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67026U -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67026U
CN221167026U CN202323138705.3U CN202323138705U CN221167026U CN 221167026 U CN221167026 U CN 221167026U CN 202323138705 U CN202323138705 U CN 202323138705U CN 221167026 U CN221167026 U CN 221167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thread cutting
knife
cutting
s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387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林炜
管建平
万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387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67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67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67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包括辅助刀和活动刀,活动刀上设有剪线刃、在剪线刃处开设有贯通的刃口通孔、起缝勾线槽、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起缝勾线槽为刃口通孔、并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通过,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都为剪线刃,该剪线刃构成共用剪线刃口;在缝纫机起缝时,共用剪线刃口能与辅助刀咬合,剪断面线线头,由此防止面线线头缠绕形成鸟巢;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共用剪线刃口能与辅助刀咬合,剪断面线和底线。本申请将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设置为同一个共用剪线刃口,采用已有的刃口通孔作为起缝勾线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能减少对现有动刀的改动,降低改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背景技术
平缝机是一种能形成锁式线迹的缝纫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缝纫工艺场景,能够满足各种布料的缝纫。然而,平缝机在形成初段锁式线迹过程中,往往会将底线带入缝料下方,被底线交织缠绕,由于被带下来的面线长度长短不一,因此在底下交织缠绕的范围不一样,行业内将这一特征成为鸟巢。缝纫初段形成的鸟巢是不美观的,是不被大家接受的,尤其是对缝纫要求较高的服装品质。目前,市面上对于缝纫初段的鸟巢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人工手动去除,但该方式大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人工成本高,投入的成本较大,浪费的时间较多,效率低。
方式二、采用少鸟巢剪线装置,用于在起缝时剪断面线线头,但现有的少鸟巢剪线装置在起缝剪线后极容易出现面线脱离的现象,致使后续不能形成良好的线迹,降低缝纫质量。另外,少鸟巢剪线装置同时还用于缝纫结束时的自动剪线,因此,用于剪线的活动刀上势必有两个剪线刃口,分别用于起缝剪线和缝纫结束时的剪线,比如申请号为20222273801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及其切线装置,其结构复杂。
因此,目前市场上对于去除鸟巢或者少鸟巢的技术和方法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对于缝纫品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结构简单,并能可靠地实现起缝少鸟巢和缝纫结束时的自动剪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包括辅助刀、以及能够向靠近或远离辅助刀方向运动的活动刀,所述活动刀上设有剪线刃、在剪线刃处开设有贯通的刃口通孔,所述活动刀上设有起缝勾线槽、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所述起缝勾线槽为所述刃口通孔、并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通过,所述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都为所述剪线刃,该剪线刃构成共用剪线刃口;
在缝纫机起缝时,所述共用剪线刃口能与辅助刀咬合,剪断面线线头;
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所述共用剪线刃口能与辅助刀咬合,剪断面线和底线。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上还设有避让过针槽,所述避让过针槽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通过;
当所述活动刀运动使避让过针槽位于机针的正下方时,所述共用剪线刃口近邻辅助刀、但两者未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过针槽为形成在活动刀外周侧的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过针槽近邻共用剪线刃口设置,所述活动刀的外边缘设有一段分布在避让过针槽和共用剪线刃口之间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斜面或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压线板,所述活动刀的表面设有第一夹线部,所述压线板上设有第二夹线部;
当所述活动刀运动使避让过针槽位于机针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面线线头的夹线缝。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的表面设有第一夹线部,所述辅助刀上设有第三夹线部;
