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2846A -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2846A
TW200902846A TW096124026A TW96124026A TW200902846A TW 200902846 A TW200902846 A TW 200902846A TW 096124026 A TW096124026 A TW 096124026A TW 96124026 A TW96124026 A TW 96124026A TW 200902846 A TW200902846 A TW 2009028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ower generation
solid
thermoelectric power
state therm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4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34005B (zh
Inventor
Man-Hua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Man-Huang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Huang Chen filed Critical Man-Huang Chen
Priority to TW096124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02846A/zh
Priority to US11/907,007 priority patent/US20090007954A1/en
Priority to JP2008003703U priority patent/JP3147096U/ja
Priority to GB0811256A priority patent/GB2450784A/en
Priority to DE202008008399U priority patent/DE202008008399U1/de
Priority to FR0803620A priority patent/FR2919980B3/fr
Publication of TW20090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4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40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10/0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 H10N10/1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operating with only the Peltier or Seebeck effects
    • H10N10/17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operating with only the Peltier or Seebeck eff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configuration of the cell or thermocouple forming the device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20090284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固態溫差發電板及其裝置。 【先前技術】 進來資源的消耗增加與環境的惡化,造成許多的不良影響, 如何有效的利用能源’成為極為重要的個課題,而現今的發電手 丰又中,發電置大的方法,其二氧化碳產生的也越多,對環境的影 響也越大,且使用上限制的也多,因此,此為了可以抑制二氧化 碳的發生’並開發新的能源來源,便有業者開發出新的發電方式, 為一利用會產生廢熱的裝置排熱來發電用的熱電元件,將原本在 電OIL下會產生吸熱或放熱的效應,進而達到以電生熱或製冷的現 象的熱電元件,轉換為只要有排熱,即可輸出電,也就是^通電 後能夠冷卻_電元件,觀成有溫度錯可發電的熱電元件, 其熱電元件係骑p麵電元件(p型半熱f導體)和η麵電元 件(η型熱電半導體)交替的串聯連接之熱電變換模組,主要在 溫的環境下,才有較佳的發電效率。 【發明内容】 、所欲解決之問題點: 現^般的簡元件,幾乎為轉體材 模組具有固態優點,但也有諸吝顺雖^熱電 率為㈣、易損壞且率低(熱電變換效 特性、與其發電時需要在姑 、狀尺寸、刀離式 而能在常溫下運作的=1 的:度下才能正常運作(約_), 運作的熱電轉,其發電效率低下,且壽命有限, 200902846 故障率與製造成本皆偏高,並且其使用的範圍較小,難以大量設 置使用,且故障後不能維修,亦不能回收再利用。 有鑑於此,如何提高發電效率與降低製造成本,延長使用壽 命,讓尺寸多元化,而不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便能發電,並增加 使用範圍,且能回收再利用,便成為本新型欲改進的目的。 二、本發明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藉由數列不同材質金屬或合金 導線間的熱電麵效應’利用溫差進行發電的固態溫差發電板及其 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點,本發明的技術手段是以下列技術手段實 現的,為一種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板形絕緣體(3);及 -發電裝置(2),是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數列第一導線 (20) 與數列第二導線⑵)所組成,前述第一導線⑽與第二導線 (21) 分別設置於絕緣體(3)頂面與底面,且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 線(21)的兩端於絕緣體⑶的兩侧端相互連接,形成生電點⑽、 22b)。 依據上述的_溫差發電板⑴,其特徵在於:_溫差發電 板⑴更設有至少兩個將前述生電點(22a、22b)覆蓋的導熱體 ⑷;及-將前述第-導線⑽與第二導線⑵),除生電點⑽、 22b)外的部分完全覆蓋絕熱體(5)。 依據上述_恐、溫差發電板⑴,其特徵在於:該導熱體⑷ 是由-將生電點(22a、22W包覆在内的絕緣層⑷)、—將絕緣層 200902846 (41)包覆在内的導熱層(4〇)、一將導熱層(40)與生電點(23a、23b) 之間的空隙填滿且使熱量能傳入的導熱膠(42)所形成。