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85364U -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85364U
CN221285364U CN202322484470.7U CN202322484470U CN221285364U CN 221285364 U CN221285364 U CN 221285364U CN 202322484470 U CN202322484470 U CN 202322484470U CN 221285364 U CN221285364 U CN 221285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ot
handle
pan
po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44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锋胜
吕士杰
吕丽
杨赵元
陈柳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che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che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che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che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844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85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85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85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下表面设有衬钢,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十字导热条,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导热环,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涂层,所述锅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栓和把手座、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十字导热条和导热环,可在电磁炉使用时快速将锅底的热量导入整个锅体,避免炒菜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为避免十字导热条和导热换直接暴露在锅体内部,使用加厚的涂层,通过隔热板,隔热板下部为半弧状,更好的避免了明火炙烤把手的情况,同时在炒菜时通常也会因握力不足失误脱手,隔热板也会在最前端进行阻挡,避免手部会直接触碰到锅体导致的烫伤。

Description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背景技术
锅具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使用,按功能分压力锅、煎锅、炒锅、汤锅、蒸锅、奶锅、电饭锅多功能锅等;按材质分不锈钢锅、铁锅、铝锅、砂锅、铜锅、搪瓷锅、不粘锅、复合材质锅等;按手柄个数分单耳锅和双耳锅;按锅底形状分平底锅和圆底锅等。人们在日常烧菜或做饭过程中,如果火候较大,锅身受热较大,经常会出现菜粘在锅底内,经常出现烧焦的情况,影响环境质量,而且粘附在锅具内的食物粘力较大,清洗起来较费力。还经常会出现油爆的情况,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安全。随着生产的发展,不粘锅的问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传统的不粘锅仅仅是在锅内涂一层不粘涂层,而且即便是有该涂层的存在也难以保证炒菜时不粘,而且,用户在炒菜时有时会用到金属菜铲,由于该产品硬度较大,在长时间使用后,经常会将锅内的涂层划伤损坏,继而影响其不粘效果。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5866588U中公开的一种蜂窝涂层不粘炒锅,虽然通过蚀刻工艺成型于锅体内侧的花纹,花纹至少包括设置于锅体内侧底部的蜂窝状花纹,锅体内外层还涂覆有不粘涂料层。通过在锅内底部设置蜂窝状花纹,并在锅体内外侧设置不粘涂层,使得锅体受热均匀,能效高,节约能源,且避免用户使用时食物粘锅的情况发生,便于清洗,而且,烹调时不易油爆,更安全,但是锅体在电磁炉上进行使用时,因也是通过锅体材质进行热量传导,导热效果并不佳,无法对锅体进行快速且相对均匀的加热,同时锅体在使用明火时也会出现明火对把手的炙烤和因握力不足失误脱手导致的烫伤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解决了锅体材质导热不佳无法快速使锅体整体受热和在使用明火时对把手的炙烤与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烫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下表面设有衬钢,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十字导热条,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导热环,所述锅体的内部设有涂层,所述锅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锅体通过螺栓螺纹贯穿有把手座,所述把手座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座的一侧设有隔热板,所述把手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挂环柱,所述挂环柱的一侧设有限位卡,所述挂环柱的一端设有挂环,所述锅体的上表面设有锅盖,所述锅盖的上表面设有轴座,所述轴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卡扣。
