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7083A - Disply device with barrier discharge lamp for backlighting - Google Patents

Disply device with barrier discharge lamp for backlight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7083A
TW200847083A TW096119504A TW96119504A TW200847083A TW 200847083 A TW200847083 A TW 200847083A TW 096119504 A TW096119504 A TW 096119504A TW 96119504 A TW96119504 A TW 96119504A TW 200847083 A TW200847083 A TW 2008470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electrode
discharge
anod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44116B (en
Inventor
Lothar Hitzschke
Frank Vollkommer
Original Assignee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filed Critical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Publication of TW20084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7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4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41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26Signs formed by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05Flat vessels or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65/04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 H01J65/042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 H01J65/046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using capacitive means around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26Sealing together parts of vessels
    • H01J9/261Sealing together parts of vessels the vessel being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0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electrodes in the vessel, e.g. surface discharge lamps, electrodeless discharge lamp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5Field-sequential colour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Scrolling of light from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over the displa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canning of the display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20084708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一種顯示裝置,具有一個由放電燈提供背光 照明的螢幕,且提供背光照明之放電燈係一種介電障蔽放 電燈(也就是所謂的障蔽放電燈)。 【先前技術】 經由一個介於電極之間的介電層,或至少是經由介於 陽極和放電介質之間的介電層,產生所謂的介電障蔽放電 的放電燈長久以來即屬於已知技術。平面輻射器的放電容 器是由一片底板及一片頂板構成,或是至少是以這片底扳 及頂板爲主要構件,並搭配其他構件(例如連接底板及頂板 的框架)所構成。這種平面輻射器除了可以作爲監視器、螢 幕、以及其他顯示裝置的背光照明之用,也可以作爲一般 照明之用。放電谷器是平面狀的’也就是說其中一個維度 的尺寸遠小於另外兩個維度的尺寸。 另外一件已知的事是,產生介電障蔽放電的放電燈是 使用具有可以獨立操作的電極組的電極套件,因此每一個 燈區都可以各自被點亮及關閉。例如在歐洲專利EP 98 996 3 03已有提出這種已知技術。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障蔽放電燈的新式改良 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具有一個作爲螢幕用的可局部控制 之亮度濾光器及一個背光照明用的放電燈,其中放電燈具 -5 - 200847083 有一片底板、一片至少是部分透明的輸出光線用的頂板.、 一個介於底板及頂板之間且裝有放電介質的放電室、一個 在放電介質中產生介電障蔽放電的電極套件、以及一個介 於至少一部分電極套件及放電介質之間的介電層,其中電 極套件被分成數個獨立的電極組,這些電極組可以個別受 到控制,亮度濾光器具有線性控制的畫素,電極組會形成 與畫素線平行的條帶,這種顯示裝置的特徵爲:顯示裝置 被設計成電極組會與對畫素的控制同步將亮度圖像資料改 • 寫到相應的行中,並以比其他操作階段更大的亮度顯示。 