当所述活动刀运动使避让过针槽位于机针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夹线部和第三夹线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面线线头的夹线缝。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上设有分线槽和剪线分线尖部,所述共用剪线刃口和剪线分线尖部分别设在活动刀的两边侧,所述分线槽分布在共用剪线刃口和剪线分线尖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的表面开设有缝后容线槽,所述缝后容线槽连接在分线槽和共用剪线刃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的下方;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第一剪线驱动源、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中的剪线驱动轴、固定在剪线驱动轴上的第一剪线曲柄、第一剪线连杆、以及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中的动刀架,所述第一剪线驱动源与剪线驱动轴相连,所述第一剪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剪线曲柄和动刀架铰接,所述活动刀固定在动刀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刀固定在缝纫机底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刀可移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的下方,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第二剪线驱动源,所述第二剪线驱动源与辅助刀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线驱动源为气缸或电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线驱动源为电机,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剪线驱动源的电机轴上的第二剪线曲柄、以及第二剪线连杆,所述第二剪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剪线曲柄和辅助刀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机底板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辅助刀可移动地装配在导向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刀和辅助刀都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的下方;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剪线驱动电机、第一剪线凸轮、第二剪线凸轮、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剪线凸轮和第二剪线凸轮都固定在剪线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剪线凸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活动刀相连,所述第二剪线凸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辅助刀相连;所述第一剪线凸轮的外周面设有起缝剪线驱动段和缝后剪线驱动段;
在缝纫机起缝时,所述起缝剪线驱动段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
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所述缝后剪线驱动段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中的第一传动轴、分别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两端的第一传动曲柄和第二传动曲柄、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曲柄外端的第一滚轮、第一传动连杆、以及第一刀架,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剪线凸轮的外周面抵接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曲柄和第一刀架铰接,所述活动刀固定在第一刀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中的第二传动轴、分别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两端的第三传动曲柄和第四传动曲柄、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传动曲柄外端的第二滚轮、第二传动连杆、以及第二刀架,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二剪线凸轮的外周面抵接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传动曲柄和第二刀架铰接,所述辅助刀固定在第二刀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中装配有如上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起缝时,先是由机针穿过起缝勾线槽,结合旋梭的勾线,将面线线头带到活动刀的下方,再是由机针从起缝勾线槽中向上移出,将面线线头抽离出一部分,再通过起缝剪线刃口剪断面线线头,由此防止面线线头缠绕形成鸟巢。本申请在缝纫结束剪线时,通过缝后剪线刃口剪断面线和底线。因此,本申请能可靠地实现起缝少鸟巢和缝纫结束时的自动剪线。另外,本申请将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设置为同一个共用剪线刃口,采用已有的刃口通孔作为起缝勾线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能减少对现有缝纫机中动刀的改动,降低改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中活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中辅助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的剪线过程示意图。
图5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中第一剪线驱动源与活动刀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在缝纫结束剪线后吸风口处的吸线示意图。
图7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在起缝剪线时吸风口处的吸线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活动刀和辅助刀。
图9a至图9d为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二的剪线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五中第一剪线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机针
20 旋梭
30 辅助刀
31 第三夹线部
32 辅刀剪线刃
33 第二抬刀翅膀
40 活动刀
41 起缝勾线槽
42 共用剪线刃口
43 分线槽
44 剪线分线尖部
45 避让过针槽
46 刃口鼓包
47 刃口通孔
48 过渡面
49 缝后容线槽
411 第一夹线部
412 第一抬刀翅膀
50 缝纫机底板
51 导向滑槽
61 第一剪线驱动源
62 剪线驱动轴
63 第一剪线曲柄
64 第一剪线连杆
65 动刀架
70 吸风管
71 吸风口
81 第二剪线驱动源
82 第二剪线曲柄
83 第二剪线连杆
84 第一复位弹簧
91 剪线驱动电机
92 第一剪线凸轮
921 起缝剪线驱动段
922 缝后剪线驱动段
93 第二剪线凸轮
94 第一传动轴
95 第一传动曲柄
96 第二传动曲柄
97 第一滚轮
98 第一传动连杆
99 第一刀架
910 第二传动轴
911 第三传动曲柄
912 第四传动曲柄
913 第二滚轮
914 第二传动连杆
