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6485A - Pi-shaped preform - Google Patents

Pi-shaped prefor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6485A
TW201026485A TW98136463A TW98136463A TW201026485A TW 201026485 A TW201026485 A TW 201026485A TW 98136463 A TW98136463 A TW 98136463A TW 98136463 A TW98136463 A TW 98136463A TW 201026485 A TW201026485 A TW 2010264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form
legs
warp
fibers
le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36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6360B (zh
Inventor
Jonathan Goering
Kenneth Ouellette
Original Assignee
Albany Eng Composit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any Eng Composites Inc filed Critical Albany Eng Composit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26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6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6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63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03Producing profiled members, e.g.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4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t least three directions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1/00Making preforms
    • B29B11/14Making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 B29B11/16Making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fillers or reinforc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25/005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1Profiled members, e.g. beams, sections
    • B29L2031/003Profiled members, e.g. beams, sections having a profiled transverse cross-se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02Reinforcing materials; Prepre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39/00Textiles: weaving
    • Y10S139/01Bias fabric dige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179Woven fabric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weave other than fabric in which the strand denier or warp/weft pick count is specified
    • Y10T442/3195Three-dimensional weave [e.g., x-y-z planes, multi-planar warps and/or wefts,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Description

20102648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大體關於編織預成形體且更特定地關於用在補 強複合材料中編織預成形體,其可被編織成扁平形狀且被 折疊成其最終形狀。 【前椅】 引用而納入 所有的專利、專利申請案、文件、參考文獻、製造商 的說明、描述、產品規格及任何本文中所提及之產品的產 品表均以參考方式納人本文,且可應隸本發明的實施上。 發明背景 β利用補強複合材料製造結構組件現在已很普遍,特別 是在應用t的理想特性被要求是重量輕、結實、堅固、耐 熱、自撑及適合被塑造與成形之情況下。此種組件用在例 如航空、航太、衛星、娛樂(如在賽艇及汽車中)及其它應用 中。 典型地,此種組件由埋置於基體材料中的補強材料構 成。該補強材料可由諸如玻璃、碳、陶究、酿胺、聚乙稀 及/或其它材料之材料製成,該等材料表現理想的物理、 熱、化學及/或其它性質,其巾首要性f是對減力破壞之 強度大。透過利用此種最終成為完成組件之一組成部分之 曰補材料’該補強材料之理想特性諸如極高強度被賦予給 〜几成複合組件。組成的補強材料典型地可被編織、機織 201026485 二 應補強預成形體之理想結構及形狀。通 用寄予特別注魚擇之組成補強材料性質的最佳利 、通常此種補強預成形體與基體材料相組 之工作儲=成品組件或者生產用於成品組件之最終生産 潰於該/的補強職形體[製錢,該預成㈣可被浸 圍在該^材料巾’因此制賴補_成碰變成被包 分之間土Γ材料中且基體材料填滿補強預成形體之組成部 一姑粗的工隙區。該基體材料可以是多種多樣材料中之任 ;;2,諸如環氧樹脂,聚醋,乙稀醋,陶究,碳及/或其 二2 了理想的物理'熱、化學及/或其它性質的材料。 樣或-穩體之㈣可賴關_成雜之材料一 士 1不樣,且可能具有或不具有類似的物理、熱、化學 ^類匕性質。然而典型地’它們不會是相同材料也不會具 中通==理、熱、化學或其它性質’因為利用複合材料 利用―,先尋未的目標是在成品組件中實現-種只單獨 、、且成材料不能獲得的特徵組合。如此組合後,補強 =㈣與基體材料可接著藉由熱固法或其它習知的方法 相=中被硬化與安定化且接著接受其它有關產生理 ;、,則=作處理。在此點上值得注意的是,被如此硬化 強材料料的之固化團塊通常非常牢固地黏附在該補 力,:?,該補強預成形體)上。結果,成品組咖 被有由其作為纖維之間的一枯合劑之基體材料可 被有效地轉移且由該補強預成形體之㈣材料承受。 201026485 一經常想要製造結構上是簡單幾何形狀,如(就其本身而 言)板、片、矩形或正方形實心、體等以外的組件。—達成方 式是將此種基本幾何形狀組合成所需要的較複雜形狀。一 種此-典型組合是由將依上賴成__成形體以一彼 此相對角度(典型地是_直角)連接起來而完成 。此種連接補 強預成形體之角度安排的通常目的是產生—需要的形狀以 形成包括例如-個或多個端壁或「τ」形交叉之一補強預成 ^體,或者用以強化補強預成形體與複合結構的結果組 合’該結果組合防止其在遭受諸如壓力或張力之外力時之 =斜或破壞。在任何情況下’―相關考慮是使該等組成部 分之間的每一接合點盡可能地牢固。鑑於該補強預成形體 結構成分本身所需要的非常高強度,該等接合點之弱點實 際上成為一結構「鏈」中的一「弱鏈接」。 一父叉結構之一範例在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1〇3,337號 案中提出,其揭露内容以參考方式納入本文。此一參考文 獻提出了將兩個補強板連接在一起成為一Τ形狀之一有效 手段。 以往曾有各種其他完成此種接合的提案被提出。曾經 建議形成且硬化彼此分開的一平板元件及一角狀的加強元 件,後者具有一單一平板接觸面或在一末端分叉形成兩個 刀開的、共面的平板接觸面。該兩個組件藉由利用熱固性 膠粘劑或其它黏合材料將該加強元件之平板接觸面黏接到 另一組件之一接觸面。然而,當張力被施加在該硬化的平 板或複合結構之表面上時,令人無法接受的低負荷值即導 201026485 致將加強組件與平板在它們的接合點處分開的「剝離」力, 此因接合處之有效強度是基雜_有效髓而不是枯合 劑的有效強度。 在此種組件之接合點處使用金屬螺检或柳釘是難以接 受的’因為此種附加物至少部分破壞且削弱複合結構本身 的完整性、增加重量及引人此種元件與周圍材料之間熱膨 脹係數之差異。 解決此問題之其它的方式曾是基於透過利用將該等組 件中的一個縫合到另一個且依靠縫合線將此種加強纖維引 入遍及整個接合位置之概念。一個這樣的方式揭示在美國 專利第4,331,495號案及其分割案_美國專利第4,256 79〇號 案中。此等專利揭露了由黏接纖維層製成的一第一與第二 複合板之間所被製造的接合點。該第一平板以先前技藝方 式於一端分叉以形成兩個分歧、共面的平板接觸面,該兩 個分歧、共面的平板接觸面已經藉由縫合穿過兩個平板未 固化的柔性複合線被連接到該第二平板。