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22898U - 一种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22898U
CN221222898U CN202322980188.8U CN202322980188U CN221222898U CN 221222898 U CN221222898 U CN 221222898U CN 202322980188 U CN202322980188 U CN 202322980188U CN 221222898 U CN221222898 U CN 221222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umidifier
fan
humidify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801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林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Poly Product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Poly Product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Poly Product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Poly Product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801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22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22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22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属于空气加湿技术领域。加湿器包括箱体、风机组件、导向杆、浮体和加湿组件;箱体内部限定出容纳腔,箱体的侧壁设有进风端,箱体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和进风端分别与容纳腔连通;风机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开口,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远离容纳腔;导向杆和浮体设置在容纳腔中,导向杆的一端与箱体远离风机组件的一端连接,浮体滑动套设于导向杆;加湿组件与浮体连接,以将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风机组件连通,第二腔体通过加湿组件与第一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不仅能够增大储液容量,而且还能够提升雾化的均匀性、雾化量及雾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空气质量和储存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家湿器成为居家必备的小家电产品。
现有的加湿器因为空间、加湿效果等普及率不高,不是体积大就是雾化量不够,还有无化量不均匀的问题,在加满水使用的初期雾化量小,不能快速的改善空气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湿器,包括:
箱体,其内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进风端,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进风端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远离所述容纳腔;
导向杆和浮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浮体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浮体连接,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能够使所述箱体外部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进风端、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加湿器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风机组件,从所述出风端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控制板和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风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风机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内壳、外壳和风罩;
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以限定出导向通道;
所述风罩和所述风机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内壁,所述风罩位于所述风机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加湿件和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多个支撑杆,每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环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环等距排列;
所述加湿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之间,所述加湿件围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轴线;
所述第一支撑环与所述浮体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所述进风端在所述加湿件的侧壁的投影至少覆盖于所述加湿件的侧壁面积的2/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边缘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件包括海绵、吸水纸或多孔陶瓷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透气孔;
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气孔处,所述湿度传感器带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通过加湿组件吸附液体,以使加湿组件的周向均匀附着有液体,当风机组件运行时,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使得箱体外部的气体通过进风端进入到第二腔体,并在第二腔体中产生气流,同时使得第二腔体中的气体穿过附着有液体的加湿组件,并将加湿组件上附着的液体雾化后,进入到第一腔体中,第一腔体中的雾化气体能够在气流的带动下从风机组件中的出风端排出,从而实现对空气加湿的作用。
当容纳腔中存储有液体时,通过液体的浮力使得浮体浮在液体表面上,同时使得加湿组件浮在液体表面,这样不仅能够增大容纳腔的存储容量,而且还能够使得加湿组件始终位于液面的上方,这样能够保证雾化过程中的均一性,即使容纳腔中的液面下降后,加湿组件仍然能够位于液面的上方,使加湿组件能够保持稳定的通风状态,从而有效保证加湿器在雾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提升加湿器的雾化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部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中加湿组件的***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中风机组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中风机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箱体;110-容纳腔;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20-进风端;200-风机组件;210-风机;220-控制板;230-第一支撑架;231-内壳;232-外壳;232a-透气孔;233-风罩;240-出风端;300-导向杆;400-浮体;500-加湿组件;510-加湿件;520-第二支撑架;521-第一支撑环;522-第二支撑环;523-支撑杆;524-导向筒;600-导向通道;700-液位传感器;800-湿度传感器;900-出风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器,主要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娱乐场所、商场中空气的加湿,提升加湿器的雾化量和加湿器的存储容量,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加湿器包括箱体100、风机组件200、导向杆300、浮体400和加湿组件500。
其中,箱体100的形状可以是多棱柱形、圆柱形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结合。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箱体100为正四棱柱结构,且箱体100的棱边倒圆角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箱体100的内部限定出容纳腔110,以通过该容纳腔110存储液体。
