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62192U -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62192U
CN221262192U CN202322886251.1U CN202322886251U CN221262192U CN 221262192 U CN221262192 U CN 221262192U CN 202322886251 U CN202322886251 U CN 202322886251U CN 221262192 U CN221262192 U CN 221262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frame body
key structure
pressing piec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862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862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62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62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62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按键结构包括框形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的框形中部设置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面以及触发面,所述按压面用于供操作者进行按压,所述触发面用于与电路基板上的触点相接触;且所述架体与所述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架体到所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按压件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弹力臂,所述弹力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体,所述弹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且所述弹力臂与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端到所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避免按压件与弹力臂之间发生倾斜变形,保证电器设备的外部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电器设备中很多操作需要利用按键结构按压作为指令输入手段,按键结构的好坏决定了电器设备的使用体验。常见的按键结构包括按压件以及弹力臂,弹力臂连接在按压件的底部;操作者通过按压按压件使其与电路基板上的触点相接触以触发***指令,随后利用弹力臂的弹性作用力使按压件自行复位。
在相关技术中,若将按键结构设置在具有弧形端面的电器壳体上时,按压件需要设计成具有一定高度以确保按压件能够凸出于电器壳体的弧形端面,以便操作者对按压件进行按压操作。由于弹力臂连接在按压件的底部,如此一来会导致按压件与弹力臂连接处以及按压面之间的间距较大,根据力矩计算公式M=F*L,其中M表示力矩,F表示力,L表示距离,在力相同的情况下距离越大,则力矩越大;使得在电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按键结构容易受外部作用力影响而按压件与弹力臂之间发生倾斜变形,使得按压件与电器壳体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影响电器设备的外部美观度。
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旨在实现避免按压件与弹力臂之间发生倾斜变形,保证电器设备的外部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框形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的框形中部设置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面以及触发面,所述按压面用于供操作者进行按压,所述触发面用于与电路基板上的触点相接触;且所述架体与所述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架体到所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按压件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弹力臂,所述弹力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体,所述弹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且所述弹力臂与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端到所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弹力臂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以及倾斜设置的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体,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第二弹性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弯曲结构;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连接。
可选地,包括若干所述按压件,若干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框形中部。
可选地,每个所述按压件的所述按压面上均设有标示凸件,且任意两个所述按压件的所述标示凸件的形状互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架体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按压件之间;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多个基板固定部,所述多个基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电路基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朝向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用于穿过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定位孔以对所述电路基板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壳体固定部,所述壳体固定部用于与电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架体用于与所述电器壳体接触的接触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可选地,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壳体定位部,所述壳体定位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电器壳体的第二定位柱,且所述定位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架体的框形中部设置按压件,且架体与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架体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使得按压件的按压面能够顺利凸出于电器壳体,以便操作者对按压件进行按压操作。同时,在按压件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弹力臂,其中弹力臂的一端连接架体,弹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按压件的侧部,且弹力臂与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与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端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区别于背景技术中弹力臂连接在按压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将弹力臂连接在按压件靠近按压面的一侧,使得弹力臂与按压件连接处以及按压面之间的间距缩小,根据力矩计算公式M=F*L,在力(F)相同的情况下距离(L)变小,则力矩(M)也会相应变小;使得按压件与弹力臂之间不容易发生倾斜变形,即按压件与电器壳体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保证电器设备的外部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中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中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案件结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参考附图1-8,按键结构包括框形结构的架体1,架体1的框形中部设置有按压件2,按压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面201以及触发面202,按压面201用于供操作者进行按压,触发面202用于与电路基板3上的触点301相接触;架体1与触发面202之间的距离小于架体1到按压面201之间的距离;按压件2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弹力臂4,弹力臂4的一端连接架体1,弹力臂4的另一端连接按压件2,且弹力臂4与按压件2连接的一端与触发面202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端到按压面201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在架体1的框形中部设置按压件2,且架体1与触发面202之间的距离小于架体1到按压面201之间的距离,使得按压件2的按压面201能够顺利凸出于电器壳体12,以便操作者对按压件2进行按压操作。同时,在按压件2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弹力臂4,其中弹力臂4的一端连接架体1,弹力臂4的另一端连接按压件2的侧部,且弹力臂4与按压件2连接的一端与触发面202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端到按压面201之间的距离;区别于背景技术中弹力臂连接在按压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将弹力臂4连接在按压件2靠近按压面201的一侧,使得弹力臂4与按压件2连接处以及按压面201之间的间距缩小,根据力矩计算公式M=F*L,在力(F)相同的情况下距离(L)变小,则力矩(M)也会相应变小;使得按压件2与弹力臂4之间不容易发生倾斜变形,即按压件2与电器壳体12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保证电器设备的外部美观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弹力臂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弹性部401以及倾斜设置的第二弹性部402,第一弹性部401的一端连接架体1,第一弹性部40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弹性部402;第二弹性部402的一端连接按压件2,第二弹性部40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弹性部401。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弹性部401以及第二弹性部402相结合以形成弹力臂4,以确保弹力臂4有良好的弹力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部401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4011,第一连接件4011具有弯曲结构;第二弹性部402包括两个第二连接件4021,第二连接件4021与第一连接件4011对应连接。