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 ’其特徵在於:固態溫差發電 板(1)的兩端更設有能將發電裝置(2)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6a、 6b)。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導電線(如) 連接發電裝置(2)-端的第-導線(2〇),而另一導電線⑽)則連接 發電裝置(2)另一端的第二導線(21)。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第一導線(2〇) 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組合選自下列其一:鉻鎮、銘鎮;錄銅、 鐵;銘錄、始。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 ),其特徵在於:第一導線(20) 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為經過奈米化或微米處理的金屬或合金材 質。 〜 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為一種固態溫差發電板,其特徵在 於包括: 一板形絕緣體(3); 發電裝置(2),是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數列第一導線 (20) 與數列第二導線⑵)所組成,前述第一導線⑽與第二導線 (21) 交錯言曼置於絕緣體⑶一側面,且第一導線⑽)與第二導線 (21)的兩端相互連接,形成生電點(22a、22b); 至少兩個將前述生電點(22a、22b)覆蓋的導熱體(4);及 200902846 將刖述第-導線⑽)與第二導線⑻,除生電點(2此、咖 外的部分完全覆蓋絕熱體。 依據上述的固悲、溫差發電板⑴,其特徵在於:第—導線⑽) 與第二導線⑵)的材質組合選自下列其一 鐵,翻錢、銘。 :鉻鎂、銘鎂;鎳銅、 依據上述的關溫差發電板⑴,其特徵在於:第—導線⑽ .、第—導線(21)的材質為騎奈米或微米化處理的金屬或合金材 質。 依據上述的_溫差發電板⑴,其特徵在於:第一導線⑽ 與第二導線⑵)是由積層製程所製成的金屬薄膜。 依據上述的m態溫差發電板⑴,其概在於:導熱體⑷為 含有金屬顆粒的導熱樹脂。 依據上述的_溫差發電板⑴,其·在於:_溫差發電 板(1)的兩端更設有能將該發電裝置(2)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 (6a、6b)。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導電線(如) 連接發電裝置(2)—端的第一導線(20)處,而另一導電線(6b)則連 接發電裝置(2)另一端的第二導線(21)處。 為解決上述問題點,本發明的技術手段是以下列技術手段實 現的,為一種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複數個固態溫差發電板(1),設置於固定基板(9)上,並以各 自發電褒置(2)兩端能將該發電裝置(2)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 200902846 (6a、6b)相互連接,形成主導電線(6A、6B)連接輸出。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固態溫差發電 板是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固態溫差發電 板是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固定基板(9) 的材質為熱傳導係數良好的材質。 依據上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固定基板(9) 更可增設置於固態溫差發電板(1)另一側的導熱體(4)處。 三、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藉由本發明之實施可獲至下列優點: 1. 因侓用一般常見的金屬做為發電材料之用,在製造成本上 較為低廉,而製造程序上,困難度較低,且整體的發電效率較高, 亦較不容易損壞或故障。 2. 整體的構造鮮’能大量製造,製造的尺寸大小,可隨裝 置的不同’進行變更’故可適用於個各種大小的規模或是範圍區 域中使用。 _ 3.其齡溫度範_上限與下限,比-般齡的半導體熱電 兀件的250 C〜常溫t:的範圍大,可於_273ΐ〜咖。c的環境下 行操作,能適用於各種裝置及不同區域,無現今-般的就電元件, 需要在高溫魏下操作,或是發電量微弱的問題。、 4·整體的使用壽命長’無動態猶,故障的機率低 一 次公害的問題’當妓障或是損毁時,能將其靴再麵製ςϊ 200902846 對資源的消耗達到最低。 5.將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 使其熱電材料奈米化為奈米尺度結構或微米化,因為奈米結構的 熱電材料會具有新的物理及性質、產生新的界面及現象,而微米 化後能方便進行晶片化,能提昇發電的效率,更能較一般的半導 體熱電元件’更為節省製造成本。 【實施方式】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本發 明的立體部分剖示圖、如圖3所示,為圖2的部分剖示圖、如圖 4所示’為圖1的χ_χ全剖視圖、如圖5所示,為圖1的γ_γ全 剖視圖、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中揭示出一種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板形絕緣體(3);及 一發電裝置(2),是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數列第一導線 (20) 與數列第二導線(21)所組成,前述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 分別設置於絕緣體(3)頂面與底面,且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 線(21)的兩端於絕緣體(3)的兩侧端相互連接,形成生電點(Mg、 22b)。 