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38268U -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38268U
CN221138268U CN202323505652.4U CN202323505652U CN221138268U CN 221138268 U CN221138268 U CN 221138268U CN 202323505652 U CN202323505652 U CN 202323505652U CN 221138268 U CN221138268 U CN 221138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driving
assembly
gear shaf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056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
曹良振
胡明路
杨儒亚
陈金杰
余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5056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38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38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38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器总成及车辆,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主壳体;拉杆组件和丝杠,所述丝杠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丝杠通过拉杆组件与车轮相连;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螺纹配合,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具备两套助力机构,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比传统车辆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做到更小,打方向盘的速度驾驶习惯不变,且拥有更大的丝杠输出力。

Description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转向装置和方向盘之间存在有机械连接即中间传动轴,此结构成本高,装配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对转向装置的布置限制较多,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客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线控转向可以给驾驶员提供更大的空间,方向盘可放置任意位置,可折叠收回等,还可以改变方向盘转角和车轮的转角比值,具有更好的驾驶操作性。
现有的线控电动转向器随着整车客户的需求提升,即输出齿条力增加,同时线角传动比又要求和传统非线控转向器做出明显差异,方向盘总圈数达到正负半圈,方向盘转速同传统车辆还保持一致,这就对电机的功率要求很高,常规的单一同步带减速机构或者蜗轮蜗杆式的无法满足此要求。由此,目前的线控电动转向器,助力小,同传统车辆相比,无法达到相同方向盘转速具备极小方向盘圈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器总成,具备两套助力机构,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比传统车辆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做到更小,打方向盘的速度驾驶习惯不变,且拥有更大的丝杠输出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包括:主壳体;拉杆组件和丝杠,所述丝杠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丝杠通过拉杆组件与车轮相连;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螺纹配合,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通过设置两套驱动结构均与丝杠动力传输,也就是两套驱动结构均可使丝杠轴向沿着同一方向移动,这样对丝杠的助力方面会增强,两套驱动结构提供的输出丝杠力更大,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更小,提升了整个线控转向机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蜗轮和齿轮轴,所述蜗轮和所述齿轮轴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轴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蜗杆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丝杠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蜗杆与所述拉杆组件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齿轮轴包括沿轴向相对固定的安装部和啮合部,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且与所述安装部周向传动配合,所述啮合部与所述丝杠啮合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齿轮轴的转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传感器包括本体部和外壳部,所述本体部连接于所述齿轮轴,所述外壳部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所述本体部相对所述外壳部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球螺母,所述球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杠外且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球螺母转动以带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均安装于所述同步带内且分别与所述同步带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于所述球螺母外且与所述球螺母周向传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总成。所述的车辆相比现有技术和所述的转向器总成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向器总成100,第一驱动结构101,第二驱动结构102,
