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02791U -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02791U
CN221202791U CN202323187220.3U CN202323187220U CN221202791U CN 221202791 U CN221202791 U CN 221202791U CN 202323187220 U CN202323187220 U CN 202323187220U CN 221202791 U CN221202791 U CN 221202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il assembly
wire
wire coil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872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鑫
高文祥
江太阳
吴慧民
莫业辉
彭志伟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872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02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02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02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线盘组件包括支架、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以及隔磁结构,其中,支架具有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支架具有工作区域,工作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电磁加热线圈安装于安装区域,电磁加热线圈包括多匝线圈,各线圈包括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多匝线圈绕着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以使得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具有多个第一导线段和多个第二导线段,隔磁结构包括位于工作区域的周侧的侧部隔磁件,用以阻隔电磁加热线圈的磁场向工作区域的周侧分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能够增强线圈的耦合,并有效屏蔽侧边磁场。

Description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常规电磁烹饪器具的线盘绕线方式为单侧绕线,受限于单侧绕线的工作电流和频率等工作参数,此种线盘与锅具耦合后的加热高度较低,只能在锅底产生涡流,难以对锅具的侧壁进行有效加热,因此,如何提高对锅具侧壁的加热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为了对锅具侧壁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采用侧面线圈对侧壁进行加热,如此设置会额外增设侧部线圈,使得结构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线盘对锅具侧壁的加热效果,发明人想到通过将电磁加热线圈的绕线方式进行改进,可将绕线在线盘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进行绕设,提高与锅具耦合后的加热高度,但是在双侧绕线线盘工作时,位于线盘侧边缘的部分绕线会产生向线盘周缘延伸的磁感线,进而产生侧边磁场,侧边磁场会对加热磁场产生影响,使得加热磁场磁感线不集中。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线盘组件产生侧面磁场,使得加热磁场磁感线不集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盘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具有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
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包括多匝线圈,各所述线圈包括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所述多匝线圈绕着所述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以使得所述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和多个第二导线段;以及,
隔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的侧部隔磁件,用以阻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磁场向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区域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区域,多个所述安装区域沿着所述工作区域的周向布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位于所述支架的周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和所述支架的周侧之间的距离为D1,0.5mm≤D1≤5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的厚度为D2,0.5mm≤D2≤1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具有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所述侧部隔磁件的第一端侧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一侧设置,所述侧部隔磁件的第一端侧与所述支架第一侧的高度差为D3,0≤D3≤1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D4,D4≤5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磁条,所述磁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周侧;
所述侧部隔磁件对应位于所述支架的外周侧,且对应所述磁条的端部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呈分层设置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所述线盘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之间的磁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靠近外周缘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侧部隔磁件插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磁结构还包括底部隔磁件,所述底部隔磁件位于所述支架的第二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隔磁件处还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段呈错位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和所述底部隔磁件固定连接,所述侧部隔磁件和所述底部隔磁件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磁结构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线盘组件,所述线盘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具有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
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包括多匝线圈,各所述线圈包括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所述多匝线圈绕着所述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以使得所述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和多个第二导线段;以及,