可选地,所述十字导热条位于锅体中心部位,所述十字导热条的材质为石墨烯材质,所述十字导热条位于涂层下部。
可选地,所述导热环数量为三,所述导热环其中两条位于锅体底部,所述导热环其中一条位于锅体内壁,所述十字导热条与导热环之间相互适配。
可选地,所述导热环的材质为石墨烯材质,所述导热环位于涂层下部。
可选地,所述涂层材质为麦饭石涂层。
可选地,所述把手内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可对限位卡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锅盖的上表面设有锅盖把手,所述锅盖的上表面设有出气口。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十字导热条和导热环,可在电磁炉使用时快速将锅底的热量导入整个锅体,避免出现锅底高热时锅体两侧温度偏低,导致炒菜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为避免十字导热条和导热换直接暴露在锅体内部,使用加厚的涂层,并且采用了更加耐磨的麦饭石涂层。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限位卡从滑槽的拐角中脱离后拉出,即可方便的进行挂置控水,锅盖也设有卡扣可在收纳时与锅体进行卡接,方便统一的收纳,在炖煮时,为避免锅盖漏气,也可通过卡扣将锅盖与锅体进行卡接,避免了漏气,提高炖煮时的密闭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隔热板半弧状的下部,更好的避免明火炙烤把手的情况,同时在炒菜时通常也会因握力不足失误脱手,隔热板也会在最前端进行阻挡,避免手部会直接触碰到锅体导致的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锅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衬钢;3、十字导热条;4、导热环;5、涂层;6、螺栓;7、把手座;8、把手;9、隔热板;10、挂环柱;11、限位卡;12、挂环;13、锅盖;14、轴座;15、转轴;16、卡扣;17、锅盖把手;18、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图6所示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包括锅体1,锅体1的下表面设有衬钢2,锅体1的内部设有十字导热条3,锅体1的内部设有导热环4,锅体1的内部设有涂层5,锅体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栓6,锅体1通过螺栓6螺纹贯穿有把手座7,把手座7的一侧设有把手8,把手座7的一侧设有隔热板9,把手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挂环柱10,挂环柱10的一侧设有限位卡11,挂环柱10的一端设有挂环12,锅体1的上表面设有锅盖13,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轴座14,轴座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一侧设有卡扣16。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图4所示,包括锅体1,锅体1的下表面设有衬钢2,锅体1的内部设有十字导热条3,锅体1的内部设有导热环4,锅体1的内部设有涂层5,十字导热条3位于锅体1中心部位,十字导热条3的材质为石墨烯材质,十字导热条3位于涂层5下部,导热环4数量为三,导热环4其中两条位于锅体1底部,导热环4其中一条位于锅体1内壁,十字导热条3与导热环4之间相互适配,导热环4的材质为石墨烯材质,导热环4位于涂层5下部,涂层5材质为麦饭石涂层,在锅体内部设有的十字导热条3和导热环4,可在电磁炉使用时快速将锅底的热量导入整个锅体1,避免出现锅底高热时锅体两侧温度偏低,导致炒菜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为避免十字导热条3和导热换4直接暴露在锅体内部1,使用加厚的涂层5,并且采用了更加耐磨的麦饭石涂层。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锅体1通过螺栓6螺纹贯穿有把手座7,把手座7的一侧设有把手8,把手座7的一侧设有隔热板9,把手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挂环柱10,挂环柱10的一侧设有限位卡11,把手8内部开设有滑轨,滑轨可对限位卡11进行限位,挂环柱10的一端设有挂环12,锅体1的上表面设有锅盖13,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轴座14,轴座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一侧设有卡扣16,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锅盖把手17,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出气口18,在使用时,炒锅在清洗完毕后经常需要挂置控水,但是过长的把手会导致炒菜的不便,因此可通过旋转挂环12,通过将限位卡11从滑槽的拐角中脱离后拉出,即可方便的进行挂置控水,同时锅盖13也设有卡扣16可在收纳时与锅体1进行卡接,方便统一的收纳,在炖煮时,为避免锅盖漏气,也可通过卡扣16将锅盖13与锅体1进行卡接,避免了漏气,提高炖煮时的密闭效果,为避免造成焖锅爆盖的情况锅盖的上表面也同时设有出气口18,在使用明火炒菜时,火焰也会通过锅体四散,会对把手8进行炙烤,提升把手的温度从而影响操作,因此设有的隔热板9下部为半弧状,更好的避免明火炙烤把手8的情况,同时在炒菜时通常也会因握力不足失误脱手,隔热板9也会在最前端进行阻挡,避免手部会直接触碰到锅体1导致的烫伤。
本实用工作原理:
