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8528Y -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 Google Patents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78528Y
CN2878528Y CN 200520200806 CN200520200806U CN2878528Y CN 2878528 Y CN2878528 Y CN 2878528Y CN 200520200806 CN200520200806 CN 200520200806 CN 200520200806 U CN200520200806 U CN 200520200806U CN 2878528 Y CN2878528 Y CN 287852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front column
under
back column
composit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2008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荣
王继新
章二平
王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2008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7852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7852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7852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点是在特殊的结构位置减弱相关立柱特定部位的强度,即在右前立柱、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上设置多个塑性孔,使驾驶室在翻车时能按所设定载荷和所设定位置变形。其优点是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设计的通用化程度,当车辆滚翻时,安全驾驶室保护结构的ROPS构件能承担地平面的冲击力,保证变形后ROPS的任何部分和地平面不进入人体极限安全区域,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吸收能力,减少对司机的冲击震荡伤害。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施使用方便的优点。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设计的通用化程度。

Description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工程车辆司机的人身安全,设计安全驾驶室的保护结构时需要设计翻车保护结构(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简称ROPS)。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的设计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不同的工程车辆对于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的设计有不同要求。而通常的工程车驾驶室只是由几根立柱相互采用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组成,没有ROPS保护装置,因而其安全保护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限值式ROPS保护装置,当车辆滚翻时,安全驾驶室的安全限值式ROPS构件能承担地平面的冲击力,保证变形后ROPS的任何部分和地平面不进入人体极限安全区域,同时安全限值式ROPS具有一个与特定工程车辆能量吸收要求相同的安全限值,能够完全保证减少车辆滚翻对司机的冲击震荡伤害,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设计的通用化程度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在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翻车保护装置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特殊的结构位置减弱相关立柱特定部位的强度,使驾驶室在翻车时能按所设定的位置变形,以便能够让安全限值式ROPS保护装置具有达到特定工程车辆翻车保护吸收能量要求的安全限值,从而满足在一种驾驶室翻车保护装置的基础上开发系列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的设计需要。
基于上述设计理念,本实用新型在主要由右前立柱、左前立柱、前下横梁、前上横梁、左后立柱、左上横梁、左下横梁、右后立柱、右上横梁、右下横梁、后上横梁、后下横梁组成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前立柱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前立柱上塑性孔;右前立柱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前立柱下塑性孔;左前立柱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前立柱上塑性孔;左前立柱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前立柱下塑性孔。
如果要获得较佳的安全保护效果,在驾驶室框架中,可以增加如下结构进行保护:
右后立柱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后立柱上塑性孔;右后立柱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后立柱下塑性孔;左后立柱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后立柱上塑性孔;左后立柱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后立柱下塑性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车辆滚翻时,安全驾驶室保护结构的安全限值式ROPS构件能承担地平面的冲击力,同时安全限值式ROPS具有特定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减少车辆滚翻对司机的冲击震荡伤害。安全限值式ROPS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施使用方便的优点。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介绍的翻车保护结构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车辆安全驾驶室设计的通用化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采用最佳保护结构为例,即在主要由右前立柱1、左前立柱33、前下横梁17、前上横梁5、左后立柱6、左上横梁27、左下横梁36、右后立柱42、右上横梁48、右下横梁53、后上横梁7、后下横梁18组成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前立柱1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右前立柱1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左前立柱33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左前立柱33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
右后立柱42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右后立柱42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左后立柱6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左后立柱6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
右前立柱1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右前立柱1套接的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右前立柱1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右前立柱1套接的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左前立柱33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左前立柱33套接的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左前立柱33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左前立柱33套接的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是套接在右前立柱1内。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是套接在左前立柱33内。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是套接在右后立柱42内。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是套接在左后立柱6内。
