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0950Y - 卷带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卷带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0950Y
CN2860950Y CN 200520012074 CN200520012074U CN2860950Y CN 2860950 Y CN2860950 Y CN 2860950Y CN 200520012074 CN200520012074 CN 200520012074 CN 200520012074 U CN200520012074 U CN 200520012074U CN 2860950 Y CN2860950 Y CN 28609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stop
webbing take
turning uni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120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鹰松均
永田智纪
相原一彦
安田真己
中岛利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09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09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带装置以及具有该卷带装置的车辆,该卷带装置,具有: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预拉机构之间;以及卡合部件,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该卷带装置在预拉机构运转后减少拉出的带量。

Description

卷带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卷绕带子的卷带装置、以及具有该卷带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卷带装置,它是一种具有预拉机构以及传感器锁紧机构的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卷绕带子。在检测出带子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锁住带子的拉出。
这种卷带装置在运转预拉机构后(运转结束后),可通过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来阻止带子的拉出。
但是,如上述所述,是在检测出带子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才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因此从运转预拉机构之后起,到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为止,带子要一直被拉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平10-5006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在运转预拉机构之后,减少拉出带量的卷带装置、以及车辆。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使预拉机构运转后的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大致保持恒定的卷带装置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带装置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预拉机构之间;以及卡合部件,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
上述卷带装置具有旋转部件,预拉机构以及卡合部件,其中,所述旋转部件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所述预拉机构通过运转可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所述卡合部件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时,从不能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卡合的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通过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卡合以阻止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所述可卡合状态是指卡合部件不与受到向卷绕方向的旋转力的上述旋转部件卡合,而与受到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的上述旋转部件卡合。
所描述的卷带装置中,卡合部件处于不可卡合状态时不能与旋转部件相卡合。此外,通过运转预拉机构,可使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从而卷绕带子。
在此处,运转预拉机构时,使卡合部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
卡合部件在可卡合状态下,不与卷绕方向上受到旋转力的旋转部件相卡合。因此,允许通过运转预拉机构使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
此外,卡合部件在可卡合状态下,与在拉出方向受到旋转力的旋转部件相卡合,阻止旋转部件的旋转。因此,在预拉机构运转后(运转结束后),当向拉出方向对旋转部件施加旋转力时,卡合部件立即与旋转部件相卡合。由此来阻止旋转部件的旋转,阻止带子的拉出。因此,在预拉机构运转后,可减少被拉出的带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带装置,包括:系于乘客身上的带子;设置在一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向卷绕带子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将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负荷的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
所述的卷带装置具有系在乘客身上的带子,通过运转来卷绕上述带子的预拉机构以及保持机构,其中,所述保持机构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使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上述负荷。
在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中,带子系于乘客身上。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卷绕带子。