該等平板與線已 經被「共同固化」,即同時固化。改進接合強度之另一方法 在美國專利第5,429,853號案中提出。 儘管先前技藝尋求改進該補強複合材料之結構完整性 且已經取得成功,特別是在美國專利第61〇3,337號案之情 況下,惟仍存在透過不同於利⑽合劑或機她接的—二 方式改進或處理問題之一需求。就這點而言,一種方式可 以是藉由特定的機緑生-編織三維(「3D」)結構。_, 涉及的費用是相當大的且少有對產生一簡單結構之編織機 201026485 器的需求。儘管如此’可被驗成纖維複合組件之犯 預成形體是合乎需求的,因為其相對於習知二維疊層複合 材料提供增加之強度。此等預成形體在需要複合材料支^ 平面外負荷的應用中尤其有用。然而,以上描述的先前技 藝預成形體是在-自動化織機程序中被編織及提供該預成 形體各部分之變化厚度,已在承受平面外負荷的能力上受 到限制,。 • 3 —方式將是編織一二維(「2D」)結構且將其折疊成 3D形狀。然而,此方式典型地導致當該預成形體被折疊時 變形。因為當該預成體被折疊時,已編織之纖維長度不同 ' 於其應當具有的長度,所以變形發生。此在已編織的纖維 長度過短之區域中產生淺凹與波紋且在該纖維長度過長之 區域中產生鼓起。可在該預成形體被折疊之區域中造成波 紋或環形物之一 3D預成形體編織結構之一範例被揭露在美 國專利第6,874,543號案中,其全部内容以參考方式納入^ • 文。具有諸如例如‘丁,,‘1,,‘兄或‘朽,橫截面之特定結構形狀 之纖維預成形體可在一習知的梭織機上被編織,且—些現 存的專利描述編織此種結構之方法(例如,美國專利第 6,446,675號案及美國專利第6,712,099號案)。然而在所有先 前技藝中,該等預成形體已經被製造成使得橫截面在經紗 與緯紗纖維方向上是一致的,即凸緣與直立腿部之間的交 叉點在整個該預成形體之寬度及長度上總是在同一也置。 【發明内容3 發明概要 201026485 在需要一較複雜形狀之應用中,可能對於產生在經紗 及/或緯紗纖維方向上具有不同橫截面之預成形體之系統 及方法有一需求。一些應用可需要該等預成形體中的凸緣 或直立腿部在經紗及/或緯紗纖維方向移動以形成此等複 雜的形狀。 本發明是用於編織具有多個腿部之一纖維預成形體而 使得該等腿部在經紗及/或緯紗方向中不必需成直線之一 方法。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正弦波腿部之一 「pi」預成形體,即直立的腿部沿著該經紗及/或緯紗方向 以一正弦方式移動。 該正弦波藉由例如選擇性地將一些經紗纖維脫離形成 該等直立的腿部之一個之該預成形體之部分而同時將經紗 纖維添加到其它直立腿部中而產生。例如,為了使該等腿 部在緯紗方向上向左移動,經紗纖維在該等直立腿部之一 個之該基底處脫離且同時被添加在相鄰的直立腿部之基底 處。類似地,相反可以完成將該等腿部向右移動。 本方法還可用於製造其它橫截面形狀,諸如一‘τ’形或 ‘τ’之葉片以相對於該‘τ’之頂部以一正弦方式延伸之‘τ’ 形或其它形狀的加強件,諸如有三個或更多腿部之預成形 體。 本方法還可用以編織具有可相互平行或互成角度之變 化厚度或變化長度或高度之腿部之預成形體。該預成形體 之腿部可由一個一致寬度之U形鉤或一變化寬度之U形鉤 被分開。該預成形體可利用經紗纖維之任何合適的紋路編 201026485 織,即層與層、透過厚角連結、正交等。儘管碳是敉隹的, 但本發明適用於幾乎任何其他纖維類型,諸如例如,玻璃 陶瓷、醯胺、聚乙烯、聚丙烯等。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是提供具有一個或多個直立腿部 之一3D編織預成形體,使得該等腿部在經紗及/或緯紗方尚 上不必需是直線。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兩個或更多直立腿部之 一 3D編織預成形體,在該等腿部之間具有一變化寬度的U 形鉤。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是提供一3D編織預成形體,該3D編 織預成形體是對迄今可利用的現存預成形體及/或補強複 合結構之一替代方案及/或改進。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可折疊成形狀而不扭曲組 成該預成形體之該等纖維之完整編織3D預成形體。 本發明之又一個目的是提供特別用在形成pi形狀或T 形狀之補強複合材料中之一完整編織3D預成形體。 此等及其它目的與優勢藉由提供可被編織成扁平形 狀,且在注入樹脂之前被折疊成其最終形狀而不造成不理 想的纖維扭曲之一編織3D預成形體而實現。此藉由在編織 期間調整該等纖維之長度使得當預成形體被折疊成形狀時 纖維長度相等而在折疊處提供一平滑過渡而實現。儘管此 技藝特別適用於形成Pi形狀編織預成形體,但可適用於各 種其它形狀,諸如例如‘7’形或具有三個或四個直立腿部 之預成形體。 201026485 本發明之—個實施例是具有一三維編織結構之機械或 結構接合點之—預成形體,透過緯紗纖維被編織以提供經 紗纖維層之層與層連結及每一層 内的纖維連結。儘管;^文 描述的示範性實施例涉及層與層連結,在實施本發明上此 非必需。該預成形體之該等層之一些可不經層與層連結。 編織的預成形體透過定向的麟轉移平面外貞如最小化 層内張力。該預成形體具有一基底及一個或多個從該基底 延伸之腿部’該基底與_個或多個腿部各自具有至少兩層 經紗纖維。 等緯々纖維沿著一編織順序進行經過—部分之基 底接著到達腿部且最後經過該基底之對面部分。該等腿 邛可以—對稱或非對稱、分佈式列交叉方式被連接,經紗 纖維之—偶數或奇數個列位於該等腿部之間。該預成形體 可具有相等或不等的腿部長度及⑼高度。該等腿部可與該 基底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角度。該等腿部可彼此平行或互 成角度及/或在其之間具有-變化寬度之u形鉤。-個或多 腿°卩可在經紗及/或緯紗方向中以一正弦、鋸齒、對角 、’弧形或非線性形式移動。該基底及/或該等腿部之外邊 緣較佳地具有以_階狀形態形成於經紗纖維之終止層之錐 形。 本發明之另—實施例是形成用在補強複合材料中的一 成形體之-方法。該預成形體被形成以具有透過已編織 的緯鈔纖維以提供經紗纖維層之層與層連結與每-層内的 、維連、、’。之一二維編織結構。儘管本文描述的示範性實施 201026485 連、、、》仁對於本發明之實踐來説此不是必需 的。該預成形體夕兮笪 ^ 炙忒等層之一些可不經層與層連結。編織 預成化體透過&向的纖維轉移平面外貞荷以最小化層内張 力立“預杨體具有—基底及—個或多個從該基底延伸之 基底與-個或多個腿部各自具有至少兩層經紗纖 Α7纖維沿著—編織順序傳送它們經過該基底之 I5刀接著到達料腿部且最後經過該基底之相反部分。 該等腿部可以以_ 接,經紗纖維之一
對稱或非對稱、分佈式列交叉方式被連 偶數或奇數個列位於該等腿部之間。該 預成形體可具有相等或不等的腿部長度及/或高度 。該等腿 ^可與該基底垂直或不垂直或者a角度。該等腿部可彼此 平行或互成肖度及/或在其之卩m變化寬度之u形鉤。 一個或多個腿部可在經紗及/或緯紗方向 中以一正弦、鋸 齒對角線、弧形或非線性形式移動。該基底及/或該等腿 部之外邊緣較佳地具有以一階狀形態形成於經紗纖維之終 止層之錐形。 為了對本發明之一更好的理解,藉由其使用獲得其操 作優勢及特定目的’參考所附描述性内容,其中説明本發 明之較佳但非限制性實施例。 在此揭露中的用語「包含(comprising)」及「包含 (comprises)」可意指「包括(including)」及「包括(includes)」 或者可具有在美國專利法中一般被賦與「包含(comprising)」 及「包含(comprises)」的意思。措辭「主要包括(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或「主要包括(consists essentially of)」如果 201026485 用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具有美國專利法認定的含義。本發明 之其它層面描述在以下面揭露内容中或由以下的揭露内容 是明顯的(且在本發明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理解的附圖被納入且構成本説 明書之一部分。在本文中提出的該等圖式説明了本發明之 不同實施例連同本描述有助於解釋本發明之原理。在該等 圖式中: 第1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一個示範實施例之一Pi-預成形 體的示意側視圖,描繪全片及其中的纖維結構之形成; 第2(a)圖與第2(b)圖分別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 範性實施例之一預成形體及先前技藝中揭露的一預成形 體; 第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描述其中之 纖維結構之一 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側視圖; 第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位於直 立位置之腿部之一 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橫截面視圖; 第5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一 P i -預成形 體之一編織紋路或纖維結構之一示意性側視圖; 第6(a)圖與第6(b)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 是一 Pi-預成形體之示意性橫截面視圖; 第6(c)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在一直立位 置具有一正弦波腿部之編織紋路之一示意性俯視圖; 第7(a)圖與第7(b)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 12 201026485 疋修剪浮紗之别具有以正弦波結構之腿部之一Pi_預成形體 之視圖, 第7(c)圖與第7(d)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 是修剪浮紗之後的具有以一正弦波結構之腿部之—pi預成 形體之視圖; 第8圖根才象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利用兩個p i 編織預成形體之一複合I型梁之一示意性橫截面視圖; φ 第9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以一鋸 齒形式之腿部之一編織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俯視圖;及 第10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以一對 角線形式之腿部之一編織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俯視圖。 