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83611U - 送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送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83611U
CN221283611U CN202322696598.XU CN202322696598U CN221283611U CN 221283611 U CN221283611 U CN 221283611U CN 202322696598 U CN202322696598 U CN 202322696598U CN 221283611 U CN221283611 U CN 221283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electric cabinet
cabin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965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梓斌
姜国璠
刘欣锫
陈勇
余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26965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83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83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83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送风设备,该送风设备包括:柜体,具有入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入风口和所述送风口在所述柜体内连通形成第一风道;制冷***和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对所述入风口处的空气进行降温,以使降温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送风口排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处,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电控箱处,以对所述电控箱进行降温。本申请的送风设备,能利用送风设备的送风冷风对电控箱进行冷却,结构简单,满足空间限制要求,降低了电控箱内的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送风设备能安全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送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变频水冷柜的电控箱中,变频器是关键电气元件之一。温度过高而导致变频器内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烧毁是变频器故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所以变频器散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空间限制要求较高的变频式水冷柜,如整体式变频水冷柜,在工作环境较为苛刻时,例如,没有足够空间配置风机等散热装置,变频器在电控箱内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仅靠自然风进行冷却,若散热不及时,会影响变频器使用的效率和寿命,甚至影响到电控箱内的其他电气元件正常工作的温度环境,从而增加了电控箱器件的故障率,不利于变频水冷柜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以解决送风设备因空间限制无法额外配置冷却风机等散热器件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所述送风设备包括:柜体,具有入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入风口和所述送风口在所述柜体内连通形成第一风道;制冷***和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对所述入风口处的空气进行降温,以使降温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送风口排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处,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电控箱处,以对所述电控箱进行降温。
在本申请的送风设备中,通过第二风道将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引导至电控箱处,实现利用送风设备的送风冷风对电控箱进行冷却,无需设置风机等散热器件,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空间限制要求,同时降低了电控箱内的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送风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在所述柜体外,所述柜体的对应所述送风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且对应所述电控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风道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二风道设置在柜体内,这样可使送风设备的外部结构比较简洁;或者,至少部分第二风道设置在柜体外,这样对柜体的现有结构改动小,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冷却舱,在所述柜体内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处,所述冷却舱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大与电控箱的接触面积,可设置冷却舱,通过第二风道连通冷却舱和第一风道,使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通过第二风道进入冷却舱,以便对电控箱进行冷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冷却舱的朝向所述电控箱的一侧设置有敞口,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冷却舱内设置在所述敞口处。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为了加快散热速度,冷却舱内可设置散热器,并且,散热器可设置在冷却舱的朝向电控箱的敞口处,这样散热器与电控箱能够紧密接触,可以使散热器更好地给电控箱散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器包括:主板体;多个翅片,间隔设置在所述主板体的远离所述电控箱的侧面,每个所述翅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大与冷风的接触面积,散热器可包括主板体和多个翅片,并且,为了使冷风在冷却舱内能够更加均匀地覆盖主板体,每个翅片上可设置开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多个摆叶,在所述冷却舱内间隔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驱动件,与所述多个摆叶连接,并用于调整所述多个摆叶的角度。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冷却舱内可设置多个摆叶,通过驱动件控制多个摆叶的角度,可实现对进风量进行调节,避免电控箱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控箱内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控箱内的湿度;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所述多个摆叶的角度。