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3412U -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 Google Patents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3412U
CN221083412U CN202323006343.2U CN202323006343U CN221083412U CN 221083412 U CN221083412 U CN 221083412U CN 202323006343 U CN202323006343 U CN 202323006343U CN 221083412 U CN221083412 U CN 221083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ing
grid
steam
dr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063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杰
刘进
罗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063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3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3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3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及电蒸锅,干蒸组件包括蒸格、蒸盖和中空的支撑件,蒸盖与蒸格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支撑件包括支撑体和自支撑体内壁凸设的支撑环,蒸格的底壁的中部向内凹陷或者向外凸出以形成台阶部,台阶部搭接于支撑环,支撑环上设有位于蒸格外壁与支撑体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蒸格通过台阶部搭接于支撑环上,抬起支撑件时蒸格会被一同抬起,当需要清洗蒸格时,可以将蒸格从单独抬起并与支撑件分离,蒸格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并且将蒸格和支撑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两者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够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背景技术
电蒸锅是通过高温蒸汽对食物加热以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其可以用来烹饪多种食材,例如鱼、虾,肉,面食等。
由于目前的电蒸锅在烹饪不同食材时,不同食材的味道会随着蒸汽的流动逐渐弥漫到整个烹饪空间内,造成不同食材的食物串味,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电蒸锅内设有干蒸空间,通常,干蒸腔与支撑臂采用一体结构,清洗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及电蒸锅,解决清洗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包括蒸格、蒸盖和中空的支撑件,所述蒸盖与所述蒸格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体和自所述支撑体内壁凸设的支撑环,所述蒸格的底壁的中部向内凹陷或者向外凸出以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搭接于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有位于所述蒸格外壁与所述支撑体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
上述干蒸组件中,蒸汽能够通过第一蒸汽通孔在干蒸组件内循环,循环的蒸汽对蒸盖及蒸格的外壁进行加热,并通过蒸盖及蒸格对干蒸腔内的食物进行干蒸,避免蒸汽进入干蒸腔内产生冷凝水或导致食物串味;蒸格通过台阶部搭接于支撑环上,抬起支撑件时蒸格会被一同抬起,当需要清洗蒸格时,可以将蒸格从单独抬起并与支撑件分离,蒸格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并且将蒸格和支撑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两者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够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当蒸格的底壁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台阶部时,蒸格内部空间更大,能够放置更多食材,从而能够提高干蒸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远离所述支撑体的一端设有凸圈,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凸圈抵接。
如此设置,凸圈用于限制台阶部的位置,便于用户对位并放置蒸格,同时也能够避免蒸格相对于支撑件沿径向发生滑动,提升干蒸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凸圈的表面较为光滑,能够避免支撑环边缘存在利边而划伤用户的手或损坏蒸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不锈钢件,所述凸圈与所述支撑环一体成型设置。
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支撑件的强度,从而保证蒸格架设于支撑件上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凸圈与支撑环一体成型能够便于加工支撑件,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格包括蒸格本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蒸格本体周沿的支撑台阶,所述蒸盖盖设于所述支撑台阶。