t:實施方式J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圖、第2a圖、第3圖及第4圖説明了一三維預成形體 100之較佳實施例《預成形體1〇〇藉由穿過垂直延伸到一紋 Φ 路之平板之多數經紗纖維1 編織一紋路中的一或多數緯 紗纖維114而形成。在第丨圖與第3圖中,用以形成pi_預成形 體100之完整紋路予以説明,其中緯紗纖維114被顯示在觀 測面中而經紗纖維116被顯示垂直於該觀測面。在該結構之 示意圖中纖維114、116被顯示為間隔開,然而當真正被編 織成一完整預成形體100時纖維114、116被壓在一起。 現在轉向第1圖,預成形體100中所有的經紗纖維116大 體上互相平行,其沿著每一纖維116之縱向長度上具有微小 的波浪且大體上以垂直圓列被排列。預成形體1〇〇較佳地由 13 201026485 用於典型複合結構之材料編織而成,例如玻璃纖維、醯胺、 碳纖維且根據一個示範性實施例被編織成具有一基底12〇 及從基底120延伸出之兩個腿部125、135,形成一pi形狀輪 廓。該等腿部125、135可與該基底丨2〇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 角度。基底120及腿部125、135各自包含至少兩層經紗纖維 116且被顯示為具有可選擇的錐形邊緣。為便於編織,預成 形體100被編織成腿部125、135位與基底120之上,儘管腿 部125、135疋為了用在一垂直位置以形成諸如一 u形鉤 150,例如第4圖中所示。基底120被顯示為具有八層纖維 116,且腿部125、135被顯示為具有四層纖維116。儘管在 此範例中八層及四層分別用於該基底與該等腿部,嚴格來 説本發明不受限制,因為任何數目之層可用於該基底與腿 部。 可選擇地,如圖所示,基底120中的經紗纖維116比腿 部125、135中的經紗纖維116具有一較小的橫截面區域。藉 由只在基底120中使用較小經紗纖維116而不在腿部125、 135中使用,在一織布機上編織該結構所需的時間上的增長 被最小化而仍透過經紗纖維116之一較大數量之連結在預 成形體100中提供一較強基底120。 再一次參考第1圖,預成形體100透過編織紋路以該基 底120之一個末端1〇5開始予以説明,該末端105顯示在該基 底120之左邊。在編織順序之一典型部分中,緯紗纖維114 在每一次向右穿過期間在該等經紗纖維116之上與之下交 替,連結此層之纖維116。而且,在該編織順序之一典型部 14 201026485 分中’緯紗纖維114在每-次向左穿過期間在兩個相鄰的層 之經紗纖維116之上與之下交替,將該等層連結起來。: 本文描述的示範性實施例包含層與層連結,彳曰對於本 之實踐不是必需的。該預成形體之該等層之一此層可不妒 層與層連結。如圖式與下文描述所示,部分之編織川員序, 包括預成形體100之腿部125、135内、邊緣處及外表 織順序部分可能不同於此一編織順序。 ''
如第1圖中所示,總體編織順序開始於緯紗纖維I〗*位 置A處且朝著該基底12〇之中心延伸且接著到達該等腿邱之 一個腿部135之一外側112之位置則處。該經紗纖維ii4接^ 延伸到腿部135之右側之最右側位置〇從位置c,緯紗纖 維114沿著相同的線往囘編織,朝著基底中心,從此點緯紗 纖維114向下延伸進入基底120且返囘另一腿部125之外侧 112到腿部125之最左邊處之位置d。緯紗纖維11 *接著沿著 相同的線往囘編織,朝著基底120之中心且往囘延伸,在位 置B2處進入基底120,經過位於腿部125、135之間的經紗纖 維116之中心列接著返囘到基底12〇位置E處且到達基底12〇 之另一末端115之位置F。此形成了緯紗纖維114之一完整編 織順序,其實際上是將四個半片與三個完整片組起來,如 第1圖中所描繪。經紗纖維116之終止層以一階狀形態在基 底120及腿部125、135上形成錐形邊,諸如基底12〇之左外 側邊緣上之錐形124及腿部135上之錐形126。 為了完成一個格子單位或垂直剖面,緯紗纖維114穿過 預成形體100被重覆用於經紗纖維116之相鄰層直到所有的 15 201026485 層被連結。緯紗紋路被重覆以形成相鄰的垂直剖面,產生 連續長度之預成形體。然而,該等層之連結不是必需的, 且該預成形體1〇〇之該基底120及/或該等腿部125、135可被 分成獨立的層。 第3圖特別顯示了用於形成一Pi-預成形體100中的腿部 125、135與基底120之編織紋路。基底120顯示具有八層經 紗纖維116,及腿部125、135顯示具有四層經紗纖維116, 惟該紋路可被修改以在基底12〇與腿部125、135中實施更多 或更少層經紗纖維。換言之,該基底12〇可比該每一個腿部 125、135具有較多的層或者反之亦然。該編織紋路提供在 一層内的經紗纖維116連結及經紗纖維層之間的連結。相鄰 層藉由使一部分之緯紗纖維114延伸在一第一列之第一層 中的一經紗纖維116上,並在一相鄰的、第二列之第二層中 的一經紗纖維之下,該第二層在第一層下面。如圖所示當 該紋路被編織時,腿部125、135被編織成一平放、水平位 置。。在設置期間,每一腿部125、135被移至一垂直、站 立位置,當呈直立時’每-腿部125、135之寬度包含四層。 預成形體1〇〇比先前的編織預成形體在提供腿部125、 135與基底120之-高對稱性、分佈式交又方面有所改進。 基底120具有三個經紗纖維中心列及兩個經紗纖維分離 列,該兩個分離列是中心列任一側邊之相鄰列。使用奇數 個中心列允許該編織形成—對稱等分該中心列之一中心平 面的任一側邊的約略鏡像,提高基底120内的負荷分佈之對 稱性。儘管顯示具有三個中心列,預成形體1〇〇之較佳實施 16 201026485 例可具有任意個中心列,該中心列之數目決定當腿部125、 135在一直立位置中時U形鉤150之公稱寬度。該等腿部 125、135可與該基底120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角度。類似 地,該等腿部125、135可彼此平行或互成角度及/或可具有 相等或不等長度及/或高度。 為了對稱性地將來自腿部125、135之負荷放入基底 120,諸如來自連接在直立的腿部125、135之間的一成員(圖 未示)之一負荷,連接腿部125、135之緯紗纖維114之部分 被分成具有相等或實質上相等個纖維部分之組。每一組與 基底12 0相交在該等分離列與中心列之一個之間或該等分 離列與相鄰於該分離列之剩下的右側或左側之列之一個之 間。例如’如第3圖中所示,組29在腿部125之層2及4與基 底120之間延伸,與基底120相交在列c與d之間。同樣地, 組31與基底120相交在列d與e之間’組33與基底120相交在 列g與h之間,及組37與基底120相交在列h與i之間。在此應 當注意到,儘管該等圖式顯示了對稱幾何,但本發明之方 法也可用在生産非對稱結構中。 儘管顯示在近乎預成形體100之中心之較佳位置處,該 中心列可包含位於預成形體100之中心之側邊之經紗纖維 116之列。例如,列b、c&d可包含該等中心列,且列&與e 可作為分離列。此抵消了腿部125、135接近基底120之一外 邊緣,但仍提供基底120關於列b、c、及4對稱且提供來自 腿部125、135負荷到基底12〇之對稱性分佈。諸如錐形124 及錐形126之錐形藉由將經紗纖維之連續層終止在比前面 17 201026485 的層短的長度而形狀-預成形體之__外邊緣上。例如, 第3圖顯示層5終止於列s處,而層6終止於州,層5為比層6 短之—經紗纖維116。類似地,層6比層7短且此紋路重覆用 ;每相鄰的較低層。在忒基底或直立腿部中具有錐形邊 緣之—預成形體比該等經紗纖維都以相同的長度終止之一 預成形體具有對剝離負荷之—較好的抵抗。此外,使用用 於、、歪々錐形纖維之一較小纖維尺寸提供了一從該預成形體 到其連接的-組件之—更順利、平滑的過渡。第3圖中的該 編織紋路是用於基底丨2 〇之八層經紗纖維丨丨6。 凡整的、已編織的Pi-預成形體1〇〇被顯示在第4圖, 其具有在直立位置中的腿部125、135,在腿部125、135之 間形成一U形鉤150。然而,該等腿部125、135可與基底12〇 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角度。預成形體100藉由重覆該完整的 編織順序以沿著該預成形體i 〇 〇之縱向長度形成相鄰的垂 直剖面而編織而成。該編織過程產生了預成形體100之連續 長度’其接著被截到所需的長度以用於設置。根據本發明 形成的一預成形體與在該等直立的腿部之間具有環狀物30 之一先前技藝設計預成形體10之相比較分別顯示在第2(a) 圖與第2(b)圖中。 