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3796A -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3796A
TW201313796A TW101128112A TW101128112A TW201313796A TW 201313796 A TW201313796 A TW 201313796A TW 101128112 A TW101128112 A TW 101128112A TW 101128112 A TW101128112 A TW 101128112A TW 201313796 A TW201313796 A TW 2013137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resin foam
thickness
resin
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8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nori Yasuda
Mitsuhiro Kanada
Yoshinori Kouno
Mie Ota
Yuko Kandori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610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4983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3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379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14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 C08J9/0023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containing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1/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 C08J2201/02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pre- or post-treatments
    • C08J2201/026Crosslinking before of after foam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4Applications used for fo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便於高溫下其防塵性亦優異之樹脂發泡體。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特徵在於:下述所定義之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下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23℃下維持壓縮狀態1分鐘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壓縮狀態解除1秒後之厚度相對於初始厚度的比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80℃下維持壓縮狀態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例。

Description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詳細而言,係關於例如用作電子設備等之內部絕緣體、緩衝材、隔音材、隔熱材、食品包裝材、衣用材、建材用之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以來,對於例如用作電子設備等之內部絕緣體、緩衝材、隔音材、隔熱材、食品包裝材、衣用劑、建材用之發泡體而言,於作為零件而組入之情形時就其密封性之觀點而言,要求柔軟性、緩衝性、及隔熱性等優異。作為發泡體,熟知的是以聚乙烯及聚丙烯等聚烯烴系等為代表之熱塑性樹脂發泡體。然而,該等發泡體存在強度較弱、柔軟性、緩衝性較差、尤其是於高溫下經壓縮保持時變形恢復性較差、密封性下降之缺點。作為改良上述缺點之嘗試,進行有如下嘗試:藉由調配橡膠成分等而賦予彈性,從而使原材料本身變得柔軟,並且使其具有藉由彈性之恢復性,改良變形恢復性。然而,通常若調配橡膠成分,則儘管藉由彈性之恢復性得以改良,但於製作發泡體之步驟中,於藉由發泡劑之發泡變形後,由於樹脂之恢復力而導致氣泡結構收縮,最終所獲得之發泡體之發泡倍率變得較低。
作為先前之一般的獲得發泡體之方法,通常存在藉由物理性方法者與藉由化學性方法者。作為一般之物理性方 法,係使氟氯碳化物類或烴類等低沸點液體(發泡劑)分散於聚合物中,繼而進行加熱而使發泡劑揮發,藉此形成氣泡。又,於化學性方法中,係藉由添加於基礎聚合物中之化合物(發泡劑)之熱分解而產生氣體,藉此形成微胞,獲得發泡體。藉由物理性方法之發泡技術存在用作發泡劑之物質之有害性或臭氧層之破壞等各種環境方面之問題。又,於使用化學性方法之情形時,發泡後由於殘留於發泡體中之腐蝕性氣體或雜質所引起之污染成為問題,尤其是於電子零件用途等中,對於低污染性之要求較高,因此欠佳。
進而,近年來,作為獲得微胞徑較小、且微胞密度較高之發泡體之方法,提出有如下方法:使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氣體於高壓下溶解於聚合物中後,釋放壓力,視需要進行加熱直至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或軟化點附近,藉此形成氣泡。於上述發泡方法中,由熱力學上不穩定之狀態形成核,核膨脹成長,藉此形成氣泡,獲得具有微細之氣泡結構之發泡體。進而,提出有各種將上述發泡方法應用於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等熱塑性彈性體而欲獲得柔軟之發泡體之嘗試。例如,已知有如下方法:藉由上述發泡方法,使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發泡,獲得具有均勻且微細之氣泡、且不易變形之發泡體(參照專利文獻1)。
然而,於上述發泡方法中,該殘留於氣泡中之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氣體在壓力釋放至大氣中後,核膨脹成長而形成氣泡,因此暫時形成高倍率之發泡體,但漸漸地氣泡中殘 存之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氣體穿透聚合物壁,從而存在發泡體收縮、微胞形狀逐漸變形、或微胞變小、無法獲得充分之發泡倍率的問題。
相對於此,揭示有如下方法:將添加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作為原料,於發泡後藉由交聯結構使該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硬化(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1682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13397號公報
近年來,根據用途,逐漸開始對於樹脂發泡體要求各種特性。例如對於樹脂發泡體,逐漸開始要求即便於高溫下亦優異之防塵性。又,逐漸開始要求即便於高溫下亦優異之衝擊吸收性。進而,逐漸開始要求優異之耐熱性。又,逐漸開始要求耐熱性及柔軟性優異、且具備遮光性之樹脂發泡體。對於上述要求,上述專利文獻2之發泡體存在不充分之情況。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於高溫下其防塵性亦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本發明之另一目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於高溫下其衝擊吸收性亦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耐熱性優異之樹 脂發泡體。
進而,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耐熱性及柔軟性優異、進而遮光性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者等人為達成上述目的進行銳意研究,結果發現,於樹脂發泡體中,若將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設為特定之值以上,並將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設為特定之值以上,則可獲得即便於高溫下其防塵性亦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發現,於樹脂發泡體中,若將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設為特定之值以下,則可獲得即便於高溫下其衝擊吸收性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發現,於樹脂發泡體中,若將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尺寸變化率設為特定之值以下,並將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設為特定之值以下,則可獲得耐熱性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發現,於樹脂發泡體中,若將總透光率設為特定之值以下,將密度設為特定之範圍內,將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設為特定之值以上,則可獲得耐熱性及柔軟性優異、進而遮光性優異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係基於該等見解而完成者。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下述所定義之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下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 80%以上: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23℃下維持壓縮狀態1分鐘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壓縮狀態解除1秒後之厚度相對於初始厚度的比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80℃下維持壓縮狀態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例。
再者,有時將該樹脂發泡體統稱作「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
較佳為,上述樹脂發泡體之厚度為0.1~5 mm,平均微胞徑為10~200 μm。
較佳為,上述樹脂發泡體中下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衝擊吸收率(%)=(F0-F1)/F0×100
F0:於使鋼球碰撞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F1: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將該試驗片***至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支撐板與丙烯酸板之間後,於使鋼球碰撞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藉由於23℃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 擊吸收率(%)、與藉由於180℃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之差的絕對值。
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下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衝擊吸收率(%)=(F0-F1)/F0×100
F0:於使鋼球碰撞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F1: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將該試驗片***至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支撐板與丙烯酸板之間後,於使鋼球碰撞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藉由於23℃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與藉由於180℃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之差的絕對值。
再者,有時將該樹脂發泡體統稱作「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下述所定義之尺寸變化率為30%以下,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為15重量%以下:尺寸變化率: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寬度100 mm、長度100 mm、厚度0.5~2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該試驗片中之寬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長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及厚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中的變化率值最大之方向之尺寸變化率。
再者,有時將該樹脂發泡體統稱作「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
進而較佳為,上述樹脂發泡體之總透光率為10%以下。