在锅体内部设有的十字导热条3和导热环4,可在电磁炉使用时快速将锅底的热量导入整个锅体1,避免出现锅底高热时锅体两侧温度偏低,导致炒菜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为避免十字导热条3和导热换4直接暴露在锅体内部1,使用加厚的涂层5,并且采用了更加耐磨的麦饭石涂层,在使用时,炒锅在清洗完毕后经常需要挂置控水,但是过长的把手会导致炒菜的不便,因此可通过旋转挂环12,通过将限位卡11从滑槽的拐角中脱离后拉出,即可方便的进行挂置控水,同时锅盖13也设有卡扣16可在收纳时与锅体1进行卡接,方便统一的收纳,在炖煮时,为避免锅盖漏气,也可通过卡扣16将锅盖13和锅体1进行卡接,避免了漏气,提高炖煮时的密闭效果,为避免造成焖锅爆盖的情况锅盖的上表面也同时设有出气口18,在使用明火炒菜时,火焰也会通过锅体四散,会对把手8进行炙烤,提升把手的温度从而影响操作,因此设有的隔热板9下部为半弧状,更好的避免明火炙烤把手8的情况,同时在炒菜时通常也会因握力不足失误脱手,隔热板9也会在最前端进行阻挡,避免手部会直接触碰到锅体1导致的烫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下表面设有衬钢(2),所述锅体(1)的内部设有十字导热条(3),所述锅体(1)的内部设有导热环(4),所述锅体(1)的内部设有涂层(5),所述锅体(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栓(6),所述锅体(1)通过螺栓(6)螺纹贯穿有把手座(7),所述把手座(7)的一侧设有把手(8),所述把手座(7)的一侧设有隔热板(9),所述把手(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挂环柱(10),所述挂环柱(10)的一侧设有限位卡(11),所述挂环柱(10)的一端设有挂环(12),所述锅体(1)的上表面设有锅盖(13),所述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轴座(14),所述轴座(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侧设有卡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导热条(3)位于锅体(1)中心部位,所述十字导热条(3)的材质为石墨烯材质,所述十字导热条(3)位于涂层(5)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环(4)数量为三,所述导热环(4)其中两条位于锅体(1)底部,所述导热环(4)其中一条位于锅体(1)内壁,所述十字导热条(3)与导热环(4)之间相互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环(4)的材质为石墨烯材质,所述导热环(4)位于涂层(5)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5)材质为麦饭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8)内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可对限位卡(11)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锅盖把手(17),所述锅盖(13)的上表面设有出气口(18)。
CN202322484470.7U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Active CN221285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4470.7U CN221285364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4470.7U CN221285364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85364U true CN221285364U (zh) 2024-07-09

Family

ID=9173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84470.7U Active CN221285364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85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4794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多功能电饭锅
CN101461669B (zh) 多功能烹饪机
CN221285364U (zh) 一种新复合材质的有机涂层炒锅
CN208551223U (zh) 一种两用高压锅
CN207101096U (zh) 一种带有导热管的烤锅
CN204813317U (zh) 一种无油烟聚能炒锅及配合使用的水蒸汽循环锅盖
CN104042105A (zh) 多方加热电压力锅
CN202981559U (zh) 一种实用蒸锅
CN209678288U (zh) 一种低能耗电加热平底煎饼锅
CN207940633U (zh) 一种自动保护的机械电子锅
CN202973220U (zh) 一种不锈钢双环电陶炉
CN109892957A (zh) 多功能电子锅
CN201814426U (zh) 多士炉
CN205338559U (zh) 一种节能油导热夹层锅
CN206443602U (zh) 旋转式多功能电炉烧烤器
CN2724569Y (zh) 一种蒸煮锅
CN203234583U (zh) 一种新型砂锅
CN215190918U (zh) 多功能捞饭锅
CN205053725U (zh) 一种锅具
CN202757162U (zh)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CN2877500Y (zh) 多用途锅子
CN216364707U (zh) 一种底部带防滑凹槽的锅
CN203619301U (zh) 燃气灶高效节能锅具套装
CN208652640U (zh) 一种多用电磁炉
CN205885245U (zh) 一种使用安全方便的电饭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