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3430A - Dyeing process for textile matter and obtained dyed matter - Google Patents

Dyeing process for textile matter and obtained dyed mat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3430A
TW200523430A TW93132032A TW93132032A TW200523430A TW 200523430 A TW200523430 A TW 200523430A TW 93132032 A TW93132032 A TW 93132032A TW 93132032 A TW93132032 A TW 93132032A TW 200523430 A TW200523430 A TW 2005234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tem
scope
patent application
dye
dy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32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aramaro Laurence
Michel Lorthioir
Joric Marduel
Original Assignee
Materials Technics Holding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erials Technics Holding Sa filed Critical Materials Technics Holding Sa
Publication of TW200523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343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20Physical treatments affecting dyeing, e.g. ultrasonic or electric
    • D06P5/2016Application of electric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8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supply of electric current or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magnetism to a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supply of electric current or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magnetism to a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electrostatic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0523430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獲得一内滲有染料之物 染色製程(dry dyeing process)。本發明特別適用 物染色且更適用於將聚酯或内含聚酯混合品染色 【先前技術】 紡織品之最後製程包括有諸如縮小尺寸、去 白與染色之操作。在紡織工業中,紡織品之最後 一重大的經濟考量。紡織品之最後製程在紡織工 是一必要的步驟,其決定了價格且賦予紡織產品肩 目前有兩典型將紡織纖維染色之製程:汲乾 染色(exhaust or discontinuous dyeing )與内渗 色(impregnation or continuous dyeing),其中後 程為連續性且為批次操作。 所有這些不同的汲乾或連續製程係使用了不 料,該些染料可能是或不是可溶的,係視本質與 用支撐物之型式而定。 目前已知之各種分類的可溶染料: 鑀准麥一係用於在酸性條件下將 酿胺染色,其是由一或多種使其在水中可溶之續 成。 直#麥袭辦("Direci έ/γ幻一這些染料亦具有橫基 對於纖維素與蛋白質纖維(例如棉與羊毛)之親 品的乾燥 於將紡織 油污、漂 製程佔有 業中仍然 t終特色。 或非連續 或連續染 者使得製 同型式染 染色時所 羊毛與聚 基團所組 團,但其 和性係不 200523430 同於酸性染料。 及及麥袭舞—這些染料分子含有一發色團 與一允許形成與纖維形成一共價鍵之反應性化學團。 基礎型染料或陽離子型染料(Basic dyes or cationic dyes} 一這些染料攜帶有正離子且由大分子所組成。這些染料為 水可溶鹽類。其對於羊毛與絲具有直接親和姓,且可應用 於棉上。然而,其對於光線抵抗性差,且幾乎不再被使用。 這些染料主要用於將丙烯酸纖維染色,具有這些染料可獲 得良好的顏色抵抗性,甚至是對於太陽光亦是如此。 目前已知之兩種主要型式的非可溶染料: 樵念麥袭稃句—這些染料被稱為桶缸染料是因為 其在應用前必須先於鹼性與還原條件下被溶解。染色製程 是藉由一氧化步驟而結束,其中該氧化步驟促使其成為最 初之纖維中的不可溶形式。 分教麥袭存—雖然這些染料主要用於將聚 酯染色,其亦可用於其他合成纖維,例如醋酸脂、聚醯胺 等等。這些染料其尺寸很小,且係為厭水性的。這些染料 不可溶’其應用在水中做為懸浮劑或分散劑。這些染料與 纖維接觸將會昇華’且將可於聚合物之非晶形區域中遷移 另外還有其他染料存在,其可依時與不同本質之支撐 物使用。 下表顯示在所使用染色製程中,依據紡織支撐物化學 本質(汲乾或内滲)與染料本質而定之不同的可能結合= 係。該表並不是非常詳盡的。 200523430 染料 製程 棉 羊毛 聚酯 聚醯胺 丙烯酸 聚乙烯 醋酸脂,三 聚醋酸脂 直接型 汲乾 X 内滲 酸性型 汲乾 X X 内滲 反應型 汲乾 X X >< 内滲 X 父 >< 分散型 汲乾 X X >< 内滲 X X 桶缸型 汲乾 X 内滲 >< 奈酚型 汲乾 X 内滲 X 磺基型 汲乾 X 内滲 X 基礎型 汲乾 内滲 鉻型 汲乾 X X 内滲 金屬化 型 汲乾 X X 内滲 200523430 由上表可顯示用於將聚酯與其他合成纖維染色之替代 少 〇 、’方織品染色使用了大量的水,對於每公斤處理的 物水可高於1 50公升。水與染料通電,且染色輔助設 污染的重要來源。此外,所使用水的成本、處理非 有顏色水的成本與在盆缸後用以乾燥之所需要能源 本’係代表了整個染色製程之一重要部份。 聚S曰一般疋藉由填料(padding )來染色。該製程 了有規律地將實際上不溶於水的分散良好染料貼附於 之厭水性與平滑表面上,使得其在染色條件下並不 移欲被染色之紡織一般浸泡於一染色盆缸中,且接 用填料物去壓榨。 不同型式的處s (例如染色、熱固S、潤濕)是 以固定並穩定化染_。乾燥步驟用以將所有存在於填 缸中之液體揮發並將織品内;參,以獲得一固態塗覆物 料。,填料與乾燥必須執行於一步驟中,且必須為一連 气k疋因為藉由填料所貼附之染料膜與輔助產品 的時候對》接觸是很敏感的。熱固定或熱單 (therm osoling)是在;t Λ 尽疋在其期間一部分固態染料由纖維表 移進入不含水或装 飞兵他液體纖維之步驟。 上述製程存在有許多缺失。熱單獨染色之結果主 依操作員預處理訪織品之照料程度而$。在預處理期