根據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本發明是用於編織具有多個 腿部225、235之一預成形體200使得此等腿部不必在經紗及 /或緯紗方向上是直線之一方法。在一個示範性實施例中, 該等腿部可在經紗及/或緯紗方向中以一正弦、鑛齒、對角 線、弧形或非線性方式或其中之一組合移動。該等U形鉤25〇 18 201026485 之寬度可根據應用而變化。在一些實例中,該預成形體可 具有一〇寬度u形鉤,即形成該預成形體之該等層可在其交 換位置之位置處與彼此相交,然而該等層不必在該預成形 體之任何部分中交錯編織在一起。然而此特徵對於本發明 之恰當功能不是必不可少的且根據該預成形體之最終用途 可用也可不用。根據此實施例,該等腿部之位置改變可藉 由可選擇地將一些經紗纖維216脫離形成該直立的腿部 22 5、23 5之該預成形體之部分而同時將經紗纖維2丨6加到其 它區域中而實現。例如,將該等腿部在一緯紗方向向左移 動,經紗纖維216被脫離一個直立腿部225之底部且同時被 加在相鄰直立腿部235之底部。類似地,相反也可完成以將 該等腿部向右邊移動。儘管本文描述的示範性實施例使腿 部形成於緯紗方向中,該等腿部藉由加入或脫去來自一個 或多個腿部之緯紗纖維而形成於緯紗方向。在此情況下, 該經紗纖維可替代緯紗纖維被用於提供層與層連結。然 而,對於本發明之實踐來説此不是必需的。該預成形體之 該等層之一些可沒有層與層連結。 第5圖顯示了該預成形體2〇〇之纖維結構之一橫截面 圖,其垂直於該等經紗纖維216。個別的經紗纖維216顯示 為環狀物,且連續的緯紗纖維214之路經顯示為一實線。在 此必須要注意的是,形成該直立的腿部225、235之纖維之 大部分沿著該預成形體200之整個長度上是連續的。只有在 邊緣處之纖維240是不連續的。此等纖維24〇浮在該預成形 體2 00之已編織部分之上面或下面且在該預成形體已經被 19 201026485 移出該織布機後被修剪。根據此實施例,該等直立的腿部 225、235可被移動到該支撐凸緣或基底220之差不多任何位 置且藉由該等緯紗纖維214被緊固在該凸緣或基底220上。 然而,該位置必須以一逐步方式改變’其中一步之最小寬 度為一經紗列之寬度。預成形體2〇〇可利用用於該經紗纖維 之任何合適的紋路編織而成,即層與層、經過厚角連結、 正交等。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是用於編織具有多個腿部 305、310、315、320之一纖維預成形體300之一方法,該多 個腿部305、310、315、320被安排以使得該預成形體具有 沿著該預成形體300之長度之一致寬度凸緣及一個或多個 垂直於該凸緣,但沿著預成形體300之長度循一弧形路徑的 腿部315、320。該等經紗與緯紗纖維可如以上描述的實施 例被編織或其可以一簡單編織紋路被編織以形成不同的 層。儘管本文描述的示範性實施例使腿部形成於經紗方 向,但該等腿部可藉由可選擇地加入或脫去來自一個或多 個腿部之緯紗纖維而形成於緯紗方向。在這樣一情況中, 該專經紗纖維可替代該等緯紗纖維被用以提供層與層連 結。然而,這對於本發明之實踐來説不是必需的。該預成 形體之該等層之一些可不經層與層連結。 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顯示在第6(a)圖到第6(c)圖 中。第6(a)圖描繪了根據此示範性實施例編織的預成形體 300之-橫截面視圖。該預成形體则可最初被編織成爲平 形狀,其具有分層地-個位於另—個之上之四個腿部3〇5、 20 201026485 310、315及320,平行於χ_γ平面,如第㈣圖所示。腿部 315與320可分卿於腿卿5與3騎疊起來使得該等腿部 315與320現在在如第6(b)圖中所示的一直立位置因此形成 一「Pi」結構。在此範例中,腿部3〇5與31〇形成該直凸緣 或基底,腿部315與320可沿著例如相對於該直凸緣之一正 弦波路徑,如第6(c)所示。 具有藉由腿部沿著該經紗方向中的一正弦波移動之一 往返結構之一Pi預成形成體之不同視圖顯示在第7(a)圖到 第7(d)圖中。第7(a)圖是修剪浮紗纖維之前所編織的預成形 體3〇0之一俯視圖,腿部3丨5與32〇在頂部。第7(b)圖是修剪 浮紗纖維之前所編織的預成形體300之一俯視圖,腿部3〇5 與315在頂部。第7(c)圖是在修剪浮紗纖維之後將直立的腿 部315與320折疊起來之預成形體300之一俯視圖。第7(d)圖 是修剪浮紗纖維後將顯示為形成一凸緣之腿部305與310折 疊起來之預成形體300之一俯視圖。 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一種藉由編織經紗纖維 與緯紗纖維以形成一基底與一個或多個延伸自基底的腿部 以形成一編織預成形體的方法,該方法透過選擇性地使一 或多數緯紗纖維脫離一第一腿部或選擇性地將一或多數緯 紗纖維加到該第一腿部中,藉以將該第一腿部在該經紗方 向移動一預定的距離。該方法還可包括同時加緯紗纖維到 第二腿部中及/或將一第二腿部中的緯紗纖維移出,藉此同 時將該第二腿部在經紗方向移動一預定的距離。該添加或 移出緯紗纖維之此過程可重覆以形成沿著該緯紗方向中之 21 201026485 個或多_部可…正 成於該緯紗方向卜 ^或非線性結構或其中之組合形 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 紗纖維與經紗層編❹ 例疋—編織預成形體,其緯 之一個或多個腿部成-基底與延伸出該基底 形成一第-腿部之該預成形體之數緯_維選擇性地脫離
數緯紗纖維選擇性地被加到該預成形t—朴及/或一或多 此將該第-腿部在在經紗 =之該第—部分’藉 或多個腿部可以以.動—預定的距離。該一個 性結構或μ之組合形成於該緯紗方=線、弧形或非線 發明不被限制在體:上:施财遭討論,本 Γ=一”二== =、對角線、弧形或非線性移動而形成。此: 實施例被描繪在第9圖與第1〇圖中。 二 ❹ 像此種預成形體可用在複合結構中以加固接合點且構 複雜的材料之預成形 體。一Pi預成形體300如何被用以構建—複^型梁35〇之一 範例顯示在第8圖中。 第8圖中所示結構之-破壞原理模式是當該梁ho被在 Z方向推彎或壓縮時’將織物3_定在兩侧凸緣獨之 間。根據本發明之-個實施例,提高此結構類型之固定力 之一較佳方式疋使该織物340在X方向中形成一正弦形狀。 22 201026485 此提供幾何強化,僅稍微增加重量即大大地提高彎曲載 重。由習知的預浸聚脂膠體製造的複合正弦波翼梁與翼肋 已經應用在飛機製造中。然而,其需要相當大量的人力將 該織物包圍之層壓入且折疊進入上面與下面的凸緣。因 此,本發明藉由將該Pi之直立的腿部編織成一正弦波形狀 解決此問題。該織物340現在可由一矩形條材料製作,該材 料條容易形成正弦波形狀且配合在連接到該等凸緣或基底 之該等直立腿部315、320之間。 本方法還可用於製造其它橫截面形狀,諸如一‘Τ’形或 ‘Τ’加強件,其具有以一正弦形式相對該‘Τ’之頂部延伸之 ‘Τ’形葉片,或其它形狀,諸如具有三個或更多腿部之預成 形體。本方法可用以編織在一個或多個平面中彼此平行或 互成角度之具有變化厚度或變化長度/寬度之腿部之預成 形體。預成形體可利用任何合適的編織紋路被編織,即層 與層、經由厚角連鎖、正交等。儘管碳纖維是較佳的,但 本發明適用於幾乎任何其它纖維類型,諸如玻璃、陶瓷、 醯胺、聚乙烯、聚丙烯等。如第1圖、第2(a)圖、第3圖及第 7(a)圖到第7(d)圖所示,例如,該等緯紗纖維可以以一平面 編織紋路編織,然而可以以用以形成該預成形體之幾乎任 何編織紋路編織。非該緯紗之該等經紗纖維可提供該連 結。儘管本文描述的實施例涉及層與層連結,但對於本發 明之實踐來説不是必需的。該預成形體之該等層之一些可 不經層與層連結。而且,實際上,該等腿部可由任意個連 結纖維層組成且該等腿部可包括錐端而非平端,即該基底 23 201026485 及/或該等腿部之外邊緣可具有由經紗纖維之終止層以一 階狀形態形成的錐形° 典裂地’該等預成形體利用例如後(石墨)纖維之一個纖 維類型編織,代表該經紗與緯紗纖維。然而,預成形體還 可以是利用諸如碳及玻璃纖維之多種纖維製成的纖維之混 合編織紋路。此等紋路可產生具有高硬度、低成本及最佳 化的熱膨脹特性之預成形體。該等編織紋路包含一個類型 之所有經紗纖維與另一類蜇的所有緯紗纖維或者該編織可 具有安排的交替類型之經紗及/或緯紗纖維,例如,在貫穿 © 該等層之一「棋盤格」紋路中。 本發明之優勢包括編織用於將組件組裝成結構體之一 高強度且易於使用之預成形體之能力。當以一高對稱方式 透過該預成形體分配負荷時’該改進的編織將該等經紗纖 維連結到每一層且將該等層彼此連結起來。因此,本發明 提供了製造3D預成形體及/或補強複合結構之一可選擇的 方式及/或一改進的方法,該預成形體及/或補強複合結構具 有多個腿部’該等腿部在經紗及/或緯紗方向上不一定是成 直線。 因此藉由本發明,實現其目的與優勢且儘管較佳實施 例已在本文中詳細揭露與描述,其範圍不應當藉此被限 制,而是其範圍應當藉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確定。 