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81689Y -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81689Y
CN2381689Y CN 99217212 CN99217212U CN2381689Y CN 2381689 Y CN2381689 Y CN 2381689Y CN 99217212 CN99217212 CN 99217212 CN 99217212 U CN99217212 U CN 99217212U CN 2381689 Y CN2381689 Y CN 238168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board
support
body part
junction plate
lower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2172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Zhil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2172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8168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8168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8168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包括钢管柱、钢梁支架和工字型钢梁,钢梁支架由至少一个绕钢管柱焊接的支架构成,每一支架具有上抱柱板、下抱柱板和至少一个连接板,上下抱柱板至少具有与每一连接板相连的本体部分,至少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所述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至少一部分绕所述外圆柱面延伸的一个增强部分,在所述钢梁支架上形成至少两个连接板。只需将几种支架加以组合,便可获得整幢建筑不同部位的钢梁支架。适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尤其是具有多个浇注混凝土的钢管柱的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建筑行业中,日益广泛地采用浇注混凝土的钢管柱与钢梁的组合结构,出现过多种柱梁组合形式,其中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在钢管柱上钻孔或开槽,通过***孔或槽中的钢棒或钢板将钢梁与钢管柱连接在一起,或者将钢梁直接穿过钢管,后者要求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管柱,不仅导致房屋成本的增加,而且会削弱钢管柱的强度,降低整幢房屋质量;另一种则是在钢管柱外加套环状钢节点,将钢梁与环状钢节点连接在一起,现场施工时必须先将环状钢节点套入钢管柱,然后再与钢梁连接,这势必给装配带来麻烦,浪费大量工时,加长建筑周期。尤其是在外墙拐角处或者外墙边上的钢管柱上采用这种环状钢节点,还会浪费大量钢材。本实用新型人于1999年6月2日递交的第99107918.3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绕钢管柱焊接的钢梁支架结构,成功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尽管该钢梁支架不受建筑结构的任何限制,可以在建筑工地分段多层同时进行施工,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但从进一步节约材料和施工周期的观点看,仍有潜力可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根据要求任意进行组合,施工操作灵活简便,其构件可标准化和通用化,适于在工厂拼焊成分段部件的钢结构房屋建筑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包括浇注混凝土的多个钢管柱、可焊接在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和可固接在钢梁支架间的工字型钢梁,其中工字型钢梁由相互平行的上梁板和下梁板以及连接上梁板和下梁板的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钢梁支架由绕所述钢管柱焊接的至少一个支架构成,每一支架由平行设置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以及沿所述钢管柱的径向垂直设置在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板组成,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结构,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至少具有与每一连接板相连的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具有与所述钢管柱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相应连接板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相应连接板的端面,至少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所述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至少一部分绕所述外圆柱面延伸的一个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与相邻支架的上抱柱板或下抱柱板配合的一个侧面和一个外周面,从而在所述钢梁支架上形成至少两个连接板,各连接板及相应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本体部分与所述工字型钢梁的一端固接在一起;
B.所述钢管柱的外径为230至430毫米;
C.焊有所述钢支架的所述钢管柱由多段对接而成,总高度为30至120米。
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它包括浇注混凝土的多个钢管柱、可焊接在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和可固接在钢梁支架间的工字型钢梁,其中工字型钢梁由相互平行的上梁板和下梁板以及连接上梁板和下梁板的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钢梁支架由绕所述钢管柱焊接的至少两个相同的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构成,该支架由平行设置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以及沿所述钢管柱的径向垂直设置在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的一个连接板组成,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结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与所述钢管柱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所述连接板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所述连接板的端面,所述增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侧面和一个外周面,从而在所述钢梁支架上形成至少两个连接板,相邻两支架的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各连接板及相应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本体部分与所述工字型钢梁的一端固接在一起;
B.所述钢管柱的外径为230至430毫米;
C.焊有所述钢支架的所述钢管柱由多段对接而成,总高度为30至120米。
按照本实用新型,构成所述钢梁支架的各种支架与工字型钢梁的固接方式可采用如下三种基本方式:(一)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超出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腹板搭接,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分别与上梁板和下梁板端面对接;(二)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的外端面与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三个端面分别与上梁板端面、腹板端面和下梁板端面对接。并可在连接板与腹板的接合部,设置增强夹板;(三)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的外端面与上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并与腹板端面对接,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超出连接板的外端面,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与所述下梁板搭接。上述三种固接方式中,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的伸出部端面均与工字型钢梁的上梁板端面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所述的“夹接”系指在两对接件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包覆两件接合部的夹板后,将夹板与两对接件焊接在一起或者用紧固件连接成一体。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构件,只需将几种标准结构的支架加以组合,便可以获得适于焊接在整幢建筑不同部位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由于是组合式结构,勿需从钢管柱顶端套入,因而不受建筑结构的任何限制,施工灵活方便,可以分段多层(例如4层)在工厂预先拼焊成部件,然后在建筑工地吊装,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并大大缩短施工周期;由于不需要在钢管柱上进行钻孔或开槽等作业,有利于提高整幢建筑结构强度,例如,采用直径300mm的浇注混凝土的钢管柱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构件,便能建成30层楼房的整体结构,可替代600mm×600mm的常规钢筋混凝土方柱,减少立柱所占建筑面积75%左右,扩大使用面积5%左右,并能减少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由于各种支架的构件的形状整齐划一,可用机械冲裁等方法成形,因而特别适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确保构件的施工质量;试验证明,浇注混凝土的钢管柱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构件形成的整体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地震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几种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房屋建筑构件构成的整幢房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3为图2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一分解透视图,示意示出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单个支架和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的一种具体结构;