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總透光率為10%以下,密度為0.01~0.8 g/cm3,下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80℃下維持壓縮狀態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例。
再者,有時將該樹脂發泡體統稱作「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特定之值以上,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特定之值以上,故而即便於高溫下其防塵性亦優異。
進而,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特定之值以下,故而即便於高溫下其衝擊吸收性亦優異。
進而,本發明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在200℃之 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尺寸變化率為特定之值以下,在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為特定之值以下,故而耐熱性優異。
進而,本發明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總透光率為特定之值以下,密度處於特定之範圍內,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特定之值以上,故而耐熱性及柔軟性優異,進而遮光性優異。
本發明之樹脂發泡體係包含樹脂之發泡體。以下,對本發明之樹脂發泡體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進行說明。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言及全部的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情形稱作「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係下述所定義之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且下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之樹脂發泡體。
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23℃下維持壓縮狀態1分鐘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壓縮狀態解除1秒後之厚度相對於初始厚度的比例。
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於23℃下僅壓 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80℃下維持壓縮狀態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例。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較佳為80%以上。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故而瞬間恢復性(自變形狀態之瞬間恢復性)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較佳為85%以上。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因此高溫下(例如60~200℃、尤其是60~120℃)之密封性或防塵性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及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特定之值以上,因此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下其防塵性、尤其是動態防塵性亦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平均微胞徑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200 μm,更佳為10~150 μm。藉由將上述平均微胞徑之上限設為200 μm以下,可提高防塵性,並且可使遮光性變得良好。又,藉由將上述平均微胞徑之下限設為10 μm以上,可使柔軟性變得良好。再者,平均微胞徑係例如切割樹脂發泡體,藉由數位顯微鏡取入剖面之氣泡結構之圖像,並解析該圖像而求出。
又,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若其平均微胞徑為200 μm以下,則即便於厚度較薄之情形(例如0.1~5 mm之厚度,較佳為0.1~2 mm之厚度,更佳為0.1~1 mm之厚度,尤其是0.1~0.5 mm之厚度)時,防塵性、尤其是動態防塵性亦提高。即,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若其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且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進而平均微胞徑為200 μm以下,則即便為薄層其防塵性亦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若其平均微胞徑為200 μm以下、且厚度為0.1~1 mm,則可較佳地用於為薄層且要求耐熱性之用途。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下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3%以下。
衝擊吸收率(%)=(F0-F1)/F0×100
F0:於使鋼球碰撞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
F1: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將該試驗片***至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支撐板與丙烯酸板之間後,於使鋼球碰撞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
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藉由於23℃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與藉由於180℃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 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之差的絕對值
於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中,若上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則衝擊吸收能之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總透光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3%以下。若上述總透光率為10%以下,則可較佳地用於要求遮光之用途。再者,上述總透光率係設為厚度0.6 mm之片材狀之情形時之總透光率(依據JIS K7136)。
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係上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上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更佳為3%以下。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故而衝擊吸收能之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總透光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若上述總透光率為10%以下,則可較佳地用於要求遮光之用途。再者,上述總透光率係藉由與上述相同之方法而求出。
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係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下述所定義之尺寸變化率為10%以下、且 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為15重量%以下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尺寸變化率為30%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上述尺寸變化率為10%以下,故而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上述尺寸變化率係指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寬度100 mm、長度100 mm、厚度0.5~2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該試驗片中之寬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長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及厚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中的變化率值最大之方向之尺寸變化率。例如所謂上述尺寸變化率為10%以下,意指上述試驗片之寬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長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及厚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所有尺寸變化率均為10%以下。再者,尺寸變化率(%)係根據下述式而求出。
尺寸變化率(%)=(L0-L1)/L0×100
L0:初始之試驗片之尺寸(空白數值)
L1: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試驗片之尺寸
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為15重量%以下,較佳為5重量%以下。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上述重量變化率為15重量%以下,故而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上述重量變化率(%)係根據下述式而求出。
重量變化率(%)=(W0-W1)/W0×100
W0:初始之試驗片之重量(空白數值)
W1: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試驗片之重量
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總透光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3%以下。若上述總透光率為10%以下,則可較佳地用於要求遮光之用途。再者,上述總透光率係藉由與上述相同之方法而求出。
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在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尺寸變化率為30%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且在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為15重量%以下,故而耐熱性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係總透光率為10%以下、密度為0.01~0.8 g/cm3、上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之樹脂發泡體。
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總透光率為10%以下,較佳為3%以下。因此,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可較佳地用於要求遮光之用途。再者,上述總透光率係藉由與上述相同之方法而求出。
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密度(視密度)為0.01~0.8 g/cm3,較佳為0.02~0.2 g/cm3。由於密度處於該範圍內,故而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平衡性良好地具有適度之強度與柔軟性,進而易表現出良好之衝擊吸收性、良好之恢復性(自變形狀態之恢復性)。
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較佳為85%以上。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故而高溫下(例如60~200℃、尤其是60~120℃)之密封性或防塵性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由於總透光率為10%以下,密度為0.01~0.8 g/cm3,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故而耐熱性及柔軟性優異,進而遮光性優異。
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厚度或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根據用途而適當選擇。作為形狀,可較佳地列舉:片材狀、帶狀、膜狀。又,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1~20 mm,更佳為0.1~15 mm,進而較佳為0.1~5 mm。再者,厚度或形狀可藉由沖裁加工等加工處理調整成所期望之厚度或形狀。