右后立柱42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右后立柱42套接的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右后立柱42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右后立柱42套接的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左后立柱6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左后立柱6套接的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左后立柱6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左后立柱6套接的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
右前立柱1的上部开的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位于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下端;右前立柱1的下部开的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位于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上端;左前立柱33的上部开的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位于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下端;左前立柱33的下部开的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位于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上端。
右后立柱42的上部开的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位于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下端;右后立柱42的下部开的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位于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上端;左后立柱6的上部开的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位于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下端;左后立柱6的下部开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位于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上端。
当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前立柱1上;当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前立柱1上;当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前立柱33上;当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前立柱33上。
当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后立柱42上;当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后立柱42上;当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后立柱6上;当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后立柱6上。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的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均为中空管。
所述的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为方型中空管、圆型中空管、矩型中空管、槽型中空管之一种。
所述的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均为中空管。
所述的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为方型中空管、圆型中空管、矩型中空管、槽型中空管之一种。
所述的右上横梁前复合梁3、右上横梁后复合梁49、左上横梁前复合梁30、左上横梁后复合梁10是用平板、槽钢、型钢、中空型钢之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和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是开在右前立柱1外侧;所述的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和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是开在左前立柱33外侧。
所述的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和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是开在右后立柱42外侧;所述的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和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是开在左后立柱6外侧。
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是用复合梁焊缝13焊接在右前立柱1内。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是用复合梁焊缝13焊接在左前立柱33内。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是用复合梁焊缝13焊接在右后立柱42内。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是用复合梁焊缝13焊接在左后立柱6内。
所述的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可以为圆型、方型、矩型、多边形、三角形、棱形等形状的孔。
本实施例各部件明细表如下:
1、右前立柱                26、左上横梁后角支撑        51、右后立柱安装底板
2、右前立柱上复合梁        27、左上横梁                52、前下横梁右角支撑
3、右上横梁前复合梁        28、左上横梁前角支撑        53、右下横梁
4、右前立柱上角支撑板      29、前上横梁左角支撑        54、前上横梁右角支撑
5、前上横梁                30、左上横梁前复合梁        55、右上横梁前角支撑
6、左后立柱                31、左前立柱上角支撑板      56、右上横梁后前角支撑
7、后上横梁                32、左前立柱上复合梁        57、右后立柱上角支撑
8、左后立柱上角支撑        33、左前立柱                58、右后尾上梁立板
9、后上横梁左角支撑        34、左后立柱后尾下上梁      59、右后尾上梁托板
10、左上横梁后复合梁       35、左下横梁后复合梁        60、右下横梁后复合梁
11、左后立柱上复合梁       36、左下横梁                61、右前立柱安装底板螺纹
12、右前立柱下复合梁       37、前下横梁左角支撑    孔
13、复合梁焊缝             38、左前立柱安装底板        62、右下横梁前复合梁
14、右前立柱下角支撑       39、前下横梁左复合梁        63、右后立柱下复合梁
15、右前立柱安装底板       40、左前立柱下角支撑        64、左下横梁前复合梁
16、前下横梁右复合梁       41、左前立柱下复合梁        65、立柱安装板
17、前下横梁               42、右后立柱                66、左后立柱下塑性孔
18、后下横梁               43、右后立柱后尾下梁        67、左后立柱上塑性孔
19、后下横梁左复合梁       44、右后立柱后尾上梁        68、左前立柱上塑性孔
20、左后立柱安装底板       45、右后立柱上复合梁        69、左前立柱下塑性孔
21、左后立柱下角支撑       46、后上横梁右角支撑        70、右前立柱下塑性孔
22、左后立柱下复合梁       47、后下横梁右复合梁        71、右前立柱上塑性孔
23、左后立柱后尾上梁       48、右上横梁                72、右后立柱下塑性孔
24、左后尾上梁托板         49、右上横梁后复合梁        73、右后立柱上塑性孔