图5为一分解透视图,示意示出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单个支架和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的一种替换结构;
图6为一分解透视图,示意示出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单个支架和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的另一种替换结构;
图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8为图4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10为图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12为图1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14为图1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16为图1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18为图17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20为图1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22为图2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24为图2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26为图2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优选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28为图27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替换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30为图2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替换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32为图3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替换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34为图3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替换实施例,它由2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36为图3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实施例,它由3个支架拼焊而成。
图38为图37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实施例,它由3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40为图3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3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42为图4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实施例,它由3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44为图4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实施例,它由3个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拼焊而成。
图46为图4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7A-47F为各种支架的一种连接结构;
图48A-48F为各种支架的另一种连接结构;
图49A-49F为各种支架的再一种连接结构。
参见图1,图中示意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房屋建筑构件构成的整幢钢结构建筑结构,包括浇注混凝土的多个钢管柱1、焊接在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和固接在钢梁支架间的工字型钢梁2。焊有钢梁支架的该钢管柱1由多段对接而成,总高度为30至120米,外径为230至430毫米。
图2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该钢梁支架由4个绕钢管柱1拼焊成一体的相同支架3构成;图3示出该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被省略。
参见图4,图中示意示出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单个支架3和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的一种具体结构。每一支架3由平行设置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以及沿钢管柱1的径向垂直设置在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3c板之间的一个连接板3b组成。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相同的形状。参见图3,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与连接板3b相连的本体部分S,该本体部分S具有与所述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连接板3b的两个侧边(图中以双点划线表示)和一个垂直相应连接板的端面。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所述两侧边中的一部分绕所述外圆柱面延伸的两个增强部分E,E’,每一增强部分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与相邻支架3的上抱柱板3a或下抱柱板3c配合的一个侧面和一个外周面,该外周面为与所述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它与本体部分S的相应侧边圆滑过渡。在所述钢梁支架上形成4个连接板3b,各连接板3b及相应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本体部分与工字型钢梁2的一端固接在一起,其固接方式将在下面详细叙述。
如图4所示,每一支架3的连接板3b超出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相应本体部分S的端面,从而可以与工字型钢梁2的腹板2b搭接,两件的搭接部分分别设有多个通孔7和7’,将各螺栓4穿过相应的各通孔7和7’,并旋紧螺母5,便可方便地将连接板3b与工字型钢梁2的腹板2b固接在一起,当然,也可采用搭焊或者铆钉等其它紧固件将二者固接在一起。参见图2和3,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3a的本体部分S与工字型钢梁2的上梁板2a对接,通过对焊连接在一起,使各钢梁支架及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铺设楼板等构件。其替换方案,是在两件的接合部分别设置多个通孔,并在两件接合部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整增设带相应多个通孔的增强夹板,用螺栓或者铆钉等紧固件(图中未示),将二者“夹接”成一体。每一支架3的下抱柱板3c的相应本体部分S与工字型钢梁2的下梁板2c对接,通过对焊或者上述夹接方式连成一体。
图5为一分解透视图,示意示出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单个支架3和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的一种替换结构。其中支架3的连接板3b的外端面与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相应本体部分S的端面齐平,从而连接板3b可以与工字型钢梁2的腹板2b对接,通过在对接处分别置的多个通孔7和7’和对接处两侧设置的带有相应多个通孔7”的增强夹板11和12,用多个螺栓4和螺母5固接成一体,当然也可采用对焊或者铆钉等其它紧固件;其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相应本体部分S分别与工字型钢梁2的上梁板2a和下梁板2c对接,通过对焊或者上述夹接方式连成一体。
图6为一分解透视图,示意示出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单个支架3和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的另一种替换结构。与图5所示支架3的替换结构不同的是,其下抱柱板3c的本体部分S超出其连接板3b的外端面,从而可以与工字型钢梁2的下梁板2c搭接,通过在两件的搭接处分别设置多个共轴的通孔8和8’,用螺栓4’和螺母5’将二者固接在一起,当然,也可采用搭焊或者采用铆钉等其它紧固件,将二者固接在一起。其上抱柱板3a的本体部分S和连接板3b分别与工字型钢梁的上梁板2a和腹板2b对接,其固接方式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图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它也由4个支架3拼焊而成;图8为图4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被省略。与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不同之处,仅在于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每一增强部E或E’的圆弧外周面与本体部分S的相应侧边直接相交,没有圆滑过渡部分。