以避免的可能會在完忐+二、〇 L 70成之成品出現。紡織品在其全部 以相同方式且以相同強庳 J強度處理,使得染料可以在填料 物很 紡織 施是 使用 的成 包括 纖維 會遷 著使 需要 料盆 之染 續性 在濕 濁化 面轉 要係 間可 必須 與乾 6 200523430 燥期間以一致方式沉積或穩定於其中,且在熱單獨化 可以在纖維中規律地穿透。 訪織品之最後製程佔據了紡織品製造中之大部分 消耗’這是因為其為濕式製程而其需要後乾燥處理且 明了整個纺織品工業之燃料消耗的50。/。。在法國每年 過60 0GWh ’乾燥操作代表了用於紡織品最後製裎之 消耗的一^重大部分。 為了解決水或溶劑基底製程之問題,過去有發展 代的乾式染色製程。 WO 9 7/1 39 1 5與DE-3 906724描述了使用超臨界 之紡織纖維的染色製程。這些製程使用了超臨界狀 C〇2之溶解能力。然而,該技術依舊瀕臨邊緣,這是 其需要重要且重的裝置,且與染房所使用製程比較起 表了 一技術突破。 美國專利US3,941,559描述了一藉由使用連續電 靜電投射(electrostatic projection)的染色製程。織 染色之前先被弄濕,接著通過兩電極之間,其中該兩 是配置成其一者位於另一者頂部上方。染料接著沉積 部電極,其中該底部電極係連接於一連續高電壓源。 的染料粒子被吸引朝向粒子之織品,其中因為織品為 的,所以粒子會束缚於織品上。 亦有描述一使用連續電壓之靜電粉碎製程,其中 狀的染料起初加入於輔助產品中,並接著於一喷灑室 化。染料接著使用一高電壓下之電極充電,並且藉由 期間 能量 其說 ,超 能源 出替 co2 態下 因為 來代 壓之 品在 電極 於底 充電 潮濕 粉末 流體 一連 7 200523430 續電場被引導 接觸,其中該 加熱該金屬板 為了可進行該 子尺寸與表面 些型式染料與 本發明之 或絲狀物品( 該製程至少可 【發明内容】 前述目標 範圍所描述者 本發明提 製程使用一交 中。本發明製 冷卻地内滲於 本發明係 ⑴將一欲染g 中;(ii)提供至 以將粉末狀染 (iv)選擇性地; 經染色之紡織 時執行。在另 至欲染色之織品。欲染色之織品與一金屬板 金屬板可以加熱。然後,被粉碎之染料藉由 至一用於昇華與固定 製程,染料必須具有 本質。因此,該製程 聚酯一同使用。 柒料的溫度而被固定。 流體化之特定性質,粒 是複雜的,且僅能與某 目標在於提供-解決方式,#允許了纖維狀 列如聚酯)之染色,以提供一成本低的製程, 以避免習知技術之方式中的部分缺失。 可藉由本發明加以達成 供了一種紡織物之染色 替電場以將至少一粉末 程至少包含使用一交替 紡織物中。 有關於一染色製程 如同隨附申請專利 製私’其特徵在於該 狀染料内滲於紡織物 電場以將粉末狀染料 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1產生一交替電場之裝置 少一粉末狀染料於該裝置中;(iii)產生一可 料貼附於欲染色纺織物上之交替電場;以及 寄粉末狀染料固定於、访 物。在一實施例中,步 一實施例中,步驟(丨)、 織物中,藉以獲得一 驟(i) 、 (ii)與(iii)係同 (ii)與(iii)係以任何順 200523430 序執行。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交替電場為—介於1 至1 000赫茲範圍之間的低頻率交替電場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製1至少包含下 驟:⑷將至少-粉末狀染料沉積於欲染色紡織物上: 或下面;(b)將該紡織物固定於—交替電場中以將該粉 染料内渗於欲染色㈣物中;以及(e)選擇性地將粉末 料固定於紡織物中,藉以獲得一經染色之紡織物。 在一實施例中,於-預備均質化步驟中,粉末狀 係先被傳送至一交替電場。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 驟(a)所描述之沉積粉末狀染料可藉由在—交替電場 一預備分散或均質化與混合染料加以實施,如以下所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可至少包含一預備步驟,其中該粉 染料在被沉積於欲染色紡織物上方且/或下面之前係 傳送至一交替電場而加以分散。在本發明一較佳實 中,該電場係介於0· lkV/mm至20kV/mm之間。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令,内滲於物品之染料接 由一傳統固定技術(例如熱固定、熱處理、蒸氣處理 溫蒸氣處理、微波或射頻處理)被固定住。在本發明 佳實施例中’該固定技術為熱固定。 根據本發明織製程可以利用一低頻率交替電場而 同本質之粉末狀染料將紡織品表面與結構加以内滲 色。 該製程為一乾式製程,且不同於現存製程的是該 赫έ么 列步 F且/ 末狀 狀染 染料 ,步 下以 述。 末狀 先被 施例 著藉 、高 一較 以不 並染 製程 9 200523430 不使用水或溶劑。再者,該製程可獲得一均質化之纖維 粉末的混合物。該製程僅在一步驟中,就使得將厚度大 物品進行内滲且具有良好再現性變為可能。此外,該製 可以適用於目前的不同紡織品與粉末,因此可以應用於 同領域。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可以在不需要熱傳送下、且 需要使用溶劑或水,就進行纖維之内滲。 相對於傳統製程,本發明製程之優點為··不使用溶 且因此不造成污染、不使用(加熱)水且因此低能源消相 本發明可以獲得一均質化内滲,並降低所使用的輔助產 之量。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係可以連續性或非連續性方式 以實施。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不僅染色是連續地 行,且染料於物品上之固定亦是連續地執行。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尤其適合藉由一模板印刷系統進 沉積粉末狀染料而使用一或多種顏色來印刷圖樣、圖案 字,可連續或非連續地執行。 本發明製程適用於將材料(例如天然的或合成的或 工的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其中該纖維係可以或沒有被 學改質)染色。該些纖維係可選自包含下列之群組:聚 纖維或聚酯線、聚醯胺、高級芳香族聚醯胺纖維、醋酸 與聚醋酸醋纖維、氣纖維、丙烯酸纖維、聚丙烯、聚胺 曱酸酯、聚醯胺-亞醯胺、pvc纖維、聚乙烯纖維、聚丙 腈纖維、棉、羊毛、亞麻、絲與其任意混合物。 