具体的,在所述箱体100的侧壁设有进风端120,且该进风端120与容纳腔11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该进风端1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侧壁的上部,这样能够提升箱体100的存液容量。
其中,所述进风端120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端120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进风端120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四个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端120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所述进风孔的排列方式包括矩阵排列、环形阵列、螺旋阵列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进风孔以矩阵的方式排列,以形成所述进风端12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箱体100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进风端120,从而使得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箱体100的四个侧壁进入到容纳腔110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对加湿组件500上的液体的雾化效率和雾化量,而且还能够提升对加湿组件500上的液体雾化的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多个进风孔通过矩阵的方式排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进风端120的通风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的大颗粒物质进入到箱体100中。
另外,通过将进风端120设置为多个进风孔,即减少的单位面积的进风量,即通过减小进风孔的孔径,以提升通过进风孔进入到容纳腔110中的风速,通过风速的增加能够提升加湿组件500中的液体的雾化,从而提升雾化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0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进风端120分别与所述容纳腔11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风机组件200运行时,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进风端120进入到容纳腔110中,并从开口排出。
风机组件20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开口,且所述风机组件200的出风端240远离所述容纳腔110,以使得风机组件200在运行时,通过风机组件200产生的气流能够在容纳腔110中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容纳腔110中的气体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风机组件200的出风端240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将导向杆300和浮体40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0中,具体的,所述导向杆300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00远离所述风机组件200的一端连接,导向杆30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0的中部,且导向杆300的轴线与所述箱体100的轴线重合。
同时,将所述浮体400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300,这样使得浮体400能够沿导向杆300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当容纳腔110中存储有液体时,浮体400能够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浮在液面上,通过导向杆300对浮体400形成限位导向的作用,使得浮体400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沿导向杆300的轴线方向移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体400为圆柱状结构,且浮体400的轴线与所述导向杆300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浮体400从导向杆300中掉出,在导向杆300靠近所述风机组件200的一侧设有限位件,以通过限位件对浮体400形成限位作用,以提升浮体400在导向杆300上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组件500能够吸附液体,以使液体附着在加湿组件500上。其中,加湿组件500为中通的圆筒状结构。
具体的,将所述加湿组件500与所述浮体400连接,以通过加湿组件500和浮体400将所述容纳腔110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组件500的轴线与所述导向杆300的轴线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浮体400沿导向杆30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浮体400能够带动加湿组件500沿导向杆300的轴线方向同步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111与所述风机组件200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12通过所述加湿组件500与所述第一腔体111连通,这样使得所述风机组件200产生的气流能够使所述箱体100外部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进风端120、所述第二腔体112、所述加湿器组件、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风机组件200,从所述出风端240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容纳腔110中存储有液体时,浮体400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浮在液面上,与此同时,加湿组件500在浮体400的带动下浮在水面上。通过加湿组件500吸附液体,从而使得加湿组件500的周向均匀附着有液体。此时,当风机组件200运行时,风机组件200产生的气流使得箱体100外部的气体通过进风端120进入到第二腔体112,并在第二腔体112中产生气流,同时使得第二腔体112中的气体穿过附着有液体的加湿组件500,并将加湿组件500上附着的液体雾化后,进入到第一腔体111中,第一腔体111中的雾化气体能够在气流的带动下从风机组件200中的出风端240排出,从而实现对空气加湿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液体的浮力使得浮体400浮在液体表面上,同时使得加湿组件500浮在液体表面,这样不仅能够增大容纳腔110的存储容量,而且还能够使得加湿组件500始终位于液面的上方,这样能够保证雾化过程中的均一性。可以理解的是,即使容纳腔110中的液面下降后,加湿组件500仍然能够位于液面的上方,也就是说沿垂直于箱体100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加湿器组件能够完全覆盖于进风端120,使加湿组件500能够保持稳定的通风状态,从而有效保证加湿器在雾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提升加湿器的雾化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减少了加湿组件500的长度,不仅降低了加湿器的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还能够提升容纳腔110的存储容量,同时提升了加湿组件500通风状态的稳定性,即提升加湿器雾化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200包括风机210、控制板220和第一支撑架230。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3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开口,第一支撑架230的边缘与箱体100的开口边缘对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支撑架230将箱体100的开口边缘密封,形成密封结构。