在此处,在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保持机构将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上述负荷。因此,预拉机构运转后(运转结束后)的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可大体保持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带装置,包括:一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向卷绕带子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以及一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
所述卷带装置具有预拉机构,其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以及卡合部件,在所述预拉机构运转时,从不能阻止上述带子的抽出的状态,变成在允许抽出上述带子的同时,还可阻止上述带子的抽出的状态。
一种车辆,其具有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
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包括:施力构件和移动部件,其中,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卡合部件向可卡合状态侧施加作用力;所述移动部件通过与上述卡合部件相卡合而使上述卡合部件为不可卡合状态,并通过运转预拉机构而移动,由此来解除与所述卡合部件的卡合,利用所述施力构件将所述卡合部件变成可卡合状态。
在如上所述描述的卷带装置中,施力构件对卡合部件向可卡合状态侧施加作用力。移动部件通过与卡合部件相卡合,使卡合部件变为不可卡合状态。在此处,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移动移动部件。由此来解除移动部件与卡合部件的卡合,利用施力构件使卡合部件变为可卡合状态。因此,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卡合部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
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包括移动施力部件,其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而移动,由此来对上述卡合部件施力而使其从不可卡合的状态变成可卡合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中,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使移动施力部件产生移动,移动施力部件对卡合部件施力使其从不可卡合的状态变成可卡合的状态。因此,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卡合部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
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后,上述卡合部件保持在可卡合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中,在预拉机构运转后,卡合部件保持在可卡合的状态。因此,在对旋转部件向拉出方向施加旋转力时,卡合部件能可靠地与旋转部件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在预拉机构的运转后拉出的带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大体保持预拉机构运转后的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该立体图是从一侧的斜上方看到的。
图2是详细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中特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该分解立体图是从一侧的斜上方看到的。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侧视图(图中省略齿轮壳体以及离合器摩擦片),该侧视图是从一侧看到的。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中预拉机构在运转时的主要部分状况的概略侧视图,该侧视图是从一侧看到的。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卷带装置中预拉机构在运转后的主要部分状况的侧视示意图,该侧视示意图是从一侧看到的。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卷绕装置与以往的卷带装置,它们在预拉机构运转开始后的乘客胸部的移动量(横轴)与带子对乘客肩部作用的负荷(纵轴)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标号说明
10:卷带装置;18:卷带轴;20:带子;24:扭转轴;26:锁紧齿轮;34:预拉机构;70:压缩螺旋弹簧;74:锁紧板;78:锁紧爪;86:止动锁;100:卷带装置:102:螺旋弹簧;S1:一侧;S2: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以从一侧斜上方看到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具有从上方俯视呈コ字形板状的支架12。支架12固定于车厢内。在支架12的一侧S1的侧壁上端和另一侧S2的侧壁上端之间架设有连结片14。连结片14固定于车厢内。连结片14上形成有插通孔16。在支架12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之间,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有构成强制限制机构的卷轴,在本实施例中称为卷带轴18。卷带轴18上卷有长带状的带子20。轴22为圆柱状,装在带子20的底端并与卷带轴18卡定。将带子20的底端附近贯穿***卷带轴18。由此,带子20与卷带轴18卡定。此外,在卷带轴18上所卷绕部分的附近处,带子20贯穿***上述插通孔16。带子20系于乘客身上。卷带轴18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20。另一方面,卷带轴18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带子20。
在卷带轴18的中心轴部分设置有构成强制限制机构和保持机构的扭转轴24(能量吸收部件)。扭转轴24受到大于或等于规定负荷的扭转负荷时,可产生扭转变形。扭转轴24的另一侧端卡定在卷带轴18的另一侧端上。扭转轴24和卷带轴18成一体地进行旋转。
在卷带轴18的一侧S1设有作为构成强制限制机构的旋转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由锁紧齿轮26构成。锁紧齿轮26卡定在扭转轴24的一侧端附近。除扭转轴24产生扭转变形的情况以外,锁紧齿轮26在其他情况下都与扭转轴24以及卷带轴18成一体地进行旋转。
在锁紧齿轮26的外周上形成有棘轮齿28。并且,在锁紧齿轮26的中心侧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滚花孔30。滚花孔30向一侧开放。在滚花孔30的整个周面上,通过滚花加工形成有滚花面32。