本發明特別適用於聚酯纖維或包含聚酯與其他天然 與 的 程 不 不 劑 〇 品 加 執 行 人 化 酯 酯 基 烯 或 10 200523430 合成纖維的混合物之染色。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較佳染料 為分散型染料,然而亦可以使用其他型式染料。在將純聚 酯或聚酯與其他纖維的混合物加以染色之情況下,可以使 用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以取代分散型染料之填料,其中該填 料通常對於將聚酯部分染色係為必須的。 聚酯/棉之混合物亦可根據本發明製程加以染色,其是 藉由桶缸型染料可以同時將聚酯與棉染色而加以達成。 該些桶缸型染料係可以類似分散型染料一般使用本發 明製程以一連續性方式被予應用。在利用本發明製程將染 料内滲後,所内滲的紡織品接著以一鹼性還原劑進行填 料,且進行蒸氣固定以完成棉之染色。當製程使用分散型/ 反應型染料時,可以進行兩次染色:分散型染料在穿越反 應型染料之填料物之前接著藉由本發明製程染色且被熱固 定,其中反應型染料將會依序以一傳統方式被固定於棉 上。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因此使得下述變為可能:將反應型 與分散型染料一起内滲、熱固定分散型染料、且接著經由 一包含有用於反應型染料染色之填料物來處理物品、並以 一傳統方式將其固定。 本發明製程亦適用於其他混合物之染色,其中該其他 混合物至少包含聚酯與其他纖維(例如羊毛、聚醯胺與醋 酸酯)。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允許了可以使用分散型/桶缸型染 料之混合物。在此情況下,染色可以藉由將桶缸型與分散 型染料一起内滲加以實施。之後,再進行一乾燥步驟,又 11 200523430 再進行熱固定步驟。因此,物品可被填料以一驗性還原劑、 蒸煮、再氧化且被浸泡以固定桶缸型染料。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可以使用溶解型染料(例如奈酚型 與橫基型染料)加以實施,只要該些原本不可溶的染料在 被 >谷解則可以直接内渗於纖維中即可。然後,再一次地使 其為不可溶。同樣也可以應用於反應型染料,其中該反應 变染料在一化學反應步驟後必須被固定至纖維。於本發明 製程中使用該些染料允許了可以將紡織品(例如棉、羊毛 與聚醢胺)染色。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使用之至少一粉末狀染料係 至少選自於包含分散型染料、石膏溶解型(plast〇s〇lubles ) 染料、反應型染料、桶缸型染料、溶解型染料(例如奈酚 蜇與確基型染料)或其混合物之群組。較佳者,該所使用 之至少一粉末狀染料為一分散型粉末狀染料。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允許了使用粉末狀染料,而不含添 加劑,尤其含/谷解試劑。因此,本發明製程可以節省水使 用量,且節省所使用的染色辅助產品,以及節省用於加熱 之能源。 藉由本發明製程,數種染料可以同時被内滲於欲染色 之物品中。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亦允許了粉末狀染料之連續性應 用。因此,該製程可以先内滲以第一類型染料於欲染色物 品上’接著於第一步驟中再内滲以另一類型粉末狀染料於 事先處理的物品上。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可以減少所使用染 12 200523430 料的量,尤其是當該些染料價錢很貴的時候。因此,使用 本發明製程能夠節省原料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亦可以在連續性染色期間根據所獲 得產品於十分鐘内調整染色強度,其是藉由調整沉積於欲 染色物品上方與/或下面之粉末狀染料的量來加以達成。
本發明製程對於印刷圖樣(例如線或其他裝飾花樣) 亦是有效的。其允許了使用模板印刷系統,與藉由使用數 種接續的分散裝置以進行多顏色圖樣之印刷。 使用本發明用於染色之製程可以避免使用填料物,且 在處理物品期間可明顯減少張力。與填料/熱單獨化製程比 較起來,本發明製程允許了將編織構件加以染色,其中填 料/熱單獨化製程由於存在有會將編織構件變形之張力,因 此填料/熱單獨化製程不可能將編織構件加以染色。 本發明其他特徵與優點在經由下文與相關實施例說明 後得以更為瞭解。
【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係可藉由一低頻率交替電場而將紡 織品表面及結構内滲與染色以不同本質之粉末狀染料。 名詞“物品”、“紡織品”、“紡織物”或“織品”在本文係 交互使用,且係有關於所有多孔的、纖維狀的或絲狀的材 料,其中該些材料可依據本發明進行染色製程。 冠詞“一(a ) ”或“一(an )’’在本文係意謂一個或超過 一個(即至少一個)。例如,“一染料”意謂一染料或超過一 13 200523430 染料。 名詞“機器”或“處理單元,,在本文係交互使用,且係指 用於實施本發明實施例之裝置。 本發明之乾式染色製程可取代傳統濕式製程,並且具 有下列優點:不含溶劑且因此無污染、大量減少了所使用 輔助產品的量、不使用熱水且因此相對於傳統製程可降低 能源消耗。再者,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係可獲得均質之所處 理物品之内滲。 根據本發明之製程係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a) 沉積一粉末狀染料於欲染色物品的表面上; (b) 施加一低頻率且高電壓交替場,藉以在該物品之整個厚 度中獲得一均質化内滲;以及 (c) 一熱固定步驟,使得染料昇華並於纖維結構中遷移。該 步驟可以利用不同方式加以實施,係依據支撐物與所需 要的染料品質而定。熱固定之非限制例子包括有例如: 乾式熱度熱固定、濕式熱度熱固定,在印刷轉移期間使 用之一輪壓機型式使得限制内滲支撐物、減少在昇華期 間之染料損失並在輪壓期間藉由壓力迫使染料溶解於 聚合物結構中變為可能。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欲染色之物品可藉由例如根據 本發明或其他傳統製程方式而事先進行一染色操作。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製程之一初始步驟至少包含 將欲被内滲之粉末分散於紡織物頂部上。 爭刀末狀木料可以沉積於欲染色物品上或傳送欲染色物 14 200523430 品之輸送帶上或該兩者。粉末可以藉由施加一 〇1至 20kV/mm之交替電場而事先使其均質化並使其分散。該製 程直接施加所需要能量至粉末狀染料中,卩藉由染料粒子 或細粒之移位與相互排斥作用而混合、分散且/或均質化染 料。 y、 低頻率交替電場可產生於分離兩連接到一交流發電機 之轴棒的電極之空間中。該些電極一般是藉由一介電質加 以相互電絕緣。用於將粉末狀染料分散且/或均質化之發電° 機、電極與介電質係如同以下根據本發明以進行染色與内 滲製程所述者。 ' 為了獲得一給定之混合,粉末狀物質之分散且/或均質 化效應的程度必須藉由在一足夠的期間内施加交替電場。 該期間長短尤其係視粉末狀染料之本質與非均質化程度及 其他製程參數(例如交替電場之強度與頻率、訊號形狀與 電極配置)而定。熟習該技藝之人士將可輕易決定足夠的 期間。一般而言,其是小於〇.ls,通常小於〇 &,尤其小 於2s 〇 雖然不願受限於任何特定理論,可相信的是一用以解 釋父替電場對於粉末狀染料的混合、分散且/或均質化效應 可信機構似乎如下:交替電場可連續將粉末狀染料充電並 將其加速而朝向連接到高電壓發電機之兩軸棒的電極。接 著,粉末狀染料完全充滿電極之間的空間。當每一細粒粉 末狀染料接收了相同符號之電荷,可觀察到粒子之一相互 排斥作用,其中該排斥作用係可解釋特定均質化、分散或 15 200523430 混合能力。因此,粉末狀染料將完美地分散並混合且最終 結塊將會分離。可相信的是,結塊之分離亦參與了粉末狀 染料之均質化。 粉末狀染料可以由給定化學本質與粒子尺寸之僅一染 料組成,或是由不同化學本質且/或粒子尺寸之數種染料所 組成。 覆蓋有粉末之物品接著可以放置於處理單元中,並經 由一高電壓與低頻率交替電場以使粉末可於物品中滲透。 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當物品是很厚或不含有很多孔洞 時,可以將所有與在欲染色物品上方與下方之一分散一起 實施,係藉由將部份粉末分散於用以將物品傳送進入處理 單元的底部輸送帶上。 分散一般是實施於物體整個表面以進行内滲。在某些 情況下,可以使用一區域化分散或一印刷模板以内滲物品 之僅部分區域。 一旦粉末沉積於欲染色之物品上後,係使用一交替電 場。交替電場可產生於分離兩系列的連接到一交流電發電 機軸棒的電極之空間中。可使用一高壓發電機以產生該交 替電場。低頻率發電機可至少包含一或多個能提高電壓之 高電壓變壓器,其中電壓是藉由一包含一自動變壓器之主 要可變電壓調節器來傳送。交流電發電機之軸棒之一者係 為相位的而另一軸棒是中性的,其中該中性為了安全因素 係接地,尤其是當交流電發電機為一高電壓發電機時。高 電壓發電機之頻率係為可變的以將内滲效能最佳化,係視 16 200523430 欲内滲的粉抹 之本質與粒子尺寸而定。 尺寸而定。頻率係可視情況而
於交替電場而垂直地循環。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製程之特徵在於所使 用交#電暴在至少2s期間具有一至少〇 1 kV/mm之電壓, 較佳為在5s與l〇〇s之間的期間中介於5kv/mrn與 1 0 0kV/mm之間,更佳為在i 5s與5〇s之間的期間中介於 l〇kV/mm與50kv/mm之間。連續處理機器之饋入速度係 依據下述而定:需要於一特定應用之處理期間、與電場之 應用長度及因此機器長度。 根據情況而定,饋入速度尤其是藉由調整機器長度而 可以介於’例如少於lm/min至100rn/min之間(或更高, 如果有需要的話)而適應於生產需求。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製程較佳是藉由使用 一般至少包含有兩系列電極之處理單元而實施,其中電 極一方面連接到一高電壓供應之相而另一方面連接到同一 高電壓發電機之中性0尤其當高電壓發電機包括一高電壓 變壓器時,中性本身是可以接地。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電極至少包含强導電構件, 以在其整個長度能確保一同等電壓。且將其因為發熱之熱 17 200523430 損失減到最少。例如鋼、錄、|g、銀或金之金 該目的。 當使用一高於空氣介電強度之電場時,一 稱為介電質)之系統覆蓋住至少電極之一者, 限制電極之間的電流之電絕緣,以避免出現構 電弧。 使用於該製程之絕緣物完美地具有一高介 老化行為。例如石英、玻璃、陶瓷、氧化鋁之 構成這些介電質之有趣的特徵。這些材料當受 用時,可以累積一低的空間充電之量。由於石 電強度與良好的老化行為,石英尤其是有利於 緣物。介電質之厚度係視施加於電極之電場的 介於1mm到2 0mm之間的介電質厚度是合適的 度是介於2mm到500之間。依據施加於材料之 而定,有可能只絕緣電極之其一軸棒或兩者。 可以藉由一在兩電極輛棒皆具有介電絕緣物而 可以被内渗以一小於空氣崩潰電壓(air voltage )之材料而言,可以在金屬電極之間直 做為絕緣物。 電極允許施加一交替電場至欲染色物體與 極的形狀應該較佳為有利於對於強電場施加於 狀。平面電極允許了在預備處理物體的整個處 面上獲得一大的均勻場。管子或其他截面亦可 這些電極允許了實施處理於2m之寬度上。這 屬尤其適合 絕緣物(亦 藉以構成一 成一短路之 電強度與一 材料顯示了 到一電場作 英具有高介 做為介電絕 程度而定。 ,而較佳厚 電場的強度 最大絕緣性 獲得。對於 breakdown 接使用空氣 粉末上。電 材料上之形 理與内滲表 做為電極。 些管狀電極 18 200523430 可以展現一圓形的、矩形的截面或一使施加一均勻或集中 場為可能之形狀。類似於平面電極,管狀電極可以至少包 含一介電質與一用以施加電壓於電極表面的金屬部分。可 以使用不同的配置以安排這些管子並施加一電場至欲被内 滲之產品上。依據欲染色之物品、饋入速度與内滲期間而 定,可以保持住在相同位準之管子之間的一多少重要的間 距。管子可以例如排列成梅花狀或成相對配置。亦可以藉 由結合在連接到高電壓發電機的相一側與在連接到高電壓 發電機的中性一側之不同型式,來使用混合形狀之電極。 對於適用於該製程之不同型式的電極,電極之間距離 可以根據粉末及用以内滲之纖維狀或多孔狀網路之本質與 幾何形狀加以調整。電極之間距離可以在整個處理區域中 是固定的,或可以在入口與出口之間是可改變的,藉以對 於不同區域是具有不同電場。例如,在物品均質化材料中 粉末的出口可能需要一較弱電場。一般來說,電極之間距 離是介於1mm與200mm之間,係視欲染色物品之本質與 厚度而定。 第1圖顯示用於實施本發明之一處理單元的非受限實 施例。處理單元至少包含兩電極5、6,其連接至一高電壓 交流電發電機4。處理單元更包含兩介電平板7、8,其係 覆蓋住電極5、6 ,以允許電場均勻分配並避免電極5、6 之間的直接放電。 粉末狀染料2是先被分散於欲染色物品之表面1 著該物品則被連續地導入處理單元中。欲染色之物體可以 19 200523430 藉Λ 4例如藉由兩輸送帶的方式而加以循,裒。沉積 粉末2之織品樣本】將在介電平板7、8之間循環。介電 之間的距離係根據織品厚度與/或欲或得之内渗百分比而 加以調整。 在施加於電極5、6之高電壓交替場3的效應之下,介 電質7、8之間的空氣經由雷婿 ^ 孔Α甶電漿效應離子化,藉以經由還原 效應將粉末粒子2與織品纖維丨加以充電。 藉由電場3所充電與加速之粒子將佔據介於介電質 7、8空間,並且由於其動能在物品内穿透。根據纺織品之 多孔性’在纖維上之連續衝擊與相同符號粒子之排斥作用 將允許在與染色物品内之一粉 一 个〜J負化擴散。在處理單 元出口 ’粉末則内渗於物品9中。 一旦物品内滲有粉末狀染料, ^ 、 π 永枓可以藉由熱固定方 式而被固定住。熱固定可以實 I施於一介於70。(:與240°C之 間的溫度,且可以持續〇.丨到丨〇分鐘。