其中,主要是利用當該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第一導線 (20)與第二導線(21),其所形成的熱電偶裝置放人—個有溫度梯 度(即頂部比底部熱)的環境中時,就會產生熱電發電, 在這種情況下,因塞貝克(Seebeck)效應,Μ置會產生電流,將 200902846 熱能轉換為電能; 其次,其在相同的面積下,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的 設置量,以導線的線寬決定,故比現今的龐大半導體熱電元件, 能有較高的設置數量; 再者,產生電流為熱電偶的兩端,因為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 導線(21)有較高的設置數量’故擁有更多的生電點(22a、ab), 其發電效率也就更大。 上述中,固態溫差發電板(1)更設有至少兩個將前述生電點 (22a、22b)覆蓋的導熱體(4);及一將前述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 線(21),除生電點(22a、22b)外的部分完全覆蓋絕熱體(5); 其中’導熱體(4)除了將熱量傳入之外,更能將生電點(22a、 22b),完整的保護到,避免發電裝置(丨)受到損壞; 其次,絕熱體(5)能將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未受導 熱體(4)覆蓋的部分完全保護到,更能使生電點(22a、22b)的熱 量’不會直接透過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傳導,使所有的 生電點(22a、22b)溫度相同,而使發電裝置(丨)無法發電。 上述中’該導熱體(4)是由一將生電點(22a、22b)包覆在内的 絕緣層(41)、一將絕緣層(41)包覆在内的導熱層(4〇)、一將導熱 層(40)與生電點(23a、23b)之間的空隙填滿且使熱量能傳入的導 熱膠(42)所形成;使用最簡單的方式,以一絕緣層(41),避免生 電點(22a、22b)因接觸導熱層(40)而相互傳導,失去功用,並且 在不影響其發電效率的狀態下’使用導熱膠(42),將熱量傳入。 200902846 上述中,固態溫差發電板(1)的兩端更設有能將發電裂置(2) 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6a、6b); 其中,導電線(6a)連接發電装置(2)—端的第一導線(2〇),而 另一導電線(6b)則連接發電裝置(2)另一端的第二導線(21);利用 導電線(6a、6b),連接其不同材質的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將其生電點(228、221)),因塞貝克(86656〇1〇效應生成的正 電或是負電輸出,並可利用導電線導電線(6a、6b)與其他裝置或 疋發電裝置(1)連接,更容易串聯或並聯使用,提高發電輸出。 上述中,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組合選自下列 其一:鉻鎂、鋁鎂;鎳銅、鐵;鉑铑、鉑;使用一般工業常見的 金屬做為發電材料之用,在製造成本上較為低廉’並能提高發電 的操作溫度範圍,約-273°C〜300〇C之間,較現今的半導體熱電元 件適用溫度範圍大。 上述中,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為經過奈米或 微米化處_金屬或合金材f ;將其材f為經過奈米或微米化處 理,如化學合金法(Chemical alloying method),它比傳統的熔 化製程(Meltprocessing)來的簡單,熱電材質能被改善,提供 奈米結晶材料,因奈米材料有比塊材更多數目的界面,以及量子 侷限化效應(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因此,比現今的可 用材料具綠昇發較率雜質,碰米化處理,能枝進行晶 片化的積層(multilayer)製程’有效提昇單一面積下的容納發電 裝置(1)的數量,進一步提昇發電效率。 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9所 12 200902846 示,為圖8的Z-Z全剖視圖。 圖中揭示出一種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板形絕緣體(3); 一發電裝置(2) ’是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數列第一導線 (20) 與數列第二導線(21)所組成,前述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 交錯設置於絕緣體(3)—侧面,且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的兩端相互連接’形成生電點(22a、22b); 至少兩個將前述生電點(22a、22b)覆蓋的導熱體(4);及 一將前述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除生電點(22a、22b) 外的部分完全覆蓋絕熱體(5)。 其中,將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設於同一侧面,能方 便使用積層製程製造,並能較容易連接成陣列網路,用以提供較 大量的電力輸出; 其次,導熱體(4)與絕熱體(5)的功用,因前段略有敘述,故 不再詳加救述。 上述中,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組合選自下列 其一:鉻鎂、鈀鎂;鎳銅、鐵;鉑鍺、鉑;使用一般工業常見的 金屬做為發電材料之用,不個貴金屬,在製造成本上較為低廉, 更能方便大量製造與使用。 上C中,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為經過奈米或 微米化處理的金屬或合金材質;藉岭米或微米化,提昇熱電材 料的發電效率與運作,因前段略有敘述,故不再詳加敘述。 13 200902846 上述中’第一導線(20)與第二導線(21)是由積層 (multilayer)製程所製成的金屬薄膜;由積層製程,將其發電裝 置(1)細微化,晶片化,能更進一步的提高發電效率,在相同面積 的範圍内,能容納更多的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與生電點 (22a、22b)所形成的發電迴路,以產生更大的電量輸出,並能增 加能裝置的範圍與區域。 上述中,導熱體(4)為含有金屬顆粒的導熱樹脂;使用較不易 損壞及能在導熱的同時,亦能保護生電點(13)的材質,更方便製 造。 上述中,固態溫差發電板(1)的兩端更設有能將該發電裝置 (2)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6a、6b); 其中,,導電線(6a)連接發電裝置(2)—端的第一導線(20)處, 而另一導電線(6b)則連接發電裝置(2)另一端的第二導線(21)處。 