器以劃線塗佈法塗佈硬化性組成物時,塗佈後之散開受到抑制,其結果係有硬化後之厚度變得成為所需以上之情況。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在不造成對流動性或光硬化性產生不良影響之範圍內,因應必要亦可添加填充劑、改質劑、消泡劑及著色劑等。
作為充填劑,可舉出如微粉末氧化矽、氧化鎂、氫氧化鋁、碳酸鈣等。
作為改質劑,可舉出例如用以提升平整性之平整劑等。平整劑係可使用例如,聚醚變性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聚酯變性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聚醚變性甲基烷基聚矽氧烷共聚物、芳烷基變性甲基烷基聚矽氧烷共聚物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而言,可添加0.01~10質量份。在未滿0.01質量份時,有無法展現平整劑之添加效果之可能性。又,在多於10質量份時,依據所使用之 平整劑之種類,而有出現表面黏性,使電絕緣特性劣化之可能性。
上述之消泡劑係如文字所述,只要係在塗佈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時,具有消除產生或殘存之氣泡或抑制之作用者,即無特別限制。
作為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所使用之消泡劑,可舉出如聚矽氧系油、含氟化合物、聚羧酸系化合物、聚丁二烯系化合物、乙炔二醇系化合物等公知之消泡劑。其具體例係可舉出例如,BYK-077(BicChemy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SN Deformer 470(San Nopco股份有限公司製)、TSA750S(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合同公司製)、聚矽氧油SH-203(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等之聚矽氧系消泡劑、Dappo SN-348(San Nopco股份有限公司製)、Dappo SN-354(San Nopco股份有限公司製)、Dappo SN-368(San Nopco股份有限公司製)、Disparlon 230HF(楠本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等之丙烯醯基聚合物系消泡劑、Surfinol DF-110D(日信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Surfinol DF-37(日信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等之乙炔二醇系消泡劑、FA-630等之含氟聚矽氧系消泡劑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通常在相對於全聚合性成分100質量份,可添加0.001~5質量份。在未滿0.01質量份時,有無法展現消泡劑之添加效果之可能性。又,在多於5質量份時,依據所使用之消泡劑之種類而有產生表面黏性,使電絕緣 特性劣化之可能性。
作為著色劑,可舉出如公知之無機顏料、有機系顏料、及有機系染料等,因應所欲之色調而個別配合。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其次,說明關於本發明(III)之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方法。
本發明(III)之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方法係將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塗佈電子零件,其次對防濕絕緣塗料塗佈部照射LED-UV燈,而使其硬化者。防濕絕緣塗料之塗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出如浸漬法、毛刷塗法、噴霧法、劃線塗佈法等。朝向防濕絕緣塗料塗佈部之來自LED-UV燈所照射之紫外線之照射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出如以手或機械保持‧操作可撓性導光管而對塗佈有防濕絕緣塗料之電子零件進行照射之方法,或使塗佈有防濕絕緣塗料之電子零件乘載於輸送機上,並使其通過可被來自LED-UV燈之紫外線所照射之領域而進行照射之方法等。
其次,說明關於本發明(IV)之電子零件。
本發明(IV)為由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作為電子零件,可舉出如微電腦、電晶體、電容器、電阻、繼電器、變壓器等、及搭載此等之實裝電路板等,並且亦可包含接合於此等電子零件上之導線、綜線、膜基板等。
又,亦可舉出液晶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有機電 致發光面板、場發射顯示面板等之平板顯示面板之信號輸入部、觸控面板之觸控感應器及其配線等作為電子零件。
本發明(IV)之電子零件係可將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塗佈於電子零件,其次藉由使經塗佈之防濕絕緣塗料硬化而製造。作為本發明(IV)之電子零件之具體製造方法,首先藉由一般周知之浸漬法、毛刷塗法、噴霧法、劃線塗佈法等之方法而將上述防濕絕緣塗料塗佈於上述電子零件。其次,將高壓水銀等、金屬鹵素燈、LED等作為光源而進行照射紫外線,藉由使塗佈於電子零件上之防濕絕緣塗料之塗膜硬化,而可取得電子零件。
[實施例]
以下,依據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係受到以下實施例所限制者。
(合成例1)
於附有攪拌機、水分離器之反應容器中添加Sovermol(註冊商標)908(BASF製氫化二聚物二醇、氫化二聚物二醇純度97.5wt%)22.00g、EMPOL(註冊商標)1008(BASF製氫化二聚酸、氫化二聚酸純度92.0%)23.00g、Neostann U-810(日東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二辛基錫二月桂酸鹽)0.01g,在約240℃、常壓下開始使縮合水流出並同時減壓進行脫水酯化反應,而取得羥基價59mgKOH/g、數平均分子量2000,且含有氫化二聚物二 醇15質量%之聚酯聚醇與氫化二聚物二醇之混合物(以下,記述為聚酯聚醇A)。
(合成例2)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及冷凝器之300m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聚酯聚醇A 45.00g、Sovermol(註冊商標)908(BASF製氫化二聚物二醇、氫化二聚物二醇純度97.5wt%)17.94g、Nonion(註冊商標)L-2(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單月桂酸聚乙二醇)0.82g、Irganox(註冊商標)1010(BASF製季戊四醇肆[3-(3,5-二-tert-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0.12g、Neostann U-810(日東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二辛基錫二月桂酸鹽)0.01g及、VESTANAT(註冊商標)H12MDI(Evonik Degussa製亞甲基雙(4-環己基異氰酸酯))32.62g,進行攪拌並同時使用油浴升溫至75~80℃。其後,攪拌2.5小時並同時持續進行反應。其後,將4-HBA(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20.69g添加至反應容器內,持續攪拌並同時使反應容器內之溫度保持在80℃±5℃之範圍之狀態下,持續進行反應10小時。其後,測亮紅外線吸收光譜,發現異氰酸根基之吸收消失後,結束反應,而取得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記述為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B)。