最適合該製程之染料較佳A 佳為可昇華之染料。於本發明 之一較佳實施例中,可以使 使用刀散型或石膏溶解型 (plastosolubles )染料。亦可佶 』使用其他染料(例如桶缸型) 與反應型染料,其亦可能會昇挂 丹華且在纖維厚度中完全地或 部分地遷移。根據本發明之^ y 製程亦可以使用溶解型染料(例 如奈酚型與磺基型染料)來實R ^ _ 貫施,且陰離子型或金屬化染 料〇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 有一介於Ο.ίμηι至l〇〇pm 所使用之至少一粉末狀染料具 之間的粒子尺寸,較佳為介於 20 200523430 0 · 5 μπι 至 分散 例如,可 物品上,: 至10%之 由於 化應用。 平坦問題 要的,這 的且耗費 於本 一交替電 例係繪式 設備中,寿 而被分散 子12將姜 力而掉落 兩個平板 且連接到 質化位於 是由一機 接著被覆 實施例係 在第 6〇μηι之間,更加為介於0·5μιη至2〇μιη之間。 於物品上之染料的品質係依欲獲得之顏色而定。 以沉積0.1 %至50%之間的粉末狀染料於欲染色之 攻佳為介於0.5%至30。/。之間’且更佳為介於〇 9% 間。 〇 一均勻的分散’本發明製程允許了—染料之均質 習知技術在例如一非均質化填料期間觀察到的不 可藉由本發明製程而加以去除。該優點是非常重 是因為要再一次移除(藉由剥除或清除〉是昂責 一長時間。 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t,粉末狀染料較佳是藉由 場加以均質化與/或混合。實施該預備步驟之實施 於第2圖中,其中染料是分散於輪送帶上。在此 >末狀染料2在經由一刻記或針狀圓柱體丨1旋轉 之前,是儲存於一分散裝置之送料斗1〇中。一 τ。一刷 呈料粒子予以薄片化且分離’接著染料粒子因為重 於輸送帶16上。在此設備中’均質化製程使用了 電極,每一者包括一金屬部分i 4與一絕緣物! $ 一高電壓交流發電機13。該裝置是用以分散與均 輸送帶16表面上的粉末狀染料2,其中輸送帶^ 動化裝置1 7所饋入。因此被分散並均質化之於末 蓋以欲染色之物品1,藉以根據本發明製程(一 如第1圖所不)而將該物品内渗/染色。 3圖之設備中,其操作模式係與篦?^ 开乐2圖之操作模 21 200523430 式相同,唯獨差異在於分散在輸送帶1 6上的粉末狀染料是 被傳送至欲染色物品之頂部,其中染料是饋入到另一由裝 置19驅動之輸送帶18上方。該設備允許了沉積粉末狀染 料於欲染色物品上,而不需要一接續的均質化步驟。然後, 沉積有染料之欲染色物品則能進行本發明之乾式染色製 在第4圖之設備中’其操作模式係與前述相同,唯獨 差異在於藉由交替電場而用以均質化的裝置是直接位於分 散裝置11之圓枉體的下方。在此情況下,交替電場是藉由 電極14而施加至粉末狀染料2,其中電極14覆蓋有介電 平板1 5且連接到高電壓交流發電機1 3,而電極係呈垂直 安排。 在此實施例中’粉末狀染料2分散於輸送帶1 6上。操 作流程並未顯示,被分散與均質化於輸送帶表面上之粉末 狀染料接著被覆蓋欲染色物品1,而該物品將藉由根據本 發明之製程(一實施例係如第1圖所示)將其内滲/染色。 在第5圖之設備中,其操作模式係與第4圖之操作模 式相同。在此情況下,交替電場是藉由電極14施加至粉末 狀染料2,其中電極i 4覆蓋有介電平板1 5且連接到高電 壓交流發電機1 3,而電極係呈垂直安排。 在此實施例中,粉末狀染料2直接分散於欲染色物品 之頂部,其中該物品是藉由一由裝置17驅動的輸送帶b 所饋入。該設備允許了沉積粉末狀染料於欲染色物品上, 而不需要-接續的均質化步冑。然後,沉積有染料:欲染 22 200523430 色物品則能進行本發明之乾式染色製程。 本發明製程是具有彈性而能變通的,且允許了在製造 期間修改染色條件。例如,若開始㈣,所獲得顏色並不 口適可以再久绸整分散裝置以獲得所希望的顏色。該操 作是快速的、簡單的B a 早的且允許了不會損失過多的原料。 由於本發明劁泡 i f ’在纖維中的均勻分佈染料之昇華將 於纖維中進行。因舲 ,. ,傳送是甚為有效的,且相對於填料/ 熱單獨化製程是時間短的。 本發月製程相對於傳統製程可以藉由避免使用加熱盆 缸與藉由去除乾燥步驟(因為染料是以其固態型式被直接 内滲)而能節省能源。纟允許了節省加熱與乾燥機器之成 本。該製程亦可以明顯節省水消耗,並避免浸浴與填料後 去處理有顏色廢液之昂貴問題。該製程亦可以避免流出物 之排出。再者,使用根據本發明之製程可以藉由減少原料 與後勤學成本而節省財務。相對於傳統製程,本發明製程 避免使用了輔助染色產品,且不會製造污染廢液。 所有可能被染色以可昇華的染料之紡織物皆可使用於 本發明製程。欲染色物品無論其厚度多少,可以為纖維、 線、紗、可變長度之衣裙下擺、草蓆、繩之型式,且較佳 為交織之織物、編織之織物、穗帶、非交織材料。能夠使 用於本發明的紡織物之厚度可介於〇·1μιη至190mm之間。 本發明製程尤其適用於所有天然的、合成的或人工之 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或其混合物的染色,其中該具有有機 本質之纖維係可以或沒有被化學改質。 23 200523430 本發明尤其適用於纖維或聚酯線、聚醯胺、高級芳香 族聚醯胺纖維、醋酸酯與聚醋酸酯纖維之染色,例如三聚 醋酸酿、氣纖維、丙烯酸纖維、聚丙烯、聚胺基曱酸酯、 聚醯胺-亞醯胺、PVC纖維、聚乙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 棉、羊毛、亞麻、絲與其任意混合物,以及其他合成的、 天然的或人工之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或其混合物,其中該 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係可以或沒有被化學改質。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可使用PET、PBT、PTT與共 聚醋、或任何其他具有類似化學本質的聚合物之聚酯型 式。這些聚酯纖維較佳是由分散型染料加以染色。適用本 發明製程之聚酯的非限制實例至少包含PET、聚碳酸酯等 等。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可使用聚醯胺或任何具有相 近化學本質之聚合物(例如共聚醯胺)。聚醯胺可以藉由本 發明製程而以陰離子型或金屬化型染料及分散型染料加以 染色,其由經濟觀點來考量對於應用於長襪與連褲襪是引 起興趣的。分散型染料可以良好地進行移動,並且考量其 固定模式時,可以良好地覆蓋不規則區。 聚醋酸酯與三聚醋酸酯纖維或線、纖維(例如氣纖 維)、丙烯酸樹酯、聚胺基曱酸酯與聚醯胺-亞醯胺可根據 本發明製程而以分散型染料加以染色。 所有合成的、天然的或人工之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可 根據本發明製程加以染色,其中該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係 可以或沒有被化學改質,即使對於可昇華染料的染色無法 24 200523430 滿足不褪色要求,該效應可由染防補足。 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欲染色物品係選自於至 少包含聚酯、以聚酯與其他包含聚醋酸酯、聚醯胺、P V C 與棉、羊毛、絲、亞麻或其他天然纖維之纖維為基底的混 合物群組之中。 本發明亦包括有任何染色之紡織物,其是由根據本發 明染色製程所獲得。