如此设置,支撑台阶用于限制蒸盖的位置,便于用户对位并盖合蒸盖,同时也能够避免蒸盖相对于蒸格沿径向发生滑动,保证蒸盖盖合于蒸格上的稳定性及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阶开设有环状的凹槽,所述蒸盖的下沿能够位于所述凹槽内。
如此设置,蒸盖上的冷凝水能够流至凹槽内,冷凝水在蒸盖的下沿和凹槽的内壁之间起到液封的作用,从而提升蒸盖与支撑环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格还包括悬臂,所述悬臂凸设于所述支撑台阶朝向背离所述蒸格本体一侧。
如此设置,用户可以通过提起悬臂以将蒸格与支撑件分离,或通过悬臂将蒸格放置于支撑件上,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
如此设置,用户能够通过把手拿取或放置干蒸组件,提高使用干蒸组件时的安全性,并且手不需要触碰蒸格或支撑件,避免烫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包括蒸格、蒸盖和中空的支撑件,所述蒸盖与所述蒸格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体和自所述支撑体内壁凸设的支撑环,所述蒸格的侧壁凹陷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搭接于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有位于所述蒸格外壁与所述支撑体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
如此设置,蒸格通过台阶部搭接于支撑环上,抬起支撑件时蒸格会被一同抬起,当需要清洗蒸格时,可以将蒸格从单独抬起并与支撑件分离,蒸格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并且将蒸格和支撑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两者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够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蒸锅,包括上盖、加热底座和上述的干蒸组件,所述干蒸组件位于所述加热底座和上盖之间。
如此设置,加热底座产生的蒸汽能够逐渐沿蒸格的外壁向上流动,并通过第一蒸汽通孔流向蒸盖的上侧,使得干蒸组件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对干蒸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上盖能够避免电蒸锅内的蒸汽流失,使得蒸盖上侧的蒸汽能够通过蒸盖对干蒸组件加热并保温,从而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蒸笼组件,所述蒸笼组件与所述干蒸组件层叠设置,所述蒸笼组件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蒸汽通孔。
如此设置,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食物放入蒸笼组件内进行湿蒸,或放入干蒸组件的干蒸腔内进行干蒸,干蒸腔内的食物和蒸笼组件内的食物不会相互串味,从而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提升电蒸锅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电蒸锅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干蒸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干蒸组件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电蒸锅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干蒸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的干蒸组件的***图。
附图标记:100、干蒸组件;10、蒸格;11、蒸格本体;12、支撑台阶;13、台阶部;14、悬臂;20、蒸盖;30、支撑件;31、支撑体;32、支撑环;321、第一蒸汽通孔;33、凸圈;40、干蒸腔;50、把手;200、上盖;300、加热底座;400、蒸笼组件;401、第二蒸汽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电蒸锅是通过高温蒸汽对食物加热以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其可以用来烹饪多种食材,例如鱼、虾,肉,面食等。由于目前的电蒸锅在烹饪不同食材时,不同食材的味道会随着蒸汽的流动逐渐弥漫到整个烹饪空间内,造成不同食材的食物串味,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电蒸锅内设有干蒸空间,通常,干蒸腔与支撑臂采用一体结构,当需要清洗干蒸腔时,需要将干蒸腔与支撑臂一同从电蒸锅内取下,由于干蒸腔与支撑臂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会导致清洗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干蒸组件100,该干蒸组件100能够避免食物串味,并且还能够解决清洗不便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干蒸组件100包括蒸格10、蒸盖20和中空的支撑件30,蒸盖20与蒸格10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支撑件30包括支撑体31和自支撑体31内壁凸设的支撑环32,蒸格10的底壁的中部向内凹陷或者向外凸出以形成台阶部13,台阶部13搭接于支撑环32,支撑环32上设有位于蒸格10外壁与支撑体31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3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蒸组件100中,蒸格10通过台阶部13搭接于支撑环32上,抬起支撑件30时蒸格10会被一同抬起,当需要清洗蒸格10时,可以将蒸格10从单独抬起并与支撑件30分离,蒸格10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第一蒸汽通孔321位于蒸格10外壁与支撑体31之间能够避免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的蒸汽进入干蒸腔40内,蒸格10的外侧壁与支撑体3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的蒸汽能够通过该间隙继续流动。