本發明的各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均記載於附屬申請專利 範圍中,並在以下對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說明。 在本發明中所謂的介電障蔽放電及/或障蔽放電燈是 指在無汞的介電物質(尤其是含惰性氣體的放電物質)中產 生放電。尤其是以氙氣及氙氣受激準分子的輻射最爲重要 〇 本發明的基本構想是將放電燈之電極套件被分成數個 Φ 電極組(此部分屬已知技術)的方式及放電燈在螢幕之背光 照明上的應用結合在一起,以及在操作時調整到對螢幕上 特定圖像行之畫素的控制。所謂對畫素的控制是指寫入能 夠呈現所顯示之圖像及輪廓之真實情況的明暗資料。如果 同步使提供背光照明給相應行區的一個或數個電極組以比 其他電極組更亮的方式操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產生〜 個任意引入的間行掃描法。此時這些寫入新的圖像資料的 备:幕f 了以比其他备幕彳了更売的方式呈現,所謂”更亮”也 包括將其他電極組調得比較暗。 -6- 200847083 上述方式的優點是可以讓快速移動的圖像資料,也就 是在螢幕上快速移動的圖像,在人類的眼睛中呈現得更加 清晰。屬於亮度濾光器類的典型螢幕(尤其是液晶螢幕)的 反應時間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在寫入新的圖像資料時只 能以一定的速率操作。因此在呈現快速的移動時,會導致 在兩個產生新圖像的再寫入過程之間的移動圖像向前移動 一大段距離。如果在相應於圖像重現速率的時間到圖像資 料改寫完成的時間內,之前呈現的圖像發出某種程度的餘 輝,則在一定程度上肉眼會感覺圖像急動了 一下,就好像 圖像靜止了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期間又跳動了一下。這種 呈現方式給人類肉眼的感覺就是圖像模糊。 反之如果是以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來顯示一個移動的點 ,則相應的圖像資料會先發亮一下,接著就會變暗或整個 暗下來,直到這個點的資料被改寫到新的位置,才會再度 短暫變亮。在這種呈現方式下,只要圖像重現速率夠快, 加上人類肉眼的插補效應(interpolation),則這個點在人類 的眼睛看起來就是一個清晰或是比原來更清晰的移動的點 。這種基本的關係就是背景中所謂的”掃描背光”。 本發明提出的建議是應充分利用顯示裝置(尤其是以 特別扁平的障蔽放電燈作爲背光的平面螢幕)可以將障蔽 放電燈分組形成電路連接的優點,以形成能夠使用掃描背 光技術的一個相當大的燈(或是少數幾個相當大的燈),因 而可以不必使用許多個小燈或或是使用典型的電極輻射技 依據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相鄰的高亮度操 200847083 作階段之間有一段時間重疊,也就是說高亮度操作階段的 時間相連的兩個電極組會在一段特定的時間(短於高亮度 操作階段的時間)被同時接通發亮。在後面的實施例中將有 關於這種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 此外,依據本發明的另外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障蔽 放電燈的操作係以脈衝法進行,也就是以程度爲數十KHz 或更高的脈衝頻率來操作操作放電燈,並使電極組同步操 作。當在最重要的應用場合中高亮度操作階段的時間也是 φ 連在一起的相鄰的電極組因爲前面提及的時間重疊或其他 原因而同時與一個安定器的輸出端連接,此時如果這些電 極組之間的操作沒有同步化,就可能導致電極組被擊穿, 尤其是同號的電極組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反之,如果電 極組之間的操作有同步化,則因爲電壓脈衝是同時發生的 ,因此不會造成特別的問題。同樣的,處於高亮度操作階 段的電極組之間及被調暗的相鄰的電極組之間的同步化操 作也是有幫助的,因爲這樣至少可以使相對電壓的數値大 φ 幅變小。被調到全暗的電極組在此絕對不會造成問題,因 爲此時其電流供應被切斷,因此可以被電流解耦或連接高 電阻。 本發明的一個很大的優點是可以將不是處於高亮度操 作階段的電極組調到全暗(實際上等於是關閉)。事實上以 含汞的電漿操作的放電燈幾乎不可能被應用在需要長時間 一次接一次重新起動的操作方式。 依據本發明的另外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被分成可以 獨立操作的電極組還可以進一步被分成稱爲子電極組的單 -8- 200847083 元。應將不同顏色的染料(最好是3種以上)分派給這些子 電極組,這樣一個具有新的圖像資料描述之畫素的螢幕區 域的脈衝式背光照明就會形成連續的不同顏色的背光照明 派衝。這樣在呈現顏色時就可以不必使用會造成顏色失真 的傳統式濾色鏡,而且亮度濾光器(尤其是液晶螢幕)的局 部解析度也不會有損失。 此外,也可以對圖像中的特定部位進行圖像內容的調 整,也就是調整亮度値。例如對一張上半部爲很亮的天空 φ 及下半部爲較暗的地面的圖像,可以使上半部的電極組以 較大的功率操作,而下半部的電極組則以較小的功率操作 〇 本發明的其他有利的實施方式與放電燈本身有關。依 據其中一種實施方式,製作成條帶狀的陽極和陰極都有被 打上標誌,因此可以彼此區別,而且至少將陽極以一個介 電層與放電介質隔開,陰極和陽極都是成對出現(邊緣部分 除外),也就是說每一個陽極的旁邊都會有一個陽極和一個 ^ 陰極,同樣的每一個陰極的旁邊也都會有一個陰極和一個 陽極。 此外,本發明的顯示器也可以使用一前面所述的放電 ,但是其陽極和陰極彼此是無法區別的’也就是說這種放 電燈是與一種使放電燈以單極方式操作的電子式安定器連 接在一起。 本發明的一個基本構想是陰極和陽極都是以成對的方 式出現。因此每一個陽極的一邊會有一個陰極’另外一邊 則是一個陽極,同樣的,每一個陰極的一邊的一邊會有一 -9- 200847083 個陽極,另外一邊則是一個陰極。不過邊緣部分當然是除 外,因爲位於邊緣的電極靠外面那一邊是不會與任何陽極 或陰極相鄰的。