第一驱动件1,蜗杆11,蜗轮2,齿轮轴3,安装部31,啮合部32,连接部33,
安装轴承4,丝杠5,传感器6,本体部61,外壳部62,第一壳体7,端盖71,第二驱动件8,第一带轮9,同步带10,第二带轮11,球螺母12,拉杆组件13,内拉杆131,外拉杆132,第二壳体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100,通过设置两套驱动结构均与丝杠5动力传输,也就是两套驱动结构均可使丝杠5轴向沿着同一方向移动,这样对丝杠5的助力方面会增强,两套驱动结构提供的输出丝杠力更大,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更小,提升了整个线控转向机构性能。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100,包括主壳体、拉杆组件13、丝杠5、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
其中,丝杠5可活动地穿设于主壳体内,且丝杠5通过拉杆组件13与车轮相连,第一驱动结构101的输出端和丝杠5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驱动结构102的输出端和丝杠5螺纹配合,以用于分别驱动丝杠5轴向运动。
实际中,通过整车线束将整车转向信号传递给转向器总成100的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即转向器总成100的第一驱动结构101开始工作,第一驱动结构101工作时,可将驱动力传递给丝杠5,而丝杠5连接拉杆组件13,拉杆组件13连接车辆的车轮,也就是丝杠5在运动时,通过拉杆组件13带动车轮转动,以使车轮转动一定的角度,第一驱动结构101的输出端设有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与丝杠5形成了齿轮啮合传动,此时,第二驱动结构102同时工作,第二驱动结构102的输出端与丝杠5螺纹配合,第二驱动结构102在工作时使丝杠5运动并且拉动拉杆组件13进而拉动车轮转动,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共同助力驱动丝杠5的工作,两套驱动结构提供的输出丝杠力更大,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更小,提升了整个线控转向机构性能。
具体的,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均可采用蜗轮蜗杆结构,或者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中的一个采用蜗轮蜗杆结构且另外一个采用同步带驱动的方式,只要能实现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共同能将丝杠5朝向同一个方向驱动即可。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可以在丝杠5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布,也就是说,拉杆组件13为两个且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布,第一驱动结构101靠近车辆一侧的拉杆组件13及车轮,第二驱动结构102靠近车辆另一侧的拉杆组件13及车轮。
此时,当第一驱动结构101驱动丝杠5并且使丝杠5朝向一侧运动时,第二驱动结构102驱动丝杠5并且使丝杠5也朝向同侧运动,如第一驱动结构101驱动丝杠5使丝杠5朝向图1的左侧运动时,左侧的拉杆组件13被丝杠5朝向左侧的作用力带动,使左侧的拉杆组件13带动左侧的车轮转动,而同时第二驱动结构102也驱动丝杠5朝向图1的左侧移动,那么此时第二驱动结构102靠近的右侧拉杆组件13被丝杠5拉动,由此,第二驱动结构102靠近右侧的拉杆组件13,且第一驱动结构101靠近左侧的拉杆组件13,可在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均对丝杠5产生同一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一驱动结构101和第二驱动结构102分别对靠近各自的拉杆组件13的传动效果更好。
具体的,拉杆组件13包括内拉杆131和外拉杆132,且内拉杆131的一端与丝杠5的一端螺纹连接,内拉杆131的另一端与外拉杆132螺纹连接,外拉杆132与车轮动力连接。通过设置内拉杆131和外拉杆132,可方便对位于拉杆组件13不同方向的丝杠5和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100,通过设置两套驱动结构可以满足客户需求,远大于传统车辆的线角传动比,使用户打方向盘的驾驶习惯不变但能够拥有更大的对丝杠5的输出力,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更小,提升了整个线控转向机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101包括第一驱动件1、蜗轮2和齿轮轴3,蜗轮2和齿轮轴3均可转动地支撑于主壳体内,第一驱动件1的输出端设有与蜗轮2啮合的蜗杆11,蜗轮2与齿轮轴3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齿轮轴3与丝杠5齿轮啮合传动。
实际中,第一驱动件1一般多采用驱动电机,主要作为主动件,如驱动电机的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11,在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蜗杆11转动,蜗杆11位于蜗轮2的一侧且与蜗轮2啮合,随着蜗杆11的转动,可使蜗轮2转动。
具体的,蜗轮2固定套设在齿轮轴3外,如蜗轮2过盈压装在齿轮轴3外,以使蜗轮2在转动时能带动齿轮轴3转动,齿轮轴3与主壳体之间是转动连接,那么齿轮轴3主要依靠主壳体作为支撑,同样的,驱动电机和蜗杆11也可以连接在主壳体的一侧,如在主壳体的一侧设置开口,驱动电机端部连接的蜗杆11通过开口处伸入主壳体内并且驱动电机与主壳体连接,主壳体对驱动电机及蜗杆11支撑,蜗杆11与齿轮轴3啮合,齿轮轴3也能使蜗杆11得到支撑。
另外,第一驱动结构101的蜗轮2、齿轮轴3还有蜗杆11等均位于第一壳体7内,第一壳体7设有可拆卸的端盖71,可以方便对第一壳体7内的蜗轮2、齿轮轴3、蜗杆11等更换或者检查、安装等;而丝杠5位于第二壳体14内且在第二壳体14内沿着丝杠5的轴向移动,通过第二壳体14对丝杠5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蜗杆11的轴线与齿轮轴3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齿轮轴3的轴线与丝杠5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第一驱动件1及蜗杆11与拉杆组件13间隔开。