图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它也由4个支架3拼焊而成;图10为图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被省略。与图2和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每一增强部E或E’不是自本体部分S的相应侧边(如图10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一部分,而是自其全长绕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延伸;每一增强部分E或E’的外周面为一平面,与本体部分的相应端面形成一夹角,如图10所示,由此形成的钢梁支架的外廓为正八边形。
图1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它由2个相同的支架3拼焊而成;图12为图1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被省略。如图所示,每一支架3具有2个连接板3b,任意相邻两连接板3b,3b之间的角度皆为90°。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自两个本体部分S和S’的内侧边(如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向内延伸的一个公共增强部分M,和分别自两个本体部分S,S’的外侧边向外延伸的增强部分E和E’,增强部分E和E’具有沿所述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本体部分S和S’的圆弧面的圆心角和增强部分M、E和E’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180°。
图1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也由2个支架3拼焊而成,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图14为图1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被省略。与图11和12所示钢梁支架不同的是,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各增强部分M、E和E’不是自本体部分S或S’的相应侧边(如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一部分,而是自其全长绕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延伸;每一增强部分M或E或E’的外周面为一平面,与本体部分S或S’的相应端面形成一夹角,如图10所示,由此形成的钢梁支架的外廓为正八边形。
图1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它由4个支架3拼焊而成;图16为图1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每一支架3具有一个连接板3b,其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自本体部分S的一个侧边(如图16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一个增强部分E,该增强部分E具有沿垂直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本体部分S的圆弧面的圆心角和增强部分E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90°。
图1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支架3,3,3’,3’拼焊而成,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图18为图17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每一支架3,3,3’,3’具有一个连接板3b,3b,3’b,3’b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两个相对的支架3’,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仅具有所述本体部分,另外两个相对的支架3,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如图18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增强部分E和E’,两增强部分E和E’具有沿垂直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边,两增强部分E和E’的外周面为与钢管柱1共轴的圆弧面。
图1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它由4个相同的支架3和多个相同的增强板F”拼焊而成,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图20为图1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仅具有相当上述各种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所述本体部分S或S’的形状,即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与之相连的连接板3b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该连接板3b的端面。两相邻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之间拼焊有一个增强板F”。每一增强板F”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和一个由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构成的外周面,从而在钢梁支架上形成4个连接板,相邻两支架3的连接板3b之间的角度为90°。
图2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中间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该钢梁支架由4个相同的支架3和多个相同的增强板F”拼焊而成;图22为图2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与图19和20所示钢梁支架不同的是,每一增强板F”的外周面为一平面,由各支架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端面和各增强板F”的外周面形成的钢梁支架的外廓为正八边形。
图2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各工字型钢梁2;图24为图2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该钢梁支架由2个相互对称的支架3,3’拼焊而成,每一支架3或3’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每一支架3或3’的上抱柱板3a或3’a和下抱柱板3c或3’c具有分别自各自本体部分S或S’的两侧边延伸的增强部分E和E’,其中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连接板3b或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两增强部分E和E’的外周面为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本体部分S或S’与两增强部分E和E’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α介于90°至120°之间,使拼接成的钢梁支架对钢梁柱1形成的包角2α大于180°(见图24),有利于将上下抱柱板作用在钢管柱上的拉力传递给钢管柱1内的混凝土,使钢管柱1的应力分布均匀,同时还有利保持整幢建筑结构外廓大体平整。试验证明,每一支架上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α介于105°~115 °之间,效果更为明显。
图2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26为图2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在这个实施例中,钢梁支架也由2个相互对称的支架3和3’构成。每一支架3或3’除增强部分的外周面与本体部分S或S’的侧边采用圆弧过渡外,其余与图23和24所示实施例相同。
图2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28为图27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该钢梁支架由2个支架3和3’拼焊而成,每一支架3或3’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两连接板3b和3’b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一个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的两侧边(如图28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增强部分E和E’,其中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垂直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该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支架3’的上抱柱板3’和下抱柱板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的一侧边延伸的增强部分E’,该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此外,上述各连接板E、E’和E’还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构成的外周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优选为210°至230°之间。
图2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替换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图30为图2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该钢梁支架包括2个支架3和3’,每一支架3或3’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两连接板3b和3’b之间的角度为90°。支架3或3’的上抱柱板3a或3’a和下抱柱板3c或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或S’的一侧边(如图30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增强部分E或E’,其中一个支架3的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其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支架的增强部分E’具有沿垂直其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各增强部分E和E’还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所述另一支架E’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本体部分S’的另一侧边还与一增强板F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F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优选为210°至230°之间。