下面實例將在不限制本發明範圍下說明本發明一些特 徵。 實例: 實例1 :
測試是藉由一分散型之商業化藍色染料加以實施,其 中染料具有小分子。本發明製程中使用之欲染色物品為一 15 0g/m2與一斜紋編織的聚酯編織織品(PET )。内滲測試 是藉由電極平板在一 3 5kV電壓持續3 0秒加以實施。熱固 定是於一具有 210 °C乾燥熱之熱暖氣管乾燥器中加以實 施,或是於一 210°C且100%相對溼度之蒸鍋中加以實施。 該些測試允許獲得了非常好顏色與均質化之結果。 染料之粒子尺寸是一種要因素,除了會依據染料之粒 子尺寸而定的分散品質之外,熱固定時間亦與聚集物尺寸 強烈相關,其中聚集物係存在於織品表面上,染料之粒子 尺寸會使染料昇華之動力學楚於最佳狀態。 於溼熱(蒸鍋)中之熱固定測試產生了良好平坦度與 品質之結果,且結果比在熱暖氣管乾燥器中的熱固定更好。 25 200523430 實例2 : 該實 實施,其 欲染色与 (PET )。 秒加以實 刷傳送輪 染色 參考資料 更好的同 實例3 : 測試 内滲之簡 由一分散 分子。本 斜紋編織 依據 3%。内滲 在樣 不好平坦 染料並沒 故必 染料粒子 用本發明 Μ輪壓固定進行補充測試 例之測試是藉由一分散型之商業化紅色染料加以 中染料具有中型尺寸分子。本發明製程中使用之 勿0σ為一 15〇g/m2與一斜紋編織的聚酯織品 内滲測試是藉由電極平板在一 35kv電壓持續3〇 包内滲染料之熱固定是於一調整為200。(:的印 壓機上加以實施。 結果在顏色與平坦度上非常好,且獲得了 一比由 之填料-熱單獨化(Pad-Therm〇s〇1)製程所獲得 樣平質之紅色編織織品。 比較測試:本發明製程之影響 ^藉由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製程與一不使用本發明 單分散以做為一比較測試而加以實施。測試是藉 型之商業化藍色染料加以實施,其中染料具有小 發明製程中使用之欲染色物品為一 15〇g/m2與一 的聚醋編織織品(ρ Ε τ )。 本發明染色之過程中的條件如下:染色速率約為 為3 5 kV持續3 0秒。熱固定為2丨〇持續6分鐘。 品沒有經過本發明製程處理之情況下,係獲得較 度之染料’造成了一重要的多斑點效應。再者, 有穿越織品’因此織品僅有一側被染色。 須注意的是,經由本發明製程之内滲與染色可使 以更均勻方式分散,藉以獲得良好平坦度。在使 内滲之情況下’雖然分散僅有在一側實施,然而 26 200523430 染色現象在織品兩側是相同的。 實例4 : 該實例之測試是藉由一分散型之商業化紅色染 實施,其中染料具有一良好耐光性(用於汽車工 料)。本發明製程中使用之欲染色物品為一 3〇〇§/一 織品(PET)。染色是以每一織品重量含2%染料加以 内滲測試是藉由電極平板在一 35kv電壓持續3〇秒 施。内滲染料之熱固定是於_調整為·t的印刷 壓機上加以實施。 •-一 ’又工开㊉对,且獲得. 參考貝料之填料熱單獨化(Pad_Therm〇s〇1 )製系 更好的同樣平質之紅色編織織品。由於使用本發日 :輔總能源消耗明顯地減少了。由於不含有殘餘· 與輔助產品,因此減少了污染且降低了染色成本。 L圃式間單說明】 侔陆發月之刖述目的、特徵與優點將可由前述 +隨之圖式而更佳瞭解,其中: 第目係綠不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染色 概略圖;以及 ,3 4 ' 5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不同實 2製程中之一預備步驟至少包含將粉末狀染料 交替電場。 加以 之染 聚酯 施。 以實 送輪 比由 獲得 式製 盆缸 與所 作之 ,其 至一 27 20052343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欲染色物品之表面 2粉末狀染料 3交替電場 4高電壓交流電發電機 5電極 6電極 7介電平板 8介電平板 9紡織物 1 0送料斗 11刻記或針狀圓柱體 1 2刷子 1 3高電壓交流發電機 1 4金屬部分 1 5絕緣物 16輸送帶 1 7機動化裝置 18輸送帶 1 9機動化裝置 28

Claims (1)

  1. 200523430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將紡織物染色之製程,其 使用一交替電場以將至少一粉末狀染料丨 於於該紡織物中。 2. 一種用於將紡織物染色之製程, 驟:(i)將一欲染色紡織物導入一可產生一 中;(Π)提供至少一粉末狀染料於該裝置兮 以將粉末狀染料貼附於欲染色紡織物上之 (iv)選擇性地將粉末狀染料固定於該紡織 一經染色之紡織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戶 該交替電場為一介於1赫茲至1,〇〇〇赫茲 率交替電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弃 少包含下列步驟:(a)將至少一粉末狀染料 織物上方且/或下面;(b)將該紡織物固定 以將該粉末狀染料内滲於欲染色紡織物中 地將粉末狀染料固定於紡織物中,藉以獲 織物。 特徵在於該製程 N 滲(impregnate) 至少包含下列步 交替電場之裝置 f ; (iii)產生一可 交替電場;以及 物中,藉以獲得 斤述之製程,其中 範圍之間的低頻 i,其中該製程至 沉積於欲染色紡 於一交替電場中 :以及(c)選擇性 得一經染色之紡 29 200523430 均質 介於 物品 之交 較佳 1 0〇 續介 該物 術為 定是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於一預 化步驟中,該粉末狀染料係先被傳送至—交替電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電場 O.lkV/mm 至 20kV/mm 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欲染 係被固定以垂直於該交替電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所使 替電場具有至少〇·1 kV/mm之電壓且持續至少2秒 為介於5kV/mm與100kV/mm之間且持續介於5秒 秒之間,更加為介於10kV/mm與50kV/mm之間且 於1 5秒與5 0秒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被内滲 品中之染料更藉由一典型固定技術加以固定。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固定 熱’固定。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熱 藉由一熱處理、一蒸氣處理、一高壓之蒸氣處理、 備 〇 係 色 用 與 持 於 技 固 30 200523430 經由微波或射頻之處理來加以執行。