在支架12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预拉机构34。预拉机构34具有小齿轮36。小齿轮36配置在锁紧齿轮26的一侧S1。小齿轮36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扭转轴24上。在小齿轮36的一侧部分形成有小齿轮齿38。另一方面,在小齿轮36的另一侧部分形成有凸轮40。在凸轮40的外周上相互交错地形成有凹凸。凸轮40***到滚花孔30内。凸轮40不与滚花面32接触。由此,锁紧齿轮26可与旋转齿轮36相独立地进行旋转。
预拉机构34具有离合器摩擦片42。离合器摩擦片42配置在锁紧齿轮26和小齿轮36之间。在离合器摩擦片42的中心侧形成有多个啮合爪44。各啮合爪44从离合器摩擦片42向另一侧S2突出。各啮合爪44与凸轮40的各凹部相嵌合。由此,将离合器摩擦片42安装到小齿轮36上。各啮合爪44与凸轮40一起***滚花孔30内。各啮合爪44不与滚花面32发生接触。由此,锁紧齿轮26可与离合器摩擦片42相对独立地进行旋转。此外,在离合器摩擦片42的外周上形成有多个切槽46。
预拉机构34具有大体呈L字形圆筒状的汽缸48。汽缸48放置在小齿轮36的下方,固定于支架12一侧壁的外侧。在汽缸48的下侧端设有气体发生器50。在汽缸48的下侧端固定有带底圆筒状的发生器罩52。在发生器罩52将该气体发生器50盖住的状态下,气体发生器50闭塞汽缸48的下侧端。
预拉机构34具有限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部件为活塞54。活塞54从汽缸48的上端***到汽缸48的内部。在活塞54的下端设有O形密封圈56。O形密封圈56密封于活塞54的下端与汽缸48之间。并且,在活塞54的下端以外的部位形成有齿条58。
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在支架12的一侧壁与预拉机构34之间设有齿轮箱60。齿轮箱60包覆锁紧齿轮26的一侧S1。在齿轮箱60的中央形成有圆状通孔62。通孔62使锁紧齿轮26的滚花孔30露出来。在齿轮箱60的上端垂直地设有平板状的挡板64。挡板64与上下方向平行地设置。在齿轮箱60的周部垂直地设有弯曲板状的导向板66。导向板66沿通孔62的外周从挡板64的下端向卷绕方向延伸。在齿轮箱60的斜上部形成有容纳孔68。容纳孔68形成为圆弧状的方形柱状。容纳孔68向一侧S1开放。在容纳孔68内容纳有施力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压缩螺旋弹簧70作为施力构件。
在支架12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有锁紧部件72。在锁紧部件72的一侧端设有锁紧板74。锁紧板74在它的一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齿轮箱60的下部。锁紧板74配置在锁紧齿轮26的斜下方。在锁紧板74的另一端形成有锁紧齿76。锁紧板74配置在锁紧齿轮26齿背侧的不可啮合位置。锁紧板74处于这样一种不可啮合的状态:锁紧齿76不能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
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在支架12的一侧壁外侧设有构成为保持机构的卡合部件的锁紧爪78,它位于锁紧齿轮26的斜上方。锁紧爪78在它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12的一侧S1的侧壁上。在锁紧爪78的一侧S1配置有导向板80。导向板80的中央部分与锁紧爪78一起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12的一侧壁。导向板80的一端***齿轮箱60的容纳孔68内。容纳孔68内的压缩螺旋弹簧70,向使导向板80朝锁紧齿轮26侧旋转的方向对导向板80的另一端施力。在导向板80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导向脚82、84。所述导向脚82、84向另一侧S2突出。导向脚82配置在锁紧齿轮26的齿背侧。另一方面另一个导向脚84配置在锁紧齿轮26侧。锁紧爪78的另一端附近配置在该对导向脚82、84之间。所述导向脚82,向使锁紧爪78朝锁紧齿轮26侧旋转的方向对锁紧爪78的另一端施力。
在离合器摩擦片42的一侧设有移动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锁86作为移动部件。止动锁86是沿齿轮箱60的通孔62外周弯曲的大体呈方形柱状的部件。在止动锁86的另一侧S2的侧面上形成有指定数目(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的通用销88。该指定数目的通用销88***离合器摩擦片42上部的指定数目的切槽46中。由此,可将止动锁86定位于离合器摩擦片42的上部。在止动锁86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方形柱状的止动柱90。止动柱90从止动锁86向另一侧S2突出,卡合在锁紧爪78另一端的锁紧齿轮26侧。由此,锁紧爪78利用止动柱90克服压缩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配置于锁紧齿轮26侧的不可啮合位置,或称为不可卡合位置。锁紧爪78处于如下一种不可啮合状态,或称为不可卡合状态:它的另一端不能与棘轮齿28相啮合或卡合。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具有上述结构的卷带装置10,当检测出带子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或在车辆急刹车等时,锁紧部件72的锁紧板74暂时旋转到锁紧齿轮26侧的可啮合位置上。这样,锁紧板74变成如下可啮合状态,即:锁紧齿76不与向卷绕方向受到旋转力的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锁紧齿76与向拉出方向受到旋转力的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
并且,乘客对带子20施加拉出负荷,使卷带轴18、扭转轴24以及锁紧齿轮26受到拉出方向的旋转力。由此,锁紧齿76与棘轮齿28啮合,阻止锁紧齿轮26向拉出方向旋转,从而阻止带子20的拉出。
但是,压缩螺旋弹簧70通过导向板80的导向脚82,对锁紧爪78施力,使其另一端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止动锁86的止动柱90卡合在锁紧爪78另一端的锁紧齿轮26侧。由此,锁紧爪78配置于锁紧齿轮26齿背侧的不可啮合位置,使锁紧爪78处于其另一端不可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的不可啮合状态。
在此处,在车辆产生紧急情况时(例如急刹车时),运转预拉机构34使气体发生器50产生气体。由此,活塞54与O形密封圈56一起在汽缸48内移动,具体的是活塞54与O形密封圈56一起在汽缸48内上升,活塞54的齿条58与小齿轮36的小齿轮齿38相啮合,使旋转齿轮36向卷绕方向旋转。因此,小齿轮36相对离合器摩擦片42做相对旋转,离合器摩擦片42的各啮合爪44与小齿轮36的凸轮40的各凸部相嵌合。由此,离合器摩擦片42的各啮合爪44向离合器摩擦片42的径向方向外侧移动而与锁紧齿轮26的滚花面32相啮合。因此,离合器摩擦片42以及锁紧齿轮26与小齿轮36成一体地向卷绕方向旋转。为此,扭转轴24以及卷带轴18与锁紧齿轮26成为一体地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20。
在运转预拉机构34使离合器摩擦片42向卷绕方向旋转时,齿轮箱60的导向板66引导止动锁86,与离合器摩擦片42一起向卷绕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讲是旋转。此外,止动锁86的止动柱90与齿轮箱箱60上端的挡板64抵接。由此,止动锁86的指定数目的通用销88受到剪切,使止动锁86设置在止动柱90与挡板64抵接的位置上。