915 第二刀架
916 第二复位弹簧
917 第三复位弹簧
110 底线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中装配有少鸟巢剪线机构。另外,如图1所示,缝纫机中还装配有可上下往复移动的机针10、以及可转动的旋梭20。下述实施例中,将旋梭20的轴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机针10的延伸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都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且前方向为缝纫机正缝时缝料的移动方向。下述提供少鸟巢剪线机构的多个实施例。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包括辅助刀30、以及能够向靠近或远离辅助刀30方向运动的活动刀40;沿旋梭20的径向,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内外分布,即活动刀40分布在辅助刀30的下方侧。如图2所示,活动刀40上设有剪线刃、在剪线刃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刃口通孔47,剪线刃和刃口通孔47为活动刀40上的现有结构。同时,活动刀40上还设有起缝勾线槽41、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特别是,起缝勾线槽41即为刃口通孔47,或者说,将活动刀40上已有的刃口通孔47作为起缝勾线槽41,则起缝勾线槽41沿活动刀40厚度方向上下贯通活动刀40,起缝勾线槽41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10通过。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为同一个,且为活动刀40上已有的剪线刃,将该剪线刃定义为共用剪线刃口42,则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为同一个共用剪线刃口42,起缝勾线槽41分布在共用剪线刃口42朝向辅助刀30的一侧。如图3所示,辅助刀30的下表面设有辅刀剪线刃32。通过活动刀40的运动,能使起缝勾线槽41运动至缝纫机中机针10的正下方、或使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的辅刀剪线刃32咬合。
在缝纫机起缝时,先是通过活动刀40的运动使起缝勾线槽41运动至缝纫机中机针10的正下方,缝纫机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下移时,机针10带着面线向下穿过起缝勾线槽41,在旋梭20的作用下,将机针10一侧的面线线头带到活动刀40的下方;之后,机针10从起缝勾线槽41中上移,将面线线头抽出一部分;再后,活动刀40向靠近辅助刀30的方向运动,直至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线头,由此防止面线线头缠绕形成鸟巢。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活动刀40向靠近辅助刀30的方向运动,此过程中活动刀40带着面线和底线一起靠近辅助刀30的方向运动,直至共用剪线刃口42能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和底线。因此,本申请能可靠地实现起缝少鸟巢和缝纫结束时的自动剪线。另外,本申请将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设置为同一个共用剪线刃口42,采用活动刀40上已有的刃口通孔47作为起缝剪线刃41,使得活动刀40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无需在现有动刀上额外加工剪线刃口和构成起缝剪线刃41的槽体,能减少对现有缝纫机中动刀的改动,降低改动成本,通用性强。
进一步地,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为单动刀单定刀结构,即活动刀40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50的下方,辅助刀30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缝纫机底板50的底部,通过活动刀40前后转动实现活动刀40靠近或远离辅助刀30。初始状态下,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分布在机针10的两侧,活动刀40分布在机针10的前侧,辅助刀30分布在机针10的后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还包括第一剪线驱动源61、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剪线驱动轴62、固定在剪线驱动轴62上的第一剪线曲柄63、第一剪线连杆64、以及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动刀架65,第一剪线驱动源61为电机、优选为步进电机,第一剪线驱动源61与剪线驱动轴62相连,驱动剪线驱动轴62转动;第一剪线连杆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剪线曲柄63和动刀架65铰接,活动刀40的右端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在动刀架65上,则活动刀40的右端部分中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当第一剪线驱动源61驱动剪线驱动轴62转动时,第一剪线曲柄63随剪线驱动轴62一起转动,通过第一剪线连杆64驱动动刀架65前后转动,活动刀40随动刀架65一起前后转动,也就驱动活动刀40向后转动靠近辅助刀30、或向前转动远离辅助刀30。
进一步地,基于辅助刀30分布在活动刀40的后侧,则起缝勾线槽41分布在共用剪线刃口42的后侧。优选地,活动刀40为圆弧刀体,圆弧刀体的延伸轨迹与活动刀40的转动轨迹基本一致。如图2所示,活动刀40上设有分线槽43和剪线分线尖部44,共用剪线刃口42和剪线分线尖部44分别设在活动刀40的前边侧和后边侧,分线槽43分布在共用剪线刃口42和剪线分线尖部44之间。在缝纫结束剪线时,剪线分线尖部44和分线槽43共同作用,将底线和面线分开。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活动刀40上还设有避让过针槽45,避让过针槽45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10通过。当缝纫机在起缝第二针、第三针、…、至设定针数时,通过活动刀40的转动使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机针10在避让过针槽45内上下穿刺,起缝设定针数,此过程中,共用剪线刃口42近邻辅助刀30、但两者未咬合。当起缝蛮设定针数后,再通过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的咬合剪断面线线头。