图3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替换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32为图3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该钢梁支架包括2个支架3和3’,每一支架3或3’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两连接板3b和3’b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一个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的两侧边(如图32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增强部分E和E’,其中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垂直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各增强部分E和E’还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另一个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仅具有本体部分S,该本体部分S的外侧面与一增强板F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F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该钢梁支架对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优选为210°至230°之间。
图3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替换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34为图3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该钢梁支架包括2个支架3,3,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3b,两连接板3b和3b之间的角度为90°。每一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仅具有前述的本体部分,即具有与所述钢管柱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其连接板3b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连接板3b的端面,两支架3,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之间拼焊有一个增强板F”,该增强板F”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两支架3,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还分别与另一个增强板F和F’拼焊在一起,增强板F和F’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优选为210°至230°之间。
图3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拐角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替换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图36为图3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该钢梁支架包括2个支架3,3.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3b,两连接板3b和3b之间的角度为90°。与图33和34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各增强板F,F’和F”的外周面与两支架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端面和相应侧边在同一位置相交。
图37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38为图37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该钢梁支架由3个支架3,3’和3”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或3”b,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90°。中间一个支架3上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图中未示)延伸的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本体部分的圆弧面和两个增强部分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90°,该支架3与图2,3和4中所示支架3的结构完全相同;两侧支架为2个相互对称的支架3’和3”,每一支架3’或3”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每一支架3’或3”的上抱柱板3’a或3”a和下抱柱板3’c或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或S”的两侧边(如图38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两个增强部分E和E’,其中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相应连接板3’b或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本体部分S’或S”的圆弧面和两个增强部分E和E’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α介于90°至120°之间,优选为105°至115°之间,这两个对称支架3’和3”与图25和26所示的对称支架3和3’完全相同。
图39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另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40为图39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该钢梁支架包括3个支架3,3’和3”,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或3”b,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每一支架3或3’或3”的上抱柱板3a或3’a或3”a和下抱柱板3c或3’c或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的一侧边(如图40中双点划线所示)延伸的增强部分E或E’或E”,其中两个支架3和3”的增强部分的侧面沿垂直其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另一个支架3’的增强部分E’的侧面沿平行其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各增强部分E或E’或E”还具有与钢管柱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外侧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本体部分S的外侧面,还与一增强板F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F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
图41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再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2;图42为图41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如图所示,该钢梁支架包括3个支架3,3’和3”,每一支架3或3’或3”具有一个连接板3b或3b或3”b,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中间一个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的一个侧边(如图42中虚线所示)延伸的一个增强部分E,该增强部分E具有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圆弧面、一个沿垂直该支架的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形外周面;一个外侧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图中未示)具有分别自本体部分S的两侧边延伸的增强部分E和E’,其中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垂直其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E’具有沿平行其连接板3”b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此外,两增强部分E和E’还分别具有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圆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另一个外侧支架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仅具有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的外侧边与一个增强板F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F具有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弧面形成的外周面。