發明人注意到這種電極結構會使放電結構更容易沿著 電極的條帶長度被”拉長”爲較長的放電結構,尤其是在 大功率的情況下,而且下一對相鄰的陽極和陰極之間的放 電操作幾乎完全不會受到其他的陽極和陰極之間的放電操 作的影響。這種現象和屬先前技術之陰極和陽極交替出現 φ 的條帶狀電極結構是不一樣的。屬先前技術的電極結構的 兩端都是相同的電極,因此彼此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也 就是說會互相干擾。這對於前面提及的將放電結構”拉長 ”的影響尤其大,在本發明的範圍中,甚至整個電極長度 都可能發生這種現象。此外,雙電極的方式還可以使沿著 電極條帶的放電結構排列得更爲緊密,同時這種相同極性 的電極成對出現,而且在同一對電極內的電極間距不大的 方式,可以使整個放電分佈變得非常密集。 φ 在提出雙陽極條帶結構之屬先前技術的專利 WO 98/43276中,陰極的結構爲單陰極條帶結構,很明顯的, 之所以會這樣設計是爲了節省空間及使亮度分佈均勻化。 該專利只針對被設計成以雙極方式操作的燈配置成對出現 的電極條帶,因此並未對陰極和陽極加以區分。本發明針 對的則是可以用單極方式操作的燈,或甚至是被設計成只 能只單極方式操作的燈,因此這些燈的陰極和陽極是可以 區分的。除了連接一個單極式安定器外,以一個介電層將 陽極(不是陰極)與放電介質隔開,也可以產生這種情況。 -10- 200847083 另外一種形成這種情況的方式是使陰極帶有能夠將各個放 電結構定位的突出部分,而陽極並沒有這樣的突出部分, 或是突出的程度沒有這麼明顯,對本發明而言,這種設計 方式是最爲有利的,因此將在後面的說明中對此做更深入 的探討。 此外,本發明的電極結構還可以改善電極組與放電容 器之間的配合,關於這點將在後面的說明中做更深入的探 討。在本發明的電極結構中,由於電極是以電極組的方式 φ 受到個別控制,不論電極組是由多對電極所組成,或是僅 由一對電極所組成,因此本發明的電極結構還可以形成更 好的佈線方式。 前面提及的將各個放電結構定位的明顯突出部分可以 是如後面之實施例中垂直於電極之主條帶方向的鼻狀突出 部分。如果陽極也具有類似的突出部分,則陰極的突出部 分最好是比陽極的突出部分更爲明顯,也就是更尖或是更 有定位作用。陽極的突出部分最好是不要製作成”鼻狀” φ ’而是起伏平緩的波浪狀或鋸齒狀,這些突出部分可以將 放帶間距沿著條帶長度略爲調整,而且通常在”陰極鼻” 的區域會因爲陽極是以和緩的方式匯入陰極,因此會形成 最小的放電間距。在大功率的情況下,放電結構可以從此 處開始向兩邊被”拉長”,因而形成放電間距較大的區域。 將各個放電結構定位的突出部分的分佈也可以有不同 的密集度,例如在邊緣部分的密集度大於在中間區的密集 度,其目的是爲了平衡邊緣部分亮度變暗的效應。 此外,依據本發明的方式,一對陰極的突出部分最好 -11- 200847083 是沿著條帶方向交替設置,也就是在條帶方向上先出現一 個突出部分向右的右陰極,接著是一個突出部分向左的左 陰極,如此交替出現。因此向兩邊被定位的放電結構也是 交錯出現。 另外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是,一對電極內電極之間的 間距小於不同極性之相鄰電極之間的間距,這樣各個電極 結構的整體配置在某種程度上會靠攏在一起,而不會形成 太大的未利用的條帶。 φ 電極之間的最小放電間距最好是至少有10 mm。本發 明的這種電極結構和先前技術不同的一個地方是使用特別 大的放電間距或”衝擊距離”。一項令人驚訝的發現是, 當放電間距大於1 0 m m、1 1 m m、1 2 m m、或最好是大於1 3 mm時,可以達到極不尋常的高效能,也就是比放電間距較 小之可比較的電極結構的效能要高出雙位數的百分比。 由於改善效果如此明顯,因此即使是因爲需要較高的 工作電壓而對安定器的要求較高,採用本發明的電極結構 φ 仍然是非常値得的。 另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儘管各個放電結構及整體 放電結構都會沿著電極條帶被”拉長” ’但是放電結構之 間和放電間距有關的間隙大小仍然能夠達到很好的整體均 勻性。由於前面所述的雙電極組能夠沿著電極條帶形成相 當密集的放電位置配置’因此搭配使用這種雙電極組能夠 獲得更好的整體均勻性。 放電燈中介電障蔽放電的一般放電間距通常是4 mm 或5 mm。到目前爲止,業界一直都假設太大的放電間距會 -12- 200847083 造成安定器不必要的損耗,因此應避免使用太大的放電間 距。 此外’最好是至少有一個連接底板及頂板使其互相支 撐的支撐元件,此支撐元件與底板及頂板的一個線性裝置 彼此靠緊形成肋條狀的結構,其中電極的主方向平行於這 個肋條狀的支撐元件,放電室的每一個被支撐元件隔開的 部分都配有至少兩個不同極性的電極,同時在放電區域的 電極與在支撐元件區域之底板及頂板的線性裝置間隔一段 ⑩ 距離。 依據這種實施方式,在平面輻射器之放電容器的底板 及頂板之間設有多個在實用規格中不得不有的線性肋條狀 支撐元件。當然,只設置一個支撐元件也是可以的,不過 最好還是設置多個支撐元件。 位於底板及頂板之間的放電室被支撐元件分成若干個 類似通道的部分(其數量視支撐元件的數量而定),不過這 些部分並不一定要彼此隔開,因此支撐元件不必穿過放電 室的整個長度。 放電室被支撐元件分成的部分至少配有兩個不同極性 的電極、也就是至少一個陰極和至少一個陽極,並與相當 於支撐元件之線性裝置的區域間隔一定的距離。這個間隔 至少存在於放電區,也就是至少存在於放電區旁邊及放電 區之間,但不一定存在於輸入管線範圍。所謂”間隔一定 的距離”是指在電極條帶所在的平面上間隔的距離。也就 是說”間隔一定的距離”指的是投影在這個平面上的一個 二度空間的距離。如果電極或電極的一部分位於放電室之 -13- 200847083 外,也就是本發明希望出現的情況,則因爲電極和線性裝 置之間的板厚形成的距離並非前面提及的”間隔一定的距 離”。更確切的說應該是電極在前面提及的平面上的投影 不是位於線性裝置的下方,而是位於線性裝置的旁邊。 所謂線性裝置指的並不一定是說裝置的寬度一定要幾 乎等於零,而是指裝置的寬度遠小於長度。當然裝置表面 最好是很狹窄的。 雖然屬於先前技術的德國專利DE 1 00 48 1 87.6、DE Φ 100 48 186.8、DE 101 38 924.8、以及 DE 101 38 925.6 都有 提及肋條狀的支撐元件,不過這些支撐元件都是位於電極 條帶上。換句話說就是電極條帶會有一部分會跑到支撐元 件下方,以便被支撐元件”阻斷”。因此各個放電結構應 彼此被隔開。 和上述屬於先前技術之專利不一樣的地方是,本發明 的這種實施方式不但不要利用這些支撐元件(或甚至是放 電容器的內壁)對放電結構的阻斷影響,反而是要避免這種 φ 影響。