【圖式簡單説明j 第1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一個示範實施例之一Pi-預成形 體的示意側視圖,描繪全片及其中的纖維結構之形成; 24 201026485 第2(a)圖與第2(b)圖分別顯示了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 範性實施例之一預成形體及先前技藝中揭露的一預成形 體; 第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描述其中之 纖維結構之一 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側視圖; 第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位於直 立位置之腿部之一 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橫截面視圖; 第5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一 P i -預成形 體之一編織紋路或纖維結構之一示意性側視圖; 第6 (a)圖與第6 (b)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 是一 Pi-預成形體之示意性橫截面視圖; 第6(c)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在一直立位 置具有一正弦波腿部之編織紋路之一示意性俯視圖; 第7 (a)圖與第7 (b)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 是修剪浮紗之前具有以正弦波結構之腿部之一Pi-預成形體 之視圖; 第7(c)圖與第7(d)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 是修剪浮紗之後的具有以一正弦波結構之腿部之一Pi-預成 形體之視圖; 第8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利用兩個P i 編織預成形體之一複合I型梁之一示意性橫截面視圖; 第9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以一鋸 齒形式之腿部之一編織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俯視圖;及 第10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示範性實施例是具有以一對 25 201026485 角線形式之腿部之一編織Pi-預成形體之一示意性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先前技藝設計預成形體 29、3卜 33、37.··組 30.. .環狀物 100.. .三維預成形體、Pi預成型體、完整預成形體 105、115.··末端 112…外側 114…緯紗纖維 116、216…經紗纖維 120…基底 124、 126…錐形 125、 135、225、235、305、310.··腿部 150、250...U形鉤 200…預成形體 214…連續緯紗纖維 _ 220…支撐凸緣、基底 240…纖維 300…纖維預成形體、Pi預成形體 315、320…直立腿部 350…複合I型梁 A、Bl、B2、C、D、E、F...位置 a、b、c、d、e、g、h、i...歹ij 26

Claims (1)

  1. 201026485 七、申請專利範圍: 種形成一編織預成形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 驟: (a) 提供多個相鄰層,每一層具有多數經紗纖維,該 等經紗纖維互相平行; (b) 將多數緯紗纖維與該等經紗纖維層編織成一基 底以及從5亥基底延伸之一個或多個腿部;及 (c) 選擇性地使一或多條經紗纖維脫離形成一第一 腿。P之该預成形體之一第一部分及/或選擇性地將一或 夕條⑽纖維添加到該預成形體之該第—部分,藉此使 該第-腿部在該緯紗方向中移動一預定的距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方法,其進—步包含同時 在形成-第二腿部之該預成形體之一第二部分中添加 及/或去除經紗纖維之步驟,藉此同時使該第二腿部在 該緯紗方向移動一預定的距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方法,其進—步包含重覆 添加或去除經紗纖維找㈣之步驟,藉此在該經紗方 向中形成一個或多個腿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一個或多個 腿部可在該經紗方向中以—正弦波、鑛齒、對角線、孤 形或非線性結構形成。 &如申請專職圍第丨項所叙枝,其進―步包含相對 於該基底折疊該-個或多個腿部之步驟,藉此形成直立 的腿部。 27 20102648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底之層數 比每一個腿部之層數多或者反之亦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底及/或該 等腿部之邊緣形成為錐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腿部與該 基底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角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經紗與緯紗 纖維由玻璃、碳,酿胺,聚乙缚,聚丙歸或其組合製成。 价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腿部具彳 m 相等或不等的長度及/或寬度。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 腿部由一預定寬度之U形鉤分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乡 _ 腿部由一零寬度IJ形鉤分開。 如申請專利㈣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腿部由一 變化寬度U形鉤分開。 14·-種用在補強複合結構中的編織預成形體,該預成形豸 Φ 包含: 多個相鄰層,每一層具有多條經紗纖維,該等經紗 纖維互相平行;及 多數緯紗纖維,與該等經紗纖維層編織形成一基底 與從該基底延伸之一個或多個腿部,其中 一或多條經紗纖維選擇性地脫離形成一第一腿部 之該預成形體之一第一部分及/或一或多條經紗纖維選 28 201026485 擇性地添加到該預成形體之該第一部分,藉此使該第一 腿部在該緯紗方向中移動一預定的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一個或 多個腿部在該經紗方向中以一正弦波、鋸齒、對角線、 弧形或非線性結構或其中之組合形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一個或 多個腿部相對於該基底折疊,藉此形成直立腿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預成形 體具有兩個或更多腿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兩個或 更多腿部藉由一預定寬度之U形鉤分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兩個或 更多腿部藉由一零寬度U形鉤分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預成形 體之層數比每一個腿部之層數多或者反之亦然。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基底及 /或該等腿部之邊緣為錐形。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等腿部 與該基底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角度。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經紗與 緯紗纖維由玻璃、碳、醯胺、聚乙烯、聚丙烯或其組合 製成。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等腿部 具有相等或不等的長度及/或寬度。 29 201026485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等腿部 藉由一變化寬度U形鉤分開。 26. —種形成一編織預成形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 驟: (a)提供多個相鄰層,每一層具有多數經紗纖維,該 等經紗纖維互相平行; (b將該等經紗纖維層與多數緯紗纖維編織而形成 一基底與從該基底延伸之一個或多個腿部;及 (c)選擇性地使一或多數緯紗層脫離形成一第一腿 部之該預成形體之一第一部分及/或選擇性地將一或多 數緯紗纖維添加到該預成形體之該第一部分,藉此使該 第一腿部在該經紗方向中移動一預定距離。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同時 在形成一第二腿部之該預成形體之一第二部分中添加 及/或移開緯紗纖維之步驟,藉此使該第二腿部在該經 紗方向中移動一預定距離。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重覆 添加或移開緯紗纖維之步驟,藉此沿著該緯紗方向中的 一曲線形成該一個或多個腿部。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一個或多個 腿部在該緯紗方向中以一正弦波、鋸齒、對角線、弧形 或非線性結構或其組合形成。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相對 於該基底折疊該一個或多個腿部之步驟,藉此形成直立 201026485 腿部。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底之層數 比每一個腿部之層數多或者反之亦然。