图43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1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图44为图43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该钢梁支架由绕所述钢管柱焊接的3个相同的支架3和多个增强板构成。每一支架3由平行设置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以及沿钢管柱1的径向垂直设置在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之间的一个连接板3b组成,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结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仅具有本体部分,即具有与所述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其连接板3b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其连接板的端面。两相邻支架3,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之间拼焊有一个增强板F”,该增强板F”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和一个与钢管柱1的外圆柱面共轴的圆柱面形成的外周面。两外侧支架3,3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还分别与另一个增强板F和F’拼焊在一起,增强板F和F’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和一个与所述外圆柱面共轴的圆柱面形成的外周面,从而在该钢梁支架上形成3个连接板,相邻两支架的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
图45为一透视图,示意示出位于整幢建筑周边部分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的又一种实施例,包括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图46为图45所示钢梁支架实施例的俯视图,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被省略。这个实施例与图43和44所示的钢梁支架实施例比较,除各增强板F、F’和F”的外周面与相应支架的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的端面和相应侧面相交在同一位置(拐角处)外,其余均相同。
构成图7至图46所示各种钢梁支架实施例中的各种支架,均可以采用与图4、5和6所示的支架相同的与工字型钢梁的连接结构。
图47A至47F以举例方式示出上述各种支架的一种连接结构。其中每一支架3的连接板3b超出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或者它们的本体部分端面,从而可以与工字型钢梁的腹板(图中未示)搭接,搭接部分设有多个通孔7,以便用螺栓将连接板3b和工字型钢梁的腹板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采用搭焊或者铆钉等其它紧固件将二者固接在一起。与图2和3所示支架类似,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3a或者其本体部分可以与工字型钢梁2的上梁板(图中未示)对接,通过对焊连接在一起,使各钢梁支架及与之连接的工字型钢梁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铺设楼板等构件。其替换方案,是在两件的接合部分别设置多个通孔,并在两件接合部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整增设带相应多个通孔的增强夹板,用螺栓或者铆钉等紧固件(图中未示),将二者“夹接”成一体。每一支架3的下抱柱板3c或者其相应本体部分可以与工字型钢梁2的下梁板(图中未示)对接,通过对焊或者上述夹接方式连成一体。这种连接结构与图4所示支架3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
图48A至48F以举例方式示出上述各种支架的另一种连接结构。每一支架3的连接板3b的外端面与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或者其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从而连接板3b可以与工字型钢梁的腹板(图中未示)对接,通过在对接处分别置的多个通孔和对接处两侧设置的带有相应多个通孔的增强夹板,用多个螺栓和螺母固接成一体,当然也可采用对焊或者铆钉等其它紧固件;其上抱柱板3a和下抱柱板3c或者其相应本体部分分别与工字型钢梁2的上梁板2a和下梁板2c对接,通过对焊或者上述夹接方式连成一体。这种连接结构与图5所示支架3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
图49A至49F以举例方式示出上述各种支架的另一种连接结构。与图48A至48F所示支架3的结构不同的是,每一支架3的下抱柱板3c或者其本体部分超出其连接板3b的外端面,从而可以与工字型钢梁的下梁板(图中未示)搭接,通过在两件的搭接处分别设置多个共轴的通孔,便可用螺栓和螺母将二者固接在一起,当然,也可采用搭焊或者采用铆钉等其它紧固件,将二者固接在一起。其上抱柱板3a或者其本体部分和连接板3b分别与工字型钢梁的上梁板和腹板对接,其固接方式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这种连接结构与图6所示支架3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
上述各种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例如在每一支架上增设加强筋等,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36)

1.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包括浇注混凝土的多个钢管柱、可焊接在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和可固接在钢梁支架间的工字型钢梁,其中工字型钢梁由相互平行的上梁板和下梁板以及连接上梁板和下梁板的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钢梁支架由绕所述钢管柱焊接的至少一个支架构成,每一支架由平行设置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以及沿所述钢管柱的径向垂直设置在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板组成,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结构,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至少具有与每一连接板相连的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具有与所述钢管柱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相应连接板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相应连接板的端面,至少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所述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的至少一部分绕所述外圆柱面延伸的一个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与相邻支架的上抱柱板或下抱柱板配合的一个侧面和一个外周面,从而在所述钢梁支架上形成至少两个连接板,各连接板及相应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本体部分与所述工字型钢梁的一端固接在一起;
B.所述钢管柱的外径为230至430毫米;
C.焊有所述钢支架的所述钢管柱由多段对接而成,总高度为30至120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4个相同的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其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所述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所述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所述本体部分的所述圆弧面和两个增强部分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2个相同的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2个连接板,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自两个所述本体部分的内侧边向内延伸的一个公共增强部分,和分别自两个所述本体部分的外侧边向外延伸的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所述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各本体部分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和各增强部分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4个相同的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其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一个侧边延伸的一个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所述本体部分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和所述增强部分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4个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两个相对的支架的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仅具有所述本体部分,另外两个相对的支架的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2个对称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增强部分,其中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所述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所述本体部分与两增强部分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α介于90°至1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α角介于105°至11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2个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所述增强部分,其中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一侧边延伸的所述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增强部分的外周面为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与本体部分的相应侧边圆滑过渡。