(合成例3)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及冷凝器之300m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Sovermol(註冊商標)908(BASF製氫化二聚物二醇、氫化二聚物二醇純度97.5wt%)34.0g、氫醌單甲基醚100mg,攪拌並同時使用油浴升溫至40℃。其後,添加亞甲基雙(4-環己基異氰酸酯)(Evonik Degussa製、商品名:VESTANAT(註冊商標)H12MDI)32.60g(124.2mmol)及Neostann U-810(日東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二辛基錫二月桂酸鹽)0.01g,持續攪拌並同時使內溫升溫至90℃。升溫至90℃後,攪拌4小時並持續進行反應。其後,將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17.91g(124.2mmol)添加至反應容器內,持續攪拌並同時使反應容器內之溫度保持在90℃±5℃之範圍之狀態下,持續進行反應6小時。其後,測量紅外線吸收光譜,在發現異氰酸根基之吸收消失後,結束反應,而取得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記述為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C)。
(合成例4)
對裝備有攪拌機、溫度計、冷卻管及空氣氣體導入管之反應容器導入空氣氣體後,添加HEA(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2-羥基乙基丙烯酸酯)53.00g、GI-1000(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氫化聚丁二烯二醇、數平均分子量:約1,500)600.00g及氫醌單甲基醚(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0.50g,使用油浴升溫至70℃。其後,進行攪拌並同時保溫在70~75℃ 30分鐘,對此以3 小時均勻滴入Coronate(註冊商標)T-65(日本聚胺基甲酸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70.00g。滴入完成後,進行攪拌並在70~75℃保溫約5小時,並持續進行反應。其後,測量紅外線吸收光譜,發現異氰酸根基之吸收消失後,結束反應,而取得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記述為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D)。
(合成例5)
於附有攪拌機及蒸餾裝置之1公升四頸燒瓶中,添加氫化聚丁二烯聚醇(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ISSO-PB GI-2000、羥基價47.3mgKOH/g)540.0g、丙烯酸n-丁酯162.0g、二辛基錫二月桂酸鹽0.81g及季戊四醇肆[3-(3,5-二-tert-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BASF公司製、商品名:IRGANOX1010)3.51g,在空氣氣流下,使加熱至130℃而生成之n-丁醇及丙烯酸n-丁酯之混合液迴流並同時以10小時程度將其餾除至反應系統外。n-丁醇及丙烯酸n-丁酯不再出現後,使用真空,使反應系統內減壓至10kPa,再度將n-丁醇與丙烯酸n-丁酯餾除至系統外。保持在50Pa 1.5小時程度後,冷卻反應器,而取得氫化聚丁二烯二丙烯酸酯(以下,記述為聚醇聚丙烯酸酯E)。
(實施例1)
使用消泡練太郎ARE-310(股份有限公司THINKY製 自轉‧公轉混合機)混合前述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B4.50g、IBXA(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異莰基丙烯酸酯)4.50g、Blemmer LA(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月桂基丙烯酸酯)0.80g、A-DPH(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0.20g、染料之1-(甲基胺基)蒽醌0.01g、1,4-雙(4-甲基苯胺基)蒽-9,10-二酮0.01g、光聚合起始劑之TR-PBG-304(常州強力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製1-[9-乙基-6-(2-甲基苄醯基)-9H-咔唑-3-基]-3-環戊基丙酮-1-(O-乙醯基肟)0.20g、消泡劑之DISPALON L-1982N(楠本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丙烯醯基共聚物)0.025g。將此配合物作為防濕絕緣塗料B1。
(實施例2~8、比較例1~3)
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依照表1所示之成分、量進行配合,而取得防濕絕緣塗料B2~B6、C1、D1、E1、F1。
表1中,Irgacure(註冊商標)651為BASF製苄基二甲基縮酮,Irgacure(註冊商標)369為BASF製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
尚且,實施例、比較例中所用之染料為如以下之6種類。
1-(甲基胺基)蒽醌(T365=90%、λmax=500nm)
1-胺基-2-苯氧基-4-羥基-9,10-蒽醌(T365=83%、λmax=516nm)
1,4-雙(4-甲基苯胺基)蒽-9,10-二酮(T365=52%、λmax=640nm)
5,8-雙(p-丁基苯胺基)-1,4-二羥基蒽醌(T365=68%、λmax=683nm)
1,4-雙(2,4,6-三甲基苯基胺基)-9,10-蒽醌(T365=67%、λmax=630nm)
2,3-二氫-2,2-二甲基-6-((4-(苯基偶氮)-1-萘基)偶氮)-1h-呸啶(T365=42%、λmax=595nm)
<深部硬化性之評價>
深部硬化性係依據以下之方法進行評價。
分別將防濕絕緣塗料B1~B6、C1、D1、E1、F1塗佈於聚醯亞胺膜(商品名:Kapton(註冊商標)150EN、東麗‧杜邦股份有限公司製)上使厚度成為1mm,使用運用LED-UV燈(波長365nm)之紫外線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在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照射紫外線,將擦拭去除經塗佈防濕絕緣塗料之未硬化之液狀部分後之已硬化之部分之厚度為500μm以上之情況評為○,將未滿500μm之情況評為×。其結果如表1所示。
<遮光性評價用試驗片之製作>
使用棒塗裝置,分別將防濕絕緣塗料B1~B6、C1、D1、E1、F1以使其硬化後之膜厚可成為500μm般地塗佈於玻璃板(50mm×50mm×0.7mm、玻璃之種類:商品名「EAGLE XG」(註冊商標)、CORNING製)上,將同型之玻璃重疊於塗佈面,使用運用LED-UV燈(波長365nm)之紫外線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在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從兩面照射紫外線,使各防濕絕緣塗料完全地硬化而取得試驗片。使用此試驗片,進行下述之可見光波長之穿透率之測量及全光線穿透率之測量。
<可見光波長之穿透率之測量>