为此,解除止动柱90与锁紧爪78另一端的卡合,利用压缩螺旋弹簧70通过导向板80的导向脚82使锁紧爪78的另一端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由此,将锁紧爪78配置在锁紧齿轮26侧的可啮合位置,或称为可卡合位置。为此,锁紧爪78会变成如下的可啮合状态,或称为可卡合状态,即:其另一端不与向卷绕方向受到旋转力的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其另一端与向拉出方向受到旋转力的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另外,当锁紧爪78变成可啮合状态时,利用压缩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将导向板80配置在导向脚84与旋转的棘轮齿28抵接的位置上,并将锁紧爪78配置在其另一端不与旋转的棘轮齿28抵接的位置上。
由此,如上述所述,在预拉机构34运转锁紧齿轮26向卷绕方向旋转时,锁紧爪78的另一端不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因此,可通过运转预拉机构34使锁紧齿轮26向卷绕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预拉机构34在运转之后,即运转结束后,乘客对带子20施加拉出负荷,在拉出方向上对卷带轴18、扭转轴24以及锁紧齿轮26施加旋转力之后,通过对最初与导向板80的导向脚84抵接的棘轮齿28施加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可使导向板80的另一端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由此,利用导向板80的导向脚82使锁紧爪78的另一端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与该棘轮齿28的向卷绕方向的下一个棘轮齿28相啮合。由此来阻止锁紧齿轮26向拉出方向旋转,阻止带子20的拉出。
并且,像这样利用锁紧爪78阻止锁紧齿轮26向拉出方向旋转并阻止带子20的拉出,此后,当乘客通过带子20和卷带轴18对扭转轴24所施加的扭转负荷大于或等于规定负荷时,运转强制限制机构。即,通过扭转轴24产生扭转变形,卷带轴18与锁紧齿轮26相独立地向拉出方向旋转。由此,拉出带子20并吸收带子20对乘客所作用的负荷(能量)。
从上述可知,在预拉机构34运转之后,通过检测到带子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则使锁紧板74的锁紧齿76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来阻止带子20的拉出,与上述这种情况相比,从预拉机构34运转后到运转强制限制机构为止,可减少拉出的带子20的带量。
并且如上述所述,通过运转预拉机构34,止动锁86与离合器摩擦片42一起旋转,解除止动柱90与锁紧爪78另一端的卡合。由此,锁紧爪78的另一端利用压缩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锁紧爪78从不可啮合状态变成可啮合状态。因此,可利用简单的结构使锁紧爪78从不可啮合状态变成为可啮合状态。
此外,压缩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仅通过导向板80传递给锁紧爪78。因此,可减少零件数目、实现小型化。还可改善锁紧爪78对压缩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的响应性。
但是,在以往的卷带装置中,锁紧爪78不阻止锁紧齿轮26的旋转。因此,在预拉机构运转之后、通过检测到带子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首先通过锁紧板阻止锁定齿轮的旋转,来阻止带子的拉出。然后,利用预拉机构,对扭转轴的一端侧施加向卷绕方向的旋转力。并且,在扭转轴的另一端侧,利用锁紧板阻止锁紧齿轮的旋转。因此,在预拉机构运转之后的强制限制机构运转时,扭转轴的一端侧向拉出方向旋转,扭转轴产生扭转变形。由此,在预拉机构中,活塞向返回汽缸内的方向移动。
因此,如图6中双点划线S所表示的那样,从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刻A起,到利用锁紧齿轮的锁紧板进行旋转阻止的时刻B为止,拉出的带量增多。由此,带子对乘客,具体讲是乘客肩部作用的负荷大幅度降低。并且,在利用锁紧齿轮的锁紧板进行旋转阻止的时刻B之后、运转强制限制机构时,在预拉机构中,汽缸内的剩余气体阻碍活塞向返回汽缸内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扭转轴一端侧,阻碍扭转轴的扭转变形,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中,在预拉机构34运转结束后(在检测到带子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之前),锁紧爪78阻止锁紧齿轮26旋转。并且,利用预拉机构34对扭转轴24的一侧施加向卷绕方向的旋转力。此外,在扭转轴24的一侧,借助锁紧爪78来阻止锁紧齿轮26的旋转。因此,在预拉机构34运转后的强制限制机构运转时,扭转轴24的另一侧向拉出方向旋转,扭转轴24的产生扭转变形。由此,在预拉机构34中,活塞54不会向着返回汽缸48内的方向移动。
因此,如图6中粗线T所表示的那样,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时刻C之后,拉出的带子20的带量变少。由此,可以抑制或者防止带子20作用于乘客的负荷的降低,具体讲是作用于乘客肩部。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时刻C之后、运转强制限制机构时,在预拉机构34中活塞54不会向着返回到汽缸48内的方向移动。由此,带子20作用于乘客的负荷不会大幅度增加。
因此,在预拉机构34运转结束后,带子20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可保持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时的该负荷(例如该负荷在±0.5N以内变动)。因此,预拉机构34运转结束后的带子20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可大体保持恒定,具体讲是对乘客肩部的负荷可大体保持恒定。
(第二实施方式)
图3以从一侧看到的概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卷带装置10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0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卷带装置100中,未设置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压缩螺旋弹簧70、锁紧爪78以及导向板80。