将蒸格10和支撑件3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两者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够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同时,蒸格10和支撑件30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例如蒸格10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质,如不锈钢,支撑件30采用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等,以提升产品的兼容性。
在烹饪过程中,蒸汽能够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在干蒸组件100内循环,循环的蒸汽对蒸盖20及蒸格10的外壁进行加热,使得干蒸组件100处于高温环境中,并通过蒸盖20及蒸格10对干蒸腔40内的食物进行干蒸,避免蒸汽进入干蒸腔40内产生冷凝水而影响烹饪效果,同时循环的蒸汽还能够对干蒸腔40外的其他食物进行湿蒸;由于干蒸腔40为封闭空间,蒸汽不会进入干蒸腔40内,因此干蒸腔40内外是两个独立的空间,食物不会串味,从而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提升烹饪效果。
其中,当蒸格10的底壁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台阶部13时,蒸格10内部空间更大,能够放置更多食材,从而能够提高干蒸组件10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5至图8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干蒸组件100包括蒸格10、蒸盖20和中空的支撑件30,蒸盖20与蒸格10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支撑件30包括支撑体31和自支撑体31内壁凸设的支撑环32,蒸格10的侧壁凹陷形成台阶部13,台阶部13搭接于支撑环32,支撑环32上设有位于蒸格10外壁与支撑体31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321。同样地,蒸格10的外侧壁与支撑体3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的蒸汽能够通过该间隙继续流动。
由于支撑环32为环形结构,因此用户将蒸格10架设于支撑环32上时不需要反复对位。例如,蒸格10、蒸盖20和支撑件30可以呈图示的方形,此时只需要将蒸盖20、蒸格10与支撑环32的四条边一一对齐即可完成装配,装配过程简单方便,便于用户操作。当然,蒸格10、蒸盖20和支撑件30也可以呈圆形等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只要保证蒸格10能够支撑于支撑件30的支撑环32上,且蒸盖20能够密封地盖合于蒸格10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4及图8所示,第一蒸汽通孔321沿着支撑环32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蒸汽能够在均匀覆盖蒸格10的外底壁和外侧壁之后再从第一蒸汽通孔321流向蒸盖20的上侧,从而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提升对干蒸腔40内的食物的烹饪效率。当支撑件30呈图示的方形时,第一蒸汽通孔321沿着方形的支撑环32的四条边均匀间隔布置;也可以在方形的支撑环32的四条边上均开设一个条形的第一蒸汽通孔321。
如图3及图7所示,支撑环32远离支撑体31的一端设有凸圈33,台阶部13与凸圈33抵接。凸圈33用于限制台阶部13的位置,便于用户对位并放置蒸格10,同时也能够避免蒸格10相对于支撑件30沿径向发生滑动,防止蒸格10的一侧与支撑环32脱离而发生倾倒,提升干蒸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凸圈33的表面较为光滑,从而还能够避免支撑环32边缘存在利边而划伤用户的手或损坏蒸格10。
其中,当蒸格10的底壁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台阶部13时,凸圈33与台阶部13朝向内侧的面抵接。当蒸格10的底壁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台阶部13,或蒸格10的侧壁凹陷形成台阶部13时,凸圈33与台阶部13朝向外侧的面抵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0为不锈钢件,凸圈33与支撑环32一体成型设置。这样,能够保证支撑件30的强度,避免支撑件30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变形,从而保证蒸格10架设于支撑件30上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凸圈33与支撑环32一体成型能够便于加工支撑件30,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强度硬度较高的金属或非金属件,并且凸圈33与支撑环32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只要能够保证支撑件30的可靠性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2及图6所示,蒸格10包括蒸格本体11和一体成型于蒸格本体11周沿的支撑台阶12,蒸盖20盖设于支撑台阶12。支撑台阶12用于限制蒸盖20的位置,便于用户对位并盖合蒸盖20,同时也能够避免蒸盖20相对于蒸格10沿径向发生滑动,保证蒸盖20盖合于蒸格10上的稳定性及密封性,防止蒸盖20与蒸格10之间出现间隙,导致蒸汽进入干蒸腔40内而影响干蒸腔40内的食物的品质和口感。