进一步地,活动刀40在共用剪线刃口42处可以为平整结构,也可以为外凸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动刀40在共用剪线刃口42处为外凸结构,即活动刀40在共用剪线刃口42处设有向上突出的刃口鼓包46,刃口通孔47为开设在刃口鼓包46中的通孔。优选地,刃口通孔47为圆孔结构,共用剪线刃口42为刃口通孔47的前边缘部分。避让过针槽45为形成在活动刀40前边缘侧的空区域,则避让过针槽45近邻起缝勾线槽41设置。优选地,活动刀40的外边缘设有一段分布在避让过针槽45和共用剪线刃口42之间的过渡面48,过渡面48为斜面或圆弧面,该过渡面48与周边活动刀40的外边缘平滑过渡连接。在缝纫结束剪线完成后,活动刀40向前转动复位,此过程中,过渡面48会将底线轻轻撇开,防止拉扯底线。沿活动刀40的周向,避让过针槽45、共用剪线刃口42、起缝勾线槽41和分线槽43分布在活动刀40的同一圆周线上,并从前至后依次分布。另外,活动刀40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缝后容线槽49,缝后容线槽49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在共用剪线刃口42和分线槽43之间,缝后容线槽49用于在缝纫结束剪线时容置面线和底线。
进一步地,活动刀40后边缘的右端侧一体的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抬刀翅膀412,用于抬升辅助刀30,使活动刀40与辅助刀30能更好的咬合。当然,在确保活动刀40与辅助刀30咬合良好的前提下,活动刀40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抬刀翅膀412。优选地,辅助刀30的侧面一体地设有第二抬刀翅膀33,用于抵接活动刀40,使活动刀40与辅助刀30能更好的咬合。当然,在确保活动刀40与辅助刀30咬合良好的前提下,辅助刀30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抬刀翅膀33。
进一步地,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在起缝第二针至剪断面线线头前的设定针数的过程中,面线线头处于被夹持的状态,防止面线线头的脱开。夹持面线线头优选有下述两种方式。
方式一、通过活动刀40与额外设置的压线板夹持面线线头。基于此,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压线板;沿旋梭20的径向,压线板、辅助刀30和活动刀40从外至内依次分布;活动刀4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夹线部411,压线板上设有第二夹线部。当活动刀40运动使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时,第一夹线部411和第二夹线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面线线头的夹线缝。优选地,压线板可以固定在辅助刀30上,也可以直接固定在缝纫机底板50的底部。
方式二、通过活动刀40与辅助刀30夹持面线线头。基于此,如图3和图4c所示,活动刀4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夹线部411,辅助刀30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夹线部31,辅助刀30的辅刀剪线刃32分布在第三夹线部31的后侧。当活动刀40运动使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时,第一夹线部411和第三夹线部31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面线线头的夹线缝。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包括吸气装置,吸气装置包括气源、以及吸风管70;气源安装在固定机架上,也可以安装在缝纫机的底板上,也可以直接放在地上;吸风管70的一端与气源相连,吸风管70的另一端为吸风口71。在起缝剪断面线线头时、以及在缝纫机结束剪断面线和底线时,吸气装置都动作,提供连续吸力或间歇吸力,实现在起缝剪断面线线头时预捕捉面线线头和面线线头被剪断后的自动收集、以及实现在缝纫机结束剪断面线和底线后预捕捉底线线头110。吸风口71的安装有下述两种方式。
方式一、沿旋梭20的径向,吸风口71朝向旋梭20的外周面设置,即吸风口71设在旋梭20的外周侧。优选地,吸风口71与辅助刀30都设置在机针10的后侧,吸风口71对准活动刀40的起缝勾线槽41。
方式二、如图1所示,沿旋梭20的轴向,吸风口71朝向旋梭20的左端面设置,即吸风口71设在旋梭20的左端侧。优选地,吸风口71低于旋梭20的上端。
下述以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配置活动刀40与辅助刀30配合夹持面线线头、以及吸风口71设在旋梭20的左端侧为例,叙述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1.1、在起缝第一针之前、或在起缝第一针的同时,活动刀40向后转动,使起缝勾线槽41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之后,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下移时,机针10带着面线向下穿过起缝勾线槽41,如图4a所示,在旋梭20的勾线作用下,将机针10一侧的面线线头带到活动刀40的下方,也即带到旋梭20的附近。此过程中,可开启缝纫机上的电子夹线器,更可靠地使机针10一侧的面线线头带到活动刀40的下方。同时,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110吸住,如图4b所示,防止已被活动刀40捕捉的面线线头再次缠绕进正常线迹中形成线团、或卡进旋梭20导轨中;特别是,吸气装置提供吸气动力的时间点不得晚于旋梭20勾线后将面线线头带至梭壳处。
1.2、机针10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上移,待机针10从起缝勾线槽41中向上移出后,活动刀40向靠近辅助刀30方向向后转动,如图4c所示,直至活动刀40的第一夹线部411刚好与辅助刀30的第三夹线部31接触,两者将面线线头压住并进行夹持,同时,活动刀40的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
1.3、缝纫机继续起缝第二针、第三针,并在设定的起缝第N针形成线环的过程中剪断面线线头,N≥2。比如:在起缝第2针形成线环的过程中剪断面线线头,起缝第二针机针10下移,机针10从避让过针槽45内穿刺,与活动刀40不干涉;接着旋梭20勾线形成面线线环,当面线线环扩大到最大时,将经过旋梭20的梭壳的最下方,此时面线线环将与被吸风口71吸住的面线线头进行接触;而后挑线杆开始收线,底下的面线线环逐渐收缩,逐步将面线从旋梭20轨道中撩出。当挑线杆回升至其非最高点的目标位置A处时,活动刀40继续向靠近辅助刀30方向向后转动,如图4d所示,直至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线头,由此防止面线线头缠绕形成鸟巢,剪断面线线头被吸风口71吸走。之后,挑线杆继续回升,将缝料下方被剪断后的面线回抽,同时也将底线一起收紧,通过面线回抽进一步降低鸟巢长度。具体在起缝的哪一针形成线环的过程中剪断面线线头,根据实现效果进行调整。
1.4、起缝剪线完成后,活动刀40向远离辅助刀30方向向前转动,直至复位;此过程中,底线从活动刀40的过渡面48处划过,不影响底线的位置及线张力;气源关闭,吸风口71停止吸气。
1.5、缝纫机进行正常缝纫。
1.6、缝纫结束需要剪线时,活动刀40向后转动,先由剪线分线尖部44穿过面线线环;随着活动刀40的继续向后转动,被剪一侧的底线和面线滑至分线槽43中,之后,底线和面线被容置在缝后容线槽49中;当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时,剪断面线和底线。之后,活动刀40向前转动,直至复位。
1.7、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底线线头110吸住,使底线线头110向左下方倾斜,如图6所示。如此,在下次起缝时,向左下方倾斜的底线线头110位于面线线环的路径上,在缝制起步阶段有助于带起底线,降低起缝带不起底线的概率。并且,在起缝时,气源也是开启状态,容易将底线线头110吸住,底线线头110在起缝时被吸住的朝向与在缝纫结束剪线后被吸住的朝向是一致的,当面线线环经过此处时,必定更容易将底线缠绕,如图7所示,有助于起缝带底线。