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底及/或 該等腿部之邊緣係形成錐形。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腿部與該 基底垂直或不垂直或成角度。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經紗與緯紗 纖維由玻璃、碳、醯胺、聚乙烯、聚丙烯或其組合製成。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腿部具有 相等或不等長度及/或高度。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 腿部藉由一預定寬度之U形鉤分開。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兩個或更多 腿部藉由一零寬度U形鉤分開。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腿部藉由 一變化寬度U形鉤分開。 39. —種用在補強複合結構中的編織預成形體,該預成形體 包含: 多個相鄰層,每一層具有多條經紗纖維,該等經紗 纖維互相平行;及 多數緯紗纖維與該等經紗纖維層編織形成一基底 與從該基底延伸之一個或多個腿部,其中 一或多數緯紗纖維選擇性地脫離形成一第一腿部 31 201026485 之該預成形體之一第一部分及/或一或多數經紗纖維選 擇性地添加到該預成形體之該第一部分,藉此使該第一 腿部在該經紗方向中移動一預定距離。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一個或 多個腿部在該緯紗方向中以一正弦波、鋸齒、對角線、 弧形或非線性結構或其中之組合形成。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一個或 多個腿部相對於該基底折疊,藉此形成直立腿部。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預成形 體具有兩個或更多腿部。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兩個或 更多腿部藉由一預定寬度之U形鉤分開。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兩個或 更多腿部藉由一零寬度U形鉤分開。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基底之 層數比每一個腿部之層數多或者反之亦然。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基底及 /或該等腿部之邊緣為錐形。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等腿部 與該基底垂直或不垂直或者成角度。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經紗與 緯紗纖維由玻璃、碳、醯胺、聚乙烯、聚丙烯或其組合 製成。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等腿部 201026485 具有相等或不等長度及/或寬度。 5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預成形體,其中該等腿部 藉由一變化寬度之U形鉤分開。
    33
TW098136463A 2008-10-29 2009-10-28 Pi-形預成形體 TWI516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60,743 US8079387B2 (en) 2008-10-29 2008-10-29 Pi-shaped prefor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6485A true TW201026485A (en) 2010-07-16
TWI516360B TWI516360B (zh) 2016-01-11

Family

ID=41404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6463A TWI516360B (zh) 2008-10-29 2009-10-28 Pi-形預成形體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8079387B2 (zh)
EP (1) EP2370247B1 (zh)
JP (1) JP5547206B2 (zh)
KR (1) KR101664118B1 (zh)
CN (1) CN102223998B (zh)
AU (1) AU2009311495B2 (zh)
BR (1) BRPI0920846B1 (zh)
CA (1) CA2741830C (zh)
ES (1) ES2546796T3 (zh)
HU (1) HUE027801T2 (zh)
MX (1) MX2011004183A (zh)
PL (1) PL2370247T3 (zh)
PT (1) PT2370247E (zh)
RU (1) RU2530378C2 (zh)
TW (1) TWI516360B (zh)
WO (1) WO20100537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599B (zh) * 2012-10-23 2018-05-21 阿爾巴尼工程組合股份有限公司 編織預成形體總成及製造編織預成形體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3535B2 (en) * 2005-11-17 2011-05-17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Hybrid three-dimensional woven/laminated struts for composite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US7960298B2 (en) * 2007-12-07 2011-06-14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Method for weaving closed structures with intersecting walls
US7964520B2 (en) * 2007-12-21 2011-06-21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Method for weaving substrates with integral sidewalls
US8079387B2 (en) * 2008-10-29 2011-12-20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Pi-shaped preform
US8127802B2 (en) * 2008-10-29 2012-03-06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Pi-preform with variable width clevis
FR2939153B1 (fr) * 2008-11-28 2011-12-09 Snecma Propulsion Solide Realisation d'une structure fibreuse a epaisseur evolutive par tissage 3d
FR2970481B1 (fr) * 2011-01-18 2014-06-13 Snecma Structure fibreuse pour piece en materiau composite de geometrie complexe
US8642151B2 (en) * 2011-01-21 2014-02-04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Preform and method for reinforcing woven fiber nodes
RU2459894C1 (ru) * 2011-03-28 2012-08-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Авиационный текстиль" Тканая лента сложной геометрической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для объемных армированных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изделий
US8663776B2 (en) * 2011-04-04 2014-03-04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Corner fitting preform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ITFI20110223A1 (it) * 2011-10-13 2013-04-14 Manifattura Pri Ma Tex S R L Articolo tessile bistrato a perforazione zero.