进一步地,支撑台阶12开设有环状的凹槽(图未示),蒸盖20的下沿能够位于凹槽内。蒸盖20的下沿装配于凹槽内能够提升蒸盖20与蒸格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蒸汽通过蒸盖20与蒸格10之间的间隙进入干蒸腔40内而影响干蒸腔40内的食物的品质和口感。并且,蒸盖20的下沿与凹槽配合还能够进一步限制蒸盖20的位置,提高蒸盖20盖于蒸格10时的稳定性。由于在烹饪过程中的蒸盖20上也会产生冷凝水,蒸盖20上的冷凝水能够沿着蒸盖20的下沿流至凹槽内,避免冷凝水落至干蒸腔40内的食物上影响食物口感。凹槽内的冷凝水能够在蒸盖20的下沿和凹槽的内壁之间起到液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蒸盖20与支撑环32之间的密封性,提升烹饪效果。
如图4及图8所示,蒸格10还包括悬臂14,悬臂14凸设于支撑台阶12朝向背离蒸格本体11一侧。用户可以通过提起悬臂14以将蒸格10与支撑件30分离,或通过悬臂14将蒸格10放置于支撑件30上,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悬臂14凸设于支撑台阶12朝向背离蒸格本体11一侧能够避免影响蒸盖20的盖合。其中,悬臂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悬臂14相对设置于蒸格10的两侧,以便于用户拿取蒸格10。
其中,蒸格本体11、支撑台阶12及悬臂14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便于蒸格10的生产加工,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蒸格10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蒸盖20盖设于蒸格10时的可靠性。当然,蒸格本体11、支撑台阶12及悬臂14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只要能够保证蒸格10整体的可靠性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6所示,当蒸格10的底壁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台阶部13,或蒸格10的侧壁凹陷形成台阶部13时,在装配状态下,蒸格10的底壁可以凸出于支撑体31的底端。这样,将蒸格10和支撑件30整体取下并放置于桌面上时,蒸格10的底壁会先与桌面接触,将支撑件30继续向下放置于桌面上,蒸格10会相对于支撑件30被顶起,台阶部13与支撑环32脱离,从而能够便于用于将蒸格10与支撑件30分离。并且,蒸格10相对于支撑件30被顶起时,悬臂14可以与支撑体31的顶端齐平或高于支撑体31的顶端,以便于用户通过悬臂14抬起蒸格10。
如图4及图8所示,干蒸组件100还包括把手50,把手50设置于支撑件30的外壁。用户能够通过把手拿取或放置干蒸组件100,进一步提高使用干蒸组件100时的安全性,并且手不需要触碰蒸格10或支撑件30,避免烫手。把手50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与支撑体31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保证把手50与支撑件3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保证干蒸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把手50可以设置为橡胶件、硅胶件等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把手5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把手50相对设置于支撑件30的两侧,以便于用户拿取干蒸组件100。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蒸锅,包括上盖200、加热底座300和上述的干蒸组件100,干蒸组件100位于加热底座300和上盖200之间。加热底座300产生的蒸汽能够逐渐沿蒸格10的外壁向上流动,并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流向蒸盖20的上侧,使得干蒸组件100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对干蒸腔4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上盖200能够避免电蒸锅内的蒸汽流失,使得蒸盖20上侧的蒸汽能够通过蒸盖20对干蒸组件100加热并保温,从而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提升对干蒸组件100的干蒸腔内的食物的烹饪效率。
如图1及图5所示,还包括蒸笼组件400,蒸笼组件400与干蒸组件100层叠设置,蒸笼组件400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蒸汽通孔401。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食物放入蒸笼组件400内进行湿蒸,或放入干蒸组件100的干蒸腔40内进行干蒸,并且蒸汽不会进入干蒸腔40内,干蒸腔40和蒸笼组件400是两个独立地空间,干蒸腔40内的食物和蒸笼组件400内的食物不会相互串味,从而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提升电蒸锅的烹饪效果。
其中,可以是蒸笼组件400架设于干蒸组件100的支撑件30的上沿,上盖200盖合于蒸笼组件400上,此时,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流向蒸盖20上侧的蒸汽能够通过第二蒸汽通孔401向上流动进入蒸笼组件400内,并对蒸笼组件4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也可以是干蒸组件100的支撑件30架设于蒸笼组件400的上沿,上盖200盖合于干蒸组件100的支撑件30的上沿,加热底座300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二蒸汽通孔401向上流动进入蒸笼组件400内,并通过第一蒸汽通孔321流向蒸盖20上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格(10)、蒸盖(20)和中空的支撑件(30),所述蒸盖(20)与所述蒸格(10)