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固態溫差發電裝置的實施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一種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複數個固態溫差發電板(1),設置於固定基板(9)上,並以各 自發電裝置(2)兩端能將該發電裝置(2)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 (6a、6b)相互連接,形成主導電線(6A、6B)連接輸出; 其中,利用導電線(6a、6b)與多個固態溫差發電板(1)的發電 裝置(1)連接,形成並聯狀態,將其中一側的導熱體(4)裝設於一 固定基板(9)上,並裝置於一發熱體(7)之上,另一侧的導熱體(4) 處’更加設置一散熱裝置(8),讓發電裝置(1)兩侧的生電點(22a、 14 200902846 22b),溫度不相同,讓第一導線⑽與第二導線⑵),產生熱電 輕效應,使其内的正電或是負電離子移動,進而發揮發電魏上 述中’固態溫差發電板是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 電板(1);其適用於大型發電裝置,能有較大的發電量,與較大的 操作溫度麵’較-般的半導體形式的熱魏置,更能有效的利 用廢熱’更能在室温紅下的環境發揮_,應職圍更廣,如 地熱發電、太陽能發電、燃料電池料各方面,騎機械式的噪 音、公安危險、污染高、需常危修等的問題。 如圖10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固態溫差發電裝置的實施 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將固態溫差發電板⑴,其第一導線(20)與第 二導線(21)改由積層(multilayer)製程所製成的金屬薄膜將其 發電裝置⑴細微化’能更進—步·高發電效率,並賴定基板 ⑼,上下固定於發電裝置⑴兩侧的導熱體⑷,使其方便設置使 用’此在與現今半導體熱電元件相同的面積鋪積下,能容納更 多由第-導線⑽與第二導線⑻與生電點(223、221))所形成的 發電迴路,能產生更大的電量輸出。 上述中’固態溫差發電板是帽專利細第8項所述的固態 /皿差發電板⑴;其顧於—般的巾小型至裝置,能做為晶片化的 設置’更能將其運用範圍擴展,使用於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廢熱, 或疋有明顯溫度差異之處,讓其提供—解的電力,減輕能源的 消耗,並能降低二氧化碳的產生,改善環境。 15 200902846 前述兩固態溫差發電裝置中,固定基板(9)的材質為熱傳導係 數良好的材質;除了能方便設置外,更能將熱量迅速的導入成導 出’以讓固態溫差發電裝置有更好的發電效率。
以上,係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 特徵及作用效果’由於符合新穎及進步性要件,遂爰 明專利申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立體部分剖示圖。 圖3:為圖2的部分剖示圖。 圖4 :為圖1的χ-χ全剖視圖。 圖5 :為圖1的γ-γ全剖視圖。 圖6: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7:本發明固態溫差發電裝置的實施示意圖。 圖8: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9 :為圖8的Z-Z全剖視圖。 圖10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固態溫差發電裝置的實施示意圖。 200902846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 固態溫差發電板 4 發電裝置 20 第一導線 21 第二導線 22a ' 22b 生電點 3 絕緣體 4 f - 40 導熱體 導熱層 41 絕緣層 42 導熱膠 5 絕熱體 6a、6b 導電線 6A、6B 主導電線 7 發熱體 | % 8 散熱裝置 9 固定基板 17

Claims (1)

  1. 20090284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板形絕緣體(3);及 -發钱置(2) ’是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數列第一導線 (20) 與數列第二導線(21)所組成,前述第—導線⑽)與第二導線 (21) 为別设置於絕緣體(3)頂面與底面,且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 線(21)的兩端於絕緣體(3)的兩侧端相互連接,形成生電點(22&、 22b)。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d),其特徵 在於.固態溫差發電板(1)更設有至少兩個將前述生電點(2如、 22b)覆蓋的導熱體(4);及一將前述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 ’除生電點(22a、22b)外的部分完全覆蓋絕熱體⑸。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丨),其特徵 在於η亥導熱體(4)疋由一將生電點(22a、22b)包覆在内的絕緣層 (41) 、一將絕緣層(41)包覆在内的導熱層(4〇)、一將導熱層(4〇) 與生電點(23a、23b)之間的空隙填滿且使熱量能傳入的導熱膠 (42) 所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 在於:固態溫差發電板⑴的兩端更設有能將發電裝置(2)正、負 電導出的導電線(6a、6b)。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丨),其特徵 在於:導電線(6a)連接發電裝置(2)—端的第一導線(2〇),而另一 200902846 導電線(6b)則連接發電裝置(2)另一端的第二導線(2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 在於: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組合選自下列其一: 鉻鎂、鋁鎂;鎳銅、鐵;鉑铑、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 在於·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為經過奈米或微米化 處理的金屬或合金材質。 