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为了更好地避免电控箱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可在电控箱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驱动件可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精确控制多个摆叶的角度,从而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摆叶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且延伸至所述进风口的外侧,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导流件,在所述冷却舱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多个摆叶之间,所述导流件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引导至所述多个摆叶。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进风口较小,多个摆叶的排列区域较大,通过设置导流件可使通过进风口进入冷却舱的冷风分散至多个摆叶,可以使冷却舱的温度更加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挡板,在所述冷却舱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第二挡板,在所述冷却舱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多个摆叶的方向外扩延伸。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外扩延伸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作为导流件,可实现将通过进风口进入冷却舱的冷风引导至多个摆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在所述送风口处,并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通过所述送风口排出。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为了加大出风量,可在送风口处设置第一风机,以便将降温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尽快排出。
本申请提供的送风设备可为水冷柜,例如变频水冷柜,通过设置第二风道,并使第二风道的一端与送风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送风设备的电控箱处,实现了利用水冷柜的送风冷风对电控箱进行冷却降温,这样无需设置风机等散热器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满足空间限制要求,同时降低了电控箱内的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送风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送风设备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柜体;11、入风口;12、送风口;K1、第一开口;K2、第二开口;
2、制冷***;21、压缩机;22、冷凝器;
3、电控箱;31、变频器;
W、温度传感器;X、湿度传感器;
41、冷却舱;411、进风口;412、出风口;413、敞口;42、第二风道;43、散热器;431、主板体;432、翅片;H、开孔;44、摆叶;45、驱动件;46、导流件;D1、第一挡板;D2、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变频器工作时发热量大,尤其是在电控箱内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堆积,导致电控箱内的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上升;并且,因空间限制整体式变频水冷柜无法额外配置冷却风机等散热器件,只能依靠自然风来降温,导致变频器的散热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冷柜(如整体式变频水冷柜)因空间限制无法额外配置冷却风机等散热器件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该送风设备可为变频水冷柜,能够利用送风设备自身的送风冷风对电控箱(可包括变频器)进行冷却降温,这样无需额外配置带风机等散热器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节省了空间,能满足空间限制要求,适合有空间限制因素的机组,同时降低了电控箱内部的元器件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引起故障的概率,利于送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送风设备包括柜体1、制冷***2、电控箱3和第二风道42。柜体1具有入风口11和送风口12,入风口11和送风口12在柜体1内连通形成第一风道,示例性地,送风口12可位于柜体1的上部,入风口11可位于柜体1的中部,柜体1的位于入风口11和送风口12之间的部分可形成第一风道;或者,也可设置单独的管道作为第一风道。制冷***2和电控箱3设置在柜体1内,电控箱3用于控制制冷***2对入风口11处的空气进行降温,以使降温后的空气通过第一风道和送风口12排出。第二风道42的一端与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设置在电控箱3处,第二风道42用于将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引导至电控箱3处,以对电控箱3进行降温。
另外,送风设备还可包括第一风机(图1中遮挡未示出)。第一风机在第一风道内设置在送风口12处,并用于将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12排出。这样通过在送风口12处设置第一风机,可加大出风量,以便使降温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12尽快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送风设备可为水冷柜,例如整体式的变频水冷柜,通过设置第二风道,并使第二风道的一端与送风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送风设备的电控箱处,实现利用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即送风设备的送风冷风)对电控箱进行冷却降温,这样无需设置风机等散热器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满足空间限制要求,同时降低了电控箱内的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送风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送风设备不局限于整体式的变频水冷柜机组,其他带有送风功能的机组亦可安装使用,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二风道的走向和大小即可。
并且,在图1中,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第二风道42设置在柜体1外,柜体1的对应送风口12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K1且对应电控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K2,第二风道42的一端穿过第一开口K1,第二风道4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K2。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至少部分第二风道42设置在柜体1外,这样对柜体1的现有结构改动小,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示例性地,第二风道42可由不锈钢板制作,第二风道42的外部可包裹保温棉。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风道42可设置在柜体1内,这样使送风设备的外部结构比较简洁。