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或第1 1項所述之製程,其 中該熱固定係執行於一介於70 °C至240 °C之間的溫度。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製程,其中熱固定 步驟之執行時間為介於〇. 1分鐘至1 〇分鐘之間。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製程係 以一連續性方式實施。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製程,其中染色與 熱固定係以一連續性方式實施。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製程係 以一非連續性方式實施。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所使用 之至少一粉末狀染料係選自於至少包含分散型染料、石膏 溶解型(plastosolubles)染料、反應型染料、桶缸型染料、 溶解型染料(例如奈酚型與磺基型染料)或其混合物之群 組0 31 200523430 1 8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 用之至少一粉末狀染料為一 1 7項所述之製程, 分散型粉末狀染料 其中該 之至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少一粉末狀染料具有一 的粒子尺寸 較佳為介於〇. 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所 介於0 · 1微米至1 0 0微米 介於0.5微米至20微米之間。 5微米至60微米之間,更 至 介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 0 %之間的粉末狀染料係 項所述之製程,其中介於 沉積於欲染色物品上,較 於0.5%至30%之間 更加為介於〇.9%至1〇%之間。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物品係選自於至少包含天然的 本質之纖維或其混合物之群組 維可以或沒有被化學改質。 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欲 合成的或人工的具有 #中該具有有機本質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 的、合成的或人工的具有有機本質之纖維係選自於至 含纖維或聚酯線、聚醯胺、高級芳香族聚醯胺纖維、 醋與聚醋酸醋纖維(例如三聚醋酸醋、氣織維、丙稀 維、聚丙烯、聚胺基甲酸醋、聚醯胺_亞醯胺、pvc竣 聚乙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棉、羊毛、亞麻、絲) 所使 使用 之間 加為 0.1% 佳為 染色 有機 之纖 天然 少包 醋酸 酸纖 •維、 與其 32 200523430 任意混 23 物品係 他纖維 至少包 組。 24 紡織物 下擺、 織材料 25 物品已 26 板印刷 刷圖樣 27 第26 ^ 合物之群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欲染色 選自於至少包含聚酯、以聚酯為基底之混合物與其 (至少包含有醋酸酯與聚醋酸酯、聚醯胺、PVC與 含有棉、羊毛、絲、亞麻或其他天然的纖維)之群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欲染色 係選自於至少包含纖維、線、紗、可變長度之衣裙 草蓆、繩、交織之織物、編織之織物、穗帶、非交 之群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其中該欲染色 事先進行一染色操作。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程,係可藉由一模 系統進行沉積粉末狀染料而使用一或多種顏色來印 、圖案、字,可連續或非連續地執行。 一種染色之紡織物,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 中任一項所定義之製程而獲得。 33
TW93132032A 2003-10-21 2004-10-21 Dyeing process for textile matter and obtained dyed matter TW20052343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292630 2003-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3430A true TW200523430A (en) 2005-07-16

Family

ID=3444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32032A TW200523430A (en) 2003-10-21 2004-10-21 Dyeing process for textile matter and obtained dyed matter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0523430A (zh)
WO (1) WO200503812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689B (zh) * 2016-10-25 2018-05-0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硏究發展中心 微波染色設備及微波染色方法
CN111118877A (zh) * 2020-01-13 2020-05-08 苏州爱地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涤纶纤维表面处理工艺及涤纶纤维染色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9029B1 (fr) 2006-11-27 2011-10-21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plaque composite a base de pvc et structure incluant une telle plaque
WO2012127274A1 (en) * 2011-03-18 2012-09-27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hi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yeing of fibers
JP2014510820A (ja) 2011-04-11 2014-05-01 ソルヴェイ(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繊維および少なくとも1種の塩化ビニルポリマーを含む複合材の製造および使用