8· —種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板形絕緣體(3); 發電裝置(2),是由不同金屬或合金材質的數列第一導線 (20) 與數列第二導線(21)所組成,前述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 交錯譟置於絕緣體(3)一侧面,且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 (21)的兩端相互連接’形成生電點(22a、22b); 至少兩個將前述生電點(22a、22b)覆蓋的導熱體(4);及 一將前述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除生電點(22a、22b) 外的部分完全覆蓋絕熱體(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徵 在於.第一導線(2〇)與第二導線(21)的材質組合選自下列其一: 鉻鎂、鋁鎂;鎳銅、鐵;鉑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 徵在於:第-導線⑽與第二導線⑼的材質為_奈米或微米 化處理的金屬或合金材質。 19 200902846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 徵在於:第-導線⑽)與第二導線⑵)是由積層製程所製成的金 屬薄膜。 12.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 徵在於:導熱體(4)為含有金屬顆粒的導熱樹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1),其特 徵在於·固態溫差發電板(1)的兩端更設有能將該發電裝置(2) 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6a、6b)。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板(d,其特 徵在於:導電線(6a)連接發電裝置(2)—端的第一導線(20)處,而 另一導電線(6b)則連接發電裝置(2)另一端的第二導線(21)處。 15. —種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複數個固態溫差發電板(1),設置於固定基板上,並以各 自發電裝置(2)兩端能將該發電裝置(2)正、負電導出的導電線 (6a、6b)相互連接,形成主導電線(6A、6B)連接輸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 徵在於:固態溫差發電板是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態溫差 發電板(1)。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 徵在於:固態溫差發電板是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態溫差 發電板(1)。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 20 200902846 徵在於:固定基板(9)的材質為熱傳導係數良好的材質。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固態溫差發電裝置,其特 徵在於:固定基板(9)更可增設置於固態溫差發電板(1)另一侧的 導熱體(4)處。 21
TW096124026A 2007-07-02 2007-07-02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TW200902846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124026A TW200902846A (en) 2007-07-02 2007-07-02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US11/907,007 US20090007954A1 (en) 2007-07-02 2007-10-09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panel
JP2008003703U JP3147096U (ja) 2007-07-02 2008-06-03 固体温度差発電板及び固体温度差発電装置
GB0811256A GB2450784A (en) 2007-07-02 2008-06-19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DE202008008399U DE202008008399U1 (de) 2007-07-02 2008-06-23 Platine für die Erzeugung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mit fester Temperaturdifferenz
FR0803620A FR2919980B3 (fr) 2007-07-02 2008-06-27 Panneau de temperature differenti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124026A TW200902846A (en) 2007-07-02 2007-07-02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2846A true TW200902846A (en) 2009-01-16
TWI334005B TWI334005B (zh) 2010-12-01

Family

ID=3968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4026A TW200902846A (en) 2007-07-02 2007-07-02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07954A1 (zh)
JP (1) JP3147096U (zh)
DE (1) DE202008008399U1 (zh)
FR (1) FR2919980B3 (zh)
GB (1) GB2450784A (zh)
TW (1) TW20090284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3228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Price Richard J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ffect Heat Transfer
WO2012108555A1 (ko) * 2011-02-08 2012-08-16 주식회사 자온지 발전기