如此设置,将第一连接件4011设置为弯曲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弹力臂4的弹力效果,即使往前后左右任意方向进行运动也能通过第一连接件4011进行弹性复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按键结构包括若干按压件2,若干按压件2呈设置于架体1的框形中部。如此设置,通过多个按压件2分别对应不同的***指令,如电源/音量调节/前进/后退/蓝牙连接等,提高电器设备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的,每个按压件2的按压面201上均设有标示凸件5,且任意两个按压件2的标示凸件5的形状互不相同。如此设置,通过互不相同的标示凸件5以向操作者表明每个按压件2所对应的***指令,便于操作者能够根据标示凸件5快速找到所需的***指令按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架体1设置多个加强筋6,加强筋6设置在按压件2之间;加强筋6上设有多个基板固定部7,基板固定部7用于与电路基板3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通过加强筋6增加框形结构的架体1的整体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架体1变形。同时,在加强筋6上设置基板固定部7,利用基板固定部7将按键结构与电路基板3相组合形成一整体,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按键结构与电路基板3相互分离而导致按压件2无法接触触点301以触发***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基板固定部7可设置为螺纹部,组合时利用固定螺栓(附图未示出)穿过电路基板3并与螺纹部螺纹连接,以实现按键结构与电路基板3的相互组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进一步的,基板固定部7为四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加强筋6上。可以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可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地联想到其他基板固定部7的具体结构,也应当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加强筋6朝向电路基板3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8,第一定位柱8用于穿过电路基板3上的定位孔302以对电路基板3进行定位,以使按压件2位于电路基板3的触点301的正上方。如此设置,通过在加强筋6以及电路基板3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柱8以及定位孔302,利用第一定位柱8与定位孔302的组合作用对按键结构以及电路基板3进行相互定位,以确保按压件2位于电路基板3的触点301的正上方,使得操作者在按压按压件2时,其触发面202能够确实地接触触点301以触发***指令。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架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壳体固定部9,壳体固定部9用于与电器壳体12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利用壳体固定部9将按键结构与电器壳体12相组合形成一整体,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按键结构与电器壳体12不会相互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固定部9可设置为通孔部,组合时利用固定螺栓(附图未示出)穿过通孔部并与电器壳体12螺纹连接,以实现按键结构与电器壳体12的相互组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可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地联想到其他基板固定部7的具体结构,也应当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架体1用于与电器壳体12接触的接触表面设置有缓冲层10。如此设置,通过缓冲层10以缓冲架体1与电器壳体12之间的刚性碰撞,从而预防按键结构与电器壳体12之间的震音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0可选择为EVA材料(发泡聚氨酯材质)。
进一步的,架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壳体定位部11,壳体定位部11设置有定位凹槽1101,定位凹槽1101用于容纳电器壳体12的第二定位柱1201,且定位凹槽1101的内表面与第二定位柱1201的外表面相互贴合。如此设置,通过在架体1以及电器壳体12上分别设置壳体定位部11以及第二定位柱1201,利用定位凹槽1101与第二定位柱1201的组合作用对按键结构以及电器壳体12进行相互定位,以确保按压件2正好从电器壳体12的预留通孔中凸出;并且地,将定位凹槽1101的内表面与第二定位柱1201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也能够避免结合后的按键结构与电器壳体12之间发生相互晃动,预防按键位置偏差而导致的按键手感问题。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由于本电器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的其它内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形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的框形中部设置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面以及触发面,所述按压面用于供操作者进行按压,所述触发面用于与电路基板上的触点相接触;且所述架体与所述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架体到所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按压件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弹力臂,所述弹力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体,所述弹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且所述弹力臂与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触发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端到所述按压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臂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以及倾斜设置的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体,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弯曲结构;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所述按压件,若干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框形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按压件的所述按压面上均设有标示凸件,且任意两个所述按压件的所述标示凸件的形状互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按压件之间;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多个基板固定部,所述多个基板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电路基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朝向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用于穿过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定位孔以对所述电路基板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壳体固定部,所述壳体固定部用于与电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架体用于与所述电器壳体接触的接触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壳体定位部,所述壳体定位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电器壳体的第二定位柱,且所述定位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10.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322886251.1U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21262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6251.1U CN221262192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6251.1U CN221262192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62192U true CN221262192U (zh) 2024-07-02

Family

ID=91625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86251.1U Active CN221262192U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62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3587B2 (en) Button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396216B (zh) 彈壓式按鍵
CN102403147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7393757B (zh) 一种薄型键盘
WO2021052106A1 (zh) 电子设备
CN102387678A (zh) 电子装置
CN108231462A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TWM551337U (zh) 按鍵裝置及卡勾支架
CA2490602A1 (en) Push-button switch unit
CN221262192U (zh)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器设备
US883716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utton
CN102403145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TWM314411U (en) Multi-directional control key
CN114388292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648136U (zh)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键盘
JP2002299859A (ja) プリント基板取り付け構造
CN113422992B (zh) 遥控器和电子***
KR200452772Y1 (ko) 무소음 마우스
CN104517768B (zh) 具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
JP3412471B2 (ja) 電池パック用ケース
CN221306068U (zh) 耳机盒的按键结构和耳机盒
CN21312422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相机
CN210015807U (zh) 具有按压保护功能的按键
CN219497600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8849330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