锁紧部件72的锁紧板74是构成保持机构的卡合部件。锁紧板74的一端附近,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齿轮箱60的下部。锁紧板74配置在锁紧齿轮26反齿侧的不可啮合位置,或称为不可卡合位置。锁紧板74成为如下的不可啮合状态,或称为不可卡合状态,即,另一端的锁紧齿76不能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啮合或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施力部件由止动锁86和螺旋弹簧102构成。所述螺旋弹簧102的一端固定于止动锁86的卷绕方向侧端。螺旋弹簧102处于不施力的自然伸长的状态。螺旋弹簧102的另一端向锁紧板74的一端延伸。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具有上述结构的卷带装置10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当检测到拉出带子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或车辆在急刹车等时,锁紧部件72的锁紧板74临时由可啮合位置旋转变为啮合状态。由此,当乘客对带子20施加拉出负荷时,阻止带子20的拉出。
在此处,在车辆产生紧急情况时(例如急刹车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运转预拉机构34来卷绕带子20。
在运转预拉机构34、离合器摩擦片42向卷绕方向旋转时,齿轮箱60的导向板66引导止动锁86,使止动锁86以及螺旋弹簧102与离合器摩擦片42一起向着卷绕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讲是旋转。此外,止动锁86的止动柱90抵接于齿轮箱60上端的挡板64上。由此,剪切止动锁86的规定数目的通用销88,将止动锁86以及螺旋弹簧102配置在止动柱90与挡板64相抵接的位置。
因此,如图4所示的那样,螺旋弹簧102在被压缩的状态下使它的另一端与锁紧板74的一端抵接,在螺旋弹簧102的作用力下,锁紧板74另一端的锁紧齿76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由此,将锁紧板74配置于锁紧齿轮26侧的可啮合位置,或称为可卡合位置。为此,锁紧板74变成如下的可啮合状态,或称为可卡合状态:锁紧齿76不与向卷绕方向受到旋转力的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锁紧齿76与向拉出方向受到旋转力的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
此外,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运转预拉机构34之后,即运转结束后,活塞54的齿条58与止动锁86的止动柱90接触。因此,止动锁86的移动受到限制,锁紧板74保持在可啮合状态。
由此,如上述所述,当运转预拉机构34、锁紧齿轮26向卷绕方向旋转时,锁紧板74的锁紧齿76不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卡合。因此,允许通过运转预拉机构34使锁紧齿轮26向卷绕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之后,乘客对带子20施加拉出负荷,对卷带轴18、扭转轴24以及锁紧齿轮26向拉出方向施加旋转力之后,锁紧板74的锁紧齿76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互啮合。由此,阻止锁紧齿轮26向拉出方向旋转,阻止带子20的拉出。
并且,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之后借助锁紧板74来阻止锁紧齿轮26向拉出方向旋转,并且阻止带子20的拉出,此后,当乘客通过带子20以及卷带轴18对扭转轴24施加的扭转负荷大于或等于规定负荷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运转强制限制机构。由此,拉出带子20并吸收带子20对乘客作用的负荷(能量)。
从上述可知,在运转预拉机构34后,当检测到带子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使锁紧板74的锁紧齿76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来阻止带子20的拉出,与上述这样的情况相比,从预拉机构34运转后到运转强制限制机构时为止,可减少拉出的带子20的量。
并且如上述所述,通过运转预拉机构34,止动锁86与离合器摩擦片42和螺旋弹簧102一起旋转。由此,锁紧板74的锁紧齿76在螺旋弹簧10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向锁紧齿轮26侧旋转,锁紧板74从不可啮合状态变成可啮合状态。因此,可利用简单的结构,使锁紧板74从不可啮合状态变成可啮合状态。
而且,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之后,借助活塞54的齿条58限制止动锁86的移动,锁紧板74保持可啮合状态。因此,当向拉出方向对锁紧齿轮26施加旋转力时,可确保锁紧板74的锁紧齿76与锁紧齿轮26的棘轮齿28相啮合。
此外,螺旋弹簧102的作用力是直接传递给锁紧板74的。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进一步减少零件个数,可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并且,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还可进一步改善锁紧板74对螺旋弹簧102的作用力的响应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锁紧板74的功能兼用作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锁紧板74和锁紧爪78的功能。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零件个数。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0中,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后(在检测出带子20的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之前),锁紧板74阻止锁紧齿轮26的旋转。并且,由预拉机构34对扭转轴24的一侧施加向卷绕方向旋转的旋转力。此外,在扭转轴24的一侧,借助锁紧板74来阻止旋转锁紧齿轮26的旋转。由此,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后的强制限制机构运转时,扭转轴24的另一侧向拉出方向旋转、扭转轴24产生扭转变形。由此,在预拉机构34中,活塞54不会向着返回汽缸48内的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6中粗线T所表示的那样,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时刻C之后,带子20被拉出的带量很少。由此,可以抑制或者防止带子20对乘客(乘客肩部)作用的负荷的降低。并且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时刻C之后运转强制限制机构时,在预拉机构34中活塞54不会向着返回到汽缸48内的方向移动。由此,带子20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
因此,在预拉机构34运转结束后,带子20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预拉机构34的运转结束时的该负荷(例如该负荷在±0.5N以内变动)。由此,在预拉机构34运转结束后的带子20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可大体保持恒定。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在离合器摩擦片42上安装止动锁86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以下这样的结构,即,将止动锁(移动部件或移动施力部件)安装到通过运转预拉机构而运转的运转部件(例如小齿轮36或活塞54)。