WO2016039766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 monitor
US10347215B2 (en) * 2016-05-27 2019-07-09 Adobe Inc. Multi-device electronic signature frame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4819A (en) * 1992-01-22 1996-09-10 Baghai-Kermani;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DE69610516T2 (de) * 1995-03-09 2001-05-17 Nisshin Steel Co Ltd Thermoelektrischer Leistungsgenerator unter Verwendung von porösen Metallblöcken mit einer Anzahl von Thermoelementen in Serienschaltung
DE10022726C2 (de) * 1999-08-10 2003-07-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Thermoelektrisches Modul mit verbessertem Wärmeübertragungsvermög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US6347521B1 (en) * 1999-10-13 2002-02-19 Komatsu Lt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40129308A1 (en) * 2003-01-04 2004-07-08 Huan Vinh Luong Solar thermal electric cells and pa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19980A3 (fr) 2009-02-13
DE202008008399U1 (de) 2008-10-09
TWI334005B (zh) 2010-12-01
US20090007954A1 (en) 2009-01-08
FR2919980B3 (fr) 2009-07-17
GB2450784A (en) 2009-01-07
JP3147096U (ja) 2008-12-18
GB0811256D0 (en)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0901B (en) Thermoelectric device with thin film elements, app
CN103430442B (zh) 热电发电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JP5703585B2 (ja) 熱電変換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011129862A (ru)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ый высокоэффективный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WO2013121486A1 (ja) 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20145209A1 (en) Thermoelectric element and thermoelectric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1035203A (ja) 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
TWI353673B (en) Integrated package having solar cell and thermoele
US8664509B2 (en) Thermo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5067352B2 (ja) 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とこれを用いた発電装置
TW200902846A (en) Sol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ng plate and device thereof
US20180183360A1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JP3554861B2 (ja) 薄膜熱電対集積型熱電変換デバイス
CN101350580B (zh) 固态温差发电板及其装置
TW201834276A (zh) 具有絕緣性之類鑽石膜層的熱電轉換元件及其製造方法暨熱電轉換模組
WO2024001375A1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188360B2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CN201303481Y (zh) 热电分离的散热模块结构
Satoh et al. A hierarchical design for thermoelectric hybrid materials: Bi2Te3 particles covered by partial Au skins enhanc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sticky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JP6505585B2 (ja) 熱電変換素子
CN207885048U (zh) 保护盖板
TWI544198B (zh) Micro power generation temperature board
CN107658278A (zh)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
TWI744717B (zh) 熱電溫差發電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23128248A (ja) 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の作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