隔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的侧部隔磁件,用以阻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磁场向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盘组件包括支架、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以及隔磁结构,其中,所述支架上具有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用以供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双面绕设,以形成靠近所述支架第一侧的第一导线段和靠近所述支架第二侧的第二导线段,由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在通入交流电进行工作时,部分磁感线会沿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进行延伸,因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所述隔磁结构用以隔离磁感线,所述隔磁结构包括侧部隔磁件,所述侧部隔磁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因而能够有效阻隔沿所述工作区域周侧进行延伸的磁感线,从而增强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耦合,为后续大功率加热奠定基础,此外,所述侧部隔磁件能够有效屏蔽侧边磁场,进而减少所述线盘组件的电磁辐射,并防止对位于所述工作区域周侧的金属器件进行加热,避免烫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至图3为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烹饪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在局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线盘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在局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线盘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移除上盖之后)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烹饪器具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1000,如图10以及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0的一实施例,该烹饪器具1000可以是电磁炉、压力锅、烹饪机等等,所述烹饪器具1000包括线盘组件100,通常,该烹饪器具1000还包括壳体200,所述线盘组件100是收纳在所述壳体200中,当然,壳体200内还设置有电控组件等。
需要注意的是,该线盘组件100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中间产品或者零部件进行售卖,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盘组件100。
也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盘组件100以及具有该线盘组件100的烹饪器具1000。
当烹饪器具1000中的线盘组件100双面绕线时,所述线盘组件100产生的侧边磁场非常强,即连接上层绕组(即第一导线段21)和下层绕组(即第二导线段22)的侧边绕线产生的侧面磁场,进而导致所述线盘组件100的侧边磁场会对加热磁场产生影响,使得加热磁场磁感线不集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线盘组件100以及具有该线盘组件100的烹饪器具1000,请参阅图4至图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100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100的一实施例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100的一实施例的拆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100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100的另一实施例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100的另一实施例的拆分示意图。
请进一步参阅图4至图6,所述线盘组件100,包括支架1、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2以及隔磁结构3。其中,所述支架1用以供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绕设并提供支撑,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区域111以便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双面绕设,工作区域为安装区域分布的区域,当安装区域为一个时,对应的工作区域与所述安装区域基本重合,当安装区域为多个时,则工作区域为所述多个安装区域分布的区域,在图4至图6的实施例中,安装区域为多个,所述工作区域为上述安装区域的对应分布区域。此外,由于所述线盘组件100还包括隔磁结构3,所述隔磁结构3包括所述侧部隔磁件31,所述侧部隔磁件31用以屏蔽侧边磁场,进而防止所述工作区域周侧的磁场向外泄露,以避免因为电磁场扩散而导致的不好的影响。
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具有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相反的第一导线段21和第二导线段22,显然多个第一导线段21的电流流向自相互对应的一端朝向相互对应的另一端设置,也即从两端来看流向基本一致。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21共同构成工作侧线组,所述工作侧线组的一侧用以与加热容器对应,以对加热容器进行电磁加热。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所说的“多匝线圈”中的“线圈”不是只圆形,其可以呈方形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线圈”是指有线段弯曲后形成基本呈一整圈设置的线段,为此,在一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但将“线圈”从中间区域切开来看,其一段导线段的电流方向是自一端向另一端,而对于另一段导线段的电流方向是自另一端向一端,也即电流方向是相反的,故而,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相反的第一导线段21和第二导线段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盘组件100包括支架1、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2以及隔磁结构3,其中,所述支架1上具有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111,用以供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双面绕设,以形成靠近所述支架1第一侧的第一导线段21和靠近所述支架1第二侧的第二导线段22,由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在通入交流电进行工作时,部分磁感线会沿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进行延伸,因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所述隔磁结构3用以隔离磁感线,所述隔磁结构3包括侧部隔磁件31,所述侧部隔磁件31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因而能够有效阻隔沿所述工作区域周侧进行延伸的磁感线,从而增强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的耦合,为后续大功率加热奠定基础,此外,所述侧部隔磁件31能够有效屏蔽侧边磁场,进而减少所述线盘组件100的电磁辐射,并防止对位于所述工作区域周侧的金属器件进行加热,避免烫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区域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区域111,多个所述安装区域111沿着所述工作区域的周向布设,以方便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中的磁感线自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分布,并且能够使得工作区域的各个侧边均分布有足够的磁感线,由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绕设于所述安装区域111上,因而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21和多个第二导线段22,上述所指所述第一导线段21和多个第二导线段22的数量为“多个”,否则需要所述第一导线段21和所述第二导线段22通过的电流足够大才能达到加热效果,而过大的电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多个所述安装区域111”,可以参照图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区域呈圆形设置,所述工作区域具有一中部,所述安装区域111设置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区域四等分线所划分的各个模块上,所述第一导线段21呈其两端向中间段均呈远离所述工作区域的中部弯曲设置,以减少所述工作区域的中部的磁感线数量,进而改善工作区域的加热过于集中而导致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此外,所述工作区域具有一中部,围绕所述工作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线段21、自其两端向中间段均呈靠近所述工作区域的中部弯曲设置,如此使得所述工作区域的中部加热效果更好。