Claims (36)

1.一种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
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
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预拉机构之间;以及
卡合部件,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为一锁紧齿轮,其外周上形成有棘轮齿,在锁紧齿轮的中心侧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滚花孔,滚花孔向一侧开放,在滚花孔的整个周面上形成有滚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机构具有一小齿轮,小齿轮配置在旋转部件的一侧,在小齿轮的一侧部分形成有小齿轮齿,在小齿轮的另一侧部分形成有凸轮,在凸轮的外周上相互交错地形成有凹凸,凸轮***到滚花孔内;所述预拉机构的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旋转部件和小齿轮之间,在离合器摩擦片的中心侧形成有多个啮合爪,各啮合爪与凸轮的各凹部相嵌合;预拉机构具有大体呈L字形圆筒状的汽缸,汽缸设置在小齿轮的下方,固定于支架一侧壁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还具有锁紧爪,该锁紧爪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所述支架的一侧壁与所述预拉机构之间设有齿轮箱,在所述齿轮箱的斜上部形成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向一侧开放,其内容纳有对所述锁紧爪向卡合状态侧施力的施力构件;所述离合器摩擦片的一侧设有移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为止动锁,所述止动锁沿所述齿轮箱的通孔外周弯曲设置,大体呈方形柱状,在所述止动锁的另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通用销,,该通用销***所述离合器摩擦片上部的切槽中,在所述止动锁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止动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摩擦片的一侧具有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来产生移动而对上述锁紧板施力使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的移动施力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施力部件为止动锁和螺旋弹簧,所述止动锁沿所述齿轮箱的通孔外周弯曲设置,大体呈方形柱状,在所述止动锁的另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通用销,该通用销***所述离合器摩擦片上部的切槽中,在所述止动锁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止动柱,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止动锁的卷绕方向侧端,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向锁紧板的一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的锁紧爪位于旋转部件的斜上方,锁紧爪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的一侧的侧壁上,在锁紧爪的一侧配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中央部分与锁紧爪一起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一侧壁,导向板的一端***齿轮箱的容纳孔内,容纳孔内的压缩螺旋弹簧,向使导向板朝旋转部件侧旋转的方向对导向板的另一端施力,在导向板的另一端形成有导向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脚向另一侧突出,配置在旋转部件的齿背侧,锁紧爪的另一端附近配置在比该导向脚更靠近旋转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的一侧壁外侧,支承着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产生移动、由此限制上述移动施力部件使上述卡合部件保持在可卡合状态的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为下端***所述汽缸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下端以外的部位形成可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之间,具有用来卷绕上述带子的卷带轴,卷带轴上卷有长带状的带子,一轴设置在带子的底端并与卷带轴卡定。
12.一种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于乘客身上的带子;
设置在一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向卷绕带子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
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将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负荷的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支撑着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上述带子、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并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向卷绕方向旋转的旋转部件,所述离合器摩擦片设置在预拉机构与旋转部件之间;
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从不能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卡合的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通过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卡合以阻止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的卡合部件,卡合部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