另外,将所述控制板220和所述风机21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30连接,具体的,控制板220和风机210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30的中部,且控制板220位于风机210背离所述容纳腔110的一侧,并将所述风机21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220,以通过控制板220控制风机210的启动、停止以及风机210的转速。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风机210的转速,以控制容纳腔110中气体的流速,从而实现调节加湿组件500中液体的雾化效率和雾化量,以适应于对不同环境的加湿要求。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10运行时,风机210产生的气流能够将容纳腔110中的气体从风机组件200的出风端240排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500包括加湿件510和第二支撑架520。
其中,所述加湿件510包括海绵、吸水纸或多孔陶瓷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件510为吸水纸。需要说明的是,吸水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纤维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纸张中的纤维交错呈网状,其间有很多的空隙,水通过这些空隙可以产生毛细效应,因此能够大幅度留住水分。
另外,所述第二支撑架520包括第一支撑环521、第二支撑环522和多个支撑杆523,第一支撑环521平行于第二支撑环522,且第一支撑环521的轴线与第二支撑环522的轴线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523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优选的,所述支撑杆523的数量至少为六个,每一个所述支撑杆5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环521的内环连接,所述支撑杆5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522的内环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523沿所述第一支撑环521的内环等距排列,以形成格栅状的结构,即多个所述支撑杆523的轴线围合形成正多棱柱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任一个支撑杆523与其相邻的两个支撑杆523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将所述加湿件51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521和所述第二支撑环522之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加湿件510为中通的圆筒状结构,且加湿件510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环521的轴线重合,且加湿件510的轴线与箱体100的轴线重合。
沿第一支撑环521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加湿件510围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杆523,也就是说,多个所述支撑杆523均设置在所述加湿件510的内侧,且支撑杆523与加湿件510的内壁相接触,从而保证加湿件510与支撑杆52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格栅状的支撑杆523结构不仅能够对加湿件510提供稳定的支撑,而且还能够保证气流的通畅性,保证加湿件510的雾化效率。
进一步地,沿所述加湿件510的轴线方向上,加湿件51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环521接触,加湿件51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环522接触,以通过第一支撑环521和第二支撑环522对加湿件510形成限位,以提升加湿件510在第一支撑环521和第二支撑环522之间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支撑环52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撑环522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杆523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环521的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环521和第二支撑环522分别与支撑杆523可拆卸连接,这样以便于将加湿件510安装在第二支撑架520上,且便于更换加湿件510。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环521与所述浮体400远离所述风机组件200的一侧连接,即加湿件510靠近第一支撑环521的一端位于与浮体400远离风机组件200的一侧。
具体的,当容纳腔110中存储有液体时,浮体400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浮在液面上,与此同时,由于加湿件510靠近第一支撑环521的一端位于浮体400远离风机组件200的一侧,使得加湿件510能够与液面接触,从而能够将液体吸附在加湿件510中。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容纳腔110中的液位下降后,通过浮体400随着液位同步下降,从而带动加湿件510同步下降,这样能够保证加湿件510能够始终与液面接触,这样能够保证加湿件510中吸附液体的稳定性,从而提升雾化量和雾化效率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箱体100的轴线方向上,加湿件510的长度为L1,箱体100的长度为L2,其中,L1和L2之间的关系满足,0.5*L2≤L1≤0.75*L2
可以理解的是,L1和L2之间的关系满足:0.5*L2≤L1≤0.75*L2、0.55*L2≤L1≤0.75*L2、0.6*L2≤L1≤0.75*L2、0.65*L2≤L1≤0.75*L2、0.7*L2≤L1≤0.75*L2中的任一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通过控制加湿件510的长度,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加湿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减少加湿件510在容纳腔110中的占用空间,在不改变箱体100体积的条件下,提升了箱体100中容纳腔110的有效容量。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这里是指垂直于箱体100的轴线方向),所述进风端120在所述加湿件510的侧壁的投影至少覆盖于所述加湿件510的侧壁面积的2/3,通过控制加湿件510与箱体100之间的比例,使得加湿件510随着浮体400沿导向杆300的轴线方向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吸水纸侧壁的通风面积始终不小于吸水纸侧壁总面积的2/3,从而使加湿器工作的整个周期(这里是指箱体100的容纳腔110中的液体加满到容纳腔110中的液体用完为止)雾化量最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吸水纸侧壁的通风面积是指,沿垂直于箱体100轴线方向的投影,进风端120在吸水纸上的投影至少覆盖于吸水纸侧壁面积的2/3。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30包括内壳231、外壳232和风罩233。
其中,所述外壳232套设于所述内壳231,所述外壳232与内壳231之间具有间隔,以在外壳232与内壳231之间限定出导向通道600。
另外,在所述第二支撑环522的边缘设有导向筒524,该导向筒524的轴线与第二连接环的轴线重合,且所述导向筒524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600,以通过导向通道600对导向筒524形成限位,避免第二支撑架520在容纳腔110中发生晃动,保证第二支撑架520在随浮体40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加湿组件500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罩233和所述风机210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壳231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210的轴线与箱体100的轴线重合,这样使得风机210在运行的过程中,箱体100内部容纳腔110中的气流能够均匀的从风机210的出风口排出,从而能够保证对加湿件510上的液体雾化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罩233为环形的格栅状结构,以在风罩233中形成多个风道,以保证雾化后的气体能够均匀释放到空气中,从而提升加湿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0的内壁设有液位传感器700,所述液位传感器70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220。
需要说明的是,液位传感器700是一种测量液位的电信号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液位计)是基于将所测液体在测试电极之间离子量转化换电信号。
具体的,通过液位传感器700检测容纳腔110中的液位,并将检测的信息通过信号发送至控制板220,并通过控制板220对液位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发出提示信号。