因此電極應與這些支撐元件間隔一定的距離。當電 極位於放電室之外,也就是位於底板下方,則放.電室內的 放電會發生在最靠近放電室之外的電極的位置。同樣的, 這個位置也應該與線性裝置間隔一定的距離。 在此要強調的另外一件事是,支撐元件及頂板或底板 區域都可能蓄積靜電,因而可能對放電造成干擾。發明人 認爲這會對以高效率及有利的幾何形狀形成放電的目的造 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必要時本發明也要能夠提供沿著電極 條帶的一部分長度將放電”拉長”的可能性。如果電極(在 •14- 200847083 電極條帶的平面上的投影)在線性裝置的範圍位於底板及 頂板之間或是位於底板及頂板及支撐元件之間,則這個可 能性將會受到干擾。 支撐元件最好是以透明材料製成,尤其是玻璃,以盡 量降低支撐元件對放電燈發出之光線的吸收率。 如前面提及的先前技術,可以將支撐元件整個與底板 或頂板整合在一起,也就是成爲底板或頂板的一部分。例 如,整合後的頂板可以具有波浪狀結構,其作爲支撐元件 • 的”波谷”一直伸展到底板上。本文後面將配合圖式及實 施例對此點做進一步的說明。 支撐元件最好是形成於靠近底板或頂板及形成線性裝 置的位置,而且支撐元件與底板或頂板之間的夾角應在35° 至5 5°之間,且最好是在40°至50°之間。這樣的角度對於所 形成的放電容器的穩定性、光線分佈、可供放電結構使用 的空間、以及整個放電燈的厚度都比較有利。 底板或頂板可以在支撐元件之整個或部分彎曲成圓形 φ 凹陷的拱形,所謂”凹陷”是指從放電容器的內部看過去 的情形。例如頂板具有與其整合在的支撐元件,此支撐元 件以45°和底板形成V形接觸,並在這個V形結構之間完 成整個或部分圓弧狀轉變。 放電容器的內壁而言,頂板及底板的厚度應在0.8 mm 至1.1 mm之間,且最好是在0.9 mm至1.0mm之間。 在前面已經多次提及的在底板或頂板上的支撐元件裝 置並不是一定不能是一個固定接合的裝置。支撐元件可以 是黏貼或是以其他方式被設置上去。但最好真的是一種沒 -15- 200847083 有用到黏貼或塡塞等方式的純粹的裝置。這樣不但製作容 易,而且由於不需要另外增加材料的使用,因此不會給放 電室帶來額外的污染物。 前面已經提及最好是將電極設置在放電容器之外。例 如可以將製作成薄膜的電極緊貼(最好是黏著)在底板或頂 板上。這種薄膜可以具有一個經蝕刻處理的結構化銅層, 電極就是由這個銅層所構成。位於放電容器之外的電極可 以用簡單、可靠、以及故障的方式構成電極和放電介質之 • 間必需的電介質,而且還具有製作容易及成本低廉的優點 〇 此外,電極最好是能夠以電極組的方式被控制,也就 是說各電極組能夠以不同的工作參數操作,或是完全獨立 獨立操作。一個電極組可以包括多對電極,也可以是僅由 一對電極組成。最好是根據放電室被支撐元件細分成的放 電室部分含有的電極數將電極分組。一種很好是方式是使 一個電極組所含的電極數等於一個放電室部分所含的電極 Φ 數。分組操作的方式可以被應用在行狀接通或一般的線性 接通方式,讓某些特定的組以比其他組更亮或更暗的方式 操作。 【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圖式及一個有多種不同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對 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說明。以下說明的特徵的不同組 合方式亦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障蔽放電燈(1)的一個放電容器的 俯視圖。第1圖右邊顯示通過放電容器的頂板之C-C截面 -16- 200847083 的截面圖。第2圖顯示和第1圖之放電容器之截面圖的同 一個截面及同樣的視線方向看過去之包含底板及電極結構 之部分截面的細部圖。從圖式中可以看出,平面輻射器的 放電容器主要是由一片肋條狀的頂板(2)及一片平坦的底 板(3)所構成,其中頂板(2)帶有與底板(3)夾45°之作爲支撐 元件的V形肋條,這些支撐元件(4)在與底板(3)的接觸位置 上形成線性裝置。頂板(2)在這些肋條狀支撐元件之間的部 分呈現圓形凹面狀,也就是在放電室上方彎曲成近似圓形 〇 在底板(3)下方有一片內部帶有銅電極(6)的薄膜電極 (5),因此底板(3)就構成銅電極(6)和放電室之間的介電障蔽 。薄膜電極是一種厚度50/zm至100//m的PEN或PET載 體材料,並帶有一個厚度約15/zm至45;am之黏貼上去的 銅電極,而且這個銅電極經過蝕刻處理使其結構化。薄膜 電極是以厚度50 至100/zm之丙烯膠黏著劑被黏貼在 底板上。此外,第2圖還顯不在兩個銅電極(6)之間的一個 圓弧狀的單放電(7)。 在這個實施例中,線性支承面(4)之間的支撐元件間距 爲22.9 mm。頂板(2)及底板(3)的厚度各爲0.9 mm,長度爲 322 mm,寬度爲246 mm,放電燈(1)的總厚度爲6.7 mm。 這是一種16.2”的放電燈。底板(3)的頂面有一個由 Αία」 構成之可以反射可見光的反射層(未在圖式中繪出),在這 個反射層上,也就是在頂板(2)的底面上,有一個螢光層( 未在圖式中繪出)。支撐元件(4)只是放在具有反射層及螢光 層的放電容器的地面上,只有在放電燈的外緣才有用玻璃 200847083 焊接形成氣密接合。放電燈塡充的氣體是冷充氣壓力lio mbar的氤氣及250 mbar的氛氣。 第3圖及第4圖顯示此種類型之放電燈的電極結構。 第3圖及第4圖的右上方是整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其他 部分則是以大寫字母A至E代表的電極結構的細部圖。 陰極之代號爲(6a),陽極之代號爲(6b)。陰極(6a)具有 屬於先前技術的鼻狀突出部分,其作用是將各個放電結構 定位。從圖式中可看出,這些突出部分在電極條帶之邊緣 部分的分佈比較密,以平衡邊緣部分亮度變暗的效應。 如果忽略作爲支撐元件的邊緣部分,第3圖中的電極 條帶(6a,6b)是筆直且互相平行的,而且都是以成對方式出 現。第4圖中的電極條帶具有輕微的波浪狀起伏,即使是 未帶有前面提及之鼻狀突出物的陽極條帶(6b)也具有輕微 的波浪狀起伏。 第4圖的實施方式相當於第1圖之規格的放電燈(1), 而第3圖的實施方式則相當於較大規格爲3 2 ”的放電燈( 長度722 mm,寬度422 mm,總厚度6.7 mm)。爲了獲得足 夠的穩定性,頂板厚度爲1 · 〇 mm。