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氣泡結構(微胞結構)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獨立氣泡結構或半連續半獨立氣泡結構。上述所謂半連續半獨立結構,係指獨立氣泡結構與連續氣泡結構混合存在之氣泡結構。再者,於上述半連續半獨立結構中,獨立氣泡結構之比例並無特別限定。氣泡結構尤佳為獨立氣泡結構部成為80%以上(其中90%以上)之氣泡結構。
於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 中,氣泡結構(微胞結構)之平均微胞徑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200 μm,更佳為10~150 μm。藉由將上述平均微胞徑之上限設為200 μm以下,可提高防塵性,並且可使遮光性變得良好。又,藉由將上述平均微胞徑之下限設為10 μm以上,可使柔軟性變得良好。
再者,上述氣泡結構或平均微胞徑係例如切割樹脂發泡體,藉由數位顯微鏡取入剖面之氣泡結構之圖像,並解析該圖像而求出。
於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中,密度(視密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01~0.8 g/cm3,更佳為0.02~0.2 g/cm3。密度處於該範圍內時,於樹脂發泡體中,可獲得適度之強度與柔軟性,進而易表現出良好之緩衝性、良好之恢復性(自變形狀態之恢復性)。
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於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並無特別限定,就防塵性或柔軟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1~5.0 N/cm2,更佳為0.1~3.0 N/cm2,進而較佳為0.1~2.0 N/cm2。上述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係將樹脂發泡體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所需之荷重。上述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係依據JIS K 6767中記載之壓縮硬度測定法所求得。
於本發明中之第三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中,上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3%以下。若上述衝擊吸收率之變 化量為5%以下,則衝擊吸收能之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於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中,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尺寸變化率(上述所定義之尺寸變化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10%以下,進而較佳為5%以下。若上述尺寸變化率為30%以下(尤其是10%以下),則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於本發明中之第一態樣之樹脂發泡體、本發明中之第二態樣之樹脂發泡體及本發明中之第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中,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上述所定義之重量變化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5%以下。若上述重量變化率為15%以下,則熱穩定性優異,不僅於常溫下,而且於高溫(例如60~200℃)環境下,亦可穩定地使用。
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中之黑色度L*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未達50,更佳為未達45,進而較佳為未達40。黑色度L*係顏色之屬性之一,為該顏色之明暗之程度。黑色度L*之數值越高,顏色之亮度越增大,L*若為100則成為白色,若為0則成為黑色。若黑色度增加,則總透光率之值亦變低,又,遮蔽性亦提高。
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係由樹脂組合物 所形成,較佳為藉由使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所形成。再者,上述樹脂組合物係至少含有樹脂之組合物,係用於形成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組合物。
作為上述樹脂組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至少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於分子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於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及熱交聯劑的樹脂組合物」。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上述「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於分子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於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及熱交聯劑的樹脂組合物」稱作「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又,於本說明書中,進而,有時將「於分子內具有n(n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稱作「n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有時將「於分子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稱作「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將「於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稱作「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所謂(甲基)丙烯酸,意指「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其他情況亦同樣。進而,所謂「(甲基)丙烯酸酯」,意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其他情況亦同樣。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含有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熱交聯劑。藉此,若於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後, 形成藉由活性能量射線照射之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交聯結構或藉由加熱處理之熱交聯劑之交聯結構,則樹脂發泡體之形狀固定性提高,抑制經時之變形或收縮。因此,會維持發泡倍率較高之氣泡結構,壓縮荷重變小,柔軟性提高。
又,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含有熱交聯劑。藉此,若於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後,形成藉由加熱處理之熱交聯劑之交聯結構,則丙烯酸系聚合物部分交聯,樹脂發泡體之耐熱性提高。又,樹脂發泡體之耐久性亦提高。
進而,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可併用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作為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藉由使用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而構成本發明之樹脂發泡體之樹脂之Tg變低。藉此,即便因來自外部之荷重產生變形,變形狀態亦不易固定。又,藉由使用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而耐熱性提高。藉此,可兼具於高溫下之變形恢復性與耐熱性。再者,於僅使用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情形時存在無法獲得充分之耐熱性之情況。
進而,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可併用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作為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藉由併用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而形成三維交聯結構,因此對於變形之恢復性提高。因此,瞬間恢復性亦優異。再者,所謂恢復性,係指於因來自外部之荷重產生變形時欲恢復至變形前之狀態之特性。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至少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於分子 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於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及熱交聯劑。再者,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亦可為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組合物。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上述成分(丙烯酸系聚合物、於分子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於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熱交聯劑)分別可單獨含有或組合2種以上含有。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為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之必需成分,為構成樹脂發泡體之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使用具有烷基(直鏈狀、支鏈狀、環狀之烷基)之丙烯酸烷基酯作為必需單體成分之均聚物或共聚物。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於常溫下具有橡膠彈性。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可僅含有1種,亦可含有2種以上。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上述「具有烷基之丙烯酸烷基酯」簡稱作「丙烯酸烷基酯」。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總量(100重量%),較佳為20重量%以上(例如20~80重量%),更佳為30重量%以上(例如30~70重量%)。
作為上述丙烯酸烷基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較佳地列舉:丙烯酸乙酯(EA,Ethyl Acrylate)、丙烯酸丁酯(BA,Butyl Acrylate)、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2-Ethyl Hexyl Acrylate)、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異壬酯、丙 烯酸丙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異酯(IBXA,Isobornyl Acrylate)等。再者,上述丙烯酸烷基酯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相對於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所有單體成分(100重量%),上述丙烯酸烷基酯之比例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
又,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共聚物之情形時,作為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除上述丙烯酸烷基酯以外,亦可使用可共聚合之單體成分。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上述「可共聚合之單體成分」稱作「其他單體成分」。再者,上述其他單體成分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其他單體成分,較佳為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提供可與下述熱交聯劑之官能基反應之官能基之單體。即,較佳為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提供藉由熱交聯劑之交聯之交聯點之單體。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具有之可與下述熱交聯劑之官能基反應之官能基稱作「反應性官能基」。又,有時將上述其他單體成分中之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提供成為熱交聯劑之交聯點的官能基之單體、換言之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提供反應性官能基之單體稱作「含官能基之單體」。