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所述支撑件(30)包括支撑体(31)和自所述支撑体(31)内壁凸设的支撑环(32),所述蒸格(10)的底壁的中部向内凹陷或者向外凸出以形成台阶部(13),所述台阶部(13)搭接于所述支撑环(32),所述支撑环(32)上设有位于所述蒸格(10)外壁与所述支撑体(31)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32)远离所述支撑体(31)的一端设有凸圈(33),所述台阶部(13)与所述凸圈(3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为不锈钢件,所述凸圈(33)与所述支撑环(32)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10)包括蒸格本体(11)和一体成型于所述蒸格本体(11)周沿的支撑台阶(12),所述蒸盖(20)盖设于所述支撑台阶(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阶(12)开设有环状的凹槽,所述蒸盖(20)的下沿能够位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10)还包括悬臂(14),所述悬臂(14)凸设于所述支撑台阶(12)朝向背离所述蒸格本体(11)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50),所述把手(50)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
8.一种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格(10)、蒸盖(20)和中空的支撑件(30),所述蒸盖(20)与所述蒸格(10)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所述支撑件(30)包括支撑体(31)和自所述支撑体(31)内壁凸设的支撑环(32),所述蒸格(10)的侧壁凹陷形成台阶部(13),所述台阶部(13)搭接于所述支撑环(32),所述支撑环(32)上设有位于所述蒸格(10)外壁与所述支撑体(31)之间的第一蒸汽通孔(321)。
9.一种电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00)、加热底座(30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干蒸组件,所述干蒸组件位于所述加热底座(300)和上盖(2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笼组件(400),所述蒸笼组件(400)与所述干蒸组件层叠设置,所述蒸笼组件(400)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蒸汽通孔(401)。
CN202323006343.2U 2023-11-07 2023-11-07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Active CN221083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06343.2U CN221083412U (zh) 2023-11-07 2023-11-07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06343.2U CN221083412U (zh) 2023-11-07 2023-11-07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3412U true CN221083412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0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06343.2U Active CN221083412U (zh) 2023-11-07 2023-11-07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3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7772U (zh) 兼具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KR200448883Y1 (ko) 이중구조의 그릴 겸용 냄비
JP2013503704A (ja) 組合わせ複数容器調理用具
WO2022007730A1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电热锅
CN221083412U (zh)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WO2022007731A1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锅
CN221285392U (zh)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WO2016172984A1 (zh) 一种新型双内胆电饭锅
EP0427945A2 (en) Cooking utensil
JP3163168U (ja) 調理器具
KR101230419B1 (ko) 중탕조리기
CN221060372U (zh) 电蒸锅
CN221060370U (zh) 电蒸锅
CN221060368U (zh)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CN210902558U (zh) 烹饪器具
CN212661616U (zh) 一种蒸笼及烹饪器具
CN21660253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烤盘结构
CN219229597U (zh) 一种蒸煮器具
CN211609203U (zh)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2346254U (zh) 一种电饭煲用的蒸圈
CN218651375U (zh) 一种蒸格
CN221285378U (zh) 一种外置蒸笼的电饭煲
CN210930805U (zh) 烹饪器具
KR200307738Y1 (ko) 압력식 조리용기
CN210643772U (zh) 一种油炸锅及与之配合的蒸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