兩種實施方式的肋條間 距都是一樣的,同時二者的平均電極間距也都是13.7 mm ,電極寬度則都是1·45 mm。 此外,第3圖的電極結構共分成6個陽極組和6個陰 極組,因此共形成6個由上往下且彼此平行的電極組,這 6個電極組都可以獨立操作’因此就相當於6道可以接通 的發光帶。雖然第4圖並未將電極組方式繪出’但是只要 比照第3圖的分組方式即可理解。嚴格來講,第4圖並不 200847083 構成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只是作爲說明本發明之重要特 徵用的圖式。 例如以16.2”及32”的放電燈分別可以達到80 W及 193 W的系統功率(包括安定器),以及產生13500 cd/rn2及 7 000 cd/m2的光密度,也就是分別相當於11.7 cd/W及10.2 cd/W的發光效率。色度座標分別爲(χ = 〇·312,y = 0.327)及 (χ = 0·297,y = 0.293),在所使用的三頻帶螢光物質中藍光成 分爲 BaMgA;h〇Ch7:Eu2+,綠光成分爲 LaP〇4:(Tb3 +,Ce3 + ),紅 _ 光成分爲(Y,Gd)B〇3:Eu3+。 爲此應使用一種依照閉塞變流器原理供給脈衝之兩段 式電子式安定器,此種安定器具有一個第一大功率放大級 、一個80V至100 V的中間電路電壓、以及一個第二單極 功率放大級。 當然也可以使用15 mm至40 mm(或更大)之間的支撐 元件間距,以及使用3 0 mm或更大的電極間距。 本發明之實施例比放電間距爲4.5 mm之放電燈的發光 效率高出約4 0 %。如果將放電間距進一步加大到1 5.7 m m ,甚至可以將發光效率提高50%或更多。原則上支撐間距 也必須跟著配合調整。尤其是電極(至少是陽極,但最好是 所有的電極)與相鄰”肋條”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與第2圖 中的支擦元件(4)之間的距離,應爲1 mm、2 mm、3 mm、 或最好是更大。 另外一種可行的塡充氣體成分爲130 mbar的氣氣及 23 0 mbar的氖氣,或是90 mbar的氙氣及270 mbar的氖氣 -19- 200847083 和先前技術使用的栓釘狀支撐元件相比,本發明之放 電容器結構除了可以提高發光效率外,另外一個優點是放 電與頂板(2)的表面接觸也會變得比較小。這有助於提高發 光效率及提供更好的耐燃性。帶有肋條的頂板(2)還具有容 易製造、成本較低、以及模具費較低等優點,而且將螢光 物質塗在頂板(2)上的工作也會變得更簡單。 雖然頂板的厚度相當小,但是並不需要過於擔心一度 空間的肋條可能會導致頂板/底板的穩定性不足。實驗結果 • 顯示,採用前面提及的尺寸並未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除了可以獨立操作以及能夠明確的配屬於被肋條狀支 撐元件(4)分隔的放電室部分外,成對的電極結構的另一個 優點是每一個電極條帶都只”承載”一邊的放電。這樣放 電就比較不會互相妨礙,而且可以沿著條帶方向更密集的 放電,尤其是在功率明顯加大的情況下更容易沿著條帶長 度”拉長”。儘管帶有鼻狀突出部分,這對於沿著整個條 帶長度延伸的放電結構而言仍是可能的。鼻狀突出部分的 φ 作用只是在功率相當低的情況下定義各個放電結構的設置 位置,以及使點火過程變得較爲容易。 第5圖係以示意方式顯示經由第3圖及第4圖之被分 組的電極結構所能產生的操作方式的時間流程圖。首先從 第5圖下方可以看出,依據前面關於第3圖的說明,第3 圖的電極結構所佔據的矩形面積相當於6道可以獨立操作 的發光帶/電極組(S1至S 6)。第5圖的上方部分以示意方式 顯示這6道發光帶在一個週期(T)中的強度--時間變化情形 。縱軸上的L·至16代表各個電極組的光發射強度,而水平 -20- .200847083 軸則代表時間。 從第5圖可以看出,在週期(T)開始時,電極組(S1)在 脈衝持續時間t內產生的光發射強度特別的大’而在週期 (T)中的其他時間產生的光發射強度大約只有先前的30%。 同樣的,持續時間t的高亮度操作階段也存在於其他的電 極組(S2至S6),而且在時間上會部分錯開,使相鄰電極組 的高亮度操作階段會有時間上的重疊,重疊的長度爲t/3, 同時電極組(S6)的高亮度操作階段在週期(T)結束後又會與 Φ 電極組(S1)的高亮度操作階段重疊t/3。 這樣發光帶就會連續不停的從螢幕上方移動到螢幕下 方,在這個實施例中,每一個高亮度操作階段的持續時間 t都會重疊t/3,而在這期間未被發光帶經過的其他區域則 以較小的光發射強度操作。 例如,假設週期(T)的長度爲20 ms,則每一個高亮度 操作階段的持續時間t爲5 ms。另外一種方式是高亮度操 作階段的持續時間t並無重疊,則每一個高亮度操作階段 φ 的持續時間t爲3.3 ms。另外一種對障蔽放電燈特別適合 的方式是使高亮度操作階段之外的光發射強度爲零,也就 是說將不是處於高亮度操作階段的電極組全部關閉。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本發明之障蔽放電燈的一個俯視圖及一 個部分截面圖(第1圖右邊)。 第2圖:顯示第丨圖之放電燈的部分截面圖的一個細 部圖。 第3圖:右上方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一個電極結構 -21- 200847083 的俯視圖,其他則是電極結構之數個部分的細部圖。 第4圖:顯示第3圖之本發明之放電燈的一個電極結 構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的俯視圖,以及此種電極結構之數 個部分的細部圖。 第5圖:顯示具有如第3圖之電極結構的本發明之放 電燈以分組接通方式操作的時間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障蔽放電燈 2 頂板 3 底板 4 支撐元件/支撐面 5 薄膜電極 6 銅電極 6 a 陰極 6b 陽極 7 單放電 S1 至 S6 發光帶/電極組 T 週期 t 脈衝持續時間 -22-

Claims (1)