即,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上述丙烯酸烷基酯與上述含官能基之單體之共聚物。作為上述含官能基之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MAA,Methacrylic Acid)、丙烯 酸(AA,Acrylic Acid)、衣康酸(IA,Itaconic Acid)等含羧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HEMA,Hydroxy Ethyl Methacrylate)、丙烯酸4-羥基丁酯(4HBA,4-Hydroxy Butyl Acrylate)、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HPMA,Hydroxy Propyl Methacrylate)等含羥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DM,Dimethyl Amino Ethyl Methacrylate)等含胺基之單體;丙烯醯胺(AM,Acryl Amide)、羥甲基丙烯醯胺(N-MAN,N-Methylol Acryl Amide)等含醯胺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Glycidyl Methacrylate)等含環氧基之單體;順丁烯二酸酐等含酸酐基之單體;丙烯腈(AN,Acrylonitrile)等含氰基之單體等。其中,就易交聯性方面而言,較佳為含羧基之單體、含羥基之單體及含氰基之單體,尤佳為丙烯酸(AA)、丙烯酸4-羥基丁酯(4HBA)、丙烯腈(AN)。再者,上述含官能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相對於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所有單體成分(100重量%),上述含官能基之單體之比例並無特別限定,就充分地獲得交聯密度、並防止過度交聯而變硬而導致柔軟性之下降之方面而言,較佳為2~40重量%,更佳為2~30重量%,進而較佳為5~20重量%。
再者,作為除上述含官能基之單體以外之其他單體成分,例如可列舉:乙酸乙烯酯(VAc,Vinyl Acetate)、苯乙烯(St,Styrene)、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ethyl Methacrylate)、丙烯酸甲酯(MA,Methyl Acrylate)、丙烯酸甲氧基乙酯 (MEA,Methoxy Ethyl Acrylate)等。其中,就耐寒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MEA)。
又,作為上述於分子內具有2(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F-EO(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再者,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為單體,亦可為寡聚物。又,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於分子內具有3以上(3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聚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多官能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寡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就為了抑制樹脂發泡體之收縮而賦予高彈性模數之方面而言,上述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再者,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可為單體,亦可為寡聚物。又,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單 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的合計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20~150重量份,更佳為30~120重量份,進而較佳為40~100重量份。若上述合計量未達20重量份,則存在無法防止樹脂發泡體中之氣泡結構之經時變形或收縮,無法維持高發泡倍率之情況。另一方面,若上述含量超過150重量份,則存在樹脂發泡體變硬,柔軟性下降之情況。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比例並無特別限定,就耐熱性與高溫下之變形恢復性之平衡之方面而言,「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以(重量基準)計,較佳為20:80~80:20,更佳為30:70~70:30。
進而,作為上述熱交聯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再者,上述交聯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其中,就提高樹脂發泡體之耐熱性之方面而言,上述熱交聯劑較佳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或胺系交聯劑。
作為上述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 例如可列舉:1,2-乙二異氰酸酯、1,4-丁二異氰酸酯、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環戊二異氰酸酯、環己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聚異氰酸酯類;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聚異氰酸酯類等。作為上述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例如亦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日本聚胺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日本聚胺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Coronate HL」]、三羥甲基丙烷/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學(股)製造之商品名「Takenate D110N」]等市售品。
又,作為上述胺系交聯劑,例如可列舉:六亞甲基二胺、三乙四胺、四乙五胺、六亞甲基二胺胺基甲酸酯、N,N'-二亞肉桂基-1,6-己二胺、4,4'-亞甲基雙(環己基胺)胺基甲酸酯、4,4'-(2-氯苯胺)等。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上述熱交聯劑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0.01~10重量份,更佳為0.05~5重量份。若上述熱交聯劑之含量未達0.01重量份,則存在無法充分地獲得藉由於樹脂發泡體中含有上述熱交聯劑之效果之情況。另一方面,若上述熱交聯劑之含量超過10重量份,則存在交聯反應過度進行,樹脂發泡體變硬,產生柔軟性之下降之虞。
進而,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較佳為含有自由基捕捉劑。自由基捕捉劑係可捕捉引起自由基聚合反應之自由基之化合物。若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含有自由基捕捉劑,則會提高成形時之加工穩定性。其原因尚未明確,但推測其原因如下。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根據成形條件,促進作為必需成分所含之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之反應。推測其原因在於,若藉由機械或熱之作用切斷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鏈,則被切斷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自由基促進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之硬化。若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含有自由基捕捉劑,則可抑制上述分子鏈之切斷。又,可捕捉自由基。
又,於使用如下述氮氣或二氧化碳之類的惰性氣體作為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時所使用之發泡劑的情形時,無自由基聚合反應之阻礙要素,自由基不易失活。由此亦較佳為含有自由基捕捉劑。再者,自由基捕捉劑藉由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捕捉自由基,而亦作為耐熱穩定劑發揮作用。
作為上述自由基捕捉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抗氧化劑、抗老化劑等。再者,上述自由基捕捉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等酚系抗氧化劑、受阻胺系抗氧化劑等胺系抗氧化劑等。作為上述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季戊四醇-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 「Irganox1010」,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商品名「Irganox1076」,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4,6-雙(十二烷硫基甲基)-鄰甲酚(商品名「Irganox1726」,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245」,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770」,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琥珀酸二甲酯與4-羥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之縮聚物(琥珀酸二甲酯-1-(2-羥基乙基)-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縮聚物)(商品名「TINUVIN622」,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又,作為上述受阻胺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765」,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雙(1,1-二甲基乙基)-4-羥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144」,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作為上述抗老化劑,例如可列舉:酚系抗老化劑、胺系抗老化劑等。作為上述酚系抗老化劑,例如可列舉:2-第三丁基-6-(3-第三丁基-2-羥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商品名「Sumilizer GM」,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1-(2-羥基-3,5-二-第三戊基苯基)乙基]-4,6-二-第三戊基苯基丙烯酸酯(商品名「Sumilizer GS(F)」,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又,作為上述胺系抗老化劑, 例如可列舉:4,4'-雙(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基胺(商品名「NOCRAC CD」大內新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Naugard 445」Crompton Corporation製造)、N,N'-二苯基-對苯二胺(商品名「NOCRAC DP」,大內新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對(對甲苯磺醯胺)二苯基胺(商品名「NOCRAC TD」,大內新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其中,作為上述自由基捕捉劑,就成形時之加工穩定性及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時之硬化性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列舉選自由酚系抗氧化劑、酚系抗老化劑、胺系抗氧化劑及胺系抗老化劑所組成群中之自由基捕捉劑。尤其是可更佳地列舉上述酚系抗老化劑。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上述自由基捕捉劑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0.05~10重量份,更佳為0.1~10重量份。若上述自由基捕捉劑之含量未達0.05重量份,則存在無法充分地捕捉於成形時所產生之自由基之情況。另一方面,若上述自由基捕捉劑之含量超過10重量份,則存在產生於樹脂組合物之發泡成形時引起發泡不良之問題、或自由基捕捉劑滲溢至所製造之樹脂發泡體之表面等問題的情況。
進而,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較佳為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其原因在於,若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則更易於使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反應而形成交聯結構。
