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24445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24445Y
CN2624445Y CN 03250817 CN03250817U CN2624445Y CN 2624445 Y CN2624445 Y CN 2624445Y CN 03250817 CN03250817 CN 03250817 CN 03250817 U CN03250817 U CN 03250817U CN 2624445 Y CN2624445 Y CN 26244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entioned
terminal
terminal module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508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瑞文
牟之权
雷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2508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2444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244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244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一、第二端子模块,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前表面上设有对接部,对接部设有对接空间,邻近后表面设有收容空间,绝缘本体设有连通上述对接空间与收容空间的收容槽;第一、第二端子模块组固在一起而收容于上述收容空间中,每一端子模块均具有绝缘块体及固持在绝缘块体中的若干端子,每一绝缘块体具有结合面,上述第一端子模块的结合面上设有燕尾状凹槽,上述第二端子模块的结合面上设有燕尾状凸块,通过上述燕尾状凹槽与凸块的配合而在垂直于结合面的方向上提供结合力,从而使第一、第二端子模块间结合可靠。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层端子模块堆叠组合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连接器信号传输速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电连接器的端子数目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端子数目较多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排列成若干排,一般采用三种方式组装在绝缘本体内。第一种方式是将端子料带上的一排端子直接***绝缘本体的若干收容槽内,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时不易对准及耗费较大人工等缺陷。第二种方式是将若干排端子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于绝缘本体内,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成型时端子定位困难及绝缘本体易翘曲的缺陷,而且不适用设置具弯曲弹性对接部的母端子的电连接器。第三种方式是先射出成型形成端子模块,再将端子模块组入绝缘本体内。然而,对于SMT型(Surface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安装技术)母连接器来说,其端子的对接端及焊接端均需要弯折,倘若将若干排端子一体式射出成型形成端子模块,则模具结构复杂并且脱模非常困难,不利于生产制造,因此业界通常将每排端子分别形成端子模块后再堆叠压合。相关技术可参阅美国专利公告第6,210,218号、中国专利公告第2390311号及台湾专利公告第419129号等。
请参阅美国专利公告第6,210,218号案,其揭示了一种若干排端子分别形成端子模块再堆叠压合后组入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的端子模块的压合面上对应设有相互配合的凸柱与凹槽,以在端子模块压合之前提供预定位,压合后的端子模块***绝缘本体的收容腔中,其端子尾端可焊接于电路板上的通孔中。然而,这种端子模块间在垂直于压合面的方向上仅靠压合力结合,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压合的端子模块很可能因为压合不牢固而产生沿压合面相互脱离的情形。若与这种连接器相类似的电连接器采用表面安装技术(SMT)焊接于电路板上时,尤其是当电连接器端子骑跨在电路板边缘而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两表面时,由于端子尾端与电路板间具有一定的预应力,并且端子模块与收容腔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在高温焊接过程中压合的端子模块容易受热沿压合面相互脱离,从而影响端子的正位度。
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克服上述端子模块间结合不牢固的缺陷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各端子模块之间结合可靠,从而当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上后其端子仍可保持较佳的正位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端子***组件,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基部具有相对设置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基部的前表面上设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有可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分配合的对接空间,邻近上述后表面处形成有收容空间,绝缘本体设有连通上述对接空间与收容空间的收容槽;端子***组件收容于上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中,其至少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第二端子模块,每一端子模块均包括固持于上述收容空间内的绝缘块体及与绝缘块体相结合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绝缘块体具有结合面及与结合面相对的外侧面,每一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块体中的固持部、延伸于绝缘块体前方的可收容于上述收容槽中的对接端及延伸于绝缘块体后方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其中,上述第一端子模块的绝缘块体的结合面上朝其外侧面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至少包括具有第一槽宽的第一槽宽位置及具有第二槽宽的第二槽宽位置,第一槽宽大于第二槽宽,并且第二槽宽位置较第一槽宽位置更靠近结合面,上述第二端子模块的绝缘块体的结合面朝远离绝缘块体外侧面方向延伸有与第一端子模块的上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凸块至少具有分别与上述凹槽的第一、第二槽宽位置对应配合的第一、第二宽度位置,第一宽度位置具有第一宽度,第二宽度位置具有第二宽度,并且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功效:通过端子模块结合面上凹槽的具有不同槽宽的槽宽位置与结合面上凸块的具有不同宽度的宽度位置的配合而使凹槽与凸块配合牢固,提供端子模块间垂直于结合面的稳固结合力,从而使端子模块结合可靠,使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后其端子仍可保持较佳的正位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仰视及后视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俯视及前视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为清楚显示第二端子模块的结合面构造而将其翻转180度。