  1. .20084708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顯示裝置,具有一個作爲螢幕用的可局部控制之亮 度濾光器及一個背光照明用的放電燈,其中放電燈具有 一片底板; 一片至少是部分透明的輸出光線用的頂板; 一個介於底板及頂板之間且裝有放電介質的放電室 一個在放電介質中產生介電障蔽放電的電極套件; 以及 一個介於至少一部分電極套件及放電介質之間的介 層, 其中電極套件被分成數個獨立的電極組,這些電極 組可以個別受到控制; 亮度濾光器具有線性控制的畫素;且 電極組會形成與畫素線平行的條帶; 這種顯示裝置的特徵爲:顯示裝置被設計成電極組 會與畫素的控制同步將亮度圖像資料改寫到相應的行中 ,並以比其他操作階段更大的亮度顯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相鄰電 極組的高亮度操作階段彼此有時間重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以脈衝法操作放電燈,同時電極組相應的脈衝操作會 彼此同步化。 -23- 200847083 4·如前述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將處 於高亮度操作階段以外的電極組關閉。 5 _如前述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有 一個供電給放電燈的電子式安定器,這個電子式安定器 對每一個電極組都有一個專屬的輸出極。 6·如前述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在改 寫亮度圖像資料時,與畫素的控制同步的每一個需要操 作的電極組都被細分成至少兩個可以獨麼操作的子電極 ⑩ 組, 其中放電燈會分派給每一個子電極組一個專屬的螢 光層,而且每個不同螢光層之顏色都不同,這樣就可以 經由子電極組的連續操作使畫素連續獲得不同顏色的背 光照明。 7. 如前述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製作 成條帶狀的陽極和陰極都有被打上標誌,因此可以彼此 區別,而且至少將陽極以一個介電層與放電介質隔開, ® 其中陰極和陽極都是成對出現(邊緣部分除外),因此 每一個陽極的旁邊會有一個陽極和一個陰極,且每一個 陰極的旁邊會有一個陰極和一個陽極。 8. 如前述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陰極 具有能夠將各個放電結構定位的突出部分,而且陰極的 這個突出部分比剩餘之陽極的突出部分更爲明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這些突 出部分在邊緣部分的密集度大於在中間區的密集度。 -24- ‘200847083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一對陰極的突出部分係沿著條帶方向交替設置。 1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的顯示 裝置,其特徵爲:一對電極內電極之間的間距小於不同 極性之相鄰電極之間的間距。 極 陽 爲 徵 特 其 置 裝 示 顯 的 項1 任 中 圍 r αυ 手 亩寸 述 前 如 mm ο τ1 有 少 至 距 間 電 放 小 最 的 間 之 極 陰 和 少 至 爲 徵 特 其 置 裝 示 顯 的 項1 任 中 圍 範 利 專 述 前 如 此肋 , 成 件形 元緊 撐靠 支此 的彼 撐置 支裝 相性 互線 其個 使一 板的 頂板 及頂 板及 底板 接底 IS11 迁、 連 选\ 個件 一 元 有撐 具支 件 元 撐 支 的 狀 條 肋 個 這 於 行 平 向 方 主 的 •’ 極 構電 結中 的其 狀 條 每的 的性 室極 電同放 放不在 個 兩 的 域 區 電 少 至 有 配 都· 分 部 的 開 隔 件 元 撐 支且 被·, 個極 板 頂 及 板 底 之 域 區 件 元 撐 支 在 與 極 離 距 段1 隔 間 置 裝 性 線 的 項 3 11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串 如 支都 狀分 條部 肋的 的開 行隔 平件 此元 彼撐 個支 多被 有個極 設一電 : 每的 爲的性 徵室極 特電同 其放不 , 中個 置其兩 裝,少 示件至 顯元有 的撐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 爲:支撐元件是以透光材料製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 ,其特徵爲:將支撐元件整個與底板或頂板整合在一起 -25- 200847083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至第1 6項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 ,其特徵爲:支撐元件與底板或頂板之間的夾角應在35° 至55°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 ,其特徵爲:底板或頂板在支撐元件之間的部分彎曲成 圓弧狀凹面。 1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頂板及底板的厚度在0.8 mm至1.1 mm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 ,其特徵爲:支撐元件只是緊靠在頂板或底板上。 2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將電極設置在一個具有底板及頂板的放電容器之外。 2 2.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電極能夠以電極組的方式被控制。 2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的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連接一個使放電燈以單極方式操作的電子式安定器, 其中電極都是以相同極性成對方式出現(邊緣部分除 外),因此每一個陽極都會與一個極性相同的電極和一個 極性不同的電極相鄰。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顯示裝置及第1項至第22項 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的組合。 -26-