作為上述光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安息香甲醚、安息香***、安息香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大茴香醚甲醚等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第三丁基-二氯苯乙酮等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2-甲基-2-羥基苯丙酮、1-[4-(2-羥基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等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2-萘磺醯氯等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1-苯基-1,1-丙二酮-2-(鄰乙氧基羰基)-肟等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安息香等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苯偶醯等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二苯甲酮、苯甲醯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二苯甲酮、α-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苯偶醯二甲基縮酮等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9-氧硫、2-氯-9-氧硫、2-甲基-9-氧硫、2,4-二甲基-9-氧硫、異丙基-9-氧硫、2,4-二氯-9-氧硫、2,4-二乙基-9-氧硫、2,4-二異丙基-9-氧硫、十二烷基-9-氧硫等9-氧硫系光聚合起始劑;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等α-胺基酮系光聚合起始劑;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等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起始劑等。再者,上述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上述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0.01~5重量份,更佳為0.2~4重量份。
進而,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含有粉末粒子。粉末粒子發揮作為發泡成形時之發泡核劑之功能,因此若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含有粉末粒子,則可容易地獲得良好之發泡狀態之樹脂發泡體。
作為上述粉末粒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粉末狀之滑石、二氧化矽、氧化鋁、沸石、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鋇、氧化鋅、氧化鈦、氫氧化鋁、氫氧化鎂、雲母、蒙脫石等黏土、碳粒子、玻璃纖維、碳管等。再者,上述粉末粒子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又,上述粉末粒子之平均粒徑(粒徑)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1~20 μm。若上述粉末粒子之平均粒徑未達0.1 μm,則存在無法充分地發揮作為核劑之功能之情況,另一方面,若上述粉末粒子之平均粒徑超過20 μm,則存在於發泡成形時導致漏氣之情況。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上述粉末粒子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5~150重量份,更佳為10~120重量份。若上述粉末粒子之含量未達5重量份,則存在難以形成具有均勻之氣泡結構之樹脂發泡體之情況。另一方面,若上述粉末粒子之含量超過150重量份,則存在樹脂組合物之黏度明顯上升,並且導致於發泡成形時產生漏氣,損害發泡特性之情況。
進而,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較佳為含有阻燃劑。由於本發明之樹脂發泡體含有樹脂,故而具有易燃之特性。因此,本發明之樹脂發泡體於用於電氣、電子設備用途等阻燃性之賦予不可或缺之用途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阻燃劑。
作為上述阻燃劑,並無特別限定,可較佳地列舉具有阻燃性之粉末粒子等無機阻燃劑。
作為上述無機阻燃劑,例如可列舉:溴系阻燃劑、氯系阻燃劑、磷系阻燃劑、銻系阻燃劑等。然而,氯系阻燃劑或溴系阻燃劑存在於燃燒時產生對人體有害且對設備類具有腐蝕性之氣體成分之虞,又,磷系阻燃劑或銻系阻燃劑存在有害性或***性等問題。因此,上述無機阻燃劑較佳為無鹵無銻系無機阻燃劑。作為上述無鹵無銻系無機阻燃劑,例如可列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氧化鎂-氧化鎳之水合物、氧化鎂-氧化鋅之水合物等水合金屬化合物等。上述水合金屬氧化物亦可進行表面處理。再者,上述阻燃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上述阻燃劑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就獲得阻燃化效果,並且獲得高發泡之發泡體之方面而言,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較佳為10~120重量份。
進而,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視需要亦可含有下述各種添加劑。作為上述添加劑,可列舉:結晶核劑、塑化劑、潤滑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紫外線吸收劑、填充劑、 加強劑、抗靜電劑、界面活性劑、張力改質劑、抗收縮劑、流動性改質劑、硫化劑、表面處理劑、交聯助劑等。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係藉由將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上述熱交聯劑、進而視需要添加之自由基捕捉劑等其他成分混合混練而獲得。再者,亦可於混合混練時進行加熱。
根據如上所述,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較佳為由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所形成,更佳為藉由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而形成。尤其是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進而較佳為藉由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進而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形成,進而更佳為藉由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後照射活性能量射線、進而進行加熱而形成。即,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較佳為藉由包含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後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獲得樹脂發泡體之步驟的製造方法而形成。
即,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較佳為藉由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而形成發泡結構體後,對該發泡結構體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形成藉由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交聯結構而獲得。尤其是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更佳為藉由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而形成發泡結構體後,對該發泡結構體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形成藉由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交聯結構,進而進 行加熱而形成藉由熱交聯劑之交聯結構而獲得。再者,所謂「發泡結構體」,意指藉由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所獲得之發泡體,且指交聯結構形成前之發泡體。
作為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時所使用之發泡劑,並無特別限定,可較佳地列舉於常溫常壓下為氣體,且對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為惰性且可含浸的氣體。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於常溫常壓下為氣體,且對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為惰性且可含浸的氣體」稱作「惰性氣體」。
作為上述惰性氣體,可列舉:稀有氣體(例如氦氣、氬氣等)、二氧化碳、氮氣、空氣等。其中,就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含浸量及含浸速度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二氧化碳或氮氣。再者,上述惰性氣體亦可為混合氣體。
如上所述,於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時使用上述惰性氣體作為發泡劑之情形時,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較佳為含有上述自由基捕捉劑。其原因在於,於使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時,存在藉由熱或機械性之切斷而產生自由基之情況,於使用上述惰性氣體之情形時,不會產生因氧而阻礙自由基聚合反應,因此即便產生自由基亦不易失活。並且,該所產生之自由基存在引起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等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化合物之特異性之硬化反應之虞。
進而,就加快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之含浸速度之方面而言,上述惰性氣體較佳為高壓狀態(尤其是高壓之二 氧化碳氣體或高壓之氮氣),更佳為超臨界狀態(尤其是超臨界狀態之二氧化碳氣體或超臨界狀態之氮氣)。於超臨界狀態下,氣體於聚合物中之溶解度增大,可高濃度地混入。又,於含浸後之壓力急劇下降時,如上所述,由於可以高濃度含浸,故而氣泡核之產生變多,該氣泡核成長而出現之氣泡之密度即便氣孔率相同亦變大,因此可獲得微細之氣泡。再者,二氧化碳之臨界溫度為31℃,臨界壓力為7.4 MPa。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高壓狀態之惰性氣體稱作「高壓氣體」。
又,於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時,即於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發泡成形而形成發泡結構體時,可採用如下批次方式:預先將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成形為片材狀等適當之形狀而製成未發泡樹脂成形體(未發泡成形物)後,使作為發泡劑之上述高壓狀態或超臨界狀態之惰性氣體含浸於該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中,釋放壓力,藉此使其發泡;又,亦可採用如下連續方式:於加壓下一同混練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與作為發泡劑之上述惰性氣體,於成形之同時釋放壓力,而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
如此,上述發泡結構體係藉由通過使發泡劑含浸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後進行減壓之步驟而進行發泡成形而製作。例如上述發泡結構體可藉由如下方式製作: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成形而製成未發泡樹脂成形體後,使發泡劑含浸於該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中後進行減壓,通過上述步驟而使其發泡,又,亦可藉由如下方式製作:於加壓狀態下 使發泡劑含浸於已溶融之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後,於減壓時進行成形。
以下說明上述批次方式。
於上述批次方式中,首先,由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製作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上述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係藉由如下方法製作:例如使用單軸擠出機、雙軸擠出機等擠出機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成形之方法;預先使用滾筒、凸輪、捏合機、班伯里型等設置有葉片之混練機均勻地混練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後,使用熱板壓製等壓製成形為特定厚度之方法;使用射出成形機使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成形之方法等。
繼而,將上述未發泡樹脂成形體放入耐壓容器(高壓容器)中,注入(導入)作為發泡劑之上述惰性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或氮氣),於高壓下使氣體含浸於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中(氣體含浸步驟),於充分地含浸氣體之時刻釋放壓力(通常直至大氣壓為止),使於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中產生氣泡核(減壓步驟),從而於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中形成氣泡。再者,視需要亦可設置藉由加熱而使氣泡核成長之加熱步驟。