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11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2个或者3个,当所述安装区域111的数量设置为2个时,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沿着所述工作区域的周向分布,以更好地方便各个电磁加热线圈2中的磁感线自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的各个方向分布,所述工作区域的两侧边均分布有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以使得所述工作区域的两侧均分布有足够的磁感线,且改善因为所述工作区域的中部因为磁感线比较少,而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当安装区域111设置为3个时,效果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保证所述隔磁结构3的屏蔽效果,所述侧部隔磁件31位于所述支架1的周侧,具体地,所述侧部隔磁件31围设于所述支架1的周侧外沿,当位于所述支架1安装区域111的电磁加热线圈2工作并产生侧边磁感线时,所述侧部隔磁件31一方面能够由于吸收损耗,对电磁场进行衰减,另一方面,由于所述侧部隔磁件31产生涡流效应,涡流会在所述侧部隔磁件31内产生热量,导致能量损耗,这部分能量的损耗也意味着对电磁场的衰减,除此之外,由于涡流本身也会产生磁场,因而这个磁场的方向恒与干扰磁场的方向相反,对原磁场进行一些抵消,因此侧部隔磁件31能够有效减少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产生的侧边磁场对外界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支架1的周侧之间的距离为D1,D1的范围在0.5mm至50mm之间,其中,当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支架1的周侧之间的距离D1小于0.5mm时,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支架1周侧绕设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过于靠近,由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和所述侧部隔磁件31都在工作过程中温度都会升高,因此有可能会产生火花,进而破坏所述线盘组件100的内部结构,而当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支架1的周侧之间的距离D1大于50mm时,所述侧部隔磁件31起到的屏蔽效果不佳,难以屏蔽向侧边的磁感线,并且由于所述侧部隔磁件31到所述支架1的距离较远,对应需要的侧部隔磁件31的周长较长,进而增大了产品的成本,因而在本申请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支架1的周侧之间的距离D1的在0.5mm至50mm之间。
出于节省成本和使用安全性的双重考虑,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厚度为D2,D2范围在0.5mm至10mm之间,当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厚度小于0.5mm时,由于侧部隔磁件31的厚度比较薄,而所述侧部隔磁件31在工作时会发热,过于薄的厚度会使得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发热量大大增多,产生安全隐患,而到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厚度大于10mm时,会大大增加原料的使用成本,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因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厚度D2范围在0.5mm至10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部隔磁件31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第一端侧靠近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设置,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第一端侧与所述支架1第一侧的高度差为D3,其中,D3的范围是0至10mm,在本申请文件中所述高度差是指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第一端侧高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的高度,即,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第一端侧要高于或是齐平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以起到更好的屏蔽效果,当所述侧部隔磁件31低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时,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绕设至所述安装区域111的部分会高于所述侧部隔磁件31,此时所述侧部隔磁件31无法对高于其的一部分磁感线进行屏蔽阻隔,导致最终的屏蔽效果不佳,因此,在本申请中,为了保证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屏蔽效果,需要将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第一端侧高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将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向侧边延伸的磁感线进行吸收屏蔽。
此外,所述侧部隔磁件3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D4,即所述侧部隔磁件31第一端侧到第二端侧的距离为D4,其中,D4小于等于50mm,对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高度不作限制,具体地,需要根据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以及支架1的高度进行确定,在合适的情况下,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高度不能超过50mm,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材料的浪费、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侧部隔磁金属件的高度太高会影响整个线盘组件100的高度,对设备整体造成影响,也可能会对本不需要屏蔽的磁感线进行吸收屏蔽,降低所述线盘组件100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所述第一导线段21和所述第二导线段22之间通电产生的磁感线的相互影响,所述支架1内对应设置有磁条4,所述磁条4位于所述第一导线段21和所述第二导线段22之间,用以屏蔽所述第二导线段22产生磁感线对所述第一导线段21的影响,所述磁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架1的周侧,由于所述磁条4的头部会对应产生方向朝向侧边的磁感线,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对应位于所述支架1的外周侧,且对应所述磁条4的端部设置,用以屏蔽所述磁条4端部产生的磁感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设置为环状,用以围设于所述支架1外周缘,能够整个包围住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所产生的侧边磁场,能够起到最好的隔绝效果,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