TW096119504A 2006-06-02 2007-05-31 Display device with barrier discharge lamp for backlighting TWI34411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26349A DE102006026349A1 (de) 2006-06-02 2006-06-02 Anzeigeeinrichtung mit Barrierenentladungslampe zur Hinterleu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7083A true TW200847083A (en) 2008-12-01
TWI344116B TWI344116B (en) 2011-06-21

Family

ID=3865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9504A TWI344116B (en) 2006-06-02 2007-05-31 Display device with barrier discharge lamp for backlighting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67964A1 (zh)
JP (1) JP2009539125A (zh)
KR (1) KR20090018709A (zh)
CN (1) CN101454821A (zh)
DE (1) DE102006026349A1 (zh)
TW (1) TWI344116B (zh)
WO (1) WO200714118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4632B2 (en) * 2004-09-22 2009-06-09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Bulk Ni-Mo-W catalysts made from precursors containing an organic agent
DE102006026332A1 (de) * 2006-06-02 2007-12-06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Entladungslampe für dielektrisch behinderte Entladungen mit rippenartigen Stützelementen zwischen Bodenplatte und Deckenplatte
DE102006026333A1 (de) * 2006-06-02 2007-12-06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Entladungslampe für dielektrisch behinderte Entladungen mit flachem Entladungsgefä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1010223A1 (en) * 1989-12-22 1991-07-11 David Sarnoff Research Center, Inc. Field-sequential display system utilizing a backlit lcd pixel arra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EP0495068A4 (en) * 1990-08-03 1992-11-19 Judd B. Lynn Thin configuration flat form vacuum-sealed envelope
US5461397A (en) * 1992-10-08 1995-10-24 Panocorp Display Systems Display device with a light shutter front end unit and gas discharge back end unit
TW412771B (en) * 1997-03-21 2000-11-21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Gas discharge lamp with dielectrically impeded electrodes
EP0926705A1 (de) * 1997-12-23 1999-06-30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Flachstrahler mit örtlich modulierter Flächenleuchtdichte
JP2001250510A (ja) * 2000-03-03 2001-09-14 Nec Lighting Ltd 平面形希ガス蛍光ランプ
DE10048187A1 (de) * 2000-09-28 2002-04-11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Entladungslampe für dielektrisch behinderte Entladungen mit Stützelementen zwischen einer Bodenplatte und einer Deckenplatte
JP3471782B2 (ja) * 2001-02-13 2003-12-02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平面型蛍光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032696B2 (ja) * 2001-10-23 2008-01-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227768B (en) * 2002-10-29 2005-02-11 Fujitsu Display Tech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50050894A (ko) * 2003-11-26 2005-06-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60004791A (ko) * 2004-07-08 2006-01-16 삼성코닝 주식회사 평판 램프