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增强部分的外周面为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钢梁支架的外廓为一正多边形或其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为正8边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2个所述支架,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两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一侧边延伸出的所述增强部分,其中一个支架的所述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其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支架的所述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其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所述另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所述本体部分的另一侧边还与一增强板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外周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2个支架,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其中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所述增强部分,其中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仅具有所述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的外侧面与一增强板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外周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8或14或15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θ介于210~230°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由3个支架拼焊而成,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90°,中间一个支架上的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所述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所述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所述本体部分的圆弧面和两个增强部分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为90°,两侧支架为2个对称支架,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出的两个所述增强部分,其中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所述外圆柱面的径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所述本体部分的圆弧面和两个增强部分的圆弧面的圆心角之和α介于90°至120°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3个所述支架,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相邻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一侧边延伸的所述增强部分,其中两个支架的增强部分的所述侧面沿垂直其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另一个支架的增强部分的所述侧面沿平行其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支架中的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所述本体部分的外侧面,还与一增强板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外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3个所述支架,每一支架具有一个连接板,两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中间一个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一个侧边延伸出的一个所述增强部分,该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一个外侧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分别自所述本体部分的两侧边延伸的增强部分,其中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增强部分具有沿平行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另一个外侧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仅具有所述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的外侧边与另一个增强板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和一个外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或17或18或19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增强部分的外周面及每一增强板的外周面为圆弧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与本体部分的相应侧边圆滑过渡。
22.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或17或18或19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增强部分的外周面及每一增强板的外周面为平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钢梁支架的外廓为正多边形的一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为正8边形。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10或12或13或14或或15或17或18或19或21或23或24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柱板的各本体部分与所述上梁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超出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腹板搭接,通过搭焊或者通过紧固件固接在一起,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下梁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的外端面与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腹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在对接处分别置多个通孔,通过对接处两侧设置的带有相应多个通孔的增强夹板,用多个紧固件固接成一体,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下梁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的外端面与所述上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并与所述腹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超出所述连接板的外端面,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与所述下梁板搭接,通过搭焊或者用紧固件连成一体。
29.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包括浇注混凝土的多个钢管柱、可焊接在各钢管柱上的钢梁支架和可固接在钢梁支架间的工字型钢梁,其中工字型钢梁由相互平行的上梁板和下梁板以及连接上梁板和下梁板的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钢梁支架由绕所述钢管柱焊接的至少两个相同的支架和多个增强板构成,该支架由平行设置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以及沿所述钢管柱的径向垂直设置在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的一个连接板组成,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结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具有与所述钢管柱的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平行所述连接板的两个侧边和一个垂直所述连接板的端面,所述增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圆柱面配合的一个圆弧面、两个侧面和一个外周面,从而在所述钢梁支架上形成至少两个连接板,相邻两支架的连接板之间的角度为90°,各连接板及相应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每一本体部分与所述工字型钢梁的一端固接在一起;
B.所述钢管柱的外径为230至430毫米;