4至图9,所述侧部隔磁件31设置为多个侧部隔磁片311,所述多个侧部隔磁片311对应所述磁条4的端部进行设置,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条4端部发出的侧边磁场最强,因而将所述磁条4端部进行遮蔽后,就能起到屏蔽大部分侧边磁场的效果了,能够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在本申请中,对上述两种所述侧部隔磁件31的设置不作限制,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请参阅图4至图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架1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呈分层设置的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其中,所述工作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分体11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区域111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上,所述第一分体11上对应设置有线槽,用以将对应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安装至所述线槽内,其中所述线槽与线槽之间存在绕线间隙,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至少其中一所述绕线间隙大于等于2mm,为此,使得该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线段21之间的产生的磁场更不容易发生重合,进而,可以更好地改善加热集中的问题,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111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体11侧周缘上的齿部,或是采用粘胶的方式将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固定至合适的位置。此外,所述线盘组件100还包括磁条4,所述磁条4位于所述第一分体11和所述第二分体12之间,用以隔离所述第一导线段21和所述第二导线段2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12靠近外周缘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121,所述安装槽121用以安装所述侧部隔磁件31,所述侧部隔磁件31通过安装槽121插接至所述第二分体12上,拆装简便,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也能通过卡扣、胶黏或是螺纹连接结构安装至所述第二分体12上,在此不作限制。
所述隔磁结构3还包括底部隔磁件32,具体地,所述底部隔磁件32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第二侧,所述底部隔磁件32能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导线段22对所述支架1第二侧产生的底部磁场,避免因底部磁场扩散而导致有不好的影响,具体地,能够避免因底部磁场产生造成的整个线盘组件100总体感量的增加,进而提高线盘组件100的耦合参数,并且能够搭配电控方案实现大功率加热的需求,除此之外,所述底部隔磁件32能够隔绝所述底部磁场对所述线盘组件100下方的电子元件产生干扰,避免电子元件无法正常工作,更多地,若将包含有所述线盘组件100的烹饪器具1000放置于金属台面上时,底部磁场可能会反向加热金属台面,对所述烹饪器具1000造成破坏,因此所述底部隔磁件32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请参照图9,为了保证所述线盘组件100内部的散热,所述底部隔磁件32处还设置有穿设孔321,用以在所述支架1的第二侧开设有通风通道,不仅如此,为了保证隔磁功能不受影响,所述穿设孔321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段22呈错位设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第二导线段22位于所述支架1的四等分线所划分的区域,支架1中部的所述第二导线段22呈向支架1中部的弯曲设置,因而所述穿设孔321设置于所述底部隔磁件32的中部,避开所述第二导线段22绕设的区域进行设置,进而在保证隔磁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散热能力。
因此,所述穿设孔321的位置在此不作限制,只需要避开所述第二导线段22所绕设的区域设置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穿设孔3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所述穿设孔321的位置可以设置于各所述第二导线段22间的间隙位置,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
请参照图7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底部隔磁件32固定连接,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底部隔磁件32呈整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隔磁件32的部分向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进行折边以形成所述侧边隔磁件,或者采用胶粘、焊接、槽插等方式将所述侧边隔磁件固定至所述底部隔磁件32上,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完成所述底部隔磁件32和所述侧边隔磁件的固定连接即可,进一步地,所述侧部隔磁件31和所述底部隔磁件32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孔3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散热孔33的最高处不能超过所述第二导线段22的最低处进行布设,否则将会影响所述侧边隔磁件的隔磁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3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用于为所述电磁加热线圈2进行通风散热,保证所述线盘组件100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为了保证更好的隔磁效果,也可称之为电磁屏蔽效果,所述电磁屏蔽是用来隔离磁场耦合的措施,低频磁屏蔽比较困难,因为由于频率低,不利于吸收损耗,且由于是磁场源,波阻抗低,又不利于反射损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低磁阻通路角度入手,利用高磁导率材料人为形成磁力线通路,改变磁力线的方向或范围。起到隔离作用以及改变源和回路的相对方向,使其尽量不要相互垂直(只有垂直于回路的磁通量分量才感应电压)。高磁导率对于低频能提高吸收损耗,如钢、镍铁合金、坡莫合金,但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这些材料的磁导率会降低,所以频率较高时,高导电率的铜或铝会更加有效,由于在本申请中,应用场景是高频变化的交流电,因此所述隔磁结构3为金属材质,一方面依赖吸收损耗,二是利用高电导率屏蔽体产生的涡流效应,涡流会在导体中产生热量,导致能量损耗,这部分损耗实际就是对电磁场的衰减。交变磁场的频率越高和导体的电阻率越小,损耗就越强。另外涡流本身也会产生磁场,而且这个磁场的方向恒与干扰磁场的方向相反,对原磁场进行一些抵消,起到电磁屏蔽的效果。
请参照图10至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1000,包括线盘组件100,所述烹饪器具1000包含上述线盘组件100的全部功能和效果,因此在此不一一详述。具体地,所述烹饪器具1000包括电磁炉、压力锅、烹饪机等等,此外,所述烹饪器具1000包括壳体200,所述壳体200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线盘组件100即装设至容置空间内,除此之外,所述烹饪器具1000还包括有测温元件300、散热风扇400、显示板500和主控板600,所述测温元件300设置于所述线盘组件100上,具体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测温元件300设置在所述线盘组件100的中心,未绕设有线圈的部位,所述散热风扇400则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靠近所述线盘组件100进行设置,用以循环通风为所述线盘组件100进行散热,所述显示板500设置于所述壳体200表面上,一方面能够起到美观作用,一方面能够方便用户对所述烹饪器具1000进行操作;所述主控板60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和所述线盘组件100、所述散热风扇400、所述显示板500电性连接,用以控制上述器件的运行。