DE102006026333A1 (de) * 2006-06-02 2007-12-06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Entladungslampe für dielektrisch behinderte Entladungen mit flachem Entladungsgefäß
DE102006026332A1 (de) * 2006-06-02 2007-12-06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Entladungslampe für dielektrisch behinderte Entladungen mit rippenartigen Stützelementen zwischen Bodenplatte und Deckenplatte
JP5010455B2 (ja) * 2007-12-25 2012-08-29 ハリソン東芝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44116B (en) 2011-06-21
WO2007141181A2 (de) 2007-12-13
US20090267964A1 (en) 2009-10-29
JP2009539125A (ja) 2009-11-12
WO2007141181A3 (de) 2008-08-07
CN101454821A (zh) 2009-06-10
DE102006026349A1 (de) 2007-12-06
KR20090018709A (ko) 2009-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71782B2 (ja) 平面型蛍光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16260A (en) Discharge lamp for dielectrically impeded discharges with rib-type supporting elements between a bottom plate and a cover plate
TW200847083A (en) Disply device with barrier discharge lamp for backlighting
JP2002093379A (ja) 放電形成デバイス、放電発光デバイス、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照明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I352370B (en) Discharge lamp for dielectrically impeded discharg
JP2004191675A (ja)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3217520A (ja) ガス放電ラン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JPH0746184B2 (ja) デイ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722025B2 (ja) 平面放電光源
JP2010266774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
CN100437272C (zh) 平面光源产生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其设备
TW200820309A (en) Discharge lampe for unipolar dielectrically impeded discharges
JP2010049884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60434B1 (ko) 형광 램프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US20080143667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JP2011023272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バックライト
JP2006106605A (ja) 光源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ung et al. High‐luminance and luminous‐efficacy mercury‐free flat fluorescent lamp (MFFL) with local‐dimming functionality
KR101343567B1 (ko) 전계 방출 장치
KR20080053828A (ko) 다색 발광형 면광원 장치,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액정표시장치
JPH11144678A (ja) 平板型光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505347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を照らすための照明システム、およびかかる照明システム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1101367A (en) External electrode type of rare gas fluorescent lamp and rare gas fluorescent lamp unit used as backlight
JP2008186683A (ja) 面発光ラン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188095A1 (en) Planar light sour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