上述保持机构还具有一扭转轴,该扭转轴设置在卷带轴的中心部分,上述卷带轴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上述支架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轴的另一侧端卡定在上述卷带轴的另一侧端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为一锁紧齿轮,其外周上形成有棘轮齿,在锁紧齿轮的中心侧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滚花孔,滚花孔向一侧开放,在滚花孔的整个周面上形成有滚花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机构具有一小齿轮,小齿轮配置在旋转部件的一侧,在小齿轮的一侧部分形成有小齿轮齿,在小齿轮的另一侧部分形成有凸轮,在凸轮的外周上相互交错地形成有凹凸,凸轮***到滚花孔内;所述预拉机构的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旋转部件和小齿轮之间,在离合器摩擦片的中心侧形成有多个啮合爪,各啮合爪与凸轮的各凹部相嵌合;预拉机构具有大体呈L字形圆筒状的汽缸,汽缸设置在小齿轮的下方,固定于支架一侧壁的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还具有锁紧爪,该锁紧爪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所述支架的一侧壁与所述预拉机构之间设有齿轮箱,在所述齿轮箱的斜上部形成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向一侧开放,其内容纳有对所述锁紧爪向卡合状态侧施力的施力构件;在所述离合器摩擦片的一侧设有移动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为止动锁,所述止动锁沿所述齿轮箱的通孔外周弯曲设置,大体呈方形柱状,在所述止动锁的另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通用销,该通用销***所述离合器摩擦片上部的切槽中,在所述止动锁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止动柱。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摩擦片的一侧具有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来产生移动、而对上述锁紧板施力使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的移动施力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施力部件为止动锁和螺旋弹簧,所述止动锁沿所述齿轮箱的通孔外周弯曲设置,大体呈方形柱状,在所述止动锁的另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通用销,该通用销***所述离合器摩擦片上部的切槽中,在所述止动锁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止动柱,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止动锁的卷绕方向侧端,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向锁紧板的一端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的锁紧爪位于旋转部件的斜上方,锁紧爪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的一侧的侧壁上,在锁紧爪的一侧配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中央部分与锁紧爪一起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一侧壁,导向板的一端***齿轮箱的容纳孔内,容纳孔内的压缩螺旋弹簧,向使导向板朝旋转部件侧旋转的方向对导向板的另一端施力,在导向板的另一端形成有导向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脚向另一侧突出,配置在旋转部件的齿背侧,锁紧爪的另一端附近配置在比该导向脚更靠近旋转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之间,具有用来卷绕上述带子的卷带轴,卷带轴上卷有长带状的带子,一轴设置在带子的底端并与卷带轴卡定。
24.一种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
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向卷绕带子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以及
一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机构具有一小齿轮,小齿轮配置在旋转部件的一侧,在小齿轮的一侧部分形成有小齿轮齿,在小齿轮的另一侧部分形成有凸轮,在凸轮的外周上相互交错地形成有凹凸,凸轮***到滚花孔内;所述预拉机构的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旋转部件和小齿轮之间,在离合器摩擦片的中心侧形成有多个啮合爪,各啮合爪与凸轮的各凹部相嵌合;预拉机构具有大体呈L字形圆筒状的汽缸,汽缸设置在小齿轮的下方,固定于支架一侧壁的外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支撑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所述离合器摩擦片设置在预拉机构与旋转部件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为一锁紧齿轮,其外周上形成有棘轮齿,在锁紧齿轮的中心侧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滚花孔,滚花孔向一侧开放,在滚花孔的整个周面上形成有滚花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还具有锁紧爪,该锁紧爪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所述支架的一侧壁与所述预拉机构之间设有齿轮箱,在所述齿轮箱的斜上部形成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向一侧开放,其内容纳有对所述锁紧爪向卡合状态侧施力的施力构件;在所述离合器摩擦片的一侧设有移动部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为止动锁,所述止动锁沿所述齿轮箱的通孔外周弯曲设置,大体呈方形柱状,在所述止动锁的另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通用销,该通用销***所述离合器摩擦片上部的切槽中,在所述止动锁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止动柱。