综上,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结构简单,能够减少鸟巢长度,提升缝纫品质;结构简单,成本低,耐久性能强,不侵占缝纫空间;通用性强,能很好地适用于市面上现有的剪线结构,使其改造后都能实现少鸟巢的效果;同时还能大大降低起缝带不起底线概率。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二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二与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如图8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分布在机针10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为后侧,且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处于咬合的状态。因此,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如下叙述。
2.1、在起缝第一针之前、或在起缝第一针的同时,活动刀40向前转动,如图9a所示,使起缝勾线槽41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之后,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下移时,机针10带着面线向下穿过起缝勾线槽41,在旋梭20的勾线作用下,将机针10一侧的面线线头带到旋梭20的附近。同时,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110吸住。
2.2、机针10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上移,待机针10从起缝勾线槽41中向上移出后,活动刀40向靠近辅助刀30方向向后转动,如图9b所示,直至活动刀40的第一夹线部411刚好与辅助刀30的第三夹线部31接触,两者将面线线头压住并进行夹持,同时,活动刀40的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另外,活动刀40朝向辅助刀30方向向后转动的时间点不得晚于下述起缝第二针时机针10下移至此位置的时间点,以保证起缝第二针时机针10能在避让过针槽45内穿刺。
2.3、缝纫机继续起缝第二针、第三针,并在设定的起缝第N针形成线环的过程中剪断面线线头,N≥2;具体过程同上述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3。
2.4、起缝剪线完成后,活动刀40也即在其初始位置;同时,气源关闭,吸风口71停止吸气。
2.5、缝纫机进行正常缝纫。
2.6、在缝纫结束需要剪线之前、并且机针10在缝纫机针板的上方时,活动刀40向远离辅助刀30方向向前转动,如图9c所示,使活动刀40转动至机针10的前侧,等待进行缝后剪线动作。之后,缝纫结束需要剪线时,活动刀40向靠近辅助刀30方向向后转动,先由剪线分线尖部44穿过面线线环,再是被剪一侧的底线和面线滑至分线槽43中、并被容置在缝后容线槽49中;当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时,如图9d所示,剪断面线和底线。缝后剪线完成后,活动刀40也即在其初始位置,则活动刀40不需要复位,保持在该位置。
2.7、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底线线头110吸住,使底线线头110向左下方倾斜。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与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辅助刀30可前后移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50的下方。基于此,如图10所示,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第二剪线驱动源81,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与辅助刀30传动连接,驱动辅助刀30前后平移。
进一步地,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为电机、优选为步进电机,第二剪线驱动源81固定在缝纫机底板50的底面上,第二剪线驱动源81通过驱动传动机构与辅助刀30的后端相连。本实施例中,驱动传动机构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基于此,如图10所示,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剪线驱动源81的电机轴上的第二剪线曲柄82、以及第二剪线连杆83,第二剪线连杆8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剪线曲柄82和辅助刀30铰接,第二剪线驱动源81通过第二剪线曲柄82和第二剪线连杆83驱动辅助刀30前移或后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与辅助刀30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机构或同步带轮机构相连,第二剪线驱动源81也可以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壳上、或台板上、或油盘上。
优选地,如图10所示,缝纫机底板50的底部开设有前后平直延伸的导向滑槽51,辅助刀30可移动地装配在导向滑槽51中,通过两者的滑动导向配合,提高辅助刀30前后移动的稳定性。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如下叙述。
3.1、在起缝第一针之前、或在起缝第一针的同时,活动刀40向后转动,使起缝勾线槽41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之后,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下移时,机针10带着面线向下穿过起缝勾线槽41,在旋梭20的勾线作用下,将机针10一侧的面线线头带到旋梭20的附近。同时,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110吸住。
3.2、机针10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上移,待机针10从起缝勾线槽41中向上移出后,活动刀40向靠近辅助刀30方向向后转动,辅助刀30可以保持不动,也可以向前平移,直至活动刀40的第一夹线部411刚好与辅助刀30的第三夹线部31接触,达到将面线线头夹持的效果;同时,活动刀40的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
3.3、缝纫机继续起缝第二针、第三针,并在设定的起缝第N针形成线环的过程中剪断面线线头,N≥2;具体过程同上述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3。但是,本实施例中,在剪断面线线头时,活动刀40保持不动,辅助刀30向前平移;或者,活动刀40向后转动,辅助刀30保持不动;或者,活动刀40向后转动,辅助刀30向前平移,以达到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线头的效果。
3.4、起缝剪线完成后,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各自复位;气源关闭,吸风口71停止吸气。