请参照图12,在本实施例中,待加热件2000置于所述线盘组件100上,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21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2000(锅具等)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2001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2001加热。在现有的包装外壳下,在加热面有限的前提下,因所述线盘组件100具有更大的加热辐射范围,所述线盘组件100产生的磁场与待加热件2000的有效耦合面积更大,不仅能够对待加热件2000的底部加热,还能够对待加热件2000的侧围部2001加热,实现立体加热,使得待加热件2000加热效果更佳均匀,并且能够提升加热的效率,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具有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具有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
至少一电磁加热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包括多匝线圈,各所述线圈包括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所述多匝线圈绕着所述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以使得所述安装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和多个第二导线段;以及,
隔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的侧部隔磁件,用以阻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磁场向所述工作区域的周侧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域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区域,多个所述安装区域沿着所述工作区域的周向布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隔磁件位于所述支架的周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隔磁件和所述支架的周侧之间的距离为D1,0.5mm≤D1≤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隔磁件的厚度为D2,0.5mm≤D2≤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隔磁件具有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所述侧部隔磁件的第一端侧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一侧设置,所述侧部隔磁件的第一端侧与所述支架第一侧的高度差为D3,0≤D3≤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隔磁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D4,D4≤5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磁条,所述磁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周侧;
所述侧部隔磁件对应位于所述支架的外周侧,且对应所述磁条的端部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呈分层设置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所述线盘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之间的磁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靠近外周缘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侧部隔磁件插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结构还包括底部隔磁件,所述底部隔磁件位于所述支架的第二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隔磁件处还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段呈错位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隔磁件和所述底部隔磁件固定连接,所述侧部隔磁件和所述底部隔磁件连接处设置有散热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结构为金属材质。
15.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盘组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
CN202323187220.3U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21202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87220.3U CN221202791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87220.3U CN221202791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02791U true CN221202791U (zh) 2024-06-21

Family

ID=9152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87220.3U Active CN221202791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02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7664B2 (ja) コイル装置
JP6111645B2 (ja) 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20190035547A1 (en) Coil unit, and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coil unit
JP2014053366A (ja) コイル装置
CN221202791U (zh) 一种线盘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WO2014119294A1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用コイル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AU689535B2 (en) Induction heating element
CN107995714B (zh) 一种线圈盘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4681615U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WO2022050398A1 (ja) コイル及び加熱装置
JP2014063768A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コイルユニット
CN221227766U (zh) 电磁加热结构和烹饪器具
CN102697375B (zh) 电磁感应加热饭煲
JP2006216430A (ja) 誘導加熱装置
WO2019237703A1 (zh) 变压器以及包括其的电器设备
CN220651782U (zh) 磁芯、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设备
JP2008218091A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2002043044A (ja) 誘導加熱装置用加熱コイル
CN221306136U (zh) 线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184315U (zh) 一种用于电磁线圈的复合梯度导磁材料结构
CN221043263U (zh) 高能效电磁线圈盘及应用其的电磁加热器具
CN216087058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21202792U (zh) 线盘组件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JP7122137B2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用電気ユニット
CN209993422U (zh) 一种便于紧固的散热型pcb用电感磁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