將遮光性評價用試驗片置於2枚玻璃板(50mm×50mm×0.7mm、玻璃之種類:商品名「EAGLE XG」(註冊商標)、CORNING製)之間並加入500μm厚之蒸餾水而成者使用為參考基準,以UV-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製)在400~700nm之波長範圍中測量各波長之穿透率。將在400~700nm之全部波長範圍內穿透率未滿10%之情況評為◎,將在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在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50nm以下之情況評為○,將在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在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超過50nm之情況評為×。其結果係如表1所結果。
<全光線穿透率之測量>
將遮光性評價用試驗片置於2枚玻璃板(50mm×50mm×0.7mm、玻璃之種類:商品名「EAGLE XG」(註冊商標)、CORNING製)之間並加入500μm厚之蒸餾水而成者使用為參考基準,依據JIS K 7361-1測量全光線穿透率。將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之情況評為○,將10%以上之情況評為×。其結果係如表1所結果。
從表1可得知,含有2種類以上之染料之防濕絕緣塗料B1~3、C1、D1、E1、F1一併具有高深部硬化性與遮光性。且得知單僅含有1種類之染料之防濕絕緣塗料B4~B6在深部硬化性或遮光性之任意一者中皆較差。即,在與不含有既存之染料,或與僅含有1種類染料之防濕絕緣塗料相比時,可得知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一併具有高深部硬化性及遮光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係同時具有高深部硬化性與遮光性。又,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與使用LED-UV燈所施行之密封處理‧絕緣處理,對環境之負荷為少且為低成本。使用本發明(I)之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處理‧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其信賴性高,且可抑制漏光,有用於搭載微電腦或各種零件之實裝電路板。

Claims (15)

  1. 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且於400~700nm之波長範圍內穿透率10%以上之波長範圍之合計為50nm以下,在波長365nm下之照度為400mW/cm2、曝光量為300mJ/cm2之條件下,對塗佈成1mm以上之厚度之該塗料進行紫外線照射而得之硬化膜之厚度為500μm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使該塗料硬化而得之厚度500μm之硬化膜之全光線穿透率為未滿10%,且於400~700nm之全部波長範圍內穿透率為未滿10%。
  3. 如請求項1或2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至少2種分別係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為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染料。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中,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450nm以上未滿550nm之範圍,且其他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550nm以上700nm以下之範圍。
  5. 一種防濕絕緣塗料,其特徵為包含(1)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2)光聚合起始劑、及(3)2種類以上之染料;染料(3)之至少2種分別係為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且光徑長10mm之條件下進行UV-可見光線穿透率測量時,將吸收最大波長處之穿透率調整成為10%之濃度之溶液之在波長365nm處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染料。
  6. 如請求項5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中,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450nm以上未滿550nm之範圍,且其他至少一種類係在作成乙酸丁酯溶液時之吸收最大波長存在於550nm以上700nm以下之範圍。
  7.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染料(3)之至少2種為蒽醌系染料。
  8.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光聚合起始劑(2)為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苄基二甲基縮酮; (式中,R1為可包含雜原子之烴基,R2及R3為烴 基)。
  9. 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為包含選自由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醯基單體所成群之至少一種。
  10. 如請求項1~9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含(甲基)丙烯醯基化合物(1)為包含選自由聚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醯基單體所成群之至少一種,與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為包含由聚酯聚醇所衍生之構造,該聚酯聚醇具有由氫化二聚酸所衍生之構造單位及由氫化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構造單位。
  12. 如請求項1~11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更包含(4)矽烷耦合劑。
  13. 如請求項1~12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其中更包含(5)黏著賦予劑。
  14. 一種電子零件之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方法,其係包含將如請求項1~13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塗佈於電子零件,且對塗佈部照射LED-UV燈而使其硬化之步驟。
  15. 一種電子零件,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13中任一項之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處理或絕緣處理者。
TW103116705A 2013-05-21 2014-05-12 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TW2014469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7365 2013-05-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900A true TW201446900A (zh) 2014-12-16