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摩擦片的一侧具有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来产生移动、而对上述锁紧板施力使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的移动施力部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施力部件为止动锁和螺旋弹簧,所述止动锁沿所述齿轮箱的通孔外周弯曲设置,大体呈方形柱状,在所述止动锁的另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通用销,该通用销***所述离合器摩擦片上部的切槽中,在所述止动锁朝向拉出方向侧端形成有止动柱,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止动锁的卷绕方向侧端,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向锁紧板的一端延伸。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的锁紧爪位于旋转部件的斜上方,锁紧爪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的一侧的侧壁上,在锁紧爪的一侧配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中央部分与锁紧爪一起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架一侧壁,导向板的一端***齿轮箱的容纳孔内,容纳孔内的压缩螺旋弹簧,向使导向板朝旋转部件侧旋转的方向对导向板的另一端施力,在导向板的另一端形成有导向脚。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脚向另一侧突出,配置在旋转部件的齿背侧,锁紧爪的另一端附近配置在比该导向脚更靠近旋转部件。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之间,具有用来卷绕上述带子的卷带轴,卷带轴上卷有长带状的带子,一轴设置在带子的底端并与卷带轴卡定。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子的底端附近贯穿***卷带轴,带子与卷带轴卡定。
3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卷带装置。
CN 200520012074 2004-03-26 2005-03-28 卷带装置及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2860950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91408 2004-03-26
JP2004091408 2004-03-26
JP2004218487 2004-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0950Y true CN2860950Y (zh) 2007-01-24

Family

ID=3765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12074 Expired - Lifetime CN2860950Y (zh) 2004-03-26 2005-03-28 卷带装置及车辆
CN20081012810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7776B (zh) 2004-03-26 2005-03-28 卷带装置、卷带方法以及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810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7776B (zh) 2004-03-26 2005-03-28 卷带装置、卷带方法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86095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8815B (zh) * 2007-05-31 2011-08-1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座椅安全带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364B (zh) * 2019-08-16 2022-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用卷绕器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8815B (zh) * 2007-05-31 2011-08-1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座椅安全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7776A (zh) 2008-12-24
CN101327776B (zh)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2989A (zh) 卷带装置、卷带方法以及车辆
CN2841427Y (zh) 安全带卷收器
CN1171749C (zh) 预紧器
JP4295552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N2820626Y (zh) 预张紧器装置
CN100422002C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JP5444569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CN2913100Y (zh) 安全带卷收器
CN1172813C (zh) 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
US20100001503A1 (en) Seat belt apparatus and seat belt control method
US9278667B2 (en) Pretensioner,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CN103935318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JP556038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US20100025977A1 (en) Passenger protection device
JP313568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バックルプリテンショナ
CN1974277A (zh) 带子卷绕装置
CN1493482A (zh) 安全带收缩装置
CN102897139B (zh) 具有预拉紧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卷收器
CN2860950Y (zh) 卷带装置及车辆
CN1346319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JP5648924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CN1490203A (zh) 安全带收缩装置
CN102079289A (zh) 带卷收装置
CN1853992A (zh)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卷收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4890611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23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