US9150985B2 (en) * 2011-11-03 2015-10-06 Groupe Ctt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eaved preform with oriented weft yarns
WO2013088041A2 (fr) * 2011-12-14 2013-06-20 Snecma PREFORME FIBREUSE A SECTION EN π NOTAMMENT POUR PLATE-FORME DE SOUFFLANTE EN MATERIAU COMPOSITE
CN103998665B (zh) * 2011-12-14 2016-10-12 斯奈克玛 三维编织纤维结构、从这种纤维结构中获得的纤维预制件以及包括这种预制件的复合材料部件
CN103998721B (zh) * 2011-12-14 2016-01-20 斯奈克玛 一种通过3d编织织造的单件纤维结构及其在制造复合材料部件中的应用
RU2612628C2 (ru) * 2012-01-09 2017-03-09 Снекма Волокниста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отформованная заготовка лопатки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выполненная из композит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имеющая встроенную платформу, и способ ее выполнения
EP2802702B1 (fr) * 2012-01-09 2018-12-26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Piece de renfort a section en pi en materiau composite, notamment plate-forme de soufflante de turbomachin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9604389B2 (en) * 2012-02-17 2017-03-28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Pi-shaped preform with bias fibers
US9408450B2 (en) * 2012-04-17 2016-08-09 Mrm Hk Limited Reinforced textile carrying strap
US9290865B2 (en) 2012-12-26 2016-03-22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Three-dimensional woven corner fitting with lap joint preforms
US10006301B2 (en) 2013-06-04 2018-06-26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Vane assembly including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of continuous fibers
CA2922198C (en) * 2013-09-04 2021-06-15 Biteam Ab Method and means for weaving a 3d fabric, 3d fabric items thereof and their use
JP6377568B2 (ja) * 2015-04-27 2018-08-22 株式会社オルセン 立体織物
FR3035678B1 (fr) * 2015-04-29 2017-05-12 Snecma Aube munie de plateformes possedant une jambe de retenue
US10582756B2 (en) 2015-10-05 2020-03-10 Mrm Hk Limited Reinforced textile strap
JP6524880B2 (ja) * 2015-10-15 2019-06-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多層織物
KR102085893B1 (ko) * 2016-01-04 2020-03-06 알바니 엔지니어드 콤포짓스, 인크. 일체화된 틈 충전재를 갖는 예비성형체
CN106012234B (zh) * 2016-07-25 2017-11-17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经曲线织物的生产工艺
US10352273B2 (en) * 2016-11-08 2019-07-16 Rohr, Inc. Track beam with composite lug
US11939105B2 (en) * 2017-08-29 2024-03-26 Goodrich Corporation 3D woven conformable tank
KR101995967B1 (ko) 2017-10-31 2019-07-03 주식회사 애니온 톨게이트 옥탑용 지명 표지판
JP6564971B2 (ja) * 2018-03-27 2019-08-28 株式会社オルセン 立体織物を用いた留付具およびこの留付具を用いたテント等の設営方法
US11332228B2 (en) 2018-04-06 2022-05-17 Aurora Flight Sciences Corporation Aircraft fuselage with composite pre-form
FR3084088B1 (fr) * 2018-07-23 2020-10-02 Safran Texture fibreuse pour carter en materiau composite a resistance a l'impact amelioree
FR3090449B1 (fr) * 2018-12-21 2022-01-14 Safran preforme avec un renfort fibreux tisse en une seule piece pour plateforme inter aube
JP7335704B2 (ja) * 2019-01-28 2023-08-30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繊維多層織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複合材
KR102197616B1 (ko) * 2019-02-15 2021-01-05 한국재료연구원 두께 방향 섬유가 연속적으로 보강된 3d 프로파일 빔 프리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FR3096693B1 (fr) * 2019-06-03 2021-05-07 Safran Ceram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secteur d’anneau
CN111549421B (zh) * 2020-04-08 2021-03-23 吉林大学 一种仿生钩连结构三维编织预浸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1495A (en) * 1978-01-19 1982-05-25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
US4256790A (en) * 1978-01-19 1981-03-17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JPS55174057U (zh) * 1979-05-31 1980-12-13
DE3812909A1 (de) * 1987-09-26 1989-04-13 Vorwerk Co Interholding Aus mehrlagengewebe bestehender vor-formling
US5085252A (en) * 1990-08-29 1992-02-04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Method of forming variable cross-sectional shaped three-dimensional fabrics
GB9117863D0 (en) * 1991-08-19 1991-10-09 Cambridge Consultants Fibre preforms for structural composite components
FR2687173B1 (fr) * 1992-02-11 1995-09-08 Aerospatiale Proced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armature de fibres pour piece de matiere composite, et piece composite comportant une telle armature.