实际中,参照图2所示,齿轮轴3位于丝杠5的一侧且与丝杠5啮合,齿轮轴3倾斜设置且与丝杠5具有夹角,齿轮轴3上套设连接蜗轮2,蜗杆11延伸至主壳体内且与蜗轮2交叉并且与蜗轮2啮合,第一驱动件1也可以设置在主壳体靠近蜗轮2的一侧,蜗轮2的齿状结构在图中未画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蜗杆11、蜗轮2、齿轮轴3及丝杠5的位置布置,可使得蜗杆11、蜗轮2和齿轮轴3的集成度更高,而且相互可以支撑,占用的空间较小,如在丝杠5的上下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小。
而且,第一驱动件1可以连接在主壳体设有蜗轮2处的外侧,便于驱动件连接的蜗杆11与蜗轮2啮合连接。同时,第一驱动件1与拉杆组件13间隔开分布,也就是说第一驱动件1在工作时,只是起到了主动驱动的作用,拉杆组件13的驱动通过丝杠5来驱动,第一驱动件1和拉杆组件13间隔开分布,防止第一驱动件1和拉杆组件13在工作时相互影响,而且能合理利用丝杠5周围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轴3包括沿轴向相对固定的安装部31和啮合部32,蜗轮2套设于安装部31外且与安装部31周向传动配合,啮合部32与丝杠5啮合传动。
其中,安装部31和啮合部32沿着齿轮轴3的轴向间隔开分布,且安装部31和啮合部32均环绕齿轮轴3的周围设置,在齿轮轴3上设计安装部31和啮合部32,可使齿轮轴3的一端用于连接蜗轮2以便与蜗杆11啮合,且另一端用于设置啮合齿以便与丝杠5啮合。
具体的,安装部31用于安装蜗轮2,安装部31可包括沿着齿轮轴3周向设置的一圈的一圈花键和轴肩,将蜗轮2过盈压装到花键上,轴肩对蜗轮2有轴向限位功能,通过在安装部31处设置花键,也能增大蜗轮2与齿轮轴3的连接强度,提高蜗轮2与齿轮轴3连接的可靠性。实际中,啮合部32设置为斜状齿,且斜状齿沿着齿轮轴3的轴向长度大于丝杠5的直径或者宽度,能增加啮合部32与丝杠5的啮合接触面积,提高啮合传动效率和传动的稳定性。另外,齿轮轴3还设有连接部33,连接部33外套设安装轴承4,安装轴承4与主壳体的第一壳体7连接,使齿轮轴3相对主壳体转动更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6,传感器6安装于主壳体内,且传感器6用于检测齿轮轴3的转角。
实际中,实际中,将传感器6设置在蜗轮2上方,方便根据传感器6检测到的齿轮轴3的转动以确定丝杠5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控制车轮的转向。
如固定在齿轮轴3上的传感器6,可以检测出齿轮轴3的旋转位置,根据丝杠5和齿轮轴3对应的线角传动比关系可以计算出丝杠5的位置,如齿轮轴3转一圈,丝杠5可移动55mm。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丝杠5的移动和齿轮轴3的转动始终有一定的传动关系,第二驱动结构102助力丝杠5移动的过程中,齿轮轴3也是转动的,由此,可通过齿轮轴3上的传感器6确定丝杠5的移动位置,进而确定丝杠5通过拉杆组件13带动车轮的转向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6包括本体部61和外壳部62,本体部61连接于齿轮轴3,外壳部62与主壳体相连,本体部61相对外壳部62可转动。
也就是说,传感器6的本体部61主要用于检测,传感器6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角度传感器6,本体部61固定连接于齿轮轴3,如本体部61固定套设在齿轮轴3,本体部61可以随着齿轮轴3的转动而转动,由此,传感器6的本体部61可以检测出齿轮轴3的转动圈数和角度;同时外壳部62套设于本体部61并且与主壳体固定连接,而本体部61和外壳部62相对转动,此时,角度传感器6与外壳部62及齿轮轴3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传感器6与主壳体及齿轮轴3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传感器6的连接,同时也能保证传感器6准确的检测齿轮轴3转动的角度和圈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结构102包括第二驱动件8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第二驱动件8相连,且传动组件包括球螺母12,球螺母12套设于丝杠5外且与丝杠5螺纹配合,第二驱动件8用于驱动球螺母12转动以带动丝杠5轴向运动。
实际中,球螺母12的内螺纹与丝杠5的外螺纹配合,传动组件在第二驱动件8的作用下运动,传动组件可以是多个结构配合,最终驱动球螺母12的转动即可,传动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球螺母12转动后,球螺母12转动可带动丝杠5移动,通过将第二驱动结构102设置为第二驱动件8最终驱动球螺母12的方式,可使第二驱动结构102的球螺母12与丝杠5更好的配合,球螺母12套设于丝杠5,稳定性更好,可使第二驱动结构102对丝杠5助力时更平稳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带轮9、第二带轮11和同步带10;第一带轮9和第二带轮11均安装于同步带10内且分别与同步带10啮合传动,第二带轮11套设于球螺母12外且与球螺母12周向传动配合。
实际中,第二驱动件8多采用驱动电机,如第一带轮9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并且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如第一带轮9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花键连接,或者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保证第一带轮9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第一带轮9外部套设同步带10,并且同步带10内设有第一啮合齿,第一带轮9的外壁设有第二啮合齿,当第一带轮9在第二驱动件8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一带轮9此时带动同步带10运动,如同步带10的截面为圆形,同步带10随着第一带轮9的转动而转动,同步带10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同步带10的转动可带动第二带轮11转动,第二带轮11套设于球螺母12且与球螺母12固定连接,如第二带轮11与球螺母12过盈压装,第二带轮11的转动带动球螺母12转动进而使球螺母12带动丝杠5移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带轮9和第二带轮11在同步带10内间隔开,与就是说第一带轮9和第二带轮11互不接触,避免二者互相影响,而是通过第一带轮9的转动带动同步带10,且通过同步带10的转动带动第二带轮11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驱动结构102的传动组件采用第一带轮9、同步带10和第二带轮11的设置在满足驱动丝杠5运动的前提下,结构简单,不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集成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带轮11的直径大于第一带轮9的直径。实际中,将第二带轮11套设于球螺母12,即第二带轮11要考虑到球螺母12的大小而设计,如果太小不便于套设于球螺母12外,也难以对球螺母12助力;而第一带轮9用于与第二驱动件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带轮9设计尺寸适当小时,可以增大减速比,节省空间。