图5是图4所示端子***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第一、第二端子模块相互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中的端子***组件2(参照图5所示)、遮覆于绝缘本体10上的遮蔽壳体40及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且与遮蔽壳体40电性连接的固持装置50。
请重点参阅图3所示,绝缘本体10具有纵长构形的基部11,该基部11具有上表面110、与上表面110相对的下表面111、与上、下表面110、111相邻接且相对设置的前表面112及后表面113。自基部11的前表面112向前延伸设有对接部12,对接部12具有对接面120,自对接面120朝前表面112方向设有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对接部分组入的对接空间15,自基部11的后表面113朝前表面112方向设有供端子***组件2组入的收容空间14。收容空间14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凸部142,收容空间14的上、下壁上分别设有凹孔140,收容空间14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槽道144。绝缘本体10设有连通上述对接空间15与收容空间14的端子收容槽150。在基部11的后表面113上位于收容空间14的两侧处分别向后延伸设有臂部13,所述臂部13分别在相对的内侧面上对应设有槽道130。在对接部12两侧设有贯穿基部11的通孔16,通孔16恰好位于两臂部13的外侧。另外,绝缘本体10的上、下表面110、111上各凸设有两扣持块114。
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端子***组件2包括第一端子模块20及第二端子模块30。第一、第二端子模块20、30组固在一起而共同收容于上述绝缘本体10的收容空间14中。每一端子模块20、30具有呈纵长构形的绝缘块体21、31及固持在绝缘块体中的若干端子22、32。绝缘块体21、31具有结合面23、33及与结合面相对的外侧面28、38,外侧面28、38上设有可与绝缘本体10的收容空间14的上、下壁上的凹孔140相配合的卡持块280、380及凸台26、36,凸台26、36设有沿自前向后方向爬升的斜面260、360。绝缘块体21、31的纵长方向的两端面上设有与上述收容空间14侧壁上的凸部142相配合的凹部212、312。绝缘块体21、31的前端分别对应设有可组装于上述收容空间14内侧壁上的槽道144中的若干突块210、310。上述端子22、32具有固持于绝缘块体21、31中的固持部224、324、延伸于绝缘块体前方的可收容于上述收容槽150中的对接端220、320及延伸于绝缘块体后方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连接部222、322。上述第一端子模块20的绝缘块体21的结合面23上朝绝缘块体21外侧面28方向开设有若干凹槽24,凹槽24的前端设有凸肋25,凹槽24至少包括具有第一槽宽A1的第一槽宽位置及具有第二槽宽A2的第二槽宽位置,第一槽宽A1大于第二槽宽A2,并且第二槽宽位置较第一槽宽位置更靠近结合面23,上述第二端子模块30的绝缘块体31的结合面33上朝远离绝缘块体31的外侧面38方向延伸有与上述第一端子模块20的凹槽24相配合的若干凸块34,凸块34的前端对应于上述凸肋25设有凹陷部35,凸块34对应于上述凹槽24的第一、第二槽宽位置设有第一、第二宽度位置,第一宽度位置具有第一宽度B1,第二宽度位置具有第二宽度B2,并且第一宽度B1大于第二宽度B2。当第一、第二端子模块20、30结合时,第二端子模块30的凸块34自后向前推入第一端子模块20的对应凹槽24中,直至第二端子模块30的凸块34前端的凹陷部35与第一端子模块20的凹槽24前端的凸肋25相结合,上述第一端子模块20的凹槽24的第一、第二槽宽位置分别与第二端子模块30的凸块34的第一、第二宽度位置相配合。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凹槽24、凸块34均呈燕尾构形,凹槽24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凹槽24内突伸的凸出部27,第二槽宽位置位于凸出部27的顶端位置(即结合面23位置),第一槽宽位置位于凸出部27的底端位置(即凹槽24的槽底位置)。上述凸块34对应于上述凹槽24的凸出部27设有与凸出部27相配合的内凹部37,第二宽度位置位于内凹部37的底部位置(即结合面33位置),第一宽度位置位于内凹部37的顶部位置(即凸块34的顶面位置)。当第一端子模块20与第二端子模块30结合时,第一端子模块20的凹槽24中的凸出部27与第二端子模块30的凸块34上的内凹部37相配合而于垂直于结合面23、33的方向上提供扣持力,从而使第一、第二端子模块20、30可靠的结合在一起。另外,上述第一、第二端子模块20、30的端子连接部222、322间形成有一空间29,该空间29可收容电路板的边缘而使端子22、32的连接部222、322可弹性抵接于电路板两表面的导电垫片上,从而使端子22、32的连接部222、322可通过SMT方式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上述绝缘本体10的臂部13的槽道130位于上述空间29两侧,槽道130也可以容纳电路板前端部的侧边缘,从而可将电连接器1固定于电路板边缘。
遮蔽壳体40包括遮覆绝缘本体10前表面112的本体42及包覆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而形成的框体部44。上述本体42在框体部44的两侧对应绝缘本体10的通孔16设有开孔420,并且本体42的上、下边缘向后延伸有延伸片46,延伸片46上开设有可与绝缘本体10的上、下表面110、111上的扣持块114相扣持的开口460。
固持装置50包括自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113延伸穿过通孔16、开孔420并与遮蔽壳体40相铆合而使固持装置50与遮蔽壳体4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的固定部52,以及自固定部52向后延伸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一对弹性固持脚54。上述固定部52内具有与开孔420相通的贯穿孔,贯穿孔内形成有螺纹。上述两固持脚54间可夹持电路板边缘而使两固持脚54抵接于电路板两表面的对应垫片上,并且固持脚54上设有孔洞56,从而可通过SMT方式固定于电路板上或借助螺栓锁固于电路板上。当对应垫片与电路板上的接地回路电性连接时,固持装置50可实现接地功能。