图2为图1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送风设备还可包括冷却舱41。冷却舱41在柜体1内设置在电控箱3处,冷却舱41具有进风口411和出风口412。第二风道42的一端与送风口12处的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与进风口411连通。
通过将第二风道42连通冷却舱41和第一风道,可使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通过第二风道42进入冷却舱41,以便对电控箱3进行冷却,这样冷却舱41内无需设置冷却风机等部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其中,冷却舱41和第二风道42可作为送风设备的散热装置4,并且,散热装置4还可包括下面将介绍的散热器43、多个摆叶44、驱动件45和导流件46等部件。
在图1中,示例性地,电控箱3设置在柜体1的下方,前面有封板密封(为了展示内部器件,图1中未示出封板)。冷却舱41可安装在电控箱3顶部,电控箱3完全密封,这样可对电控箱3内部器件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另外,示例性地,制冷***2可包括依次连接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21、冷凝器22和蒸发器(图1中遮挡未示出)。冷凝器22用于与冷却介质如水进行换热以对制冷剂进行降温,蒸发器用于利用降温后的制冷剂对第一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图3为图2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送风设备还包括多个摆叶44和驱动件45。多个摆叶44在冷却舱41内间隔且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411处。驱动件45与多个摆叶44连接,并用于调整多个摆叶44的角度。通过驱动件45控制多个摆叶44的角度,实现对进风量进行调节,避免电控箱3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
示例性地,驱动件45可为同步电机。如图3所示,冷却舱41上可设置轴套Z,同步电机安装在轴套Z上。多个摆叶44可设置在散热器43(下面将介绍)和进风口411之间,且沿着垂直于进风口411至散热器43的方向间隔排列。
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摆叶44对应进风口411设置,且延伸至进风口411的外侧,送风设备还包括导流件46,导流件46在冷却舱41内设置在进风口411和多个摆叶44之间,导流件46用于将从进风口411进入的风引导至多个摆叶44。
由于进风口411较小,而多个摆叶44的排列区域较大,通过设置导流件46,可使通过进风口411进入冷却舱41的冷风分散至多个摆叶44,可以使冷却舱41的温度更加均匀。
示例性地,在图3中,导流件46包括第一挡板D1和第二挡板D2。第一挡板D1在冷却舱41内设置在进风口411的一侧。第二挡板D2在冷却舱41内设置在进风口411的另一侧。并且,第一挡板D1和第二挡板D2沿进风口411至多个摆叶44的方向外扩延伸。这样通过外扩延伸设置的第一挡板D1和第二挡板D2作为导流件46,可实现将通过进风口411进入冷却舱41的冷风引导至多个摆叶44,通过多个摆叶44可使冷风分散到下面将介绍的散热器43。
图4为图1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送风设备还包括散热器43,冷却舱41的朝向电控箱3的一侧设置有敞口413,散热器43在冷却舱41内设置在敞口413处。通过在冷却舱41内设置散热器43,可加快电控箱3的散热速度。并且,散热器43可设置在冷却舱41的朝向电控箱3的敞口处,这样散热器43与电控箱3能够紧密接触,可以使散热器43更好地给电控箱3散热。
图5为图4所示的送风设备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散热器43包括主板体431和多个翅片432。多个翅片432间隔设置在主板体431的远离电控箱3的侧面,每个翅片4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H,开孔H可使冷风在冷却舱41内能更均匀地覆盖主板体431。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翅片432上也可不设置开孔H。
图6为图4所示的送风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送风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设置在电控箱3内,温度传感器W用于检测电控箱3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X用于检测电控箱3内的湿度。驱动件45与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连接,并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的检测结果调整多个摆叶44的角度,实现对进风量进行调节。示例性地,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设置在电控箱3的靠近所示散热器43的侧壁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设备可包括温度传感器W和湿度传感器X,并且,电控箱3内可设置有变频器31。温度传感器W能够有效监测电控箱3内的发热元件如变频器31周围的温度,湿度传感器X可检测变频器31周围的湿度,驱动件45能够根据电控箱3内的温湿度变化来调节多个摆叶44的角度,实现调整进风量的大小,避免电控箱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另外,在其他例子中,温度传感器W和湿度传感器X也可合并为一个装置,即温湿度传感器。
在送风设备如水冷柜机组开始工作时,从入风口11进入的空气通过制冷***2降温后,通过第一风道到达送风口12,并通过送风口12排出柜体1,电控箱3内部的变频器31的温度也随之升高,送风口12处的冷风可通过第二风道42到达冷却舱41,给散热器43进行冷却降温,散热器43可安装在变频器31上方,这样冷却降温后的散热器43能直接辐射电控箱3内部的变频器31,从而达到给变频器31降温的效果。由于电控箱3内还安装了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使得控制冷却舱41内部摆叶44开度大小的同步电机即驱动件45能及时调整摆叶44的角度,进而控制冷风量的大小,避免电控箱3内部因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送风设备可为水冷柜,例如变频水冷柜,能够利用送风设备自身的送风冷风来对电控箱(如电控箱内的变频器)进行冷却降温,这样无需额外配置风机等散热器件,减少了风机成本,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满足空间限制要求,同时降低了电控箱内部的元器件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送风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冷却舱安装在变频器的电控箱顶部,电控箱完全密封,对电控箱内部器件能起到较好的防尘防水的作用;并且,冷却舱内设置有摆叶,驱动件能根据电控箱内的温湿度变化来改变摆叶的角度,进而调节进风量的大小,从而可避免电控箱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凝露。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送风设备如水冷柜,在机组因空间限制的原因而无法额外配置风机等散热器件的情况下,可利用机组的送风冷风来对电控箱内的变频器进行降温冷却,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减少了风机成本,且在起到冷却降温作用的同时还能防止电控箱内部出现凝露。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具有入风口(11)和送风口(12),所述入风口(11)和所述送风口(12)在所述柜体(1)内连通形成第一风道;
制冷***(2)和电控箱(3),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所述电控箱(3)用于控制所述制冷***(2)对所述入风口(11)处的空气进行降温,以使降温后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送风口(12)排出;