而第二带轮11主要依靠自身与同步带10的啮合使同步带10带动第二带轮11转动,且第二带轮11的大小设计有很多因素,如第一带轮9的包角,第一带轮9和第二带轮11的减速比,第二带轮11的壁厚、周边空间等,由此,第二带轮11的尺寸需结合第一带轮9的尺寸及第二带轮11自身的厚度要求等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总成100。通过设置两套驱动结构均与丝杠5动力传输,也就是两套驱动结构均可使丝杠5轴向沿着同一方向移动,这样对丝杠5的助力方面会增强,两套驱动结构提供的输出丝杠力更大,整个转向***输出的功率更大,使得整车线角传动比可以做的更大,方向盘圈数更小,提升了整个线控转向机构性能,满足用户更高的线角传动比需求。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
拉杆组件和丝杠,所述丝杠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丝杠通过拉杆组件与车轮相连;
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螺纹配合,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蜗轮和齿轮轴,所述蜗轮和所述齿轮轴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轴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丝杠齿轮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丝杠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蜗杆与所述拉杆组件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包括沿轴向相对固定的安装部和啮合部,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且与所述安装部周向传动配合,所述啮合部与所述丝杠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齿轮轴的转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本体部和外壳部,所述本体部连接于所述齿轮轴,所述外壳部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所述本体部相对所述外壳部可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球螺母,所述球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杠外且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球螺母转动以带动所述丝杠轴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同步带;
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均安装于所述同步带内且分别与所述同步带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于所述球螺母外且与所述球螺母周向传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器总成。
CN202323505652.4U 2023-12-21 2023-12-21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1138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05652.4U CN221138268U (zh) 2023-12-21 2023-12-21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05652.4U CN221138268U (zh) 2023-12-21 2023-12-21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38268U true CN221138268U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8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05652.4U Active CN221138268U (zh) 2023-12-21 2023-12-21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38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42882A (en) Motor-driven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S59206259A (ja) 電気式動力操向装置
JPH09132153A (ja) 電気式動力舵取装置
CN221138268U (zh)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CN215398893U (zh) 一种齿轮式汽车线控电动助力转向器
KR20200144973A (ko)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식 조향장치
CN210971260U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机构
CN221138261U (zh) 转向器总成及车辆
CN221162978U (zh) 一种电动转向器驱动机构、转向***及车辆
JP3458867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8021807U (zh) 一种线控转向机
CN220577348U (zh) 转向器和车辆
CN221114049U (zh) 一种转向限位结构、转向***及汽车
CN217730418U (zh) 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蜗轮蜗杆式电子驻车动力总成
JPH0137976Y2 (zh)
CN218888323U (zh) 一种减速助力电机
CN212373480U (zh) 车辆的转向器、转向***和车辆
CN220857821U (zh) 中置电机及电动自行车
CN216033694U (zh) 车辆
JP2589067Y2 (ja) 動力操向装置
CN117508444A (zh) 一种不改变五通的齿盘式中置助力自行车动力装置
JP3613696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3003739U (ja) モータースクリュー
JPH0522465Y2 (zh)
JP3868182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