3.5、缝纫机进行正常缝纫。
3.6、缝纫结束需要剪线时,活动刀40向后转动,先由剪线分线尖部44穿过面线线环;随着活动刀40的继续向后转动,被剪一侧的底线和面线滑至分线槽43中,之后,底线和面线被容置在缝后容线槽49中;辅助刀30可以保持不动,也可以向前平移,直至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最终达到剪断面线和底线的效果。之后,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各自复位。
3.7、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底线线头110吸住,使底线线头110向左下方倾斜。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四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四与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剪线驱动源81的类型、以及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与辅助刀30之间的连接结构不相同。具体说,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四中,如图11所示,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为气缸或电磁铁,气缸或电磁铁固定在缝纫机底板50的底面上;辅助刀30的后端直接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或电磁铁的铁芯的端部,由气缸或电磁铁直接驱动辅助刀30前移或后移,免去在第二剪线驱动源81和辅助刀30直接设置驱动传动机构。
另外,当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为电磁铁时,如图11所示,电磁铁的铁芯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84,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铁的壳体和铁芯相抵接,用于铁芯的复位。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四的工作原理与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五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五与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都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50的下方。基于此,如图12所示,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五还包括剪线驱动电机91、第一剪线凸轮92、第二剪线凸轮93、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剪线驱动电机91固定在缝纫机的底板上、或机壳上、或油盘上;第一剪线凸轮92和第二剪线凸轮93都固定在剪线驱动电机91的电机轴上,第一剪线凸轮92和第二剪线凸轮93可以为两个分开的凸轮部件,也可以合并为同一个凸轮部件;第一剪线凸轮9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活动刀40相连,第二剪线凸轮93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辅助刀30相连。
如图13所示,第一剪线凸轮92的外周面设有起缝剪线驱动段921和缝后剪线驱动段922;在缝纫机起缝时,起缝剪线驱动段921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用于起缝少鸟巢剪线控制;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缝后剪线驱动段922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用于缝纫结束时正常剪线控制。另外,当第一剪线凸轮92的起缝剪线驱动段921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时,第二剪线凸轮93与第二传动机构之间无动力传递;当第一剪线凸轮92的缝后剪线驱动段922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时,第二剪线凸轮93与第二传动机构之间有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第一传动轴94、分别固定在第一传动轴94两端的第一传动曲柄95和第二传动曲柄96、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曲柄95外端的第一滚轮97、第一传动连杆98、以及第一刀架99,第一滚轮97与第一剪线凸轮92的外周面抵接配合,第一传动连杆9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曲柄96和第一刀架99铰接,活动刀40固定在第一刀架99上。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第二传动轴910、分别固定在第二传动轴910两端的第三传动曲柄911和第四传动曲柄91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传动曲柄96外端的第二滚轮913、第二传动连杆914、以及第二刀架915,第二滚轮913与第二剪线凸轮93的外周面抵接配合,第二传动连杆914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传动曲柄912和第二刀架915铰接,辅助刀30固定在第二刀架915上。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916,第二复位弹簧916套在第一传动轴94上,第二复位弹簧916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作用于第二传动曲柄96,用于活动刀40的复位。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复位弹簧917,第三复位弹簧917套在第二传动轴910上,第三复位弹簧917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作用于第四传动曲柄912,用于辅助刀30的复位。
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五的工作原理如下叙述。
4.1、在起缝第一针之前、或在起缝第一针的同时,剪线驱动电机91驱动第一剪线凸轮92和第二剪线凸轮93转动,第一剪线凸轮92的起缝剪线驱动段921与第一滚轮97接触配合,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活动刀40向后转动,使起缝勾线槽41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而第二剪线凸轮93与第二滚轮913分离,或第二剪线凸轮93外周的等径面与第二滚轮913接触配合,则第二传动机构不动作,辅助刀30保持不动。之后,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下移时,机针10带着面线向下穿过起缝勾线槽41,在旋梭20的勾线作用下,将机针10一侧的面线线头带到旋梭20的附近。同时,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110吸住。