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端子***组件,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基部具有相对设置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基部的前表面上设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有可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分配合的对接空间,邻近上述后表面处形成有收容空间,绝缘本体设有连通上述对接空间与收容空间的收容槽;端子***组件收容于上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中,其至少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第二端子模块,每一端子模块均包括固持于上述收容空间内的绝缘块体及与绝缘块体相结合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绝缘块体具有结合面及与结合面相对的外侧面,每一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块体中的固持部、延伸于绝缘块体前方的可收容于上述收容槽中的对接端及延伸于绝缘块体后方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端子模块的绝缘块体的结合面上朝其外侧面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至少包括具有第一槽宽的第一槽宽位置及具有第二槽宽的第二槽宽位置,第一槽宽大于第二槽宽,并且第二槽宽位置较第一槽宽位置更靠近结合面,上述第二端子模块的绝缘块体的结合面朝远离绝缘块体外侧面方向延伸有与第一端子模块的上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凸块至少具有分别与上述凹槽的第一、第二槽宽位置对应配合的第一、第二宽度位置,第一宽度位置具有第一宽度,第二宽度位置具有第二宽度,并且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的凹槽的侧壁上延伸有向凹槽内突伸的凸出部,第二槽宽位置位于凸出部的顶端位置,第一槽宽位置位于凸出部的底端位置,上述第二端子模块的凸块对应于上述凹槽的凸出部具有与凸出部相配合的内凹部,第二宽度位置位于内凹部的底部位置,第一宽度位置位于内凹部的顶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凸块均呈燕尾构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前端设有凸肋,而所述凸块的前端设有与凸肋相配合的凹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凸台,凸台设有沿自前向后方向爬升的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上、下壁上设有凹孔,而上述绝缘块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凹孔相配合的卡持块。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块的端子连接部间形成有一空间,该空间可收容电路板的边缘而使端子的连接部弹性抵接于电路板的两表面,上述绝缘本体的后表面在收容空间的两侧分别设有臂部,所述臂部分别在上述空间两侧对应设有可容纳电路板边缘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包覆绝缘本体前表面的本体及包覆绝缘本体的对接部的框体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对接部的两侧设有贯穿绝缘本体前、后表面的通孔,上述遮蔽壳体在框体部的两侧对应通孔设有开孔,上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两固持装置,两固持装置分别自绝缘本体的后表面延伸穿过通孔及遮蔽壳体的开孔而固持于绝缘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装置向后延伸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一对弹性固持脚,两固持脚间可夹持电路板而使两固持脚抵接于电路板的两表面。
CN 03250817 2003-05-07 2003-05-07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2444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50817 CN2624445Y (zh) 2003-05-07 2003-05-0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50817 CN2624445Y (zh) 2003-05-07 2003-05-0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24445Y true CN2624445Y (zh) 2004-07-07

Family

ID=34252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508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24445Y (zh) 2003-05-07 2003-05-0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2444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137A (zh) * 2014-08-20 2016-03-02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接脚结构及具有该导电接脚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06450851A (zh) * 2016-11-22 2017-02-22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公端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137A (zh) * 2014-08-20 2016-03-02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接脚结构及具有该导电接脚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05375137B (zh) * 2014-08-20 2018-03-09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接脚结构及具有该导电接脚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06450851A (zh) * 2016-11-22 2017-02-22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公端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79663Y (zh) 插座连接器
CN273559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EP084845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728009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791942Y (zh) 电连接器
CN287481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582221Y (zh) 电连接器
CN204558796U (zh) 电连接器
CN113471776B (zh) 一种高速正交连接器
US7985089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cantilevered aligning key
CN2582195Y (zh) 电连接器
CN2770132Y (zh) 电池连接器
CN2689506Y (zh) 电连接器
CN101785149B (zh) 端子支承结构
CN2624445Y (zh) 电连接器
CN201639022U (zh) 电连接器
CN110739580A (zh)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882239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101527415B (zh) 电子转接装置
EP1530262A2 (en) Multiconnection device
CN206976683U (zh) 陶瓷件与使用该陶瓷件的电连接器
CN2682662Y (zh) 电连接器
CN107611671B (zh) 电连接器
CN2618330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519455Y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