繼而,如上所述使氣泡成長後,進行冷卻,使形狀固定,藉此製作發泡結構體。再者,視需要亦可藉由冷水等而急劇地進行冷卻。
再者,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輥狀、片材狀、板狀等。作為發泡劑之氣體之導入 可連續地進行,亦可不連續地進行。作為使氣泡核成長時之加熱之方法,可列舉:水浴、油浴、熱輥、熱風烘箱、遠紅外線、近紅外線、微波等公知或慣用之方法。供發泡之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亦可藉由擠出成形、壓製成形、射出成形以外之其他成形方法而製作。
另一方面,以下說明上述連續方式。
於上述連續方式中,首先,一面使用擠出機混練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一面於擠出機中注入(導入)作為發泡劑之上述惰性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或氮氣),於高壓下使氣體充分地含浸(混練含浸步驟)。
繼而,通過設置於擠出機之前端之模具等擠出藉由上述混練含浸步驟所獲得之混練物,藉此釋放壓力(通常直至大氣壓為止),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使氣泡成長(成形減壓步驟)。再者,視需要亦可設置藉由加熱而使氣泡核成長之加熱步驟。
繼而,如上所述使氣泡成長後,進行冷卻,使形狀固定,藉此製作發泡結構體。再者,視需要亦可藉由冷水等而急劇地進行冷卻。
再者,作為發泡劑之氣體之導入可連續地進行,亦可不連續地進行。又,於使氣泡核成長時之加熱時,可使用與上述批次方式相同之方法。
上述批次方式之氣體含浸步驟或上述連續方式之混練含浸步驟中之上述惰性氣體之混合量並無特別限定,就獲得高發泡倍率之氣泡結構之方面而言,相對於本發明之樹脂 組合物總量(100重量%)或由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所形成之未發泡樹脂成形體總量(100重量%),較佳為1~10重量%,更佳為2~5重量%。
上述批次方式之氣體含浸步驟或上述連續方式之混練含浸步驟中之上述惰性氣體之含浸時之壓力,係考慮作為發泡劑之氣體之種類或操作性等而適當選擇。例如於上述惰性氣體為二氧化碳之情形時,其壓力較佳為6 MPa以上(例如6~100 MPa),更佳為8 MPa以上(例如8~100 MPa)。於壓力低於6 MPa之情形時,發泡時之氣泡成長明顯,氣泡徑變得過大,易產生例如防塵效果下降等問題,因而欠佳。其原因在於,若壓力較低,則二氧化碳氣體之含浸量與高壓時相比而相對較少,氣泡核形成速度下降,所形成之氣泡核數變少,因此每1個氣泡之氣體量反而增加,氣泡徑極度變大。又,於低於6 MPa之壓力區域中,僅稍改變含浸壓力,氣泡徑、氣泡密度便會大幅度地變化,因此易使氣泡徑及氣泡密度之控制變得困難。
又,上述批次方式之氣體含浸步驟或上述連續方式之混練含浸步驟中之上述惰性氣體之含浸時之溫度,係考慮作為發泡劑之氣體、操作性、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之組成而適當選擇。尤其是於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中含有熱交聯劑作為必需成分,若上述惰性氣體之含浸時之溫度超過熱交聯劑之反應起始溫度,則形成利用熱交聯劑之交聯結構,該交聯結構成為阻礙要素,從而存在無法獲得高發泡倍率之氣泡結構之虞。因此,上述惰性氣體之含浸時之溫度較 佳為低於熱交聯劑之反應起始溫度。
上述惰性氣體之含浸時之溫度例如為10~100℃。尤其是於上述批次方式中使上述惰性氣體含浸於未發泡樹脂成形體中時之溫度較佳為10~80℃,更佳為40~60℃。又,於上述連續方式中使上述惰性氣體含浸於樹脂組合物中時之溫度較佳為10~100℃,更佳為10~80℃。再者,於上述惰性氣體為二氧化碳之情形時,為了保持超臨界狀態,含浸時之溫度(含浸溫度)較佳為32℃以上(尤其是40℃以上)。
再者,於上述減壓步驟或上述成形減壓步驟中,減壓速度並無特別限定,為了獲得均勻之微細氣泡,較佳為5~300 MPa/秒。又,上述加熱步驟中之溫度例如為40~250℃,較佳為60~250℃。
根據上述方法,可獲得高發泡倍率之氣泡結構,因此可容易地製造具有厚度之發泡結構體。此種情況對於欲增大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之厚度之情形有利。例如於上述連續方式之情形時,於混練含浸步驟中,為了保持擠出機內部之壓力,需儘可能縮小安裝於擠出機前端之模具之間隙(通常0.1~1.0 mm)。因此,為了獲得較厚之發泡結構體,必須以高倍率使通過窄間隙所擠出之樹脂組合物發泡,但先前無法獲得高發泡倍率,因此限定於厚度較薄之發泡結構體(例如0.5~2.0 mm左右)。相對於此,使用上述惰性氣體作為發泡劑之上述方法可連續地獲得最終厚度為0.50~5.00 mm之發泡結構體(尤其是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
再者,為了獲得上述較厚之發泡結構體,發泡結構體之相對密度(發泡後之密度/未發泡狀態下之密度)較佳為0.02~0.3,更佳為0.05~0.25。若上述相對密度超過0.3,則發泡不充分,又,若未達0.02,則存在強度明顯下降之情況,因而欠佳。
再者,上述發泡結構體之形狀或厚度等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厚度0.5~5 mm之片材狀。又,上述發泡結構體可於為了形成交聯結構之活性能量射線之照射或加熱之前加工成所期望之形狀或厚度。
上述發泡結構體之厚度、密度、相對密度等係藉由以下方式進行調整:根據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之組成、作為發泡劑之上述惰性氣體之種類,適當選擇氣體含浸步驟或混練含浸步驟中之溫度、壓力、時間等操作條件、減壓步驟或成形減壓步驟中之減壓速度、溫度、壓力等操作條件、減壓後或成形減壓後之加熱步驟中之加熱溫度等。
藉由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交聯結構之形成係藉由活性能量射線照射而進行,作為上述活性能量射線,例如可列舉: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電子束等電離性放射線、或紫外線等。就作業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紫外線、電子束。又,就充分地形成交聯結構之方面而言,更佳為電子束。例如於使黑色之發泡結構體形成交聯結構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電子束。再者,活性能量射線之照射能量、照射時間、照射方法等並無特別限定。
作為活性能量射線對上述發泡結構體之照射態樣,並無特別限定,例如於上述發泡結構體為片材狀之形狀、且使用紫外線作為活性能量射線之情形時,可列舉:對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之一側面以成為750 mJ/cm2之方式照射紫外線後,對另一側面以成為750 mJ/cm2之方式照射紫外線。又,於上述發泡結構體為片材狀之形狀、且使用電子束作為活性能量射線之情形時,可列舉:對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以射線量成為50~300 kGy之方式照射電子束。
又,上述熱交聯劑之交聯結構之形成係藉由加熱處理而進行,作為該加熱處理,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於100~220℃(較佳為110~180℃,更佳為120℃~170℃)之溫度環境下放置10分鐘~10小時(較佳為30分鐘~8小時,更佳為1小時~5小時)。上述溫度環境例如可藉由公知之加熱方法(例如使用電熱加熱器之加熱方法、使用紅外線等電磁波之加熱方法、使用水浴之加熱方法等)而獲得。
本發明中之第一~四態樣之樹脂發泡體例如可較佳地用作電子設備等之內部絕緣體、緩衝材、隔音材、隔熱材、食品包裝材、衣用材、或建材用。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實施例1)
將以丙烯酸丁酯85重量份、丙烯腈15重量份及丙烯酸6重量份作為構成單體成分之丙烯酸系彈性體(丙烯酸:5.67 重量%,重量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PS換算)]:217萬)100重量份、雙酚A-EO改性二丙烯酸酯(商品名「NK ESTER A-BPE30」,乙氧基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30重量份、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商品名「NK ESTER TMPT」,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45重量份、作為無機粒子之氫氧化鎂(商品名「EP1-A」,神島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50重量份、作為彈性體交聯劑之六亞甲基二胺(商品名「diak NO.1」,Dupont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重量份、作為彈性體交聯助劑之1,3-二-鄰甲苯基胍(商品名「Nocceler DT」,大內新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重量份、碳黑(商品名「#35」,旭碳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重量份、進而2官能型加工穩定劑(商品名「Sumilizer GM」,酚系抗老化劑)8重量份,投入設置有2片葉片之小型10 L加壓式捏合機(TOSHI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中,於80℃之溫度下混練40分鐘,藉此獲得樹脂組合物。
將上述樹脂組合物投入單軸擠出機中,一面於溫度60℃下混練該樹脂組合物,一面於相對於上述樹脂組合物總量(100重量%)而成為4重量%之氣體量、供給氣體壓力28 MPa之條件下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導入)至單軸擠出機中。繼而,進行混合混練以使二氧化碳氣體充分地含浸。
繼而,通過設置於單軸擠出機之前端之圓形模具擠出樹脂組合物,藉此釋放壓力直至大氣壓下為止,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而使其發泡,而獲得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
再者,藉由自上述單軸擠出機中擠出樹脂組合物,而釋放壓力直至大氣壓下為止,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而使其發泡之步驟,相當於成形減壓步驟。
對上述中所獲得之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之雙面照射電子束(加速電壓250 kV,射線量200 kGy),形成交聯結構。進而,電子束照射後,於170℃環境下放置1小時,進行加熱處理,而形成交聯結構。
繼而獲得片材狀之樹脂發泡體。
(實施例2)
將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之樹脂組合物投入單軸擠出機中,以相對於上述樹脂組合物總量(100重量%)而成為3.2重量%之氣體量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導入)單軸擠出機中,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而獲得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
繼而,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對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照射電子束,而形成交聯結構。進而,於210℃環境下放置5分鐘,進行加熱處理,而形成交聯結構。
繼而獲得片材狀之樹脂發泡體。
(實施例3)
將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之樹脂組合物投入單軸擠出機中,以相對於上述樹脂組合物總量(100重量%)而成為3.3重量%之氣體量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導入)單軸擠出機中,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而獲得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
繼而,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對片材狀之發泡結構體照射電子束,而形成交聯結構。進而,於210℃環境下放置5分鐘,進行加熱處理,而形成交聯結構。
繼而獲得片材狀之樹脂發泡體。
(實施例4)
將以丙烯酸丁酯85重量份、丙烯腈15重量份及丙烯酸6重量份作為構成單體成分之丙烯酸系彈性體(丙烯酸:5.67重量%,重量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PS換算)]:217萬)100重量份、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商品名「ARONIX M-270」,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30重量份、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商品名「NK ESTER TMPT」,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45重量份、作為無機粒子之氫氧化鎂(商品名「EP1-A」,神島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50重量份、作為彈性體交聯劑之六亞甲基二胺(商品名「diak NO.1」,Dupont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重量份、作為彈性體交聯助劑之1,3-二-鄰甲苯基胍(商品名「Nocceler DT」,大內新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重量份、碳黑(商品名「#35」,旭碳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重量份、進而2官能型加工穩定劑(商品名「Sumilizer GM」,酚系抗老化劑)8重量份,投入設置有2片葉片之小型10 L加壓式捏合機(TOSHI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中,於80℃之溫度下混練40分鐘,藉此獲得樹脂組合物。