Family

ID=5193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6705A TW201446900A (zh) 2013-05-21 2014-05-12 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46900A (zh)
WO (1) WO20141888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900B (zh) * 2015-12-22 2022-11-11 日商昭和電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遮光用塗料及硬化物、硬化物及其製造方法、玻璃基材、顯示裝置、移動終端及遮光的玻璃基材的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37742A (ko) * 2015-04-14 2017-12-13 코베스트로 도이칠란드 아게 방사선-경화된 코팅을 갖는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CN112409889A (zh) * 2019-08-21 2021-02-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v纳米防腐涂料、所得电路板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798205B1 (en) * 2019-09-26 2022-04-13 Henkel AG & Co. KGaA Bio-based acrylate monomer
JPWO2021075197A1 (zh) * 2019-10-16 2021-04-22
CN112225645B (zh) * 2020-09-17 2022-08-0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CN112898225A (zh) * 2020-12-09 2021-06-04 大丰跃龙化学有限公司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9437A (ja) * 2006-12-25 2008-07-10 Hitachi Kasei Polymer Co Ltd 一液型光硬化湿気硬化併用コーティング剤、それで絶縁処理された電気・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20232183A1 (en) * 2009-12-14 2012-09-13 Showa Denko K.K. Polymerizable compound and cur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WO2011074504A1 (ja) * 2009-12-14 2011-06-23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防湿絶縁塗料
KR20130129436A (ko) * 2011-03-15 2013-11-28 쇼와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시광에 대하여 은폐성을 갖는 방습 절연 도료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900B (zh) * 2015-12-22 2022-11-11 日商昭和電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遮光用塗料及硬化物、硬化物及其製造方法、玻璃基材、顯示裝置、移動終端及遮光的玻璃基材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8850A1 (ja) 2014-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1023B (zh) A polymerizable compound and a harden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TW201446900A (zh) 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使用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之密封.絕緣處理方法、及由遮光性防濕絕緣塗料而受到密封.絕緣處理之電子零件
WO2013118655A1 (ja) 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および防湿絶縁塗料
TWI582187B (zh)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olymer, optical adhesive sheet,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61947B (zh) 保护粘着膜、屏板及携带电子终端
JP5859926B2 (ja) 層間充填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TW201412872A (zh) 聚合性組成物、聚合物、光學用黏著板片、影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1701183B1 (ko) 중합성 조성물, 중합물,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623778B1 (ko) 중합성 조성물, 중합물,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0909505A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use and resin material for optical use using the same
TW201606028A (zh) 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黏接劑組成物、黏接劑及黏接片
JP2008280414A (ja)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実装回路板用の光硬化性防湿絶縁塗料、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91114A (ja)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実装回路板用の光硬化性防湿絶縁塗料、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62893B2 (ja)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実装回路板用光硬化性防湿絶縁塗料、実装回路板及び実装回路板の製造方法
WO2014065048A1 (ja) 新規電子回路補強剤
JP619859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010113A (ja) 防湿絶縁塗料、該塗料を用いた封止絶縁処理方法、および電子部品
TW201130927A (en) Photocurable moistureproof insulating coating material
JP2014122267A (ja) 防湿絶縁塗料、防湿絶縁塗料を用いた封止・絶縁処理方法、および防湿絶縁塗料にて封止・絶縁処理された電子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