4.2、机针10起缝第一针机针10上移,待机针10从起缝勾线槽41中向上移出后,剪线驱动电机91继续驱动第一剪线凸轮92和第二剪线凸轮93转动,第一剪线凸轮92的起缝剪线驱动段921继续推动第一滚轮97,驱使活动刀40继续向后转动,而辅助刀30仍保持不动,直至活动刀40的第一夹线部411刚好与辅助刀30的第三夹线部31接触,达到将面线线头夹持的效果;同时,活动刀40的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
4.3、缝纫机继续起缝第二针、第三针,并在设定的起缝第N针形成线环的过程中剪断面线线头,N≥2;具体过程同上述少鸟巢剪线机构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3。但是,在剪断面线线头时,活动刀40继续向后转动,辅助刀30保持不动。
4.4、起缝剪线完成后,活动刀40复位;气源关闭,吸风口71停止吸气。
4.5、缝纫机进行正常缝纫。
4.6、缝纫结束需要剪线时,剪线驱动电机91驱动第一剪线凸轮92和第二剪线凸轮93转动,第一剪线凸轮92的缝后剪线驱动段922与第一滚轮97接触配合,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活动刀40向后转动;与此同时,第二剪线凸轮93的变径段与第二滚轮913接触配合,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辅助刀30向前转动;随着活动刀40的向后转动,先是剪线分线尖部44穿过面线线环,再是被剪一侧的底线和面线滑至分线槽43中、并被容置在缝后容线槽49中,最后是共用剪线刃口42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和底线。之后,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各自复位。
4.7、气源开启,吸气装置的吸风口71将底线线头110吸住,使底线线头110向左下方倾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包括辅助刀(30)、以及能够向靠近或远离辅助刀(30)方向运动的活动刀(40),所述活动刀(40)上设有剪线刃、在剪线刃处开设有贯通的刃口通孔(47),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上还设有起缝勾线槽(41)、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所述起缝勾线槽(41)为所述刃口通孔(47)、并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10)通过,所述起缝剪线刃口和缝后剪线刃口都为所述剪线刃,该剪线刃构成共用剪线刃口(42);
在缝纫机起缝时,所述共用剪线刃口(42)能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线头;
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所述共用剪线刃口(42)能与辅助刀(30)咬合,剪断面线和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上还设有避让过针槽(45),所述避让过针槽(45)允许缝纫机中的机针(10)通过;
当所述活动刀(40)运动使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时,所述共用剪线刃口(42)近邻辅助刀(30)、但两者未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过针槽(45)为形成在活动刀(40)外周侧的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过针槽(45)近邻共用剪线刃口(42)设置,所述活动刀(40)的外边缘设有一段分布在避让过针槽(45)和共用剪线刃口(42)之间的过渡面(48),所述过渡面(48)为斜面或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压线板,所述活动刀(40)的表面设有第一夹线部(411),所述压线板上设有第二夹线部;
当所述活动刀(40)运动使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夹线部(411)和第二夹线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面线线头的夹线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的表面设有第一夹线部(411),所述辅助刀(30)上设有第三夹线部(31);
当所述活动刀(40)运动使避让过针槽(45)位于机针(10)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夹线部(411)和第三夹线部(31)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面线线头的夹线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上设有分线槽(43)和剪线分线尖部(44),所述共用剪线刃口(42)和剪线分线尖部(44)分别设在活动刀(40)的两边侧,所述分线槽(43)分布在共用剪线刃口(42)和剪线分线尖部(4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的表面开设有缝后容线槽(49),所述缝后容线槽(49)连接在分线槽(43)和共用剪线刃口(4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50)的下方;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第一剪线驱动源(61)、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剪线驱动轴(62)、固定在剪线驱动轴(62)上的第一剪线曲柄(63)、第一剪线连杆(64)、以及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动刀架(65),所述第一剪线驱动源(61)与剪线驱动轴(62)相连,所述第一剪线连杆(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剪线曲柄(63)和动刀架(65)铰接,所述活动刀(40)固定在动刀架(6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刀(30)固定在缝纫机底板(50)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刀(30)可移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50)的下方,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第二剪线驱动源(81),所述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与辅助刀(30)传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为气缸或电磁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线驱动源(81)为电机,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剪线驱动源(81)的电机轴上的第二剪线曲柄(82)、以及第二剪线连杆(83),所述第二剪线连杆(8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剪线曲柄(82)和辅助刀(30)铰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