JP3070428B2 (ja) * 1995-02-08 2000-07-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三次元繊維組織の製造装置
US6010652A (en) * 1995-03-23 2000-01-04 Unitika Glass Fiber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 structural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2961355B2 (ja) * 1995-03-23 1999-10-12 ユニチカグラス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立体織物構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18973B1 (en) * 1996-10-24 2002-07-16 Boeing North American, Inc. Integrally woven ceramic composites
FR2759096B1 (fr) * 1997-02-04 1999-02-26 Snecma Texture multicouche liee pour materiaux composites structuraux
US6019138A (en) * 1997-03-21 2000-02-01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Automated three-dimensional method for making integrally stiffened skin panels
CN1073659C (zh) * 1997-10-15 2001-10-24 邱大烈 预型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US6103337A (en) * 1998-07-09 2000-08-15 Albany International Techniweave, Inc.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GB9918011D0 (en) * 1999-07-31 1999-09-29 Leuven K U Res & Dev 3-D sandwich preforms and method to provide the same
US6520706B1 (en) * 2000-08-25 2003-02-1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support structures with sinusoidal web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6374570B1 (en) * 2000-08-25 2002-04-2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ing dissimilar materials to form a structural support member
US20020090874A1 (en) * 2000-09-08 2002-07-11 Mckague Elbert L. Unitized fastenerless composite structure
US6589472B1 (en) * 2000-09-15 2003-07-0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olding using a thermoplastic conformal mandrel
US6283168B1 (en) * 2000-11-28 2001-09-04 3Tex, Inc. Shaped three-dimensional engineered fiber preforms with insertion holes and rigid composite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same, and method therefor
US6733862B2 (en) * 2000-12-27 2004-05-11 Albany International Techniweave, Inc. Reinforc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6890612B2 (en) * 2000-12-27 2005-05-10 Albany International Techniweave, Inc.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6849150B1 (en) 2001-01-16 2005-02-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ming structural assemblies with 3-D woven joint pre-forms
US6712099B2 (en) * 2001-06-15 2004-03-3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weave architecture
US6835261B2 (en) * 2001-07-02 2004-12-2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dhesive-infused 3-D woven textile preforms for structural joints
US6446675B1 (en) * 2001-07-05 2002-09-10 Albany International Techniweave, Inc. Minimum distortion 3D woven preforms
US6863767B2 (en) * 2001-08-23 2005-03-0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Paste-bond clevis joint
US6676882B2 (en) * 2001-08-28 2004-01-1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ethods of hot-melt resin impregnation of 3-D, woven, textile preforms
US20030041948A1 (en) * 2001-08-31 2003-03-06 Bersuch Larry R. Co-cured joint with Z-pins
WO2003023104A1 (en) * 2001-09-12 2003-03-2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Woven preform for structural joints
US6821368B2 (en) * 2001-10-09 2004-11-2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bonded joint with Z-pins
US20030116267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Sheahen Patrick D. Low-cost method of assembling structures with 3-D woven connectors
FR2840626B1 (fr) * 2002-06-06 2004-09-03 Eads Launch Vehicles Procede de lacage selectif de fils sur des preformes textiles multidimensionnelles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US20040023581A1 (en) * 2002-08-05 2004-02-05 Bersuch Larry R. Z-pin closeout joint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7244487B2 (en) * 2003-04-24 2007-07-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join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 with a tapered tension bond joint
US7014805B1 (en) * 2004-02-17 2006-03-21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a curved PI shaped preform made from woven composite materials
US7045084B1 (en) * 2004-02-17 2006-05-16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a curved preform made from woven composite materials
US7077167B2 (en) * 2004-06-14 2006-07-1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as weaving machine
US7670969B2 (en) * 2004-11-19 2010-03-02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Fabricating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shapes with off-axis reinforcement from symmetric preforms
US7713893B2 (en) * 2004-12-08 2010-05-11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Three-dimensional woven integrally stiffened panel
US7413999B2 (en) * 2005-11-03 2008-08-19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Corner fitting using fiber transfer
US7943535B2 (en) * 2005-11-17 2011-05-17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Hybrid three-dimensional woven/laminated struts for composite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US7655581B2 (en) * 2005-11-17 2010-02-02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Hybrid three-dimensional woven/laminated struts for composite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US7625510B2 (en) * 2005-11-29 2009-12-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worthy, low cost composite tool fabrication
US7960298B2 (en) * 2007-12-07 2011-06-14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Method for weaving closed structures with intersecting walls
US7964520B2 (en) * 2007-12-21 2011-06-21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Method for weaving substrates with integral sidewalls
US8440276B2 (en) * 2008-02-11 2013-05-14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Multidirectionally reinforced shape woven preforms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US7712488B2 (en) * 2008-03-31 2010-05-11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Fiber architecture for Pi-preforms
US8127802B2 (en) * 2008-10-29 2012-03-06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Pi-preform with variable width clevis
US8079387B2 (en) * 2008-10-29 2011-12-20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Pi-shaped preform
US8846553B2 (en) * 2008-12-30 2014-09-30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Woven preform with integral off axis stiffen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599B (zh) * 2012-10-23 2018-05-21 阿爾巴尼工程組合股份有限公司 編織預成形體總成及製造編織預成形體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41830C (en) 2017-01-31
ES2546796T3 (es) 2015-09-28
CN102223998A (zh) 2011-10-19
WO2010053750A1 (en) 2010-05-14
BRPI0920846B1 (pt) 2020-04-14
JP2012507640A (ja) 2012-03-29
KR20110091706A (ko) 2011-08-12
HUE027801T2 (en) 2016-11-28
JP5547206B2 (ja) 2014-07-09
TWI516360B (zh) 2016-01-11
RU2011116269A (ru) 2012-12-10
EP2370247A1 (en) 2011-10-05
BRPI0920846A2 (pt) 2017-07-11
PT2370247E (pt) 2015-10-14
US8079387B2 (en) 2011-12-20
AU2009311495B2 (en) 2016-04-21
MX2011004183A (es) 2011-06-24
CA2741830A1 (en) 2010-05-14
KR101664118B1 (ko) 2016-10-10
EP2370247B1 (en) 2015-07-29
PL2370247T3 (pl) 2015-12-31
CN102223998B (zh) 2014-11-26
US20100105269A1 (en) 2010-04-29
AU2009311495A1 (en) 2010-05-14
RU2530378C2 (ru) 2014-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6485A (en) Pi-shaped preform
TWI506172B (zh) 在編織預成形體中形成可變寬度u形鉤之方法,以及具有可變寬度u形鉤之編織預成形體
KR101860488B1 (ko) 바이어스 섬유들을 갖는 파이 형태 예비성형체
JP5659144B2 (ja) パイ−プリフォームのための改良繊維構造
TWI604945B (zh) 具一體偏軸加強件之編織預成形體
HUE027065T2 (en) 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