繼而,由上述中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將氣體量設為4重量%,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片材狀之發泡結構 體。
繼而,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形成交聯結構,而獲得片材狀之樹脂發泡體。
(比較例1)
將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聚丙烯(PP)與乙烯/丙烯/5-亞乙基-2-降烯三元共聚物(EPT,Ethylene Propylene Terpolymer)之摻合物(TPO,Thermoplastic Polyolefin),包含碳黑)50重量份、聚丙烯50重量份、潤滑劑組合物10重量份、進而作為成核劑之氫氧化鎂50重量份投入雙軸混練機中,於200℃之溫度下充分地混練後,以股線狀擠出,進行水冷,切割成顆粒狀而成形,獲得樹脂組合物。
將上述顆粒狀之樹脂組合物投入單軸擠出機中,一面於220℃之環境中混練該樹脂組合物,一面於25 MPa之壓力下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至單軸擠出機中。使二氧化碳氣體充分地飽和後,通過設置於單軸擠出機之前端之模具擠出樹脂組合物,藉此釋放壓力直至大氣壓下為止,同時進行成形與發泡,使其發泡,而獲得片材狀之樹脂發泡體。
(比較例2)
使用市售之將聚胺基甲酸酯作為主成分之樹脂發泡體(片材狀)。
(比較例3)
將以丙烯酸丁酯85重量份、丙烯腈15重量份及丙烯酸6重量份作為構成單體成分之丙烯酸系彈性體(丙烯酸:5.67重量%,重量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PS換算)]:217 萬)100重量份、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商品名「NK ESTER TMPT」,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75重量份、作為無機粒子之氫氧化鎂(商品名「EP1-A」,神島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50重量份、作為彈性體交聯劑之六亞甲基二胺(商品名「diak NO.1」,Dupont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重量份、作為彈性體交聯助劑之1,3-二-鄰甲苯基胍(商品名「Nocceler DT」,大內新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2重量份、碳黑(商品名「#35」,旭碳股份有限公司製造)10重量份、進而2官能型加工穩定劑(商品名「Sumilizer GM」,酚系抗老化劑)8重量份,投入設置有2片葉片之小型10 L加壓式捏合機(TOSHI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中,於80℃之溫度下混練40分鐘,藉此獲得樹脂組合物。
繼而,由上述中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片材狀之樹脂發泡體。
(評價)
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樹脂發泡體進行下述測定或評價。將其結果示於表1及表2。
(厚度(初始厚度))
樹脂發泡體之厚度(初始厚度)(μm)係藉由測定端子之直徑為20 mm之1/100針盤量軌進行測定。
(密度(視密度))
將樹脂發泡體沖裁成寬度20 mm、長度20 mm,製成試驗片。使用電子比重計(商品名「MD-200S」,Alfamirage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測定試驗片之比重,由該比重之值求出試驗片之密度(g/cm3)。
(平均微胞徑)
樹脂發泡體之平均微胞徑(μm)係以下述方式而求出。
藉由數位顯微鏡(商品名「VHX-600」,KEY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取入樹脂發泡體剖面之氣泡結構部之圖像,測定切割面之固定面積(1 mm2)中所表露出之所有微胞之面積,進行近似圓的直徑換算,用該直徑除以微胞數而求出平均值,藉此而求出。
再者,於圖像解析時使用圖像解析軟體(商品名「WIN ROOF」,三谷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50%壓縮荷重、壓縮50%時之壓縮硬度))
藉由依據JIS K 6767中記載之壓縮硬度測定法進行測定而求出。
將樹脂發泡體切割成厚度1 mm、直徑20 mm之圓形狀,而獲得試驗片。
繼而,於23℃之環境下沿厚度方向壓縮該試驗片直至成為厚度(初始厚度)之50%之厚度,維持壓縮狀態20秒。繼而,解除壓縮,測定20秒後之荷重值(N),將該測定值換算為單位面積(1 cm2)之值,求出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N/cm2)。
上述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係針對於23℃下老化之試驗片、與老化後於200℃之烘箱中放置1小時之試驗片此2種 試驗片而求出。並且,於表1之「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之「加熱前」之欄中表示「於23℃下老化之試驗片於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於「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之「加熱後」之欄中表示「老化後於200℃之烘箱中放置1小時之試驗片於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
(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
將樹脂發泡體切割成厚度1 mm、1邊之長度為25 mm之正方形,而製成片材狀之試驗片。
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係使用電磁力式微小試驗機(MICRO SERVO)(「MMT-250)」,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於23℃之環境下沿厚度方向壓縮上述試驗片直至成為厚度(初始厚度)之50%之厚度,於23℃下維持壓縮狀態1分鐘。壓縮解除後,藉由高速相機(high-speed camera)拍攝厚度之恢復行為(厚度變化、厚度恢復),由所拍攝之影像求出壓縮狀態解除1秒後之厚度。繼而,由下述式求出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
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壓縮狀態解除1秒後之厚度)/(初始厚度)×100
(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
將樹脂發泡體切割成厚度1 mm、1邊之長度為25 mm之正方形,而製成片材狀之試驗片。
使用間隔件,以成為50%之厚度之方式壓縮試驗片,於該狀態下,於80℃下保存24小時。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解除壓縮狀態。於解除壓縮狀態 後24小時後,準確測取試驗片之厚度。繼而,根據下述式,求出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率,作為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
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c-b)/(a-b)×100
a:試驗片之厚度
b:試驗片之厚度之一半厚度
c:壓縮狀態解除後之試驗片之厚度
(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
將樹脂發泡體切割成厚度1 mm、1邊之長度為20 mm之正方形,而製成片材狀之試驗片。
於23℃環境下沿厚度方向壓縮上述試驗片直至成為厚度(初始厚度)之50%之厚度,維持壓縮狀態5分鐘。繼而,解除壓縮狀態,將所獲得之試驗片設為試驗片A。繼而,根據下述衝擊吸收率之測定方法,求出試驗片A之衝擊吸收率。
繼而,於180℃環境下沿厚度方向壓縮上述試驗片直至成為厚度(初始厚度)之50%之厚度,維持壓縮狀態5分鐘。繼而,解除壓縮狀態,將所獲得之試驗片設為試驗片B。繼而,根據下述衝擊吸收率之測定方法,求出試驗片B之衝擊吸收率。
繼而,將試驗片A之衝擊吸收率與試驗片B之衝擊吸收率之差的絕對值設為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
試驗片之衝擊吸收率(%)係使用圖1所示之擺錘試驗機, 測定未***試驗片之情形時之衝擊力(僅有支撐板及丙烯酸板時之衝擊力)(空白數值):F0、及將試驗片***支撐板與丙烯酸板之間之情形時之衝擊力:F1,由下述式而算出。
衝擊吸收率(%)=(F0-F1)/F0×100
圖1係表示***有試驗片之擺錘試驗機之概略圖。於圖1中,1為擺錘試驗機,11為荷重元,12為試驗片,13為丙烯酸板,14為鐵球,15為擠壓壓力調整機構,16為支撐板,17為支柱,18為支撐棒。荷重元11具備感知鐵球14碰撞時之衝擊力之壓力感測器,可測定具體之衝擊力之數值。試驗片12如圖1所示,係***至丙烯酸板13與支撐板16之間之荷重元上之位置。又,試驗片12係藉由擠壓壓力調整機構15調整其壓縮率。鐵球14為衝擊子,直徑:19.5 mm,重量:40 g重(0.39 N)。又,鐵球14係以舉起至落下角度(舉起角度)40°之狀態暫時固定後擺落。
(尺寸變化率)
將樹脂發泡體切割成1邊之長度為約100 mm之正方形,而製成片材狀之試驗片。繼而,使用數位游標卡尺,測取長度方向(MD方向)之尺寸、寬度方向(CD方向)之尺寸、厚度方向之尺寸。
繼而,將試驗片於200℃之烘箱中放置1小時。繼而,1小時後自烘箱中取出試驗片,與上述同樣地測取長度方向之尺寸、寬度方向之尺寸、厚度方向之尺寸。
繼而,藉由下述式分別算出長度方向之尺寸、寬度方向 之尺寸、厚度方向之尺寸各自之尺寸變化率。
尺寸變化率(%)=(L0-L1)/L0×100
L0:初始之試驗片之尺寸(空白數值)
L1: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試驗片之尺寸
(重量變化率)
將樹脂發泡體切割成厚度1 mm、1邊之長度為100 mm之正方形,而製成片材狀之試驗片。繼而,使用電子天平,測定重量。
繼而,將試驗片於200℃之烘箱中放置1小時。繼而,1小時後自烘箱中取出試驗片,與上述同樣地使用電子天平測定重量。
繼而,藉由下述式算出重量變化率。
重量變化率(%)=(W0-W1)/W0×100
W0:初始之試驗片之重量(空白數值)
W1:於200℃下放置1小時後之試驗片之重量
(總透光率)
由樹脂發泡體獲得1邊之長度為30 mm之正方形且厚度為0.6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
依據JIS K7361,藉由霧度計(商品名「HM-150」,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測定總透光率。
(遮光性)
由樹脂發泡體獲得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
將該試驗片以密接於光之照射面之方式置於背光源(光源:LED或螢光燈)上,照射光,由透過片材之光觀察針孔 之有無,於存在針孔之情形時測定針孔之大小。
繼而,根據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良好(○):無針孔之情形、存在針孔但不存在大小為1 mm以上之針孔之情形
不良(×):存在大小為1 mm以上之針孔之情形
(黑色度)
由樹脂發泡體獲得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
使用簡易型分光色差計(裝置名「NF333」,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造)進行測定。
(動態防塵性)
將樹脂發泡體沖裁成邊框狀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參照圖2)後,如圖3及圖5所示,將其裝附於評價容器(下述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參照圖3及圖5)上。繼而,向評價容器中之評價樣品之外側之部分(粉末供給部)供給粒子狀物質,將供給粒子狀物質之評價用容器置於轉筒(旋轉槽)後,使轉筒反時針旋轉,反覆對評價容器施加衝擊。
圖3係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之簡單之剖面概略圖。於圖3中,2為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封裝體),22為評價用樣品(沖裁成邊框狀之樹脂發泡體),24為底板,25為粉末供給部,27為泡沫壓縮板,29為評價用容器內部(封裝體內部)。於圖3之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中,粉末供給部25與評價用容器內部29由評價用樣品22而分隔開,粉末供給部25及評價容器內部29成為封閉之系統。
圖4係表示載置有評價容器之轉筒之剖面概略圖。於圖4中,3為轉筒,2為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又,方向a為轉筒之旋轉方向。若轉筒3旋轉,則反覆對評價容器2施加衝擊。
以下更詳細地說明動態防塵性之評價方法。
將樹脂發泡體沖裁成圖2所示之邊框狀(窗框狀)(寬度:2 mm),製成評價用樣品。
如圖3及圖5所示,將該評價用樣品安裝於評價容器(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參照圖3及圖5)上。再者,安裝時之評價樣品之壓縮率為50%(以成為初始厚度之50%之方式進行壓縮)。
如圖5所示,將評價用樣品設置於泡沫壓縮板、與固定於底板上之鋁板上之黑色丙烯酸板之間。於安裝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中,藉由評價用樣品而成為將內部之固定區域封閉之系統。
如圖5所示,將評價用樣品安裝於評價容器上後,向粉末供給部中放入作為粉塵之玉米澱粉(粒徑:17 μm)0.1 g,將評價容器放入轉筒(旋轉槽,轉筒式落下試驗器)中,以1 rpm之速度使之旋轉。