底板(50)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51),所述辅助刀(30)可移动地装配在导向滑槽(51)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刀(40)和辅助刀(30)都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50)的下方;所述少鸟巢剪线机构还包括剪线驱动电机(91)、第一剪线凸轮(92)、第二剪线凸轮(93)、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剪线凸轮(92)和第二剪线凸轮(93)都固定在剪线驱动电机(91)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剪线凸轮(9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活动刀(40)相连,所述第二剪线凸轮(93)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辅助刀(30)相连;所述第一剪线凸轮(92)的外周面设有起缝剪线驱动段(921)和缝后剪线驱动段(922);
在缝纫机起缝时,所述起缝剪线驱动段(921)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
在缝纫机缝纫结束时,所述缝后剪线驱动段(922)作用于第一传动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第一传动轴(94)、分别固定在第一传动轴(94)两端的第一传动曲柄(95)和第二传动曲柄(96)、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曲柄(95)外端的第一滚轮(97)、第一传动连杆(98)、以及第一刀架(99),所述第一滚轮(97)与第一剪线凸轮(92)的外周面抵接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连杆(9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曲柄(96)和第一刀架(99)铰接,所述活动刀(40)固定在第一刀架(99)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50)中的第二传动轴(910)、分别固定在第二传动轴(910)两端的第三传动曲柄(911)和第四传动曲柄(91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传动曲柄(96)外端的第二滚轮(913)、第二传动连杆(914)、以及第二刀架(915),所述第二滚轮(913)与第二剪线凸轮(93)的外周面抵接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连杆(914)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传动曲柄(912)和第二刀架(915)铰接,所述辅助刀(30)固定在第二刀架(915)上。
18.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中装配有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少鸟巢剪线机构。
CN202323138705.3U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Active CN221167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8705.3U CN221167026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8705.3U CN221167026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67026U true CN221167026U (zh) 2024-06-18

Family

ID=9153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38705.3U Active CN221167026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67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2573B2 (ja) ミシン
CN105568575B (zh)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US8015934B2 (en) Thread cutt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EP07929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seam from raveling in double chain stitch sewing machine
JP2008068001A (ja) ミシン
US5333565A (en) Thread cutting via reciprocating arm with pockets and a trimming plate
US5372079A (en) Thread trimmin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JP2017099875A (ja) 短い目標−シーム突出と共にシーム−開始上糸を作成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構成グループ
CN221167026U (zh)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107916507B (zh) 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
CN221142096U (zh) 一种少鸟巢剪线吸风机构及缝纫机
US5289791A (en) Sewing machine with thread wiper and auxiliary cutter
JP2008068005A (ja) ミシン
JPWO2020054555A1 (ja) コード材を縫着可能なミシン及びコードカット装置
JPH1157268A (ja) 縫い目ほつれ防止方法及び装置
WO2015033996A1 (ja) ミシン
CN113322594B (zh) 链目毛巾绣剪线机构及其剪线和松线方法
JP3527835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縫目ほつれ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2388184U (zh) 一种链式平缝机
CN221167024U (zh) 一种少鸟巢活动刀及缝纫机剪线机构
CN220907860U (zh) 一种单动刀防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JP6099378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2002113278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220907859U (zh) 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及缝纫机
CN221254877U (zh) 一种防鸟巢活动刀及缝纫机剪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