25、左后尾上梁立板         50、右后立柱下角支撑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主要由右前立柱(1)、左前立柱(33)、前下横梁(17)、前上横梁(5)、左后立柱(6)、左上横梁(27)、左下横梁(36)、右后立柱(42)、右上横梁(48)、右下横梁(53)、后上横梁(7)、后下横梁(18)组成驾驶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前立柱(1)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右前立柱(1)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左前立柱(33)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左前立柱(33)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后立柱(42)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右后立柱(42)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左后立柱(6)的上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左后立柱(6)的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前立柱(1)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右前立柱(1)套接的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右前立柱(1)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右前立柱(1)套接的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左前立柱(33)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左前立柱(33)套接的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左前立柱(33)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左前立柱(33)套接的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后立柱(42)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右后立柱(42)套接的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右后立柱(42)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右后立柱(42)套接的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左后立柱(6)的上部有上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下与左后立柱(6)套接的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左后立柱(6)的下部有下端与驾驶室框架接点固定连接并向上与左后立柱(6)套接的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前立柱(1)的上部开的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位于右前立柱上复合梁(2)下端;右前立柱(1)的下部开的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位于右前立柱下复合梁(12)上端;左前立柱(33)的上部开的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位于左前立柱上复合梁(32)下端;左前立柱(33)的下部开的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位于左前立柱下复合梁(41)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右后立柱(42)的上部开的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位于右后立柱上复合梁(45)下端;右后立柱(42)的下部开的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位于右后立柱下复合梁(63)上端;左后立柱(6)的上部开的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位于左后立柱上复合梁(11)下端;左后立柱(6)的下部开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位于左后立柱下复合梁(22)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当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前立柱(1)上;当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前立柱(1)上;当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前立柱(33)上;当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前立柱(33)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当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后立柱(42)上;当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右后立柱(42)上;当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后立柱(6)上;当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为多个时,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斜向或其组合之一种方式分布在左后立柱(6)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所述的右前立柱上塑性孔(71)和右前立柱下塑性孔(70)是开在右前立柱(1)外侧;所述的左前立柱上塑性孔(68)和左前立柱下塑性孔(69)是开在左前立柱(33)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中:所述的左后立柱上塑性孔(67)和左后立柱下塑性孔(66)是开在右后立柱(42)外侧;所述的右后立柱上塑性孔(73)和右后立柱下塑性孔(72)是开在左后立柱(6)外侧。
CN 200520200806 2005-12-07 2005-12-07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Expired - Lifetime CN287852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200806 CN2878528Y (zh) 2005-12-07 2005-12-07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200806 CN2878528Y (zh) 2005-12-07 2005-12-07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78528Y true CN2878528Y (zh) 2007-03-14

Family

ID=3786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200806 Expired - Lifetime CN2878528Y (zh) 2005-12-07 2005-12-07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7852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7947A (zh) * 2017-01-11 2018-07-20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加强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7947A (zh) * 2017-01-11 2018-07-20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加强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4231C (zh) 钢轨车辆
CN201597652U (zh) 一种工程车辆驾驶室骨架结构
CN201165250Y (zh)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CN101041341A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103029754A (zh) 车体后部结构
CN1724295A (zh) 车辆的膝垫支架结构
CN203593053U (zh) 用于车辆的碰撞保护***
CN1772549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05930933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地板结构
CN102398559A (zh) 客车正碰溃缩机构
CN204526875U (zh) 一种驾驶平台及使用该驾驶平台的客车
CN1576470A (zh) 建筑机械
CN102328700A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结构
CN1775607A (zh) 具有加强型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CN202389463U (zh) 客车正碰溃缩机构
CN2878528Y (zh) 具有安全限值式翻车保护装置的工程车驾驶室
CN202624385U (zh) 一种汽车中柱
CN101061031A (zh)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CN1919657A (zh) 机动车辆前车体的冲击力减轻结构
CN21173155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111605568A (zh) 一种具有多级碰撞保护的内燃机车司机室
CN202783428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的连接件
CN201300895Y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12500360U (zh) 一种具有多级碰撞保护的内燃机车司机室
CN210234898U (zh) 高安全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