CN105980624B (zh) * 2013-12-13 2018-09-25 北面服饰公司 用于纺织品的着色的等离子体处理
FR3029445B1 (fr) * 2014-12-09 2017-09-29 Fibroline France Installation d'impregnation d'un support poreux comprenant des electrodes revetues optimisees
CN111850880B (zh) * 2020-07-28 2021-11-16 盐城市海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滚揉式纺织纱线用染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43911A (fr) * 1951-10-17 1953-11-12 Procédé pour le marquage des matières thermoplastiques
CH374358A (de) * 1961-03-23 1963-09-30 Sandoz Ag Verfahren zum Färben von Textilmaterialien mit Hilfe einer elektrostatischen Potentialdifferenz
US3941559A (en) * 1974-05-22 1976-03-02 Institute Of Textile Technology Electrostatic application of dyestuffs in the dry state
EP0914916A1 (fr) * 1997-11-04 1999-05-12 Materials Technics Société Anonyme Holding Procédé pour produire un matériau composit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689B (zh) * 2016-10-25 2018-05-0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硏究發展中心 微波染色設備及微波染色方法
CN111118877A (zh) * 2020-01-13 2020-05-08 苏州爱地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涤纶纤维表面处理工艺及涤纶纤维染色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38125A1 (en) 2005-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23430A (en) Dyeing process for textile matter and obtained dyed matter
CN105887385A (zh) 轧染设备及其轧染方法
DE1560872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irrfaservliesen
CN108086026A (zh) 一种水性uv固化油墨直喷印花工艺
JP4929180B2 (ja) 連続的な繊維加工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3454347A (en) Fabric dyeing by transferring by heating or solubilizing a dye from an electrostatically deposited,heat or solvent fused water soluble dielectric carrier
KR100892303B1 (ko) 산업자재용 실사원단 제조방법 및 그 실사원단
CN109811558A (zh) 一种利用纺织废料生产染料对织物染色的方法
Oliveira 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polyamide 6.6 with double barrier discharge (DBD) plasma to optimise dyeing process by direct dyes
US4056352A (en) Dry transfer of organic compounds to webs
JP2008081875A (ja) 新規繊維加工用エマルジョン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CN108368353A (zh) 从纺织废料开始生产用于织物的染料的方法和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JPH10305506A (ja) 静電植毛用フ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671997A (zh) 一种多彩无纺布的喷涂工艺
DE2438723A1 (de) Verfahren zum trockenen uebertragen von organischen verbindungen auf warenbahnen
CN112176455B (zh) 中空涤纶/腈纶超细纤维弹性经编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US4861343A (en) Process to enclose flock tow in a permeable sleeve for dyeing or textile treatment before cutting into a flock
JPH03180588A (ja) ポリエーテルイミド不織布,ポリエーテルイミド―無機繊維混合不織布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US3941559A (en) Electrostatic application of dyestuffs in the dry state
CN107841892A (zh) 一种提高织物涂料印花防紫外性能的色浆配制方法
US1683687A (en) Art oei dyeing
JP2000336573A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の繊維製品とその製造法
JPH09316766A (ja) 着色繊維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81357A1 (en) Process for dyeing a textile web
JP2000226760A (ja) 薬液付与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