第二风道(42),所述第二风道(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控箱(3)处,所述第二风道(42)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电控箱(3)处,以对所述电控箱(3)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道(42)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风道(42)设置在所述柜体(1)外,所述柜体(1)的对应所述送风口(12)处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K1)且对应所述电控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K2),所述第二风道(4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K1),所述第二风道(4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K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却舱(41),在所述柜体(1)内设置在所述电控箱(3)处,所述冷却舱(41)具有进风口(411)和出风口(412),所述第二风道(42)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4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43),所述冷却舱(41)的朝向所述电控箱(3)的一侧设置有敞口(413),所述散热器(43)在所述冷却舱(41)内设置在所述敞口(413)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3)包括:
主板体(431);
多个翅片(432),间隔设置在所述主板体(431)的远离所述电控箱(3)的侧面,每个所述翅片(4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摆叶(44),在所述冷却舱(41)内间隔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口(411)处;
驱动件(45),与所述多个摆叶(44)连接,并用于调整所述多个摆叶(44)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W)和/或湿度传感器(X),设置在所述电控箱(3)内,所述温度传感器(W)用于检测所述电控箱(3)内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X)用于检测所述电控箱(3)内的湿度;
所述驱动件(45)与所述温度传感器(W)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X)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W)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X)的检测结果调整所述多个摆叶(44)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摆叶(44)对应所述进风口(411)设置,且延伸至所述进风口(411)的外侧,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
导流件(46),在所述冷却舱(41)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411)和所述多个摆叶(44)之间,所述导流件(46)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411)进入的风引导至所述多个摆叶(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46)包括:
第一挡板(D1),在所述冷却舱(41)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411)的一侧;
第二挡板(D2),在所述冷却舱(41)内设置在所述进风口(411)的另一侧;
并且,所述第一挡板(D1)和所述第二挡板(D2)沿所述进风口(411)至所述多个摆叶(44)的方向外扩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
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在所述送风口(12)处,并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降温后的空气通过所述送风口(12)排出。
CN202322696598.XU 2023-10-08 2023-10-08 送风设备 Active CN221283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6598.XU CN221283611U (zh) 2023-10-08 2023-10-08 送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6598.XU CN221283611U (zh) 2023-10-08 2023-10-08 送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83611U true CN221283611U (zh) 2024-07-05

Family

ID=91701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96598.XU Active CN221283611U (zh) 2023-10-08 2023-10-08 送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83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5777B1 (en) Control box,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CN101626675B (zh) 一种用于机柜冷却的散热装置
CN210808085U (zh) 电控柜和空调器
CN103491733A (zh) 一种具有主/被动复合冷却***的密封机柜
CN2176853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352195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液冷式散热结构
WO2023077626A1 (zh) 内外循环可调式制冷***及数据中心
CN110505796A (zh) 一种用于提高交换机散热效率的交换机柜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21283611U (zh) 送风设备
CN211084314U (zh) 一种空调设备
JP2005044857A (ja) 冷却機構
CN115031292B (zh) 新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CN115750290A (zh) 一种防凝露结构、集成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4545219U (zh) 电控箱及冷水机组
CN117202644A (zh) 送风设备
CN215597553U (zh) 一种空调器散热结构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13367622U (zh) 变频器和制冷***
JP2003097881A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CN22079891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变频器
CN220287613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1354822U (zh) 一种电控盒散热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CN220287611U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005583U (zh) 防潮散热电气柜
CN218772767U (zh) 一种ddc控制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