示例性的,若容纳腔110中的液位小于预设液位时,此时,通过控制板220能够发出缺水的提示信号,这样使用户不需要打开箱体100就能够知道箱体100中的液体不足,并向箱体100中添加液体。另外,当容纳腔110中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此时,通过控制板220能够发出溢水的提示信号,避免用户在加水的过程中出现溢水的情况。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32的侧壁设有透气孔232a,该透气孔232a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透气孔232a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透气孔232a呈矩阵的方式排列。
另外,在所述外壳232的内壁设有湿度传感器800,所述湿度传感器800位于所述透气孔232a处,这样使得湿度传感器800能够透过透气孔232a感测到箱体100外部环境的空气湿度。
通过将所述湿度传感器800带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220,以使得湿度传感器800检测的湿度信息通过信号发送至控制板220,并通过控制板220接收该湿度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处理。
示例性的,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加湿器的湿度,通过湿度传感器800对箱体100外部的空气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若空气湿度小于预设值或预设范围时,则加湿器保持运行,进行加湿;若空气湿度等于或大于预设值或预设范围时,则通过控制器关闭风机210,使加湿器停止运行,从而使空气湿度保持在预设湿度状态,提升用户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湿度传感器800是检测环境相对湿度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空气中被测点的温、湿度值,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输出。当被测量的实际湿度与设定湿度有偏差时,则输出一个报警信号或执行机构动作,以控制设备的运行。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30背离所述加湿组件500的一侧设有出风网900,沿所述箱体100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该出风网900覆盖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30,通过出风网900不仅能够对风机组件200形成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够避免外部的大颗粒物质进入到风机组件200或箱体100中,以保证风机组件200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防止用户的手部触碰到正在运行的风机组件200,以对用户形成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加湿器的美观性。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进风端,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进风端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远离所述容纳腔;
导向杆和浮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浮体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浮体连接,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能够使所述箱体外部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进风端、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加湿器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风机组件,从所述出风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控制板和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风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风机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内壳、外壳和风罩;
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以限定出导向通道;
所述风罩和所述风机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内壁,所述风罩位于所述风机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加湿件和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多个支撑杆,每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环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环等距排列;
所述加湿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之间,所述加湿件围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轴线;
所述第一支撑环与所述浮体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进风端在所述加湿件的侧壁的投影至少覆盖于所述加湿件的侧壁面积的2/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边缘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件包括海绵、吸水纸或多孔陶瓷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透气孔;
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气孔处,所述湿度传感器带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CN202322980188.8U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加湿器 Active CN221222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80188.8U CN221222898U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80188.8U CN221222898U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22898U true CN221222898U (zh) 2024-06-25

Family

ID=9156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80188.8U Active CN221222898U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22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5326B1 (ko) 연료전지용 가습기
US5143655A (en) Efficiently packaged humidifier device
KR101306631B1 (ko) 가습기
CN221222898U (zh) 一种加湿器
JP2014040996A (ja) 加湿機構の制御方法
JP2005512006A (ja) 自然蒸発式加湿器
CN111878953A (zh) 一种加湿器
CN107355892B (zh) 室内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08723007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加湿器
CN110594886B (zh) 空气净化加湿设备及其空气加湿装置
CN211146781U (zh) 加湿组件以及加湿器
CN210345754U (zh) 一种节能型冷式空气蒸发加湿器
CN210638216U (zh) 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211119769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15864223U (zh) 小型智能藏茶仓
KR102011743B1 (ko) 용량 가변형 구조의 실내공기 조절장치
CN112268337A (zh) 一种加湿、香薰、抗菌三合一的空气净化器
CN219624198U (zh) 一种防潮型加湿器
CN218892947U (zh) 一种乳化***生产用组合式储料设备
CN220736995U (zh) 一种便携式密闭空间干燥设备
CN2545521Y (zh) 加湿装置
CN214198965U (zh) 除湿器
CN212777749U (zh) 一种带限位部件的加湿器
US20240011657A1 (en) Humidifier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CN212386974U (zh) 养护储藏装置及其加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