C.焊有所述钢支架的所述钢管柱由多段对接而成,总高度为30至120米。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4个所述支架,两相邻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拼焊有一个所述增强板,该增强板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面。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2个所述支架,两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拼焊有一个增强板,该增强板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两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还分别与另一个增强板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该钢梁支架对所述外圆柱面的包角θ介于180°至240°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支架包括3个所述支架,两相邻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之间拼焊有一个增强板,该增强板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两外侧支架的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还分别与另一个增强板拼焊在一起,该增强板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
33.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或31或32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柱板的各本体部分与所述上梁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超出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腹板搭接,通过搭焊或者通过紧固件固接在一起,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下梁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的外端面与所述上抱柱板和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腹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在对接处分别置多个通孔,通过对接处两侧设置的带有相应多个通孔的增强夹板,用多个紧固件固接成一体,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与所述下梁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各连接板的外端面与所述上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齐平,并与所述腹板对接,通过对焊或者夹接连成一体,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端面超出所述连接板的外端面,所述下抱柱板的相应本体部分与所述下梁板搭接,通过搭焊或者用紧固件连成一体。
CN 99217212 1999-07-27 1999-07-27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8168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17212 CN2381689Y (zh) 1999-07-27 1999-07-27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17212 CN2381689Y (zh) 1999-07-27 1999-07-27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81689Y true CN2381689Y (zh) 2000-06-07

Family

ID=34008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2172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81689Y (zh) 1999-07-27 1999-07-27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81689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537A (zh) * 2012-12-26 2013-04-0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107532418A (zh) * 2015-04-15 2018-01-02 维克托布洛克公司 用于模块化建筑结构的连接器
USD867108S1 (en) 2016-03-18 2019-11-19 Vector Bloc, Corp. Connector assembly
US10870980B2 (en) 2017-01-19 2020-12-22 Z-Modular Holding, Inc.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0947716B2 (en) 2014-04-30 2021-03-16 Z-Modular Holding, Inc. Structural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1732459B2 (en) 2018-07-12 2023-08-22 Z-Modular Holding, Inc. Locating pin assembly for a modular fram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537A (zh) * 2012-12-26 2013-04-0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103015537B (zh) * 2012-12-26 2015-01-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US10947716B2 (en) 2014-04-30 2021-03-16 Z-Modular Holding, Inc. Structural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1739520B2 (en) 2014-04-30 2023-08-29 Z-Modular Holding, Inc. Structural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CN107532418A (zh) * 2015-04-15 2018-01-02 维克托布洛克公司 用于模块化建筑结构的连接器
CN107532418B (zh) * 2015-04-15 2020-01-24 Z-模块控股公司 用于模块化建筑结构的连接器
USD867108S1 (en) 2016-03-18 2019-11-19 Vector Bloc, Corp. Connector assembly
US10870980B2 (en) 2017-01-19 2020-12-22 Z-Modular Holding, Inc.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1479962B2 (en) 2017-01-19 2022-10-25 Z-Modular Holding, Inc.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1828057B2 (en) 2017-01-19 2023-11-28 Z-Modular Holding, Inc.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2037781B2 (en) 2017-01-19 2024-07-16 Z-Modular Holding, Inc. Modular building connector
US11732459B2 (en) 2018-07-12 2023-08-22 Z-Modular Holding, Inc. Locating pin assembly for a modular fr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44C (zh) 组合式房屋及其构筑方法
CN200971603Y (zh) 三角形型钢悬挑脚手架
CN2381689Y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CN1252477A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钢架结构
CN2391933Y (zh) 钢结构房屋的钢节点
CN2399464Y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构件
CN2378457Y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构件
CN1241668A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构件
CN213448902U (zh) 一种预埋箱式钢牛腿结构
CN1752370A (zh) 一种钢筋砼暗肋梁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47143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
CN1263929C (zh) 一种现浇砼肋用模壳构件
CN105155406A (zh) 空心薄壁墩框架承台以及桥
CN2385004Y (zh) 钢结构房屋建筑中间柱的钢架结构
CN2385003Y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中间柱的钢架结构
CN218713990U (zh)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
CN214303033U (zh) 拼装式施工辅助楼梯
CN2385005Y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
CN1662710A (zh) Pc梁桥用架设支架以及其设置方法
CN1548680A (zh) 一种现浇砼空心板
CN1250837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202299356U (zh) 脚手架
CN1296581C (zh) 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CN1250839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896399A (zh) 一种现浇砼空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ADDRESS; FROM: ROOM 203, NO. 2, LANE 8, ROAD WEST, QUFU CITY, SHANGHAI CITY TO: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NO.143 QUFU WEST ROA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43 West Qufu Road, Shanghai, Zhabe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Wang Zhilin

Address before: Room 2, No. 8, Lane 203, Qufu West Road,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Wang Zhilin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