繼而,以獲得100次之碰撞次數(反覆衝擊)之方式使其旋轉特定次數後,分解封裝體。使評價用樣品自粉末供給部通過,利用數位顯微鏡(裝置名「VHX-600」,KEY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觀察鋁板上之黑色丙烯酸板及作為覆蓋板之黑色丙烯酸板上所附著之粒子。針對鋁板側之黑 色丙烯酸板及覆蓋板側之黑色丙烯酸板,製作靜止圖像,使用圖像解析軟體(軟體名「Win ROOF」,三谷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二值化處理,計測粒子總面積。繼而,用粒子總面積除以粒子面積(每1個粒子之面積),算出粒子之個數。再者,為了減小空氣中之浮游粉塵之影響,觀察係於清潔台內進行。
將鋁板側之黑色丙烯酸板上所附著之粒子之個數及覆蓋板側之黑色丙烯酸板上所附著之粒子之個數合併所得之粒子總個數為50萬個以下的情形判定為良好,將超過50萬個之情形判定為不良。
圖5係表示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之俯視圖及切割部端視圖。圖5(a)係表示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之俯視圖。又,圖5(b)係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之A-A'線切割部端視圖。評價容器可藉由裝附評價用樣品後使其落下而對評價用樣品之動態防塵性(衝擊時之防塵性)進行評價。於圖5中,2為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211為黑色丙烯酸板(覆蓋板側之黑色丙烯酸板),212為黑色丙烯酸板(鋁板側之黑色丙烯酸板),22為評價用樣品(邊框狀之樹脂發泡體),23為鋁板,24為底板,25為粉末供給部,26為螺釘,27為泡沫壓縮板,28為針,29為評價用容器內部,30為鋁間隔件。評價用樣品22之壓縮率可藉由調整鋁間隔件30之厚度而進行控制。再者,雖然於圖5之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之俯視圖(a)中 被省略,但於相對之螺釘間裝備有覆蓋板固定金屬件,將黑色丙烯酸板211牢固地固定於泡沫壓縮板27上。
於表1中,「-」表示未進行測定。
再者,若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未達2.5 N/cm2,則可評價為緩衝功能優異。比較例1於加熱後無法壓縮50%,從而無法測定加熱後壓縮50%時之壓縮荷重。比較例1可評價為由於加熱而喪失柔軟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樹脂發泡體例如用作電子設備等之內部絕緣體、緩衝材、隔音材、隔熱材、食品包裝材、衣用材、建材用。
1‧‧‧擺錘試驗機
2‧‧‧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
3‧‧‧轉筒
11‧‧‧荷重元
12‧‧‧試驗片
13‧‧‧丙烯酸板
14‧‧‧鐵球
15‧‧‧擠壓壓力調整機構
16‧‧‧支撐板
17‧‧‧支柱
18‧‧‧支撐棒
22‧‧‧評價用樣品
23‧‧‧鋁板
24‧‧‧底板
25‧‧‧粉末供給部
26‧‧‧螺釘
27‧‧‧泡沫壓縮板
28‧‧‧針
29‧‧‧評價容器內部
30‧‧‧鋁間隔件
211‧‧‧黑色丙烯酸板
212‧‧‧黑色丙烯酸板
圖1係表示擺錘試驗器之概略圖。
圖2係於評價動態防塵性時所使用之評價用樣品之概略圖。
圖3係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動態防塵性評價用之評價容器之剖面概略圖。
圖4係表示載置有評價容器之轉筒之剖面概略圖。
圖5(a)、(b)係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之俯視圖及切割部端視圖。
2‧‧‧裝附有評價用樣品之評價容器
22‧‧‧評價用樣品
23‧‧‧鋁板
24‧‧‧底板
25‧‧‧粉末供給部
26‧‧‧螺釘
27‧‧‧泡沫壓縮板
28‧‧‧針
29‧‧‧評價容器內部
30‧‧‧鋁間隔件
211‧‧‧黑色丙烯酸板
212‧‧‧黑色丙烯酸板

Claims (7)

  1. 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下述所定義之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為70%以上,下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厚度恢復率(23℃、1分鐘、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23℃下維持壓縮狀態1分鐘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壓縮狀態解除1秒後之厚度相對於初始厚度的比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80℃下維持壓縮狀態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例。
  2. 如請求項1之樹脂發泡體,其中厚度為0.1~5 mm,平均微胞徑為10~200 μm。
  3. 如請求項1或2之樹脂發泡體,其中下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衝擊吸收率(%)=(F0-F1)/F0×100 F0:於使鋼球碰撞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F1: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將該試驗片***至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支撐板與丙烯酸板之間後,於使鋼球碰撞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藉由於23℃下歷時5分鐘僅壓 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與藉由於180℃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之差的絕對值。
  4. 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下述所定義之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為5%以下:衝擊吸收率(%)=(F0-F1)/F0×100 F0:於使鋼球碰撞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F1: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厚度1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將該試驗片***至包含支撐板及丙烯酸板之積層體之支撐板與丙烯酸板之間後,於使鋼球碰撞積層體之丙烯酸板側時,支撐板所受之衝擊力;衝擊吸收率之變化量:藉由於23℃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與藉由於180℃下歷時5分鐘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後解除壓縮狀態之樹脂發泡體所求出之衝擊吸收率(%)之差的絕對值。
  5. 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下述所定義之尺寸變化率為30%以下,於200℃之環境下放置1小時後之重量變化率為15重量%以下:尺寸變化率:將樹脂發泡體製成寬度100 mm、長度100 mm、厚度0.5~2 mm之片材狀之試驗片,該試驗片中之寬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長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及厚 度方向之尺寸變化率中的變化率值最大之方向之尺寸變化率。
  6. 如請求項1至5項中之任一項之樹脂發泡體,其中總透光率為10%以下。
  7. 一種樹脂發泡體,其特徵在於:總透光率為10%以下,密度為0.01~0.8 g/cm3,下述所定義之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為80%以上:變形恢復率(80℃、24小時、50%壓縮):於23℃下僅壓縮初始厚度之50%並於80℃下維持壓縮狀態24小時後,一面維持壓縮狀態一面恢復至23℃後,解除壓縮狀態後所求出的恢復之距離相對於壓縮之距離的比例。
TW101128112A 2011-08-02 2012-08-03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137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9625 2011-08-02
JP2011169624 2011-08-02
JP2012161060A JP2013049836A (ja) 2011-08-02 2012-07-20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3796A true TW201313796A (zh) 2013-04-01

Family

ID=4880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8112A TW201313796A (zh) 2011-08-02 2012-08-03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TW101128111A TW201313431A (zh) 2011-08-02 2012-08-03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8111A TW201313431A (zh) 2011-08-02 2012-08-03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155507A1 (zh)
KR (2) KR20140064806A (zh)
CN (2) CN103732663A (zh)
TW (2) TW20131379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4403A (ja) * 2011-02-17 2012-09-27 Nitto Denko Corp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54692B2 (ja) * 2012-09-27 2016-12-2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6660305B (zh) * 2014-09-24 2019-06-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体
JP6632891B2 (ja) * 2015-01-30 2020-01-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低粘着性発泡シート
JP6473846B1 (ja) 2017-08-28 2019-0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樹脂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801B (zh) * 2005-05-18 2010-08-18 东丽株式会社 交联聚烯烃类树脂发泡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64806A (ko) 2014-05-28
CN103732664A (zh) 2014-04-16
US20140170406A1 (en) 2014-06-19
CN103732663A (zh) 2014-04-16
US20140155507A1 (en) 2014-06-05
KR20140064805A (ko) 2014-05-28
TW201313431A (zh) 201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11443A1 (ja)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18582A1 (ja)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82562A1 (ja) 架橋型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267623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foa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1313796A (zh) 樹脂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TW201105717A (en)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
US20220185979A1 (en) Resin foam body and foam member
WO2011096268A1 (ja) 熱可塑性樹脂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19812A1 (en) Light-reflecting member containing polyolefin resin foa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3018581A1 (ja)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075958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resin foam
JP2013049836A (ja)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45470B2 (ja)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84419B2 (ja) 架橋型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54203B2 (ja) 架橋型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10956A1 (ja) 樹脂発泡体および発泡部材
JP7288994B2 (ja) 樹脂発泡体
JP5897503B2 (ja) 樹脂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09767A1 (ja) 樹脂発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